ãä åæçvèiéê}ëkyc.blcu.edu.cn/attach/0/1601271144165675955.pdfãä åæçvèiéê}ë ;...

28
科研简报 2014 2014 4 4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主办 总第 135 2014 35 2014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1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科研简报 20142014 44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主办 总第 135期

    ●2014

    年北语学术委员选举大会隆重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届科研报告会举行

    ●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35

    周年庆典举行

    ●北语获两项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跨文化论坛2014

    :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在北语举行

    ●我校张劲松等教师喜获一项发明专利

  • 要 目

    【重要资讯】

    2014 年北语学术委员选举大会隆重举行·························1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届科研报告会举行····························1

    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 35 周年庆典

    举行·······················································2

    北语获两项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

    “跨文化论坛 2014: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在北语举行··3

    我校张劲松等教师喜获一项发明专利 ·························· 4

    【信息快递】

    北语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启动编写《中国周边语言状况丛》

    ····························································4

    首届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标准与测试研讨会召开···················5

    北语举办“第二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5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深度合作共同开展项目···6

    “语言学者的责任和使命”座谈会举行···························7

    北语聘请瑞士日内瓦大学爱丽丝•特•缪伦教授为客座教授···········8

    【项目情况】

    北语喜获两项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9

    北京市共建项目“文化接触与北京话变异研究”结项 ················9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工作顺利完成·················10

    【著作出版】

    朱天曙教授编校的《印说》精装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1

    【学术讲座】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彼得斯访问北语·····················11

    科研

    简报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主办

    2014年 第 4期

    (总 135期)

    主编:李庆本

    责编: 王秋生

    张 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03073

    http://kyc.blcu.edu.cn

    4

    5

    5

    6

    7

    8

  • 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应邀作讲座········································12

    “北语观天下•长江学者大讲坛”第六讲开讲··································12

    叶舒宪教授作客跨文化讲座第五十八期·····································13

    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Balázs Surányi 教授莅临北语讲座·················14

    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14

    哈佛大学张凤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讲座···································14

    李长和大使莅临北语,主讲“国际军控与裁军”······························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15

    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16

    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罗端先生做客北语发表学术演讲················16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宽教授应邀为北语师生做跨文化讲座······················17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17

    迈向国际化之路:“北语观天下•长江学者大讲坛”第七讲开讲··················18

    白建华教授(Kenyon College)应邀作学术报告······························19

    韩国中国语学会会长严翼相教授应邀来北语作讲座····························19

    【学术交流】

    孙德金教授应邀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生作讲座····························20

    江新教授参加美国中文教师学会首届研讨会·································20

    郑艳群教授在北京市语言学会 2014 年学术前沿论坛暨第 11 届学术年会作学术报告·20

    郑艳群教授在“MOOC、SPOC 与大学教学改革发展高峰论坛”作学术报告··········21

    北语教授参加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1

    孙德金教授、江新教授在北大“黉门对话”论坛上作主题发言··················22

    江新教授应邀为新加坡小学汉语教师作讲座·································22

    孙德金教授应邀参加天津市语言学会、天津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 2014 年学术年会··23

    12

    13

    13

    14

    15

    15

    16

    16

    16

    17

    17

    18

    18

    19

    20

    20

    20

    20

    21

    21

    22

    22

    23

    20

    20

    21

    21

    21

    22

    23

    23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

    重要资讯

    2014 年北语学术委员选举大会隆重举行

    11月 28日下午,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选举大会在教一楼 209举行,这是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突出专家治学和学

    术民主的理念与原则,完善我校学术治理体系的一次

    重要会议。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全校在职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等 212人参加了大会。党委副书记王鲁新主持大会。

    学术委员会选举,是继学部制改革后我校推进现

    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校完善

    学术委员会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一定会发挥积极

    作用。本次选举大会严格按照《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

    员会章程》要求举行,旨在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和

    运行,对于我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王鲁新副书记

    代表学校要求新当选的学术委员要严格遵守《学术委

    员会章程》,恪守学术道德,公正履行职责,不辜负

    大家的期望与重托。

    曹志耘副校长宣读了《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2014年 6月 24日,我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李宇明书记

    和崔希亮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北京语

    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和学术委员会委员选

    举工作。10月 9日,校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新章程赋予了

    校学术委员会更加广泛和重要的功能。

    本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采取全校在职正高级专

    业技术人员“自愿报名,民主选举”的方式,经全校在职在岗的高级职称人员选举产生学术委员。11月 14日,校科研处发布了《关于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

    委员候选人报名的通知》,截至 11月 19日,共有 48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报名。11月 20日,经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的候选人名单、候

    选人基本信息在校园网上公示。

    大会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过紧张而有序

    的投票、计票,顺利产生了 21名学术委员会候任委员,其中包括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 5人,学部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 5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专任教授 5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专任教授 3人,其他学科专任教授 3人。

    本次会议结束后,选举结果将报学校党政联席会

    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学校聘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

    员。(新闻中心供稿)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届科研报告会举行

    11月 21日下午,由科研处主办的“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届科研报告会”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本次科研报告会分为分组会议和集体大会两个环节。李宇明书记、

    曹志耘副校长、张旺熹教授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韩经太教授宣布了获奖名单。

    分组会议中,语言学一组、语言学二组、教学组、

    文化文学组和综合组 5个讨论小组分别在 5个不同的教室同时进行参评论文报告和讨论,每组各有 1至 2名教授主持,十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相关的分组

    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碰撞思想。

    集体大会上,每个小组的主持人介绍了本组论文

    的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论文作者的学术能力和科研

    精神,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张旺熹教授和

    孙德金教授主持语言学一组的会议,张旺熹教授对本

    组情况进行了总结:本组论文选题范围理想,创新之

    处较多,整体水平较高。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点建

    议:要进一步加强语法理论研究的学习与修养。要进

    一步加强对宏观性和系统性语法研究问题的关注和思

    考。要加强语法与语法教学的接口研究,使汉语语法

    研究的成果能够更加适应和满足语法教学,尤其是汉

    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研究和教学。

    主持语言学二组会议的王振亚教授认为本组论文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2

    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比较高的学术创新性。一些论

    文采用了比较专业的统计技术,使论文具有较高的质

    量,当然也有一些论文立论支撑不够。主持教学组会

    议的姜丽萍教授认为本组汉语教学的研究角度多样,

    丰富了国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的范围和选题的思路;

    研究方法科学;每篇论文都有大量的教学实例,对教

    学、教材编写,甚至是学科理论的培养研究都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此外论文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

    些对未来的研究是有启发作用的。

    文化文学组的会议由韩经太教授和傅勇教授主

    持,总结人傅勇教授认为参评论文的选题都非常新颖,

    论证有深度,资料丰富,有很强的创新性,对本学科

    的构建和发展有比较强的借鉴意义,对教学也有一定

    得指导性,但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也要特别注意。主

    持综合组会议的李克宁教授认为综合组论文多元化,

    总体选题新颖,都是各个行业比较前沿的、现实性的

    问题,一些论文具有政策借鉴意义;大多数论文研究

    方法规范,研究过程细致严谨。个别论文也存在偏重

    策略,问题不够突出,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等问题。

    科研处处长李庆本教授回顾了我校近几年的科研

    发展情况,介绍了本届科研报告会的筹备和优秀论文

    的奖励情况。本届报告会是 2005年第九届科研报告会

    之后,时隔八年再次举办的全校性科研报告会。为了

    保证科研报告会的顺利举行,科研处于今年 5月 12日发布了《关于举办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届科研报告会的

