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孤独来敲门 -...

Post on 06-Sep-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马晓丹,女,40 岁现居住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

业,曾留校任教,现在某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人物白描

人到中年人到中年 孤独来敲门孤独来敲门

4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18年 3月 2日 星期五

见习编辑 祁玲 情 感

一到中年一到中年,,就有许多不愉快的现象就有许多不愉快的现象,,眼睛昏花了眼睛昏花了,,记忆力减退了记忆力减退了,,头发开始秃脱头发开始秃脱

而且变白而且变白。。兴致兴致,,体力体力,,什么都不如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如年轻的时候,,常会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寂寞常会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寂寞。。尤尤

其觉得失落的是其觉得失落的是,,亲人朋友在心理上日渐疏远亲人朋友在心理上日渐疏远,,缺乏交际上温暖的慰藉缺乏交际上温暖的慰藉。。

最可怕的孤独感是无法言说的最可怕的孤独感是无法言说的,,它悄悄滋生在人们的情绪里它悄悄滋生在人们的情绪里、、思维里思维里,,甚至情甚至情

感里感里。。偶有闲暇偶有闲暇,,思绪纷纭思绪纷纭,,冷不防就有一阵寂寞袭来冷不防就有一阵寂寞袭来。。茫然四顾茫然四顾,,膝下儿女事膝下儿女事、、座座

上高堂事上高堂事、、枕边伴侣事枕边伴侣事,,事事皆操心事事皆操心;;至于同僚伙伴间至于同僚伙伴间、、上下隶属间上下隶属间、、邻里亲戚间邻里亲戚间,,更更

是薄冰履之是薄冰履之,,铠甲防之铠甲防之、、太极悠之太极悠之。。往往高朋满座往往高朋满座,,举杯皆是笑颜举杯皆是笑颜,,奈何内心无处安奈何内心无处安

放放;;待喧嚣退去待喧嚣退去,,曲终人散曲终人散,,瘫睡时只有一脸孤独瘫睡时只有一脸孤独!!

到中年,看着儿女渐渐长大成人,却发现距离越来越远。李先生从北京回到郑州的家,结束了一个多月的送女儿上大学陪读的生活。作为一名“新晋”大学生的老爸,高大健硕的李先生回家以后出现了如下症状:敏感脆弱,看到大街上走过的父女就闪泪花;时常发呆,无论居家还是会友总是心不在焉;手机寸步不离,总盼着接到女儿的电话,但是 电 话 真 的 来 了 又 不 知 道 说 些 什么,“吃得怎样 、睡得好不好”问了一遍又一遍……

李先生和女儿这样的父女关系在我国很具代表性,也很容易被解读为父女间感情深厚。这诚然不错,但对已经成年的子女给予过多的关注,对子女而言就成了感情的捆绑。

根据调查,中国 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多,其中32.4%的人认为“非常多”。

不少人在网上吐槽了父母对自己的干涉:

@Skyler:我妈妈就是从小到大各种事都干涉,初中穿什么衣服都要听她的,高考志愿非要按她的填,真的受不了……

@小王:刚跟老妈在电话里吵起来了,她一天至少打三个电话,从吃饭到上课,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真有种被监视的感觉,难以忍受啊!

孤 单 与 否 和 圈 子 大 小 无关 ,原 因 在 于 我 们 的 心 态 变了。有人认为只有“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才算真正的朋友。在小学和中学的时代容易结成真实的友谊,那时彼此还没有生活的压力,入世未深,打算计较的念头也少,朋友的结交是由于志趣相近或性情适合,性质比较的纯粹。

三十岁、四十岁以后交朋友,不免掺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性,功利成分愈多,友谊的真实成分就愈少。这并不一定是

“人心不古”,人到了成年以后,彼此都有生活的重担负累,入世既深,顾忌的方面也自然多起来,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像七巧板似地只选定了某一方面和对方去接合。这样的接合当然是很不坚固的,尤其是现代这样什么都到了尖锐化的时代。

为什么以前相谈甚欢的朋友,后来也没话说了呢?举个例子:工作后,如果你幸运地上升了台阶,或者进入了全新的领域,你看到的世界不论更大还是更小,总之是变化了,你在考虑融资,考虑部门怎么赚更多,考虑全球化。而你的发小可能还在家里打麻将,带孩子,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随着阶层的跃升、视野的不同、领域的不同,让曾经的朋友除了一起缅怀一下过去,难以有更多的共同话语了。

