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42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 壹壹壹壹壹壹壹壹 壹壹壹壹壹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Upload: freira

Post on 12-Jan-2016

7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圖照來源.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壹、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 貳、性別的多元與尊重 參、性騷擾問題. 課目錄. 一、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的形成 ( 一 ) 性別差異 ( 二 ) 性別角色的形成 二、性別平等的意義 ( 一 ) 生物有差異,性別無優劣 ( 二 ) 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 ( 三 ) 性別平等的追求 三、健康的交友態度 ( 一 ) 對異性的尊重 ( 三 ) 健康的看待分手 ( 二 ) 對異性的相處. 壹、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 下一頁. ( 一 ) 性別差異 ( Ⅰ ). 1. 生物性別( sex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第2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壹、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

貳、性別的多元與尊重

參、性騷擾問題

圖照來源圖照來源

Page 2: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壹、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一、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的形成   (一)性別差異    (二)性別角色的形成

二、性別平等的意義   (一)生物有差異,性別無優劣

   (二)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

   (三)性別平等的追求

三、健康的交友態度   (一)對異性的尊重   (三)健康的看待分手

   (二)對異性的相處課目錄

Page 3: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性別差異(Ⅰ)

下一頁

1. 生物性別( sex ):從生物學的角度區分兩性先天的生理差異。藉由與生俱來的性徵所做的性別判斷。是「天生的」、「本質的」區別。

Page 4: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性別差異 (Ⅱ)

BACK

2. 社會性別( gender ) :因為後天的教養所呈現出日常生活中的言

行舉止與面貌。代表個人對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男性化或女

性化特質的主觀感受。

3. 心理認同層面的性別:由於性傾向的不同,

在心理上主觀的看待自己的性別。

Page 5: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性別角色的形成 (Ⅰ)

下一頁

1. 性別社會化( gender socialization ):在相同的生物性差異上,因所處社會對於

性別角色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的區

別而導致性別角色扮演的不同。個人的性別概念是透過成長、發展及社會化

的歷程學習而來。

Page 6: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性別角色的形成 (Ⅱ)2. 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社會會依照每人的生物性別給予相對應的性

 別角色與期望。「娘娘腔」?「男人婆」?不受限於自我生物性別角色的「剛柔並濟」

 性格特質。

BACK

Page 7: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生物有差異,性別無優劣1. 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不同,並無法證明性別

 間的特質存在著既定之優劣分別。

2. 後天來自社會的規範與期待,會使得生理上 的差異或性別間的特質,被賦予不同的評價。

BACK

Page 8: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Ⅰ)

下一頁

1. 性別刻板印象( gender stereotype ):社會上有關男人或女人性格特質過度簡化固

 定的看法,而且不太允許有個人差異的存在。刻板印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例

 如:「性別角色階層化」的現象。

Page 9: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Ⅱ)

單身條款

2. 性別歧視:因為性別偏見,進而作出實際的行為,導致

 對該性別不利的後果。例如:僱傭契約中加上單身條款,就是一種

 對女性的歧視。

BACK

Page 10: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三 )性別平等的追求(Ⅰ)

下一頁

1. 家庭層面:傳統上,稱生女孩為「弄瓦」,生男孩為「弄璋(玉器的一種)」,就是一種「男尊 女卑」不平等的表現。性別刻板印象複製。

Page 11: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三 )性別平等的追求(Ⅱ)

潛在課程 下一頁

2. 學校層面:透過學校課程的安排和教材內容的編寫,建

立符合性別平等的性別角色認同。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校園空間的規劃、學校

的組織制度,還有與同儕

團體的互動等潛在課程。

Page 12: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三 )性別平等的追求(Ⅲ)3. 社會層面:

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體制」社會。傳統父權思想,對女性地位之有形無形的束

縛與壓制。可從職場地位、公民權利、傳媒印象三方面

進行了解。

父權體制 BACK

Page 13: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BACK

在職場地位方面 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而塑造出「女

性的職業」與「男性的職業」。 男、女在薪資待遇上之分別。 「單身條款」、 「禁孕條款」、職場性騷

擾等,影響女性就業的機會和意願。

Page 14: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在公民權利方面

女子禁婚期間 BACK

過去以男性的思考方式及價值觀為主的法

律及政治,如:女子禁婚期間的限制。 民法親屬編的修訂、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

別平等教育法的實施,為消除性別歧視、

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開啟了新頁。 女性參政權取得的限制。

Page 15: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在傳媒印象方面

BACK

媒體呈現之訊息,時常充斥物化女性的意

涵。 透過學校進行媒體素養教育,以學習判斷、正

確解讀媒體傳播的訊息。 媒體必須善盡社會責任,以建立正確的性

別價值觀為己任。

Page 16: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對異性的尊重1.友誼關係的建立,除了「喜歡」之外,還應包含

