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度診斷及醫療的自體免疫疾病3...

24
1 第八章 被過度診斷及醫療的自體免疫疾病 一、何謂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的定義是免疫系統失控了。免疫系統的成員,已經失去 辨別好人(自己身體好的細胞)抑或壞人的能力,而對自己身體的好細胞直接發動攻擊,或特地製造 出用來攻擊自己細胞蛋白質或 DNA 的武器,這武器稱之為「抗體」 。武器(抗體)本來是被製造出 來打壞人的,所謂壞人就是入侵的微生物,如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質(過敏原) ;但在自體免疫疾病患 者生產製造出來的武器卻用來攻擊自己。 二、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 「自體免疫疾病」 分為兩類,一類為 「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 又稱為 「膠原病」 Collagen disease), 意指全身的 collagen 都有可能遭受到傷害;另一類被稱為「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 ,係指只發生 在特定器官上,如大腸(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神經(多發性神經炎)等。 雖然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很多,但其實本質上都是同一種疾病,只是發生表現在不同的器官組織 上而已。因為不論是什麼病名,是哪一科醫師在診療,開出來的藥都不外乎為:類固醇、奎寧、免疫 抑制劑 MTX 等而已。 自體免疫疾病 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 □ 橋本氏甲狀腺炎 □ 甲狀腺功能亢進 □ 葛瑞夫氏症 □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慢性萎縮性胃炎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 自體免疫肝炎 □ 自體免疫胰臟炎 □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一型) □ 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症 □ 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 芭蕾手舞足蹈症候群 Gullain Barre Syndrome, GBS□ 內耳自體免疫疾病 □ 自體免疫蕁麻疹 □ 自體免疫異位性皮膚炎 □ 自體免疫黃體素皮膚炎 □ 皮膚乾癬 □ 乾癬性關節炎 □ 天疱瘡 □ 類天疱瘡 □ 虹膜炎 □ 乾眼症 □ 愛迪生氏症 □ 原發性腎上腺皮質萎縮 □ 惡性貧血 □ 再生不良性貧血 □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 重症肌無力 □ 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又稱為膠原病(Collagen disease□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新生兒紅斑性狼瘡(N.L.E.□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雷諾氏症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 貝西氏病或稱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 乾燥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 S.S.□ 硬皮症(scleroderma, P.S.S.□ 混合結締組織病(M.T.C.D.□ 抗磷脂質症侯群 □ 漸進壞死性黃色肉芽(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Feb-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第八章 被過度診斷及醫療的自體免疫疾病

一、 何謂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的定義是免疫系統失控了。免疫系統的成員,已經失去

辨別好人(自己身體好的細胞)抑或壞人的能力,而對自己身體的好細胞直接發動攻擊,或特地製造

出用來攻擊自己細胞蛋白質或 DNA 的武器,這武器稱之為「抗體」。武器(抗體)本來是被製造出

來打壞人的,所謂壞人就是入侵的微生物,如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質(過敏原);但在自體免疫疾病患

者生產製造出來的武器卻用來攻擊自己。

二、 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

「自體免疫疾病」分為兩類,一類為「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又稱為「膠原病」(Collagen disease),

意指全身的 collagen 都有可能遭受到傷害;另一類被稱為「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係指只發生

在特定器官上,如大腸(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神經(多發性神經炎)等。

雖然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很多,但其實本質上都是同一種疾病,只是發生表現在不同的器官組織

上而已。因為不論是什麼病名,是哪一科醫師在診療,開出來的藥都不外乎為:類固醇、奎寧、免疫

抑制劑 MTX 等而已。

自體免疫疾病

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

□ 橋本氏甲狀腺炎

□ 甲狀腺功能亢進

□ 葛瑞夫氏症

□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 慢性萎縮性胃炎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 自體免疫肝炎

□ 自體免疫胰臟炎

□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一型)

□ 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症

□ 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 芭蕾手舞足蹈症候群

(Gullain Barre Syndrome, GBS)

