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阐释中国梦 -...

1
理论专刊 理论专刊 03 2018.7.4 星期三 美术编辑:万彬 监利新闻 报料热线:0716-3289095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报料热线:0716-3289095 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 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 年春季学期开 学典礼上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 秀”,明确阐释了学诗与陶冶情操、激励斗志、 塑造性格的关系。他还指出:“许多老一辈革 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 有很高的造诣。”毛泽东的诗词独领风骚,为我 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 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 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 他所读书中,便有毛泽东诗词。在陕北农村插 队落户时,习近平就把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一本 《毛主席诗词》送给了小名“黑子”的梁家河村 民王宪平。 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很 早就受到毛泽东诗词的熏陶和胸襟的影响,不 仅爱好和喜欢毛泽东诗词,也善于领会和活 用,常常随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还自觉进行 诗词创作,展现诗人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30多次引用、化用 毛泽东诗词名句,从中可以窥见他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阐释和抒发,赋予了中华 儿女巨大的精神力量,开启了人人追梦、圆梦 的新时代。 追梦之源: “雄关漫道真如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 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2 年 11 月 29 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 路》展览时,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的习近平 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他阐释了其基 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 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用三句 诗描摹了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壮 阔历程。其中,就引用了两句毛泽东诗词,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来描述中国百余年艰苦卓 绝的奋斗历程,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展现中 华民族振兴的壮阔现实,自然贴切,生动形象。 毛泽东,一个激情横溢的梦想家,更是一 个身体力行的实践家,一生奋斗,一生革命,一 生逐梦,一生有诗。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中国 梦这个词,但他诗词的精华凝聚着中国梦。夹 在父亲账簿里的改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 成名誓不还”,申己矢志求学报国的情怀,成为 他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为新民学会会友壮 行的赠别诗“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 始”,抒众救国救民的志向,成为他立志和践志 由个人行为转为集体行为的白皮书。 1925 年春,积劳成疾的毛泽东“回乡养 疴”,点燃起农民运动的烈火,创建了中共韶山 特别支部,因遭到反动军阀追捕,他离开故里, 南下广州,转道长沙。旧地重游,“独立寒秋”, 他豪情满怀地填写了《沁园春 · 长沙》词。这洋 溢着青春梦想的激越词章,是青年毛泽东中国 梦的优秀诗篇。 2013 年 12 月 26 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 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在热情赞扬毛泽 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改造中 国与世界的鸿鹄之志时,引用了这首词,他说: “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的浩然壮气。”这也因此成为习近平引用毛 泽东诗词最多的一句话,并与自己的前后语句 衔接得天衣无缝、与自己的讲话内容溶为一 体,舍掉了歌颂“少年”群体的本义,由当年毛 泽东的写实拓展到抒发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 张扬着激流勇进、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近现代中华民族变迁的历史证明:“青年 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位长 辈,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年,多次殷切嘱托,寄予 厚望。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 会上,他把“勤学”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指出: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 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 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希 望广大青年“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上,习近平在谈及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后的革命 生涯时说:“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 ‘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 移、执着追求。”妙用毛泽东的两句诗,概括了 他一生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盛赞他面对困 难险阻始终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 “倒海翻江卷巨澜”,语出毛泽东长征组诗 首篇《十六字令三首》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 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诗人化静为动,连 用汹涌澎湃的大浪和驰骋酣战的万马来比喻 山,形象生动地状写出千山万岭磅礴浩荡的气 势,凸显出红军将士跨越万水千山的“铁流”英 姿。习近平引用该诗,不再是比喻群山,而是 在借喻的基础上扩大引申,表示波澜壮阔的革 命斗争形势,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毛泽东等老一 辈革命家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的钢铁意志和 视高山如走泥丸的乐观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 1935 年 2 月所作《忆秦娥 · 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会议后,第二次攻克娄 山关,是毛泽东受“左”倾路线打压而沉寂三年 重掌兵权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他一生引 以为豪的四渡赤水杰作的组成部分。诗中不 仅歌颂了红军长征中的顽强意志,抒写了革命 必胜的信心,而且对敌人对困难的鄙夷与蔑视 也跃然纸上。习近平引用该诗,比喻革命征程 的艰难,也用来说明毛泽东的信念坚定,激励 我们以毛泽东为榜样,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自 强不息,勇猛前进。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 如铁’。”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 话中,又引用有毛泽东这一诗句,喻指中国革 命之路的艰难曲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 军事含义,是要告诫世人一个基本事实:“近代 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 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 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 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 神。”他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意词境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的引申和拓展,从而得出了“落 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启示和结论。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 谈会上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 天。’