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ing lyrics 015

Post on 14-Mar-2016

2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Streaming Lyrics 015

TRANSCRIPT

第十五號

2011 年 12 月 10 日

發行人:胡又天

youtien@gmail.com

PTT站某位大陸網友簽名檔,改作自崔健〈一塊紅布〉:「那天是你用一塊紅

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麽/我說我看見了幸福」

本刊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liu-xing-ci-hua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streaming_lyrics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youtien

微博:http://weibo.com/u/1374223475

S t r e a m i n g L y r i c s

1

群眾的智慧與侷限

毛澤東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讚揚集體的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網路時代,這句話更常被拿出來引用了,只多半是用在諷刺當局的場合,例如「河

蟹」等以諧音表達「敏感詞」的次文化,其層出不窮,且正對著今日主要的政治、

社會問題,已有躍登主流文化的態勢。

另一方面,群眾亦有侷限,即多半止於惡搞、發洩或輕鬆的調侃,很少人會

認真去把「群眾的智慧」提煉、打磨成正經的文藝作品或典章制度。古代的士大

夫,就要承擔這「關鍵少數」的任務,去「 」;今天我們的文人、藝人、

學者、政治家(若有)亦當如此。這不是說定要把自己和「群眾」區別開來(要

區別也可以──這得看自我感覺;只要能誠實以對,那麼,覺得自己和群眾一樣

),而是要著眼於「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高於生活」,或不一樣,都可

去射中一些「普遍性」「結構性」「終極性」之類直抵核心的什麼什麼性。

本期封面選錄網友對崔健歌詞的改作,那隻河蟹的大眼畫得真好,雖然只是

用█◢◥◣◤●等文字色塊組成(你也可以試試看),已足教人浮想聯翩,盡得

風流。崔健何許人也?許多人認為,以歌詞的境界論,百年來唯有羅大佑和崔健

允稱「大家」,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這引文是我補充的。在羅大佑、崔健之前,也有許多人作過「大眼界」的歌,

但深度都不夠;直到這兩位橫空出世,我們才見到了融合大眼界、深感慨,詞曲

配合和表現手法又極突出、創新的一批傑作。「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

眼也蒙住了天」,這在隱喻什麼,是個中國人都能感受;但它厲害就厲害在,每

個人感受到的都會有細微差異,而大體上卻又趨同。如今,我們便看到這些歌詞

成了網友「二度創作」的文本,網友將河蟹這一新興象徵,把詞意進一步發揮了。

但是,如此演繹,也變得較為直露了。相對原詞後面更多、更深重地探問了

「你」對我身、心、靈造成的糾結,這一蟹就有些只簡化到了對立與宰制。這層

意思自然比「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因為我身體已經乾枯/我要永遠這樣陪伴著

你/因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原詞末段)更平易近人民群眾;然而,不滿的能

量也可能在這樣的嘲諷過後,就消解了,而不是像原曲那樣,把你的思緒引到更

複雜幽微的深處去。

群眾的智慧不宜輕視,也不宜太重視;本期便收錄幾篇近年網友在古典文學

基礎上搞出來的「二度創作」。現在能寫出好的古文、古典詩詞者不多了,但能

活學活用的居然還不少,亦可喜也。雖亦多止於諧謔,不達宏旨,但已值得觀摩;

說不定,下一個將這些群眾智慧結晶昇華為當代大作的「關鍵少數」就是你了。

2

本期目錄

【前言】 群眾的智慧與侷限 1

目錄 3

【漫畫】 金龍人 4

【剪報】 黑手那卡西 蕭玲遇夜郎 5

【連結】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 6

【資料】 華語歌曲相關論著簡述(十二)

《一九五零年的音樂運動》

安波 :《怎樣創作歌曲》 等

居其宏:《新中國音樂史》

梁栢堅:《雷詞》

8

8

14

16

21

【詞話】 崔健〈一塊紅布〉 25

【詞學】 網路集句:在無厘頭與滑稽之間

孔丘字仲尼,you can call him Johnny

空山新雨後,fire in the hole

臨池〈自掛東南枝〉

毛尖:紅爹罩我去戰鬥

27

27

29

32

35

3

天龍人:享有優勢資源的台北市人或特權階層;典出漫畫《海賊王》中的白目貴族。

4

剪報

黑手那卡西是在台灣頗受《破報》等左翼報刊推重的樂團。這篇記述提示了

很多資訊,勾勒出了一幅各方邊緣社群結集的風景,惜限於篇幅不能深入討論。

5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大眾文化與流行

音樂課程

今年,台灣政治大學開設了「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如果不是來了香

港,我應該會常去。幾個月來他們辦了不少活動與講座,網上雖有資訊,可惜少

見文字記錄。這裡且貼上相關報導及網頁連結,以供參考。來年若政大或其他學

校要舉辦與流行歌曲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我當投稿參加;這裡也請讀者諸君幫我

留意一下,若有學界同仁想乾脆我們自己來辦,也歡迎來信洽談。

培訓流行音樂人才 傳院業界攜手開班

http://www.nccu.edu.tw/news/detail.php?news_id=3327

學術動態‧2011-08-27‧ 傳播學院

【校訊記者陳旻坊報導】傳播學院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流行音樂人才培訓補助計

畫」,將於 100 學年度開設「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邀請近 30 位國內外專

