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jiangxixxgk.jiangxi.gov.cn/bmgkxx/shbj/gzdt/gggs/201805/p... ·...

243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3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 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稿) 建设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 项目建设办公室 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四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Mar-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3 号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

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稿)

建设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

项目建设办公室

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四月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 页

目 录

1.0 总 论 .............................................................. 1

1.1 任务由来 ........................................................... 1

1.2 评价目的 ........................................................... 1

1.3 评价依据 ........................................................... 2

1.4 评价标准 ........................................................... 5

1.5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 6

1.6 主要变更情况说明 ................................................... 8

1.7 评价预测时段 ...................................................... 25

1.8 评价方法 .......................................................... 25

1.9 评价工作程序 ...................................................... 25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 27

2.1 地理位置 .......................................................... 27

2.2 项目概况 .......................................................... 27

2.3 主要工程概况 ...................................................... 28

2.4 工程变更情况 ...................................................... 39

2.5 工程分析 .......................................................... 45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 51

3.1 原环评批复执行情况 ................................................ 51

3.2 工程建设过程回顾 .................................................. 52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56

4.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6

4.2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90

4.3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2

4.4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7

5.0 环境影响评价 ....................................................... 110

5.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110

5.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118

5.3 水环境影响评价 ................................................... 139

5.4 声环境影响评价 ................................................... 146

5.5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174

5.6 固体废物污染分析 ................................................. 175

5.7 事故风险评价 ..................................................... 176

6.0 水土保持 ........................................................... 183

6.1 组织管理 ......................................................... 183

6.2 方案实施 ......................................................... 183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 页

6.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实施效果 ....................................... 186

6.4 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 187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 188

7.1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88

7.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88

7.3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89

7.4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191

7.5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 208

7.6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 208

7.7 环境风险减缓措施 ................................................. 208

7.8 环保工程投资估算 ................................................. 214

7.9 环保措施整改要求 .................................................. 215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 217

8.1 环境保护管理 ..................................................... 217

8.2 环境监理开展情况 ................................................. 219

8.3 跟踪监测计划 ..................................................... 219

8.4“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 220

9.0 评价结论 ........................................................... 222

9.1 项目概况 ......................................................... 222

9.2 工程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223

9.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224

9.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227

9.5 公众参与 ......................................................... 234

9.6 环境保护投资 ..................................................... 234

9.7 总结论 ........................................................... 236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 页

1.0 总 论

1.1 任务由来

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十五横”,是联系我国

海峡西岸经济区、华东及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走廊。泉南高速公路在江西省境内起点为

赣闽两省交界处的五里亭,途经石城县、宁都县、兴国县、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

莲花县,终止于赣湘两省交界处的界化垄,全长 310 公里,计划分两段实施建设,第一

段为石城至吉安,第二段为吉安至莲花,即本项目。

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吉安至莲花段于 2011 年 1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 月建成通车,

工期 4 年。由于工程实际路线与环评阶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更,与环评阶段路线比较,

项目实际路线在在 K5+500~K10+000、K26+00~K30+250、K38+00~K97+000、

K100+000~K104+000 路段长约 71.75km 路线方案较环境阶段路线横向位移 200m 以上,

变更路段长度占环评阶段总里程 106.765km 的 67.2%。根据环保部环办[2015]52 号文《关

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本项目需要重新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2015 年 11 月,我公司受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办公

室委托,承担本项目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评价目的

评价拟通过对公路不同变更段现场调查、分析和预测影响基础上,论证工程变更带

来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关环境保护措施,为下阶段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使项目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统一。

⑴ 通过对变更后公路沿线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现场调查,进一步了解变更段的

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目标的变化情况。

⑵ 分析公路变更后的环境影响,并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变更后公路走向合理性。

⑶ 根据变更段公路施工及试运营各阶段的基本特征,预测其相应的环境影响,提出

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⑷ 通过变更后工程沿线公众参与调查,了解公众对项目变更态度及环境保护要求,

为本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 页

1.3 评价依据

1.3.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10);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号令,1998);

(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第 257号令,1998);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第 167号令,199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1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3);

(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8.1);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99.9 发布,2001.8修改);

(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2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管字第 201号 2010 年部令第 16

号修改);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 页

(26) 《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保部

环办[2015]52 号文)

(2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保部环发

[2012]77号,2012年 7 月);

(2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28]号,2006年 3

月);

(29)《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 2003年 5号令);

(30)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7

号);

(31)《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

[2010]114号);

(32)《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环发[2007]184号);

(33)《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10 年 9月 17日);

(34)《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 1月 1日);

(35)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 148号《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

(36)《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赣林资发[1995]30号);

(37)《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05.09);

(38) 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07]35号《关于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

复》(2007.06.27);

(39)《江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2004年 11月 26日);

(40)《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2009 年 8月 1日);

(41)《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2007.08.14);

(42)《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2012年 5月 1日);

(43)《江西省森林条例》(2007年 5月 1日);

1.3.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 页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8)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T192-2006》;

(9)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1.3.3 项目立项、设计和评价委托文件

● 项目立项依据

⑴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015

年 11月)

⑵ 环境保护部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

单的通知》

⑶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赣环评函[2015]27号《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

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试运行的复函》(2015 年 2月)

● 专题报告

⑴《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西省交

通设计院(2007年 8月);

⑵《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内)吉安至莲花段新建工程说明书》,江西

省交通设计院(2011年 7月);

⑶《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交第二航务

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8年 7月);

⑷《江西省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项目交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测情况报告》(江西省交

通工程质量监督站)(2012 年 12月)。

● 相关批复

⑴ 环境保护部环审[2008]225 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08年 7月);

⑵ 江西省水利厅赣水水保字[2010]69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

莲花段(赣湘界)新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2010年 10月);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 页

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基础[2010]1691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西省吉安

至莲花(赣湘界)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10年 9月);

⑷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交公路发[2010]623 号《关于吉安至莲花(赣湘界)公路初步

设计的批复》(2010年 11月);

⑸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交基建字[2011]69 号《关于吉莲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施工图设

计的批复》(2011年 8 月);

⑹ 国家林业局林资许准[2011]187 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

花段(赣湘界)新建工程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⑺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预审字(2009)471 号《关于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西吉安

至莲花(赣湘界)段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

● 其他支撑性文件

⑴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吉市环评字[2016]26 号《关于确认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

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2016年 3月);

⑵ 萍乡市环境保护局萍环评字[2016]6 号《关于确认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

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2016 年 1月);

1.4 评价标准

工程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批,2007年 10月原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以

赣环督[2007]295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执行标准的批复》批复了原项目环评标准执行,本次工程变更后,吉安市环境保护局和

萍乡市环境保护局重新对现有工程执行标准进行了批复。项目变更评价执行标准按照吉

安市环境保护局和萍乡市环境保护局批复意见执行。

由于本项目施工期已结束,评价标准以环境质量标准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

1.4.1 声环境

⑴ 红线两侧 35米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5

米以外区域执行 2 类标准。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学校、医院、敬老院等敏感建筑室外环

境噪声按昼间 60dB(A)、夜间 50dB(A)限值执行(见表 1.4-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 页

表 1.4-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 单位: LAeq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区域

2 类 60 50 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居住、商业、

工业混合区

4a 类 70 55 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区域

1.4.2 水环境

⑴ 原环评阶段项目 4次跨越赣江支流禾水河,建成后项目 6次跨越禾水河,原环评

阶段和建成后项目跨越禾水河处水体功能均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见表 1.4-2)。

⑵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见表 1.4-3)。

表 1.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pH除外)

项 目 pH COD NH3-N 总磷 石油类

Ⅲ类标准 6~9 20 1.0 0.2 0.05

表 1.4-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

项 目 SS CODCr BOD5 NH3-N 石油类

一级标准 70 100 20 15 5

1.4.3 环境空气

⑴ 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见表

1.4-4)。

表 1.4-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mg/m3

污染物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mg/m3)

二氧化氮(NO2) 24 小时平均 0.08

1 小时平均 0.20

一氧化碳(CO) 24 小时平均 4.0

1 小时平均 10.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24 小时平均 0.15

注:二级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商业交通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1.5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1.5.1 评价等级

公路全长 106.464 公里,公路沿线所经过地区主要为山岭地区,根据本项目工程特

点、建设地区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评价采用评价等级如表 1.5-1

所示。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 页

表 1.5-1 评价等级划分 评价

内容

工作

等级 划分依据

声环境 一级 项目建成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增加量在 5dB(A)以上,依据 HJ2.4-2009,评价等级按一级进行。

空气

环境 三级

本项目沿线服务设施无锅炉等集中供热设施等集中排放源,营运期主要污染物为NO2,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10%,根据 HJ2.2-2008,评价按三级进行。

生态 二级 拟建公路长度为 106.464km,公路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 HJ 19-2011,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水环境 三级 沿线各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量均<1000m

3/d,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依据

HJ/T2.3-93,评价等级为三级。

地下水 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为Ⅳ项目不需要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对公路涉及的服务区加油站单独按Ⅱ

类项目进行评价, 本项目服务区加油站位于地下水不敏感区域,评价等级按三

级评价。

1.5.2 评价范围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本项目现场踏勘调

查实际情况,确定本评价范围如下:

⑴ 社会环境:项目确定的直接影响区,包括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以及萍

乡市莲花县;

⑵ 生态: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300m以内区域,按取、弃土场、施工临时占地以及需要

保护的动植物分布情况,适当扩大其评价范围;

⑶ 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以内的范围;

⑷ 地面水环境:路线跨越的禾水河桥位上游 500m至下游 1000m的水域;

⑸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调查范围为公路建设、营运阶段地下

水受影响的区域;

⑹ 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以内的范围。

1.5.3 评价重点

评价工作的重点围绕已建成工程及工程变更部分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⑴ 工程变更引起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

⑵ 根据工程变更情况,分析工程变更的环境合理性及可行性。

⑶ 核实工程变更引起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回顾施工阶段产生的

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⑷ 结合运行期间的实际车流量和原设计车流量,进行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 页

⑸ 根据工程运营情况及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分析声环境保护措施、水环境保护

措施及生态恢复措施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补充的环保措施。

1.6 主要变更情况说明

1.6.1 工程主要变更情况说明

与环评阶段路线比较,项目实际路线在 K5+500~K10+000、K26+00~K30+250、

K38+00~K97+000、K100+000~K104+000 路段长约 71.75km 路线方案较环境阶段路线横

向位移 200m 以上,变更路段长度占环评阶段总里程 106.765km 的 67.2%。路线变更前后

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声环境、环境空气敏感点数量由 29处增加为 58 处。

项目环评阶段共设 2 处服务区,分别为敖城服务区和莲花服务区,项目营运阶段共

设 2 处服务区,分别为吉安西服务区和永新服务区。两者相比,服务区数量未变化,选

址调整,分别前移 18.4km 和 12.95km。

1.6.2 环境保护目标

⑴ 社会环境

① 城镇规划

项目经过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和萍乡市莲花县,项目变更前后与上述县市

规划区均保持一定距离,不涉及县市规划区。公路与项目直接影响区内的各县城市规划

区的位置关系见表 1.6-1。

表 1-6.1 已建公路与沿线县城规划区的位置关系

行政区域 与路线方位 与规划区边界最近距离

泰和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东南方向 6km

吉安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东北方向 6km

永新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南侧 2km

莲花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北侧 2km

② 矿产资源

施工期未发现公路压覆矿产资源,未破坏沿线矿产资源。

③ 文物

公路建设过程未发现文物古迹。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 页

⑵ 生态环境

公路沿线的耕地、植被、野生动物、高填深挖路段以及取、弃土区为生态保护目标,

具体见表 1.6-2。

表 1.6-2 生态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位置 主要保护内容

1 耕地 全线

保护公路沿线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质量

和数量。本项目共占用耕地 3285.3亩,其中基

本农田 2548.3 亩。

2 自然植被 全线

保护公路沿线植被的数量、生物量、生态功能

以维持其稳定性和完整性,根据本项目所经过

区域的特征,重点是林业资源(特别是生态公

益林)的保护和沿线古大树木的保护(具体见

表 5.1-3)。

3 野生动物

全线,重点是 K0~

K4+500,K33~K50,K60~

K66,K76~K81,K92~K95

路段

保护公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数量与生境,重点是

国家 II 级保护野生动物:鸢、红隼、燕隼、斑

头鸺鹠、穿山甲和水獭的保护。

4 取、弃土场 29 处,具体见表 2.5-9 防止植被、耕地破坏,预防水土流失。

⑶ 水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公路跨越的禾水河,原环评阶段公路共4次跨越禾水河,

建成后公路共 6 次跨越禾水河,分别为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

大桥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及龙田禾水河大桥。禾水河为赣江的支流,

根据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程跨禾水河桥梁均涉及景观娱乐用水区。

① 县市水源地保护区

在本公路建设区域内,有 2 段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别为禾水永新饮用水源区以及

禾水吉安县饮用水源区,对应取水口分别为永新县自来水公司取水口和吉安县横江镇吉

安县水厂取水口。取水口上游桥梁距离上述 2个取水口均在 15km以上。

② 乡镇水源地

根据本工程现场踏勘与调查,有永新县浬田镇和天河镇取用禾河水为饮用水源,公

路沿线经过的其他乡镇多为取水库水和地下水为饮用水源,距离上游的龙田禾水河大桥

为 19.5km。

永新县天河镇目前饮用水源位于水库内,取水点距离公路约 1.63km,公路不涉及天

河镇正在使用的水源地。公路在永新县天河镇附近设立高坪禾水河大桥跨越禾水河,该

桥梁于 2012年 12月建成。2013年 8 月,江西省发改委以赣发改农经〔2013〕341号《关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 页

于新干县麦斜镇等 10个集中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复了吉安县

天河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实施方案。天河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在禾水河设置取

水口,取水口位于吉安至莲花段高速公路高坪禾水河大桥下游约 485 米处,该取水口于

2015 年底建成,目前尚未正式投入使用,取水口管理部门尚未就该取水口划定水源地保

护区。该取水口设计取水规模 5000m3/d。

项目所建桥梁均在水源保护区之外,拟建桥梁桥位上游 500m至下游 1000m的水域均

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功能为 III 类。工程变更前后均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公路跨

越禾水河处水体类别及桥梁下游取水口位置见表 1.6-3。

目前公路禾水河桥梁下游距离最近取水口(正在使用的取水口)为吉安县水厂取水

口,距离永阳禾水河大桥下游 15.8km,取水规模为 4万 t/d。

表 1.6-3 工程桥梁与禾水河水功能区位置关系

序号 桥梁名称及桩号 桥梁长度

(m)

水功能区名

称 水环境功能

水质功能

类别 备注

1 永阳禾水河大桥

K5+806 329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观娱乐用水

III 类

距离下游吉安县

横江镇吉安县水

厂取水口

15.8km,取水规

模 4 万 t/d

2 敖城禾水河大桥

K33+457 423 III 类 ——

3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7+086 449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观娱乐用水

区 III 类

距离下游永新县

天河镇新建取水

口约 485m,设计

取水规模5000t/d

4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503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观娱乐用水

区 III 类 ——

5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428

6 龙田禾水河大桥

K89+378 338

禾水永新保

留区

景观娱乐用水

区 III

距离下游永新县

浬田镇取水口

19.5km( 取 水 规

模 5000t/d),距离

下游永新县自来

水公司取水口约

31.4km(取水规

模 2 万 t/d)

⑷ 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

原环评阶段推荐方案沿线两侧 200m 范围内受影响敏感点有 29 个,线路变更后现状

敏感点取消 19 处,新增 48 处(包括学校 1 处、居民点 47 处)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 页

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各 200m 范围内受影响敏感点 58 个,其中有 57 处居民点、1 所学

校,沿线敏感目标分布见见表 1.6-4。

⑸ 环境保护目标变化情况汇总

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变化情况汇总见表 1.6-5 所示。

表 1.6-5 项目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变化情况汇总表

环境要素 工可阶段 建成后 变化情况

声环境

环境空气 29 处,均为居民点。

58 处,其中包括 57处居

民点、1所学校。

由于路线摆动减少19处,

新增 48 处。

玉壶山

风景名

胜区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边界

距离本公路推荐方案最

近处(K92 处)2 公里且

中间有禾水河相隔离。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距离

吉莲公路最近距离(K92

处)为 1.4 公里。

公路与玉壶山风景名胜

区距离缩短约 600 米。

河坑保

护小区

河坑自然保护小区距离

拟建吉莲公路的最近距

离(K38 处)为 2.5 公里

公路距离河坑自然保护

小区最近距离为 3 公里。

公路与河坑自然保护小

区距离增加 500 米。

罗口保

护小区

罗口自然保护小区距离

拟建吉莲公路的最近距

离约为 3 公里

公路距离罗口自然保护

小区最近距离约为3公里

公路与罗口自然保护小

区距离基本未发生变化。

古树名木 拟建公路 50m范围内有 2

株古樟树

K5+600 处分布有一株古

樟树,K31+000 处分布有

一株三角槭。

评价范围内分布的古树

有两株樟树变为1株樟树

1 株三角槭。

占地情况 永久占地 11438.2 亩,其

中共占用耕地 4174.5 亩

永久占地 10449.29 亩,其

中共占用耕地 3285.3 亩

永久占地面积较减少

988.91 亩,占用耕地面积

减少 889.2 亩。

取、弃土场 本项目工可阶段设置取

土场 7 处、弃土场 15 处。

本项目施工阶段设置取

土场 11 处、弃土场 19 处。

新增 4 处取土场和 4 处弃

土场

水环境 路线 4 次跨域禾水河,不

涉及水源保护区,

路线 6 次跨域禾水河,不

涉及水源保护区, 增加 2 次跨越禾水河。

社会环境 公路不涉及城镇规划及

建成区

公 路 在 K57+200 ~

K58+100 穿过永新县工

业园区。

为了带动永新新县经济

发展,设计阶段路线向永

新县城方向进行了偏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 页

表 1.6-4 公路 200m范围内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1 凤形

K0+870

路右

51~

130m

30

高架

5.5

-1.9 55 3/0/7(32)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3层砖

混结构楼房为

主,房屋位于公

路右侧,正对公

路,

无环保设

4a

类、

2类

2 山背

K1+620

路右

52~

100m

31 路基

4.6 -1.9 50

3/0/7(32)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3层砖

混结构楼房为

主,房屋位于公

路右侧,正对公

路,公路与房屋

之间有土丘遮挡

有声屏障

68m

4a

类、

2类

3 包茶

K4+100

路左

62~190m

40 路堤

4.5 -1.0 50

3/0/14(6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1-2层砖

混房屋为主,房

屋位于现有公路

左侧。

有声屏障

100m 2 类

4 上居村

K5+000

路左

115~200m

93 路堤

2.0 0.5 400

15/0/75

(340)

新增敏感点

房屋较为集中,

以 2层砖混结构

楼房为主,房屋

位于现有公路左

侧,背对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 类

5 洋瓦

K5+440

路左

70~160m

48 路堤

1.8 0.5 170

6/0/21(8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层砖混

结构楼房为主,

房屋位于现有公

路左侧,背对公

路,

有声屏障

193m 2 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6 鹏下

K5+980

路左

57~150m

37 路堤

2.1 -1.0 66

3/0/16(7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1-2层砖

混结构楼房为

主,房屋位于现

有公路左侧,背

对公路,房屋距

离公路较近。

无环保设

施 2类

7 江口新城

K6+720

路左

140~485

120 路堤

1.5 -0.3 250

7/0/175

(60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层砖混

结构楼房为主,

房屋位于现有公

路左侧,多背对

拟建公路,房屋

距离现有公路较

远。

无环保设

施 2类

8 蒋坊

K7+630

路左

25~235m

6 路堤

2.0 -0.8 95

3/3/30

(140)

原有敏感点

房屋以 2-3层砖

混结构楼房为

主,房屋位于现

有公路左侧,背

对公路。

有声屏障

长 135m

4a

类、

2类

9 西坑

K10+500

路左

27~220m

8 路堤

1.8 -0.8 320

18/7/67

(29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与吉井铁路交叉

处,以 1-3层房

屋,房屋位于现

有公路左侧,

有声屏障

长 50m

4a

类、

2类

10 下边村

K11+100

路右

59~460m

38 路堤

1.8 0.4 175

7/0/85

(35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层砖混

结构楼房为主,

房屋位于现有公

路右侧,

有声屏障

长 150m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11 石陂头

K12+650

路右

90~400m

64 路堤

1.3 -0.6 210

9/0/110

(45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以 2-3层砖

混结构楼房为

主,房屋位于现

有公路左侧,背

对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类

12 答桥

K15+950

路左

170~500m

146 路堤

2.1 0.4 180

5/0/50

(22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距离公路

较远,房屋以 2-3

层砖混结构楼房

为主,房屋位于

现有公路左侧,

背对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类

13 山塘

K17+400

路左

35~140m

11 路堤

1.9 -1.0 150

12/3/55

(147)

原有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紧临现有公

路,以 2层砖混

结构房屋,侧对

公路,

有声屏障

长 115m

4a

类、

2类

14 桥边

K17+900

路左

42~210m

22 路堤

1.9 -1.0 150

8/0/60

(350)

原有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紧临现有公

路,以 2层砖混

结构房屋,背对

公路,

有声屏障

170m

4a

类、

2类

15 芳井村

K22+700

路左

132~610m

106 路堤

1.6 -0.8 118

8/0/96

(450)

新增敏感点

房屋距离公路较

远,以 2层砖混

结构为主,房屋

背对现有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16 新宇村

K27+580

路右

84~255m

60 路堤

1.6 1.0 125

6/0/45

(200)

原有敏感点

房屋以 2层砖混

结构为主,房屋

背对现有公路,

有声屏障

228m 2类

17 田心村

K27+800

左侧

25-188

m,

右侧

55-260

m

左侧

5m,

右侧

35m

路堤

1.8 -1.2 300

17/5/55

(240)

原有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左

侧,以 2层砖混

结构房屋,侧对

公路

道路两侧

均有声屏

障,左侧

长 335m,

右侧

140m

2类

18

西边村

(1)

K28+350

路右

54~255m

32 1.5 -0.5 280

11/6/35

(135)

原有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房屋以 2-3

层砖混结构为

主,房屋背对现

有公路,

有声屏障

155m

4类、

2类

19 坪上村

K29+370

路左

140~260m

120 1.5 -0.5 90 3/0/17(7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紧临现有公

路,以 2层砖混

结构房屋,背对

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类

20 湖山

K30+350

路左

35~220m

15 1.8 0.3 220

7/7/35

(15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紧临现有公

路,以 2-3层砖

混结构房屋,背

对公路,

有声屏障

225m

4类、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21

西边村

(2)

K30+950

路左

35~220m

14 1.7 0.3 115

10/10/45

(17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紧临现有公

路,以 2-3层砖

混结构房屋,背

对公路

有声屏障

93m

4类、

2类

22 厚望村

K31+630

路右

50~160m

27 2.1 0.3 150

9/0/32

(14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2-3层砖混

结构房屋为主,

正对公路

有声屏障

120m

4类、

2类

23 天河村

K39+270

路左

110~350m

91 5.5 0.6 120

4/0/100

(45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禾水

河边,房屋位于

公路左侧,2-3

层砖混结构房屋

为主,背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24

江口移民

新村

K41+490

路左

53~160m

25 1.4 1.1 280

15/0/53

(245)

新增敏感点

新建楼房,居民

较为集中,3-4

层房屋为主,背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4类、

2类

25 原背新村

K41+520

路右

125~250m

102 1.8 0.3 110

5/0/26

(122)

新增敏感点

新建楼房,居民

较为集中,3-4

层房屋为主,正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26 石基

K51+000

路右

52~

110m

31 2.5 0.3 90 3/0/14(6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临路居民

点较为集中,其

中右侧居民点设

有隔声屏障。

有声屏障

210m

4类、

2类

27 大洲上

K51+750

左侧

32-150

m,右侧

25-165

m

左侧

12m,

右侧

5m

2.1 0.3 100 7/2/18(85)

新增敏感点

居民位于公路两

侧,2-3层楼房

为主,居民较为

分散,共有 3处

居民聚集点。

两侧设置

有声屏障

左侧

392m,右

侧 100m

4类、

2类

28 洲上

K52+450

左侧

35-210

m,右侧

25-160

m

左侧

15m,

右侧

5m

3.2 0.3 100

9/6/40

(18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临路居民

点较为集中,其

中右侧居民点设

有隔声屏障。

两侧设置

有声屏障

右侧长

127m,左

侧长

125m

4类、

2类

29 新溪村

K53+500

路右

43~

200m

22 2.4 1.2 100

12/12/43

(159)

新增敏感点

位于公路两侧,

2-3层楼房为主,

背对对现有公

路,居民点较为

集中

已设置声

屏障长

220m

4类、

2类

30 老曾下

K53+500

路左

44~

250m

22 2.3 -1.0 60 4/4/8(37)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左侧,1-2层楼

房为主,背对对

现有公路,居民

点较为集中,房

屋较少

已设置声

屏障长

140m

4类、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31 新曾下

K53+750

左侧

45-310

m,右侧

75-180

m

左侧

23m,

右侧

55m

2.0 0.5 150

5/5/22

(110)

新增敏感点

位于公路两侧,

2-3层楼房为主,

背对对现有公

路,居民点较为

集中

左侧设置

有声屏障

长 170m

4a

类、2

32

栗溪村

(1)

K54+560

路左

25~

320m

8 1.6 -1.0 160

9/3/55

(255)

新增敏感点

位于公路左侧,

2-4层楼房为主,

背对对现有公

路,有 3栋房屋

距离公路较近,

大部分房屋距离

公路较远

已设置声

屏障长

85m

4a

类、2

33

栗溪村

(2)

K55+500

路右

39~

265m

19 1.6 1.2 100

9/3/55

(25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以 2-3层砖

混结构为主,侧

对公路

已设置声

屏障长

60m

4a

类、2

34 燕溪村

K57+300

主线路

258~

565m

匝道路

44-244

m

128 1.5 1.2 100

15/15/85

(41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距离主线

较远,靠近永新

互通匝道,

已设置声

屏障主线

声屏障长

140m,匝

道声屏障

长 90m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35 肖家

K59+290

路左

108~

350m

86 2.1 -1.8 224

14/0/78

(30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左

侧,以 2-3层砖

混结构为主,侧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36 岭富

K60+000

路左

136~

350m

112 2.5 0.7 200

8/0/130

(65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左

侧,以 1-3层砖

混结构为主,背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37 心田村

K61+590

路左

36~

100m

6 2.5 0.7 370

8/8/23

(11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左

侧,以 1-3层砖

混结构为主,背

对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450

2类、

4a类

38 江背

K62+400

路右

133~

270m

107 2.8 0.7 140 5/0/18(88)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以 1-3层砖

混结构为主,正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39

永新县莲

州中学

K63+100

路右

47~240m

25 2.3 0.9 130

20多个老

师,350个学

新增敏感点

学校位于公路右

侧,背对公路,

学校有低矮围

墙。两 3层栋教

学楼

设置有声

屏障 75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40 杨桥

K63+280

路右

45~

140m

20 2.3 0.9 90

4/4/37

(18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以 1-3层砖

混结构为主,正

对公路,4户居

民距离公路较

近,其他居民距

离公路较远

设置有声

屏障 70

2类、

4a类

41 溶田

K64+000

左侧

24~

390m,

右侧

26-360

m

左侧

4m,

右侧

6m

2.7 0.9 300

23/23/140

(710)

新增敏感点

位于公路两侧,

2-3层砖混结构

房屋为主,居民

点人口较多,距

离公路较近

公路两侧

均设置有

声屏障,

右侧

95m,左侧

440m

2类、

4a类

42 寨上

K65+660

路右

141~

244m

113 2.8 0.9 105

7/0/53

(255)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以 1-3层砖

混结构为主,正

对公路

无声环境

保护设施 2类

43 湾里

K66+000

两侧

93~

215m

80 3.3 0 80 3/0/12(46)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右

侧,以 2层砖混

结构为主,侧对

公路

公路两侧

均设置有

声屏障,

右侧

125m,左

侧 45m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44 新居垄

K66+460

路左

21~

265m

5 2.4 0 95

6/3/26

(120)

新增敏感点

房屋位于公路左

侧,以 2层砖混

结构为主,背对

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163

2类、

4a类

45 萧水

K67+320

路右

36~

357m

13 3.0 0.8 160

4/4/50

(29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距离公路

较远,2-4层楼

房,正对公路,

少量居民距离公

路较近,

设置声屏

障 233米

2类、

4a类

46 芳塘

K69+000

路右

76~

340m

53 2.8 1.5 50 1/0/6(3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距离公路

较远,3层楼房,

侧对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40

2类

47 下新屋

K74+480

路右

39~

388m

24 2.2 0.8 50

2/2/58

(288)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距离公路

较远,2-4层楼

房,正对公路,

少量居民距离公

路较近,

设置有声

屏障 80

2类、

4a类

48 庙下

K74+850

路右

125~

265m

102 2.7 -1.2 110 3/0/12(6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距离公路

较远,2-4层楼

房,正对公路

无环保设

施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49 张家屋

K75+020

左侧

23-460

m,右侧

26-240

m

9 2.8 0.8 130

4/4/98

(48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其中路北

居民较少,多少

居民位于公路南

侧,2-3层楼房,

少数距离公路较

近。

公路两侧

均设置有

声屏障,

右侧

72m,左侧

160m

2类、

4a类

50 源祥

K77+960

路左

35-205

m

18 -0.5 -0.6 170

11/3/32/14

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左侧 1-3层楼

房,居民点与公

路之间有 土堆

遮挡,部分居民

房屋距离公路较

近。

无环保设

2类、

4a类

51 牛坪里

K93+550

左侧

33-124

m,右侧

38-110

m

左侧

13m,

右侧

18m

路堤

1.3 -0.5 60

4/4/13(65)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距离公路

较近,1-3层楼

两侧均有

声屏障,

左侧 90

米,右侧

125米

2类、

4a类

52 新塘冲

K94+400

路右

52~

275m

37 路堤

1.3 1.0 92

3/0/10(50)

原有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部分房屋

距离公路较近,

1-3层楼房,正

对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110

2类、

4a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53 山下坪

K95+420

路右

51~

175m

36 路堤

1.5 0.8 105

3/0/10(5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部分房屋

距离公路较近,

1-3层楼房,正

对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110

2类、

4a类

54 畔头

K98+380

路右

27~

400m

12 路堤

1.3 -0.3 70

2/4/35

(165)

原有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少量房屋

距离公路较近,

2-3层楼房,正

对公路

设置有声

屏障 140

2类、

4a类

55 江东(1)

K101+150

路右

37~

225m

17 路堤

1.3 -0.3 110

3/3/27

(132)

原有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距离公路

较近,2-3层楼

设置有声

屏障 60

2类、

4a类

56 江东(2)

K101+500

左侧

34-90m

,右侧

35~

110m

左侧

14m,

右侧

15m

路堤

1.3 -0.3 100

7/7/53

(25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两侧,距离公路

较近,2-3层楼

房,

两侧均有

声屏障,

左侧 280

米,右侧

200米

2类、

4a类

57 双木

K102+020

路右

64~

195m

49 路堤

1.3 0.5 110

4/0/13

(210)

原有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公路

右侧,正对公路,

2-3层楼房,

无声环境

环保设施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4 页

敏感点名

称及

中心桩号

距公路

中心线(m)

距路

红线(m)

路基

及高

差(m)

纵坡

(%)

纵向

长度(m)

第一排户数/4

类区户数/总

户数(受影响

人数)

敏感点类型

周围环境特征 有无环保

设施

评价

标准 与线路位置关系 敏感点照片

58 井头

K106+350

路左

145~

210m

125 路堤

1.5 -0.5 235

10/0/45

(210)

新增敏感点

居民点位于现有

G319国道两侧,

距离现有高速公

路较远,居民点

较为集中,2-3

层楼房,背对高

速公路。

无声环境

环保设施 2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5 页

1.7 评价预测时段

根据公路通车时间及本报告编制时间,选择公路营运后的第 1年、第 7年、第 15年

分别代表公路营运近期、中期、远期进行预测评价,即按 2016 年、2022 年、2030 年三

个特征年。

1.8 评价方法

根据“以点带线,点线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采用模式计算、类比法和调研分

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社会环境主要采用调研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声环境评价主要采取营运期现状调查及

模式计算方法进行评价,水环境评价采用类比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生态评价采用调查分

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环境空气评价采用营运期现状调查及类比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1.9 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9-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 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6 页

图 1.9-1 评价工作程序框图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

(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1)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2)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制定工作方案 公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 研究国家和江西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

(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

况调查、监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7 页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2.1 地理位置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工程为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

内的西段,路线起于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西石城(五里亭)至吉安段的终点--吉安市

泰和县石山乡附近(赣粤高速公路 K128 公桩,东经 114°50′45.44″,北纬 29°

43′55.36″),沿线由东向西贯穿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萍乡市莲花县,终于莲花

县神泉乡赣湘交界处界化垄(东经 113°51′44.10″,北纬 27°00′4.42″)。

2.2 项目概况

2.2.1 路线走向

工程起点位于吉安市泰和县石头山,与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西石城(五里亭)至

吉安高速公路相接,并在起点处与大广(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交汇,途经吉安市的泰

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萍乡市的莲花县共计 2 市 4县(市),终于赣湘两省交界处的界

化垄,与湖南省境内的垄茶高速公路相连,路线全长 106.464公里。

2.2.2 建设规模

工程全长 106.464 公里,设置桥梁 8176 米 /32 座,其中大桥(高架桥)7633 米/23

座、中桥 543 米/9 座,隧道 6266 米/4 座,其中长隧道 5466 米/3 座,中隧道 800 米/1 座,

桥隧比为 13.6%。涵洞 198 道,通道 190 道。设置 6 处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 43 座。

设服务区 2处、养护工区 2处、主线收费站(管理所)1处,互通收费站(管理所)5处。

表 2.2-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 注

路 线 公里 106.464

占用土地 亩 10449.29 其中耕地 3285.27

拆迁建筑物 平方米 28520.33

拆迁电力、电信线 公里 66.018

路基

土石方

土 方 万立方米 1129.457

石 方 万立方米 637.4826

合 计 万立方米 1766.9406

路基防护、排水圬工 万立方米 35.7787

路 面 沥 青 千平方米 2591.5

水泥砼 千平方米 19.7

桥 特大桥 米/座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8 页

大桥(含高架桥) 米/座 7633/23

中桥 米/座 543/9

涵洞 道 192 不含通涵并用

隧道 米/座 6266/4

路线

交叉

互通式立交 处 2、6

分离式立交桥 座 43 含互通跨线桥

通道 道 190 含通涵并用

服务设施

服务区 处 2

养护工区 处 2

收费站(管理所) 处 6 含主线收费站 1处

2.2.2 技术标准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路基宽 26m,本项

目路线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表 2.2-2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备注

1 路线长度 公里 106.464

2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 87.9

3 平曲线最小半径 米 1330

4 直线最大长度 米 1680.26

5 最大纵坡 % 3.5

6 最小坡长 米 400

7 竖曲线占线路总长 % 50.65

8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形 米 16000

凹形 米 10000

2.3 主要工程概况

2.3.1 路基路面

⑴ 路基

整体式路基宽 26 米,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2×3.75m

(行车道)+0.75(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0m

(硬路肩)+0.75m(土路肩);桥梁与路基同宽。

分离式路基宽 13米,横断面布置为: 0.75m(土路肩)+1.0m(路缘带)+2×3.75m

(行车道)+3.0m(硬路肩)+0.75m(土路肩);桥梁与路基同宽。

⑵ 路面

主线一般路段及泰和枢纽互通立交行车道路面结构组成

表面层:4cm厚 SMA-1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9 页

中面层:6cm厚 AC-20C粗型密级配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8cm厚 AC-25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上基层:8cm厚 ATB-25密级配沥青碎石

下封层:0.6cm厚改性沥青单层表处(先浇洒 1.6kg/m2SBS改性沥青,再撒铺粒径 3~

5mm的碎石集料,其撒铺面积为单层面积的 60%~65%)

中基层:17cm厚水泥碎石(7D抗压强度 3.5~4Mpa)

下基层:15cm或 17cm 厚水泥碎石(7D抗压强度 2.5~3Mpa)

底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

2.3.2 桥涵工程

⑴ 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均为 1/100;

桥面宽度:整体式桥面净宽:大桥为 2×11.65m,中桥为 2×11.5m,大、中桥总宽

26m,与路基同宽;分离式桥面净宽:大、中桥为 12m,大、中桥总宽 13m,与路基同宽。

⑵ 桥梁方案

全线设置桥梁 8176 米 /32 座,其中大桥(高架桥)7633 米/23 座、中桥 543 米/9

座,详见表 2.3-1。

表 2.3-1 桥梁设置一览表

号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孔数及孔径

(孔-m)

桥长

(m)

结 构 类 型 有无涉

水桥墩 上 部 下 部

一 大桥(高架桥)

1 长山庵高架桥 ZK0+522/

YK0+507 10-30/9-30 308/27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式台、

肋台、桩

基础

2 凤形高架桥 K0+905 11-30 33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式台、

肋台、桩

基础

3 永阳禾水河大桥 K8+806 8-40 3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式、台、

桩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4 桥边大桥 K18+125 6-30 18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 田心高架桥 K27+650 12-30 368 先简支后连 柱式墩、 无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0 页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肋台、桩

基础

6 敖城高架桥(一) ZK32+945/

YK32+944.342

10-40/10-4

0 409/40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7 敖城禾水河大桥 ZK33+465/

YK33+463.7

40+

(57+100+5

7)+4X40

423/423

预应力砼 T

梁+变截面

连续钢构+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空心墩、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8 敖城高架桥(二) ZK34+307.7/

YK34+305.3

13-40/13-4

0 529/5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9 敖城高架桥(三) ZK36+455/

YK36+520 8-40/8-40 329/3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10 天河高架桥 ZK36+873/

YK36+891 7-40/7-40 289/28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柱台、肋

台、桩基

11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9+086 11-40 44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7组涉

水桥墩

12 江口高架桥 K42+003 4-40 16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3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4X40+

(57+100+5

7)+3X40

503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变截

面连续钢构

空心薄壁

墩、柱式

墩、柱台、

桩基础

6组涉

水桥墩

14 上鹿高架桥 K43+433 10-30 30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5 洲尾高架桥 ZK44+804/

YK44+803 5-30/5-30 158/15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6 禄卜门高架桥 ZK45+372/

YK45+371

10-30/10-3

0 308/30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17 石基高架桥 ZK50+228/

YK50+208

21-40/22-4

0 849/88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18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14-30 42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19 江背溶江大桥 K61+062 6-30 188 先简支后结 柱式墩、 2组涉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1 页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肋台、桩

基础

水桥墩

20 田村溶江大桥 K63+519 6-30 188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组涉

水桥墩

21 下新屋大桥 K74+542 5-20 106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2 庙下大桥 K75+075 7-20 146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3 龙田禾水河大桥 ZK89+383/

YK89+383

11-30/11-3

0 338/338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小 计 7633

二 中桥

1 石陂头中桥 K12+480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 西边中桥(一) K28+677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3 西边中桥(二) K31+110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4 溶溪中桥 K65+393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 松山中桥 K70+735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6 沙田里中桥 K79+640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7 沙市中桥 K82+147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8 钟家山中桥 K93+983/

K93+987.8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扩

大基础

9 双木中桥 K101+916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小 计 543

合 计 8176

⑶ 涵洞

全线共设涵洞 198道,平均每公里 1.86道。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2 页

2.3.3 隧道工程

⑴ 主要技术标准

隧道净空:净宽(单洞):10.75m=(0.75+0.50+2×3.75+1.0+1.0);建筑限界净

高 5.0m,检修道净高 2.5m。

⑵ 隧道方案

设置隧道 6266米/4 座,其中长隧道 3座长 5466米,中隧道 1座长 800米。

表 2.3-2 隧道工程一览表

工程实施后

隧道名称 进出口桩号 隧道长度

(m)

1 敖城隧道 K34+898~K36+186 1288

2 高桥楼隧道 K46+340~ K48+032 1692

3 石桥隧道 K48+355~K49+155 800

4 永莲隧道 K90+349~K92+835 2486

5 合计 6266

2.3.4 交叉工程

⑴ 互通立交

共设置 6处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设置一览表如下:

表 2.3-3 互通式立交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中心桩号 互通名称 互通形式 交叉方式 被交路名称及等级

1 起点 泰和枢纽(二期) 全苜蓿叶 泉南上跨 大广高速

2 K9+250 吉安西互通 单喇叭 主线上跨 敦永公路、二级

3 K30+650 敖城互通 单喇叭 匝道上跨 敦永公路、二级

4 K56+967.358 永新互通 单喇叭 主线上跨 敦永公路、二级

5 K76+200 永新西互通 单喇叭 主线上跨 G319、二级

6 K96+078.861 莲花互通 单喇叭 主线上跨 G319、二级

⑵ 分离式立交

全线共设 43座分离式立交(含互通跨线桥)。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3 页

表 2.3-4 分离式立交桥设置一览表

分离立

交 名

中心桩号 交叉方式 孔数及孔径

(孔-m)

桥长

(m)

结 构 型 式

上部构造 下部构造

1 张家

(一) K2+665 支线上跨 13+18+18+13 67.06

钢筋砼连续

柱墩、柱台、

桩基础

2 张家

(二) K3+142.5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扩大基础

3 上居陈

家 K4+550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4 江口 K6+930 支线上跨 20+32+20 77 变截面连续

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5 蒋坊 K7+350 支线上跨 13+18+18+13 67 钢筋砼连续

柱墩、肋台、

桩基础

6 永阳 K8+302 主线上跨 16+4X22 109 普通钢筋砼

连续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7

永阳互

通跨线

K9+250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8

吉井铁

路跨线

K10+523.75 主线上跨 4-30 12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9 下边 K10+968.43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0 塔桥 K15+925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1 山塘 K17+368.5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2 赤陂

(一) K19+105 支线上跨 20+32+20 77

变截面连续

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3 赤陂

(二) K21+191 支线上跨 13+18+18+13 67

钢筋砼连续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4 芳井 K22+723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5 采石场 K24+221.5 主线上跨 1-20 2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柱台、桩基

16 联江 K24+900 支线上跨 13+18+18+13 67 钢筋砼连续

柱墩、柱台、

桩基础

17

敖 城 互

通跨线

K30+650 支线上跨 16.5+25+25+1

6.5 88

预应力砼连

续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8 茶园 K31+334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19 大沙林

场 K41+389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0 樊家 K51+516 主线上跨 17+17+3X22/3

X22+17+17 107

普通钢筋砼

连续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4 页

21 新曾下 K53+662 主线上跨 3-16 53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2 芙塘新

村 K55+570 主线上跨 3-16 53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扩大基础

23

永新连

接线跨

线桥

K57+624.7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4

分文铁

路跨线

K57+980 主线上跨 9-30 278 预应力砼小

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5 金水大

道 K58+345 主线上跨 3-16 53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6 金鑫大

道 K58+682 主线上跨 3-16 53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7

永新互

通跨线

K56+967.35

8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28 叶家村 K62+185 主线上跨 4-30 128 预应力砼小

箱梁

柱墩、肋

(柱)台、

桩基础

29 溶田 K64+057 主线上跨 4-30 128 预应力砼小

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0 肖水 K67+476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1 虎形里

一 K69+258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小

箱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2 虎形里

二 K69+620 支线上跨 20+32+20 77

预应力砼连

续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3 松山 K71+510 支线上跨 13+18+18+13 67 普通钢筋砼

连续梁

柱墩、柱台、

桩基础

34 台岭分

离 K76+853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5

里田互

通跨线

K76+200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6 胡家冲 K85+160.83

8 支线上跨 20+32+20 77

预应力砼连

续梁

薄壁墩、柱

台、桩基础

37 刘家里

ZK89+820.8

/

YK89+822.2

主线上跨 3-20 6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8 G319跨

线桥 K103+112 主线上跨 4-22.5 95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39 界华垅

煤矿 K103+640 主线上跨 3-13 44

预应力砼空

心板

柱墩、肋台、

扩大基础

40 钢铁厂 K103+080 支线上跨 20+32+20 77 预应力砼连

续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41 流冲煤

矿 K103+560 支线上跨 20+32+20 77

预应力砼连

续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5 页

42

莲花至

茶陵省

道跨线

K105+708.2 主线上跨 4x35+28/

28+4x35 176

预应力砼连

续梁

柱墩、肋台、

桩基础

43

莲花互

通跨线

K96+078.86

1 主线上跨 4-20 85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空心板

柱墩、肋台、

桩基础

其中主线上跨 32处 2477.46

支线上跨 11处 797.38

⑶ 通道

全线共设通道 190道,平均每公里 1.785道。

2.3.5 交通工程

⑴ 管理机构

项目设服务区 2处、养护工区 2处,具体如表 2.3-5。

⑵ 收费设施

主线收费站(管理所)1处,匝道收费站(管理所)5处。详见表 2.3-5。

表 2.3-5 沿线服务设施一览表

序号 桩号 设施名称 管理人员数

(人)(定额)

1 K9+500 吉安西收费站

25 吉安西管理所

2 K13+600 吉安西服务区 50

3 K28+650 敖城收费站

25 敖城管理所

4 K56+400

永新收费站 25

永新管理所

永新养护工区 45

5 K76+000 永新西收费站

永新西管理所 25

6 K88+550 永新服务区 50

7 K97+830 莲花收费站

25 莲花管理所

8 K105+900

主线收费站 25

主线收费站管理所

莲花养护工区 45

9 合 计 340

注:目前由于公路车流量较少,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数量未达到定额人员数量。

2.3.6 征地与拆迁

工程总占地 10561.63 亩,永久占地 10449.29 亩,占地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

荒地为主,其中占用基本农田 2548.3亩;临时占地 112.34亩。占地类型以林地、旱地、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6 页

荒地为主,不占用基本农田。

工程拆迁建筑物 28520.33m2。

2.3.7 土石方

⑴ 土石方

项目土石方总量 2573.68 万 m3,全线挖方 1194.61 万 m3,填方 1379.07 万 m3 ,土石

方经平衡调配后,需借方 282.36 万 m3,产生弃方 97.9万 m3。全线共设置取土场 11处和

弃渣场 19处。

表 2.3-6 工程土石方一览表

起 讫

桩 号

挖方(m3)

填 方(m3)

弃方(m3)

总体积

本桩利用 远运利用 借方

土方 石方 土方 石方 土方 石方 土方 石方 土方 石方

K0+000~K5+300

197030 295564 1721085 68089 57495 128942 238069 328773

K5+300~K24+000

556811 435219 1342491 81146 49387 475669 785832 906949

K24+000~K26+633

30557 45837 589392 3790 5498 26770 40339 184258

K27+800~K42+300

967251 50883 651355 138659 115878 1014707 1349888 478228 94506

K42+300~K58+000

1073363 460041 2554571 223546 88634 657366 1058050 292452 19358

K58+000~K66+400

989746 874714 1780950 68408 60013 21336 824703 306297

K66+400~K82+700

919581 1079212 566762 156745 113723 562838 965647 727585

K82+700~K96+800

1015355 1236028 2515051 196039 162446 900600 1225793 16712 77880

K96+800~K101+000

339426 419140 792699 57830 19587 110058 219139 369717

K101+000~K106+464

384134 576208 1276352 98899 46841 396759 709781

合 计 6473254 5472846 13790708 1093151 719502 4295045 7683010 2823579 0 787392 191744

2.3.8 临时占地

工程全线设置取土场 11 处、弃渣场 19 处,施工营地、拌和站、预制厂等其它临时

用地 20 处。临时设施占地面积为 112.34 亩,临时设施占地多为林地和荒地,不占用基

本农田。

① 取弃土场

全线共设置了取土场 11 处和弃渣场 19 处。目前沿线的取土场、弃渣场均采取了恢

复措施,由于施工完成时间的不同,沿线的取土场、弃渣场恢复情况有所不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7 页

表 2.3-6 沿线取土场设置位置

序号 设计桩号 距离路肩(m) 占地类型 占地面积(亩)

左 右

1 K0+300 10 林地 1.95

2 K3+650 5 林地 1.52

3 K4+000 10 林地 4.89

4 K6+800 15 荒地 0.7

5 K7+000 5 荒地 1

6 K21+000 5 林地 0.4

7 K30+000 30 林地 0.2

8 K30+450 10 林地 0.2

9 K64+548 5 林地 0.3

10 K88+848 20 荒地 1.34

11 K100+650 150 林地 3.65

16.15

表 2.3-6 沿线弃土场设置位置

序号 设计桩号 距离路肩(m) 占地类型 占地面积(亩)

左 右

1 K0+800 5 林地 0.3

2 K2+900 10 林地 0.47

3 K17+000 10 荒地 0.36

4 K26+800 5 林地 0.8

5 K34+900 5 林地 0.3

6 K36+200 30 林地 0.05

7 K37+650 5 林地 0.1

8 K40+150 10 林地 0.22

9 K40+250 10 林地 0.23

10 K46+200 10 林地 1.65

11 K53+748 10 荒地 0.55

12 K55+798 5 林地 1.36

13 K59+998 70 林地 0.6

14 K60+128 10 荒地 0.34

15 K68+942 20 荒地 1

16 K78+848 10 林地 0.5

17 K88+848 15 林地 1.2

18 K90+349 60 林地 1.56

19 K92+835 左 20 林地 4.3

20 合计 15.89

② 其他临时用地

项目沿线共有施工营地、拌和站、预制厂等其它临时用地 20处。其中 1处预制厂已

复耕,2处已被利用为木材加工场,另外 17处地面有遗留构筑物、建筑垃圾、硬化地面,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8 页

