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话题性修饰语 - cssn ·...

20
《当代语言学》第 20卷2018年第2期 159-178页,北京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Vo1.20,No.2,2018,Pp.159—178 汉语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话题性修饰语 唐正大 提要 本文主要讨论一种特殊的名词性短语 ,如“狗灵敏的嗅觉、山下沁人心脾 的香味、北京到上海难以计数的航班”,这类名词短语有两个修饰语 ,第一个多 为名词短语、介词短语,甚至小句 ,语义上多表达领有者 、方位或框架事件,句 法上不带“的”。我们认为这种修饰语是汉语复杂名词短语多项修饰语体系中最 外围 的修饰语 ;如 果带“的”,则 失去 其最外 围 的特征 。第 二个 修饰 语是 形容 词 或关系从句等修饰语,不可缺少,且必须带“的”。我们认为,第一个修饰语具 有话题性,可以看作名词短语内部的话题。这种名词性短语结构和句子层面的话 题一述题结构具有高度平行性。具体讲,名词短语内的最外围修饰语相当于句子 层面的话题,意义限定修饰语相当于句子层面的述题,因此均不可或缺。文章从 话题的指称属性 、述题一修饰语的不可或缺性 、领属语义的局限性等多方面讨论 并显示了这种平行性。文章注意到这种名词短语结构在近代汉语及以前的汉语 文本 中几乎 阙如 ,具 有新生性特点 ,可 以看 作汉语 话题 一述题 结构这一 显赫库 藏 扩张的产物,也为 Greenberg(1995)提出的“语言内部象似性”(1anguageinternal iconicity)提供了一个例证。 关键词 名诃I生短语 话题性修饰语 话题结构 多项修饰语 语言库藏类型学 Topic—likeModif iersinChineseNominal Phrases TANG Zhengda A 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sort of specia lly modif ied nominal phrases in contemporaryChinese,exemplifiedas goulingmin—dexiujue(dogsensitive-desense.of. smell,‘dogs’acutesenseof smell’),shan—xiaqinrenxinpi—dexiangwei(hill—underside refreshing—de~agrance,‘therefreshingf lagrancefrom the foot of thehill’),andBeing dao Shanghai nanyijishu—d e hangban(Beijinggo.toShanghai hard.tonumeratef lights, ‘countlessf lightsfrom BeijingtoShanghai’).Thiskindofspecia l NPcontainstwo modif iers,thef irst of which couldbed e-freenouns,adpositiona l phrases,or evenclausal constructions,semantica lly interpreted aspossessor, location/time,oreventframe, a s exemplif ied above.These d e —free modif ier s are identif ied as the ‘leftmost/outmost modif iers’inChinese multi—modif iedNPs.As to the second modif ier,it canbe an adjective orarelativeclause,thoughit is non-restrictiveinnature.Inthis ca se,一deis indispensa b le. 本研究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口语的跨方言调查与理论分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优势学科 “语 言类型学 ”资助 ,并承蒙蔡维 天、方梅 、林若望 、刘丹青 、陆丙甫 、陆俭 明、宋文辉 、汪维 辉 、周 韧 等 教 授 提 出宝 贵 意见 ,在此 一 并 致 谢 。 文 中 尚存 舛 误 概 由作 者 承 担 。 本刊网址:http://www.ddyyx.com 15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当代语言学》第 20卷2018年第2期 159-178页,北京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Vo1.20,No.2,2018,Pp.159—178

    汉语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话题性修饰语

    唐正大

    提要 本文主要讨论一种特殊的名词性短语 ,如“狗灵敏的嗅觉、山下沁人心脾

    的香味、北京到上海难以计数的航班”,这类名词短语有两个修饰语 ,第一个多

    为名词短语、介词短语,甚至小句 ,语义上多表达领有者 、方位或框架事件,句

    法上不带“的”。我们认为这种修饰语是汉语复杂名词短语多项修饰语体系中最

    外围的修饰语;如果带“的”,则失去其最外围的特征。第二个修饰语是形容词

    或关系从句等修饰语,不可缺少,且必须带“的”。我们认为,第一个修饰语具

    有话题性,可以看作名词短语内部的话题。这种名词性短语结构和句子层面的话

    题一述题结构具有高度平行性。具体讲,名词短语内的最外围修饰语相当于句子

    层面的话题,意义限定修饰语相当于句子层面的述题,因此均不可或缺。文章从

    话题的指称属性 、述题一修饰语的不可或缺性 、领属语义的局限性等多方面讨论

    并显示了这种平行性。文章注意到这种名词短语结构在近代汉语及以前的汉语

    文本中几乎阙如,具有新生性特点,可以看作汉语话题一述题结构这一显赫库藏

    扩张的产物,也为 Greenberg(1995)提出的“语言内部象似性”(1anguage internal

    iconicity)提供了一个例证。

    关键词 名诃I生短语 话题性修饰语 话题结构 多项修饰语 语言库藏类型学

    Topic—like Modifiers in Chinese Nominal Phrases

    TANG Zhengd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sort of specially modified nominal phras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exemplified as gou lingmin—de xiujue(dog sensitive-de sense.of.

    smell,‘dogs’acute sense of smell’),shan—xia qinrenxinpi—de xiangwei(hill—underside

    refreshing—de~agrance,‘the refreshing flagrance from the foot of the hill’),and Being

    dao Shanghai nanyijishu—de hangban(Beijing go.to Shanghai hard.to numerate flights,

    ‘countless flights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This kind of special NP contains two

    modifiers,the first of which could be de-free nouns,adpositional phrases,or even clausal

    constructions,semantically interpreted as possessor,location/time,or event frame,as

    exemplified above.These de—free modifiers are identified as the ‘leftmost/outmost

    modifiers’in Chinese multi—modified NPs.As to the second modifier,it can be an adjective

    or a relative clause,though it is non-restrictive in nature.In this case,一de is indispensable.

    本研究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口语的跨方言调查与理论分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优势学科“语言类型学”资助,并承蒙蔡维天、方梅、林若望、刘丹青、陆丙甫、陆俭明、宋文辉、汪维

    辉、周韧等教授提出宝贵意见 ,在此一并致谢。文中尚存舛误概由作者承担。

    本刊网址 :http://www.ddyyx.com 159

  • This paper further identifies the lefimost modifier as the topic within NP,or the topic—like

    NP modifier.To be specific, the topic-like NP modifier corresponds to the genuine

    sentential and the de—requiring modifier to the comment in terms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The cross—categorical parallelism is supported by evidence tied to the referential

    property of topics,syntactic indispensability,semantic constraints regarding possession,

    etc.This paper also notices that the NP—internal topic constructions were nearly unidentified

    in the middle—modern Chinese documents.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anguage Inventory

    Typology(Liu 2012)and Language Internal Iconicity(Greenberg 1995),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the topic—carrying NP constructions(the Icon)may have

    reasonably been triggered by the topic—comment structure(the Mode1),which is prominent

    in Chinese.