業學者、音樂人共同授課,希望帶給學員不同的音樂文化體驗。

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擺脫以往單一教授、紙本授課的上課方式,在多位產業

界和學術界師資合作下,將傳授創作、製作、策展、行銷與評論等不同領域的專

業能力,也帶領學員放眼亞洲,進而與國際接軌。

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表示,設計這系列課程設計的重點,希望學員能理論、實務

並重學習。目前課程還屬計畫、實驗性質,但如果試辦反應良好,未來可能成為

傳播學院的正式學程。

負責規劃課程的鍾適芳老師表示,當前臺灣大眾音樂的發展,從類型、美學到評

論都傾向單一,創作與製作也較公式化,因此設計較有開創性的課程,希望未來

「流行音樂」或「大眾音樂」可以更具開闊性、思想性、啟發性及先鋒性。

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共分成五門課,包含三門製作課及兩門講座課,其中製

作課包括「音樂創作與製作」、「音樂影像」及「音樂策展」;講座課則是「音樂

論述」及「媒體與行銷」。

6

目前詢問度最高的「媒體與行銷」課程,講師陣容包括前 SONY 執行長李岳奇、

滾石國際董事長段鍾沂、華研國際音樂總經理何燕玲及風潮音樂總經理楊錦聰,

將分別帶來不同公司、不同風格的工作經驗,希望激發學生對於音樂企劃及行銷

的另類想法。另外,閃靈樂團主唱 Freddy、阿美族創作鬼才 Suming 舒米恩,也

將分享創作歷程及經營音樂文化事業的心得。

此外,金曲獎得主林生祥、知名歌手萬芳、亂彈阿翔、嘉義文化局長兼詩人鍾永

豐及多位音樂人將一起帶領「音樂創作與製作」,傳授詞曲創作、編曲、錄音與

製作技巧;「音樂影像」則由紀錄片製作人郭亮吟及英國、印度、泰國等多位熟

知影像製作的專家,共同培養學生對於聲音及影像的敏銳度。

「音樂策展」由課程規劃人鍾適芳老師及三位德國錄音師負責,帶領學員策劃未

來的成果發表;至於「音樂論述」則邀請廣播人馬世芳等多位講師,深化學員創

作厚度,同時學習書寫樂評。

官方網誌

http://popnccu.blogspot.com/

7

臉書

http://zh-tw.facebook.com/popmusicaction

8

華語歌曲相關論著簡述(十二)

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編:《一九五零年的音樂運動》,北京:文教參考資料,

1951 年 11 月

借自浸大圖書館。這是一本相當有料的「第一手史料」:中共建政後在各地

展開「音樂運動」,並要各地工作者撰述報告,且強調「工作經驗的交流,重視

經驗的總結(請注意:不是流水賬)」本書就是這類文章的彙編。前言說,本書

「原來是《人民音樂》一九五一年一月號新年特輯所徵集的稿件,當時因某些單

位的稿子沒有如期送到,且字數較多,不適宜在刊物上刊出,故編輯部臨時決定

抽出來,單獨出版。」

當年漢字尚未簡化,本書還是正體豎排;觀其內容,雖然根本上的意識型態

(即毛澤東在 1942 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拍板定案的「藝術為政治服務」)亦已固

定且正熱火朝天,但字裡行間的官氣還不多,能淺顯地介紹情況、說明問題,讀

來並不沉悶。

而且,對詞曲創作的問題,書中多篇文章也有列舉實例,加以探討,這是後

來許多史書、論述都不重視的。下面就引兩頁安波、李劫夫所寫的〈要唱得更動

情、更普遍、更持久!──回顧一年來的東北音樂工作〉:

9

成語「陳腔濫調」,作「陳詞濫調」亦可,「亂調」就不對了。亂和濫不一樣,

音樂上除了古樂所謂的「亂」,清朝中葉又有「亂彈」:「朝廷將崑曲稱為『雅部』,

而其他地方聲腔歸納為『花部』,且統稱為『亂彈』。」此詞原有貶意,而今台灣

沿用之不以為辱,是能暗合乎「亂」字古義,又明接現代搖滾精神,以亂為榮也。

10

我試著哼了一下這上面列的譜子,一哼出來就笑了。千篇一律的問題,他們

早有發現;安波、李劫夫在「紅歌」傳統裡是非常著名的詞曲作者,在此亦概括

得簡要精到,以後我們寫論文,引這段就對了。

11

安波、李劫夫。

然而,對這千篇一律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呢?文中提到了其他幾篇文章,如

李劫夫〈從一般化談到歌曲創作問題〉,安波〈歌曲創作的幾個基本問題〉;書中

其他文章提出的方法,則是:更深入勞動群眾的生活,研究群眾的音樂語言,向

民間音樂學習。如「上海鐵路局南京分會劉鎮良底〈乘務員之歌〉所用的節奏,

就是火車行進時的節奏;又如水工儀器廠金堅底〈趕緊把機器造起來〉的節奏,

就是使用銼刀的節奏」(松江文工團 葉林執筆:〈音樂創作經驗的初步總結〉,頁

233)。他們讚頌這些工人的成果,尾段更說「工人們都一致要求著:『唱我們自

己底歌!』」這比台灣的現代民歌運動早二十五年啊。由此亦可見 70 年代國民黨

對民歌運動的戒心不是沒有來由的。當然,這裡「我們自己的歌」,自然是強調

把「我們」這個集體當成「自己」。所以儘管他們提出的方法也算正確,之後還

是必然要趨於千篇一律,也連帶把民間音樂僵化掉。然而,那個年代,許多人還

真心相信著那一套,於是雖在框架之中,亦作出了許多確能感人的歌曲;80 年

代改革開放也有一批可喜的新紅歌;90 年代以後,就再無真心之作了。

下面再貼一篇附錄《一九五○年全國流行歌曲調查》。前面有報告說,接管

上海後,群眾把流行歌曲打倒了,佔領陣地了;到此附錄,他們就襲取了「流行

歌曲」這個名號,從現在開始,革命歌曲、群眾歌曲才是流行歌曲了。本書許多

文章,也能放膽去具體探討問題,頗有一些開國氣象;然而,過了幾年,到 1957

年「反右」以至文革,文網愈來愈密,人們對名詞問題也愈發小心翼翼,惟恐獲

罪;我們也就愈來愈只能看到假大空話了。

12

13

這些列表的背後,是對過去十餘年上海時代曲風尚的完全抹殺,對各種不合

乎馬列主義的人格、興趣的完全覆蓋。政治的能量真是太恐怖了。

14

安波等:《怎樣創作歌曲》,出版地待考:文光書店,1952 年

線上閱讀:http://book.chaoxing.com/ebook/detail_10195030.html

在網上看看能否找到上文提到的安波、李劫夫文章,結果就在「超星圖書館」

看到了這本書,內文都是實際的經驗談,談如何用音樂去共同參與黨的大業,改

變世界。許多鍾情於 1960 年代搖滾的同志,常念茲在茲地問「音樂能改變世界

嗎?」請看此書,他們就這樣幹過,而且真幹成了。雖然根本的理論、心態就有

問題,結果也是連場浩劫,但他們一大批人在這上面付出的心力、起到的作用,

絕對值得重視。(取「絕對值」,其能量如此之大,總得重視。)

我一直在找這種文學、社會、音樂三面俱全的,探討流行詞曲創作方法的書,

台灣六十多年來沒有,香港的偏重於詞且較零散,大陸近年也只有一些乾巴巴的

什麼《流行音樂寫作教程》,最後還是在 1940、50 年代的中共找到了。必須說,

雖然中共意識型態的弊端極多,但在「重視群眾」、重視組織與經驗交流的大旗

下面,他們還是做出了許多實績。二十世紀上半葉,從學堂樂歌到時代曲,儘管

許多人關心、愛好、談論、傳授,始終沒有這樣一部《怎樣創作歌曲》的書出來

15

(如有,還請告知);二十世紀下半葉到現在也沒有。就只有二十世紀中葉,中

共尚具開國氣象時把這工作給開展了。

全書文字淺顯,說理清晰,雖多處談到樂理,也只須有中小學程度的基礎知

識(簡單的說:能識簡譜)就能看懂。它的確是寫給廣大有創作興趣的一般人的。

尚未讀畢全書,僅看了〈談談歌詞的寫作〉一篇,作者馬英就提出十點要領:

一、要弄清任務,弄清給誰唱

二、要形象化

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四、要有層次

五、要口語化

六、歌詞不要過長

七、句子要短而有節奏

八、比擬要恰當、相稱

九、韻(要押韻)

十、同曲作者研究(要和作曲者討論)

論點雖然都很一般,但皆有實例,對初學者來說就是很好的指引。尤其第一

項「弄清給誰唱」,現在很多作者就在講求變化時忘了這個基本。

深入一點的,有王震亞〈歌詞和曲調的關係〉,開宗明義說「我們首先重視

歌詞的情感與表達這種情感時的語調,這兩點對於曲調有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才

是歌詞的節奏與起伏的線條」,然後舉「太陽」一詞在九首歌曲中的節奏、線條,

16

以見情調之別,說明主題。雖未總結出什麼唸起來很漂亮的箴言、口訣,但是實

在。其他多篇對各種組曲、歌劇的分析,也實在。今天我們海內外的音樂劇創作

遠超當年,懂音樂、文學、戲劇的人也多了,但就沒幾人願在一齣戲出來後仔細

去撰文評論其中詞曲的得失,結果就是各家繼續閉門造車,大片、大作繼續累犯

低級錯誤,又還是沒有人出來認真檢討,而只有零星地數落。

中共就是厲害在以組織力量對治了華人「一盤散沙」的問題,乃至安波等藝

文工作者亦能自發去組織起來,撰寫此等入門書籍。現在我們讀它,雖得不到什

麼《文心雕龍》、《人間詞話》之類能讓你大飽眼福、大開心竅的啟發,但它貫徹

始終的「組織意識」(即:怎樣讓作品達到你的也是集體的目的)、群眾意識,總

是值得觀摩、取法的。

可惜的是,這種討論風氣,在 1953 年賀綠汀發表的《論音樂的創作與批評》

引致爭議以及政治批鬥以後,就難以再見了;至反右與文革,更難見到了。來日

研究 1950 年代中共音樂,當遍覽歷年《人民音樂》,以追亡魂。

居其宏:《新中國音樂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年 11 月

另一本官修史書,談流行歌曲的篇幅只有 4 頁左右的短短一節,而且絲毫沒

有定義「流行音樂」的範圍,就直接這樣寫:

17

之後也聚焦在民間趣味與官方意識的矛盾,寫「民選 15 首」和「官選 12

首」的對比(見下頁),都是偏重社會與政治的評述。結論則說:

這套官話,迴避了關於音樂的基本理論,我這裡引幾句:「

」(《禮記.樂記》)為什麼人民厭棄「官選」

而轉趨從港台回流的流行歌曲,就是此書不便明言的了。

18

然而,本書在講述本系統的「新中國音樂」上,應該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至

少有圖文配合,重要的事件都有列出(沒列出的自然就是不那麼重要的、或有忌

諱,不然他們也不敢不列。讀官修史書就有這點好處)。對「文革」的錯誤也有

中規中矩的批判,尤其下引這一頁所談到的「知青歌曲」特別精彩:

19

按作者生於 1943 年,文中應不乏他的親身經歷;結論說:

20

「僅從音樂學的角度看,它的自發性和民間性,它的叛逆性格和反主流色彩,

以及其中所閃現的人性之光和真誠之美,卻在『文革』歌曲史頁原本屈指可數的

燭照中,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亮色。」善哉。對「知青歌曲」我先前只有看一些散

文中片段地談到,希望瞭解內情的朋友能多給我一些資料、錄音來研究。

21

梁栢堅:《雷詞》,香港:天行者出版,2011 年 7 月

(「栢」是「柏」的異體字,讀百,粵音 baak3,北方話亦把「柏」讀作「百」

ㄅㄞˇbai3,台灣則讀「伯」ㄅㄛˊbo2。)

又好笑、又有料的「邪典」!本刊第一期談到梁栢堅〈富士康下〉,近日逛

九龍城書展,竟看到他的書,就買下了。封底陳泳謙推薦詞:「梁兄說《雷詞》

是廁所讀物,那我代他提提你,不要坐太久,為歌詞患痔,不值得。」事實上,

讀此書是不至於坐太久的,因為每篇文章都不長,而且你看完一篇就會想起來上

網去找他提到的歌來聽,所以不會拖延如廁時間,是理想的廁所讀物。

本書專講各種歪詞、怪詞、粗詞(如「LMF 大懶堂」、「KZ」、MC MastaMic

等粵語 rap 歌手作品,皆能生猛批判),或者形式特殊,但意旨卻正經而沉重的

詞,也談各種詞人及詞人關心的問題,如歌詞字音被監製和歌手搞錯,乃至錯誤

讀音被以訛傳訛貽害社會──如說「閃爍」的「爍」正音「削 soek3」,許多人

唱成「溺 nik6」,又頗有人把「削」讀成「肖」……對我等母語是國語的讀者來

說,看這等粵語正音的討論,有些難進入狀況,但也挺有趣的。

從選題和內文,可見作者是一個認真的惡搞家。我上段所用「邪典」典出「邪

典電影」(cult film)一詞,相對於「正典」(canon)而立。廣東歌的非主流、另類圈

子裡也真另有一片極為 cultish 的 culture,本書即是此道中人的現身說法,是以

稱為「邪典」,不亦宜乎。

22

一闋形式特殊,但意旨卻正經而沉重的詞。(影片連結)