未恢复的预制场 地方正在使用的混凝土拌合站

表 2.3-7 吉莲高速公路沿线其它临时工程一览表

序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占地面

积(亩) 现状

左 右

1 K1+000 施工营地 100 3.5 设备已撤场,地面临时房

屋、水泥地面未拆除。

2 K6+800 预制场 15 3.8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已拆

除,并平整。但有遗留石块。

3 K8+500 拌合站 5 4.5 复耕,种植柚子。路侧有灌

木遮挡,恢复效果较好。

4 K17+700 预制场 10 3.8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建筑垃圾未清理。

5 K33+400 施工营地 200 3.0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临时房屋未拆除。

6 K36+200 施工营地 30 3.0

敖城隧道出口,设备已撤

场,硬化地面未拆除,有砖

混院墙。

7 K39+700 预制厂 10 4.5

设备已撤场,地面临时房

屋、硬化地面未拆除,建筑

垃圾未清理。

8 K41+450 预制厂 30 4.5

已被利用为木材储运场。设

备已撤场,地面临时房屋、

硬化地面未拆除。

9 K41+500 预制厂 80 4.5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

10 K45+500 施工营地 200 3.0 设备已撤场,临时房屋未拆

除、硬化地面未拆除。

11 K49+600 施工营地 20 3.0

石桥隧道出口, 设备已撤

场,硬化地面未拆除,有遗

留构筑物。

12 K60+750 施工营地 5 3.0

将弃土场利用为施工营地,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坡面植被较差,坡底无

挡墙。

13 K58+250 预制厂 30 4.5 位于永新工业园区,设备已

撤场,水泥地面未拆除。

14 K62+250 预制厂 5 4.5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39 页

序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占地面

积(亩) 现状

左 右

15 K62+350 预制厂 30 4.5 已被利用为木材加工厂。

16 K82+200 预制厂 15 4.5 硬化地面未拆除,建筑垃圾

未清理。

17 K89+850 施工营地、拌

和站 10 5.2

永莲隧道进口附近。设备已

撤场,硬化地面未拆除,临

时房屋未拆除,建筑垃圾未

清理。

18 K92+450 拌和站 10 4.0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

19 K93+450 预制场 10 4.0 设备已撤场,硬化地面未拆

除,建筑垃圾未清理。

20 K102+650 预制场、拌和

站 15 5.0

地面工棚、拌和塔、房屋未

拆除,水泥地面未拆除。

21 合计 80.3

③ 砂石料场

项目未设置砂石料场,所需砂石料均购自商品料场

2.3.9 工期安排及投资估算

工程于 2011年 1月开工建设,2015年 1月建成通车。

工程总投资 52.5亿元。

2.4 工程变更情况

相对于原环评阶段,由于在后续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过程中出于路线指标

优化和安全因素等对路线进行了调整,工程变更主要包括:

⑴ 项目实际路线在 K5+500~K10+000、K26+00~K30+250、K38+00~K97+000、

K100+000~K104+000路段长约 71.75km路线方案较环境阶段路线横向位移 200m以上,变

更路段长度占环评阶段总里程 106.765km的 67.2%。

⑵ 原环评阶段工程共设置大中桥梁 42 座,共 4 次跨越禾水河,营运期工程设置大

中桥梁 32座,共 6次跨越禾水河,工程变更后,减少了总的桥梁数量,增加了跨禾水河

次数。

⑶ 原环评阶段共设置隧道 7 座,总长 7910 米。工程实施后共建设隧道 4 座,总长

6266。经线路优化后,有 3座隧道取消。

⑷ 原环评阶段占用土地 11438.2 亩,工程实施后工程占地 10449.29 亩,已实施工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0 页

程比原环评阶段占地减少 988.91亩。

⑸ 原环评阶段工程设置服务区 2处,养护工区 2处,停车区 2处,主线收费站 1处,

匝道收费站 5 处,工程实施后共设置服务区 2 处,养护工区 2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匝

道收费站 5 处,减少了 2 处停车区。同时服务区和匝道收费站的位置较原环评阶段有所

调整(详见 2.4.3节)。

表 2.4-1 工程内容变更情况汇总表

工程项目 单位 原环评阶段 已实施工程 变更情况

路 线 公里 106.765 106.464 长度缩短 0.301km

占用土地 亩 11438.2 10449.29 减少 988.91亩

拆迁建筑物 平方米 88290 28520.33 减少 59769.67平方米

路基

土石方

土 方 万立方米 1098.181 1129.457 增加 31.276万方

石 方 万立方米 1051.701 637.4826 减少 414.2184万方

合 计 万立方米 2149.882 1766.9406 减少 382.9414万方

路基防护、排水圬工 万立方米 45.4271 35.7787 减少 9.65万方

路 面 千平方米 2412.894 2591.5 增加 178.606千方

大桥 米/座 7336/19 7633/23 增加 4座

中桥 米/座 1348/23 543/9 减少 14座

涵洞 道 233 192 不含通涵并用

隧道 米/座 7910/7 6266/4 减少 3座

路线

交叉

互通式立交 座 6 6 数量不变

分离式立交桥 座 40 43 增加 3座

通道 道 90 183 增加 93座

服务设

服务区 处 2 2 数量未变,位置发生变化

养护工区 处 2 2 数量未变,位置发生变化

停车区 处 2 0 取消了停车区

主线收费站 处 1 1 数量未变,位置未变

互通收费站及

管理所 处 5 5

数量未变,部分收费站位置

发生变化

2.4.1 路线摆动情况说明

与环评阶段路线比较,项目实际路线项目实际路线在 K5+500~K10+000、K26+00~

K30+250、K38+00~K97+000、K100+000~K104+000 路段长约 71.75km 路线方案较环境阶

段路线横向位移 200m 以上,变更路段长度占环评阶段总里程 106.765km 的 67.2%。工程

变更原因如下,原环评阶段工程路线与已实施路线对比见。

① K5+500~K10+000 路段变更原因

K5+500~K10+000路段路线调整主要考虑工程避让低洼路段和不良地质路段,同时工

程路线调整后靠近吉安县永新镇,有利于吉安西互通设置和方便永阳镇居民上下高速。

② K26+00~K30+250 路段变更原因

K26+00~K30+250 路段长约 4.25km,运营路线在该处较原环评阶段路线有所调整,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1 页

该处调整主要考虑工程避让大片农田,工程向原路线北侧进行了偏移,调整后路线沿山

脚布线,减少了农田占用,加强了对沿线农田的保护。

③ K38+00~K97+000 路段变更原因

K38+00~K97+000 路段长约 59km,该路段路线调整可以分为 3 个路段,分别为

K38+00~K46+000路段、K46+00~K88+000路段和 K88+00~K97+000路段。

● K38+00~K46+000 路段

该路段实际长约 8.0km,实际公路走向在该处较原环评阶段路线有所调整,原环评阶

段路线长约 11.15km,主要考虑原环评阶段路线避让禾水河增加了公路里程,且原环评阶

段路线经过地区地势较高,工程土石方开挖量较大,调整后路线进行了拉直,实际公路

里程较原环评阶段缩短约 3.15km,调整后工程增加了 2次跨越禾水河。

● K46+00~K88+000 路段

该路段路线在原环评基础上向南侧进行了偏移,路线调整主要考虑工程路线靠近永

新县城区和里田镇、沙市镇等县城和乡镇,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调整后路线实

际走向在原环评阶段路线走向的基础上向南侧偏移约 2-3 公里,调整后工程距离永新县

城、里田镇。沙市镇较近,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 K88+00~K97+000 路段

该路段路线在原环评基础上向北侧进行了偏移,路线调整主要考虑工程路线靠近莲

花县,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调整后路线实际走向在原环评阶段路线走向的基础

上向南侧偏移约 1.0公里,调整后工程距离永莲花县较近,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④ K100+000~K104+000 路段变更原因

K100+000~K104+000路段长约4.0km,运营路线在该处较原环评阶段路线有所调整,

该处调整主要考虑工程避让大片农田,工程向原路线北侧进行了微调,调整后路线沿山

脚布线,减少了农田占用,加强了对沿线农田的保护。

2.4.2 桥梁、隧道变更情况说明

⑴主要桥梁

原环评阶段工程共设置大桥(含高架桥)7336 米/19座,中桥 1348 米/23座,不设

小桥。建成后全线共设置大桥(含高架桥)7633 米/23座、中桥 543米 /9座。

原环评阶段工程共 4 次跨越禾水河,营运期工程 6 次跨越禾水河,增加了 2 次跨越

禾水河。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2 页

表 2.4-1 工程原环评阶段主要桥设置一览表 序

中心桩

号 桥梁名称

孔数-

跨径

长度

(米) 上部构造形式

桥墩

基础 跨越水体情况

1 K1+175 风形高架桥 13-30 39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2 K5+970 高芜禾水河

大桥 12-40 489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禾水河,跨越段属

III 类水,水中墩 4

3 K26+580 新宇大桥 5-20 105 预应力砼空心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4 K34+780 窑棚禾水大

桥 9-50 459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禾水河,跨越段属

III 类水,水中墩 4

5 K35+520 下窑棚高架

桥 13-30 39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6 K37+780 大禾坑(一)

高架桥 6-30 18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7 K38+120 大禾坑(二)

高架桥 13-30 39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8 K38+870 天河高架桥 7—30 21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9 K39+990 草井高架桥 8-30 24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0 K43+630 药湖口高架

桥 13-30 39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l K45+628 上鹿高架桥 24-40 96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粱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2 K47+130 乐卜门高架

桥 7-30 21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3 K47+795 马溪高架桥 11—30 33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4 K49+690 大沙禾水河

大桥 11-50 559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禾水河,跨越段属

III 类水,水中墩 3

15 K5l+365 大沙高架桥 10-30 30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6 K63+700 黄土岭高架

桥 16-30 48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7 K65+700 秧陂大桥 13-20 265 预应力砼空心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8 K67+950 双溪大桥 5-20 105 预应力砼空心

钻孔灌

注桩 沟谷

19 K91+390 刘家里禾水

大桥 26-30 788

先简支后连续

预应力砼 T 梁

钻孔灌

注桩

禾水河,跨越段属

III 类水,水中墩 2

合计 7336

表 2.4-1 工程建成后主要桥梁设置一览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3 页

号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孔数及孔径

(孔-m)

桥长

(m)

结 构 类 型 有无涉

水桥墩 上 部 下 部

1 长山庵高架桥 ZK0+522/

YK0+507 10-30/9-30 308/27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式台、

肋台、桩

基础

2 凤形高架桥 K0+905 11-30 33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式台、

肋台、桩

基础

3 永阳禾水河大桥 K8+806 8-40 3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式、台、

桩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4 桥边大桥 K18+125 6-30 18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 田心高架桥 K27+650 12-30 36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6 敖城高架桥(一) ZK32+945/

YK32+944.342

10-40/10-4

0 409/40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7 敖城禾水河大桥 ZK33+465/

YK33+463.7

40+

(57+100+5

7)+4X40

423/423

预应力砼 T

梁+变截面

连续钢构+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空心墩、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8 敖城高架桥(二) ZK34+307.7/

YK34+305.3

13-40/13-4

0 529/5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9 敖城高架桥(三) ZK36+455/

YK36+520 8-40/8-40 329/32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10 天河高架桥 ZK36+873/

YK36+891 7-40/7-40 289/28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柱台、肋

台、桩基

11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9+086 11-40 44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薄壁墩、

柱台、桩

基础

7组涉

水桥墩

12 江口高架桥 K42+003 4-40 16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3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4X40+

(57+100+5

7)+3X40

503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变截

面连续钢构

空心薄壁

墩、柱式

墩、柱台、

桩基础

6组涉

水桥墩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4 页

14 上鹿高架桥 K43+433 10-30 30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5 洲尾高架桥 ZK44+804/

YK44+803 5-30/5-30 158/15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柱台、桩

基础

16 禄卜门高架桥 ZK45+372/

YK45+371

10-30/10-3

0 308/30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17 石基高架桥 ZK50+228/

YK50+208

21-40/22-4

0 849/889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T梁

柱式墩、

肋台、柱

台、桩基

18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14-30 428

先简支后连

续预应力砼

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19 江背溶江大桥 K61+062 6-30 188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组涉

水桥墩

20 田村溶江大桥 K63+519 6-30 188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组涉

水桥墩

21 下新屋大桥 K74+542 5-20 106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2 庙下大桥 K75+075 7-20 146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23 龙田禾水河大桥 ZK89+383/

YK89+383

11-30/11-3

0 338/338

先简支后结

构连续预应

力砼小箱梁

柱式墩、

肋台、桩

基础

5组涉

水桥墩

小 计 7633

⑵ 隧道

原环评阶段共设置隧道 7座,总长 7910米。工程实施后共建设隧道 4座,总长 6266

米。经线路优化后,有 3座隧道取消。变更后隧道总里程减少 1644m。

表 2.4-2 工程建成后主要桥梁设置一览表

原环评阶段 工程实施后

变更说明

隧道名称 进出口桩

隧道长度

(m) 隧道名称

进出口桩

隧道长度

(m)

1 窑棚隧道 K35+850~K37+410

1560 敖城隧道 K34+898~K36+186

1288 路线优化后

隧道缩短

2 高家隧道 K44+350~K45+100

750 高桥楼隧

K46+340~

K48+032 1692

线路调整后

增长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5 页

3 马尖山隧

K48+470~K49+390

920 石桥隧道 K48+355~K49+155

800 路线优化后

隧道缩短

4 大沙隧道 K50+240~K51+210

970 路线变更后未设置隧道

5 鲇塘隧道 K51+520~K52+400

880 路线变更后未设置隧道

6 参上岭隧

K61+550~K61+950

400 路线变更后未设置隧道

7 钟家山隧

K92+370~K94+800

2430 永莲隧道 K90+349~K92+835

2486 基本未变

8 合计 7910 6266 隧道总里程

减少 1644m

2.4.3 服务设施变更情况说明

原环评阶段共设置服务区 2处;停车区 2处;养护区 2处,收费站(管理所)6处。工

程变更后设置服务区 2处,养护工区 2处,(管理所)6处,取消了 2处停车区,同时工程

服务设施的位置有所变化。

表 2.4-3 公路沿线主要服务设施变更情况一览表

设施名称 原环评阶段 实际实施工程

变化情况 名称 桩号 名称 桩号

服务区

敖城服务区 K28+650 吉安西服务区 K13+600

名称更改,位

置前移

15.05km

莲花服务区 K101+500 永新服务区 K88+550

名称更改,位

置前移

12.95km

主线收费站及

管理所

界化垄主线收

费站 K105+900

界化垄主线收

费站 K106+380 位置基本未变

匝道收费站及

管理所

永阳收费站 K13+000 吉安西收费站 K9+300 位置前移

3.7km

敖城收费站 K28+650 敖城收费站 K30+650 位置后移

2.0km

高桥楼收费站 K56+400 永新收费站 K56+950 名称更改

永新收费站 K78+300 永新西收费站 K76+200 名称更改

莲花收费站 K97+830 莲花收费站 K95+500 基本未变

养护工区

永新养护工区 K78+300 永新养护工区 K76+200 位置前移

2.3km

莲花养护工区 K97+830 莲花养护工区 K106+380 位置后移

8.55km

停车区 高桥楼停车区 K52+000 —— —— 取消

永新停车区 K83+500 —— —— 取消

2.5 工程分析

项目 2015年 1月建成通车试运行,现阶段变更环评报告主要考虑营运期工程对环境

的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6 页

2.5.1 社会环境

⑴ 项目正效应

本项目符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段的建设将缩短东

部地区、中南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有效的调整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

促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在选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沿线城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工程设计推荐的路线

方案符合拟建项目区域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以及莲花县的城市总体发展规

划要求,另外项目建设也符合沿线所经区域的城镇发展规划。工程在所经区域重要城镇

设置了必要的互通、立交等设施,可以更好的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地

方经济的发展。

⑵ 征地拆迁的影响

拟建公路主要占用林地、水田和旱地,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将改变土地利用现状,造

成区域林木数量和局部村庄耕地数量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同时也造成土地附

着物主要是水稻等农作物的损失。

根据公路占用土地类型分析,拟建工程主要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水田、旱地及荒

地,其中工程共占用水田和旱地数量为 3285.27 亩,根据拟建项目沿线基本农田的划定

方法和沿线地区各县市基本农田占耕地的比例统计资料,基本农田占耕地的比例平均约

为 85%估算,据此估算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数量约 2463.95亩左右。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将

带来地方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以维持高速公路征地区域基本农田的动态平衡。

拟建公路拆迁主要以居民房屋为主。根据调查,拆迁房屋以砖混结构楼房和砖瓦房

为主,工程实施对深圳南山希望小学的搬迁和还建还会对学校的正常上课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工程设计确定的路线方案,本工程建设推荐方案全线共拆迁建筑物 28520.33m2,涉

及的拆迁户约 190 户,受影响人口约 950 人左右,房屋拆迁和居民的重新安置将给当地

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⑷ 交通阻隔

拟建公路经过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以及萍乡市莲花县境。施工期由于公

路施工阻隔给沿线的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设计充分考虑了营运期公路对沿线居民的阻隔影响。本项目全线设置 6 处互通式立

交,全线共设 43 座分离式立交(含互通跨线桥),全线共设通道 190 道,平均每公里 1.785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7 页

道,且拟建公路在设置通道时充分考虑了对居民的阻隔影响,在居民出行较多的路段均

设置了通道,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建设对道路两侧居民的阻隔影响。

⑸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江西省 2020 年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吉安市总体规

划》、《萍乡市总体规划》将路线布设在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及永新县和萍乡市莲花县

境内,

公路选线充分考虑了与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以及莲花县城镇规划的协

调发展关系,遵循“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较好地避让了城市规划发展区域。

⑹文物古迹

拟建项目影响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线位在布设时对重要的旅游和文物资源等均给予

了避让。但考虑施工周期长,不同地段可能存在地下或未发掘的文物资源,因此公路施

工期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2.5.2 声环境

营运期声环境污染源主要为公路行驶汽车,根据《公路交通能力研究》,确定各类

车辆在不同车速下的平均辐射声级见表 2.5-5。

表 2.5-5 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

车 型 平均辐射声级 Lw,I(dB) 备 注

大型车 12.6+34.73lgVL VI 大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中型车 8.8+4048lgVM Vm中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小型车 22.0+36.32lgVS Vs 小型车平均行驶速度

营运期公路交通噪声将对两侧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噪声干扰。应通过采取必要的防

护措施如设置声屏障等,使营运期的噪声影响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2.5.3 地表水环境

● 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迳流,根据有关实测结果

和文献资料,路面迳流雨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见表 2.5-6。

表2.5-6 路面雨污水浓度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石油类

迳流 2 小时内平均值 7.4 107 20 221 7.0

● 运载石油或其他危险品的车辆可能发生翻车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对桥梁跨越

水体局部水域造成污染。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8 页

● 生活污水

工程全线共设收费站(管理所)6处,服务区 2处,养护工区 2处,生活污水量按下

式计算:

Qs=(K·q1·V1)/1000

式中:Qs——生活污水排放量,t/d;

q1——每人每天用水量定额,L/人·d;

V1——收费站定员;

K——污水排放系数。

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 COD和 BOD5,浓度分别按 250~400mg/L、150~250mg/L计。

服务区等附属设施污水发生量见表 2.5-7。

表 2.5-8 服务区等附属设施污水发生量

号 名称 污水量估算方式

污水量/处

(t/d) 备注

1 服务区 生活污水:固定:50 人/d,流动:1800 人/d 62.1

2 处 冲洗废水:按车流量和冲洗率估算 5.2

2 养护工区 固定:45 人/d 12.2 2 处

3 收费站及

管理所 固定:25 人/d 20.3 6 处

4 合 计 99.8

2.5.4 环境空气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咨询,本项目沿线服务设施采用电力取热,

因此无 SO2、烟尘等锅炉废气排放。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表

2.5-10列出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

表 2.5-10 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

平均车速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小型车 CO 31.34 23.66 17.90 14.76 10.24 7.72

NOx 1.77 2.37 2.96 3.71 3.85 3.99

中型车 CO 30.18 26.19 24.76 25.47 28.55 34.78

NOx 5.40 6.30 7.20 8.30 8.80 9.30

大型车 CO 5.25 4.48 4.10 4.01 4.23 4.77

NOx 10.44 10.48 11.10 14.71 15.64 18.38

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按下式计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49 页

iji

i

J EAQ

3

1

式中:QJ── 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 j种污染物源强,mg/(m·s);

Ai── i种车型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单车排放系数,即 i 种车型在一定车速下单车排放的 j 种污染物量,

mg/辆·m。

根据各预测年预测交通量、车型比、昼夜比、小时高峰比和计算的车速分别计算得

到各路段 NOx 的日均排放源强,并根据相关系数,换算得到 NO2日均排放源强。NO2排放

量测算结果见表 2.5-11。

表 2.5-11 汽车尾气中 NO2的日均排放源强 单位:mg/(m·s)

路 段 年 份

2016 2022 2030

泰和枢纽互通~吉安西互通 0.420 0.694 1.240

吉安西互通~敖城互通 0.432 0.715 1.280

敖城互通~永新互通 0.445 0.739 1.333

永新互通~里田互通 0.455 0.751 1.340

里田互通~莲花互通 0.460 0.759 1.364

莲花互通~界化垄 0.441 0.727 1.298

根据赣粤高速公路(赣州至定南段)环保验收汽车尾气监测结果,营运期汽车尾气

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公路两侧距离道路中心线 20m 范围内,公路两侧绿化工程的实施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公路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居民的污染影响。

2.5.5 固体废物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服务区、养护工区和收费站生活垃圾,按固定人口 340 人估

算,流动人口 3600人,营运期上述站点总的固体废物发生量固定人口按 1Kg/人天,流动

人口按 0.25Kg/人天,固体废物发生量 1.24t/d。根据营运期主要站点的布设情况,营运

期生活垃圾在各服务设施点集中收集后由垃圾车定期运至附近城市垃圾处理场。

2.5.6 评价因子筛选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表现为社会环境、生态、声环境和水环境等要素

方面,项目构成及环境问题见表 2.5-12。确定主要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 2.5-13。

表 2.5-12 项目组成和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构成 主要的环境问题

主 路基路面工程 营运期:地表径流污水,危险品运输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工程概况与工程变更说明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0 页

程 路线长度:106.464km;

风险事故对公路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汽车交通噪声及尾气排放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征地拆迁 占用耕地、林地,造成植被破坏,生物

量损失;房屋拆迁和居民安置问题。 永久性征地:10449.29 亩;

拆迁建筑物面积:28520.33m2。

桥涵、立交工程

营运期:地表径流污水,危险品运输风险

事故,汽车噪声及尾气排放影响。

大桥 23 座、中桥 9 座

涵洞 198 道

互通式立交 6 座,分离式立交 43 座

隧道 4 座

辅助工程

服务区 2 处;

含养护工区 2 处;

收费站及管理所 6 处。

营运期:管理中心、所服务区、养护区、收费站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问题。

贮运工程 砂石料等材料运输。 营运期:土地复耕,植被恢复。

表 2.5-1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营运期

社会环境

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公路运输、水利等规划

土地占用、土地利用价值

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事故和危险品泄漏

景观环境 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对森林公园的影响

生态环境

防护工程及农业土地复垦

土地整治及植被恢复

防护工程

水环境

桥面径流污水:SS、石油类、COD、pH、NH3-N 等

沿线服务设施的生产、生活污水:石油类、动植物油、COD、SS、pH、

NH3-N 等

声环境 交通噪声:LAeq

大气环境 汽车尾气:NO2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1 页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3.1 原环评批复执行情况

环境保护部于 2008 年 7月 11日以环审[2008]225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

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据初

步调查,本项目在设计和建设工程中,按照原环评批复要求,设计和建设单位采取了相

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在设计阶段根和建设阶段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评批复意见对

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见表 3.1-1。

表 3.1-1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要求实施情况

序号 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评批复意见 实施情况

1

⑴ 优化线位方案、尽量选用荒地、劣地布

线,尽量避免深路堑高边坡路段,占用耕地

集中路段应采取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

护设施。控制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永阳匝道

收费站、高桥楼和永新停车区占地应控制在

用地指标内,占用基本农田应按国家和地方

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占用手续,配合地方政府

做好土地调整,征地补偿及拆迁安置工作,

防止次生环境问题。

已落实

1、工程设计阶段优化了路线选线,对

K5+500 ~ K10+000 、 K26+00 ~ K30+250 、

K38+00~K97+000、K100+000~K104+000路段

进行了优化,尽量避免了高填深挖路段。

2、调整了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取消了高桥楼

和永新停车区。

3、在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了

征地补偿及拆迁安置工作,项目征地拆迁过

程中未发生次生环境问题。

2

线路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让国家二级

重点保护植物樟树、柳杉等古树,靠近征地

范围的古树名木应围栏保护,设置醒目的提

示牌。经林地路段要严格控制施工红线,将

可利用的树木移植到公路两侧和互通立交

处,减少砍伐量,保护周围林木植被和自然

景观。教育施工人员遵守有关保护野生动物

法规,不得猎杀或伤害野生动物。营运期应

在沿途设置野生动物保护的提示路牌

基本落实

1、设计阶段避让了高芫村和蒋坊的 2株古树,

同时在 K31+000 路段通过收缩边坡等措施避

让了 1株古树。

2、施工期采取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控制

施工活动范围和施工人员活动范围,保护沿

线植被。

3

做好各标段路基、隧道及桥涵等工程的土石

方挖填调配,尽量减少弃土弃渣量。山体、

隧道口开挖土方不得顺坡和沿河倾倒、清淤;

清表土等弃方应收集,用于施工迹地恢复及

公路绿化。制定隧道涌水和环境预警方案,

涌水时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

进行控制,防止水源流失影响隧道上方植被

生长。尽量减少仰坡面开挖隧道洞口,减轻

对地奉的破坏。工程后期应及时做好山体开

挖面、弃渣场曲生态修复和复耕整治工作,

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基本落实

经过路线调整后,工程共设置 4 座隧道,比

原环评阶段减少 3座,减少了土石方开挖量,

施工阶段制定严格制定隧道涌水和环境预警

方案,在应对对永莲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困难

问题时注意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对

隧道上方植被影响。

4

桥梁基础施工应采用围堰灌桩,要集中处置

工程产生的钻渣泥沙,严禁抛弃水域或滩涂。

不得在距江河岸:200米范围内设立料场、废

弃物堆放场、施工营地等。服务区和收费站

已落实

1、加强施工期工程管理,未对禾水河水体产

生污染,取、弃土场、施工场地远离河岸,

路肩或坡脚设置浸水挡土墙,防止泥土和石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2 页

污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制定运输有毒有害

化学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强化跨越高

芜禾水河大桥、窑棚禾水河大桥、大沙禾水

河大桥、刘家里禾水河大桥撞护栏,设置桥

面雨水收集系统,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造成

水体污染。

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统

2、钻渣运出河区,回填至适当位置运或至邻

近的弃土场。施工区开挖简易沉淀池,将钻

渣及泥浆排入沉淀池沉淀后晾晒,再运至弃

土场。

5

根据声环境预测结果,对线路两侧的陈家、

后门村、石上、平原等超标的噪声敏感建筑

物,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搬迁、改变建筑物

覆用功能、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控制

噪声污染的措施,确保达到相应声环境功能

区要求。

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段及远期可能超标

的敏感目标实施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

时增补和完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

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合理规划沿线土地的

使用,禁止在线路两侧新建学校、医院、住

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已落实

工程在沿线临近居民点、学校等路段设置了

声屏障,沿线共设置声屏障 39处。

同时根据原环评批复要求,制定了营运期噪

声根据监测计划,并预留了噪声防治费用。

3.2 工程建设过程回顾

3.2.1 工程建设情况

2008 年 7 月 11 日,环境保护部于以环审[2008]225 号文对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吉安

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给予批复,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基础

[2010]1691 号文批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发

[2010]623 号文批准本项目初步设计。2011 年 5 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以云交基建

[2010]180 号文批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2010 年 5 月 24 日,交通运输部审批项目施工许

可。

工程于 2011 年 1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 月建成通车。目前项目已投入试运行。

3.2.2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回顾

⑴ 污水排放情况

施工期沿线各区段施工队伍吃住均依托当地民宅、旅馆或饭店,生活污水依托当地

设施,经化粪池处理后沿线居民农用。施工污废水排放均经预处理满足相应排放标准。

施工时,严格控制向地表水体内排放施工污染物。设置专用场所给施工设备加油、

存放油品储罐、清洗施工机械。施工前向当地政府、环保和水利部门通报施工方案和进

度安排,施工期未发生施工期废水影响沿线河流、农田、水井等污染情况。

⑵ 环境空气

施工期对距离居民点较近区段,施工现场设置了围栏,对破损的围栏及时更新。尽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3 页

可能避开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施工;

对建筑材料的堆场及混凝土搅拌场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对运输车辆

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对施工便道进行夯实硬化处理。

根据现场调查,施工基本未发生物料洒落、飘散等大气污染影响,沿线居民生活环

境基本维持原状。

⑶ 固体废物影响

桥梁桩基施工和隧道开挖施工处均设置泥浆池,用于泥浆的暂时存放。施工结束后,

与有关部门签订处理协议,将产生的废弃泥浆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中,上

面覆土恢复原有地貌。

⑷ 河流跨越段施工影响调查

工程跨越河流路段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不在河流两岸堤防以内给施工

机械加油、存放油品储罐;同时未在河内清洗施工机械,或排放污水。

各穿越施工现场均按照要求设置泥浆池。在大开挖施工区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

非特殊情况下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施工;禁止向水体排放一切污染物;严禁向河道排放管

道试压水;严禁在河流两堤外堤脚以内建立施工营地和施工临时厕所;严禁将两岸施工

现场的洒落机油等污染物落入河流;各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施工,未发生污染水体事

件,对工程穿越河流基本没造成不良影响。

⑸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公路施工能够做到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在收获季节施工;河流、水渠等大开挖穿越

施工都尽可能避开汛期。施工单位采取了临时用地控制、施工组织、后期恢复耕地、基

本农田、林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各区段施工作业带宽度严格限制,施工

中人员和车辆活动都已可能控制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内。

路基开挖、回填过程中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并对占

用的耕地、林地、坡耕地和疏林地进行生态补偿。

工程所涉及的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都应按有关土地管理办法的要求,逐级上报有审

批权的政府部门批准;临时占地在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基本农田破坏外,在施工结束后,

及时恢复;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野生植被滥砍滥伐,严格限制

人员的活动范围,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施工便道选择尽量避开林带,以林带空隙地为

主,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做好施工后的植被恢复工作。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4 页

基本农田保护:将施工带范围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施工便道在 4m 内;路基

开挖时,表层土与底层土分开堆放;管沟填埋时,严格按照原有的层次逐层回填;严禁

在农田堆放施工材料;施工后;及时清理施工废弃物;施工结束后做好农田的恢复工作,

植被恢复正逐步落实。

3.2.3 公路营运期现状

3.2.3.1 公路试运营期现状

⑴ 工程运行情况

吉莲高速公路总体情况优良,道路结构稳定,交安设施醒目完好,沿线绿化树木茂

盛优美,机电设施基本完好,房建设施功能基本满足需求。现将详细情况反映如下:

路基上边坡生态防护比较稳定,部分路段边坡局部出现的滑坡;下边坡生态防护路

段比较稳定,局部出现小型冲沟,人字骨架防护路段存在局部破损缺陷;个别半填半挖、

桥梁台背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陷。

涵总体结构完好,桥面系完整干净,排水通畅无破损,涵洞畅通。隧道工程:隧道

结构完整,未出现明显变形和开裂现象。排水暗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

路面整体结构性能完好,路面无松散和破损。根据 2016年底路面结构强度和抗滑性

能定期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路面结构强度总体较高,全线行车道路面抗滑性能良好。沿线

波形钢护栏板安装顺直优美,填挖交界段顺接自然,主要质量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交通标志设施安装稳固,立柱垂直,标志版面反光膜夜间反光效果良好。

收费机电系统运营正常,未给运营收费带来不利影响;隧道机电系统运营正常。建

工程总体结构稳定,房建工程的观感质量和主要质量指标基本符合要求,满足使用功能。

吉莲高速公路在通车运营后完全达到项目工可的意义:该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江西省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高速公路建设意义重大。是更好落实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

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各项设施齐备,发挥了设施的性能和功能的作用。

⑵ 现状车流量

2016年 3月份吉莲高速公路日均自然车流量 3546辆,折合成日均交通量 6026辆。

表 3.3-1 吉莲高速 2016 年 3 月分日平均车流量

路线

名称

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交通量

(辆/

日)

交通

拥挤

当量

数合

自然

数合

小型

货车

中型

货车

大型

货车

特大

货车

集装

箱车

中小

客车

客车

泉南

高速 6026 3546 261 124 80 696 4 2059 326 55000 0.13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工程环境影响及建设过程回顾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5 页

⑶ 存在主要工程问题

① 由于边坡地质、水系等原因,吉莲高速公路部分边坡不稳定,遇雨极易产生滑坡。

建议对不稳定和有滑坡趋势的边坡采取合理有效的处治方案。

② 吉莲高速公路全线共有高压外线 5条,沿线高压外线经常出现故障,造成经常性

停电,对运营管理造成较大压力。

③ 部分路段路面超高存在未设置超高集水井及超高横坡渐变段路面不平整等原因,

造成雨天路面积水。

④ 吉莲高速因局部路面硬路肩硬化宽度不足,导致局部护栏板立柱埋置不牢固,防

撞强度不达标,对运营造成安全隐患。

3.2.3.2 公路试运营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吉莲高速公路已进入试运营期,目前公路整体运营状况良好,公路在经过临路较近

的村庄路段均设置了声屏障以降低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在工程服务设施(如服

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管理所等)内均设置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固体垃圾收

集处理设施,总体来说吉莲高速公路按原环评批复要求做了环境保护工作,目前该高速

公路尚存在以下环境问题需再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1、试运营期公路车流量较少,公路沿线各服务设施流动人员和固定人员数量均较少,

目前部分服务设施内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来水量不足,不能正常使用,如部分收费站管理

所内排放污水量较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用作管理所内绿化和农灌,所设置的污

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该种情况将随着公路车流量的增加逐步有所好转。

2、公路在沿线 6座禾水河大桥中的 5座桥梁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收集管

道采用 PVC 塑料管,目前个别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收集管道有破损现象,管道破损后

不能满足桥面径流收集的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尽快维修、改善,并在没有设置桥面径流

收集系统的永阳禾水河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3、公路临时占地中取土场和弃土场均采取了绿化恢复措施,目前由于工程完工时间

尚短,部分取土场、弃土场绿化恢复效果尚不明显,建议下阶段重点予以关注。

4、公路临时占地中有部分拌合站和施工场地未采取恢复措施,建议建设单位下阶段

工作中做好拌合站和施工场地等临时设施的恢复工作。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6 页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1.1生态敏感区现状

2015 年 11 月,我单位对项目沿线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走访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

公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特殊敏感区。公路公路经过区域有 2

处县级自然保护区和 1 处风景区,分别为罗口县级自然保护区、河坑县级自然保护区和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原环评报告(2008 年)中提到的西峰山森林公园,经走访永新县林

业局,该森林公园至今未开展立项和规划等前期工作,也未进行实质性建设。公路沿线

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与公路的位置关系见表 4.1-1。

表 4.1-1 工程区域内生态敏感区与公路的位置关系

序号 生态敏感区名

所属地

市 保护级别 与公路位置关系 备注

1 罗口县级自然

保护区 吉安县

县级自然保护

公路不涉及该保护区,保护区位

于公路 K34+000路段北侧,距离

公路最近距离约 3km。

保护对象是森

林生态系统及

野生动植物

2 河坑县级自然

保护区 吉安县

县级自然保护

公路不涉及该保护区,保护区位

于公路 K39+000路段南侧,距离

公路最近距离约 3km。

保护对象是森

林生态系统

3 玉壶山风景名

胜区 莲花县

省级风景名胜

公路不涉及该风景区,风景区位

于公路 K92+500路段北侧,距离

公路最近距离约 1.4km,风景区

与公路之间隔有禾水河。

山岳性自然风

景区

(1)罗口县级自然保护区

罗口自然保护小区位于吉安县敖城镇北部,面积为2420公顷,是天河林场的一部分。

保护小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罗口保护小区的山上植被多为

湿地松林、杉木、小山竹、毛竹、茅类、檵木、芒萁等;保护小区内有穿山甲、果子狸、

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活动。罗口自然保护小区距离本项目拟建线位的最近距离为 3 公

里,不在工程评价范围内,工程建设对其基本不产生影响。

(2)河坑县级自然保护区

河坑自然保护小区位于吉安县天河镇南部,面积为 4367公顷,属双江林场管辖,为

国家阔叶树种苗基地,保护小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小区内的山上除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7 页

湿地松林、毛竹林外,还有泡花楠、枫香、木莲等树种。河坑保护小区距离拟建吉莲公

路的最近距离为 3公里,不在工程评价范围内,工程建设对其基本不产生影响。

本项目周边主要的风景名胜区有玉壶山风景名胜区。玉壶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萍乡市

莲花县县城东面 1公里处,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总面积 51平方公里,山峰绵延数十里,

主峰玉壶山海拔 380米。山势雄奇峻拔,峰峦叠翠,是以峰、石、瀑、洞、云、林兼胜,

且以雄、奇、险、秀、幽著称的一座名山。玉壶山古称壶山,相传为齐天大圣孙悟空大

闹蟠桃宴醉酒后抛下一只仙家玉壶幻化而成,因整座山远看似酒壶而得名。山上有元阳

观、法藏寺、文峰塔、焕文阁等道、佛、儒文化遗址,有姚崇洗墨池、晚唐道家名士杨

筠松铁笔诗、刘元卿诗碑等人文景观。唐朝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禅师泰上人云游

亭玉壶峰后,爱其山水幽静,即择地营建道场,名日法藏寺,又名楼阁寺,列境内五大

名刹之首。宋文天祥题“觉堂寺”三字。山上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元阳洞、蕊珠洞和

石洞三大洞景扑朔迷离,怪石林立、凝乳堆雪的石构景观以及悬挂于玉壶山顶的天外飞

泉,称为玉壶山“三绝”。玉壶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在 80%以上。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 1994年被江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确定为江西省

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玉壶山风景名胜区边界距离本公路推荐方案最近处约1.4公里,

且中间有禾水河相隔离。玉壶山风景名胜区不在工程评价范围内,工程建设对其基本不

产生影响。

(4)西峰山森林公园

根据原环评阶段对项目周边地区的调查,公路邻近西峰山森林公园。本次调查走访

了永新县林业及城市规划部门,西峰山森林公园未开展项目立项和规划工作,并且未单

独作为森林公园获得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复,同时该森林公园也未进行实质性建设。因此

本次评价不将其作为生态保护目标。

4.1.1陆生植物资源

工程变更后项目组对沿线植被情况进行了补充调查,全线植被类型和野生动物分布

情况对比原环评阶段变化不大。

本次调查采取路线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重点区域(隧道、互通、线位

摆动幅度较大路段等)以及植被状况良好的区域实行重点调查;对资源植物和珍稀濒危

植物调查采取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调查点见表 4.1-2。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8 页

表 4.1-2 主要植被踏勘点调查情况表

号 桩号 植被类型 经纬度

(m)

涉及工程 代表植被类型 调查时间

1 K3+850 马尾松林 N: 26°55'19.04"

E:114°48'18.86"

71 公路两侧 暖性针叶林

2015 年 11

2 K8+240

马尾松、

杉木混交

N:26°56'37.62"

E:114°46'9.31"

121 公路两侧 暖性针叶林 2015 年 11

3 K33+100 油茶林 N:26°58'12.86"

E:114°32'19.70"

57 公路两侧 经济林

2015 年 11

4 K34+900 柏木林 N: 27° 0'10.59"

E:114°24'57.58"

91 敖城隧道 用材林

2015 年 11

5 K53+200 五节芒灌

草丛

N:27° 0'28.08"

E:114°20'9.46"

109 弃土场 疏灌草丛

2015 年 11

6 K76+200 小白酒草

灌草丛

N:27° 2'17.16"

E:114° 7'54.56"

84

永新西互

通 疏灌草丛

2015 年 11

7 K92+800 毛竹林 N:27°3'35.01"

E:113°58'10.66"

98 永莲隧道 用材林

2015 年 11

8 K96+100 鸡眼草灌

草丛

N:27°3'24.16"

E:113°56'26.48"

150 莲花互通 疏灌草丛

2015 年 11

(1)植物区系基本结构

植物区系能反映出区域整体植被特点,也能反映区域的生态环境历史和现状。在一

定程度上植物区系结构决定着当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动物类群分布。根据《中国植被》、

《江西省林业志》和对该评价区域植物种类调查,按照吴征镒教授关于《世界种子植物

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进行区系分析,并对相关植物区系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得知该

评价区内有种子植物 94 科、491属、804种(其中裸子植物 4科、5属、6种,被子植物

90科、486属、798种),分别占江西植物总科数的 44.13%,总属数的 39.53%,总种数

的 19.52%,见表 4.1-3。

表 4.1-3 评价区域种子植物统计

项目

种子植物 合计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评价区 4 5 6 90 486 798 94 491 804

江西 8 25 31 205 1217 4088 213 1242 4119

评价区占江西的(%) 50.00 20.00 19.35 43.90 39.93 19.52 44.13 39.53 19.52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59 页

本区共有种子植物 94科,其中含 2~3属的有 70科,占科总数的 74.47%。主要类群

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蝶形花科(Fabaceae)、

和樟科(Lauraceae)等。评价区种子植物种数只占江西省种子植物种数的 19.52%,且种

类多为中亚热带次生植被与人工植被的常见种。这些类群的分布现状表明评价区的天然

植被已被严重破坏,以人工植被为主。

本次调查在评价范围内,除樟树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外,没有发现其它珍稀特有或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分布,也无当地特有野生植物。

本项目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沿线地区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按照《中国植被

区划》,公路沿线所经区域植被区划属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

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热带、吉泰盆地

丘陵森林亚区。此亚区内植被多为次生植被,评价区植被以次生马尾松林为主,组成树

种有马尾松、湿地松、油茶、油桐、樟树、木荷、算盘子、荚蒾、金樱子等,其中油茶、

湿地松、油桐和大部分马尾松为人工栽培植被。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组成种

类以甜槠、栲树、青冈、罗浮栲、黄杞、木荷、樟树、红楠 、茶梨、猴欢喜、杜英、薯

豆为代表。经济林以油茶为主,次为油桐、茶树、果树及桑树等。林产品除杉木、马尾

松、毛竹之外,还有樟木、拟赤杨等。林副产品有松脂、香菇,药材有薄荷、车前等。

本次调查在评价范围内除有少量樟树外,未发现其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

(2)评价区古大珍稀植物资源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常绿大乔木,高可达 30m,枝、叶及木材均有

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叶互生,薄革质,卵形,下面灰绿色,

离基三出脉,脉腋有明显的腺体。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 6,淡黄绿色,子房上位。浆果

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花期 5~6 月,果期 10~11 月。樟树主根发达,深根性,萌

芽力强,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

江西是我国樟树分布中心之一。沿线可见天然更新的幼樟树和樟树绿化苗木,但较

大的樟树皆分布于村落边。公路建设期间,采取线路避让和移栽措施,确保沿线保护植

物得到妥善处理。

公路沿线仅在 K5+600 处有 1株需要挂牌保护的樟树,其他樟树不属于重点保护性植

物。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0 页

图 4.1-3 沿线古樟树现状

三角槭 Acer buergerianum Miq.:无患子科槭属的植物。叶 3裂,裂片向前伸,全

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树可高达 20米,树皮长片状剥落。喜

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较耐水湿,耐修剪。秋叶暗红色或橙色。主要

种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有栽培。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其根

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公路评价区内共发现古大树木 2 株,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

建档技术规定》中古树分级标准,属于国家三级古树。位于 K5+600 处的樟树为原环评阶

段距公路 50m 范围内的古树,线路变更后,距公路距离约 150m;K31+000 处的三角槭为

新发现的古树,距公路中心线距离约 20m。公路沿线古树分布情况见表 4.1-4。

表 4.1-4 公路沿线古树分布情况

序号

树种

名称

地理坐标 数量

(株)

估算年龄(年)

与公路(中心线)位置关系(m)

古树现状 备注 现场照片

1 樟树

N;26°55′57.0″

E:114°47′27.0″ 1 150

K5+600,右侧 150m

树高 25m,冠幅 12.8m

×18m,胸径 1.1m,枝下高 2.5m。

未挂牌,

三级古树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1 页

2

三角槭

N: 29°58′44.77〃

E:

114°33′23.60〃

1 100 K31+000,左侧 20m

胸径 88cm,

高 12m,冠幅 7×8m,

无 明 显病害 ,长势旺盛

未挂牌,

三级古树

(3)评价区植被现状

①植被概况

按照《中国植被区划》,该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

林亚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部。

评价区植被类型的划分是根据群落的特征,通过比较各种植物群落之间的异同点,

按照《中国植被》中自然植被的分类系统,划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评价区的自然植被

共划分为 4 级,8 种植被型、29 群系。有关评价区的植被分类,主要植被概况及其在评

价区的分布见表 4.1-5。

表 4.1-5 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

植被型组 植 被 型 群 系 群系拉丁名

自然植被

针叶林 I、暖性针叶

1.马尾松林 Form. Pinus massoniana

2.杉木林 Form.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3.马尾松、杉木混交林 Form. Pinus massonian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4.柏木林 Form.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阔叶林

II、常绿阔叶

林 5.樟树林

Form. Cinnamomum camphora

III、落叶阔

叶林 6.枫杨林

Form. Pterocarya stenoptera

竹林 Ⅳ、竹林

7.毛竹林 Form.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8.刚竹林 Form. Phyllostachys viridis

灌丛和灌草

V、灌丛

9.盐肤木灌丛 Form. Rhus chinensis

10.檵木灌丛 Form. Loropetalum

chinense

11.牡荆灌丛 Form. Vitex negundo

12.乌桕灌丛 Form. Sapium sebiferum

VI、灌草丛

13.鸡眼草灌草丛 Form. Kummerowia striata

14.益母草灌草丛 Form.leonurus terophyllus

15.狗牙根灌草丛 Form. Cynodon Dactylon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2 页

16.白茅灌草丛 Form. Imperata cylindrica

17.五节芒灌草丛 Form. Miscanthus

floridulus

18.荆芥灌草丛 Form. Nepeta cataria

19.喜旱莲子草灌草丛 For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20.芒萁灌草丛 Form.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21.小白酒草灌草丛 Form. Conyza canadensis

22.野艾蒿灌草丛 Form.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栽培植被

VII、经济林

23.马尾松林 Form. Pinus massoniana

24.油桐林 Form. Vernicia fordii

25.油茶林 Form. Camellia oleifera

26.柑橘林 Form. Citrus reticulata

27.湿地松林 Form.Pinus elliottii

28.意杨林 Form.Populus euramevicana

29.杉木林 Form.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III、农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红薯;

经济作物:花生、油菜、烟草、棉花、甘蔗等。

②主要植被类型描述

●针叶林

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种森林植物群落的总称,其中包括针叶纯林

或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评价区针叶林是以乔木层为建群种组成的群落,包括少数针、阔叶混交林,还有一

部分针叶树种散生于阔叶林中或零星分布,成为阔叶林的组成部分。评价区山脉组成针

叶林群落的乔木树种以松科为主,其次是人工杉木林群落。评价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K0~K4,K33~K50,K60~K65,K92~K94 等路段。

马尾松林(Form. Pinus massoniana)

马尾松林是我国东南部湿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群落。主要

分布在海拔 800m 左右,是亚热带强阳性适生树种。

评价区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永阳禾水河大桥、吉安县永阳镇、永新县等地区,主要

是人工栽培,有少部分为天然次生林。部分群落外貌翠绿色,林冠整齐。林内通风较好,

层次明显,通常为乔木、灌木、草本三层。

杉木林(Form.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树种,喜温凉湿润,多生长在低山丘陵的背风坡和沟谷

的静风环境。天然杉木林常与马尾松、毛竹或多种阔叶树形成混交,其分布区的自然条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3 页

件大多在海拔 1000m 以下的中山地带,群山毗连,沟谷交错,形成许多有利于杉木生长

的小地形条件。这里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 12~18℃,年降水量 1000—1500mm,相对

湿度在 80%以上。成土母质以花岗岩、砂页岩和页岩为主,土壤为红壤、山地黄壤及山

地黄棕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

群落外貌深绿色与绿色相间,种类组成复杂,层次不清,尤其以乔木灌木之间层次

过渡不明显。评价区杉木林主要分布在永新互通附近。乔木层以杉木为单优势种,几乎

为纯林,一般人工栽种。

柏木林(Form. Cupressus funebris)

柏木林在评价范围沿线四县市均有分布,尤以永新县和吉安县为多。一般为纯林,

树冠淡绿色,林相整齐,林木较稀疏,郁闭度 0.5~0.6,林下植物为石灰岩山地习见灌

木和草本类。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1

植被

类型 马尾松林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3+850 丘陵 71m 西 20

经纬

度 N: 26°55'19.04";E:114°48'18.86"

