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怎识“联”滋味 -...

1
主编:郭瑞 电话:010-82296734 编辑:钟原电话:010-82296569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KE GAI YAN JIU 2017年3月8日 建设课程 推动课改 12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之后,有人 建议策划《中国对联大会》,寻找对联 界的“武亦姝”。这一下,将话题拉向 了中小学对联教育。 在儿童的启蒙阶段,进行对联、 诗歌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古已有 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课”。 这是所有私塾的基础课、必修课。 可见,那时的教育有一个共识:少年 应识“联”滋味。 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和整理对联 书目,却从未见过一本“对课”的教材, 不知道教书先生是怎样教对联的。鲁 迅的老师寿镜吾出“独角兽”,鲁迅对 “比目鱼”,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其实,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片段。我由此想到, 先生们的“对课”是很率性的,没有固定 的章法,各有套路,但学习的效果十分 明显。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那 些大师级的人物,于诗词楹联都不是外 行,相当多的都还是大家。 如今,我们建立学校,倡导新学, 早把“对课”抛到脑后。过了百八十 年,大兴国学,让诗词楹联进校园,有 些爱好和熟悉对联的语文教师,率先 开设了对联课,反响很好,坚持了下 来,有的成为优秀楹联教师,有的学 校成为“对联教育基地”,也因此多了 一份荣耀。 我去过几所中小学,听过几节对 联课,为之感动、为之喝彩,也为之思 考: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符合教学 规律,又符合对联规律。一言以蔽 之:少年怎识“联”滋味? 系统性与阶段性。理论上讲,学 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是 对联教育的范围,学生在这一成长期 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利于语文教 学,培育母语感情,增强文化自信,提 升民族精神。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和经历有限,只适合背诵一些东 西;而到了高中,学生又面临高考,时 间和精力也很有限;因此学习对联, 可能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 年级最为合适。小学五年级之前主 要做文字准备,五、六年级重点学习 字词和对仗,初中一、二年级学习平 仄和作法,让对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 入门,不要一开始就让平仄把他们挡 在门外,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对联教材与语文课本。近年来, 各种针对中小学生的对联读本、教程 类出版物不下40种,各学校的自编 教材更是难以计数。这些教材的共 同特点是自成系统,另起炉灶,与语 文课本关系不大;就其体例而言,多 数是成人教材的简化、口语化。这样 的教学,将大部分语文教师排除在 外,只有一些入门不久的教师能担当 重任,而一些学生可能并无太大的兴 趣,致使对联教学缺少活力。我认 为,对联教材应围绕语文课标编辑, 使对联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和 扩展。这样,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担任 “对联教师”的角色,解决了师资问 题,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对联,也变 得轻松许多。 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这里说 的课堂教学,是正常的语文课之外, 带有讲座式、答疑式的教学手段,是 语文课上关于对联零散知识的串讲 和总结,有中心,有主题,自由发挥, 生动活泼。在对学生普及教育的基 础上,教师发现“尖子”,给予特殊指 导,让学生学出兴趣,学会自学。 学习知识与走向社会。古人的 训诫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今 天的话说,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理 论实践相结合。对联的实用性和社 会化功能,已经决定了学生必须“走 出去”。走向哪里?一是到当地和附 近的文化景点,到那些有古建筑、有 楹联、有故事的地方,从抄录楹联和 诗词碑文等方面开始,实录、释疑、讨 论、鉴赏,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好习 惯,受用终身。