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的“诉苦信”养猫的汉子你好心肠app.why.com.cn/epaper/shzk/images/2016-02/23/a23/a23.pdf ·...

1
1615 23 2016. 02.23 如果说,北大校园里那群由师生教工喂 养的大肥野猫们熏陶了浓厚的学术气息,那 么,观复博物馆里的这些猫多少就沾染出了些 人文仙气。不管是大名鼎鼎的观复博物馆的 猫,还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猫,如何称呼,都 算不上拉大旗扯虎皮地夸耀她们品种、血统如 何高贵到不可一世。其实,她们跟其他的猫一 样,脱离不了肉身凡胎的底子,有七情六欲,被 贪、嗔、痴等思惑所困扰。 豢养小动物者,大抵跟种花、藏玉等一 样,养的是一种心境,首先是专业知识的日积 月累,尔后是对人和动物、自然、器物之间关系 的观照深省。老马坦承自己从小已知“男不玩 猫,女不玩狗”的俗谚,但在收留这六只猫的 若干年中,他在增长养猫常识的同时,更在阅 读“猫性”:人会势利,忍受胯下之辱,可猫不 会,她十足高冷;她不会说话,可是她心里跟 明镜儿似的;她没有接受过捉老鼠、抓麻雀的 专业训练,却在某些时候出人意料地展现天 性和本能;她们也有好恶,还会分派别,搞帮 派主义;要时常夸她们好看,因为她们有自尊 心,她们懂人类要比人类懂她们的多得多…… 一切归总于一句话:“动物有人所不知的灵 性,长于人而人常不知,人的悲哀就在于此。” 当然,老马也认知到,由于物种的不同,猫 在人的眼中是个宠物,可人在猫眼中是衣食父 母,因此,须对这些小生命承担照顾爱护的职 责。这一点,我想,我也有发言权。曾几何时,如 老马听到的那句俗谚一样,我一直认为,男人 如狗,所以也只能养忠诚不二、哥们义气十足的 狗,猫就留给那些慵懒的、疏离的、高冷的、有 点情绪化的女子们吧,所以,我会称呼狗儿为 “他”,称呼猫儿为“她”,平生倒是养过几只 狗,但从未成为任何猫儿的爹。 2015年从新疆回京,不知被哪家邻居抛 弃的一只小猫穿行于楼道间,饥肠辘辘,叫唤 养猫的汉子你好心肠 l 蟠龙海 l 资料 王尔德的“诉苦信” l 唐骋华 l 资料 有经验的文学读者恐怕都了解,但凡好诗人,都 写得一手漂亮文论,而评论家、小说家却未必会懂得怎 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现代西方的大诗人,从布罗茨基 到谢默斯·希尼,从保罗·瓦莱里到T.S.艾略特,都莫不 在诗名之外,兼以评论家著称。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 并不鲜见,卞之琳、穆旦都是文学评论高手,读他们的 文论,同样是一番令人欣喜的体验,个中享受恐怕不在 阅读他们的诗歌之下。 所以,当W·H·奥登在中文世界的第一部文论《序 跋集》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这位大诗人将 给他的读者带来意料之中的惊喜。 在大多数现代人眼中,“诗人”是一个多少有些奇 怪的物种,不仅因为他们的身份常带给人以高绝冷艳 之感,更因为在为生计而忙碌的芸芸众生的想象中,无 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多 半都免不了“游手好闲”的嫌疑,就如奥登在书里说 的:“抒情诗人总是面临一个问题,即在为数不多的灵 感时刻之余该做什么的问题……我们都了解过其他一 些抒情诗人的生平,他们要么潜心创作枯燥的长诗,要 么就是失了无邪天真,整日沉湎酒色,寻欢作乐,完全 称不上度过丰富充实的人生。” 而正是这部书以及作者其他文论作品(如《染匠 之手》)的存在表明,奥登完全不是一个人们假象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百无聊赖的诗人。他不仅背负“顽 l 马维 l 资料 真诚地继承那个时代的自律 《观复猫》 作者: 马未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序跋集》 作者: W. H. 奥登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1895年,即整整121年前,英国大作家奥斯 卡·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的行为”被法庭宣判 有罪,关进伦敦本顿维尔监狱,半年后又转入 雷丁监狱。直至刑满释放,王尔德总共坐了三 年牢。到雷丁监狱不久,他就奋笔疾书,写下了 《自深深处》。 这其实是一封长信,收件人阿尔弗莱 德·道格拉斯,正是王尔德“有伤风化”的具 体对象。有关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美国学者 理查德·艾尔曼在《奥斯卡·王尔德》中有详 细描述。本文就只谈这封长信。 服刑期间,王尔德一直苦等道格拉斯来 信,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来。他为道格拉斯坐 牢,结果,后者只顾着在外面潇洒。更过分的是,他还想发表王尔德的 信件,趁机赚一票。王尔德失望加愤怒,于是写信教训这小子。 一开头,王尔德历数了道格拉斯的种种缺陷、自己的种种好 处。基本意思是:我对你有多么好,而你又多么薄情寡义。字里行间的 那股子怨气,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但王尔德毕竟是王尔德,即便 发牢骚,这位唯美主义大师也不同凡响。金句不停从笔尖跳出来不 说,还谈论了爱情、家庭、艺术、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而且都颇有见 地。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有:“恶大莫过于浮浅。无论什么,领悟了 就是。”