层次 三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乔木

层 郁闭度 0.7左右

优势种为马尾松,生长均匀,胸径 5~15cm,树高 12~18m,枝下高 4~

6m,冠幅约 1m×2m~2m×2m

灌木

盖度 60%左右,高度

在 1-1.5m。 优势种有算盘子、牡荆、荚蒾

草本

盖度 50%左右,高度

在 0.5-1m。 优势种为小白酒草、荩草、白茅、鸡矢藤等。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2

植被类

型 马尾松、杉木混交林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8+240 山地 121m 西 30

经纬度 N:26°56'37.62";E:114°46'9.31"

层次 三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乔木层 郁闭度 0.8左右 优势种为马尾松和杉木,高 4-7m。伴生乔木有檵木、三角槭等。

灌木层 盖度 30%左右,高度在

0.5-1m。 林下以油茶、毛竹幼苗为主,伴生有金樱子、牡荆等。

草本层 盖度 80%左右,高度在

0.5m。

草本层以芒萁为优势种,成簇生长,伴生有鸡眼草、算盘子、一

年蓬、白茅等。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3

植被类

型 柏木林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4 页

地点 K34+900 山地 91m 北 10

经纬度 N: 27° 0'10.59";E:114°24'57.58"

层次 三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乔木层 郁闭度 0.6左右 优势种为柏木,胸径 5-8cm,株高 8-12m,冠幅约 2m×2m。

灌木层 盖度 40%左右,高度

在 1-1.5m。

优势种为牡荆,伴生种有狗尾草、金樱子、盐肤木、鬼针草、小白酒

草等。

草本层 盖度 75%左右,高度

在 0.5m。 优势种为荩草,伴生种有牛膝、小白酒草、土荆芥等。

●阔叶林

阔叶树种构成的森林群落在我国温暖而湿润和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广泛地分布,占

有广阔的分布区域。我国的阔叶树种非常丰富,种类繁多,适应广泛。依树种地适应性

状河对于生境条件要求地差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构成各种各样的阔叶林群落,

一般看来,随着由北到南水热等自然条件优越程度的逐渐增长,阔叶林群落中的植物种

类组成益趋丰富,群落结构越加复杂,群落的生态适应所表现的群落外貌也呈现着显著

的差异。

在不同的垂直带和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阔叶林群落,地带性植

被以常绿、落阔叶混交林为典型代表,反映了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在评价区内主要有樟

树林和枫杨林,枫杨林主要分布在 K33~K50 路段;K31+000~K32+450 路段分布有一小

片樟树林,其它路段零星分布。

樟树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5 页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森林外貌四季

常绿,呈深绿色,上层树冠呈半圆球形,树冠整齐一致。在我国常绿阔叶林中,壳斗科、

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是其基本的组成成分,也是鉴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个重要标

志。

在评价区内常绿阔叶林主要是樟树林(Form.Cinnamomum camphora)。其垂直分布

一般在海拔 150m 以下。在樟树林中,乔木层优势种为樟树;灌木层优势种有算盘子、

牡荆、盐肤木、鬼针草;草本层优势种为小白酒草、荩草、毛茛、鸡矢藤等。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是指以落叶阔叶林树组成的纯林和它们相互间构成的混交林的通称。主

要分布在我国的温暖带地区,要求的土壤条件一般较针叶林严格,最好的生境是具有土

壤深厚而比较肥沃,通透性良好,排水和保水良好的土壤。因而大都是分布在我国北方

的平原,丘陵和低、中山地区。在土壤较差的地方大都是针叶林分布的地区。但在落叶

阔叶林分布的地区,长期以来,早已开垦为农田,天然森林植被至今很少保留,较大片

的森林已很少见到。

经实地考察,在评价区内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枫杨林(Form. Pterocarya stenoptera),

沿拟建公路有少量枫杨林分布。

●竹林

江西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于竹类生长。全省从南到北,自东至西,均有竹林分布。

拟建公路评价区内的竹林主要是毛竹林(Form. 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刚竹林

(Form. Phyllostachys viridis),呈零星分布,在村落附近常有栽培。

毛竹林分布区的坡向以阴坡和半阴坡为主,坡度一般 15°~35°。土壤以红壤为主,

次为山地黄壤及黄棕壤,土层厚 40cm~70cm,层次发育较完整。呈微酸性反应。毛竹林

组成一般比较简单,林相亦较整齐、林冠郁闭度一般为 0.5~0.9。在沿线村落附近呈零星

分布。

在评价区主要分布在永新、莲花等地呈块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 600m 以下。本林

系绝大部分为纯林,小部分与乔木灌木树种混生。纯林的林冠结构比较简单,为单层水

平郁闭,外貌整齐,一般密度较大,每公顷有 400~500 株,高度约 4~9m。混交林常多形

成多层结构,常见的混交树种有杉木、枫香、马尾松等。

评价区内刚竹林在各地区均有零星分布,数量不多。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6 页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4

植被类

型 毛竹林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92+800 山地 98m 西 15

经纬度 N: 27° 3'35.01";E:113°58'10.66"

层次 三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乔木层 郁闭度 0.3左右 优势种为毛竹,高度在 7米左右。伴生有少量马尾松

灌木层 盖度 20%左右,高度

在 1-1.5m。 林下灌木较稀疏,优势种有牡荆、山胡椒等。

草本层 盖度 75%左右,高度

在 0.5m。 优势种为五节芒,伴生有牡荆、蕨类、荆芥等。

● 灌丛和灌草丛

灌丛是指森林中不具有明显的主干、分枝低矮而簇生、高度在 5m 以下、达不到乔

木高度的常绿针、阔叶及落叶阔叶木本植物的总称。这类群落在中亚热带主要由于森林、

灌木被反复砍伐;火烧,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日益贫瘠,生境趋于干旱化所形成的次生

类型。评价区山脉的灌丛是因森林砍伐后发育起来的次生类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森林受到强度砍伐或其他原因,改变了自然环境条件,致使多种阳性落叶阔叶灌木迅速

繁生,形成各种灌丛。灌草丛主要分布于林缘、K4~K14,K76~K81,K98~K107 等路

段及田间地头。

灌丛的外貌、多度和结构较为杂乱,一般只有灌木和草本两层。多成块状或片状分

布。评价区内灌丛的主要类型有:鸡眼草灌草丛(Form. Kummerowia striata)、五节芒

灌草丛(Form. Miscanthu floridulus)、小白酒草灌草丛(Form. Conyza canadensis)等。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5

植被类

型 五节芒灌草丛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53+200 丘陵 109m 西 30

经纬度 N:27° 0'28.08";E:114°20'9.46"

层次 两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灌木层 盖度 80%左右,高度

在 1-1.5m。

优势种为五节芒,高 1.5-2.5m,伴生有牡荆、乌桕、盐肤木、金樱子

等。

草本层 盖度 10%左右,高度

在 0.5m。 主要有海金沙、野葡萄等。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7 页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6

植被类

型 小白酒草灌草丛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76+200 平地 84m - -

经纬度 N:27° 2'17.16";E:114° 7'54.56"

层次 一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草本层 盖度 60%左右,高度

在 0.3m。 草本层以小白酒草为主,伴生有牡荆,苍耳等。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7

植被类

型 鸡眼草灌草丛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96+100 平地 150m - -

经纬度 N: 27° 3'24.16"; E:113°56'26.48"

层次 一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草本层 盖度 90%左右,高度

在 0.3m。 草本层优势种为鸡眼草,伴生有小白酒草、喜旱莲子草、野艾蒿等。

● 经济林

在评价区内分布大量的经济果木林和用材林。经济果木林主要有柑橘林、油桐林、

油茶林,这些果木林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用材林主要有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

林和意杨林。

油茶林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营养丰富,

为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果壳可制活性炭,茶饼可作肥料。

评价区内永新县、莲花县和泰和县等地区较多。

表 4.1-6 样方调查记录表 8

植被类型 油茶林 环境特征

地形 海拔标高 坡向 坡度

地点 K33+100 山地 57m 东 20

经纬度 N:26°58'12.86";E:114°32'19.70"

层次 两层

种类组成 生长状况

灌木层 盖度 80%左右,高度在 1-1.5m。 优势种为油茶,株高 1.5~2m

草本层 盖度 50%左右,高度在 0.5-1m。 优势种为鼠麴草、艾蒿、算盘子、鬼针草等。

杉木林

杉木为杉科杉木属树种,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的地理分布范围约

在北纬 19°15′~33°40′,东经 102°~122°之间。杉木是中性偏阳树种,分布于年

平均气温在 15℃~23℃,年降水量 800mm~2000mm 的地区;是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8 页

显,水平根系发达,有明显的趋肥性。杉木是江西的主要用材树种和造林树种。

湿地松林

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热潮湿的低海拔地区(600m 以下)。喜光,忌荫蔽。耐

旱亦耐水湿,可忍耐短期淹水。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喜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强酸性土壤。

湿地松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松脂产量高。主要分布在 K5~K6 路段。

生态公益林

经调查和走访林业部门得知,本项目不占用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公益林

农业植被

拟建公路经过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和莲花县。在评价区范围内,农业植被占有

很大的比例,耕地、湿地、林地等土地类型均有分布,项目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经过

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集农、林、渔业人工综合生态;评价区内主要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

在评价区范围内,农作物以粮、油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

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油菜、棉花等。

4.1.2动物资源现状

已建成公路所在县(市)的动物资源现状是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吉安地区

林业志》(1994),结合查阅评价区各县市志书中的动物情况得到的综合结论。在调查

过程中,主要采用样线法、访问和资料查询。样线法是结合考察路线进行的,选择了典

型生境进行样带调查。

为表示各类动物种类数量的丰富度,报告书动物资源调查采用了数量等级方法。

数量等级:某动物种群,在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 10%以上,用“+

++”表示,该种群为当地优势种;某动物种群,占调查总数的 1~10%,用“++”表

示,该动物种为当地普通种;某动物种群,占调查总数的 1%以下或仅见 1 只,用“+”

表示,该物种为当地稀有种。数量等级评价标准见表 4.1-4。

表 4.1-4 动物资源数量等级评价标准

种群状况 表示符号 标 准

当地优势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 10%以上

当地普通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 1~10%以上

当地稀有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 1%以下或仅 1 只

(1)两栖类资源

①种类:高速公路评价区的两栖动物有 2目 7科 20种(名录见表 4.1-12)。无国家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9 页

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省级重点保护野生两栖动物 1 种,中华蟾蜍。在种类组成上,以蛙科

的种类占优势,共有 10 种,占评价区两栖动物总数的 50%。

②主要种类生态习性及其分布状况:

中华蟾蛤,俗称“癞蛤蟆”,栖于近水源或潮湿的灌草丛、河谷、村舍附近。评价

范围内广布,也是种群数量最大的种类。

黑斑蛙,又名“田鸡”或“青蛙”,常栖息于水田、河沟或近水草丛间。江西境内

广泛分布。

泽蛙,饰纹姬娃,常栖息于农田及附近的田野中,评价区常见。

表 4.1-5 评价区两栖动物名录

科名 种名 生境 数量 保护等级 沿线分布情况

一、有尾目

CAUDATA

(一)蝾螈科

Salamandridae

1.黑斑肥螈

Pachytriton

brevipes

栖于海拔400-800m大小溪流浅水碎石隙间,非繁殖季节亦不离开水。

+ 未列入 沿线溪流

二 、 无 尾 目ANURA

(二)锄足蟾科

Pelobatidae

2.淡肩角蟾

Meyophrys boettyeri 栖于海拔 350-1000m 山林溪边的草丛和土穴中,昼伏夜出。

++ 未列入

沿线溪流、灌丛和灌草丛

3.宽头大角蟾

Megophrys carinensis + 未列入

沿线溪流、灌丛和灌草丛

(三)蟾蜍科

Bufonidae

4.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栖息在离水源不太远的陆地上或阴暗有一定湿度的丘陵地带的林间草丛中。多食蚊、蝇及农业害虫。

+++ 省级

沿线近水林地、灌草丛

(四)雨蛙科

Hylidae

5.三港雨蛙

Hyla

sanchiangensis

栖于山区、丘陵地带的水田池塘、河流附近的草丛或灌木丛中。

+ 未列入 沿线河沟、湖沼

(五)蛙科

Ranidae

6.棘腹蛙

Rata boulengeri

栖息于山溪及水塘边的石下。繁殖季节为 5~8 月。冬季潜伏于水草叶下

+ 未列入

沿线近水林地、塘堰

7.沼蛙 Rata guentheri

一般都分散生活在静水池或稻田内;生殖季节在 6~7 月间。蝌蚪为回绿色,有细麻点,全长可达53mm。

++ 未列入

沿线水田、湖沼、塘堰

8.昭觉林蛙 Rana chaochiaoensis

栖于近海平面的丘陵至海拔2000m 的山区。

+ 未列入 沿线林地

9.阔褶蛙

Rana latouchii 一般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的水田或静水池塘中。

+ 未列入 沿线水田、湖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0 页

沼、塘堰

10.泽蛙

Euphlyctis limnocharis

栖息于池沼、水田及其附近的田野。

+++ 未列入

沿线水田、湖沼、

塘堰

11.大绿臭蛙 Odorrana livida

栖息于海拔 450-1200m 森林茂密的大中山溪内及其附近。

+ 未列入 沿线近水林地

12.黑斑蛙

Hylarana nigromaculata

常栖息于池塘、水沟或小河内,或附近的草丛中。产卵季节为 3~6 月。

++ 未列入

沿线水田、湖沼、堰塘、河沟及近水灌草丛

13.花臭蛙 Odorrana schmackeri

栖息于海拔 200-1500m 的大小山溪内,常伏于有苔藓植物的岩石上。

+ 未列入 沿线

14.竹叶蛙

Rana versabilis

栖息于海拔 350-1260m 的山区流溪或瀑布附近,常伏于溪边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形似枯竹叶。

+ 未列入

沿线溪流附近岩石

15.华南湍蛙

Amolops ricketti

常生活于海拔 400-1500m 的大小山溪急流内或瀑布下的水凼内,多在黄昏时外出。

+ 未列入 沿线河流、塘堰

(六)树蛙科

Rhacophoridae

16.大树蛙

Rhacophorus dennysi

栖居于丘陵地区的竹林或树林中,有时爬到高树上食虫。在水中附着物上营泡沫巢中,孵化后落于水中发育。

+ 未列入 沿线近水林地

17.斑腿树蛙

R.leucomystax

一般多栖于稻田、浅水洼地中,少见于树上或竹上。在水面附着物上营泡沫巢,产卵于泡沫巢中,蜉出后落入水中发育。

+ 未列入

沿线水田、塘堰及河流处

(七)姬蛙科

Rhacophoridae

18.饰纹姬蛙

Microhyla ornate

生活于水田或水塘中,以白蚁、蚁及小型鞘翅目昆虫为食

+ 未列入 沿线水田、塘堰

19.粗皮姬蛙 M.butleri 丘陵地区近水边活动。每年 4-5

月份产卵繁殖。 + 未列入

沿线近水灌丛

20.小弧斑姬蛙

M.heymousi 栖于山区水域附近的草丛中或碎石下。

+ 未列入

沿线溪流附近岩石

(2)爬行类资源

通过沿线实地调查、访问和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如下:

①种类:评价区爬行类共有 2目 5科 23种(名录见表 4.1-13)。无国家重点保护爬

行动物,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爬行动物 2 种,分别为王锦蛇和乌梢蛇。在 18 种蛇类中,

有 2 种巨毒蛇:分别为蝮科的尖吻蝮和竹叶青指名亚种。在种类组成上以游蛇科的种类

最多,有 16种,占总种数的 72.73%

②生态类型

按照爬行类各种的生境,将其分为以下 5种生态类型:

a.水栖型(在水中生活、觅食的爬行类):包括水赤链游蛇、锈链腹链蛇、山溪后

棱蛇、红点锦蛇等 4种;它们主要在评价范围内的水体中活动。

b.林栖傍水型(在山谷间有溪流的山坡上活动):包括赤链蛇、王锦蛇、玉斑锦蛇、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1 页

乌游蛇指名亚种、草腹链蛇、虎斑颈槽蛇、乌梢蛇等 7 种;它们主要在评价范围内有溪

流的山谷间活动。其中,赤链蛇与人类活动关系较密切。

c.树栖型(在树上活动,觅食):包括翠青蛇、竹叶青指名亚种等 2 种;它们主要

在评价范围内的林间活动。

d.灌丛型(在乱石、灌丛中活动、觅食):包括丽棘蜥、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堰

蜓、北草蜥、黑背白环蛇、颈棱蛇指名亚种、小头蛇、尖吻蝮等 9 种;它们主要在评价

范围内有乱石、灌丛的生境内活动。

e.穴居型(在地下挖洞活动,以蚯蚓为食):主要为钝尾两头蛇。

表 4.1-6 评价区爬行动物名录

科名 种中文名拉丁种名 生境 数量 保护

等级

沿线分布情况

一、蜥蜴目TESTUDINATA

(一)鬣蜥科

Agamidae

1.丽棘蜥

Acanthosaura lepidogastor 栖息于灌木丛或溪沟旁的

石块下, + 未列入

沿线灌草丛

(二)石龙子科

Scincida

2.石龙子

Eumeces chinensis

栖息在乱石堆及农田、住宅周围的杂草中。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3.蓝尾石龙子 E.elegans 栖息在荒坡的草地、石坡下或石缝中。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4.蝘蜓 Lygosoma indicum 栖息在荒坡和路基的乱石堆中。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三)蜥蜴科

Lacertidae

5.北草蜥

Takydromus septentrionais 栖息于草丛中,爬行迅速。 + 未列入

沿线灌草丛

二、蛇目

LACERTIFORM

ES

(四)游蛇科Colubridae

6.钝尾两头蛇

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

生活于山区或平地的泥土下。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河岸、灌丛和灌草丛

7.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

生活于海拔 1000m 以下的丘陵地区、平原田野,亦常见于住宅周围。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村镇

8.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平原亦有,常于山地灌丛、田野沟边、山溪旁、草丛中活动。

+++ 省级

沿线溪流、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9.玉斑锦蛇

Elaphe mandarina

生活于平原、山区、林地,亦常见地民宅附近,沟边或山地草丛中。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10.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

生活在靠近水域的草丛中,稻田、田野及潮湿的丘陵亦常见。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水田、灌丛和灌草丛

11.黑背白环蛇

Lycodon ruhstrati 生活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常于林中灌丛、草丛、田间、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2 页

溪边、路旁活动。 和灌草丛

12. 颈 棱 蛇 指 名 亚 种Macropisthodon rudis

生活于山区和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带;常活动于灌丛、草丛、茶林、树林中,或见于水边和溪流附近。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13.水赤链游蛇

Natrix annularis

生活于山区、平原的田野、池沼、水田、溪沟附近,亦见于污泥中。常在水中活动,受惊时窜入水底。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14.锈链腹链蛇

Amphiesma craspedogaster

生活于水田、道边、水域附近。食蛙类、蝌蚪,亦食小鱼。

++ 未列入

沿线水田、近水灌草丛

15.乌游蛇指名亚种

Sinonatrix p.percarinata

生活于山林溪流或水田附近,亦见于灌丛、小竹林或玉米地。

+ 未列入

沿线溪流、水田或近水灌草丛

16.草腹链蛇

Amphiesma stolata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盆地,常见于水田梗的草丛中、山谷、耕地、水田、路旁、水边。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村镇

17.虎斑颈槽蛇

Natrix tigrina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食蛙、蟾。

++ 未列入

沿线耕地、灌丛和灌草丛

18.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常见于草坡中、灌林下、溪沟边、道旁乃至民宅。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村镇

19.翠青蛇

Eetechinus major

生活于山区、林地、草丛或田野。

+ 未列入

沿线耕地、林地和灌草丛

20.山溪后棱蛇

Opisthoropis latouchii

生活于的山林溪流中,常潜伏石下、砂砾中、腐烂植物里。半水栖,不能常离水生活。

+ 未列入

沿线近水灌草丛和岩石附近

21.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田野、林下、河岸旁、溪边、灌丛、草地等处,亦见于民宅周围。

+++ 省级

沿线耕地、林地、河岸、灌丛和灌草丛

( 五 ) 蝮 科Crotalidae

22.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栖于山丘和高山。常盘伏于溪涧、沟边的岩石上或杂草中,有时亦入山村民宅内。

+ 未列入 沿线林地

23.竹叶青指名亚种

Trimeresurus s.stejnegeri 栖于山涧溪水旁的灌丛或杂草中。

+ 未列入 沿线近水灌草丛

(3)鸟类资源

①种类

评价区的鸟类有 60 种,隶属于 12目 23科(鸟类名录见表 4.1-7)。其中,以雀形

目鸟类最多,共 35种,占 58.33%。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4种,即鸢、红隼、燕隼和斑

头鸺鹠,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23

鸡、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四声杜鹃、翠鸟、白胸翡翠、三宝鸟、戴胜、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3 页

家燕、金腰燕、棕背伯劳、虎纹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喜鹊、寿带、大山雀。

表 4.1-7 评价区鸟类名录

中文名 拉丁种名 居留型 区系 种群

状况 生境

保护

等级

沿线分布情况

一、 目 PODICIPEDIFOEM

ES

(一) 科 Podicipedidae

1.小 Podiceps ruficolli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江河、水库和水塘中。

省级 沿线河

流、塘堰

二、鹳形目 CICONIDFORMES

(二)鹭科 Ardeidae

2.牛背鹭 Bubulcus ibi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于稻田、沼泽。成对或小群活动。以水生动物、昆虫为食。

省级

沿线水

田、河

流、湖沼 3.白鹭 Egretta garzetta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稻田、池塘、水库等水域,有时也见于

竹林或树上。 省级

4.池鹭 Ardeola bacchu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沼泽、稻田、蒲

塘等地。 省级

三、隼形目 FALCONIFORMES

(三)鹰科 Accipitridae

5.鸢 Mivus korschun 留鸟 广布种 + 多栖息在山区林地、河流沿岸、林边。

国家

Ⅱ级

沿线林

(四)隼科 Falconidae

6.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留鸟 广布种 ++

多栖息在林缘开阔地带,也常见于农田与灌丛。

国家

Ⅱ级 沿线林

地、灌丛 7.燕隼 F.subbuteo 冬候鸟 广布种 +

多栖息在山地林间和田野附近的稀树林。

国家

Ⅱ级

四、鸡形目 GALLIFORMES

(五)雉科 Phasianidae

8.鹌鹑 Coturnix coturnix 冬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低山多草或疏林、矮林地带。

未列入

沿线林

地、灌

丛、耕地

9.灰胸竹鸡 Bambuiscoda thoracica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低山灌丛、竹林和杂草丛处。

省级

10.雉鸡 Phasiamnus colchicu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山地密林或竹丛中,好隐匿,善奔走,在树上营巢进行繁殖。

省级

五、鹤形目 GRUIFORMES

(六)秧鸡科 Rallidae

11.白胸苦恶鸟

Amaurornis phoeicuru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于沼泽、池塘、水田、溪边和近水灌丛中。

未列入 沿线水

田、湖沼

六、鴴形目 CHARADRIIFORM

ES

(七)鴴科 Charadridae

12.剑鴴 Charadrius hiaticula 冬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江河边缘浅水区、湖泊边的草丛、沼泽地

未列入

沿线河

流、塘

堰、近水

灌丛

(八)鹬科 Scolopacidae

13.白腰草鹬 Tringa ochropus 冬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河湖岸边、水田 未列入 沿线河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4 页

及沼泽湿地。 流

14.针尾沙锥 Capella stenura 旅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平原及丘陵地带的河湖岸边、沼泽湿地及水田。

未列入

沿线河

流、水

七、鸽形目 COLUMBIFORMES

(九)鸠鸽科 Columbidae

15.山斑鸠 Streptopelia o.orcentali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山区、丘陵多树木地带。

省级

沿线耕

地、林地

16.珠颈斑鸠 S.c.chinensis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丘陵山地树林和多树的平原郊野、农田附近,秋季通常结成小群活动。

省级

17.火斑鸠 Oenopopelia tranquebarica humilis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农田附近的树林中。

省级

八、鹃形目 CUCULIFORMES

(十)杜鹃科 Caculidae

18.四声杜鹃 Clamator micropterus

夏候鸟 东洋种 ++ 多栖息于高大森林中。 省级 沿线林

九、鸮形目 SRTIGIFORMES

(十一)

鸱鸮科 Strigdae

19.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留鸟 东洋种

栖于丘陵、平原林地。以昆虫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

国家

Ⅱ级

沿线林

十、佛法僧目 TROGONIFORMES

(十二)翠鸟科

Alcedinidae

20.翠鸟 Alcedo atthi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近水旁的树枝、岩石上,或低山丘陵、平原近水的树丛等处。

省级

沿线林

地、灌

21.白胸翡翠 Halcyon smyrnensis 旅鸟 东洋种 + 栖息于溪流、水库、沼泽地、湖泊等处。

省级

沿线河

流、湖

22.三宝鸟 Eurystomus orientali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林地的大树上。

省级

沿线林

地、灌

(十三)戴胜科

Upupidae

23.戴胜 Upupa epop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带、林缘耕地等处。

省级 沿线林

地、耕地

十一、鴷形目 PICIFORMES

(十四)啄木鸟科

Picidae

24.斑姬啄木鸟

Picummus innominatus

留鸟 古北种 + 栖息于竹林或低矮的小树、灌丛枝条上。

未列入 沿线林

十二、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十五)燕科 Hirundinidae

25.家燕 Hirundo rustica 夏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村落附近,常到田野、森林、水域上空飞行。

省级

沿线耕

地、村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5 页

26.金腰燕 Hirundo daurica 夏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树落附近,常到田野上空飞行。

省级

沿线耕

地、村

(十六)鹡鸰科

Motacillidae

27.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夏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离水较近的耕地附近、草地、荒坡、路边等处

未列入

沿线近

水耕地、

灌丛

(十七)山椒鸟科

Campephagidae

28.灰山椒鸟 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山林,多在树上寻觅昆虫为食。

未列入 沿线林

(十八)鹎科 Pycnonotidae

29.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留鸟 古北种 ++ 栖息于丘陵或平原疏林、灌丛、庭园等处。

未列入

沿线林

地、灌

30.绿鹦嘴鹎 Spirzixos semitorques 留鸟 古北种 + 栖息于平原和山区树林中。

未列入 沿线林

(十九)伯劳科

Laniidae

31.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山地乔木林,常单独站立于树梢、木桩、电线杆顶端或电线上。

省级

沿线林

地、村

32.虎纹伯劳 Lanius tigrinu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平原、丘陵、开阔林地,多在次生林中。

省级 沿线林

(二十)黄鹂科

Oriolidae

33.黑枕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于山区、平原的乔木中。

省级 沿线林

(二十一)卷尾科

Dicruridae

34.黑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夏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开阔山地林缘、平原近溪处,也常见于农田、村落附近的乔木枝上。

省级 沿线林

地、耕地

(二十二)椋鸟科

Sturnidae

35.丝光椋鸟 Sturnus sericeus 夏候鸟 广布种 + 常成群活动于山地或平原林缘。

未列入 沿线林

36.灰椋鸟 S.cineraceus 冬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低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接近农田、水田的边缘。

未列入

沿线耕

地、水

37.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平原村落山林边缘,竹林等处,常集群活动。

未列入

沿线林

地、耕

(二十三)鸦科

Corvidae

38.喜鹊 Pica pica.sericea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山地村落、平原林中。常在村庄、田野、山边林缘活动。

省级 沿线耕

地、村镇

39.大嘴乌鸦 Corvus macrohynchu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山区、田野、村郊大树上。多在耕地、路旁等处活动。

未列入 沿线耕

地、林地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6 页

(二十四)鹟科

Muscicapidae

40.红点颏 Luscinia calliope 旅鸟 广布种 + 栖息于灌丛或竹林。 未列入

沿线林

地、灌丛

和灌草

41.鹊鸲 Copsychua saularis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村镇附近的园圃、灌丛及粪堆附近。

未列入 沿线村

42.红尾水鸲 Rhyacornis fuliginosus

留鸟 广布种 + 栖息于山区、河谷、溪边的岩石间。

未列入 沿线近

水灌丛

43.黑背燕尾 Enicurus

immaculatus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于山间急流附近。 未列入

沿线溪

44.斑鸫 T.naumanni eunoms 冬候鸟 东洋种 ++

结小群栖息活动于山间树林及村落庭园和果园,穿行于农田旷野的草地上。

未列入 沿线耕

45.棕头鸦雀 Paradoxornis webbianus

留鸟 广布种 ++

常结小群在灌木荆棘间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兼食野生植物种子。

未列入

沿线灌

丛、灌

草丛

46.黑脸噪鹛 Garrulax perspicillatus

留鸟 东洋种 ++ 栖于山区、平原和丘陵的矮灌丛中,常群居。

未列入

沿线灌

丛、灌

草丛

47.小黑领噪鹛

Garrulax moniliger 留鸟 东洋种 +

栖于山脚,在林下灌木丛及杂草间活动,叫声嘈杂。

未列入

沿线林

地、灌

48.画眉 Garrulax canorus 留鸟 东洋种 + 多见地低山灌丛及村落附近的竹林等处。

未列入

49.大树莺 Cittia major 夏候鸟 东洋种 栖息于山地疏林间,食虫益鸟。

未列入

50.黄眉柳莺 Phylloscopus..inornat

us 冬候鸟 古北种 ++

栖息于杨柳有灌丛间,常在树冠、灌丛间穿飞。

未列入

51.寿带 Terpsiphone paradisi incei

夏候鸟 东洋种 ++ 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穿跃于树枝间。

省级

(二十五)山雀科

Paridae

52.大山雀 Parus major 留鸟 广布种 ++ 多栖息山地林区,越冬移至平原地区林间。

省级 沿线林

(二十六)绣眼鸟科

Zosteropidae

53.暗绿绣眼鸟

Zosterops japonica 留鸟 东洋种 + 栖息在针叶林和灌木丛间。

未列入 沿线林

(二十七)文鸟科

Ploceidae

54.麻雀 Passer montanus 留鸟 广布种 ++

多栖于居民区的建筑物和树上,活动范围广,多集群活动。

未列入 沿线耕

地、村镇 55.白腰文鸟 Lonchura striata 留鸟 东洋种 ++

多栖于丘陵及山脚的村落附近。

未列入

(二十八)雀科

Fringillidae

56.金翅 Carduelis chloris 留鸟 广布种 + 多栖息在低山疏林地带。

未列入 沿线林

57.黄胸鹀 Emberiza aureola 旅鸟 古北种 + 广栖性种类,多活动在 未列入 沿线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7 页

低山丘陵林缘、灌和草地,也常见于湖泊岸边。

地、灌丛

58.三道眉草鹀

Emberiza cioides 留鸟 古北种 +

多栖息在低山林缘、灌丛、山坡草地及农田、河谷的广栖性种类。

未列入

沿线林

地、耕

地、灌丛

59. 灰头鹀 Emberiza spodocephala

留鸟 古北种 + 多栖息于低山林缘、灌丛、河谷、农田。

未列入

沿线林

地、耕

60.凤头鹀 Melopus lathami 留鸟 东洋种 +

多栖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常站立于岩石或树冠上。

未列入 沿线林

②生态类型及常见种类

按照鸟类各种的生境,将其分为以下 6种生态类型:

游禽(具有扁阔或尖的嘴,脚趾间有蹼膜,走路和游泳向后伸,善于游泳,潜水和

它们在评价范围内水体中,与人类关系较密切。

涉禽(嘴,颈和脚都比较长,脚趾也很长,适于涉水行进,不会游泳,常用长嘴插

入水底或地面取食):牛背鹭、白鹭、池鹭、白胸苦恶鸟、剑鴴、白腰草鹬、针尾沙锥

等 7种;它们在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于山间河流中。

陆禽(体格结实,嘴坚硬,脚强而有力,适于挖土,多在地面活动觅食):鹌鹑、

灰胸竹鸡、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等 6 种;它们在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有

人类活动的林地或其它区域。

猛禽(具有弯曲如钩的锐利嘴和爪,翅膀强大有力,能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

中或地下活的猎物):鸢、红隼、燕隼、斑头鸺鹠等 4 种;它们在评价范围内的山林中

筑巢,活动范围较广。

攀禽(嘴、脚和尾的构造都很特殊,善于在树上攀缘):四声杜鹃、翠鸟、白胸翡

翠、三宝鸟、戴胜、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等 7 种;它们在评价区范围内主要分布

于各种林子中,有部分也在林缘村庄内活动。

鸣禽(鸣管和鸣肌特别发达。一般体形较小,体态轻捷,活泼灵巧,善于鸣叫和歌

唱,且巧于筑巢):雀形目的所有鸟类都为鸣禽,共 35种。它们在评价区范围内广泛分

布。

评价范围内较常见种有:牛背鹭、白鹭、池鹭、红隼、灰胸竹鸡、山斑鸠、珠颈斑

鸠、火斑鸠、四声杜鹃、翠鸟、黑枕绿啄木鸟、家燕、金腰燕、白鹡鸰、白头鹎、棕背

伯劳、黑卷尾、喜鹊、大嘴乌鸦、黑背燕尾、斑鸫、棕头鸦雀、黑脸噪鹛、黄眉柳莺、

大山雀、麻雀、白腰文鸟等。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8 页

③ 区系成分:在 60 种鸟类中,属于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 31种,占 51.67%;属于古

北界分布的种类有 7种,占 11.67%;广泛分布的种类有 22种,占 36.67%。

④ 居留型:在 60 种鸟类中,留鸟 33 种,占 55.00%;夏候鸟 16 种,占 26.67%;

旅鸟 4种,占 6.67%,冬候鸟 7种,占 11.67%。

(4)兽类资源

通过沿线野外调查,访问当地群众,查阅文献,综述如下:

⑴ 类:

吉安至莲花段工程评价区兽类共有 7目 12科 16种(名录见表 4.1-8)。按体型特征

可分为三类:中大型兽,例如野猪;中小型兽,有华南兔、豪猪、黄鼬等几种;小型兽,

包括食虫目小兽、翼手目小兽、啮齿目鼠形小兽。有国家Ⅱ级保护兽类 2 种:穿山甲、

水獭,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 3种,分别为貉、黄鼬和小麂。

②区系特点:在 15 种兽类中,属东洋界有 8 种,占 50%;属古北界的 4种,占 25%;

属广布种的 4种,占 25%。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这与江西省动物区系以东洋界为主相

一致。

③生态类型及常见种类:

按照兽类各种的生境,将其分为以下 6种生态类型:

地下生活型(在地下打洞生活,也到地面活动,以蚁类为食):主要为穿山甲;它

们在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不大。

半地下生活型(主要在地面活动觅食、栖息、避敌于洞穴中,有的也在地下寻找食

物):包括刺猬、华南兔、豪猪、小家鼠、褐家鼠、貉、猪獾、狗獾、黄鼬等 9 种;它

们在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山林和田野中,其中小家鼠和褐家鼠与人类关系密切。

岩洞栖息型(在岩洞中倒挂栖息的小型兽类):主要为东方蝙蝠;它们在评价范围

内主要分布于山区的岩洞洞穴中。

树栖型(主要在树上栖息、觅食):包括隐纹花松鼠、花面狸等 2 种;它们在评价

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林中的树上。

半水栖型(在水中觅食,在岸上洞穴中居住的动物):主要为水獭;它们在评价范

围内主要栖息在河流、湖泊岸边。

陆栖型(在地面上觅食、栖息的兽类):包括野猪和小麂 2 种;它们一般在评价范

围内的林地中活动,野猪与人类的关系较密切。

常见的种类有:刺猬、东方蝙蝠、华南兔、小家鼠、褐家鼠、猪獾、黄鼬、花面狸、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9 页

野猪等 9种。

④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多的有华南兔、野猪、鼬獾、褐家鼠等。数量较多的有豹猫、

黄麂等。

表 4.1-8 评价区兽类名录

种中文名拉丁种名 区系 生境 种群

现状

保护

等级

沿线分

布情况

一、食虫目 INSECTIVORA

(一)蝟科 Erinaceidae

1.刺猬

Erinaceus europaeus 古北种

生境多样,在树根、倒木、石

隙、灌丛等处做窝。 ++

未 列

沿线灌

二、翼手目 CHIROPTERA

(二)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2.东方蝙蝠

Vespertilion superans 古北种

栖息在开阔的草原或山麓河

谷,常居住在建筑物顶架、天

棚等处。

++ 未 列

沿线村

三、鳞甲目 PHOLIDOTA

(三)鳞鲤科 Manidae

3.穿山甲 Manis pentabactyla 东洋种 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 + 国家

II 级

沿线灌

丛、灌草

四、兔形目 LAGOMORPHA

(四)兔科 Leporidae

4.华南兔 L.sinensis 东洋种 主要栖息在山麓的浅草坡和灌

丛地带及农田附近。 ++

未 列

沿线耕

地、灌丛

五、啮齿目 RODENTIA

(五)松鼠科 Sciluridae

5.隐花松鼠 Tamiops swinhoei 东洋种 栖息于亚高山针叶林、林缘和

灌木丛中。 +

未 列

沿线林

地、灌丛

(六)豪猪科 Hystricidae

6.豪猪 Hystrix hodgsoni 东洋种 栖息于山地草坡、灌木丛及树

林中。 +

未 列

沿线林

地、灌丛

和灌草

(七)鼠科 Muridae

7.小家鼠 Mus musculus 广布种 喜栖于住宅、仓库以及田野、

林地等处。 ++

未 列

入 村镇

8.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东洋种

栖息生境十分广泛,多与人伴

居。仓库、厨房、荒野等地均

可生存。 +++

未 列

入 村镇

六、食肉目

CARNIVOR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0 页

(八)犬科 Canidae

9.貉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古北种

栖息于河谷、草原和湖沼附近

的丛林中,常居于弃洞、树洞

和石隙。

+ 省级 沿线近

水灌丛

(九)鼬科 Mustelidae

10.猪獾 Arotonyx collaris 东洋种 平原、高山森林、灌丛及荒野 ++ 未 列

沿线林

地、灌丛

11.狗獾 Meles meles 古北种 丘陵、高山森林、灌丛 + 未 列

沿线林

地、灌丛

12.黄鼬 Mustela sibirica 广布种

栖息环境极其广泛,常见于森

林林缘、灌丛、沼泽、河谷、

丘陵和平原等地。 ++ 省级

沿线林

地、灌丛

13.水獭 Lutra lutra 广布种

营半水栖生活。喜栖息于水草

少、鱼多的河流、湖泊、水库

和溪流等处。穴居,具两个洞

口,一个位于水下,另一洞口

伸出地面。善游泳和潜水。主

食鱼类,也食蟹、虾、水生昆

虫和水禽。一年繁殖两胎,每

胎产仔 1~3 只。

+ 国家 II

沿线河

流、塘堰

(十)灵科 Viverridae

14.花面狸

Paguma larvata 东洋种

主要栖居于季雨林,常绿或落

叶阔叶林,稀树灌丛或稀树裸

岩地。 ++

未 列

沿线灌

丛、灌草

七、偶蹄目 ARTIODACTYLA

(十一)猪科 Suidae

15.野猪 Sus scfofa 广布种 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混交

林,也出没于林缘耕地。 +++

未 列

沿线林

(十二)鹿科 Cervidae

16.小麂

Miuntiacus reevesi 东洋种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灌丛。 + 省级

沿线林

地、灌丛

和灌草

(5)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及分布状况

评价区内陆生脊椎动物中,未见国家 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国家 II级保护野生

动物有 6种:鸢、红隼、燕隼、斑头鸺鹠、穿山甲和水獭。属省级保护的共 29种(两栖

类 1 种、爬行类 2 种、鸟类 23 种、兽类 3 种、),如灰胸竹鸡、大山雀、黄麂、野猪、

乌梢蛇、滑鼠蛇等。保护动物名录见表 4.1-9和表 4.1-10。

本次调查未发现在公路评价范围内有需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群分布,受保护的动

物中无本地特有物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1 页

表 4.1-9 评价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中文名 拉丁名 生境 数量级 保护级别

1.鸢 Mivus korschun 多栖息在山区林地、河流沿岸、林边。 + 国家 II 级

2.红隼 Falconidae tinnunculus 多栖息在林缘开阔地带,也常见于农田

与灌丛。 ++ 国家 II 级

3.燕隼 Falconidae subbuteo 多栖息在山地林间和田野附近的稀树

林。 + 国家 II 级

4.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栖于丘陵、平原林地。以昆虫及其他小

型动物为食。 + 国家 II 级

5.穿山甲 Manis pentabactyla 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 + 国家 II 级

6.水獭 Lutra lutra 营半水栖生活。喜栖息于水草少、鱼多

的河流、湖泊、水库和溪流等处。 + 国家 II 级

国家级保护动物生态习性:

鸢 全身大都浓褐色,翅下左右各有一白斑,飞翔时明显可见;尾叉状。体全长 565mm,

体重 770g。多栖息在山区林地、河流沿岸、林边,晴天时常独自长时间翱翔在天空。边

飞边鸣,鸣声尖锐似吹箫声。繁殖期 4~6 月,营巢于大树或岩石棚巅处。以鼠、兔、昆

虫、蛙、鱼等为食,有时也捕食小鸟褐尸体及软体动物。对控制鼠害、虫害、清除尸体、

保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评价范围内全线均有分布。

红隼 上体为砖红色,具三角形黑色横斑;下体棕黄,具黑褐色羽干纹和点斑;尾羽

具宽阔的次端斑。多栖息在林缘开阔地带,也常见于农田于灌丛。营巢于岩石缝和大的

乔木上,有的侵占或利用乌鸦、鹰类的巢或旧巢。夏季以昆虫为食,秋冬多捕食小鸟和

鼠类。益害兼有鸟类。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在 K4-K13、K98-K107

路段。

燕隼 小型猛禽。全长约 30~35cm。上体暗灰色,杂以黑褐色羽干纹。头顶黑褐色,

后颈具一白色颈斑;颊、喉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淡褐色,具黑褐色横斑。胸、腹部

乳黄色而渐带棕黄色,密具淡黑褐色纵斑;嘴蓝灰色,先端转黑。脚黄色。栖息于开阔

地带的稀疏林区,飞行迅速。主要捕食昆虫和小型鸟类。5~7 月份繁殖,大多占用乌鸦、

喜鹊的旧巢。每窝产卵 2~4 枚,白色,布满砖红色斑点。孵卵期 28 天,育雏期 28~32

天。除海南岛外,几为全国各地留鸟。评价范围内全线有分布。

斑头鸺鹠 褐色小型鸮类,无耳羽,头部及上下体均有白色细横斑;腹部白色,下

腹及肛周围有宽阔褐色纵纹,喉部有一显著白色斑块,体全长 259mm,体重 180g。营巢

树洞中,每窝产卵 3~4 枚,呈白色,大小为 37×30mm。以鼠、小鸟、蝉、蚂蚁、蝶等

昆虫为食。评价范围内均有零星分布,以 K14~K16、K69~K72、K86~K89 路段居多。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2 页

穿山甲 除头部、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

全长约 lm 的穿山甲,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穿

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

蜷缩成球状。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

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

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 4~5 月份,12 月至翌年的 1 月产仔,

每年 1 胎,每胎 1~2 仔。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在 K33-K50、K60-K65 路段附近。

水獭 流线型的身体,长约 70cm,体重可达 5 千克。尾细长,由基部至末端逐渐变

细。四肢短,趾间具蹼。体毛较长而细密,底绒丰厚柔软。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稍淡,

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水獭的洞穴较浅,常位于

水岸石缝底下或水边灌木丛中。昼伏夜出,以鱼类、鼠类、蛙类为主食。水獭是贵重的

毛皮资源动物,獭肝、獭骨还具有药用价值。水獭是半水栖兽类,喜欢栖息在湖泊、河

湾、沼泽等淡水区,主食鱼类,也吃蛙、蟹和水禽。它善游泳,潜水能力极强。水獭的

皮毛不但外观美丽,而且特别厚,绒毛厚密而柔软,几乎不会被水浸湿,保温抗冻作用

极好。评价范围内,水獭主要分布在 K4-K13 路段附近。

表 4.1-10 评价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中文名 拉丁名 生 境 数量级 保护级别

1.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栖息在离水源不太远的陆地上或阴暗

有一定湿度的丘陵地带的林间草丛中。

多食蚊、蝇及农业害虫。

+++ 省级

2.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平原亦有,常

于山地灌丛、田野沟边、山溪旁、草丛

中活动。

+++ 省级

3.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田野、

林下、河岸旁、溪边、灌丛、草地等处,

亦见于民宅周围。

+++ 省级

4. 小 Podiceps ruficollis 栖息于江河、水库和水塘中。 + 省级

5.牛背鹭 Bubulcus ibis 栖于稻田、沼泽。成对或小群活动。以

水生动物、昆虫为食。 ++ 省级

6.白鹭 Egretta garzetta 栖息于稻田、池塘、水库等水域,有时

也见于竹林或树上。 ++ 省级

7.池鹭 Ardeola bacchus 栖息于沼泽、稻田、蒲塘等地。 ++ 省级

8.灰胸竹鸡 Bambuiscoda thoracica 栖息于低山灌丛、竹林和杂草丛处。 ++ 省级

9.雉鸡 Phasiamnus colchicus 栖息于山地密林或竹丛中,好隐匿,善

奔走,在树上营巢进行繁殖。 + 省级

10.山斑鸠 Streptopelia o.orcentalis 栖息于山区、丘陵多树木地带。 ++ 省级

11.珠颈斑鸠 S.c.chinensis 栖息于丘陵山地树林和多树的平原郊

野、农田附近,秋季通常结成小群活动。 ++ 省级

12.火斑鸠 Oenopopelia 栖息于农田附近的树林中。 ++ 省级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3 页

tranquebarica

humilis

13.四声杜鹃 Clamator micropterus 多栖息于高大森林中。 ++ 省级

14.翠鸟 Alcedo atthis 栖息于近水旁的树枝、岩石上,或低山

丘陵、平原近水的树丛等处。 ++ 省级

15.白胸翡翠 Halcyon smyrnensis 栖息于溪流、水库、沼泽地、湖泊等处。 + 省级

16.三宝鸟 Eurystomus orientali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林地的大树上。 + 省级

17.戴胜 Upupa epops 栖息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带、林缘耕地

等处。 ++ 省级

18.家燕 Hirundo rustica 栖息于村落附近,常到田野、森林、水

域上空飞行。 ++ 省级

19.金腰燕 Hirundo daurica 栖息于树落附近,常到田野上空飞行。 ++ 省级

20.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栖息于山地乔木林,常单独站立于树

梢、木桩、电线杆顶端或电线上。 ++ 省级

21.虎纹伯劳 Lanius tigrinus 栖息于平原、丘陵、开阔林地,多在次

生林中。 + 省级

22.黑枕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栖于山区、平原的乔木中。 + 省级

23.黑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栖息于开阔山地林缘、平原近溪处,也

常见于农田、村落附近的乔木枝上。 ++ 省级

24.喜鹊 Pica pica.sericea 栖息于山地村落、平原林中。常在村庄、

田野、山边林缘活动。 ++ 省级

25.寿带 Terpsiphone paradisi

incei

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穿跃于树枝

间。 ++ 省级

26.大山雀 Parus major 多栖息山地林区,越冬移至平原地区林

间。 ++ 省级

27.貉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栖息于河谷、草原和湖沼附近的丛林

中,常居于弃洞、树洞和石隙。 + 省级

28.黄鼬 Mustela sibirica 栖息环境极其广泛,常见于森林林缘、

灌丛、沼泽、河谷、丘陵和平原等地。 ++ 省级

29.小麂 Miuntiacus reevesi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灌丛。 + 省级

4.1.3水生生物现状

公路沿线主要跨禾水河,禾水河是赣江的支流,属于长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较丰

富。

公路所在县(市)的水生生物现状是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江西省渔业统计资

料(江西省水产局,2006 年 8月),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张锦平,夏静,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 年第 15卷第 4期),春秋两季鄱阳湖浮游动物的编目、数量分

布与变动,(王金秋,吴建平,湖泊科学,2003 年第 15卷第 4期),赣江主支入湖口双

壳类资源调查,(舒风月、吴小平,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 年第 3 期),以及公路

当地的县市志和相关网站得到的综合结论。

⑴ 浮游植物

评价区浮游植物共有 8门 47种,硅藻门 30 种,绿藻门 10种,蓝藻门 1种,金藻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4 页

2种,裸藻门 1种,甲藻门 1种,黄藻门 1种,隐藻门 1种;评价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特

点是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绿藻和隐藻,在生物量上以硅藻占优势。

优势种是硅藻门的星杆藻、舟形藻、针杆藻、异极藻、绿藻门的丝藻、竹枝藻及隐

藻门的隐藻。这一特点可以反映出整个江段无机盐数能满足上述藻类的营养需要。这些

藻类都是鱼类易于消化利用的饵料,它们的变动不仅是衡量一个水域初级生产量的依据,

同时也决定了水域中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在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⑵ 浮游动物

评价范围内浮游动物计 54种,其中原生动物占总数 7%,轮虫类占 40.3%,枝角类占

26.4%,桡足类占 17.3%。轮虫的种类在四类浮游动物中最为丰富,优势种为龟甲轮属

(Keratella)、臂尾轮属(Brachionus)和异尾轮属(Trichocerca)的种类,其中萼

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原生动物,种数在 24 种

左右,约占总种数的 16.0%,优势种为砂壳虫属(Difflugia)的类型,数量较多的有珊

瑚变形虫(Arcellinida limax)、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法帽虫(Phryganella)、

