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块滚石》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10/20/16/d4dbfa20c_h.pdf ·...

1
16 东北风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编辑 曹雪 文苑茶坊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605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颁给了 一位“业余作家”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 · 迪伦。 鲍勃 · 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界无比重要的艺 术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星,一位非凡的现场表 演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也是他那个时代 最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 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他的音乐涉及不少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 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1988年他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 1991 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实际上,鲍勃 · 迪伦不仅称得上是 20 世纪最 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民谣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 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 奖提名并获奖的音乐家)。在长期的低调生活后, 鲍勃 · 迪伦在去年推出了自传,引来好评如潮。有媒体把它与杰克 · 凯鲁亚克的 《在路上》相提并论,也有媒体说它写作手法直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更有媒体 称迪伦为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时隔一年,此书出版了中文版《像一 块滚石:鲍勃 · 迪伦回忆录》。在这部被称为“让人惊讶”的书中,鲍勃 · 迪伦记录 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 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 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鲍勃 · 迪伦的自传,“文如其人”,“文如其乐”,无论是内容,还是句式,都非 常直白,毫不花哨。“很多名人的书与本人并不一致,他们至少会在书中有所掩 饰,但是,鲍勃 · 迪伦的自传与其本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展示的是去掉神圣光环 后的鲍勃 · 迪伦。”据说,几乎所有稍大点的书店都把鲍勃 · 迪伦的自传摆在显眼 之处。各大媒体的评价也非常好,绝非客气之语。正是因为文章的坦白,鲍勃 · 迪伦没有过多渲染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就是他自己,记录自己的事情,以平凡的 心来记述自己的经历,即使是很重要的事,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这本书真正代表 了他本人。当然如果能结合鲍勃 · 迪伦的歌和那个时代背景来阅读《像一块滚 石》,读者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鲍勃 · 迪伦: 《像一块滚石》 □张晓峰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曹雪赘笔: 鲍勃 · 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将该奖项 颁予一位音乐人,这事刷爆了朋友圈。 有人评价他是个平庸的歌手,不错的吉他手,出色的口琴家,优秀的作 曲家,天才的词作者。