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湘 olivier messiaen - denniswu.com · 聖三一堂 (Église de la sainte-trinité) ......

5
1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追尋永恆的賞鳥專家 文:胡銘堯 (www.denniswu.com) 1940 年,梅湘成為了二戰戰俘,被關進德國的 集中營。德國士兵認出他是位作曲家,並且是 非凡出眾的音樂家。德國士兵出於對音樂的尊 重,給予梅湘一個較為寧靜的空間創作。 「作曲家;你就是那位能創作的作曲家。所 以,我們不會讓任何人騷擾你。」士兵會對梅 湘如此說。 ***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生於法國風景優美的阿 維農 (Avignon)。他的爸爸是位教師,專門將莎 士比亞的劇作翻譯成法語版本,而他的媽媽是 一位詩人。媽媽在懷着梅湘之時,將懷胎的經 歷,寫成一部稱為《成長中的靈魂》 (L’âme en bourgeon) 的詩集,其中篇幅指明是寫給還未 出世的兒子。 八歲左右,年輕的梅湘已經在家中玩着話劇, 以陽光照穿透明的顏色紙,來為這個玩具舞台 提供不同的顏色。九歲時,他開始創作和彈鋼 琴,一切好像是無師自通。在這個年紀,他亦 對信仰感到無比着迷,雖然他的父母都不是教 徒,但梅湘在年幼時,已經開始認識天主教的 歷史和教義。 戰後,父親為梅湘安排音樂老師。那時,他的 音樂已經相當了得。十歲時,他收到的生日禮 物,是德布西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德 (Pelléas et Mélisande) 的樂譜。他 將十分珍惜這份樂譜。 他說「這份禮物,確認 了這位年輕學生的職 業,並指出他想走的道 路。」這年輕學生就是 梅湘,而把德布西送給 梅湘的,是他的第一位 音樂老師。 德布西對於梅湘的影 響,將會是相當巨大。 *** 1919 年,梅湘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那年他 還只有十一歲。他在學院的成績名列前茅,並 且取得不少獎項。更重要的,是他在學院中學 習管風琴,他的老師就是法國當時最優秀的管 風琴家杜佩 (Marcel Dupré) 。杜佩憶述,第一 堂梅湘坐在管風琴前呆着,而老師給他一番解 說以後,就將巴赫的幻想曲給他練習。一星期 後,梅湘已經把那首複雜的巴赫,彈得爛熟。 於是,當梅湘離開音樂學院後,他到了巴黎的 聖三一堂 (Église de la Sainte-Trinité) 擔任管 風琴手。這座教堂最大的一台三層鍵盤管風 琴,由卡瓦耶.科爾 (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67 年所製,算是一部比較新的管風琴。梅湘 1931 年當上教堂的管風琴手,並在 1934 「音樂遊蹤」講座系列:法國站 2017/3/8 梅湘的爸爸是位翻譯莎士 比亞的教師,媽媽是位詩 人。他的音樂學習,幾乎 是無師自通。 1908–92

Upload: vanthien

Post on 16-Sep-2018

2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追尋永恆的賞鳥專家

文:胡銘堯 (www.denniswu.com)

1940 年,梅湘成為了二戰戰俘,被關進德國的集中營。德國士兵認出他是位作曲家,並且是非凡出眾的音樂家。德國士兵出於對音樂的尊重,給予梅湘一個較為寧靜的空間創作。

「 作 曲 家 ; 你 就 是 那 位 能 創 作 的 作 曲 家 。 所以,我們不會讓任何人騷擾你。」士兵會對梅湘如此說。

***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生於法國風景優美的阿維農 (Avignon)。他的爸爸是位教師,專門將莎士比亞的劇作翻譯成法語版本,而他的媽媽是一位詩人。媽媽在懷着梅湘之時,將懷胎的經歷,寫成一部稱為《成長中的靈魂》 (L’âme en bourgeon) 的詩集,其中篇幅指明是寫給還未出世的兒子。

