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13
1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葉崇揚 研三所 高級助理研究員 一、前言 大前研一於 2006 年所出版的 M 型社會一書之後, M 型社會一詞已經成為目 前台灣各界常被使用的字眼與重要討論議題之一,不時可以從電視新聞當中發現 相關的報導。大前研一在 M 型社會一書當中,描述著當代社會所得階層逐漸地 趨於兩極化,以及中產階級的崩潰與弱化(大前研一,200664)。對此社會階 層結構的改變,他進一步指出影響所及的層面,不單單包括了個人的生活,甚至 促使與推動企業和組織重新思考其戰略位置和發展策略(ibid: 68)。 大多數人對 M 型社會的理解大略與上述的詞句類似,特別是「所得階層兩 極化」幾乎成為 M 型社會的註解,這也是電視新聞在引用時的理解。從許多電 視新聞媒體的報導當中,即能發現多數有關 M 型社會的理解都集中在消費或是 所得的兩極化現象之上。然而,大前研一所描述的 M 型社會中,不僅在於「所 得階層兩極化」,和其並肩發生的社會結構變遷,包括了例如非正式員工的增加、 產業的收入差距、和年功序列主義的崩潰、和少子高齡化社會等等(ibid: 71-83)。 然而,這些現象 M 型社會一書中不斷地被大前研一所提起,似乎日本社會已經 陷入 M 型社會的泥沼之中。 台灣似乎在這一波全球化與後工業化的衝擊下,也無法倖免。台灣在工業發 展的過程中,在其特殊的產業政策之下,不僅能夠維持其經濟成長,也能維持所 得的平等。因此,與南韓、香港和新加坡被並稱為東亞四小龍。然而,在 1980 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整個產業的轉型與全球化程度的深化,使得所得不平等的問 題越形嚴重(曹添旺、陳建良和陳隆華,2006;劉瑞文,2001)。所得不均問題 在近年逐漸引起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關注,不斷地有因債務問題而燒炭自殺的新聞 出現,同時有錢人購買豪宅、搶購 LV 等名牌精品的新聞也時有所聞。這種相對 比的新聞所隱涵的意義已經超出靜態所得資料能夠呈現的表面意義,其背後的意 義在於動態機會不平等已經逐漸地分化了社會階層。中下階層的人口群,無法賺 取足夠的所得來負擔其家戶生活開支,更遑論能夠將經濟資源用在累積社會資本 與文化資本上,甚至最基本的就學都發生問題。這些人口群所面對不是只有現實 生活的困境,他們同時遭遇到的是一步步被侵蝕的夢想。相對的,M 型社會右 側的人口群卻是爭相競逐名牌以展現其品味和奢華,且也不斷地將小孩送到各式 各樣的補習班,讓他們能夠從小累積文化資本和人力資本等,以在生命歷程過程 中贏在起跑點上。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May-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1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葉崇揚 研三所 高級助理研究員