鲍勃 · 迪伦获奖的消息传开时,整个世界震惊了,空气 中仿佛自带背景音乐—《答案在风中飘荡》。 在我眼里,翟妍像是一株在恶 劣环境中深植土地的植物,她的小 说总有一种土地的踏实,有一种生 命的厚味。在浮躁的现实面前,她 的笔触难免在城市与乡村间徘徊, 在婚姻与情爱间徘徊,但最终都归 于土地,归于质朴。 翟妍在《麦子熟了》的创作后 记中谈到,“也许再让我回到过去, 我已经无法再融入他们的生活,可 在城市里,我也无法融入那些所谓 的高人的生活,于是我有了我自己 的生活,我用平视眼光去看那些所 谓的高低贵贱,我既在其中,也在 其外。”这句发自作者肺腑的话似 乎是翟妍小说创作的注脚,她笔下 的人物也多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夹 缝中徘徊。徘徊似乎是翟妍小说 创作的关键词,她以女性的视角给 予这种徘徊以多样性和张力。 《迷失在城市边缘》中,城 市与乡村不再是生硬的二元对 立,身处乡村的教师叶伟平在 善意对待留守儿童的同时,也 不得不面临校长的刁难,而即 使最后寄居城市了,所付出的 代价却是江小北的身体,与姐 夫庄重的苟合。而这所有城市 与乡村的冲突与矛盾被作者具化 为女性独有的疼痛体验。流产的 痛,子宫的痛,是女性生理的痛,作 者一共写了江小北三次流产。第 一次是婚前与叶伟平的意外,这一 次显然是因为还未结婚而无法接 受怀孕的事实。第二次是为了避 孕,在传统观念里这是女性应尽的 义务,实则也是一种两性的牺牲。 第三次是与庄严的不正当结合,这 一次不止超出了社会所能容忍的 范围,而且逾越伦理。三次创痛, 是江小北身体到心灵逐渐崩溃的 过程,也是江小北逐渐看清生活, 意识觉醒的过程。如果前两次的 创痛是一种主动的牺牲,是一种生 理的创痛,第三次的创痛则彻底把 江小北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她 的身体与心理陷入了双重失衡。 而这种创痛的初衷却是想要获得 生活的平衡,去过一种脱离贫穷和 边缘空间的生活。女性生理的痛 到精神的痛,江小北的精神和身体 被挤压在庄严和叶伟平之间,而这 种痛的根源实则来自于城市与乡 村夹缝生存的残酷事实。作者在 这部作品中提到了留守儿童和拆 迁现象,城市与乡村,其实都不重 要了,空间的争夺与哀伤弥漫在每 一个空间中,这些问题最大程度的 指向底层,指向依然存有梦想却贫 瘠的江小北和叶伟平们。 在《情障》中,小说的背景依然 是城乡之间,城乡的拉扯依旧和婚 姻生活纠缠在一起。如果说《迷失 在城市边缘》中的爱情还有让人喜 悦的地方,《情障》中的感情则是现 实的一把利器,钝重地插入到人的 心里。这部小说道出了在城市化 过程中,农民观念变迁的事实。据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13 年,城市 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在城市 化的浪潮中,农民人格处于重塑阶 段。城市与乡村不仅是一段遥远 的距离,也是一种观念的差距,它 隔开了庆生和菊香的精神纽带。 庆生脑中的欲望像光怪陆离的石 头森林一样疯长,消解了所有曾盘 踞在他内心的传统观念。多年在 城市中的打工生活,让他渐渐背弃 家庭,在家庭与情人之间摇摆,实 则也是农民常年外出打工离家的 无奈与尴尬。翟妍的高明之处在 于,他并没有谴责任何一个人,而 是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展示他们的 境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让 读者去翻阅他们被生活打磨的苦 难,形成多声部的内心展示。而故 事的最后,还是菊香的宽容和善良 收容了庆生的疏离。 读翟妍的小说,不知为何总觉 得有食物的烟火气 息,想起唢呐的声 响,像一盘东北炖 菜,粗粝,接地气,俏 皮,偶尔又有精致的 睿智之语,让人眼前 一亮。翟妍前期小 说语言升腾热闹,短 句的拼接,跳跃的语言,东北话的 插入,让小说的语言风格热闹而俏 皮,这使略显沉重的主题得到了某 种调剂。比如,在《迷失在城市边 缘》中,说到叶伟平调动被人窥觑 时,她写到,“八千多只大眼珠子, 装一个筐里,你试试,想想都瘆 人。”又如,“原来在大西北,拼死拼 活地被校长揉来摆去,以为出来什 么都会好了,没想到你一露头人家 照样一脚给你踩回地平线。”在生动 的调侃中道出了叶伟平的调动之 难。再如,描写“大西北”的春天,她 写到,“春天最漫长,最难熬。你眼 看着它和冬天慢慢悠悠地做个交 接,却好像这一握手就粘连了似的, 松也松不开了。人们紧着说春天到 了,可冬天像只淘气的猴子说不上 哪一天冷不丁又跳出来,给你插播 一段广告,使整个春天都那么冷着, 枯燥着,没滋没味,把日子也弄得清 汤寡水。”冷不丁,紧着,大眼珠子, 这是典型的东北方言, 被翟妍使用的惟妙惟 肖,充满了生活气息、俏 皮感、粗粝感和野性。 翟妍小说的语言 也有很强的画面感,形 象生动。比如,她对于 “大西北”地形特征的描 写,“夜里亮起灯,倒也真 有几分撑开了的半圆形 灯罩的感觉。”