八歲左右,年輕的梅湘已經在家中玩着話劇,以陽光照穿透明的顏色紙,來為這個玩具舞台提供不同的顏色。九歲時,他開始創作和彈鋼琴,一切好像是無師自通。在這個年紀,他亦對信仰感到無比着迷,雖然他的父母都不是教徒,但梅湘在年幼時,已經開始認識天主教的歷史和教義。

戰後,父親為梅湘安排音樂老師。那時,他的音樂已經相當了得。十歲時,他收到的生日禮物,是德布西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德 (Pelléas et

Mélisande) 的樂譜。他將十分珍惜這份樂譜。他說「這份禮物,確認了 這 位 年 輕 學 生 的 職業,並指出他想走的道路。」這年輕學生就是梅湘,而把德布西送給梅湘的,是他的第一位音樂老師。

德 布 西 對 於 梅 湘 的 影響,將會是相當巨大。

***

1919 年,梅湘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那年他還只有十一歲。他在學院的成績名列前茅,並且取得不少獎項。更重要的,是他在學院中學習管風琴,他的老師就是法國當時最優秀的管風琴家杜佩 (Marcel Dupré)。杜佩憶述,第一堂梅湘坐在管風琴前呆着,而老師給他一番解說以後,就將巴赫的幻想曲給他練習。一星期後,梅湘已經把那首複雜的巴赫,彈得爛熟。

於是,當梅湘離開音樂學院後,他到了巴黎的聖三一堂 (Église de la Sainte-Trinité) 擔任管風 琴 手 。 這 座 教 堂 最 大 的 一 台 三 層 鍵 盤 管 風琴,由卡瓦耶.科爾 (Aristide Cavaillé-Coll) 於 1867 年所製,算是一部比較新的管風琴。梅湘在 1931 年當上教堂的管風琴手,並在 1934 年

「音樂遊蹤」講座系列:法國站

2017/3/8

梅 湘 的 爸 爸 是 位 翻 譯 莎 士比 亞 的 教 師 , 媽 媽 是 位 詩人 。 他 的 音 樂 學 習 , 幾 乎是無師自通。

1908–92

2

要 求 在 管 風 琴 的 其 中 兩 層 鍵 盤 , 加 上 幾 個 音栓。

梅湘也在這時開始,創作獨特的管風琴曲。這些作品,都表現着他如何思考信仰的奧秘。《基督升天》 (L’ascension) 開始的時候,雖然是管弦樂曲,但樂曲完成後不久就被梅湘寫成管風琴版。其極度緩慢的開始,時間幾乎完全停頓 。 音 樂 表 面 上 不 依 循 調 性 音 樂 中 的 法 則 推進 , 和 聲 新 穎 , 但 又 不 像 是 德 國 與 俄 羅 斯 當代音樂的完全脫離傳統。他把樂曲稱為「四段默想」,其每個樂章,都有清晰的主題:「基督的尊榮配得父神的榮耀」、「靈魂裏平安的哈 利 路 亞 渴 望 着 天 國 」 、 「 基 督 榮 耀 前 的 喜樂」及「基督向着父神的禱告」。當時梅湘只有 26 歲,音樂中想着的卻是永恆。

而他在聖三一堂的管風琴手職位,將直至他逝世之時才正式終結,歷時六十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梅湘加入了法國軍隊。可是,由於他的視力並不太好,所以他只能當

個輔助醫療員。他身上總帶着一些袋裝樂譜,包括德布西、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和貝多芬的音樂。在晚上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就拿出樂譜,在暗弱殘燭下,讀着這些音樂。

法國在這次大戰,很快就被德國征服。北部大半的土地,被德國佔領。而梅湘亦於 1940 年在法國靠近德國的邊境地區被俘。他被送到去德國與波蘭接壤的城鎮哥利茲 (Görlitz),關進集中營。

那是一個收容法國戰役中被俘的法國及比利時士兵的戰俘營,雖與不久將來以屠殺為任務的集中營並不一樣,但是那卻絕對不是舒適的地方。1940 年,這集中營的人數達四萬八千人,幾乎多出原來只能容一萬五千人的容量。很多囚犯被逼睡在營外露宿。