    Keywords nominal phrases, topic—like

    modifiers,Lingu istic Inventory Typology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本文主要讨论下面名词短语中最左侧的修饰语,例如(1-4)中的“狗、夫

    妻俩、山下、冬日”。从语义角色上看,前二者是领有者,后二者是处所和时

    间成分,都分别直接修饰核心名词“嗅觉、儿子、香味”和“风”:

    (1)狗灵敏的嗅觉 (2)夫妻俩患病的儿子

    (3)山下沁人心脾的香味 (4)冬 日寒冷的风

    注意到这几种语义性质的修饰语及其外层性质的研究很多,例如丁声树等

    (1961:42-8)、陆俭明(1983)、刘月华(2001:474)、Dahl和Koptjevskaja—Tamm

    (2001)。另外一些特点也需要注意:首先,这两种修饰语虽然在外层,却可以

    不加“的”,甚至以不加“的”为常;其次,两个修饰语之间不是直接成分(im—

    mediate constitute)关系,是相互离散的;然而,去掉“灵敏的、患病的、沁人心

    脾的、寒冷的”这样的形容词性修饰语 ,其余部分不能说,需要加“的”方可:

    (5) 狗嗅觉 夫妻4~i)L子 山下香味 冬日风

    第三,从语义角色看,这个位置的修饰语多为领有者、处所和时间等,排斥其

    他语义角色,例如:

    (6)木头桌子

    a.材料 : 木头华丽的桌子

    b.领有者:木头华丽的纹理

    (7)学术力量

    a.性质:(这所大学的) 良好的硬件设施以及堂 堡 量吸引着海内外优秀

    学子。

    b.领有者:学术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

    有意思的是,(7a)中由于真正的领有者是“这所大学”,“学术”和“力量”是一

    个整合概念,指“学术研究方面的实力”,而不是“学术所拥有的力量”。

    当代语言学

  • 1.2多项修饰语语序及“的”的隐现研究

    观察上述修饰语(已有文献中也称“定语”)的更多特异性,需要结合多项

    修饰语语序以及“的”的隐现,二者如影随形。这方面研究成果很丰富,例如讨

    论“的”隐现规律时提出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句法位置、韵律与结构平行性、修

    饰语凸显度、称谓性等(陈琼瓒 1955;陆丙甫 1988,2003;张敏 1998;徐阳

    春 2003;刘丹青 2008;石定栩 2010;乔娟 2012)。语序研究方面取得的共

    识,例如:组合式定语(领属性定语、数量定语和所有带“的”的定语)在粘合

    式定语(其余各种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朱德熙 1982:148;袁毓林 1999)、

    限制性定语在描写性定语之前(刘月华 2001:470-4)。另外,从语义类角度来

    观察,多项定语一般遵循较为固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时间>形体>颜色>质料

    和功能”(陆丙甫 1988)、“情状>新旧>形体>颜色>质料>功能”(张敏 1998:

    265—6),“对立项少的定语>对立项多的定语”(袁毓林 1999)、“定指定语先于

    不定指定语”且“不定指定语先于类指定语”(李先银 2016)等。

    朱德熙(1982)区分组合式定语和粘合式定语 ,除了带“的”和不带“的”两

    条句法标准外,同时特别将数量定语和领属性定语归入组合式定语。这样“粘

    合式定语”基本上就是指最靠近(即粘合于)中心名词的各种定语。既然是粘合

    的,那么它们和中心语之间 自然不能出现其他定语。这一点不会有争议。然

    而,粘合式定语之外的其他定语之间相对语序的复杂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张敏(1998:267,270)认为,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序列上,越靠右,“的”隐

    去的可能性就越大;越靠左则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 大瓷的杯子”和

    “大的瓷杯子”。

    陆丙甫(2005)则观察到多项定语“位置越是靠后 ,带‘的’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在“ 那三个昨天杯子”和“那三个昨天的杯子”中,“昨天”位置靠后,

    不带“的”不能说;在“昨天那三个杯子”和“昨天的那三个杯子”中,“昨天”位

    置靠前,不带“的”能说。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各自注意到了一些现象,所关注的定语并不完

    全同质,需要进一步区分。定语相对于中心语的位置和它带“的”的可能性之

    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需考虑不同性质的定语和不同位置两个因

    素及其互动关系;其次,对名词短语最外侧定语的独特性地位还可以有更充分

    的认识。

    有的研究试图在不同类型的定语与不同的句法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

    如王远杰(2008)将汉语多项定语抽象为三个槽位,按照语序为:

    (8)定位槽位 >定量槽位 >定类槽位

    (9)[定位昨天桌子上他那][定量三个][定类大瓷][杨 名词杯子]

    2018年第 2期 161

  • 从槽位/位置角度研究多项定语,相对于从语义类角度,更利于观察多项

    定语的排序规律。但王远杰(2008)认为“这、那”这种定语的定位性强,因此

    不能出现在定类槽位,例如“ 三个那的杯子、 三个那杯子”等。这样分析不

    是没有问题:

    第一,王远杰(2008)将数量定语确定为定量槽位,其余的在左为定位槽

    位,在右为定类槽位。也就是说,定位槽位和定类槽位各 自内部的定语完全可

    以不同质。例如王远杰(2008)所举的“[定量一坛][定类三斤的]酒”中,“三斤

    的”竞成了“定类槽位”定语,与他所举的“大瓷(杯子)”具有同一性质。也就

    是说,“一坛三斤的中国烈酒”中,“三斤的”和“中国、烈”属于同一类定语。

    这种分析恐怕过于特异;此外,按照王远杰(2008),这个短语里面没有“给核

    心名词确定指称”的“定位”定语,因此也就不能表示指称;然而,汉语研究者

    恐怕不会反对“一坛三斤的酒”作为不定指短语的指称性质。同时,其(1Ob)

    “[定位三斤的][定量一坛]酒”又将“三斤的”看做定位定语,其功能是作者所

    定义的“给核心名词确定指称”;但我们认为,作为限定词的“一坛”恐怕仍然

    是这个名词短语指称性质的决定者。由此看来,王远杰(2008)的槽位除了“定

    量槽位”似乎可以辨识为“数量”结构以外,其他两个槽位内部都极其不同质,

    例如定位槽位可以是“昨天、他、三斤的、干干净净的、那”,定类槽位可以是

    “大的、瓷、一坛”。如果槽位内定语的性质差别如此大,该槽位说可以简化为

    一 条规则:汉语的多项定语模式就是,“数量”结构以及其前的定语和其后的

    定语 。

    再如,对于“ 三个那的杯子”,并不需要费力用“槽位说”解释,汉语 中

    “这、那”类定语不能带“的”是毫无争议的常识。同时,王远杰(2008)似乎避

    开了“指量”定语的槽位确定。例如,“那三个杯子”中,“那”为定位,“三个”

    为定量;那么“漂漂亮亮的那个杯子”中,“漂漂亮亮的”和“那”是定位定语,

    定量的只能是不能独立使用的“个”了,这恐怕作者本人也难以接受。

    李先银(2016)用“定指>不定指>类指”的指称顺序来对应多项定语的顺序,

    符合一部分名词短语的状况。但其中对于“定指、不定指”等的理解与一般意

    义上的指称略有不同,他认为“参照定语”可以使整个名词性结构成为“定指

    的”,例如“我的书包丢了”和“昨天打我的两个人⋯⋯”。我们认为,这里的领

    属性定语和关系从句并不参与整个名词短语的指称性质标识,更不能使整个名

    词短语获得定指解读。事实上,这两个短语一般不被认为是定指的;由于“丢

    了”和“昨天”的事实性使得这两个名词短语的所指间接地获得特指性解读,然

    而从定指性上来看,仍然属于不定指,即言者并不认为听者知晓它们的所指。

    单用指称这个指标对多项定语语序进行预测,例外过多,例如“雄鹰的那双慧

    162 当代语言学

  • 眼”就是“类指一定指一类指”语序;再如,尽管不能说“ 一个我的舅舅”,但 “

    一 本王朔的书”这种短语在语料中大量可见,而后者按照作者的指称排序,则

    是“不定指一定指”。

    综上所述,观察汉语多项定语的语序,需要全盘考虑各种不同的定语(即

    下文所说的“(名词)修饰语”),划分不同的定语类型。

    2.汉语名词修饰语的四种类型

    根据朱德熙(1982)、袁毓林 (1999)、张敏 (1998)等提出或默认的“带

    ‘的’一不带 ‘的”’基础区分体系,以及 Rijkhoff(2002)、刘丹青(2008)等对于

    NP类型的研究,我们将汉语名词短语前面的多项修饰语概括为四类,分别记

    为 M1、M2、M3、M4。下面分别概述。

    2.1 M1:不带“的”的内涵性定语

    最右边、最靠近核心名词的,是不带“的”的内涵性定语(内涵性定语参看

    刘丹青(2008),即唐正大(2006)所说的“意义限定修饰语”中的一部分),以名

    词、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区别词为主。仅带 M1的名词短语(M1一N)与核心名

