¼”導主任/多元文化.pdf ·...

6
巴 西 Brazil 飲食特色 巴西南部土地肥沃,牧場很多,烤肉就成為當地最常用的大菜。東北地區人們主 食是木薯粉和黑豆,其他地區的主食是麵、大米和豆類等。蔬菜的消費量,以東南部 和南部地區居多。豆子燉肉是全民大菜,它是用豆子烹煮而成的菜。烤肉為一品國菜, 在巴西的每個地方,烤肉是具有巴西的風味菜。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是世界上 最大的咖啡消費國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咖啡産地之一,咖啡是大多數人喜歡的飲品, 巴西人比較喜歡喝濃咖啡,飯後閒談時喜歡喝一杯濃濃的、加方糖的黑咖啡。 里約嘉年華 Carnival in Riro 巴西嘉年華會開始於每年的 2 月中下旬,位於南半球的巴西,正值陽光燦爛的夏 季,熱情洋溢的嘉年華在此時節展開,使這 4 天 4 夜的慶典充滿亮麗奔放的氣息。 巴西嘉年華在首都里約舉行,最著名的活動是森巴大遊行,在森巴大遊行中,所 有參與遊行的人,竭盡所能的以炫麗清涼的服裝吸引觀眾的目光,遊行時隨著森巴舞 的節奏,踩著巴西特有的森巴舞步,盡情的擺動身軀,包括觀賞的群眾也會忍不住一 起共舞。 想參與巴西嘉年華森巴大遊行的人,必須購買參觀門票,不過票價並不便宜,一 張門票可賣到 430 塊美金左右,站票也需要一半的價格。 傳統服飾 巴西的男子平時穿短褲和襯衫,但是上班或参加社交活動則必须衣冠楚楚。因為 在巴西,衣帽整潔、著裝嚴肅的人會得到認可,所以在正式場合,巴西人很注重著裝。 對于女士,在穿著上則没有嚴格的限制,她们通常對穿色彩艷麗的裙装。巴西的黑人 妇女習惯上身穿短上衣,肩披又長又寬的圍巾,下身穿寬大的花裙。她們喜對戴手鐲, 並在腰带上繫上許多垂飾。 泰 國 Tailand 飲食特色 泰國菜的調味料花樣繁複,有辣椒、咖哩、魚露、蝦醬、椰奶…等天然佐料來加 重食物口味。同時泰國人在做菜時,也常用九層塔、胡萎、紫蘇、薄荷葉、檸檬葉等 香料,再加上各種切、剁、搗、拌等繁複的處理方式,使泰國菜餚在口味上獨樹一格。 泰國人尊重右手,認為右手高貴,吃飯用右手﹔而左手隻能用來拿一些不潔之物。 因此給別人遞東西也得用右手,以表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用雙手奉上,用 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跟別人握手更忌用左手。 潑水節 Songkran Water Festival 每年的 4 月 13 日,是泰國的新年,由於泰國民俗習慣以潑水互祝新年快樂,並 且表達祝福之意,所以又稱為潑水節。 潑水的儀式演變自宗教的祈福儀式,原本對於不同對象會有不同的潑水方式,演 變至今日,則成為單純的潑水祝福之意。由於潑水是一種祝福的儀式,被水潑到的人 不僅不會閃躲,更不會生氣,被潑的越濕,表示得到的祝福也越多,在潑水節期間, 常常可以在泰國的街頭巷尾看見人們互相打水仗的畫面,相當有意思。 傳統服飾 泰族男子的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帕農是一種用布纏 裹腰和雙腿的服裝。絆尾幔是用一塊長約 3 米的布包纏雙腿,再把布的兩端卷在一起, 穿過兩腿之間,塞到腰背處,穿上以後,很像我國的燈籠褲。由於紗籠下擺較寬,穿 著舒適涼爽,因此它是泰國平民中流傳最長久的傳統服裝之一。 泰國傳統服飾女筒裙泰國女子下裝,曼谷王朝拉瑪六世時期(1910-1925)開始 流行。筒裙同紗籠一樣,布的兩端寬邊縫合成圓筒狀,穿時先把身子套進布筒里,然 後用右手把布拉向右側,左手按住腰右側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邊,在左腰 處相疊,隨手塞進左腰處。穿時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樣動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巴 西 Brazil

