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香港道場 - 2013年11月會訊

Post on 29-Mar-2016

2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TRANSCRIPT

聖嚴法師的開示

2 0 1 3年1 1月

悲」這二字的意義,「慈」是給一切眾生的

快樂;「悲」是拔一切眾生的痛苦。「三

昧」梵文samadhi之音譯,舊稱三摩提或者三摩帝,

翻譯為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或是息慮凝

心。在《大智度論》記載:「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

三昧」。「水」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每天都需要

水;在極樂淨土的七寶池裡,有「八功德水」充滿其

中。「八功德水」它有澄靜、清冷、甘美、輕軟、潤

澤、安和、除飢渴和長養諸善根等八種殊勝的功德。

禮「懺」是要來懺悔淨化我們的三業罪。我們因業障

重無明煩惱多,故要禮佛求懺悔並仗著三寶的功德力

加持,轉煩惱為菩提,業障減輕,福慧增長。

  三昧水懺的由來,是唐朝的悟達國師,遇迦諾

迦尊者,教他以三昧水洗滌人面瘡而消除累世冤業

的懺法。

  在唐朝懿宗皇帝時,有一位知玄悟達國師,在他

年少還未被封為國師時,曾參訪叢林,掛單在一間不

知名的寺裏,正巧另一位僧人也掛單在該寺,但那位

僧人得了很重的病,全身長滿了瘡,其臭無比,沒人

敢接近,國師住在他隔壁,常常照顧他。不久那位病

僧的病好了,為了道業各奔前程,在臨別時,那位僧

人為了感激知玄和尚的德風道義,就對他說:「以後

如有難臨身,請到西蜀彭州九隴山來找我。記住山上

左邊兩棵大松樹連在一起,那就是我居住地方的標

誌。」說完便離去了。

  後來知玄和尚因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崇敬,

就封他為「悟達國師」,還賜他沉香莊飾的寶座,悟

達國師坐上寶座之後卻生起一念傲慢心,心想現在是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是從這時候開始,膝蓋上便生

出一個「人面瘡」,長得和人面一模一樣,每次還要

用飲食餵他,也能開口吃東西,悟達國師痛苦難忍,

遍請各地的名醫,都無法醫治。

  國師突然想起過去,同住的那位病僧臨別所說的

話,於是便前往西蜀彭州九隴山去尋找。一日,天色

已晚,忽然看見了兩棵並立的松樹,再往前一看是一

座金碧輝煌的殿堂與那僧人,兩人相見甚歡,國師便

把所患的怪疾告訴他,僧人便加以安慰,告訴國師不

要擔心,只要用清泉水洗一洗即可。

慈「

香港道場

香港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 - 2 7號安泰工業大廈2樓 2/F, Alexandra Industrial Building 23-27 Wing Hong St. Lai Chi Kok, Kowloon, H.K.電話:(852)2865 3110 傳真:(852)2591 4810 電郵:info@ddmhk.org.hk 網頁:http://www.ddmhk.org.hk