□ 內耳自體免疫疾病

□ 自體免疫蕁麻疹

□ 自體免疫異位性皮膚炎

□ 自體免疫黃體素皮膚炎

□ 皮膚乾癬

□ 乾癬性關節炎

□ 天疱瘡

□ 類天疱瘡

□ 虹膜炎

□ 乾眼症

□ 愛迪生氏症

□ 原發性腎上腺皮質萎縮

□ 惡性貧血

□ 再生不良性貧血

□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 重症肌無力

□ 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

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又稱為膠原病(Collagen disease)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 新生兒紅斑性狼瘡(N.L.E.)

□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

□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 雷諾氏症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

□ 貝西氏病或稱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

□ 乾燥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 S.S.)

□ 硬皮症(scleroderma, P.S.S.)

□ 混合結締組織病(M.T.C.D.)

□ 抗磷脂質症侯群

□ 漸進壞死性黃色肉芽(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2

各專科門診的患者中罹患免疫失調、過敏性或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的患者,經過抗組織胺或類固醇

外用內服之後,或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如果各科無法把問題解決,通常會把患者轉介到風濕免疫科。風濕免疫科會給予患者更進一步的

血清學檢測,這些檢測包括常規檢測項目(圖 8-1)及免疫疾病特殊檢測項目(圖 8-2、圖 8-3)。

\

Immunological Dis. Marker Normal Range

T Cells(CD3) % 50.0-84.0

Helper Cells(CD4) % 27.0-51.0

Suppressor Cells(CD8) % 15.0-44.0

B Cells(CD19) % 5.0-22.0

CD16+56(NK) % 7.0-40.0

Active T Cell(HLA-DR) % 1.9-19.6

Absolute count

WBC 白血球 10e3/uL 3.5-10.0

WBC Count /uL 3500-10000

Lymphocyte 淋巴球 % 19.0-48.0

Lymphocyte count /uL 660-4800

CD3 Absolute Count /uL 723-2737

CD4 Absolute Count /uL 404-1612

CD8 Absolute Count /uL 404-1612

CD19 Absolute Count /uL 404-1612

CD16+56 Absolute Count /uL 84-724

Active T Cell Absolute Ct /uL RNF

CD4/CD8 Ratio Ratio 0.7-2.7

圖 8-1:免疫血清學常規檢測項目

Widal/ Weil-Felix test 發熱疾病試驗

RA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

HsCRP 高敏感度反應性蛋白

C3 血液補體-3

C4 血液補體-4

IgA 免疫球蛋白 A

IgG 免疫球蛋白 G

IgM 免疫球蛋白 M

IgE 免疫球蛋白 E

ANA 抗細胞核抗體

MAST 特異過敏原免疫檢驗

圖 8-2:免疫學疾病特殊血清檢測

E.S.R.

ANA Titer

ANTI-ENA-Ro/La Ab

Anti-nutrophil cytoplasmic Ab

Anti-ENA Sm/RNP Ab

ANTI-DS DNA

CRP-RIA

RF-RIA

C3-RIA

C4-RIA

ANCA

Anti-MPO

Anti-PR3

Anti-LA Antibody

Anti-Ro Antibody

HLA-B27

Anti-RNP Antibody

Anti-SM Antibody

Anti-SM & RNP Antibody

圖 8-3 免疫學疾病特殊血清檢測

3

三、 過度診斷及過度醫療的「自體免疫疾病」

藥物只要能起緩解作用,症狀能有所改善,患者就會對藥物療法有信心。至於會不會復發,患者

並不見得會想得太多。但有時藥物並無法使症狀改善,有時反而藥越吃症狀越嚴重,這時患者就會想

要找一些「另類」療法試試看,本診所的患者,大都是抱持這種心情來求診。

近十年來,作者以自然療法診治過的患者超過一萬人,其中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之患者約有 500

人,回顧這十年來所診治過經風濕免疫科確診的所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其實大部分並非真正的

自體免疫疾病,而是屬於第一或第三型免疫過敏反應的疾病。這也就意味自體免疫疾病這領域,全世

界都普遍存在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的現象。茲舉例說明如下:

Ⅰ. 自體免疫異位性皮膚炎(autoimmune atopic dermatitis)?原來是對螨及貓毛過敏!

