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东西高校同上“这堂课”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1
8 新闻热线:010—58884108 E-mail:kjrblgm@163.com ■责编 李国敏 教育观察 JIAO YU GUAN CHA 2019 年 4 月 4 日 星期四 扫一扫 欢迎关注 教育观察 微信公众号 校园内外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图说教育 杨仑 教育时评 无论是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大学,还是在 边疆的喀什大学,这里的学生能与北京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一起上 课。日前,在重庆大学举行的“东西部高校课 程共享联盟”成立 6 周年大会上,围绕“以未来 决定现在—科技赋能,深化教改”等话题, 400多所高校的教师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 东西高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距明显,高等教 育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慕课是互联网 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方 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 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变道超车的重要推动力 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说。 他表示,教育部一直积极推动慕课发展,6 年 来 中 国 慕 课 开 设 已 达 到 12500 门 ,学 习 人 数 超过2亿人次,超过6500万人次获得学分。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由重庆大学 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在内 的29所高校响应,作为中国慕课首批践行者 2013年4月成立。”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介绍, 经过6年的发展,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已 经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服务学生最多的 MOOC 联盟。 据华南理工大学校长、联盟执行理事长高 松介绍,6 年来,累计已有 2200 所高校的 2760 万人次修读联盟课程并获得学分,其中西部地 区 高 校 556 所 近 800 万 人 次 ,学 生 总 体 满 意 度 95分。累积已开展各种规模、多种形式教师培 训工作两万多场次,参与培训的教师超过9万 人次。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中,联 盟运营的 140 门课程获评线上金课。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西部地区,联盟 启动了‘慕课西行计划’,积极推动‘优质通识 类课程免费促共享’战略。”高松说,2018 年秋 冬学期西部12省受益学校和学生继续扩 大。这一学期,受益学校459所,293万生次 参加学习,校均达到6400生次,同比春夏学 期 增 长 31%,学 校 数 增 长 17%,学 习 生 次 增 长 53%。 信息技术让优质资源共享 技术赋能、连接东西。西藏大学的学生也 许没到过北京,没去过北京大学,但是在专业 共建同步课堂里,通过互联网与沉浸式直播互 动教室实现线上线下跨校混合式教学,针对专 业课,采用点对点“同步课堂”“混合式+直播/ 讨论”,西藏大学的学生不仅能与北大学生同 步上课,还能和北大师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针对边疆高校存在专业课教师匮乏、部 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的现 象,联盟决定在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学校探索新 的教学援助模式。”高松介绍,长期以来援助边 疆高校,采用的援助模式是直接由援助校派遣 慕课西行让东西课堂同步 本报记者 雍黎 2019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亲子公益星空跑活动日前在上海海昌海洋 公园园区内举行。通过网络报名的近千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与海昌 海洋公园孤独症家庭关怀计划邀请的孤独症患儿家庭一起,跑步环绕园 区,为孤独症家庭关怀计划助力。图为参加公益跑的选手们冲过终点附 近的星星拱门。 新华社记者 方喆亲子公益活动关怀孤独症家庭 春暖花开的4月也是春季招聘会的季节。 这个季节里,“就业”两个字萦绕在每个学子的 心头。每一名高校毕业生,都要签署一份毕业 生就业协议书。可就是这份协议,成了不少学 生的心结。 这份协议关系到了学校的就业率,许多高校 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们签好协议,甚至出现不签 协议不让毕业等乱象。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观”:尽管最难就业年的 口号屡见报端,诸多学校的就业率却常年在90% 甚至 95%以上。 日前,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 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求集中治理参与签订 不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问题。 三方协议本来是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就 毕业生就业中权利与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一 份严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同时也是大多 数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签署的第一份正式文件。 