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4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Jan-2021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Page 2: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青年学者

程潇晓 邓 丹 房艳霞

侯晓明 黄劲伟 李 湘

马伟忠 周 莉 朱文文

Page 3: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Page 4: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Page 5: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目录

青年学者论坛程序…………………………………………………………………1

青年学者简介………………………………………………………………………4

青年学者论坛报告摘要……………………………………………………………14

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相关性…………………………程潇晓(15)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出和感知研究…………………………邓 丹(16)

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房艳霞(17)

元分析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以词汇附带习得的合并习得率为例…………………侯晓明(18)

汉语量词的语法性质及其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黄劲伟(19)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李 湘、端木三(20)

汉语“NA的 NP+V 得 AP”构式研究………………………………………………马伟忠(21)

“T 就(更)别说了”及其相关构式研究…………………………………………周 莉(23)

论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同形语素意识的培养…………………朱文文、程璐璐、陈天序(25)

相关信息……………………………………………………………………………26

附录…………………………………………………………………………………28

1.首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2.第 2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3.第 3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4.第 4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5.《世界汉语教学》简介

Page 6: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Page 7: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

青年学者论坛(第 5 届)

程 序

Page 8: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

论坛地点: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

开幕式(2017 年 9 月 23 日上午 8:30—9:00) 8:30《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主任帅志嵩介绍与会专家学者

8:40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致开幕词

大会报告

第 1 场 9 月 23 日上午 9:00—10:20 主持人:聂 丹

学 者 报告题目 评论专家 时 间

李 湘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

——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 胡建华 9:00—9:40

黄劲伟 汉语量词的语法性质及其在词类系统中的地

位 郭 锐 9:40—10:20

会间休息(10:20—10:35)

合影:校领导、评论专家、报告学者、特邀嘉宾、主持人、志愿者

第 2 场 9 月 23 日上午 10:35—11:55 主持人:张 黎

学 者 报告题目 评论专家 时 间

房艳霞 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

口语产出的影响 靳洪刚 10:35—11:15

马伟忠 汉语“NA的 NP+V 得 AP”构式研究 张旺熹 11:15—11:55

Page 9: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

第 3 场 9 月 23 日下午 1:30—3:30 主持人:曹 文

学 者 报告题目 评论专家 时 间

朱文文 论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同形语素意识的培

养 冯丽萍 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张劲松 2:10—2:50

侯晓明 元分析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

——以词汇附带习得的合并习得率为例 江 新 2:50—3:30

会间休息(3:30—3:45)

第 4 场 9 月 23 日下午 3:45—5:05 主持人:孟 凯

学 者 报告题目 评论专家 时 间

周 莉 “T 就(更)别说了”及其相关构式研究 董秀芳 3:45—4:25

程潇晓 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

词习得的相关性 施春宏 4:25—5:05

闭幕式(2017 年 9 月 23 日下午 5:05—5:30)

《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教授致闭幕词

自由发言

Page 10: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4

青年学者简介

Page 11: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5

程潇晓

工作单位: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讲师

专业方向: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

研究旨趣: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词汇类型学研究

代 表 作:1.汉语二语者路径动词的混用倾向及其成因——聚焦指示语义成分的类型学分

析,《汉语学习》2017 年将刊。

2.五种母语背景 CSL 学习者路径动词混淆特征及成因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5 年第 4 期。

3.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位移动词混淆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语言与翻译》2013 年第

4 期。(第二作者)

学者简介

程潇晓,女,2011 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4、2017 年分别获得北京语言

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目前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 项、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 1 项。近期主要关注词汇类型

学研究和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Page 12: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6

邓 丹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副教授

专业方向:汉语语音学

研究旨趣:汉语韵律研究、语音习得研究

代 表 作:1.《汉语韵律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跨语言语音相似度与日本学习者对汉语/ts/ /tʂ/ /tɕ/三组辅音的感知和产出研

究,《世界汉语教学》2014 年第 3 期。

3.韵律制约句法的实验研究——以动补带宾句为例.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08)36.2.

学者简介

邓丹,女,2007 年于南开大学获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北京大

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为汉语韵律研究、汉语语音习得与教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合著 1 部,在国内外专业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汉语韵律句

法的互动,目前承担该方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

Page 13: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7

房 艳 霞

工作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讲师

专业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旨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

代 表 作:1.江新、房艳霞、杨舒怡(2016)汉语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名名组合的理

解,《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2.房艳霞、江新(2012)外国学生利用语境和构词法猜测汉语词义的个体差异研

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3.江新、房艳霞(2012)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对外国学生汉语词义猜测的作用, 《心

理学报》第 1 期。

学者简介

房艳霞,女,1982 年生,2016 年 6 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

士学位。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站博士后。先后在《世界汉语教学》《心

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2015 年主持完成“基于数码笔技术的留学生汉字书写动态

过程的研究”,现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搭配习得的语料

库和实验研究”。近期的研究兴趣主要为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搭配习得和教学研究。未来

的研究目标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和搭配习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教学,以提高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Page 14: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8

侯 晓 明

工作单位:澳门大学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无

专业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研究旨趣:隐性/显性学习、凸显度、二语教学

代 表 作:1.靳洪刚、侯晓明(201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实证研究纵观:显性与隐性学习、

知识、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16 年第 3 期。

2.侯晓明(2017)任务教学法中形式与功能的匹配,论文在第十四届国际汉语教

学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3.侯晓明、张婷婷(2017)Semantic Transfer in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论文将在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宣读.