尊重、互信、互惠以及忠誠包容。

2. 例如:尊重別人的身體界線而不要逾越。

BACKBACK

Page 17: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對異性的相處(Ⅰ)1.溝通與了解:男女不同的表達風格,使得兩性在溝通時,

常出現摩擦與衝突。以同理心,善意傾聽對方的想法,以建立

順暢的溝通管道。

下一頁

Page 18: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對異性的相處(Ⅱ)2. 關懷與信任:

在「喜歡」的基礎上,經過一段相知的歷

程,彼此關懷、依附和信任,才能進入

到「愛」的層次。「 L-O-V-E 」的四種特性。

下一頁

Page 19: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對異性的相處(Ⅲ)3. 安全的考量:由團體交往開始,明

瞭親密接觸的分際與責

任,以保護自己。網路交友的正確心態

及自我保護。

BACKBACK

Page 20: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三 )健康的看待分手1. 處理分手並不容易,需以高度的智慧方能和平收場。

2. 「珍愛自己,釋放傷痛」的健康態度。

BACKBACK

Page 21: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貳、性別的多元與尊重

課目錄

一、性傾向的類別與平等接納   (一)性傾向的類別

   (二)平等接納

二、建立現代的多元性別關係

Page 22: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性傾向的類別 (Ⅰ)1. 異性戀:一個人的情慾對象,是與自己不同性別者。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異性戀者。

下一頁

Page 23: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性傾向的類別 (Ⅱ)2. 同性戀:一個人情慾的對象是與自己相同性

別的人。酷兒gay

拉子/蕾絲邊

3.雙性戀:情慾對象跨越了單一性別的界限,

而包含了男女兩性。「異性戀霸權」「恐同症」

異性戀霸權

恐同症 BACKBACK

Page 24: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平等接納 (Ⅰ)

下一頁

1.憲法對平等權的保障:世界人權宣言:「全人類生而自由,且享

有平等之尊嚴與權利。」我國憲法第 7 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

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

律平等。」

Page 25: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 )平等接納 (Ⅱ)

性別少數

2. 性傾向的尊重與平權:性關係是否混亂,以及是否容易感染性病, 與性別 和性傾向並無必然關係。政府制定保障「性別少數」的法律,如: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以落實憲法所保障的性別平權。

BACKBACK

Page 26: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二、建立現代的多元性別關係( 一 )不管具有什麼性傾向,在生活上都有相同權利,

享有平等的競爭機會。

(二 )承認任何人的生命價值相等,人格獨立自主。

(三 )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

BACKBACK

Page 27: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性騷擾的定義與類型   (一)性騷擾的定義

   (二)性騷擾的類型

二、性騷擾所反映的性別不平等關係

三、性騷擾的防範與處理   (一)性騷擾的防範

   (二)性騷擾的處理

自我挑戰之性別刻板印象

參、性騷擾問題

課目錄

Page 28: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一 )性騷擾的定義1. 一種對「性自主權」的侵害。

2.廣義的性騷擾:任何不受歡迎、予人不舒服

感的性侵犯、性要求和其他具有「性意味」

之言詞或肢體行為。

3.狹義的性騷擾:包括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

的言詞或行為,而不及於性侵害。

4. 性騷擾的要素:行為具有性的意涵、行為具

有不合理性、行為不受歡迎。

性自主權

BACKBACK

Page 29: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 二 )性騷擾的類型1. 性別騷擾:表達侮辱、歧視性別印象的言論、舉

