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否与清明节有关? -...

1
4 责任编辑/ 杨燕明 实习生 刘丹 张田睿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 李云辉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人文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 为古代写实绘画的样板,被历代传摹, 有众多版本面世,以明代仇英 (号 十 洲) 和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陈枚、孙 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完成的版 本最为著名。大多是描绘城市的繁华 和热闹景象,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呈 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春和景明的时代 气息。既然都称清明上河图,是否与清 明节有关呢?今试分析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忠实描绘 北宋都城汴京,汴河两岸商贾云集,水 运清明,卷首以枯木逢春,屋舍掩映, 水村萧林,加之商贾列雁出城入郊的 景象,这类之笔法很明显有五代至宋 初“荆关李范”的痕迹,也吸收借鉴了 他们样式和构图。 目鉴之往,行旅郊游屋舍见增,集 市、酒肆、行船愈繁,衣着不同,形神各 异,栩栩如生,其间布局疏密有致,很 富节奏感,如同亲临,可见画家本人对 汴河两岸,车马行船,风土人情了若指 掌,将所构之物象了然于胸。大小船 只,酒肆商馆俱能刻画入微,足见张择 端的写实功力深厚。 据统计:画中有 814 人,牲畜 60 匹,船只 28 艘,房屋楼宇 30 多栋,车 20 辆,轿 8 顶,树木 170 多棵。要将这些大 小各异,风格不同的物象,以长卷形 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 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 明暗比例很协调,就是欧洲文艺复兴 时的达·芬奇、拉斐尔都无法与之比 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亦不 为过。况且这位张择端仅仅是画院一 位普通的学子,画师当时都谈不上,只 是爱好而已。如金代张著跋文:“翰林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 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 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 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 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 跋。”当时宋徽宗极好画事,首设翰林图 画院,当时人才济济,能画此类者,当不 在少数,也是此画没有著录官方编撰 的《宣和画谱》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幅佳作很明显是春景,从衣着 服饰,树木酒肆,民族传统风俗,都能 大体断定所画为清明节前后的景象, 明代李东阳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李 东阳跋文有“宋家汴都全盛时……清 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城中 万屋翠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花棚柳 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等语。清 代题跋,近现代董作宾,著名鉴定家徐 邦达也持此观点。当然现代有学者也 认为从细小的局部,“清明日为寒食第 三日,从寒食节 (冬至后 105 日) 至清 明日 (冬至后 107 日) 皆不应有炊火”, 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说法。 现代很多考证比较偏颇,疏离了 主旨,应该从大处着眼,整体认知,细部 考证,毕竟宋代没有照相机,不可能原 封不动地描绘和当时汴河两岸一模一 样,就是观察得再仔细,也会整体宏阔 之下,细部难免与自然有所差异。我认 为画家应该在清明前后反复观察,加 上多年汴京的经历,心摹手写,把大量 景物、人物、舟船、酒肆、商旅、牲畜等, 或实地查看,或近距离描摹,亦或登城 远眺,由生到熟,再到了然于胸,平时所 画稿件众多,逐渐积累,绘制完成。 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当时 被大收藏家项元汴收藏,清代乾隆年 间收入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民 国年间溥仪带出宫,后被截获,入藏辽 宁省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仇英参照 宋本构图样式,以青绿重设色的方式, 以苏州城为蓝本,绘制出恢弘巨制的 精品佳作,是“宋本”近两倍,也是绢本 设色,描绘苏州城繁华热闹,场面宏 大,气势辉煌,采用精工细作的绘制方 法,运笔细腻,设色考究,据说人物 2000 多,各有特点,特别是城池屋舍布 置井然有序,阁楼金碧辉煌,在仇英众 多临本中,可谓惊世之作。 仇英摹本描绘的地点由汴京转到 了画家常年居住的苏州。仇英,漆工出 身,初师周臣,用功甚笃,有所成,结识 吴门众多画友,亦得石田、子畏、衡山指 授,并得到项元汴赏识,以窥其藏,心摹 手追,声名日隆,高官富贾追其名邀其 作画,十洲用笔工细,据一厅一堂之布 局,亭台楼阁之点缀,青绿设色,恰到好 处。居苏州多年,一砖一瓦,一路一河,观 佛教之寺院,访道教之宫观,对其塔楼馆 阁,肌理结构,多有考究。