    通知(第 1号)》,于 6月 23日发布了第 2号通知。截至 10月 20日,共收到论文 49篇,其中语言学 21篇,教学 10篇,文学文化 8篇,其他类论文 10篇。根据每组人数和学科分布,共评出一等奖 5名,每人奖励 10000元人民币;二等奖 10名,每人奖励 5000元人民币;三等奖 9名,每人奖励 2000元人民币。获奖论文将集结成论文集,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最后,曹志耘副校长做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对组

    织和参加本届科研报告会的科研处同事、提交论文的

    教师、匿名评审的专家及学校领导表示感谢。他说,

    学校的科研报告会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提供了

    学术展示、交流和借鉴的平台。近几年学校科研发展

    的情况,说明我校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

    处及各学部、院系也都在努力创造有利于科研、学术

    发展的条件。他鼓励大家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

    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虽然我校科研项目的申请已

    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大家要

    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报告会,以加强交流、沟通和互

    鉴,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科研处供稿)

    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 35 周年庆典举行

    11 月 15 日至 16 日,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

    讨会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 35 周年庆典在北京西

    郊宾馆成功举行。11 月 15 日上午,大会举行了简短

    而隆重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有北京语言大学各级

    领导、兄弟期刊嘉宾、编辑部退休编辑代表、学术研

    讨会的与会代表等共 130 多人。开幕式由北京语言大

    学副校长、《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曹志耘教授主持。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发表致辞,高度评

    价了《语言教学与研究》35 年来取得的成就。李书记

    指出,《语言教学与研究》自 1979 年创刊以来,本着

    务实、创新的精神,在历任主编、编辑人员的共同努

    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本

    体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方面的著名学术刊物,在推动

    语言理论研究、交流汉语教学经验、培养学术队伍等

    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强调,当前汉语国际

    教育面临重大转机,主要以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为主,

    发展到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与海外国际汉语推广并重,

    《语言教学与研究》要以“对外汉语教学”名栏建设

    为契机,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

    开幕式上,著名语言学者及审稿专家代表赵金铭

    教授、《民族语文》主编黄行教授、《世界汉语教学》

    主编张博教授分别在致辞中深情地回顾了他们个人与

    《语言教学与研究》交往的点点滴滴,称赞《语言教

    学与研究》对学术发展和科学建设所起的显著作用,

    并以个人科研工作的亲身体会,勉励年轻人要善于研

    究,勇于投稿。

    开幕式后开展了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

    的主题是“语言教学与语言研究”,会期两天,采取

    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李宇明教授、施春宏教

    授合作的《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

    张谊生教授的《30 年来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当

    前课题》、孙德金教授的《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学科的语言学本质》、石村广教授的《从动结式的形

    成角度来看汉语的“补语”问题》、陈前瑞教授的《词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3

    尾“了”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赵日新教授

    的《语音弱化及其后果》、陈默副教授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自然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研

    究》、黄行教授的《汉藏语系语言区域性特征的形成

    机制》等 8篇论文先后作了大会报告,另有 83 篇论文

    在分组报告上宣读。研讨会报告精彩,交流充分,场

    上场下不时见到热烈讨论的情景。(《语言教学与研

    究》编辑部供稿)

    北语获两项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2月2日,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在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

    式上揭晓。我校张赪教授的专著《类型学视野的汉语

    名量词演变史》和周韧教授的专著《现代汉语韵律与

    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喜获二等奖。

    《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名量词演变史》于 2012年 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语言类型学为指导,

    从类型学视野考察了汉语量词系统的演变历史,对汉

    语量词系统的形成和汉语量词使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

    全面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总结概括了许多新的规律和

    认识,研究在方法上、结论上都有较高的创新性。本

    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运用类

    型学描写分类词的一般框架描写汉代量词及用法,并

    与跨语言调查结果以及类型学关于分类词的相关认识

    对比,总结出汉语名量词在产生初期的特点,并探讨

    了汉语量词产生的原因。二、根据普遍语义参项的联

    系,依次讨论了汉语的功用量词、生物属性量词、形

    状量词的形成与发展,并揭示了汉语量词的民族特点。

    三、从名词义类角度考察了名量搭配关系的历史演变,

    指出古今名量搭配变化较大的是抽象名词由不使用量

    词到使用丰富的量词。四、讨论了近代汉语时期个体

    量词由数量表达结构向非数量表达结构扩展的功能变

    化。本书在类型学和跨语言比较的视野下,对汉语名

    量词与他种语言的分类词作比较,探讨量词型语言的

    个性与共性,在量词适用名词范围、量词功能扩展等

    问题上丰富了类型学的认识,也提升了汉语量词研究

    深度,深化了语言类型学说,结论对其他语言特别是

    汉藏语的个体量词演变史有参考价值。

    《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于 2011年 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主要讨论现代汉语音系层面中的韵律因素与句法语义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与

    互相制约的关系。该书从汉语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

    选取汉语句法组合韵律模式、汉语含动复合词的语序、

    述补结构带宾语的限制、汉语多重定语语序和汉语焦

    点结构的韵律限制等多个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利

    用当代语言学中的音系学、句法学、认知功能语法和

    类型学等前沿理论,在充分回顾和评述前人研究得失

    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所研究的问题,最终得出了全新

    的观点和见解,实际解决了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具

    体问题,并构造了一个汉语韵律与语法互动的模型体

    系,这是对汉语语法研究过往空白地带的一个重要补

    充。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 1987年成立以来,经过连续十三届的评选工作,已成为首都社科

    界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品牌奖项,其鲜明

    导向和激励功能,有力地推动了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的

    繁荣发展。本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于

    2014年启动,评奖范围限 2011年 7月至 2013年 6月期间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经过系统初评、

    学科评选小组评选、评奖委员会审定、向社会公示等

    程序,共有 206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 4项、一等奖 41项,二等奖 161项。(科研处供稿)

    “跨文化论坛 2014: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在北语举行

    12月 4日至 7日,“跨文化论坛 2014: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

    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中心)共同举办。北京语言大学

    副校长曹志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

    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西平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前会长杨慧林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北语科研处

    处长李庆本教授主持会议。

    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南非、

    新加坡等国的 6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这一主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4

    题,就“新世纪以来国外的中国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海外汉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海外汉学研究的方法、理论”和“回归文学性: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五个议题展开讨论。

    会议共收到相关论文和摘要 50余篇,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严绍璗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

    西平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晓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刘小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耿幼壮教授、北京大学陈

    跃红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李庆本教授、阎纯德教授、

    钱婉约教授、陈戎女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胡继

    华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樊宝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

    学顾钧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沈庆利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犹家

    仲教授、马德里大学 Asun Lopez Varela教授、英国波尔顿大学 Ann Talbot 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宽( Karl Zhang ) 副 教 授 、 南 非 斯 威 士 兰 大 学

    Karen Ferreira Meyers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为大会做了 14场主题发言,2个分会场的分组发言,以及 3场圆桌会议发言。与会学者围绕译介学、形象学、汉学

    范式、比较文学的走向、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等多个

    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会闭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

    陈戎女教授总结发言,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近三年来

    北语比较文学研究所和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合办单

    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发表了激情洋溢的闭幕

    致辞,大会圆满落幕。

    当前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促进中外文化的对话和

    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日益迫切而重要。

    中华文化要走出去离不开跨文化研究和传播,此次在

    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跨文化论坛,为学者聚焦讨论海

    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契机,学术意

    义重大,同时对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比较文学研究所)

