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黄山脚下梅兰地 - hsdaily.cn一个小城的管委会提议、由当地的设计师...

Post on 16-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在葡萄牙旅游期间,恰逢小镇阿格达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其中“漂浮雨伞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旅行爱好者的关注,我也要亲自去体验置身彩色雨伞天空下的神奇感受。

阿格达是中世纪就建成的典型的欧洲小镇,大约有 5、6 米宽的街道,由大小不同但规则有形的石板铺成,街两旁店面干净整洁,建筑古朴典雅,街上的行人和路旁喝咖啡休闲的当地居民,人人神情淡定悠闲、恬静安详,小镇笼罩着古朴、神秘、浪漫的

氛围。一进入小镇中心,我立刻被空中大片

整幅的彩色覆盖的世界震撼了。抬眼望去,好一个彩色的伞世界,街道上空由成千上万的七彩雨伞组成了斑斓天空,红、绿、白、黄、蓝、紫……,五彩缤纷的雨伞漂浮在空中,组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像太阳、像彩 虹 、像 金 字 塔 、像 啤 酒 桶 、像 降 落 伞……,在 阳 光 下 照 耀 下 ,显 得 格 外 剔 透 美丽,创造出了一个奇妙的奇彩世界;而阳光 透 过 这 片 五 彩 缤 纷 雨 伞 ,投 影 在 街 道

上,显现出形态各异的有趣图案,斑驳陆离 、千 姿 百 态 ,呈 现 出 奇 异 独 特 的 景 观 。

“漂浮的雨伞街”,形成一道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的街景,整个小镇就像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

导游安东尼奥告诉我们,这条美丽的雨伞街为今年“摇曳的阿格达”艺术节的展览项目之一,是由葡萄牙波尔图市南部一个小城的管委会提议、由当地的设计师工作室创作的,用大量色彩缤纷的雨伞悬挂在街道的电线上,漂浮在半空中彩伞,

构成了一个奇妙的色彩空间。这些雨伞,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避雨,来葡萄牙阿格达小镇旅游的旅客们,走在镇上,完全不用担心被太阳晒伤或被雨淋湿。

这条“挂”满雨伞的独特街道,日前也成为游客最爱前往的景观。一位美国游客,感慨地说:“这七彩雨伞的天空,让我想起艾丽斯梦游仙境。”引得大家一片附和。每一位置身在雨伞街的游客,都仿佛化身为艾丽斯,来到了奇幻仙境,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置身彩色童话世界的神奇感受!

阿 格 达 小 镇“ 漂 浮 的 雨 伞 街 ”像 是 从书中跳出来的活色生香的童话世界,将人们梦想中的魔幻乐园具像化,让人们在此狂欢,充满欢乐与幸福,让人由衷地赞叹当地设计师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创造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忍不住用镜头拍下这一组组憾动人心的神之作,一起感受着葡萄牙浪漫、浓烈的艺术节气氛!

乌镇注定是属于爱情的,对于我来说,或许因为几年前看过的《似水年华》,也或许是源自我内心深处的固执。

当决定去乌镇的时候,这个在 几 年 前 就 在 心 底 生 了 根 的 地方,让我早就有的期待再度燃烧心愿。都说,旅行不过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别人待腻的地方。但乌镇,这个对于别人待腻的地方 ,对 我 却 有 着 无 法 拒 绝 的 蛊惑。尽管听晓雪说,周末人太多,除非不是周末的日子,或许会好一些。

本是想好好计划一番的,但生活总是如此,经常会出其不意,由不得你做主。终于还是仓促成形了,乌镇,周末。

当随着汹涌的人流走在逢源双桥上时,《似水年华》里的英和文无数次夜里辗转缠绵出现的场景,站在桥上看水中摇摇晃晃的小船,如果是夜间,当是另外一番意境吧?

