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

61
血血血血 血血血血 血血血血血血血血 血血血血血血血 血血血血血血血

Upload: september-barlow

Post on 01-Jan-2016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体液的构成. 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占成人体重的60%)。. 细胞内液(体液的2/3). 细胞外液(体液的1/3)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等.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浆成分.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包括: ① 晶体物质溶液 水、电解质、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气体 ②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二.血浆成分及功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和特性血细胞及其功能止血和血液凝固

Page 2: 血液生理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 7~8% )。

体液的构成

体液:人体内的液体 ( 占成人体重的 60%) 。

细胞内液 ( 体液的 2/3)

细胞外液 ( 体液的 1/3) 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等

Page 3: 血液生理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Page 4: 血液生理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包括:

① 晶体物质溶液 水、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气体②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一 . 血液的组成及血浆成分

Page 5: 血液生理

二 . 血浆成分及功能 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 : 白蛋白 (A). 球蛋白

(G). 纤维蛋白原 ( 凝血因子 І) 电泳法浆球蛋白分为 :α1 球蛋白 .α2 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 . 正常人血浆蛋白含量 :60~80g/L, 其中白蛋白 40

~50g/L, 球蛋白 20~30g/L.A/G 比值为 1.5~2.0.两种蛋白皆由肝脏产生 , 肝病时 A/G 比值常发生倒置 .

Page 6: 血液生理

血浆蛋白的功能

1 营养2 运输3 缓冲 4 形成胶体渗透压 5 参与机体免疫6 参与凝血和抗凝

Page 7: 血液生理

血液的特性血浆渗透压 : 313mOsm/L ,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Page 8: 血液生理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Page 9: 血液生理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Page 10: 血液生理

血浆 pH 值 7.35-7.45

取决于:① 血液缓冲系统② 肺排酸功能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Page 11: 血液生理

血细胞及其功能

Page 12: 血液生理

红细胞

1 数量:

男 5×1012 个 /L

女 4.2×1012 个 /L2 功能① 运输 O2 、 CO2

② 缓冲 pH

Page 13: 血液生理

红细胞比容 :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

容积百分比。

男: 40% - 50%

女: 37% - 48%

Page 14: 血液生理
Page 15: 血液生理

生成原料:铁、 AA 、蛋白质等

促成熟因子:内因子、 VitB12 、叶酸

Page 16: 血液生理

红细胞生成调节爆式促进因子( BPA )

① 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祖细胞分化

② 促进爆式红系集落的增殖

造血干细胞 BFU-E CFU-E

Page 17: 血液生理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

①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增殖

② 加速幼 RBC 增殖

CFU-E 红系前体细胞 RBC

Page 18: 血液生理

雄性激素① 直接刺激骨髓,促进 RBC 生成

② 促进肾脏产生 EPO

Page 19: 血液生理

白细胞

数量: (4 — 10)x109 个 /L

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Page 20: 血液生理

① 吞噬、杀灭细菌

② 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

中性粒细胞功能:

TX 、 PG

Page 21: 血液生理

嗜碱性粒细胞功能:

① 释放肝素 激活血脂分解

② 释放组织胺 过敏反应

③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A

Page 22: 血液生理

嗜酸性粒细胞功能:

①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②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Page 23: 血液生理

单核 - 巨噬细胞

① 吞噬、消灭细胞内致病微生物

② 释放多种细胞毒、干扰素和白

细胞介素, 参与机体防卫机制

③ 产生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的因子

Page 24: 血液生理

淋巴细胞

T 细胞:

①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②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B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Page 25: 血液生理

血小板生理数量: 150-350 ( ×109 个/L )

功能:

①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 参与生理止血

Page 26: 血液生理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一)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粘附 血小板粘附于血管损伤处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现象。

Page 27: 血液生理

聚集 血小板相互粘连的现象。

Page 28: 血液生理

ADP 的作用 : 促进聚集

第一聚集时相 破损组织释放的

ADP 引起。

第二聚集时相 血小板聚集后释

放的 ADP 引起。

Page 29: 血液生理

聚集过程: PG 类物质的作用

PGG2血小板磷脂 花生四烯酸

PGH2

TXA2 PGI2 PGE2

PGF2α

TXB2 6-酮 -PGF1α

Page 30: 血液生理

PG 作用:

PGG2 、 PGH2 促进聚集

TXA2 促进聚集并缩血管

PGI2抑制聚集并缩血管

Page 31: 血液生理

血小板与凝血1 吸附因子Ⅰ、Ⅴ、Ⅺ、Ⅻ等,加速凝血

2 释放的:

① 因子Ⅰ、Ⅻ、 PF2 、 PF3 促进凝血

② PF4可中和肝素

③ PF6可抑制纤溶

④ 纤溶酶原及其激活物可促进纤溶

Page 32: 血液生理
Page 33: 血液生理

血细胞的破坏(一)红细胞的破坏(二)血小板的破坏

Page 34: 血液生理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Page 35: 血液生理

生理止血生理止血 :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过程:

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 血凝

Page 36: 血液生理

血凝血液凝固 : 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清 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

Page 37: 血液生理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

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Page 38: 血液生理

凝血因子

因子Ⅲ存在于血管外组织

因子Ⅳ、 PF3 外,余为蛋白质

因子Ⅱ、Ⅶ、Ⅸ、Ⅹ、Ⅺ、Ⅻ、前激肽释放酶均为蛋白酶

因子Ⅱ、Ⅸ、Ⅹ、Ⅺ、Ⅻ均为酶原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 VK

因子Ⅴ、Ⅷ为辅助因子

Page 39: 血液生理

凝血过程:

Ⅳ+ +Ⅴ PF3

X Xa

II IIa

I Ia

Page 40: 血液生理

因子Ⅹ的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 完全由血浆内凝血因子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外源性激活途径 由因子Ⅲ触发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Page 41: 血液生理
Page 42: 血液生理
Page 43: 血液生理
Page 44: 血液生理

Ⅱ a 的作用:

① 催化因子Ⅰ转为Ⅰ a

②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及Ⅱ复 合物的形成并增强其作用

③ 激活因子ⅩⅢ转为ⅩⅢ a

Page 45: 血液生理

抗凝系统的作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 抗凝血酶Ⅲ

② 肝素

③ 蛋白质 C

Page 46: 血液生理

抗凝血酶Ⅲ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使Ⅱ a Ⅶ Ⅸ、 、 a Ⅹ、 a Ⅻ、 a 失活

Page 47: 血液生理

肝素来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作用:

①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Ⅱ a 的亲和力

②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Ⅱ

③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④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Page 48: 血液生理

蛋白质 C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① 灭活因子Ⅴ、Ⅷ

② 限制因子Ⅹ a 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Page 49: 血液生理

抗凝意义:

1 正常时防止血管内血液凝固,

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

2 血管损伤凝血时使凝血局限在

损伤局部

Page 50: 血液生理

纤溶

纤溶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

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物及抑制物

Page 51: 血液生理

过程:

激活物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_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Page 52: 血液生理

纤溶意义:

1 维持血液于流体状态

2 溶解血栓使血流通畅

Page 53: 血液生理

血 量 与 血 型

Page 54: 血液生理
Page 55: 血液生理
Page 56: 血液生理
Page 57: 血液生理

血型鉴定

Page 58: 血液生理
Page 59: 血液生理
Page 60: 血液生理
Page 61: 血液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