    词(N)具有相同的指称地位:即表类指(刘丹青 2008)。例如(10)中,“木头

    桌子”和“桌子”都可以进入类指的测试框架(如“桌子/木头桌子在这个国家很

    匮乏”)。从范畴化角度看,M1-N是对 N的次范畴化。也正因为如此,M1一N

    容易诱发词汇化,如(10)的“辞职信、非谓形容词”,结构上的粘合度很高:

    (1o)木头桌子 白衬衫 辞职信 非谓形容词

    多项M1共现时,其语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定语的语义属性及其与核心名

    词的关系,包括前人注意到的常见对立,~I#l-在属性 vs内在属性、对立项少

    vs对立项多(袁毓林 1999)等;正因为以语义为基础,多项定语语序排列往往

    具有一定的跨语言共性。对此前人研究较多,也非本文重点,故不展开,仅举

    下例,可看出三项 M1只有两种语序排列方式合法修饰核心名词“咖啡”。

    (11)新出 美式 黑浓 咖啡 新出 黑浓 美式 咖啡 ⋯⋯

    究其实,我们认为这里涉及一个次范畴化优先层级问题,而不(仅)是不同

    语义的线性顺序问题。例如,尽管“黑咖啡、美式咖啡、新出咖啡”均可以对

    “咖啡”进行次范畴化,但“黑浓”或“美式”却不能对“新出咖啡”进行次范畴

    化,如“ 黑浓新出咖啡、 美式新出咖啡”,因为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次范畴

    化,一般不会优先按照咖啡出品时间作为第一次分类,然后再区分出“美式[新

    出咖啡]、法式[新出咖啡]”等。

    另外 ,由于 M1定语中有大量的与核心名词优先词汇化的现象,这样就造

    成了多项 M1定语语序相对比较严格的情况,尤其和 M2相比。

    2018年第 2期 163

  • 2.2 M2:带“的”的内涵性定语

    M2一般由形容词性或动词性短语、定语性从句等构成,带“的”。M2与

    M1同现时,M2总在 M1外围(左边)。但多项 M2之间排序刚性不如多项 M1

    那么强(例如“长方形红木桌子”和“ 红木长方形桌子”)。理论上,彼此在逻

    辑上独立的各 M2之间①,语序排列相对自由:

    (12)长方形的红木的桌子 一红木的长方形的桌子

    (13)颓废的吸烟的小魔女 ~吸烟的颓废的小魔女

    (14)很年轻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 一研究甲骨文的很年轻的学者

    (15)穿着破衣服的十分可怜的孩子 ~十分可怜的穿着破衣服的孩子

    多项 M2如果与“指数量”定语(即下文 M3)共现,则仍然表现出较高的语

    序自由度。(16)中多种语序之间,可能会有优劣之分,但似乎达不到能说和不

    能说的对立程度:

    (16)a.小小的 搪瓷做的 那两只 碗儿 b.搪瓷做的 小小的 那两只 zC~)L

    C.小小的 那 两只 搪 瓷做 的 碗 儿 d.搪 瓷做 的 那两只 小小的 碗 儿

    e.那两只 搪瓷做的 小小的 碗儿 f.那两只 小小的 搪瓷做的 碗儿

    有些多项 M2的各种不同排序中,优选一弱势之别可能要更明显一些,例如(17a)

    要比其他的排序“好”一些,虽然其他排序还没有达到“不能说”的地步②:

    (17)a.我国独立培养的、获得过国际大奖的、非常优秀的演奏员

    b.非常优秀的、获得过国际大奖的、我国独立培养的演奏员

    c.获得过国际大奖的、非常优秀的、我国独立培养的演奏员

    我们在 自然语料找到了下面的类似例子:

    (18)英特尔公司此番助阵中国金卫,旨在利用低价位的我国现有的普通电话线路。

    (《人民日报》1997.12.10)

    (19)

    (20)

    全球精英学院里体验垫嗑塞(±)墨 美国 查 反恐驾驶培训课程。(BCC语料

    库)

    自1986年到 1993年一季度,丝里生部槛 的我国创 12个一类新药中,5个

    就来自中药有效单体或其衍生物。(BCC语料库)

    有一些多项 M2定语之间,似乎也有一定的固定语序和限制。我们谨慎地

    认为,和多项 M1相比,这些限制是柔性的,且多建立在世界知识和常识的基

    础上。造成这种柔性的优劣等级之分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第一,次范畴化效应的强弱:

    ① 这里所说的“逻辑独立”排除那些在逻辑或语义上相依存 的关系,例如“我看见过的最美的地

    方”,“最美的”在“我看见过的”辖域之内,所以不是彼此逻辑独立的。

    ② 审稿人指出,(17a)好于其他组合是因为最左边的定语“我国独立培养的”是 自带主语、修饰宾

    语的从句,“获得国际大奖的”虽不是主谓结构,但也是从句,不同于形容词定语。但我们在真实语料

    中看到,形容词性定语、非主谓类关系从句在主谓结构关系从句之前的用例也有不少分布。

    164 当代语言学

  • 1)不同的语义诱导强度之间竞争一协商的结果:M2 一⋯⋯ M2 ⋯⋯一 N;

    2)最右边的 M2是否与核心名词 N优先组合,这取决于 M2是否对 N具

    有优先的次范畴化作用;

    3)M2之间是否因为语义诱导而优先组合,诱导出特定的语义关系,甚至

    辖域关系。

    (21)说不出的痛苦的味道~ 痛苦的说不出的味道(转引自袁毓林 1999)

    我们不完全认同袁毓林(1999)“对立项少>对立项多”的语序解释;我们认

    为,从语义上看,“痛苦”是“味道”的稳定性特征,更易于对“味道”这一名词

    所指进行次范畴化;而相比之下,动词性短语“说不出的”则更不稳定,次范畴

    化效应要弱于“痛苦”。实际上,“说不出的痛苦的味道”其默认理解是“说不出

    的痛苦味道”,并不符合多项定语的“分配律”,即:

    (22)说不出的痛苦的味道 ≠ 说不出的味道 +痛苦的味道

    然而,我们可以提高 M2之间的诱导强度,例如诱导出并列关系,这样顺序就

    可以互换了:

    (23)(说不 出的一奇怪的)味道 ~(奇怪的一说不出的)味道

    类似的语序在真实语料中并不鲜见:

    (24)脸上也挂着浓浓的笑意,心里却是有点鳖鲎 煎丕出 味道。(陈风笑《官仙》)

    再看(25):