一、前言

大前研一於 2006 年所出版的 M 型社會一書之後,M 型社會一詞已經成為目

前台灣各界常被使用的字眼與重要討論議題之一,不時可以從電視新聞當中發現

相關的報導。大前研一在 M 型社會一書當中,描述著當代社會所得階層逐漸地

趨於兩極化,以及中產階級的崩潰與弱化(大前研一,2006:64)。對此社會階

層結構的改變,他進一步指出影響所及的層面,不單單包括了個人的生活,甚至

促使與推動企業和組織重新思考其戰略位置和發展策略(ibid: 68)。

大多數人對 M 型社會的理解大略與上述的詞句類似,特別是「所得階層兩

極化」幾乎成為 M 型社會的註解,這也是電視新聞在引用時的理解。從許多電

視新聞媒體的報導當中,即能發現多數有關 M 型社會的理解都集中在消費或是

所得的兩極化現象之上。然而,大前研一所描述的 M 型社會中,不僅在於「所

得階層兩極化」,和其並肩發生的社會結構變遷,包括了例如非正式員工的增加、

產業的收入差距、和年功序列主義的崩潰、和少子高齡化社會等等(ibid: 71-83)。

然而,這些現象 M 型社會一書中不斷地被大前研一所提起,似乎日本社會已經

陷入 M 型社會的泥沼之中。

台灣似乎在這一波全球化與後工業化的衝擊下,也無法倖免。台灣在工業發

展的過程中,在其特殊的產業政策之下,不僅能夠維持其經濟成長,也能維持所

得的平等。因此,與南韓、香港和新加坡被並稱為東亞四小龍。然而,在 1980

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整個產業的轉型與全球化程度的深化,使得所得不平等的問

題越形嚴重(曹添旺、陳建良和陳隆華,2006;劉瑞文,2001)。所得不均問題

在近年逐漸引起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關注,不斷地有因債務問題而燒炭自殺的新聞

出現,同時有錢人購買豪宅、搶購 LV 等名牌精品的新聞也時有所聞。這種相對

比的新聞所隱涵的意義已經超出靜態所得資料能夠呈現的表面意義,其背後的意

義在於動態機會不平等已經逐漸地分化了社會階層。中下階層的人口群,無法賺

取足夠的所得來負擔其家戶生活開支,更遑論能夠將經濟資源用在累積社會資本

與文化資本上,甚至最基本的就學都發生問題。這些人口群所面對不是只有現實

生活的困境,他們同時遭遇到的是一步步被侵蝕的夢想。相對的,M 型社會右

側的人口群卻是爭相競逐名牌以展現其品味和奢華,且也不斷地將小孩送到各式

各樣的補習班,讓他們能夠從小累積文化資本和人力資本等,以在生命歷程過程

中贏在起跑點上。

Page 2: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2

就如「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所展現出來的社會極化現象,其所要傳達的「機

會不平等」限制了個人生命歷程的發展機會與自我實現。台灣並沒有置身於這種

機會不平等的趨勢之外,甚或相對於其他國家更為嚴重,而如何扭轉這種分化的

趨勢已經成為主要的社會議題。本文即是著眼於此,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瞭解 M

型社會的意涵與特徵和可能的趨勢與挑戰、並且以計量方法瞭解台灣近來不平等

的狀況。

貳、M 型社會相關文獻回顧

M 型社會在大前研一(2006)的理解下,係指中產階級逐漸消逝,而高低

所得階層呈現增加所造成的極化現象。對大前研一而言,M 型社會的出現不單

單指涉了所得差距的兩極化,更牽涉到深層的社會結構改變。對大前研一來說,

《M 型社會》一書的重點並不是在所得差距兩極化,而是所得差距兩極化所造

成的社會結構與文化意識的改變,與其隨之而來的企業、國家與社會組織型態的

改變。換句話說,對企業而言,為了因應中產階級的消逝,必須改變其組織管理

與產品銷售的策略,進而能夠在所謂的 M 型社會中取得企業競爭優勢;對國家

而言,為了促進國家競爭力以及效率,必須改變管理與其治理的模式才能達成其

目標。對於個人而言,重點則是集中在如何維持其競爭力從中下階層流動到中上

階層。因此,對大前研一而言,解決他所說的 M 型社會的所得差距擴大問題不

盡然是那麼重要,如何形成新的組織管理方式和產品銷售策略才是他書裡面的核

心議題。

不過,就其書的內容而言,的確也引起台灣社會的討論以及關懷,特別是台

灣也有商業週刊也報導了類似的問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然而,大前研一

並沒有明確地考慮到 M 型社會興起的本質或是當代社會的意涵。當代社會學者

在釐清當代社會的本質與意涵的過程中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德國的社會學

者,Ulrich Beck(1992)也於 1986 年1提出了風險社會的概念,也引起了學術界

相當多的討論,不論在國外或是台灣。就其內容而言,遠較大前研一的《M 型

社會》一書為廣且深,Beck(1992)風險社會一書裡面的內容中觸及了相當多有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235)。這種

不確定感的超越階級化意味著每個人都可能遭遇到陷入到貧窮與失業風險的衝

擊而掉落貧窮的泥沼之中。換句話說,傳統穩定的中產階級也在風險社會中面臨

了經濟不安全(economic insecurity)的衝擊。

這種中產階級消逝或是不穩定的現象可以從美國學者或是新聞記者所著的

1 1986 年風險社會一書的德文版出版,1992 年則為英文版出版。

Page 3: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3

著作中看出端倪。Warren and Tyagi(2003)從對一些中產階級的質性訪談中,得

出結論:「我們相信這些家庭,但是以往能夠讓中產階級成功地管理財富的規則

已經不在適用。在這個單一的世代中,世界已經改變了,而家庭必須嘗試著去適

應它。他們承諾自己努力工作和節省,以作為獲取經濟安全和給孩子一個更好的

未來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已經消失無蹤影了。……今天,女性每天工作就只是

為了維持中產階級的生活而已。很多家庭都這麼做,但是越來越多的家庭努力工

作和遵守以往的規則,卻同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財務的惡夢中。(p.180)」她們