游商贾之酒肆, 各地客商各异,往城外之郊野,踏春游人 如织,皆摹形入心,每域既有所得,久而 久之,胸中之象日隆,始绘仿制“清明上 河图”,得此佳本,时人争相重金购得,于 是凡绘多个版本,或藏于高官富贾之家, 或为文人雅士购得,抑或流入民间。 近代以来遭逢国难,文物外流严 重。其中曾藏于清宫内府的一件明代 仇英《清明上河图》, 1900 年八国联军 攻入北京城,此画遭到侵略者的掠夺, 流落英国,最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 些明代较多版本,大同小异,都是描绘 清明时节前后的风俗画,辽宁省博物 馆藏的仇英这卷最为精彩。 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陈枚、孙 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完成《清明 上河图》,采用了“宋本”的构图样式, 吸收了明代众多版本的设色技法,加 上西洋画法的运用,也融入了清代一 些娱乐元素,如杂技、擂台等,采用宫 廷特殊的画材,让“清院本”更加规制, 独具特色,把清代风俗画提到了一个 新高度。 清代出现了“康乾盛世”,经济高 度发达,文化进一步繁荣,特别是乾隆 皇帝对艺术钟爱有加,让当时的画院 人才济济,参与皇家建筑绘制的雷家 样式,被几代帝王广泛推崇,从这件 《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很多建筑, 就像当时“样式雷”给帝王绘制的宫殿 院落、亭台楼阁的浓缩版模型,非常规 致。也体现了清宫画师扎实的功底,高 超的技艺。 从郊外到城中,踏青郊游,接亲访 客,远山行船,戏台拱桥,河两岸迷人 的风光;高大的城池,繁华的街景,商 业店铺林立,商旅往来如织,描绘了乾 隆年间的太平景象。 这三幅《清明上河图》,融合了多 样题材和绘画技法,是中国风俗画的 经典代表,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发展的 “百科全图”,里面信息量非常大,几乎 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各个 方面,各具时代特征。“清明”不仅与清 明节息息相关,同时也含有政通人和、 盛世清明之意。 (《 艺术品鉴》) “中书上言:旧制,遇二月十五日为圣祖降圣节,休假 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休假一日,请准近敕。” —《旧五代史·唐明宗本纪》 据历史记载,唐玄宗开元三年 (公元 715 年) 诏以二月 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休假三日。唐武宗继位后,又敕 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休假一日。 《宋史·礼志》记载,至宋真宗时,改为“真元节”。宋徽 宗政和三年 (1113) ,己卯,诏: “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 五日生辰为“贞元节”,即“真元节”。 无论道教还是民间,对太上老君的享祀,以这一天 (俗 称“道诞”) 最为隆重。一般道观要设醮作法,甚至演化成庙 会。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道诞》就记载了北京 地区这一天的民俗活动,说:“ (二月) 十五日为太上玄元皇 帝诞辰,禁止屠割。太清观各道院立坛设醮,谈演道德宝 章。” 现在提到这个节日的人不多了,仅在全国各地的道教 场所,每年二月十五举行祝寿活动。其中以蜀中青羊宫、青 城山、老君山等处最为盛大,称为“老君会”。成都青羊宫, 是太上降蜀会文始真人的所在。老君会期间,宫观通宵开 放,供信士朝拜,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越来越 小。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 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脊梁。金岳霖先生曾在《论道》里说: “‘道’不必太直,不必太窄,它的界限不必十分分明;在它 那里徘徊徘徊,还是可以怡然自得。”并将之与“逻各斯”和 “如如”区分开来。这也很巧妙地描绘了中国人对于生活与 日常的整体态度与自身状态。 如果说到“道”,必然离不开“道德”二字。庄子说:“礼 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其后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 点,但唯独“道德”这个根基不变。中国人的道德,是先民所 共同积淀下的,亦是老子所阐发的。而老子与道教太上老 君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用闵智亭道长的话来讲,就是:“天之道,即天道。指宇 宙万物化生之本源。地之道,指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人之 道,指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以作为中国人世代立身之 本的“道德”,是与宇宙的本源,自然的规律紧密联结,息息 相关的。故而经万世而不易,历变革而独秀,随和而不从 众,还是保存着独特的样子。 无论是天之道,地之道,还是人之道,最终指向是“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思想上、伦理上、行为上和观念上 的中国人,亦即每一个认同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人,都是在寻 找自己的“道”。如《道德经》所描述的: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 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若以地球上每个人分别言之,各有 其生存的道理,道无可限量。 (人民政协网) 从传统节日“玄元节”说开去 《清明上河图》是否与清明节有关? 