在三方协议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危害极大。 首先,三方协议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一所学 校、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三方协议统计出 的数据本该是观测应届生就业率最佳窗口,并以 此作为评判学校或专业开设课程是否合理、培养 人才体系是否完备的重要依据。 如此重要的数据,一旦脱离了监管,自然会 有人选择注水,乃至沿袭成风气:或者不签协议 不给毕业证;或者对协议不加审核,盖上企业公 章即可;更甚,代签三方协议在电商网站上竟成 了一门生意。 其次,注水的虚假数据对企业、对学生都没 有任何益处。企业无从得知学校的真实水准,只 能凭借其他排名、经验来衡量录用学生与否;学 生刚走入社会,签的第一份协议即弄虚作假,影 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其实,教育部也曾发文明确要求不准以任何 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 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财富之源。挤出高 校就业率的水分,有助于学校真正把注意力放在 如何提升学生水平、教学质量上来,有助于为决策 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在政策上提供支撑。 由此看来,不实三方协议、大学生“被就业” 这层画皮,现在戳破正当时! 大学生“被就业”糊弄了谁 “唐悦成长成才的优秀事迹,集中体现了‘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精 神。唐悦所表现出的勤奋刻苦、大爱奉献、坚韧自强、知行合一、奋发进取、 追求卓越的时代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宣传和大力弘扬。”江苏理工学院党委 副书记、副校长崔景贵教授,在日前举办的“身边榜样前行力量” —向唐 悦同学学习交流会上一度哽咽, “我们要用真情讲好唐悦成长成才的‘心灵 故事’,激励更多大学生从中汲取乐观向上、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唐悦,是该校数理学院2015级学生,以政治73分,英语 82分,专业课一135分,专业课二141分,总分431分的成绩取得全校最高 分,顺利进入目标高校—南通大学的复试。令人惊羡的高分背后,却是 一段捐髓救母的青春励志故事。 “家里有点事情,你请个假回来一趟吧。” 2017年末的一天,唐悦突然接 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的父亲刻意保持平静。回家后,父亲一直欲言 又止。在唐悦的追问下,父亲才道出了实情:妈妈得了白血病。当父亲艰难 地说出这句话后,唐悦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沉默片刻随即泣不成声。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11月18日,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 诊,唐悦母亲不幸罹患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因为怕女儿接受不了, 家里一直小心地隐瞒着实情。 如今,白血病虽不是不治之症,但化疗带来的痛苦、骨髓配型的渺茫 以及不菲的花销,实在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所不能承受之重,唐悦原本平 静的校园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情地打破。 不幸中的万幸,唐悦和母亲骨髓配型相合5个点,符合移植条件。经 过漫长调养和等待,2018年7月10日,唐悦被推进了手术室抽骨髓血,而 母亲就躺在相隔不远的隔离舱。母女连心,两个人共同的期待就是希望 手术取得成功。 天遂人愿,如今唐悦母亲的身体各项指标正逐步好转,这让唐悦非常 开心并骄傲:“这辈子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给妈妈捐献骨髓!”经过一 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唐悦决定报考家乡的南通大学,既方便就近照顾母 亲,又能保证考取的成功率。 为了捐髓救母,唐悦错过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骨髓移植手术后, 她一边恢复身体,一边继续复习迎考。因为手术前后耽误了大量时间和 精力,复习计划完全被打乱,加之不能过度劳累,唐悦一度焦虑,夜不能 寐。但生性要强的她,下定决心“努力坚持到无能为力,不给自己的大学 留下遗憾”。尽管伤口仍不时隐隐作痛,但她硬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奋战 在考研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努力把优秀变成习 惯,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在江苏理工学院师生眼里,唐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图书 馆里泡了3年,学习成绩一路领跑。她先后4次获校一等奖学金,2016— 2017 学年获“国家奖学金”,2017—2018 学年又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考研教室里,唐悦正紧张地准备复试,续写着新时代大学生绚烂、无悔的 青春篇章。 这里有位捐髓救母的“女学霸”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14—2018 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此 轮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在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一。