“你的毛病不是少不更事,而是对生活懂得太多。”等等。 因为写得太出色了,这封信成为了文学经典,广为流传。 本书中译本很早就有了,题为《王尔德狱中记》。这大概是想让中 国读者有个直观印象,跟王尔德自拟的标题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本书 原题De Profundis,拉丁文,典出《圣经 旧约 诗篇130》:“Out of the depths I cry to thee,O LORD!”(上帝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因此也有 人译作《来自深渊》。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纯深别出心裁,译作《自深深处》。为 什么不是“自深处”呢?朱纯深在译后记里解释说,连用两个“深”字使 意境更长远,读者还会联想起古典诗词,如“庭院深深深几许”“回到 记忆深深处”等等。 以我之见,朱纯深教授的《自深深处》是目前最精当的中文译 本,文字之流畅、准确、雅驯,堪称“信达雅”的典范。书本身更是值得 一读再读。由于出狱后王尔德郁郁而终,《自深深处》和《雷丁监狱之 歌》是他晚期最重要的作品。 童”之名,而且作为冰 岛人的后裔和成长于 维多利亚时代的父母 的孩子,尽管本身“痛 恨 教 条、惯 例 和虚 伪 的情感表 达,然而,他 们还是继承了那个时 代的自律和一丝不苟 的精 神”,可以说他 对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 段评论,也完全适用于 他自己。奥登数十年如 一日维持着自己严谨 的作息时间表,甚至到 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工 作时间他会很不客气地让访客吃闭门羹;哪怕是在别 人家做客,他也总不忘提醒主人要按他的时间表准时进 餐;休息时间一到,即使家里仍高朋满座,他也会径自走 进卧室;晚上在外会客,总会赶在睡眠时间之前到家。不 过,今天想来,也可能正是由于这种颇有些刻板的生活节 奏,使奥登这位并不很长寿的诗人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创 作精力:生前共出版诗集35部,而在其身后出版的全集 中,光散文就占了煌煌六大卷,无论诗文,许多文字一旦 问世,即成经典。 那么眼前这部献给汉娜·阿伦特的序跋集呢?我敢 说,若不是事先说明这是一部序跋集,读者一定很难看 出来。尽管作者在收进书中的《一个务实的诗人》中曾说 过:“我敢说,每个评论家一定会意识到,他不得不以快于 正常阅读的速度看书”,似乎在为自己作文时可能的轻慢 寻找些许解脱的借口,但通读过这部包涵了46篇序言、导 言和书评的文集,除了赞叹作者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之 外,我们简直做不了什么,单就论题的广博而言,恐怕就足 以令吾国的任何一位作家汗颜,更惶论普通读者。不过从 风格而言,整部书仍然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诗,内中包涵了 奥登中晚期诗歌中常见的克制和安静,这或许也是奥斯维 辛之后依然在写作的诗人可以运用的最佳方式。 书中有一篇《G先生》,发表于《纽约书评》,谈论的 是一本有关歌德的书。这位“G先生”或许是奥登心中最 为尊崇的文学前辈,在文章结尾处他称之为“亲爱的G先 生”,而不是“伟大的G先生”——事实上,奥登本人也确 曾自我期许为“大西洋的小歌德”。在文中他这样描述自 己的这位偶像:“有时候人们觉得他傲慢自大,是个令人 讨厌的老家伙,有时候又觉得他满嘴谎言,是个虚伪的老 人家……可是虽然人们会抱怨,最终却不得不承认他是 个优秀的诗人,也是个伟大的人物。”读完整部文集,你 会觉得这根本就是奥登晚年的夫子自道,他这是在将 自己的形象投射到歌德身上,而且说得一点儿没错。也 许,正如人们常说的:“只有三流诗人才是真诚的。” 得极其可怜。我便和家人给她准备了小鱼干、鱼 肠、鱼骨头、米饭、水,坚持三餐喂她,还趁有洁 癖的老人不在家,偷偷把她抱回家给她洗了个 美美的热水澡,用电吹风给吹干,给她在冰冷的 地板砖上铺了块绒布。因为房间太小,实在不方 便把她领进门,可是会给她打开防盗门的小窗 户,让她看得到家里的黄色暖光,听得到我们一 家人的欢笑,复习她曾经经历过的人世温暖。工 作之余,跑到楼道里跟她戏耍一会儿,抚摸她 圆不隆咚的脑袋,让她舒服得昏昏入睡,感知人 体的独特温度和善意;每晚入睡前,还不忘透 过猫眼看她乖乖地蜷缩成一团毛线球睡去的萌 样,心都快化成水了。哎,还没当爹,便在这些喵 星人这里体验到了一种浓浓的父爱,与她交换着 关于生命的神秘信息。我想,我和老马应该可以 建立某种共同语言,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可 以如此爱猫、照顾猫的男人该拥有如何千回百 转、慈祥温润的菩萨心肠? 两百页左右的《观复猫》,收录了大量反映 喵星人百态的图片,字数不过2万挂零,爱猫人 士不顾一切会藏收,异见者恐会讥讽老马在“消 费”他收养的这群喵星人。无论她们的前世是弃 子、叫花子还是流浪儿,老马都把今生的她们悉 数领进门,还尊其为“猫馆长”,就像逗趣的老公 叫唤妻子为“司令”一样,口头上是让渡权力,实 际是表达爱意。 《自深深处》 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出版社: 雅众文化/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Dec-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王尔德的“诉苦信”养猫的汉子你好心肠app.why.com.cn/epaper/shzk/images/2016-02/23/A23/A23.pdf · 明快的节奏,在内容上触到了时代的脉搏和人性的奥