沿着干净的青石板路,我们在乌镇的街巷里穿行。三白酒作坊里,导游介绍说,乌镇的三白酒很有特色,三白就是白水,白米,白面,三者调试酝酿而成。不知入口会是什么滋味?单凭扑鼻而入的酒香,就知道此酒味道浓郁,甚是美味。乌镇里的染布坊,长条的蓝色印染花布被竹竿高高挑起,蓝色的印染布,裹挟着久远时光的气息,仿佛从很久的年代穿越而来。

我喜欢乌镇的水阁,水阁让乌 镇 显 得 更 加 有 灵 气 。 它 不 奢华,也比不上城市繁华的高楼,但千年来,它默默地陪伴着乌镇那些善良淳朴的人们,度过了一个个 平 凡 而 澹 定 的 日 子 。 边 走 边赏阅对岸人家,只见一个青春女子 正 依 在 窗 上 做 凝 思 状 。 淡 黄色 的 上 衣 映 衬 在 古 镇 褐 色 经 年的 木 板 上 ,跳 跃 ,风 情 。 乌 镇 人家的水阁,是其它水乡没有见过的 。 我 想 ,如 果 是 夜 晚 ,静 卧 水阁 ,乌 篷 船 摇 摇 晃 晃 ,听 着 一 声声“吱呀”的摇橹声由远至近,水声“ 哗 啦 ”,又 由 近 至 远 ,会 更 添一份古意吧!

不 时 地 看 见 有 牵 着 手 的 恋人,在乌镇的小巷里穿行,乌镇的一水一桥一巷一窗,每一个不经意的凝视或者回眸,总有一份新奇闯入我们的眼帘。刘若英说,她从来不重复去一个地方,只有乌镇,乌镇是个来过就不曾离开的地方。我想不仅仅是乌镇的景致,更因为她在乌镇有一份等待吧?

此刻,我蓦然想起了一份曾经 的 相 约 。 说 好 一 起 来 看 乌 镇的 ,在 夜 里 ,我 们 一 起 看 古 镇 夜色,聆听乌镇的气息。此刻,我在

这里,你在哪里?我在乌镇等你,而 不 知 身 处 何 处 的 你 ,还 忆 否 ?也许你早已忘记,曾经一份不经意 的 相 约 ,对 你 而 言 ,早 已 忘却!又或者,记忆太好亦是一份自我伤害!我摇头,轻轻甩去记忆里的那份相约,让思绪回到乌镇。

去 时 车 上 导 游 介绍说,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故起乌镇之名。乌镇是文学大师茅盾故居,其文化底蕴深厚,乌镇的历史更显厚重。而刘若英,这个红遍半边天的女孩子,一个出身将军名门家庭的女孩,一个会写作的女孩,如此充满文艺气息的 女 子 ,我 不 把 她 当 做 演 员 看待。英,飘逸着乌发,把一个爱情故事表演到荡气回肠。我在想。到底是乌镇成就了刘若英?还是刘若英成就了乌镇?又或许,两者之间是相互成就?

乌 镇 ,温 婉 如 玉 ,到 处 都 是美。古色古香,含蓄优雅。别致清幽的小桥,桥下潋滟的碧波,岸上低垂的杨柳,那依水而立的木屋,温婉恬淡,一切都是我想象中的摸样。我有些恍惚了,这哪里是 初 相 识 ? 这 分 明 就 是 久 别 重逢。乌镇的样子,一如我无数次想 象 的 那 样 ,幽 暗 ,深 邃 ,悠 远 。时光在这里渐渐地,渐渐地慢了下来。

很想看一眼乌镇的夜色,无奈行程匆匆。刘若英说,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我想说,乌镇太美,美得那么不真实,美得就像一个缥缈的梦,稍纵即逝。回来后,我一遍遍地问自己,我,去过乌镇吗?刹那心惊!如果不是看见手机里的数张照片,路上没有吃完乌镇的姑嫂饼,回来又细细地品尝,甜咸滋味夹杂一起的味道,果然妙不可言。我想,我是去过乌镇的吧,只是匆匆,太匆匆。

