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科技於學與教的關鍵: 一所特殊學校的經驗 ·...

Post on 28-Jul-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引入科技於學與教的關鍵:

一所特殊學校的經驗

學校背景

◎輕度智障特殊學校

◎1985年建校至今30年

◎小一至中六(12班)

◎由2008-2009年開始

引入資訊科技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理念

以教學法駕馭科技

由科技駕馭教學

◎教師疲於奔命

◎學生學不到學科內容

以往…

不恰當使用科技!

電子學習的成效

手寫輸入及語音輸入文字:• 減少書寫的挫敗感• 容易辨析字詞

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主動、積極、有興趣、有動機、有信心

提升學生溝通、表達能力

提升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學習

以腦圖組織文章

數學科

讓學生於電子數尺內移動,感受小數百分位的細微。

例子:

3.5+6=9.5

9.5+0.6=10.1

10.1+0.06=10.16

協調評級會議中,顯示學生的語文及數學能力有明顯提升。

數學能力亦有所提升!

學生在google classroom中寫周記分享個人經歷(泰國旅行)

提升寫作的能力

可以作為有力的顯證

可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照顧到個別差異的同學, 實施自主學習!

教師工作量反而減輕!

教師培訓及支援:讓教師懂得使用

◎有清晰的目標及全盤規劃

◎由小步子開始至全校推展

◎電子學習小組

◎一人一iPad

裝備教師團隊

建立共享文化

◎教師樂意嘗試及願意向同事分享

裝備教師團隊

◎ 備課會上建議可使用的app

科務會議上分享:學生使用app情況及成效

建立反思文化

◎專業觀課:反思使用電子學習

◎課堂使用電子學習的成效和難點

◎教師和學生是否使用流暢

◎是否一定要用電子學習

裝備教師團隊

發展學習資源:電子書

其他配合

◎電腦科課程:◉使用科技的應有態度◉小一、二年級:上網找相片、插相、錄音、網狀圖、自製影片等

◎ BYOD:交流及分享文化

◎ 基建建設:◉ 添置i-pad的數量◉ wifi的穩定◉ 管理的軟件(MDM)

❖訂立措施

裝備家長

• 了解子女所用電子工具成• 隨時溝通及支援

(管教及技術支援)

行政配合

◎電郵

◎日曆

◎協作平台

◎內聯網

◎其他

總結科技只是工具,要有老師的專業及教學法,才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

電子學習分享會

分享Apps/電子工具的具體應用在特定科目/情境應用資訊科技

地點:匡智屯門晨崗學校(屯門育青里2號)

查詢電話:2455 3038

3月12日再見!

電子學習講座 /工作坊 (3月12日)

1. 語文科的實踐(分享如何利用Google Classroom、Educreations、Book Creator、Mindmapper……等不同的流動程式,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2. 常識科的實踐(校本製作電子書的分享,及如何利用Educreations、Book Creator、Mindmapper及其他配合單元主題的流動程式,提升常識科的學習成效)

3. 數學科的實踐(分享如何利用Google Classroom、Numberkiz、Kahoot及更多其他的流動程式,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成效)

4. 學習多樣性群組當中的實踐(分享本校如何利用合適的流動程式,如「匡智溝通易」、Educreations、Class Dojo等,提升不同能力和學習風格學生的學習效能)

5. 本校老師有關電子學習的行動研究分享

6. 以「匡智溝通易」作為學生表達的工具

7. 使用iBook Author製作電子書

8. iPad對各類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支援

「匡智溝通易」第2期應用程式發佈會

日期:2016/01/30(六)

時間:9:30am-12:00pm

地點:灣仔小童群益會1樓禮堂

謝謝!

Q & A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