本書亦收錄黃偉文「歪詞」56 首,可見當年詞人在電台有開節目大改特改,

與眾同樂;台灣的電台與綜藝節目也有唱過「歪歌」(如鄭進一、澎恰恰、許效

舜把〈歡喜就好〉改成〈麻將歌〉),但似乎沒玩得像香港同行這樣癡迷,至今喜

好、懷念者雖不少,也未見有人像梁君這樣把本地的歪歌集中起來研究,前幾期

談到的《台灣阿歌歌》也只講到〈鹽埕區長〉等一兩首。期待台灣將來也能有一

本談「邪典歌曲」的專書。

若論此書的缺點,則是行文較為散漫,想到哪寫到哪,而且針對本地讀者,

外地讀者如我就很難進入狀況,必須邊看邊上網找歌,有時還要查粵語字典。但

這些功課做過,便能瞭解更多粵語歌曲知識及香港的非主流次文化了。

23

另一極有價值的是這篇附錄,讓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混微博了(以前雖有註冊,

但很少上去看);一眾詞人、詞友若已如此蔚為社群,我沒理由不關注啊。

24

小克漫畫《偽科學鑑證》第五集《佛光初現》裡,就記載了某夜一眾詞友拿

香港地名玩文字遊戲的盛事,結局是臨近清晨,黃偉文以破格的一句「將軍澳的

將軍:噢!鰂魚涌的鰂魚:衝!」讓眾人罷手終局。微博等即時性媒體的缺點是

瑣碎,不經整理,難得精華;以後我或許就能承擔一部份這樣的任務,以更增本

刊的史料價值也。

25

崔健〈一塊紅布〉

蒙著一塊紅布的崔健。相關文章連結 影片連結

老實說,我現在還沒準備好深入研究崔健的歌詞,一因為實在難講,二因為

我生長的環境(台北市)和他作品的關係並不大;雖然我上大學開始聽他歌的時

候,也同時在讀大陸的當代文學及各種記述,但畢竟一水隔天涯,感動和震憾就

不會那麼深。然而本期既然提到了他的歌曲,那就至少把歌詞貼在下面吧。

一塊紅布

詞曲、演唱:崔健 收錄於 1990 年《解決》專輯

A1

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

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

你問我看見了什麼

我說我看見了幸福

26

A2

A3

B1

A4

B2

A5

這個感覺真讓我舒服

它讓我忘掉我沒地兒住

你問我還要去何方

我說要上你的路

看不見你也看不見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問我在想什麼

我說我要你做主

我感覺,你不是鐵

卻像鐵一樣強和烈

我感覺,你身上有血

因為你的手是熱乎乎

這個感覺真讓我舒服

它讓我忘掉我沒地兒住

你問我還要去何方

我說要上你的路

我感覺,這不是荒野

卻看不見這土地已經乾裂

我感覺,我要喝點水

可你的嘴將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為我身體已經乾枯

我要永遠這樣陪伴著你

因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嘟……

流行歌曲中,繼承了《楚辭》以來「美人家國」傳統者,一個羅大佑,一個

崔健。所謂「美人家國」,是將君王比作「美人」,寫自己的苦戀;於是男女之愛

(也未必限於男女)和家國之恨,交相糾結,感發出各種深遠宏闊的天問,問天

問地,問黨問妳,也問自己。認識中國與中國人愈深,對此曲的感觸就會更多。

而老崔可敬就在他還是義無反顧要繼續和他相與下去,這便足以激勵一代又一代

人。我想講到這裡就好,再多談就煩冗了。

27

網路集句:在無厘頭與滑稽之間

孔丘字仲尼,you can call him Johnny

有個不知道多少年前(起碼十五年)的老笑話,說古人也有英文名字的,例

如:「孔丘,字仲尼,you can call him Johnny」,然後杜甫字子美,可叫 Jimmy」;

韓愈,號昌黎,可叫 Charlie。我第一次看到時笑了一下,過了幾年,發現不對勁:

怎麼好多人一直在重覆它,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在報刊上出現?余光中 2002 年左

右就在《明報月刊》上又用了一遍,當時這笑話都出來不知道多久了。

這等笑話只能算是俏皮,沒什麼深意(雖然有人覺得它有在諷刺華人取洋名

的習慣),也不夠惡搞。然而,當網友動員起來接龍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以下選錄眾人的智慧結晶,原出處應為 PTT 的 Joke 版:

一、中規中矩類

孔丘,字仲尼,you can call him Johnny.

杜甫,字子美,you can call him Jimmy.

韓愈,號昌黎,you can call him Charlie.

王安石,字介甫,You can call him Jeff.

二、惡搞類

蘇軾,字東坡,you can call him Don't Pull.

孫文,號逸仙,you can call him Eason(陳奕迅英文名).

白樸,字仁甫,you can call him Asshole(5566 成員王仁甫;幾年前 PTT 流

行吐 5566 的槽)

三、三國人物系列

曹操,字孟德,you can call him Mendel (or Monday).

辛毗,字佐治,you can call him George

呂布,字奉先,you can call him Fancy(粵音).

劉備,字玄德, ShitYou can call him .

張飛,字翼德,You can call him Either (or Eat).

28

馬超,字孟起,You can call him Monkey.

黃忠,字漢升,you can call him Handsome.

諸葛亮,字孔明,You can call him Call Me.

四、破格之作

劉楨,字公幹,You can all ...... (「公幹」在台灣除「辦公」的本義之外,有

「大家一起幹」的意思)

And this:

孫朗,字早安,You can call him at seven O'clock.

孫朗,別名孫仁,字早安,是吳大帝孫權的庶弟,孫堅的幼子。此君在歷史

上沒什麼重要事蹟,也給網友拿出來編排,足見光榮《三國誌》系列電腦遊戲的

普及。

在一連串無聊的諧音之中,出來這樣一個從詞義上變化的破格之作,便讓人

耳目一新。這幾年我和長輩談到這個「孔丘字 Johnny」系列的新發展時,就只提

「劉備,字玄德, ShitYou can call him 」和這句 seven O’clock。

變化字義,是比玩弄諧音高一級的食字工夫;變化照樣造句的格式,旁行斜

出,來一個破格惡搞,又高一級。當然,最高級的「食字」是變出來的詞句還有

公道砥平深意存焉,如民國十三年段祺瑞復出,標榜「 」,報人林白水就寫了一

段執政私處墳起篇文章叫〈 〉,「私處墳起」對「公道砥平」,閱者無不叫絕。按

「私處墳起」原是描寫女性陰部凸出的性感身形,這回給林公拿來拆老段的台,

抵死之至,可見老一輩報人的威能。直到 1970 年代,台灣報紙編輯下標還講究

平仄、對仗的,再後來就很少人能再把漢語、漢字玩得這麼高段了。

林白水,字少泉 段祺瑞,字芝泉;這「芝」和「私處」似也扯得上關係。

29

空山新雨後,fire in the hole

先看這篇江蘇人民網報導:

網路新文體“中西合璧” 半句唐詩半句英語

70 後的網友大多體會過中英文夾雜著說話的滋味,這是有原因的:英語背

多了或者美劇看多了,自覺不自覺地順口就溜出來了,而“中西合璧”向來毀

譽參半。近日,突然有網友來了一句中西合璧的段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

思量,Forever Young(永葆青春)。”沒想到,竟然引發網路上刮起一陣詩歌中

西混搭風,網友據此模仿越來越熱烈,遂在網路上也就形成一種新的網路文

體——中西混搭體。(注:括弧中文字為記者所譯)