    我校张劲松等教师喜获一项发明专利

    12 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我校又喜获一项

    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汉语语音训练系统及汉

    语语音训练方法”。专利号为 ZL 201210436374.9;

    专利权人为“北京语言大学”;发明人为“张劲松、

    孙悦、解焱陆、曹文”;授权公告日为“2014 年 12

    月 10 日”;专利申请日“2012 年 11 月 5 日”。

    本发明提供一种汉语声调训练系统及汉语声调训

    练方法,该系统包括;连续统设计模块获取用户根据

    被试者的感知偏误和已有的汉语声调理论设计出的有

    针对性的声学连续统;合成语音模块将连续统设计模

    块设计完的声学连续统转化成合成语音;中国人感知

    常模模块通过中国人对合成语音进行听辨,获取的对

    声学连续统的中国人感知常模;音节结构设计模块获

    取用户找到针对被试者水平的音节结构,设计出的训

    练顺序;自然语音语料库模块按照音节结构设计模块

    设计的训练顺序,抽取出所需的自然语音语料;训练

    模块利用所述自然语音语料和所述中国人感知常模,

    供被试者进行汉语声调训练。其使留学生能够在短时

    间内掌握汉语声调间的主要区别,迅速提高听辨正确

    率。(科研处供稿)

    信息快递

    北语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启动编写《中国周边语言状况丛书》

    11 月 27 日,《中国周边语言状况丛书》(以下

    简称“丛书”)编委会在北语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由丛书总编北语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主持,会议

    听取了副总主编呼格吉勒图教授关于编辑出版丛书的

    工作方案。李宇明书记指出,编写这套丛书在学术史

    上是一项拓荒性的工作,是北京语言大学出于服务国

    家建设的使命感和学术责任感,因此,丛书的编写要

    立足高远。

    丛书总编之一北语副校长曹志耘教授、编委戴庆

    厦教授、孙宏开教授、罗林教授、郭风岚教授等先后

    发言,就丛书编写原则、体例、实施步骤等提出了具

    体意见和建议。会议决定,以编写“世界语言状况丛

    书”为最终目标,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逐步实施,

    现阶段首先编写周边国家语言状况,并依次推进、逐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5

    项落实,力争 10-15 年完成该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在

    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先易后难”的原

    则,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保证项目有效、顺利

    地完成。

    曹志耘副校长就丛书编写过程中如何简化程序、

    提高实效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周边语言状况丛书》的编写工作是一项浩

    大的工程,北京语言大学将集聚海内外一大批语言学

    家的智慧与力量协同创新,使这项具有原创性的、标

    志性成果早日与读者见面。(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

    创新中心供稿)

    首届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标准与测试研讨会召开

    12月 5日至 7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语考

    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标准与测试研讨会”于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分为“开幕式与学术报告”、“预科汉语综合统一考试专题研讨”、“预科教育数理化大纲修订专题研讨”和“预科数理化统一考核专题研讨”四个主题。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和代表共 80余人。

    大会开幕式由汉语考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王

    佶旻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王鲁新副书记、国家留

    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王胜刚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致

    辞。他们对预科教育统一考试的研发和实施情况予以

    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出席

    开幕式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北京语言大

    学刘珣教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华事务部李

    彦光主任、陈琳副主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

    周黎明副主编,我校教学和科研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

    家张旺熹教授、孙德金教授、赵日新教授、张凯教授、

    翟艳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预科教育院校和其他单位

    的领导、专家和教师。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著

    名汉语教学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刘珣教授分别以《语言

    测试的科学性问题》、《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的历

    史和发展》为题做了精彩的专家发言。随后,北京语

    言大学王佶旻教授、天津大学秦学教授、北京语言大

    学翟艳教授分别就预科教育的测试和教学等问题做了

    大会报告。

    12月 5日下午,研讨会围绕留学生预科教育研究、语言测试研究为主题进行了专场研讨,共有 40多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会场学术气氛浓厚,与会代表

    积极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体会,很多青年教师都表

    示收获很大。

    12月 6日至 7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领导的共同参与下,会议分别进行了预科教育统一考核和大纲修

    订的研讨。来自全国各预科教育院校的领导和一线教

    师,根据汉语考试和教育测量研究所提供的相关资料,

    结合预科教学的现状和常见问题,踊跃发言、献计献

    策。最终本次研讨会完成了对数理化考试大纲的修订

    工作,并明确了 2015年预科教育结业考试各类科目的命题任务。

    本次会议作为我国预科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次盛

    会,将预科教学和测试的相关工作同学术研究紧密结

    合,将各院校从事预科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学

    术会议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我们希

    望团结和依靠各院校的力量,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建立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的标准与统一考核体系,提

    升我国留学生预科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国际化水

    平。(语言科学院汉语考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供稿)

    北语举办“第二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

    12 月 5 日至 6 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中国周

    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周边语

    言文化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

    是“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应用”,共有来

    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土耳其、日本、缅

    甸、越南、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近 40 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

    主任郭风岚教授主持。崔希亮校长致开幕辞,他指出,

    在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快速发展时期,探讨周边语言文

    化问题非常重要,希望本次论坛通过对周边语言资源

    的多方位研讨,为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的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6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一

    等参赞本古•伊吉特古殿女士,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

    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阿尔帕托夫• 弗拉基

    米尔教授,国际蒙古学协会总秘书长、蒙古国科学院

    院士道米•特木尔陶高教授分别致辞,阿尔帕托夫• 弗

    拉基米尔教授还现场向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

    心赠送有关书籍。

    大会报告分别由北京语言大学呼格吉勒图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张定京教授、云南大学王晋军教授、中

    央民族大学艾尔肯•阿热孜教授、缅甸福庆学校李祖清

    教授、日本四天王寺大学胡士云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及周边国家的语言政策、

    语言现状研究。如:《蒙古国的语言政策》、《当代

    世界中的俄罗斯》、《土耳其语言学会及其工作概况》、

    《国内哈萨克语使用现状》、《英语全球化语境下中

    国和东盟国家的外语政策》、《中俄语言立法实践》、

    《浅析芒市汉傣语言接触》、《巴基斯坦的语言冲突、

    民族认同和国家利益》、《蒙古国语言政策与语言方

    言现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语言现状和语言政策:

    过去及现在》、《俄罗斯图瓦语的当代社会语言状况》、

    《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图瓦人》。2.中国及周边

    国家的语言教育研究。如:《泰国留学生对汉语句重

    音的感知研究》、《周边国家留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

    管理方法的偏好及师生差异》、《中国现行教育模式

    对缅甸北部华人学校的影响》、《关于延边地区双语

    教育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缅甸华侨华人与缅甸

    汉语教育:现状、成就与挑战》、《南亚汉语国际推

    广的开放大学路径实践探索》、《韩国汉语教学的新

    特点》、《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中文研究:地位、问

    题和展望》、《日本的汉语教育三题》。3.中国与周

    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研究。如:《丝绸之路的语言

    与文化》、《新型对缅公共外交方案——利用寺庙僧

    侣影响力发展中缅关系的公共外交》、《宁夏回族话

    在中阿博览会背景下的语言文化效益》。4.中国及周

    边语言文化资源保护与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

    《“周边语言”概念的定位及研究方法》、《语料库,

    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闽和客家语档案,满蒙平行语

    料库和中央研究院蒙古语数据库》、《关于中国周边

    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新疆喀纳斯图瓦语

    生态状况与保护论略》。5.中国及周边国家语言的本

    体研究。如:《从看现代维吾尔语中几个

    早期汉语借词》、《图瓦语中有关“马”的称谓及与

    马有关的词汇》、《越语的汉越音是唐代汉语方言一

    种》。

    会议闭幕式由北语副校长曹志耘主持。校党委书

    记李宇明致闭幕辞,他强调,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

    往来愈加频繁的背景下,就“周边语言”问题进行专

    题性研讨意义重大。研究周边语言资源,要特别重视

    周边语言学习需求的研究、周边语言传播的研究、周

    边语言资源的保护研究。

    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是语种丰富,报告的语言包

    括汉语、英语、俄语、土耳其语、蒙古语、吉尔吉斯

    语等 6种之多。为了让不同语言背景的与会代表能够

    顺畅地交流和沟通,会议承办方精心安排了会议现场

    的同声传译,并通过论文稿的前期翻译,参会代表对

    部分语种的现场志愿翻译,圆满地解决了多语种国际

    会议中常见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会后代表们对论坛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