比如,对江小北落寞 心理的描写,“那宛如一条线一样从 江小北的心里射出的希望又慢慢地 缩回来,缩回到江小北的心里,缩成 一个点,圆圆的,黑黑的,一转一转 地在放大,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把 胸口塞得满满的。”这是对江小北绝 望心境的描写,形象而充满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翟妍早期小说 与近两年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发生 了略微变化。早期语言风格明快、 俏皮、粗粝,而近两年的作品语言 则被打磨得趋向细腻和精致,比 如《情障》《空城》中的语言,沉静 了许多,也洗练了许多。另外,翟 妍小说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 点,她的小说多半是以第三人称 展开叙述,而在《门前那棵大杨 树》中则少见的运用第一人称 “我”展开叙述,这个“我”时而回 到现实时而进入梦境,虽然用“我”, 但这个“我”实则不断被现实的种种 消解,而那棵可以寄托此生的杨树, 最后却被无情砍去,这里人称的运 用值得玩味。 语言的生野,多重主题的缠 绕,以女性的视角和形象展现出 来,那些生命中的痛楚与泪水,在 翟妍的小说中,最终被土地的厚重 和人性的善良承载,使她的小说有 一种土地的粗粝和生命的厚味。 生命的厚味 —翟妍小说漫谈 □战宇婷 “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先生曾在抗战期间 “蓄须明志”,誓不为日本人表演。而另一位艺 术家程砚秋先生,不但在北平沦陷后多次拒绝 梨园公会为日本人组织义演的要求,还干脆来 到北平西郊的青龙桥过起了隐居生活。直到抗 战胜利后的1945年,他才重新组织了秋声社, 返回舞台。两年多的时光,程砚秋先生用自己 的积蓄,购置房产田地,亲自耕种,救济周围的 农民,甚至还办了一次教育。虽然离开了舞台, 可生活依旧过得充实有趣。 一、读书写字,每日不辍 在“四大名旦”中,程砚秋先生的书卷气是 最浓的,这也多亏了他的伯乐罗瘿公的悉心栽 培。在贷款把他从蒙师荣蝶仙处“赎”出来后, 罗先生不但亲自教习其诗词书画,还每天认真 检查指导,为程砚秋先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 础。这对后来程砚秋先生理解京剧人物,把握 演出火候,帮助很大。程先生在隐居后,也保持 了日常读书、写大字的习惯,经常在他的日记里 写下读书心得。1943年9月6日,程砚秋先生 就这样写道:“上午练拳,舞剑,看报。下午画 梅,写字,读书,散步,一日均作雅事……”翌年 3 月,程先生读《汉书》,日记里又经常留下阅读 进度和感受:“读《汉书》不 易 也 ,深 为 荀 彧 惋 惜。曹操目其为子房,而荀彧不能仿张良随赤 松子游,于杀身止……思之定荀系名利心放不 下,恋其位故。”在隐居的两年间,除了日常的写 大字、临帖、写扇面,程砚秋先生阅读过的书目 有:史书类的《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唐 书》《贞观政要》,还有修身类的《本草纲目》《庄 子》《孟子》,以及邱真人的《炼日篇》等,几乎卷 不离手。 二、认真务农,善待工人 程砚秋先生的隐居务农可不是买田买地, 到乡下去当“土豪”,而是真正拿起锄头,到田间 去耕地劳动。1944年年底,程先生盘点一年种 地的收成,这样写道:“统算今年所收之粮合 16 斤 1 斗,计算共打 60 个。连一年所垫工人、工 钱、驴吃、大粪 60 个粮,将够开销,尚无青龙桥 所住的开支。非收90个余粮才能有余,亦有城 内之食用(程先生的夫人国素瑛仍在北平居 住)。”除了种植粮食蔬菜,程先生还自己做大 酱,改善生活。抗战尾声的1945年,物价飞涨, 连程先生进城理发、洗澡的价格也一路攀升。 不过不知是不是程砚秋先生的先见之明,在通 过膨胀扰乱了全国大部分人生活的档口,他却 凭着自己在青龙桥的劳作,实现了自给自足, “巧妙”地度过了这段经济危机的岁月。 对前来帮工干活的工人、农民,程先生也十 分关心。立夏的时候天气热,太阳毒,程先生就 让前来干活的瓦匠工人在午时休息,还为他们 做白糖绿豆汤;恐怕工人干活累,程先生便亲自 掏腰包购买白面、酒肉为工人改善伙食。一次, 程砚秋先生给前来卸煤的工人蒸窝头吃,临了 还另送了1元酒钱。卸煤师傅对程先生说,北 京卸煤管吃的您这可是头一份。程家盖房子, 维修、整理园子,都要聘请一些帮工,在程砚秋 先生的日记里便随处可见送酒食、送酒钱等的 记载,他这样写道:“监工一日,觉大风烈,瓦匠 在房上工作实不忍,60余岁老人照常工作,我 若会定上房帮其工作,只能在下面帮搬石头。” 三、救济穷人,兴办教育 有句俗话,叫“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身为 秋声社掌舵人的程砚秋先生,却偏偏生着一副 慈悲心肠。