梅 湘 卻 因 着 是 作 曲 家 的 身 份 , 得 到 特 別 的 待遇,可以專心創作。他在被囚的日子,專心地寫完了《時間終結四重奏》 (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作品一共八個樂章,全數以聖經最終的一卷書《啟示錄》為題材,就是天使吹響號角,創造萬物的上帝將所有靈魂逐一審

當梅湘離開音樂學院後,就到了巴黎聖三一堂擔任管風琴手,一直做了六十年。

3

判 , 並 將 時 間 終 結 。 這 描 述 末 日 的 樂 曲 , 譜給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與單簧管這特別的組合,原因是當時被囚的,除了梅湘以外,有另外三位音樂家,就是演奏這三種樂器。

《時間終結四重奏》於 1941 年 1 月 15 日的晚上首演,地點是在哥利茲集中營 Stalag-VIII A 中的 28B 座營房。那裏沒有優秀的音樂廳,沒有 良 好 、 甚 至 只 有 殘 缺 的 樂 器 。 被 囚 的 三 萬人中,有五千人在場欣賞這首個多小時長的作品。梅湘憶述說:「那是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人:農夫、工人、知識份子、士兵、醫生和神職人員。我的演出當中,沒有如這群觀眾般專注和理解。」

那天晚上,氣溫只有攝氏零下四度。

***

梅湘的第一任妻子,是小提琴手兼作曲家迪布斯 (Claire Delbos)。他為她寫小提琴曲,也因着這位愛人,寫了幾部歌曲。他們更在法國南部格勒諾勃 (Grenoble) 附近的拉菲雷湖 (Lac de Laffrey) 旁邊,置了一間小屋。小屋既是面

向 平 靜 的 湖 泊 , 也 望 到 環 着 湖 高 聳 入 雲 的 山脈。1936 年,他倆搬入這間小屋,展開愉快的生活,並且從壯麗的大自然中汲取創作靈感。

兩人生活恩愛,可惜迪布斯卻遭逢不幸。她的身體一直不好,可是在 1949 年一次手術之後,她幾乎完全失憶,只能倚賴別人照顧。結果她將被送到療養院,直至 1959 年逝世。

梅 湘 的 第 二 任 妻 子 , 是 他 的 學 生 羅 利 奧 (Yvonne Loriod)。她是他的學生,並且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她與他首演了梅湘的《阿門的異像》 (Vision de l’Amen),七個樂章的雙鋼琴作品,其第一鋼琴「充滿困難的節奏、結集的和弦,都包含着速度、魅力與聲音的質量。」這一部份,是由羅利奧演奏。第二鋼琴則是梅湘的部份,是「包含主要旋律和素材,需要感情與力量的音樂。」

羅利奧在 1961 年下嫁予梅湘,並將致力演奏梅湘的作品,成為他最重要的演奏者。除此以外,她也陪伴着梅湘,在森林中漫步和紀錄雀鳥的叫聲。梅湘對大自然的喜愛,始於童年之時。他一直着迷於鳥鳴,早於《時間終結四重

梅湘第二任妻子羅利奧,是梅湘作品的忠實演繹者。

4

奏》之時,已有一個單簧管的樂章,是以鳥鳴為題材。他系統性地紀錄雀鳥的叫聲,認得不同品種雀鳥的獨有叫聲,有時還會把鳥兒叫聲錄起來作以後的參考。

1958 年 , 梅 湘 完 成 了 《 鳥 類 誌 》 (Catalogue d’Oiseaux),三冊共十三部份的鋼琴曲中,收錄 了 「 法 國 不 同 省 份 的 十 三 種 雀 鳥 。 每 種 雀鳥,會伴以其生態環境中的其他雀鳥的歌聲,總共七十七種鳥。」這是這套共三小時長的樂曲中梅湘所撰的說明,而每首樂曲,他也會像介紹歌劇角色一般,介紹主角的雀鳥。