阅读

1615

22

2016.02.23

悦读

1615

23

2016.02.23

悦读

如果说,北大校园里那群由师生教工喂

养的大肥野猫们熏陶了浓厚的学术气息,那

么,观复博物馆里的这些猫多少就沾染出了些

人文仙气。不管是大名鼎鼎的观复博物馆的

猫,还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猫,如何称呼,都

算不上拉大旗扯虎皮地夸耀她们品种、血统如

何高贵到不可一世。其实,她们跟其他的猫一

样,脱离不了肉身凡胎的底子,有七情六欲,被

贪、嗔、痴等思惑所困扰。

豢养小动物者,大抵跟种花、藏玉等一

样,养的是一种心境,首先是专业知识的日积

月累,尔后是对人和动物、自然、器物之间关系

的观照深省。老马坦承自己从小已知“男不玩

猫,女不玩狗”的俗谚,但在收留这六只猫的

若干年中,他在增长养猫常识的同时,更在阅

读“猫性”:人会势利,忍受胯下之辱,可猫不

会,她十足高冷;她不会说话,可是她心里跟

明镜儿似的;她没有接受过捉老鼠、抓麻雀的

专业训练,却在某些时候出人意料地展现天

性和本能;她们也有好恶,还会分派别,搞帮

派主义;要时常夸她们好看,因为她们有自尊

心,她们懂人类要比人类懂她们的多得多……

一切归总于一句话:“动物有人所不知的灵

性,长于人而人常不知,人的悲哀就在于此。”

