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艺术真正行稳致远。...

1
摄影部: 88216583 理论评论部: 88216530 总编室: 88216352 时政新闻部: 88216120 经济社会部: 88216223 科教文卫部: 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 88215983 阅读与思考 2018 年 8 月 11 日 星期六 www.xiancn.com 8 8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 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 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 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 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 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 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 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 序言等。字数 1500 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 电话: (029)882165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观点 任何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民族,必然 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中华民族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其中,在文学、绘画、书法、建 筑、戏曲等领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经典之 作。对于绘画领域而言,因为各种各样的 原因,无数精品力作淹没在时光深处,留下 来的少数绘画作品,如今陈列在海内外的 文博机构。品味和解读中国传统绘画之 美,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 接表现。《李霖灿读画四十年》一书,拓展了 我们的艺术审美视野,坚定了我们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艺术从不缺乏幽默感 本书作者李霖灿( 1913—1999 )是台湾 著名的美术学者和文化研究专家,早年在 杭州艺专求学, 1949 年赴台后,在台北故宫 博物院从事研究工作,后曾任副院长。 1965 年之后,他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兼职讲 授中国美术史,时间长达 20 年。《李霖灿读 画四十年》就是在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 此外,他的另一本书《中国美术史》也堪称 中国美术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共分为二十二 讲,融合了作者对于中国艺术思想、经典画 作、治学感悟等方面的内容。他讲古画、讲 书法、讲陶瓷,讲石头……不仅讲这些艺术 品美在何处,如何体会、认知这些艺术品的 美感,还把这种美的欣赏扩展到人生中。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发 展、物质的丰富,“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 急”。在李霖灿看来,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 品中,更存在于鸟兽鱼虫、林木花草,乃至 人间万事万物,存在于每个人鲜活的日常 生活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这 本书的出版,就是希望制作一副“欣赏”的 眼镜,让人们戴上这副眼镜后,能在万事万 物和日常生活之中,享受中国艺术的至真 至美。 在美学视域中,幽默感是一种重要的 美学元素。幽默不是简单的逗乐子,更不 是庸俗的嬉皮笑脸,幽默的背后,潜藏着智 慧、知识。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美术作品中 缺乏幽默感。其实,这实在是一种误会。 李霖灿在第二讲“中国艺术中的幽默感”谈 到,中国人不但懂得幽默,还在各类艺术品 中表现幽默。他以长沙出土的青铜胡人笑 俑为例,笑俑满脸堆笑,且笑得憨傻充沛。 他写道:“我每一瞻视,不禁万斛消愁,而且 受其感染,笑不可仰,如山忧患一时俱空”。 为了证明中国艺术中不乏幽默感,他 还对战国时期的猎兽纹镜和青铜虎形牺 尊、汉代说书的优伶俑、北宋《猫猴图》、元 代《鹊华秋色图》、明代《双隐图》等等艺术 品为例证,进行系统分析。笔者认为:中 国艺术中对幽默的表现,是不露声色的, 甚至有几分冷峻,相比西方外化的、夸张 的、逗人开怀大笑的幽默,中国艺术中的 幽默多了几分雅致和底蕴。在美术门类 中,漫画是最为讲究幽默的,中外莫不如 此。优秀的漫画作品,能够让人们在笑声 过后静心思考。比如张乐平系列漫画《三 毛流浪记》中的儿童三毛,其造型和故事 是幽默的,可背后是眼泪和悲剧。再如方 成的诸多单幅漫画针砭时弊,彰显出绘画 造型的力量。 中国画家为何爱画马牛竹 中国古代画家,其作品总是和自然联 系在一起,山水、花鸟、虫草无不入画。尽 管如此,画家们对于描绘的对象,也有所偏 爱。尤其是马的描绘,几乎被历代画家所 津津乐道地表现。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 通工具;在战场上,马是勇敢的“战士”。无 数成语、典故和传说,都和马有关联。本书 第四讲“骏马的灵感”中,李霖灿对于艺术 中的“马”,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传统雕 塑中,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 奴雕塑、汉代马踏飞燕俑、唐昭陵六骏石刻 等等,马这种动物被赋予更多的政治与军 事寓意。在绘画领域中,画家们对马的描 绘也是丰富多彩。如唐朝韩干的《神骏图》 《照夜白图》《牧马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 图》,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元朝赵孟頫 的《调良图》,元朝任仁发的《二马图》以及 清朝郎世宁的《八骏图》等等,对于不同颜 色、不同“职业”的马,有着不同的艺术再 现。画家们笔下的马,有的桀骜不驯、有的 疾风奔驰、有的温驯忠诚…… 在所有动物中,为什么画家们偏爱画 马?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被人们进行各种 解读。笔者认为,古人画马,其一是马在生 产生活中,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其二 是马具有无可替代的美感,具有欣赏价值; 其三是马象征着昂扬开拓精神,给人奋进 的力量。