***

除了雀鳥,梅湘也着迷於印度、希臘與日本的音樂,並且在當中,尋找其音樂理論上的獨特之處。

他着迷於在音樂的基本素材上的對稱。他喜愛用對稱的節奏,就是不論是向前或向後都是一樣的節奏。這種稱為「不可逆行節奏」 (non-retrogradable rhythm),打破了平常拍子音樂中強弱拍的不對稱。而使用這些衝破小節線的節奏,往往為音樂帶來一種無盡的意識。

而他也從音階發掘其中精要,用上一些音與音間 的 固 定 距 離 , 組 成 音 列 , 而 這 些 音 列 卻 只能作有限移調。大小調音階中,音與音之間距離不一,而合共產生的,是十二個不同的大調和十二個不同的小調。但是,梅湘在他的理論中,找來幾個有規律的音階,每一個音階卻只有四個甚至更小的變調可能。

「不可逆行節奏」與「有限移調調式」 (modes of limited transposition),與十九世紀以前賴以運作的音樂系統都相當不同,致令梅湘的音樂,有着其獨特的現代性。可是,他卻從不認

梅湘的《鳥類誌》,三冊共十三部份的鋼琴曲中,收錄了「法國不同省份的十三種雀鳥。每種雀鳥,會伴以其生態環境中的其他雀鳥的歌聲,總共七十七種鳥。」

5

為自己是脫離傳統的顛覆者。相反,這些節奏與音階,讓他找來新鮮的聲音,就如德布西在音樂上帶來色彩的突破一樣,同出一轍,甚至當中發掘出這些理論的源頭,其實就是來自德布西。

當然,梅湘的音樂,與德布西的音樂,一點也不像。但是,他的音樂卻一如德布西,有着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他在 1944 年開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理論,編彙成《我的音樂語言的技術》(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後來並將之擴充成《節奏、顏色與鳥學的法則》 (Traité de rythme, de couleur, et d’ornithologie)。這部巨著,將窮梅湘一生之力,至 1994 年,即梅湘死後兩年才正式全部出版。

***

梅 湘 一 生 的 作 品 , 雖 以 宗 教 為 題 材 居 多 , 而且 不 乏 默 想 的 意 義 , 但 是 聲 音 卻 相 當 新 穎 。與 此 同 時 , 他 亦 着 迷 於 不 同 國 家 的 文 化 。 其一生最大的交響樂作品《圖倫加利拉交響曲》(Turangalîla-Symphonie),就是一首受着印度古 典 音 樂 影 響 , 節 奏 與 音 色 都 異 常 複 雜 的 作品。

不過,他在音樂上追求的,也有歡愉與感官刺激。正如梅湘所說,《圖倫加利拉交響曲》「只是一首情歌」。

當中的情愛,並不煽情,反而是讓人思考生命的奧妙。梅湘的音樂,從戲劇性的發展中走出來,看的不再是人生的七情六慾和情緒起跌。當人認真面對永恆時,自己的感覺和以往的經歷,是好是壞,是深刻是膚淺,相比之下都變得渺少。

我們在梅湘的音樂之中,可以窺見的,是通往永恆的窗戶。■

胡銘堯是活躍於香港的音樂作家、作曲家,亦是電台節目監製,曾在香港電台第四台製作及主持多個節目。他的文章廣泛在香港的報章及雜誌出版。他現於香港藝術節出任副市場總監。他活躍於網絡上的寫作及評論,主頁為 denniswu.com。

梅湘重要作品

管風琴作品 Organ Works《基督升天》L’Ascension 《救主誕生》 La Nativité du Seigneur 《聖三一奧秘之默想》 Méditations sur le mystère de la Sainte Trinité

管弦樂 Orchestral Music《圖倫加利拉交響曲》Turangalîla-symphonie 《時間的色彩》Chronochromie《天上聖城之色彩》Couleurs de la Cité Céleste《我期待死人復活》Et exspecto resurrectionem mortuorum《照耀彼世》Eclairs sur l’Au-delà …

鋼琴作品 Piano Works《阿門的異像》Visions de l’Amen 《聖嬰二十默想》 Vingt regards sur l’Enfant-Jésus 《鳥類誌》 Catalogue d’oiseaux

Copyright © 2017 Dennis W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