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与人民同心同行 -...

1
从保民平安到护航发展 顺势而为,护航企业走向海外 从单打独斗到合成作战 打击犯罪的步伐从未停止 从几间办公室到将近4000平 方米的刑事科学技术楼,从满足本 地破案需要到挂牌公安部重点科学 实验室,从刑警一家破案到刑侦、 经侦、技侦、网安、反恐、禁毒等十 余个警种合成作战,这 70 年来,南 通公安坚持以打开路,不断磨快侦 查破案尖刀,主动打击各类侵害人 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 了南通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群众痛恨什么,我们就打击什 么!”从保卫红色政权到护航新中国 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严厉打 击刑事犯罪”,九十年代的“春雷行 动”“扫黄打非”,跨入新世纪后的打 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两抢一 盗”、打击网络赌博、打击毒品犯 罪,到近年来开展的打击“盗抢 骗”、“净网行动”、“治爆缉枪”、打击 通讯网络诈骗、“利剑斩污”、“扫黑 除恶”等行动,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 役、一个硬仗接着一个硬仗,以人民 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回应人 民群众的平安期盼。忠实履行保平 安、保稳定、保民生的神圣职责,南 通公安的每一次出击都遵循着民意 的脉搏,70年打击违法犯罪的篇章 下有着浓浓的民意底色,“最安全城 市”的金字招牌始终熠熠闪光。 从当年的“命案必破”到如今的 “大案快破、小案多破、命案必破”, 从当年老刑警们“打起背包就走、不 破案不回家”,到如今年轻民警们的 “盯案不放、不破不休”“特别能战 斗”精神已写入每一名南通公安民 警的血脉,成为南通公安的标志。 他们连续作战、不眠不休,他们不畏 艰苦、不怕牺牲,他们和犯罪分子抢 时间、拼体力、斗智斗勇,用自己的 青春和热血换来一方平安。近年 来,南通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处于 全省最低水平,“八类”案件破案率 始终保持在95%以上,命案始终保 持快速侦破,整体呈现“发案下降、 破案上升、命案全破”良好态势。 从单一模式到合成作战,多警种 协同,创新是动力、科技是保障。多 年来,南通公安积极推进刑侦机制改 革,实现数据赋能,建立“大侦查”格局, 市局、分局均设立“合成作战中心”。 从当年的单一刑侦部门破案向刑侦、 经侦、技侦、网安、反恐、禁毒等十余个 警种合成作战转变,建立打击入室盗 窃、街面犯罪、通讯网络诈骗和黑恶犯 罪等 30 支类案侦查专业队,推进市公 安局合成研判作战中心、县级公安机 关实战型指挥中心、派出所综合勤务 指挥室“三级联动、一体运作”实战工 作体系建设,通过统一指挥、上下联 动、紧密有序、优势互补的作战方式, 打出快、狠、准的打击防范“组合拳”。 同时,积极推进现代科技、大数据在侦 查破案、打击犯罪中的应用,深入实施 “雪亮工程”,完善社会化数据采集网 络,实现了大数据资源采集、整合与深 度应用,数据铸剑、创新强警。 2019 年 9 月 30 日 星期一 执编:曹钰华 美编:邱珹 校对:黄艳鸣 组版:邱珹 A12 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 70 年与人民同心同行 南通公安赤诚守护通城平安 70 年风雨征程, 70 年同舟共济。 1949年2月2日上午8时,鲜艳的红旗,升上钟楼顶端的旗杆,宣告南通地区全境彻底解放。解放后的 第3天,南通市公安局正式成立,第一批人民警察成为新生的红色政权的坚强基石。 也就从这一天起,70 年来,南通公安赤诚守护着通城平安。70 年,是一种坚守;70 年,更是一种担当。 为了那一份初心和使命,他们不分昼夜,无畏风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平安指数和幸福指数;为 了那一份平安和责任,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警魂,继续砥砺奋进,护航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署办公,到瓦木结构的平房,再到 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市委、市 政府关心支持下,南通公安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 近三年,是幸福感“掷地有声”三年,基层基础建设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如今,大数据指挥中心、全国一级DNA实验室、 合成作战中心等功能配套场所日趋完善,市公安局警务科技 水平不断提高。 