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高校人才培养的排行榜。 排行榜设计者、浙江大学教授陆国栋告诉科技 日报记者,当前大学排行多侧重科研指标,较少反映 育人成效指标,而大学生竞赛结果是一种公开数据,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希腊有学者说过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 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 的火把。我觉得,学科竞赛就是点燃火把的‘火 种 ’。”陆国栋认为,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减负,高等 教育阶段增负,学科竞赛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在“打遍天下”中成为高手 自 2017 年 12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第一 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 以来,这个排行榜已发布三轮。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中,排名第一的都是上海 交通大学。在排行榜公布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学 生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并不知道他们取得了这 样的成绩。鼓励学生参赛,并不是在意成绩,而 是想让大家知道哪里没学好。“古人学武,分‘守 破离’三重境界。”陈江平打了个比方,课堂教育 以“守”为主,只是入门;竞赛则是“破”,学生在 “打遍天下”的过程中不断琢磨、提升自己,才能 成为高手。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向文钊去年 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虽然最终作 品拿了一等奖,但他也感慨过程“异常曲折”。 从系统理论设计到项目最终落地,他们遇到了 一系列平时没有想到的细节问题。在比赛中, 他也看到了其他团队的创意和解决方案,了解 了业界当前的最新发展状况。“确实让我们受 益颇多。” 竞赛,不仅能检验学习成果,也能磨练学生 品格。“孩子们在大学之前大都一帆风顺,人太顺 了其实掩盖了很多缺点。去参加比赛,输了之 后,连很多男生都哭得很惨。”陈江平说,“这是好 事。你们输了,说明大家都在努力。”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说,浙大也同 样重视学科竞赛。在他看来,学科竞赛应该是系 统性开展学生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 一项好的竞赛,既体现过程,也强调结果;既有点 上或者说局部的、个人的创新,也有面上或者说 系统的、团队的综合;既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实 践的指导,也能通过实践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知识 认识的深化甚至升华。 让竞赛培养出更多人才 不过,在公众谈论竞赛时,其实更多时候,谈 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 基础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系 主任王健是“中小学竞赛降温”的坚定支持者。 他表示,基础教育阶段固然也需要培育创新素 养,但它在人的成长中本质上是“储值阶段”,不 应急着通过各种竞赛来把能力“变现”。“过早地 把青少年儿童推入这些竞赛之中,反而影响他们 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王健认为,与中小学过热的各种学习类竞赛 相比,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学科竞赛似乎太“波 澜不惊”了。他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大量的 “水课”,学习的挑战性、学术训练的系统性都有 问题,也需要通过建立一种科学的、良性的竞赛 排名机制,让高校亮亮家底,比一比在人才培养 上的真实力。“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土壤和氛围。 它不仅要自由宽松的文化,也要时不我待的奋斗 精神。”王健强调。 不过,在“升温”的过程中,高校学科竞赛同 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苗头。陆国栋指出,部分 竞赛的表演化趋势渐长,商业意味渐浓,教育功 能渐微;部分竞赛片面追求量大面广,内涵乏力; 个别竞赛管理不规范等……由于缺乏统一的全 国性协调组织,各个竞赛组织单位各管各的竞赛 数据,全国高校竞赛质量数据分散、凌乱也复 杂。“高校、社会和政府对于到底什么样的竞赛是 高质量的竞赛也缺乏确切的判断依据。高校竞 赛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 而在高校众多运行的系统中,学科竞赛的地 位和竞赛组织的长效机制并未普及或完全建 立。陆国栋坦言,学科竞赛也往往让位于某种 “学术GDP”的追求。制作排行榜,他们也是希 望,在这种倒逼机制下,让学科竞赛作为高质量 人才有效培养途径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 培养创新人才,专家呼吁高校学科竞赛“升温” 通讯员 吴婷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兰州刻葫芦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技艺,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 意,艺术感染力强,深受国内外鉴赏者喜爱,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 4 月 1 日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院,兰州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四代传人阮熙越(中)向学生传授葫芦雕刻 技巧。