带上一把手枪,一箱子弹,穿越回 冷兵器时代建功立业,不知多少人有 过这样的梦想,不少以此为题材的网 络小说长盛不衰。 不过,适应真正的穿越需要极高 的技术含量。即使忽略掉皇阿玛戴手 表、汉朝的椅子、唐朝的西红柿等细 节,穿越更大的问题其实是语言你们互相听不懂对方的口音。 残酷的事实是:穿越到清朝当格 格贝勒贵妃,勉强能够圆梦;穿越回元 明,古人多半会觉得你口音怪异,但还 能大致听懂;穿越到唐朝以前就比较 —运气好点会被当作东国来客, 由鸿胪寺接待后送去学习汉语,运气 差的,也许会被当作外国奸细处理。 一些人会想,那用文言文不就解 决了? 这倒是个方案,不过很难操作 —地道的文言文远非当下受过一般 古文教育的中国人能写出,古人平常 更不会用文言文说话。哪怕完美习得 了文言的语法词汇,也只能和小部分 人笔谈,还是与外国来客无异。 更有甚者以为粤语是古汉语的活 化石,是现代最接近古汉语的方言。所 以只要用粤语,那么和古人对话时就 能畅通无阻了。 那么,古人的读音究竟是怎样的? 如何确定字词的古音?讲粤语真的就 可以和古人“无缝衔接”了? 解释这些问题,要先从汉语的独 特性质说起。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很 大程度上独立于语音—也就是说, 语音的改变并不反映在文字上。这一 特点不但让一般人对于语音的变化缺 乏意识,为穿越徒增困难,还给研究历 史音变的专家增加了麻烦。古人并没 有留下任何音频、视频,现代读音又受 汉语语音复杂的历史变迁干扰,语言 学者怎么就知道现代哪些字词的发音 与古代相同,哪些是不同的呢? 第一,靠韵书。 韵书大体相当于古 代的字典,自然要标注读音。汉语韵书 普遍采用反切法:将一个字的声母和 韵母声调分拆,分别用其他字标注。举 例来说,《大宋重修广韵》中“东”就被 注为“德红切” —采用“德”的声母, “红”的韵母和声调。当然,要读懂反切 法,必须先知道所用字的读音,在这点 上今人远远称不上清楚明白。不过,对 反切注音的整理虽不能直接确立读 音,但能得出当时语音系统的框架。 第二,靠汉字本身。 汉字并非完全 独立于语音,通过对大量形声字古今 声旁的对比,可以获得一些线索。如 “路”的声旁为“各”,普通话中两字的 读音根本就不搭界,但古人会用各作 路的声旁,说明在古代两字读音必然 接近。 第三,诗文押韵。 海、峙、茂、起、 里、志,一眼看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 也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汉语方言可以使 它们的读音完全押韵。可是在曹操《观 沧海》一诗中,这六字押韵。整理诗词 押韵的变化,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四,外语和现代方言。 外语主要 指曾被大量翻译进汉语的语言,如佛 教用语梵语和巴利语。家喻户晓的夜 /药叉来源于梵语 yaksa,即可说明当 年夜/药的读音很可能接近 ya yak和现代汉语中的读音不同。 最后,还有些散见于文献中,并不 系统的描写。如《吕氏春秋》中,东郭牙 观察到齐桓公口型“呿而不唫” (开而 不 闭) ,成功判断出齐桓公“所言者 ‘莒’也”,由此将齐桓公和管仲谋划讨 伐莒国的事泄露了出去,与之相反的 是,今天的普通话呼“莒”的口型甚小。 由此可以看出,古书中的类似描述可 以帮助人们推断古音。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分析,我们可 以回溯古代汉语的读音体系。 举例来说:“塔”来自于巴利语 thupa,在《广韵》中为“吐盍切”,一般 认为属于盍韵,而在现代方言粤语中 读作 taap,朝鲜汉字音读作 (tap) ,综上 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塔和同韵母的所有 盍韵字 (如阖、盍等字) 在古代韵母非 常有可能均为 ap目前,学界普遍以《切韵》《广韵》 等书中记录的语音作中古汉语基准, 复原可信度已经相当之高。 以此来对照,粤语是否就符合汉 字古代的读音呢?广东人就可以顺利 穿越到唐朝,交流无碍?遗憾的是,这 是个彻头彻尾的幻想,没有一丁点儿 可信的成分。 和现代一样,古代不同地区之间 也存在语音差别。唐朝时,广东还属于 中原人眼中的“蛮荒”地区,韩愈被贬 至潮州时绝望到写出了“知汝远来应 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它和 其他地区,特别是“高大上”的中原口 音存在着显著差别。 禅宗六祖慧能出生于新州 (今广 东新兴) ,他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责 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 佛?”后来慧能拜别弘忍时也自称:“慧 能生在边处,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 已得悟,只会自性自度。”其实,慧能本 籍为河北范阳,家在岭南不过一两代 人,但是已经“语音不正”,说明至少唐 朝中原人氏并不觉得岭南人讲话与自 己相同。 当时真正地位崇高的语音,一向 是中原读书人的口音,尤其是洛阳一 带的口音。 东晋永嘉南渡后,士大夫诵读的 口音被称为洛生咏,备受推崇。《颜氏 家训》中谈及语音时称:“榷而量之,独 金陵与洛下耳。”唐宋时期,洛阳读书 人的发音仍然有极高的地位。北宋寇 准和丁谓一次谈及语音,论及天下语 音何处为正,寇准说“唯西洛人得天下 之中”,丁谓则说“不然,四方皆有方 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到了南宋,陆 游《老学庵笔记》中仍有“中原唯洛阳 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的说法。 但是即使粤语不是唐朝官话,相 对于北方官话,粤语仍真实地保留了 不少中原旧音。中唐以后,北方陷入长 期战乱,汉语由中古汉语转换为近古 汉语,唐懿宗时胡曾作《戏妻族语不 正》一诗,其内容就生动反映了当时的 语音变化。此时,偏居一隅的岭南却很 少受到北方发生的音变影响。