止或評論。

2. 性挑逗:口頭上或肢體上的吃豆腐行為。

3. 性賄賂:提出性方面的要求,以作為利益交換的

方式。

4. 性要脅:以威脅、恐嚇及懲罰的方式,要求與性

有關的活動。

5. 性攻擊:具有傷害性或虐待性的暴力行為。BACKBACK

Page 30: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 一 )生物因素

  有些人容易做出類似求愛行動的騷擾行為,使其較能

容忍性騷擾,也較易成為性騷擾的行為人。

(二 )組織因素

  個人所處的環境特徵及組織結構中的層級安排。

(三 )社會文化因素

  源自於父權社會下,男尊女卑的現象以及相關文化規

範。

二、性騷擾所反映的性別不平等關係

BACKBACK

Page 31: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1.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2.預防性騷擾口訣:「 STOP」、「 SAFE」。

( 一 )性騷擾的防範

「SAFE」「STOP」

BACKBACK

Page 32: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 二 )性騷擾的處理

通報申訴機制

1. 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當場高聲怒斥行為人。

2.切勿將提起性騷擾問題之人視為麻煩製造者。

3. 規劃完善的轉介輔導或通報申訴機制。

BACKBACK

Page 33: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自我挑戰之性別刻板印象男 廁 女 廁

範 例

方式一

方式二思考:這些我們常看到辨別男廁、女廁的標示,其中是否隱含性別刻板印象?

BACKBACK

Page 34: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要求女性員工簽下「切結書」,承諾一旦結婚則自動離職。

單身條款

潛在課程BACK

1.指在學校教育中,除了有意設計的正規教學以外的

部分。

2. 例如:學校空間的規劃、社團活動的實施等。

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知覺、價值及行為發生改變的方

式。BACK

Page 35: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父權體制

女子禁婚期間

1. 以男性權力為主導的社會結構。

2. 在此體制下,女性受到壓迫,形成一種以男性為尊,

女性為卑的價值模式。

1.民法第 987 條規定:「女子自婚姻關係消滅後,非逾

6 個月不得再行結婚。」此稱為女子再婚的禁止期

間。

2.當初的考量為怕子女血緣上的混淆,但違反了性別

平等的要求,故該法條現已廢止。

BACK

BACK

Page 36: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蕾絲邊 (Lesbian)1.這個詞源於希臘一個名為 Lesbo 的島嶼。

2.大約在西元前 4百多年,希臘有一位女詩人叫 Sappho ,

她在這個島上建立了她的學園。

由於 Sappho 的詩多是敘述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演變至

今,就成為女同性戀者的代名詞。

BACK

Page 37: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異性戀霸權1.指將愛情、性行為、婚姻及生育後代,四者加以結

合,使異性戀在一個社會中占有主要優勢的地位。

2. 同性戀因而遭致歧視與迫害,被視為異類,甚至被

當作病態而欲加以矯正治療。

BACK

Page 38: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恐同症1.亦稱為同性戀恐懼症,指對同性戀行為以及同性

戀者非理智性的恐懼和憎恨。

2.此種恐懼並非精神病學上的術語,不是起源於焦

慮,而是由厭惡所引發,故與「種族主義」具有

較多的相似點。

3.消除恐同情緒的方法,不在心理治療,而在於改

變社會態度。BACK

Page 39: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性別少數1.指在一個團體中,以經濟資源與政治權力分配的多

寡而言,處於弱勢的性別社群。

2. 所謂「少數」並非以人口數量而論。

BACK

性自主權為法律基於對人格尊嚴的重視,所賦予個人在最私密的性領域中,有自我決定各種活動的權利,以保障個人免於違背自由意志下的性接觸。

BACK

Page 40: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STOPsecurity—防人之心不可無time—時間正常occasion—場合正當person— 人要正派

SAFEsecure—尋求安全avoid—躲避危險flee—逃離災難engage—緩兵欺敵

BACK

BACK

Page 41: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通報申訴機制 1.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 34 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6 條之 2 ,和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 9 條之規

定,學校在處理性騷擾事件時,應依其情形通報各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2.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8 條之規定,校園性騷擾之被

害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所屬之學校申請調查,藉

以維護自身權益。

BACK

Page 42: 第 2 課  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圖照來源Jonathan D. Spence and Annping Chin ( 1996 ) The Chinese Century, New York: United States by Randon Houes, London: Simultaneously in Canada by Randon Houes, P.22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6年 1月 27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mp.asp

資料來源:看中國, 2006年 1月 27 日,取自 http://www.secretchina.com

B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