大河涨水小河满,国家强则警力强。一直以来,南通市公 安机关坚持心往基层想,眼往基层看,钱往基层投,劲往基层 使,逐步改善和优化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近三年 来,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做实基层一线、做强基础工作,大力改 善基层所队硬件建设,警营面貌焕然一新。将基层所队按接 待区、办案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划分进行集中改造,给 予民警最大的关怀,解民警之忧,释民警之虑,从而进一步增 强民警归属感、认同感。 不少基层所队还建造了小游园,让民警休闲有了好去处, 还有的基层所队因地制宜地建设了舒压室、文化室、亲子托管 室等功能室,让“美丽警营”彰显“人文关怀”,更加具有活力、 有人情味。真诚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清新优美的工作环境,有 效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促进工作。 良好的队伍精神面貌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持续向好,不 论是打防绩效还是基础管控,不论是执法管理还是便民服务 都呈现出良性竞争、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除了营房设施建设,装备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昔日少量汽车、摩托车到今天拥有数百辆警车、公务用轿 车、客车以及剑齿虎防爆车、通讯车等特种车辆和船艇。从当 初的一身警服、一副手铐,到防刺手套、急救包、防弹衣、防暴 头盔、执法记录仪、4g传输设备等单警装备一应俱全。 回眸南通公安史,是一部波澜壮阔、英才辈出的奋斗史。 南通公安一代又一代民警,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 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前赴后继、积极履职、真情为民,经受住 了血与火的考验,争创了一流的业绩,有力维护了南通社会政 治和治安大局稳定。历史证明,南通公安不愧是一支忠于党、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曾经的辉煌已载进 历史,成就永恒的篇章;而这一段光辉岁月将激励全体南通公 安民警,站在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新的起跑点上,不断开创新的 辉煌。 这70年,南通公安实现了一个 跨越: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惠民的 “服务型”转变;这 70 年,南通公安 人紧扣时代脉搏,勇当改革发展的 弄潮儿;这 70 年,南通公安人坚持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 作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最希望 公安机关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 众对公安机关最不满意的事情改 起,扩大服务内涵,将服务的触角延 伸到群众的家门口,成为老百姓的 “贴心人”。 随着“放管服”力度的不断加 大,市公安局把“放管服”改革纳入 党委议事范畴,成立了深化“放管 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放 管服”改革推进的线路图、时间表, 细化了牵头部门、责任警种任务分 工,朝着全省领先的目标定位奋勇 前进。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 快捷的警务服务,市公安局积极推 进窗口业务、人员、制度融合,研究 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一站式”综合 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在通州区公 安局试点建立户籍、治安、出入境、 交警、车管等五类窗口业务全面进 驻的基层所队“一站式”综合服务 窗口两家,设立具有居住证自助办 理、交通违法自助缴罚、出入境港 澳通行证二次签注等多项业务自 助办理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并 且,全面启动基层所队“一站式”综 合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同时,以智 慧警务建设为契机,在崇川分局城 东派出所等基层所队试点设立“政 务服务”自助区,提供 24 小时无人 自助服务。 