    会议,论坛的组织方式和会议模式非常值得借鉴。

    此外,本次论坛秉承北京语言大学提倡的绿色环

    保办会议的理念,除了在论坛结束后将代表的胸卡套

    全部回收循环使用、只寄发电子版合影照片外,还在

    会前将电子版论文提要集寄给全体代表,论坛现场不

    提供纸版论文提要集,同时建议确实需要阅读纸版材

    料的代表自行用废纸打印。这些都得到了国内外代表

    的充分理解和高度赞扬,缅甸代表李祖清校长表示,

    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大国引领风范

    值得称赞。(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供稿)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深度合作共同开展项目

    12 月 18 日下午,“境外媒体北京报道的特点、

    规律及对策研究”项目委托签字仪式及开题会在北京

    新闻出版大厦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惠,市委宣传部秘书长张劲林,

    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媒体服务处处长徐和建、副处

    长邹璐巍,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张宝钧教授,北京

    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主任韩经太教授,北

    京语言大学宣传部部长、外媒报道分析中心副主任高

    金萍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咸俞灵,北京语言大

    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海华出席签字仪式。北京市人民政

    府新闻办和北京语言大学将联手开展境外媒体北京报

    道特点、规律及对策研究,王惠主任和韩经太教授代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7

    表合作双方签署项目委托书。北京市委宣传部秘书长

    张劲林主持签字仪式和项目开题会。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指出,项目研究要从

    “国家智库”的高度来立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

    出富有创新性和指导意义的建议,切实为中国的国际

    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提出对策。王惠主任认为,当前国

    家在外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国家形象被歪

    曲、被误读,一定程度上不被接受甚至被妖魔化,本

    项目研究可以为中国对外宣传建言献策,变挑战为机

    遇,塑造国家正面形象;项目研究要以习总书记的一

    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外媒北京报道的特点、规

    律和对策的研究,为国家对外形象塑造咨政建言,让

    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她强调,项目研究一要注意抓

    住近几年来北京发生的大事要事;二要突显北京特色,

    梳理和推介北京市外宣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工作特色;

    三要以鲜活的案例为依托,进行理论提升。在研究方

    法上,要扩大视野,运用比较方法,与国内各城市的

    外宣工作比,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化大都市比;既要有

    现状分析,更要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方

    案供国家决策者参考,力争做出一份站位高、视角全、

    有分量、出新意的研究报告。

    北京市委宣传部秘书长张劲林也提出了五点建

    议:一,研究要接地气,结合北京市实际工作需要,

    解决实际问题;二,结合明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承担的

    主要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如申冬奥等重大工作;三,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对常驻北京的境外媒体记者的

    报道做深入细致分析,点面结合,从而对外媒北京报

    道的态势有全面的把握;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

    合北京市外宣工作已经形成的经验、做法和理论,产

    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准的成果;五,可进行全面监测和

    分析,不仅包括平面媒体,更要纳入网站、微博、微

    信等新媒体。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张宝钧教授在发言中感谢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对北语的信任,并表示学校将大力

    支持外媒报道分析中心抓住机遇、做好研究,努力提

    升学校为政府咨政建言的能力。

    项目负责人高金萍教授汇报了项目研究的具体工

    作方案。该课题将使用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外媒报

    道分析中心自主研发的“外媒分析系统”,采用数据

    挖掘分析方法,聚焦境外媒体关于北京的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报道,发现并梳理归纳出境外媒体北京舆情

    的特点和规律,为北京城市形象乃至中国国家形象塑

    造、国际地位提升、影响力提振提供外宣策略建议。

    鉴于近年来外媒报道分析中心在外媒舆情监测、分析

    领域的努力与贡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委托该中心承

    接这一项目。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外媒报道分析中心成立于

    2010 年 7 月,全国政协常委、前国新办主任赵启正为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外媒报道分析中心”揭牌,

    该中心是北京高校中最早建立外媒报道舆情监测的一

    家机构。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新华社

    对外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等,聘请新闻传播、媒

    介分析、计算机信息处理、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

    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外国媒体有关中国事务的

    报道,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形成涉华舆情的分析

    报告,提出中国外宣的对策建议,服务于国家的外交、

    外宣、外贸等工作。

    近年来,外媒报道分析中心撰写了多篇突发事件

    舆情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舆情报告,从

    第三方角度提出了外媒涉华报道的舆情分析、走势预

    测、外宣建议。中心的舆情报告曾多次获得中宣部舆

    情局的褒奖和采纳证明。中心研究员的成果多次入选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成果汇编》,中心副主任

    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前期成果,曾

    入选北京市哲社规划办主办的《成果要报》(2012 年

    9 月)。(新闻中心供稿)

    “语言学者的责任和使命”座谈会举行

    共祝在京六位语言学家 80岁寿诞

    北京市语言学会历来秉承尊老敬老之传统,今年

    恰逢在京的李行健(国家语委)、苏培成(北京大学)、

    吕必松(北京语言大学)、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

    侯精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陆俭明(北京大学)六

    位语言学家八十寿诞。12 月 31 日,学会以“语言学

    者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

    第一会议室举办座谈会,并为六位学者祝寿,同时借

    此向他们为中国语言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表达敬

    意,学习他们勇担学术责任的优秀品格。北京市语言

    学会领导、李宇明书记、崔希亮校长、曹志耘副校长、

    校长助理张旺熹以及在京十几所高校及研究单位嘉宾

    共 30 余人出席本次座谈会。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8

    座谈会上首先播放了专门为六位语言学家制作的

    学术成就视频短片。六位学者虽鬓发如雪,但仍保持

    着良好的学术状态,时刻关注语言文字工作的最新进

    展,他们对语言学事业的热忱,令每一个人感动。观

    看过后,六位青年语言学者为六位寿星敬献鲜花,以

    表达对老前辈的崇敬之意。为表彰六位语言学家为中

    国语言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会长崔希亮教授代表

    学会为他们颁发了“北京市语言学会杰出贡献奖”。

    北语李宇明书记,北京市语言学会会长、北语崔

    希亮校长分别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市语言学会向

    寿星致祝寿辞,祝福前辈们健康长寿。李书记表示,

    六位先生为我国语言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

    学术丰碑,希望大家以先生们为榜样,将研究中国语

    言学的责任和使命薪火相传。崔校长希望前辈们多提

    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希望

    语言学界的新一代学者们不辜负先生们的教诲,让语

    言学事业后继有人。

    退休语言学者代表、在职中青年语言学者代表分

    别发言,向老一辈语言学家表达敬意,并就语言学者

    的责任和使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后,六位寿星也

    满怀激情地发言。他们表示,八十岁,并不意味着“岁

    临暮秋时,人近黄昏末”,他们依旧怀揣“语言梦”,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努力探索,同时不忘