有一位被診斷為自體免疫蕁麻疹的 44 歲謝女士,雖然長期吃抗組織胺、類固醇,但症狀一直無

法被控制下來,異位性皮膚炎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皮膚有滲出液及潰爛。她吃了七年的抗組織胺、

類固醇,不但沒有效,連月亮臉、高血壓、青光眼的類固醇副作用都出來了。

我們幫她做抽血檢測 IgG、E,特異性抗體檢測結果(空氣食物護照),令這位女士傻眼,原來她

對所有檢測的食物都沒有過敏(圖 8-4),只有對塵蟎及貓毛過敏。而她養貓已經八年了,也跟貓一

起睡了八年,嚴重過敏了七年。

謝女士的空氣食物護照

4

我們的建議處置是:

1. 把貓託給別人養。

2. 家裡每天徹底吸塵(不可掃地,若掃地塵埃會飛揚起來)。

3. 臥房要24小時開冷氣及除濕機,把濕度維持在50% 以下。使螨沒水喝無法生長繁殖。

4. 舊的寢具要用防塵蟎枕套包起來。

治療疾病必須正本清源,找出原因,自從採取了正確的措施,即把貓毛徹底隔離並降低室內塵蟎

濃度並給予中道醫學自然療法處方 ,

她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就迅速改善了(圖8-5)。

初診時照片

圖 8-4:謝 XX 女士的 IgG、E 檢測報告(食物空氣護照)

5

討論:

1. IgG、E特異性抗體,其實是每一位過敏或被懷疑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必做的檢測,可是在健保嚴

格限制下,醫生往往不敢申報此項目,只好盲目的以給藥物來控制症狀。

2. 由於患者人數過多,逼得醫師沒有時間多思考,為了怕惹麻煩,也不願意請患者自費做檢測。只

好一直加藥來控制症狀,無法由源頭減害管控。

3. 這只是一位對蟎及貓毛過敏的患者,卻被當成自體免疫疾病來治療,長期使用類固醇。過度診斷

Over diagnosis及過度治療過度給藥over treatment之說,一點都不誇張。

Ⅱ. 化膿性乾癬(自體免疫)(purrlent psoriasis)?其實是食物過敏

基本資料:

姓名:王XX 性別:女 年齡:9歲

診斷:化膿性乾癬

病史及治療過程:

此位9歲的王小妹。在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化膿性乾癬(自體免疫疾病),波及全身皮膚,紅

6 天後

治療前 治療後

6 天後

圖 8-5:謝 XX 女士治療前後照片

6

腫起小水泡化膿,因口服藥物無效,故到醫學中心住院,打類固醇針劑,但也無法緩解控制皮膚

症狀,反而引起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圖8-7)。

患者到王群光自然診所求診已是發病兩年後了,之前她服用的藥物有Prednesolone 6# / day、

奎寧、MTX、Cyclosporin,都已吃到最大劑量,但皮膚症狀無法緩解。經抽血檢測發現她對牛

奶、蛋、小麥、黃豆等有重度抗體(圖8-11)。當時的療法只是停止吃有高抗體食物,儘量吃抗

體在正常範圍內的食物,並給予抗氧化食療。

令人震驚的是她停掉所有藥物35天後,皮膚就恢復正常(圖8-12),也不再每天發燒。開始

自然療法4個月後,皮膚仍維持正常(圖8-13)。可能由於距離太遠,此患者初診後就未再回診,

上述後續照片都是患者家人拍攝主動提供。

圖8-6:王小妹發病初期 圖8-7:王小妹服用類固醇,造成月亮臉副作用

圖8-9:王小妹發病兩年後 圖8-8:王小妹發病兩年後,

雖然長期用藥,但皮膚病仍未能改善

7

圖8-10:王小妹發病兩年後,

雖然長期用藥,但仍未能緩解皮膚病變

圖8-11:王小妹發病兩年後之IgG特異性抗體報告

8

案例討論:

1. 大部分患者服用類固醇及免疫製劑後,症狀都會改善。根據臨床經驗,這些對上述藥物反應良好

且症狀有改善者,其血液中的特異性IgG、E抗體都會偏低或在正常範圍內。

2. 王小妹之前服用了兩年全套高劑量的對抗自體免疫疾病藥物,症狀完全沒有受到控制,血液中的

IgG、E抗體依然偏高,這表示其免疫系統中的B淋巴球的製造抗體能力,並未受到藥物的抑制。

抗體與吃下去的牛奶、蛋等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在皮膚的微血管中發生遭遇戰,大打出手。

形成「抗原抗體免疫複合體」,進而造成皮膚病變。當她停止食用高抗體食物後,戰爭就不再持

續,因此她皮膚就此好轉,這推論是合理的。

3. 據說此女童的皮膚未再發病,但一年後轉變為蛋白尿、血尿及水腫,也就是腎病症候群。表示抗

體與過敏原的戰場已由皮膚的微血管,轉戰到腎臟腎絲球的微血管。

4. 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對此患者所下的診斷及治療顯然並不正確,但因內科教科書上都是這樣指導

的。也就是說如果大家都錯,那麼錯的事情在法律上、道德上也會變成「對」,這叫「共同的業」,

也是共同的「惡業」,說太過分並不為過。但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過度診斷over

Diagnosis及過度治療過度給藥 over reatment,如果把” over”改成”mal”可能會更貼切傳神。

5. 如果看法跟「主流醫學」不同,就算把病治好,眾人也都會指責你,說你破壞行規,沒有根據

Reference,這也就是緒論中所指陳的「醫療產業黑暗時期」。據說某科技大國還有醫師因為跟

托拉斯藥廠(詐騙集團)唱反調,因而被吊銷醫師資格。

圖8-12:王小妹自然療法35天後 圖8-13:王小妹自然療法四個月後

9

Ⅲ. 重症肌無力(自體免疫)?原來是食物過敏 IgG 高!

基本資料:

姓名:張 XX 性別:女 年齡:36 歲

診斷: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憂鬱症、胃食道逆流

病史及治療經過:

2012 年 2 月 7 日初診時,主訴罹患重症肌無力、憂鬱症及胃食道逆流。此患者之重症肌無

力屬極重度,因每天吃 6 粒類固醇及最大劑量的大力丸(重症肌無力藥物),還是控制不下來,

食道被胃酸灼傷到吞口水就會痛,無法吞嚥且長滿黴菌。

初診填病例問卷時,她所勾選的主訴如下:

頭部:頭暈,頭重,曾有偏頭痛,容易暈車

眼睛:眼睛乾澀,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眼睛癢

耳朵:耳鳴

咽鼻喉:咽喉異物感,咽喉阻塞感,咽喉壓迫感,容易感冒,過敏性鼻炎

腸胃:嘔吐噁心,腹脹,打嗝,胃部發熱,胃痙攣,便秘

末梢:手腳冰冷,起坐性暈眩

皮膚:不易出汗,易掉髮

精神:討厭人與人接觸,情緒起伏不定,長期失業、待業中,不易入睡,睡覺容易驚醒,睡

眠較淺,憂鬱,低潮,注意力思緒不易集中,記憶力減退,心理疲倦感,身體無力感,常感

心慌,負面思考,沮喪,多夢(經常作夢),睡醒仍覺得很累,思考中斷,睡前止不住思考

上下肢:手指發麻,手部發抖

肌肉:肌肉緊繃,肌肉痠痛,無力倦怠感,腰痠背痛

心臟血管:心悸,心跳加速,胸悶,胸痛,心律不整,心跳聲強勁,常聽到自己心跳聲,久

坐站起感覺頭暈

泌尿:排尿不順

肺臟: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婦科:經前症候群,陰道搔癢,月經來前不適,月經來時腹痛