開放時間:星期一、五:10:00am-9:30pm 星期二、三、四、六:10:00am-6:00pm 星期日:休息(活動不在此限) 法鼓山香港道場 ddmhk

慈悲三昧水懺的由來�

  次日清早僧人就令一個孩童引領國師到巖下清泉

的溪旁清洗,國師剛要捧水洗人面瘡時,人面瘡竟然

大聲呼喊:「不可以洗啊!您知識廣博、見解深遠,

但不知是否曾讀過西漢書上,袁盎與晁錯傳呢?」國

師回答說:「曾經讀過。」人面瘡就說:「往昔的袁

盎就是您,而晁錯就是我,當時晁錯被腰斬時,心懷

怨恨,因此我累世都在尋求報復的機會,可是您十世

以來,都是身為持戒嚴謹的高僧,冥冥中戒神在旁守

護,使我沒有機會報復,而今您受到恩寵,動了一念

慢心,無形中德行已有損,因此我才能接近您來報

仇。現在蒙聖人迦諾迦尊者出面來調解,賜我三昧法

水(此三昧水是迦諾迦尊者三昧力的加持而成三昧法

水),讓我得解脫,今後我不再與您為難作對了。」

  悟達國師蒙受聖人的救護,洗除多生的宿冤,因

此寫成懺本,早晚恭敬禮誦,來報答大聖的恩德,並

命名為《慈悲三昧水懺》,意即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

面瘡,解開兩家累世冤業,故此部《慈悲三昧水懺》

具有解冤釋結的功能。

  道場將於11月24日(日)舉辦「洗心——《慈悲

三昧水懺》的意涵與修行」的講座,並於12月28~29

日(六、日)在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啟建「慈悲三

昧水懺法會」,誠邀大家踴躍參加,並請大眾在禮懺

時,發起至誠恭敬的清淨心,慈悲攝授求哀懺悔,以

三昧法水洗去我們累劫的塵垢,祈望諸位福慧雙修,

道業精進,早證菩提。

香港道場

日1124 法鼓山香港道場

9:30 am ~ 6:00pm

慈悲三昧水懺

的意涵與修行講座

講者:果傳法師

以法水洗心

滌除煩惱垢

懺無始罪障

令身心重生

每一次的禮拜,都是覺醒

觀照;每一字的唱誦,更

是清洗淨化。深入︽慈悲

三昧水懺︾的意涵,了解

禮懺與修行的關係,配合

禪修的體驗,讓內心得著

淨化,為身邊的親友帶來

祥和安定的力量!

9:00am報到;敬備午齋請,自備水杯及環保餐具

內容:水懺的意涵與學佛修行的關係、禪修體驗、念佛祈願迴向一切有情。報名:28 6 5 3 1 1 0 與道場義工報名

場地有限,報名從速 國語授課,粵語即時傳譯

02

水陸法會簡介

關懷

  9月21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等,在「天兔」8~10

號風球的風雨前,安抵香港。方丈和尚此行,除了為

138位菩薩親授三皈五戒、榮董授聘之外,還有「擁

抱幸福城市—心靈環保」的講座。

  由於天氣的不穩定,本以為人數會銳減,沒想到

當日還是來了 400 多人。方丈和尚 果東法師,以他獨

特親切的語音說:「大家相續香港緣,面帶微笑歡喜

緣,彼此關懷種福田,珍惜當下幸福緣,感恩接受順

逆緣,報恩奉獻結善緣,六度萬行菩薩緣,得心自在

福慧緣。」以這八個緣來拉開講座的序幕,也將彼此

的距離拉近了。

  「擁抱幸福城市」,方丈說「城市」是一個生命

共同體,所謂的「幸福」就是幸運、福氣,我們要常保

心的安定和樂,幸福就會自然來。方丈和尚說森羅萬象

都在說法。從心靈環保說起,就是要珍惜一切的福德因

緣。學習在忙碌緊張,快速變化多元的科技時代,以禪

修的方法來調解心情。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生活與精

神生活,面對數位科技的發達,競爭如此激烈,這樣的

社會,生活壓力大,所以就常會感到失望、絕望和無

望。方丈和尚說,每次看到菩薩們「失望」時,他就會

用「正面八望」來分享,期望人人能心安平安。〈正面

八望〉是「人難免有許多期望,但要節制慾望,千萬不

要奢望,對未來一定有展望,永遠不要失望,更不要絕

望,要擁抱願望,才能充滿希望。」

風雨中的關懷

  方丈和尚還提醒大家遇到逆境時要「調心轉

念」,以「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來面對,要用因果

與因緣觀來思量,並再分享〈調心轉念〉的法偈:

  心念轉為正念,希望光明無限,

  心念化為淨念,當下淨土照見。

  逆境轉個灣,前景無限寬,

  身段柔和彎,處世相見歡。

  最後方丈和尚在「不計較,不比較,晚上好睡

覺,自然有微笑」來鼓勵大家,多奉獻,以利他來利

己,建立社會倫理道德,以《心六倫》重「心」出發,

讓小小的好,變成大大的好,讓社會成為佛國淨土。

  另外,要感恩9月27日果靖法師與常俱法師,也

在風雨中來香港道場做「水陸法會作業說明會」的教

導,讓水陸小組的義工菩薩們對新的作業系統及雲端

牌位多一層的認識及了解,以期接引更多菩薩回總本

山參加這一年一度殊勝莊嚴的勝會。

圖:水陸法會作業說明會

圖:擁抱幸福城市—心靈環保講座

2013年11月

03

  今年是連續第四年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同往年

一樣只是希望在總本山充電,與各地信眾一起參加法

會。想不到今年的水陸法會有新的創舉,就是「雲端

牌位」,是 「對一切眾生皆抱有平等慈悲的祝福與超

薦」。得知果慨法師專程來港為我們作【水陸法會特

色與修行的意義】的說明會就報名了,當日共有120

位菩薩參加。

  10月27日果慨法師首先為我們說明傳統的水陸法

會的儀式,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的緣起、特色及改

革過程。法師說,在2009年法鼓山僧團結合時代科技

及回歸佛法精神的宗旨,作出重大舉措將水陸法會的

儀軌修訂,不再燒祭品,在當時已是一項歷史記錄。

信眾除可參加在總本山舉行的法會外,亦可在網路共

修。而今年,更會做出千年大事的創舉,就是推出

「雲端牌位」,讓大家可以透過電腦在網上為親友祈

福消災及超度寫牌位;沒有數量限定,沒有時間規

大悲心水陸法會地區說明會

陳常儀雲端牌位心得分享

04

限,也不涉及金錢多少,更沒有國界邊際約束,想寫

多少個牌位都可以。法師說「雲端牌位」的意義是雲

端祝福,希望大家是以正信佛法活出佛陀樣式的門

徒,令人們離苦得樂。「雲端牌位」就是回歸佛法修

持的內涵—慎終追遠。透過網上牌位,可以為自己,

為他人,更可擴大到為世界各地苦難事故祝福,這項

重大改革是千年大事,我們大家要大力推動出去。每

人家裡都是道場,透過網路共修,家家是道場,世界

成淨土。

  很高興能聽到果慨法師的詳細說明,自己最受感

動的是,我們可為親友寫牌位祝福超薦,但世界上受

到各種災難的人們又有誰為他們祝福超薦?法師還

說,她手上的錢很少,在法會寫牌位時錢已全用上,

但最後卻已沒錢為自己兩位已往生的菩薩寫牌位,發

覺到沒錢沒牌位啊,故此生起了雲端牌位的想法。我

很感動,因為雲端牌位的祝福超薦力量可以那麼大,

道場活動報導

説明會

那麼遠,受祝福超薦的對象可以那麼廣。我每次也要

按自己的經濟能力去寫牌位,當然是以至親為先。而

今年「雲端牌位」的創舉,可將自己祝福的心願擴

大。法師說:「我們學到的佛法無法用,是因為我們

的心很硬,沒有去為別人祝福,佛法用不上。 」特別

是自己在怨憎這一塊,人生中有多少怨憎的人出現

過,同多少人結過怨而不知,所以自己能為怨憎的人

祝福,這些人已不是我的怨憎了。

  我已開始向朋友推介「雲端牌位」,當朋友聽到

牌位就馬上問我要多少錢? 我說是不用錢的,只要上

網按步驟寫牌位就可以了,即時看到朋友歡喜笑容。

相信這新創舉會很受用,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推動

「雲端牌位」,讓更多的祝福、更多的美善、更多的