二是在春节期间采 风,学生记录所能见到的春联,比较 优劣,评出精品,学习应用;即使见到 的春联多数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也要 抄录、比对,这些内容、对仗、平仄方 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对联写作会 有警示作用,也是一份“教材”。 我生之也晚,不知“对课”为何物, 而新时代的中小学对联课程建设也一 直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为了传承对 联文化,让学生徜徉在“联海”之中,还 有赖于教师的实践和创造。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 国楹联学会创建人) 摸索“对课”为何物 常江 专家视点 少年怎识 少年怎识 滋味 滋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征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 教育工作者,做好传承、普及、弘扬工作 义不容辞。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开设哪 些课程?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又有 哪些经验?周刊将陆续推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系列选题,选题将涉及诗词、 对联、书法、儒学、经典诵读、文言读写、 地方剧等课程,欢迎各学校和教师投 稿,介绍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方 法和经验,周刊将择优选登。 来稿2000字以内,请注明联系方式。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的课程 张瑾颖 周黎霞 小小一副对联,引出文化万千。如今,许多学校都开发了楹联校本课 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活动,积极打造楹联视觉文化,并把楹联写在校 园的各个角落。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对联规律? 本期,我们关注以下几所学校的实践探索。 2003年起,学校就开始创新楹联教育理 念,营造浓厚的楹联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特 色校本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教育 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校园中,各建筑物的门柱悬挂着由全 国26位著名楹联家、书法家撰书的牌匾, 一副副或隽秀、或飘逸、或端庄的古朴联 墨,浸润着学子的心田。宣传栏中,《楹联 知识》《楹联故事》《楹联专栏》等向学生展 示着楹联发展的历史、楹联趣味和楹联艺 术,图文并茂。佳作栏内,张贴着学生获 奖的对联作品。班级里,教室两边挂着励 志联,催人奋进。各层楼梯口悬挂着“诚 信为人,绵延道德三千字;义仁处世,谱写 文明一部书”“友善飞歌,夏酷冬寒知冷 暖;和谐竞彩,南来北往尽亲情”等对联, 激励学生成为诚信、友善的优秀少年。校 门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学生撰写的每周 一联,闪耀着高中生青春智慧的火花。 2005 年,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 对联入门》,作为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每 两周一节课,教师讲授关于对联历史、格 律、创作与欣赏等内容,以历史名联感悟对 联的艺术魅力,以对联故事导入讲解对联 的联律,以获奖对联赏析讲解对联的创作。 为了加强对联的积累,学校为高一、 高二学生编印了《高一经典名联诵读》和 《高二经典名联诵读》,早读时间诵读,感 受对联的声律美,领略对联语言的无穷奥 妙。教师还以对联闹课堂,引用对联“率 八千子弟,制章邯,灭暴秦,建王天下,金 瓯独霸归西楚;凭一瓣真淳,释刘季,悲垓 下,谢首江东,豪气长留在世间”,当作《项 羽之死》教学的导入;用“奋勇当先,勇破 秦关惟霸王项羽;足智多谋,智取咸阳看 高祖刘邦”,概括《鸿门宴》课文的主题和 主人公形象。课堂因此变得更加活跃,学 生也有了更多的思维碰撞。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 二、高三学生组建了楹联学社,开展丰富多 彩的楹联活动。博古论今的名家楹联讲座、 妙趣横生的对联擂台赛、励志奋进的每周励 志联征集、寻找春天脚步的春联征集等活 动,调动了学生胃口,也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校还定期举行“现场对联擂台赛”, 选出8个方阵进入复赛,每个方阵8个人, 评委现场展示对句;8个方阵,现场查阅资 料,潜心研究,一起对出最佳的对联,学生 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不摆谢师宴,对联谢 师恩”,高三学子以一副对联感谢师长,并 请书法家写成作品送给教师。