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 件件实事温暖人心 - epaper.cqrb.cn人心。...

1
11.4 万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 “你看看,现在政策有多好。”12 月 13 日,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四社,贫困户钟明华 从兜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 “这是前几天刚分 的红,还没来得及存呢。” 记者数了数,好家伙,真不少,足有 3000 多元。 这笔钱是怎么来的呢? 天台村支部书记张泽明娓娓道来: “我们 把一部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企业里, 约定按照一定比例为贫困户分红,这样就可 以让贫困户有一定的保底收入。” 钟明华的3032.1元,分别来自6家企业, 其中养牛的澳林牧业分红963.2元,喂猪的 巨吉农业分红818.1元,养殖山羊的广良公 司分红399.9元。此外,还有3家农业企业的 分红,分别为 594 元、208.1 元和 48.8 元。 “我还在基地里打工呢!”钟明华说,自己 虽然因为尘肺病做不了太重的体力活,但基 地里的活路基本还能应付,一个月有3000多 元工钱—有了这两笔收入,钟明华跨过了 贫困线。 今年,像钟明华这样甩掉贫困帽的农村 贫困群众,全市共有11.4万。随着脱贫攻坚 进入收官阶段,对剩余贫困户的攻坚成为了 重中之重。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 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 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市上下把解决“两不 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市扶贫办负责人说,“两不愁三保障”是 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 关系脱贫攻坚战的质量。 “两不愁”,重点是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完 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就 业转移,开展消费扶贫,稳定增加收入,确保 每一个贫困人口吃穿不愁; “三保障”,分别是 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和住房安 全有保障。 产业是贫困群众长效脱贫的基石。我市 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改为奖励、贷款、借 款、股份及酬劳,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贫 困户钟明华的股份收入正是来源于此。 单单是收入过了线也不成,高质量脱贫 要求为群众解决部分发展需求。于是,我市 继续在“三保障”方面发力。 其中,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今年全市投 入10.9亿元,用于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 善和能力提升;投入资助资金 38.4 亿元,精 准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2亿元设立健康 扶贫医疗基金,1.9亿元购买精准脱贫保险, 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同时 推进分级诊疗,区县域内就诊率达90%。 住房保障方面,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资金6.8亿元,做到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 且有愿意改造的贫困户“应改尽改”。此外, 下达农村饮水投资计划4.12亿元,针对水量 不达标、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供水保证率不达标等问题精准帮扶,确保农 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种种措施叠加,助推11.4万农村贫困群 众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新生活。钟明华 的媳妇郑彩成说,今年6月,她在县人民医 院做手术总计花费一万三千元,自费只有 1300 元。 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资助惠 及近 6 万人 又到一年中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季节, 当很多大学生还在为找工作忙碌时,重庆理 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文亮,已 经确认被成都一家无人机公司录用,开始在 这家公司实习。“如果没有大学生资助政策, 我的梦想不可能实现。”杨文亮感慨地说。 从2017年底起,重庆开始对重庆籍建档 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实施学费资助政策,该 政策也是今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杨文 亮便是其中的受助学生。 据重庆市教委的数据显示,2019-2020 学年,全市共向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 学生实施学费资助资金3.92亿元,惠及5.9 万人。 “只要是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 学生,无论在市内还是市外高校就读,都可 以享受这项政策,而且在读期间即使家庭 脱贫也依然延续资助直至该生毕业。”重庆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政策在原有 保障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的基础上,兜底解 决了他们的学费,切实减轻贫困大学生的 经济负担。 除此以外,重庆还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 的改善与能力提升,实现“幼有所育”。预计 到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普 惠率巩固在80%以上,全市99%的义务教育 学校达到“20 条底线”要求。 此外,重庆高职扩招工作有序推进,得到 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10所高职院校入选 国家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四好农村路”路网密度继续 保持西部第一 每年3月和10月,巴南南湖多彩植物园 的红枫都会如期绽放,成为了当地一张乡村 旅游新名片。但过去由于乡村道路狭窄、安 全设施缺失,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考验,重大 节假日乡村道路堵车现象十分严重。 “农村公路一到周末就堵,一遇到下雨 就容易塌方,红枫虽然吸引了许多市民来打 卡,但不尽人意的公路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我们很过意不去。”巴南区南彭镇相关负责 人说。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今年南彭街道升 级改造了多条道路,将景区周围的彩景路、牟 新路、滩望路从原来 3.5 米宽的砼路面,升级 改造成6米宽的沥青路,极大地缓解了南湖 多彩植物园路段的交通压力。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出 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农村产业发 展。 在大足区龙水镇,前不久又有两条农村 公路建成通车,延伸进当地的雷竹产业园,解 决了企业的运输难题。大足区龙水镇雷竹产 业园负责人杜琼说:“农村公路建设以后,车 长近 10 米的货运大车都可以直接开到田头, 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转运支出。” 按照全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明 年底,重庆将建成 6.2 万公里“四好农村路”, 有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和通畅率,都将达 到100%。