当然,老马也认知到,由于物种的不同,猫

在人的眼中是个宠物,可人在猫眼中是衣食父

母,因此,须对这些小生命承担照顾爱护的职

责。这一点,我想,我也有发言权。曾几何时,如

老马听到的那句俗谚一样,我一直认为,男人

如狗,所以也只能养忠诚不二、哥们义气十足的

狗,猫就留给那些慵懒的、疏离的、高冷的、有

点情绪化的女子们吧,所以,我会称呼狗儿为

“他”,称呼猫儿为“她”,平生倒是养过几只

狗,但从未成为任何猫儿的爹。

2015年从新疆回京,不知被哪家邻居抛

弃的一只小猫穿行于楼道间,饥肠辘辘,叫唤

养猫的汉子你好心肠文 l 蟠龙海 图 l 资料

王尔德的“诉苦信”文 l 唐骋华 图 l 资料

《陌生的经验》

作者: 陈丹青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份杂碎》

作者:安德鲁·科伊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利用业余时间拯救世界》

作者:加斯·桑顿姆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New book

本书讲了许多事,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

可,威尼斯画匠卡帕齐奥,舞女出身的瓦拉东,民国闺

秀女画家,宫廷画师徐扬,战死沙场的巴齐耶……多数

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与作品,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

“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

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记录了中华饮食文明随大量中国移民到达美国后的

发展历史,立场中立,可读性强,视角独特,资料详实,对

读者了解近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中餐对美国

本土的影响,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引人入胜的叙述。几

场重要宴会的菜单与场景都尽量还原,重要的历史误会

也予以辨析,比如李鸿章的杂碎和左宗棠鸡。

再麻烦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问题其

实都是可以用科学方法搞定的。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

家们在正儿八经的研究之外,产生了很多用来对付社会

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妙招,而且他们也乐于分享给普通读

者,特别是有了本书作者这么一位善于说人话的极客作

家来加以阐释之后,奇思妙想立刻就变得接地气了。

有经验的文学读者恐怕都了解,但凡好诗人,都

写得一手漂亮文论,而评论家、小说家却未必会懂得怎

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现代西方的大诗人,从布罗茨基

到谢默斯·希尼,从保罗·瓦莱里到T.S.艾略特,都莫不

在诗名之外,兼以评论家著称。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

并不鲜见,卞之琳、穆旦都是文学评论高手,读他们的

文论,同样是一番令人欣喜的体验,个中享受恐怕不在

阅读他们的诗歌之下。

所以,当W·H·奥登在中文世界的第一部文论《序

跋集》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这位大诗人将

给他的读者带来意料之中的惊喜。

在大多数现代人眼中,“诗人”是一个多少有些奇

怪的物种,不仅因为他们的身份常带给人以高绝冷艳

之感,更因为在为生计而忙碌的芸芸众生的想象中,无

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多

半都免不了“游手好闲”的嫌疑,就如奥登在书里说

的:“抒情诗人总是面临一个问题,即在为数不多的灵

感时刻之余该做什么的问题……我们都了解过其他一

些抒情诗人的生平,他们要么潜心创作枯燥的长诗,要

么就是失了无邪天真,整日沉湎酒色,寻欢作乐,完全

称不上度过丰富充实的人生。”

而正是这部书以及作者其他文论作品(如《染匠

之手》)的存在表明,奥登完全不是一个人们假象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百无聊赖的诗人。他不仅背负“顽