两行文字, 一缕墨香,一片真情,绛帐春暖,学子品高, 书写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新篇章。 爱布教坛,薪火相传施化雨;联馨校 苑,李桃并茂笑春风。学校扎根楹联这片 沃土,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艺术殿堂, 品味楹联艺术的无穷魅力,楹联艺术之花 在学校灿烂绽放。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 “树木无私,唯期以春华秋实;育人 得法,所本为舜德禹行”。幽静的校园随 处悬挂着学生的优秀楹联作品,扑面而 来的楹联文化气息,展示着学校语文人 的教育成果。 其实,“联教”就是一种“诗教”。中 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可以起 到陶冶情操、熏陶气质的作用,使受教 育者形成温柔敦厚的品质。十年来,学 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开展楹联进校园 活动,走出了一条楹联教育的阳光 大道。 开展楹联教育,必须要有适合高中 学生的楹联教材。我与赵爱萍老师参 阅了大量对联资料,引用了古今大量对 联作品,编写了校本教材《对联教程》作 为楹联教育范本。去年,我们又对教材 进行了二次编写,收录了师生们创作的 优秀作品,深受学生喜爱。 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楹联讲座,每 月一次;在高二年级开设楹联课程,两周 一课时。课堂上,教师有讲、有练、有评, 楹联教学循序渐进,并为学生建立楹联 档案。 在“联教”的探索过程中,我把楹联 学习分为 3 种形式。 以《对联教程》为教材,教师从基本 的楹联知识讲起,教会学生掌握对联的 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积累创作对联需要 的素材,学会创作对联。 语文课上,教师或以对联为课文导 语,或以对联为课文结束语,或把对联与 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上诗 词选修课时,就把诗词与楹联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用对联表达诗词。再如,在上 《史记·项羽本纪》一课时,我用自己写的 一副关于项羽的对联,“风云渺也千秋, 叹垓下歌凄,乌江魂冷,英雄至此最悲 楚;胜败关乎一念,使项庄意逞,亚父谋 行,钟鼎凭谁偶姓刘”导入,营造生动活 泼的课堂氛围。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有楹 联。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 也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的人物、事 件中学习对联创作。例如,学生在寒假 创作春联,如“透窗花,观雪花,赏烟花, 花花相映;在人海,游书海,望云海,海海 交融”“玉杯贺岁声声喜;修竹映门节节 高”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许多丰富 多彩的活动,使楹联教育蓬勃发展。 在校报开设《诗联墨韵》师生联作选 登栏目,每月一期。由我做编辑,负责收 录审阅师生的诗联作品,并对作品进行 点评。比如,以“壁上诗书散古香”为下 联,向学生征集上联。学生王晓丽的对 句是“窗前雨露滴清响”,我点评:“对句 巧妙化用孟浩然的诗句‘竹露滴清响’, 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且出对句一动一静, 幽雅清静。窗前听雨,壁前读书,雨声点 点,书香袅袅,构成了非常美妙的意境。” 这样精彩的对句还有许多,就是在师生 的这种互动中楹联教育进一步得到了 深化。 如今,学校已连续举办了 4 届“爱花 护草文明警示语”征联活动,还举办了 “高考励志”“国庆古诗文诵读”“尊师重 教”等征联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对联 才华。 多年来,我深深感到,楹联文化春风 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逐渐地熏陶 学生有君子之风,校园氛围也随之典雅 和谐。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夏县中学) 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工具性价值、文 化价值、道德价值有利于积淀学生的 人文底蕴、培养语文素养、提高道德修 养。2009年,我们学校开始开发和建 设楹联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 造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积极打造楹联视觉文化,重 点设置了几个楹联教育集中展示区 域:传统文化长廊张贴历代文人的妙 语佳联,联墨长廊展示师生的优秀联 墨作品,楹联展厅展示学校楹联教育 的硕果。