已經點出一個問題,即是中產階級在風險社會中已經逐漸地喪失其穩定性,他們

與其它中下階級的人口群一樣面對著越來越嚴峻的經濟風險的挑戰。因此,中產

階級家庭的不穩定性逐漸地在美國擴散開來。

基本上,從 Beck(1992)的著作中,可以發現不平等和風險(或是不安全

感)之間並不是互斥或是毫無相關的概念,它們兩者之間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

兩面的概念。傳統社會不均的概念多集中在資源範疇,如所得、健康或是教育等

等,然而風險社會中所著重的是不安全和風險的不均,甚至是決定個人未來生活

的生活機會和選擇。雖然傳統工業社會與風險社會在分配性質、模式、媒介上,

風險分配和財富分配有著系統性的區別。但這並不排除,許多風險的分配是有階

層、或階級特殊性的。從這一層意義來看,在傳統階級和風險社會之間是有一個

廣大的重疊地帶。從風險分配的歷史可以看出:風險和財富一樣是掛靠在階級的

架構上—只不過顛倒過來:財富在它的上層聚集,風險在下層。因此看來風險並

不會削弱階級社會,反而會強化它(Beck, 1992)。風險的不平等的分配在不同的

階級上:富裕的人可以獲得社會安全的保障,和免於風險的自由;貧窮的人,無

法獲得適當的教育,因此其失業風險明顯高於高等教育訓練出來的人。

因此,在社會大眾與媒體不斷地重複所謂的 M 型社會中所造成的不平等問

題之際,也許我們應該更需要更進一步去考量當代社會的內涵與本質,以及台灣

的「社會性問題(social question)」到底是什麼?而非過度地渲染 M 型社會這個

字眼。

三、台灣所得分配變遷

本節的部分主要是呈現台灣目前是否有所謂的 M 型社會出現,也就是中產

階級消逝、高所得的上層階級與低所得的下層階級同時增加。首先以大島指數的

國際比較為主,觀察台灣所得不平等在國際中的表現。台灣在數據上的呈現大略

屬於中等,不過就整個趨勢而言,是呈現逐漸上揚的趨勢。那麼我們可以發現屬

於社會民主主義福利國家的瑞典與芬蘭都是表現最好的國家。法國與德國則是次

佳的國家;台灣則是與加拿大的表現相近,雖然在 2000 年左右加拿大略高於台

灣。而美國、義大利和英國的表現都相對比較不好。

Page 4: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4

圖 3.1 台灣與主要國家大島指數的趨勢(資料來源:LIS Key Figures)

Australia Canada Finland France Germany Italy Taiwan Sweden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na ti on

19671969

19731974

19751978

19791981

19831984

19851986

19871989

19911992

19931994

19951997

19981999

20002001

20032004

2005

yea r

2.0000

2.5000

3.0000

Percent ile Rat io (80/20)

Page 5: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5

第五分位組為第一分位組之倍數(倍)

5.55

6.39

3.5

4

4.5

5

5.5

6

6.5

7

19641968197019721974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Gini係數

0.25

0.275

0.3

0.325

0.35

0.375

19641968197019721974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圖 3.2 台灣大島指數的趨勢(資料來源:主計處)

從圖 3.2 可以發現台灣所得差距最小的時期是 1970 年到 1990 年之間,此後

不平等的差距逐漸地擴大,到 2000 年達到 5.55 倍,2001 年時更躍升到歷史新高

的 6.39 倍,之後逐年遞減。綜言之,台灣貧富差距是逐年擴大。台灣 Gini 係數

的趨勢則是一直維持在 0.3 左右上下震盪,最高接近到 0.35 左右。從趨勢來看的

話,1980 年代以前整個 Gini 係數的趨勢是逐漸的下降,之後在慢慢地上升,2001

年左右到達最高點,隨即逐年遞減。

圖 3.3 台灣 Gini 係數的趨勢(資料來源:主計處)

從大島指數和 Gini 係數來看的話,僅能呈現台灣所得不均的情形是逐漸的

惡化,雖然在 2001 年之後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我們無法斷言台灣已經呈現

大前研一所說的 M 型社會化。所以我們在圖 3.4 的部分,我們利用歷年的家庭

收支調查資料呈現台灣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比的趨

Page 6: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6

勢,從 1964 年到 2006 年。最高的 20%在 1964 年時佔了總可支配所得的

41.07%,之後逐年下滑,最低時為 1984 年的 37.36%,也就是台灣所得分

配相對平均的時期;之後,逐年上升到 2001 的 41.11%,也就是 Gini 係數

與大島指數最高的時間點。

0%

20%

40%

60%

80%

100%

19641968197019721974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hightest 20%

forth 20%

third 20%

second 20%

first 20%

圖 3.4 台灣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比趨勢(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庭收支調查)