慈悲在香港這個資訊發達人情淡薄的社會生起更大的

慈悲力量。

05

2013年10月

福田班∼參學團

   所謂「食輪不動,法輪不轉」,參學的法輪如此

開轉!在由香港往台灣桃園的機上,聽得鄰座不認識

的香港朋友,問空姐她可以要豆腐花嗎?空姐答說那

是素餐的,是special的啊!對,我們一行福田人就是

special!早餐、飛機餐,加上扺台後雪平師姐為我們

預備暖烘烘的三六九素包子,不到1點,我已經吃了

三餐。

  四天四夜緊密參學行程,究竟該從何說起?這幾

天我們參學過齋明寺、文化館、農禪寺、德貴學苑、

總本山、天南寺及齋明別苑。每個名字給我的回憶都

在提醒著:法鼓山是一個教育機構。這些道場,當中

有歷史建築,有舊址重建,有在山崗上,有共融於民

居中,有活躍在城市裏,每一處的年代、背景、功能

都不同,但都有共通點貫穿:建築簡約環境優美,令

人身心放鬆。雖名為寺,卻沒有燒衣化寶,沒有五彩

飛龍在簷角、不見牆柱金碧輝煌,只供香、水、花、

果。一切一切,清新簡樸而莊嚴,安定人心,是為境

教。�

感恩・福田 何鳳儀

感恩

  第一站是齋明寺,寺的古風雖與法鼓山的現代簡

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但仍為簡樸。在大殿後方是一

大片綠草如茵的庭園,在它之上是水泥與木結合的建

築,寧靜平和,在這風和日麗的下午,聽導覽的介

紹,眺望遼濶的景色,慢慢地,身心都安定了。黄昏

前在常展法師的指導下,在草地上動禪後自然經行,

各有自己的節奏,一圈又一圈的走,感受陽光與風的

變化,腳踏草地的觸感,雲淡風輕,最後以禪坐結

束。進入大殿,佛像左右兩旁的光明燈是以從白色雲

石背面投射的圓形光點代替一尊尊佛像,與佛像背後

的光環相呼應。建築、室內設計、用色與境觀,簡潔

俐落,都教人心曠神怡。

  第二天到師公東初老人創辦的文化館,我們有幸

見到與師父同輩的二師伯鑑心長老尼,雖然已九旬之

年,身體壯健勝我輩,之後法師為我們說了〈吃沙而

亡的比丘〉故事,比丘過去世不孝,不讓母親供僧,

更惡口叫母親吃沙子而終至她饑餓而死,所以經無量

劫才回到人間還得受報,自己最終吃沙而亡。我覺得

06

道場活動報導

福田

這故事,其重要的是當中意義,人未必要有宗教信

仰,但卻不可以不道德,而正信的佛教能助人明辨是

非,守住身口意三業。

  第三天,在總本山上課,下午由導覽師姐帶我們

認識感受總本山,到了大殿,她要我們一齊發一小一

大願,小的如闔家平安,大的如Michael師兄提議

的,希望香港道場可早日覓得理想的永久道場。她舉

例說好像坐飛機,我們希望自己平安是不足夠的,應

該希望全機得到平安,因為不可能獨善其身,所以願

是不怕大。在課尾分享中,楊師姐的話很有意思,她

說:「我對法鼓山其實是一無所知的,不過在這幾天

的參學裏令我感動的是,我來到的不是一間法鼓廟,

而是一個教育機構——法鼓山。」這不正正是師父的

理念嗎?師父的言教身教,精神展現於環境,連捨報

後骨灰也是植存回歸自然。每一個道場、草木樑柱、

用色配置都是師父理念的延伸而成的境教,一切都教

導我們佛陀的智慧。人與天地的共融:建築物融入環

境,不刺眼,不突兀;人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人只是

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主宰;資源要珍惜,環境

要愛護,師父切實把這一切融入生活中。師父六字

「空中花,水中月」為興建水月道場景觀一槌定音,