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有如下评 价:“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 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 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 则皆边东南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 可以看出,当时的读书人认为广中人 继承了中原洛阳地区的语音,所以“尚 好”。 宋元明清四朝,北方语音变化愈 厉,相对而言,岭南地区更加安定,语 言的保守性愈加突出。经济上的发展, 更令曾经的“蛮荒之地”挺起了腰杆, 尤其是广州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越了中 原地区,岭南人的文化自信逐渐提高, 并自视为古中原的继承者。 广州人陈澧在《广州音说》里面就 明确指出“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 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并举 例论证:广州话能分阴上阳上阴去阳 去,有-m 尾,“觥公”“穷琼”读音不同 (不过广州“九”“狗”无别,“呼”“夫” 不分等不合古音的方面就被选择性地 无视了) 由此他提出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 论断:“至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 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 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 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陈澧可算是 以粤语为唐朝官话说法的滥觞了。 与粤语对中原语音的继承相比, 北方汉语则被认为因为胡化而丢失了 自己的传统。 多数人并不了解真正胡化的语言 是什么样子。金元时期曾经流行过一 种奇怪的汉儿言语,语序近似蒙古语, 语法也受阿尔泰语系影响,具有如复 数加“每”等与汉语明显不同的特点。 元碑中“长生天气里,大福荫护助 里皇帝圣旨”这种现代看来很拗口的 句式,即为汉儿言语的特征,但明朝以 后这种语言就逐渐消亡了。实际上语 音变化本为常态,虽然北方话由于社 会动荡等原因可能变得比某些南方方 言快了些,但很难将这些变化尽数归 咎于胡语影响,如入声在中原的弱化 至迟在北宋已经开始,彼时离“金元虏 语”还早得很呢。 所以,想要无缝穿越回唐朝,能讲 一口流利的粤语恐怕也没有什么用。 如果穿越到了古代,怎么才能听懂古人说的话? 重庆关岳庙藏着的特殊记忆 有人说要想真正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就要穿过 大桥、走上山林、踏过步道,“秘密”它就自己呈现在了你的 眼前。 穿梭在重庆嘉华大桥南桥头的行人与车辆,往往能看 到一座背靠山林的庙宇。站在这座叫关岳庙的庙宇往下 看,是嘉华大桥与华村立交,嘉陵江的滚滚江水,而它又被 一条条山间步道紧紧包裹着,在半山腰藏着特殊的记忆 “闹中取静”…… 承载特殊记忆:冯玉祥郭沫若曾观光 其实,关岳庙原来的位置在渝中区较场口附近,明代 的时候早已建成,占地 5000 平方米,用来供奉关羽、岳飞 像,当时是川渝地区有名道观。 根据资料记载,在民国时期,巴县道教会、重庆道教 会、四川道教联合会会址均设于此。每年道教重要节日,香 客信众人山人海。其时,冯玉祥、郭沫若等社会名流常到关 岳庙观光,重庆关岳庙蜚声海内外。 在抗战时期,但凡将士出征,均聚集在关岳庙岳飞像 前,高唱《满江红》,高呼还我河山,然后走向抗敌战场。这 段历史赋予了关岳庙特殊内涵,至今影响深远。为追悼重 庆大轰炸中遇难同胞, 1941 年七月十五日 (农历) ,关岳庙 举行了 15 天的盛大盂兰盆会,各界人士云集敬香。 从被遗忘到重生:如今步道环绕闹中取静 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回忆,随着商业闹市区的规划扩 容,重庆关岳庙渐渐被时光尘封。 2009 年,关岳庙开始恢复重建。新的关岳庙按原貌重 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包括灵官殿、岳王殿、关圣殿、三 清殿等,并打造了以岳飞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览馆。此外, 由于关岳庙位于山城公园之一的佛图关公园北侧,这里还 在进行广场、绿化等建设,打造成休闲公园。 “脚临江水身靠山!”如今,关岳庙被山林步道环绕,眼 前是繁华都市,嘉陵江水与嘉华大桥上穿梭的车流见证着 这座城市的繁华,而关岳庙紧靠的山林,又让它有了自己 独有的静谧与记忆。 (张皓) 玉蟾宫位于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山麓。玉蟾宫拥 有世界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建筑结构完整、风格鲜 明,系统地展现了道家主题文化特色。 文化古迹 郑子宁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 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后浪出版公司最新推出的《南腔北调:在 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 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作者郑子宁用一种深入浅出 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 为近 50 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 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 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ul-2020

