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51
第7第第第第第

Upload: keegan-washington

Post on 30-Dec-2015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7章:. 分配理论. 问题的提出. 前述讨论的是产品(或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决定,这一章,讨论要素的价格与数量的决定。前面称为价格问题,后面称为 “ 价值 ” 问题。 价格问题存在的问题: 推导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即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其次,它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为即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7.1 分配论概述.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讲劳动,微观经济学讲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相对应的是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理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7 章:

分配理论

问题的提出 前述讨论的是产品(或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

决定,这一章,讨论要素的价格与数量的决定。前面称为价格问题,后面称为“价值”问题。

价格问题存在的问题: 推导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

平即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其次,它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

要素价格为即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7.1 分配论概述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讲劳动,微观经济学讲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相对应的是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主要理论基础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

一、分配的边际生产论

该理论提出者:克拉克 基本观点: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改进观点: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也取决于一些其他因素。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厂商在决定要素需求时还要考虑要素成本。只有在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厂商在要素使用上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此外,要素供给也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of distribution

二、 引致需求

一、要素市场 (一) 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

相同点与不同点: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并据此

协调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2 、 不同点:

1 )需求者与供给者互位; 2 )直接需求与间接需求; 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厂商生产商品对要

素的需求; 3 )直接需求与派生(引致)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

3 )所有价格与产品价格

4 )要素价格与产品价格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 ( 量 ) 的因素: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相关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产品的需求及价格。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7.2 、完全(整)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不完全 + 要素市场完全

产品市场不完全 + 要素市场不完全

产品市场完全 + 要素不市场完全

产品市场完全 + 要素市场完全四种类型: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理论假定: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利润。

从产品市场上的 MR = MC ; 到要素市场的 MR = MC ; “ 要素生产的 MR” = VMP ; “ 要素市场的 MC” = W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从产品的边际收益到要素的边际收益

产品市场的总收益: TR =PQ =PQ, TR(Q) =PQ, Q =Q(L), TR(Q[L]) =PQ =PQ(L), 要素市场的总收益: TR(L) = PQ(L).

三、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

1 、 边际实物产量(边际生产率,边际产品、从实物形态看)

在其他条件不变,每增加一个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记为: MP ( MP ( L ) )

MPL=△Q/△L , MPK=△Q/△K 。 注: Q = f (L,K) 2 、边际产值(边际产品价值、从价值形态看) 在其他条件不变,每增加一个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值,

记为: 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 VMP=MP•P ( 完全竞争市场 ) VMP=MP•MR (非完全竞争市场)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产值

要素数量 L

边际产品 MP 边际价格 P 边际产品价值 VMP = MP∙P

12345678910

10987654321

2222222222

2018161412108642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产值

MP 、 VMP20

16

14

8

4

0

1 2 4 6 8 10 L

VMP=MP∙P

MP

注 1 : VMP 的位置由 MP 和 P 决定。注 2 :P>1, VMP>MP;VMP 在 MP 之上;P=1, VMP=MP;VMP 与 MP 重合;P<1, VMP<MPVMP 在 MP 之下。

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

3 、边际生产收入 在其他条件不变,每增加一个要素投

入 所 增 加 的 收 入 , 记 为 :MRP (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

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L=△TR/△L. MRPK=△TR/△K.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记为 MFC 。

TC =C ( Q )(成本是产量的函数)

TC ( L 、 K ) = wL+rK (成本是要素的函数)

( TC/L ) = w

4 、 要素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 TC/L ) = w

w0

0 L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5 、平均要素成本 --------AFC

生产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边际生产力。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

均衡价格理论认为,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 于 边 际 生 产 力 ( 从 厂 商 的 需 求 方 面看),也取决于边际成本(从消费者的供给看)。当一种要素的边际价值或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供求达到平衡,厂商获得最大利润。

四、要素、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1 、 要素的雇佣量 依定义,边际产值为边际产量与其市场

价格的乘积,边际生产收入为边际产量与其边际收入的乘积,即

VMP = MP•P MRP = MP•MR

当完全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 VMP=MRP

当完全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 VMP=MRP

证 明 : MRPL=△TR/△L, MR=△TR/△Q.

△TR=△Q•MR, MPP=△Q/△L. MRPL=△TR/△L= MR•△Q/△L=(△Q/

△L) •MR=MP•MR

MRP=VMP=MP•P=MP•MR 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和居民不能影响

生产要素的价格,于是有 MFC=AFC=P (要素市场) AR=MR=P (产品市场) 在要素市场,厂商决定生产要素使用量获得最

大利润的原则: w = VMP=MRP=MFC=AFC p = MR=MC=w/MP

在产品、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

2 、 完整的厂商均衡模型

Q = f(L,K) 1 ) TR = pQ ; 2 ) P = pˉ ; 3 ) TC = wL+rK ; 4 ) w = wˉ : 5 ) r = r ˉ ; 6 ) П= TR-TC ; 7 ) P= MR = MC = w/MPL= r/MPK ;

2 、 完整的厂商均衡模型

证 明 : П= TR-TC = pQ - ( wL + rK )为求利润最大,令

( П/L ) = P·Q/L ) - w = 0 ( П/K ) = P·Q/K ) - r = 0于是 w/(Q/L) = r/(Q/K ) = p =

MC 即: w/MPL = r/MPK =P = MC

P = MR = MC = w/MPL = r/MPK

2 、 完整的厂商均衡模型

或 1/P =1/ MR =1/ MC = MPL /w = MPK/ r

由此可得 MR·MPL = P·MPL = w

MR·MPK = P·MPK = r

VMP=R·MPL = w

若 VMP > w ,则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会大于所引起的成本,厂商会增加要素使用量来提高利润,随着 L 增加, VMP 递减, W 不变,使 VMP = w ;

反则反之。数学推导: П ( L ) = TR-TC = PQ ( L ) - ( wL

+ rK ); d П ( L ) /dL = PdQ/dL-W=0.