一個段子造就一種文體

日前,網友“一弛”發了一條微博,“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Forever

Young(永葆青春)。”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網友模仿狂潮。您可能犯嘀咕

了,這不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嘛!前半句的確是《江城子》中的詞句,可這

後半句英文,是“一弛”自己填上去的。網友覺得押韻又好玩,也就跟著照葫

蘆畫瓢,上半句唐詩宋詞開唱,下半句 English 補上,這種“新詩體”在微博上

迅速壯大,11 月 10 日,已經有網友整理出了一整頁的“精品”。

“有情雷人”派

是指那些上半段還情意綿綿,下半段接的卻是“簡單粗暴”的英文詞句。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hey,how do you do.(你好。)

雲中誰寄錦書來?Super high ,suck guy!(超爽,白癡!)

身無彩鳳雙飛翼,get away from me!(離我遠點!)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where is my iPhone? (我 iPhone手機呢?)

“繾綣柔情”派

上半段柔情詩句,下半段英語回應。無論從情感上還是邏輯上都說得通。

春城無處不飛花,let's go to the cinema. (走,看電影去!)

30

問君能有幾多愁,as a boy without a girl. (就像男生沒有女朋友。)

兩隻黃鸝鳴翠柳,what place shall we go. (咱倆上哪去呢?)

此情可待成追憶,why girls always lie to me. (為啥女生總騙我。)

哲理派

此派中人所接詞句中能夠散發出一種釋懷、“看破紅塵”的氣息。

問君能有幾多愁,easy come easy go.(既來之則安之。)

此情可待成追憶,let it be.(就這麼地吧。)

感時花濺淚,changes is never too late.(改變永遠不嫌晚。)

雕欄玉砌應猶在,don't you cry tonight (今夜請不要哭泣。)

“不知所云”派

此派別風格獨特,儘管押韻,但是思維跳躍,前後邏輯常人難以理解。

空山新雨後,fire in the hole (洞裡著火了。)

滿園春色關不住, Friday is coming soon. (週五就要來了。)

床前明月光,there's something wrong. (有點不對頭啊。)

但使龍城飛將在,come on baby don't be shy.(來吧寶貝,別害羞啊。)

春眠不覺曉,yo yo check it out.(注:無實意,說唱 Rap中常用的詞

語)

只是一種網路“文字遊戲”

這些就是全部“精品”了嗎?那你可低估網友們的創作能力了。網友玩了

一會兒詞句混搭覺得不過癮,接著又調整了難度,升級到整首詩詞中西混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forever young(永葆青春),千里孤墳,everything's

gone(啥都沒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hair's long(髮絲三千丈)。昨

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sing a sad song(來首小曲兒),相顧無言,only tears

down(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must hold on(一定要淡定啊)。”

正當眾人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肇事”網友“一弛”又出了“新花

樣”:“Susan(蘇三) 離了洪桐縣,Johnson(將身)來在大街前。Vinson(未

曾)開言我心內慘,過 wonder twins(過往的君子) 聽我言。”這是京劇“蘇

三起解”裡的唱段。Susan、Johnson、Vinson 其實是歐美國家習慣用的人名,而

wonder twins 則是漫畫中的人物。

31

11 月 10 日,記者通過微博私信聯繫到了網友“一弛”,惜字如金的“一

弛”告訴記者,這個所謂的“新詩體”就是個“文字遊戲”,是自己“偶得”

的。

據瞭解,最開始提到的英文“Forever Young”可能是上世紀 80 年代流行的

一支名為“Alphaville”的德國樂隊發佈的第一首歌曲名稱,這首歌在當時流行音

樂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褚琴)

”Fire in the hole”是第一人稱槍戰(First-person shooting)遊戲《Counter Strike》

(簡稱《CS》)中,投擲手榴彈時的語音,記者顯然沒玩過。所列「不知所云派」,

其實很有「興」的詩義存焉──賦、比、興的「興」。「空山新雨後,fire in the

hole」,從山野風光想到槍戰,正是我們這個玩電腦遊戲長大的世代會有的思維。

許多遊戲如《使命召喚》(Call of Duty)都有做得逼真的野戰場景,不過似乎還沒

有人做得「空山新雨後」之類的詩境,且看各公司將來造化如何。

「Let's go to the cinema」文法錯,不應加 the;網路創作,此等錯誤亦

難免,記者對此應該訂正一下,不宜只照引;其中譯也不太傳神,但在這個時代

也不能苛求過甚。

不久之後,應該就會有用上這種句法的流行歌詞了。然而要如何評鑑水準高

低呢?大概就要看跳接、對比中的創意與深意。如「問君能有幾多愁,easy come

easy go」扭轉了原意,消遣得很不錯;「此情可待成追憶,why girls always lie

to me」有餘韻,亦佳,可惜英文部份音節不太順口;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let it be」就接得平平。至於「身無彩鳳雙飛翼,get away from me」、「林