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针尖上的葫芦世界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 学改革,以大规模在线课程和小规模定制课程 相结合,鼓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盟高校 的课堂改革,走出了一条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 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化教学中心主任魏振 刚介绍,该校基于线上平台资源和线下翻转课 堂,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将传统的“以教师 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 模式转变。 2015年秋,重庆大学开始尝试进行翻转教 学试点;去年重庆大学成立了“未来学习研究 中心”。重庆大学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罗 仕健介绍,学校提出“学研融合,实践以学生为 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新范式”,研究不同学科在 “互联网+”时代的授课范式。“未来学习研究中 心”成立后,确定了重点项目,扶持对教学研究 有兴趣的老师,打造明星教师。同时出台管理 制度,以立项方式建设在线课程。 重庆大学教务处处长李正良介绍,2015年 至今,共由学校立项建设MOOC课程106门, 累计投入经费1490余万元。多门课程在“智慧 树”“中国大学 MOOC”等网站上线。7 门课程 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课程被 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课程。重大已开 设基于 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课程 397 门次,20余个学院近300名教师参与,1.8万余 名学生参与了混合教学学习并获得学分。同 时这一方式消除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有利 于更好的对口支援其他西部高校。 “慕课应用带来了课堂的革命。教育部正 在制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相关政策,更大 范围、更大力度推进慕课建用学管。”宋毅表 示,教育部已连续认定了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根据“双万计划”,到 2020年,国家级 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达到万门以上,省级建 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万门以上,其中,教育部 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达到3000门以 上,建立起发展有序、应用广泛、管理规范的慕 课格局。 线上线下融合让教育变脸 老师,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援助校、援助 老师负担较重,而互动教室等形式进行柔性援 助教学,既解决边疆高校的难题,又有效减轻 援助压力,提高援助效率。 据了解,联盟对边疆高校捐助了沉浸式直 播互动教室设备,西藏大学与北京大学,喀什 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之间率先 尝试,以点对点同步课堂形式,在高校间的机 制保障下,两校教师密切配合,完成了2018秋 冬学期的五校三课试点。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志珍是该校与喀什 大学“无机化学同步课堂试点”的主讲老师。 她说,“无机化学”是基础课,也是难度较大的 一门课,喀什有6个班近180名同学和华理的 100多名同学同步上课。通过双方共建,喀什 大学由初期测试只有7名同学及格,提升到期 末 合 格 率 超 过 67% ,成 绩 良 好 以 上 为 27% 。 华 理学生期末87%合格,优秀率24%。 智慧树网CEO王晖表示,实践证明采用 线上+远程直播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上比 单纯的在线学习模式更加有效果,而且能有效 提升受援学校年轻老师的教学能力。 6 6 年来 年来 东西高校同上 东西高校同上 这堂课 这堂课 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 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 6 6 周年 周年 大会上 大会上来自各个高校的嘉宾正在进行 来自各个高校的嘉宾正在进行讨论 讨论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雍黎 雍黎教育部目前已连续认定了 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 。 到 2020 年 ,国 家 级 建 设 线 上线下精品课程达到万门以 上,省级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 程万门以上。其中,教育部认 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达 到 3000 门 以 上 ,建 立 起 发 展 有 序、应用广泛、管理规范的优质 课程资源共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Dec-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6年来,东西高校同上“这堂课”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故事的主人公唐悦,是该校数理学院2015级学生,以政治73分,英语 82分,专业课一135分,专业课二141分,总分431分的成绩取得全校最高