    提携青年后学,使语言学事业薪火相传。

    本次座谈会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在

    座的校内外嘉宾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座谈

    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座谈会,中青年学者应学习前辈

    学者的精神,并将此精神发扬光大。

    附:六位八十岁语言学家简介。(按年龄大小排列)

    李行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曾

    任语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长期从事语言文字规范

    化工作。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现代汉

    字教学研究工作。

    吕必松:历任北京语言学院院长,《世界汉语教

    学》杂志主编。

    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汉藏语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民族语文事业。

    侯精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历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

    主编,长期从事方言研究工作。

    陆俭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汉

    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领域

    教学研究工作。(北京市语言学会秘书处供稿)

    北语聘请瑞士日内瓦大学爱丽丝·特·缪伦教授为客座教授

    12 月 18 日 , 北 语 聘请瑞士日内 瓦大学

    Alice ter Meulen(爱丽丝·特·缪伦)教授为我

    校客座教授仪式在新综合楼 707 室举行。曹志耘副校

    长出席活动并致辞。

    为组建国际语言学家工作室,我校语言科学院拟

    邀请一批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来校讲学并进行一系列

    合作科研活动。数理语言学家 Alice ter Meulen 教

    授即为其中之一。

    Alice ter Meulen 教授认为,学习语言的主

    要目的是人与人的沟通。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多种语

    言和文化并存的高校。她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北

    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Alice ter Meulen 教授的

    加盟,对于加强我校与国际语言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Alice ter Meulen 教授 1980 年于美国斯坦福

    大学获得语言哲学博士学位;2009 年至今在瑞士日内

    瓦大学教授语义学课程,是数理逻辑和数理科学界的

    知名学者。她与 Barbara Partee 等人合写的《语言

    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各地研究数理语言学和

    数理逻辑的人必读的重要参考文献和重要教材。她的

    学 术 专 长 和 兴 趣 包 括 :

    Mathematical logic and mathematical scienc

    es(数理逻辑和数理科学)、Tense and aspect(时)、

    Syntax &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自

    然语言的句法和语义)、Theory of Grammar(语法

    理论)、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Logic, Epistemol

    ogy ( 语 言 哲 学 和 逻 辑 和 意 识 形 态 ) 、

    Cognitive Science 认 知 科 学 等 多 个 方 面 。

    Alice ter Meulen 教授母语为荷兰语、英语,能

    说流利的法语、德语、系统学习过拉丁语、古代希腊

    语,此外还懂得一些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是非常难

    得的语言学专家。(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9

    项目情况

    北语喜获两项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9 月,本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喜获两项,分别是:王建勤

    教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年度发展报告”,

    冯胜利教授的“对外汉语语体用语的鉴定、分布及分

    级的基础研究”。

    项目简介:

    王建勤教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年度

    发展报告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一段很长的过去,但只

    有近 30 年的历史。因此,国内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教学学科发展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国外关于本学科发

    展的探讨则更加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

    学学科年度发展报告”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

    科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前沿

    和发展趋势等关键问题展开全景式回顾,并以此为基

    础对学科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和预测。

    本项目共涵盖十个研究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四

    个学科分支。本项目将重点总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

    学学科过去十年的发展规律、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推

    动学科理论发展。此外,本项目关注学科发展的重大

    理论问题、明确学科定位、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在总

    结过去三十年学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学科未来发

    展趋势、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作出前瞻式讨论和分

    析。

    冯胜利教授:对外汉语语体用语的鉴定、分布及

    分级的基础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的口语和书面语的

    语体冲突问题,自赵元任先生 1968 年提出,至今仍然

    存在,而且没有引起汉语教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近

    年来汉语语体研究的成果表明,语体不同则其语法也

    因之而异。然而究竟什么是语体?语体的根本属性是

    什么?如何鉴定语言中的不同语体?表达同一语体的

    词语和句型究竟有多少、有哪些?哪些词汇和句法是

    中性的?哪些是语体异化形式?凡此种种,都没有明

    确的答案,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提出的。

    本课题拟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习得中存

    在的语体冲突问题,在科学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运用

    语体鉴别标准筛选“语体特征用语”,并对“语体特

    征用语”进行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人类语言区分

    语体的原因、语体的结构体系和验测机制等理论问题

    进行探讨,从而为解决语体冲突提供具体而可行的帮

    助。本课题将从 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简称 LCMC,McEnery & Xiao,2004)中的

    15 类语料里选出涉及正式语体和庄典语体的 7 类语

    料,从中各抽选 300 篇文章(共 2100 篇)作为研究的

    原始文本,运用语体鉴别标准筛选“语体特征用语”,

    并将初步筛选的用语进行对刊、增删调整和重新检索,

    两轮之后根据常用度划分等级,而后进行理论探索。

    本课题的研究重心是穷尽包括嵌偶单音词、合偶

    双音词、正式句型等“语体特征用语”,与此同时,

    对语体用语的鉴别和穷尽性目标的实现也是本课题的

    难点。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是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

    语体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语体的本质和构成要

    素是什么、语体的鉴别标准是什么、各类语体的特征

    用语有哪些、语体特征用语的语法属性是什么等。(科

    研处供稿)

    北京市共建项目“文化接触与北京话变异研究”结项

    6月 28日上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文化接触与北京话变异研究”结题鉴定会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举行,科研处副处长王秋生博士主持了

    会议。专家组组长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担任,成员包括首都师范大学文

    学院博士生导师冯蒸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0

    学研究所《民族语文》副主编蓝庆元编审,北京师范

    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立军教授和北京语

    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宝林教授。

    “文化接触与北京话变异研究”项目由我校语言科学院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维佳教授主持承

    担。项目以文化接触为切入点,研究老北京话、新北

    京话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汉语普通话的变异与演化,包

    括文化接触对北京话的影响、当代北京话社会语言学

    研究、多元背景下的北京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北京语

    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等内容,对揭示文化接触与北

    京话演变发展之关系、保护特色独具的北京语言文化、

    构建北京和谐的语言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创新点

    是:(1)既有基于中外文献的历时研究,又有基于田野调查的共时分析。根据契丹小字、朝鲜和日本近代

    会话课本等历史文献所反映的语言事实,并与汉文献

    相比较,项目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北京话的发展变化,

    发现了一些前人未尽的问题。在多元文化接触对当代

    北京话影响的研究方面,本项目采用问卷调查、隐蔽

    跟踪、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当代北京话的社会变异进

    行了深入分析,揭示社会文化变量与当代北京话变异

    之间的关系。(2)项目在翻译并梳理当代语音学和城市方言学最新理论基础上,将嗓音理论、统计方法、

    数理建模等方法论用于文化接触视野下的当代北京话

    变异研究,使研究成果科学可靠。(3)搭建学术交流

    平台,汇聚学界共识。通过主办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会

    议,吸纳王士元、郑张尚芳、潘悟云、沈钟伟、严翼

    相(韩国)、冯蒸等著名学者参与研究讨论,同时在

    交流基础上直接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向学界。(4)通过项目研究,加强了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有 4部专著来自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学生在参与项目研

    究中也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5)多渠道地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成果影响较大。项目通过人民网、外文

    专刊、港澳辑刊(或出版物)等,提升了项目成果的

    对外影响力。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完成专著 5部,论文集 2部,译著 2部,系列论文 10数篇,发表人民网视频 1篇。