雖沒太多色彩裝飾,但水月道場卻是寧靜美好安定,

每個道場都是師父對我們的悲願。如導覽師姐所說,

我們到了道場,除了享受美景欣賞建築師之匠心以

外,更要懷著感恩的心去體驗一切。�

  我想說的實在太多:早課的的晨曦、叩鐘偈的震

憾、黃師兄「怒」的真知灼見、德貴學苑的古箏伴茶

禪、出坡的超速體驗、天南寺禪修石板路如人生,齋

明別苑「當代」的佛像... 叫我怎停下來呢?不如這些

都留白,待將成為福田班的同學親身去體驗。另外藉

此機會,衷心的感謝每位默默奉獻的菩薩們,沒有你

們,就沒有這樣高質素豐富的行程及感恩台灣的義工

菩薩們,為我們準備一切,勞心勞力,真不知多少劫

修來的福報。最後,內心滿滿的全是感恩,感恩師父

慈悲,感恩他把佛法發揚光大,讓我等得以學習到正

信的佛法,讓我們一起努力。深深感謝大家。

07

2013年11月

法青茶禪

茶禪

  茶禪,是修行的方法。

  茶禪不是普通茶聚,是因為茶禪有它既定的步

驟,也有禪修精神。過程中,飲茶的人叫茶侶,泡茶

的人是茶主人。茶禪之中,茶侶和茶主人兩者都是修

行者,對自己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進入茶室前,會眾首先進行立禪的放鬆練習,收

攝身心,準備茶事的禪修。剛巧10月17日的茶禪聚

會有幸請得香港茶道協會會長葉榮枝先生赴會分享,

讓會眾可以從中得益。茶事開始前,葉榮枝先生講解

了古人對飲茶人數的見解「一人若神、二人若聖、三

四若趣⋯」的層次觀念。回到自身,真正在體會一飲

而下感覺的人就是自己。對修禪的人來說,茶禪正好

可以參「誰在飲茶」。

  茶事開始,各人就按自己的角色來練習修行方

法。茶主人泡茶的時候,心中要專注,手法要純熟,

是修身心統一的層次。再而與茶具接觸而運用自如,

是修內外統一的功夫。茶侶則是以觀泡茶和飲茶時的

陳梓霆借茶事練心的修行細節來練習直觀「不給名字,不給形容,不做比較」

的方法。體會茶事中色、聲、香、味、觸的感受。作

為茶侶的我,待泡時練習觀茶主人泡茶時的水聲,拿

起茶杯時觀觸感及溫度,茶入口中時觀茶香與茶味。

過程寧靜,是練習的好時間。三泡水過後,茶主人奉

上茶點,與茶侶交流心得。

  法青成員們都藉是次良機向葉先生在茶道上的心

得請益,葉先生從茶具的知識到茶葉與茶具的配搭以

至水溫的控制都一一詳細講解,加上葉先生分享了日

本茶人千利休的故事令參與者獲益良多。接近尾聲

時,常霖法師的開示強調茶禪借事練心的修行性質並

指導現時法青茶禪的選茶和茶具配置。最後活動以大

合照作結。

  茶禪細緻的修行性質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因為借

茶事練心的修行令茶事脫俗,幫助我們在菩提路上的

成長,改變我們都市人以品茗為附庸風雅的習氣。

道場活動報導

08

  七月的某一天,收到道場活動訊息,得知總本

山將於9/21~29舉辦禪七,看看參加的條件,萬分

雀躍,因參加過禪一便可報名。這麼難得的機會,

一定要好好把握。報名第一天,請了假,準時十點

伏在電腦前,報完名心定了。接著收到禪修組的電

郵,幫我們安排機票、旅遊車接送、行前會等等。

藉此,衷心感謝禪修組的菩薩悉心的安排。

  出發當天,早上六時三十分在機場集合,再一

次感謝禪修組的菩薩和常展法師,大清早來送機,

法師還與我們分享第一次參加禪七因飛機延誤而趕

不及報到,最後在禪七期間當義工的經歷。約中午

十二時抵達總本出。安單後把手機及貴重物品寄

存,一切準備就緒,隨即依著號碼到禪堂集合,正