长吻虫(Laergmaria)、单镰虫(Drepanomonas)、盖虫(Opercularia);枝角类和桡

足类的种类相对较少,枝角类优势种为蛰水蚤目(CALANOIDA)的种类,裸腹水蚤的数量

较多,桡足类的优势种为剑水蚤科(Cyclopidae)的种类,数量较多的种类是球状许水

蚤和毛饰拟剑水蚤。

评价区底栖动物共采集到 26种,分别隶属于 2门、3纲、11科。其中绝大多数种类

为软体动物,共 20 种,占底栖动物总数的 83.33%;节肢动物仅 4 种,占 16.67%。评价

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是个体数以软体动物中的铜锈环棱螺、耳河螺、多瘤短沟蜷、

河蚬、圆顶珠蚌居多,前三种螺类喜栖于浅水水域(0.7-1.5米),水底多为腐殖质的水

域数量较多。这与它们附着在岸边的岩石或卵石上以藻类或腐殖质为食有关。这些螺类

都是鱼类易于消化利用的蛋白质饵料,在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沙质底质,适合河

蚬生长繁殖,河蚬是当地居民喜食的贝类,每年渔业淡季时渔民可大量捕捞,作为经济

来源之一。其它大量的蚌类在枯水季节为鸟类提供食物,因此软体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的

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⑶ 鱼类

本项目沿线跨越的主要河流有禾水河和莲江等,沿线水资源较充足,鱼类资源较丰

富。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并参考《江西省渔业统计资料》(江西省水产局,2006 年 8 月)

等相关资料,项目所在区域河流、湖泊水域中有鱼类 37种,分属于 5目 8科(见表 4.1-18),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5 页

其中以鲤形目鲤科的种类最丰富,达 21种,占总数的 55.26%。评价区内鱼类大多都具有

一定的经济价值,据调查分析,尚未发现有国家级保护鱼类;有省级保护鱼类 2 种,长

吻鮠和月鳢;新中国建立后不同时期引进并在县城各类水体常年生长的鱼种有短盖巨脂

鲤、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银鲴,其它季节性生长鱼种有罗非鱼、胡子鲶、淡水白鲳。

沿线渔业养殖发展较好,养殖鱼类主要是鲤科鱼类,其中主要养殖鱼种有草鱼、青鱼、

鲢鱼、鳙鱼、团头鲂、长春鳊、胡子鲶、罗非鱼等,产量较高的有草鱼、鳙、鳊、鲫、

黄颡鱼等,主要鱼类饵料有甲藻、蓝藻、裸藻等。

表 4.1-11 评价区鱼类名录

名录 生活环境和习性 资源类型 数量 保护

级别

一、鲑形目SALOMONIFORMES

(一)银鱼科 Salangidae

1.短吻间银鱼

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生活于长江干支流中。以浮

游动物为主食。 经济价值不大 +

未列

二、鲤形目 CYPRINIMORFIS

(二)鲤科 Cyorinidae

2.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缓流水体中下层以水草和

藻类为食 重要经济鱼类 + + +

未列

3.翘嘴鲌 Culter alburrus

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

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

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

鱼类。

++ 未列

4.鲤鱼

Cyprinus carpio 流水或静水的下层,杂食性 重要经济鱼类 + + +

未列

5.青鱼

Mylopharyngodom piceus

平时多栖息在大江河和湖

泊的中下层,以蚌,螺蛳和

蛤蜊等软体动物为主要食

重要经济鱼类 + + 未列

6.长春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

广布性鱼,水体中下层常

见,草食物性

重要经济鱼类 + +

未列

7.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缓流或静水中上层以浮游

植物为食 重要经济鱼类 + ++

未列

8 鳙鱼

Aristichthys nobilis

中上层鱼类,性情温驯,以

浮游动物为食 重要经济鱼类 + +

未列

9.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流水或静水的下层,杂食性 重要经济鱼类 + + +

未列

10.宽鳍鱲

Zacco platypus

多栖于江、河的支流中,喜

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

的浅滩。产卵期 4~6月。

黑龙江、长江及珠江流域均

有分布。

经济鱼类 + +

未列

11.马口鱼

Opsariichthys bideus

是一种小型的凶猛型鱼类,

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栖

息于山涧溪流,尢以水流较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6 页

急的浅滩和砂砾底质的河

段为多

12. 油

Hemiculter bleekeri

常成群栖息于水体近岸边

的上层,幼鱼以浮游动物为

主食,成鱼摄食藻类、高等

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和水生

昆虫。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 列

13.中华鰟鮍

Rhodeus sinensis

生活于沟渠、池塘、水库等

浅水区。常在泥沙较多,水

草丛生的水域活动。摄食藻

类。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列

14.光唇鱼

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为中下层鱼类,生活于水流

湍急,多砾石的溪流中,杂

食性。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 列

15.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栖息于江河流水的中下层,

以水生昆虫等底栖动物为

食。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 列

16.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

生活于池塘、湖泊、沟渠中,

以枝角类、桡足类等为食。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 列

17.棒花鱼 Abbottina rivularis

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

主食无脊椎动物。4-5月繁

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

其中。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列

18.赤眼鳟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喜栖息于回水或流速较慢

的水体,一般分散活动在水

体的中层。以藻类、水生高

等植物、水生昆虫和淡水壳

菜等为食。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列

19.细鳞斜颌鲴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中下层鱼类,平时喜生活于

江河干支流水域。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列

20.银鲴

Xenocypris argentea

栖息于江、湖的中下层。刮

食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列

21.黄尾鲴 Xenocypris davidi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下层,食

藻类、轮虫等。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列

22.彩石鰟鮍

Rhodeus lighti

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草丰盛

的环境内。以水生植物、浮

游生物为食。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未列

23.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多见于湖泊,比较适于静水

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

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

敞水区的中、下层中。

重要经济鱼类 + 未列

(三)鳅科 Cobitidac

24.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tus 静水底栖

具一定经济价

值的鱼类 + +

未 列

25.爬岩鳅

Beaufortia evertfi

栖息于水流湍急、多砾石的

山涧溪河中,吸附于石块上

生活。

经济价值不大 + 未 列

26.大斑花鳅

Cobitis macrostigma

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

泊的浅水区 经济价值不大 +

未 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7 页

三、鲇形目 SILURIFORMES

(四)鲇科 Siluridae

27.鲇

Silurus asoius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坑

塘、水库的中下层。食物以

小型鱼为主,也吃虾,水生

昆虫等。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 列

(五)胡子鲇科 Clariidae

28.胡子鲇

Clarias fuscus

底栖性鱼类,性情温和,喜

欢栖息在阴暗处。 ++

未 列

(六)鲿科 Bagridae

29.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静水或江河缓流底栖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 列

30.长吻鮠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

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

+ 省级

四、合鳃目

SYNBRANCHIFORMES

(七)合鳃科 Synbranchidae

31.黄鳝

Monopterus albus

静水底栖,夜间觅食蝌蚪、

小鱼、虾和水生昆虫 经济价值较高 + +

未 列

五、鲈形目 PERCIFORMES

(八)斗鱼科 Anabantidae

32.圆尾斗鱼

Macropodus chinensis

小型鱼类,栖息湖叉、塘堰、

稻田及沟港等处的水草丛

里。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内

的表皮行辅助呼吸。

经济价值不大 + 未列

33.叉尾斗鱼

Macropodus opercularis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

等浅水地区,食无脊椎动

物。

+ 未列

(六)鳢科 Channidae

34.乌鳢

Ophicephalus argus

淡水凶猛性鱼类,常栖息水

草丛中,以鱼虾等为食,生

活力强。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

未列

35.月鳢

Channa asiatica

栖息河溪、池塘中,穴居。

肉食性。分布于长江以南各

省、海南和台湾省

有一定的经济

价值 + 省级

(七)刺鳅科 Mastacembelidae

36.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

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

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

中,以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

重要经济鱼类 ++ 未 列

(八)鮨科 Serranidae

37.鳜

Siniperca chuatsi

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体中,

尤以水草茂盛湖泊中数量

最多。

重要经济鱼类 + 未 列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8 页

⑵ 区系组成

在37种鱼类中,没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和珍稀濒危鱼类。其中半洄游性鱼类有草鱼、

青鱼、鲢鱼、鳙鱼和黄尾鲴等 5 种;常见鱼类有草鱼、马口鱼、宽鳍鱲、赤眼鳟、中华

鰟鮍、鲤鱼、鲫鱼、泥鳅、黄颡鱼等 11种。

⑶ 鱼类“三场”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所经河流主要为禾水河。公路全线共 6 次跨越禾水河,根据历年水生生物

和当地渔业部门咨询的结果,评价范围河段内没有集中的鱼类产卵场分布,也未发现有

大型的鱼类索饵场和鱼类越冬场分布。

4.1.4公路沿线动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1)植物资源现状

①评价区内有种子植物 94科、491属、804 种(其中裸子植物 4科、5属、6种,被

子植物 90 科、486 属、798 种),分别占江西植物总科数的 44.13%,总属数的 39.53%,

总种数的 19.52%。

②评价区种子植物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植被以飞播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或湿地松

林,油茶、脐橙、蜜橘经济林为主;植物以丘陵山地常见植物种类为主。

③评价区公路评价范围内发现古树樟树和三角槭 2种,共 2株。公路沿线除樟树外,

未见其他国家级保护植物,也无当地特有野生植物,较大的樟树主要分布于村落边,无

天然集中分布。

(2)动物资源现状

①两栖类动物现状

评价范围之内的两栖动物有 2目 7科 20种。种群数量以中华蟾蜍、黑斑蛙、泽蛙最

多,主要栖息于农田、溪流、水渠附近的近水草丛中,属于静水型两栖类。评价区内无

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江西省级重点保护中华蟾蜍。

②爬行类动物现状

工程评价区动物有 2目 5科 23种。有 2种省级保护蛇类;无国家重点保护爬行动物。

最常见的有乌梢蛇、赤链蛇、王锦蛇,其余种类数量少。

③鸟类现状

评价区鸟类有 60种,隶属于 12目 23科。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有 23 种。区系成分:

60种鸟中,属于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 31种,占 51.67%;属于古北界分布的种类有 7种,

占 11.67%;广泛分布的种类有 22 种,占 36.67%。东洋界鸟种占优势,这与评价区处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9 页

中亚热带北部的地理区位和以针叶林为主的低山丘陵缺乏生境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相一致。

④兽类现状评价

评价区兽类有 7目 12科 1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有穿山甲和水塔,均为国家 II级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省级重点保护有貉。黄鼬、小麂,共 3种。数量多的有华南兔、野猪、

褐家鼠等。

⑤珍稀濒危动物评价

评价范围内陆生脊椎动物中,没有国家 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 II级保护野生

动物有 6 种:鸢、红隼、燕隼、斑头鸺鹠、穿山甲和水獭。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

29种,其中两栖类 1种、蛇类 2种,鸟类 23 种,兽类 3种。评价范围内没有这些保护动

物的集中分布地和栖息地,因此,工程建设对这些动物种群影响不大。

(3)水生生物现状评价

①浮游植物资源评价

评价区浮游植物计 47 种,隶属 6 门 14 目 21 科 39 属,其中绿藻门与硅藻门种类最

多,分别占总数的 42.1%和 39%,其次是蓝藻门,占 11.5%;其他各门数量极少。

②浮游动物资源与评价

浮游动物计 54种,其中原生动物占总数 7%,轮虫类占 40.3%,枝角类占 26.4%,桡

足类占 17.3%。

③底栖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底栖动物有 26种,常见的有三角蚌、褶纹冠蚌、蚬及蛤等。

④鱼类资源现状评价

评价区有鱼类 38种,隶属于 5目 8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总数的 55.26%。其

中半洄游性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和黄尾鲴等 5种;常见鱼类有草鱼、马口鱼、

宽鳍鱲、赤眼鳟、中华鰟鮍、鲤鱼、鲫鱼、泥鳅、黄颡鱼等 11种。评价范围所经河流主

要为禾水河。公路全线共 6 次跨越禾水河,根据历年水生生物和当地渔业部门咨询的结

果,评价范围河段内没有集中的鱼类产卵场分布,也未发现有大型的鱼类索饵场和鱼类

越冬场分布。

4.1.6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公路由东向西贯穿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萍乡市莲花县,终于莲花县神泉乡赣

湘交界处界化垄。路线走廊带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以中低山为主,区域构造上属

华南褶皱带在江西境内的延伸,区内山脉山间盆地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西部位于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0 页

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相对海拔在 500 米以上。而东侧是江西中部的低洼盆地吉泰盆地

和永新盆地,整个区域地形西部高东部低,最高为永新县境内的钟家山,海拔高程 523

米,最低为泰和县境内的禾水河,海拔高程 78米。公路经过大部分区域经济开发程度较

低,自然环境保持较为良好。

通过对比原环评阶段和现阶段两次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发现,近 7 年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变化,生态保持状况良好。原环评阶段,沿线生态敏感区有

罗口、河坑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县玉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西峰山森林

公园。工程在路线走向设计上考虑了对生态敏感区的避让,以上生态敏感区均不在公路

评价范围内;线路变更后,通过走访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西峰山森林公园仍未开展

立项和规划工作,公路与罗口、河坑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和玉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距

离由于线位摆动,有小幅变化。公路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等特殊生态敏感区。现阶段公路沿线植被类型与生境与原环评阶段线路相似,植物、动

物和水生生物种类基本相同。原环评阶段线路沿线古大珍稀植物有 2 株,均为樟树;现

阶段公路沿线古大珍稀植物有 2株,1株为樟树,1株为三角槭。

4.2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 58 处噪声敏感点,包括学校 1 处、居民点 57 处。江西省吉

安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6 年 3月 14日至 17日对沿线 13个敏感点噪声进行了监测。

⑴ 监测点位布置

①布点原则

原环评报告书中共有噪声环境敏感点 29处(均为居民点),经现场调查,线路变更

后现状敏感点取消 19处,新增 48处(包括学校 1处、居民点 47处),41 处敏感点设置

了声屏障。本次声环境监测点布点原则见下表。

表 4.2-1 声环境监测点布点原则

布点

原则 监测内容 监测目的 监测点

从敏感

点角度

考虑

1 对原环评中监测的部分噪声敏感点进行

复测

调查对比原环评中敏感点

实际受影响情况,核实已

采取措施有效性

田心村、新塘冲、畔头

2 对评价范围内新增敏感点进行选取监测 了解新增敏感点受影响程

度,以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包茶、江口新城、西坑、

答桥、芳井村、天河村、

肖家、张家屋、洲上、

萧水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1 页

布点

原则 监测内容 监测目的 监测点

3 对学校等敏感点进行选取监测

了解各类型敏感点受影响

情况,以提出合理改善措

永新县莲州中学

从传播

规律考

1 声屏障

监测点

声屏障路段,敏感点距公路不

同距离;未设立声屏障路段,

距离公路较近处(80m 以内)

敏感点

核实声屏障的实际隔声效

果 洲上、萧水、新塘冲

2 衰减断

面测点

距公路中心线 30m、60m、90m、

120m、150m、200m,高度 1.2m

分析环境噪声随空间的变

化规律 田心村、洲上、张家屋

3 24 小时

测点 路肩处

分析环境噪声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 岭富村

②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点位置

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布置见表 4.2-2。

表 4.2-2 噪声监测点布置一览表

号 桩号 测点名称

测点位置(m) 测点说明(需同步

测车流量) 备注

中心线

敏感点监测

1 K4+100

右侧 包茶 62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2 K6+720

左侧 江口新城 140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3 K10+500

左侧 西坑 27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4 K15+950

左侧 答桥 170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5 K22+700

右侧 芳井村 132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6 K27+800

两侧 田心村 25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已

安装声屏障

7 K39+270

路左 天河村 110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8 K52+450 两

侧 洲上 50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声屏障后面 2 类区第一排设点监测

9 K59+290

右侧 肖家 108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10 K63+100

右侧

永新县莲州

中学 47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

11 K67+200 萧水 50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声屏障后面 2 类区第一排设点监测

12 K75+020

两侧 张家屋 23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已

安装声屏障

13 K98+380

左侧 畔头 27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设点监测,已

安装声屏障

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2 页

号 桩号 测点名称

测点位置(m) 测点说明(需同步

测车流量) 备注

中心线

12 K52+450 右

侧 洲上

25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声屏障后面且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

设点监测(4a 类区)

25 在没有声屏障位置同步设点监测

13 K67+200 萧水 36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声屏障后面且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

设点监测(4a 类区)

36 在没有声屏障位置同步设点监测

14 K94+400 右

侧 新塘冲

52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在声屏障后面且村庄临路第一排房屋

设点监测

52 在没有声屏障位置同步设点监测

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

1 K27+800 右

侧 田心村附近

30m、60m、

90m、120m、

150m、200m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距公路中心线 30m、60m、90m、120m、

150m、200m设置6个点位,高度1.2m。

在吉莲公路一侧空旷地带设点监测,

避开村庄突发噪声。

2 K52+450 右

侧 洲上附近

3 K75+000 右

侧 张家附近

24 小时连续监测

1 K60+000 岭富村附近 13 分大中小车型同步

记录车流量 吉莲公路路肩处,高度 1.2m。

注:公路左、右方向是以吉安至萍乡方向定,左侧为高速公路以南,右侧为高速公路以北;不同距离应尽可能同步

监测,若不同距离非同步监测,需要记录每次监测时段的同步车流量。

⑵ 监测时间和频率

2016 年 3 月 14 日至 17 日,每个监测点连续监测 2 天,昼间监测 2 次,夜间监测 2

次(22:00—24:00 和 24:00—6:00),每次监测 20 分钟。

⑶ 监测方法

监测点的噪声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8)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测量等效连续

A 声级。

4.2.2声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4.2.2.1 车流量调查

江西省吉安市环境监测站在监测期间,记录了该高速公路车流量。根据监测时段内

车流量推算出目前石山枢纽互通(K0+000)~永阳互通(K9+250)、永阳互通(K9+250)~

敖城互通(K30+650)、敖城互通(K30+650)~永新互通(K56+967)、永新互通(K56+967)~

里田互通(K76+200)、莲花互通(K96+078.861)~界化垄(终点 K106+464)车流量

分别为 4299pcu/d、4003 pcu/d、4119 pcu/d、3945 pcu/d、3876 pcu/d,为工程营运近期设

计车流量的 42.5%~50.7%、中期设计车流量的 25.7%~30.6%。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3 页

根据 2016年 3月份吉莲高速公路日均自然车流量 3546辆,折合成日均交通量 6026

pcu/d,占营运近期设计交通量的 67.2%,监测时段统计交通量少于 2016 年 3 月份日均

交通量。

4.2.2.1 敏感点声环境现状评价

吉安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6年 3月 14日至 17 日对沿线噪声进行了监测,敏感点环境

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4.2-3。

表 4.2-3 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dB) 评价标准

达标

情况

车流量(辆/20min) 折标车流量

(pcu/h) 小 中 大

1

包茶

(K4+100右

侧)

昼间 1 51.6

2类 达标

25 2 9 168

昼间 2 51.8 36 1 10 195

夜间 1 47.9 26 2 7 171

夜间 2 48.7 16 0 2 129

昼间 1 53.6 26 5 8 189

昼间 2 51.7 38 5 13 225

夜间 1 48.9 27 3 5 180

夜间 2 49.7 22 2 4 159

2

江口新城

(K6+720左

侧)

昼间 1 54.1

2类 达标

24 2 9 165

昼间 2 52.9 30 0 11 171

夜间 1 48.8 26 3 8 177

夜间 2 49.8 14 1 3 129

昼间 1 51.0 27 4 5 186

昼间 2 55.5 32 7 12 219

夜间 1 48.0 28 2 4 177

夜间 2 48.7 18 1 3 141

3 西坑(K10+500

左侧)

昼间 1 53.7

4a类 达标

31 4 7 198

昼间 2 51.3 31 4 12 198

夜间 1 49.1 28 3 8 183

夜间 2 48.4 13 2 6 132

昼间 1 51.3 33 5 13 210

昼间 2 53.1 42 3 9 225

夜间 1 48.2 24 2 7 165

夜间 2 49.1 13 1 4 126

4 答桥(K15+950

左侧)

昼间 1 52.3

2类 达标

33 3 11 198

昼间 2 55.5 34 2 7 195

夜间 1 50.0 25 1 6 162

夜间 2 48.9 15 1 5 132

昼间 1 51.3 36 7 12 231

昼间 2 52.9 37 5 10 222

夜间 1 47.8 26 3 5 177

夜间 2 48.1 9 0 3 108

5

芳井村

(K22+700右

侧)

昼间 1 51.9

2类 达标

29 3 10 186

昼间 2 52.9 28 3 9 183

夜间 1 47.8 22 3 7 165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4 页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dB) 评价标准

达标

情况

车流量(辆/20min) 折标车流量

(pcu/h) 小 中 大

夜间 2 49.2 13 0 4 120

昼间 1 54.4 38 5 10 225

昼间 2 53.5 32 4 8 201

夜间 1 48.3 27 4 6 186

夜间 2 50.0 11 1 4 120

6

田心村

(K27+800右

侧)

昼间 1 54.8

4a类 达标

35 2 11 198

昼间 2 54.4 35 1 11 192

夜间 1 49.0 23 1 4 156

夜间 2 49.6 16 2 6 141

昼间 1 54.4 37 6 12 228

昼间 2 55.8 35 2 10 198

夜间 1 50.0 28 3 7 183

夜间 2 49.0 11 0 3 114

田心村

(K27+800左

侧)

昼间 1 51.6

4a类 达标

29 4 11 192

昼间 2 55.9 34 3 13 201

夜间 1 49.8 19 2 3 150

夜间 2 49.2 19 3 5 156

昼间 1 51.4 35 4 11 210

昼间 2 55.9 34 5 5 213

夜间 1 48.8 26 4 6 183

夜间 2 49.3 15 2 4 138

7

天河村

(K39+270路

左)

昼间 1 52.9

2类 达标

33 2 9 192

昼间 2 55.1 33 4 15 204

夜间 1 49.4 19 1 3 144

夜间 2 49.4 22 3 5 165

昼间 1 51.1 34 6 10 219

昼间 2 51.4 33 4 7 204

夜间 1 49.5 25 3 7 174

夜间 2 49.3 20 3 6 159

8 肖家(K59+290

右侧)

昼间 1 53.1

2类 达标

25 2 9 168

昼间 2 53.5 22 3 14 165

夜间 1 46.5 19 3 8 156

夜间 2 46.1 10 2 3 123

昼间 1 53.4 21 1 7 150

昼间 2 53.9 23 3 10 168

夜间 1 46.8 14 3 4 141

夜间 2 46.5 11 1 4 120

9 洲上后排

K52+450

昼间 1 49.4

2类 达标

21 3 7 162

昼间 2 49.5 25 2 13 168

夜间 1 43.4 20 3 9 159

夜间 2 43.1 11 2 3 126

昼间 1 51.9 18 2 8 147

昼间 2 51.0 25 2 11 168

夜间 1 45.1 19 1 5 144

夜间 2 43.7 9 2 4 120

10 永新县莲州中 昼间 1 51.9 2类 达标 33 4 12 20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5 页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dB) 评价标准

达标

情况

车流量(辆/20min) 折标车流量

(pcu/h) 小 中 大

学(K63+100右

侧)

昼间 2 52.3 19 6 8 174

夜间 1 45.8 16 1 7 135

夜间 2 45.6 9 1 4 114

昼间 1 52.4 29 3 11 186

昼间 2 52.8 22 3 13 165

夜间 1 46.6 13 2 6 132

夜间 2 46.1 10 1 3 117

11 萧水后排

(K67+200)

昼间 1 50.0

2类 达标

36 6 15 225

昼间 2 51.0 24 3 8 171

夜间 1 43.4 16 2 4 141

夜间 2 44.2 10 0 5 111

昼间 1 50.3 33 5 13 210

昼间 2 51.4 21 4 9 168

夜间 1 45.1 16 0 7 129

夜间 2 45.0 12 3 4 135

12

张家屋

(K75+020两

侧)

昼间 1 54.8

4a类 达标

30 3 11 189

昼间 2 54.0 21 3 7 162

夜间 1 46.3 18 2 3 147

夜间 2 46.7 13 2 7 132

昼间 1 55.2 38 4 10 219

昼间 2 53.0 19 6 12 174

夜间 1 46.7 12 1 5 123

夜间 2 46.4 15 2 6 138

13 畔头(K98+380

左侧)

昼间 1 52.8

4a类 达标

27 2 6 174

昼间 2 53.0 23 3 9 168

夜间 1 46.7 10 2 3 123

夜间 2 46.4 17 3 5 150

昼间 1 52.4 26 5 9 189

昼间 2 53.3 22 3 8 165

夜间 1 46.0 10 2 3 123

夜间 2 46.9 19 2 5 150

根据监测结果,西坑、田心村、张家屋、畔头等 4 个敏感点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包茶、江口新城、答桥、芳井村、天河村、

肖家、洲上后排、永新县莲州中学、萧水后排等 9 个敏感点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2.2.2 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

⑴ 声屏障的设置情况

建设单位对蒋坊、山塘、畔头等 41处声环境敏感点设置了 49道声屏障,共长 7519

延米。全线声屏障材质主要为镀锌钢复合材料。沿线声屏障设置见表 4.2-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6 页

表 4.2-4 沿线声屏障设置情况表

序号 敏感点名称及中心桩

方位及距公

路中心线(m)

长度

(m)

高度

(m) 材质

1 山背

K1+620 路右 52~100m 68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 包茶

K4+100 路左 62~190m 10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 洋瓦

K5+440 路左 70~160m 193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4 蒋坊

K7+630

路左

25~235m 13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5 西坑

K10+500

路左

27~220m 5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6 下边村

K11+100

路右

59~460m 15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7 石陂头

K12+650

路右

90~400m 10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8 山塘 K17+400 路左

35~140m 115 2.5 镀锌钢复合材料

9 桥边

K17+900

路左

42~210m 170 2.5 镀锌钢复合材料

10 新宇村

K27+580

路右

84~255m 228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1 田心村

K27+800

两侧

125~260m

左侧 335 米

右侧 140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2 西边村(1)

K28+350

路右

54~255m 15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3 湖山 K30+350 路左

35~220m 22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4 西边村

K30+950

路左

35~220m 93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5 厚望村

K31+630 路右 50~160m 12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6 石基

K51+000 路右 52~110m 210 镀锌钢复合材料

17 大洲上

K51

两侧

25~165m

左侧 392 米

右侧 100 米 镀锌钢复合材料

18 洲上

K52+450 两侧 25~210m

左侧 127 米

右侧 125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19 新溪村

K53+500 路右 43~200m 22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0 老曾下

K53+500 路左 44~250m 14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1 新曾下 K53+750 两侧 45~310m 17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2 栗溪村(1)

K55+500 路左 25~320m 8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3 栗溪村(2)K54+560 路右 39~265m 6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4 肖家

K59+290 路左 108~350m 12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7 页

25 燕溪村 K57+300 主线路左 258~565m

匝道路左 44-244m

主线 140,匝

道 9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6 心田村

K61+590 路左 36~100m 45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7 永新县莲州中学

K63+100 路右 47~240m 7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8 杨桥 K63+280 路右 45~140m 7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29 溶田 K64+000 两侧 24~390m 左侧 440 米

右侧 95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0 湾里 K66+000 路右 93~215m 左侧 45 米

右侧 125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1 新居垄 K66+460 路左 21~265m 163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2 萧水 K67+320 路右 36~357m 233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3 芳塘 K69+000 路右 76~340m 4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4 下新屋 K74+480 路右 39~388m 8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5 张家屋 K75+020 两侧 23~460m 左侧 160 米

右侧 72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6 牛坪里 K93+550 两侧 33~145m 215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7 新塘冲 K94+400 路右 52~275m 11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8 山下坪 K95+420 路右 51~175m 11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39 畔头 K98+380 路右 27~400m 14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40 江东(1)K101+150 路右 37~225m 60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41 江东(2)K101+500 两侧 35~110m 左侧 280 米

右侧 200 米 3 镀锌钢复合材料

合计 7519 延米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8 页

声屏障现状照片

⑵ 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分析

本次评价在洲上、萧水、新塘冲 3处的声屏障进行降噪效果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4.2-5。

4.2-5 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结果分析表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Leq(dB(A)) 降噪量

(dB(A)) 声屏障后村庄

临路第一排 对照点

1 洲上

(K52+450 右侧)

第一天

昼间 1 54.7 58.3 3.6

昼间 2 53.9 57.6 3.7

夜间 1 46.9 50.8 3.9

夜间 2 46.3 49.9 3.6

第二天

昼间 1 54.0 57.5 3.5

昼间 2 54.6 58.3 3.7

夜间 1 46.5 49.9 3.4

夜间 2 46.0 49.7 3.7

2 萧水

(K67+200)

第一天

昼间 1 53.5 57.8 4.3

昼间 2 54.8 58.4 3.6

夜间 1 46.9 49.4 2.5

夜间 2 46.7 48.7 2.0

第二天

昼间 1 53.9 57.0 3.1

昼间 2 55.1 57.6 2.5

夜间 1 47.0 49.8 2.8

夜间 2 46.5 48.6 2.1

3 新塘冲

(K94+400 右侧)

第一天

昼间 1 50.5 55.8 5.3

昼间 2 51.5 55.3 3.8

夜间 1 45.0 48.5 3.5

夜间 2 45.3 47.9 2.6

第二天

昼间 1 50.8 54.8 4.0

昼间 2 52.4 55.8 3.4

夜间 1 45.3 48.9 3.6

夜间 2 45.7 48.2 2.5

根据监测结果,在目前车流量的情况下,声屏障降噪量为 2.0~5.3dB(A),声屏障

降噪效果与声屏障材质、布局方式密切相关。

4.2.2.3 交通噪声 24 小时监测结果分析

评价在 K60+000 路肩处(岭富村附近)设置了交通噪声 24 小时连续监测断面,以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9 页

监测公路交通噪声 24小时变化情况,结果见表 4.2-6和图 4.2-1。

表 4.2-6 交通噪声 24小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监 测时 间 Leq(dB(A))

K60+000 路肩处

(岭富村附近)

06:00-06:20 55.7

07:00-07:20 56.5

08:00-08:20 57.3

09:00-09:20 58.9

10:00-10:20 60.8

11:00-11:20 61.6

12:00-12:20 60.8

13:00-13:20 59.3

14:00-14:20 61.1

15:00-15:20 61.0

16:00-16:20 61.7

17:00-17:20 62.5

18:00-18:20 62.6

19:00-19:20 60.6

20:00-20:20 57.3

21:00-21:20 56.8

22:00-22:20 55.1

23:00-23:20 54.7

00:00-00:20 55.4

01:00-01:20 54.9

02:00-02:20 53.6

03:00-03:20 55.7

04:00-04:20 56.8

05:00-05:20 56.5

图 4.2-1 K60+000(岭富村附近)路肩处 24 小时噪声变化曲线图

K60+000(岭富村附近)路肩处昼间噪声为 55.7dB~62.6dB,夜间噪声为 53.6dB~

56.8dB,夜间噪声超出 4a 类区标准限值,该监测点全天噪声峰值出现在 17:00~19:0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0 页

夜间超标原因是监测点设置在路肩处,距离噪声源较近,所以造成交通噪声夜间超标。

4.2.2.4 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分析

本次评价在田心村、洲上和张家屋 3 处设置了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结果见表

4.2-7。衰减断面噪声值变化曲线见图 4.2-2~4.2-4。

表 4.2-7 交通噪声衰减段面监测数据

桩号 监测时段 监测值 Leq dB(A) 车流量(辆/20min)

30m 60m 90m 120m 150m 200m 小 中 大

田心村

(K27+80

0)

第一

昼 1 54.1 53.0 51.6 50.5 48.3 46.7 38 5 14

昼 2 53.6 52.8 50.4 48.9 47.6 46.7 33 4 15

夜 1 50.3 48.8 47.3 46.5 45.6 45.2 12 1 6

夜 2 50.8 49.9 48.3 47.6 46.7 46.2 15 2 8

第二

昼 1 53.3 52.6 51.2 50.7 47.8 46.1 34 2 16

昼 2 52.8 52.0 51.3 49.6 46.9 46.0 31 3 13

夜 1 49.9 48.7 47.5 46.2 45.6 45.1 11 1 6

夜 2 49.6 48.9 47.6 47.2 46.5 45.9 13 2 8

洲上

(K52+45

0)

第一

昼 1 54.6 53.2 51.9 49.8 48.3 46.9 18 2 6

昼 2 53.2 52.1 50.7 48.3 47.4 46.8 23 4 10

夜 1 50.2 49.1 47.8 47.2 46.7 45.8 18 2 8

夜 2 49.5 48.8 47.3 46.1 45.5 45.1 13 0 4

第二

昼 1 54.1 53.4 51.6 48.9 47.3 46.8 15 3 7

昼 2 54.5 53.1 50.9 48.6 47.9 46.5 27 2 14

夜 1 50.6 48.9 47.2 46.7 46.2 45.7 16 1 10

夜 2 49.5 48.8 47.6 46.3 46.1 45.8 10 0 6

张家屋

(K75+00

0)

一天

昼 1 53.1 52.6 51.9 49.6 48.6 46.9 30 3 11

昼 2 53.6 52.1 50.4 48.7 47.2 46.5 21 3 7

夜 1 50.2 49.4 47.8 47.1 46.4 45.9 18 2 3

夜 2 49.8 48.6 47.7 46.4 46.1 45.6 13 2 7

二天

昼 1 53.4 52.7 51.9 49.3 48.1 46.7 38 4 10

昼 2 53.9 51.6 50.3 48.9 48.3 47.1 19 6 12

夜 1 50.6 49.3 48.6 47.6 46.8 46.2 12 1 5

夜 2 49.7 48.8 47.6 46.9 46.1 45.8 15 2 6

根据断面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⑴ 昼间:田心村、洲上、张家屋距中心线15m外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

⑵ 夜间:田心村、洲上、张家屋距中心线 35 m 外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

⑶ 噪声衰减规律表明,距离增加一倍,噪声减小约为 2 dB(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1 页

图 4.2-2 田心村(K27+800)噪声随距离衰减曲线图

图 4.2-3 洲上(K52+450)噪声随距离衰减曲线图

图 4.2-4 张家屋(K75+000)噪声随距离衰减曲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2 页

4.3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4.3.1.1 监测断面布设

拟建公路跨越水系为禾水河。江西省吉安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6年 3月 17日-18日对

高坪禾水河大桥和龙田禾水河大桥处禾水河水质进行现状监测,监测布点位置及频次见

表 4.3-1。

表 4.3-1 水质监测断面布置

编号 桩号 断面位置 监测断面及点位

W1 K39+100 高坪禾水河大桥

(吉安县天河镇附近)

桥梁跨越处设 1 个水质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

置 2 个采样垂线,每个采用垂线设置 1 个监测点

W2 K89+370 龙田禾水河大桥

(永新服务区附近)

桥梁跨越处设 1 个水质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

置 2 个采样垂线,每个采用垂线设置 1 个监测点

4.3.1.2 监测因子及方法

本次监测因子为 pH 值、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等 5项,监测项目及

方法见表 4.3-2。

表 4.3-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及方法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分析方法 最低检出限

1 pH 值(无量纲) 玻璃电极法 (GB 6920-86) 0.1PH 值

2 悬浮物 重量法 (GB 11901-89) -

3 氨氮 纳氏试剂光度法(GB7479-87) 0.025

4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GB/T19488-96) 0.05

5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法(GB11892-89) 0.5

4.3.1.3 监测结果

地表水监测结果见表 4.3-3。

表 4.3-3 地表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pH 无量纲)

监测项目 监测日期

监 测 点 位

高坪禾水河大桥(K39+100) 龙田禾水河大桥(K89+370)

pH 值 2016.3.16 7.82 7.85

2016.3.17 7.80 7.86

悬浮物 2016.3.16 6 12

2016.3.17 7 13

高锰酸盐指数 2016.3.16 2.21 2.03

2016.3.17 2.12 1.96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3

2016.3.17 0.03 0.03

氨氮 2016.3.16 0.167 0.157

2016.3.17 0.177 0.16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3 页

4.3.1.3 水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吉安市环境保护局和萍乡市环境保护局的标准批复,公路沿线评价范围河流执

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① 评价方法

根据水质现状监测的项目与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工程水域水环境现状质量。

单因子指数按下式计算:

Pi=Ci/Bi

式中:Pi——i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

Ci ——i因子的现状监测结果,mg/L;

Bi ——i因子的评价标准,mg/L。

其中 pH值单因子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Pi=(7.0-Ci)/(7.0-Csd) (Ci≤7.0)

Pi=(Ci-7.0)/(Csu-7.0) (Ci≥7.0)

式中:Csd——评价标准的下限值;

Csu——评价标准的上限值。

② 评价结果

按照单因子评价法,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见表 4.3-4。

表 4.3-4 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单位:mg/L(pH值无量纲)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 采样时间 监测值 评价标准 标准指数 达标率

(%)

pH 值 2016.3.16 7.82

6~9 0.41 100

2016.3.17 7.80 0.4 100

悬浮物 2016.3.16 6

≤30 0.20 100

2016.3.17 7 0.23 100

高锰酸盐指数 2016.3.16 2.21

≤6 0.37 100

2016.3.17 2.12 0.35 100

NH3-N 2016.3.16 0.167

≤1.0 0.167 100

2016.3.17 0.177 0.177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5 0.60 100

2016.3.17 0.03 0.60 100

pH 值 2016.3.16 7.85

6~9 0.425 100

2016.3.17 7.86 0.43 100

悬浮物 2016.3.16 12

≤30 0.40 100

2016.3.17 13 0.43 100

高锰酸盐指数 2016.3.16 2.03

≤6 0.34 100

2016.3.17 1.96 0.33 100

NH3-N 2016.3.16 0.157 ≤1.0 0.157 10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4 页

2016.3.17 0.164 0.164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5 0.60 100

2016.3.17 0.03 0.60 100

注:SS执行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

由表 4.3-4 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项目跨越的禾水河水质现状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

4.3.2 地下水环境监测

4.3.2.1 地下水水质监测时间、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

吉安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6 年 3 月 16~17 日连续 2 天对吉安西服务区和永新服务区

区域地下水质质进行了监测,监测因子为 pH、氯化物、总硬度、氨氮、石油类、总大肠

菌群 6个因子。监测点位置详见表 4.3-5。

图 4.3-5 拟建项目地下水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桩号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G1 K13+600 吉安西服务区

(油罐区附近) 监测水位、水质(采样点深度:井水位下 1m以内)

G2 K88+550 永新服务区

(油罐区附近) 监测水位、水质(采样点深度:井水位下 1m以内)

水质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的要求执行,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4.3-6。

表 4.3-6 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依据 仪器设备

方法来源 名称、型号/规格 管理编号

1 pH 值 玻璃电极法(GB6920–86) PXSJ-216离子计 000614

2 氯化物 离子色谱法 GB13580.5-9 IC-6离子色谱仪 000402

3 总硬度 EDTA滴定法 GB11914-1987 - -

4 氨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 000214

5 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水和废水监测

分析方法》第四版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002702

6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

(GB/T19488-96)

Oil480

红外分光测油仪 0.05

4.3.2.2 监测结果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4.3-7。

表 4.3-7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除 pH值外) 监 测

项 目

监 测

日 期

监 测点 位

G1 (K13+600)吉安服务区(油罐区附近) G2 (K88+550)永新服务区(油罐区附近)

pH 值 2016.3.16 7.47 7.85

2016.3.17 7.40 7.81

总硬度(以

CaCO3计)

2016.3.16 138.87 99.20

2016.3.17 138.87 98.99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5 页

氯化物 2016.3.16 5.94 1.21

2016.3.17 5.98 1.30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3

2016.3.17 0.03 0.03

氨氮 2016.3.16 0.048 0.063

2016.3.17 0.058 0.076

总大肠菌群

(个/L)

2016.3.16 未检出 未检出

2016.3.17 未检出 未检出

4.3.2.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1) 评价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2) 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单因子评价。

(3) 评价结果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见表 4.3-8。

表 4.3-8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览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 采样时间 监测值 评价标准 标准指数 达标率

(%)

G1

(K13+600)

吉安西服务

区(油罐区附

近)

pH 值 2016.3.16 7.47

6.5~8.5 0.31 100

2016.3.17 7.40 0.27 100

总硬度(以

CaCO3 计)

2016.3.16 138.87 ≤450

0.31 100

2016.3.17 138.87 0.31 100

氯化物 2016.3.16 5.94

≤250 0.02 100

2016.3.17 5.98 0.02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5 0.60 100

2016.3.17 0.03 0.60 100

氨氮 2016.3.16 0.048

≤0.2 0.24 100

2016.3.17 0.058 0.29 100

总大肠菌群

(个/L)

2016.3.16 未检出 ≤3.0

—— 100

2016.3.17 未检出 —— 100

G2

(K88+550)

永新服务区

(油罐区附

近)

pH 值 2016.3.16 7.85

6.5~8.5 0.57 100

2016.3.17 7.81 0.54 100

总硬度(以

CaCO3 计)

2016.3.16 99.20 ≤450

0.22 100

2016.3.17 98.99 0.22 100

氯化物 2016.3.16 1.21

≤250 0.01 100

2016.3.17 1.30 0.01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3

≤0.05 0.60 100

2016.3.17 0.03 0.60 100

氨氮 2016.3.16 0.063

≤0.2 0.32 100

2016.3.17 0.076 0.38 100

总大肠菌群

(个/L)

2016.3.16 未检出 ≤3.0

—— 100

2016.3.17 未检出 —— 100

注:石油类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执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6 页

由表 3.4-11,通过对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可见:评价因子 pH 值、氯化物、总

硬度、氨氮、石油类、总大肠菌群 6 项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

4.3.3 公路服务设施污水排放情况调查与评价

4.3.3.1 监测点位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设置有 2 处服务区,2 处养护工区和 6 处收费站(管理所),现

有服务设施均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污水经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评价期间对敖城收费

站管理所(吉安县)和永新服务区排水进行取样调查。监测结果见表 4.3-9。

沿线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表 4.3-9 污水排水调查点位

编号 断面位置 桩号 监测点位

W1 敖城收费站管理所 K31+000 在收费站管理所污水处理设备最终排水口取样

W2 永新服务区 K88+550 在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最终排水口取样

4.3.3.2 监测结果

表 4.3-10 服务设施排放污水监测结果

监 测

项 目 监测日期

监 测 点 位

敖城收费站管理所

(K31+000)

永新服务区

(K88+550)

pH 值 2016.3.16 8.19 7.93

2016.3.17 8.10 7.86

总磷 2016.3.16 0.105 0.346

2016.3.17 0.102 0.318

化学

需氧量

2016.3.16 11.0 59.9

2016.3.17 10.8 61.5

石油类 2016.3.16 0.04 0.04

2016.3.17 0.04 0.04

氨氮 2016.3.16 0.248 53.9

2016.3.17 0.291 50.6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7 页

表 3.4-12 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情况

监测

断面 监测因子 采样时间 监测值 评价标准 单因子指数 达标率(%)

敖城

收费

站管

理所

pH 值 2016.3.16 8.19

6~9 0.60 100

2016.3.17 8.10 0.55 100

总磷 2016.3.16 0.105

≤0.5 0.21 100

2016.3.17 0.102 0.20 100

化学需氧量 2016.3.16 11.0

≤100 0.11 100

2016.3.17 10.8 0.11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4

≤10 0 100

2016.3.17 0.04 0 100

氨氮 2016.3.16 0.248

≤15 0.02 100

2016.3.17 0.291 0.02 100

永新

服务

pH 值 2016.3.16 7.93

6~9 0.47 100

2016.3.17 7.86 0.43 100

总磷 2016.3.16 0.346

≤0.5 0.69 100

2016.3.17 0.318 0.64 100

化学需氧量 2016.3.16 59.9

≤100 0.60 100

2016.3.17 61.5 0.62 100

石油类 2016.3.16 0.04

≤10 0 100

2016.3.17 0.04 0 100

氨氮 2016.3.16 53.9

≤15 3.59 0

2016.3.17 50.6 3.37 0

由监测结果可知,敖城收费站管理所排水能够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永新服务区排水中子 pH 值、总磷、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能够达《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氨氮有所超标,超标 3.37-3.59 倍,氨氮超标原因主

要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时间较短,且服务区污水发生量较少,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

稳定所致,建议各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保证各污水处理设施良好

运行,以使各污水处理设备排水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4.4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4.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4.4.1.1 测点布设

监测点布设原则为“以点代线”,选择沿线评价范围内 2 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布置见表 4.4-1。

表 4.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

序号 测点桩号 测点名称 备注

一 吉安县境内

1 K31+000 敖城互通收费站管理所附近 距离湖山居民点较近

二 莲花县境内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8 页

2 K96+100 莲花互通收费站管理所附近 距离山下坪居民点较近

4.4.1.2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 NO2、PM10共 2项。

4.4.1.3 监测时间、频率和方法

吉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 2016年 3月分别在 2个监测点连续监测 7 天,NO2日均值每

天连续监测不少于 20小时; NO2小时值每天监测 4次,采样时间 1小时; PM10每天连续

监测不少于 20小时(需包含 02、08、14、20 时)。监测同时记录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

风向、风速及周围环境简况等。

各监测项目采样、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中相关要求执行。

4.4.1.4 监测结果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结果见表 4.4-2。

表 4.4-2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3

监测点位及

桩号 项目

评价标

监测时间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敖城收费站

管理所附近

NO2 0.24 0.015 0.015 0.017 0.016 0.016 0.016 0.017

PM10 0.30 0.062 0.057 0.059 0.059 0.060 0.061 0.066

莲花收费站

管理所附近

NO2 0.24 0.016 0.014 0.015 0.015 0.016 0.016 0.016

PM10 0.30 0.064 0.064 0.062 0.059 0.061 0.063 0.057

4.4.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4.4.2.1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4.4.2.2 评价方法

采用超标率和标准指数法评价环境空气现状质量。

超标率η计算式如下:

%100总检点个数

超标标个

标准指数 Pi计算式如下:

i

i

iS

CP

式中:Ci——评价参数的平均值,mg/m3;

Si——评价参数标准值,mg/m3。

4.4.2.3 评价结果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0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9 页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 4.4-3。

表 4.4-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及

桩号 项目

监测时间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敖城收费站

管理所附近

NO2 0.015 0.015 0.017 0.016 0.016 0.016 0.017

PM10 0.062 0.057 0.059 0.059 0.060 0.061 0.066

莲花收费站

管理所附近

NO2 0.016 0.014 0.015 0.015 0.016 0.016 0.016

PM10 0.064 0.064 0.062 0.059 0.061 0.063 0.057

表 4.4-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日均值)

监测点位 敖城收费站管理所附近 莲花收费站管理所附近

评价指标 NO2 PM10 NO2 PM10

浓度范围 0.015~0.017 0.057~0.066 0.014~0.016 0.057~0.064

评价标准 0.12 0.15 0.12 0.15

标准指数 0.125~0.142 0.38~0.44 0.117~0.133 0.38~0.43

最大占标率(%)

14.2 44 13.3 43

超标率(%) 0 0 0 0

由表4.4-2可见,敖城收费站管理所附近和莲花收费站管理所附近 2个监测点的 PM10、

NO2 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拟建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

量状况良好。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0 页

5.0 环境影响评价

5.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1.1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评价

5.1.1.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西部开发公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改造省级等项目建

设为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1.1.2 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 年)》的协调性分析

2013年 5月,《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国家公路

网规划总规模 40.1 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普通国道

网由 12 条首都放射线、47 条北南纵线、60 条东西横线和 81 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

26.5 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由 7 条首都放射线、11 条北南纵线、18 条东西横线,以

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 11.8 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 1.8 万公

里。

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全长约 1610公里,它主要连接福建泉州市(闽南三角最大的港

口)、永安市、江西省吉安市、湖南省衡阳市、永州市、广西省桂林市、柳州市、南宁

市,主要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

西省境内段,起点为赣闽省界石城县五里亭,终点为赣湘省界莲花县界化垄,全长约 310

公里。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第十五横”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

中江西省内的西段,路线全长 106.464 公里,占江西段全长的 35.6%,占泉州至南宁高

速公路总长的 6.67%,它的建成将从横向打通江西省赣中南地区重要的区间交通大通道,

建立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与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之间的又一横向联系。

2013年 1月 5日,环境保护部以《关于<国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

见》(环审〔2013〕3 号)对《国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给出了审查意见。根

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年)》批复意见和《国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

书》中环保要求:新建高速公路应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尽可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1 页

能利用既有设施扩能改造,必须新建的尽可能利用既有交通走廊,多方案比选、合理布

线,少占土地、占补平衡;尽可能避免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的分割,从严控

制穿越禁止开发区域和城市建成区,严禁新建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减少对生

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加强生态保护,逐步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规划和保护

的转变。

项目选线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经过多方案的比选,推荐了占

地规模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案。公路选线避开了永新县、莲花县等县城规划区,

工程建设不会对上述城市规划区产生影响。

5.1.1.3 与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相符性

根据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6 年 12 月 8 日批复的《江西省 2020 高速公路网

规划》,江西省省高速公路网形成由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境内段(即“三纵四横”主骨

架,五条环线、二条联络线)和地方加密高速两部分组成,总规模约为 4650 公里,其

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省境内里程 3286公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里程 1358 公里。

拟建项目为江西省高速公路网主骨架“三纵四横”中的第三横—泉州至南宁线江西

段中的西段,它起于吉安市,终于萍乡市莲花县赣湘交界界化垄与泉南线湖南段相接。

是江西省继昌金高速公路金鱼石后又一个通往湖南省的出口,它的建设符合江西省高速

公路网规划。

5.1.1.4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

项目属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道路,主要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