    鉴定组专家对项目成果表示认同与肯定,认为项

    目选题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抓住了语言学研究的前

    沿,将最新的理论与语料相结合;角度多样、研究深

    入,项目成果数量可观、种类丰富;学生在项目建设

    过程中得到锻炼,课题在收获丰富优秀研究成果的同

    时也培养了人才。专家们特别肯定了译著《语音学教

    程》(张维佳译)、《世界语音》(张维佳、田飞洋

    译)的价值,对专著《北京话常用方言词语知晓使用

    分析和传播模型》(茹菲著)、《中的汉语语气词研究》(张文丽著)也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这些都是本课题的标志性成果。鉴定组专家一致

    同意项目结题。(科研处供稿)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7月 29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项目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验收会,并顺利通过验收。

    北京库是继江苏库之后第二个全面完成建设工作的省

    级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是我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

    建设工作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2年 5月,为了调查收集北京地区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

    有效保存,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按照国家语言

    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一规划部署,正式启动了中国语

    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北京语

    言大学曹志耘教授主持,由北语语言科学院的有关专

    家分头承担。课题组各调查团队按照中国语言资源有

    声数据库调查规范的要求,对北京市的西城(城区代

    表点)、怀柔、平谷、延庆、昌平、房山、门头沟、

    密云等 8 个区县调查点的方言常用语音词汇语法现象、日常话语、地方普通话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

    用先进的摄录设备和技术进行录音摄像,得到了一份

    时间相同、内容对应的北京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语

    料。全部调查、摄录和整理工作于 2014年 6月完成。验收专家组指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

    京库建设工作,对于推广普通话,保存北京方言和文

    化,促进首都以及全国的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是

    北京市重要的语言文化工程。”“鉴于北京库建设工

    作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典

    型性和示范性作用,我们建议认真总结好北京库建设

    的经验,并以适当形式向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语言资

    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省区提供参考。”此外,专家组

    还认为,北京库建设工作对方言学科的建设和方言人

    才队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议在北京库建

    设工作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方言进行布点更加密

    集的深入调查,为完整全面地保存北京地区方言和文

    化作出更大贡献。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1

    在国家语委和北京市语委的领导下,历时两年的

    北京库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学者承担、社会参

    与”工作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例如征集

    遴选方言发音人工作引发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和积

    极参与,受到《人民日报》、北京卫视、中央网络电

    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民众

    保护北京方言文化的热情。事实证明,中国语言资源

    有声数据库建设为推进中国语言信息化、推广普通话

    和社会文化建设服务,顺应了时代潮流,对准了社会

    需求,是一项得民心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已把“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

    文字”作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

    务,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语言

    科学院供稿)

    著作出版

    朱天曙教授编校的《印说》精装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初,我校朱天曙教授编校的明代周应愿所著《印说》精装版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印说》是明代中期的一部关于印章的重要品评

    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印论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

    经典印论。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

    品》、谢赫的《古画品录》、唐代孙过庭的《书谱》

    等著名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一样,是中国古典

    文艺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朱天曙教授多年潜心从事中国古代篆刻文献的整

    理与研究,首次对《印说》进行全面编校整理,对周

    应愿的家世和生平,《印说》的名称、著录和卷数,

    《印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来源以及《印说》的删本、

    钞本及其影响做了详细考订和研究,并附录有《艺海

    一勺》删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钞本两种,方便读者

    参考。(艺术学院供稿)

    学术讲座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彼得斯教授访问北语

    10月 26日至 11月 3日,应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邀请,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主席彼得斯(Frank Peeters)教授对北京语言大学进行访问。彼得斯教授为 CIUTI现任主席、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翻译学院前院长、荣誉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荷

    兰语研究及口笔译研究领域中的 audio description(口述影像)及戏剧史(尤其是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戏

    剧史)。

    10月 28日上午,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彼得斯教授受聘客座教授仪式在逸夫报告厅第一会议

    室举行。北语校长崔希亮教授、人事处处长吕静、科

    研处处长李庆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鹏以及教务

    处副处长李小波等出席了聘任仪式。高翻学院院长刘

    和平教授及师生代表也出席了聘任仪式。崔校长为彼

    得斯教授颁发聘任书,彼得斯教授随后发表演讲,表

    达了对北语师生的感谢、期望与祝福。

    访问期间,彼得斯教授为高翻学院的MTI研究生做了三次讲座,主题分别为:“audiodescription”(口述影像)、“19th melodrama”以及“multilingualism in theEuropean context”。在三场讲座中,彼得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戏剧的发展史和戏剧的地位,也为翻译专业

    的同学们分析了目前国际翻译市场发展趋势。彼得斯

    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影视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的概念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用实例介绍了其在戏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2

    剧、视觉艺术、展览、雕塑、电影、电视等方面的应

    用。MTI研究生对于这一新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0月 29日晚,彼得斯教授出席了高翻学院主办

    的第四届“你好先声”语音语调大赛的决赛,并在赛后对选手们进行了点评。教授首先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

    他表示,观看此次决赛是他中国之行的一次美好体验。

    10月 30日下午,彼得斯教授与高翻学院教师进行座谈。教师代表首先向彼得斯教授介绍了高翻学院

    的教学、科研现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学院特色及

    未来构想,彼得斯教授就口译测试方式、学生参与真

    实翻译项目等提出了若干问题,教师代表分别做了详

    细解答。彼得斯教授表示,高翻学院取得的成绩及未

    来发展构想令人印象深刻。

    当晚,彼得斯教授还参加了由高翻学院组织的高

    校口译教师学术沙龙。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

    人民大学代表到会参沙龙;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

    大学等校教师通过远程方式参加沙龙的讲座和讨论。

    此次沙龙的主讲人是我校汉语进修学院院长邢红兵教

    授,主题是“大脑功能及双语心理表征问题”。雷中华老师、姚斌老师还分别介绍了在厦门大学和韩国召开

    的口译研讨会情况。MTI13级法语口译的陈阳同学在沙龙期间为彼得斯教授担任耳语同传,她准确流畅的

    翻译受到彼得斯教授的称赞。

    彼得斯教授在京期间还参观了 798现代艺术展,并前往宜家考察该品牌在中国的本地化情况。高翻研

    究生自发组织,担任彼得斯教授在京期间的协助工作,

    他们也获得了教授的表扬。彼得斯教授在邮件中说,

    他的北语之行很成功,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工作和学习

    态度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期待再次到北语访问.(高级翻译学院供稿)

    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应邀作讲座

    11月 4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 460教室内座无虚席,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

    明先生应邀为北语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的接口”的专题讲座,来自校内外的两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陆俭明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

    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

    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中学语文

    教学等方面,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的论文多达 280余篇。

    讲座中,陆教授以“把”字句为例,指出目前 “把”字句教学的主要内容及不足所在,并从语义配置和语

    言信息结构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把”字句区别于其它句式的特点,即,“处置者”“致使者”或“认同者”为话题,并要突显传递“积极处置结果”“主观致使结果”或“主观认同结果”这一信息,还得让听话人清楚所处置的、所致使的或所认同的是什么,同时使句子含

    有较强的主观性及强影响性。利用这一语言理论对讲

    座之初提出的外国学生“把”字句偏误进行了再分析,以此阐述了当代语言学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的接口并

    不是理论上如何接口,而是汉语教师如何学习弄懂语

    言理论,转化为自身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分析研究

    能力。他指出,汉语教学是个独立的学科,是以汉语

    言文字教学为基础、为核心同时会关涉多种学科知识

    的交叉性学科。汉语教学最直接的任务是教会外国学

    生掌握好汉语。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

    地学习、掌握好汉语 ”。陆教授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有意识地做好四方面的“转化”工作,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最终传授给学生,这也