学者简介

侯晓明,男,1986 年出生,现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英文系博士研究生。2011—2015 年于

美国汉明顿大学(Hamilton College)东亚语言文学系任教,主要负责一年级的教学工作。

从 2013 年起,任一年级协调人。 2015 年离职后,赴澳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靳洪刚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特别关注隐性与显性学习、凸显度、任务型教

学法。过去两年的博士学习中,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夯实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知识,于

2017 年 6 月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另一方面,完成了以下研究,并在各类会议中进行报告:

Semantic Transfer in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与张婷婷合作)、任务教学法中

形式与功能的匹配、A Comparative Eye Movement Study on Transferability of Word Processing

in L2 Reading(靳洪刚教授牵头,与张婷婷、储文怡合作)、Reevaluating the Role of PowerPoint

in L2 Classrooms。现进入博士论文开题的准备阶段。论文方向将与与显性/隐性学习及凸显

度等问题相关。

Page 15: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9

黄 劲 伟

工作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讲师

专业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旨趣:语言演变、语言共性与差异、世界汉语教育史

代 表 作:1.“X 的 X,Y 的 Y”构式的形、动二分格局及及其多重理据,中国语言学会第

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2014 年 9 月,北京语言大学)

2.从出土文献角度探析多功能词“以”的语义地图,张显成等编《继承与创新:

庆祝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建立三十周年论文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4 年 9 月。

3.甲骨文三宾语句的句法推导,《外文研究》2013 年第 3 期。

学者简介

黄劲伟,男,祖籍河南唐河,1981 年出生于湖北京山。2010—2013 年在西南大学汉语

言文献研究所师从喻遂生等先生学习甲骨金文语法,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

—2016 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师从孙朝奋等先生学习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语法,获语言学及应用

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

研基金资助项目 2 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近四百年境外汉语量

词研究史”(17SKG107)1 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名词性数量构式系统的断代

整理与历史演变研究”(2016BS025)1 项;发表学术论文 10 多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20

余次。近期关注汉语名词构式的历时演变与跨语言比较,以及境外汉语研究史。

Page 16: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0

李 湘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助理教授

专业方向:现代汉语

研究旨趣:汉语语法学、语义学及中文信息处理

代 表 作:1.汉语事量短语及其相关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年。

2.从实现机制与及物类型看汉语的“借用动量词”现象,《中国语文》2011 年第

4 期。

3.“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学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9 年第 3 期。(第二作者)

学者简介

李湘,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2011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

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 年 8 月入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兼任语言教研室主任。

2016 年 9 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语言学系访学一年。目前已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修辞学习》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含合作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主持“中

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汉语自反范畴的认知与功能研究”)一项,另作为课题组主

要成员参与国家科技部 863 项目(“基于人类认知的语义知识融合、学习与计算技术”,清华

大学周强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内容计算的汉语语义角色知识库的研究

和建设”(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

语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语义标注研究”(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主持)。近期研究主要关注:现代

汉语事件量化与时锚定的互动机制;现代汉语焦点与疑问的互动关系及其类型特征。

Page 17: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1

马 伟 忠

工作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讲师

专业方向: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

研究旨趣:认知构式语法、互动语言学

代 表 作:1.试析“比 N 还 N”及相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 6 期。

2.职业称谓“VP 的”的特点及其使用动因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15 年第 3

期。

3.基于使用模型的汉语特殊构式事件表达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2016 年博士学位

论文。

学者简介

马伟忠,1987 年 3 月生于山东泰安。2010 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硕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师从周韧教授。2016 年博

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从施春宏教授。2016 年 7 月起在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工作。曾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

干篇。目前正主持一项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2016-2018),参与

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5-2019),主持并完成一项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项目(2014-2015)。近期研究集中在构式语法视野下汉语特殊构式事件表达研究。未来仍

重点关注认知构式语法、互动语言学等基于使用观的语言理论并在此理论框架下进行汉语语

法、词汇研究。

Page 18: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2

周 莉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副教授

专业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研究旨趣: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功能语法、汉语语法化和语义演变

代 表 作:1.前后分句中不同的连接成分“别说”,《世界汉语教学》2013 年第 4 期。

2.再论后分句引导语“别说”,《语文研究》2014 年第 3 期。

3.后分句引导语“别说”与“何况、况且、而且”,《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 年

第 2 期。

学者简介

周莉,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自 1997 年以来,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2004 年获硕士

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文学院副教授。2012 年获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论文先后发表在《汉语学报》《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

究》等语言学专业的核心期刊上,也曾多次参与了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讨论。承担的课题包括

校级基本科研项目、省语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近期研究倾向于立足汉语本体

特征,以现代汉语中“别说”为切入点,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语用标记、连词、副词以及相

关构式等问题进行系列研究和系统反思。未来规划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对汉语语义和语

用角度的研究,把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为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

重点研究汉语中词语/句法格式的用法问题。

Page 19: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3

朱 文 文

工作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职 称:副教授

专业方向: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旨趣:汉语语法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教学

代 表 作:1.书面反馈对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习得影响差异研究,《语言教学与研

究》2016 年第 6 期。

2.《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年 6 月。

3.状补句位意义及其对形容词的语序选择,《世界汉语教学》2010 年第 4 期。

学者简介

朱文文,女,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教学。现已出版专著两本、

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课题多项,如: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项目“语

言要素教学指导用书研发”,国家汉办项目(项目组主要成员);“事件结构的对立与形容词

状补语序选择及相关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个人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青年

英才培养计划,等。近期研究多关注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与习得问题,以及国别化汉

语教学。未来计划围绕学习者对汉语词汇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汉语特殊构式的话语功能问题

展开研究。

Page 20: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4

青年学者论坛

报告摘要

Page 21: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5

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相关性

程潇晓

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路径指动体相对于衬体移动的轨迹(Talmy,1985、2000),动体经越衬体,从衬体一边

到另一边的路径是经越路径,描述这种经越路径的动词就是经越路径动词,如:汉语的“过”

“经过”“通过”等。Talmy 根据路径概念要素和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将世界上的语言分

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在不同类型语言中,使用经越路径动词描述位移是否存在

差异,母语分属不同语言类型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经越路径动词描述位移又具有哪些共性倾向

和个性特征,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的习得有何种关联?