10

她接受自然療法後已痊癒,2014 年 4 月 26 日複診時,已完全沒有重症肌無力症狀,大力丸及

類固醇都停掉一年多了。

茲將她前後兩次(相隔 1 年半)之 IgG、E 檢測報告比較如下:

圖 8-14:以上為張 XX 患者相距一年半之 IgG、E 檢測報告

11

張 XX 在 2012 年 2 月 2 日之高 IgG、E 抗體,到了 2013 年 8 月 27 日大部分均已轉為正常,症

狀也同步好轉。

Ⅳ. 自體免疫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vitis)?

原來是食物 IgG 抗體高!

基本資料:

姓名:蘇XX 性別:女 年齡:

診斷:重症肌無力、類風濕關節炎

病史及治療過程:

患者於2015年1月6日來診所初診,常規做IgG、E檢測,同日開始服用自然療法配方。IgG、

E檢測報告後,發現她只對蛋、薑、花、腰果、葵花籽等少數幾樣食物過敏,她自從停止食用上

述高抗體食物並服用自然療法配方後,眼皮不再下垂,關節也較不痛了。原先的醫學中心醫師還

建議她切除胸腺,她剛由風濕免疫科領回來的大力丸及類固醇也不必吃了,留下來當紀念品。

其IgG、E檢測及HRV自律神經檢測報告如下:

12

野生薑科植物的病蟲害很少,這跟它具有某種毒性,蟲不敢大量吃它有關。開設「蔡凱宙骨科自

然診所」的蔡醫師,亦是長期大量喝薑汁的受害者,他的腹脹毛病也在停止喝薑汁後自然消失。

薑;

相思樹;粉塵螨;茄子;竹筍;

葵花籽;白胡椒;熟地黃;

花生;腰果;

蛋白;葵花籽;薑;

蓮子;

熟地黃;

螃蟹;蚌;花枝;

花枝;豬肉;牛肉;牡蠣;

鮪魚;豆花;辣椒;

註:

蘇女士長期熬薑汁喝,每天大約用到

600 公克的生薑熬汁,IGE 檢測發現她對薑

重度過敏。

由於有許多重症肌無力患者,剛好都有

長期大量服用薑汁的病史,我們懷疑其間可

能有某些種程度的關聯,正在分析研究中,

下結論為時尚早。

「藥性」與「毒性」,是一物之兩面,凡

藥皆有毒性。完全沒有藥性毒性,可大量吃

的才能叫「食物」。「薑」只能是調味品或配

伍的藥,而不是食物,單味大量服用肯定是

有害人體的。

13

自律神經量測各項數值圖:2015/01/15 16:29

討論:

1. 蘇XX小姐雖已在醫學中心免疫風濕科「被」以自體免疫過度診斷及治療,但她的警覺性較高,所

以躲過一輩子吃藥的命運,但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好運。

2. 她的HRV自律神經檢測報告亦有改善(圖8-15),副交感神經活性(HF)有提升。交感/副交感

比例(LF/HF)則有降低,心跳也有降低,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Ⅴ. 自體免疫硬皮症(scleroderma)、雷諾氏症(Raynaud phenomenon)?

原來是腦細胞發炎!