飲食特色

巴西南部土地肥沃,牧場很多,烤肉就成為當地最常用的大菜。東北地區人們主

食是木薯粉和黑豆,其他地區的主食是麵、大米和豆類等。蔬菜的消費量,以東南部

和南部地區居多。豆子燉肉是全民大菜,它是用豆子烹煮而成的菜。烤肉為一品國菜,

在巴西的每個地方,烤肉是具有巴西的風味菜。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是世界上

最大的咖啡消費國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咖啡産地之一,咖啡是大多數人喜歡的飲品,

巴西人比較喜歡喝濃咖啡,飯後閒談時喜歡喝一杯濃濃的、加方糖的黑咖啡。

里約嘉年華 Carnival in Riro

巴西嘉年華會開始於每年的 2 月中下旬,位於南半球的巴西,正值陽光燦爛的夏

季,熱情洋溢的嘉年華在此時節展開,使這 4 天 4 夜的慶典充滿亮麗奔放的氣息。

巴西嘉年華在首都里約舉行,最著名的活動是森巴大遊行,在森巴大遊行中,所

有參與遊行的人,竭盡所能的以炫麗清涼的服裝吸引觀眾的目光,遊行時隨著森巴舞

的節奏,踩著巴西特有的森巴舞步,盡情的擺動身軀,包括觀賞的群眾也會忍不住一

起共舞。

想參與巴西嘉年華森巴大遊行的人,必須購買參觀門票,不過票價並不便宜,一

張門票可賣到 430 塊美金左右,站票也需要一半的價格。

傳統服飾

巴西的男子平時穿短褲和襯衫,但是上班或参加社交活動則必须衣冠楚楚。因為

在巴西,衣帽整潔、著裝嚴肅的人會得到認可,所以在正式場合,巴西人很注重著裝。

對于女士,在穿著上則没有嚴格的限制,她们通常對穿色彩艷麗的裙装。巴西的黑人

妇女習惯上身穿短上衣,肩披又長又寬的圍巾,下身穿寬大的花裙。她們喜對戴手鐲,

並在腰带上繫上許多垂飾。

泰 國 Tailand

飲食特色

泰國菜的調味料花樣繁複,有辣椒、咖哩、魚露、蝦醬、椰奶…等天然佐料來加

重食物口味。同時泰國人在做菜時,也常用九層塔、胡萎、紫蘇、薄荷葉、檸檬葉等

香料,再加上各種切、剁、搗、拌等繁複的處理方式,使泰國菜餚在口味上獨樹一格。

泰國人尊重右手,認為右手高貴,吃飯用右手﹔而左手隻能用來拿一些不潔之物。

因此給別人遞東西也得用右手,以表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用雙手奉上,用

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跟別人握手更忌用左手。

潑水節 Songkran Water Festival

每年的 4 月 13 日,是泰國的新年,由於泰國民俗習慣以潑水互祝新年快樂,並

且表達祝福之意,所以又稱為潑水節。

潑水的儀式演變自宗教的祈福儀式,原本對於不同對象會有不同的潑水方式,演

變至今日,則成為單純的潑水祝福之意。由於潑水是一種祝福的儀式,被水潑到的人

不僅不會閃躲,更不會生氣,被潑的越濕,表示得到的祝福也越多,在潑水節期間,

常常可以在泰國的街頭巷尾看見人們互相打水仗的畫面,相當有意思。

傳統服飾

泰族男子的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帕農是一種用布纏

裹腰和雙腿的服裝。絆尾幔是用一塊長約 3 米的布包纏雙腿,再把布的兩端卷在一起,

穿過兩腿之間,塞到腰背處,穿上以後,很像我國的燈籠褲。由於紗籠下擺較寬,穿

著舒適涼爽,因此它是泰國平民中流傳最長久的傳統服裝之一。

泰國傳統服飾女筒裙泰國女子下裝,曼谷王朝拉瑪六世時期(1910-1925)開始

流行。筒裙同紗籠一樣,布的兩端寬邊縫合成圓筒狀,穿時先把身子套進布筒里,然

後用右手把布拉向右側,左手按住腰右側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邊,在左腰

處相疊,隨手塞進左腰處。穿時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樣動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以 色 列 Israel