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方法,以经越路径动词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三方

面的研究,旨在探明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相关性。

首先,本文分别描写了具有类属争议的汉语、典型动词框架语言韩语和典型卫星框架语

言英语经越路径动词的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通过跨语言比较,揭示三种语言经越路径动词

句法语义的普遍共性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在句法表现上,三种语言经越路径动词所处句

法结构大体一致,汉语经越路径动词所处句法结构存在特异性;在语义特征上,三种语言经

越路径动词的语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其次,分别考察母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卫星框架语言的韩语、英语背景汉语学习者经

越路径动词的习得情况,归纳母语分属不同语言类型的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共性

特征和个性特征。本研究基于大规模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发现韩语和英语背景汉语学习者经

越路径动词的习得具有更多共性。汉语学习者习得简单路径动词优于复合路径动词,复合路

径动词的误用既有句法偏误也有词汇偏误,句法偏误表现为在复合路径动词后直接加处所宾

语,词汇偏误表现为词语混用。

最后,根据不同类型语言经越路径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母语分属不同语言类型的汉语

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特征,探明语言类型特征与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相关

性。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的习得受到语言句法语义普遍共性的影响,在语言普

遍共性影响下,汉语学习者基本能够正确习得路径动词;此外,学习者还受母语类型特征的

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母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其次是母语词语义的影响。

目前考察汉语学习者经越路径动词习得的专文较少,且不区分学习者母语背景,不同母

语背景学习群体路径动词习得的共性和特性不够明晰,因此,基于汉外语言对比的探因分析

难以令人信服。本研究尝试将语言类型学分析方法运用于汉语词汇习得研究,希望能够为分

析语言类型特征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提供参考。

Page 22: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6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出与感知研究

邓 丹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本文在汉韩塞擦音和擦音感知同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声学测量和感知实验分别从范畴

形成与准确性两个方面,考察了初级和高级水平的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 z/c、zh/ch、

j/q 和擦音 s、sh、x 的产出和感知情况。并进一步根据量化分析的结果,对二语语音学习中

感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汉韩辅音的感知同化研究发现,韩语母语者倾向于把汉语在发音部位上相互区分的三

组塞擦音/擦音分别同化到韩语同一个发音部位的塞擦音/擦音中,汉语塞擦音/擦音是韩语塞

擦音/擦音的相似音段。而且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塞擦音和擦音时,发音部位是其难点所在。

在产出研究中,本文通过频谱峰值和后接元音起点处的 F2 这两个声学变量考察了学习

者的发音。研究发现,对塞擦音来说,初级学习者形成了 j 组的独立范畴,但发音准确性还

较低,而 z 组和 zh 组的范畴还没有形成。高级学习者已经形成三组发音的独立范畴,但只

有 z 组的发音准确性比较高。对于擦音来说,初级学习者 s 和 sh 的范畴已经基本形成,其

中 sh 的发音和母语者没有差异,s 的准确性较低,而 x 的范畴还不太稳定。高级学习者的三

个擦音的发音范畴都已完全独立,而且 sh 和 x 的发音和母语者没有差异,但是 s 的发音仍

然在舌位上存在较大的偏误。

在感知研究中,本文通过感知正确率分析了学习者对三组辅音的听辩。研究发现,对塞

擦音来说,初级学习者已经形成了 ch、j、q 的感知范畴,但是只有 ch 一个音段能够被学习

者准确习得,而 z、c、zh 的范畴还没有形成。经过几年的学习,汉语所有塞擦音均能在高

级学习者的感知空间中形成独立范畴,但是最终能够被学习者准确习得的只有 zh、ch、j、q

四个音段,汉语的 z、c 在学习者的感知中仍然会存在一些偏误。对于擦音来说,初级学习

者最早建立了 s 的感知范畴,但是 sh 和 x 的范畴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且从准确性看三个擦

音都不能被初级学习者准确习得。高级学习者不仅成功建立了三个擦音的感知范畴而且还能

准确习得。

通过对产出和感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与 SLM 和 PAM 的理论预测不同,相似音段

也有可能被学习者成功习得,相似音段的习得要受到语音相似度和语言普遍性的影响。感知

上的相似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正确的产出,而语言普遍性强则提高了二语语音产出的准确

性。二语语音产出与感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初级阶段学习者的感知和产出的能

力差异不大,二者交错发展。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学习者产出能力发展较慢,在某些项目

上容易出现“化石化”现象,而感知能力的发展则随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增加不断提高。高

级阶段学习者表现出明显的感知能力优于产出能力的现象。

Page 23: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7

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 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的研究

房艳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语块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语块的情况并不理想,学习者学习语块的速度很慢,而且要落后于单

词的习得。很多学习者即使到了高级阶段,语块的识别、理解和使用能力仍和母语者有很大

的差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和教授语块,尤其是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早期阶段

的教学中(Taguchi et al,2013)。

现行教学中,大部分语块只能靠在语言输入中伴随性习得,但是伴随性习得耗时耗力,

习得效果缓慢(Schmitt,2008;Webb et al.,2013)。虽然对语块进行直接的教学非常有效

(Bahns&Eldaw,1993;Sonbul&Schmitt,2013),但是语块数量巨大,而课堂时间却很有

限,我们不可能把时间都用在教语块上。因此,Lewis(1993)认为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投

入到提高学习者语块意识的活动上,提高学习者的语块意识,这样学习者在课堂之外才能注

意到更多语块,从而促进语块的习得。以往的研究对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还存在争议,而且还没有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研究。所以本研究旨在考察提高语块意识的教

学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两个自然班进行 16 周的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考察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