《旧天堂》的故事很好看,写的是一帮奇奇怪

怪的人,比如魔术师、二手书店老板、街头霸王、独

居老人、按摩女郎,等等。他们都来自一个叫“月拢

沙”的小地方,进入城市后发生了千奇百怪的故事。有

的故事很荒诞,比如:一个农村老大姐进入城市的

第一天,吃龙虾、住总统套房;有的故事很现实,现实

到你完全想象不到,比如小镇青年的性与爱;有的故

事很悲怆,比如一个动物园饲养员,为了让孩子游一

次动物园,不得不铤而走险。小说一共有八个短篇小

说,这些短篇小说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有的转载

过,也获得过一些文学奖项。

钟二毛说:“我想写出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外来人

口的漂泊感、无力感、绝望感。城市里待不住,故乡可

以回但回不去,即使回去了最后还是重返大城市。这

是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这种感觉,跟中国社会转型

期农村土地荒芜、乡村文明与秩序基本丧失有很大

关系。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乡村文明基本丧失的故

事。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著名作家薛忆沩评价《旧天堂》说,钟二毛的小

说在气质上幽默又忧郁,在形式上有精巧的变化与

明快的节奏,在内容上触到了时代的脉搏和人性的奥

秘。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则谈道,书中像《死鬼的

微笑》《回家种田》这样的作品,在近十多年来中国

的短篇小说创作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文 l 马维 图 l 资料文 l 言一 图 l 资料

书评

书评 真诚地继承那个时代的自律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

《旧天堂》

作者:钟二毛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观复猫》

作者: 马未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序跋集》

作者: W. H. 奥登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1895年,即整整121年前,英国大作家奥斯

卡·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的行为”被法庭宣判

有罪,关进伦敦本顿维尔监狱,半年后又转入

雷丁监狱。直至刑满释放,王尔德总共坐了三

年牢。到雷丁监狱不久,他就奋笔疾书,写下了

《自深深处》。

这其实是一封长信,收件人阿尔弗莱

德·道格拉斯,正是王尔德“有伤风化”的具

体对象。有关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美国学者

理查德·艾尔曼在《奥斯卡·王尔德》中有详

细描述。本文就只谈这封长信。

服刑期间,王尔德一直苦等道格拉斯来

信,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来。他为道格拉斯坐

牢,结果,后者只顾着在外面潇洒。更过分的是,他还想发表王尔德的

信件,趁机赚一票。王尔德失望加愤怒,于是写信教训这小子。

一开头,王尔德历数了道格拉斯的种种缺陷、自己的种种好

处。基本意思是:我对你有多么好,而你又多么薄情寡义。字里行间的

那股子怨气,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但王尔德毕竟是王尔德,即便

发牢骚,这位唯美主义大师也不同凡响。金句不停从笔尖跳出来不

说,还谈论了爱情、家庭、艺术、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而且都颇有见

地。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有:“恶大莫过于浮浅。无论什么,领悟了

就是。”“你的毛病不是少不更事,而是对生活懂得太多。”等等。

因为写得太出色了,这封信成为了文学经典,广为流传。

本书中译本很早就有了,题为《王尔德狱中记》。这大概是想让中

国读者有个直观印象,跟王尔德自拟的标题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本书

原题De Profundis,拉丁文,典出《圣经•旧约•诗篇130》:“Out of the

depths I cry to thee,O LORD!”(上帝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因此也有

人译作《来自深渊》。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纯深别出心裁,译作《自深深处》。为

什么不是“自深处”呢?朱纯深在译后记里解释说,连用两个“深”字使

意境更长远,读者还会联想起古典诗词,如“庭院深深深几许”“回到

记忆深深处”等等。

以我之见,朱纯深教授的《自深深处》是目前最精当的中文译

本,文字之流畅、准确、雅驯,堪称“信达雅”的典范。书本身更是值得

一读再读。由于出狱后王尔德郁郁而终,《自深深处》和《雷丁监狱之

歌》是他晚期最重要的作品。

Q:《旧天堂》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A:2003年,正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期,我一时兴起用了两个礼拜,写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完

后贴到文学论坛里,点击率很高,2005年顺利出版。出版之后,虽然很畅销,但我自己觉得写得非常烂。这

以后,一直到2009年,我停止了写作,读了一批文学经典,开始正儿八经琢磨“小说”二字。2009年春天,我

再次写作,写了十二三个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有两个出版了。我的写作有个特点,就是规划性很强。短

篇小说,我想到的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写。第一个系列,我称之为“月拢沙”系列。因为八个故事里的主人

公,都来自一个叫“月拢沙”的小地方。“月拢沙”是我虚构的一个地名。

Q:“月拢沙”系列主要想表达什么?

