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活 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 该出哪些新招 -...

1
11 11 新业态 蓄势待发 神州速览 责编:孔德晨 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编:孔德晨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园区内企业来自东西南北中 前不久,深圳不老电商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浙江乌镇虚 拟产业园的新成员。“我们在深圳通过网络提交了相关材 料,乌镇虚拟产业园的工作人员随即帮我们完成了工商注 册,非常方便。”不老电商公司总经理汪洋对本报记者说。 加入虚拟产业园,正成为不少企业的新选择。业内人 士指出,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虚拟产业园的典型特征是 打破了传统的物理边界。企业只需要把公司注册到虚拟产 业园中,不用入驻指定地理区域生产经营,可自由选择办 公城市和地点,也就是说虚拟产业园内的企业可以分布在 全国各地。 “入驻乌镇虚拟产业园后,我们的办公地点还在深 圳。但同时,我们可以享受来自乌镇的‘云端’服务和税 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产业园内还有很多同一生态圈的企 业,这对于我们这样的电商企业发展很重要。”汪洋说。 乌镇虚拟产业园负责人李中浪向本报记者介绍,在乌 镇虚拟产业园这个平台上,公司可以实现“网络注册、无 界办公”。只要创业者把公司注册到乌镇来,无论在哪里 办公,都可以享受到乌镇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乌镇虚 拟产业园招商入驻企业达395家,主要为互联网企业、电商 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投资企业,其中浙江省189家,江苏省 66 家,山东省 59 家,安徽省 24 家,其他省份 57 家。 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多地正加快脚步。 去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与小米科技华东总部携手,打 造江苏首家互联网虚拟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华 米、绿米等多家小米科技生态链头部企业入驻,同时建邺 区与阿里云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每年引进科技型企业25 家、阿里系企业 10 家。 此外,福建省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推行“一址多 照、住所托管”的集群注册模式,总注册企业数量突破 10万家;猪八戒网在重庆打造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 虚拟产业园;辽宁沈阳打造聚焦中小微企业的电商虚拟 产业园…… 不仅要省钱,还得能赚钱 地域更分散,产业更集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所研究员贺俊对本报记者分析,相较于传统产业园 区,虚拟产业园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链接,具有产业 链和价值链内在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虚拟空间集中,整个 产业园内的产业更加集聚。 与产业集聚相呼应的是服务的改变。和君咨询产业园 区事业部咨询师余頔表示,传统园区所能提供的优惠政策 大多趋同,提供的基础服务往往也较为同质化,而虚拟产 业园注重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一 站式”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专业服务。 李中浪介绍,企业入驻乌镇虚拟产业园,除了可以享 受工商注册、政策申请等便捷的政务服务外,还能在法 律、审计、代理记账、知识产权、人力咨询、融资及营销 等多个方面得到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乌镇虚拟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快速 和优惠的云服务。”李中浪说,在保证计算能力和速度的 基础上,入驻企业可获得对比市场上其他云服务商价格 的 8 折优惠,并获得专属服务器运维服务。此外,园区 以技术入股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 开发服务,如平台系统搭建、APP开发、网站开发、公 众号开发等。 在余頔看来,选择入驻虚拟产业园的企业大多数为初 创型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资金规模较小,除了基础的 政务服务需求外,也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法律、人 力、财务、营销等专业服务,部分企业因为行业特性还会 衍生出不少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电商企业对客服、营销服 务的需求,文创企业对设计、美工服务的需求。“虚拟产 业园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这些具有相似需求的企业聚集在 一个平台上,共同与服务商进行洽谈,从而帮助企业获得 议价权,节省成本。” 不仅要省钱,还得能赚钱。专家指出,虚拟产业园可 以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 产业链现代化;能够创造实现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 境,这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效率,为企业发 展赋能。 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负责人金文戈介绍,产业园将创 新创业空间建设和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产学 研一体化、培训实训孵化一条龙的“蕃薯众创空间”,邀 请知名企业家、教授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目 前,产业园成功孵化项目超过 30 个。 “我们掌握着更多的数据,利用这些信息流,可以有 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李中浪说,目前,乌 镇虚拟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合作需求发布、企业资源交 换、信息共享、互动交流等多方面服务。