9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4 责任编辑/ 杨燕明 实习生 刘丹 张田睿邮箱/ [email protected]美编/ 李云辉 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文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写实绘画的样板,被历代传摹,有众多版本面世,以明代仇英(号十洲)和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完成的版本最为著名。大多是描绘城市的繁华和热闹景象,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春和景明的时代气息。既然都称清明上河图,是否与清明节有关呢?今试分析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忠实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汴河两岸商贾云集,水运清明,卷首以枯木逢春,屋舍掩映,水村萧林,加之商贾列雁出城入郊的景象,这类之笔法很明显有五代至宋初“荆关李范”的痕迹,也吸收借鉴了他们样式和构图。

目鉴之往,行旅郊游屋舍见增,集市、酒肆、行船愈繁,衣着不同,形神各异,栩栩如生,其间布局疏密有致,很富节奏感,如同亲临,可见画家本人对汴河两岸,车马行船,风土人情了若指掌,将所构之物象了然于胸。大小船只,酒肆商馆俱能刻画入微,足见张择端的写实功力深厚。

据统计: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要将这些大小各异,风格不同的物象,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明暗比例很协调,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拉斐尔都无法与之比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亦不为过。况且这位张择端仅仅是画院一位普通的学子,画师当时都谈不上,只

是爱好而已。如金代张著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当时宋徽宗极好画事,首设翰林图画院,当时人才济济,能画此类者,当不在少数,也是此画没有著录官方编撰的《宣和画谱》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幅佳作很明显是春景,从衣着服饰,树木酒肆,民族传统风俗,都能大体断定所画为清明节前后的景象,明代李东阳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李东阳跋文有“宋家汴都全盛时……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城中万屋翠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等语。清代题跋,近现代董作宾,著名鉴定家徐邦达也持此观点。当然现代有学者也认为从细小的局部,“清明日为寒食第三日,从寒食节(冬至后 105 日)至清明日(冬至后107日)皆不应有炊火”,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说法。

现代很多考证比较偏颇,疏离了主旨,应该从大处着眼,整体认知,细部考证,毕竟宋代没有照相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描绘和当时汴河两岸一模一样,就是观察得再仔细,也会整体宏阔之下,细部难免与自然有所差异。我认为画家应该在清明前后反复观察,加上多年汴京的经历,心摹手写,把大量景物、人物、舟船、酒肆、商旅、牲畜等,或实地查看,或近距离描摹,亦或登城远眺,由生到熟,再到了然于胸,平时所

画稿件众多,逐渐积累,绘制完成。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当时

被大收藏家项元汴收藏,清代乾隆年间收入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民国年间溥仪带出宫,后被截获,入藏辽宁省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仇英参照宋本构图样式,以青绿重设色的方式,以苏州城为蓝本,绘制出恢弘巨制的精品佳作,是“宋本”近两倍,也是绢本设色,描绘苏州城繁华热闹,场面宏大,气势辉煌,采用精工细作的绘制方法,运笔细腻,设色考究,据说人物2000多,各有特点,特别是城池屋舍布置井然有序,阁楼金碧辉煌,在仇英众多临本中,可谓惊世之作。