    是他对大家的殷切期望。讲座最后,陆教授还就目前

    对外汉语教学航向的偏离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汉语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心,明确

    认识汉语教学的性质与核心任务,避免当今汉语教学

    存在的过于突显文化教学而“淡化”、“矮化”语言教学的现象,应当恰当地评估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

    报告中,陆教授以其独到的见解和通俗易懂的语

    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人文社科学部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家炜博士主

    持了本场讲座,她最后对陆教授的讲座作了总结,认

    为讲座体现了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接口思想,也

    体现了学术研究中的多元论思想,并引导学生们思考

    如何接口以及可以从哪些方向接口。此次讲座开阔了

    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同学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当代

    语言学理论的互动关系的深入思考。

    本场讲座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和教务处

    本学期共同举办的“对外汉语教学专家系列专题讲座”的第六讲,该系列讲座将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就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趋势、对外汉语课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3

    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汉语教学课

    程设置研究、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等专题作学

    术报告,讲座面向对外汉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

    生和教师。(人文社科学部供稿)

    “北语观天下·长江学者大讲坛”第六讲开讲

    11月 4日下午,由宣传部主办的“北语观天下·长江学者大讲坛”第六讲在综合楼 707开讲。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

    做了题为《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讲

    座,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讨论。王鲁新副书记出

    席讲座,英语学院院长吴平主持讲座。

    王教授从全球化时代背景切入解读了全球化理论

    的建构,并系统分析了世界主义、世界文学等概念的

    发展轨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义覆盖了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国际化、自由化、普遍化、星

    球化的特征。世界文学的概念是歌德在阅读了包括中

    国文学在内的一些东方文学作品之后构想出来的一个

    颇具乌托邦色彩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

    宣言》中将其与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相联系,使其越

    来越打上了文学全球化的印记。

    王教授表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虽然有爱情、

    死亡、嫉妒等不同主题,有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

    题材,却可以超越特定的民族文学以及时空局限成为

    世界文学,受到各个民族和国家读者的喜爱和欣赏。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

    成功范例。莫言虽然是典型的中国本土作家,但是他

    具有世界主义情怀,关注人类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和

    共同经历,他的作品超越了民族主义的局限,成为世

    界文学。他指出,中国文学目前依然在世界文学的版

    图上处于边缘地位,即使是当今中国的文学翻译也出

    现了极大的不平衡状态:不计其数的西方文学作品都

    有了中文译本,而在其他语言中,只能见到为数不多

    的优秀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本。因此,促使中国文学真

    正有效地走向世界进而跻身世界文学主流仍然需要中

    国学者坚持不懈、共同的努力。

    在自由提问环节,王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

    们的提问。王教授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演讲也赢得

    了北语师生的阵阵掌声。

    王宁现任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杰出

    访问教授,耶鲁大学福特杰出学者讲座访问教授,杜

    克大学客座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莱研究员,

    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员,澳大利亚默朵大学和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

    盛顿大学杰出访问研究员等。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人文学科学者。(新

    闻中心供稿)

    叶舒宪教授作客跨文化讲座第五十八期

    11月 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

    为我校与我校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信仰核心”的学术讲座。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谭佳、王蓓博士,以及中国社科院

    文献研究中心方艳副教授、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易华、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包红梅、中央民族大学于玉蓉博

    士等专家学者,会后大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

    的探讨。该座谈会由我校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黄

    悦副教授主持,除我校比较文学专业的中外研究生外,

    前来参与还有来自《光明日报》、《中华玉文化》杂

    志社等媒体的朋友以及几位文化传媒界人士。

    叶舒宪教授的讲座以对“《鸿门宴》中的五件玉器”

    的介绍为起点,展开了对中国早期文明的信仰核心的

    讨论。随着叶老师将《鸿门宴》中的五件玉器——一枚玉玦、一双玉斗和一双玉璧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

    我们认识到这几件古代玉礼器具有的符号编码意义:

    玉玦形如环而有缺口,与“决”同音,故暗示决断、决绝;玉斗属于上古酒器,外部常以龙形雕饰,意为承

    接天上仙露,喻示长生,另“斗”指北斗星,故又有辅佐、拱卫之意;玉璧象征天和天门,属天下至宝,象

    征统治和权力,而又以白玉璧最为罕见。然后,叶老

    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考古墓葬事实,它们都指向华

    夏先民的玉石崇拜和玉神话信仰,这种史前拜物信仰

    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和继承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叶老师

    指出:根据史实判断,是先民的玉石崇拜驱动了古代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4

    玉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君权对玉的追求与依赖。同时,

    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下,我们发现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

    大古国(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都崇拜黄金,唯

    有中华文明崇拜玉石。正是在这种对玉石的崇拜的推

    动下,中原的华夏民族走向盛产美玉的西域去追寻玉

    资源。因此,叶老师认为,在“丝绸之路”出现至少几百年前,从西域到中原已经存在了一条玉石之路。这

    种对美玉资源的追求与依赖,又推动了文明国家价值

    核心的形成。我们从史实、文字记载和文化传统中发

    现,中华民族对美玉的崇尚的确贯穿于整条中华文明

    发展的时间线,如具有美好含义的汉字偏旁“王”和“玉”、玉器陪葬礼仪、传国玉玺、贵族士大夫阶层佩玉、“比德与玉”、玉石辟邪养生,甚至持续影响着当今社会中的人们。叶老师还在研究考古材料中发现,

    墓葬中反映出的玉石崇拜存在了 8000年,这个无文字记载的“大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拥有文明的“小传统”,而白玉又因其罕见而获得了更高的价值,其地位在距

    今 4000年的夏朝超过了其他颜色的玉并持续至今,白玉的审美价值更形成了中国式的完美理想——“白璧无瑕”,“温润如玉”。叶老师的这一学术观点在会场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让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起源又有了

    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中,与会专家展开了积极讨论。

    谭佳副研究员结合西方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文学人类

    学理论的研究反思中国玉文化,内蒙古社科院的包红

    梅研究员也认为,玉本身是一个符号,研究的焦点在

    于这种符号到底负载着什么样的文化信息。此外,她

    还围绕玉崇拜的问题,思考了华夏汉民族与西域少数

    民族的关系。随后,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夏陆然

    根据其所做的《国语》研究探讨了春秋时期玉和统治

    阶级的关系,他联系考古事实,指出玉是古人与神的

    契约信物,是人神之间的中介。叶教授和与会专家学

    者所带来的关于“中华文明信仰核心”和“玉教”的这一主题,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视域,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

    面向学术前沿的窗口。叶教授和与会专家们用他们的

    实际研究引发了我们的积极思考,鼓励我们迎接学术

    挑战,去勤奋钻研、发现新知。会后,同学们纷纷向

    叶教授和与会专家们表达了欢迎和谢意。

    本次活动是“跨文化系列讲座”第五十八讲。跨文化系列讲座自 2008年 5月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十八讲,邀请了众多中外著名教授学者前来讲演,

    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各部门单位的热情支持和参

    与,形成了校际、中外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交流

    平台。(比较文学研究所供稿)

    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Balázs Surányi 教授莅临北语讲座

    11月 5日,由外国语学部主办的“东西学新声系列讲座”在主楼 1215室举行。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 Balázs Surányi做了题为“The interpretationof focus in Hungarian”的讲座,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讨论。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院长吴平教授主持了本

    次讲座。

    Balázs Surányi 教授首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语言穷尽性的定义以及它和会话含义的关系,并用两个例