此外,学校还把楹联写在校 园的每个角落,一步一景,一景一联, 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建 筑的柱子上也悬挂着对联,如乐趣楼 对联“娄水引朝阳,看一片新荷小小; 墨香添乐趣,听几声雏凤清清”,梅品 楼对联“聚娄江灵气,气腾书卷三千 丈;得梅品清风,风动墨香十二时”。 每间办公室门口张贴着教师的嵌名 联,如音乐教师孙作诗的嵌名联“作曲 声声传妙韵;诗情句句表诚心”,室内 墙壁上挂着古代励志联,如“日月两轮 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各个功能 室装饰着对联,如武术馆内有“培育丹 心,习文自可胸怀志;弘扬国术,尚武 亦能德润身”,因景而生的楹联时时可 见,处处生春。 为了将楹联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制 定了《楹联教育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 楹联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建议,并组织骨 干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娄水联馨》,在 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系统 进行联律知识的学习。教师们积极探 索楹联课程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 “故事激趣—名联赏析—联律学习 —牛刀小试—点石成金”的楹联课 堂教学模式。 上课时,教师以历代楹联轶闻趣事 导入新课,同时引出故事中的名联进行 赏析,在赏析中引出相关联律知识,引 导学生掌握楹联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这样的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理论时的 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比 如,在学习平仄安排规律时,教师先以 郑板桥与童生韩镐论文的故事导入,引 出名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 润花”及“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 月花”进行赏析,再以之为例教学“平仄 交替、平仄对立、仄起平收”三个规律。 学生掌握了楹联特点后,教师通过修改 病联、对联寻亲、对句练习、成联创作等 形式让学生小试牛刀,循序渐进练习。 最后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创作的楹联 进行点评修改,通过不断地推敲字词, 切磋琢磨,点石成金,提高学生楹联作 品的水平。 学校在扎实课堂教学的同时,积 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实践活动,引 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楹联、运用楹联、 创作楹联。学校积极开展楹联大搜索 活动,引导学生在节假日搜集生活中 看到的各类楹联,回校后进行交流、点 评、赏析,发现错误的对联及时修改完 善;开展每周一联、对联考级活动,增 加学生的楹联积累;开展楹联擂台赛、 楹联故事会,激发学生学习楹联的兴 趣;开展各类主题征联活动,引导学生 走进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方方 面面,用楹联叙事抒情、表情达意。例 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楹联表达节 日祝福,如鸡年春联“课业勤攻,紫燕 翔空三小乐;晨光齐舞,金鸡亮嗓九州 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楹联表达 远足的喜悦,如学生为世博旅游撰联 “拥抱世博欢乐溢;旅游上海笑容飞”; 学生为沙溪古镇采风撰联“黑瓦白墙 飘雨细;古情今韵醉茶香”……学生用 对句两行,表达童心看世界的美妙,感 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带 来的快乐。 楹联教育课程,帮助师生将生命 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近年来,学 生参加全国楹联现场创作比赛、“诗词 中国”创作大赛、全国楹联夏令营等活 动频频获奖。今后,学校将进一步丰 富楹联教育课程,弘扬中华楹联文化, 传承祖国韵律的瑰宝。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新区 第三小学) 校园处处皆楹联 吴正平 “联教”就是一种“诗教” 张丹薇 课改研究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Feb-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主编郭瑞 电话010-8229673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zgjsbkgyjvip163com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zgjsbtpvip163com