A:“月拢沙”系列,聚焦的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状态。少年记忆里,夏天最

美的一幕就是月光照在河边的沙地上。我用一个极美的地名“月拢沙”,纪念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乡村和乡村

文明。

Q:你的短篇小说和一般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

A:“月拢沙”系列一般分为经验写作和思考性写作。经验写作就是写自己的感受、个人记忆,永远跳

不出“我”,所谓的“我手写我心”。思考性写作,更注重题材是否切中了这个时代的要害,是否对当下人的

生活有所反思。我是属于后一种。这可能跟我的职业有关。我当过三年警察和十多年的新闻记者,喜欢观

察、思考。发现并准确归纳总结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我有这个信心。因此,我的短篇小说更讲究故事的时

代感、语言的幽默、结局的荒诞性。用通俗的话讲,更接地气一些,自然,阅读障碍也要小一些。

Q:一方面,你跟70后作家一样,写纯文学,有文学期刊情结,很多小说都事先在文学期刊上发

表;另一方面,你的长篇小说比较畅销,市场意识很强;还有,你还特别注重培养粉丝,微信公众号运营

得很好......如何看待你自己的这种多面性?

A:短篇小说,往功利一点说,我是拿来打江湖的,因为它最显功力。就是说,你是70后,你必须要有这

个武器,你不能一上来就说我是商业写作、市场写作。

但是作品发表在纯文学刊物上太寂寞了,读者太少,而且很大一批读者都是同行、评论家,真正的纯读

者,不多的。没有读者,我觉得我的写作毫无价值,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带带孩子。所以我的长篇小说,会比

一般的同龄作家更讲究市场性。畅销书的套路和奥秘,我熟悉得不得了。但我又不能为了写畅销书而追随

流行,这种单纯为了钱的写作我是不干的。我也不缺这个钱。为了钱写十几万字,这是对汉字和汉语的不尊

重。我很在乎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我还是想写出文学性和市场兼备的作品。这样的写作就有了难度。2014

年冬天出版的《小中产》,书出版的消息一公布,两个星期有16家影视机构争夺影视改编权。这都是我意料

之中,因为我提出了一个“小中产”的概念,概括了中国日益兴起的庞当的一个人群。后来《新周刊》做了一个

封面专题,专题名字就叫:小中产。

我为什么要做微信公众号,培养粉丝?除了虚荣,我是有思考的。以前,出版物少,读者热衷阅读文

学,在供需关系上,作家和作品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现在,反了!怎么办?作家必须走到台前,主动拥抱读

者。主动拥抱读者,是一个策略,并不是说拥抱了读者,就可以降低作品质量。

Q:你怎么看自媒体时代的文学?

A:文学是每个人的文学,没有标准。有的人的文学,就是写给自己或者少数人看的,但你不能说他的不

是好文学。但如果说,文学要走进读者的话,我觉得,最需要变化的是,写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距离太

远了,曲高和寡;太近了,过于流俗。这里一定有一个合适的距离,那即是作品题材是大家感兴趣的,但给到

读者的又是全新的感受。这样一个作品,可能会赢得较多的读者,同时保持了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质地和

含金量。

文学艺术,我始终相信“内容为王”。你不能给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就算每个手机一开屏,就