程先生曾说,我用人绝对不成,很好 的佣人皆让我优待坏了。据青龙桥的老住户夏 长贵回忆说,程先生来到青龙桥后,为了种好庄 家,买了一辆大马车。其他农户没钱买马车,问 程先生借来用,他从来有求必应。 不仅如此,在隐居期间,程砚秋先生热心办 起了学堂,他自掏腰包制作桌椅板凳,聘请教 师,并免费为上课的学生发放书本。可是后来 因为城里来了“三青团流氓学生”闹事,老师们 也三天两头要求加工资。张伯苓先生便建议他 说:“御霜,你热心公益是好的,可办教育非你所 长,社会上专有吃教育饭的,你一个人养活这些 人,又不演戏没有收入,办不下去,赶快收摊为 好。”于是,程先生这才将学校交给政府,然后把 剩下的许多面粉分给了青龙桥的贫户,继续他 的隐居生活。 四、简朴生活,勤练功夫 在隐居期间,尽管程砚秋先生乐善好施,对 待当地的老百姓、前来帮工的长工们很大方,可 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他有时候外出,舍不 得花钱坐车回来,就自己步行返回,并常在日记 中“得意”的声称自己又省了些钱。饮食上则更 是一切从简,主食一般是被他戏称为“黄金塔” 的玉米面的窝窝头。一次,治安军的两位队长 来访,询问程砚秋先生的饮食起居,程先生回答 他们吃的是粗粮。两个人不信,遂自己走到厨 房参观,掀起笼屉一看,真的都是“黄金塔”。当 天程先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记道:“我若能常有黄 金塔吃,就念阿弥陀佛了。”当年的 3 月,程砚秋 先生的妻子果素瑛来青龙桥看他,程先生把自 己的“存货”都拿出来招待妻子,到了第六天,程 先生就在日记里面调皮地“抱怨”说:“素瑛来了 六天,将我平日所吃的最高待遇白面、荞面、豆 面、炸年糕均吃了去了。” 作为名伶的程砚秋先生,在隐居期间如何 练功,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中少有记载。或许因 为练功已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便认为并无 记录的必要吧。但可以肯定的是,程砚秋先生 绝没有搁置日常的练习。懂京剧的人都知道, 演员讲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京剧的功夫一 旦撂下,荒废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事实上,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的一个月刚 过,程先生便已经应邀,在北平广播电台与孟小 冬合唱了京剧《武家坡》,足见程砚秋先生在隐 居期间没有把京剧的功夫丢下。 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九一八”纪念日,程 砚秋先生应邀在广播中做了演讲,将他在隐居 时,有日本人跳墙进来,如强盗式的搜查,广播 了出去。在这个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候,他 心情大快。1946年年初,程先生的秋声社终于 在北平长安戏院恢复了演出,为战后救灾的义 演,他几乎一唱就唱到了半年。(事见时代文艺 出版社《程砚秋演出剧目志》)从隐居的生活中 出来,他还是那个受万千戏迷爱戴的名伶、一代 宗师,也是那个乐善好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 程砚秋。 程砚秋的隐居生活 □李贺来 刘福生 题 吉林省作家协会 《吉林日报 · 东北风》周刊 我来到那漫游者的墓穴, 长久伫立在它的边上, 我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说: 孤身睡眠在这里多么惬意。 风雨连绵,雷声不绝 仿佛团聚一样喧嚣 但我的情感平静,灵魂静憩, 把眼睛上的泪水全部擦去。 主人的召唤迫使我离开家, 从此一无牵挂, 后来我患上疾病,沉入坟墓, 而我的灵魂飞翔在房屋之上。 请告诉我的朋友与我最爱的小孩 不要为我的离去哭泣。 同样的手领我穿过最深的海洋 亲切地帮助我回到家。 漫游者 漫游者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Feb-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像一块滚石》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10/20/16/d4dbfa20c_h.pdf · 最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 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16东北风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编辑 曹雪