K E G A I Y A N J I U2017年3月8日 建设课程 推动课改12版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之后有人建议策划《中国对联大会》寻找对联界的ldquo武亦姝rdquo这一下将话题拉向了中小学对联教育

在儿童的启蒙阶段进行对联诗歌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古已有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dquo对课rdquo这是所有私塾的基础课必修课可见那时的教育有一个共识少年应识ldquo联rdquo滋味

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和整理对联书目却从未见过一本ldquo对课rdquo的教材不知道教书先生是怎样教对联的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出ldquo独角兽rdquo鲁迅对

ldquo比目鱼rdquo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片段我由此想到先生们的ldquo对课rdquo是很率性的没有固定的章法各有套路但学习的效果十分明显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于诗词楹联都不是外行相当多的都还是大家

如今我们建立学校倡导新学早把ldquo对课rdquo抛到脑后过了百八十年大兴国学让诗词楹联进校园有些爱好和熟悉对联的语文教师率先开设了对联课反响很好坚持了下来有的成为优秀楹联教师有的学校成为ldquo对联教育基地rdquo也因此多了一份荣耀

我去过几所中小学听过几节对联课为之感动为之喝彩也为之思考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对联规律一言以蔽

之少年怎识ldquo联rdquo滋味系统性与阶段性理论上讲学

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是对联教育的范围学生在这一成长期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利于语文教学培育母语感情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精神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和经历有限只适合背诵一些东西而到了高中学生又面临高考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因此学习对联可能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最为合适小学五年级之前主要做文字准备五六年级重点学习字词和对仗初中一二年级学习平仄和作法让对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入门不要一开始就让平仄把他们挡在门外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对联教材与语文课本近年来各种针对中小学生的对联读本教程类出版物不下 40 种各学校的自编教材更是难以计数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自成系统另起炉灶与语文课本关系不大就其体例而言多数是成人教材的简化口语化这样的教学将大部分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只有一些入门不久的教师能担当重任而一些学生可能并无太大的兴趣致使对联教学缺少活力我认为对联教材应围绕语文课标编辑使对联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这样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担任

ldquo对联教师rdquo的角色解决了师资问题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对联也变

得轻松许多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这里说

的课堂教学是正常的语文课之外带有讲座式答疑式的教学手段是语文课上关于对联零散知识的串讲和总结有中心有主题自由发挥生动活泼在对学生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发现ldquo尖子rdquo给予特殊指导让学生学出兴趣学会自学

学习知识与走向社会古人的训诫是ldquo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dquo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对联的实用性和社会化功能已经决定了学生必须ldquo走出去rdquo走向哪里一是到当地和附近的文化景点到那些有古建筑有楹联有故事的地方从抄录楹联和诗词碑文等方面开始实录释疑讨论鉴赏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受用终身二是在春节期间采风学生记录所能见到的春联比较优劣评出精品学习应用即使见到的春联多数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也要抄录比对这些内容对仗平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对联写作会有警示作用也是一份ldquo教材rdquo

我生之也晚不知ldquo对课rdquo为何物而新时代的中小学对联课程建设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为了传承对联文化让学生徜徉在ldquo联海rdquo之中还有赖于教师的实践和创造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创建人)

摸索ldquo对课rdquo为何物常 江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1099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1099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1051099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09711050971

105097110509711051099

专家视点

少年怎识少年怎识ldquoldquo联联rdquordquo滋味滋味

ldquo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rdquo征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

教育工作者做好传承普及弘扬工作义不容辞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开设哪些课程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周刊将陆续推出ldquo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dquo系列选题选题将涉及诗词对联书法儒学经典诵读文言读写地方剧等课程欢迎各学校和教师投稿介绍设置ldquo优秀传统文化课程rdquo的方法和经验周刊将择优选登

来稿2000字以内请注明联系方式邮箱zgjsbkgyjvip163com

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的课程张瑾颖 周黎霞

系列

小小一副对联引出文化万千如今许多学校都开发了楹联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活动积极打造楹联视觉文化并把楹联写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对联规律本期我们关注以下几所学校的实践探索

2003年起学校就开始创新楹联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楹联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校园中各建筑物的门柱悬挂着由全国 26 位著名楹联家书法家撰书的牌匾一副副或隽秀或飘逸或端庄的古朴联墨浸润着学子的心田宣传栏中《楹联知识》《楹联故事》《楹联专栏》等向学生展示着楹联发展的历史楹联趣味和楹联艺术图文并茂佳作栏内张贴着学生获奖的对联作品班级里教室两边挂着励志联催人奋进各层楼梯口悬挂着ldquo诚信为人绵延道德三千字义仁处世谱写文明一部书rdquoldquo友善飞歌夏酷冬寒知冷暖和谐竞彩南来北往尽亲情rdquo等对联激励学生成为诚信友善的优秀少年校门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学生撰写的每周一联闪耀着高中生青春智慧的火花