3 、 要素报酬的分配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当产品市场和

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状态,而生产函数为线性齐次函数,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恰好等到于全部产值。

证明:设要素只有 L 、 K两种,且其边际产值等于要素价格,则要素的全部报酬为:

wL+Rk = p·MPL·L+ p·MPK·K = p·(MPL·L+ MPK·K) = PQ

3 、 要素报酬的分配 若生产函数为线性齐次,规模报酬不变,则满足欧拉定

理Q = ( Q/L ) L + ( Q/K ) K (欧拉定理 ,p309)

而且, 我们知道: PQ (总收益) =P( Q/ L · L+Q/K · K )

Q/L=MPL, Q/K=MPK

= p ( MPL·L+ MPK·K ) = ( p·MPL ) ·L+

( p·MPK ) ·K ( W=P·MPL ,r=p·MPK )

= wL+Rk

3 、 要素报酬的分配

PQ= wL+rk

产品价值 = 劳动成本 + 资本成本

总收益 = 劳动的贡献 + 资本的贡献

五、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此函数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要素(比如 L )与要素价格(比如W )之间的关系。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P与W 是不变的,即W 是一条水平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最后一栏与第一栏组成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要素数量L

边际产品MP

边际价格P

边际产品价值VMP = MP∙P

要素价格W

12345678910

10987654321

10101010101010101010

100908070605040302010

100908070605040302010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W

W

W0

AW0

VMP=P∙MP =d (要素需求曲线)W

要素需求曲线与VMP 曲线重合,

但它们的意义不同。

1. 在 VMP 曲线, L 是要素使用量,在需求曲线是最优要素使用量;2. 在 VMP 曲线, L 是自变量,在要素需求曲线, L 是因变量。

两条曲线重合的两个潜在假设:

1 、 VMP 曲线不受要素价格 W 影响;2 、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影响。MR = P

六、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问题:如何从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推导出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W 变 L 变厂商 i 不变 P 不变(完全)

QLD 曲线 =VMP 曲线

W 变 L 变厂商 i 变 P 变(不完全)

QLD 曲线 =VMP 曲线

六、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w

w0

w1

dm

H

P1∙MP

I

P0∙MP

L0 L1 L2

L

w0 P0 P0∙MP

( w0 , P0

)若厂商 i 不变, QLD = P0∙M

P

若 w0 W1 L0 L2

厂商 i 变 L0L1

( w1 , P1 )

( wi , Pi )

dm

第 7 章Ⅱ

分配理论:供给方面

7.3 对要素价格的供给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谁是要素的供给者? 什么是要素供给者的最大化行为?

一、对要素供给的概述

(二)要素供给原则

1 、效用最大化条件: MULS= MU 自用

MULS— 间接效用 2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 dU/dL) dU/dL= (dU/dY )∙(dY/dL) dU/dY---- 收入的边际效用; dY/dL----- 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

2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 dU/dL)

考虑的完整市场,所以, dY/dL= W

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

dU/dL= W( dY/dL)

3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自己劳动,间接带来效用;

休息

4 、要素供给原则

dU/dL= W( dY/dL)

dU/dL dY/dL dU/dL dY/dL

= W

= W/ Wy

左边: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

右边为资源和收入的价格之比。参见: P286 注。

要素供给原则的数学推导 资源总量为 L 、资源价格为W 、自用资源量 l; 要素供给量 L-l ; 要素供给的收入为 Y=W ( L – l );

设效用函数: U=U(Y,l) ; 约束条件: Y=W∙L – Wl;

f = U(Y,l)+λ(Y+Wl– W∙L) 求导。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YK

Y*G*

Y^

l* L^

LU0

U1

U2

要素供给的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

L

E

L^-- 即定资源,如 24小时;Y^----- 非要素收入

K = L^ W + Y^ -- 预算线

自用他用

0

-dU/dl = MUl /MUY

Proof:p288

7.4 工资理论 一、劳动的需求 决定劳动需求的因素 1.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2.    劳动的价格 3 .    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4.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根据上节我们知道,厂商购买劳动时的原则:

w=VMP=MRP=MFC=AFC p= MR=MC=w/MP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三、工资差别与最低收入

劳动的质量不同 非货币利益不同。 四、人力资本与工资差别

五、专业化程度与工资差别

四、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要素价格决定理论是

分配论的主体之一;还有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理论也是研究的内容。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著名的洛伦茨曲线。

人口累积 收入累积0% 0%

20% 3%

40% 7.5%

60% 29%

80% 49%

100% 100%

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并以 A 除以 A+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 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 1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 1 之间取任何值。

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0.4 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 0.4 ;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 0.5 ,实际工作中按 0.45操作。

四、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收入最低的 20%人口累积百分比 %

收入累积百分比%

G = A/ ( A+B )

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 90 年代,世界一些地区基尼系数情况如下: 东欧为 0 . 289 ;高收入国家为 0 . 338 ;南亚为 0 . 318 ;东亚

和太平洋为 0 . 381 ;中东和北非为 0 . 380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0 . 493(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有关资料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极端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体制逐步被“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所代替,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样化,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逐步分化的趋势。 1998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 0 . 386 ,接近 0 . 4 的国际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90 年代 0 . 328 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相似 ( 人均GDP1000 美元左右 ) 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

如果考虑现有调查样本中有些城镇特高收入户不在统计范围,则我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已超过 0 . 4 的水平。由此可见,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确实已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