“最近,我们正 在帮助园区内的一些电商企业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拓 展渠道。” 打破按区域治理的惯性思维 “作为新业态,虚拟产业园发展刚起步,仍面临不少 挑战。”贺俊认为,一个是技术,虚拟产业园依托于互联 网技术,完善的技术架构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还 得下功夫;另一个是治理模式,虚拟产业园打破行政边界 后,应该更多依靠企业、社会组织来推动,治理模式要加 快转变。 李中浪认为,虚拟产业园要发展,需在盈利模式上有 所突破。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虚拟产业园在房地产方面 的销售和租赁收入很少,目前主要依靠相关收费和返税政 策,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虚拟产业园还应该在推 动产业集聚、上下游联动方面多做工作,同时要多一些有 针对性的设计,在增值服务方面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 间。”汪洋说。 压力即动力。李中浪指出,目前,乌镇虚拟产业园正 在拓展盈利渠道,如主动入股园区内的企业,或者是通过 给企业嫁接资源等方式参与企业经营,既为入驻企业发展 提供支撑,也能实现产业园自身的发展。“乌镇虚拟产业 园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打造的,之前我们对政府的依赖度 较高,现在我们正在探索新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以市场主体为主,政策支持不能少。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举措正在为虚拟产业园 发展“撑腰”。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此次发布的《意见》就明确提 出,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支持建设数字供应 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支持具有产业 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 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保产业链供应链 稳定,发展产业服务化新生态。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传统业态“按行划片” 管理方式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形成制约, 需要探索完善适合的管理政策,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 展。要打破传统业态按区域、按行业治理的惯性思维,探 索创新监管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 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监 管政策制度,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 地方层面,四川省成都市发文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建设 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区,将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虚拟产业 园区纳入成都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给予重点扶持;浙 江省苍南县推出全面放宽园区注册审批、拓宽入园网商融 资渠道等 12 项举措,助推“浙南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 “有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发展的信心也更足。目 前,我们正计划将虚拟产业园的新模式向其他城市推广, 包括浙江省内和福建、深圳等地。”李中浪表示。 余頔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进一步发 展,未来各地有望出现越来越多的虚拟产业园。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 重冲击,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 活力和韧性,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 涌现、逆势上扬,在助力疫情防控、 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 发挥了巨大作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3个部 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 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 意见》,提出支持 15 种新业态新模式发 展。为深入了解这些活力迸发的新业 态新模式,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新业 态蓄势待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日前,由中国 互联网协会、中国 网络空间安全协 会 、 360 互 联 网 安 全中心等多家机构 联合主办的第八届 互联网安全大会 (ISC 2020) 以云峰 会形式在线上召 开。在这次全球首 场聚焦网络安全的 万人云峰会上,来自 政府、科研机构、企 业的业内人士就新 基建、5G、大数据、 物联网等领域的网 络安全建设进行了 广泛交流。 与会专家普遍 认为,随着信息化 和全球经济化相互 促进,“万物互联” 时代已经到来。无 处不在的计算和设 备,串联起物理空 间和网络空间,也 对网络安全带来了 新的要求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 士、国家集成电路 产业发展咨询委员 会委员沈昌祥指 出,当前,网络空 间已经成为继陆、 海、空、天之后的第 五大主权领域空间, 可以说“没有网络安 全就没有国家安 全”。特别是随着 5G 的普及,网络带宽提 高、传输距离缩短、 基站密度增大,及时 按照国家网络安全 法律和等级保护制 度要求推广安全可 信产品和服务就显 得尤为重要。沈昌 祥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其 健康发展前提就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 安全防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长魏亮认 为,5G 网络从传输通道全面升级为数字化赋能的承 载基石,正在加速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全面融 合,不断拓宽着网络安全内涵和外延。 “5G新技术对安全防御的智能化程度提出更高 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 5G 业 务场景中的融合应用,带来了计算、存储、传输能 力等方面的大幅跃升,也可能诱发更有目的且难以 发现的网络攻击。”魏亮说,共同维护5G安全产业 生态,不仅需要上下游企业合力打造独立自主的安 全产业链,也需要联合行业力量形成覆盖网络安全 防护能力,服务人才、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创新 局面。 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表示,一方面,信息技 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 技术与商业正在共同构建着社会信息环境。在实体 世界和数字世界中,持续的信息流动正在成为一种 新的方式。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产业从原来简单 的“产品型”公司开始转变为“集成服务型”公 司,未来有望出现更多的综合型“平台式安全服务 商”,全方位提供互联网安全服务。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股份公司副总裁林明峰 认为,数据安全是护航数字生活的关键所在。“数据 被哪些人访问?用户如何来访问数据?用什么样的 逻辑来访问数据?原先的基于边界和传统的访问方 式在大数据时代和高价值数据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安 全需要,而新的人工智能和动态访问控制技术有助 于解决这个问题。”林明峰说。 在 ISC 大会主席、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周鸿祎看来,当今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化背后,交织 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两股巨大的力量。 传统物理世界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的采集以及 5G 移 动数据传输后,很多过程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并传输 到云端。有了大数据的基础,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 再重新赋能到现实世界,就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让人类进入了一个“数字孪生时代”。 “在‘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 动业务、软件定义世界’的背景下,整个世界的基 础都可以架构在软件之上,工厂、电力、交通、能 源、金融等领域皆与数字化挂钩,网络安全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周鸿祎说,过去15年,360集团基于 服务 10亿消费者以及数千万家中小企业的经验,以 知识云、沙箱云、查杀云、分析云为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出了一套云端大脑。未来,360集团希望携手同 行,以新一代网络安全能力框架整体提升中国应对 数字化时代安全挑战的能力,为工业制造、智慧城 市及各个产业、行业、企业保驾护航。 线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多地加快布局落子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 本报记者 邱海峰 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多地加快布局落子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 本报记者 邱海峰 网上完成注册、自选办公地 点、产业更加集聚……近年来,虚 拟产业园成为业态“新宠”,浙江、 江苏、福建、四川、辽宁等地纷纷 加快布局。在官方文件中,虚拟产 业园前不久也被首次提及。国家发 改委等 13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 《关 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 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 确提出,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 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并在多方 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作为产业园区 领域中的一种新业态,虚拟产业园 相比传统产业园区有啥不同?发展 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市深联电路有 限公司“5G”智能生产车间内,企业员工正在通 过“5G+工业AI质量检测实景”技术检查产品 质量。 胡江涛摄( 人民视觉 ▲乌镇虚拟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线上为 入驻企业办理业务。 乌镇虚拟产业园供图 “虚拟”产业园、新个体经济、共 享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7 月 15日公布的 《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 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 见》 提出支持 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 速数字经济,激活消费新市场,培育壮大 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作( 新华社发)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Nov-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数 活 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 该出哪些新招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images/2020-08/12/11/rmrbhwb...2011/08/12  · 11 新业态蓄势待发 ① 神州速览