2008年11月,南通公安门户网 站“南通警民 e 家”正式开通,是我 省较早建立的“网上公安局”。 时光飞逝,信息技术发展突飞 猛进。我市警方科技投入也随之逐 年增加,加快了便民服务前进的步 伐。特别是2016年以来,市公安局 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以 “警民 e 家”门户网站升级、南通公 安“微警务”平台建设、“民生警务” APP扩容为载体,融合推进“一网 一微一端”网上综合服务体系,在线 提供 17 大类 119 项服务,有效构建 起错位建设、优势互补、规范高效的 “互联网+警务服务”新模式。 为了切实让群众做到能办事、 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2017 年 4 月,市公安局将原有的55项行政审 批事项,精简为 33 项,对保留的 33 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进流程再 造,优化办理程序,对重点企业、重 点项目大力实施前置式、全流程服 务,并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方” 等个性服务,推行急事急办、特事特 办、难事巧办,方便广大群众和企 业,助力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 就办成事。 如今,我市公安机关又守初心 担使命、抢机遇抓发展, 立足公安职能,出台《南 通市公安局服务保障长 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十 二项措施》,全力为长三 角区域一体化发 展创造一流的治 安环境和最佳的 营商环境。 曾几何时,南通公安只是护卫 南通的平安,如今,因为国家的强 大、机制的创新、手段的丰富,南通 公安已经走出国门、有能力护卫海 外“南通人”的平安。 率先在全国成立警侨联动服务 中心,建立公安巡访团,深化警侨联 动服务工作,有效保障海外南通籍 侨商侨胞合法权益的创新之举,服 务企业,从“家门”走出了“国门”。 “新侨之乡”是我市的一张新名 片,有14万海外经商务工人员分布 在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 年 2 月,市公安局主动策 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牵头与市外 侨办、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创新成立 “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积极破 解“走出去”企业海外安全难题,合力 构建“走出去”企业安全保障协调机 制,打造了“海外安全工程”和国际警 务合作新模式,依法有力保护通商和 企业“走出去”。先后在安哥拉、赞比 亚、厄瓜多尔、罗马尼亚、柬埔寨、缅 甸、南非、印尼、智利、马达加斯加、 尼日利亚、塞尔维亚、阿联酋等 27 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在具有涉 外法律服务资质的北京隆安(南 通)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服务分中 心,强化境外救助服务平台建设, 在畅通警侨联系渠道、强化服务保 障、提升国际执法合作等方面开展 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积极为南通“走 出去”企业和人员提供服务保障,最 大限度地保护南通市民在海外的人 身、财产安全。其间多次启动应急机 制,妥善协调处理了一些重大突发案 事件。 自警侨联动服务中心成立以来, 南通籍海外侨商受侵害案件同比下 降 35%。这一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 门高度赞誉,称其“不亚于当年安徽 凤阳‘小岗村经验’”,并被公安部评 为 2016 年至 2017 年度国际执法安 全合作最有影响力事例提名奖。 从粗放服务到精准服务 便民服务搭上“互联网+”快车 从合署办公到美丽警营 基层基础建设变化翻天覆地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70年与人民同心同行 - epaper.ntrb.com.cnepaper.ntrb.com.cn/new/ntrb/page/1/2019-09/30/A12/20190930A12_… · 从单一模式到合成作战,多警种 协同,创新是动力、科技是保障。多