飲食特色

以色列受宗教因素的影響,以色列食物品種多樣,具有濃郁的猶太飲食傳統。

法拉費(Falafel)原料是胡姆斯,是一個個小丸子的形

狀,金燦燦的,可愛的誘人,稍帶一些辣味。關於法拉費的

起源,有人說它是由埃及人創作的,阿拉伯人把它帶入以色

列國土;也有人說它是純粹的以色列食品,兩者的差別在於

,埃及人選用的是一種扁扁的白豆,而以色列人所選用的是

鷹嘴豆。

披塔(Pita)是最受歡迎的主食,大多為圓形面餅,外

形有點像面包,又有點類刮包,但比夾饃更大更薄,中間是

空心的,像個口袋,所以也人把它叫做口袋面包。

聖誕午夜團聚 Christmas Midnight Mass

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來自全世界的聖徒,在 12 月時,以歡欣鼓舞的心情齊聚

耶穌的誕生地-以色列的拿撒勒,在曼格廣場上,聚集著代表基督教新教徒的廣大群眾,

在 12 月的冷風中唱著聖歌。

午夜團聚則是在教堂中舉行。到了聖誕節的午夜時分,所有天主教的信徒們則群

聚在基督誕生教堂中,因為想要進入教堂的信徒太多,在廣場上會架設起大螢幕供不

能進入教堂的信徒觀禮。

午夜團聚的隔天,所有慶祝耶誕的活動則會從耶路撒冷舊城移往耶穌的誕生地伯

利恆。

傳統服飾

女性 - 用木棉或羊毛做的暗色摺裙(視經濟而定),其長過膝,上

衣質料與裙子相同,但係白色,圓領或有角的領子,袖

子向上捲,不戴任何飾物,光腳或穿涼鞋。

男性 - 用木棉或羊毛做的暗色長褲,夏天則穿白木棉,上身為

相同質料的白色襯衣,不扣領子,袖子向上捲,不戴帽

子,光腳或穿涼鞋。另外,小孩子所穿的團體服裝則較

活潑而多變化。

尼 泊 爾 Nepal

飲食特色

米飯是尼泊爾絕大部份地區的主食,山區人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小米和蕎麥。

大米通常是煮來吃,再配上扁豆湯(dhal),咖喱味道濃重的蔬菜和肉塊。山區居民吃甘

裸,磨碎後和茶、牛奶或水混合,或是乾吃,作為米飯的補充或代替品。尼泊爾人喜

歡吃薄餅、土豆、青菜和羊肉,愛喝牛奶和茶。吃飯時,每人一個盤子,盛放主食和

蔬菜,用手抓著吃。

燈節 Festival of Lights

尼泊爾的燈節是尼泊爾人為了將夜晚點亮,以迎接財富到來的一個節慶活動。在

燈節的第一個晚上,數千盞的燈將會點亮,家家戶戶將他們的食物拿到外面送給扮演

死神 Yama 的群眾食用。燈節的第二個晚上則是獻給人類最好的朋友-狗,這天晚上,

狗的額頭會被塗上各種顏色的色塊(tikas),第三天晚上,人們以小盞的燈及蠟燭迎接

財富之神進入自己的家中,這一天晚上,天空中此起彼落的煙火,將夜空點燃的燦爛

無比。

第四天是新年,所有的家庭成員團圓,第五天則是家人互相表示關心的日子,家

庭中的姊妹們會在兄弟們的額頭塗上提卡(tikas),兄弟們則會回贈禮物,以表示其忠

貞。尼泊爾燈節以尼泊爾的年曆為主,每年大約 10 月或 11 月舉行。

傳統服飾

尼泊爾男人,上身多穿西服式的外套,下身多穿腰肥腿瘦的白褲。頭上多戴黑色

圓頂小帽。尼泊爾婦女們的傳統飾包括色彩鮮艷的沙麗和旁遮比兩大類。尼泊爾人喜

對棕、白、紅色,喜對牛、山水圖案。尼泊爾人的前額,常點著濃濃一團紅色的蒂卡,

即朱砂。

日本 Japan

飲食特色

日本人自稱「徹底的食魚民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海產品而自豪。日本人始終貫

徹雜食的原則,以保證「陰陽」的平衡。正是這種觀念,使雜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

一大特色。日本飲食文化的另一特色是「生」和「鮮」。按照日本人的觀念,新鮮的東

西是營養最豐富、體內所蘊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鮮

期。日本人喜歡將食物生吃,不僅生吃各種蔬菜和各種植物,而且生吃雞蛋,生吃魚,

生吃肉。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新鮮有助於衛生,時鮮則有助於健康。因為,「時鮮」