我和老公从 35 岁第一次写离婚协议 ,写 了 好 多 个 版 本 ,用 了 好 多 种 格式,都写腻了,最后还是没离婚。现在两个人在法律上还是夫妻,但感情上非常自由,生活上互相帮助,对孩子都很尽心,在外面也都有异性知己。

我们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互相厌倦?大约是从儿子四岁上幼儿园那年开始的。没有孩子的夫妻不能体会有孩子之后那种生活的琐碎,有时候简直是让人绝望啊!一个小家伙儿的出现,足以把夫妻俩的对家庭生活的设计彻底摧毁。比如说,清早你还没睁开眼睛,有一个小男孩他坐在你的枕头上,一边用脚丫子蹬着你的肩膀,一边“咔嚓咔嚓”吃饼干,饼干渣子掉在你的头发上,你不得不醒过来,不得不去 应 付 他 接 下 来“ 我 要 喝 水 ”、“ 拉 粑粑”之类的要求。再比如说,你想跟老公晚上并排躺着,看会儿电视,说会儿话 ,也 没 准 儿 还 能 进 一 步 亲 热 一 下 。你刚洗完澡换了衣服,还没躺下,小家伙儿来了,“我今天睡这儿”,他在你们俩中间躺下了……

时 间 一 长 ,渐 渐 习 惯 了 这 样 的 生活状态,我们之间已经很少需要做什么了。我们俩真的成了左手和右手的

关 系 ,即 使 拉 在 一 起 ,也 没 感 觉 。 可是,我们是好夫妻,至少在亲人们、朋友 们 眼 里 是 这 样 的 。 老 公 买 了 新 房子,给我买了一辆小车,孩子也送到了寄宿学校,还通过朋友的关系给我找了一份清闲的工作。这些都是别人羡慕我的理由,可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却越来越淡漠了。

我 不 知 道 应 该 怎 么 描 述 那 种 日子,我们是夫妻,应该行夫妻之道,这是我们彼此应尽的义务。但是,我们都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人都不是因为自己需要,而是考虑到对方的需要,才会去试探一下对方,比如故意地和对方有一些身体上的接触,看看对方的反应。也许女人比较细心,我也觉得我们俩这样都很累。

那 时 候 我 开 始 想 ,他 是 不 是 有 外遇?可是,说实在的,我没从他身上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的钱全部用来建设我们的家和培养孩子,他工作特别努力,永远在加班,永远在出差,不断地升职,他总是很疲惫,好像永远睡不够……这样的人,会有外遇吗?我其实并不相信,虽然我也这样猜了。

浮浮事绘孤独时代

中年人如何排除内心孤独?说起婚姻孤独的话题,许多当

事人倒完苦水后经常会说,你不会明白的。是的,谁都不会明白的,甚至连当事人自己可能都不会明白,那 些 莫 名 的 孤 独 感 ,到 底 由 何 而来。在情感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女人抱怨“婚内寂寞”。一个女人的精神面貌映射着她的婚姻状况,若她婚后变得生动有趣,可以证明其婚姻质量很高。要是这个理论可以成立,以金庸笔下的黄蓉为例,她和郭靖的婚姻也许并不是那么完美。

作为黄老邪的女儿,黄蓉多才多艺,为了哄洪七公教郭靖武艺,她使出浑身解数,烹制美食——五种肉条拼出“玉笛谁家听落梅”,荷叶笋尖樱桃鹌鹑煮成“好逑汤”,竹笋与咸梅凑成一道“岁寒三友”,再加个鸡汤,就是“松鹤延年”,整出了一套“舌尖上的中国文学”。而对这些,郭靖却不能懂上分毫,“牛嚼牡丹”的场景必然一再发生,久而久之,那种叫作寂寞的东西必然产生。

可以想象,那样热爱美食文学及各种风雅事物的黄蓉,当她经历

过热恋的激情,步入平稳的婚姻,与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郭靖朝夕共处时 ,她 很 难 不 遇 到 这 种“ 婚 内 寂寞”。但是当黄蓉有了丈夫孩子江湖地位,变成了精明世故的中年女人。这个时候,她必须把整个家挑起来,方方面面都不能出错,妥妥的职场女强人,怎么可能寂寞?

人们常说,结婚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结婚不是一种美好结局的句点,而是另一种斗争的开始。这种斗争,不是仇人之间的争斗,而是与自己内心理想伴侣的斗争,你心中期待的理想伴侣与现实伴侣相互拉扯的斗争。越是亲近的人,越会产生孤独感,尤其伴侣之间。因为彼此期待,对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委屈,总想着那个人能够理解自己。

令人伤感的是,即便有时伴侣也会替自己分忧解难,但很多时候,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用情感去衡量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分担越多越失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那句:你根本就不懂我!

