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A04-05

王励勤:遵循着父母“从小励志,勤劳一生”寄语和希望,在体 育事业中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40岁的他,见证和亲历改革开 放后中国乒乓事业蓬勃发展他出生于1978年,他与改革开放同岁,他便是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现上海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王励勤。刚刚过完40岁

生日的他,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乒乓球运动以及上海体育的发展,王励勤的奋斗故事,正是中国体育事业40年不断前行的一个缩影。 青年报记者 蔡创

1978年6月18日,王励勤出生在上海市闸北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不过和大多数家庭不同,这个男孩的姓随了母亲,姓王,母亲给他起名励勤。意在勉励他要勤勤恳恳,时刻记住要勤奋、勤劳。

“确实这个名字寄托了父母的希望,因为一个人的名字会伴随一生,尤其是怎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有这个意义在里面。从字里来分析,他们也希望我从小励志,勤劳一生,尤其是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从小树立这样一个美德,并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后来我也是一直遵循着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努力在体育事业中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王励勤说道。

要想成为世界冠军,除了努力刻苦训练之外,还离不开天赋,不过王励勤走上乒乓球这条道路颇为偶然。与刘国梁、孔令辉、邓亚萍等乒乓世家的子女不同,王励勤的成长是对乒乓球几乎一窍不通的父母一路引领过来的。

“包括我父母在内整个家族的人都没有从事体育运动,那会儿自己对于乒乓球确实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听说过。后来当我

上幼儿园的时候,大概是 1984年,区体校的教练来我们学校选拔好的乒乓苗子,因为教练觉得我比较灵活,反应也比较快,他们就问我喜不喜欢打乒乓球,我下意识地回答了喜欢,就通过那次接触,开启自己的乒乓球生涯。”王励勤回忆道。

这个教练,正是王励勤的启蒙教练——闸北区业余少体校沈益民。那时候,尽管蔡振华、江嘉良等国手依旧在世界大赛中所向披靡,但欧洲力量型男选手的弧圈球已经对我们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沈益民教练的选材思路是培养些人高力大的选手。王励勤有身高优势,协调性强,耐力好,有韧劲,无论从脑力还是体力上都是可造之材。因此沈教练决定收下这个小家伙,他觉得小王励勤“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完全是个小大人”。就这样,不到6岁的王励勤有些“被动”地跨出了自己的乒乓之路的第一步。

1990年,沈益民教练带着王励勤去参加河南安阳举行的“首届全国少年乒乓球夏令营”。王励勤一路杀入四强,半决赛前夜举行篝火晚会,但一场冰雹突如其来,大家纷纷躲进大客车里避雨,意外发生了,别人关窗户时太

急,王励勤的右手拇指被重重夹伤了。“当时感觉很疼,透过光隐隐地看到拇指已经出血了。后来回医务室一检查发现夹得很严重,指甲已经变得淤青,大夫说这个手第二天没法参加比赛了。后来跟教练组沟通了一下,自己也是很想参加这个比赛,所以后来是带伤上阵。”

就这样稍微做了包扎之后,王励勤又出现在场上,在场的运动员看了都为之动容。国家队主教练许绍发很少表扬人,但那一次例外,他告诉小王励勤明年的夏令营他不需要参加选拔,一定要来。

王励勤的刻苦和坚强,使得他从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夺得上海市少年体校冠军。1991年,13岁的王励勤进入上海队,师从王家麟。“那会进队也有很多要求,要在全国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才能进入上海队。全市就两个名额,我觉得能进去是很荣幸的,因为你只有进入专业化的训练,你才能在技战术水平上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随后凭借优异成绩,1993年,王励勤入选国家二队,两年后的1995年,入选国家一队,正式开启了通过世界冠军的征程。

结缘 走上乒乓球源于偶然

王励勤随后辉煌的运动员生涯已经不用过多赘述,三获世乒赛男单冠军,这在世界乒坛罕见,之前国乒只有庄则栋在世乒赛上有此佳绩,自王励勤之后,包括马龙和张继科在内的国手还未突破这一成绩。

随着马林、刘国梁以及王励勤的退役,现在的乒乓球早已成为了马龙、许昕、樊振东这批年轻人的舞台,时代发生了改变,运动员也在变化着,“他们在思想和性格上与我们那一代的球员还是有区别,这一代的球员性格鲜明,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情

绪表露出来,我觉得是好事,尤其是在项目的推广上。现在乒乓球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他们除了乒乓球训练比赛之外,生活中也更敢于展示真实的一面。这样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了解这项运动,从而让更多的人从事这项运动。”

随着运动员的个性在增强,王励勤坦言在管理上也要与时俱进,“原来我们在管理上相对比较严格,现在在团队上固然需要严格,但在个性化的管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让队员要学会自我管理,能够在完成训练和比赛的前提

之下,有一些个人生活的安排,让队员结合自己的事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公益事业、乒乓球推广方面的活动都可以。”

在王励勤退役之后,热爱乒乓球的他也没有离开这项运动,担任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的他,继续为乒乓球运动发光发热。在此期间令他感触最深的,便是第13届的天津全运会。“第12届全运会我是作为队员去参加,在实力上我们是有机会去争夺冠军,但遗憾在决赛中输给了八一队。上一届尽管自己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还是希望去弥补这个遗憾。”

最终王励勤如愿以偿,由许昕、尚坤和小将赵子豪组成上海男团,不负众望帮助上海时隔52年重新夺回男团的冠军,颁奖仪式上,所有的队员都把金牌挂在了王励勤的脖子上,“那一瞬间脑子有点空白,感觉很激动,可能比我自己去获得这个冠军要更加激动。我知道这4年是很艰辛的,我作为运动员,拿过全运会单打冠军,但团体冠军从来没有染指过。而且这次备战的过程比历次都要难,因为我们整体实力不是最强的,尤其在第二号甚至是第三号单打上和

其他省市比起来我们不仅没有优势,还有劣势。因此要想拿冠军,需要许昕保证非常好的状态,至少保证一分,最好拼下两分,而尚坤也要拼下一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

谈及经验,王励勤说道,“在乒乓球比赛上,我们常说不光是技术,只有在综合素养上超过你,才能赢你。现在都讲究团队,教练既要有专业素养,在运动心理、临场指挥等知识上也都要了解。这也是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队伍所要加强的,同时把好的方面推广到其他项目中去。”

转变 角色变化初心不改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