之際,生長激素最旺盛,營養價值當然最高。

京都葵祭 Aoi Festival

每年的 5 月 15 日舉行,始於平安時代初期,是京都三大祭中歷史最悠久的祭典。

祭典的進行當天,人們穿著平安貴族的服裝,早上從京都御所遊行到下鴨神社,下午

從下鴨神社遊行到上賀茂神社。本稱為賀茂祭,但因祭典的遊行人員的衣服、牛、馬、

御所車,都以葵葉裝飾,故慢慢就改稱為葵祭。

遊行隊伍共有四個單元,第二個單元是用牛拉御所車,車上佈滿葵葉、藤和昌蒲。

最後一個單元則是由女性抬坐在座轎的齋王〈奉命主持神社的未婚公主〉。

葵祭-最早稱為賀茂祭,後來因為祭典上巡遊隊伍的人群、御所車、牛車、馬車..

等等,都會使用葵葉來裝飾,故後來名稱改為葵祭。主要也是為了祭祀上賀茂神社的

賀茂神,以祈求農作物能夠豐收。

傳統服飾

和服主要為女性於特別場合中所穿著的。根據傳統習

俗,未婚女性於該類場合只可以穿著一種擁有及地袂(袖套)

的和服「振袖」。至於職業相撲選手,由於規例所限,他們必

須時常穿著和服,但他們所穿著的那種和服比較偏向浴衣,

材質以棉為主。

和服的種類很多,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

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較單調,

多深色,腰帶细,穿戴也方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樣, 色彩豔

麗,腰帶寬,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還要配不同的

髮型。已婚婦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

外,根據拜訪、遊玩和購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

圖樣、顏色、樣式等也有所差異。

法 國 France

飲食特色

對於法國人而言,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典型的法式料理及法式

生活方式從晚間 6.7 點開始飲用開胃酒,晚間 8.9 點入座後接續上前菜、濃湯、主菜、

起士盤、甜點及咖啡等…而有些餐廳還會有消化酒,法國餐桌有一定的上菜順序,不能

弄錯也不能同時上超過一道菜。品酒文化在法國飲食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了外面的餐廳,平時在家料理時,也會注意今晚的主餐適合搭配什麼樣的酒而去採

買;喝酒不僅是為了與美食搭配,更是為了與人互動談論它,談論酒的年份、產區或

是如何品嘗,甚至是辯論對於酒的評價,

亞維儂國際戲劇節 Festival of Avignon

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省的亞維儂,14 世紀時曾 7 度成為天主教世界的教皇駐蹕

所,是一處具有歷史的古城,如今的亞維儂則以每年 7 月所舉辦的亞維儂國際戲劇節

聞名於世。

亞維儂藝術節創始於西元 1947 年,首屆於 9 月舉行,現今則於每年的 7 月上旬

至 8 月上旬,舉辦為期 4 週的表演活動。

以街頭表演藝術為主軸的亞維儂戲劇節,每年都有超過百個表演團體參與此項盛

會,受邀或自費來此的各國劇場表演團體或藝人們,分佈在古城的各個地區賣力的演

出,使亞維儂宛如一座戲劇城,而前來參觀的人潮每年均超過百萬人次。

傳統服飾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

在正式場合,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

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

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

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髮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