花謝了春紅,太匆匆,where is my iPhone」就很無聊;如果說前面幾則可謂「滑

稽」,這種的就只能說是「無厘頭」。

注:「無厘頭」原寫作「莫釐頭尻」,是廣東南海一帶的粵語俚語。莫釐是指

「沒有道理,分不清楚」,尻則指脊骨尾部或還沒長成的尾巴,讀作「ㄎㄠ kao1」,

在這裡引申為「末端、最尾」之意思。合起來的意思是:形容人或事分不清次序

和頭尾,毫無邏輯。(引自維基百科)「滑稽」者有稽可滑,「無厘頭」則無來由

也無去向,生不出多少意義。1990 年代後香港漸將「無厘頭」文化發展得別具

深意,能犀利諷諭現實的荒誕,這實已升至「滑稽」的層次,吾人若亦欲效此文

體,來個兩句,當先想定你要滑什麼稽(稽:停留/考核/計較,「滑」字則望

文生義即可),然後善用「興」法,或許就可以一刀絕命、抵死至精了。

32

自掛東南枝

近日,又有一首集自 72 首古典詩詞的「文言百搭曲」哄傳網路:

詞:臨池 曲:不詳 唱:(女)D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uWgAJrw_I

A1

少壯不努力

不如自掛東南枝

去年今日此門中

映日荷花別樣紅

飛流直下三千尺

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時難別亦難

一別西風又一年

明朝散髮弄扁舟

33

B1

C1

A2

B2

載將離恨過江南

在河之洲

月上柳梢頭

獨上蘭舟

問君能有幾多愁

卻道天涼好個秋

青青河畔草

二月春風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今日少年明日老

空山新雨後 自掛東南枝

欲窮千里目 自掛東南枝

親朋無一字 自掛東南枝

人生在世不稱意 不如自掛東南枝

秋風肅肅晨風颸 菊殘猶有傲霜枝

廉頗老矣 宛轉蛾眉能幾時

舉杯邀明月 一枝紅杏出牆來

低頭思故鄉 一枝紅杏出牆來

采菊東籬下 一枝紅杏出牆來

侯門一入深似海 一枝紅杏出牆來

車轔轔 馬蕭蕭 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之夭夭 且向花間留晚照

日邊紅杏倚雲栽

蓬門今始為君開

仰天大笑出門去

無人知是荔枝來

臥龍躍馬終黃土

美人帳下猶歌舞

蓬萊文章建安骨

此時有子不如無

詩書萬卷

落紙如雲煙

34

下筆千言

須無一字不用典

離題萬里若等閒

爺娘聞女來 舉身赴清池

阿姊聞妹來 自掛東南枝

小弟聞姊來 琵琶聲停欲語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 安能辨我是雄雌

親射虎 看孫郎 一見知君即斷腸

置彼周行 一樹梨花壓海棠

問君何所之 宣城太守知不知

危樓高百尺 宣城太守知不知

此物最相思 宣城太守知不知

江州司馬青衫濕 宣城太守知不知

紅酥手 將進酒 你既無心我便休

雨疏風驟 韶華不為少年留

東風不與周郎便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深忽夢少年事 惟夢閒人不夢君

後宮佳麗三千人 鐵杵磨成繡花針

出師未捷身先死 分明怨恨曲中論

滿園春色關不住 蘆橘楊梅次第開

病中垂死驚坐起 笑問客從何處來

欲得周郎顧 從此君王不早朝

春眠不覺曉 從此君王不早朝

無端嫁得金龜婿 從此君王不早朝

輕攏慢捻抹復挑 從此君王不早朝

長亭外 古道邊 一行白鷺上青天

爭渡爭渡 栗深林兮驚層巔

道路阻且長 不如高臥且加餐

人生不相見 不如高臥且加餐

驅車登古原 不如高臥且加餐

停車坐愛楓林晚 不如高臥且加餐

思悠悠 恨悠悠 獨立小樓風滿袖

知否知否 與爾同銷萬古愁

35

「後宮佳麗三千人 鐵杵磨成繡花針」是陳年老梗(「鐵杵磨成繡花針」也是

諺語不是詩句,此曲仍用之,當是向這太強大的傳統致敬),數年前網上也已有

「垂死病中驚坐起 笑問客從何處來」等惡搞集句,但直到 2009 年才有這首〈自

掛東南枝〉大規模地整了一番。故曰不玩則已,要玩就玩大的;成功把它玩大,

你便集大成於一身也已矣。

這首歌編曲活潑動聽,男女版歌聲也都很不錯,尤其女版,咬字清晰,情緒

亦歡快,勝過不少時下歌手。可惜「分明怨恨曲中論」的「論」字讀成四聲,錯

了,應該如《論語》讀陽平,二聲ㄌㄨㄣˊlun2。杜甫原詩:「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

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七言律詩都押平聲韻的,這裡

當然也該讀平聲。我大一國文老師教過這首詩,但沒被教過的也應能自己推知,

何況這整首歌也都是押平聲韻,這裡讀成仄聲就突兀了。

此曲玩很大,但玩這麼大也就很難講求深意,還是大家開心就好吧。但雖然

只是搞笑,作者每段都接得不錯,是滑稽,不是隨便亂接,頗見匠心和功底,而

且這樣也就把這些詩句介紹給原已對古典詩詞陌生的一般網友了,我也有幾句是

沒讀過的(實際有幾句還是別講,以免讓人譏笑或說我炫耀)。站在發揚傳統文

化的立場,也該為作者臨池記上一功。

雖題「自掛東南枝」,最後結論還是歸於「不如高臥且加餐」,吃好睡好最重

要,這樣才能好好迎接明日復明日的生活與挑戰。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要大家安

於庸俗庸碌,但這樣就忽略「獨立小樓風滿袖」中的「萬古愁」了。所以說,雖

然這首歌是惡搞,講究起來,還是有些雅量高致可尋的。臨池,不知何許人也,

不簡單!