圖 3.4 顯示最低所得的 20%的部分,在 1980 年代左右都維持在 8%上

下,不過之後逐年下降,2001 年時僅佔了 6.43%。其中,從所得中產階級

40%、60%和 80%佔總可支配所得的比例中,可以發現中產階級在台灣相

對平均的時期,也就是 1980 年代左右中產階級的佔了總可支配所得的 53

%左右,甚至在 1980 年時佔了 54.38%。我們可以發現中產階級佔總可支

配所得的歷史趨勢,並沒有指出中產階級在削弱。

王永慈(2007)的研究團隊比照大前研一的作法,以圖 3.5 和圖 3.6 顯示目

前台灣所得分配的情況。他們分為市場所得(移轉前)以及可支配所得兩個部分,

比較的時間點主要有 1980 年、1985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和 2006 年,

六個年度。從圖 3.5 到圖 3.6 中可以發現台灣所得分配並沒有呈現大前研一所說

的 M 型社會化現象。此外,從圖 3.5 和圖 3.6 中,比較 1995 年、2000 年和 2006

年,我們發現其所得中位數都維持在 20-30 萬之間,也就是說實質所得有停滯的

現象。

Page 7: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7

移轉前所得除以戶量

0.0

5.0

10.0

15.0

20.0

2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6

萬元

%

圖 3.5 1980-2006 年家戶移轉前所得(除以戶量)(資料來源:王永慈(2007))

Page 8: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8

圖 3.6 1980-2006 年家戶可支配所得分佈(除以戶量)(資料來源:王永慈(2007))

可支配所得除以戶量

0.0

5.0

10.0

15.0

20.0

2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6

萬元

%

Page 9: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9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受僱人員報酬 2 受僱人員報酬 3 受僱人員報酬

4 受僱人員報酬 5 受僱人員報酬

從王永慈(2007)研究團隊所做的台灣從 1980 年到 2006 年的所得分配狀況

來看的話,我們也無法證明台灣目前已經 M 型社會化。基本上,這樣的圖像也

被國內其它學者所支持,或者至少同意需要更多的資料佐證(薛承泰,2007;蕭

新煌,2007)。

此外,我們利用了家庭收支調查資料進行了更為細緻的分析與比較,主要是

所得五等分的在不同所得來源比例的比較(個人所得的部分)。圖 3.7 是受僱人

員報酬在所得五等分中佔的所得來源比例。我們可以發現在第二等分與第三等分

在受僱人員報酬的部分都佔了可支配所得來源相當大的一部份,從早期的 70%

以上,到 2006 年接近 70%。在第四等分的部分,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相對就較

低。所得最低的 20%在早期 1994 年時,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都可以佔整體所得

來源的 55%以上,1998 年之後逐年下降。而同樣的所得最高的 20%,則是呈現

相反的趨勢,在 1998 年以前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都低於 55%,之後即逐年上升。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產階級的部分都主要是以受僱人員報酬為主,都約略佔了

60%以上的比例。

圖 3.7 所得五等分的受僱人員報酬分別佔所得來源的比例(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

庭收支調查)

圖 3.8 則是產業主所得在不同所得五等分中佔整體所得來源的比例。可以看

出所得最高的 20%產業主所得一直都高於 20%,在 1996 年時甚至在 27%左右。

第四等分的產業主所得也佔了整體所得來源相當大的一部份,大約在 17.5%上下

擺盪。其它的部分在產業主所得都相對較低。

Page 10: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1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7.50%

3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產業主所得 2 產業主所得 3 產業主所得 4 產業主所得 5 產業主所得

圖 3.8 所得五等分的產業主所得分別佔所得來源的比例(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

庭收支調查)

那在財產所得的部分(圖 3.9),相較之下,可以明顯看出最高所得 20%的

財產所得比例相當的高,約佔了所得來源的 6-9%。其它所得階層在財產所得的

部分,一相比較之下就低很多,大概都只佔了不到整體所得來源的 5%上下。財

產所得的差距部分也可能是目前台灣所得差距擴大的所得來源(薛承泰,2008)。

這一點在底下有更細緻的分析。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財產所得收入 2 財產所得收入 3 財產所得收入