8新闻热线:010—58884108E-mail:kjrblgm@163.com

■责编 李国敏教育观察 JIAO YU GUAN CHA 2019 年 4 月 4 日 星期四

扫一扫欢迎关注教育观察

微信公众号

校园内外

第二看台本报记者 张盖伦

图说教育

杨 仑

教育时评

无论是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大学,还是在

边疆的喀什大学,这里的学生能与北京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一起上

课。日前,在重庆大学举行的“东西部高校课

程共享联盟”成立 6 周年大会上,围绕“以未来

决定现在——科技赋能,深化教改”等话题,

400 多所高校的教师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

东西高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距明显,高等教

育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慕课是互联网

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方

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

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变道超车的重要推动力

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说。

他表示,教育部一直积极推动慕课发展,6

年来中国慕课开设已达到 12500 门,学习人数

超过 2亿人次,超过 6500万人次获得学分。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由重庆大学

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在内

的 29 所高校响应,作为中国慕课首批践行者

2013 年 4 月成立。”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介绍,

经过 6 年的发展,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已

经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服务学生最多的

MOOC联盟。

据华南理工大学校长、联盟执行理事长高

松介绍,6 年来,累计已有 2200 所高校的 2760

万人次修读联盟课程并获得学分,其中西部地

区高校 556 所近 800 万人次,学生总体满意度

95分。累积已开展各种规模、多种形式教师培

训工作两万多场次,参与培训的教师超过 9 万

人次。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中,联

盟运营的 140门课程获评线上金课。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西部地区,联盟

启动了‘慕课西行计划’,积极推动‘优质通识

类课程免费促共享’战略。”高松说,2018 年秋

冬 学 期 西 部 12 省 受 益 学 校 和 学 生 继 续 扩

大。这一学期,受益学校 459 所,293 万生次

参加学习,校均达到 6400 生次,同比春夏学

期增长 31%,学校数增长 17%,学习生次增长

53%。

信息技术让优质资源共享

技术赋能、连接东西。西藏大学的学生也

许没到过北京,没去过北京大学,但是在专业

共建同步课堂里,通过互联网与沉浸式直播互

动教室实现线上线下跨校混合式教学,针对专

业课,采用点对点“同步课堂”“混合式+直播/

讨论”,西藏大学的学生不仅能与北大学生同

步上课,还能和北大师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针对边疆高校存在专业课教师匮乏、部

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的现

象,联盟决定在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学校探索新

的教学援助模式。”高松介绍,长期以来援助边

疆高校,采用的援助模式是直接由援助校派遣

慕课西行让东西课堂同步

本报记者 雍 黎

2019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亲子公益星空跑活动日前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园区内举行。通过网络报名的近千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与海昌海洋公园孤独症家庭关怀计划邀请的孤独症患儿家庭一起,跑步环绕园区,为孤独症家庭关怀计划助力。图为参加公益跑的选手们冲过终点附近的星星拱门。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亲子公益活动关怀孤独症家庭

春暖花开的 4 月也是春季招聘会的季节。

这个季节里,“就业”两个字萦绕在每个学子的

心头。每一名高校毕业生,都要签署一份毕业

生就业协议书。可就是这份协议,成了不少学

生的心结。

这份协议关系到了学校的就业率,许多高校

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们签好协议,甚至出现不签

协议不让毕业等乱象。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观”:尽管最难就业年的

口号屡见报端,诸多学校的就业率却常年在 90%

甚至 95%以上。

日前,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

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求集中治理参与签订

不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问题。

三方协议本来是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就

毕业生就业中权利与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一

份严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同时也是大多

数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签署的第一份正式文件。

在三方协议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危害极大。

首先,三方协议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一所学

校、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三方协议统计出

的数据本该是观测应届生就业率最佳窗口,并以

此作为评判学校或专业开设课程是否合理、培养

人才体系是否完备的重要依据。

如此重要的数据,一旦脱离了监管,自然会

有人选择注水,乃至沿袭成风气:或者不签协议

不给毕业证;或者对协议不加审核,盖上企业公

章即可;更甚,代签三方协议在电商网站上竟成

了一门生意。

其次,注水的虚假数据对企业、对学生都没

有任何益处。企业无从得知学校的真实水准,只

能凭借其他排名、经验来衡量录用学生与否;学

生刚走入社会,签的第一份协议即弄虚作假,影

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其实,教育部也曾发文明确要求不准以任何

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

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财富之源。挤出高

校就业率的水分,有助于学校真正把注意力放在

如何提升学生水平、教学质量上来,有助于为决策

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在政策上提供支撑。

由此看来,不实三方协议、大学生“被就业”

这层画皮,现在戳破正当时!

大学生“被就业”糊弄了谁

“唐悦成长成才的优秀事迹,集中体现了‘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精

神。唐悦所表现出的勤奋刻苦、大爱奉献、坚韧自强、知行合一、奋发进取、

追求卓越的时代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宣传和大力弘扬。”江苏理工学院党委

副书记、副校长崔景贵教授,在日前举办的“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向唐

悦同学学习交流会上一度哽咽,“我们要用真情讲好唐悦成长成才的‘心灵

故事’,激励更多大学生从中汲取乐观向上、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唐悦,是该校数理学院 2015级学生,以政治 73分,英语