现当代画家徐悲鸿上世纪 20 代在西洋学油画,后来学成回国后转攻克 中国水墨画,且以擅长画马著称。 除了画马,中国古代画家对于牛也足 够关注。牛和马一样,是人们生产中最亲 密的伙伴。在画牛的绘画作品中,以唐代 韩滉创作《五牛图》影响最大。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里的《五牛图》,被誉为“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 本画作。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 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有的俯首吃草, 有的翘首前仰,有的回首舐舌,有的缓步 前行,有的荆棵蹭痒。五头牛动态各异, 生动真实,体现出画家扎实的笔墨功夫。 现代画家李可染直接从古人的画作中吸 收艺术养分,创作的一系列水牛画作,成 为艺术上品。 千百年来,中国画家对于描绘梅兰竹 菊心有独钟,尤其是画竹,更是留下一批佳 作。竹子,坚贞淡雅,无论是崇山峻岭、平 原沃土,还是在丘陵沟壑、乡野田间,都能 坚韧不拔地生存。本书第十讲“胸有成竹” 中,对于画竹的历史娓娓道来。传世的画 作中,以北宋文同的《墨竹》、元代管道升的 《竹石图》《烟雨丛竹》,元代赵孟頫的《窠木 竹石图》,明代夏昶的《半窗晴翠图》,清代 郑板桥的《修竹新篁图》等最为知名。竹子 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画家们热衷描 绘?因为竹子是清俊不婀、襟怀若谷、高风 亮节的品格代名词,画家们不厌其烦地画 竹子,大概是想表达自己的风骨吧! 中国绘画魅力在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经常和诗情“捆 绑”在一起。传统的中国画家,通过构 图、线条、水墨的韵味等等方式,努力呈 现诗的非凡情景。本书第七讲“诗情·画 意·哲诗”中,李霖灿对于诗与画的关系 进行梳理。 诗情和画意在趣旨上共同共融,不同 朝代的诗人和画家,似乎在心灵深处对于 “意”的理解,能达成一致的认识。比如唐 朝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写道: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雪。这首诗有极强的画面感,北宋画家范 宽在《寒江钓雪》中,就活灵活现地呈现诗 的情景。还有南宋画家马远也曾画过《寒 江钓雪图》。这两幅传世之作中,画面大量 留白,只有一个老翁在小船上“钓雪”。钓 雪这两个字有独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不同 的观者必然有不同的解读,中国诗画的多 义性,也正是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 中国画家不像西方画家喜欢用油彩颜 料,在画面上进行反复涂抹。对于自然界 光线的描绘,中国画家乐于用暗示的手 法。例如南宋画家马麟在作品《夕阳山水 图》中表现夕阳西下的场景,虽然看不到夕 阳光线的画面气氛,但是画作中“山含秋色 近,燕渡夕阳迟”的提诗,顿时令人感受到 独特的光线氛围。尤其是“秋色”二字,与 画作中的意境完美融合。陶渊明的《桃花 源记》对后世文人墨客影响深远,王维曾以 之作歌,脍炙人口。清代画家石涛以之作 画,名曰《桃花源图》,清代查士标也作《桃 花源图》。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中国诗词中 的无以言说的情境,被画家们一次次地画 出来,且每个人对原诗的理解不同,故画作 的韵味也各有千秋。 总体上看,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方法、 表现技巧、表现主题等方面有着明显区 别。中国绘画讲究画家的人品和修为,强 调书画同源,画画不在“画”,而在“写”,突 出意象的表达,强调看山不似山、看水不似 水,在“像与不像”的中间地带游走。而西 方绘画历来讲究写实、逼真。为了达到这 样的效果,动用透视、解剖、结构、色彩等科 学原理。一百多年前,西方绘画才摆脱写 实的藩篱,注重画家情感情绪的呈现,画作 不再以逼真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而对于 这一点,中国艺术家在上千年前就意识到 了。中国艺术的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无 论是现在或是未来,将一直都是我们探索 的话题,只有从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中国 艺术才会真正行稳致远。 中国传统绘画之美究竟该怎样解读?难道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真 的缺乏幽默感?中国古代画家为何爱画马、牛、竹?我们又如何品 味中国绘画的魅力?阅读这本《李霖灿读画四十年》,感受中国绘画 艺术内容和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让中国绘 画艺术真正行稳致远。 中国绘画究竟有何魅力 —读《李霖灿读画四十年》有感 陈华文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 华的全新杂文集。书中,余华谈自我成长, 述与文学的渊源,道游历世界的见闻,抒与 笔下人物和海外农民的思想交集……以深 刻的洞察,探究着人性的宽广与丰富,揭示 着文字背后博大的感召力。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余华文学之 路上的小结。他畅意地谈文学、谈现实、 谈写作、谈艺术、谈往事,感情真挚,语句 幽默朴实。探讨文学写作的同时,还引发 出诸多人性的思考。从默默无闻在小镇 当牙医,到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发出不 甘于命运摆布的诘问;从处女作《星星》在 北京文学发表,到感动于编辑与作家之间 真诚无私的交往;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奠 定“先锋派”作家地位,到对笔下人物灵魂 世界的深度剖析;从走出国门感受异域风 情,到面对中外读者,妙释写作中的疑难 杂症。一路走来,余华努力找寻着文学和 人性中的契合点。正是从与《北京文学》 《收获》《钟山》等文学编辑热忱的交往中, 他体会到文学不但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快 乐,还真切感知到“以文为媒”的背后,所 散发出的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从笔耕 不辍写出自己的忧伤和快乐,到潜下心来 认真推敲文章中的意境和深刻指向,余华 在孜孜不倦书写青春和迷茫之时,也在逐 步把视角转向于对现实的用力描摹上。 随着岁月的推移,对生命的理解日益丰 盈,以及他对“人”这一宏大命题的深刻把 握,促使他相继推出了《活着》《许三观卖 血记》这样紧扣时代背景,深深触及读者 心灵的现实力作。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既是个人的文 学“大事记”,也是一个思想者用“文学”之 镜观照世界所发出的生命箴言。