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 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夺取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 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语 出 毛 泽 东 1956 年 6 月 所 作《七 律 · 到韶山》。 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又投入 到故乡的怀抱,在毛震公祠,留下了“30 年后革 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的 誓言。暌违 32 年,“别梦依稀”,是诗人永远不 能忘却的梦,永远魂牵梦绕的家国梦,奋斗梦。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为有牺牲多壮 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 命担当的鲜明写照。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 “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党带领人民为国家富强 和民族振兴责任担当的生动注脚。历史和现 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这两句诗,是对历史翻 新篇、人民定乾坤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感悟,还 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征程 中,我们也应该树立凌云壮志,发扬牺牲精神, 不懈奋斗,换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片“新 天”。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引用 了毛泽东这两句诗,透彻分析了奋斗人生与幸 福人生的辩证关系和深刻哲理,他说:“奋斗是 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 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诠释了作为马克思主义 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品格风范,彰显出新一代共 产党人的奋斗情怀。 筑梦之基: “人间正道是沧桑”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的中国梦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但为后来者的接 力追逐找到正确方向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史 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 上,习近平充满自信地说:“今天,我们可以告 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他们带 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 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目标。”接着他满怀豪情地说:“‘装点此 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 道,我们要继续前行。”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语出毛泽东 1933 年夏在江西瑞金所作《菩萨蛮 · 大柏地》。 4 年前的大柏地战斗是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后 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当时毛泽东正受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打压,处于事业的低谷。但他 处逆境而无怨诗,遭排挤而顾全大局,充分表 现了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和对革命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习近平 讲话中字里行间充满的高度自信,与毛泽东诗 词中的坚定自信一脉相承,对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充满希望和憧憬,给中国人民以巨 大鼓舞。 打牢筑梦之基,是圆梦的基础。2013年1 月 1 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讲话结束 的时候,习近平富有感情色彩地说:“这里,我 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写下的词句:‘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 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 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 这段词句,语出毛泽东 1934 年夏所作《清 平乐 · 会昌》。“革命者永远是年轻”,诗人在前 途叵测之时依然意气风发,情绪阳光,让人感 受到的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家愈挫愈奋、坚毅前 行的身影;这一叫“好”声,饱含着他对中央革 命根据地的深情赞美,也透露出他百折不挠、 斗志弥坚的革命精神和他对挽救危局、引导革 命走向胜利的强烈自信。 习近平引用该词,用“风景这边独好”来点 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 960 万平方公里国 土上所呈现出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表达了 对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憧 憬,同时呼吁与会者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攻坚 克难的信心,凝聚起强大力量,继续谱写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 桑’。”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中引用的这句诗,语出毛泽东1949年4月所作 《七律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终结了 一个时代的噩梦,以如椽之笔,用气贯长虹的 诗篇,为创建新中国的长卷写下了有力的结 尾。尾联上句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成句,推陈 出新,赋予它全新的意蕴和感情,下句对人间 正在行进着的历史车轮无可阻挡的沧桑巨变 抒发了无限感慨,表明这种翻天覆地的革命性 变化,是人间正道,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 律,阐明了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军国大 计。 习近平接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 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2018 年 5 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 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 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 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毅地 向世人昭示了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 近平信心满满地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 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 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 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 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 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两句七 言残诗,见于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 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毛泽东同 年 12 月 21 日对《沁园春 · 长沙》词中的“击水” 二字批注为“游泳”,着意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 间的搏击,展现的是顽强的征服力量。“水击三 千里”,则出自《庄子 · 逍遥游》。毛泽东钟爱鲲 鹏形象,其入诗跨越半个世纪,熔铸了他的文 化性格。他所抒发的是鲲鹏展翅、水击千里的 浩然之气,俯仰天地、傲视万物的冲天豪气,是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豪 气干云,气度恢宏。治国理政的豪迈气概与坚 定自信的勇气一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 精神支柱,这也是他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 以诗铭志,意在强调共产党员要对党、对国家、 对民族充满自信,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 的奇迹。 自信而从容,笃定而执着,是习近平领导 风格的重要品质和个性特质。他曾深有感触 地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始于陕西的七八 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一点是“培养 了我的自信心”。