速客货运输,在线路布设上均考虑了对所经县市城市规划区的避让,公路与项目直接影

响区内的各县城市规划区的位置关系见表 5.1-1。

表 5.1-1 已建公路与沿线县城规划区的位置关系

行政区域 与路线方位 与规划区边界最近距离

泰和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东南方向 6km

吉安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东北方向 6km

永新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南侧 2km

莲花县城市规划区 位于公路北侧 2km

由表 5.1-1可知,本项目的路线走向基本是在各县的乡村地带布线,与各县城市规

划区不产生冲突。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2 页

⑴ 公路与永新县城市规划区、永新县工业园区的相符性分析

公路在 K57+000~K58+50 路段长约 1.5km 经过永新县工业园区(见图 5.1-1),永

新县工业园区属江西省省级开发区、江西省省级民营科技园。座落在永新县埠前镇小屋

岭,浙赣线分文铁路、圳永公路和泉南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自 2001年 10 月启动建设以

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4亿元,园区建成面积近 4平方公里,路网、水、电、通

讯、硬化、亮化、绿化等设施全部配套。目前,工业园区落户企业 100余家,安排就业

人员 12000余人。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从工业园区穿过,并在工业园区路段设置了永新互通,以带动

工业园区的发展,工程建设有利于工业园区的长期发展。

同时本工程为了充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各县总体规划的实施,设计考虑

设置吉安西互通、吉安敖城互通、永新互通、永新西互通和莲花互通等立交进出口。

⑵ 公路与莲花县规划区相符性分析

根据《莲花县城市总体规划莲花县总体规划(2011-2020)》:规划期莲花县中心

城镇用地发展方向为:城市核心组团近期以西向发展为主,远期逐步向北拓展,城南工

业园区以西向发展为重心。在中心城镇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划定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边界

和扩展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其空间发展策略是:西拓、

北优、南延、东保。向西梯度推进,向北优化提质,向南延续发展,向东加强保护。

西拓——作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开发建设,应继续向西梯度推进,充分利用琴亭北大

道(新319国道)的交通便利,且不占用农田,更利于核心组团的规模发展;

北优——北部以现状建设用地和大片农用地及丘陵山体为主,用地较复杂,对城市

发展有所限制,规划以调整优化为主;

南延——南部为现状工业园区,也是规划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在集中延续发展的同

时,注重与核心组团的整体紧密性;

东保——中心城区东部现状为玉壶山风景区及莲江河城市生活岸线,自然山水环境

良好,规划以生态保护为先,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衔接互补,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

输网络,实施八个省级交通重点工程,重点建设一条铁路、二条高速公路。

铁路——衡茶吉铁路,用地面积17.91公顷,高速公路——新建萍乡至莲花高速,

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吉安至莲花段。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3 页

项目属于《莲花县城市总体规划莲花县总体规划(2011-2020)》中规划项目,项

建设符合《莲花县城市总体规划莲花县总体规划(2011-2020)》要求。

公路在K94+000~K96+000路段长约2km在莲花县城市规划区南侧经过,距离城市规

划区约2km,不对规划区造成影响。

5.1.2 社区发展影响评价

5.1.2.1 项目建设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拟建项目为江西省高速公路网主骨架“三纵四横”中的第三横—泉州至南宁线江西

段中的西段,它的建成将极大的改善赣中、西部革命老区吉安县、永新县、莲花县的公

路交通现状,加强赣、湘两省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

共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拟建工程对公路沿线影响区域的影响主要促进作用有:

⑴ 优化路网布局。拟建路线在赣中南及赣中西地区连通了济广高速和赣粤高速公

路,从而进一步完善区域的路网布局,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有效地增强区域公路运输的

竞争能力,为培育新的运量增长点创造条件,为加强赣闽湘三省联系起着重要作用。

⑵ 改善影响区的投资环境。线路经过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藏资源种

类繁多,如煤、铜、钨、锡、瓷土、大理石等开产潜力巨大。该项目的建设明显地改善

了该地区的交通设施条件,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区域工业化的进程、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使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振兴地方经济。

⑶ 加强了湘、赣、闽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流。路线经过地区经济欠发达,本项目

的建设将大大加强赣、湘、闽三省往来和经济联系,进一步增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大协作,

使区域间经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弥补,更为通畅,成为省域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的纽带,有利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和延伸。

⑷ 本项目的修建将大大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和

对外开放,以及增强对外吸引力,使客货运输量增加,同时会带动铁路、水运、航空运

输量的增加。该项目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行车和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对沿线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加速农村及农村经济

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质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1.2.2 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4 页

公路的建成与投入运营将使沿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加快城乡之间贸易流通,使农

副产品进入城市转化为商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另外,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促

进了沿线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的经济

将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沿线人民收入水平,解决

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教育、通讯、文化娱

乐等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强烈,将更好地促进公路沿线市县、乡镇社会医疗卫生、文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

5.1.2.3 工程占地及拆迁数量

拟建国家高速公路网泉州~南宁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公路全长 106.464km,主要经过

吉安市的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和萍乡市的的莲花县。项目永久占地 10449.29 亩,

工程全线共拆迁建筑物 28520.33m2。

5.1.2.4 工程占地影响分析

⑴ 公路永久占地对耕地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永久占地 10449.29 亩,本项目全线永久征地涉及沿线各乡镇人均耕地情况

见表 5.1-2。

表 5.1-2 推荐方案路线各乡镇永久征地占地情况

地区 人口数量

(万人)

耕地面积

(万亩)

人均耕地

(亩/人)

占用耕地面积(亩)

占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人均耕地减少比例(%)

泰和县 石山乡 1.72 2.69 1.56 280.6 1.55 0.64

吉安县

永阳镇 3.18 2.76 0.88 384.1 0.86 2.27

安塘乡 1.20 1.90 1.58 115.3 1.57 0.63

敖城镇 1.80 4.36 2.42 797.3 2.38 1.65

天河镇 0.52 0.83 1.60 138.3 1.57 1.88

永新县

高楼镇 1.40 1.70 1.21 260.3 1.20 0.83

莲洲乡 1.57 1.50 0.95 667.8 0.91 4.21

高市镇 1.21 1.97 1.63 170.9 1.61 1.22

浬田镇 4.02 3.39 0.84 35.5 0.84 0.12

龙门乡 1.86 1.10 0.59 171.3 0.58 1.69

台岭乡 1.10 1.19 1.08 430.0 1.04 3.70

沙市乡 1.65 2.43 1.47 132.7 1.46 0.68

龙田乡 1.59 1.42 0.89 111.2 0.88 1.12

莲花县 升坊镇 1.66 1.57 0.95 259.8 0.93 2.10

神泉乡 1.17 1.12 0.96 219.4 0.94 2.08

由表 5.1-2可知,本项目造成沿线农村各乡镇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幅度在 0.12~4.2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5 页

之间,其中造成莲洲乡和台岭乡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较多。这将会给沿线农业生产带来一

定的负面影响,农民的收入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进一步增加。本工

程除在设计施工中应重视减少占地和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外,当地各县国土资源部门

也应充分利用本项目建设所缴纳的土地开垦费开发土地资源,维持区域耕地数量平衡,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占用耕地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⑵ 拆迁安置影响分析

原环评阶段工程拆迁房屋面积 88290m2,受影响户数 410 户,工程实施后拆迁房屋

面积 28520.33m2,受影响户数 190 户,通过路线优化调整,减少了房屋拆迁面积和受影

响户数,根据现场调查,拆迁的主要是沿线农民的房屋,拆迁户大多在本村就近安置。

目前项目拆迁安置均已完成。

项目拆迁安置房(永新县莲洲乡溶田村)

⑶ 永久占地合理性分析

① 公路项目总体占地

本公路项目地形分为三段,吉安~敖城段以平原微丘区为主,敖城~高桥楼段以重

丘区为主,高桥楼~终点段以低山丘陵区为主。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项目用地总体指标要求,按照 26m 路基标准宽度

高速公路计算,本项目总体用地指标应小于 8.1502 hm2/km,而本项目实际用地为

7.7138hm2/km,符合项目总体用地指标要求。

② 路基工程占地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6 页

路基工程实际占地为 6.1949 hm2/km,小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 6.9228hm2/km

的用地指标。

③ 互通工程占地

项目 5 个单喇叭互通占地面积为 13.333~14.333 hm2/座,小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

指标》中单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 15.333hm2/座的用地指标。

泰和枢纽互通占地面积为 25.927 hm2,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枢纽型互

通式立体交叉 58.666hm2/座的用地指标。

④ 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占地合理性分析

项目属于四车道高速公路,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建标[2011]124号),

服务区及收费站等沿线设施占地指标分析见表 5.1-3。由表 5.1-3 可知,本项目沿线设施

占地基本符合用地指标要求。

表 5.1-3 本工程沿线设施占地指标分析

序号

设施名称 桩 号 设计占地面积(公顷)

占地类型 用地控制指标(公顷)

占地指标分析

1 吉安西收费站及

管理所 K9+300 0.667 林 地 1.000 符合用地指标

吉安西服务区 K13+600 5.333 旱 地 5.333 符合用地指标

2 敖城收费站及管

理所 K30+650 0.667

林地和少量农田

1.000 符合用地指标

3 敖城养护工区 K28+650 0.667 林地和少量农田

0.667 符合用地指标

4 永新收费站及管

理所 K56+950 0.667 林 地 1.000 符合用地指标

5 永新养护工区 K56+400 0.667 林地和

荒山 0.667 符合用地指标

6 永新西收费站及

管理所 K76+200 0.667 旱地 0.667 符合用地指标

7 永新服务区 K88+550 5.333 林地和

旱地 5.333 符合用地指标

8 莲花收费站及莲

花管理所 K97+830 0.667 林 地 1.000 符合用地指标

9 莲花养护工区 K106+380 0.667 林 地 0.667 符合用地指标

10 界化垄主线收费

站 K106+380 0.667 林 地 1.000 符合用地指标

⑷ 公路临时占地影响分析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7 页

公路施工期间临时工棚、临时道路、料场及冷拌场、沥青拌和场、预制场和取弃土

场等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水田、林地等,上述临时占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

由于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施工作业周围的农作物和植被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造成农作物和林地资源的减少,但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影响是短期的、可恢复的。

公路施工期施工营地、临时征用部分耕地,将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施工期临时征地需依据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补偿,施工结束后将实施复耕和植被恢复,

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另外公路临时占地如取弃土场占地在不同

程度上将改变现有土地的使用功能,使临时占地性质发生变化。

5.1.2.5 公路沿线的阻隔影响分析

本项目沿线居民聚集点多分布在现有道路两侧,而本项目与地方道路的交叉均采用

了分离式立交或设置通道的方式,共设置 6 处互通式立交,全线共设 43 座分离式立交

(含互通跨线桥),全线共设通道 190道,平均每公里 1.785道,建设过程中对村庄分

布较集中的区域适当加密通道的布设,项目对两侧居民的交流和交往以及地方车辆的通

行均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本次环评公众参与调查中,沿线居民表示公路设置的天桥、

通道等基本能够满足出行要求,因此公路设置的通道、天桥等设施基本满足了沿线居民

的通行。

5.1.3 资源利用

5.1.3.1 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公路占地属永久性占地,被占用的土地将丧失所有农业生产功能,项目直接影响区

的土地类型大多为耕地,这无疑会对公路沿线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公

路建设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路占有的土地也实现了其本身价值的特

殊转化,相应的被占土地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公路投入营运后,会带动沿线第三产

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出现,会提高沿线农村人口的就业率。因此,公路邻近地区的土

地利用价值将增值。

公路是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公路既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如节约运输费用、缩短运

输时间、减少交通事故、加快货物周转、增加交通舒适感;又有广泛的社会效益,能促

进社会流通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公路用地的利用价值广泛,利用率高。但是,土

地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是其它用地无法替代的,土地资源较为

宝贵,因此,在设计施工中须注意土石方的纵向平衡,尽量减少借方,尽可能减少污染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8 页

和侵占良田。

⑵ 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拟建项目影响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开发潜力大,其中最著名的井冈山风景

名胜区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曾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之一。此外还有一些旅游资源,如泰和县武山生态农业旅游区、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

高紫名山法藏寺等;吉安县吉州窑址、文天祥纪念馆等;永新县三湾国家森林公园、中

共湘赣省委机关旧址、黄竹岭景区(贺子珍故乡)等;莲花县玉壶山风景名胜区、棋盘

山风景区等。其中玉壶山风景名胜区距离本项目 1.6 公里,其余景点距离本公路均在 5

公里以上。

以上景区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各地的旅游业都呈上升态势,发展旅游业

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本项目的建成形成了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极大的改善公路

沿线各县的道路交通条件,游客可以快速的到达各地区的旅游景点,从而更好的挖掘当

地旅游资源的潜力,提升旅游的品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1.4 对压覆矿产资源的影响

施工期未发现公路压覆矿产资源,未破坏沿线矿产资源。

5.1.5 对沿线文物古迹的影响

项目施工中,路线方案、互通、取土场和弃土区布设均未对沿线县、市、省级各

级文物保护单位产生不利影响,符合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的要

求。

5.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2.1 生态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

根据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建设区域属于禾水蜀水遂川江上游北部水质保护

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IV-4-1)。禾水蜀水遂川江上游北部水质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

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水质保护和水源涵养,其他功能还有农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

持。上述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植被承受压力较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

重。

根据本工程所处生态功能区的功能来看,主要为水质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

本工程变更后,项目总占地减少了 65.93hm2。减少了对林地、耕地的占用,降低了对森

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公路建设将侵占部分林地,跨越河流水系,可能对水源涵养有一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9 页

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而言,本工程的建设与区域生态功能、保护和发展方向间没有大

的矛盾,工程建设工程中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加强了公路沿线及施工临时占地的防护

和绿化,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2.2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5.2.2.1 工程占用植被情况分析

工程占地将对评价区内植被造成一定影响。吉莲高速公路占地永久占地总面积

696.62hm2,工程占地的土地类型详见表 5.2-1。由表可见,工程占地类型中以暖性针叶

林为主,占总占地面积的 56.60%。自然植被中主要是以马尾松林为主的暖性针叶林,

经济林也占有一定比例。

与原环评线路的占地类型相比,永久占地总面积减少了 65.93 hm2。原环评线路占

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为 415.2 hm2,比例约为 44.39%,实际占用林地约为 394.3hm

2,

减少了 20.9 hm2,实际占用耕地的面积为 219.02hm

2,比原环评线路减少了 59.3 hm2。

项目建设占地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中线路在 K4~K5,K9~K10+600,K22~

K25附近路段分布有一定面积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K52~61地段附近地势相对平坦,

主要以耕地分布广泛,沿线居民点密集,山体垦殖强度大,加上种种历史的和人为的原

因,天然森林植被已被破坏,现在林地植被以油茶林、马尾松林、杉林、松-杉混交林

为主,林分结构单一。评价区的部份森林植被处于自然生态恢复初级阶段。常见植被类

型有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油茶林、苦槠林等。工程建设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将对

现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林下耐荫的常绿

灌木以及草本将会逐渐被阳生或半阳生植物所替代,而林缘外侧的空地将会被强阳生的

灌木和杂草占据。但由于损失的面积相对于沿线地区是少量的,且受工程影响的植被均

属一般常见类型,在公路两侧地带生长范围广,不存在因工程建设而导致植物种群消失

或灭绝。此外公路绿化还将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因而,吉莲高速公路建设不会影响

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表 5.2-1 吉莲高速公路永久占用的植被类型面积 统计单位:hm2

序号 植被类型

现阶段工程占地 原环评阶段工程占地

工程实际占地

面积(hm2)

占总占地面积

的比例(%)

工程实际占地

面积(hm2)

占总占地面积

的比例(%)

1 林地 394.3 56.60% 415.2 54.45%

2 园地 32.46 4.66% 29.56 3.88%

3 水体 16.72 2.40% 7.43 0.97%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0 页

4 其他 8.94 1.28% 8.61 1.13%

5 灌草丛 25.28 3.61% 23.43 3.07%

6 耕地 219.02 31.44% 278.32 36.50%

7 合计 696.62 100.00% 762.55 100.00%

5.2.2.2 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预测

吉莲高速公路工程占地导致的生物量损失估算结果见表 5.2-3。

表 5.2-2 平均生物量及公路占地生物量损失估算

占地类型

类型

现阶段公

路占地面

积(hm2)

原环评阶

段公路占

地面积

(hm2)

平均生物

量(t/hm2)

现阶段生物损失量(t) 原环评阶段生物损失量

(t)

林地 394.3 415.2 74.43 29347.75 30903.336

园地 32.46 29.56 4.5 146.07 133.02

水体 16.72 7.43 1.25 20.9 9.2875

灌草丛 25.18 23.43 2.5 62.95 58.575

耕地 219.02 278.32 10.38 2273.43 2888.9616

合计[1] 687.68 753.94 31851.1 33993.1801

注:1、现阶段未计入工程占用交通、建筑用地等其他用地约为 8.61 hm2;

经估算,吉莲高速公路永久占地导致生物量损失约 3.18511 万 t,其中性针叶林的生

物量损失最大,为 29347.75t,占总损失生物量的 92.14%,而水体中生物量的损失量最

少,为 20.9 t,仅占总损失生物量的 0.07%。

吉莲高速公路建设后,除公路路面、建筑物及硬化防护措施外,对路基边坡、中央

分隔带、互通立交区域、沿线设施区域、临时工程区域等用地,都将进行植被恢复,因

工程永久占地损失的生物量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公路绿化效果有一个逐步变好的过

程,随着营运后会植被的逐步恢复,工程对区域植被生物量的损失程度会逐渐降低,其

影响程度是能够承受的。

5.2.2.3 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项目评价区内的物种多为常见种和广布种,仅有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植物樟树,没有

狭域分布种和地区特有种。江西是我国樟树分布中心之一。沿线可见天然更新的幼樟树

和樟树绿化苗木,但较大的樟树皆分布于村落边。施工期采取了护栏、迁移等保护措施

避免作业活动的对大樟树的影响。公路为线状结构,宽度不是很大,几乎不会对植物种

子的散布造成影响,因而在运营期间不会影响公路沿线的植物的生殖与更新。总之,吉

莲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会使沿线植物多样性组成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变,也不会使某种植

物灭绝,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某种植物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更新。

项目评价区内共发现古树 2 株,位于 K5+600 处的一株樟树,离公路中心线距离超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1 页

过 50m;位于 K31+000 处的一株三角槭,离公路中心线距离小于 50m。工程施工阶段

注意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在 K31+000 路段通过收缩边坡,对沿线古树进行了避让,

公路不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公路运营期间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及

可能存在的交通事故对其造成的影响。另外公路修建在沿线形成的裸地有可能形成外来

物种的入侵近道,使其最先侵入并形成单优种群落,影响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降低了

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公路沿线未发现有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但对于可能存在的外

来种入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2.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5.2.3.1 对陆栖动物的影响

公路施工和运营对陆栖动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破坏植被导致动物栖息地受到损害,

可能阻断动物运动路线,营运期噪声、车辆尾气对动物的不良影响等方面。

1. 两栖爬行类

1) 公路阻断了公路两侧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相互交流,容易使这些动物相互隔

绝,形成片段化的生境,造成种群片段化。公路全线桥梁 8176 米/32 座,隧道 6266 米

/4 处,涵洞 192 道,桥梁、通道等设置减缓了高速公路对公路两侧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的相互交流。

2) 高速公路可能占据或缩小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造成野生动物种群

数量的减少。但根据相关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在工程建设区未发现陆栖野生动物

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2. 鸟类

评价区鸟类有 60 种,隶属于 12 目 23 科。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有 23 种。区系成分:

60 种鸟中,属于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 31 种,占 51.67%;属于古北界分布的种类有 7 种,

占 11.67%;广泛分布的种类有 22 种,占 36.67%。东洋界鸟种占优势。

公路营运期的噪声可使邻近公路附近的敏感性鸟类迁往森林内部,而在距路中心线

200m 至 600m 的范围内,鸟类的密度也会低于森林内部。由于鸟类本身具有飞翔能力

的特性,公路营运对鸟类的其它影响较小。在评价范围调查所列的陆栖脊椎动物中多数

种类的主要生境是灌丛、草丛、村镇农田,这些动物对人类活动已有相当的适应,公路

施工和运营一般不会对这些动物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3. 兽类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2 页

本工程建设区域属于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当地常见的主要是一些小型动物,且

对人类干扰较为适应。项目评价范围内的豹猫和复齿鼯鼠在区域内分布范围较广,运动

能力较强,只要采取较有效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动物保护法规,本公路的建

设不会对它们造成明显影响。

项目有桥梁 32 座全长 8176 米,隧道 4 座,总长 6266 米。隧道和桥梁的设置可以

减缓对动物行动和觅食的阻隔影响,隧道设置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沿线植被和动物的活动、

栖息场所,可以确保对大中型哺乳动物不产生阻隔影响,另外本项目还设有涵洞 192道,

现有桥梁和涵洞的设置基本上可以满足活动、觅食的通道需要。

4. 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响

评价范围内陆生脊椎动物中,没有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 II 级保护野生

动物有 6 种:鸟类包括鸢、红隼、燕隼、斑头鸺鹠等 4 种,兽类包括穿山甲和水獭 2 种。

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29

鹭、白鹭、池鹭、灰胸竹鸡、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四声杜鹃、翠鸟、白

胸翡翠、三宝鸟、戴胜、家燕、金腰燕、棕背伯劳、虎纹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喜

鹊、寿带、大山雀、貉、黄鼬和小麂。

⑴ 对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影响

鸢、红隼、燕隼和斑头鸺鹠均为猛禽,其活动范围大,在山区林地、河流沿岸以及

农田、灌丛都有分布。飞翔能力强,工程施工对它们的不利影响不大;但在其活动频繁

路段施工时,施工占地可能毁坏它们的巢穴,同时它们还可能受到施工期噪声的惊吓,

使这几种物种可能远离原来的栖息地。施工区周围均有其相似生境存在,当工程完成后,

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栖息地,因此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影响一般会消失。

在高速公路营运期间,对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噪声、灯光等环境污

染方面,鸟类会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回避和远离高速公路生活和建巢。总体来说,

工程对这些鸟类的影响是暂时的。

⑵ 对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的影响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工程施工会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穿山甲的适宜生境,压缩其分布范围,拟建公路所在市县适宜穿山甲生

活的生境较多,在大的区域内,不会对其生存生活和种群数量产生大的影响。值得注意

的是,施工占地可能会破坏其部分栖息环境,并可能出现其被人捕获的现象。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3 页

水獭营半水栖生活,喜栖息于水草少、鱼多的河流、湖泊、水库和溪流等处。昼伏

夜出,以鱼类、鼠类、蛙类为主食。评价区内适宜其生活的生境较多,在拟建公路的施

工期,水獭可以进行安全转移。但水獭是贵重的毛皮资源动物,獭肝、獭骨还具有药用

价值,在施工期间,要防止人为活动对水獭的破坏,如捕杀等。

⑶ 对省级重点保护陆生动物的影响

在 29 种省级陆生保护动物中,中华蟾蜍、王锦蛇、乌梢蛇、牛背鹭、白鹭、池鹭、

灰胸竹鸡、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四声杜鹃、翠鸟、戴胜、家燕、金腰燕、

棕背伯劳、黑卷尾、喜鹊、寿带、大山雀、黄鼬等 22 种陆生动物在评价范围内较常见,

种群数量大。现场考察尚未发现集中的栖息地,主要对其觅食可能会产生影响,但由于

它们具有活动性,可在评价区附近寻找到新的适合生活的场所,因此工程的施工和运行

对其影响较小。

7 种陆生动物在工

劳和黑枕黄鹂喜栖息于平原、丘陵,在次生林中;貉栖息于草地和湖沼附近的丛林中,

常居于树洞和石隙,小麂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灌丛。在评价区外的江西省其他地区有

较多与评价范围内同样适合于它们生活的相似生境,因此公路的修建对它们的影响是暂

时的。

5.2.3.2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工程营运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水环境的污染。

营运期间,汽车尾气及路面材料产生的污染物随天然降雨形成的路面径流而进入水

库、河流,但由于路面径流在工程设计中已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如排水沟等,路面径流通过排水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经过降解或沉积,并进行了

人工清理,其浓度对水库河流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目前的水质类别,因此对水生生物

的影响很小。

营运期间,管理站、收费站、养护区和服务区污水排污地点分散且排污量较小,经

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基本不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

5.2.4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2.4.1 粮食产量损失量

公路沿线地区农业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较高。吉莲高速公路永久性占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4 页

耕地面积 3285.3 亩 (不计果园),较原环评(工可阶段) 减少了 889.2 亩,从工程占用

耕地的绝对数量上来看,工程建设对沿线的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

表 5.2-3 工程建成前后占用耕地变化情况

工可阶段 建成后 变化情况

永久占地 11438.2 亩,其中共占

用耕地 4174.5 亩,单位路线长

度占用耕地面积为 39.10 亩。

永久占地 10449.29 亩,共占用

耕地 3285.3 亩,单位路线长度

占用耕地面积为 30.86 亩。

占用耕地减少 889.2 亩,单位长

度占用耕地减少 8.24 亩。

工程永久占地引起的沿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损失估算结果见表 5.2-4,其中水

田作物按一季水稻、旱田作物按一季玉米进行估算。

表 5.2-4 工程永久占地导致粮食损失估算表 地类 农作物 工程占用面积(hm

2) 平均亩产(kg/hm

2) 年产量损失(t)

水田 水稻 191 7356 1405

旱地 玉米 19.18 6250 119.9

合计 210.18 — 1524.9

从表 5.2-4 中可以看出,公路工程永久占地导致的年粮食损失为 1524.9 吨,被占

用耕地丧失了原有的农业产出能力,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有一定影响。

5.2.6 取、弃土及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6.1 取土场、弃渣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取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吉莲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变更后,取土场的数量和位置发生了变化,取土场数量由原

环评阶段的 7处增加到 11处。工程选定的 11个取土场都是以人工林林地、旱地及荒地

为主的山体,取土场的选址基本遵守了原环评的选址要求。取土场设置情况和环境合理

性分析详见表 5.2-4。

2. 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吉莲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变更后,弃土场的数量和位置发生了变化,弃土场数量由原

环评阶段的 15 处增加到 19 处。本工程选择的 19 处弃渣场从工程角度基本上均能满足

弃渣场选址的要求,基本上均选择了低洼荒芜和相对封闭的地域,陆域泥浆和弃渣便于

储存,尽量不占用农田和湖泊养殖池塘,避免生态影响。取土场和弃土场的选址均避开

了饮用水源。弃土场设置情况和环境合理性分析详见表 5.2-5。

3. 取土场、弃渣场环境影响分析

沿线取土场开挖后裸露坡面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因工程

取土而新增的水土流失。取土场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和生物防护相结合,在保障边坡安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5 页

全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恢复植被以改善生态环境和视觉效果。取土时应尽量减少开挖

面,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渣,包括剥离覆盖层产生的废弃渣不得随意倾倒,应专门堆放,

并设拦渣设施防止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地区。同时,为防止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开挖

面,在开采边坡外缘 5m 左右的位置布设截水沟,取土场内设置排水沟。取土结束后,

对开采部位应回填种植表土,平整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根据现场调查目前工程建设产生的永久性弃土绝大部分拦蓄在弃土场内,弃土(石、

渣)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控制,取土场都进行了植被恢复。项目完工投入运

行后,随着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陆续建成,取弃土场的植物措施林草保存率、覆盖率的

提高,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程度逐步减轻。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取、弃渣场的整治和

植被恢复。尤其对目前植被恢复效果一般取、弃渣场,应及时做好防护、恢复措施。本

项目做到这些措施后,可以有效避免或减缓取弃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6 页

表 5.2-4 取土场环境合理性分析 序

号 取土场位置

取土量

(万 m3) 占地类型 占地面积

环境可行性和环境合理性分析

结论与建议

桩号

距离路肩

(m) 主要影响方式 现状

左 右

1 K0+300 10 10 林地 1.95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2 K3+650 5 8.4 林地 1.52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3 K4+000 10 20 林地 4.89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少量占用

旱地 可行,尽量减少旱地占用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4 K6+800 15 2 荒地 0.7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部分

占用林地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5 K7+000 5 5 荒地 1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部分

占用林地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6 K21+000 5 1 林地 0.4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7 页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7 K30+000 30 0.5 林地 0.2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8 K30+450 10 0.5 林地 0.2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9 K64+548 5 1 林地 0.3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0 K88+848 20 6.7 荒地 1.34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部分

占用林地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1 K100+650 150 18.5 林地 3.65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少量占用

旱地 可行,尽量减少旱地占用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8 页

表 5.2-5 弃土场环境合理性分析

号 弃土场位置

弃土量

(万 m3) 占地类型 占地面积

环境可行性和环境合理性分析

结论与建议

桩号

距离路肩

(m) 主要影响方式 现状

左 右

1 K0+800 5 0.75 林地 0.3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2 K2+900 10 1.2 林地 0.47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3 K17+000 10 0.3 荒地 0.36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4 K26+800 5 2.4 林地 0.8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5 K34+900 5 3.9 林地 0.3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6 K36+200 30 0.21 林地 0.05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9 页

总结论 可行

7 K37+650 5 1.5 林地 0.1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8 K40+150 10 0.6 林地 0.22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9 K40+250 10 0.3 林地 0.23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0 K46+200 10 4 林地 1.65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少量占用

旱地 可行,尽量减少旱地占用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1 K53+748 10 3.03 荒地 0.55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2 K55+798 5 4 林地 1.36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少量占用

旱地 可行,尽量减少旱地占用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3 K59+998 70 1.25 林地 0.6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没有影响,可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0 页

与敏感目标 护动植物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4 K60+128 10 1 荒地 0.34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5 K68+942 20 3.5 荒地 1

①、占地 占地以荒草、灌丛为主,部分

占用林地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6 K78+848 10 2 林地 0.5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7 K88+848 15 3 林地 1.2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8 K90+000 60 15 林地 1.56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19 K93+000 20 15 林地 4.3

①、占地 占地以疏林地为主 可行

②、环境敏感区

与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无环境敏感区,无保

护动植物 没有影响,可行

③、运输路线影响 运输路线不涉及敏感区; 没有影响,可行

总结论 可行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1 页

现阶段工程沿线取、弃土场均采取了恢复措施,取、弃土场恢复情况见表 5.2-6、

5.2-7和图 5.2-1。

表 5.2-6 吉莲高速公路沿线取土场及恢复情况一览表

序号 营运桩号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效果 整改措施 左 右

1 K0+300 10 设排水沟、灌草绿化,效

果较好。 ——

2 K3+650 5 坡面植草、坡底平整灌草

绿化,效果较好。 ——

3 K4+000 10 平整、植草绿化,设土坎

遮挡,效果较好。 ——

4 K6+800 15 取土较深,恢复为鱼塘,

效果较好。 ——

5 K7+000 5 平整植草,绿化效果较差。 需进一步采取恢复措施。

6 K21+000 5

平整、灌草绿化,但坡面

有少许坍塌。恢复效果一

般。

需进一步采取恢复措施。

7 K30+000 30 平整、乔灌草绿化,恢复

效果较好。 ——

8 K30+450 10 匝道旁,恢复为鱼塘。 ——

9 K64+548 5

坡底仅植灌木,当效果较

差。坡面未处理,也未植

被恢复。整体效果较差。

坡面和坡底进一步绿化。

10 K88+848 20 坡面未恢复。坡底有弃土,

恢复较好。 绿化坡面。

11 K100+650 150

坡底未平整、绿化,坡面

未整理、绿化。恢复效果

较差。

坡底平整、绿化,坡面整

理、绿化。

表 5.2-7 吉莲高速公路沿线弃土场恢复情况调查表

序号 营运桩号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效果 建议

左 右

1 K0+800 5 下设挡墙、坡顶平整、灌草绿

化,效果好。

2 K2+900 10 乔灌草绿化,效果较好。

3 K17+000 10 灌草绿化,但坡顶有石料堆积,

坡面冲刷严重,效果较差。

需进一步稳定坡面,加强

坡面和坡顶绿化。

4 K26+800 5 坡面植草绿化,坡顶有新弃土,

未绿化。效果较差。 需平整坡顶,植被恢复。

5 K34+900 5 敖城隧道进口弃土。下设挡墙,

坡顶平整植草绿化,效果一般。 进一步采取措施绿化

6 K36+200

30 敖城隧道出口弃土。以石头为

主,未采取绿化措施。旁有施

工营地,水泥地面未拆除。

需拆除水泥地面,弃土场

覆土绿化。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2 页

7 K37+650

5 下设挡墙,植草绿化。由于有

部分石头,绿化效果一般。旁

有路堑边坡裸露,未采取恢复

措施。

需植被恢复路堑边坡,进

一步强化弃土场绿化效

果。

8 K40+150 10 下设挡墙、排水沟,植草绿化,

坡顶效果较好,坡面效果一般。 进一步加强坡面绿化。

9 K40+250 10 灌草绿化,效果较好。

10 K46+200 10 隧道口,平整、植草绿化,但

弃石较多,效果较差。 进一步采取措施绿化

11 K53+748 10 下设挡墙、乔灌草绿化,效果

较好。

12 K55+798 5 乔灌草绿化,效果较好。

13 K59+998 70 下设挡墙,最近塌方弃土,尚

未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采取平整、植被恢复措

施。

14 K60+128 10 最近塌方弃土、弃石,未采取

恢复措施。

采取平整、植被恢复措

施。

15 K68+942 20 下设挡墙、排水沟,乔灌草绿

化,效果较好。

16 K78+848 10 平整、乔灌草绿化,效果较好。

17 K88+848

15 永新服务区附近,取土场兼作

弃土场,取土场坡面和坡底未

采取恢复措施,弃土为最近发

生,未采取恢复措施。

取土场和弃土均需平整、

植被恢复。

18 永莲隧道进口 60 隧道口,平整、植草绿化,但

弃石较多,效果较好。

请及时进行工程防护、植

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19 永莲隧道出口 左 20 隧道口,平整、植草绿化,但

弃石较多,效果较差。

请及时进行工程防护、植

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图 5.2-1 部分取、弃土场恢复情况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3 页

4. 取、弃土场恢复措施建议

由表 5.2-6、5.2-7 可见,取、弃土场均实施了工程防护措施和植被绿化措施,部

分取、弃土场绿化效果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不采取绿化恢复措施将对公路

沿线的视觉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工程防护措施和植被绿化措施,

使其恢复到与周围景观基本一致的状态。

5.2.6.2 临时工程设施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实际设置临时工程设施 20处,设置情况详见表 5.2-8。

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工程设施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占地,部分临时工程设施都设置

在路基征地范围内,临时工程设施占地面积减少。混凝土拌合站、预制场等大部分临时

工程设施已经使用完毕。临时工程设施周边均没有环境敏感目标。20处临时工程设施目

前仅 1 处已进行复耕,2 处已被利用为木材加工场。其余临时工程设施均需拆除硬化地

面、临时房屋、工棚等临时建筑,并进行植被绿化。

表 5.2-8 吉莲高速公路沿线其它临时工程恢复建议一览表

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效果

措施完善建议 照片

左 右

1 K1+000 施工

营地 100

设 备 已 撤

场,地面临

时房屋、水

泥地面未拆

除。

① 拆除临时房屋和水泥地

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2 K6+800 预制

场 15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已拆除,

并平整。但

有 遗 留 石

块。

① 清理石块,尽快植被恢复

或复耕。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3 K8+500 拌合

站 5

复耕,种植

柚子。路侧

有 灌 木 遮

挡,恢复效

果较好。

/

4 K17+700 预制

场 10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未拆除,

建筑垃圾未

清理。

① 拆除硬化地面,清理建筑

垃圾。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4 页

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

效果 措施完善建议 照片

左 右

5 K33+400 施工

营地 200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未拆除、

临时房屋未

拆除。

① 需拆除临时房屋和水泥

地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6 K36+200 施工

营地 30

敖城隧道出

口,设备已

撤场,硬化

地 面 未 拆

除,有砖混

院墙。

① 拆除硬化地面和院墙,恢

复植被。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7 K39+700 预制

厂 10

设 备 已 撤

场,地面临

时房屋、硬

化地面未拆

除,建筑垃

圾未清理。

① 拆除临时房屋和硬化地

面,清理建筑垃圾,植被

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8 K41+450 预制

厂 30

已被利用为

木 材 储 运

场。设备已

撤场,地面

临时房屋、

硬化地面未

拆除。

提供用地交付协议。

9 K41+500 预制

场 80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未拆除。

① 拆除硬化地面。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0 K45+500 施工

营地 200

设 备 已 撤

场,临时房

屋未拆除、

硬化地面未

拆除。

① 拆除临时房屋和硬化地

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1 K49+600 施工

营地 20

石桥隧道出

口 , 设备已

撤场,硬化

地 面 未 拆

除,有遗留

构筑物。

① 拆除硬化地面和构筑物,

植被绿化。

③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5 页

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

效果 措施完善建议 照片

左 右

12 K50+750 施工

营地 5

将弃土场利

用为施工营

地,设备已

撤场,硬化

地 面 未 拆

除,坡面植

被较差,坡

底无挡墙。

① 拆除硬化地面,坡底建挡

墙,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3 K58+250 预制

厂 30

位于永新工

业园区,设

备已撤场,

水泥地面未

拆除。

① 需拆除临时房屋和水泥

地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

交付协议。

14 K62+250 预制

厂 5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未拆除。

① 拆除硬化地面,坡底和坡

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现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5 K62+350 预制

厂 30

已被利用为

木 材 加 工

厂。

提供占地交付协议。

16 K82+200 预制

厂 15

硬化地面未

拆除,建筑

垃 圾 未 清

理。

① 拆除硬化地面,清理建筑

垃圾,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原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7 K89+850

施工

营地、

拌和

10

永莲隧道进

口附近。设

备已撤场,

硬化地面未

拆除,临时

房 屋 未 拆

除,建筑垃

圾未清理。

① 拆除硬化地面和临时房

屋,清理建筑垃圾,植被

恢复。

② 或维持原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18 K92+450 拌和

站 10

设备已撤场

硬化地面未

拆除。

① 拆除硬化地面,植被恢

复。

② 或维持原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6 页

号 桩号 名称

距离路肩(m) 恢复措施及

效果 措施完善建议 照片

左 右

19 K93+450 预制

场 10

设 备 已 撤

场,硬化地

面未拆除,

建筑垃圾未

清理。

① 拆除硬化地面,清理建筑

垃圾,植被恢复。

② 或维持原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20 K102+650

预制

场、拌

和站

15

地面工棚、

拌和塔、房

屋未拆除,

水泥地面未

拆除。

① 拆除地面上构筑物和硬

化地面,植被绿化。

② 或维持原状,提供用地交

付协议。

5.2.7 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2.7.1 洞口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项目共设置隧道 4 座,总长度 6266 米。分别为敖城隧道、高桥楼隧道、石桥隧道

和永莲隧道。其中长隧道 3 座长 5466 米,即敖城隧道、高桥楼隧道和永莲隧道,中隧

道 1座长 800米。根据对隧道工程区域植被现状的调查结果,上述 4个隧道洞口植被类

型较为单一,主要有毛竹林、马尾松林、五节芒灌草丛、芒萁草丛等,这些植被类型在

评价区较为常见,植被林相一般,盖度中等,林下植物多样性较低。吉莲高速隧道工程

情况见表 5.2-9,隧道上方植被状况见图 5.2-2。

隧道建设将清除隧道口区域的植物个体,造成该区域的植被破坏,但这一区域面积

极小,破坏的植被面积和受损失的植物个体数量有限,且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均为区域

常见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不存在野生保护植物,所以隧道口施工占地未造成明显的

生态环境影响,对植被的影响较小。

表 5.2-9 吉莲高速隧道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隧道名称 进出口桩号 隧道长度(m)

1 敖城隧道 K34+898~K36+186 1288

2 高桥楼隧道 K46+340~ K48+032 1692

3 石桥隧道 K48+355~K49+155 800

4 永莲隧道 K90+349~K92+835 2486

5 合计 6266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7 页

图 5.2-2 隧道区域植被现状照片

5.2.7.2 隧道弃渣影响分析

项目隧道出渣以石方为主,使弃渣场的植被恢复较为困难。从隧道洞口周围环境现

状调查结果来看,这些弃渣如果处置不当,施工过程中在洞口附近就地弃置和随意乱弃,

将对周围植被和水田造成极大损害。弃渣在水力、风力的影响下,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流失的土壤进入水体、农田将对水质、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从现场调查来看,本工程

弃渣场的选址和使用未对周边植被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下阶段还需要完善对弃渣场、取

土场的防护和恢复措施。

5.2.7.3 隧道施工对上部区域植被的影响分析

隧道建设可能因地下水渗漏从而影响到隧道上方植物的水分供应并影响其正常生

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根据地勘资料可以看出,沿线各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较好,基

岩稳定,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涌水的可能性较小。据调查资料可知,隧道的岩石裂

隙发育,且连通性好,裂隙水具微承压性,在隧道通过处阻隔的地下水通道可通过连通

性好的裂隙连通,保持地下水的畅通。由于项目 4 座隧道地下水含水量不大,埋藏较深,

隧道地区植被生长依赖地表水,而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的影响,水位动态变化较大,

隧道开挖造成的地下水涌水量不大,隧道施工对顶部山体的扰动较小。公路隧道施工通

常采用边掘进边支护的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因地下水疏干而导

致隧道上部区域植被死亡情况的发生。目前全线隧道未发生大的地下水疏漏事件,隧道

上方植被的调查来看均生长良好,与周边临近区域植被状况没有明显差别。

因此,本评价分析认为本工程对隧道区域植被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大。

5.2.8 运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2.8.1 路基工程对自然景观的切割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8 页

公路建成后,路基工程对沿线原本连续的自然景观环境形成切割,使其空间连续性

被破坏。最严重的是切割山坡、森林,使绿色的背景呈现出明显的人工印迹。受公路建

设影响的景观类型主要为自然景观,其敏感性较高、阈值较低,公路路基工程对其切割

影响较为显著。

5.2.8.2 取、弃土场对景观的影响

吉莲高速公路沿线设置了 11 处取土场、19 处弃土场。取、弃土(渣)场的土壤较

为贫脊、保水保肥能力差,虽已进行了一定的植被恢复,但植被完全恢复还需要较长的

时间。因此,在营运近期,取、弃上(渣)与周围景观环境在色彩、形态、质感等方面

差别较大,对行车者还是会造成较大的视觉冲击。

工程设置的取、弃土(渣)场尽量设置在公路近景带以外区域,大部分弃渣场选择

公路两侧的自然侵沟,用弃渣来填平侵沟,降低侵沟对行车者视觉的冲击力,同时降低

弃渣场对周围环境景观的影响。

5.2.8.3 高填深挖路段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高填深挖路段对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影响最为明显,深挖路段之上边坡与行车者的相

对坡度较大,高填路段之下边坡与路外视点之间的相对坡度也较大,因而显著性较高,

对视觉冲击力较大。这种影响若发生在直面很多居民的城镇地段,则造成的景观影响更

为重大,对城镇的整体风貌和景观美都有可能有重大损害。

本工程设置了 32座大中桥、4座隧道,采取路基改桥、挖方改隧道等方式来降低路

基填土高度,有效减缓了公路高填深挖路段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5.2.8.4 公路构筑物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吉莲高速公路建成后,公路路线、桥梁、隧道、服务区、收费站等构筑物将改变沿

线传统的视觉环境,使沿线居民的景观环境受到影响。高大的路堤阻挡沿线居民的视野,

庞大的现代化桥梁使曾经是辉煌壮观的古代桥梁相形见拙,高大的立交桥占据整个视觉

空间或景观节点,阻断景观廊道或遮挡城市或山峦空间轮廓线等,都造成景观影响。

5.2.9生态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现阶段公路永久总占地 696.62 hm2,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占用林地面积 394.3

hm2,占永久占地面积的 56.6%;占用耕地 219.02hm

2,占永久占地面积的 31.44%。原

环评阶段路线永久占地面积为 762.55 hm2,原环评线路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为 415.2

hm2,比例约为 54.45%;占用耕地 278.32hm

2,占永久占地面积的 36.5%。现阶段公路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39 页

永久占地面积与原环评线路永久占地面积相比,总面积减少了 65.93 hm2。林地的占用

面积减少了 20.9 hm2,占用耕地面积比原环评线路减少了 59.3 hm

2。植被类型,植物、

动物和水生生物种类与原环评阶段无明显变化;取、弃土场共计增加 7处,取土场和弃

土场的选址均避开了饮用水源,且基本上均选择了低洼荒芜和相对封闭的地域,陆域泥

浆和弃渣便于储存,尽量不占用农田和湖泊养殖池塘,避免生态影响。运营期公路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与原环评阶段相比略有减少。

5.3 水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工程主要采取

了如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营地尽量租用附近民房,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同沿线村庄生活废水一并处理后作

为农业或林业灌溉;施工场地及物料堆场远离水体设置;涉水桥梁施工产生的钻渣集中

收集处理,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经沉砂隔油池处理后回用;在桥梁施工和靠

近水体施工路段,禁止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水。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对沿线水环境影响

较小。

经调查,公路施工期未发生水体污染事故。目前工程已建成,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已

消失,工程现阶段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在运营阶段,因此评价重点关注运营期工程对水

环境的影响。

5.3.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公路跨越的禾水河,原环评阶段公路共 4次跨越禾水河,

建成后公路共 6 次跨越禾水河,分别为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

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及龙田禾水河大桥。禾水河为赣江的支流,根

据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程跨禾水河桥梁均涉及景观娱乐用水区。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已投入运行,施工期已结束,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已消失,因此,

本评价只进行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营运后,随着交通量逐年加大,沉落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车辆油类以及

散落在路面上的其他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水体,对

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等沿线交通工程设

施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也会对局部水体造成污染。

⑴ 对饮用水水源地影响分析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0 页

在本公路建设区域内,有 2 段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别为禾水永新饮用水源区以及

禾水吉安县饮用水源区,对应取水口分别为永新县自来水公司取水口和吉安县横江镇吉

安县水厂取水口。取水口上游桥梁距离上述 2 个取水口均在 15km 以上,施工期不会对

取水口水质造成影响。

根据本工程现场踏勘与调查,有永新县浬田镇和天河镇取用禾河水为饮用水源,公

路沿线经过的其他乡镇多为取水库水和地下水为饮用水源,距离上游的龙田禾水河大桥

为 19.5km,施工期不会对取水口水质造成影响,营运期龙田禾水河大桥设置了桥面径流

收集处理系统,可对桥面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进行收集处理,营运期基本不会对下游浬

田镇取水口造成影响。

● 永新县天河镇新建取水口

永新县天河镇目前饮用水源位于水库内,取水点距离公路约 1.63km,公路不涉及天

河镇正在使用的水源地。公路在永新县天河镇附近设立高坪禾水河大桥跨越禾水河,根

据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办公室赣交吉莲字[2016]10 号《关于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工程与永新县天河镇新建取水口建设时序

的说明》,高坪禾水河大桥于 2012 年 12 月建成。2013 年 8 月,江西省发改委以赣发改

农经〔2013〕341 号《关于新干县麦斜镇等 10 个集中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

案的批复》批复了吉安县天河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实施方案。天河镇农村饮水集中

供水工程在禾水河设置取水口,取水口位于吉安至莲花段高速公路高坪禾水河大桥下游

约 485 米处,该取水口于 2015 年底建成,目前尚未正式投入使用,取水口管理部门尚

未就该取水口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该取水口设计取水规模 5000m3/d。公路与天河镇取

水口的位置关系见图 1.6-1。

高坪禾水河大桥建成时间早于天河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立项时间,同时为了保

护禾水河水质,工程已在高坪禾水河大桥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因此在运营期对下

游天河镇新建取水口影响较小。

表 5.3-1 工程桥梁与禾水河水功能区位置关系

序号 桥梁名称及桩号 桥梁长度

(m)

水功能区名

水环境

功能

水质功

能类别 备注

1 永阳禾水河大桥

K5+806 329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 观 娱

乐 用 水

III 类

距离下游吉安县横江

镇吉安县水厂取水口15.8km

2 敖城禾水河大桥

K33+457 423 III 类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1 页

3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7+086 449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 观 娱

乐 用 水

III 类 距离下游永新县天河

镇新建取水口约 485m

4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503

禾水永新~

吉安保留区

景 观 娱

乐 用 水

III 类 ——

5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428

6 龙田禾水河大桥

K89+378 338

禾水永新保

留区

景 观 娱

乐 用 水

III

距离下游永新县浬田

镇取水口 19.5km,距

离下游永新县自来水

公司取水口约 31.4km

工程建设的 6 座禾水河大桥均于 2012 年底之前建成,桥梁建设时距离下游取水口

均较远,施工期不会对下游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目前除永阳禾水河大桥外,工程在敖

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及龙田禾水河大桥

均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营运期工程对禾水河水质影响较小。根据原环评批复(环

审[2008]225 号文)要求,项目需在禾水河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因此应对永阳

禾水河大桥补充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以进一步保护禾水河水质。

⑵ 路面径流对周围水体水质的影响

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大

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纳污

路段长度等。因此,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影响因素变

化性大、各种因素随机性强,偶然性大,至今尚无一套普遍适用的统一方法可供采用。

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曾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进行过试验,试验方法为:

采用人工降雨方法形成路面径流,两次人工降雨时间段为 20 天,车流和降雨是已知,

降雨历时为 1 小时,降雨强度为 81.6mm,在 1 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最后测定

