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

22
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 2009.5.19

Upload: elton-vinson

Post on 31-Dec-2015

6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化学平衡的移动. 雨花台中学 徐雯馥 2009.5.19. 化学平衡的特点:. “逆” “等” “动” “定” “变”. —— 可逆反应. ——V 正 =V 逆≠ 0. ——  动态平衡. —— 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保持恒定. ——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变化. 条件改变. 一定条件下 建立的平衡. 新平衡. 平衡被破坏. V( 正 )=V( 逆 ). V ’( 正 )≠V’( 逆 ). V”( 正 )= V ” ( 逆). 平衡移动. 【 回忆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哪些?. 温 度. 浓 度. 化学反应速率. 压 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化学平衡的移动雨花台中学

徐雯馥2009.5.19

“ 逆”

“ 等”

“ 动”

“ 定”

“ 变”

化学平衡的特点:

—— 可逆反应

——V 正 =V 逆≠ 0

——  动态平衡

—— 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保持恒定

——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变化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

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

平衡被破坏 新平衡

V( 正 )=V( 逆 ) V ’( 正 )≠V’( 逆 ) V”( 正 )= V ” ( 逆)

浓 度 温 度

压 强 催化剂

【回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哪些?

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 、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 1A

2CrO42 -+ 2H + Cr2O7

2 -+H2O黄色 橙色

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步骤 :

( 1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 10 滴 0.1mol/L K2Cr2O7 溶液;

( 2 )向 2 号试管中滴加 5 滴 H2SO4 ,观察并记录

( 3 )向 3 号试管中滴加 5 滴 NaOH 溶液,观察并记录

思考一:

A 组:

1 、 2 试管中加入 H2SO4 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

么条件?

2 、 3 试管中加入 NaOH 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在试管中加入 15 滴 0.005mol/LFeCl3 溶液和 15 滴

0.01mol/L KSCN 溶液振荡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

实验 1B

Fe3+ + 3SCN- Fe(SCN)3 红色

用空白滴管将上述溶液分置于井穴板的三个井穴中,其中一个井穴进行对比

步骤 :

( 1 )向 1 号井穴中滴加 4 滴 FeCl3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2 )向 2 号井穴中滴加 4 滴 KSCN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3 )向 1 、 2 号井穴中各加入 5 滴 0.01mol/LNaOH 溶液液,观察现象。

思考一:

A 组:

1 、 2 试管中加入 H2SO4 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2 、 3 试管中加入 NaOH 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B 组:

1 、滴加 FeCl3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2 、滴加 KSCN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3 、滴加 NaOH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结论: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1 、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t1

v” 正 = v” 逆

V ’逆

V ,正

t2

v 正 = v 逆v 正

v

逆 t ( s )

v

0

平衡状态Ⅰ

平衡状态Ⅱ

用 v-t 图分析平衡移动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实验三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红棕色 )

( 无色 )2NO2( 气 ) N2O4( 气 )

实验步骤:

1 、取一只装有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的针管

2 、迅速挤压活塞,观察现象

3 、迅速拉动活塞,观察现象

思考二

1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 有什么影响?

2、增大压强,该反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呢?

结论: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①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应方向移动;

②②减少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减少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应方向移动

2 、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 红棕色 )

( 无色 )

步骤 气体颜色 平衡移动的方向热水 平衡向 移动

冷水 平衡向 移动

2NO2( 气 ) N2O4( 气 ) H=-56.9kJ/mol△

NO2 球浸泡在冷水、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四

思考三

1、改变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什

么影响?

2、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哪个方

向移动?降低温度呢?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结论: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4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 正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V′ 正

= V′ 逆,平衡不移动。

② 使用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小结

( 1 )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时,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浓度逐渐 ;

( 2 )当压强增大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体系压强 ;

( 3 )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体系温度降低 。

减弱

减小

降低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

衡的一个因素,平衡

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练习:

1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 +Y(g)

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的是( )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你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S)+3Y(g)

2Z(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 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 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⑤ 加正催化剂 ⑥分离出 Z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