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看舟山如何画龙点睛 - zgsybepaper.zgsyb.com/page1/1/2018-03/21/03/2018032103_pdf.pdf · 干意见》等,打造现代临港工业体系,淘汰 落后产能企业30家,15家企业开展强制性

3综合新闻CHINA WATER TRANSPORT

2018年 3月 21日 星期三

责编 美编 肖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言献策。浙江舟山拥有世界罕见的深水良港,它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新区、浙江自贸区所在地;2016年由国务院批复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对于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出台的《舟山市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按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制订,目标直指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近日,舟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方案落到实处,还明确了 72个建设重点项目的责任分工表。

绿色发展一刻不停未曾放松

蓝天白云,碧海银滩。每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指数报告,舟山一直处于前三。有人会说,主要是舟山海洋气候所致,其实舟山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方面一直未曾放松。

开展绿色经济培育行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出台《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产业布局规划》、《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船舶工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打造现代临港工业体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30 家,15 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企业 145家。

新能源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10余家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 50 兆瓦。世界首台 3.4 兆瓦 LHD 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首套 1兆瓦的发电机组已正式并入国家电网,累计上网发电量接近 70 万千瓦时。浙江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 25 万千瓦的国电舟山普陀 6号开工建设,计划 2018年底竣工投产。

让舟山好空气口碑永存,全力打好治气攻坚战。配合长江经济带化工专项整治行动,突出石化、涂装等重点行业 VOCs 治理,

去年完成 7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淘汰燃煤锅炉 41台、1601辆老旧车;率先建设完成并试行国内首例大型原油装船油气回收项目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浙江省率先实现所有港口船舶排放控制区全覆盖。

树立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海陆生态统筹,开展蓝色生态屏障建设行动,落实《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方案》,《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形成以国家级示范区为核心,覆盖舟山重点海域的示范区建设格局。

率先制订《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钓、贝藻类捕捞等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和“一打三整治”行动,累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 2301艘。

推进生态修复,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2017 年舟山市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全年共投入资金 2714 万元,放流大黄鱼、厚壳贻贝、海蜇、曼氏无针乌贼等苗种 13.77 亿尾(粒),超额完成该省下达的年度指标任务。组织实施农业部、省政府领导参加的

“2017 舟山渔场增殖放流”大型活动,放流大黄鱼 1000 万尾,为历史之最。严控陆域污染源入海,强化入海排污口整治,目前 43个不规范入海排污口全部完成专项整治。

江海联运一以贯之持续推进

记者了解到,方案总体要求以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和“海上花园城市”为新使命,以自贸试验区为开放平台,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能力提升为重点,以服务功能拓展为核心,以海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先行先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战略支撑作用。

以“7234”工程为主要抓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呈现加力加速的良好势

头。所谓“7234”工程,即打造七大基地 :铁矿石储运加工基地、油品储运加工基地、集装箱中转物流基地、粮油储运加工基地、煤炭中转储运基地、中澳现代产业园、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基地;做强两大支撑 :江海直达运输船队、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好三大平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进四大合作:沿江合作、沿海合作、省内内河合作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国际合作,全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去年,仅七大基地完成江海联运重大项目投资 501.72亿元,同比增长 213.58%。

截至 2017 年底,已建成 10—30 万吨级大型航道 9 条、30 万吨级 3 条,船舶通航能力与效率大幅提升。全年进出港船舶 78.63万艘次。

区域港口合作进一步深化。舟山与长江沿线主要港口间合作不断推进,与重庆、武汉、马鞍山、南京等 20余个沿江主要港口城市达成《江海联运武汉共识》,围绕物流体系建设、江海直达运输、市场有效对接、信息互联互通、谋划共同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着力培育江海直达运输市场。聚焦“海进江”“江出海”货源组织,舟山市政府组织人员 10 余次深入重庆、武汉、马鞍山、九江等地开展调研,完成长江矿石等散货江海联运体系研究。

围绕内贸集装箱、农副产品冷链、商品汽车滚装、港口储运贸易等一批合作洽谈项目,组织力量攻坚,全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目前,已与武汉航运交易所、马钢集团、长航滚装等签订有关合作协议。协同浙江省海港集团,加强与沿江重要节点港口对接,加快大宗散货沿江战略布局,已完成太仓一、二期股权收购,与上港集团、马钢集团等协商航线和服务。

内联外畅一心推进交通建设

3 月 12 日下午,建桥工人正在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大桥施工猫道上进行最后的安装

施工,随着猫道施工的完成,大桥主缆的架设已进入倒计时。

今年 1 至 2 月,526 国道秀山大桥工程完成投资 8010 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开工累计完成投资 20 亿元,占总投资的 74.9%。

通过一年攻坚打基础、三年行动出成效、五年会战大变样,打造多元、立体、无缝、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补齐短板、拉高标杆,实现从交通末端—交通节点—海上交通枢纽的华丽转身,这是去年 4月打响的舟山市交通大会战动员大会提出的目标。