分析路面污染物变化情况见表 4.4-12。

表 4.4-12 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结果

项目 5~20min 20~40min 40~60min 均值

SS(mg/L) 231.42-158.52 185.52-90.36 90.36-18.71 100

COD(mg/L) 7.34-7.30 7.30-4.15 4.15-1.26 5.08

油类(mg/L) 22.30-19.74 19.74-3.12 3.12-0.21 11.25

由上表可见,通常从降雨初期到形成径流的 40min 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

的浓度比较高,40min 后,其浓度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降雨历时 40-60min

之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

⑶ 桥面雨污水影响分析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2 页

公路跨越水体主要为禾水河,项目建成后沿线共有 6 座桥梁跨越禾水河大桥,分别

为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

大桥、龙田禾水河大桥。

降雨期间路面产生的径流量由下式计算:

式中:W——单位长度路面径流量(m3/d);

A——路基宽度(m);

L——路线长度(m);

h——降雨强度(mm/d)。

由上式可以看出,路面径流量决定于降雨量,本公路经过吉安市和萍乡市,根据吉

安市和萍乡市暴雨强度公式,暴雨重现期按 5 年,集水时间按 15 分钟初期雨水量计算。

营运期间主要跨越水体的桥梁降雨期产生的初期雨水径流量估算见表 5.3-1。

表 5.3-1 营运期主要桥梁桥面径流估算结果

号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桥长(m)

汇水面积

(m2)

桥面初

期雨水

量(m3)

事故收集池估

算容积(m3)

备注

1 永阳禾水河大桥 K8+806 329 8554 93 110

2 敖城禾水河大桥 K33+465 423 10998 119 130

3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9+086 449 11674 127 140

4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503 13078 143 150

5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428 11128 121 130

6 龙田禾水河大桥 K89+383 338 8788 96 110

7 合 计 2846 73996 699 770

根据环境保护部于 2008 年 7 月 11 日以环审[2008]225 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

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要求对跨越禾水河的 K5+970 高芜禾

水河大桥、K34+780 窑棚禾水河大桥、K49+690 大沙禾水河大桥、K91+930 刘家里禾

水河大桥等 4 座桥梁提出设置桥面雨水收集系统,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造成水体污染。

项目建成后沿线共有 6 座桥梁跨越禾水河大桥,分别为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

河大桥、高坪禾水河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龙田禾水河大桥。因此

评价提出在 6 座禾水河大桥分别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防止公路营运期桥面径流

对禾水河水质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有:

① 公路跨越禾水河桥梁两侧醒目位置均设置禁止超车、水源地等警示标志,提醒

过路驾驶员和乘客加强保护环境意识,同时在沿线桥梁桥面两侧设置连续的防撞墩和防

310 hLAw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3 页

护网。

② 禾水河大桥应设计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采用专用管道将路面径流收集后

引到位于河堤外侧的雨水收集池中,该水池兼有沉淀、隔油和蓄毒作用,水池可作为桥

面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泄漏时事故应急收集池使用。

根据吉安市和萍乡市暴雨强度公式,暴雨重现期按 5 年,集水时间按 15 分钟初期

雨水量计算,公路跨禾水河的 6 座大桥桥梁集水面积、桥面初期雨水量等见表 5.3-1,

分别在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

水河大桥、龙田禾水河大桥等 6 座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在桥梁两端合适位置设

置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容积参照表 5.3-1 中所示。

雨水收集池可可将事故径流和初期雨水截留,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对禾水河水

质造成污染,水池可作为桥面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泄漏时事故应急收集池使用。桥面初

期雨水由管道收集后排至沉淀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③ 强化上述路段桥梁的防撞设计,确保桥梁强度能够满足避免发生事故的车辆坠

入河流的强度要求。

④ 项目上述路段必须设立应急电话和监测设备,应急电话应直接连通监控中心。

必要时应在加强桥梁照明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目前公路跨越禾水河的 6 座桥梁除永阳禾水河大桥外,其余 5 座桥梁均设置了桥

面雨水收集系统,建议建设单位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应在永阳禾水河大桥补充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系统, 目前已设置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中有部分桥梁出现了收集管道破损现象,

建议下一阶段建设单位进行排查,对破损管道进行维修、更换,以保证桥面径流收集系

统能够正常使用,同时在桥梁两端设置限速、禁止超车标志。

禾水河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⑸ 服务设施水环境影响分析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4 页

① 服务设施污水产生量计算

拟建公路沿线共设置本项目设收费站(管理所)6 处、服务区 2 处、养护工区 2 处,

根据各个辅助设施的规模和主要功能,分别计算在其营运期间的污水排放量,服务设施

污水发生量见表 5.3-3。

表 5.3-3 服务设施污水发生量

序号 桩号及设施名

管理、流动人员数量

(人)

污水发

生量 污水处理设施及规模 排放去向

1

K9+500

吉安西收费站

管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最终汇入

禾水河

2 K13+600

吉安西服务区

生活污水:固定:50

人/d,流动:1800 人/d

31.05

南、北两侧服务区各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

每套处理规模:10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附近沟渠

冲洗废水:按车流量

和冲洗率估算 2.60

3

K28+650

敖城收费站管

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4

K56+400

永新收费站管

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最终汇入

禾水河

5 永新养护工区 固定人员:45 人/d 6.0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5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附近沟渠,

最终汇入

禾水河

6

K76+000

永新西收费站

管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7 K88+550

永新服务区

生活污水:固定:50

人/d,流动:1800 人/d

31.05

南、北两侧服务区各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

每套处理规模: 10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附近沟渠,

最终汇入

禾水河 冲洗废水:按车流量

和冲洗率估算 2.60

8

K97+830

莲花收费站管

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9

K105+900

主线收费站管

理所

固定人员:25 人/d 3.3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3t/h;

附近沟渠

10 K105+900

莲花养护工区 固定人员:45 人/d 6.0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

处理规模:5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附近沟渠

11 合 计 固定人员 340 人/d,

流动人员 3600 人/d 99.7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5 页

② 服务设施污水处理及排放

由于拟建项目沿线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保护地表水体水质尤为重要,根

据项目沿线辅助设施的规模、污水产生量、沿线水体的要求以及辅助设施周围环境状况

等因素,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应采用污水处理设施,具体见表 5.3-3。公路沿线服务设施

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排入附近沟渠,其中公路部分服

务设施距离禾水河较近,吉安西收费站管理所、永新收费站管理所、永新服务区距离禾

水河分别约 630m,710m 和 460m,上述 3 处服务设施排水最终汇入禾水河,因此公路

运营期应重点关注上述 3个服务设施排水情况。本项目其他服务设施尽管都不靠近水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产生的污染物会随路旁沟渠或雨水的携带最终汇入到附近水体中,

对水体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些服务设施的出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方可排至附近沟渠。

5.3.2 地下水影响分析

(1)施工期

工程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

降带来的环境问题,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漓水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

响。目前,施工期已结束,沿线隧道、桥梁均已建成,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已消失。

(2)运营期

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服务及收

费设施排放的污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① 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运营期,公路路面、桥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是路面、桥面径流中的污染

物如 SS、石油类等,这些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周围水体,对地下水的水质将会

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路面径流中上述污染物一般是在降雨初期浓度较高,在降雨一

般时期后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由于 SS 本身为泥沙类物质,污染较小,土壤层对其的

天然阻滞作用较强,对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很小。根据相关研究,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

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石油类污染物主要积聚在土壤表层

80cm 以内,对表层土壤影响较大,但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

② 服务区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全线设有服务区 2 处,分别为吉安西服务区和永新服务区,服务区运营期间是为了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6 页

给司机和旅客提供休息、吃饭、饮水等的场所,以及为汽车加油、排除故障等保障车辆

安全行驶提供服务,一般设置有停车场、公共厕所、加油站、餐饮、商店等配套设施。

服务区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污水、餐饮污水、过往人员冲洗厕所污水和少量

洗车废水等;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商业固废、废弃食物油脂等。

根据服务区所在位置地勘资料,吉安西服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类孔隙水,永

新服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水和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吉安西服务区和永新服务区生活污水均采取二级生化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

入附近沟渠,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在服务区建设过程中,未发现该处用地下水暗河、泉

眼等。服务区排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③ 服务区加油设施对地下水的影响

工程设置的 2 处服务区,均有加油功能。根据现场调查,服务区周围无地下水保护

目标。根据江西省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情况,服务区一般设储油罐 4-8 个,汽油储

罐单罐储油量 30m3,柴油储罐单罐储油量 50m

3。若储油罐破损发生油品泄漏,可能下

渗至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根据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行经验,服务区油料一般采用地下卧式钢制油罐储存,且采

用目前较为成熟的防渗措施,即油罐与油罐之间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并装填沙土,

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油罐区地面均做防渗处理,储油罐内外表面、

输油管线外表面做防腐处理。同时,地下储油罐周围设有防渗漏检查孔或检查通道,为

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加油站对地下水水质影响

很小。

综上所述,运营期服务区污水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及时处理后对地下水影响较小。

5.4 声环境影响评价

吉莲高速已建成通车,声环境影响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

点的变化情况、公路施工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并对车流量达到营运中期时进行噪声预

测校核,判断敏感点噪声达标情况。

5.4.1 声环境敏感点调查

原环评报告书中共有噪声环境敏感点 29 处(均为居民点),线路变更后现状敏感

点取消 19 处,新增 48 处(包括学校 1 处、居民点 47 处)。因此通过本次调查,吉莲

高速公路试营运期沿线有 58 处噪声敏感点,包括学校 1 处、居民点 57 处,详见表 1.6-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7 页

5.4.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有:

加强施工机械管理,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材料运输车辆路线选择远离村镇。

昼间施工时确保施工噪声不影响公路沿线的居民生活环境,学校路段施工尽量安排在假

期或周末,在 22:00~6:00 时段尽量停止噪声大的机械设备施工,确需在夜间施工路段,

向当地环保部门上报施工申请,并按环保部门要求采取设置临时围挡防护物等措施消减

噪声。

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多数敏感点均分布在现有道路的两侧,由于路线所在处为平原微

丘,与公路有一定的高差,施工噪声由于现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变化以及声影区及树林

的屏障作用到达敏感点处会有较大的衰减,因此,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村庄不会有

明显的影响,但夜间施工可能将对沿线评价范围内部分居民的休息造成较大干扰,特别

是在—些距路较近、地形较平坦的村庄等,这些影响将更为突出。此外,工程还有部分

路段需要进行山体爆破,由于施工过程中爆破作业时间短暂,且安排在昼间,其产生的

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污染的程度不大,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影响更小。

公众参与调查意见表明:45.2%被调查者认为施工噪声对自己有影响,但这些机械

施工声音的影响只集中在该路段施工的一段时间内,并且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经调查,

施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未收到关于噪声扰民的投诉。

5.4.4 营运中期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评估

工程实施过程中,路线走向与原环评阶段相比,进行了局部调整,致使声环境敏

感点发了一定数量的变化,调查发现,原环评所列敏感点尚有 10 处位于本次变更环

评评价范围内,路线调整后新增声环境敏感点 48 处,共计 58 处敏感点。由于原环评

噪声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并且实测的车型

比和昼日比较原环评阶段有所变化,因此本次变更环评将对评价范围内的 58 处声环

境敏感点按营运近、中、远期的车流量进行噪声预测。

5.4.4.1 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公路噪声预测模式。

⑴ 预测模式

①第 i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模式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8 页

16lg105.7

lg10lg10 210

L

rTV

NLhL

i

i

iEieq

式中:

ieq hL—第 i 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

iEL0 —第 i 类车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为 7.5 米处的能量评价A 声级,dB(A);

iN —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 i 类车平均小时,辆/h;

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该模式适用于 r>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

—第 i 类车的平均车速,km/h;

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

21 、—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如图5.4-1 所示;

A—B 为路段,P 为预测点

图5.4-1 有限长路段修正计算示意图

—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可按下式计算:

miscbargratm AAAAL

LLL

LLLL

2

1

321

路面坡度

式中: 1L—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

坡度L—公路纵坡修正量,dB(A);

路面L —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

2L—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A);

3L —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A);

②总车流等效声级为:

LMH 1.01.01.0101010lg10

hLhLhL

eqeqeqeqTL

iV

L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49 页

式中: TLeq —总车流小时等效声级,dB(A);

LeqMeqHeq hLhLhL 、、 —大、中、小型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

⑵ 计算参数的确定

① 车流量

根据泰和管理中心关于吉莲高速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本项目 2016 年 3 月份平均

每天交通量为 6026PCU/d,占营运近期设计交通量的 67.2%,占营运中期设计交通量

的 40.5%。各路段营运中期交通量见表 5.4-1。

表 5.4-1 各路段营运中期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d

路 段 营运近期 营运中期 营运远期

石山枢纽互通~永阳互通

6026

14031 25064

永阳互通~敖城互通 14445 25865

敖城互通~永新互通 14924 27007

永新互通~里田互通 15339 27560

里田互通~莲花互通 14695 27315

莲花互通~界化垄 14888 26391

全路段平均 14721 26534

② 车型比与昼日比

目前公路已建成通车,车型比和昼日比以试运营阶段实际观测车型比和昼日比来预

测,根据泰和管理中心关于吉莲高速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车型比与昼日比见表 5.4-2。

表 5.4-2 车型比和昼日比

车 型 比(%) 昼日比(%)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60.3 13.2 26.5 78.9

③ 速及路基宽度

各路段设计车速及路基宽度见表 5.4-3。

表 5.4-3 路段设计车速及路基宽度

序号 路段及桩号 路基宽度(m) 设计车速(km/h)

1 全路段 整体式路基 26.0

100 分离式路基 13.0

车速计算公式:

))1((

1

43

21

iii

i

ii

mvolu

kukkukv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0 页

式中:

vi—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 120km/h 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

ui—当量车数;

ηi—该车型的车型比;

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

m—其他2 种车型的加权系数。

k1、k2、k3、k4分别为系数,见表5.4-4。

表5.4-4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

车型 k1 k2 k3 k4 M

小型车 -0.061748 149.65 -0.000023696 -0.02099 1.2102

中型车 -0.057537 149.38 -0.000016390 -0.01245 0.8044

大型车 -0.051900 149.39 -0.000014202 -0.01254 0.70957

④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

iEL0

各类型车在离行车线 7.5m 处参照点的平均辐射噪声级

iEL0 按下式计算:

大型车:

HEL0 =22.0+36.32lgVH

中型车:

MEL0 =8.8+40.48lgVM

小型车:

LEL0 =12.6+34.73lgVL

式中:

L、M、H ─表示小、中、大型;

Vi─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

⑶ 修正量和衰减量的计算

修正量和衰减量主要有:纵坡、不同路面结构、声影区、前排房屋遮挡、地面衰减、绿化

林带衰减、空气吸收、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修正、建筑物反射修正等因素。本项目为高速公路,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绿化带在 10 m以内,两侧房屋多为 2-3层,无高层建筑,因

此项目噪声预测不考虑绿化带、空气吸收、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建筑物反射的因素。

①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 1L)

1) 纵坡修正量( 纵坡L)

公路纵坡修正量 可按下式计算: 纵坡L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1 页

大型车: 98纵坡L dB(A)

中型车: 73纵坡L dB(A)

小型车: 50纵坡L dB(A)

式中:

—公路纵坡坡度,%。

2) 路面修正量( )

不同路面的噪声修正量见表 5.4-5。

表5.4-5 常见路面噪声修正量

路面类型 不同行驶速度修正量 dB(A)

30 km/h 40 km/h ≥50 km/h

沥青混凝土 0 0 0

水泥混凝土 1.0 1.5 2.0

注:表中修正量为 ieq hL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测得结果的修正。本项目主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

面,连接线采用水泥混凝土。

②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 2L)

1) 障碍物衰减量( barA )

a) 声屏障衰减量( barA )计算

无限长声屏障可按下式计算:

)()13

40()

))1(ln(2

)1(3lg(10

)()13

40()

)1(

)1(4

)1(3lg(10

2

2

2

AdBc

ft

tt

t

AdBc

ft

t

tarctg

t

Abar

时当,

时当,

式中:

f—声波频率,Hz;

δ—声程差,m;

c—声速,m/s。

在公路建设项目评价中可采用 500Hz 频率的声波计算得到的屏障衰减量近似作为 A 声级

路面L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2 页

的衰减量。

有限长声屏障计算:

barA 仍由上式计算。然后根据图 5.4-2 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取决于遮蔽角。

图 5.4-2 有限长度的声屏障及线声源的修正图

b) 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衰减量计算

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衰减量 为预测点在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引起的附加

衰减量。

当预测点处于声照区时, =0;

当预测点处于声影区时, 决定于声程差 δ。

由图5.4-3计算 δ,δ=a+b-c,再由图图5.4-4 查出 。

图5.4-3 声程差 δ 计算示意图

barA

barA

barA

bar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3 页

图5.4-4 噪声衰减量与声程差 δ关系曲线图(f=500Hz)

c) 农村房屋附加衰减量估算值

△ L 农村房屋为农村建筑物的障碍衰减量,一般农村民房比较分散,它们对噪声的附加衰

减量估算按表5.4-6 取值。

表5.4-6 建筑物噪声衰减量估算值

房屋状况 衰减量ΔL 备注

第一排房屋占地面积40~60% -3 dB 房屋占地面积按下图计算

第一排房屋占地面积70~90% -5 dB

每增加一排房屋 -1.5 dB,最大绝对衰减量≤10dB

注:表中仅适用于平路堤路侧的建筑物。

在噪声预测时,接受(预测)点设在第一排房屋的窗前,随后建筑的环境噪声级按表 5.4-5 及

下图进行估算。

图5.4-5 第一排房屋占地面积计算示意图

2) 衰减项计算

地面类型可分为:

gr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4 页

a) 坚实地面,包括铺筑过的路面、水面、冰面以及夯实地面。

b) 疏松地面,包括被草或其他植物覆盖的地面,以及农田等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地面。

c) 混合地面,由坚实地面和疏松地面组成。

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时,或大部分为疏松地面的混合地面,在预测点仅计算A 声级前提

下,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可按下式计算。

]300

17)[2

(8.4rr

hA m

gr

式中:r—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m;

h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m;可按图5.4-6进行计算,hm= F/r,;F:面积,m2;r,

m;

若 计算出负值,则 可用“0”代替。

图5.4-6 噪声地面衰减计算参数hm取值示意图

5.4.4.2 噪声预测计算

⑴ 计算单位和方案的确定

① 沿线距离公路中心线 200m 范围内分布的居民点和学校为计算点位。

② 由于公路两侧不同距离范围内分别执行不同评价标准,因而居民区计算结果表

中各功能区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结果;学校不进行分区预测。

⑵ 环境噪声现状值的确定

本次评价对 13 个噪声敏感点进行了噪声现状监测,因项目敏感点距现有公路均相

对较近,监测期间前排后排测点均不同程度受到现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环境背景值需

要剔除现有交通噪声影响,故预测时,选取后排 L90 作为改扩建段交通噪声背景值。未

进行环境现状监测的预测点,根据现场调查,采用相似区域监测结果作为环境现状值,

如下表所示。

grA gr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5 页

表 5.4-7 沿线敏感点环境本底值取用及代表性说明

序号 敏感点 桩号 背景值(dB)

本地值选取说明 昼间 夜间

1 包茶 K4+100 48.0 44.6 代表凤形、上居村、洋瓦、鹏下、下边村、新宇村、

江口移民新村、石基、山背

2 江口新城 K6+720 49.2 44.6 石陂头

3 西坑 K10+500 48.2 44.5 代表蒋坊、山塘、桥边、湖山、田心村、西边村(1)、

西边村、厚望村

4 答桥 K15+950 48.8 44.5

5 芳井村 K22+700 49.0 44.7 坪上村

6 天河村 K39+270 48.4 45.2 原背新村、寨上、湾里

7 洲上 K52+450 48.1 43.6 代表蒋大洲上、新溪村、老曾下、新曾下、栗溪村(1)、

栗溪村(2)、燕溪村、心田村、溶田、新居垄

8 肖家 K59+290 49.3 46.5 代表岭富、江背、井头、庙下

9 永新县莲州

中学 K63+100 48.2 46.0 杨桥、芳塘

10 萧水 K67+200 46.5 44.4 下新屋、张家屋、源祥、牛坪里、江东(1)、江东(2)、

新塘冲、山下坪、畔头、双木

⑶ 评价标准

拟建公路及现有交通干线两侧距离道路红线外 35m 以内区域居民点执行 4a 类标准

(昼间 70 dB(A),夜间 55 dB(A)),35m 以外区域执行 2 类标准(昼间 60 dB(A),

夜间 50dB(A));学校等敏感建筑执行昼间 60 dB(A),夜间 50dB(A)。

⑷ 预测结果

本次预测,各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为交通噪声预测值与环境现状监测值叠加而成。

交通噪声预测值均考虑了各敏感点的地形,路面高差,建筑物遮挡等因素,预测结果见

表 5.4-8。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6 页

表 5.4-8 营运期敏感点噪声预测一览表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 凤形

K0+870 路右 51~130m 3/3/7(32) +5.5 48.0 44.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8.9 52.5 63.4 57.2 65.9 59.4 56.2 49.9 60.8 54.6 63.2 56.7

预测值 59.1 53.1 63.6 57.4 65.9 59.5 56.7 50.8 61.0 55.0 63.3 57.0

超标量 / / / 2.4 / 4.5 / 0.8 1.0 5.0 3.3 7.0

2 山背

K1+620 路右 52~100m 3/0/7(32) 48.0 44.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49.7 43.4 53.4 47.2 55.8 49.3 46.2 39.9 49.9 43.7 52.3 45.8

预测值 52.0 47.1 54.5 49.1 56.5 50.6 50.2 45.9 52.0 47.2 53.7 48.3

超标量 / / / / / / / / / / / /

3 包茶

K4+100 路左 62~190m

3/0/14

(65) +4.5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6.9 50.6 61.5 55.3 63.9 57.5

预测值 57.4 51.4 61.7 55.6 64.1 57.7

超标量 / 1.4 1.7 5.6 4.1 7.7

4 上居村

K5+000

路左 115~200m

15/0/75

(340) +2.0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1.8 45.5 56.3 50.1 58.8 52.3

预测值 53.0 47.6 56.9 51.2 59.1 53.0

超标量 / / / 1.2 / 3.0

5 洋瓦

K5+440 路左 70~160m

6/0/21

(85) +1.8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5.8 49.5 60.3 54.1 62.8 56.3

预测值 56.3 50.5 60.6 54.6 62.9 56.6

超标量 / 0.5 0.6 4.6 2.9 6.6

6 鹏下

K5+980 路左 57~150m

3/0/16

(75) +2.1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6.6 50.3 61.2 55.0 63.6 57.2

预测值 57.1 51.2 61.4 55.4 63.8 57.4

超标量 / 1.2 1.4 5.4 3.8 7.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7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7 江口新城

K6+720

路左

140~485

7/0/175

(600) +1.5 49.2 44.6 2 类

贡献值 50.0 43.7 54.6 48.4 67.8 61.3

预测值 52.2 46.7 55.7 49.9 67.8 61.3

超标量 / / / / / 6.3

8 蒋坊

K7+630

路左

25~235m

3/3/30

(140) +2.0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2 57.9 68.8 62.6 71.3 64.8 57.9 51.6 62.5 56.3 57.0 50.6

预测值 64.3 58.1 68.8 62.7 71.3 64.8 58.3 52.2 62.6 56.5 57.7 51.5

超标量 / 3.1 / 7.7 1.3 9.8 / 2.2 2.6 6.5 / 1.5

9 西坑

K10+500

路左

27~220m

18/7/67

(295) +1.8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5 58.2 68.3 62.1 70.7 64.3 59.1 52.7 62.9 56.6 65.3 58.8

预测值 64.6 58.4 68.3 62.2 70.8 64.3 59.4 53.3 63.0 56.9 65.4 59.0

超标量 / 3.4 / 7.2 0.8 9.3 / 3.3 3.0 6.9 5.4 9.0

10 下边村

K11+100

路右

59~460m

7/0/85

(350) +1.8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7.7 51.4 61.5 55.3 63.9 57.5

预测值 58.1 52.1 61.7 55.6 64.0 57.7

超标量 / 2.1 1.7 5.6 4.0 7.7

11 石陂头

K12+650

路右

90~400m

9/0/110

(450) +1.3 49.2 44.6 2 类

贡献值 54.3 48.0 58.1 51.9 60.6 54.1

预测值 55.4 49.5 58.6 52.6 60.8 54.5

超标量 / / / 2.6 0.8 4.5

12 答桥

K15+950

路左

170~500m

5/0/50

(225) +2.1 48.8 44.5 2 类

贡献值 49.6 43.3 53.4 47.2 55.9 49.4

预测值 52.1 46.7 54.6 48.9 56.6 50.5

超标量 / / / / / 0.5

13 山塘 路左 12/3/55 +1.9 48.2 44.5 4a 类、 贡献值 62.3 56.0 66.1 59.9 68.5 62.1 53.1 51.7 61.8 55.6 64.2 57.8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8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K17+400 35~140m (147) 2 类 预测值 62.5 56.3 66.2 60.0 68.6 62.1 58.4 52.4 62.0 55.9 64.3 57.9

超标量 / 1.3 / 5.0 / 7.1 / 2.4 2.0 5.9 4.3 7.9

14 桥边

K17+900

路左

42~210m

8/3/60

(350) +1.9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0.6 54.3 64.4 58.2 66.9 60.4 58.5 52.2 62.3 56.1 64.7 58.2

预测值 60.8 54.7 64.5 58.4 66.9 60.5 58.8 52.8 62.4 56.3 64.8 58.4

超标量 / / / 3.4 / 5.5 / 2.8 2.4 6.3 4.8 8.4

15 芳井村

K22+700

路左

132~610m

8/0/96

(450) +1.6 49.0 44.7 2 类

贡献值 51.8 45.4 55.6 49.3 58.0 51.5

预测值 53.5 47.9 56.4 50.5 58.5 52.3

超标量 / / / 0.5 / 2.3

16 新宇村

K27+580

路右

84~255m

6/0/45

(200) +1.6 48.0 44.6 2 类

贡献值 55.2 48.9 59.0 52.8 61.5 55.0

预测值 55.9 50.2 59.3 53.4 61.6 55.3

超标量 / 0.2 / 3.4 1.6 5.3

17 田心村

K27+800

两侧

47~260m

17/5/55

(240) +1.8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9.8 53.5 63.6 57.4 66.1 59.6 58.3 52.0 62.1 55.9 64.6 58.1

预测值 60.1 54.0 63.7 57.6 66.1 59.7 58.7 52.7 62.3 56.2 64.7 58.3

超标量 / / / 2.6 / 4.7 / 2.7 2.3 6.2 4.7 8.3

18

西边村

(1)

K28+350

路右

54~255m

11/6/35

(135) +1.5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8.4 52.0 62.1 55.9 64.6 58.1 55.0 48.7 58.8 52.6 61.2 54.7

预测值 58.7 52.7 62.3 56.2 64.7 58.3 55.7 50.0 59.1 53.1 61.4 55.1

超标量 / / / 1.2 / 3.3 / / / 3.1 1.4 5.1

19 坪上村

K29+370

路左

140~260m

3/0/17

(70) +1.5 49.0 44.7 2 类

贡献值 50.7 44.4 54.5 48.3 57.0 50.5

预测值 52.8 47.4 55.5 49.8 57.6 51.4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59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超标量 / / / / / 1.4

20 湖山

K30+350

路左

35~220m

7/7/35

(150) +1.8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1.9 55.6 65.7 59.5 68.2 61.7 58.1 51.8 61.9 55.7 64.4 57.9

预测值 62.1 55.9 65.8 59.7 68.2 61.8 58.5 52.5 62.1 56.0 64.5 58.1

超标量 / 0.9 / 4.7 / 6.8 / 2.5 2.1 6.0 4.5 8.1

21 西边村

K30+950

路左

35~220m

10/10/45

(175) +1.7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0 55.7 66.0 59.8 68.5 62.0 58.1 51.8 62.0 55.8 64.5 58.0

预测值 62.2 56.0 66.1 59.9 68.5 62.1 58.5 52.5 62.2 56.1 64.6 58.2

超标量 / 1.0 / 4.9 / 7.1 / 2.5 2.2 6.1 4.6 8.2

22 厚望村

K31+630 路右 50~160m

9/9/32

(145) +2.1 48.2 44.5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8.9 52.6 62.8 56.6 65.3 58.9 57.9 51.6 61.8 55.6 64.3 57.8

预测值 59.2 53.2 63.0 56.9 65.4 59.0 58.3 52.3 62.0 55.9 64.4 58.0

超标量 / / / 1.9 / 4.0 / 2.3 2.0 5.9 4.4 8.0

23 天河村

K39+270

路左 110~350m

4/0/100

(450) +5.5 48.4 45.2 2 类

贡献值 52.8 46.5 56.7 50.5 59.2 52.7

预测值 54.2 48.6 57.3 51.5 59.6 53.3

超标量 / / / 1.5 / 3.3

24

江口移民

新村

K41+490

路左 53~160m 15/15/53

(245) +1.4 48.0 44.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8.9 52.6 62.8 56.6 65.3 58.8 57.6 51.3 61.5 55.3 64.0 57.5

预测值 59.2 53.2 63.0 56.9 65.4 59.0 58.0 52.1 61.7 55.6 64.1 57.7

超标量 / / / 1.9 / 4.0 / 2.1 1.7 5.6 4.1 7.7

25 原背新村

K41+520

路右 125~250m

5/0/26

(122) +1.8 48.4 45.2 2 类

贡献值 51.9 45.6 55.8 49.6 58.3 51.9

预测值 53.4 48.3 56.5 50.9 58.7 52.7

超标量 / / / 0.9 / 2.7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0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26 石基

K51+000 路右 52~110m

3/3/14

(65) +2.5 48.0 44.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8.6 52.3 62.6 56.4 65.0 58.6 58.1 51.8 62.0 55.8 64.5 58.0

预测值 59.0 53.0 62.7 56.6 65.1 58.7 58.5 52.5 62.2 56.1 64.6 58.2

超标量 / / / 1.6 / 3.7 / 2.5 2.2 6.1 4.6 8.2

27 大洲上

K51

两侧

25~165m

7/2/18

(85) +2.1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7 58.4 68.6 62.4 71.1 64.6 58.2 51.9 62.2 56.0 64.6 58.2

预测值 65.0 58.9 68.8 62.6 71.2 64.8 59.5 53.9 62.7 56.8 65.0 58.7

超标量 / 3.9 / 7.6 1.2 9.8 / 3.9 2.7 6.8 5.0 8.7

28 洲上

K52+450 两侧 25~210m

9/6/40

(180) +3.2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7 58.4 68.6 62.4 71.1 64.6 58.5 52.2 62.5 56.3 64.9 58.5

预测值 65.0 58.9 68.8 62.6 71.2 64.8 59.8 54.2 63.0 57.1 65.3 59.0

超标量 / 3.9 / 7.6 1.2 9.8 / 4.2 3.0 7.1 5.3 9.0

29 新溪村

K53+500 路右 43~200m

12/12/43

(159) +2.4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1.6 55.2 65.5 59.2 67.9 61.5 57.2 50.9 61.2 55.0 63.8 57.1

预测值 62.2 56.3 65.7 59.7 68.0 61.8 58.7 53.3 61.9 56.1 64.2 57.8

超标量 / 1.3 / 4.7 / 6.8 / 3.3 1.9 6.1 4.2 7.8

30 老曾下

K53+500 路左 44~250m 4/4/8(37) +2.3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0.4 54.1 64.3 58.1 66.8 60.3 56.8 50.5 60.7 54.5 63.0 56.8

预测值 61.2 55.4 64.7 58.7 67.0 60.7 58.4 53.0 61.4 55.7 63.5 57.5

超标量 / 0.4 / 3.7 / 5.7 / 3.0 1.4 5.7 3.5 7.5

31 新曾下

K53+750 两侧 45~310m

5/5/22

(110) +2.0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0.0 53.6 63.9 57.7 66.4 59.9 57.2 51.0 61.2 55.0 63.8 57.2

预测值 60.8 55.1 64.3 58.3 66.6 60.3 58.7 53.3 61.9 56.1 64.2 57.9

超标量 / 0.1 / 3.3 / 5.3 / 3.3 1.9 6.1 4.2 7.9

32 栗溪村 路左 25~320m 9/3/55 +1.6 48.1 43.6 4a 类、 贡献值 64.3 58.0 68.3 62.1 70.8 64.2 59.5 53.2 63.5 57.3 66.0 59.5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1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

K55+500

(255) 2 类 预测值 64.6 58.6 68.4 62.3 70.9 64.4 60.5 54.8 63.9 57.9 66.2 59.9

超标量 / 3.6 / 7.3 0.9 9.4 0.5 4.8 3.9 7.9 6.2 9.9

33

栗溪村

(2)

K54+560

路右 39~265m 9/3/55

(255) +1.6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3 56.0 66.2 60.0 68.6 62.3 58.8 52.5 62.8 56.6 65.2 58.8

预测值 62.8 56.9 66.4 60.4 68.8 62.5 59.9 54.3 63.2 57.3 65.5 59.3

超标量 / 1.9 / 5.4 / 7.5 / 4.3 3.2 7.3 5.5 9.3

34 燕溪村

K57+300

主线路左

258~565m,匝

道路左24-244m

15/15/85

(410) +1.5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54.6 48.3 58.6 52.2 61.2 54.6 47.8 41.5 51.9 45.5 54.4 47.9

预测值 57.2 52.1 59.8 54.2 61.9 55.9 54.7 50.4 55.9 51.2 57.1 52.0

超标量 / / / / / 0.9 / 0.4 / 1.2 / 2.0

35 肖家

K59+290

路左 108~350m

14/0/78

(305) +2.1 49.3 46.5 2 类

贡献值 53.5 47.2 57.8 51.6 60.3 53.8

预测值 54.8 49.7 58.4 52.8 60.6 54.5

超标量 / / / 2.8 0.6 4.5

36 岭富

K60+000

路左 136~350m

8/0/130

(650) +2.5 49.3 46.5 2 类

贡献值 51.6 45.3 56.0 49.8 58.4 52.0

预测值 53.5 48.8 56.8 51.5 58.9 53.1

超标量 / / / 1.5 / 3.1

37 心田村

K61+590 路左 36~100m

8/8/23

(110) +2.5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0 55.7 66.3 60.1 68.8 62.3 54.2 47.9 58.5 52.3 61.0 54.5

预测值 62.6 56.6 66.6 60.5 68.9 62.6 56.8 51.8 59.8 54.3 61.7 55.8

超标量 / 1.6 / 5.5 / 7.6 / 1.8 / 4.3 1.7 5.8

38 江背

K62+400

路右 133~270m

5/0/18

(88) +2.8 49.3 46.5 2 类

贡献值 51.8 45.5 56.2 50.0 58.6 52.2

预测值 53.6 48.9 57.0 51.6 59.1 53.2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2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超标量 / / / 1.6 / 3.2

39

永新县莲

州中学

K63+100

路右 47~240m 20 多个老师,

350 个学生 +2.3 48.2 46.0 2 类

贡献值 56.8 50.5 61.1 54.9 63.6 57.1

预测值 57.3 51.7 61.4 55.5 63.7 57.4

超标量 / 1.7 1.4 5.5 3.7 7.4

40 杨桥

K63+280 路右 45~140m

4/4/37

(185) +2.3 48.2 46.0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0.1 53.8 64.5 58.3 66.9 60.5 57.8 51.5 62.2 56.0 64.6 58.1

预测值 60.4 54.4 64.6 58.5 67.0 60.6 58.2 52.5 62.3 56.4 64.7 58.4

超标量 / / / 3.5 / 5.6 / 2.5 2.3 6.4 4.7 8.4

41 溶田

K64+000 两侧 24~390m

23/23/140

(710) +2.7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5.2 58.9 69.5 63.3 72.0 65.5 58.8 52.5 63.1 56.9 65.6 59.1

预测值 65.4 59.3 69.6 63.5 72.0 65.6 59.9 54.3 63.6 57.7 65.9 59.6

超标量 / 4.3 / 8.5 2.0 10.6 / 4.3 3.6 7.7 5.9 9.6

42 寨上

K65+660

路右 141~244m

7/0/53

(255) +2.8 48.4 45.2 2 类

贡献值 51.7 45.4 56.0 49.8 58.4 52.1

预测值 53.3 48.2 56.7 51.1 58.8 52.9

超标量 / / / 1.1 / 2.9

43 湾里

K66+000 路右 93~215m

3/0/12

(46) +3.3 48.4 45.2 2 类

贡献值 53.7 47.4 58.1 51.9 60.5 54.1

预测值 54.8 49.4 58.5 52.7 60.8 54.6

超标量 / / / 2.7 0.8 4.6

44 新居垄

K66+460 路左 21~265m

6/3/26

(120) +2.4 48.1 43.6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5 58.3 68.9 62.7 71.5 64.9 58.2 51.9 62.5 56.3 65.0 58.5

预测值 64.9 58.8 69.1 63.0 71.5 65.0 59.4 53.9 63.1 57.2 65.3 59.0

超标量 / 3.8 / 8.0 1.5 10.0 / 3.9 3.1 7.2 5.3 9.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3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45 萧水

K67+320

路右

36~357m

4/4/50

(290) +3.0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6 56.3 67.0 60.7 69.4 63.0 58.2 51.9 62.6 56.4 65.0 58.6

预测值 63.1 57.0 67.1 61.0 69.5 63.1 59.4 53.7 63.1 57.1 65.3 59.1

超标量 / 2.0 / 6.0 / 8.1 / 3.7 3.1 7.1 5.3 9.1

46 芳塘

K69+000

路右

76~340m

1/0/6

(30) +2.8 48.2 46.0 2 类

贡献值 56.7 50.4 61.0 54.8 63.5 57.0

预测值 58.3 52.7 61.7 55.9 63.9 57.7

超标量 / 2.7 1.7 5.9 3.9 7.7

47 下新屋

K74+480 路右 39~388m

2/2/58

(288) +2.2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1.3 55.0 65.7 59.5 68.1 61.7 57.6 51.3 61.9 55.7 64.4 57.9

预测值 62.0 56.0 66.0 59.9 68.3 61.9 58.9 53.2 62.5 56.6 64.7 58.4

超标量 / 1.0 / 4.9 / 6.9 / 3.2 2.5 6.6 4.7 8.4

48 庙下

K74+850

路右 125~265m

3/0/12

(60) +2.7 49.3 46.5 2 类

贡献值 52.9 46.6 57.2 51.0 59.6 53.2

预测值 54.4 49.4 57.9 52.3 60.0 54.1

超标量 / / / 2.3 / 4.1

49 张家屋

K75+020 两侧 23~460m

4/4/98

(485) +2.8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7 58.4 69.1 62.9 70.7 65.0 58.8 52.5 63.2 57.0 68.4 59.1

预测值 64.8 58.6 69.1 63.0 70.7 65.1 59.3 53.4 63.4 57.4 68.5 59.4

超标量 / 3.6 / 8.0 0.7 10.1 / 3.4 3.4 7.4 8.5 9.4

50 源祥

K77+960

路左

35-205m

11/3/32

(145) -0.5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2 55.9 66.1 59.9 68.7 62.2 58.8 52.5 62.6 56.4 65.2 58.8

预测值 62.4 56.3 66.2 60.0 68.7 62.3 59.3 53.4 62.9 56.8 65.4 59.0

超标量 / 1.3 / 5.0 / 7.3 / 3.4 2.9 6.8 5.4 9.0

51 牛坪里 两侧 33~145m 4/4/13 +1.3 46.5 44.4 4a 类、 贡献值 62.7 56.4 66.6 60.4 69.2 62.7 56.0 49.7 59.9 53.7 62.5 56.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4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K93+550 (65) 2 类 预测值 62.9 56.8 66.7 60.5 69.2 62.8 56.9 51.3 60.3 54.4 62.7 56.4

超标量 / 1.8 / 5.5 / 7.8 / 1.3 0.3 4.4 2.7 6.4

52 新塘冲

K94+400 路右 52~275m

3/0/10

(50) +1.3 46.5 44.4 2 类

贡献值 59.0 52.7 62.8 56.6 65.4 59.0

预测值 59.6 54.0 63.1 57.2 65.6 59.3

超标量 / 4.0 3.1 7.2 5.6 9.3

53 山下坪

K95+420 路右 51~175m

3/0/10

(50) +1.5 46.5 44.4 2 类

贡献值 59.0 52.7 62.9 56.7 65.5 59.0

预测值 59.6 54.0 63.1 57.3 65.6 59.4

超标量 / 4.0 3.1 7.3 5.6 9.4

54 畔头

K98+380 路右 27~400m

2/4/35

(165) +1.3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4.4 58.1 68.3 62.1 70.7 64.2 58.9 52.6 62.8 56.6 65.2 58.8

预测值 64.5 58.5 68.4 62.3 70.7 64.3 59.5 54.0 63.1 57.2 65.4 59.1

超标量 / 3.5 / 7.3 0.7 9.3 / 4.0 3.1 7.2 5.4 9.1

55 江东(1)

K101+15

0

路右 37~225m 3/3/27

(132) +1.3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1.6 55.2 65.5 59.3 67.9 61.4 58.2 51.9 62.2 55.9 64.5 58.1

预测值 61.8 55.8 65.6 59.5 67.9 61.5 58.8 53.0 62.4 56.4 64.7 58.3

超标量 / 0.8 / 4.5 / 6.5 / 3.0 2.4 6.4 4.7 8.3

56 江东(2)

K101+50

0

两侧 35~110m 7/7/53

(250) +1.3 46.5 44.4

4a 类、

2 类

贡献值 62.0 55.7 66.0 59.8 68.4 61.9 58.9 52.6 62.8 56.6 65.2 58.8

预测值 62.3 56.2 66.1 60.0 68.4 62.0 59.4 53.5 63.0 57.0 65.3 59.0

超标量 / 1.2 / 5.0 / 7.0 / 3.5 3.0 7.0 5.3 9.0

57 双木

K102+02路右 64~195m

4/0/13

(210) +1.3 46.5 44.4 2 类

贡献值 57.2 50.9 61.1 54.9 63.5 57.0

预测值 58.1 52.8 61.5 55.8 63.7 57.6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5 页

敏感目标及

桩号

距路中心线

最近距离(m)

第一排户数/

4 类区户数/

总户数(受影

响人数)

高差

(m)

噪声现状值 评价

标准

预测

结果

执行 4a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执行 2 类标准区域临路第一排建筑物

噪声预测值(dB)

近期 中期 远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0 超标量 / 2.8 1.5 5.8 3.7 7.6

58 井头

K106+35

0

路左 145~210m

10/0/45

(210) +1.5 49.3 46.5 2 类

贡献值 50.6 44.3 54.6 48.4 57.0 50.5

预测值 52.9 48.4 55.6 50.4 57.6 51.9

超标量 / / / 0.4 / 1.9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6 页

5.4.4.3 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评价范围内共有 58 个敏感点,根据营运近、中期设计车流量对沿线敏感点交通噪声

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如下:

⑴ 营运近期

同时执行 4a、2 类标准的 33 处敏感点中,4a 类标准区域,昼间均达标,夜间 23 处

超标,超标 0.1~4.3dB(A),最大值出现在溶田,超标影响人口 655 人/131 户;2 类标

准区域,昼间 1 处超标,超标 0.5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夜间 31 处超标,

超标 0.4~4.8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超标影响人口 3420 人/684 户。

执行 2 类区标准的 25 处敏感点中(其中学校 1 处),昼间均达标,夜间 10 处超标(学

校 1 处),超标 0.2~4.0dB(A),影响人口 560 人/112 户。

营运近期噪声预测采用的是目前实际的车流量,该车流量占营运近期交通量的

67.2%,通过现场监测,沿线敏感点噪声监测值均未超标。建设单位已对 40 处敏感点设

置了声屏障,在现有交通量下,声屏障可降噪 2.0~5.3dB(A),实际声环境质量优于营

运近期预测结果。

⑵ 营运中期

同时执行 4a、2 类标准的 33 处敏感点中,4a 类标准区域,昼间均达标,夜间 31 处

超标,超标 1.2~8.5dB(A),最大值出现在溶田,超标影响人口 970 人/194 户;2 类标

准区域,昼间 28 处超标,超标 0.3~3.9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夜间均超标,

超标 1.2~7.9 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超标影响人口 3465 人/693 户。

执行2类区标准的25处敏感点中(其中学校1处),昼间9处超标,超标0.6~3.1dB(A),

夜间 22 处超标(学校 1 处),超标 0.4~7.3dB(A),影响人口 1035 人/207 户。

5.4.4.4 公路噪声防护距离

按各路段路基断面结构,不考虑建筑遮挡、地形等因素进行预测,公路沿线各路段

营运中期噪声达标距离表 5.4-9,

表 5.4-9 各路段营运中期噪声达标距离

路段 时段

噪声达标距离(距道路中心线 m)

4a 类(70dB(A),

55 dB(A))

2 类(60dB(A),

50 dB(A))

石山枢纽互通~吉安西互通 昼间 18 80

夜间 95 180

吉安西互通~敖城互通 昼间 18 80

夜间 95 18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7 页

敖城互通~永新互通 昼间 18 83

夜间 95 180

永新互通~永新西互通 昼间 18 85

夜间 95 185

永新西互通~莲花互通 昼间 16 85

夜间 95 180

莲花互通~界化垄 昼间 18 85

夜间 95 180

根据各路段营运中期噪声预测结果,泰和枢纽互通~永阳互通、永阳互通~敖城互

通、敖城互通~永新互通、永新西互通~莲花互通、莲花互通~界化垄路段 4a 类功能区

噪声达标距离均为 95m,2 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均为 180m。永新互通~里田互通 4a

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为 95m,2 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为 185m。

评价对上述路段提出相应的噪声防护距离要求,在未采取噪声防治措施情况下,在 2

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以内范围不宜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等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

距离内若建设非噪声敏感类型的建筑物,如门面房、企事业单位生产、办公用房、商业

用房等则对后排建筑而言,噪声防护距离由于这些建筑物的遮挡作用将会缩短。

公路距离永新县和莲花县规划区较近,同时沿线有 58 个声环境敏感点,部分居民点

距离公路较近且居民较为集中,评价根据营运中期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在公路临近永新县

规划区路段和莲花县规划区路,以及溶田、大洲等两处代表性大型居民点绘制了噪声等

值线,并对溶田、大洲两处典型居民点绘制了垂向噪声等值线图,见图 5.4-7。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8 页

图 5.4-7(1) 永新县工业园区路段昼间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2) 永新县工业园区路段夜间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69 页

图 5.4-7(3) 莲花县路段昼间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4) 莲花县路段夜间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0 页

图 5.4-7(5) 溶田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昼间平面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6) 溶田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夜间平面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1 页

图 5.4-7(7) 溶田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昼间垂向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8) 溶田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夜间垂向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2 页

图 5.4-7(9) 大洲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昼间平面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10) 大洲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夜间平面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3 页

图 5.4-7(11) 大洲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昼间垂向噪声等值线图

图 5.4-7(12) 大洲居民点路段营运中期夜间垂向噪声等值线图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4 页

5.5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5.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采取的主要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有:沥青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及筑路材料堆

放地点设置于村庄敏感点所在地主导风向下风向 300m以外;选用具有密封除尘装置的沥

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项目施工期间外排沥青烟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表 2 标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起尘

量;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相关施工路段及场地进行洒水处理,防止施工线路地表

开挖、弃土堆放场地起尘。

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对沿线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目前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已投入

运行,施工期已结束,施工期大气影响已消失。

5.5.2 汽车尾气影响分析

工程营运期产生的空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中的 NOx。

一般来讲,敏感点受汽车尾气中的 NO2 污染的程度与汽车尾气排放量、气象条件有

关,同时还与敏感点同路之间水平距离有较大关系,即交通量越大,污染物排放量越大;

相对距离路越近,污染物浓度越高;风速越小,越不利于扩散,污染物浓度越高;敏感

建筑处在道路下风向时,其影响程度越大。

工程委托吉安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6 年 3 月 14 日~3 月 20 日进行了连续 7 天实测。

结果显示,NO2小时值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14-0.016 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平均 0.12 mg/m3),同时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平均 0.08 mg/m3)。

5.5.3 隧道出口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阶段全线共设置隧道 6266m /4 座,沿线 4 座隧道进出口附近 500m 范围内

没有居民点,公路营运期隧道进出口基本废气不会对沿线居民造成影响。

当隧道内出现堵塞时,车速和风速大大下降,洞内 CO 浓度将成倍增加且难以扩散,

从而对人体构成危害。另外,柴油发动机排出的碳烟及其它颗粒物将使洞内的能见度大

大降低,影响行车安全与人体健康。在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以提高隧道内空气流动

速度,有利于隧道尾气污染物的扩散,降低污染危害的程度。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5 页

5.5.4 服务设施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营运期服务设施主要是餐饮加工饮食油烟排放。为满足工作人员和过往司乘人员的

就餐需要,服务区设有餐饮服务。根据各服务区餐饮服务功能和人员数量,确定餐饮规

模均为中型。

全线共设服务区 2 处,服务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餐饮服务设施排放的油烟废气。

应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废气污染:①油烟废气应经专用烟道排放,禁止无规则排放;

②油烟废气排放应执行《饮食业油烟废气放标准》GB18483-2001),安装与经营规模相匹

配的油烟净化装置,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大于 2.0mg/m3;③定期对油烟净化设施进