毛尖:紅爹罩我去戰鬥

最後,我們再看這篇散文;毛尖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犀利的女作家,她本名就

是毛尖,育有一子,名曰王子喬(與漢代傳說中的仙人同名),王子喬六歲時改

編了一首詩〈風在算錢〉,見載於 2010 年韓寒《獨唱團》創刊號也是最後一號。

可謂遺傳了乃母的犀利天赴也。詩曰:「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以下正文。

36

紅爹罩我去戰鬥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9/25/670621.shtml

亦刊於《明報月刊》2011 年 10 月號

早幾年,二奶小三婚外戀還不特別普及的時候,「一枝紅杏出牆來」作為千

古絕配,是最熱門的民間語文。兩情若是久長時,一枝紅杏出牆來。問君能有幾

多愁,一枝紅杏出牆來。山窮水盡疑無路,一枝紅杏出牆來。

不過很快,紅杏出牆的社會效應沒有了。飯桌上,寶爺問,最近有什麼新聞?

要是告訴他,微博上又有人跟子善老師示愛了,大家就會覺得,這有啥?所以,

網上小曲很多人讚歎,個個感同身受:奴讓你親了嘴,摸了腿,衣衫兒盡褪,變

著法兒睡,不恨不悔,哪怕是盡皆作廢。奴為你醉時似醒,醒時如醉,到此刻猶

在夢中,怎捨得掰扯些孰錯孰對?冤家呀,卻怎的奴這一片癡心都付了你,只換

了一句「我還有個會……」

我還有個會。嘿嘿,能讓姑娘愛情狼狽、青春遭罪,還能「有個會」開溜的,

能是誰?所以,這些年,二奶小三也跟弱勢群體一道,紛紛出來唱曲打黑,當然,

曲兒不能太直白,轉個小彎,比如:洛陽親友如相問,縣長夫人在巴黎。春風得

意馬蹄疾,縣長夫人在巴黎。朝辭白帝彩雲間,縣長夫人在巴黎。莫愁前路無知

己,縣長夫人在巴黎。

縣長夫人在巴黎。語法上,這叫借代。反正呢,現在的情況是,這種借代,

老百姓沒一個看不懂。縣長夫人,縣長公子,都不用說具體事蹟,微博上就豎起

中指一片。這樣惡性的官場生態,讓有關專家出來解釋一下,可能還是老百姓心

理不正常,仇富!仇官!不過,最近接連出爐的四大名爹,算是官場顯形了一把。

四大名爹,蒙太奇一樣:李剛。王軍。盧俊卿。還有少將李雙江。

河北大學生李啟銘駕車撞人後,激情喊出:「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

九零後郭美美網上炫富自稱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撐腰的是一個對她只有靈

魂要求的紅十字會乾爹王軍;八零後盧星宇手握慈善鉅資,頭銜還能嚇倒郭美美,

全球華商未來領袖俱樂部秘書長和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她爹呢,世

界傑出華商協會主席;四大名爹壓陣的,全國人民耳熟能詳,李雙江!兒子李天

一十五歲,無牌駕車,打了人還叫囂,看你們誰敢撥 110!

歐,要是只有草民一個,真還是不敢打,不過,天一小朋友太沒時代感了,

37

就算你爹是元帥,也禁不起你當著廣大人民撒潑動粗。畢竟,咱不是高俅的時代

耶!

不過,作為名爹,倒也不用怕。一來呢,名爹後浪推前浪,李雙江出事,李

剛就顯得渺小了,所以,李雙江再熬熬,等李三江出事,事情也就過了;二來呢,

像郭美美這樣連乾爹的性質都不知道的奇女子,也已經被我們的時尚雜誌封為上

流社會標本,各種訪談,各種歡樂,出名趁早,管它泰山還是鴻毛。

所以,雖然四大名爹已經臭名昭著,但是,「紅爹罩我去戰鬥」卻也成了普

羅戰歌:登達達登,紅爹閃閃亮,罩我去戰鬥,砸碎所有的窮光蛋,萬人面前把

臉掙,把臉掙!比如,我在家樂福排隊付款,前面的一對夫妻,老婆就在鼓勵老

公:拼爹的時代啊!轉過身,我也鼓勵自己老公:要有出息!

如果沒出息,就只能在家寫宋詞嘍。

「縣長夫人在巴黎」。這張圖被廣泛轉貼,我特別挑了一張署名「黯然神傷」

的。有人說這不是真相而是行為藝術,你都不知道這是揶揄還是辯護。另「紅爹

罩我去戰鬥」歌詞改自《小小竹排江中游》,版本不少,選錄其一如下:小小寶

馬無牌遛,套牌奧迪跟我走,有人擋我路,直接上拳頭,打架鬥毆一起上,爹的

教導記心頭。小小年紀實在牛,不由分說把人揍,紅爹閃閃亮,罩我去戰鬥,坑

爹二代如潮湧,前赴後繼跟爹走,砸碎所有的窮光蛋,萬人面前把臉丟。「丟」

字立場放錯了,毛尖改成「把臉掙」才是好的反諷,只是犧牲了韻腳。

(本期完)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