是你的作品也没用。因为文学不像笑话、娱乐八卦,不用动脑子就可以哈哈一笑,文学需要你眼睛看、心里

读、脑子还要思考,然后转换成某种情绪或思考。何况文学作品篇幅还很长,要读下去不仅需要时间还要

有耐心。

Q=生活周刊 A=钟二毛

新书

童”之名,而且作为冰

岛人的后裔和成长于

维多利亚时代的父母

的孩子,尽管本身“痛

恨教条、惯例和虚伪

的情感表达,然而,他

们还是继承了那个时

代的自律和一丝不苟

的精神”,可以说他对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

段评论,也完全适用于

他自己。奥登数十年如

一日维持着自己严谨

的作息时间表,甚至到

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工

作时间他会很不客气地让访客吃闭门羹;哪怕是在别

人家做客,他也总不忘提醒主人要按他的时间表准时进

餐;休息时间一到,即使家里仍高朋满座,他也会径自走

进卧室;晚上在外会客,总会赶在睡眠时间之前到家。不

过,今天想来,也可能正是由于这种颇有些刻板的生活节

奏,使奥登这位并不很长寿的诗人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创

作精力:生前共出版诗集35部,而在其身后出版的全集

中,光散文就占了煌煌六大卷,无论诗文,许多文字一旦

问世,即成经典。

那么眼前这部献给汉娜·阿伦特的序跋集呢?我敢

说,若不是事先说明这是一部序跋集,读者一定很难看

出来。尽管作者在收进书中的《一个务实的诗人》中曾说

过:“我敢说,每个评论家一定会意识到,他不得不以快于

正常阅读的速度看书”,似乎在为自己作文时可能的轻慢

寻找些许解脱的借口,但通读过这部包涵了46篇序言、导

言和书评的文集,除了赞叹作者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之

外,我们简直做不了什么,单就论题的广博而言,恐怕就足

以令吾国的任何一位作家汗颜,更惶论普通读者。不过从

风格而言,整部书仍然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诗,内中包涵了

奥登中晚期诗歌中常见的克制和安静,这或许也是奥斯维

辛之后依然在写作的诗人可以运用的最佳方式。

书中有一篇《G先生》,发表于《纽约书评》,谈论的

是一本有关歌德的书。这位“G先生”或许是奥登心中最

为尊崇的文学前辈,在文章结尾处他称之为“亲爱的G先

生”,而不是“伟大的G先生”——事实上,奥登本人也确

曾自我期许为“大西洋的小歌德”。在文中他这样描述自

己的这位偶像:“有时候人们觉得他傲慢自大,是个令人

讨厌的老家伙,有时候又觉得他满嘴谎言,是个虚伪的老

人家……可是虽然人们会抱怨,最终却不得不承认他是

个优秀的诗人,也是个伟大的人物。”读完整部文集,你

会觉得这根本就是奥登晚年的夫子自道,他这是在将

自己的形象投射到歌德身上,而且说得一点儿没错。也

许,正如人们常说的:“只有三流诗人才是真诚的。”

得极其可怜。我便和家人给她准备了小鱼干、鱼

肠、鱼骨头、米饭、水,坚持三餐喂她,还趁有洁

癖的老人不在家,偷偷把她抱回家给她洗了个

美美的热水澡,用电吹风给吹干,给她在冰冷的

地板砖上铺了块绒布。因为房间太小,实在不方

便把她领进门,可是会给她打开防盗门的小窗

户,让她看得到家里的黄色暖光,听得到我们一

家人的欢笑,复习她曾经经历过的人世温暖。工

作之余,跑到楼道里跟她戏耍一会儿,抚摸她

圆不隆咚的脑袋,让她舒服得昏昏入睡,感知人

体的独特温度和善意;每晚入睡前,还不忘透

过猫眼看她乖乖地蜷缩成一团毛线球睡去的萌

样,心都快化成水了。哎,还没当爹,便在这些喵

星人这里体验到了一种浓浓的父爱,与她交换着

关于生命的神秘信息。我想,我和老马应该可以

建立某种共同语言,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可

以如此爱猫、照顾猫的男人该拥有如何千回百

转、慈祥温润的菩萨心肠?

两百页左右的《观复猫》,收录了大量反映

喵星人百态的图片,字数不过2万挂零,爱猫人

士不顾一切会藏收,异见者恐会讥讽老马在“消

费”他收养的这群喵星人。无论她们的前世是弃

子、叫花子还是流浪儿,老马都把今生的她们悉

数领进门,还尊其为“猫馆长”,就像逗趣的老公

叫唤妻子为“司令”一样,口头上是让渡权力,实

际是表达爱意。

《自深深处》

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出版社: 雅众文化/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