接轨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通道。舟山目标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为主轴,串联舟山群岛新区、现代化港口城市宁波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义乌三个城市,深入融合大通道沿线城市间的开放合作,借力“义新欧”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舟山辐射范围、领域和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舟山市交通投资年均增长要达到 10%以上,累计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880 亿元,其中,公路、铁路、客货运枢纽等陆路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累计约 820亿元,航道、锚地、码头等水上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累计约 50 亿元,空港类项目约 10亿元。

今年 1 至 2 月,交通大会战 92 个攻坚项目已完成投资 11.65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 113 亿元的 10.3%,其中 2 月完成投资5.25 亿元。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完成全线初测、初勘工作;基本完成陆域、海域线位研究工作。

普陀山机场改扩建和航空产业园配套设施项目。新建国内航站楼初步通过地方验收,完成国际口岸一期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完成施工单位临时用房 80%,临时施工道口开始设备安装,完成搅拌站场地平整。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截至 2018 年 2 月底,开工累计完成投资 53.9 亿元,占总投资的 33% 。实施陆岛码头专项提升工程 。2018年新开工项目 17个。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需要苦干实干。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舟 山 市 将 从组 织 领 导、项 目 支 撑、政 策 支 持 三 方 面实 施 强 有 力 的 工 作 保 障 ,以 建 好“ 四 个舟山”为目标,以打好“五大会战”为载体 ,勇 往 直 前 ,砥 砺 奋 进 ,为 这 项 事 关中 华 民 族 长 远 利 益 的 国 家 战 略 努 力 拼搏。

看舟山如何画龙点睛□ 特约记者 林上军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本报讯 (全媒记者 龙巍 通讯员 张超贺波 庄秋万 董少锋)3月 19日,记者从湛江海事局获悉,连日来该局部门持续强化夜间海上巡查,严厉打击不按规定航行、停泊、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了“新豪 XX”

“海安 XX”“海润 XX”“德泰”“胡海工 XX”“爱奋 XX”等多宗违法违规船舶,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威慑力,全力保障辖区安全形势稳定。

夜间巡查行动中,由湛江海事局执法人员重点巡查航道转向点水域、中科炼化施工区水域、宝钢湛江基地码头水域、第二引航锚地、大黄江口等复杂水域,对港内通航秩序、船舶锚泊及作业情况进行突击检查,适时对船员开展实操检查,重点检查船员对湛江港航行规则的掌握情况、船员值班瞭望情况和货物积载情况。提醒船员要深刻吸取相关事故教训,加强值守,切实遵守港内航行规则,遵从 VTS的指挥,防止事故和险情发生。

除夜间巡查外,湛江海事局充分发挥 VTS和智慧海事平台作用,密切监控船舶航行。将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与现场巡查监管相结合、白天监管与夜间监管相结合、水上监管与岸上监管相结合,强化与基层海事处及海事处之间的联动,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乐)为贯彻落实中小型船舶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的要求,3 月 19 日,九江海事局组织审核员对 11 家重点航运公司实施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见上图),共查处问题 56个。

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开展中小型船舶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九江海事局认真贯彻落实,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重点

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每到一家公司,检查人员一是向公司

管理人员宣传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对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的建立及运行、船舶的岸基支持及登轮检查、船舶动态监控、船员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三是结合水上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推动各航运公司建立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层层

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四是督促各公司认真落实国务院安监总局关于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要求。

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与公司管理人员商讨解决办法,提出了处理意见。结合监督检查,对涉及危险品运输的航运公司,检查人员还对岸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了水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集中宣传教育。

本报讯 (全 媒 记 者 龙巍 通讯员 陈世达)近日,海南海事局委派三亚海事局与南海救助局联合在三亚海上旅游船密集活动区域开展海事救助空中巡航,三亚海事局执法人员与南海第一救助飞 行 队 派 出 的 人 员 和“B-7358”救助直升机联合开展了本次巡航。

据了解,自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建立沿海空中巡航救助联动机制以来,海南海事局与南海救助局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推动联动机制的建设,确定了专人专项工作联系机制,积极开展 2018 年海事救助联合空巡工作。

本次空中巡航历时 2 小时,巡航小组分别对红塘湾、三亚湾、检疫锚地等海域进行了巡查,重点巡查水域通航安全情况,船舶锚泊秩序,助航标志情况以及三亚辖区游艇、高速客船等航行情况;并在预定海域进行了扇形搜救法,扩展方形搜救法等的演练。巡航结束后,海事执法人员与专业救助人员还针对巡航、救助等相关工作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探讨。

本报讯 (全媒记者 甘琛 通讯员 林永春)近日,烟台航标处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为航标设备检验检测中心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烟台航标处航标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能力建设取得崭新成果,得到了专业界高度肯定。