仇英摹本描绘的地点由汴京转到了画家常年居住的苏州。仇英,漆工出身,初师周臣,用功甚笃,有所成,结识吴门众多画友,亦得石田、子畏、衡山指授,并得到项元汴赏识,以窥其藏,心摹手追,声名日隆,高官富贾追其名邀其作画,十洲用笔工细,据一厅一堂之布局,亭台楼阁之点缀,青绿设色,恰到好处。居苏州多年,一砖一瓦,一路一河,观佛教之寺院,访道教之宫观,对其塔楼馆阁,肌理结构,多有考究。游商贾之酒肆,各地客商各异,往城外之郊野,踏春游人如织,皆摹形入心,每域既有所得,久而久之,胸中之象日隆,始绘仿制“清明上河图”,得此佳本,时人争相重金购得,于是凡绘多个版本,或藏于高官富贾之家,或为文人雅士购得,抑或流入民间。

近代以来遭逢国难,文物外流严重。其中曾藏于清宫内府的一件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此画遭到侵略者的掠夺,

流落英国,最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些明代较多版本,大同小异,都是描绘清明时节前后的风俗画,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仇英这卷最为精彩。

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完成《清明上河图》,采用了“宋本”的构图样式,吸收了明代众多版本的设色技法,加上西洋画法的运用,也融入了清代一些娱乐元素,如杂技、擂台等,采用宫廷特殊的画材,让“清院本”更加规制,独具特色,把清代风俗画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清代出现了“康乾盛世”,经济高度发达,文化进一步繁荣,特别是乾隆皇帝对艺术钟爱有加,让当时的画院人才济济,参与皇家建筑绘制的雷家样式,被几代帝王广泛推崇,从这件《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就像当时“样式雷”给帝王绘制的宫殿院落、亭台楼阁的浓缩版模型,非常规致。也体现了清宫画师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技艺。

从郊外到城中,踏青郊游,接亲访客,远山行船,戏台拱桥,河两岸迷人的风光;高大的城池,繁华的街景,商业店铺林立,商旅往来如织,描绘了乾隆年间的太平景象。

这三幅《清明上河图》,融合了多样题材和绘画技法,是中国风俗画的经典代表,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发展的

“百科全图”,里面信息量非常大,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各个方面,各具时代特征。“清明”不仅与清明节息息相关,同时也含有政通人和、盛世清明之意。 (《艺术品鉴》)

“中书上言:旧制,遇二月十五日为圣祖降圣节,休假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休假一日,请准近敕。”

——《旧五代史·唐明宗本纪》据历史记载,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诏以二月

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休假三日。唐武宗继位后,又敕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休假一日。

《宋史·礼志》记载,至宋真宗时,改为“真元节”。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己卯,诏:“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即“真元节”。

无论道教还是民间,对太上老君的享祀,以这一天(俗称“道诞”)最为隆重。一般道观要设醮作法,甚至演化成庙会。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道诞》就记载了北京地区这一天的民俗活动,说:“(二月)十五日为太上玄元皇帝诞辰,禁止屠割。太清观各道院立坛设醮,谈演道德宝章。”

现在提到这个节日的人不多了,仅在全国各地的道教场所,每年二月十五举行祝寿活动。其中以蜀中青羊宫、青城山、老君山等处最为盛大,称为“老君会”。成都青羊宫,是太上降蜀会文始真人的所在。老君会期间,宫观通宵开放,供信士朝拜,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越来越小。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脊梁。金岳霖先生曾在《论道》里说:

“‘道’不必太直,不必太窄,它的界限不必十分分明;在它那里徘徊徘徊,还是可以怡然自得。”并将之与“逻各斯”和

“如如”区分开来。这也很巧妙地描绘了中国人对于生活与日常的整体态度与自身状态。

如果说到“道”,必然离不开“道德”二字。庄子说:“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其后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唯独“道德”这个根基不变。中国人的道德,是先民所共同积淀下的,亦是老子所阐发的。而老子与道教太上老君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用闵智亭道长的话来讲,就是:“天之道,即天道。指宇宙万物化生之本源。地之道,指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以作为中国人世代立身之本的“道德”,是与宇宙的本源,自然的规律紧密联结,息息相关的。故而经万世而不易,历变革而独秀,随和而不从众,还是保存着独特的样子。

无论是天之道,地之道,还是人之道,最终指向是“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思想上、伦理上、行为上和观念上的中国人,亦即每一个认同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道”。如《道德经》所描述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若以地球上每个人分别言之,各有其生存的道理,道无可限量。 (人民政协网)

从传统节日“玄元节”说开去

《清明上河图》是否与清明节有关?