文苑茶坊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605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颁给了

一位“业余作家”——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界无比重要的艺

术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星,一位非凡的现场表

演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也是他那个时代

最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

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他的音乐涉及不少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

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1988年他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

1991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实际上,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

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民谣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

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

奖提名并获奖的音乐家)。在长期的低调生活后,

鲍勃·迪伦在去年推出了自传,引来好评如潮。有媒体把它与杰克·凯鲁亚克的

《在路上》相提并论,也有媒体说它写作手法直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更有媒体

称迪伦为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时隔一年,此书出版了中文版《像一

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在这部被称为“让人惊讶”的书中,鲍勃·迪伦记录

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

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

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鲍勃·迪伦的自传,“文如其人”,“文如其乐”,无论是内容,还是句式,都非

常直白,毫不花哨。“很多名人的书与本人并不一致,他们至少会在书中有所掩

饰,但是,鲍勃·迪伦的自传与其本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展示的是去掉神圣光环

后的鲍勃·迪伦。”据说,几乎所有稍大点的书店都把鲍勃·迪伦的自传摆在显眼

之处。各大媒体的评价也非常好,绝非客气之语。正是因为文章的坦白,鲍勃·迪伦没有过多渲染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就是他自己,记录自己的事情,以平凡的

心来记述自己的经历,即使是很重要的事,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这本书真正代表

了他本人。当然如果能结合鲍勃·迪伦的歌和那个时代背景来阅读《像一块滚

石》,读者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鲍勃·迪伦:

《像一块滚石》□张晓峰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被冲向大海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够获得自由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假装他只是没看见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曹雪赘笔: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将该奖项