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习 近平明确提出“四个自信”,与百年前毛泽东吟 诵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如 此同工同曲。 圆梦之途: “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 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参 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坚定表示:“中华 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并 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后来又进一步 加以阐释:“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他 的一句“累并快乐着”,就是他在践行“实干兴 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说:“得民心者得天 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 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 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 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 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 泰山、坚如磐石。” “我自岿然不动”,语出毛泽东 1928 年秋所 作《西江月 · 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 岿然不动。”尽管强敌如云,但对阵的军民却像 巍峨的井冈山一样挺然屹立,如铜墙铁壁,有 力地对比、反衬出根据地军民“众志成城”、镇 定自若、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引用该词的这一中心句,强调了人 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他还曾引用毛泽东 《七律 · 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词句“莫道昆明池 水浅”来阐述“为官之道”:“当干部,不求‘官’ 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发表大量治国理政新论述,许多都围绕一 个主题—“人民”,十九大报告中就有 200 多 次提到“人民”,这足以见得“人民”二字在习近 平心中的位置和分量,更足以诠释“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履 新之初的经典誓言。 精彩的中国故事,源于人民共同书写;撼 人的中国奇迹,正是人民携手创造。在2018年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为中国 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这既是对过 去成就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 策。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亲临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航 天员壮行:“你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 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 志”。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 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看了航天成 就展,听了“蛟龙号”潜航员的介绍,他高兴地 说: “上天入海,这就叫‘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 洋捉鳖’。”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化用了 毛泽东 1965 年 5 月所作《水调歌头 · 重上井冈 山》中的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如今,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充满革命浪漫 主义气概的想象已经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习 近平改“可”为“敢”,一个“敢”字,气魄宏大,力 重千钧,旨在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敢 字当头,勇担重任,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同时,也 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敢想敢干,苦干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 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2014年11月28 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中国梦 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 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2012年6月3日,习近平会见美国艾奥瓦州友 好代表团时指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 攀’,只要双方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两国友好事 业,中美关系明天一定会更好。”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民间俗语, 毛泽东巧妙地把它改造成一则含义深邃的励 志格言,融入词中,其所强调的是不仅要有决 心更要有行动,它启迪、鞭策人们:胜利属于不 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正如习近平2018年3 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说: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 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引伸引用毛 泽东这一词句来推进中美合作关系,很有深 意,发人深省。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为了实现中国 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目 标已经确定,唯有奋力前行。在纪念毛泽东同 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 “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 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 好汉’的进取精神。” “乱云飞渡仍从容”,语出毛泽东 1961 年 9 月 9 日所作《七绝 ·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 洞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乱云飞渡”的内 涵与当年毛泽东诗中的喻意也有很大不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日中国面对的问题更 加错综复杂,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作 为“中国号”巨轮的领航者和驾驭者,习近平一 再告诫全党同志,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 略定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今天的使 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才能“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另一句用来形容进取精神的“不到长城非 好汉”,语出毛泽东 1935 年 10 月所作《清平乐 · 六盘山》。这一气壮山河的诗句,用双重否定 的句式,以斩金截铁的语气,表达了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的决绝信念,成为长征精神的集中体 现。习近平引用该诗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含 义,用来点化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 动力,准确、形象、生动、逼真。2016 年 7 月 18 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时强调,要 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走好新的 长征路。不久,“不到长城非好汉”被确定为宁 夏精神。 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 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每一代人有 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 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习近平的视野里,实现这 一奋斗目标,就是前行方向上的“长城”。