至于这 本杂文集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颇让人思 量的书名,一切源于余华 2010 5 月参加 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期间参观犹太人大 屠杀纪念馆的经历。二战期间,一名波兰 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素不相识的犹 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窖里,因而救了那人一 命。有人问这位波兰农民,为什么要冒着 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 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 个温情的小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余华,在他 看来,这个勇敢的行为意味着人性的力 量:“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人。” 值得称道的是,这么多年来,余华的创 作轨迹一直在围绕“人是什么”这一永恒 的主题,不断开掘、剖析和呈现着那些生 命中的美好和感动。书中,余华直言不 讳地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对生命有常和无 常的理解,试图从文学层面去探讨其广 泛的社会意义。此外,他还结合对鲁迅、 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多方位地展示生 命的丰富内涵。印象最深的是,余华在 《活着》中有一段对月光的描写,就渗透了 他对平凡生命的独到感悟。“我看着那条 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 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 了盐。”如此精妙的刻画,取代了几页纸的 长吁短叹,把福贵对儿子有庆的思念,对 生命过往中的那些美好,渲染得极其感 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写尽了多少人 性中的沧桑和悠远!书中,类似这样简 约的描写俯拾皆是。如果缺少了对“人 是什么”的深刻理解,是断然写不出这样 意味隽永的语句的。 阖上书卷,余华重拾生命中的那些美 好和感动,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 震颤。其实,这个多元的社会何尝不是 一本意蕴深邃的书?每个人都在用自己 的践行,在这本大书中书写着自己的历 史。秉持着一份美好和感动,就会以言 胜于行的人生实践,为“人是什么”这一 哲学命题,添上一份惊艳和美丽。这或 许正是《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所要表达的 深厚喻意! 余华: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刘小兵 阅读谁不会呀?能识字,就能阅读 嘛!如果你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把阅读看 小了。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阅读量 很大,但真 正 能 提 升 自 己 的 并 不 多 。 这 是因为多数人将资讯式阅读,或者走马观 花式的“看热闹”,当成了真正的阅读。这 样的阅读,怎么能有效提升阅读力和理解 力呢? 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最有效、最快捷 的方式,首推专业化阅读。在专业化阅读 前,熟悉一些有关阅读的知识,掌握一定的 阅读技能,比如说知晓阅读层次,将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莫提默· 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两 位美国教授 1940 年合著出版过《如何阅读 一本书》。作为一本指导阅读的实用性书 籍,这本书已经畅销全球 70 余年。真正的 阅读是什么?阅读分哪些层次?如何指导 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怎样开展主题阅读? 相信读完这本书后,读者能从中找到想要 的答案。 全书分四大部分,主要讨论四种不同 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 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为阅读的第一层次。小孩子 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基础阅读,要求能识字, 知道句子在说什么。比基础阅读高一个层 次的是检视阅读。这个阅读层级要求能抓 住一本书的重点,知道这本书在谈论什 么。如何开展检视阅读?作者提出了一些 实用性很强的建议,比如先看书名页,然后 看序。要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相关说 明或宗旨;要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 架构作概括性理解;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 要翻阅一下,快速评估这本书涵盖了哪些 议题等等。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为分析阅读。弗兰 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 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 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 消化一本书。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 读的书籍提出许多系统性的问题。作者列 举了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用最简短 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按照顺序 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找出作者问 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好一 本书的读书笔记、读书报告,或者书评,首 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是阅读的第四层次。主题阅 读分为准备阶段和主题阅读阶段。在准备 阶段,作者认为,要针对研究主题,设计一 份实验性书目,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 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 晰的概念。在主题阅读阶段,要直接找到 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章节,根据主题创造一 套中立的词汇,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并能 够列出一连串问题。