1111

新业态蓄势待发 ①①

神州速览责编:孔德晨 邮箱:[email protected]责编:孔德晨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园区内企业来自东西南北中

前不久,深圳不老电商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浙江乌镇虚拟产业园的新成员。“我们在深圳通过网络提交了相关材料,乌镇虚拟产业园的工作人员随即帮我们完成了工商注册,非常方便。”不老电商公司总经理汪洋对本报记者说。

加入虚拟产业园,正成为不少企业的新选择。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虚拟产业园的典型特征是打破了传统的物理边界。企业只需要把公司注册到虚拟产业园中,不用入驻指定地理区域生产经营,可自由选择办公城市和地点,也就是说虚拟产业园内的企业可以分布在全国各地。

“入驻乌镇虚拟产业园后,我们的办公地点还在深圳。但同时,我们可以享受来自乌镇的‘云端’服务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产业园内还有很多同一生态圈的企业,这对于我们这样的电商企业发展很重要。”汪洋说。

乌镇虚拟产业园负责人李中浪向本报记者介绍,在乌镇虚拟产业园这个平台上,公司可以实现“网络注册、无界办公”。只要创业者把公司注册到乌镇来,无论在哪里办公,都可以享受到乌镇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乌镇虚拟产业园招商入驻企业达395家,主要为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投资企业,其中浙江省 189 家,江苏省66家,山东省59家,安徽省24家,其他省份57家。

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多地正加快脚步。去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与小米科技华东总部携手,打造江苏首家互联网虚拟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华米、绿米等多家小米科技生态链头部企业入驻,同时建邺区与阿里云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每年引进科技型企业 25家、阿里系企业10家。

此外,福建省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推行“一址多照、住所托管”的集群注册模式,总注册企业数量突破10 万家;猪八戒网在重庆打造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虚拟产业园;辽宁沈阳打造聚焦中小微企业的电商虚拟产业园……

不仅要省钱,还得能赚钱

地域更分散,产业更集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对本报记者分析,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虚拟产业园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链接,具有产业链和价值链内在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虚拟空间集中,整个产业园内的产业更加集聚。

与产业集聚相呼应的是服务的改变。和君咨询产业园区事业部咨询师余頔表示,传统园区所能提供的优惠政策大多趋同,提供的基础服务往往也较为同质化,而虚拟产业园注重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专业服务。

李中浪介绍,企业入驻乌镇虚拟产业园,除了可以享受工商注册、政策申请等便捷的政务服务外,还能在法律、审计、代理记账、知识产权、人力咨询、融资及营销等多个方面得到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乌镇虚拟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快速和优惠的云服务。”李中浪说,在保证计算能力和速度的基础上,入驻企业可获得对比市场上其他云服务商价格的 8 折优惠,并获得专属服务器运维服务。此外,园区以技术入股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如平台系统搭建、APP 开发、网站开发、公众号开发等。

在余頔看来,选择入驻虚拟产业园的企业大多数为初创型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资金规模较小,除了基础的政务服务需求外,也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法律、人

力、财务、营销等专业服务,部分企业因为行业特性还会衍生出不少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电商企业对客服、营销服务的需求,文创企业对设计、美工服务的需求。“虚拟产业园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这些具有相似需求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共同与服务商进行洽谈,从而帮助企业获得议价权,节省成本。”

不仅要省钱,还得能赚钱。专家指出,虚拟产业园可以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能够创造实现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这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赋能。

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负责人金文戈介绍,产业园将创新创业空间建设和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培训实训孵化一条龙的“蕃薯众创空间”,邀请知名企业家、教授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目前,产业园成功孵化项目超过30个。

“我们掌握着更多的数据,利用这些信息流,可以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李中浪说,目前,乌镇虚拟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合作需求发布、企业资源交换、信息共享、互动交流等多方面服务。“最近,我们正在帮助园区内的一些电商企业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拓展渠道。”

打破按区域治理的惯性思维

“作为新业态,虚拟产业园发展刚起步,仍面临不少挑战。”贺俊认为,一个是技术,虚拟产业园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完善的技术架构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还得下功夫;另一个是治理模式,虚拟产业园打破行政边界后,应该更多依靠企业、社会组织来推动,治理模式要加快转变。

李中浪认为,虚拟产业园要发展,需在盈利模式上有所突破。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虚拟产业园在房地产方面的销售和租赁收入很少,目前主要依靠相关收费和返税政策,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虚拟产业园还应该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下游联动方面多做工作,同时要多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增值服务方面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汪洋说。

压力即动力。李中浪指出,目前,乌镇虚拟产业园正在拓展盈利渠道,如主动入股园区内的企业,或者是通过给企业嫁接资源等方式参与企业经营,既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也能实现产业园自身的发展。“乌镇虚拟产业园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打造的,之前我们对政府的依赖度较高,现在我们正在探索新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以市场主体为主,政策支持不能少。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举措正在为虚拟产业园发展“撑腰”。

国家发改委等 13 部门此次发布的 《意见》 就明确提出,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产业服务化新生态。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传统业态“按行划片”管理方式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形成制约,需要探索完善适合的管理政策,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要打破传统业态按区域、按行业治理的惯性思维,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监管政策制度,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