对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以及产出的语块数量和语块意

识的影响。开学初随机把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提高语块

意识的教学法,主要通过画语块(chunking text)引起学习者对语块的注意,提高他们的语

块意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

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但是对口语产出的复杂性没有影响。提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可以

提高学习者的语块意识,语块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对学过的语块的再认和产出,但是不能保

证学习者在口语产出中产出更多的语块。

本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由于我们的课堂时间很有限,

不可能把所有的课堂时间都投入到教语块上。所以只有提高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学习者在课

堂以外才能注意到更多的语块,通过多次的接触,加深记忆痕迹,促进语块的习得。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更多的语块的产出活动,促进习得的语块的自动化。第三,提高语

块意识的教学在提高学习者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方面更有优势,所以,我们应该把提

高语块意识的教学引入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如让学习者画出文本

中的语块、凸显课文中的语块,提高学习者对语块的接触频率等)提高学习者的语块意识,

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Page 24: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8

元分析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

——以词汇附带习得的合并习得率为例

侯晓明

澳门大学

与第二语言习得(之后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相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之后简称:

汉语习得)领域也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为主到描述性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发展阶段。不断

累积实证研究亟需科学的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与归纳。与传统的文献综述法不同,元分析

(Meta-analysis)是一种定量整合方法,具体是指采用不同的数量化指标,将符合纳入标准

的实证研究的效应量(effect size)进行合并,估算出合并效应量,并对这些效应量与研究

特征之间的协变关系进行分析(龚自方、张庆林,1991;Glass,1976)。相较于传统描述性

综述的不足,元分析不仅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而且利用效应量使得定量比较成为可

能。此外,元分析还可确定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s),从而丰富实证研究结果、促进

理论发展(Rosenthal & Dimatteo,2001)。

元分析的操作包括五个核心步骤:首先,确定研究问题;其次,搜选原始文献;之后,

进行文献编码;再次,数据汇总分析;最后,诠释分析结果。

以汉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合并习得率为例,本文之元分析确定以下研究问题:第一,研究

者是如何对汉语词汇附带习得进行研究的?第二,自然中文阅读中,成人二语学习者词汇附

带习得的合并习得率是多少?第三,根据已有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第四、此项元分析对今后相关研究有何启示?

本文采用三种文献排查方法共确定实证研究28篇。经筛选,最终纳入11篇原始文献(包

括13项独立样本)。两位研究者对所有研究的文献出版信息、学习者信息、实验设计信息及

阅读材料信息进行了独立编码。编码一致性很高(ρ=0.959,p<0.01),对个别有争议的编

码,经讨论达成共识。

此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model)。经计算,自然阅读中汉语词汇附带习得

的合并习得率是28.5%【95%CI(24.4%,3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7

项独立样本进行了延时后测,同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词汇附带习得的合并概率为

17.5%【95%CI(9.6%,29.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即时后测仅有低度

统计学异质性(Q=13.342,p=0.345,I2=10.056),延时后测有中度统计学异质性(Q=11.338,

p=072,I2=48.191)。

六项亚组分析结果确定了两个调节变量:是否对生词进行标注(即是否进行视觉输入加

强)(p=0.022)与一语背景(p=0.056)。同时,以下一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自然阅读中的

词汇习得效果,但需要进一步证实。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汉语水平、有无前测、后测方式

以及估算生词率。

综上,元分析较传统描述性综述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靠性等特点,然而在

汉语领域习得领域,尚处起步阶段。我们呼吁领域内有更多学者采用此分析方法对实证研究

进行定性、定量整合。

Page 25: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19

汉语量词的语法性质及其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黄劲伟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本文只是对陆俭明先生(2013:45)所建立的汉语

词类层级系统思想的继承和延伸:主要探讨了汉语普通话中量词的语法性质和词类地位。

根据量词的实际语法特点——不独立作句法成分,不独立作中心语,我们认为将量词看

作实词存在困难(见 2.1 节),只能视作一种虚词(功能性成分)。根据量词必须与数词共现,

且语音上一般不重读,可与数词发生合音等,具备区别于词缀和独立词的所有特征(见 3.2.1

节和 3.2.2 节),我们认为量词不是独立词(既非实词也非语法词),而是一种介于词和词缀

之间的附缀(clitics)——具体来讲是数词短语的附缀,赋予数词计量或称量功能,从而使

数词可以修饰名词,否则不可以。即:“数+*(量)+名”。

其实,学界对汉语量词的粘附性早已有所认识,并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量词附缀的性质。

例如邢福义(1959)指出“‘数词+量词’不是词也不是词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量词

的依附性。此外,不少学者明确指出汉语量词不是词。如张静(1987:262)“量词一般没有

这种造句功能,实际上不是词”、张亚辉(1986)“汉语的量词不是词”、范晓(1996:122)

根据量词的附着性认为量词不是实词。也有学者指出量词是依附于数词使用的黏着词或非自

由语素。如朱德熙(1982:48)“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头的黏着词”、Norman Jerry(1988:

157)“量词是跟着数词或指示代词的黏着语素”、崔健(2010)“量词是用在数词后头的黏着

词,数词和量词组合成数量词”等等。刘丹青(2008:559)指出“汉语个体量词‘个’因

为常用而轻读,有附缀化倾向”。而徐杰(2012)、杨炎华(2015)在文章明确提出汉语的量

词属于语缀(clitics),即本文所说的附缀/附着形式。

通过量词与助词及其他虚词的比较(4.1 节和 4.2 节),可知量词和助词都具有附缀性质,

且二者具有一系列平行性特征,而其他虚词则不然。因此,在词类系统中可将量词的与助词

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现有的词类层级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处理可大大

简化识别汉语词类的具体操作。正如陆先生所言,汉语词类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树立层级

观念,采用区别特征逐层二分法只是目前较具操作性的办法之一。

Page 26: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0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 ——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