去过乌镇,突然明白了英为什么一遍遍地想念乌镇,不仅仅乌 镇 经 典 ,怀 旧 ,浓 郁 的 水 乡 气息 。 更 因 为 乌 镇 里 有 一 份 爱 的等 待 ,而 情 爱 ,永 远 是 那 般 令 人向 往 和 美 好 。 我 于 时 光 深 处 遇见乌镇,我就像一个穿越千百年的 女 子 ,来 到 乌 镇 ,只 是 为 了 寻梦而来。请时光许我一个未来,我 还 可 以 再 去 找 寻 乌 镇 的 气息 。 如 果 能 允 许 我 能 再 贪 婪 一些,但愿能有一双温暖的手牵着我 ,与 我 相 拥 ,静 静 地 看 乌 镇 夜色。

似 水 年 华 里 ,乌 镇匆匆。生活千疮百孔,我依然憧憬美好的情愫和心底质朴的期待。那些我要的,我爱的,但愿都没有走远。而 这 些 ,我 还 想 要 的 ,请 你 告 诉我,是不是太多太多?

乌镇匆匆□ 程云芬

□游 记

本版责任编本版责任编辑辑 //程东灵程东灵 EE——mail:hsrbcdl@mail:hsrbcdl@163163.com.com

葡萄牙“漂浮的雨伞街”□ 杨春云

□域外风情

第 3 版

旅 游2015年 7月 4日 星期六 www.huangshannews.cn

□ 旅游业界

梅兰地——黄山区三口镇境内东南方向的一个自然村庄。村落虽小,但那飘逸着梅兰香韵和画意诗情的名字,足以让人向往。

暮春时节,与区文联友人相约到梅兰地旅游观光。过三口镇不远,途经麻川河三口大坝,沿途山峦叠翠,树木葱郁,空气纯净清新,麻川河水清澈妩媚,缓缓流淌;河对岸几

名垂钓者,一俯一仰一笑间,早已把这里的山水美景钓进了鱼篓里,印记在脑海中,存放入心田间;看那欢欣的劲头,让人感觉这里的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在山水之间也。大美黄山,黄山大美,而黄山脚下也真的是无处不景,无处不美,处处显诗情,时时有画意呀,我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山光水色,贪婪呼吸夹有花草馨香、含有甘甜意味的清新空气,未到梅兰地,却已有几分醉意。

大巴车绕过一处大大的弯道之后,下103省道向左拐跨跃一座桥梁,一条水泥路面的单行车道向前延伸,不远处就是此行目的地——梅兰地。

“到梅兰地了”,有人热情呼喊着叫我们下车。带一份新鲜感,沿水泥道路步行走向村里。路边沟旁的野百合、野蔷薇张扬着粉红的笑脸,田畔的黄色小花随风摇曳,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未进村,见村口水泥路右边近处,设有一间装放垃圾的房屋,此时,正遇一位身背竹篓歇工回家的青年农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饼干,撕去那一块饼干上的包装,然后走下路坎,走近那间垃圾房,把小小的彩印包装塑料纸扔进了这间专用收集垃圾的地方,我紧追几步与他并肩平行,和他攀谈搭腔,得知他姓叶,他大方开朗地笑着回答我关于农村处理垃圾方式的问题:以前村里乱扔垃圾乱甩杂物的情况屡见不鲜,鸡粪、猪粪遍地,村里也不是很卫生很干净。前几年开

始,镇里村里不仅抓乡村农业发展,也把美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大事,相提并论,齐抓共管。区里和镇上在推进“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着力解决有碍观瞻、脏乱差等问题,做到多项工作齐头并进、使我们梅兰地环境风貌也得到显著改善。前两年,梅兰地还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市级观摩点,迎来不少领导和客人到此地参观,梅兰地名气也随之大起来。近两年,来村里买茶的一些客商、还有一些自驾游、骑行的驴友等游客来村里旅游观光,吃我们农家饭,感受梅兰地美好乡村的那份清新雅致与美好。

走近村口,路边右侧,矗立一快黄褐色形似山峰的巨石,巨石上“梅兰地”几个大字耀眼夺目,与它身后村落里的白墙黑瓦,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相辅相成,互为映衬。