此外还要界定主要议 题,对不同作者的观点进行主题分析。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介绍了阅读不同 读物的方法。诸如如何阅读实用型的 书?如何阅读想象文学、历史书、科学与 数学书、哲学书等等。很显然,这本书不 是为那些喜欢资讯式阅读的人所写,而是 给那些寻求提升理解力的读者而写。由 于语言表述的习惯问题,中国读者在读这 本书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很流畅,甚至会 觉得语言有些啰嗦。 但瑕不掩瑜,它在指 导“如何阅读一本 书”方面,的确是 一本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 王道明 消失的动物 作者: [英] 埃罗尔·富勒 译者:何兵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7 月 本书由享誉世界、研究已灭绝动物的权威人士埃 罗尔·富勒所著,涵盖了从 1870 年到 2004 年间拍摄的 大量珍贵照片。这些照片的主角通常是动物园或生态 园里某种动物最后仅存的个体,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 例子,比如最后一只旅鸽玛莎。富勒在展示这些珍贵 照片的同时,还介绍了每种动物的习性及其生存环境, 探究了它们消失的原因,并还原了照片的拍摄场景。 这些叙述的背后,有动物保护者的一腔赤诚、人类的狂 妄自大,以及动物们绝望的挣扎……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著者:李霖灿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 年 6 月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朱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 年 1 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作者:余华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7 月 荐读 据媒体报道: 2018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 定于 8 15 日至 21 日举办。上海书展的子品牌—上 海国际文学周今年将迎来第 8 届。今年文学周以“旅行 的意义”为主题,在近 40 场活动中, 30 多位海内外知名 作家将从文学角度阐发旅行的意义。 笔者以为,本届书展上这个文学周,以“旅行的意 义”为主题,颇具开放性、思辨性,它将引发读者诸多文 化思考,关于旅行与文学艺术,旅行与阅读,旅行与治 愈,旅行与人生…… 说到旅行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是说旅行品质的 美学意义、艺术意义和精神意义。旅行的品质,是美学 的。对于旅行者来说,他们的文学、艺术,也由旅行而 来。甚至有作家如此说:“文学的浪漫题材在爱情以 外,就要数到‘行’了。”徜徉世界文学长廊,你会发现, 有多少不朽的经典作品,是旅行或行走的文学啊!这 样,旅行便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成为了人生的艺术。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对伟大的审美者的“旅 行”,说过一段颇富精神哲学意味的话:“故乡是巡礼的 起点,遍历的归结。在艺术家一生的旅程中,随时随地 都可能找到故乡。然而,这故乡存在于何时何地,却难 以寻觅,难以期遇。”所以,旅行又是心灵的、精神的。 我想起了梵高、乔伊斯。梵高也好,乔伊斯也好,似乎 一生都在旅行、行走,这是他们在痛苦地找寻适宜进行 艺术创作之地,更是行走于内心的道路。他们是从存 在的狂热困境中逃脱出来,寻找心灵的故乡,寻找精神 的避难所,寻找救助之光。 我们知道,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有一相对 低调的身份—旅行者。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村上春树 一边写作,一边兴之所至,游历了许多地方。其中,既有 在地图上看几乎位于天尽头的冰岛,也有深居东南亚内 陆,除了名字几乎一无所知的老挝;既有他曾经旅居创作 了《挪威的森林》的希腊小岛,也有阔别四十余年、如今已 经从一个古老小城变成新晋“网红”的熊本…… 村上春树已经将旅行、写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 他的生活方式。阅读他的一些关于旅行的文字,有过 往的经历、有难忘的回忆,有心灵的触动,也有对生命 的觉悟,正像他所说“在这样的旅途里,有时你会感到 疲倦,有时还会感到失望,不过那里肯定会有‘什么东 西’。那些东西,也许仅仅是作为回忆,收藏在心底;但 有时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塑造你的人生。” 说到旅行,笔者想起林语堂所说,人应该每隔一段 时间去拜访名山大川,“净化积聚在自己胸中的都市思 想和市郊热情的灰尘”,这真是说到了我们生命的痛 处。很多人认为,城市生活是灵魂生活的腐蚀剂,会让 人对自身产生厌倦,醉心于“老旧与安稳地拥有的东 西”,想要摆脱这些羁绊,旅行是最好的方式。故而,有 作家说, “旅行是救治精神痛苦的良药”。 “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 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是王国维《人 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其“出”和“入”,我以为,这是说到 了观察世界人生的角度问题;而旅行,就是这样的一种 感知、认识、理解世界人生的角度或方式。 “我们不属于那种单靠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来建 立思想的人,相反的,我们比较喜欢在户外思考,一面 散步、跳跃、爬上无人的山上手舞足蹈;要不然就在海 边沉思,那时刻,便连野外的小径也显得若有所思的样 子。我们所提出的关于书籍、人或者音乐之价值的第 一个问题为:它会走路吗?”这是尼采讲到的旅行或行 走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一个人可以借着不同的方 式获得思想,旅行或就是这样一种获得思想的方式。 由此,我们知道,旅行能够带给我们生命许多有意 义的东西。那么,在上海书展上,当聆听了“旅行的意 义”讲座后,有多少读者会选择—旅行,与最美的世 界、最美的你相遇…… 为什么需要旅行? 袁跃兴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Dec-2019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摄影部:88216583 理论评论部:88216530 总编室:88216352时政新闻部:88216120 经济社会部:88216223 科教文卫部: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88215983