颁予一位音乐人,这事刷爆了朋友圈。

有人评价他是个平庸的歌手,不错的吉他手,出色的口琴家,优秀的作

曲家,天才的词作者。鲍勃·迪伦获奖的消息传开时,整个世界震惊了,空气

中仿佛自带背景音乐——《答案在风中飘荡》。

在我眼里,翟妍像是一株在恶

劣环境中深植土地的植物,她的小

说总有一种土地的踏实,有一种生

命的厚味。在浮躁的现实面前,她

的笔触难免在城市与乡村间徘徊,

在婚姻与情爱间徘徊,但最终都归

于土地,归于质朴。

翟妍在《麦子熟了》的创作后

记中谈到,“也许再让我回到过去,

我已经无法再融入他们的生活,可

在城市里,我也无法融入那些所谓

的高人的生活,于是我有了我自己

的生活,我用平视眼光去看那些所

谓的高低贵贱,我既在其中,也在

其外。”这句发自作者肺腑的话似

乎是翟妍小说创作的注脚,她笔下

的人物也多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夹

缝中徘徊。徘徊似乎是翟妍小说

创作的关键词,她以女性的视角给

予这种徘徊以多样性和张力。

《迷失在城市边缘》中,城

市与乡村不再是生硬的二元对

立,身处乡村的教师叶伟平在

善意对待留守儿童的同时,也

不得不面临校长的刁难,而即

使最后寄居城市了,所付出的

代价却是江小北的身体,与姐

夫庄重的苟合。而这所有城市

与乡村的冲突与矛盾被作者具化

为女性独有的疼痛体验。流产的

痛,子宫的痛,是女性生理的痛,作

者一共写了江小北三次流产。第

一次是婚前与叶伟平的意外,这一

次显然是因为还未结婚而无法接

受怀孕的事实。第二次是为了避

孕,在传统观念里这是女性应尽的

义务,实则也是一种两性的牺牲。

第三次是与庄严的不正当结合,这

一次不止超出了社会所能容忍的

范围,而且逾越伦理。三次创痛,

是江小北身体到心灵逐渐崩溃的

过程,也是江小北逐渐看清生活,

意识觉醒的过程。如果前两次的

创痛是一种主动的牺牲,是一种生

理的创痛,第三次的创痛则彻底把

江小北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她

的身体与心理陷入了双重失衡。

而这种创痛的初衷却是想要获得

生活的平衡,去过一种脱离贫穷和

边缘空间的生活。女性生理的痛

到精神的痛,江小北的精神和身体

被挤压在庄严和叶伟平之间,而这

种痛的根源实则来自于城市与乡

村夹缝生存的残酷事实。作者在

这部作品中提到了留守儿童和拆

迁现象,城市与乡村,其实都不重

要了,空间的争夺与哀伤弥漫在每

一个空间中,这些问题最大程度的

指向底层,指向依然存有梦想却贫

瘠的江小北和叶伟平们。

在《情障》中,小说的背景依然

是城乡之间,城乡的拉扯依旧和婚

姻生活纠缠在一起。如果说《迷失

在城市边缘》中的爱情还有让人喜

悦的地方,《情障》中的感情则是现

实的一把利器,钝重地插入到人的

心里。这部小说道出了在城市化

过程中,农民观念变迁的事实。据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城市

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在城市

化的浪潮中,农民人格处于重塑阶

段。城市与乡村不仅是一段遥远

的距离,也是一种观念的差距,它

隔开了庆生和菊香的精神纽带。

庆生脑中的欲望像光怪陆离的石

头森林一样疯长,消解了所有曾盘

踞在他内心的传统观念。多年在

城市中的打工生活,让他渐渐背弃

家庭,在家庭与情人之间摇摆,实

则也是农民常年外出打工离家的

无奈与尴尬。翟妍的高明之处在

于,他并没有谴责任何一个人,而

是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展示他们的

境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让

读者去翻阅他们被生活打磨的苦

难,形成多声部的内心展示。而故

事的最后,还是菊香的宽容和善良

收容了庆生的疏离。

读翟妍的小说,不知为何总觉

得有食物的烟火气

息,想起唢呐的声

响,像一盘东北炖

菜,粗粝,接地气,俏

皮,偶尔又有精致的

睿智之语,让人眼前

一亮。翟妍前期小

说语言升腾热闹,短

句的拼接,跳跃的语言,东北话的

插入,让小说的语言风格热闹而俏

皮,这使略显沉重的主题得到了某

种调剂。比如,在《迷失在城市边

缘》中,说到叶伟平调动被人窥觑

时,她写到,“八千多只大眼珠子,

装一个筐里,你试试,想想都瘆

人。”又如,“原来在大西北,拼死拼

活地被校长揉来摆去,以为出来什

么都会好了,没想到你一露头人家

照样一脚给你踩回地平线。”在生动

的调侃中道出了叶伟平的调动之

难。再如,描写“大西北”的春天,她

写到,“春天最漫长,最难熬。你眼

看着它和冬天慢慢悠悠地做个交

接,却好像这一握手就粘连了似的,

松也松不开了。人们紧着说春天到

了,可冬天像只淘气的猴子说不上

哪一天冷不丁又跳出来,给你插播

一段广告,使整个春天都那么冷着,

枯燥着,没滋没味,把日子也弄得清

汤寡水。”冷不丁,紧着,大眼珠子,

这是典型的东北方言,