李 湘 端木三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密西根大学语言学系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汉语句子遵循了“自然焦点居末”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其实又有两

种角度的理解:一是指在中性语境中(即没有对比语境影响的情况下),一个句子的焦点总

是落在句末的最后一个实词之上;二是指在句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汉语总是尽可能地把句

子的信息焦点放在句尾位置。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语方式状语焦点结构地位的探讨,重新检验

了上述“自然焦点居末”原则的适用性问题,并由此反思句法结构与焦点分布之间的“常规

对应关系”。

文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于状语成分焦点地位的论争:一种观点认为,状语作为扩展性成

分,往往是句子信息表达的重心,因此更有资格视为句子焦点的默认位置(徐杰、李英哲,

1993;徐杰,2001;袁毓林,2006);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状中结构的句子同样遵循“自然

焦点居末”原则,句末动词或宾语名词才是常规的焦点位置(刘丹青,1996;徐烈炯、刘丹

青,1998;徐烈炯,2002;Xu,2004;玄玥,2007)。两派学者都曾援引句法/音系规则来论

证各自的观点,但在我们看来,现有的焦点指派规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或局限,不论以

“线性序列先后”还是“句法内嵌深浅”来确认“自然焦点”,这类做法本身都缺乏说服力。

说到底,焦点的本质在于语音和意义上的突显性(prominence),要想确认包含状语成

分的句子中是否也存在常规化的焦点分布模式,关键还需考察状语、动词、宾语等成分在音

义方面的相对突显问题。为此,本文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一项小样本的重音语感测试,所

用问卷设计了 30 组问答对话,要求受试者(共计 66 人)根据问答语境念读每组对话,然后

判断:在包含方式状语的各组答句中,哪一个句子成分在发音时感觉更重或者听起来更明显。

根据我们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各种句子成分的重读倾向性系数如下:

句式 TSub TAdv TVerb TObj

SAV 6.8% 56% 37.2% ——

SAVO 5.96% 58.5% 21.5% 14.04%

结果显示:即便是在中性语境之下,句子重音也并非整齐划一地落在句末位置,反倒是方式

状语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吸引重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通过焦点投射分析讨论了方

式状语充当句子焦点的无标记性(unmarkedness),从而证明了汉语句子末尾并不是一个固

定的“自然焦点”位置。

更进一步地,我们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检讨,论证了:即便是在词序安排存在一定灵

活性的情况下,汉语句子也没有遵循“尽量将信息焦点置于句末”的原则和策略。换言之,

汉语并没有利用语序选择这样的句法手段来标示焦点,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句子末尾视为

一个语法化了的常规焦点位置。

最后,文章结语部分还分析了以往研究之所以普遍认同“句末是自然焦点位置”的可能

原因。

Page 27: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1

汉语“NA 的 NP+V 得 AP”构式研究

马伟忠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本文基于使用的功能主义构式观系统考察了“NA的 NP+V 得 AP”构式。

首先,我们探讨了与“NA的 NP”相关的“N1 的 N2”构式,所有的“N1 的 N2”构式都

存在事件隐含现象。“N1 的 N2”构式分为领属和属性两大类,领属类又可分为有生固有、人

际关系、有生非固有、无生固有、空间定位、时间定位等六小类,属性类又可分为外观、材

料、计量、评价、相关、比喻、同一等七小类,进而我们分析了这些小类的事件隐含情况。

最原型的领属性语义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领有者为有生物,一般为人;“N1 的 N2”事件隐含

的多义识解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在原型领属关系的界定标准下,名词语义类型、词义

的凸显面以及百科知识共同制约、影响的结果。“N1 的 N2”在“NA的 NP+V 得 AP”中的动

态使用产生了减少或转变事件义的结果。

其次,“NA的 NP+V 得 AP”构式(如“他的老师当得好”)中“NA的 NP”由静态识解

倾向性最强的 A 领属义动态识解为倾向性较弱的 B 属性事件义或其他非领属事件义,而且

AP 描写修饰 N1VNP这一常态性而非偶发性事件,我们称这类“NA的 NP+V 得 AP”为准领

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其构式义为:言者对施事 NA做出的常态性事件 VNP给出评价 AP。

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就是有事件/动作指向构式、准领属评价构式和常态事件评价构式

的交集。

再次,我们分析了与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相关的两类构式:“得”字动词拷贝句和

施事性主谓谓语句。动词拷贝句在四种情形下不宜用“NA 的 NP+V 得 AP”构式表达,就能

够用定中评价构式表达的“得”字动词拷贝句而言,存在话题结构、话语功能的不同。动词

拷贝句“NA+V+NP+V 得 AP”有两个话题,NA是主话题,“V+NP”是次话题,用来回答两

种不同的提问;动词拷贝句从话题衔接延续性上看主要有两种话语功能,一种是言者对施事

主语 NA 进行陈述说明,另一种是言者对施事主语 NA 所做出事件进行陈述说明,而准领属

常态事件评价构式只有一个话题即隐含动作事件的“NA 的 NP”,这种构式在用来回答“施

事主语怎么样”时,对问句中话题的衔接延续性较差。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与施事性主

谓谓语句二者形式、语义最为接近,在话题结构、话语功能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别。从话题具

有延续衔接功能的理论来看,施事性主谓谓语句也应该具有同“得”字动词拷贝句相似的话

语功能,但是施事性主谓谓语句的次话题不能直接用于提问,施事性主谓谓语句确切的说有

一个真话题 NA和一个假话题 NP;话题 NP看似指人或物,实则指事件;而准领属常态事件

评价构式只有一个话题即隐含动作事件的“NA 的 NP”,这与施事性主谓谓语句的假话题事

件语义蕴含类似。

Page 28: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2

然后,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的使用有其独特的动因。我们认为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