阅读与思考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www.xiancn.com88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序言等。字数1500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电话:(029)88216530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观 点

任何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民族,必然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在文学、绘画、书法、建筑、戏曲等领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经典之作。对于绘画领域而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数精品力作淹没在时光深处,留下来的少数绘画作品,如今陈列在海内外的文博机构。品味和解读中国传统绘画之美,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李霖灿读画四十年》一书,拓展了我们的艺术审美视野,坚定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艺术从不缺乏幽默感本书作者李霖灿(1913—1999)是台湾

著名的美术学者和文化研究专家,早年在杭州艺专求学,1949年赴台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工作,后曾任副院长。1965年之后,他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兼职讲授中国美术史,时间长达20年。《李霖灿读画四十年》就是在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此外,他的另一本书《中国美术史》也堪称中国美术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共分为二十二讲,融合了作者对于中国艺术思想、经典画作、治学感悟等方面的内容。他讲古画、讲书法、讲陶瓷,讲石头……不仅讲这些艺术品美在何处,如何体会、认知这些艺术品的美感,还把这种美的欣赏扩展到人生中。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在李霖灿看来,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存在于鸟兽鱼虫、林木花草,乃至人间万事万物,存在于每个人鲜活的日常生活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希望制作一副“欣赏”的眼镜,让人们戴上这副眼镜后,能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之中,享受中国艺术的至真至美。

在美学视域中,幽默感是一种重要的美学元素。幽默不是简单的逗乐子,更不是庸俗的嬉皮笑脸,幽默的背后,潜藏着智慧、知识。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美术作品中缺乏幽默感。其实,这实在是一种误会。李霖灿在第二讲“中国艺术中的幽默感”谈

到,中国人不但懂得幽默,还在各类艺术品中表现幽默。他以长沙出土的青铜胡人笑俑为例,笑俑满脸堆笑,且笑得憨傻充沛。他写道:“我每一瞻视,不禁万斛消愁,而且受其感染,笑不可仰,如山忧患一时俱空”。

为了证明中国艺术中不乏幽默感,他还对战国时期的猎兽纹镜和青铜虎形牺尊、汉代说书的优伶俑、北宋《猫猴图》、元代《鹊华秋色图》、明代《双隐图》等等艺术品为例证,进行系统分析。笔者认为:中国艺术中对幽默的表现,是不露声色的,甚至有几分冷峻,相比西方外化的、夸张的、逗人开怀大笑的幽默,中国艺术中的幽默多了几分雅致和底蕴。在美术门类中,漫画是最为讲究幽默的,中外莫不如此。优秀的漫画作品,能够让人们在笑声过后静心思考。比如张乐平系列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儿童三毛,其造型和故事是幽默的,可背后是眼泪和悲剧。再如方成的诸多单幅漫画针砭时弊,彰显出绘画造型的力量。