奋力 到达并登上这段“长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对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承担的 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逾7亿人摘掉 了贫困帽子,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 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中国奇迹”。 而数千万人的减贫任务,又成为摆在习近平及 其领衔的执政党面前的一个历史问卷。2015 年 11 月 27 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 近平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 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 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 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 势前进。”向全党全社会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 冲锋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 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打好脱贫 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标志性指标。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主 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语 气坚定地说:“这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 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五千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 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只有翻越了这 座山,扶贫开发的万里长征才能取得最后胜 利。” “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标识性概念之一,仅在《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中就分别出现 59 次、 34次,成为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党 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 代的重要判断,擘画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 时间表,吹响了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集结号。 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 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以“世上无 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迈气概,以“不到长城 非好汉”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只 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同舟共济,接续奋进, 用智慧和汗水汇聚起追梦的洪流,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本文系5月26日召开的“毛泽东诗词与 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 会第十七届年会入选学术论文缩编)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阐释中国梦 □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 李光荣 近日,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 栅洁,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绍良分别圈 阅监利县政府政研室主任汪全同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有关重要思想的体会文章,均委托秘书 致电汪全同表示问候与鼓励。 真理长河流淌的是实践的汗水。时值习 近平总书记视察荆州与荆江2个月、全党全国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和建党97周年之际,监利县政府政 研室主任汪全同结合自己耳闻目睹践行习近 平总书记“马上就办”重要思想的所见所闻、所 感所悟撰写心得体会。 1990年5月17日,刚刚上任九天的福州市 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马上就办”,随后在主 政福建期间又多次倡导。20多年来,历届福建 省委、省政府都坚持开展这一活动。 2015 年 6 月 1 日晚,搭载 454 人的“东方之 星”客轮在长江中游监利段翻沉。浙江省委副 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时任福建省副省 长),作为指挥长带领专班亲临监利一线协调 处置。汪全同作为监利县委、县政府指定对口 联系“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福建省工作专班和 游客家属的联络员,同时身兼志愿者,有幸参 与了大量服务福建方面的工作。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饱受 洪灾之苦的监利人民,对“东船”事件给福建同 胞造成的巨大伤痛,感同身受,也引发了他们 平凡而伟大的爱。从机关大院到偏远乡村,从 企业社区到中小学校,从长江岸边到洪湖之 畔,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莘莘学子,从事业有 成的企业家到为生活奔波的农民工,大家有力 出力、有物出物、有钱出钱,“小城大爱”温暖着 千万颗颤动流泪的心。 郑栅洁率领的工作组在第一时间,“马上 进万家门”,顾不上监利方面为其准备的饭菜, 坚持先到福建19位游客的家属驻地,依次登门 拜访;“马上知万家情”,36名街道、村居工作人 员为78名游客家属提供一对一帮扶,及时了解 游客家属诉求;“马上解万家忧”,全天候 24 小 时穿梭家属住地,解疑释惑,疏导家属情绪。 每天坚持早晚会,做到“三个逐一”,逐一了解 家属情况、逐一排查家属情绪、逐一了解家属 诉求,及时研判掌握家属的情况,反映合理诉 求,制定工作预案;“马上办万家事”,善后工作 中,19位游客的78名家属情绪平稳,无一人冲 击现场和会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 当年倡导的“马上就办”思想,经过 20 多年的传 承和坚守,已经植根福州大地,并随着时间推 移,愈来愈显示出巨大的时代意义和永恒价 值。“马上就办”思想所蕴含的非凡力量,支撑 和引领“东船”事件善后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开展!面对大灾大难,“马上就办”思想,依然能 生根、开花、结果;在异地他乡,“马上就办”思 想仍然能移植、复制、推广! 大灾如大考,危难淬精神。“马上就办”思 想,映照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 统美德、彰显了“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时代 风尚,让正沐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 的亿万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同承辽阔和深 邃,共享灿烂和辉煌! “马上就办”思想正成为中 华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强劲力量!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马上就办”思 想,彰显了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工作作风,忠 诚担当、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不忘初心、为民 服务的公仆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理 应将“马上就办”思想融为习惯、形成规矩、展 示风貌、培育特质! 郑栅洁于绍良圈阅汪全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体会 湖北荆黄米业有限公司不慎遗失财务专 用章一枚。 声明作废 申请人:湖北荆黄米业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日 本人不慎遗失武汉纺织大学高职 2018 年 毕业生报到证,编号为: 201810495300189。 声明作废 申请人:姜天伦 2018年7月2日 遗失声明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0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理论专刊理论专刊 032018.7.4 星期三美术编辑:万 彬监利新闻 报料热线:0716-3289095 邮箱:[email protected]报料热线:0716-3289095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明确阐释了学诗与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塑造性格的关系。他还指出:“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毛泽东的诗词独领风骚,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他所读书中,便有毛泽东诗词。在陕北农村插队落户时,习近平就把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一本