    (25)a.我所知道的 最好的 医院 b. 最好的 我所知道的 医院

    c.治疗肿瘤的 最好的 医院 d.最好的 治疗肿瘤的 医院

    (25)中,“最好的”在语义上预设一个域,表现在汉语文本中,一般都出现在

    “最 A”之前。这里“的”字短语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域,因此(25a,e)是 自然语

    序。而(25b,d)中,(25d)“最好的治疗肿瘤的医院”却比(25b)“最好的我所

    知道的医院”要好 ,是因为“治疗肿瘤”对于“医院”而言,是医院内涵特征中可

    能含有的一部分,所以“治疗肿瘤的医院”更容易发生次范畴化,比如可以进一

    步有“肿瘤治疗医院”甚至“肿瘤医院”这样的类词汇化形式,以区别于其他次

    范畴,如“皮肤病(治疗)医院、精神病(治疗)医院”等。相比之下 ,“我所知

    道”对于“医院”而言,并非其内涵的一部分,很难发生这样的次范畴化。秦裕

    祥(2008)讨论了英语名词组前置修饰语的使用限制和次范畴化功能,提出前

    置修饰语的“恒久性属有特征”和“暗含对立次范畴”两个特征,和本文的讨论

    有类似之处。

    然而,“我所知道”与“治疗肿瘤”对于“医院”的次范畴化能力之不同,仍

    然不是刚性规则,而是柔性的、依赖于常识的。“我所知道的”不能使“医院”

    次范畴化,与Langacker(2004)所说的happy(高兴的)不能修饰 molecule(分子)

    2018年第 2期

  • 不同,molecule的语义特征束限制了对happy的选择,而“我所知道/我不知道”

    只是因为在常识世界中没有重要到可以对“医院”进行分类(次范畴化)而已。

    第二,符合象似性(iconicity)的语序倾向于出现。包括:首先,语义上的

    信息递增,即左项不可衍推(entail)右项。(26a)中,“写”和“叙述”的对等句

    法位置(关系从句的主要动词)诱导了这种衍推关系,因此“写一叙述”符合信

    息增量原则。反之则违反该原则,如(26b),即先出现的“叙述一个洋车夫的 一 生”可以蕴含“写(小说)”,使后者成为冗余(redundancy)。其次,符合时间

    顺序象似性的是无标记项,如(26a)。但这种一边倒的局面是可以改变的,例

    如,若使这种衍推关系消失,增加“写”的信息量,这时,即使不符合时间顺序

    象似性,也可以说,如(26e)。

    (26)a.垄金星 叙述一个洋车夫的一生的小说(转引自袁毓林 1999)

    b. 叙述一个洋车夫的一生的查金星 小说

    c.叙述一个洋车夫的一生的 鱼耋全垂 墨塞 小说

    总之,带“的”的多项 M2修饰名词的各种排列法之间或许有优劣之分,但

    其本质上不是你对我错的刚性规则,这与英语的指示词和形容词居左、关系从

    句居右的规则不同。而汉语中如果有限制,也多因为多项 M2之间“恰好”由于

    邻近而造成诱导性偏好,或建立了次范畴化。

    2.3 M3:限定成分(determiners.numerals.classifier,DNC)

    外延性定语,语义为空,不带“的”,直接加在核心名词或M1-N组合的左

    边。有带“的”修饰语 M2出现时,可出现在其左边或右边。也就是说,当核心

    名词和以上 M1、M2、M3同时出现时,有下面的语序:M3-M2一M1一N;M2一

    M3一M1一N:

    (27)a.三本 {很好看的 上教社出的}新 书

    M3 M2 M1 N

    b.{很好看的 上教社出的}那本 新 书

    M2 M3 M1 N

    (28)a.{穿着裙装唱爵士的 帅气的}那位 黑人 歌手

    M2 M3 Ml N

    b.那位 {帅气的 穿着裙装唱爵士的}黑人 歌手

    M3 M2 Ml N

    由于 M3(即限定成分修饰语)的位置游移性,加上 M2并列肢数量的可扩

    展性,使得汉语除了M1以外的定语问语序变得更灵活多样。多项修饰语共现

    时,谁充当最左边/gb围的成分,甚至是否有最外围成分,似乎不好确定。前

    人相关研究都有所触及,例如很多都注意到,领属成分、时间/处所成分这样

    的语义角色,出现在最外围;但较少注意到,这种从语义角色角度所做的观察

    166 当代语言学

  • 却忽略了两个事实,第一,这些成分如果加了“的”,语义属性仍不变,但却有

    了不在最外围的可能(对比“河对岸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河对岸风景”和“美

    丽的河对岸的风景”)。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的”,可能会产生一个有趣的

    逻辑矛盾——最外围的成分不一定在最外围;第二,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领

    属成分和时间处所成分能够以不加“的”的形式出现在左侧,对此,下文3.3.1

    节有进一步讨论。

    总之,我们的区分体系中,M2指带“的”的内涵性定语;M4指从 M2中去

    掉“的”、且因此只出现在最外围的内涵性定语。简单来看,汉语不带“的”的

    内涵性定语有两种,一种在最内层 ,即M1;一种在最外层,即M4。

    2.4 M4:不带“的”的最外围内涵性修饰语——话题性修饰语

    正如第 1节所示,M4可以是光杆名词、较复杂的名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其语义角色多为领有者、处所、时间。再举几个例子:

    (29) 垦粗长的鼻子 (30) 仝 壑 精湛的刀法

    (31) 堕王神秘娇艳的雪莲花 (32)垒生星依然优雅的她

    对于这几种修饰语,我们提出:

    (33)现代汉语名词短语的多项定语 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定语 M4,较为稳定地占据

    最外层位置,其句法、语义特征和句子层面的话题高度平行,可看作话题性修饰

    语或名词短语 内部的话题。

    3.M4和话题之间的平行性

    有 M4修饰的名词短语表现出与句子层面的话题一述题结构高度平行的特

    征:M4相当于话题,核心名词相当于次话题,M2相当于述题,如(34)所示 :

    (34)名词短语和话题一述题结构的平行性

    M4 M2 核心名词 1妻 大象/那几个匈奴人/ 粗长的/精湛的/神秘娇 鼻子/刀法/ } 舢 脚 后

    < 1 =’0:一

    话题 次话题 述语 1孽

    大象/那几个匈奴人/ 鼻子/刀法/ 粗长/精湛/神秘l 天山脚下/多年后 雪莲花/她 娇丰色/依然优雅 J构

    下面从多个方面进一步观察这种跨层级、跨范畴的平行性。

    3.1 M4违反多项定语标记性的总趋势

    正如第 1节中提到的,汉语多重定语共现时,加标记(尤其是“的”)的总

    趋势是,越靠外层,越倾向于需要加“的”。这有处理上的优势性解释,前人研

    究较多,不用赘述。看下面例子:

    (35)a.很小 (的)搪瓷(的)挖耳勺

    b.新 出 (的)搪瓷(的)挖耳勺

    2018年第 2期 167

  • c.新出 (的)很小 (的)搪瓷(的)挖耳勺

    然而,M4的出现与这一总体倾向相悖。尽管上文中的“大象”和“天山脚

    下”后都可以加“的”,但与(35)这样必须加“的”的情形有本质区别。(34)说

    明,M4尽管由带“的”的内涵型定语(M2)拿掉“的”而形成,然而一旦形成 M4

    就呈现出不同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 M2即使拿掉“的”,也不能

    形成 M4,如(35)的形容词和关系从句。

    3.2外围特征和阻断效应

    M4的阻断效应和外围特征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地讲,M4倾向于出现在名

    词短语多项修饰语的外围;如果其左侧出现其他修饰语,该修饰语不能修饰整

    个名词短语的核心名词,也就是说被 M4阻断。

    从(36—37)可以看出,指示词类修饰语(M3)、形容词、关系从句类修饰

    语(M2)要么不能出现在 M4外围,如(36a,37a);要么只能成为 M4本身的修

    饰语,如(36b,37b):

