第四章 玉米

38
第第第 第第 maize

Upload: altessa

Post on 04-Jan-2016

7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四章 玉米. maize. 一、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二、玉米种植制度 三、合理密植 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五、整地与播种 六、田间管理 七、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一)玉米栽培学科研究进展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栽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 4 个阶段: 1. 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推广实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2. 开展玉米栽培理论研究,探索玉米高产规律及农业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的阶段( 80 年代)。. (一)玉米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四章  玉米

第四章 玉米

maize

Page 2: 第四章  玉米

一、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二、玉米种植制度三、合理密植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五、整地与播种六、田间管理七、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Page 3: 第四章  玉米

一、我国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一)玉米栽培学科研究进展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栽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 4 个阶

段:1. 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推广实用技术为主的阶段;2. 开展玉米栽培理论研究,探索玉米高产规律及农业

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的阶段( 80 年代)。

Page 4: 第四章  玉米

3. 结合农业区域综合治理,进行玉米高产开发和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阶段( 90 年代);

4. 围绕玉米高产光合机理、源库关系、籽粒建成以及集成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对传统的群体结构观念和理论有所突破,并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及绿色无公害栽培,形成较为完善的栽培技术体系的阶段(现阶段)。

(一)玉米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Page 5: 第四章  玉米
Page 6: 第四章  玉米

(一)玉米栽培科学研究进展

研究对象:已经从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做复合群体,乃至有关连作、轮作等有关栽培技术;

研究目标:已经从单纯的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研究领域:已经从单纯的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性、生产性,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等整个产业系统。

Page 7: 第四章  玉米

(二)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增产措施 选育和推广大批高产抗病杂交种;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肥料投入,优化施肥技术; 发展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建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体系; 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Page 8: 第四章  玉米

二、玉米种植制度(一)熟制

1. 一年一熟制:主要分布在东北、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的大部分的春玉米种植区。在西南区海拔较高的山区、半山区,气温较低或土壤较瘠薄,也主要以一年一熟的春玉米为主。

2. 一年二熟制:小麦 / 玉米、油菜 / 玉米、马铃薯 /

玉米等。华北平原、黄淮流域、西南低山丘陵区等。

3. 一年三熟制: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Page 9: 第四章  玉米

(二)种植方式1. 单作:是我国玉米种植的主要方式。 1 )等行距种植:一般 60-70cm 。 植株抽穗前,叶片、根系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

养分和阳光。在高肥水、高密度条件下,生育后期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2 )宽窄行种植: 80-90cm//40-50cm. 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利用较差,在高密度、高

肥水的条件下,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使“棒三叶”处于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物质积累,产量较高。但在密度小,光照矛盾不突出的条件下,大小垄就无明显的增产效果,有时反而减产。

Page 10: 第四章  玉米

2.立体间套种植1) 玉米 // 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湖北西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等地。

2 )玉米 // 马铃薯: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云南的丘陵山区和冷凉地区。

3 )玉米 //花生 : 主要分布在四川、山东、河南、河北等花生主产区。

4 )玉米 // 春小麦:分布在中国一熟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山西雁北、河北北部、东北、内蒙古的南部平原。

5 )玉米 //牧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套地区。间作的牧草有毛苕、紫花苜蓿、草木犀等。

6 )玉米 //蔬菜:间作的蔬菜常见的有辣椒、茄子、大蒜、韭菜等。

Page 11: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大豆

Page 12: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马铃薯

Page 13: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魔芋

Page 14: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小麦

玉米 //棉花

Page 15: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辣椒

Page 16: 第四章  玉米

玉米 //陆稻

Page 17: 第四章  玉米

以玉米生产为主,矮秆 “作物为辅 的 玉米宽窄

行起垄增密与秸秆还地”高产栽培技术 (湖

南)

Page 18: 第四章  玉米

玉米间套种植的意义

空间上互补,发挥密植效应:透光,提高光能利用;通风,改善 CO2

的供应

时间上互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复种指数。

地下水分和养分利用的互补:根系深浅不同,利用养分部位不同;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不同。

生物间的互补:边际效应;田间小气候改善,天敌增加,分泌物影响等,减轻病虫草害。

Page 19: 第四章  玉米

间作群体的光分布

Page 20: 第四章  玉米

小麦 / 玉米 玉米 /蚕豆缺磷土壤缺磷土壤

Page 21: 第四章  玉米

花生、玉米单作 ( 有隔板分隔 )

花生 / 玉米间作 ( 无隔板 )

土壤缺乏微量元素铁的条件下间作的效果

花生单作则缺铁黄化,而与玉米间作则生长正常

Page 22: 第四章  玉米

Fe

O CH

CHCO

NHCH

CC

OOHCH

CH

NH C

CC

O

H

2

2

2

2

2

O

OH C2

O

H

吸收

Fe

FePS,ZnPS

专一性活化铁 (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

(Takagi, 1976)(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

(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

细胞质

植物铁载体(PS)

分泌缺铁缺锌

质 膜

Fe

O CH

CHCO

NHCH

CC

OOHCH

CH

NH C

CC

O

H

2

2

2

2

2

O

OH C2

O

H

FePSZnPS

细胞质质 膜

根际土壤

Fe2+IRT

Ri

IRT

Ri

YS1FeIII-PS

玉米 花生

Zn Cu

Mn

(( Plant and Soil, 2000 Plant and Soil, 2000 ;; J. Plant Nutr.2003;Plant Nutr. Soil Sci. 2004J. Plant Nutr.2003;Plant Nutr. Soil Sci. 2004 ))