从保民平安到护航发展 顺势而为,护航企业走向海外

从单打独斗到合成作战 打击犯罪的步伐从未停止

从几间办公室到将近4000平方米的刑事科学技术楼,从满足本地破案需要到挂牌公安部重点科学实验室,从刑警一家破案到刑侦、经侦、技侦、网安、反恐、禁毒等十余个警种合成作战,这70年来,南通公安坚持以打开路,不断磨快侦查破案尖刀,主动打击各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

了南通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群众痛恨什么,我们就打击什

么!”从保卫红色政权到护航新中国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九十年代的“春雷行动”“扫黄打非”,跨入新世纪后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两抢一盗”、打击网络赌博、打击毒品犯罪,到近年来开展的打击“盗抢

骗”、“净网行动”、“治爆缉枪”、打击通讯网络诈骗、“利剑斩污”、“扫黑除恶”等行动,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一个硬仗接着一个硬仗,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回应人民群众的平安期盼。忠实履行保平安、保稳定、保民生的神圣职责,南通公安的每一次出击都遵循着民意的脉搏,70年打击违法犯罪的篇章下有着浓浓的民意底色,“最安全城市”的金字招牌始终熠熠闪光。

从当年的“命案必破”到如今的“大案快破、小案多破、命案必破”,从当年老刑警们“打起背包就走、不破案不回家”,到如今年轻民警们的

“盯案不放、不破不休”“特别能战斗”精神已写入每一名南通公安民警的血脉,成为南通公安的标志。他们连续作战、不眠不休,他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他们和犯罪分子抢时间、拼体力、斗智斗勇,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一方平安。近年来,南通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八类”案件破案率

始终保持在95%以上,命案始终保持快速侦破,整体呈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命案全破”良好态势。

从单一模式到合成作战,多警种协同,创新是动力、科技是保障。多年来,南通公安积极推进刑侦机制改革,实现数据赋能,建立“大侦查”格局,市局、分局均设立“合成作战中心”。从当年的单一刑侦部门破案向刑侦、经侦、技侦、网安、反恐、禁毒等十余个警种合成作战转变,建立打击入室盗窃、街面犯罪、通讯网络诈骗和黑恶犯罪等30支类案侦查专业队,推进市公安局合成研判作战中心、县级公安机关实战型指挥中心、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三级联动、一体运作”实战工作体系建设,通过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紧密有序、优势互补的作战方式,打出快、狠、准的打击防范“组合拳”。同时,积极推进现代科技、大数据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的应用,深入实施

“雪亮工程”,完善社会化数据采集网络,实现了大数据资源采集、整合与深度应用,数据铸剑、创新强警。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执编:曹钰华 美编:邱珹 校对:黄艳鸣 组版:邱珹

A12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

70年与人民同心同行南通公安赤诚守护通城平安

70年风雨征程,70年同舟共济。1949年2月2日上午8时,鲜艳的红旗,升上钟楼顶端的旗杆,宣告南通地区全境彻底解放。解放后的

第3天,南通市公安局正式成立,第一批人民警察成为新生的红色政权的坚强基石。也就从这一天起,70年来,南通公安赤诚守护着通城平安。70年,是一种坚守;70年,更是一种担当。

为了那一份初心和使命,他们不分昼夜,无畏风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平安指数和幸福指数;为了那一份平安和责任,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警魂,继续砥砺奋进,护航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署办公,到瓦木结构的平房,再到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南通公安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近三年,是幸福感“掷地有声”三年,基层基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数据指挥中心、全国一级DNA实验室、合成作战中心等功能配套场所日趋完善,市公安局警务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大河涨水小河满,国家强则警力强。一直以来,南通市公安机关坚持心往基层想,眼往基层看,钱往基层投,劲往基层使,逐步改善和优化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做实基层一线、做强基础工作, 大力改善基层所队硬件建设,警营面貌焕然一新。将基层所队按接待区、办案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划分进行集中改造,给予民警最大的关怀,解民警之忧,释民警之虑,从而进一步增强民警归属感、认同感。

不少基层所队还建造了小游园,让民警休闲有了好去处,还有的基层所队因地制宜地建设了舒压室、文化室、亲子托管室等功能室,让“美丽警营”彰显“人文关怀”,更加具有活力、有人情味。真诚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清新优美的工作环境,有效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促进工作。

良好的队伍精神面貌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持续向好,不论是打防绩效还是基础管控,不论是执法管理还是便民服务都呈现出良性竞争、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除了营房设施建设,装备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少量汽车、摩托车到今天拥有数百辆警车、公务用轿车、客车以及剑齿虎防爆车、通讯车等特种车辆和船艇。从当初的一身警服、一副手铐,到防刺手套、急救包、防弹衣、防暴头盔、执法记录仪、4g传输设备等单警装备一应俱全。