基本資料:

姓名:陳 XX 性別:女 年齡:61 歲

診斷:硬皮症,雷諾氏症

主症狀:手腳冰冷,下肢水腫

病史及治療經過:

患者從小在冬天手腳就易冰冷,十年前被診斷出有硬皮症,一直持續接受西醫治療。近三年

沒有再服用西藥,病情雖然沒有惡化,但也沒有好轉,因為四肢依然經年冰冷,發紫。

2013 年 6 月 1 日初診時,我們發現她的手指溫度只有 23.9℃,但額溫卻有 36.8℃,額指溫

相差 13.9℃(正常人額指溫差應小於 1℃),皮膚硬而無彈性,像被繃緊在鼓面的獸皮。HRV 檢

圖8-15:蘇XX小姐之系列IgG、E空氣食物護照及HRV自律神經檢測報告

蘇 OO

14

測顯示自律神經整體活性,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均極低,3D EEG 立體腦波圖也有廣泛性

放電的β腦波出現(圖 8-16)。

我們採用常規性的自然醫學療法配方給予調理,2013 年 6 月 29 日複診時,此患者手腳已

不再冰冷,手指發紫現象也消失了。皮膚外觀雖沒有改變,但手指觸感變得較有彈性。2013 年

6 月 29 日所做的 HRV 報告,顯示自律神經也恢復正常,3D EEG 立體腦波圖檢測,則顯示先前

異常放電的腦波也大幅度降低接近正常了。

圖 8-17:陳 XX 女士相隔 28 天之

3D EGG 頻譜報告比較

2014/06/01

2014/06/29

圖 8-16:陳 XX 女士相隔 28 天之 3D EGG

比較

28 天後

圖 8-18 圖 8-19

15

左腦 右腦

腦波 2013/06/01 2013/06/29 右側二次腦

電波強度差 2013/06/01 2013/06/29

右側二次腦

電波強度差

α 1648 711 937 1868 747 1121

β 926 458 468 999 436 563

θ 1240 844 396 1201 840 361

δ 821 645 176 726 636 90

腦電波

總強度 4635 2658 1977 4794 2659 2135

圖 8-20:陳 XX 女士相隔 28 天之αβθδ腦波強度消長

圖 8-21:陳 XX 女士之系列 HRV 報告

16

案例討論:

1. 此患者初診時的 HRV 自律神經檢測報告,其各項數據與標準值相較起來,交感及副交感活性均極

為低下,用口語來描述,稱之為「氣若游絲型」。而複診時的 HRV 報告,則完全恢復正常,甚至

比正常標準還要更好些,轉為「頂天立地型」(圖 8-21)。

2. 免疫系統的頂頭上司是腦,腦是透過自律神經來調控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全身器官組織。

3. 腦是發電機,其所發出來的電是透過神經傳送到全身,我們檢測到此患者的 HRV 數據很低,但治

療後卻轉趨正常,即表示此患者的發電廠(腦)的發電機功能還不錯,之前只是電力的傳輸系統

出了問題。

4. 複診時再做 EEG 檢測,較初診時的β異常腦波降低許多(圖 8-16),因此我們推論,此患者初診

時的腦部某些腦細胞正處於發炎狀態,好比發電機過熱發不出電力,腦內自我整合功能降低,以

致電力無法向外輸送,而免疫系統失去了腦的指揮發生內戰,自己人打自己人,因而形成自體免

疫硬皮症及雷諾氏症。

5. 所謂腦細胞發炎不是指全面性的腦膜炎(meningitis)或腦炎(encephalitis),而是指局部的腦細

胞發炎。

6. 發電廠所送出來的電力,一定要恰到好處,電流電壓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會燒壞電器設備,

太低則燈泡不會亮,自律神經過低則指揮不動免疫系統。

7. 陳 XX 女士發病時之左腦αβθδ腦波強度與緩解後之強度相比少了 1977,而右腦少了 2135(圖

8-18、8-19、8-20)。

17

Ⅵ. 自體免疫虹膜炎(Iritis)?原來是腦細胞病變!