2005年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对联入门》作为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每两周一节课教师讲授关于对联历史格律创作与欣赏等内容以历史名联感悟对联的艺术魅力以对联故事导入讲解对联的联律以获奖对联赏析讲解对联的创作

为了加强对联的积累学校为高一高二学生编印了《高一经典名联诵读》和

《高二经典名联诵读》早读时间诵读感受对联的声律美领略对联语言的无穷奥妙教师还以对联闹课堂引用对联ldquo率八千子弟制章邯灭暴秦建王天下金瓯独霸归西楚凭一瓣真淳释刘季悲垓下谢首江东豪气长留在世间rdquo当作《项羽之死》教学的导入用ldquo奋勇当先勇破秦关惟霸王项羽足智多谋智取咸阳看高祖刘邦rdquo概括《鸿门宴》课文的主题和主人公形象课堂因此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思维碰撞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二高三学生组建了楹联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活动博古论今的名家楹联讲座妙趣横生的对联擂台赛励志奋进的每周励志联征集寻找春天脚步的春联征集等活动调动了学生胃口也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校还定期举行ldquo现场对联擂台赛rdquo选出 8个方阵进入复赛每个方阵 8个人评委现场展示对句8个方阵现场查阅资料潜心研究一起对出最佳的对联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ldquo不摆谢师宴对联谢师恩rdquo高三学子以一副对联感谢师长并请书法家写成作品送给教师两行文字一缕墨香一片真情绛帐春暖学子品高书写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新篇章

爱布教坛薪火相传施化雨联馨校苑李桃并茂笑春风学校扎根楹联这片沃土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艺术殿堂品味楹联艺术的无穷魅力楹联艺术之花在学校灿烂绽放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

ldquo树木无私唯期以春华秋实育人得法所本为舜德禹行rdquo幽静的校园随处悬挂着学生的优秀楹联作品扑面而来的楹联文化气息展示着学校语文人的教育成果

其实ldquo联教rdquo就是一种ldquo诗教rdquo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ldquo诗教rdquo传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熏陶气质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形成温柔敦厚的品质十年来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开展楹联进校园活 动 走 出 了 一 条 楹 联 教 育 的 阳 光大道

开展楹联教育必须要有适合高中学生的楹联教材我与赵爱萍老师参阅了大量对联资料引用了古今大量对联作品编写了校本教材《对联教程》作为楹联教育范本去年我们又对教材进行了二次编写收录了师生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深受学生喜爱

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楹联讲座每月一次在高二年级开设楹联课程两周一课时课堂上教师有讲有练有评楹联教学循序渐进并为学生建立楹联档案

在ldquo联教rdquo的探索过程中我把楹联学习分为3种形式

以《对联教程》为教材教师从基本的楹联知识讲起教会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积累创作对联需要的素材学会创作对联

语文课上教师或以对联为课文导语或以对联为课文结束语或把对联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上诗词选修课时就把诗词与楹联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对联表达诗词再如在上

《史记middot项羽本纪》一课时我用自己写的一副关于项羽的对联ldquo风云渺也千秋叹垓下歌凄乌江魂冷英雄至此最悲楚胜败关乎一念使项庄意逞亚父谋行钟鼎凭谁偶姓刘rdquo导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有楹联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也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的人物事件中学习对联创作例如学生在寒假创作春联如ldquo透窗花观雪花赏烟花花花相映在人海游书海望云海海海交融rdquoldquo玉杯贺岁声声喜修竹映门节节高rdquo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楹联教育蓬勃发展