《毛主席诗词》送给了小名“黑子”的梁家河村民王宪平。

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很早就受到毛泽东诗词的熏陶和胸襟的影响,不仅爱好和喜欢毛泽东诗词,也善于领会和活用,常常随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还自觉进行诗词创作,展现诗人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30多次引用、化用毛泽东诗词名句,从中可以窥见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阐释和抒发,赋予了中华儿女巨大的精神力量,开启了人人追梦、圆梦的新时代。

追梦之源:“雄关漫道真如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的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他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用三句诗描摹了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壮阔历程。其中,就引用了两句毛泽东诗词,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来描述中国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展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壮阔现实,自然贴切,生动形象。

毛泽东,一个激情横溢的梦想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家,一生奋斗,一生革命,一生逐梦,一生有诗。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中国梦这个词,但他诗词的精华凝聚着中国梦。夹在父亲账簿里的改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申己矢志求学报国的情怀,成为他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为新民学会会友壮行的赠别诗“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抒众救国救民的志向,成为他立志和践志由个人行为转为集体行为的白皮书。

1925 年春,积劳成疾的毛泽东“回乡养疴”,点燃起农民运动的烈火,创建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因遭到反动军阀追捕,他离开故里,南下广州,转道长沙。旧地重游,“独立寒秋”,他豪情满怀地填写了《沁园春·长沙》词。这洋溢着青春梦想的激越词章,是青年毛泽东中国梦的优秀诗篇。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在热情赞扬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鸿鹄之志时,引用了这首词,他说:

“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也因此成为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句话,并与自己的前后语句衔接得天衣无缝、与自己的讲话内容溶为一体,舍掉了歌颂“少年”群体的本义,由当年毛泽东的写实拓展到抒发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张扬着激流勇进、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近现代中华民族变迁的历史证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作为一位长辈,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年,多次殷切嘱托,寄予厚望。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把“勤学”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指出: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希望广大青年“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及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后的革命生涯时说:“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

‘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妙用毛泽东的两句诗,概括了他一生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盛赞他面对困难险阻始终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

“倒海翻江卷巨澜”,语出毛泽东长征组诗首篇《十六字令三首》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诗人化静为动,连用汹涌澎湃的大浪和驰骋酣战的万马来比喻山,形象生动地状写出千山万岭磅礴浩荡的气势,凸显出红军将士跨越万水千山的“铁流”英姿。习近平引用该诗,不再是比喻群山,而是在借喻的基础上扩大引申,表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形势,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的钢铁意志和视高山如走泥丸的乐观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1935年2月所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会议后,第二次攻克娄山关,是毛泽东受“左”倾路线打压而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他一生引以为豪的四渡赤水杰作的组成部分。诗中不仅歌颂了红军长征中的顽强意志,抒写了革命必胜的信心,而且对敌人对困难的鄙夷与蔑视也跃然纸上。习近平引用该诗,比喻革命征程的艰难,也用来说明毛泽东的信念坚定,激励我们以毛泽东为榜样,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猛前进。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又引用有毛泽东这一诗句,喻指中国革命之路的艰难曲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含义,是要告诫世人一个基本事实:“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他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意词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引申和拓展,从而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启示和结论。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语出毛泽东 1956 年 6 月所作《七律·到韶山》。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又投入到故乡的怀抱,在毛震公祠,留下了“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的誓言。暌违32年,“别梦依稀”,是诗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梦,永远魂牵梦绕的家国梦,奋斗梦。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为有牺牲多壮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命担当的鲜明写照。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

“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党带领人民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责任担当的生动注脚。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这两句诗,是对历史翻新篇、人民定乾坤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感悟,还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征程中,我们也应该树立凌云壮志,发扬牺牲精神,不懈奋斗,换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片“新天”。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引用了毛泽东这两句诗,透彻分析了奋斗人生与幸福人生的辩证关系和深刻哲理,他说:“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诠释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品格风范,彰显出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情怀。