基本資料:

姓名:林 XX 性別:女 年齡:44 歲

診斷:虹膜炎(自體免疫)、心律不整

主訴:

頭部:頭暈,頭重,容易暈車

眼睛:眼睛乾澀,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眼睛癢,不斷流眼淚

耳朵:耳鳴,耳朵內阻塞感,耳朵曾有中耳炎,聽力大不如前

咽鼻喉:打鼾,容易感冒,慢性肥厚性咽炎

腸胃:嘔吐噁心,便秘,脹氣

末梢:手腳冰冷

皮膚:常盜汗,單純性皰疹

精神:工作壓力很大,長輩關係壓力大,好想找人訴苦,睡眠較淺,憂鬱,注意力思緒不易

集中,記憶力減退,心理疲倦感,負面思考,沮喪,覺得人生無意義,多夢(經常作夢),

睡醒仍覺得很累,常亂發脾氣

上下肢:手部發抖,腳部麻木,下肢水腫

肌肉:腰痠背痛,板機指

心臟血管:心悸,胸悶,心律不整,血壓偏低,吸不到氣,夜間睡眠中盜汗

泌尿:排尿不順

生殖:性冷感

肺臟:呼吸困難,呼吸不到空氣,不自主深吸氣

婦科:陰道搔癢,不孕症

病史及治療過程:

此患者經常覺得全身不舒服已有 10 多年。近兩年來最困擾她的是眼睛畏光,眼部其他症狀

還有不斷流淚、眼睛疲勞乾澀。最後被眼科確診為「虹膜炎」,點眼藥水的效果不彰,吃自體免

疫藥物亦未見症狀改善。

18

圖 8-22:林 XX 女士初診時 EEG 腦波圖 圖 8-23:林 XX 女士 14 天後

復診時 EEG 腦波圖

14 天後

14 天後

圖 8-24:林 XX 女士初診時

EEG 之頻譜報告

圖 8-25:林 XX 女士 14 天後

復診時 EEG 之頻譜報告

14 天後

圖 8-26:林 XX 女士初診時腦波強度 圖 8-27:林 XX 女士 14 天後

復診時腦波強度

19

左腦 右腦

腦波 2015/01/10 2015/01/24 右側二次腦電

波強度差

2015/01/10 2015/01/24 右側二次腦電

波強度差

α 1758 1228 530 1539 1214 325

β 648 397 251 481 376 105

θ 1349 1406 -57 1206 1309 -103

δ 890 973 -83 796 933 -137

腦電波

總強度 4645 4004 641 4022 3832 190

服用中道自然醫學療法配方14天後再複診時,患者感覺舒服多了,眼部症狀也有降低一些。檢

測其3D EEG,與14天前的3D EEG對比,發現初診時的一些微弱異常腦波已消失(圖8-22、圖8-23)。

複診當天再重新體驗一次吸入H2+O2,她說吸前看電腦螢幕感覺過亮,吸後覺得螢幕不再那麼亮,

眼睛比較不怕光了。

案例討論:

1. 像這類治療初期就有很好反應的,我們把她列為預後良好(good prognosis)的群組。

2. 她對H2氫的立即反應非常好,表示她若能持之以恆,每天分散時間吸入H2+O2達3小時以上,抗發

炎效果會比服用類固醇更好。

3. 她的食物抗體雖然不多,但不表示她是自體免疫疾病。

由異常腦波降低與畏光症狀同步減低的證據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推論,她的病灶是在腦部,

就像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腦病變幻癢症(Encephalopathic prupritis),都可以看到相對

應的異常腦波,異常腦波若消失,疼痛及癢的感覺也就隨之消逝。

4. 人腦波的αβ波,是人清醒時占優勢的腦波,她在初診(2015年1月10日)時的左腦EEG α波與

複診(2015年1月24日)時的α波,減少了530(圖8-26),β波減少251,右腦α波減低325,β

圖 8-28:林 XX 女士初、複診之 EEGαβθδ腦波強度

20

波減低105,但代表人放鬆的θ波及δ波,左腦的θ波在14天後複診時增加57,δ波增加83。而

左腦的θ波增加103,δ波增加137(圖8-27)。

5. 由她初診時所勾選的症狀來看,可確認她有某種程度的情緒障礙。我們可以預期,她的 EEG 將會

持續改善,虹膜炎也會跟情緒障礙同步改善。

四、 真正的自體免疫疾病

大部分被風濕免疫科過度診斷為「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其實大多數都只是比較嚴重的第一或