构式“NA的 NP+V 得 AP”中“NA的 NP”多少也带有一些领属关系,是一种扩展的参照体

-目标构式。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中的领属标志“的”提高了指称事件的指别度,进而

提高了指称事件的可及度,有利于听话人的语义识解。“NA 的 NP”的认知加工方式为内显

性总体扫描,“NA 的 NP”的心理扫描经历了“参照体-目标构式”和“内显性总体扫描”

两个认知加工过程,再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语义识解程序。准领属

常态事件评价构式的语义识解是词项与词项、词项与构式、构式与构式之间互动的结果,是

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动态语义识解模式。

最后,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的语义识解程序的构建有助于理解其编码过程,“NA的

NP”激活了“N1 的 N2”领属构式(参照体-目标构式)而且指称事件的“NA 的 NP”具有

“NA的[DO]NP”的心理表征,进一步阐释了类推糅合机制怎样在准领属常态事件评价构式

产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Page 29: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3

“T 就(更)别说了”及其相关构式研究

周 莉 吉林大学文学院

请看下面例句:

(1) a.既然他的货物都乱成这个样子,他的账目就更别说/不用说了!

b.既然他的货物都乱成这个样子,他的账目肯定/当然更不用说/※别说了!

本文通过对系列相关构式中相同构式成分(“别说”)关系的研究,来解决例句中的问题:

两个同义成分“别说”和“不用说”为何存在如此的结构差异?

我们对问题解决的思路是在不同语义层面观*

*“语义层面”是我们根据语言成分的“所指”所经历的语用推理的次数建构出的概念。语言成分的

“所指”推理次数越多,则它所在的语义层面就越高。其中,那些无需推理的语言成分处于语义的最低层,

即“命题层”,如“别说 0”;经过一次回溯推理的语言成分则位于高于“命题层”的语义层,它们经回溯推

理而得到的语义,我们称之为“命题义表征”,用{}标记。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由命题义表征经过再次回

溯推理得到的语义表征称为程序义表征,文中用<>标记。

下,先考察构式S1“T就(更)别说 1了”

中“别说”

对整个构式形义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 S1 的相关构式,即 S2“别说 2

(有)多 A/V(了)”和 S3“P,(更)别说 3 Q 了”中“别说”的语义分析,总结出相关构式

间的形义联系。这些构式中“别说”属于同一个“别说”的不同变体形式,通过对它们的分

析,我们得出语义层次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决定作用,从而解释构式 S1 中“别说”和“不用

说”的句法差异问题。

具体来说,这三个构式中“别说”之间的关系:

“别说 1”是由短语“别说 0”(“不要说”)所表示的“阻止义”推理而得来。

回溯推理(Ⅰ):事理:如果不需要用言语说明,就阻止你用言语说明。

事实:字面意义是阻止你用言语说明。

结论:不需要用言语说明,即不用说。(董秀芳,2007)

“别说 2”和“别说 3”的语义又都是由“别说 1”经二次回溯推理形成。

回溯推理(Ⅱa):事理:如果事件的性状程度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就不需要用言语表

达。

事实: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结论:事件的性状程度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即无以言表。

Page 30: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4

回溯推理(Ⅱb):事理:如果事情显而易见即不必说,就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事实: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结论:事情显而易见,即不必说。(侯瑞芬,2009)

这样,“别说 2”的语义=命题义表征{不用说}+程序义表征 a<事件性状程度无法用言语表

达>;

“别说 3”的语义=命题义表征{不用说}+程序义表征 b<事情显而易见>。

由这三个“别说”决定的各自构式间的关系如图,即 S1 对 S2 和 S3 的包含关系。

通过对不同变体“别说”的分析,我们得出:语言成分的语义层面越高,其语法位置就

越靠前。就语句内部来说,一个语法成分之前不会出现比它语义层面低的成分与之进行组合。

经回溯推理得到的“别说 1”与“不用说”语义层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它们不同的组合搭配。

别说 1

命题义表征

别说 2

程序义表征 a

别说 3

程序义表征 b

S3 S2

S1

图 1“别说 2”和“别说 3”对“别说 1”的包含关系

Page 31: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5

论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同形语素意识的培养

朱文文 1 程璐璐 2 陈天序 3

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2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3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现代语言学系

近年来西方语言阅读研究领域对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及其对学习者词

汇习得和阅读理解的影响较为关注。而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作为一种重要

的元语言意识,可被视为学习者对词语语素结构有意识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帮助学习者思

考、处理包含语素的词语结构。考虑到语素意识是汉语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对汉语作

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语素意识的培养非常必要。

汉语语素意识可进一步细化为三个方面,即同形语素(homograph)意识、同音语素

(homophones)意识和汉字的形旁(semantic radical)意识。本文重点探讨汉语语素意识中

的同形语素意识。

本文以 40 名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实验与统计分析相结

合的手段,对被试进行四项不同的书面(纸笔)测试,即语素测试-1、语素测试-2、词义推

测测试和汉语综合能力测试,重点考察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语素意识及其对词义推测能力和

汉语综合水平的影响。通过两步聚类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我们发现,

学习者的同形语素意识对词义推测能力和汉语综合水平有显著贡献,同形语素意识强的学习

者,其词义推测能力和汉语综合水平也显著优于同形语素意识相对较弱的学习者。由此可见,

同形语素意识作为一种元语言能力,对留学生词义推测乃至汉语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

用,作为一种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识别、切分词内结构的能力,具备了同形语素意识,在多个

层面都有利于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记忆生词、扩充词汇量、借助已知语素意

义理解新词,从而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整体水平。

鉴于我们的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在初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同形语素意

识,因此我们认为,在初级阶段即着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同形语素意识培养和训练是十

分必要的。一方面,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语素意识。另外,教材编写者们

也可以有意识地在课文及课后练习中增加同形语素意识训练的内容,提供多种练习模式帮助

学习者提高汉语同形语素意识。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元语言能力,虽然留学生的同形