重庆市公路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今年11月底,全市通组公路已累计完工4.7 万公里,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 76%。到今年年底,全市“四好农村路”总里 程预计将达到15万公里,路网密度继续保持 西部第一。 20 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如期开放 “没想到以前的一个荒坡坡,现在修成了 漂亮公园。”吴莲是南岸区南湖路花市一家花 店的老板。与她花店一街之隔的是,今年刚 修好的一座小公园—回龙湾体育文化公 园。 吴莲说,这里以前是荒坡,一遇到下雨 天,坡上的黄泥水就顺着陡坡流到马路中间, 有时还会滚落石头,阻挡通行。 “现在每天下午和晚上来公园运动健身 的人都很多,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好多来买花 的市民也在体育公园玩耍。”吴莲说。 今年,我市2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如期 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向公众开放,得到基层 群众普遍欢迎。 而像回龙湾体育文化公园这样就在老百 姓身边,日日能见到、日日能参与的民生实事 还有很多。 歌乐山步道、花溪步道、礼嘉步道等山城 步道开工建设;免费无线局域网建设,让我 们 随 时 随 地 Wi-Fi 冲 浪 ;主 城 区 226 个 实 际“增绿添园”项目,让人们出门见绿成为 现实……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为 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 出28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1.5%。预计全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 左右,民生支出力度不减。 民生福祉 件件实事温暖人心 如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记者在此次采访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把 老百姓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办好,办实。 透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惠及的人和事,重 庆市委市政府正在兑现着年初的承诺。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论是贫困大学 生的杨文亮的大学梦,还是南彭镇的乡村旅 游新名片,又或是李如福的“暖心房”,一件 件看似细微小事的改变,无不浸润着重庆各 级党委、政府潜心为民、踏实利民的工作作 风。 在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确保 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 障和改善,被列为明年重点工作,围绕老百 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作出了全面部署。在重庆,保障和改善民生 也纳入了“八项行动计划”予以重点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 表重要论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为人 民群众雪中送炭。 要做到这些,关键则来源于高质量发展。 2019 年,重庆紧紧围绕“两点”定位、 “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 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兼顾经济发 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人、人与 经济、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把初心和使命落 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千方百计为民 解难题办实事,让民生事业深入人心、温暖 人心。 2020 年,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保障和 改善民生行动,重庆将继续大力作为,在带 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点滴之间见初心 民生事业无终点 初冬时节,九龙坡区走马镇银岗村的田 野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里种植的各 种蔬菜青翠欲滴,村民们正在抓紧采收,将新 鲜的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到主城区的餐桌 上。而在这个传统的蔬菜村中,一场“厕所革 命”正在打响。 说起改厕这“一举”,村民们却都说有了 “三得”。 近日,记者来到银岗村,村民刘德芬 正在打扫庭院。刘大妈今年77岁,三个 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孩子们怕 她上厕所不方便,前几年特意在屋旁的猪 圈里,修了一个简易的厕所,厕所里安装 了蹲便器。 “以前这个厕所好是好,就是修在猪圈 里,气味比较大,加上是旱厕,粪水暴露在外, 一到夏天就会长许多蚊虫,不是很卫生。”刘 大妈说。 前不久,银岗村开始实施“厕所革命”,刘 大妈第一个报名,如今她家的新厕所早已修 好。 “你看,厕所里安装了马桶,还接上了自来 水,按钮一按,马桶就冲得干干净净的,什么 味也没有了。” 改厕“一得”,让村民们的幸福感迅速提升。 幸福的不止刘大妈一个人,改厕让全村 的老百姓都受益。 “过去,农村最大的污染就是人畜粪便。 由于全是使用旱厕,粪水满了就直接外排,污 水到处流,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银岗村 村支部书记刘致富介绍,有时从有的农户家 过路,就要捂着鼻子走,旱厕散发的味实在是 太臭了。 改厕后,粪水流向了哪里?记者看到, 在厕所的外部,安装了一个三格一体式化 粪池,粪水经过管道输送到这里后,经过密 闭发酵,得到无害化处理。 “现在粪水都密封在化粪池里,再也看 不到污水横流的现象了,我们的村庄也变得 越来越美丽,大家都感到十分舒心。”刘致富 说。 减少环境污染,是为“二得”。 对于一个蔬菜村来说,改厕还有“一得”, 便是促进当地蔬菜种植业的发展。 “粪水经过发酵处理后,可直接变成种植 蔬菜的无害有机肥料,肥力是化肥的好几 倍。”刘致富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大量使用 这种有机肥,种出无公害蔬菜,让主城消费者 吃到放心菜。 “厕所革命”让银岗村“一举三得” 9 2019 12 20 星期五 编辑 倪训强 美编 李梦妮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重庆全力以赴,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保障和 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年来,重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强普惠 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重点民生实事深入民心、温 暖人心,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核心 提示 点上案例 记者手记 本版稿件由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张瀚祥、颜安采写 重庆江北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市民在夜 幕下打蓝球(摄于 11 月 10 日)。据介绍,该公园过 去为边角地,如今成为市民喜爱的娱乐健身场所。 特约摄影 钟志兵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May-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民生福祉 件件实事温暖人心 - epaper.cqrb.cn人心。 2020年,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保障和 改善民生行动,重庆将继续大力作为,在带 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11.4万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