中国画家为何爱画马牛竹中国古代画家,其作品总是和自然联

系在一起,山水、花鸟、虫草无不入画。尽管如此,画家们对于描绘的对象,也有所偏爱。尤其是马的描绘,几乎被历代画家所津津乐道地表现。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战场上,马是勇敢的“战士”。无数成语、典故和传说,都和马有关联。本书第四讲“骏马的灵感”中,李霖灿对于艺术中的“马”,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传统雕塑中,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雕塑、汉代马踏飞燕俑、唐昭陵六骏石刻等等,马这种动物被赋予更多的政治与军事寓意。在绘画领域中,画家们对马的描绘也是丰富多彩。如唐朝韩干的《神骏图》《照夜白图》《牧马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元朝赵孟頫的《调良图》,元朝任仁发的《二马图》以及清朝郎世宁的《八骏图》等等,对于不同颜色、不同“职业”的马,有着不同的艺术再现。画家们笔下的马,有的桀骜不驯、有的疾风奔驰、有的温驯忠诚……

在所有动物中,为什么画家们偏爱画马?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被人们进行各种

解读。笔者认为,古人画马,其一是马在生产生活中,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其二是马具有无可替代的美感,具有欣赏价值;其三是马象征着昂扬开拓精神,给人奋进的力量。现当代画家徐悲鸿上世纪 20年代在西洋学油画,后来学成回国后转攻克中国水墨画,且以擅长画马著称。

除了画马,中国古代画家对于牛也足够关注。牛和马一样,是人们生产中最亲密的伙伴。在画牛的绘画作品中,以唐代韩滉创作《五牛图》影响最大。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五牛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画作。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有的俯首吃草,有的翘首前仰,有的回首舐舌,有的缓步前行,有的荆棵蹭痒。五头牛动态各异,生动真实,体现出画家扎实的笔墨功夫。现代画家李可染直接从古人的画作中吸收艺术养分,创作的一系列水牛画作,成为艺术上品。

千百年来,中国画家对于描绘梅兰竹菊心有独钟,尤其是画竹,更是留下一批佳作。竹子,坚贞淡雅,无论是崇山峻岭、平原沃土,还是在丘陵沟壑、乡野田间,都能坚韧不拔地生存。本书第十讲“胸有成竹”中,对于画竹的历史娓娓道来。传世的画作中,以北宋文同的《墨竹》、元代管道升的《竹石图》《烟雨丛竹》,元代赵孟頫的《窠木竹石图》,明代夏昶的《半窗晴翠图》,清代郑板桥的《修竹新篁图》等最为知名。竹子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画家们热衷描绘?因为竹子是清俊不婀、襟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代名词,画家们不厌其烦地画竹子,大概是想表达自己的风骨吧!

中国绘画魅力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经常和诗情“捆

绑”在一起。传统的中国画家,通过构图、线条、水墨的韵味等等方式,努力呈现诗的非凡情景。本书第七讲“诗情·画意·哲诗”中,李霖灿对于诗与画的关系进行梳理。

诗情和画意在趣旨上共同共融,不同朝代的诗人和画家,似乎在心灵深处对于

“意”的理解,能达成一致的认识。比如唐

朝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有极强的画面感,北宋画家范宽在《寒江钓雪》中,就活灵活现地呈现诗的情景。还有南宋画家马远也曾画过《寒江钓雪图》。这两幅传世之作中,画面大量留白,只有一个老翁在小船上“钓雪”。钓雪这两个字有独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不同的观者必然有不同的解读,中国诗画的多义性,也正是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

中国画家不像西方画家喜欢用油彩颜料,在画面上进行反复涂抹。对于自然界光线的描绘,中国画家乐于用暗示的手法。例如南宋画家马麟在作品《夕阳山水图》中表现夕阳西下的场景,虽然看不到夕阳光线的画面气氛,但是画作中“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阳迟”的提诗,顿时令人感受到独特的光线氛围。尤其是“秋色”二字,与画作中的意境完美融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后世文人墨客影响深远,王维曾以之作歌,脍炙人口。清代画家石涛以之作画,名曰《桃花源图》,清代查士标也作《桃花源图》。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中国诗词中的无以言说的情境,被画家们一次次地画出来,且每个人对原诗的理解不同,故画作的韵味也各有千秋。

总体上看,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方法、表现技巧、表现主题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绘画讲究画家的人品和修为,强调书画同源,画画不在“画”,而在“写”,突出意象的表达,强调看山不似山、看水不似水,在“像与不像”的中间地带游走。而西方绘画历来讲究写实、逼真。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动用透视、解剖、结构、色彩等科学原理。一百多年前,西方绘画才摆脱写实的藩篱,注重画家情感情绪的呈现,画作不再以逼真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而对于这一点,中国艺术家在上千年前就意识到了。中国艺术的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将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话题,只有从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中国艺术才会真正行稳致远。