行维护保养,保证油烟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④油烟排放口应尽

量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废弃排放标准》

(GB18483-2001)。采取上述措施,正常情况下服务区油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餐饮使用能源应鼓励采用油、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辅助设施营运期间对沿线环

境空气无明显影响。

5.6 固体废物污染分析

(1)项目施工期各施工营地基本能够做到在指定区域有序码放施工材料,临时堆放

施工废料的区域仅局限于施工场地和附近较小区域,施工单位还需及时运走、规范处置

工程废料,施工泥浆、桥梁基础弃渣、施工垃圾等在道路建设红线内堆放(不新增用地),

经处理后及时清运至弃土场,避免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施工期公路需拆迁部分房屋,

工程共拆迁房屋 28520.33m2,将产生约 0.99万 m3建筑垃圾,工程填方路段较多,本省需

要大量借方,上述建筑垃圾主要作为路基填方使用。

(2)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公路建成通车后,当地交通更为便捷,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交通垃圾,如纸屑、果皮、塑料用具等废弃物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即增加了公路养护的负担,又破坏了路域景观的观赏性。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服务区、养护工区和收费站生活垃圾,按固定人口 340 人估

算,流动人口 3600人,营运期上述站点总的固体废物发生量固定人口按 1Kg/人天,流动

人口按 0.25Kg/人天,,461.7t/a。则沿线各站点产生的垃圾总量量 1.24t/d,如果这部

分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将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吉安至莲花段高

速公路已配备专人养护公路,定期清理路面垃圾。公路沿线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

集后交由城市环卫服务机构统一清运处置。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6 页

在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管理所等服务设施内禁止对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就地

掩埋等处理措施,以免对区域环境空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5.7 事故风险评价

5.7.1 评价目的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90)环管字 057 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

通知》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 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

通知》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要求,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

风险后果计算等评价环境风险,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提出风险预案控

制原则要求,以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

5.7.2 环境风险识别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仅可导致人员伤亡,同时也可能对路域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当危险品运输车辆由于倾斜、翻车等交通事故致使危险品进入水体造成的环境影响

更为严重。为防患于未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

预防和减少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评价对拟建公路有必要进行事故污染风险分析。

5.7.2.1 风险源及危险物的识别

公路上运输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是不可避免的,其风险主要表现在因交

通事故和违反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使被运送的危险品在运输途中突发性发生逸漏、

爆炸、燃烧等,一旦发生将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恶性污染事故,对当地

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

根据我国高速公路事故类型同级,构成行驶车辆事故风险的主要是运输石油化工车

辆发生的各种事故。

⑴车辆对水体产生污染事故类型主要有:车辆本身携带的汽油(柴油)和机油泄漏,

并排入附近水体;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并排

入附近水体;在桥面发生交通事故,汽车连带货物坠入河流。如运输石油化工车辆在河

流水库附近坠落水体,化学危险品的泄漏、落水将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危害养殖业和

农业灌溉;

⑵危险品散落于陆域,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功能带来影响,破坏陆域的生态,影响农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7 页

业生产;

⑶危险品车辆在居民区附近发生泄漏,若是容易挥发的化学品,还会造成附近居民

区的环境空气污染危害;

公路风险事故的发生与司机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汽车超载和

司机疲劳驾驶导致,报案延误,导致事故影响范围扩大。

根据工可对沿线的 OD 调查,沿线运输的危险品种类主要为硫酸、盐酸、液氨、烧碱、

化学原药、成品油(柴油、汽油等)、化肥农药等。

5.7.2.2 危险性物质理化特征

一般公路运输危险品主要有以下特性:

⑴易燃、易爆;⑵易流动;⑶易挥发;⑷易积聚静电;⑸热膨胀性;⑹毒性。

5.7.2.3 环境风险因素识别

1、人为因素

(1) 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没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 对运输危险品车辆需实行申报管理;

(3) 运输危险品车辆没有经车道疏导员对证、单验并经安全检查后就放行;

(4) 装有雷管,炸药等烈性危险品车辆驶入本段高速公路时,无路政部门派专人护

送运输车;

(5) 驾驶人员不按规章制度操作。

① 疲劳驾驶

运输危险品的驾驶员应当按时休息。一般危险品运输多为长途运输,需要长时间的

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导致精神疲劳,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在行驶

过程中出现瞌睡致使发生交通事故。

② 超载

超载是产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多为重型车,在

超载的状况下,车速比较快或下坡滑行的时候容易导致刹车失灵,使车辆失去控制,从

而导致追尾或冲出公路的交通事故发生。

③ 酒后驾驶

运输危险品需要驾驶员精力高度集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酒后则不能使驾驶员

注意力集中,而且紧急情况下反应迟钝,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人为风险因素。本段公路沿

线多平原微丘区,这种路段整体线性较直,容易导致驾驶员麻痹大意,发生交通事故。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8 页

④ 超速

车辆超速行驶也是发生车祸的一个重要因素。

⑤ 无证驾驶

车辆驾驶也不是一项目简单的工作,是需要掌握相应技术并按规则要求进行的,无

证驾驶主要是由于驾驶员没有经过驾驶技术培训,对驾驶技术不熟悉,经验少,缺乏处

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往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⑥ 客观因素

除了主观因素外还存在很多客观因素,如遭遇违章车辆或躲避穿越高速公路的行人

等,这些都是诱发风险事故的因素。

2、运输车辆缺陷

(1) 运输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2) 运输车辆的年代过久,部门零件老化;

(3) 对运输车辆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

(4) 运输危险品车辆无运输危险品资质。

5.7.3 重要水域路段风险事故分析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类型主要为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危险品泄露的事故风

险。就本项目而言,环境风险影响突出的主要是沿线跨越的水体,主要为禾水河,共有 6

处跨越禾水河。本项目环境风险敏感路段详见表 5.7-1所示。

表 5.7-1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环境风险敏感目标

序号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桥长(m)

1 永阳禾水河大桥 K8+806 329

2 敖城禾水河大桥 K33+465 423

3 高坪禾水河大桥 K39+086 449

4 上鹿禾水河大桥 K42+852 503

5 车田禾水河大桥 K52+960 428

6 龙田禾水河大桥 K89+383 338

7 合 计 2470

评价通过计算分析、预测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上危险货物运输交通事故概率,尤其

是在公路跨河路段出现交通事故概率,简要分析其危险性,并提出相关预防及应急的措

施建议。

据调查,交通事故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公路跨越水体的污染。当公路跨过水

域或从这些水域经过时,车辆发生事故将可能对水体产生污染,水污染事故主要有如下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79 页

几种类型:

⑴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本身携带的汽油(或柴油)和机油泄漏,并排入附近水体;

⑵ 装载着的化学品发生交通事故,化学品发生泄漏,并排入附近水体;

⑶ 在桥面发生交通事故,汽车连带货物坠入河流。

5.7.4 事故可能性分析

⑴ 事故概率分析

化学危险运输交通事故概率按下式计算:

654321

1

QQQQQQQPn

i

式中:P——预测年水域路段发生化学品风险事故的概率;

Q1——该地区目前车辆相撞翻车等重大事故概率,(次/百万辆·Km);

Q2——预测年年绝对交通量,(百万辆/年);

Q3——公路对交通事故的降低率,(%);

Q4——货车占总交通量的比例(%);

Q5——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占货车比率(%);

Q6——水域路段长度,(Km)。

式中各参数取值如下:

Q1——参考同类地区交通事故概率;取 Q1=0.41次/百万辆·Km;

Q2——根据拟建公路预测交通量。

Q3——高速公路可降低交通事故的比重;在可比条件下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可

能降低交通事故的比重,取 Q3=50%;

Q4——根据该项目工可研究阶段 OD调查,取 Q4=65.1%;

Q5——根据该项目工可研究阶段 OD 调查,运输石油类、化肥农药等危险品车

辆占整个货运车辆的 3.2%。

Q6——据路线跨越河流路段长度而定。

计算结果列入表 5.7-2。

表 5.7-2 拟建公路水域路段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

跨河大桥名称 水域长

度(km)

事故可能发生概率(次/年)

2016 年(试运营阶段) 2022 年 2030 年

永阳禾水河大桥 329 0.00648 0.01350 0.0262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0 页

敖城禾水河大桥 423 0.00833 0.01736 0.03369

高坪禾水河大桥 449 0.00688 0.01433 0.02781

上鹿禾水河大桥 503 0.00726 0.01512 0.02935

车田禾水河大桥 428 0.00551 0.01149 0.02229

龙田禾水河大桥 338 0.01165 0.02427 0.04710

由表 5.7-3 计算结果表明,公路营运期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所经水域路段发生可能

引起水体污染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低。但根据概率论的原理,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可

能发生的。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会对这些水域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影响,例如杀死河流

中的鱼类,毒害有机物质,严重危害用水安全。因此有必要从工程、管理等多方面落实

预防手段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备有应急措施计划,把事故发生后对水环境的危

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⑵ 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为减小公路营运期对禾水河水质的影响,需提高永阳禾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

高坪禾水河大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龙田禾水河大桥防撞护栏等级,

桥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预防措施,并根据路段高程设置事故池,将路面、桥面径流引

至事故水池,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制订应急预案,避免对水源地的影响。

5.7.5 已采取的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⑴ 已采取的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采用专用管道将路面径流收集后引到位于河道两侧的雨水收集池

中,该水池兼有沉淀、隔油和蓄毒作用,水池可作为桥面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泄漏时事

故应急收集池使用。若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危险品冲洗水汇流至事故收集池,由运输

车运输至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应经常对事故收集池进行维护管理,

定期清油除渣。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审[2008]225 号《关于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

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要求:“强化跨越高芜禾水河大桥、窑棚禾水河大桥、大沙

禾水河大桥、刘家里禾水河大桥撞护栏,设置桥面雨水收集系统,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

造成水体污染。”工程建成后共有 6座跨禾水河大桥,目前除永阳禾水河大桥外,其余 5

座桥梁均设置了桥面雨水收集系统,详见表 5.7-3。

⑵ 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完善要求

公路跨越禾水河的 6 座桥梁除永阳禾水河大桥外,其余 5 座桥梁均设置了桥面雨水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1 页

收集系统,但部分桥梁存在雨水收集系统管道断裂、缺失、收集池容积偏小等情况。根

据表 5.3-1,对跨越禾水河的 6 座桥梁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① 永阳禾水河大桥增设桥面雨水收集系统。

② 除永阳禾水河大桥以外的其余 5 座桥梁将管道断裂、缺失的情况补充完整。

③ 跨越禾水河的 6 座桥梁两端醒目位置设置限速和禁止超车等标识。

④ 车田禾水河大桥和龙田禾水河大桥沉淀池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径流收集的要求,

建议增加沉淀池容量,见表 5.7-3。

径流收集池主要用作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初期雨水经径流收集管道收集后汇入收集

池,经收集池沉淀和隔油处理后排入附近禾水河,如果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危险品冲

洗水汇流至事故收集池,事故废水由收集池暂存,由运输车运输至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不得私自排放,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应经常对事故收集池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清油除渣。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环境影响评价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2 页

表 5.7-3 跨禾水河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现状及完善措施

序号 设计桩号 /

运营桩号 实际桥名

原环评阶段桥

名 桥长

事故收集池估算

容积(m3)

有无桥面雨水收集系统 完善措施

1 K8+806/

K538+806 永阳禾水河大桥

高芫禾水河大

桥 329 110

无,

每4m有1个泄水孔,直排。

设置径流收集管道,在起点方

向桥下设收集池 2个,每个容

积 100t。

2 K33+465/

K566+459 敖城禾水河大桥

窑棚禾水河大

桥 423 130

有,

终点方向桥下设收集池2个,每

个容积100t。

横向排水管有缺失或断裂。

收集池容积满足要求,需更换

缺失或断裂的排水管,保证雨

水能进入收集池。

3 K39+086/

K572+086 高坪禾水河大桥 —— 449 140

有,

终点方向桥下设收集池1 个,每

个容积200t,20m×4m×2.5m。

横向排水管有缺失或断裂现象。

收集池容积满足要求,需更换

缺失或断裂的排水管,保证雨

水能进入收集池。

4 K42+852/

K575+852 上鹿禾水河大桥 —— 503 150

有,

起点方向桥下设收集池2 个,每

个容积100t。横向排水管有较长

段落缺失现象。

收集池容积满足要求,需更换

缺失或断裂的排水管,保证雨

水能进入收集池。

5 K52+960/

K586+112 车田禾水河大桥

大沙禾水河大

桥 428 130

有,

起点方向桥下设收集池1 座,容

积约为50t。横向排水管有缺失现

象,横向排水管未接入沉淀池。

收集池容积不能满足要求,建

议增加收集池总容量至 200t。

更换缺失或断裂的排水管,保

证雨水能进入池。

6 K89+383/

K622+535 龙田禾水河大桥

刘家里禾水河

大桥 338 110

有,

终点方向桥下设收集池1个,容

积为100t,

20m×3m×2m。横向排水管有

断裂或缺失现

象。

收集池容积不能满足要求,建

议增加收集池总容量至 200t。

即终点方向设收集池 2个,每

个容积 100t。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水土保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3 页

6.0 水土保持

根据水保政策规定,建设单位于 2010 年 9 月委托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编制了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赣湘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招标文件中列入一系

列水土保持条款,将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

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及时完善了后续设计,修正了各类水土流失相应措施。

6.1 组织管理

吉莲项目开工后,建设单位和各标段施工单位均建立了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各

机构均专门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管部门,指派专人负责水土保持的具体工作。各施工单位

制订了水土保持工作防治目标和防治措施布设。与此同时,委托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

究所负责对本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制定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在项目施工

过程中,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每季度出具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各监理总监办负责督

促和复查,各施工单位对照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6.2 方案实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基本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抓好落实,具体

体现如下:

(1)主体工程防治

1)路堤路堑区

① 路堤施工前,先在路基两侧修好排水沟,或在其位置上先行做临时排水设施,在

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以沉降径流中的泥沙;施工中,路基范围内的清基表土分堆集

中堆放在路基两侧征地范围,临时覆盖拦挡,待路基结束后用于边坡、分隔带等的绿化;

在雨水来临前对裸露边坡采用土纺布进行防护,减少水土流失。

② 填方路段,边坡高度>8M 以上时,采用多级边坡并降缓边坡,在变坡处设平台,

平台及边坡坡脚采用自然圆弧过渡。边坡高度≤4M 时,采用植草、栽植灌木防护,边坡

高度>4M 时,采用人字骨架护坡防护。

③挖方路段,根据地质条件、挖方高度、岩层走向和地下水等因素合理确定边坡坡

率,尽量降低路堑边坡高度,将原先尖、平、齐坡顶修成缓、圆、曲的龟背形,突出公

路两旁的原生植被和生态环境。土质路堑边坡高度小于 6M 时,坡率取 1:1.5 以利于边

坡造林种草绿化。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水土保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4 页

④路堑边坡高度≤4M 时,边坡岩性为土质及全风化岩石时,边坡采用植草、栽植灌

木防护;边坡岩性为强全风化岩石时,边坡采用三维网垫客土喷播植草防护;路堑边坡

高度>4M 时,路堑边坡采用拱形骨架、喷混植生和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当上一级边坡

高度<4M 时,采用植草、栽植灌木防护或三维网垫客土喷播植草防护。

⑤排水工程,路基排水通过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平台沟急流槽等形式,与沿线

涵洞、通道、桥梁等构造物综合考虑,形成完整的路基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排水及边

坡稳定。路堑边沟根据坡长和坡高分别采用盖板明沟、盖板暗沟、浅碟边沟等。各沟槽

的设置均结合了地形、地质情况,一直延伸至沟底或无冲刷处。

⑥绿化工程,中央分隔带采用行列式和绿篱形式;路侧填方平台、护坡道采用乔木

与喷播植草相结合方式固土,护坡道满铺草皮配以适生乔木,多树种每 5KM 进行变化。

路堤路堑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数量为:截水沟 5351M、平台沟 44879M、急流

槽 8959M、排水沟 107446M、边沟 61957M、人字骨架护坡 106423M3、三维网植草 85760M2、

表土回填 134.28 万 M2;植物措施:喷混植生 1288051M2、草皮护坡 135981M2、喷播植

草 808691M2、三维网植草 85760M2、种植乔木 202318 株、灌木 277448 株;临时防护:

土纺布覆盖 312180M2、临时沉砂池 266 个。

(2)桥梁隧道区

① 桥头防护采用空心六棱快、格内植草防护;

② 隧道截水沟在隧道洞顶距坡口>5M 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避免降水或地表水流

入隧道;隧道洞口通过栽植乔木和铺草皮,达到自然植物群落恢复与功能相结合。

③ 临时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和清孔过程中产生的钻渣泥浆,由管道输送到桥

梁附近的泥浆沉淀池中沉淀,循环利用,钻渣固化后,及时对沉淀池进行清理,保证其

能够多次利用。桥梁墩台基础位于地表水位以下时,修筑土石围堰,在水较深流速较大

的河流进行基础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围堰,并就近运往弃土

场。

④ 桥梁隧道区水土保持完成工程量为:截水沟 664M、空心六棱块 2258.69M3、铺

草皮 51451M2、种植乔木 6986 株、灌木 30179 株、苫布覆盖 2277M2、沉淀池 171 个。

(3)互通立交区:

1)互通立交内部区域路基边坡、路肩、坡脚以及三角区和环形区域内适当修整,整

体上营造与自然地形相近似的圆滑坡面,坡面采用植草防护。互通匝道外侧坡高<3M 采

用喷播植草,>3M 采用人字骨架防护,对于跨国道、县乡道等桥头护坡,桥梁台后 5M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水土保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5 页

范围路堤边坡防护采用预制空心六棱块,格内植草防护。

2)互通匝道外侧一般设边沟、排水沟、平台够和急流槽,内侧设浅碟边沟。

3)互通区绿化结合枢纽线形,保证行车视线开阔,在匝道内利用乡土树种进行了立

体化种植,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以草皮为主,点缀适合的乔灌木。

互通立交区水土保持已完措施数量为:平台沟 8109M、急流槽 613M、排水沟 17315M、

边沟 11870M、人字骨架护坡 106922M3、空心六棱块 230M

3、表土回填 15.17 万 M3、喷

混植生 5926M2、乔木 26316 株、灌木 561887 株、铺草皮 142273M

2、表土剥离 15.17 万

M2、苫布覆盖 64702M

2、临时沉砂池 15 个、沉淀池 12 个。

(4)管理服务设施区

1)场地平整过程中沿场地周边修筑排水沟,并在排水沟处设置沉砂池,区域内雨水

径流经沉砂池沉降后,排至附近的天然沟渠。

2)结合管理服务用地房屋、道路等设施建设,从防治管理服务用地内水土流失和园

林绿化美化的角度,种植观赏树种、铺草皮,进行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区域绿化率达

到 50%。

管理服务区水土保持已完措施(含莲花境内)数量为:平台沟 20973M、急流槽 284M、

截水沟 225M、排水沟 6664M、边沟 5698M、人字骨架护坡 3548M3、空心六棱块 50M3、

场地平整 20.86HM2、表土回填 5.51 万 M3、喷混植生 3553M2、乔木 36759 株、灌木 617437

株、铺草皮 78755M2、表土剥离 5.51 万 M2、土纺布覆盖 18466M2、临时排水沟 4787M、

沉砂池 24 个。

(5)取土场防治

取土场土料开挖产生的表层剥离土,分堆集中堆放在取土形成的工作台面上。

取土场取土结束后,对采挖台面进行场地平整后,进行造林种草恢复植被,采挖坡

面采用喷薄草(灌)护坡。

(6)弃土场防治区

在弃土堆积边坡坡脚先修建浆砌片石挡土墙,弃土堆置时,腐殖土和风化物等质量

较好的堆在表层。弃土场终止使用后,弃土堆积坡面采用喷薄草护坡,天面内合理设置

排水沟,或与截水沟急流槽相连接。

(7)施工场地防治区

施工场地平整前,先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土纺布覆盖加草袋围挡;场地平整后在周

边修筑排水沟,并在排水沟处设沉砂池。施工场地结束后,对场地硬化层进行清除,硬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水土保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6 页

化层用于附近乡村道路,并根据施工场地的质量条件和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加以改造,条

件好的复耕、条件差的造林种草。

(8)施工便道防治区

一般情况下,施工便道线路布设顺应沿线地形地貌,便道填方边坡采用喷薄草护坡;

便道两侧或单侧修筑排水沟,在出水口处设沉砂池;施工结束后根据施工便道原有条件,

或结合实际情况留给当地使用、或复耕、或种草。

(9)迁建区水土保持工作,由沿线当地政府按照规定负责实施。

吉莲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认真遵守水保措施与工程主体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土地整治工程尽量安排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植

物措施尽量安排在春季进行,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按照先工程措施后植物措施和“先

拦后弃”的原则,在弃土前,先修建挡墙,再布设排水工程等措施,最后进行土地整治

和植被恢复。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从 2010 年 3 月份开始

施工,至 2015 年 1 月份,其他单位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已基本结束。

为了较好地就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

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本项目建立水保监理、水保监测双机制。由水保

监测单位制定监测范围和时段、负责监测点位布设、拟定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开展

好监测工作,及时提交监测报告。项目参建的各监理单位,对公布的监测成果逐单位、

逐个场区进行排查,及时拟定水保监理工作计划,认真督促水保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

督促施工单位抓好日常自查自纠,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目前,虽然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但整个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基

本得到控制。随着工程的完建,以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效果将

更加明显,已完的各项指标将达到设计要求。

6.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实施效果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布置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

施,以工程措施控制大面积、高强度的水土流失,同时以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与工程措

施配套,提高水土保持防治效果、节省工程投资、改善生态环境,在整个建设项目“面”

上,按照系统工程原则,布设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工

程建设中产生的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扰动和损坏的土地基本得到了恢复

和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6529.4 万元,水土保持各项监测指标总体上达到水土保持

方案设计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一览表见表 6.3-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水土保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7 页

表 6.3-1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达标情况一览表 防治指标 原环评阶段目标值 实际达到值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96.6%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1.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7% 97%

拦渣率 95% 95.8%

林草植被恢复率 99% 99%

林草覆盖率 28% 31.4%

项目建设过程中,为防治水土流失,各防治区因地制宜的实施了水土保持措施,项

目建设区内的土壤流失量以及水土流失面积经过了一个急剧增加又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

过程。项目建设扰动面积 972.8hm2,工程建设期内产生水土流失总量 63.034×10

4t。项目

于 2015 年 1 月底建成通车,植被恢复期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已开始发挥,植物

措施林草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截止时,

项目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487t/km2·a,低于水土流失容许值(500t/km

2·a)。

6.4 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建设产生的新的人为水土

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扰动和损坏的土地得到了有效恢复和治理,各项指标都达到水土

流失防治目标值,各防治区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均比较明显,且

土壤侵蚀强度、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均随着工程措施的完善和植物措施防治水土

流失功能的发挥而逐渐下降,有效的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8 页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鉴于公路施工期已完成,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公路运营期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7.1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 吉安至莲花段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做好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宣传工作,确保公路

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消除公路主体工

程阻隔及营运对沿线人民的心理上产生的压力。

(3) 为保证沿线城镇建设规划与吉安至莲花段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相协调,建议主管

部门加强路侧用地的规划工作,对沿线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筑风格的严格审批。

(4) 加强公路沿线通道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检查和管理,及时针对通道积水、淤泥进

行清理处置,及时发现并解决农灌和泄洪问题。

(5)针对局部线路仍旧存在的周边居民通行不便的问题,将与当地政府、村委会

及居民积极沟通,排查问题,合理论证,解决居民通行不便问题。

7.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 公路养护单位应增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做好公

路用地范围内的水土地保持工作。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路段,

应采取生物、工程等综合措施,做好防护工作。同时,要做好公路用地范围内边坡、荒

地的植被防护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2) 按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要求,继续完成公路边坡、中央隔离带、互通立交区以

及服务区等范围内的植树种草工作,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等目的。

(3) 对于边坡、取土场和弃土场、施工便道、隧道口等植被尚未完全恢复的地方,

加快植树种草工作,尽快使植被得以恢复。

(4) 进行植被恢复时,只能使用当地乡土植物,禁止使用任何外来物种。

(5) 过水涵洞及通道应及时清除积水、清淤,以保障灌溉水系的通畅及周边居民通

行。

(6) 对防护工程和绿化工程进行养护。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89 页

7.3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3.1 服务设施水环境保护措施

⑴ 污水处理经济技术论证

根据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环办(2003)1 号文《关于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认证和

加强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公路两侧的服务区都需要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时,应设置生活

污水处理装置,服务区的其它污水,如洗车含油污水,可仅设计一级去除特殊物质(如

油)的装置,然后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有机物质(COD、BOD 等)”。

工程共设置 2 处服务区、2 处养护工区和 6 处收费站管理所,排放污水包括生活污

水和冲洗废水,需进行生化处理达标才能排放,污水水质为:COD:250~400mg/L,BOD5:

150~250mg/l,SS:150~250mg/l,氨氮:20~50mg/l。

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设备进出水水质见表 7.3-1。

表 7.3-1 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设备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指标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COD 250~400 <100

BOD5 150~250 <20

SS 100~200 <10

石油类 20 <5

NH3-N 30 <15

磷酸盐(以 P 计) <0.5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回用于服务设施绿化或就近排入农灌沟渠。另外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含油浓度

低于 15mg/L,能够满足该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该工艺主要具有占地少,管理维护简

单;投资较为节省,吨水处理成本在 1.10~1.50 元之间,施工周期短,处理后的出水

能够满足项目营运对污水处理的要求。

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采用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设备是可行的。但是对投入运

行后的专业管理需要较高的要求。

⑵污水处理方案

在吉安西服务区、永新服务区等 2处服务区每处设置 2套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

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在永新养护工区和莲花养护工区各设置 1 套污水处理设

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在 5 处互通收费站管理所和 1 处主线收费

站管理各设置 1套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0 页

对各站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生活污水直接进行处理,冲洗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后再

进行生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回用作绿化用

水或排放至附近沟渠。主要处理工艺见下图。

服务区生活污水→格栅池→调节池→高效生化处理→过滤沉淀池→回用或排放

冲洗废水→隔油池→油水分离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回用或排放

图 7.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营运期拟建公路沿线各服务设施污水处理设备设置情况见表 7.3-4。

表 7.3-1 营运期沿线服务设施污水处理设备设置情况

序号 桩号及设施名称

污水发

生量

(t/d)

污水处理设施及规模 费用

(万元) 排放去向

1

K9+500

吉安西收费站管理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最

终汇入禾水

2 K13+600

吉安西服务区 33.65

南、北两侧服务区各设置 1 套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每套处理规模:10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200 附近沟渠

3 K28+650

敖城收费站管理所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

4 K56+400

永新收费站管理所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最

终汇入禾水

5 永新养护工区 6.0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5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80

附近沟渠,最

终汇入禾水

6

K76+000

永新西收费站管理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

7 K88+550

永新服务区

31.05 南、北两侧服务区各设置 1 套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每套处理规模: 10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200

附近沟渠,最

终汇入禾水

河 2.60

8 K97+830

莲花收费站管理所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

9 K105+900

主线收费站管理所 3.38

设置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

处理规模:3t/h;

50 附近沟渠

10 K105+900

莲花养护工区 6.08 设置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 80 附近沟渠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1 页

理设施,

处理规模:5t/h;

油水分离系统 1 套,1t/h

11 合 计 99.74 860

7.3.2 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为了营运期加强对禾水河水质的保护,防范公路营运期危险事故对禾水河水质造成

不利影响,评价提出在跨越禾水河 6座桥梁均采取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以加强对水

源地的保护工作。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有:

⑴ 公路跨越禾水河桥梁两侧醒目位置均设置禁止超车、水源地等警示标志,提醒

过路驾驶员和乘客加强保护环境意识,同时在沿线桥梁桥面两侧设置连续的防撞墩和防

护网。禁止运输未经覆盖的煤、石灰和水泥等散货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物料散落污染

沿线水体;禁止漏油、漏料的罐装车和超载的卡车上路行驶。对沿线桥梁两侧护拦、桥

面径流收集处理设施进行维护,避免事故时废液、废水直排对水体造成影响。

⑵ 公路跨禾水河大桥均应设计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采用专用管道将路面径

流收集后引到位于河堤外侧的雨水收集池中,该水池兼有沉淀、隔油和蓄毒作用,水池

可作为桥面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泄漏时事故应急收集池使用。

雨水收集池可可将事故径流和初期雨水截留,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对禾水河水

质造成污染,水池可作为桥面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泄漏时事故应急收集池使用。桥面初

期雨水由管道收集后排至沉淀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雨水收集池容积参照表

5.3-1。

⑶ 强化上述路段桥梁的防撞设计,确保桥梁强度能够满足避免发生事故的车辆坠

入河流的强度要求。

⑷ 项目上述路段必须设立应急电话和监测设备,应急电话应直接连通监控中心。

必要时应在加强桥梁照明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⑸ 执行水质监测计划,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环保措施。

7.4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4.1 交通噪声防治措施比较

目前国内常用的工程降噪措施主要有声屏障、隔声窗、降噪林、搬迁等措施,各种

措施技术经济比较见表 7.4-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2 页

表 7.4-1 噪声防治措施技术经济比较

降噪

措施 适用情况 降噪效果 费用估算 优点 缺点

声屏障

超标严重、距离公

路较近的集中敏感

点。

5-12dB(A)

按形式及结构不

同,2000-15000

元/延米不等。

降噪效果好,适用

范围广,易于实施。

费用较高,某些形

式的声屏障影响景

观。

围 墙

轻微超标、距离公

路很近的集中居民

点或学校、医院。

3-5dB(A) 400-500元/延米 效果一般,费用较

低。

降噪能力有限,适

用范围小。

普通隔

声窗

超标严重、分布分

散、距离公路稍远

的居民点或学校、

医院。

6-15dB(A) 300-400元/m2

降噪效果较好,费

用适中,适用性强,

对居民生活影响

小。

不通风,特别是夏

天影响居民纳凉,

实施较难,特别是

农村地区。

通风隔

声窗

超标严重、分布分

散、距离公路较远

的居民点或学校、

医院。

8-20dB(A) 1000元/m2

效果较好,降噪同

时兼顾通风,费用

适中。

实施较难,特别是

农村地区。

降噪林

噪声超标轻微、有

绿化条件的集中居

民点或学校、医院。

20m宽绿化

带可降噪

2-3dB(A)

500元/m

既可降噪,又可净

化空气、美化路容,

改善生态。

占用土地面积较

大,要达到一定降

噪效果需较长时

间,降噪效果季节

性变化大,适用性

受到限制。

搬迁

超标严重,其它措

施不易解决,居民

自愿的前提下。

消除

噪声影响 与实际情况相关

可完全消除交通噪

声影响。

费用较高,对居民

生活有一定影响。

结合沿线地形条件,在公路沿线居民点噪声预测超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各种

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和投资,评价提出对超标敏感点采用设置“声屏障+隔声窗、声屏

障、隔声窗”等 3种噪声防护措施,在经济、技术上和具体实施中都是合理可行的。

7.4.2 营运中期噪声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评价对营运中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⑴ 超标户数较多且房屋分布相对集中的,在公路临房屋一侧设置声屏障。

⑵ 预测噪声超标的敏感点中,若既有分布相对集中成片的房屋,同时还有少量分

散孤立的房屋,采取在房屋分布相对集中路段设置声屏障、在少量分散房屋设置隔声窗

相结合的降噪措施。

评价范围内有 58 个敏感点,经噪声预测,营运中期(2022)有 54 个敏感点(53

个居民点和 1所学校)噪声超标,在 42处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8500m,费用约 2550万元,

在 26处敏感点设置通风隔声窗,费用约 201万,另外工程预留 100万元噪声防护费用,

对营运中期监测超标的敏感点增设、加长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对已有声屏障加强维护管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3 页

理和更换,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2851万元。各声环境超标敏感点中期防噪措施见表 8.4-2。

目前工程在洋瓦、蒋坊、下边村等 41处声环境敏感点路段设置了 49 道声屏障,总

长 7519 延米。通过现场监测表明,现阶段沿线敏感点交通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根据运营中期噪声预测结果,在采取了上述

声屏障措施后营运中期沿线 28处敏感点尚有可能噪声超标,因此营运中期应在 28处敏

感点补充采取降噪措施,其中在 6处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780延米,费用约 234万元,对

26处敏感点(营运中期已设置声屏障后还不能达标的敏感点以及距离公路较远设置声屏

障效果不明显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设置通风隔声窗 177户,费用约 177万,

另外工程预留 100万元噪声防护费用,对营运中期监测超标的敏感点增设、加长声屏障

等降噪措施,对已有声屏障加强维护管理和更换,新增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511万元,运

营期应根据监测结果对超标敏感点的降噪措施及时调整或补充。详见表 7.4-3。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4 页

表 7.4-3 运营中期噪声防护措施

序号 敏感点 距路中心线最近

距离(m) 营运中期噪声超标情况 噪声防治措施 降噪效果 是否达标

费用

(万元)

1 凤形

K0+870

路右

51~13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2.4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1 dB(A),

夜间超标 5.0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2 包茶

K4+100

路左

62~19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A),夜间超

标 5.6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3 上居村

K5+000

路左

115~20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1.2 dB(A)。

对临路第一排 15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15

4 洋瓦

K5+440

路左

70~160m

2 类区昼间超标 0.6 dB(A),夜间超

标 4.6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5 鹏下

K5+980

路左

57~150m

2 类区昼间 1.4 dB(A),夜间超标 5.4dB

(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6 蒋坊

K7+630

路左

25~23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7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6 dB(A),

夜间超标 6.5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8-20 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5

对临路第一排 3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3

7 西坑

K10+500

路左

27~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2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6 dB(A),

夜间超标 6.9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8-20 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60

对临路第一排 18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18

8 下边村

11+100

路右

59~46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A),夜间超

标 5.6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9 石陂头

12+650

路右

90~400m

2 类区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 2.6dB

(A)。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9 户居民

设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9

10 山塘

K17+400

路左

35~14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0 dB(A),

夜间超标 5.9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5 页

11 桥边

K17+900

路左

42~2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3.4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4 dB(A),

夜间超标 6.3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12 芳井村

K22+700

路左

132~61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0.5 dB(A)。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8 户居民

设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8

13 新宇村

K 27+580

路右

84~25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3.4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14 田心村

K 27+800

两侧

47~2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2.6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3dB(A),

夜间超标 6.2 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200m,左侧 300,共 500m,

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150

15 西边村(1)

K28+350

路右

54~25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1.2dB

(A);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3.1dB

(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3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90

16 湖山

K30+350

路左

35~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4.7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1dB(A),

夜间超标 6.0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17 西边村

K30+950

路左

35~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4.9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2dB(A),

夜间超标 6.1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18 厚望村

K31+630

路右

50~1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1.9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0dB(A),

夜间超标 5.9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19 天河村

K39+270

路左

110~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1.5 dB(A)。

在临路第一排 4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4

20 江口移民新

村 K41+490

路左

53~1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1.9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A),

夜间超标 5.6 dB(A)。

有土丘遮挡,在公路临居民一

侧设置声屏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21 原背新村K41+520

路右

125~2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0.9 dB(A)。

在临路第一排 5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5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6 页

22 石基

K51+000

路右

52~1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1.6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2dB(A),

夜间超标 6.1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23 大洲上

K51+000

两侧

25~1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6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7 dB(A),

夜间超标 6.8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00m,左侧 400m,共 500m,

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50

在临路第一排 7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7

24 洲上

K52+450

两侧

25~2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6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0 dB(A),

夜间超标 7.1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00m,左侧 150m,共 500m,

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50

在临路第一排 9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9

25 新溪村

K53+500

路右

43~2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4.7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1.9 dB(A),

夜间超标 6.1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2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6

26 老曾下

K53+500

路左

44~25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3.7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1 ..4dB(A),

夜间超标 5.7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27 新曾下

K53+750

两侧

45~3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3.3dB

(A);2 类区昼间 1.9 dB(A),夜间

超标 6.1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80m,左侧 100m,共 280m,

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84

28 栗溪村(1)

K55+500

路左

25~3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3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9dB(A),

夜间超标 7.9 dB(A)。

在临路较近居民设置声屏障

10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在临路第一排 9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9

29 栗溪村(2)

K54+560

路右

39~2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4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2 dB(A),

夜间超标 7.3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5

在临路第一排 9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9

30 燕溪村 主线路左 4a 类区昼夜间均达标;2 类区昼间达标,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9 户居民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9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7 页

K57+300 258~565m,匝

道路左24-244m

夜间超标 1.2 dB(A)。 设置通风隔声窗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31 肖家

K59+290

路左

108~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2.8 dB(A)。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14 户居民

设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14

32 岭富

K60+000

路左

136~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1.5 dB(A)。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8 户居民

设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8

33 心田村

K61+590

路左

36~1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5dB

(A);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4.3dB

(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4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135

34 江背

K62+400

路右

133~27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1.6 dB(A)。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5 户居民

设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5

35

永新县莲州

中学K63+100

路右

47~24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4 dB(A),夜间超

标 5.5 dB(A)。

部分房屋有土丘遮挡,在未受

土丘遮挡处设置声屏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36 杨桥

K63+280

路右

45~14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3.5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3dB(A),

夜间超标 6.4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37 溶田

K64+000

两侧

24~39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8.5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6dB(A),

夜间超标 7.7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50m,左侧 450m,共 600m,

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80

在临路第一排 23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23

38 寨上

K65+660

路右

141~244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1.1 dB(A)。

在临公路侧第一 7 户居民设

置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7

39 湾里

K66+000

路右

93~21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2.7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8 页

40 新居垄

K66+460

路左

21~2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8.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A),

夜间超标 7.2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60

在临路第一排 6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6

41 萧水

K67+320

路右

36~357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6.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A),

夜间超标 7.1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20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60

在临路第一排 4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4

42 芳塘

K69+000

路右

76~34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 .7dB(A),夜间超

标 5.9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43 下新屋

K74+480

路右

39~388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4.9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5 dB(A),

夜间超标 6.6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44 庙下

K74+850

路右

125~26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2.3 dB(A)。

在临路第一排 3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3

45 张家屋

K75+020

两侧

23~4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8.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4 dB(A),

夜间超标 7.4 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00m,左侧 150m,共 250m,

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75

在临路第一排 4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4

46 源祥

K77+960

路左

35-20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9dB(A),

夜间超标 6.8dB(A)。

部分房屋有土丘遮挡,在公路

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47 牛坪里

K93+550

两侧

33~14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5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0.3 dB(A),

夜间超标 4.4dB(A)。

在公路两侧各设置声屏障

100m,共 2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60

48 新塘冲

K94+400

路右

52~275m

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A),夜间超

标 7.2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5

在临路第一排 3 户居民设置 3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99 页

通风隔声窗

49 山下坪

K95+420

路右

51~175m

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A),夜间超

标 7.3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5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5

在临路第一排 3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3

50 畔头

K98+380

路右

27~4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7.3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A),

夜间超标 7.2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在临路第一排 2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2

51 江东(1)K101+150

路右

37~22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4.5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2.4 dB(A),

夜间超标 6.4 dB(A)。

在公路右设置声屏障 100m,

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52 江东(2)K101+500

两侧

35~1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 5.0dB

(A);2 类区昼间超标 3.0 dB(A),

夜间超标 7.0 dB(A)。

在公路右侧设置声屏障

150m,左侧 300m,共 450m,

高 3m。 8-20dB(A)

在采取声屏障和通风隔声窗

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35

在临路第一排 4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4

53 双木

K102+020

路右

64~195m

2 类区昼间超标 1.5dB(A),夜间超标

5.8 dB(A)。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置声屏

障 10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敏感点

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 30

54 井头

K106+350

路左

145~21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0.4 dB(A)。

在临路第一排 10 户居民设置

通风隔声窗 8-20dB(A)

在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后,敏

感点噪声基本能满足标准要

求。

10

公路沿线共设置声屏障 8500m,费用约 2550 万元,设置通风隔声窗 201 户,费用约 201 万,预留 100 万元噪声防护费用,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2851 万元。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0 页

表 7.4-4 运营中期新增噪声防护措施

序号 敏感点 距路中心线最

近距离(m) 营运中期噪声超标情况

现阶段已采取

的降噪措施

现有措施是否

满足降噪要求 采取的补充措施 降噪效果

采取补充措施后是否

满足降噪要求

增加费

用(万

元)

1 凤形

K0+870

路右

51~13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2.4dB(A);2

类区昼间超标 1 dB

(A),夜间超标 5.0 dB

(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

置声屏障100m,高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2 包茶

K4+100

路左

62~19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

(A),夜间超标 5.6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0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3 上居村

K5+000

路左

115~20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1.2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对临路第一排 15 户居

民采取通风隔声窗措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5

4 洋瓦

K5+440

路左

70~160m

2 类区昼间超标 0.6 dB

(A),夜间超标 4.6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93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5 鹏下

K5+980

路左

57~150m

2 类区昼间 1.4 dB(A),

夜间超标 5.4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

置声屏障200m,高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60

6 蒋坊

K7+630

路左

25~23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7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6 dB

(A),夜间超标 6.5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35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对临路第一排 3户居民

设通风隔声窗 8-20 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

7 西坑

K10+500

路左

27~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2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6 dB

(A),夜间超标 6.9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7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对临路第一排 18 户居

民采取通风隔声窗措

8-20 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8

8 下边村 路右 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 已设声屏障, 营运中期基本 / 5-12dB(A) /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1 页

11+100 59~460m (A),夜间超标 5.6 dB

(A)。 长度 150m 满足降噪要求

9 石陂头

12+650

路右

90~400m

2 类区昼间不超标,夜

间超标 2.6dB(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0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0 山塘

K17+400

路左

35~14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0 dB

(A),夜间超标 5.9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0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1 桥边

K17+900

路左

42~2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3.4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4 dB

(A),夜间超标 6.3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7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2 芳井村

K22+700

路左

132~61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0.5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8户

居民采取通风隔声窗

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8

13 新宇村

K 27+580

路右

84~25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3.4 dB(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228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4 田心村

K 27+800

两侧

47~2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2.6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3dB

(A),夜间超标 6.2 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140m,左侧长

度 335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5 西边村(1)

K28+350

路右

54~25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1.2dB(A);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

标 3.1dB(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55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16 湖山

K30+350

路左

35~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4.7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1dB

(A),夜间超标 6.0dB

已设声屏障,

长度 225m

营运中期满足

降噪要求 / 5-12dB(A) /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2 页

(A)。

17 西边村

K30+950

路左

35~2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4.9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2dB

(A),夜间超标 6.1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92.5m

营运中期满足

降噪要求 / 5-12dB(A) / /

18 厚望村

K31+630

路右

50~1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1.9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0dB

(A),夜间超标 5.9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20m

营运中期满足

降噪要求 / 5-12dB(A) / /

19 天河村

K39+270

路左

110~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1.5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4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

20

江口移民

新村K41+490

路左

53~1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1.9dB(A);2

类区昼间超标 1.7 dB

(A),夜间超标 5.6 dB

(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设

置声屏障100m,高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21 原背新村K41+520

路右

125~2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0.9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5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5

22 石基

K51+000

路右

52~1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1.6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2dB

(A),夜间超标 6.1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21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23 大洲上

K51+000

两侧

25~1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6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7 dB

(A),夜间超标 6.8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100m,左侧长

度 392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7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7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3 页

24 洲上

K52+450

两侧

25~2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6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0 dB

(A),夜间超标 7.1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125m,左侧长

度 127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9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9

25 新溪村

K53+500

路右

43~2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4.7dB(A);2

类区昼间超标 1.9 dB

(A),夜间超标 6.1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22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26 老曾下

K53+500

路左

44~25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3.7dB(A);2

类区昼间超标 1 ..4dB

(A),夜间超标 5.7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05m

营运中期满足

降噪要求 / 5-12dB(A) / /

27 新曾下

K53+750

两侧

45~3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3.3dB(A);2

类区昼间 1.9 dB(A),

夜间超标 6.1dB(A)。

左侧已设声屏

障,长度 17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公路右侧增设声屏

障 180m,高 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54

28 栗溪村(1)

K55+500

路左

25~32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3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9dB

(A),夜间超标 7.9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85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9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9

29 栗溪村(2)

K54+560

路右

39~2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4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2 dB

(A),夜间超标 7.3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6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9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9

30 燕溪村

K57+300

主线路左

258~565m,

匝道路左

4a 类区昼夜间均达标;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

标 1.2 dB(A)。

已设声屏障,

主线 140m,匝

道 10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4 页

24-244m

31 肖家

K59+290

路左

108~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2.8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14

户居民采取通风隔声

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14

32 岭富

K60+000

路左

136~35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1.5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8户

居民采取通风隔声窗

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8

33 心田村

K61+590

路左

36~1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5dB(A);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

标 4.3dB(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45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34 江背

K62+400

路右

133~27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1.6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公路侧第一排 5户

居民采取通风隔声窗

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5

35

永新县莲

州中学K63+100

路右

47~24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4 dB

(A),夜间超标 5.5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75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36 杨桥

K63+280

路右

45~14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3.5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3dB

(A),夜间超标 6.4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7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37 溶田

K64+000

两侧

24~39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8.5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6dB

(A),夜间超标 7.7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95m,左侧长

度 44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23 户居

民采取通风隔声窗措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23

38 寨上

K65+660

路右

141~244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1.1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公路侧第一 7户居

民采取通风隔声窗措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7

39 湾里

K66+000

路右

93~21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2.7 dB(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5 页

125m,左侧长

度 45m

40 新居垄

K66+460

路左

21~26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8.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

(A),夜间超标 7.2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63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6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6

41 萧水

K67+320

路右

36~357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6.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

(A),夜间超标 7.1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233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4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

42 芳塘

K69+000

路右

76~340m

2 类区昼间超标 1 .7dB

(A),夜间超标 5.9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4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43 下新屋

K74+480

路右

39~388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4.9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5 dB

(A),夜间超标 6.6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共 8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44 庙下

K74+850

路右

125~265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2.3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3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

45 张家屋

K75+020

两侧

23~46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8.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4 dB

(A),夜间超标 7.4 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72m,左侧长

16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4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

46 源祥

K77+960

路左

35-20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9dB

(A),夜间超标 6.8dB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部分房屋有土丘遮挡,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增

设声屏障100m,高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6 页

(A)。

47 牛坪里

K93+550

两侧

33~14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5dB(A);2

类区昼间超标 0.3 dB

(A),夜间超标 4.4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125m,左侧长

度 9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48 新塘冲

K94+400

路右

52~275m

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

(A),夜间超标 7.2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1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49 山下坪

K95+420

路右

51~175m

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

(A),夜间超标 7.3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10m

营运中期基本

满足降噪要求 / 5-12dB(A) / /

50 畔头

K98+380

路右

27~40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7.3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1 dB

(A),夜间超标 7.2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14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2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2

51 江东(1)K101+150

路右

37~225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4.5dB(A);2

类区昼间超标 2.4 dB

(A),夜间超标 6.4 dB

(A)。

已设声屏障,

长度 60m

营运中期满足

降噪要求 / 5-12dB(A) / /

52 江东(2)K101+500

两侧

35~110m

4a 类区昼间均达标,夜

间超标 5.0dB(A);2

类区昼间超标 3.0 dB

(A),夜间超标 7.0 dB

(A)。

已设声屏障,

右侧长度

200m,左侧长

280m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4户居民

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 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4

53 双木

K102+020

路右

64~195m

2 类区昼间超标 1.5dB

(A),夜间超标 5.8 dB

(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公路临居民一侧增

设声屏障100m,高3m。 5-12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

足标准要求。 30

54 井头

K106+350

路左

145~210m

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

超标 0.4 dB(A)。 无

营运中期不满

足降噪要求

在临路第一排 10 户居

民采取通风隔声窗措8-20dB(A)

在采取补充措施后,

敏感点噪声基本能满1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7 页

施 足标准要求。 工程目前在 41 处敏感点共设置了 7519 延米声屏障,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在采取了上述声屏障后营运中期沿线 28 处敏感点尚有可能噪声超标,因此营运

中期在 28 处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其中在 6 处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780 延米,费用约 234 万元,对营运中期已设置声屏障后还不能达标的以及及距离公路

较远的 26 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预留通风隔声窗 177 户,费用约 177 万,另外工程预留 100 万元噪声防护费用,对营运中期监测超标的敏感点

增设、加长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对已有声屏障加强维护管理和更换,新增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511 万元,运营期应根据监测结果对超标敏感点的降噪措施应

及时调整或补充。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8 页

7.5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1) 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对施工道路、施工现场和堆料场采取定期清扫、洒

水等有效除(抑)尘措施,减少道路二次扬尘,每个施工标段配备至少一辆洒水车;

(2) 公路施工设置的储料场、混凝土搅拌站应远离居民区或其它人口密集处,置于

较为空旷的位置。储料场、混凝土搅拌站应在居民区 300m 以外,选用密封式并配有消

烟除尘装置的设备,能满足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环保要求。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站场的清

场工作;

(3)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塞车现象。

(4) 加强运输散装物资如煤、水泥、砂石材料及简易包装的化肥、农药等车辆的管

理,在高速公路入口处进行检查,运送上述物品需加盖蓬布。

(5) 对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做好管养工作。

(6) 对敖城隧道、高桥楼隧道、石桥隧道、永莲隧道等 4 处隧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

的检查、维护,保证隧道通风良好。

7.6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服务区、养护工区和收费站管理所设垃圾桶收集固体废物,垃圾定期运附近城镇垃