在校报开设《诗联墨韵》师生联作选登栏目每月一期由我做编辑负责收录审阅师生的诗联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点评比如以ldquo壁上诗书散古香rdquo为下联向学生征集上联学生王晓丽的对句是ldquo窗前雨露滴清响rdquo我点评ldquo对句巧妙化用孟浩然的诗句lsquo竹露滴清响rsquo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且出对句一动一静幽雅清静窗前听雨壁前读书雨声点点书香袅袅构成了非常美妙的意境rdquo这样精彩的对句还有许多就是在师生的这种互动中楹联教育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如今学校已连续举办了 4届ldquo爱花护草文明警示语rdquo征联活动还举办了

ldquo高考励志rdquoldquo国庆古诗文诵读rdquoldquo尊师重教rdquo等征联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对联才华

多年来我深深感到楹联文化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逐渐地熏陶学生有君子之风校园氛围也随之典雅和谐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夏县中学)

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工具性价值文化价值道德价值有利于积淀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语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2009 年我们学校开始开发和建设楹联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积极打造楹联视觉文化重点设置了几个楹联教育集中展示区域传统文化长廊张贴历代文人的妙语佳联联墨长廊展示师生的优秀联墨作品楹联展厅展示学校楹联教育的硕果此外学校还把楹联写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一步一景一景一联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建筑的柱子上也悬挂着对联如乐趣楼对联ldquo娄水引朝阳看一片新荷小小墨香添乐趣听几声雏凤清清rdquo梅品楼对联ldquo聚娄江灵气气腾书卷三千丈得梅品清风风动墨香十二时rdquo每间办公室门口张贴着教师的嵌名联如音乐教师孙作诗的嵌名联ldquo作曲声声传妙韵诗情句句表诚心rdquo室内墙壁上挂着古代励志联如ldquo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rdquo各个功能室装饰着对联如武术馆内有ldquo培育丹心习文自可胸怀志弘扬国术尚武亦能德润身rdquo因景而生的楹联时时可见处处生春

为了将楹联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楹联教育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楹联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建议并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娄水联馨》在

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系统进行联律知识的学习教师们积极探索楹联课程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

ldquo故事激趣mdashmdash名联赏析mdashmdash联律学习mdashmdash牛刀小试mdashmdash点石成金rdquo的楹联课堂教学模式

上课时教师以历代楹联轶闻趣事导入新课同时引出故事中的名联进行赏析在赏析中引出相关联律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楹联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这样的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理论时的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学习平仄安排规律时教师先以郑板桥与童生韩镐论文的故事导入引出名联ldquo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rdquo及ldquo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rdquo进行赏析再以之为例教学ldquo平仄交替平仄对立仄起平收rdquo三个规律学生掌握了楹联特点后教师通过修改病联对联寻亲对句练习成联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小试牛刀循序渐进练习最后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创作的楹联进行点评修改通过不断地推敲字词切磋琢磨点石成金提高学生楹联作品的水平

学校在扎实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楹联运用楹联创作楹联学校积极开展楹联大搜索

活动引导学生在节假日搜集生活中看到的各类楹联回校后进行交流点评赏析发现错误的对联及时修改完善开展每周一联对联考级活动增加学生的楹联积累开展楹联擂台赛楹联故事会激发学生学习楹联的兴趣开展各类主题征联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楹联叙事抒情表情达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楹联表达节日祝福如鸡年春联ldquo课业勤攻紫燕翔空三小乐晨光齐舞金鸡亮嗓九州欢rdquo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楹联表达远足的喜悦如学生为世博旅游撰联

ldquo拥抱世博欢乐溢旅游上海笑容飞rdquo学生为沙溪古镇采风撰联ldquo黑瓦白墙飘雨细古情今韵醉茶香rdquohelliphellip学生用对句两行表达童心看世界的美妙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带来的快乐

楹联教育课程帮助师生将生命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楹联现场创作比赛ldquo诗词中国rdquo创作大赛全国楹联夏令营等活动频频获奖今后学校将进一步丰富楹联教育课程弘扬中华楹联文化传承祖国韵律的瑰宝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

校园处处皆楹联吴正平

ldquo联教rdquo就是一种ldquo诗教rdquo张丹薇

课改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