    子系统具体分析了语言穷尽性的关注点。然后 Surányi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次讲座的论题——匈牙利语的意义解读,他分别从 PVF和 SUF两方面讨论了匈牙利语的穷尽性,认为匈牙利语在PVF方面是穷尽的,而在 SUF方面可能是或者又不是穷尽的。随后,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一论断,Surányi教授将匈牙利语和英语做了一个比较,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但他指出这种比较是基于语义层次上的,如果想得到

    一个更好的理解,就必须全方面的来考虑,不光是语

    义,句法,形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Surányi教授指出,虽然我们对于匈牙利语的语义穷尽性有了一个较为深

    刻的研究,但在当今语言学界内依然还有很多人持有

    怀疑的态度,同时他又指出其他语言也是语义穷尽

    的.。最后,Surányi教授用两个实验来证明了匈牙利语的语义穷尽性,并附上生动的图片结束了本次讲座。

    在自由提问环节,Balázs Surányi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Balázs Surányi教授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演讲赢得了北语师生的阵阵掌声。

    英语学院院长吴平教授进行点评,称 BalázsSurányi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用实验看待语言学的方法,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匈牙利语的语义

    穷尽性,并邀请 Surányi教授再次光临北语。(外国语学部供稿)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5

    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11月 5日,应对外汉语中心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在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关于语气成分研究的一些思考——基于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报告由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孙德金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

    员江新教授、郑艳群教授、陈默副教授等百余名师生

    聆听报告。

    齐沪扬教授认为语气成分(语气词、助动词、语

    气副词、叹词等等)已经成为制约理论突破和实际应

    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语气成分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

    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他的报告基于本体研究和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围绕语气成分研究提出了 13个问题,并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对提出的 13个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齐沪扬指出语调是每个句子都必须有的必要成

    分,但从语言习得角度来讲却很难习得,因为尽管语

    调确实有其重要地位,但在书面表达上难以显示。他

    也表示语气副词、语气词(叹词)和助动词这些语气

    成分在句子中可以共现,但要受到句法、语义和语用

    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对于这些限制因素的研究还不够。

    紧接着,齐沪扬教授分别对语气副词和助动词的连用

    规则及其解释、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在不同人称作主

    语时有什么不同、语气成分的否定域与句子分析等问

    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指明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

    向。

    齐沪扬教授此次的报告与语言研究本体和二语习

    得紧密结合,使在座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对外汉语

    研究中心供稿)

    哈佛大学张凤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讲座

    11月 6日下午,由校宣传部、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第五十七讲”在

    教四 105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是《从新书﹤哈佛问学录﹥谈哈佛百年中国学者和中国学》,主讲人是哈

    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哈佛中国文化研讨会主持人、北

    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张凤教授。我校人文学院比较

    文学研究所的黄悦教授担任会议主持,钱婉约教授出

    席讲座。

    讲座中张凤教授介绍了她的新书《哈佛问学路》,

    以及其中众多汉学家的生平传记和学术历程,并与在

    座师生分享了她保存整理的珍贵照片和第一手资料。

    首先,张凤教授谈论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一系列

    著作《哈佛心影路》、《哈佛,哈佛》、《一头栽进

    哈佛》等,以及她是如何走上了书写哈佛汉学家之路

    的。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哈佛问学录》这本书。书

    中对百年来哈佛汉学家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记

    录,从她工作生活了 32年的哈佛大学开始,介绍了那里的山川城镇、校风学风和历史典故,由此谈到哈佛

    百年间的中国文化名师,戈鲲化先生、赵元任先生、

    梅光迪先生、洪业先生,执掌哈佛中文教学的薪火在

    他们中代代相传。其间又经历了哈佛燕京学社成立,

    东亚语言系开创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燕京学社,

    它致力于兴办亚洲的高等学校教育,近一个世纪以来

    铸就了中美双方人才交流的佳话。

    张凤教授与赵如兰教授交谊深厚,她声情并茂地

    为在场师生讲述了赵元任先生一家的逸闻趣事,并通

    过许多学术活动照片,介绍了杨联陞、张光直、王德

    威、田晓菲、汪悦进、叶嘉莹、孙康宜、鹿桥、傅伟

    勋等现在十分活跃的哈佛汉学家。张凤教授说他们都

    是去教化西方的中国学者,他们的努力既丰富了哈佛

    的历史,又沟通了整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

    张凤教授对哈佛华人学者的师承和渊源如数家

    珍,她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令在座师生感触

    颇深。她强调做学问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读实体书,

    发现第一手资料。同时,她的态度谦虚友善,她的演

    讲如话家常,不时引发在座师生的会心一笑。张凤教

    授由衷希望,这次演讲使大家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汉

    学家的成功,更要学习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失意、伤心

    流泪的时刻,进而他们如何奋起。本场讲座在师生们

    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比较文学所供稿)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82303073

    16

    李长和大使莅临北语,主讲“国际军控与裁军”

    11月 14日星期五下午,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和大使受中国联合国协会及我校邀请,

    莅临我校逸夫报告厅,作为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与中国”系列讲座活动第四期的主讲人,就“国际军控与裁军”问题为我校人文社科学部国际关系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高质量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国际关系

    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致开场辞,对李大使光临我校表

    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他的生平履历作了简要介绍。李

    长和大使,1965年起进入外交部,历任国际组织司副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代表(大使级)、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国际军控和裁军事务大

    使及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从 2004年起担任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顾问,在国际军控和

    裁军领域,颇有研究和建树。

    李大使从介绍“国际安全归根结底是人的安全”入手,围绕着 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ere

    (在哪里)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关于国际军控及裁军

    问题的内核和外延,紧接着又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简

    要介绍了中国在国际军控及裁军方面所作出的尝试和

    努力,而后沿着时间轴的方向,具体梳理了国际军控

    和裁军史及中国方面的参与、转变和贡献史。在讲述

    期间,李大使着重强调了当今世界的核安全问题。

    讲座结束前,李大使与北语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

    的互动,围绕核安全、中国对国际军控的参与及时政

    角度,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大使一一给予了耐

    心详实的回答,并和秘书处处长,北语 93级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校友刘孝明处长一道鼓励大家关心军控和

    裁军问题,有机会来中国军控和裁军协会实习锻炼。

    参与此次讲座的同学们来自人文社科学部国际关

    系学院 12级、13级、和 14级国际政治班及 12级国际文化交流班,13级、14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班,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们也出席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人文社科学部国际关系学院供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

    11月 19日,应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研究员在我校作了题为

    “翻译中的互文”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孙德金教授、中

    心专职研究人员江新教授、张博教授等五十余名师生

    聆听了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内容分为八个部分:一、互文的起

    源;二、翻译互文的原则,包括信息流失原则、再创

    造原则;三、翻译的风格;四、翻译互文的文本,包

    括对应体和非对应体;五、翻译互文中的意识形态表

    现;六、翻译中的误译互文;七、机器翻译互文;八、

    翻译互文中的回译。徐赳赳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当前机

    器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如语序混乱、语义歧义等,他

    指出这些问题都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有关,虽然存在

    这些问题,但他对机器翻译还是充满期望。

    报告结束后,中心孙德金教授、江新教授、张博教

    授等人就报告内容与之进行更深入地交流和讨论。(对

    外汉语研究中心供稿)

    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

    11月 26日,应我校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来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

    为“韵律层级边界直觉”。报告由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孙德金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江

    新教授、陈默副教授等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在报告中,杨玉芳研究员主要围绕“韵律特征与语

    篇结构”、“韵律层级边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