圾处理场处理。服务区含油污水处理微量油泥为危险废物,要单独存放,定期交由当地

危险品处置单位妥善处置。根据服务区、养护工区和收费站管理所设置情况,在公路沿

线服务设施设置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系统。

在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管理所等服务设施内禁止对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就地

掩埋等处理措施,以免对区域环境空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另外通过制定和宣传法规,禁止乘客在高速公路上乱丢饮料袋、易拉罐等垃圾,以

保证行车安全和公路两侧的清洁卫生。

7.7 环境风险减缓措施

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主要跨河桥梁,临村庄路段及重点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对

水体、乡村环境及隧道行车安全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风险评价章节已经提出制订公

路事故风险预案的原则建议,公路投入运营前,管理部门应参考该章节编制完成公路风

险应急预案。

7.7.1 防范措施

⑴ 在公路跨越的禾水河、溶江等及高桥楼、永莲等隧道出入口处应设置“禁止超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09 页

速“警示标志,附近路段设置应急电话亭,在监控中心设置通讯网络机构应急专用通道,

确保路线畅通;

⑵ 在公路跨越的 6 座禾水河大桥分别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防止公路营运

期桥面径流对禾水河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⑶ 公路共 6 次跨越禾水河,为防范公路事故对禾水河水质造成不良影响,评价建

议在临近禾水河桥梁路段的服务设施内配一定数量应急设备和材料。在公路沿线服务设

施如服务区、养护工区、互通收费站等设置必要的事故应急材料库,配备一定数量的事

故应急装置(配手提和手推灭火器若干、0.5t吸油毡,5套防毒面具等)作为应急材料,

减小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危害。

表 7.7-1 应急设备配置一览表

序号 应急设备和器材 数量 估算价格(万元)

1 手提式灭火器 10(只) 0.6

2 推车式灭火器 5(台) 1.5

3 防毒面具 5(只) 0.2

4 其他应急器材(担架等) 5 套 0.5

5 吸油毡等 0.5t 吸油毡 3.0

合计 5.8

⑷ 严格执行《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规范》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严

格上路检查、途中运输、停车,直到事故处理等各个环节,禁止和杜绝“三证”不全的

危险品运输车辆上路行驶,以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

7.7.2 应急启动主要程序

公路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⑴ 大雾、暴雨天气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其他车辆限速行驶;

⑵ 如发生事故,启动应急程序;派出紧急事故小组对事故进行控制和清除,不能

由小组处理的,在应急程序启动初期应立即寻求外部支援。如本地区应急的人力、设备、

器材不能满足应急反应的需要,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请求外部支援;

⑶ 一旦运输车辆在跨河大桥路段发生事故时,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时间必须控制

在 0.5h之内,保证有足够的施救时间放投放吸油毡,采用拦截方式清除油污;

⑷ 预警通讯网络应涵盖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莲花县,应在事故发生 0.5h之

内准确传达信息,跨河桥梁区域等按照事故情况立即告知相关政府机构、居民,采取相

应防范措施。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0 页

⑸ 在事故地点附近设置事故紧急隔离带,紧急由应急材料库用车将材料运至事故

地点附近,确认可能的运输路线,迅速抵达,然后再进行回收处理作业,如有非油类的

化工液体品种如酸、碱等,则确认相应的回收或处理办法。投放吸油毡收集浓度较小的

残液,吸油毡经脱水后可重复使用,报废的吸油毡需进行焚烧处理。具体的作业方式在

应急计划中详细制定;各类危险品的处置措施包括:

爆炸品: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修理或更换包装,对漏洒的物品及时用水湿润,洒些

锯屑或棉絮等松软物,轻轻收集。

压缩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液氨漏气可浸入水中,其他剧毒气体应浸入石灰水中。

自燃品或遇水燃烧品:黄磷洒落后要迅速浸入水中,金属钠、钾等必须浸入盛有煤

油或无水液体石蜡的铁桶中。

易燃品:将渗漏部位朝上。对漏洒物用干燥的黄沙、干土覆盖后清理。

毒害品:迅速用沙土掩盖,疏散人员,请卫生防疫部门协助处理。

腐蚀品:用沙土覆盖,清扫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⑹ 隧道发生火灾、应立即由消防部门消除火灾,交通部门组织封闭交通,组织车

辆及时由其它路段疏散。

⑺ 如发生挥发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应视其毒害程度,通过当地县镇机关及时疏散

可能受影响的当地居民,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在事故现场与当地政府成员做好维护社会

秩序工作,直至事故处理完毕恢复正常。

⑻ 有关事故的责任、事故原因、溢液量、污染清除处理过程、污染范围和影响程

度,应由事故清除小组成员通过书面形式报告区市县应急领导小组和环保局。

⑼ 由发生事故所在区域环保局等部门组织调查,按实际情况确定由事故造成受损

失的赔偿费用,经法院最终裁决后,按事故程度,由裁定的责任单位给予受损失者经济

赔偿。

7.7.3 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本项目跨越水体主要为禾水河,在公路跨越禾水河桥位下游一定距离内存在部分饮

用水源保护区,一旦在这些水域发生事故,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根据国务院《国家突发

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8)确定的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划分原

则,本项目应定位为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本项目的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应符合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公路沿线市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1 页

人民政府关于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考虑到公路运营单位在组织、人员、设备等方面的

制约,建议将本项目的应急预案融入到地方应急预案中。

⑴ 地方应急预案

以吉安市为例,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成立吉安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可以由市人民政府市

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公安局、市环境保护

局、市消防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领导为小组成员:

并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设立事故现场指挥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等;

急救援程序:主要是事故报告与报警、事故救援等。应急救援程序见下图 7.7-1,

事故应急预案信息流程见图 7.7-2。

图 8.7-1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图

图 7.7-2 事故应急预案信息流程图

市应急部

门 事故发生 应急指挥成员单位

新闻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 可能受威胁的单位(居民)

邻近协作部门 路段应急部门 调动设备

专业防治队伍 其他政府决策部门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警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2 页

根据吉安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因环境事故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

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露,严重

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应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地所在县(市、区)级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上报并迅速组

织环境应急人员到达现场,采取如下措施:

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控制、污染消除;

人员撤离,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划定受污染区域,确定污染警戒区,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涉及其他县(市、区)的,要及时相互通报;

同时组织突发事件评估专家组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

议,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其他必要的处置措施;

市级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省

突发环境事故指挥部;

在省、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迅速组

织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应急队伍和有关技术人员赶到突发环境事故现场,进行

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控制、污染源转移、污染消除、人员撤离、受污染区域

划定,同时组织突发环境事件评估专家组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

处置工作建议,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相关部门在市级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

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

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紧急调动和征集有关人员、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

关设施、设备;进行现场隔离、受污染区域的确定与封锁;保证应急处理所需

的物资;组织相关部门协助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做好舆论宣

传工作。

⑵ 本项目部门应急预案

对本项目运营单位而言,应制定《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化学

危险品运输发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3 页

①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建设单位的领导担任组长,路政、排障等领导为成员,

另外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如公安、环保、消防、卫生等,成为领导小组的成员。建设单

位应根据应急预案,统一应急行动,明确应急责任人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在最短的

时间将事故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② 本项目在 6座禾水河大桥路段发生运输危险品泄漏事故,由应急电话拨打至应

急中心或者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设备得知情况后马上通知应急中心,应急中心值班

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人,由应急指挥人立即通知事故处理小组的相关人员

迅速前往现场,采取进一步的应急措施,防止污染和危险的扩散;同时应急中心的值班

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下游水厂立即关闭自来水厂抽水泵停止抽水;

③ 项目营运单位必须配备一些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仪器,以便进行自救。主要

包括应急防护处理车辆、吸油毡、固液物质清扫、回收设备等,考虑存放在距离桥位较

近的服务区或管理所备用,但更多的器材(如围油栏、消防车等)和药物将依托社会公

共应急资源,由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本项目所需应配备的应急器材和药物见表 8.7-1。

④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地方环境监测站对事故现场周围水

质进行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⑤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在事故现场,由领导小

组领导,其他各个协调管理机构对现场进行处理,本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进行协调和沟通

工作,并负责工作的汇报。

⑥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现场处理完毕后,由地方环境监测站跟踪

监测水质状况,并进行总结、汇报。如果涉及饮用水源,则确认相应取水口周围水质满

足取水要求后,才能通知水厂重新取水。

⑦ 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发生的危险品污染事故,通过媒体对公众进行公示,起到

教育和警示作用。

⑶ 应急培训及演习

本公路终端应急小组成员大部分为公路工作人员兼任,同时应配备至少 2名专职事

故风险管理及应急人员,负责整个公路的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对其它小组成员进行相关风

险事故应急培训,使其具有相应的环保知识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并定期实施风险事故

应急演练。

本项日建设单位应制订应急培训计划和定期演习计划,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集中的

事故风险应急培训,同时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演习。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4 页

7.8 环保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保设施、设备、环境监测等费用,将纳入拟建项目的预算

之中,项目总投资 52.5 亿元,其中环保投资 13309.7 万元,占整个项目工程投资的比

例为 2.54%,工程环境保护投资见表 7.8-1。

表 7.8-1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

环保项目 措施内容 数量 金额

(万元) 备注

生态保护及恢复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包括

临河路段防护及恢复) — 2320.3

含主体工程投资

桥梁、隧道施工防护工程 — 524.8

取、弃土场防护措施及恢复 29 处 628.8

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场地

防护措施及恢复 — 289.3

施工期临时水保措施 — 86.2

珍稀保护植物保护 - 2

公路绿化及景观 2835.1

亩 4104.8

噪声防治

施工期 噪声防护措施 - 30

营运近、中期

声屏障 8500m 2550

隔声窗 201

预留噪声控制费用 — 100

水污染防治

施工营地设垃圾桶、化粪池 30 处 30 按施工营地数量进行

调整

施工期临时挡渣墙、排水沟等 - 110

生产废水沉淀池 30 处 30

收费站设置化粪池 1 处 1

服务区、养护工区生活污水生化

处理设备 11 处 860 列估

防撞墩、限速警示标志 - 80

跨越禾水河 6 座桥梁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处理系统 6 套 1200 列估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监控设施、应急抢救设备和器材 1 项 30

环境空气污染防

各施工标段至少配备 1 台洒水车进行

洒水抑尘 4 年 12

沿线集中居民点、学

固体废物 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设置垃圾

桶集中收集 11 处 4.5

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

附近垃圾处理场进行

处理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 45

环保验收 - 70

合计 13309.7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5 页

原环评阶段环评投资为 12305.2万元,建成后环保投资 13309.7万元,环保投资增

加 1004.5万元,环保投资变更情况见表 7.8-2。

表 7.8-2 环境保护投资变更情况一览表

环保项目 原环评阶段环保投资

(万元)

建成后环保投资 (万

元) 变化情况

生态保护及恢复 11124.2 7956.2 减少 3168 万元(部分列

入主体工程投资)

噪声防治 410 2881 增加 2471 万元

水污染防治 531 2341 增加 1810 万元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10 12 增加 2 万元

固体废物 4 4.5 增加 0.5 万元

环境监测 50 45 减少 5 万元

环保验收 50 70 增加 20 万元

合计 12305.2 13309.7 增加 1004.5 万元

7.9 环保措施整改要求

吉莲高速公路已投入试运行,工程对沿线涉及的声环境敏感点、跨越水体、取弃土

场、施工场地等均采取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或生态恢复措施,目前尚有部分措施不能

满足环保要求,根据目前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情况,评价对下一阶段工程对尚需补充完

善的环保措施提出整改要求,详见表 7.9-1。

表 7.9-1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整改要求

项目 已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整改要求

1、沿线 10 处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12 座地

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

2、已在跨越禾水河 5 座桥梁设置桥面雨

水收集系统。

1、沿线服务设施污水处理站运行及达标情况,

出水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2、在永阳禾水河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同时完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在桥梁两侧醒目

位置设置限速和禁止超车标识;

3、完善和维护跨禾水河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

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敖城隧道、高家桥隧道、石桥隧道、

永莲隧道等 4 处隧道设采取通风措施。 ——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6 页

项目 已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整改要求

工程在洋瓦、蒋坊、下边村等 41 处声

环境敏感点路段设置了声屏障,共长

7519 延米。

在采取了上述声屏障后营运中期沿线 28 处敏感

点尚有可能噪声超标,因此营运中期在 28 处敏

感点采取降噪措施,其中在 6 处敏感点设置声

屏障 780 延米,费用约 234 万元,对营运中期

已设置声屏障后还不能达标的以及及距离公路

较远的 22 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预留

通风隔声窗 177 户,费用约 177 万,预留 100

万元噪声防护费用。

对于边坡、取土场和弃土场、施工便道、

隧道口等已采取生态恢复措施。

1、部分植被尚未完全恢复的地方,加快植树种

草工作,尽快使植被得以恢复。

2、建议下一阶段继续完善拌合站和施工场地等

临时设施的恢复工作。

1.制定本项目的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

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的法

律法规,规避危险品运输事故。

2.跨越水体的桥梁加固防撞护栏并设计

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置事故应急池。

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泄漏的危险化

学品收集在事故池中,委托有资质单位

及时将事故池收集的泄漏物进行清运处

置。

3.实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检查制度,在

入口处的超宽车道设置危险品运输检查

点,除证件检查外,必要时应对运输车

辆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

由于疏忽而进入禁区。

4.在敏感路段,如跨河路段和人口密集

的村庄,应设标志牌预以警示,注明“谨

慎驾驶”的字样等。

5.高速公路应设有监控设施,实施全程

监控。并制定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应急

预案。当发生事故时,救援各方应能在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1、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2、跨水桥梁桥面径流收集及事故废水处理措

施;

3、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和事故应急计划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7 页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8.1 环境保护管理

8.1.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体系组成见框图 8.1-1。

图 8.1-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组成框图

8.1.2 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

承制定工作方案

环境监理工程师

吉莲高速项目办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部门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环境保护监督机构

江西省交通厅环保办

国家环保总局

江西省环保厅

保 局

保 局

泰和县、吉安县、

永新县、莲花县环

保局

江西省环保厅

保 局

保 局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8 页

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进行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

部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同意本项目的建设。

(2)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在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考虑了工程占地、边坡防护、排水系统以及绿化工

程等环保问题,并编制了环境保护篇章,在初步设计概算中落实了项目的环境保护投资。

建设单位委托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对路桥面径流收集处理设施进行了专项设计。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和环保部门对本项目环评的批

复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试营运期积极落实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与要求,在节约用地、

噪声、废气以及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以及绿化工程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

工作。

(3)工程环境监理制度

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作为主体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主体工程监理一并

进行。

(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

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单位开展本项目的环境

保护验收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建设单位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组织落实

和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

8.1.3 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⑴ 施工期环境管理

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始终贯彻批复文件精神,在与施

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均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上,建设单位要求各施工单位应根据环境保护标准,

技术指标及其治理原则,结合本项目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公路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方

案,作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可行的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

和治理措施。

⑵ 营运期环境管理

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分别由江西省高速集团泰和管理中心负责。安排养护工人进行日

常清扫,保持道路的清洁,同时对公路两旁、互通和中央分隔带等的植株进行修剪,使

其长势良好,对枯死的植株及时清理并重新栽植,落实完善本公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尽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19 页

量减少水土流失,还对沿线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对于较

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边坡、边沟、清淤、排水设施等的毁坏,则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及施工单位负责整修。

8.2 环境监理开展情况

本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纳入主体工程监理体系,由主体工程监理一并进行。本公

路主体工程、房建、交通工程及绿化环保等监理单位为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江西

省交通咨询公司、江西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所、江西嘉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各驻地监理处负责所管辖合同段路基、路面、桥涵、互通立交、

边坡绿化、环保工程、附属设施基础及管线预埋等施工监理服务工作。

监理公司项目办从工程一开工,就制定了工程前期和施工期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建

立健全了环境施工监理的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把环境监理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理

同等对待,对临时工程与设施、路基、桥涵、路面等工程进行了全面的环境监理工作。

配备了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本公路驻地建设、拌合站设置、路基、路面、桥涵、防护等

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水污染、噪声污染、景观破坏造成的环境影响、废气污染、

植被破坏等,并将相关环境保护文件档案进行归档。2015 年 1 前,提交了本工程的工程

监理工作总结。

根据环境保护监理工作总结:工程执行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审[2008]225 号《关于泉

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的批复意见,对工程

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

工程进行施工监理,通过设置降噪屏障、边坡植草、景点绿化、路桥面径流收集及污水

处理设备的设置使用,无论在施工期还是通车运行至今,没有接到一起涉及环境的投诉

事件,确保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顺利实

施。

8.3 跟踪监测计划

通过监测表明,现阶段公路沿线敏感点噪声值均能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根据设计

阶段公路运营中期所达到的车流量对沿线敏感点噪声值预测分析,在采取声屏障措施后,

部分敏感点噪声值在营运中期时可能不能满足噪声标准要求。因此,随着车流量的增加,

其声环境存在超标的可能性。因此,根据表 8.4-2 要求,对 29 处敏感点提出跟踪监测计

划。并预留一定的降噪资金,根据跟踪监测结果采用相应的降噪措施。同时为保护沿线

水体,营运期对跨越水体提出跟踪监测要求,监测计划见表 8.3-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0 页

鉴于本项目所处行政区划,建议由吉安市环境监测站、萍乡市环境监测站或其它符

合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认证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重点为噪声、水质、生态影响、事故风

险等,采用定点和流动监测,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不添置监测仪

器设备,由监测单位自备。营运期监测费 3.5万元/年,监测单位根据公境监测结果编制

年度监测报告,送各市环保局及交通局等有关管理部门备案。

表 8.3-1 环境监测计划

阶段 环境要

素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监测历时 实施机构

声环境

根据表 8.4-2

要求,对上居

村、蒋坊、井

芳村等 26 个

敏感点跟踪

监测。

噪 声 1 次/年 1 天 昼夜各一次 监测单位

地面水

环境

收费站、服务

区、养护工区

等设有污水

处理的场所

氨氮、COD、BOD、

石油类 1 次/半年 1 天 / 监测单位

地下水

环境

服务区加油

站附近

pH、氯化物、总硬

度、氨氮、石油类 1 次/半年 1 天 / 监测单位

生态影

公路沿线,终

点关注隧道

上方区域。

主要监测生境的

变化,植被的变化

以及生态系统整

体性变化

1 次/半年 1 天 / 监测单位

事故风

事故应急监

CODMn

石油类

SS

危险品特征因子

事故应急

监测 / 酌情实施 监测单位

8.4“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13 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12.27

发布,2002.2.1实施)和交通部 2003年第 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

要求,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应实行“三同时”,并应在交付使用试运行 3 个月内申请进

行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变更“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8.4-1。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1 页

表 8.4-1 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变更“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环保项目 措施内容 数量 金额

(万元) 备注

生态保护及恢复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包括

临河路段防护及恢复) — 2320.3

含主体工程投资

桥梁、隧道施工防护工程 — 524.8

取、弃土场防护措施及恢复 29 处 628.8

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场地

防护措施及恢复 — 289.3

施工期临时水保措施 — 86.2

珍稀保护植物保护 - 2

公路绿化及景观 2835.1亩 4104.8

噪声防治

施工期 噪声防护措施 - 30

营运近、中期

声屏障 8500m 2550

隔声窗 201

预留噪声控制费用 — 100

水污染防治

施工营地设垃圾桶、化粪池 30 处 30 按施工营地数量进行调

施工期临时挡渣墙、排水沟等 - 110

生产废水沉淀池 30 处 30

收费站设置化粪池 1 处 1

服务区、养护工区生活污水生化

处理设备 11 处 860 列估

防撞墩、限速警示标志 - 80

跨越禾水河 6 座桥梁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处理系统 6 套 1200 列估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监控设施、应急抢救设备和器材 1 项 30

环境空气污染防

各施工标段至少配备 1 台洒水车进行

洒水抑尘 4 年 12 沿线集中居民点、学校

固体废物 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设置垃圾

桶集中收集 11 处 4.5

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附

近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2 页

9.0 评价结论

9.1 项目概况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起于赣粤高速公路 K128 公里桩附近的

泰和县石头山,沿线途经泰和县石山乡,吉安县永阳镇、安塘乡、敖城镇、天河镇,永

新县高桥楼镇、莲洲乡、高市乡、浬田镇、龙门镇、沙市镇、龙田乡,莲花县升坊镇、

神泉乡,终止于赣湘两省交界处的界化垄,路线全长 106.464 公里。

9.1.1 工程概况

工程全长 106.464 公里,设置桥梁 8176 米 /32 座,其中大桥(高架桥)7633 米/23

座、中桥 543 米/9 座,隧道 6266 米/4 座,其中长隧道 5466 米/3 座,中隧道 800 米/1 座,

涵洞 198 道,通道 190 道。设置 6 处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 43 座。设服务区 2处、养

护工区 2处、主线收费站(管理所)1处,互通收费站(管理所)5处。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路基宽 26 米,

工程永久占地 10449.29 亩,拆迁建筑物 28520.33m2。全线挖方 1418.41 万 m

3,填方

1379.07 万 m3 ,土石方经平衡调配后,需借方 282.36 万 m

3,产生弃方 97.9 万 m3。全

线共设置取土场 11 处和弃渣场 19 处。

工程总投资 52.5 亿元,其中环保投资 13309.7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2.54%。

工程于 2011 年 1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 月建成通车。

9.1.2 工程变更及环境保护目标变化情况说明

● 工程变更情况说明

工程变更主要包括:

⑴ 项目实际路线在 K5+500~K10+000、K26+00~K30+250、K38+00~K97+000、

K100+000~K104+000路段长约 71.75km路线方案较环境阶段路线横向位移 200m以上,变

更路段长度占环评阶段总里程 106.765km的 67.2%。

⑵ 原环评阶段工程共设置大中桥梁 42 座,共 4 次跨越禾水河,营运期工程设置大

中桥梁 32座,共 6次跨越禾水河,增加了跨河次数。

⑶ 原环评阶段共设置隧道 7 座,总长 7910 米。工程实施后共建设隧道 4 座,总长

6266。经线路优化后,有 3座隧道取消。

⑷ 原环评阶段占用土地 11438.2 亩,工程实施后工程占地 10449.29 亩,已实施工

程比原环评阶段占地减少 988.91亩。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3 页

⑸ 原环评阶段工程设置服务区 2 处,养护工区 2 处,停车区 2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

匝道收费站 5 处,工程实施后共设置服务区 2 处,养护工区 2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匝

道收费站 5 处,减少了 2 处停车区。同时服务区和匝道收费站的位置较原环评阶段有所

调整(详见 2.4.3 节)。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变更情况说明

⑴ 生态环境

工程变更前后均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占用耕地面积较原环评阶段减少 889.2

亩。原环评阶段公路沿线有 2 株古树,均为樟树,路线调整后公路沿线古树有 1 株樟树

和 1 株三角槭。项目工可阶段设置取土场 7 处、弃土场 15 处。工程建设期共设置取土场

11 处、弃土场 19 处。

⑵ 水环境

工程变更前后均不涉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工程沿线主要河流为禾水河,在本公

路建设区域内,禾水河有 2 段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别为禾水永新饮用水源区以及禾水

吉安县饮用水源区,对应取水口分别为永新县自来水公司取水口和吉安县横江镇吉安县

水厂取水口。取水口上游桥梁距离上述 2 个取水口均在 15km 以上,不涉及水源地保护

区。

原环评阶段公路共 4 次跨越禾水河,建成后公路共 6 次跨越禾水河,分别为永阳禾

水河大桥、敖城禾水河大桥、高坪禾水河大桥以、上鹿禾水河大桥、车田禾水河大桥及

龙田禾水河大桥。禾水河为赣江的支流,根据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程跨禾水河桥

梁均涉及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功能为 III 类。

⑶ 声环境

原环评阶段公路沿线两侧 200m 范围内受影响敏感点有 29 个,线路变更后现状敏感

点取消 19 处,新增 48 处(包括学校 1 处、居民点 47 处)

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各 200m 范围内受影响敏感点 58 个,其中有居民点 57 处、学校 1

所。

9.2 工程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项目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中“第十五横”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

中江西省内的一段,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公路网规划。项目同时是《江西省 2020 高速公路

网规划》主骨架“三纵四横”中的第三横——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西段中的西段,项

目的实施是全面落实江西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完善全区公路网络结构的现实需要和有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4 页

力措施,路线方案选择与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相协调。

项目沿线经过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莲花县等县市境内。路线布设充分考虑对

经过区域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莲花县等县市的长远发展,不经过上述县市规划区,

同时公路兼顾对沿线县市的带动作用,不影响相关乡镇发展,路线方案与沿线县市的相

关规划基本协调。

9.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9.3.1 生态

(1)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建设区域属于禾水蜀水遂川江上游北部水质保护

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IV-4-1)。禾水蜀水遂川江上游北部水质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

能区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水质保护和水源涵养,其他功能还有农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上述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植被承受压力较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本工程所处生态功能区的功能来看,主要为水质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

本工程变更后,项目总占地减少了 65.93 hm2。减少了对林地、耕地的占用,降低了对森

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公路建设将侵占部分林地,跨越河流水系,可能对水源涵养有一

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而言,本工程的建设与区域生态功能、保护和发展方向间没有大

的矛盾,工程建设工程中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加强了公路沿线及施工临时占地的防护

和绿化,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沿线生态敏感区域

吉莲高速不涉及无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或特殊生态敏感区。

(3)陆生植被及植物资源现状

① 评价区内有种子植物 41 科、105 属、213 种(其中裸子植物 3 科、4 属、5 种,

被子植物 38 科、101 属、208 种),分别占江西植物总科数的 27.2%,总属数的 13.1%,

总种数的 6.9%。

② 按照《中国植被区划》,公路沿线所经区域植被区划属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部亚热带、吉泰盆地丘陵森林亚区。此亚区内植被多为次生植被,组成树种有马尾松、

湿地松、油茶、油桐、樟树、木荷、算盘子、荚蒾、金樱子等,其中油茶、湿地松、油

桐和大部分马尾松为人工栽培植被。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以甜槠、

栲树、青冈、罗浮栲、黄杞、木荷、樟树、红楠 、茶梨、猴欢喜、杜英、薯豆为代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5 页

经济林以油茶为主,次为油桐、茶树、果树及桑树等。林产品除杉木、马尾松、毛竹之

外,还有樟木、拟赤杨等。林副产品有松脂、香菇,药材有薄荷、车前等。评价区沿线

自然植被可分为 4级,8 种植被型、29群系。

③ 评价区公路评价范围内发现古树樟树和三角槭 2种,共 2株。公路沿线除樟树外,

未见其他国家级保护植物,也无当地特有野生植物,较大的樟树主要分布于村落边,无

天然集中分布。

(4)陆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

① 两栖类动物现状

评价范围之内的两栖动物有 2目 7科 20种。种群数量以中华蟾蜍、黑斑蛙、泽蛙最

多,主要栖息于农田、溪流、水渠附近的近水草丛中,属于静水型两栖类。评价区内无

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是东方蝾螈和黑斑蛙。

② 爬行类动物现状

工程评价区动物有 2目 5科 23种。有 2种省级保护蛇类;无国家重点保护爬行动物。

最常见的有乌梢蛇、赤链蛇、王锦蛇,其余种类数量少。

③ 鸟类现状

评价区鸟类有 60 种,隶属于 12 目 23 科。属于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 种,

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有 23种。区系成分:60种鸟中,属于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 31种,

占 51.67%;属于古北界分布的种类有 7种,占 11.67%;广泛分布的种类有 22种,占 36.67%。

东洋界鸟种占优势,这与评价区处在中亚热带北部的地理区位和以针叶林为主的低山丘

陵缺乏生境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相一致。

④ 兽类现状评价

评价区兽类有 7 目 12 科 16 种。属于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 2 种,

省级重点保护有貉、黄鼬、小麂,共 3 种。数量多的有华南兔、野猪、褐家鼠等;数量

较多的有鼬獾、黄麂等。

⑤ 珍稀濒危动物评价

评价范围内陆生脊椎动物中,没有国家 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 II级保护野生

动物有 6 种:鸢、红隼、燕隼、斑头鸺鹠、穿山甲和水獭。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

29种,其中两栖类 1种、蛇类 2种,鸟类 23 种,兽类 3种。评价范围内没有这些保护动

物的集中分布地和栖息地,因此,工程建设对这些动物种群影响不大。

(5)水生生物资源现状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6 页

①浮游植物资源评价

评价区浮游生物共有 8门 47种,硅藻门 30 种,绿藻门 10种,蓝藻门 1种,金藻门

2种,裸藻门 1种,甲藻门 1种,黄藻门 1种,隐藻门 1种;评价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特

点是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绿藻和隐藻,在生物量上以硅藻占优势。符合禾水河的水质特

征。

②浮游动物资源与评价

浮游动物中,轮虫的种类在四类浮游动物中最为丰富,种数在 90种左右,占总种数

的 60%以上,优势种为龟甲轮属、臂尾轮属和异尾轮属的种类。

③底栖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评价区底栖动物共采集到 24种,分别隶属于 2门、3纲、11科。其中绝大多数种类

为软体动物,共 20 种,占底栖动物总数的 83.33%;节肢动物仅 4 种,占 16.67%。评价

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是个体数以软体动物中的铜锈环棱螺、耳河螺、多瘤短沟蜷、

河蚬、圆顶珠蚌居多。

⑤鱼类资源现状评价

评价区有鱼类 37种,隶属于 5目 8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总数的 55.26%。其

中半洄游性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和黄尾鲴等 5种;常见鱼类有草鱼、马口鱼、

宽鳍鱲、赤眼鳟、中华鰟鮍、鲤鱼、鲫鱼、泥鳅、黄颡鱼等 11种。评价范围所经河流主

要为禾水河。公路全线共 6 次跨越禾水河,根据历年水生生物和当地渔业部门咨询的结

果,评价范围河段内没有集中的鱼类产卵场分布,也未发现有大型的鱼类索饵场和鱼类

越冬场分布。

现阶段公路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与沿线生态敏感区与原环评阶段相同,沿线植被

类型与生境与原环评阶段线路相似,植物、动物和水生生物种类基本相同。

9.3.2 声环境

根据沿线有代表性 13个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西坑、田

心村、张家屋、畔头等 4 个敏感点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 类标准要求。包茶、江口新城、答桥、芳井村、天河村、肖家、洲上后排、永新县莲

州中学、萧水后排等 9 个敏感点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根据对沿线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在目前车流量的情况下,声屏障降噪量为 2.0~

5.3dB(A)。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7 页

9.3.3 水环境

⑴ 地表水环境

通过对公路桥梁跨越处的禾水河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禾水河水质现状良

好,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

⑵ 地下水环境

通过对公路 2处服务区处地下水水质监测表明:2处地下水中 pH值、氯化物、、总

硬度、氨氮、石油类、总大肠菌群 6项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

⑶ 服务设施排水

评价期间对敖城收费站管理所和永新服务区排水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敖城

收费站管理所排水能够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永新服务区

排水中子 pH 值、总磷、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能够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氨氮有所超标,超标 3.37-3.59 倍,氨氮超标原因主要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时

间较短,且服务区污水发生量较少,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所致,建议各服务设

施管理人员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保证各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行,以使各污水处理设

备排水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根据本次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公路跨越的禾水河 pH值、悬浮物、高锰酸盐指

数、NH3-N、石油类共 5 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

9.3.4 环境空气

敖城收费站管理所和莲花收费站管理所 2 个监测点的 PM10、NO2均达到《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拟建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9.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4.1 生态

(1)对植被及陆生植物的影响

与原环评阶段相比,公路总占地面积和占用林地、耕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植被类型

与动植物种类与原环评阶段基本不变,对生态的影响略小于原环评阶段。

工程占地将对评价区内植被造成一定影响。吉莲高速公路占地永久占地总面积

696.62hm2,工程占地类型中以暖性针叶林为主,占总占地面积的 56.60%。自然植被中主

要是以马尾松林为主的暖性针叶林,经济林也占有一定比例。

与原环评线路的占地类型相比,永久占地总面积减少了 65.93 hm2。原环评线路占用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8 页

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为 415.2 hm2,比例约为 44.39%,实际占用林地约为 394.3hm2,减少

了 20.9 hm2,实际占用耕地的面积为 219.02hm2,比原环评线路减少了 59.3 hm2。

吉莲高速公路永久占地导致生物量损失约 3.18511 万 t,其中性针叶林的生物量损失

最大,为 29347.75t,占总损失生物量的 92.14%,而水体中生物量的损失量最少,为 20.9

t,仅占总损失生物量的 0.07%。吉莲高速公路建设后,除公路路面、建筑物及硬化防护

措施外,对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域、沿线设施区域、临时工程区域等用

地,都将进行植被恢复。通过植被恢复措施,因工程永久占地损失的生物量能得到一定

程度的补偿。公路绿化效果有一个逐步变好的过程,随着营运后会植被的逐步恢复,工

程对区域植被生物量的损失程度会逐渐降低,其影响程度是能够承受的。

项目评价区内的物种多为常见种和广布种,仅有国家 II级重点保护植物樟树,没有

狭域分布种和地区特有种。江西是我国樟树分布中心之一。沿线可见天然更新的幼樟树

和樟树绿化苗木,但较大的樟树皆分布于村落边。施工期采取了护栏等保护措施避免作

业活动的对大樟树的影响。公路为线状结构,宽度不是很大,几乎不会对植物种子的散

布造成影响,因而在运营期间不会影响公路沿线的植物的生殖与更新。总之,吉莲公路

的建设和运营不会使沿线植物多样性组成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变,也不会使某种植物灭绝,

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某种植物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更新。

项目评价区内共发现古树 2 株,位于 K5+600 处的 1 株樟树,离公路中心线距离超

过 50m;位于 K31+000 处的 1 株三角槭,离公路中心线距离小于 50m。工程施工阶段注

意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在 K31+000 路段通过收缩边坡,对沿线古树进行了避让,

公路不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公路运营期间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及

可能存在的交通事故对其造成的影响。另外公路修建在沿线形成的裸地有可能形成外来

物种的入侵近道,使其最先侵入并形成单优种群落,影响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降低了

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公路沿线未发现有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但对于可能存在的外

来种入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公路建设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会迫使它们迁移

到非施工区,但对其生存不会造成威胁。鸟类和兽类受施工噪声干扰将被迫离开原来的

领域,当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

营运期交通噪声和夜间车辆行驶时灯光对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造

成公路两侧区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并向附近地区转移,但影响较小。对评价范围陆生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29 页

动物而言,工程占地将减少动物的生境,评价范围陆生动物在公路两侧主要以个体形式

存在,且栖息生境较广,受公路施工、营运影响可以迁移到附近栖息地,公路建设对其

影响程度有限。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高速公路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水环境的污染。项目运行期间,污染

物随路面径流而进入禾水河等水体,但由于路面径流已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了相应

的工程措施,如排水沟等,路面径流通过排水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经过降解或沉

积,其浓度对河流水体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目前的水质类别,跨越主要水体的桥梁均

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项目运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很小。营运期公路服务设施各类

废水均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且不直接进入公路沿线水体,对上述河流或湖泊鱼类不会造

成不良影响。

(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公路沿线地区农业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较高。吉莲高速公路永久性占用

耕地面积 219.02hm2 ,较原环评阶段减少了 59.3 hm2,从工程占用耕地的绝对数量上来

看,工程建设对沿线的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公路工程永久占地导致的年粮食损失

为 1524.9吨,被占用耕地丧失了原有的农业产出能力,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有一

定影响。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公路养护单位应增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做好公路

用地范围内的水土地保持工作。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路段,

应采取生物、工程等综合措施,做好防护工作。同时,要做好公路用地范围内边坡、荒

地的植被防护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②按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要求,继续完成公路边坡、中央隔离带、互通立交区以及

服务区等范围内的植树种草工作,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等目的。

③对于边坡、取土场和弃土场、施工便道、隧道口等植被尚未完全恢复的地方,加

快植树种草工作,尽快使植被得以恢复。

④进行植被恢复时,只能使用当地乡土植物,禁止使用任何外来物种。

⑤过水涵洞及通道应及时清除积水、清淤,以保障灌溉水系的通畅及周边居民通行。

○6对防护工程和绿化工程进行养护。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0 页

9.4.2 声环境

(1)江西省吉安市环境监测站在监测期间,记录了该高速公路车流量,目前泰和枢

纽互通(K0+000)~吉安西互通(K9+250)、永新互通(K56+967)~永新西互通(K76+200)、

莲花互通(K96+078.861)~界化垄(终点 K106+464)车流量分别为 4380pcu/d、3387 pcu/d、

2970 pcu/d,为工程营运近期设计车流量的 33.0%~51.6%、中期设计车流量的 19.9%~

31.2%。

(2)建设单位对蒋坊、西边村、田心村等 41 处声环境敏感点设置声屏障,共长 7519

延米。全全线声屏障材质主要为镀锌钢复合材料。从 24小时噪声监测记录的车流量结果

看,噪声值与车流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K60+000(岭富村附近)路肩处昼间噪声为

55.7dB~62.6dB,夜间噪声为 53.6dB~56.8dB,夜间噪声超出 4a类区标准限值,该监测

点全天噪声峰值出现在 17:00~19:00,夜间超标原因是监测点设置在路肩处,距离噪声

源较近,所以造成交通噪声夜间超标。

(3)评价范围内有 58个敏感点,其中位于 4a类区有 32处(其中 4a 类区后排房屋

为 2类区),位于 2类区有 25处。本次评价根据营运中期设计车流量对沿线敏感点交通

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

⑴ 营运近期

同时执行 4a、2 类标准的 33 处敏感点中,4a 类标准区域,昼间均达标,夜间 23 处

超标,超标 0.1~4.3dB(A),最大值出现在溶田,超标影响人口 655 人/131 户;2 类标

准区域,昼间 1 处超标,超标 0.5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夜间 31 处超标,

超标 0.4~4.8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超标影响人口 3420 人/684 户。

执行 2 类区标准的 25 处敏感点中(其中学校 1 处),昼间均达标,夜间 10 处超标(学

校 1 处),超标 0.2~4.0dB(A),影响人口 560 人/112 户。

营运近期噪声预测采用的是目前实际的车流量,该车流量占营运近期交通量的

67.2%,通过现场监测,沿线敏感点噪声监测值均未超标。建设单位已对 40 处敏感点设

置了声屏障,在现有交通量下,声屏障可降噪 2.0~5.3dB(A),实际声环境质量优于营

运近期预测结果。

⑵ 营运中期

同时执行 4a、2 类标准的 33 处敏感点中,4a 类标准区域,昼间均达标,夜间 31 处

超标,超标 1.2~8.5dB(A),最大值出现在溶田,超标影响人口 970 人/194 户;2 类标

准区域,昼间 28 处超标,超标 0.3~3.9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夜间均超标,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1 页

超标 1.2~7.9 dB(A),最大值出现在栗溪村(1),超标影响人口 3465 人/693 户。

执行2类区标准的25处敏感点中(其中学校1处),昼间9处超标,超标0.6~3.1dB(A),

夜间 22处超标(学校 1 处),超标 0.4~7.3dB(A),影响人口 1035人/207 户。

(6)噪声防护措施

①营运中期(2022)有 54个敏感点(53个居民点和 1所学校)噪声超标,在 42处

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8500m,费用约 2550 万元,在 26 处敏感点设置通风隔声窗,费用约

201万,预留 100万元噪声防护费用,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2851万元。

② 目前工程在洋瓦、蒋坊、下边村等 41 处声环境敏感点路段设置了声屏障,总长

7519延米。通过现场监测表明,现阶段沿线敏感点交通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根据运营中期噪声预测结果,在采取了上述声屏障措

施后营运中期沿线 28 处敏感点尚有可能噪声超标,因此营运中期应在 28 处敏感点补充

采取降噪措施,其中在 6 处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780 延米,费用约 234万元,对 22处敏感

点(营运中期已设置声屏障后还不能达标的敏感点以及距离公路较远设置声屏障效果不

明显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措施,设置通风隔声窗 177 户,费用约 177 万,另外工

程预留 100 万元噪声防护费用,对营运中期监测超标的敏感点增设、加长声屏障等降噪

措施,对已有声屏障加强维护管理和更换,新增噪声防治费用总计 511 万元,运营期应

根据监测结果对超标敏感点的降噪措施应及时调整或补充。

③ 执行噪声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实需要调整或补充采取的声环境保护措施。

④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限制性能差的车辆上路,规定车

辆经过城镇及学校敏感点附近路段禁止鸣笛,并经常养护公路路面,保证平整度。

9.4.3 社会环境影响

⑴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以及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主要承担区

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在线路布设上均考虑了对所经县市城市

规划区的避让,路线走向基本是在各县的乡村地带布线,与各县城市规划区不产生冲突。

公路与项目直接影响区内的各县城市规划区的距离均在 2公里以上。对乡、镇区采用“远

而不离,近而不入”的原则,走乡镇规划区的外缘。确定的路线走向距镇区外缘(天河

镇、敖城镇)最近距离约 700~800m,其它城镇距离一般均在 1500m以上,路线总体走向

符合沿线乡镇发展规划。

⑵ 本项目造成沿线农村各乡镇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幅度在 0.12~4.21%之间,其中造

成莲洲乡和台岭乡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较多。这将会给沿线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2 页

农民的收入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进一步增加。本工程除在设计施工

中应重视减少占地和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外,当地各县国土资源部门也应充分利用本

项目建设所缴纳的土地开垦费开发土地资源,维持区域耕地数量平衡,在此基础上本项

目占用耕地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⑶ 原环评阶段工程拆迁房屋面积 88290m2,受影响户数 410 户,工程实施后拆迁房

屋面积 28520.33m2,受影响户数 190 户,通过路线优化调整,减少了房屋拆迁面积和受

影响户数,根据现场调查,拆迁的主要是沿线农民的房屋,拆迁户大多在本村就近安置。

目前项目拆迁安置均已完成。

⑷ 施工期未发现公路压覆矿产资源,未破坏沿线矿产资源。

⑸ 项目施工中,路线方案、互通、取土场和弃土区布设均未对沿线县、市、省级各

级文物保护单位产生不利影响。

9.4.4 水环境

(1)公路建成营运后,随着交通量逐年加大,沉落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

车辆油类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其他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

进入水体,对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等沿

线交通工程设施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也会对局部水体造成污染。

(2)公路主要桥梁日最大桥面径流量在 562-1341m3之间。在实际降雨过程中,其通

过路面横坡自然散排、漫流到排水沟或边沟中,或通过边坡急流槽集中排入排水沟的过

程伴随着河水稀释、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泥沙沉降等各种作用,路、桥面径流中污染

物到达水体时浓度已经大大降低。建设单位已在跨禾水河等 5 座桥梁两端设置污水收集

设施和事故池,桥面径流经沉淀后才排入水体,避免了桥面径流直接排入水体,同时,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收集在事故池中,可减少因发生危险

品泄漏而对大桥所跨越水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3)工程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导致的地下水水

位下降带来的环境问题,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漓水等对地下水环境

的影响。目前,施工期已结束,沿线隧道、桥梁均已建成,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已消

失。运营期,公路路面、桥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是路面、桥面径流中的污染

物如 SS、石油类等,这些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周围水体,对地下水的水质将会产

生一定的影响。因土壤层对其的天然阻滞作用较强,对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很小。

(4)水环境保护措施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3 页

① 在靠近禾水河、溶江路段附近设置明显标志,禁止过往车辆随意丢杂物。

② 禁止运输未经覆盖的煤、石灰和水泥等散货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物料散落污染

沿线水体。禁止漏油、漏料的罐装车和超载的卡车上路行驶。

③ 在吉安西服务区、永新服务区等 2处服务区每处设置 2套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

污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在永新养护工区和莲花养护工区各设置 1套污水处理设

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在 5 处互通收费站管理所和 1处主线收费站

管理各设置 1套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对各站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生

活污水直接进行处理,冲洗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后再进行生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回用作绿化用水或排放至附近沟渠。

④ 沿线服务设施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达标排放,保证污水

经处理后水质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每年不定期对各沿线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以确保其达标排放。

⑤ 在 6 座跨禾水河大桥桥梁两端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处理设施,运营期应加强对沿线

跨河桥梁桥面径流收集设施和沉淀池的巡查维护,及时疏通收集管线和更换老旧管线,

避免桥面径流或发生泄漏的危险品直接进入水体。

正常情况下,雨水沿桥面排水系统进入沉淀池,经沉砂处理后排放,此时沉淀池的

闸槽井处于开放状态,水流不经过缓冲池;危险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公路管理维护人员

及赶到现场,将闸槽关闭,危险品雨水或冲洗水进入缓冲池蓄存,针对危险品特性进行

后续处理。

⑥ 执行水质监测计划,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环保措施。

9.4.5 事故风险评价

公路营运期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所经水域路段发生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重大交通

事故的概率较低。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会对这些水域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影响,例如杀

死河流中的鱼类,毒害有机物质,严重危害用水安全。因此有必要从工程、管理等多方

面落实预防手段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备有应急措施计划,把事故发生后对水环

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应对水环境事故风险,应在 6 座跨禾水河大桥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处理系统,同时在跨越禾水河桥梁两端醒目位置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标志,加

强防撞护栏的设计,同时成立应急事故领导小组,配备事故急救设备和器材,制定详细

的事故应急计划,可以防止或减缓事故污染带来的影响。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4 页

9.4.6 环境空气

(1)工程营运期产生的空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中的 NOx。据监测显示 NO2

小时值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14-0.016 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日平均 0.12 mg/m3),同时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标准(日平均 0.08 mg/m3)。

(2)当隧道内出现堵塞时,车速和风速大大下降,洞内 CO 浓度将成倍增加且难以

扩散,从而对人体构成危害。另外,柴油发动机排出的碳烟及其它颗粒物将使洞内的能

见度大大降低,影响行车安全与人体健康。本项目设置的 4 个隧道进出口 500 米范围内

没有居民点,隧道内尾气基本不会对沿线居民造成影响。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①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塞车现象。

② 加强运输散装物资如煤、水泥、砂石材料及简易包装的化肥、农药等车辆的管理,

在高速公路入口处进行检查,运送上述物品需加盖蓬布。

③ 对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做好管养工作。

④ 在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管理所等服务设施内禁止对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就

地掩埋等处理措施,以免对区域环境空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9.5 公众参与

评价期间进行了两次网络信息公示,并对报告书简本进行了信息公示,评价期间以

现场张贴公示、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沿线居民、单位团体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期间共

发放个人调查表 200 份,有效回收 189 份,回收率 93.0%。

公众参与调查覆盖了全部受影响敏感点,公众参与调查具有合法性、有效性、代表

性和真实性。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本项目施工期、试运营期环境保护工作,91.8%的被调

查居民满意或基本满意,8.2%的居民表示无所谓;100%的被调查司机表示满意或基本满

意。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沿线居民的支持。

9.6 环境保护投资

⑴ 环境保护投资

根据影响预测结果和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分析,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主要

集中在施工期和营运期。评价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5 页

措施。

工程总投资 52.5 亿元,其中环保投资 13309.7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2.54%。环境

工程投资主要包括绿化、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及基本农田开垦、施工粉尘防治、噪声防治、

公路事故应急设施、各站区污水处理等费用。

⑵ 工程竣工验收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13 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12.27

发布,2002.2.1实施)和交通部 2003年第 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

要求,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应实行“三同时”,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应实行“三同时”,

并及时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

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汇总表见表 9.6-1。

表 9.6-1 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汇总表

环保项目 措施内容 数量 金额

(万元) 备注

生态保护及恢复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包括

临河路段防护及恢复) — 2320.3

含主体工程投资

桥梁、隧道施工防护工程 — 524.8

取、弃土场防护措施及恢复 29 处 628.8

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场地

防护措施及恢复 — 289.3

施工期临时水保措施 — 86.2

珍稀保护植物保护 - 2

公路绿化及景观 2835.1亩 4104.8

噪声防治

施工期 噪声防护措施 - 30

营运近、中期

声屏障 8500m 2550

隔声窗 201

预留噪声控制费用 — 100

水污染防治

施工营地设垃圾桶、化粪池 30 处 30 按施工营地数量进行调

施工期临时挡渣墙、排水沟等 - 110

生产废水沉淀池 30 处 30

收费站设置化粪池 1 处 1

服务区、养护工区生活污水生化

处理设备 11 处 860 列估

防撞墩、限速警示标志 - 80

跨越禾水河 6 座桥梁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处理系统 6 套 1200 列估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监控设施、应急抢救设备和器材 1 项 30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评价结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236 页

环境空气污染防

各施工标段至少配备 1 台洒水车进行

洒水抑尘 4 年 12 沿线集中居民点、学校

固体废物 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设置垃圾

桶集中收集 12 处 4.5

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附

近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9.7 总结论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符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以及江西省高

速公路网规划,项目的建设将缩短东部地区、中南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

离,有效的调整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对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均

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直接影响区内的吉安市、泰和县、吉安县、永新县以及莲花县的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

用水源保护区、自然历史遗产等产生不利环境影响。

对拟建公路沿线公众参与的调查表明,当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普

通群众、受影响居民普遍拥护该项目建设。

由于实际公路线路走向与原环评阶段(工可阶段)发生重大变更,本次项目变更环

境影响报告书对实际线路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工

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间将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施工期建设单位较好地

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政策,基本落实了原环评报告书及批复意见中提出的减缓措施

及建议,在工程建设期未造成重大环境问题,工程变更前后对沿线环境影响变化不大。

评价认为工程设计已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的环境工程设计方案在技术上、

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

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莲花段变更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

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