82分,专业课一 135分,专业课二 141分,总分 431分的成绩取得全校最高

分,顺利进入目标高校——南通大学的复试。令人惊羡的高分背后,却是

一段捐髓救母的青春励志故事。

“家里有点事情,你请个假回来一趟吧。”2017年末的一天,唐悦突然接

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的父亲刻意保持平静。回家后,父亲一直欲言

又止。在唐悦的追问下,父亲才道出了实情:妈妈得了白血病。当父亲艰难

地说出这句话后,唐悦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沉默片刻随即泣不成声。

记者了解到,早在 2018 年 11 月 18 日,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

诊,唐悦母亲不幸罹患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因为怕女儿接受不了,

家里一直小心地隐瞒着实情。

如今,白血病虽不是不治之症,但化疗带来的痛苦、骨髓配型的渺茫

以及不菲的花销,实在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所不能承受之重,唐悦原本平

静的校园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情地打破。

不幸中的万幸,唐悦和母亲骨髓配型相合 5个点,符合移植条件。经

过漫长调养和等待,2018年 7月 10日,唐悦被推进了手术室抽骨髓血,而

母亲就躺在相隔不远的隔离舱。母女连心,两个人共同的期待就是希望

手术取得成功。

天遂人愿,如今唐悦母亲的身体各项指标正逐步好转,这让唐悦非常

开心并骄傲:“这辈子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给妈妈捐献骨髓!”经过一

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唐悦决定报考家乡的南通大学,既方便就近照顾母

亲,又能保证考取的成功率。

为了捐髓救母,唐悦错过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骨髓移植手术后,

她一边恢复身体,一边继续复习迎考。因为手术前后耽误了大量时间和

精力,复习计划完全被打乱,加之不能过度劳累,唐悦一度焦虑,夜不能

寐。但生性要强的她,下定决心“努力坚持到无能为力,不给自己的大学

留下遗憾”。尽管伤口仍不时隐隐作痛,但她硬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奋战

在考研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努力把优秀变成习

惯,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在江苏理工学院师生眼里,唐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图书

馆里泡了 3 年,学习成绩一路领跑。她先后 4 次获校一等奖学金,2016—

2017学年获“国家奖学金”,2017—2018学年又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考研教室里,唐悦正紧张地准备复试,续写着新时代大学生绚烂、无悔的

青春篇章。

这里有位捐髓救母的“女学霸”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14—2018

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此

轮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在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一。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高校人才培养的排行榜。

排行榜设计者、浙江大学教授陆国栋告诉科技

日报记者,当前大学排行多侧重科研指标,较少反映

育人成效指标,而大学生竞赛结果是一种公开数据,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希腊有学者说过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

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

的火把。我觉得,学科竞赛就是点燃火把的‘火

种’。”陆国栋认为,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减负,高等

教育阶段增负,学科竞赛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在“打遍天下”中成为高手

自 2017年 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第一

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

以来,这个排行榜已发布三轮。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中,排名第一的都是上海

交通大学。在排行榜公布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学

生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并不知道他们取得了这

样的成绩。鼓励学生参赛,并不是在意成绩,而

是想让大家知道哪里没学好。“古人学武,分‘守

破离’三重境界。”陈江平打了个比方,课堂教育

以“守”为主,只是入门;竞赛则是“破”,学生在

“打遍天下”的过程中不断琢磨、提升自己,才能

成为高手。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向文钊去年

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虽然最终作

品拿了一等奖,但他也感慨过程“异常曲折”。

从系统理论设计到项目最终落地,他们遇到了

一系列平时没有想到的细节问题。在比赛中,

他也看到了其他团队的创意和解决方案,了解

了业界当前的最新发展状况。“确实让我们受

益颇多。”

竞赛,不仅能检验学习成果,也能磨练学生

品格。“孩子们在大学之前大都一帆风顺,人太顺

了其实掩盖了很多缺点。去参加比赛,输了之

后,连很多男生都哭得很惨。”陈江平说,“这是好

事。你们输了,说明大家都在努力。”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说,浙大也同

样重视学科竞赛。在他看来,学科竞赛应该是系

统性开展学生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

一项好的竞赛,既体现过程,也强调结果;既有点

上或者说局部的、个人的创新,也有面上或者说

系统的、团队的综合;既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实

践的指导,也能通过实践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知识

认识的深化甚至升华。

让竞赛培养出更多人才

不过,在公众谈论竞赛时,其实更多时候,谈

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

基础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系

主任王健是“中小学竞赛降温”的坚定支持者。

他表示,基础教育阶段固然也需要培育创新素

养,但它在人的成长中本质上是“储值阶段”,不

应急着通过各种竞赛来把能力“变现”。“过早地

把青少年儿童推入这些竞赛之中,反而影响他们

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王健认为,与中小学过热的各种学习类竞赛

相比,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学科竞赛似乎太“波

澜不惊”了。他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大量的

“水课”,学习的挑战性、学术训练的系统性都有

问题,也需要通过建立一种科学的、良性的竞赛

排名机制,让高校亮亮家底,比一比在人才培养

上的真实力。“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土壤和氛围。

它不仅要自由宽松的文化,也要时不我待的奋斗

精神。”王健强调。

不过,在“升温”的过程中,高校学科竞赛同

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苗头。陆国栋指出,部分

竞赛的表演化趋势渐长,商业意味渐浓,教育功

能渐微;部分竞赛片面追求量大面广,内涵乏力;