“你看看,现在政策有多好。”12月 13日,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四社,贫困户钟明华从兜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这是前几天刚分的红,还没来得及存呢。”

记者数了数,好家伙,真不少,足有3000多元。

这笔钱是怎么来的呢?天台村支部书记张泽明娓娓道来:“我们

把一部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企业里,约定按照一定比例为贫困户分红,这样就可以让贫困户有一定的保底收入。”

钟明华的3032.1元,分别来自6家企业,其中养牛的澳林牧业分红963.2元,喂猪的巨吉农业分红818.1元,养殖山羊的广良公司分红399.9元。此外,还有3家农业企业的分红,分别为594元、208.1元和48.8元。

“我还在基地里打工呢!”钟明华说,自己虽然因为尘肺病做不了太重的体力活,但基地里的活路基本还能应付,一个月有3000多元工钱——有了这两笔收入,钟明华跨过了贫困线。

今年,像钟明华这样甩掉贫困帽的农村贫困群众,全市共有11.4万。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对剩余贫困户的攻坚成为了重中之重。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市上下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市扶贫办负责人说,“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的质量。

“两不愁”,重点是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就业转移,开展消费扶贫,稳定增加收入,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吃穿不愁;“三保障”,分别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产业是贫困群众长效脱贫的基石。我市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改为奖励、贷款、借

款、股份及酬劳,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贫困户钟明华的股份收入正是来源于此。

单单是收入过了线也不成,高质量脱贫要求为群众解决部分发展需求。于是,我市继续在“三保障”方面发力。

其中,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今年全市投入10.9亿元,用于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投入资助资金38.4亿元,精准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2亿元设立健康扶贫医疗基金,1.9亿元购买精准脱贫保险,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同时推进分级诊疗,区县域内就诊率达90%。

住房保障方面,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8亿元,做到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且有愿意改造的贫困户“应改尽改”。此外,下达农村饮水投资计划4.12亿元,针对水量不达标、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不达标等问题精准帮扶,确保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种种措施叠加,助推11.4万农村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新生活。钟明华的媳妇郑彩成说,今年6月,她在县人民医院做手术总计花费一万三千元,自费只有1300元。

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资助惠及近6万人

又到一年中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季节,当很多大学生还在为找工作忙碌时,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文亮,已经确认被成都一家无人机公司录用,开始在这家公司实习。“如果没有大学生资助政策,我的梦想不可能实现。”杨文亮感慨地说。

从2017年底起,重庆开始对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实施学费资助政策,该政策也是今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杨文亮便是其中的受助学生。

据重庆市教委的数据显示,2019-2020学年,全市共向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实施学费资助资金3.92亿元,惠及5.9

万人。“只要是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

学生,无论在市内还是市外高校就读,都可以享受这项政策,而且在读期间即使家庭脱贫也依然延续资助直至该生毕业。”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政策在原有保障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的基础上,兜底解决了他们的学费,切实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除此以外,重庆还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改善与能力提升,实现“幼有所育”。预计到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普惠率巩固在80%以上,全市99%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

此外,重庆高职扩招工作有序推进,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四好农村路”路网密度继续保持西部第一

每年3月和10月,巴南南湖多彩植物园的红枫都会如期绽放,成为了当地一张乡村旅游新名片。但过去由于乡村道路狭窄、安全设施缺失,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考验,重大节假日乡村道路堵车现象十分严重。

“农村公路一到周末就堵,一遇到下雨就容易塌方,红枫虽然吸引了许多市民来打卡,但不尽人意的公路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我们很过意不去。”巴南区南彭镇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今年南彭街道升级改造了多条道路,将景区周围的彩景路、牟新路、滩望路从原来3.5米宽的砼路面,升级改造成6米宽的沥青路,极大地缓解了南湖多彩植物园路段的交通压力。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出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在大足区龙水镇,前不久又有两条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延伸进当地的雷竹产业园,解

决了企业的运输难题。大足区龙水镇雷竹产业园负责人杜琼说:“农村公路建设以后,车长近10米的货运大车都可以直接开到田头,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转运支出。”