第三型免疫反應。就算是「真正的」自體免疫疾病,也沒有必要用類固醇、奎寧、免疫制劑。

H2氫氣療法應該列為首要選擇,如果沒有氫分子生物醫學,本文本書也不可能出版付梓。

基本資料:

姓名:劉 XX 性別:女 年齡: 歲

診斷:自體免疫蕁麻疹(autoimmune urticavia)

主訴:

頭部:臉部發燙

眼睛:眼睛疲勞,視力模糊

耳朵:耳朵內阻塞感,耳朵曾有中耳炎

咽鼻喉:容易感冒,慢性單純性咽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腸胃:便秘

皮膚:多汗症,全身易出汗,蕁麻疹

精神:常熬夜,記憶力減退,睡醒仍覺得很累

上下肢:下肢水腫

肌肉:肌肉緊繃,肌肉痠痛

心臟血管:心跳不規則,心律不整,運動會喘

肺臟:氣喘

病史及治療過程:

林小姐患罹患嚴重蕁麻疹已經兩年多了,起初到一般診所看診,醫師開給抗織胺藥物,吃了

沒效。後來到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看診,醫師下的診斷是「自體免疫蕁麻疹」。醫師的建議是先

21

吃抗組織胺,如果效果不明顯就開始使用類固醇。

林小姐於 2014 年 12 月 26 日在中道自然診所接受抽血做血液中抗體檢測,報告並未發現對

食物或塵螨有抗體。她一直懷疑這份報告不是她的,是值勤人員搞錯了,因此在 2015 年 1 月 19

日再抽一次血用假名送驗,整個抽血過程及血液標本上的名字都經過她驗證,再送到同一個檢驗

單位做檢測(見下方報告)。

第二次(2015 年 1 月 19 日)的檢測報告跟第一次的報告幾乎完全吻合。些微的差異數值

誤差在許可範圍內。

空氣食物護照:

2014/12/26 2015/01/19

24 天後

重測

22

2014/12/26 2015/01/19

24 天後

重測

24 天後

重測

2014/12/26 2015/01/19

23

24 天後

重測

2014/12/26 2015/01/19

24 天後

重測

2014/12/26 2015/01/19

24

案例討論:

1. 本個案各種抗體均低,這樣才比較「像」自體免疫疾病的表現。

2. 凡是能測到很高的特異性IgE、IgG抗體者,就比較「不像」自體免疫疾病,而「比較像」第一或

第三型免疫過敏反應。

3. IgE、IgG報告若能找到特異性抗體,則只要避開那些過敏原,症狀就會迅速改善。

4. 抗組織胺藥物,只有對第一型急性過敏有效,第一型過急性敏是因為肥大細胞引爆釋放隱藏在細

胞內的組織胺。

第三型過敏免疫反應則與組織胺的釋放無關,吃抗組織胺藥物是無效的。

自體免疫疾病吃抗組織胺也同樣無效。

5. 風濕免疫科要確診為自體免疫疾病,並不只是看症狀,而是必須多參考許多指標,來到王群光中

道診所看診的患者,大多已有完整數據。我們只做 ESR、RA 及 hsCRP三種指標,每月追蹤檢

測一次,接受中道自然療法患者,上述三項指標都呈現急速下降之趨勢。

6. 即便確診為真正的自體免疫疾病,第一線藥物不應該是類固醇,而是H2氫氣,因H2氫氣療法的效

果超越類固醇、奎寧很多。

很多醫師質疑問我,這樣講有科學根據Reference嗎?我都回答說:這是我做自然療法觀察

到患者體驗H2+O2之後的反應。身為醫師,如果心中只有Reference,那只是鸚鵡學舌(echolalia),

拾人牙慧罷了,如果想要有創意創新,只能靠自己多動動腦筋!

深切期盼日後引發全世界醫學革命,走出醫療黑暗時期

的根據Reference都來自我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