回眸南通公安史,是一部波澜壮阔、英才辈出的奋斗史。南通公安一代又一代民警,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前赴后继、积极履职、真情为民,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争创了一流的业绩,有力维护了南通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稳定。历史证明,南通公安不愧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曾经的辉煌已载进历史,成就永恒的篇章;而这一段光辉岁月将激励全体南通公安民警,站在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新的起跑点上,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这70年,南通公安实现了一个跨越: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惠民的

“服务型”转变;这70年,南通公安人紧扣时代脉搏,勇当改革发展的弄潮儿;这70年,南通公安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最希望公安机关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扩大服务内涵,将服务的触角延

伸到群众的家门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随着“放管服”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公安局把“放管服”改革纳入党委议事范畴,成立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放管服”改革推进的线路图、时间表,细化了牵头部门、责任警种任务分工,朝着全省领先的目标定位奋勇前进。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

快捷的警务服务,市公安局积极推进窗口业务、人员、制度融合,研究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在通州区公安局试点建立户籍、治安、出入境、交警、车管等五类窗口业务全面进驻的基层所队“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两家,设立具有居住证自助办理、交通违法自助缴罚、出入境港澳通行证二次签注等多项业务自助办理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并且,全面启动基层所队“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同时,以智慧警务建设为契机,在崇川分局城东派出所等基层所队试点设立“政务服务”自助区,提供24小时无人自助服务。

2008年11月,南通公安门户网站“南通警民e家”正式开通,是我省较早建立的“网上公安局”。

时光飞逝,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市警方科技投入也随之逐年增加,加快了便民服务前进的步伐。特别是2016年以来,市公安局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以

“警民e家”门户网站升级、南通公安“微警务”平台建设、“民生警务”

APP扩容为载体,融合推进“一网一微一端”网上综合服务体系,在线提供17大类119项服务,有效构建起错位建设、优势互补、规范高效的

“互联网+警务服务”新模式。为了切实让群众做到能办事、

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2017年4月,市公安局将原有的55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33项,对保留的33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进流程再造,优化办理程序,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前置式、全流程服务,并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方”等个性服务,推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助力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就办成事。

如今,我市公安机关又守初心担使命、抢机遇抓发展,立足公安职能,出台《南通市公安局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十二项措施》,全力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一流的治安环境和最佳的营商环境。

曾几何时,南通公安只是护卫南通的平安,如今,因为国家的强大、机制的创新、手段的丰富,南通公安已经走出国门、有能力护卫海外“南通人”的平安。

率先在全国成立警侨联动服务中心,建立公安巡访团,深化警侨联动服务工作,有效保障海外南通籍侨商侨胞合法权益的创新之举,服务企业,从“家门”走出了“国门”。

“新侨之乡”是我市的一张新名片,有14万海外经商务工人员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2月,市公安局主动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牵头与市外侨办、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创新成立

“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积极破解“走出去”企业海外安全难题,合力构建“走出去”企业安全保障协调机

制,打造了“海外安全工程”和国际警务合作新模式,依法有力保护通商和企业“走出去”。先后在安哥拉、赞比亚、厄瓜多尔、罗马尼亚、柬埔寨、缅甸、南非、印尼、智利、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塞尔维亚、阿联酋等27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在具有涉外法律服务资质的北京隆安(南通)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服务分中心,强化境外救助服务平台建设,在畅通警侨联系渠道、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国际执法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积极为南通“走出去”企业和人员提供服务保障,最大限度地保护南通市民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安全。其间多次启动应急机制,妥善协调处理了一些重大突发案事件。

自警侨联动服务中心成立以来,

南通籍海外侨商受侵害案件同比下降35%。这一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高度赞誉,称其“不亚于当年安徽

凤阳‘小岗村经验’”,并被公安部评为2016年至2017年度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最有影响力事例提名奖。

从粗放服务到精准服务 便民服务搭上“互联网+”快车

从合署办公到美丽警营基层基础建设变化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