    (36) 皇 粗长的 鼻子

    a. 那根 盘粗长的鼻子

    b.那头 .垒粗长的鼻子

    (37)! :堕里整洁的道路

    8. 老张设计[t_]的: :堕里整洁的[道路。]

    b.老张设计[t;]的[ 。]里整洁的道路

    另外,M4的语义类型似乎不限于以上提到的领有者、处所、时问等,还可以

    是由小句表示的复杂语义③。同样,其他前加修饰语不能跨越这个小句而修饰

    核心名词:

    (38)a. 室 盘 难以计数的 航班

    b. 舒适度很高的 盏 盘 难以计数的 航班

    我们认为,M4的阻断效应不应由其语义属性决定,而是由其不带“的”的

    句法表征决定。这种阻断效应会因为在 M4后加“的”而消失。在加“的”同时,

    原 M4转化为普通内涵性定语 M2,前面可以出现指示词短语和形容词、或小

    句性修饰语,并修饰核心名词:

    (39)那根 垒 粗长(的)鼻子

    (40)舒适度很高的 室 难以计数的 航班

    总之,以往常用的“领有者、处所、时间、定位”等语义/功能概念中,没

    ③ 这里的“北京飞上海”属于朱德熙(1983)讨论的“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最常见的情形是“自指

    性”的“指称性主语”,例如“北京飞上海非常方便”。唐正大(2013)将这种结构看作主语从句,并在主

    语从句和话题两个句法范畴之间建立了语言内部象似性关系。

    168 当代语言学

  • 有哪一个可以概括 M4的本质特征,也不能解释 M4的阻断效应。我们认为,

    M4的本质特征是其兼有话题特征和修饰语特征的二重性:既是具有话题特征

    的修饰语 ,也可看作汉语名词短语内部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它与其他同样表

    达内涵性语义的带“的”修饰语的语序灵活性不同。其外围性/阻断效应与汉语

    主句层面的话题结构具有一致性、平行陛。例如,下面是相应的话题一述题结构:

    (41)北京飞上海,航班难以计数 ,舒适度很高。

    (42) 舒适度很高,北京飞上海,航班难以计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语感上看,M4对于指示词短语和其他修饰语(形

    容词、关系从句等)的阻断效应似乎强弱有别,对于后者更为明显,而对于前

    者似乎弱一些。语料中可以发现如下的例子:

    (43)此刻马斯里老人正跪在清真寺外,在这座落日下庄严而气象万千的寺庙下虔诚地

    祈祷。(《伊拉克风云》)

    但这种在 M4前仍出现核心名词修饰语的例子极其罕见,这也从分布的角

    度印证了M4的外围特征。

    3.3句法一语义属性与限制方面的平行性

    3.3.1受限制的领属关系

    上文注意到,仅从领属、定位等语义特征出发不足以解释 M4的外围特

    征。更进一步看,不是所有的领属关系都可以用[M4一名词短语]结构来表达。

    分别比较下面(44—45)以及(46-47)两组例子即可看出,加“的”的名词短语

    “张明的小巧精致的挖耳勺”和“张明的漂亮娇艳的牡丹”都很 自然;与之对应,

    加“的”的主旬结构(话题一述题结构)“张明的挖耳勺小巧精致”和“张明的牡丹

    漂亮娇艳”也没有问题。但去掉领有者“张明”后的“的”,二者就都不那么好

    了,如(45)、(47)左列标“#”的名词短语,以及(45)、(47)右列标“#”的话题 一

    述题结构(标“#”是指在语用上比较怪诞)。如果被领有者是“双臂、女儿”这

    样的核心名词 ,则无论是名词短语还是主句结构都可以不加“的”。

    M4一名词短语结 构 话题 一述题 结构

    (44)张明颀长健硕的双臂 张明,双臂颀长健硕。

    张明 颀长健硕的双臂 张明盟双臂颀长健硕。

    (45) 张明小巧精致的挖耳勺 张明,挖耳勺小巧精致。

    张明盟小巧精致的挖耳勺 张明 挖耳勺小巧精致。

    (46)张明漂亮娇艳的女儿 张明,女儿漂亮娇艳。

    张明 漂亮娇艳的女儿 张明 女儿漂亮娇艳。

    (47) 张明漂亮娇艳的牡丹 张明,牡丹漂亮娇艳。

    张明 漂亮娇艳的牡丹 张明煎牡丹漂亮娇艳。

    因此,仅仅认识到“张明”是“双臂”的领有者定语是不够的。至少可以看

    2018年第 2期 169

  • 出,汉语对领有者语义角色进行话题化和关系化时,不是从领属结构(如“张明

    的牡丹漂亮娇艳”)提取的,这也解释了汉语中一个貌似的例外现象:即汉语因

    为存在“叶子碧绿的树”这样的关系化操作而似乎是个例外现象,不符合

    Keenan和 Comrie(1977)提出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序列(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NPAH);按照这个序列,领属结构中的领有者成分的可及性最低。

    我们认为,汉语中的这种疑似“例外”并不是真正的离经判道,“树”之所以能

    够在汉语中很 自然地“提取”,正因为它是话题(例如“这棵树叶子碧绿”);而

    话题和主语都是属于可及性序列中第一等级的概念。不妨说,“树”和上文中

    的“张明”在名词短语层面和话题一述谓层面,都是话题。

    3.3.2话题成分的指称限制具有平行性

    做话题的成分多限于定指或类指的名词短语(徐烈炯、刘丹青 1998),而

    排斥无定形式的名词短语,如“数量名”形式。

    (48a-b)中,“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相当于一个类指句,具有普遍性意义,

    与其相应的“一个人”表特征性类指,或属性名词,因此可以做话题。而(49a,

    b)中,“双腿步履蹒跚”在常识世界不可能解读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类指句,

    与其相应的“一个人”也不会表类指,而自然解读为特指的不定指,指“某个

    人”,话语中有一个具体的所指与其对应,因此做话题受限制:

    (48)a.二全 至 童璺 道德修养

    M4 M2

    b.二=仝= ,堕焦堡鲞 至关重要。 话题 次话题

    (49)a. 一个人 步履蹒跚的双腿

    b. 一个人,双腿步履蹒跚。

    类似地,定指的名词短语无论是在句子层面,还是本文讨论的复杂名词短

    语中,都适合做话题;不定指则受限:

    (50)a.他 早已年迈的 母亲

    b.他,母亲早已年迈。

    (51)a. 一个人 早已年迈的 母亲

    b. 一个人,母亲早已年迈。

    然而,即使是定指的话题,其 M2修饰语或述语也多是类指性述谓结构或

    个体平面谓语 ,较为排斥纯粹的阶段平面谓语。例如“ 他去买菜的母亲、

    他在做饭的母亲”等都不妥。

    3.3.3述谓特征限制的平行性

    汉语话题一述谓结构不仅与话题的指称特征相关,也与述谓特征不无联系。

    与话题化限制相关的讨论例如 Huang(1982)、Xu和 Langendoen(1985),前者

    170 当代语言学

  • 认为汉语话题遵循孤岛条件,因此“ 这本书i,[[ei读过 ej]的人i]来了”不能

    说,然而后者认为汉语话题可不受制于邻接条件,理由是“这本书i,[[e 读过

    e.]的人i]不多”可以说。张敏(2009)提出“非特谓条件”(“不多”是非特谓谓

    语,而“来了”是特谓)的解释角度。

    我们认为,话题之外的整个述谓部分,需要对话题进行特征化描述,否则

    可能导致整个话题一述谓结构不成立。具体到这个例子,在中性语境下,“读过

    的人不多”对于“这本书”来说 ,可以暗示其较为稳固、内在的属性,粗略对应

    于“生僻、晦涩、不受欢迎”等特征性形容词;而“读过的人来了”却很难获得

    对于“这本书”的特征化解读 ,通俗地讲 ,“读过的人来了”对这本书意味着什

    么并不清楚。若改为“读过的人都来了/来了近一半/只来了一半”,则都可以。

    关于特征化,可以进行下面的释义性测试:

    (52) 因为读过的人不多,说明这本书比较晦涩。

    (53) 因为读过的人 来了 ,说 明这本书⋯⋯?