式踏上一個九日八夜,真真正正和自己相處的奇妙

旅程。

  常啓法師是這次禪七的總護法師,他的開示很

生動,有說不完的故事。法師非常慈悲,想辦法讓

我們放輕鬆。記得一天晚上法師開示時跟我們講解

快步經行,有位參加者問:「跑得那麼快突然停下

來對心臟會不會有不良影響?」法師答說:「如怕

可繼續跑,然後慢慢停下來。」其實,快步經行是

體驗放鬆的旅程

郭演音

歡迎投稿:禪修體會、佛法分享、閱讀佛典心得 請電郵至info@ddmhk.org.hk 註明<會訊>投稿。

禪七

初階禪七

讓我們學習放下對身體的執著,跑完後,身體輕鬆

了不少,有說不出的𣈱快感覺。

  師父的開示更是句句醍醐,像心理學家,完全

掌握了我們每天的心情。記得第二天下午經行時,

我感到萬分沮喪,因為沒有一支香坐得好。然後晚

上師父的開示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亦明白到腿痛、

背痛幾乎是必然的,重要的是體驗過程。禪修亦不

一定只是一味的盤腿,我們可以透過拜佛、經行、

出坡、吃飯等等的活動修禪,就算最後沒有一支香

坐得好,我們仍然是有得著的。

  今天已是禪七結束後的整整一個星期,我還不

時回味著那條戶外經行的小徑。出坡的工作是在小

徑上除草,最後一天竟然發現有些樹葉變紅了,還

有一株長著紫色的小花。懷念的還有護持禪七的其

它法師和義工菩薩們,每天由早上四點起板到晚上

安板,默默地照顧著我們。

  非常期待在往後的日子𥚃因緣成就可以再次參

加,亦希望尚未參加過的菩薩們可以一同體驗放下

自在的感覺。

09

2013年11月

找到 的無限力量 !

新班招生中

你的學佛第一課,輕鬆入

門!

三次課程內容,精準掌握學佛次第

皈依三寶的意義

認識法會共修

走入法鼓山

禪修入門

學佛的正確方向

法鼓山的佛學課程 出坡禪體驗

如何做一個佛教徒

學佛行儀及練習

如何做一個佛教徒(1) 身

如何做一個佛教徒(2) 口、意

如何做一個佛教徒(4) 關懷篇

(3) 修行篇

12/8

12/15

12/22

週日

週日

週日

不限,凡想認識佛教者 9:30am~ 5:30pm

全勤者頒發結業證明

1.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名額有限,請盡快報名)

2. 報名方式:

      

法鼓山香港道場

網上報名: http://www.ddmhk.org.hk

香港道場

提供午齋,請自備環保餐具

皈依典禮將安排於12/29(日)慈悲三昧水懺後於佛教孔仙洲中學舉行

費用全免11/21(四)

法鼓山香港道場

說明會

法鼓山香港道場將會組團前往臺灣,包括代購來回機票及安排台灣交通。請參加者收到取錄通知書後致電香港道場以作安排。

查詢及留位,28653110與義工聯絡或發電郵至:hkfaqing@ddmhk.org.hk。

歡迎有興趣參加或期望了解生命自覺營的朋友報名。

(佛堂)

7:45 - 9:30pm

大悲懺法會 一心頂禮佛菩薩,至誠懺悔諸惡業,

眾志發願利眾生,共建人間樂淨土。

7:00pm-9:30pm法鼓山香港道場

11/23六

法會設供燈及供花、消災及延壽牌位等功德項目

透過禮拜《大悲懺》讓我們在諸佛菩薩前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並真誠發露懺悔。讓我們能為自己、為家人求平安、幸福;進一步更為眾生祈福,實踐菩薩自利利他的大願。

禪心就是安定、和平的

心,它能讓您回到當下、

身心合一、專心做事!