语素意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通过教师主动的语素意识培养及合理训练,我们可以引导同

形语素意识较弱的学生去理解词语的内部结构,让模糊的同形语素意识变得清晰。同时,也

可以让同形语素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应用这种能力对于词语进行学习、分析。同形

语素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汉语水平的提高。

Page 32: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6

相关信息

秘书组负责人:江 新、帅志嵩

会务组负责人:孟 凯、胡 翔

会 场 总 监:饶高琦、李加𣁦𣁦

志愿者负责人:胡 媛

志愿者:曹艺凡、杜凤娇、侯枫芸、靳亚笑、李 佳、李加𣁦𣁦

刘志远、石桐瑞、宋临风、王 爽、王艺璇、杨 阳

姚昭璞、张 嫚、张丽君、张 妍、赵凤娇、赵 媛

“《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组委会人员联系电话

江 新 13661349508

帅志嵩 13126762551

孟 凯 13810713002

胡 媛 18611256546

胡 翔 13681165066

饶高琦 18813128566

Page 33: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7

♥ 温馨提示

评论专家、校领导、报告学者、主持人、特约嘉宾请到西郊宾馆

用餐。

会议代表请持会务组派发的餐票到北语食堂清晏楼三层自行领

取盒饭。

交通

地铁

城铁 13 号线五道口站东行 500 米至北京语言大学南门或西南门。

城铁 15 号线六道口站南行 500 米至北京语言大学东门。

公交

26、392、398、438、478、490、606、632、693、运通 103、运通 126、快

速直达专线 14、夜 4、夜 14 路至北京语言大学东门,站名是“学院路北口”。

86、307、311、508、562、运通 126、观光 3 路至北京语言大学南门,站名

是“成府路口西”站。

86、307、311、331、375、398、429、508、562、运通 126 路至北京语言大

学西南门,站名是“北京语言大学”。

Page 34: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8

附录

1.首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目

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序号 学者 单位 论文题目 评论专家

1 陈振宇 复旦大学中文系 论“完备性” 胡建华

2 高增霞 中国人民大学 汉语连动结构的词汇化 董秀芳

3 郝美玲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

修学院

来自不同语言类型的学习者叙述汉语

运动事件的实验研究 崔永华

4 黄瓒辉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

文系

限定量词的语义解读及其句法语义结

构关系 潘海华

5 李思旭 安徽大学文学院 “别不是”“可不是”的表义倾向及词

汇化 吴福祥

6 冉启斌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

学院 用嗒嘴音呼唤动物:来自世界语言的证 张维佳

7 施家炜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

院/汉语国际教育研

究所

汉语疑问句系统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

过程与认知加工策略 王建勤

8 宋文辉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和确定动结式语法地位相关的几个形

态学问题 崔 健

9 宋作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定中复合名词中的构式强迫 刘丹青

10 唐正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究所 汉语关系从句内部的时和体 陈前瑞

11 完 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究所 从成句现象看汉语的词类和谓语类型 孙德金

12 王 姝 吉林大学 汉语介词、连词语法化中并存原则强劲

而择一原则无力的原因 郭 锐

13 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形名合成词的结构分析 王洪君

14 姚双云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

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条件标记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 袁毓林

15 张林军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

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声调感知的

脑电研究 杨亦鸣

Page 35: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29

16 张雪平 河南大学文学院 “要是 P 就好了”句式的情态表达功

能 张旺熹

17 周 韧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从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角度看几对近义

副词的差异 张谊生

1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

传播学院

从“不知道”的情态化看情态和否定的

关联 崔希亮

2.第 2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

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序号 学者 单位 论文题目 评论专家

1 郭修敏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

成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中 OPI 的交际性改进研

究 张 凯

2 洪 炜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

中级汉语阅读课词汇教学模式探索与

实践 李红印

3 刘 弘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

语学院

CSL 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师与学生的感

知失配研究:以美国和韩国学生为例 赵金铭

4 沈椿萱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语言与文化比较学院

父母的态度行为和孩子的汉语水平

——基于布里斯班五个华人家庭的个

案研究

贾益民

5 王安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

语音同化与韩国学生汉语普通话声母

偏误 曹 文

6 王萍丽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

育学院

语义协商的三种效用:基于一对母语者

和非母语者的个案研究 赵 杨

7 许晓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

际学院

影响留学生半自由语素理解的主要因

素及教学对策 朱志平

8 张 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后方法视野下汉语视听说教材练习设

置与练习模式研究 孙德金

Page 36: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0

3.第 3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

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序号 学者 单位 论文题目 评论专家

1 丁安琪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

语教师研修基地

意大利学习者初级汉语口语词汇能力

发展研究 朱志平

2 董正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构式省缩与情态依附

——以让步条件构式为例 张伯江

3 刘探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究所

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表

现 郭 锐

4 鲁 骥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

语研究中心

泰国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化过程的模

拟 张劲松

5 莫 丹 北京语言大学 留学生汉语写作策略训练模式实验研

究 李 泉

6 吴继峰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英语母语者汉语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