中国传统绘画之美究竟该怎样解读?难道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真

的缺乏幽默感?中国古代画家为何爱画马、牛、竹?我们又如何品

味中国绘画的魅力?阅读这本《李霖灿读画四十年》,感受中国绘画

艺术内容和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让中国绘

画艺术真正行稳致远。

中国绘画究竟有何魅力——读《李霖灿读画四十年》有感

■陈华文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的全新杂文集。书中,余华谈自我成长,述与文学的渊源,道游历世界的见闻,抒与笔下人物和海外农民的思想交集……以深刻的洞察,探究着人性的宽广与丰富,揭示着文字背后博大的感召力。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余华文学之路上的小结。他畅意地谈文学、谈现实、谈写作、谈艺术、谈往事,感情真挚,语句幽默朴实。探讨文学写作的同时,还引发出诸多人性的思考。从默默无闻在小镇当牙医,到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发出不甘于命运摆布的诘问;从处女作《星星》在北京文学发表,到感动于编辑与作家之间真诚无私的交往;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奠定“先锋派”作家地位,到对笔下人物灵魂世界的深度剖析;从走出国门感受异域风情,到面对中外读者,妙释写作中的疑难杂症。一路走来,余华努力找寻着文学和人性中的契合点。正是从与《北京文学》《收获》《钟山》等文学编辑热忱的交往中,他体会到文学不但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快乐,还真切感知到“以文为媒”的背后,所散发出的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从笔耕

不辍写出自己的忧伤和快乐,到潜下心来认真推敲文章中的意境和深刻指向,余华在孜孜不倦书写青春和迷茫之时,也在逐步把视角转向于对现实的用力描摹上。随着岁月的推移,对生命的理解日益丰盈,以及他对“人”这一宏大命题的深刻把握,促使他相继推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紧扣时代背景,深深触及读者心灵的现实力作。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既是个人的文学“大事记”,也是一个思想者用“文学”之镜观照世界所发出的生命箴言。至于这本杂文集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颇让人思量的书名,一切源于余华 2010年 5月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期间参观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经历。二战期间,一名波兰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素不相识的犹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窖里,因而救了那人一命。有人问这位波兰农民,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个温情的小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余华,在他看来,这个勇敢的行为意味着人性的力量:“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人。”值得称道的是,这么多年来,余华的创

作轨迹一直在围绕“人是什么”这一永恒的主题,不断开掘、剖析和呈现着那些生命中的美好和感动。书中,余华直言不讳地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对生命有常和无常的理解,试图从文学层面去探讨其广泛的社会意义。此外,他还结合对鲁迅、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多方位地展示生命的丰富内涵。印象最深的是,余华在《活着》中有一段对月光的描写,就渗透了他对平凡生命的独到感悟。“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如此精妙的刻画,取代了几页纸的长吁短叹,把福贵对儿子有庆的思念,对生命过往中的那些美好,渲染得极其感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写尽了多少人性中的沧桑和悠远!书中,类似这样简约的描写俯拾皆是。如果缺少了对“人是什么”的深刻理解,是断然写不出这样意味隽永的语句的。

阖上书卷,余华重拾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和感动,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

震颤。其实,这个多元的社会何尝不是一本意蕴深邃的书?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践行,在这本大书中书写着自己的历史。秉持着一份美好和感动,就会以言胜于行的人生实践,为“人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添上一份惊艳和美丽。这或许正是《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深厚喻意!

余华:我只知道人是什么■刘小兵

阅读谁不会呀?能识字,就能阅读嘛!如果你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把阅读看小了。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阅读量很大,但真正能提升自己的并不多。这是因为多数人将资讯式阅读,或者走马观花式的“看热闹”,当成了真正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怎么能有效提升阅读力和理解力呢?

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首推专业化阅读。在专业化阅读前,熟悉一些有关阅读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比如说知晓阅读层次,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两位美国教授1940年合著出版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作为一本指导阅读的实用性书籍,这本书已经畅销全球70余年。真正的阅读是什么?阅读分哪些层次?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怎样开展主题阅读?相信读完这本书后,读者能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全书分四大部分,主要讨论四种不同

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为阅读的第一层次。小孩子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基础阅读,要求能识字,知道句子在说什么。比基础阅读高一个层次的是检视阅读。这个阅读层级要求能抓住一本书的重点,知道这本书在谈论什么。如何开展检视阅读?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建议,比如先看书名页,然后看序。要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相关说明或宗旨;要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作概括性理解;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翻阅一下,快速评估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等等。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为分析阅读。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书籍提出许多系统性的问题。作者列举了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用最简短

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找出作者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好一本书的读书笔记、读书报告,或者书评,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是阅读的第四层次。主题阅读分为准备阶段和主题阅读阶段。在准备阶段,作者认为,要针对研究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书目,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在主题阅读阶段,要直接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章节,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的词汇,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并能够列出一连串问题。此外还要界定主要议题,对不同作者的观点进行主题分析。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诸如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如何阅读想象文学、历史书、科学与数学书、哲学书等等。很显然,这本书不是为那些喜欢资讯式阅读的人所写,而是给那些寻求提升理解力的读者而写。由于语言表述的习惯问题,中国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很流畅,甚至会