婚姻寂寞 中年倦侣

朋友渐多 知己难寻

【 】@夜雨音乐(网友),男,42 岁现居住于深圳,事业单位职工,有房

有车有家庭,没什么大钱,也不怎么缺钱。

人物白描

感情捆绑 子女隔膜

【 】李先生,45 岁,现居住于郑州,自营公司,生活闲适的中产。

人物白描

大多数人的孤独感,通常都来自两方面——情感和工作。人到中年,人生阅历较多,处理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关系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模式。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中年人基本上家庭、工作稳定,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有着冒险的精神。从家庭来说,孩子大了,七年之痒也没了,夫妻都能够安心在一起过日子了;从身边的朋友看,通过这些年情感的沉淀,有缘的自会陪在身边,缘尽的也是彼此珍惜,好友不用多,三五个足慰平生;在单位里,没有特别情况下,即便摆点老资格,只要自尊自爱,往往人缘也不差。

在单位,一天工作八小时,和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没有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被同事孤立、被上级穿小鞋、下级毫无顾忌地顶撞,这种情况在单位的日子也是很难过的。所以,这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不妥之处?人是生活在情感世界里的,有那么一两个关系不能处理好倒也罢了,要是大多数都对自己孤立,可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原因了。

其实,孤独感还与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值相关,想要的越多,有可能失望越大,反而适得其反。对伴侣、朋友要保持一颗宽松的心,对子女适时放手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命在有时请珍惜,命到无时莫强求,只要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孤独感了。

前些天,在跟一个朋友聊 天 的 时 候 ,他 突 然 感 慨 :

“ 你 的 圈 子 真 大 啊 ,应 该 从来 不 觉 得 孤 单 吧 ?”我 并 没有 在 意 ,懵 懵 然 地 点 了 点头。后来,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圈子越大,朋友就越多,孤 独 感 就 越 少 吗 ? 一 个 人年 龄 越 大 ,走 过 的 地 方 、担任的职务越多,相识的人应该是日渐增加,可是认识的人 并 不 就 是 朋 友 。 我 们 和许多人相识,或是因为工作关 系 ,或 是 因 为 偶 然 的 机缘。见面时点头或握手,有事时走访或通信,口头上彼此也称“朋友”,笔头上有时或称“仁兄”,诸如此类,只能算是社交,和真正的友谊相差很远。

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能聊 得 来 玩 得 开 的 好 朋 友 。闲暇时,我也会约上三两好友 打 打 麻 将 ,喝 个 下 午 茶 ,但 频 率 是“ 偶 尔 ”。 工 作 之后渐渐发现,要想聚齐几个要好的朋友,是一件很难的事 。 因 为 大 家 都 有 要 忙 碌的 事 情 ,我 约 你 时 ,你 说 今天 头 疼 不 舒 服 ,改 天 ;你 约我 时 ,我 说 我 今 晚 要 加 班 ,改天。因为种种原因,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或许有人会问:“约不着这 个 朋 友 ,可 以 约 另 一 个啊 ,反 正 你 圈 子 有 那 么 多人 。” 是 啊 ,我 的 圈 子 里 有那么多朋友,但是我不知道该约谁啊。

当想吐槽单位的“歪风邪 气 ”,或 是 倾 诉 家 人 的 种种 不 贴 心 的 时 候 。 我 怒 气冲冲地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 ,划 开 微 信 好 友 列 表 ,几百个号码和好友名单,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解析

解析

在中国,随着 00后、90 后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去外地求学、工作,有许多中年夫妻成了

“留守”父母、“剩爸剩妈”。这些独生子女离家时,父母的年龄多在40-55 岁之间,事业上稳定,之前的生活重心多数放在子女身上,在子 女 离 开 家 的 1—2年,大部分父母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变化。

专家分析认为,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空巢”,如今进入“中年空巢”状态的夫妻平均年龄在 45岁左右,这也意味着,他们这种生活状态还将持续 10 多年才能步入老年阶段。

如何应对“中年空巢”状态成了许多中年夫 妻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而部分中国中年夫妻正在通过开始新的生活方式,如培养兴趣爱好、投身公益活动、“回炉”学习等找回自我。

本版文字由本报综合整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解析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