发展研究 文秋芳

7 郑 航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

亚语言文化系

语境中语块的加工方式及其对句子加

工的提升作用 江 新

8 朱庆祥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

语学院

“快要……了”“就要……了”与时间

状语搭配的问题 孙德金

4.第 4 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报告论文题

目及评论专家一览表

序号 学者 单位 论文题目 评论专家

1 陈 默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

修学院

母语和韵律单元等级对高级水平汉语

学习者韵律边界产出的影响 曹 文

2 范晓蕾 北京大学中文系 基于汉语方言的惯常范畴研究 吴福祥

3 高 珊 青岛大学 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阅读中

语块加工优势的眼动研究 赵 杨

4 韩 笑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

化学院

英语母语者汉语口语句法复杂度发展

研究中基准型指标的应用方法分析 杨亦鸣

Page 37: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1

5 刘 瑜 美国杨百翰大学 任务类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口语产

出中词汇复杂度的影响 江 新

6 马文津 香港中文大学 基于整句-零句表达系统的汉语中介语

篇章现象考察 崔永华

7 玄 玥 北京语言大学 动词“完结”范畴的类型学分析

——兼谈汉语动结式教 施春宏

8 乐 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究所 汉语会话交际中的指称调节 方 梅

9 赵 玮 云南大学文学院 “语素法”和“语境法”汉语二语词汇

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朱志平

5.《世界汉语教学》简介

《世界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为世界汉语教学学

会会刊,由中国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承办,是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 AMI”权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语言学学科来源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美国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 (LLBA)收录期刊。

《世界汉语教学》1987 年秋季正式创刊。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林焘教授、

吕必松教授、陈亚川教授、赵金铭教授历任期刊主编或代主编。现任主编张博教授。

《世界汉语教学》的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

果,交流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实践经验,提供新的信息,促进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推动教

学实践的开展。

为适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业强劲发展的需求,为向海内外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

作的学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世界汉语教学》

从 2006 年第 1 期起,由原来每期 7 个印张(112 页)增至 9 个印张(144 页)。《世界汉语

教学》主要设有“汉语研究”“汉语教学研究”“汉语学习研究”等栏目,欢迎从事汉语研

究和汉语教学的专家、学者将观点新颖、材料翔实的论文惠赐本刊。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

制度,对来稿将中正筛选,择优录用。

Page 38: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2

来稿须知

1. 投稿方式 请任选一种方式投稿:(1)网上投稿。来稿请使用在线投稿系统投寄电

子本。电子本投寄成功后,可不再寄送打印本。(2)寄送纸本及电子文本。打印本请寄至: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电子文本请用国

内通用文字处理软件,用电子邮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2. 稿件内容和格式 整篇稿件相关部分的内容及其序次为:标题,作者,中文提要(限

300 字内),中文关键词(限 5 个),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需要),作者简介,通讯地

址。英文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名或英文名)、英文提要(限 100~200 词)、英文关键词(与

中文关键词对应)以及作者姓名、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及电子邮件号请另页提供。

3.正文格式要求 正文中所有的标题均需独占一行,序号使用格式为:一级标题用汉

字“一、二、……”,居中排列;二级标题用“1.1……”,三级标题用“1.1.1”,依此类推,

均前空两汉字格,跟行文同。例句编号采用(1)(2)……的形式编排,全文所有例句连续

编号。例句首行前空 2 字格,回行文字跟首行文字上下对齐。注释用脚注。

4. 参考文献体例 行文中文献引用采用下列格式:冯胜利(2001:53)。括注采用下列

格式:(冯胜利,2001)。多个文献之间用顿号隔开,如:(Smith,1983、1991)。多个作者

之间用分号隔开,如(Leech,1983;Smith,1983)。

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作者的表述,务必提供引用页码;如果论文只是总结所引文献作者的

论述或观点,则可不标注页码。

正文末所列参考文献应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正文所引文献必须列出。中文参考文献在

先,外文在后。外文书名和外文论文首字母大写,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中文按作者姓氏汉

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换行时空两格。

各类文献请依照下列各式,年份请引首次发表时间,转载请注明。

Page 39: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3

中文著作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文期刊论文 马希文(1987)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第 6 期。

中文论文集 胡明扬主编(1996)《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文论文集论文 刘丹青(1996)苏州方言的体范畴系统与半虚化体标记,胡明扬主编

《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文学位论文 郭 锐(1991)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会议论文 张谊生(2001)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简论“被”的语

法化历程,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南开大学。

中文网络资源 詹卫东(2012)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

http://www.f.waseda.jp/ksunaoka/corpus/zhanweidong20100802.pdf(2012-3-13)。

外文著作 Carnie, Andrew (2007) Syntax. 2nd edn. Oxford: Blackwell.

Coetsem, Frans van (2000) A general and unified theory of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in

language contact. Heidelberg: Winter.

Van Valin, Robert D., Jr. & Randy J. Lapolla (1997) Syntax: Structure, meaning and

fun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文期刊论文 Johnson, Kyle, Mark Baker & Ian Roberts (1989) Passive arguments raised.

Linguistic Inquiry 20: 219–251.

Vendler, Zeno (1957) Verbs and tim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 143–160; Also in Zeno

Vendler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97–121.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外文论文集 Webelhuth, Gert (ed.) (1995)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and the

minimalist program: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in syntactic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Page 40: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4

外文论文集论文 Chomsky, Noam (2000)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In Roger

Martin, David Michaels and Juan Uriagereka (eds.), Step by step: 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 89 –156.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omrie, Bernard & Sandra A. Thompson (2007) Lexical nominalization. In Timothy Shopen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2nd edn, vol. III,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334–38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文学位论文 Huang, C.-T. James (1982)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Cambridge, MA: MIT dissertation.

外文会议论文 Beavers, John (2004)A less informative take on argument/oblique

alternations in English. Paper presented at 5th Annual Stanford Semantics Fest. 12 March, 2004.

CSLI, Stanford University.

外文网络资源 Franks, Steven (2005) Bulgarian clitics are positioned in the syntax.

Available at http://www.cogs.indiana.edu/people/homepages/franks/Bg_clitics_remarkdense.pdf.

(17May, 2006)

《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五日

Page 41: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5

Page 42: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6

Page 43: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7

Page 44: 2013年3月审稿会 2013年3月 日 - CNKIcbimg.cnki.net/.../5452c6cf-c740-4e18-a1cf-675a26f155b1.pdf1:30—2:10 邓 丹 韩国学习者对汉语舌冠塞擦音和擦音的产 出和感知研究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