被翟妍使用的惟妙惟

肖,充满了生活气息、俏

皮感、粗粝感和野性。

翟妍小说的语言

也有很强的画面感,形

象生动。比如,她对于

“大西北”地形特征的描

写,“夜里亮起灯,倒也真

有几分撑开了的半圆形

灯罩的感觉。”比如,对江小北落寞

心理的描写,“那宛如一条线一样从

江小北的心里射出的希望又慢慢地

缩回来,缩回到江小北的心里,缩成

一个点,圆圆的,黑黑的,一转一转

地在放大,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把

胸口塞得满满的。”这是对江小北绝

望心境的描写,形象而充满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翟妍早期小说

与近两年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发生

了略微变化。早期语言风格明快、

俏皮、粗粝,而近两年的作品语言

则被打磨得趋向细腻和精致,比

如《情障》《空城》中的语言,沉静

了许多,也洗练了许多。另外,翟

妍小说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

点,她的小说多半是以第三人称

展开叙述,而在《门前那棵大杨

树》中则少见的运用第一人称

“我”展开叙述,这个“我”时而回

到现实时而进入梦境,虽然用“我”,

但这个“我”实则不断被现实的种种

消解,而那棵可以寄托此生的杨树,

最后却被无情砍去,这里人称的运

用值得玩味。

语言的生野,多重主题的缠

绕,以女性的视角和形象展现出

来,那些生命中的痛楚与泪水,在

翟妍的小说中,最终被土地的厚重

和人性的善良承载,使她的小说有

一种土地的粗粝和生命的厚味。

生命的厚味——翟妍小说漫谈

□战宇婷

“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先生曾在抗战期间

“蓄须明志”,誓不为日本人表演。而另一位艺

术家程砚秋先生,不但在北平沦陷后多次拒绝

梨园公会为日本人组织义演的要求,还干脆来

到北平西郊的青龙桥过起了隐居生活。直到抗

战胜利后的1945年,他才重新组织了秋声社,

返回舞台。两年多的时光,程砚秋先生用自己

的积蓄,购置房产田地,亲自耕种,救济周围的

农民,甚至还办了一次教育。虽然离开了舞台,

可生活依旧过得充实有趣。

一、读书写字,每日不辍

在“四大名旦”中,程砚秋先生的书卷气是

最浓的,这也多亏了他的伯乐罗瘿公的悉心栽

培。在贷款把他从蒙师荣蝶仙处“赎”出来后,

罗先生不但亲自教习其诗词书画,还每天认真

检查指导,为程砚秋先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

础。这对后来程砚秋先生理解京剧人物,把握

演出火候,帮助很大。程先生在隐居后,也保持

了日常读书、写大字的习惯,经常在他的日记里

写下读书心得。1943年9月6日,程砚秋先生

就这样写道:“上午练拳,舞剑,看报。下午画

梅,写字,读书,散步,一日均作雅事……”翌年

3月,程先生读《汉书》,日记里又经常留下阅读

进度和感受:“读《汉书》不易也,深为荀彧惋

惜。曹操目其为子房,而荀彧不能仿张良随赤

松子游,于杀身止……思之定荀系名利心放不

下,恋其位故。”在隐居的两年间,除了日常的写

大字、临帖、写扇面,程砚秋先生阅读过的书目

有:史书类的《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唐

书》《贞观政要》,还有修身类的《本草纲目》《庄

子》《孟子》,以及邱真人的《炼日篇》等,几乎卷

不离手。

二、认真务农,善待工人

程砚秋先生的隐居务农可不是买田买地,

到乡下去当“土豪”,而是真正拿起锄头,到田间

去耕地劳动。1944年年底,程先生盘点一年种

地的收成,这样写道:“统算今年所收之粮合16

斤1斗,计算共打60个。连一年所垫工人、工

钱、驴吃、大粪60个粮,将够开销,尚无青龙桥

所住的开支。非收90个余粮才能有余,亦有城

内之食用(程先生的夫人国素瑛仍在北平居

住)。”除了种植粮食蔬菜,程先生还自己做大

酱,改善生活。抗战尾声的1945年,物价飞涨,

连程先生进城理发、洗澡的价格也一路攀升。

不过不知是不是程砚秋先生的先见之明,在通

过膨胀扰乱了全国大部分人生活的档口,他却

凭着自己在青龙桥的劳作,实现了自给自足,

“巧妙”地度过了这段经济危机的岁月。

对前来帮工干活的工人、农民,程先生也十

分关心。立夏的时候天气热,太阳毒,程先生就

让前来干活的瓦匠工人在午时休息,还为他们

做白糖绿豆汤;恐怕工人干活累,程先生便亲自

掏腰包购买白面、酒肉为工人改善伙食。一次,

程砚秋先生给前来卸煤的工人蒸窝头吃,临了

还另送了1元酒钱。卸煤师傅对程先生说,北

京卸煤管吃的您这可是头一份。程家盖房子,

维修、整理园子,都要聘请一些帮工,在程砚秋

先生的日记里便随处可见送酒食、送酒钱等的

记载,他这样写道:“监工一日,觉大风烈,瓦匠

在房上工作实不忍,60余岁老人照常工作,我

若会定上房帮其工作,只能在下面帮搬石头。”