觉得语言有些啰嗦。但瑕不掩瑜,它在指导“如何阅读一本书”方面,的确是一本经典之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王道明

消失的动物作者:[英] 埃罗尔·富勒译者:何兵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本书由享誉世界、研究已灭绝动物的权威人士埃

罗尔·富勒所著,涵盖了从 1870年到 2004年间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这些照片的主角通常是动物园或生态园里某种动物最后仅存的个体,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例子,比如最后一只旅鸽玛莎。富勒在展示这些珍贵照片的同时,还介绍了每种动物的习性及其生存环境,探究了它们消失的原因,并还原了照片的拍摄场景。这些叙述的背后,有动物保护者的一腔赤诚、人类的狂妄自大,以及动物们绝望的挣扎……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著者:李霖灿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译者:郝明义朱衣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4年1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作者:余华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

荐 读

据媒体报道: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定于8月15日至21日举办。上海书展的子品牌——上海国际文学周今年将迎来第8届。今年文学周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在近40场活动中,30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将从文学角度阐发旅行的意义。

笔者以为,本届书展上这个文学周,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颇具开放性、思辨性,它将引发读者诸多文化思考,关于旅行与文学艺术,旅行与阅读,旅行与治愈,旅行与人生……

说到旅行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是说旅行品质的美学意义、艺术意义和精神意义。旅行的品质,是美学的。对于旅行者来说,他们的文学、艺术,也由旅行而来。甚至有作家如此说:“文学的浪漫题材在爱情以外,就要数到‘行’了。”徜徉世界文学长廊,你会发现,有多少不朽的经典作品,是旅行或行走的文学啊!这样,旅行便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成为了人生的艺术。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对伟大的审美者的“旅行”,说过一段颇富精神哲学意味的话:“故乡是巡礼的起点,遍历的归结。在艺术家一生的旅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找到故乡。然而,这故乡存在于何时何地,却难以寻觅,难以期遇。”所以,旅行又是心灵的、精神的。我想起了梵高、乔伊斯。梵高也好,乔伊斯也好,似乎一生都在旅行、行走,这是他们在痛苦地找寻适宜进行艺术创作之地,更是行走于内心的道路。他们是从存在的狂热困境中逃脱出来,寻找心灵的故乡,寻找精神的避难所,寻找救助之光。

我们知道,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有一相对低调的身份——旅行者。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村上春树一边写作,一边兴之所至,游历了许多地方。其中,既有在地图上看几乎位于天尽头的冰岛,也有深居东南亚内陆,除了名字几乎一无所知的老挝;既有他曾经旅居创作了《挪威的森林》的希腊小岛,也有阔别四十余年、如今已经从一个古老小城变成新晋“网红”的熊本……

村上春树已经将旅行、写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他的生活方式。阅读他的一些关于旅行的文字,有过往的经历、有难忘的回忆,有心灵的触动,也有对生命的觉悟,正像他所说“在这样的旅途里,有时你会感到疲倦,有时还会感到失望,不过那里肯定会有‘什么东西’。那些东西,也许仅仅是作为回忆,收藏在心底;但有时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塑造你的人生。”

说到旅行,笔者想起林语堂所说,人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去拜访名山大川,“净化积聚在自己胸中的都市思想和市郊热情的灰尘”,这真是说到了我们生命的痛处。很多人认为,城市生活是灵魂生活的腐蚀剂,会让人对自身产生厌倦,醉心于“老旧与安稳地拥有的东西”,想要摆脱这些羁绊,旅行是最好的方式。故而,有作家说,“旅行是救治精神痛苦的良药”。

“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其“出”和“入”,我以为,这是说到了观察世界人生的角度问题;而旅行,就是这样的一种感知、认识、理解世界人生的角度或方式。

“我们不属于那种单靠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来建立思想的人,相反的,我们比较喜欢在户外思考,一面散步、跳跃、爬上无人的山上手舞足蹈;要不然就在海边沉思,那时刻,便连野外的小径也显得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们所提出的关于书籍、人或者音乐之价值的第一个问题为:它会走路吗?”这是尼采讲到的旅行或行走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一个人可以借着不同的方式获得思想,旅行或就是这样一种获得思想的方式。

由此,我们知道,旅行能够带给我们生命许多有意义的东西。那么,在上海书展上,当聆听了“旅行的意义”讲座后,有多少读者会选择——旅行,与最美的世界、最美的你相遇……

为什么需要旅行?■袁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