按照全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明年底,重庆将建成6.2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有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和通畅率,都将达到100%。重庆市公路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通组公路已累计完工4.7万公里,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76%。到今年年底,全市“四好农村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5万公里,路网密度继续保持西部第一。

2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如期开放

“没想到以前的一个荒坡坡,现在修成了漂亮公园。”吴莲是南岸区南湖路花市一家花店的老板。与她花店一街之隔的是,今年刚修好的一座小公园——回龙湾体育文化公园。

吴莲说,这里以前是荒坡,一遇到下雨天,坡上的黄泥水就顺着陡坡流到马路中间,有时还会滚落石头,阻挡通行。

“现在每天下午和晚上来公园运动健身的人都很多,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好多来买花的市民也在体育公园玩耍。”吴莲说。

今年,我市2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如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向公众开放,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

而像回龙湾体育文化公园这样就在老百姓身边,日日能见到、日日能参与的民生实事还有很多。

歌乐山步道、花溪步道、礼嘉步道等山城步道开工建设;免费无线局域网建设,让我们随时随地Wi-Fi冲浪;主城区226个实际“增绿添园”项目,让人们出门见绿成为现实……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出 2888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预计全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民生支出力度不减。

民生福祉 件件实事温暖人心

如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在此次采访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把老百姓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办好,办实。

透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惠及的人和事,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在兑现着年初的承诺。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论是贫困大学生的杨文亮的大学梦,还是南彭镇的乡村旅游新名片,又或是李如福的“暖心房”,一件件看似细微小事的改变,无不浸润着重庆各级党委、政府潜心为民、踏实利民的工作作风。

在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被列为明年重点工作,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作出了全面部署。在重庆,保障和改善民生也纳入了“八项行动计划”予以重点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为人民群众雪中送炭。

要做到这些,关键则来源于高质量发展。2019 年,重庆紧紧围绕“两点”定位、

“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千方百计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让民生事业深入人心、温暖人心。

2020年,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重庆将继续大力作为,在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点滴之间见初心民生事业无终点

初冬时节,九龙坡区走马镇银岗村的田野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里种植的各种蔬菜青翠欲滴,村民们正在抓紧采收,将新鲜的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到主城区的餐桌上。而在这个传统的蔬菜村中,一场“厕所革命”正在打响。

说起改厕这“一举”,村民们却都说有了“三得”。

近日,记者来到银岗村,村民刘德芬正在打扫庭院。刘大妈今年 77 岁,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孩子们怕她上厕所不方便,前几年特意在屋旁的猪圈里,修了一个简易的厕所,厕所里安装了蹲便器。

“以前这个厕所好是好,就是修在猪圈里,气味比较大,加上是旱厕,粪水暴露在外,一到夏天就会长许多蚊虫,不是很卫生。”刘大妈说。

前不久,银岗村开始实施“厕所革命”,刘大妈第一个报名,如今她家的新厕所早已修好。“你看,厕所里安装了马桶,还接上了自来水,按钮一按,马桶就冲得干干净净的,什么味也没有了。”

改厕“一得”,让村民们的幸福感迅速提升。

幸福的不止刘大妈一个人,改厕让全村的老百姓都受益。

“过去,农村最大的污染就是人畜粪便。由于全是使用旱厕,粪水满了就直接外排,污水到处流,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银岗村村支部书记刘致富介绍,有时从有的农户家过路,就要捂着鼻子走,旱厕散发的味实在是太臭了。

改厕后,粪水流向了哪里?记者看到,在厕所的外部,安装了一个三格一体式化

粪池,粪水经过管道输送到这里后,经过密闭发酵,得到无害化处理。

“现在粪水都密封在化粪池里,再也看不到污水横流的现象了,我们的村庄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大家都感到十分舒心。”刘致富说。

减少环境污染,是为“二得”。对于一个蔬菜村来说,改厕还有“一得”,

便是促进当地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粪水经过发酵处理后,可直接变成种植

蔬菜的无害有机肥料,肥力是化肥的好几倍。”刘致富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大量使用这种有机肥,种出无公害蔬菜,让主城消费者吃到放心菜。

“厕所革命”让银岗村“一举三得”

经过环境整治的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冉家院子,环境整洁靓丽,孩子在长辈的陪伴下玩耍(摄

于九月七日)。

首席记者

谢智强

92019年 12月20日 星期五

编辑 倪训强美编 李梦妮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庆全力以赴,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保障和

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年来,重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强普惠

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重点民生实事深入民心、温暖人心,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核心提示

点 上 案 例

记者手记

本版稿件由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张瀚祥、颜安采写

重庆江北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市民在夜幕下打蓝球(摄于11月10日)。据介绍,该公园过去为边角地,如今成为市民喜爱的娱乐健身场所。

特约摄影 钟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