三、救济穷人,兴办教育

有句俗话,叫“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身为

秋声社掌舵人的程砚秋先生,却偏偏生着一副

慈悲心肠。程先生曾说,我用人绝对不成,很好

的佣人皆让我优待坏了。据青龙桥的老住户夏

长贵回忆说,程先生来到青龙桥后,为了种好庄

家,买了一辆大马车。其他农户没钱买马车,问

程先生借来用,他从来有求必应。

不仅如此,在隐居期间,程砚秋先生热心办

起了学堂,他自掏腰包制作桌椅板凳,聘请教

师,并免费为上课的学生发放书本。可是后来

因为城里来了“三青团流氓学生”闹事,老师们

也三天两头要求加工资。张伯苓先生便建议他

说:“御霜,你热心公益是好的,可办教育非你所

长,社会上专有吃教育饭的,你一个人养活这些

人,又不演戏没有收入,办不下去,赶快收摊为

好。”于是,程先生这才将学校交给政府,然后把

剩下的许多面粉分给了青龙桥的贫户,继续他

的隐居生活。

四、简朴生活,勤练功夫

在隐居期间,尽管程砚秋先生乐善好施,对

待当地的老百姓、前来帮工的长工们很大方,可

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他有时候外出,舍不

得花钱坐车回来,就自己步行返回,并常在日记

中“得意”的声称自己又省了些钱。饮食上则更

是一切从简,主食一般是被他戏称为“黄金塔”

的玉米面的窝窝头。一次,治安军的两位队长

来访,询问程砚秋先生的饮食起居,程先生回答

他们吃的是粗粮。两个人不信,遂自己走到厨

房参观,掀起笼屉一看,真的都是“黄金塔”。当

天程先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记道:“我若能常有黄

金塔吃,就念阿弥陀佛了。”当年的3月,程砚秋

先生的妻子果素瑛来青龙桥看他,程先生把自

己的“存货”都拿出来招待妻子,到了第六天,程

先生就在日记里面调皮地“抱怨”说:“素瑛来了

六天,将我平日所吃的最高待遇白面、荞面、豆

面、炸年糕均吃了去了。”

作为名伶的程砚秋先生,在隐居期间如何

练功,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中少有记载。或许因

为练功已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便认为并无

记录的必要吧。但可以肯定的是,程砚秋先生

绝没有搁置日常的练习。懂京剧的人都知道,

演员讲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京剧的功夫一

旦撂下,荒废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事实上,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的一个月刚

过,程先生便已经应邀,在北平广播电台与孟小

冬合唱了京剧《武家坡》,足见程砚秋先生在隐

居期间没有把京剧的功夫丢下。

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九一八”纪念日,程

砚秋先生应邀在广播中做了演讲,将他在隐居

时,有日本人跳墙进来,如强盗式的搜查,广播

了出去。在这个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候,他

心情大快。1946年年初,程先生的秋声社终于

在北平长安戏院恢复了演出,为战后救灾的义

演,他几乎一唱就唱到了半年。(事见时代文艺

出版社《程砚秋演出剧目志》)从隐居的生活中

出来,他还是那个受万千戏迷爱戴的名伶、一代

宗师,也是那个乐善好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

程砚秋。

程砚秋的隐居生活□李贺来

刘福生 题

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

我来到那漫游者的墓穴,

长久伫立在它的边上,

我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说:

孤身睡眠在这里多么惬意。

风雨连绵,雷声不绝

仿佛团聚一样喧嚣

但我的情感平静,灵魂静憩,

把眼睛上的泪水全部擦去。

主人的召唤迫使我离开家,

从此一无牵挂,

后来我患上疾病,沉入坟墓,

而我的灵魂飞翔在房屋之上。

请告诉我的朋友与我最爱的小孩

不要为我的离去哭泣。

同样的手领我穿过最深的海洋

亲切地帮助我回到家。

漫游者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