禪修能轉化我們不安的情

緒,使我們能安靜下來,

不受情緒的困擾,做回自

己心的主人。

對象:無禪修經驗及期望透過禪修來提昇自己的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請於道場網頁(www.ddmhk.org.hk)報名查詢:致電2865 3110與道場職員 /義工聯絡

入門禪修活動(適合無禪修經驗的您)

初級禪訓密集班 + 3晚實踐篇

11/30、12/1 + 12/4;12/11;12/18

費用:HK$ 300 地點:法鼓山香港道場

日六 日

三三(全5課)

2:30pm - 6:30pm9:30am - 6:30pm7:45pm - 9:30pm

內容:學習禪修的基礎觀念及方法,打開通往自在人生的大門

初級禪訓班

禪一

運用禪修的觀念和方法

來調身、調息、調心

12/14六 9:30am-6:30pm

(提供午齋,請自備環保餐具)

請於分會網頁或親臨分會報名

地點:法鼓山香港道場 對象:初級襌訓班結業者

費用:HK$150 截止日期:額滿即止 

*若分會舉辦大型法會或活動,當晚將安排簡單晚課。敬請垂注!*如有海青的菩薩,請穿著海青以莊嚴道場,感恩。晚課

專題佛學課程

大悲懺法會 (每月第四個星期六)定心寫經書法班

佛 堂

念佛共修日間禪坐共修

佛 堂佛 堂

當下心靈環保讀書會

梵唄練習禪坐共修一

星期 地 點 時 間

二三四

每晚

講 堂

講 堂

佛 堂 7:45pm-9:30pm佛 堂佛 堂佛 堂

7:45pm-9:30pm

禪 堂

7:45pm-9:30pm7:45pm-9:30pm

7:45pm-9:30pm3:00pm-5:00pm

青年佛法弘講會 7:45pm-9:30pm7:00pm-9:30pm10:30am-12:30pm

6:50pm-7:30pm

定 期 活 動 活動表僅供參考,如欲參加活動者,請向道場洽詢或瀏覽道場網頁及報名。除特別註明,所有共修費用全免。

※不定期活動,請參閱道場網站及道場活動訊息。若有任何查詢,請電:(852)2865-3110。※若有任何更動,將不另行通知。 收費活動,需事先登記報名。 6Nov2013 001

暨 皈依大典

香港道場

香港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號安泰工業大廈2樓報名及查詢:2865 3110辦公時間:週一至週六 10:00am - 6:30pm (活動不受此限)info@ddmhk.org.hk http://www.ddmhk.org.hk(港鐵荔枝角站C出口)Fax:2591 4810

以法水洗心

滌除煩惱垢

懺無始罪障

令身心重生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12 28-29日2013 /

10:00am - 6:30pm九龍鑽石山平定道十號;彩虹港鐵站C2出口步行10分鐘

請敬備海青、水杯、環保餐具

11/11起開始接受報名,壇場位置有限,請及早登記

法會期間設消災延壽及超薦數碼牌位。另外,信眾可預先登記香、花、燈獻供三寶。

法會圓滿後,於12/29下午隨即舉行皈依大典,歡迎年滿六週歲及未曾於法鼓山體系皈依的大眾登記(敬請繳交相片兩張)

請於9:15am報到

六 日

法鼓山香港道場 ddmhk

法會

禮懺

說法

皈依

法會四大特色

禪修:體會禪的清楚與放鬆,安定身心

說法:深入懺文內容,隨文入觀中修行

拜懺:在佛前虔誠禮懺,發露永不再犯

皈依:以清淨身口意皈依,踏上學佛路

禪修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