带上一把手枪,一箱子弹,穿越回冷兵器时代建功立业,不知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梦想,不少以此为题材的网络小说长盛不衰。

不过,适应真正的穿越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即使忽略掉皇阿玛戴手表、汉朝的椅子、唐朝的西红柿等细节,穿越更大的问题其实是语言——你们互相听不懂对方的口音。

残酷的事实是:穿越到清朝当格格贝勒贵妃,勉强能够圆梦;穿越回元明,古人多半会觉得你口音怪异,但还能大致听懂;穿越到唐朝以前就比较惨——运气好点会被当作东国来客,由鸿胪寺接待后送去学习汉语,运气差的,也许会被当作外国奸细处理。

一些人会想,那用文言文不就解决了?

这倒是个方案,不过很难操作——地道的文言文远非当下受过一般古文教育的中国人能写出,古人平常更不会用文言文说话。哪怕完美习得了文言的语法词汇,也只能和小部分人笔谈,还是与外国来客无异。

更有甚者以为粤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现代最接近古汉语的方言。所以只要用粤语,那么和古人对话时就能畅通无阻了。

那么,古人的读音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确定字词的古音?讲粤语真的就可以和古人“无缝衔接”了?

解释这些问题,要先从汉语的独特性质说起。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语音——也就是说,语音的改变并不反映在文字上。这一特点不但让一般人对于语音的变化缺乏意识,为穿越徒增困难,还给研究历史音变的专家增加了麻烦。古人并没有留下任何音频、视频,现代读音又受汉语语音复杂的历史变迁干扰,语言

学者怎么就知道现代哪些字词的发音与古代相同,哪些是不同的呢?

第一,靠韵书。韵书大体相当于古代的字典,自然要标注读音。汉语韵书普遍采用反切法:将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声调分拆,分别用其他字标注。举例来说,《大宋重修广韵》中“东”就被注为“德红切”——采用“德”的声母,

“红”的韵母和声调。当然,要读懂反切法,必须先知道所用字的读音,在这点上今人远远称不上清楚明白。不过,对反切注音的整理虽不能直接确立读音,但能得出当时语音系统的框架。

第二,靠汉字本身。汉字并非完全独立于语音,通过对大量形声字古今声旁的对比,可以获得一些线索。如

“路”的声旁为“各”,普通话中两字的读音根本就不搭界,但古人会用各作路的声旁,说明在古代两字读音必然接近。

第三,诗文押韵。海、峙、茂、起、里、志,一眼看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也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汉语方言可以使它们的读音完全押韵。可是在曹操《观沧海》一诗中,这六字押韵。整理诗词押韵的变化,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四,外语和现代方言。外语主要指曾被大量翻译进汉语的语言,如佛教用语梵语和巴利语。家喻户晓的夜叉/药叉来源于梵语yaksa,即可说明当年夜/药的读音很可能接近 ya或 yak,和现代汉语中的读音不同。

最后,还有些散见于文献中,并不系统的描写。如《吕氏春秋》中,东郭牙观察到齐桓公口型“呿而不唫”(开而不闭),成功判断出齐桓公“所言者

‘莒’也”,由此将齐桓公和管仲谋划讨伐莒国的事泄露了出去,与之相反的是,今天的普通话呼“莒”的口型甚小。由此可以看出,古书中的类似描述可

以帮助人们推断古音。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分析,我们可

以回溯古代汉语的读音体系。举例来说:“塔”来自于巴利语

thupa,在《广韵》中为“吐盍切”,一般认为属于盍韵,而在现代方言粤语中读作 taap,朝鲜汉字音读作(tap),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塔和同韵母的所有盍韵字(如阖、盍等字)在古代韵母非常有可能均为ap。

目前,学界普遍以《切韵》《广韵》等书中记录的语音作中古汉语基准,复原可信度已经相当之高。

以此来对照,粤语是否就符合汉字古代的读音呢?广东人就可以顺利穿越到唐朝,交流无碍?遗憾的是,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幻想,没有一丁点儿可信的成分。

和现代一样,古代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语音差别。唐朝时,广东还属于中原人眼中的“蛮荒”地区,韩愈被贬至潮州时绝望到写出了“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它和其他地区,特别是“高大上”的中原口音存在着显著差别。

禅宗六祖慧能出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他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责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后来慧能拜别弘忍时也自称:“慧能生在边处,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会自性自度。”其实,慧能本籍为河北范阳,家在岭南不过一两代人,但是已经“语音不正”,说明至少唐朝中原人氏并不觉得岭南人讲话与自己相同。

当时真正地位崇高的语音,一向是中原读书人的口音,尤其是洛阳一带的口音。

东晋永嘉南渡后,士大夫诵读的口音被称为洛生咏,备受推崇。《颜氏家训》中谈及语音时称:“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唐宋时期,洛阳读书人的发音仍然有极高的地位。北宋寇准和丁谓一次谈及语音,论及天下语音何处为正,寇准说“唯西洛人得天下之中”,丁谓则说“不然,四方皆有方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到了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仍有“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的说法。