    (54)因为读过的人壑盘I 盎I丝二圭 墨 工二主,说明这本书堡查 查

    丕 。

    实际上,我们把上面的句子改为“这本书,送盍不多”和“ 这本书,送耋

    来了”,会得到同样的对立效果,因此上述关系从句和话题化孤岛条件,或许

    只是个幌子。将其转换为本文讨论的最外围名词修饰语结构(M4一N),也出现

    了大致的平行现象④:

    (55)这本书不多的读者

    (56) 这本书来了的读者

    3.3.4 M4对 M2的依赖即话题对述题的依赖

    M4类定语不带“的”,不能直接修饰核心名词(如 57a),也不能修饰 M1+

    核心名词(如 57b),必须要有至少一个 M2类的修饰语出现(57c,d);而提出

    这种要求对于一个普通的领属定语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如“狗的(食肉)习性”)。

    与之构成有趣对应的是,汉语主句层面有一个重要规则:话题不能缺少述谓而

    存在,如(57a’-d’):

    ④ 当然,M4一名词短语尽管呈现出了与话题一述谓结构的平行性,但从句法限制方面看,前者更

    受限,受限于一些偶发性的邻接限制,属于更有标记的格式;从语言内部象似性(Greenberg 1995;唐正

    大 2013)角度看,话题一述谓结构是模型,M4一名词短语结构是仿型。以下面的对比为例,由于(1)中

    的全量副词“都”有左向量化的要求,因此(1b)“读者”不能出现在其右侧 ;(2b)则是一个结构歧义格

    式,具有名词短语和“领主属宾句”的歧解:

    话题结构

    (1)a.这本书,读者都来了。

    (2)a.这本书,读者来了一半。

    2018年第 2期

    名词短语

    b. 这本书都来了的读者

    b. 这本书来了一半的读者

    17l

  • 名 词 短语 话 题 结构

    (57)a. 狗M4习性N a’. 狗,习性。

    b. 狗 食肉 。习性 b’. 狗 ,食肉习性。

    c.狗M4食肉的M2习性N c’.狗,习性金 。

    d.狗 与生俱来的 食 肉 习性 d’.狗,食 肉习性与生俱来。

    上述名词短语和话题结构中出现的依赖 具有高度平行的表现。然而,对

    于其他类型的多项定语之问而言,这一依赖性要求并不存在。例如上文(16)

    中的多项 M2,任意去掉其中一个或多个,不会影响其他修饰语和名词短语的

    合法性。

    4.名词短语内部的话题结构和话题一述题结构的不平行性

    上文讨论的“大象粗长的鼻子”类名词短语,不妨看作领属结构“大象的鼻

    子”和关系从句结构“粗长的鼻子”的有机融合,融合后,领有者成为话题,关

    系从句成为具有述谓性质的修饰语。另外,上文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名词短语和

    话题一述题结构的平行性,下面通过观察不平行的情况,以细化对于关系化和

    话题化关系的认识。

    我们认为,平行性是二者关系的无标记状况,不平行现象是第二性的特殊

    状况。先看名词短语结构(58a)和话题一述题结构(58b)之间的转换:

    (58)a.他最有钱的朋友

    b. 他,朋友最有钱。

    这两个结构语义上不等值,具体表现在“朋友”的所指范围不同:(58a)中

    的“朋友”是[他的朋友]这个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个体,对比项是集合中

    的其他特定个体,其特指性是由人称代词“他”的特指性赋予的;而(58b)中的

    “朋友”默认指称是“他的朋友”这个类,属于类指范畴,其对比项是其他“非朋

    友”的类,比如“家人、亲戚”等。这种所指范围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58a)

    中的修饰语“最有钱”的默认解读是限制性的,即限制了核心名词所指的潜在

    范围,“朋友”作特指解;而(58b)中“朋友”前没有这个修饰语,因此作类指

    解。这与本文此前所有用例中的 M4都是非限制性的情况不同。关于名词短语

    内部的类话题结构中M2修饰语的限制性/非限制性,下面继续讨论。

    4.1 M2修饰语的非限制性要求和限制性特例

    上文指出,M4一名词短语要求 M2出现;同时,除(58a)以外,上文所有

    M2修饰语都是非限制性的、描写性的,不能用来限定和缩小核心名词所指的

    范围。下面的测试框架中,(59a,60a)是非限制性语义环境,而具有非限制性

    语义的M2不能通过(59b,60b)的限制性测试:

    (59)a.我喜欢他漂亮的女儿。

    l72 当代语言学

  • b. 他有两个女儿,我只喜欢丝鎏壹 。

    (60)a.丝土垒整鲨 坠室旁边是丝翌 垡 芏 。

    b. 土垒鳌鲨 坠室旁边是 垫 壅塾 窒。

    汉语中多数光杆双音节形容词都可能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种解读(参看

    Comrie(1981:132)对于 industrious Japanese(勤劳的 13本人)的讨论)。可以看

    出,进入 M4一名词短语格式的光杆多音节形容词(即M2),只能有非限制性解

    读。这个发现也可以间接解释 M4-名词短语结构的两个特性。

    第一,M2排斥单音节形容词。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是典型的性质形容词,

    用来限定名词所指,并激活对比项。下面(61a)中两个名词短语分别为限制性

    和非限制性/描写性的形容词修饰语,而(61b)是 M4-名词短语结构,可见只

    有非限制性/描写性的M2才可以用:

    (61)a.大的卧室 大大的卧室

    b. 张明大的卧室 张明大大的卧室

    第二,M4-名词短语结构排斥其 M2修饰语的限制性解读,这也可以通过

    指示词的位置来印证。一般认为,指示词在修饰语外面的结构表达非限制语

    义,指示词在里面的结构表达限制性语义(分别如“那个戴眼镜的人”和“戴眼

    镜的那个人”,参看 Chao 1970[1968]:148;唐正大 2007)。因此,前者可以

    有 M4-名词短语格式,后者不可以。由于 M4-名词短语要求“漂亮”是非限制

    性的,这与(62a)相容,与(62b)相悖:

    (62)他漂亮的女儿

    a.他 漂亮的-k-.~L

    b. 他漂亮的叠仝女儿

    4.2 M2修饰语的类指性要求和指示词的类指化

    汉语的默认状况是,光杆名词短语表类指,指(量)名结构表定指。按说,

    当M4为光杆名词(如“大象”)时,整个名词短语应该也表类指(如“大象粗长

    的鼻子”),因此似乎应该排斥表定指的指量结构(如“那根”)。然而情况似乎

    并不这么简单。下例的“大象”是光杆类指名词 ,因此“鼻子”必须表类指,同

    时整个句子也是类指句。然而指示成分“那根、那”都可以在 M4和 M2之间使

    用,不影响类指解读:

    (63)a.大象粗长的鼻子 往往让进犯者生畏。

    b.大象叠粗长的鼻子 往往让进犯者生畏。

    c.大象翌 粗长的鼻子 往往让进犯者生畏。

    我们发现,使用指示成分表类指是有条件的:首先,如 3.2节所论,指示

    成分只能出现在 M2之前,且其指示域只能作用于核心名词(鼻子);其次,如

    2018年第 2期 173

  • 果使用指量结构,则必须满足数量对等要求,具体到上例,即必须“每头大象

    都有且只有一根鼻子”。对比(64)可以清楚一些,对于秃鹰的翅膀来说,每只

    秃鹰都有且只有两只翅膀,因此,可用的指量结构只能是“那两只/那双”,而

    “那”由于缺少了数量要求,则没有任何问题:

    (64)a.秃鹰有力的翅膀 可以帮助它(们)负重疾飞。

    b.秃鹰叠有力的翅膀 可以帮助它(们)负重疾飞。

    C. 秃鹰 有力的翅膀 可以帮助它(们)负重疾飞。

    d.秃鹰 墨 有力的翅膀 可以帮助它(们)负重疾飞。

    不难看出,这里的“那”已呈现出附缀化(cliticization)⑤倾向,这不仅表现

    在它短促弱化的语音特征,还在于其韵律上的游移性。具体来说,“那”在韵律

    上的向前附着还是向后附着,取决于话题性修饰语 M4的音节数。如果 M4是

    单音节,则向前附着,如(65a);若双音节及以上,则向后附着,如(65b)。但

    无论如何,“那”在句法上仍是限定词,其辖域仍然是向后的。

    (65)a.他那 l颀长的双臂 b.张明 l那颀长的双臂

    4.3具有强制限制性解读的M2修饰语

    上面的论证说明,M4-名词短语格式中,光杆形式的 M2只能取非限制性

    解读。如果 M2加上一些标记,强制表示限制性语义,例如表比较级和最高级

    的“更”和“最”,情况会变得复杂一些。二者转换为话题一述题句时,原名词短

    语的核心名词需要先加上指示词,以确认其指称。这也说明,如果 M2为限制

    性修饰语,并有明确限制性标记,那么即使不出现指示词,也在默认状况下会

    缩小核心名词的所指范围。

    M4-名词短语 话题一述题 结构

    (66)他更高明的手段 一 他, (这个/那个)手段更高明。(和其他“手段”相比)

    (67)他最有钱的朋友 一 他, (这个/那个)朋友最有钱。(和其他“朋友”相比)

    下面观察“M4-最 M2-的一N”中N的语义变量。N可以是修饰语依赖性名

    词(唐正大 2006),如(68)中的“东西”,如果没有修饰语,其语义内容几乎为

    空,因此(68)中的话题一述题转换句中,指示成分必不可少;N也可以是普通

    名词,如(69)中的“房子”,由于“房子”可以有自主指称,因此,有指示词和

    无指示词会导致两种不同解读(用“#”表示)。

    M4一名词短语 话题 一述题 结构

    (68)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 一 一个人, (这件/这些)东西最重要。

    (69)北京最贵的房子 一 北京, (这个/这些/这里的)房子最贵。

    也就是说,与话题一述题结构对应,“北京最贵的房子”其实是有潜在歧义的,

    ⑤ 关于附缀和附缀化的语音、韵律以及句法特征,可参考 Zwicky和Pullum(1983)。

    174 当代语言学

  • 尽管下面两种解读中,解读 1是强解读,解读 2是弱解读:

    (70)北京最贵的房子

    解读 1(限制性):北京的房子中最贵的某 些房子。对比项集合:{房子 1,房

    子 2,⋯⋯}

    解读 2(非 限制性):作 为北京最贵 商品的房子。对比项集合 :{房子,汽车,

    · · · · · · l

    也就是说,即使 M2出现了诸如“最”这样的强势诱导限制性解读的算子,

    也不能排除整个 M4-名词短语的非限制性解读的可能。

    另外,尽管“最 A”激活的默认解读是限制性的,但若增加 N的其他内涵特

    征 ,也可以使其非限制性的解读得到强化,如(71),既可以理解为“欧式独栋

    小别墅”中最贵的那一/几套(限制性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作为北京房价最贵

    代表的欧式独栋小别墅”(非限制性解读)。

    (71)北京最贵的欧式独栋小别墅.-aj"v:Z卖到数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解读的游移关系可能还可以更复杂,即如果变

    换 M4和 N之间的领有关系,也可能会对(非)限制性解读产生影响。“北京”

    和“房子”之间的领有关系不具有独一性 ,即“房子”非唯北京所有。然而从常

    识的角度看 ,“阿姆斯特丹”和“郁金香”之间文化意义上的领有关系其独一性

    要强一些,因此(72)非限制性的解读 2也增强了。另外,形容词的量化性语义

    特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贵”是可以明确量化的,与“最”配合自然会激活比

    较(限制性)语义,而如果是“美”,则量化性和可比性都降低了:

    (72)阿姆斯特丹 最美的 郁金香

    解读 1(限制性):阿姆斯特丹所有的郁金香中,最美的那枝/些

    解读2(非限制性):作为阿姆斯特丹最美花卉/植物/事物⋯⋯的郁金香

    而解读 2,正好和(73)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呈现出平行性:

    (73)阿姆斯特丹,郁金香最美。

    鉴此可以反观陈平(Chen 1996)所提出的“范围话题不可以关系化”的限

    制。Chen(1996)所举的例子“纽约,物价最贵”中的“物价”不可以关系化为“

    纽约最贵的物价”。我们认为,此例不可以说可能是个特例,其特定原因是,

    “贵”的语义要素里面蕴含“物价”这个概念要素,无“物价”要素的“贵”是没有

    意义的。这样,就不可能存在可以和“物价”比“贵”的其他事物了,因此用于

    比较所必需的集合无法建立起来。这也是“房子”不同于“物价”的地方。“房

    子”可以和外部的“车子、土地”比“贵”,比“物价高”,也可以在内部让某座房

    子和“其他房子”比“贵”,如此则分别可以得到非限制性和限制性解读。因此

    我们认为,此例的问题或不在于“范围话题”认定。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M4-N结构中,M2修饰语是必须存在的,而且以

    2018年第 2期 175

  • 非限制性语义为绝对优势解读,即使有诱发限制解读的算子,在大多数状况

    下,也同时存在非限制性解读歧义。这种结构和非限制性解读之间存在无标记

    关联,这一点也和句子层面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具有一定的平行性。

    5.话题性修饰语结构的语体特征与新兴特征

    通过语料观察,本文讨论的话题性修饰语的结构更多出现于书面语体中,

    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铺陈、描写语体,于 日常对话类口语中很少使用,比如我

    们在 CCL语料库自然口语库中尚未发现这种结构,这一方面是因为语体风格

    不合,另~方面是因为本文讨论的这种话题性修饰语结构具有非限制性语义属

    性,而非限制性修饰语由于其在指称确认方面的低贡献,在口语中的使用必要

    性 自然远低于限制性修饰语(唐正大 2007)。

    另外,这种话题性修饰语结构是一个较为新兴的结构,在近代汉语白话语

    料中难觅其踪。我们观察了《红楼梦》⑥《小额》《水浒传》等均未发现这种结构。

    可以推测,这种结构是由话题一述题结构诱导、同时受到多项定语“的”隐现机

    制的压迫所致,这方面尚待后续研究。

    References[引用文献]

    Chao,Yuen Ren(赵元任).1970[1968].A Grammar ofSpoken Chin~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en,Ping(陈平).1996.Pragmatic interpretations of structural topics and relativization in Chinese.