地方层面,四川省成都市发文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建设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区,将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区纳入成都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给予重点扶持;浙江省苍南县推出全面放宽园区注册审批、拓宽入园网商融资渠道等12项举措,助推“浙南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

“有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发展的信心也更足。目前,我们正计划将虚拟产业园的新模式向其他城市推广,包括浙江省内和福建、深圳等地。”李中浪表示。

余頔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未来各地有望出现越来越多的虚拟产业园。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逆势上扬,在助力疫情防控、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3个部

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深入了解这些活力迸发的新业态新模式,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新业态蓄势待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 络 空 间 安 全 协会 、 360 互 联 网 安全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互 联 网 安 全 大 会

(ISC 2020) 以云峰会 形 式 在 线 上 召开。在这次全球首场聚焦网络安全的万人云峰会上,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业内人士就新基建、5G、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网络安全建设进行了广泛交流。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经济化相互促进,“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无处不在的计算和设备,串联起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也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 委 员 沈 昌 祥 指出,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 就 没 有 国 家 安全”。特别是随着5G的普及,网络带宽提高、传输距离缩短、基站密度增大,及时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和等级保护制度要求推广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沈昌祥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其健康发展前提就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长魏亮认为,5G网络从传输通道全面升级为数字化赋能的承载基石,正在加速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全面融合,不断拓宽着网络安全内涵和外延。

“5G 新技术对安全防御的智能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5G业务场景中的融合应用,带来了计算、存储、传输能力等方面的大幅跃升,也可能诱发更有目的且难以发现的网络攻击。”魏亮说,共同维护 5G 安全产业生态,不仅需要上下游企业合力打造独立自主的安全产业链,也需要联合行业力量形成覆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服务人才、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创新局面。

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表示,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技术与商业正在共同构建着社会信息环境。在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中,持续的信息流动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产业从原来简单的“产品型”公司开始转变为“集成服务型”公司,未来有望出现更多的综合型“平台式安全服务商”,全方位提供互联网安全服务。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股份公司副总裁林明峰认为,数据安全是护航数字生活的关键所在。“数据被哪些人访问?用户如何来访问数据?用什么样的逻辑来访问数据?原先的基于边界和传统的访问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和高价值数据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安全需要,而新的人工智能和动态访问控制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林明峰说。

在ISC大会主席、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看来,当今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化背后,交织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两股巨大的力量。传统物理世界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的采集以及5G移动数据传输后,很多过程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并传输到云端。有了大数据的基础,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再重新赋能到现实世界,就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让人类进入了一个“数字孪生时代”。

“在‘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软件定义世界’的背景下,整个世界的基础都可以架构在软件之上,工厂、电力、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皆与数字化挂钩,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鸿祎说,过去15年,360集团基于服务 10亿消费者以及数千万家中小企业的经验,以知识云、沙箱云、查杀云、分析云为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出了一套云端大脑。未来,360集团希望携手同行,以新一代网络安全能力框架整体提升中国应对数字化时代安全挑战的能力,为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及各个产业、行业、企业保驾护航。

第八届互联网安全大会在线召开——

护航﹃数字生活﹄该出哪些新招?

本报记者

王俊岭

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多地加快布局落子——

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本报记者 邱海峰

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多地加快布局落子——

虚拟产业园,就是不一样本报记者 邱海峰

网上完成注册、自选办公地点、产业更加集聚……近年来,虚拟产业园成为业态“新宠”,浙江、江苏、福建、四川、辽宁等地纷纷加快布局。在官方文件中,虚拟产业园前不久也被首次提及。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并在多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作为产业园区领域中的一种新业态,虚拟产业园相比传统产业园区有啥不同?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5G”智能生产车间内,企业员工正在通过“5G+工业 AI 质量检测实景”技术检查产品质量。 胡江涛摄 (人民视觉)

▲乌镇虚拟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线上为入驻企业办理业务。

乌镇虚拟产业园供图

▶“虚拟”产业园、新个体经济、共享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3 个部门 7月 15日公布的 《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提出支持 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数字经济,激活消费新市场,培育壮大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程 硕作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