4 財產所得收入 5 財產所得收入

圖 3.9 所得五等分的財產所得分別佔所得來源的比例(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庭

收支調查)

在圖 3.10 的部分主要是經常移轉收入佔所得來源的比例。可以發現所得越

Page 11: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11

低的人在這一部份的比例就約高,所得最低的 20%,其經常移轉收入在 1994 年

時佔了將近整體所得來源的 20%,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 2006 年時經常移轉

收入佔了最低所得 20%的整體所得來源的 32.66%。換句話說,也就是他們有將

近三分之一左右的所得來源是來自於這一部份。這種上升的趨勢可能是因為經濟

不景氣帶來的社會問題或是政府社會福利的擴張所造成的,且也有可能是由私人

移轉過來的,這必須更進一步分解細緻的統計資料才能知道上升的主要因素。且

從圖 3.10 可以發現所得越高的階層在這經常移轉性收入的比例也就越低。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經常移轉收入 2 經常移轉收入 3 經常移轉收入

4 經常移轉收入 5 經常移轉收入

圖 3.10 所得五等分的經常移轉收入分別佔所得來源的比例(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

庭收支調查)

我們利用所得最高的 20%與所得最低的 20%在不同所得來源的比,也就是

不同所得的大島指數。可以看到經常移轉收入的大島指數最低;最高的為財產所

得與產業主所得;次中的為受僱人員報酬與自用住宅設算租金收入。我們可以發

現有很大一部份所得差距擴大的因素是來自於財產所得與產業主所得的差距。其

次,受僱人員報酬薪資的大島指數的部分也逐漸的上升,顯示在受僱人員報酬的

薪資差距是逐漸的再擴大。

從上述的相關指標,很難確認台灣是否已經出現大前研一所說的 M 型社會

化現象。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依稀辨認出台灣目前所得分配的狀況,1)所得分

配逐漸在惡化;2)經常移轉性收入對低所得者的重要性逐漸加重;3)中產階級

是呈現低所得階級流動;4)所得分配的情形是呈現偏峰的現象,而非 M 型化。

Page 12: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12

0

2

4

6

8

10

12

14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財產所得 受僱人員報酬產業主所得 經常移轉收入自用住宅設算租金收入

圖 3.11 第五等分與第一等分不同所得來源的大島指數(ratio)(資料來源:主計

處 家庭收支調查)

四、結 論

大前研一所提出 M 型社會的所得分配趨勢,基本上,並不太可能存在於目

前我們人類社會中先進福利國家之中,即便是所得分配最為不均的美國亦沒有行

程 M 型社會的情形。因此,我們所要關注的可能不是 M 型社會,而是所得分配

惡化的衝擊,特別是對中下層階級與低所得階級;且另一方面,除了所得分配不

均度惡化的情況下,心理的安全感或是安定感也許是另外一項執政者必須注意的

地方。就如同美國公共政策學者 Page and Simmons(2000: 2)所言,美國社會不

平等或是就業不安全所帶來的是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危機。當政府無法有效地執行

其功能,建立公共秩序時,人民對政府就有所謂的信心危機。因此,政府除了解

決不平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效地維持人民對政府的信心。而此兩者是相輔相成

的。

Page 13: 台灣所得分配的趨勢 - tri · 關階級不平等的議題。風險社會所隱含的意涵不單是分配邏輯的轉變—從財富分 配轉變成為風險分配,更是一種不確定感的擴散(超越階級化)(p

13

參考文獻

大前研一(2006)。《M 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台北:商周出版。

(劉錦秀、江裕真譯)

王永慈(2007)。《我國所得分配變動及因應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

設委員會。

曹添旺、陳建良和陳隆華(2006)。〈國際化對台灣製造業男性工資差異之影響〉。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2):343-383。

劉瑞文(2001)。〈產業結構對國內就業與所得分配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

29(2):203-233。

蕭新煌(2007)。〈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中產階級問題〉。《台灣民主季刊》,4

(4):143-150。

薛 承 泰 ( 2007 )。〈 台 灣 是 個 M 型 社 會 嗎 ? 〉。 國 政 研 究 報 告 。

http://www.npf.org.tw/particle-3076-2.html.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Page, B. J. and Simmons, J. R. (2000). What Government Can Do: Dealing with

Poverty and Inequal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rren, E. and Tyagi A. W. (2003). The Two-Income Trap: Why Middle-Class

Parents are Going Broke. New York: Basic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