    Journal ofPragmatics 26,3:389—406.

    Chen,Qiongzan(陈琼瓒).1955.On de between modifiers and nouns.Studies ofthe Chinese Language

    10:22—7.[1955,修饰语和名词之间的“的”字研究。《中国语文》第 10期,22—7页。] Comfie,Bernard.1981.La 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tw Typolog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Dahl,Osten and Mafia Koptjevskaja—Tamm.2001.Kinship in grammar.In Irene Baron,Michael

    Herslund,and Finn Scrensen,eds.,Dimensions of Possession.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Pp.201—25.

    Ding,Shengshu,Shuxiang Lti,Rong Li,Dexuan Sun,Xiechu Guan,Jing Fu,Shengzhang Huang,

    andZhiwenChen(丁声树、吕叔湘、李荣、孙德宣 、管燮初 、傅婧、黄盛璋、陈治文).1961.

    Lectures on Modern Chinese Grammar.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61,《现代汉语语法

    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Greenberg,Joseph H.1995.On language internal iconicity.In Marge E.Landsberg,ed.,Syntactic

    Iconicity and Linguistic Freezes:The Human Dimension.Berlin:Walter de Grutyer.Pp.57—63.

    Huang,C.一T.James.1982.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grammar.Ph.D.diss.,MIT,

    Cambridge,MA.

    Keenan,Edward L.and Bernard Comrie.1977.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

    ⑥ 《红楼梦》倒是有一种特有的多项修饰语结构,即多个并列性修饰语之间直接并置,最后一个

    修饰语或用“的”,或不用“的”,例如“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 擅 王 堡互的

    大插屏”,“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 直壹堡直锢鼎,悬着 撮堕塑墨蕉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

    是玻璃。地下堕塑± 楠木交椅”,这类结构多用于描写和铺陈。

    176 当代语言学

  • LinguisticInquiry 8,63—99.

    Langacker,Ronald.2004[1991].Foundations ofCognitive Grammar,Vo1.2:Desc却tiveApplication.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Xianyin(李先银).2016.A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attributes and the word order of multiple

    attributesinChinese.Languageand Translation1:1卜8.[2016,定名组合的指称功能与汉语

    多项定语的顺序。《语言与翻译》第 1期 ,11-8页。]

    Liu,Danqing(刘丹青).2008.Typ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nominal phrases.Studies of the

    ChineseLanguage 1:3-20.[2008,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第 1期,

    3—20页。] — —

    . 2012.Some mighty categories in Chinese:A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Inventory Typology.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3:3—17.[2012,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

    角。《世界汉语教学》第 3期,3一l7页。]

    Liu,Yuehua(刘月华 ).2001.A Practical Guide tO Modem Chinese Grammar,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

    务印书馆。]

    Lu,Bingfu(陆丙甫 ).1988.The connotation,denotation and referentiality of attributes and their

    orderings.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in Grammar 4.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Pp.102—

    15.[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研究。《语法研究和探索(四)》。

    北京大学出版社。102-15页。] — —

    . 2003.The basic function and derived function of“de”as viewed from its distribution.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1:14—29.[200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

    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第 1期 ,14—29页。] — —

    . 2005.Word order dominance and its cognitive explanation.Part I.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1:1—15.[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

    学》第 1期,1—15页。]

    Lu,Jianming(陆俭明).1983.De.constructions and SUO.constructions.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in

    Grammar 1.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Pp.57—68.[1983,“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57—68页。]

    Qiao,Juan (乔娟).2012.The study of the order of multiple attributes in modem Chinese language.

    MA thesi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12,现代汉语多项定语语序问题研究。上海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Qin,Yuxiang(秦裕祥).2008.A subcateg0ricalizational account of the constraints on the premodifier

    in English noun phrase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1 13—20.[2008,英语名词

    词组中前置修饰语使用限制的次范畴化解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13-20页。]

    R~khoff,Jan.2002.The Noun Phras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i,Dingxu(石定栩).2010.Restrictive and non—restrictive attribute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5:323—8.[2010,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5期,

    323—8页。]

    Tang,Zhengda(唐正大).2006.Rules governing the dichotomal readings of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The restrictive VS.the non—restrictive.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in Grammar 13.Beijing:The

    CommercialPress.Pp.220—36.[2006,汉语关系从句的限制性与非限制性解释的规则。

    《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220-36页。] — — — — — — —

    . 2007.Correlations between demons~ative constituents and the positions of relative clauses in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2:139—50.

    [2007,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析。《当代语言学》第

    2期 ,139-50页。】 — —

    . 2013.Genericity,topicality,and Chinese clausal subject:A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internal

    iconicity.Journal of Sino—Tibetan Linguistics 7.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Pp.194—207.

    [2013,类指性、话题性与汉语主语从句——语言内部象似性视角。《汉藏语学报》第 7

    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07页。]

    2018年第 2期 177

  • Wang,Yuanjie(王远杰).2008.Revisiting the occurrence of de(的)in multiple modifiers.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3:254—8.[2008,再探多项定语“的”的隐现。《中国语文》第 3期 ,

    254-8页。]

    Xu,Liejiong(徐烈炯)and D.Terence Langendoen.1985.Topic structures in Chinese.Language 61, 1:1-27.

    Xu,Liejiong and Danqing Liu.1998.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opics.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Xu,Yangchun(徐 阳春 ).2003.Factors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and omission of de.Rhetoric

    Learning 2:33-4.[2003,“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修辞学习》第2期,33-4页。]

    Yuan,Yulin(袁毓林 ).1999.Cognitive explanations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ordering of

    multiple attribute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185—99.[1999,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

    蕴涵。《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185-99页。]

    Zhang,Min(张敏).1998.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Nominal Phrases in Chinese.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8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 — — — — — —

    . 2009.A revisit of the subjacency constraint in Chinese topic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rocessing.Essays on LinguisticsVo1.39.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Pp.522—72.

    [2009,汉语话题化结构中的邻接条件:认知处理角度的论证。《语言学论丛》第 39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522—72页。]

    Zhu,Dexi(朱德熙).1982.Lectures on Grammar.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82,《语法讲

    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 —

    . 1983.Self-designation and transferred designation:A study of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unction ofthe nominalizingparticles de (得),zhe(者),S/tO(所),andzhi(之).Dialect 1:16 - 31.[1983,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 、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方言》第 1期,16—3l页。] Zwicky,Arnold M.and Geoffrey K.Pullum.1983.Cliticization VS.inflection:English n't.La ngua ge

    59,502-13.

    作者简介

    唐正大,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兴趣:语言类型学 、现代

    汉语及汉语方言语法。代表作:“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

    析”和“认同与拥有——陕西关中方言的亲属领属及社会关系领属的格式语义”。电子邮件: tangzhengda@ 126.com

    TANG Zhengda,male,Ph.D.,is an associate research professor of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is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grammar of Chinese languages.His major publications are:“Correlations between demonstrative

    constituents and the positions of relative clauses in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Identification versus possession: Kinship possessive structure of the

    Guanzhong dialect in Shaanxi Province”.E—mail:tangzhengda@ 126.com

    作者单位及通信地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

    Affiliation and Contact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732

    178 当代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