但是即使粤语不是唐朝官话,相对于北方官话,粤语仍真实地保留了不少中原旧音。中唐以后,北方陷入长期战乱,汉语由中古汉语转换为近古

汉语,唐懿宗时胡曾作《戏妻族语不正》一诗,其内容就生动反映了当时的语音变化。此时,偏居一隅的岭南却很少受到北方发生的音变影响。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有如下评价:“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则皆边东南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可以看出,当时的读书人认为广中人继承了中原洛阳地区的语音,所以“尚好”。

宋元明清四朝,北方语音变化愈厉,相对而言,岭南地区更加安定,语言的保守性愈加突出。经济上的发展,更令曾经的“蛮荒之地”挺起了腰杆,尤其是广州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越了中原地区,岭南人的文化自信逐渐提高,并自视为古中原的继承者。

广州人陈澧在《广州音说》里面就明确指出“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并举例论证:广州话能分阴上阳上阴去阳去,有-m尾,“觥公”“穷琼”读音不同等(不过广州“九”“狗”无别,“呼”“夫”不分等不合古音的方面就被选择性地无视了)。

由此他提出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论断:“至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陈澧可算是以粤语为唐朝官话说法的滥觞了。

与粤语对中原语音的继承相比,北方汉语则被认为因为胡化而丢失了自己的传统。

多数人并不了解真正胡化的语言是什么样子。金元时期曾经流行过一种奇怪的汉儿言语,语序近似蒙古语,语法也受阿尔泰语系影响,具有如复数加“每”等与汉语明显不同的特点。

元碑中“长生天气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这种现代看来很拗口的句式,即为汉儿言语的特征,但明朝以后这种语言就逐渐消亡了。实际上语音变化本为常态,虽然北方话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可能变得比某些南方方言快了些,但很难将这些变化尽数归咎于胡语影响,如入声在中原的弱化至迟在北宋已经开始,彼时离“金元虏语”还早得很呢。

所以,想要无缝穿越回唐朝,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恐怕也没有什么用。

如果穿越到了古代,怎么才能听懂古人说的话?

重庆关岳庙藏着的特殊记忆

有人说要想真正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就要穿过大桥、走上山林、踏过步道,“秘密”它就自己呈现在了你的眼前。

穿梭在重庆嘉华大桥南桥头的行人与车辆,往往能看到一座背靠山林的庙宇。站在这座叫关岳庙的庙宇往下看,是嘉华大桥与华村立交,嘉陵江的滚滚江水,而它又被一条条山间步道紧紧包裹着,在半山腰藏着特殊的记忆

“闹中取静”……

承载特殊记忆:冯玉祥郭沫若曾观光

其实,关岳庙原来的位置在渝中区较场口附近,明代的时候早已建成,占地 5000平方米,用来供奉关羽、岳飞像,当时是川渝地区有名道观。

根据资料记载,在民国时期,巴县道教会、重庆道教会、四川道教联合会会址均设于此。每年道教重要节日,香客信众人山人海。其时,冯玉祥、郭沫若等社会名流常到关岳庙观光,重庆关岳庙蜚声海内外。

在抗战时期,但凡将士出征,均聚集在关岳庙岳飞像前,高唱《满江红》,高呼还我河山,然后走向抗敌战场。这段历史赋予了关岳庙特殊内涵,至今影响深远。为追悼重庆大轰炸中遇难同胞,1941年七月十五日(农历),关岳庙举行了15天的盛大盂兰盆会,各界人士云集敬香。

从被遗忘到重生:如今步道环绕闹中取静

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回忆,随着商业闹市区的规划扩容,重庆关岳庙渐渐被时光尘封。

2009年,关岳庙开始恢复重建。新的关岳庙按原貌重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包括灵官殿、岳王殿、关圣殿、三清殿等,并打造了以岳飞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览馆。此外,由于关岳庙位于山城公园之一的佛图关公园北侧,这里还在进行广场、绿化等建设,打造成休闲公园。

“脚临江水身靠山!”如今,关岳庙被山林步道环绕,眼前是繁华都市,嘉陵江水与嘉华大桥上穿梭的车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华,而关岳庙紧靠的山林,又让它有了自己独有的静谧与记忆。 (张皓)

玉蟾宫位于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山麓。玉蟾宫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建筑结构完整、风格鲜明,系统地展现了道家主题文化特色。

文化古迹

郑子宁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后浪出版公司最新推出的《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作者郑子宁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