禾本科植物根分泌物改善双子叶植物铁锌营养状况,为解决石灰性土壤植物缺铁黄化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

Page 23: 第四章  玉米

三、合理密植

通过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高产的目的

Page 24: 第四章  玉米

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密度过低,叶面积系数小,漏光多,虽然穗粒数和粒重增加,当亩穗数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群体通风透光不良,养分竞争激烈,个体生长不良,穗小粒少粒小,且空杆增多,产量低。

Page 25: 第四章  玉米

中国和美国种植密度对比

Page 26: 第四章  玉米

不同株型品种的密度范围平展型品种: 3000~3500 株 / 亩半紧凑型品种: 3500~4000 株 / 亩紧凑型品种: 4000~5500 株 / 亩

除品种外,不同种植方式(平作或垄作,行株距配置等)、不同施肥条件、不同灌溉条件下,玉米种植密度不同。

Page 27: 第四章  玉米

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需肥规律

1. 玉米对氮素的需要量最多,吸收磷较氮和钾少。一般每生产 100kg 籽粒,需氮 2.5 ~

4.0kg 、磷 1.1 ~ 1.4kg ,钾 3.2 ~ 5.5kg ,三要素的比例约为 1∶0.4∶1.3 。玉米一生中吸收K 最多, N 次之, P 较少。

Page 28: 第四章  玉米

(一)需肥规律

2. 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春玉米与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对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 ( 拔节前 ) 吸氮仅占总量的 2.2%,穗期 ( 拔节至抽穗开花 ) 占 51.2%,花粒期 ( 抽穗后 ) 占 46.6%。而夏玉米苗期吸氮占 9.7%,穗期占 78.4%,花粒期占 11.9%。

Page 29: 第四章  玉米

(一)需肥规律

3. 春玉米吸磷,苗期占总吸收量的 1.1%,穗期占 63.9%,花粒期占 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占 10.5%,穗期占 80%,花粒期占 9.5

%。玉米三叶期是需磷的临界期。 4. 玉米对钾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节后迅速增加,至抽雄吐丝期钾的吸收已达到 80%-90% ;玉米吐丝 1-2周后,对 K 的吸收几乎停止;有的品种还存在植株体内钾外排现象。

Page 30: 第四章  玉米

(二)养分的转运和分配 氮:籽粒中的氮约 40% 是生育后期从土壤中吸收的,约 60% 是从营养器官再分配获得的。 磷:籽粒中的磷有半数或更多是由植株地上部转运的,而大约有 48%~63% 的磷是后期从土壤中吸收而运向籽粒中的。 钾:仅有 23% 的钾运至籽粒。

Page 31: 第四章  玉米

(三)常规施肥技术

1. 施肥原则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N 、 P 、 K 配合施用。“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穗肥,巧施粒肥”

Page 32: 第四章  玉米

2.基肥 基肥供给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的需要。施用时结合整地,一般 1/3左右的氮肥、一半以上的钾肥及全部磷肥进行基施。基肥的种类主要有农家肥和尿素、磷铵、氯化钾等无机肥。

Page 33: 第四章  玉米

3.种肥 由于玉米幼苗期根系吸收能力弱,不能吸收到底肥的养料,因此玉米必须施种肥,以满足玉米幼苗对养分的需求。 种肥可以选择专用种肥,也可以自己配制。种肥包括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腐植酸、微量元素肥料等。种肥的施用方法多种,一般常采用拌种,首先将肥料溶解,然后将溶液喷洒于玉米种子上,边喷洒边搅拌,以使肥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将种子放遮阴处晾干。 微量元素肥料用于拌种或浸种,用硫酸锌拌种时,每 1kg 种子用 2 ~ 4g ,浸种多采用 0.2% 的浓度。

Page 34: 第四章  玉米

4.追肥 追肥的作用在于达到“攻秆、攻穗、攻粒”的高产目的。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肥力基础、施肥数量、基肥和种肥的施用情况以及玉米生长状况决定。 春玉米一般在拔节、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分 3 次追肥,分别为拔节肥、穗肥、粒肥。看幼苗生长情况施用苗肥。

Page 35: 第四章  玉米

4.追肥 ①苗肥 一般在幼苗 4 ~ 5 叶期施用。地力足苗壮的地块可不施或少施。在地力薄的地块可用硝酸铵5kg/亩,或尿素 3.5kg/亩。 ②拔节肥 又称攻秆肥,能促进中上部叶片的增大,增加光合面积,为促进壮秆、增穗打好基础。一般在拔节期,即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时追施,约占总追肥量的 30%左右。

Page 36: 第四章  玉米

4.追肥 ③穗肥 是指雄穗发育至四分体、雌穗发育至小花分化期追施肥料。此时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距出穗前 10d左右,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穗肥一般应重施,氮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5%左右, 30%左右的钾肥一并施用。以速效肥为宜。

Page 37: 第四章  玉米

4.追肥 ④粒肥 指在玉米吐丝期的追肥,也叫攻粒肥。主要作用是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率、促进粒多,增加粒重。 粒肥一般进行根外追肥。用 4%~5% 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为了促进早熟,增加粒重,可喷洒 0.2%~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Page 38: 第四章  玉米

致 谢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用了

部分来自网络的资源和图片,对相关作者致以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