立于村口高处,环顾四周,梅兰地北依梅兰山茶园,南临缓缓流淌的麻川河,小村错落有致,韵味独特。村里人人爱花,家家种花,走过一些农户的家门口 ,见他们利用房前屋后一小块闲地,种养几棵月季或是几株玫瑰,也有农家种几棵牧丹或是几株雅菊,鲜花与老屋相伴,花香绕门窗而入。可以想见;纯朴善良的农人,傍晚收工,偶得清闲,赏花望月,听麻川河潺潺水声,乐而忘我。夜深时分,夜莺轻吟浅唱,是温情的声声催眠,梅兰地辛勤的人们伴莺歌而卧,随花香入眠,快哉、美哉。村民说:这里附近的

山岗溪间,也多有梅与兰,冬日雪花飘扬时,眺望远处山岗,掩映树木林间稀稀疏疏点点缀缀的红色,那便是几株野生的寒梅已悄然绽放;春日,山涧谷底,麻川河畔,随风又会飘来兰的幽香。

时近中午,我带着几分好奇进入一户农家,见一家四口正围桌而坐,餐桌上三菜一汤,两素一荤,外加一个西红柿蛋汤,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特别是那一盘还在散发袅袅热气的腊肉,肥的色泽似和田白玉,瘦肉的色泽恰如红红的宝石切片而成,主人见我们到来,客气地让坐倒茶,与我们寒暄,为不打搅他们用餐,我们辞别纯朴的农家,内心为他们如今的小康生活而高兴和快乐。

走马观花般的行程,对梅兰地意犹未尽。我与同行的摄影师老汤顺着村里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顺着斜坡走进那一片竹林,这片竹林生长在麻川河流经梅兰地村落这一段河流的高坎上,这里竹林深深,小道弯弯,曲径通幽。麻川河流经这里时,显的特别缓慢而温柔,似对梅兰之地也情有独钟存有爱意,不想匆匆来去,意欲在缓慢的流淌过程中,给这里的梅、兰、竹、菊多一些润泽,多一些滋养;梅兰地、麻川河相依相融,这里竹林间的春意景致,让人陶醉,这里的诗情画意令人赞叹,我与老汤放缓脚步,以比这段河流更为舒缓的流速,慢慢前行,不愿离开这宛若仙境般的美妙胜景之地。没行多远,平日专给别人摄像的老汤,终究难抵此处美景的召唤和诱惑,他把摄像机交给我,自己则立于竹林小道和麻川河岸,摆出姿态,让我帮其按下快门,他要把这迷人的地方,把这山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去处,留在瞬间,留在心里,留向久远。

今日,身处梅兰之地,望六百亩茶园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感悟文明之风亦正在美好乡村蓬勃兴起,感慨赞美之余,衷心祝愿梅兰地--梅的精神愈加坚强挺拔,兰的高洁雅致更加清新美好,文明之风久盛不衰,我的心中也将永藏一份美好的记忆和优雅去处。

□家乡景致

品茶论道、赏瓷观景

“问渠雅集”“游人醉□□ 王国红王国红 程新德程新德//摄摄

6 月 27 日,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源头古村,一场以“问渠雅集”为主题的茶会活动吸引各地游人前来参加助兴,美景、美人、美茶、美艺,令人赏心悦目。

活动邀请了景德镇、武夷山等周边企业、茶客、游者及各界人士 500 多人前来品茶、赏瓷、赏砚,在源头古村的探源书屋、峡谷小溪、凉亭树下,一地一茶桌,一处一风情,精品陶瓷,飘香茗茶,嘉宾游客可随意品尝 50 多种全国各地名茶,欣赏瓷器精品、成化遗珍残片,源头夏日风情雅趣令游人爽得不亦乐乎。

□请您欣赏

难忘黄山脚下梅兰地难忘黄山脚下梅兰地□□ 周太生周太生//文文 汪爱群汪爱群//摄摄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日前,屯溪区政协组织部机关党员干部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胡新棠/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