筑梦之基:“人间正道是沧桑”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中国梦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但为后来者的接力追逐找到正确方向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史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充满自信地说:“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他们带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接着他满怀豪情地说:“‘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

道,我们要继续前行。”“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语出毛泽东

1933年夏在江西瑞金所作《菩萨蛮·大柏地》。4年前的大柏地战斗是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当时毛泽东正受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打压,处于事业的低谷。但他处逆境而无怨诗,遭排挤而顾全大局,充分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习近平讲话中字里行间充满的高度自信,与毛泽东诗词中的坚定自信一脉相承,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希望和憧憬,给中国人民以巨大鼓舞。

打牢筑梦之基,是圆梦的基础。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讲话结束的时候,习近平富有感情色彩地说:“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写下的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

这段词句,语出毛泽东1934年夏所作《清平乐·会昌》。“革命者永远是年轻”,诗人在前途叵测之时依然意气风发,情绪阳光,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家愈挫愈奋、坚毅前行的身影;这一叫“好”声,饱含着他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深情赞美,也透露出他百折不挠、斗志弥坚的革命精神和他对挽救危局、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强烈自信。

习近平引用该词,用“风景这边独好”来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所呈现出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表达了对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憧憬,同时呼吁与会者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凝聚起强大力量,继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引用的这句诗,语出毛泽东1949年4月所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终结了一个时代的噩梦,以如椽之笔,用气贯长虹的诗篇,为创建新中国的长卷写下了有力的结尾。尾联上句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成句,推陈出新,赋予它全新的意蕴和感情,下句对人间正在行进着的历史车轮无可阻挡的沧桑巨变抒发了无限感慨,表明这种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是人间正道,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阐明了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军国大计。

习近平接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毅地向世人昭示了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信心满满地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两句七言残诗,见于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毛泽东同年12月21日对《沁园春·长沙》词中的“击水”二字批注为“游泳”,着意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搏击,展现的是顽强的征服力量。“水击三千里”,则出自《庄子·逍遥游》。毛泽东钟爱鲲鹏形象,其入诗跨越半个世纪,熔铸了他的文化性格。他所抒发的是鲲鹏展翅、水击千里的浩然之气,俯仰天地、傲视万物的冲天豪气,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豪气干云,气度恢宏。治国理政的豪迈气概与坚定自信的勇气一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精神支柱,这也是他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以诗铭志,意在强调共产党员要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充满自信,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奇迹。

自信而从容,笃定而执着,是习近平领导

风格的重要品质和个性特质。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始于陕西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一点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习近平明确提出“四个自信”,与百年前毛泽东吟诵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如此同工同曲。

圆梦之途:“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坚定表示:“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后来又进一步加以阐释:“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他的一句“累并快乐着”,就是他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我自岿然不动”,语出毛泽东1928年秋所作《西江月·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尽管强敌如云,但对阵的军民却像巍峨的井冈山一样挺然屹立,如铜墙铁壁,有力地对比、反衬出根据地军民“众志成城”、镇定自若、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引用该词的这一中心句,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他还曾引用毛泽东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词句“莫道昆明池水浅”来阐述“为官之道”:“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大量治国理政新论述,许多都围绕一个主题——“人民”,十九大报告中就有200多次提到“人民”,这足以见得“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心中的位置和分量,更足以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履新之初的经典誓言。

精彩的中国故事,源于人民共同书写;撼人的中国奇迹,正是人民携手创造。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策。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壮行:“你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看了航天成就展,听了“蛟龙号”潜航员的介绍,他高兴地说:“上天入海,这就叫‘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化用了毛泽东1965年5月所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如今,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气概的想象已经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习近平改“可”为“敢”,一个“敢”字,气魄宏大,力重千钧,旨在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敢字当头,勇担重任,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同时,也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敢想敢干,苦干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2014 年 11 月 28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2012年6月3日,习近平会见美国艾奥瓦州友好代表团时指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双方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两国友好事业,中美关系明天一定会更好。”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民间俗语,毛泽东巧妙地把它改造成一则含义深邃的励志格言,融入词中,其所强调的是不仅要有决心更要有行动,它启迪、鞭策人们: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正如习近平2018年3月 20 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说: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引伸引用毛泽东这一词句来推进中美合作关系,很有深意,发人深省。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目标已经确定,唯有奋力前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

