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經 - 利未記

Post on 12-Jul-2015

178 Views

Category:

Spiritual

1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摩西五經利未記-獻祭

2015/1/7 Wed.

Presented by A.T.

利未記的中心議題-聖潔

利未19:2你曉諭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

利未20:26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

但我們今日已不需宰殺牛羊如何獻祭

利未記的中心議題-聖潔

利1:1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

原意猶太人稱呼這卷書「祂呼叫」。完整的意思是「然後祂呼叫」。

神透過

•一些生活規範塑造祂的百姓進入新的生活模式

•獻祭讓我們有機會將自己的內心對上帝的態度具體呈現出來

祭壇

的地方

與神會面

祭壇

立約和好

感恩奉獻

認罪更新

禱告支取

的地方

以薩加支派54,400人

但支派62,700人

亞設支派41,500人

拿弗他利支派53,400人

流便支派46,500人

西緬支派59,300人

迦得支派45,650人

便雅憫支派35,400人

瑪拿西支派32,200人

以法蓮支派40,500人

猶大支派74,600人

西布倫支派57,400人

摩西、亞倫與眾子(

民數記三章)

革順家族(

民數記三章)

米拉利家族(民數記三章)

歌轄家族(民數記三章)

以色列人藉著會幕與神相交 基督徒藉著耶穌與神相交 為什麼會幕在今天有其重要性?

1. 銅燔祭壇 基督的犧牲

1. 今天,信徒就是神的居所。(哥林多前書6:19)

2. 神的神聖臨在,就在我們中間。(出埃及記40:34-38)

3. 作為信徒,我們共有祭司的職分。(彼得前書2:5,9)

4. 會幕顯示神指定的敬拜模式。(希伯來書10:19-25)

2. 銅洗濯盆,用以潔淨 藉著認罪得潔淨

3. 燈台 蒙聖靈光照

4. 陳設餅的桌子 蒙永活之道餵養

5. 香壇 禱告、交通、代求

6-7. 經過幔子進到至聖所藉著基督得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座前

8. 祭司與其聖服 事奉神、服事人

三種獻祭特色

燔祭

素祭

平安祭

會幕裡的獻祭

燔祭(利未記1)

交託:詩篇51:16,17馬太福音26:39羅馬書12:1

獻上:腓立比書2:17提摩太後書4:6,7

會幕裡的獻祭

素祭(利未記2)

奉獻:馬太福音26:6-10哥林多後書9:7-11

讚美:詩篇100希伯來書13:15,16

感謝:詩篇147腓立比書4:6

會幕裡的獻祭

平安祭(利未記3;

7:11-38)

神的平安:歌羅西書1:20使徒行傳10:36

神的筵席:路加福音14:15-24哥林多前書11:17-26猶大書1:12啟示錄3:20

三種獻祭特色

三種祭共同點甘心

當我們獻祭時,難道 神要的是牛和羊嗎?

彌6:8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三種獻祭特色

何6:6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

詩51:17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三種獻祭特色

詩69:31-32這便叫耶和華喜悅,勝似獻牛,或是獻有角有蹄的公牛。謙卑的人看見了就喜樂;尋求神的人,願你們的心甦醒。

當我們用詩歌讚美 神, 神的心就喜悅。

三種獻祭特色

三種獻祭對敬拜的啟發

燔祭

利1:1-17

要將祭物切成塊,然後燒在壇上,只有皮留給祭司。摩西按手在燔祭牲頭上,燔祭便蒙 神的悅納。

素祭

利2:1-16

人們把細麵澆上油加上乳香,經過料理,不可有一點酵或蜜,然後帶到祭司那裡,祭司就從細麵中取一把,然後將油和乳香通通都燒在壇上,當作火祭獻給耶和華。這些東西要當作初熟的供物獻上。

素祭

素祭的兩個重點:

1) 它的多樣化

2) 不可摻蜜和酵,且要配上鹽

平安祭

利3:1-17

平安祭必須感恩地獻上,祭物要給潔淨的人吃,脂油則歸給耶和華。

結論

燔祭是向 神承認我是個罪人,是當死的。

素祭是承認 神是我的供應者,是我生命的糧,我的生命從 神而來!

平安祭則是向 神承認我經歷 神的恩典,願意與眾人分享這祝福!

三個祭有兩共同點

1. 持守完全燔祭要求沒有殘疾,素祭要求不可有酵,平安祭要求沒有殘疾,這些都表明我們獻上的應該完全沒有瑕疵!

2. 謙卑捨己燔祭要切成塊子,素祭要作成細麵,都表明生命要破碎!

歌羅西3:16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

敬拜要全人投入,並要心存感恩,頌讚主耶穌為我們所成就!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