个别竞赛管理不规范等……由于缺乏统一的全

国性协调组织,各个竞赛组织单位各管各的竞赛

数据,全国高校竞赛质量数据分散、凌乱也复

杂。“高校、社会和政府对于到底什么样的竞赛是

高质量的竞赛也缺乏确切的判断依据。高校竞

赛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

而在高校众多运行的系统中,学科竞赛的地

位和竞赛组织的长效机制并未普及或完全建

立。陆国栋坦言,学科竞赛也往往让位于某种

“学术 GDP”的追求。制作排行榜,他们也是希

望,在这种倒逼机制下,让学科竞赛作为高质量

人才有效培养途径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

培养创新人才,专家呼吁高校学科竞赛“升温”

通讯员 吴 婷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兰州刻葫芦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技艺,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意,艺术感染力强,深受国内外鉴赏者喜爱,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4月1日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兰州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四代传人阮熙越(中)向学生传授葫芦雕刻技巧。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针尖上的葫芦世界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

学改革,以大规模在线课程和小规模定制课程

相结合,鼓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盟高校

的课堂改革,走出了一条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

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化教学中心主任魏振

刚介绍,该校基于线上平台资源和线下翻转课

堂,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将传统的“以教师

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

模式转变。

2015年秋,重庆大学开始尝试进行翻转教

学试点;去年重庆大学成立了“未来学习研究

中心”。重庆大学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罗

仕健介绍,学校提出“学研融合,实践以学生为

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新范式”,研究不同学科在

“互联网+”时代的授课范式。“未来学习研究中

心”成立后,确定了重点项目,扶持对教学研究

有兴趣的老师,打造明星教师。同时出台管理

制度,以立项方式建设在线课程。

重庆大学教务处处长李正良介绍,2015年

至今,共由学校立项建设 MOOC 课程 106 门,

累计投入经费 1490余万元。多门课程在“智慧

树”“中国大学 MOOC”等网站上线。7门课程

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 门课程被

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课程。重大已开

设基于 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课程 397

门次,20 余个学院近 300 名教师参与,1.8 万余

名学生参与了混合教学学习并获得学分。同

时这一方式消除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有利

于更好的对口支援其他西部高校。

“慕课应用带来了课堂的革命。教育部正

在制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相关政策,更大

范围、更大力度推进慕课建用学管。”宋毅表

示,教育部已连续认定了 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根据“双万计划”,到 2020年,国家级

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达到万门以上,省级建

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万门以上,其中,教育部

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达到 3000 门以

上,建立起发展有序、应用广泛、管理规范的慕

课格局。

线上线下融合让教育变脸

老师,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援助校、援助

老师负担较重,而互动教室等形式进行柔性援

助教学,既解决边疆高校的难题,又有效减轻

援助压力,提高援助效率。

据了解,联盟对边疆高校捐助了沉浸式直

播互动教室设备,西藏大学与北京大学,喀什

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之间率先

尝试,以点对点同步课堂形式,在高校间的机

制保障下,两校教师密切配合,完成了 2018 秋

冬学期的五校三课试点。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志珍是该校与喀什

大学“无机化学同步课堂试点”的主讲老师。

她说,“无机化学”是基础课,也是难度较大的

一门课,喀什有 6 个班近 180 名同学和华理的

100 多名同学同步上课。通过双方共建,喀什

大学由初期测试只有 7 名同学及格,提升到期

末合格率超过 67%,成绩良好以上为 27%。华

理学生期末 87%合格,优秀率 24%。

智慧树网 CEO 王晖表示,实践证明采用

线上+远程直播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上比

单纯的在线学习模式更加有效果,而且能有效

提升受援学校年轻老师的教学能力。

66年来年来,,东西高校同上东西高校同上““这堂课这堂课””

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 66周年周年大会上大会上,,来自各个高校的嘉宾正在进行来自各个高校的嘉宾正在进行讨论讨论。。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雍黎雍黎摄摄

教育部目前已连续认定了129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国家级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达到万门以上,省级建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万门以上。其中,教育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达到3000门以上,建立起发展有序、应用广泛、管理规范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