“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乱云飞渡仍从容”,语出毛泽东1961年9月9日所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乱云飞渡”的内涵与当年毛泽东诗中的喻意也有很大不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日中国面对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作为“中国号”巨轮的领航者和驾驭者,习近平一再告诫全党同志,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另一句用来形容进取精神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语出毛泽东1935年10月所作《清平乐·六盘山》。这一气壮山河的诗句,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斩金截铁的语气,表达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信念,成为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引用该诗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含义,用来点化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准确、形象、生动、逼真。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不久,“不到长城非好汉”被确定为宁夏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习近平的视野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是前行方向上的“长城”。奋力到达并登上这段“长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承担的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中国奇迹”。而数千万人的减贫任务,又成为摆在习近平及其领衔的执政党面前的一个历史问卷。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向全党全社会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主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语气坚定地说:“这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五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只有翻越了这座山,扶贫开发的万里长征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识性概念之一,仅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中就分别出现59次、34次,成为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擘画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吹响了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集结号。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迈气概,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只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同舟共济,接续奋进,用智慧和汗水汇聚起追梦的洪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本文系5月26日召开的“毛泽东诗词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入选学术论文缩编)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阐释中国梦□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 李光荣

近日,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绍良分别圈阅监利县政府政研室主任汪全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思想的体会文章,均委托秘书致电汪全同表示问候与鼓励。

真理长河流淌的是实践的汗水。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荆州与荆江2个月、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建党97周年之际,监利县政府政研室主任汪全同结合自己耳闻目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马上就办”重要思想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撰写心得体会。

1990年5月17日,刚刚上任九天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马上就办”,随后在主政福建期间又多次倡导。20多年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都坚持开展这一活动。

2015年6月1日晚,搭载454人的“东方之

星”客轮在长江中游监利段翻沉。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时任福建省副省长),作为指挥长带领专班亲临监利一线协调处置。汪全同作为监利县委、县政府指定对口联系“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福建省工作专班和游客家属的联络员,同时身兼志愿者,有幸参与了大量服务福建方面的工作。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饱受洪灾之苦的监利人民,对“东船”事件给福建同胞造成的巨大伤痛,感同身受,也引发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爱。从机关大院到偏远乡村,从企业社区到中小学校,从长江岸边到洪湖之畔,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莘莘学子,从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到为生活奔波的农民工,大家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钱出钱,“小城大爱”温暖着千万颗颤动流泪的心。

郑栅洁率领的工作组在第一时间,“马上

进万家门”,顾不上监利方面为其准备的饭菜,坚持先到福建19位游客的家属驻地,依次登门拜访;“马上知万家情”,36名街道、村居工作人员为78名游客家属提供一对一帮扶,及时了解游客家属诉求;“马上解万家忧”,全天候24小时穿梭家属住地,解疑释惑,疏导家属情绪。每天坚持早晚会,做到“三个逐一”,逐一了解家属情况、逐一排查家属情绪、逐一了解家属诉求,及时研判掌握家属的情况,反映合理诉求,制定工作预案;“马上办万家事”,善后工作中,19位游客的78名家属情绪平稳,无一人冲击现场和会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倡导的“马上就办”思想,经过20多年的传承和坚守,已经植根福州大地,并随着时间推移,愈来愈显示出巨大的时代意义和永恒价值。“马上就办”思想所蕴含的非凡力量,支撑

和引领“东船”事件善后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面对大灾大难,“马上就办”思想,依然能生根、开花、结果;在异地他乡,“马上就办”思想仍然能移植、复制、推广!

大灾如大考,危难淬精神。“马上就办”思想,映照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时代风尚,让正沐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的亿万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同承辽阔和深邃,共享灿烂和辉煌!“马上就办”思想正成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强劲力量!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马上就办”思想,彰显了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工作作风,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理应将“马上就办”思想融为习惯、形成规矩、展示风貌、培育特质!

郑栅洁于绍良圈阅汪全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体会

湖北荆黄米业有限公司不慎遗失财务专用章一枚。

声明作废申请人:湖北荆黄米业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日本人不慎遗失武汉纺织大学高职2018年

毕业生报到证,编号为:201810495300189。声明作废

申请人:姜天伦2018年7月2日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