航标设备检验检测中心是我国航保系统内第一个专业化航标设备检测实验室,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 2011 年投资建设。 2012 年正式建成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烟台航标

处遵循检验检测技术工作的科学规律,持续加强检测中心的能力建设,调配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加强人员培训,精心做好设备仪器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标准学习和检测方法研究,根据国家关于检测实验室的相关准则和要求,建立完善检验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2017 年,烟台航标处正式向 CNAS提交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可申请,顺利通过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 2018 年 2 月 5日,获得正式批准。

航标设备检验检测中心的建成是海

事系统实施“三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辖区乃至北方海区航标设备检测与管理、航标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取得,标志着检验检测中心所申请的项目具有完全合格的检测能力,可正式对外出具带有 CNAS 认可标识和 ILAC-MRA/CNAS标识的具备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对于落实航标设备的检验检测、提高航标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促进航标技术进步、实现航海保障正规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烟台航标处检验检测中心获CNAS资格认证

本报讯 (全媒记者 甘琛 通讯员 杨红帅)3 月 19 日,记者从北疆海事局获悉,去年年底以来,该局开展辖区内贸集装箱船载危险货物集中检查,有效打击了内贸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行为。据统计,截至目前,集中检查期间,北疆海事局共实施内贸集装箱货物开箱查验 100 箱,涉及承载船舶 20 余艘次,查获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行为 18 箱次,送检 6 箱次,实施行政处罚 6 起,处罚金额65.4 万元,涉及烧碱、苯酐等危险货物,托运时谎报为陶瓷熔块、工业盐等品名。

2017 年,北疆辖区内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 412.1万 TEU,主要涉及的航运公司有中远海运、安通物流等内贸班轮公司,内贸集装箱装卸港口有天津港集装箱等五家集装箱码头公司,为保证辖区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安全,北疆海事局积极联系辖区各内贸集装箱船舶海运公司、各集装箱码头公司和天津港中化危险品物流有限公司,建立和优化内贸集装箱货物海事查验流程,明确各方职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下一步,北疆海事局将形成内贸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查处以及开箱查验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天津港集装箱危险货物运输持续稳定。

北疆海事集中检查内贸集装箱船

九江海事开展重点航运公司监督检查

三亚海事局联合南海救助局

开展海事救助空中巡航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树海)近日,记者从 2018 年江苏省盐城市地方海事船检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 年盐城地方海事船检依法强化安全监管,全系统共救助运输船舶 17艘次,救助船员 11 人,搜救成功率达 100%;督促纠正油船和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缺陷 369项,占全省的 10.5%;积极配合船型办拆解老旧船舶 1847 艘,拆解数量占全省的 40%;辖区未发生水上交通责任事故和船舶污染水体事件。

2018年,盐城地方海事船检将运用系统性思维,深化平安海事等多项行动。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免费安装船舶 VITS终端,基本实现本市籍内河船舶安装全覆盖;强化危化品船舶申报和进出港口管理,报告率达到 100%;全面完成市水上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化二期工程,有序推进 5个县级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全面推广“1+N”执法模式改革,深化船员管理改革;推进船员“口袋工程”,建设标准化的船员远程计算机终端考试考场和船员实操考试基地。

湛江海事强化夜间巡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联学联做”构建船舶治理新格局

本报讯 (全媒记者 甘琛 通讯员 马晶鸽 聂晓)3 月 20 日,记者从秦皇岛海事局获悉,该局与 CCS(中国船级社)秦皇岛分社通过开展基层党支部“联学联做”特色共建活动,使双方人力、技术和信息等优势资源实现了交流共享,在保障船舶安全工作中更好地形成了合力。

据悉,双方通过共建共享,提升了安全保障。双方建立了优势互补的业务合作机制,东港海事处邀请验船师参与船舶安全检查、现场检查等活动;CCS 秦皇岛分社营运处发挥其在国际公约、规则及船舶检验规范等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资深验船师作为海上监管技术顾问,为海事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保障。双方还建立了互动交流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海事业务人员、验船师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同时拓宽了双方的人才培养渠道。双方还建立了便捷互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使海事部门 FSC 和船检质量监督检查涉及的船舶安全信息、IACS(国际船级社协会)技术动态信息等,在基层单位间及时便捷地互通共享,辖区船舶安全综合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本报讯 (通 讯 员 宋 俊 生)3 月春暖花开,为加强特殊时段乡镇自用船舶安全管理,防止发生自用船非法载客现象,3 月 20日,长江铜陵海事处执法人员到辖区老洲西江无人洲、成德渡口等水域开展巡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渔船、农用船、自用船等乡镇非运输船非法载客行为。

巡查中,执法人员要求乡镇做好自用船安全宣传,并对下一步开展非运输船“船员流动课堂”进行了协商。

长江铜陵海事处巡查无人洲防止非法载客

盐城地方海事局去年水上搜救成功率100%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