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韓 國 Korea

飲食特色

稻米和雜糧是韓國人最普遍的主食。石鍋拌飯、紫菜包飯、韓式炒年糕、泡菜炒

飯等都是韓國料理中常見的主食。稻米在韓國料理中還被用來製作打糕、米酒等。

牛肉在韓國是肉類中最貴的,韓式燒烤中常是美國牛肉。韓國本地產的牛肉被稱

為韓牛,是價格最貴的肉,在韓國是上乘的禮品。豬肉,雞肉和進口的牛肉在韓國價

格則相對便宜。

泡菜是韓國料理中的重要成員。韓式泡菜種類繁多,其類別在韓國各地、各家都

有所不同。韓國季節分明,人在不同的季節也食用不同的泡菜。由於韓國泡菜卡路里

含量低、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一種對人體有益的乳杆益生菌,韓式泡菜被美國時代

華納《健康雜誌》評為世界 5 大最健康食品之一。

珍島靈登節 Chindo Yongdeung Festival

每年陰曆的 3 月初或 15(韓國的陰曆與台灣農曆相同),在珍島和茅島之間,平

時水深達 6-7 公尺的大海,便會一分為二,開出一條寬 40 米,長達 2.8 公里的海路。

這一條海路被當地人稱為「靈登煞」,是韓國式的「摩西的奇蹟」。

有關靈登煞這個奇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與家人被迫分開的老奶奶,非常

想見到自己的親人,於是每天向龍王祈禱,最後老奶奶的誠意打動了龍王,龍王便開

出了這條海路。

據說,在這裡祈禱非常靈驗,因而每年吸引很多求子或求伴侶的人到這裡祈禱。

靈登節期間,遊客可以在海路捕捉魷魚、海蛤等新鮮產品,還可以乘坐五彩旗裝飾的

海上遊船遊覽,或參加珍島傳統民俗活動。

傳統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

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

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優雅;、男性以褲子、

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品味。白色為基本色,

根據季節、身份、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

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匈 牙 利 Hungary

飲食特色

匈牙利飲食的特徵之一是將不同種類的肉放在一起烹飪,

匈牙利湯就是很好的例子。匈牙利菜餚經常使用辣椒,味道

也大多偏辣。匈牙利湯最初是匈牙利草原牧民的傳統飲食,

其名稱Gulyás 一詞原本意為「放牛的人」,匈牙利湯則被稱

作「gulyáshús」(意為「牧牛人烹製的肉」),如今 gulyás

一詞既指牧牛人,也指這種匈牙利湯。

布達佩斯春天慶典 Budapest Spring Festival

每年大約 3 月的最後 10 天,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所舉行的春天慶典,將布

達佩斯裝扮成全世界最具活力、最美的城市,在布達佩斯市內超過 100 處地點,有超

過 1000 種的活動熱鬧開展。在美麗的中古世紀情調的 Castle Hill,成為民俗藝術為

主的表演舞臺,在 Vigado ter 流經的多瑙河畔,可以體驗古典與民俗音樂的表演。在

炫麗的國家歌劇廳與城中的其他地點裡,則上演著歌劇、戲劇、芭蕾、詩歌朗誦、兒

童表演節目與音樂會等,不論是民俗、古典、爵士、或搖滾,都讓人看的目不暇給。

有「東歐巴黎」、「多瑙河皇后」之稱的布達佩斯,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旅遊的

城市,加上三月所舉辦的春天慶典活動,使布達佩斯成為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城市。

傳統服飾

匈牙利在服飾方面

1. 上衣:多為白色、圓領、緊縮的袖口、寬鬆的袖子。

依地區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刺繡或圖案。

2. 帽子、背心、頭飾:依地區有不同的樣式。 只有男生

帶帽子,女生是不帶帽子的,女生只有頭巾與髮

帶。

3. 鞋子:匈牙利跳傳統舞蹈所穿的鞋子大多是馬靴, 但女

生的鞋子除了馬靴之外還有拖鞋、皮鞋等,而男

生的鞋子只有一種, 那就是黑色的高統馬靴。

4. 裙子、褲子:女生的裙子有好幾層,且有不同的顏色與

圖案, 而男生的褲子有黑色或是白色兩種。

越 南 Vietnam

飲食特色

越南料理通常可以分為三個菜系。越南北部是越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很多著名

的菜餚(如越式河粉和越南粉卷)都源自北部地區。越南北部的菜餚更傳統並在對調

料和原料的選擇上更嚴格。

越南南部菜餚在歷史上受到中國南方移民和法國殖民者的影響。越南南方人喜歡

帶甜味的菜餚,作為一個更具多樣性的地區,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種類的香草。

越南中部的飲食與南部和北部的相比差異明顯,越南中部料理使用更多的小配菜,也

更具辣味。

越南春節 The Spring Festival

春節:送灶王、備年貨、祭祖先、貼春聯等。越南人吃一種圓形的米糕和方形的粽子,

擺上一束 鮮花、一盆金橘和一個盛著五種水果的果盤,以求 新年大吉大利。在門前

掛起「迎春竹」,掛上避邪 的弓和箭,門口貼上兩幅畫著老虎的圖畫,祈求這 一年平

安、豐收、如意。在新年與舊年交接之時,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慣。在除夕夜越南人

有「求祿」風俗。「求祿」:「采祿」(摘下一根帶有綠葉的樹枝帶回家,寓意為採集天

地神靈賜給的福祿。 )「香祿」(在寺廟祭祀時,把點著的香 帶回家並供奉在香爐上。

香火燃燒加快時, 人們認為這預示一年萬事如意。 )

傳統服飾

越南服飾指的是越南民族(以京族為主體)的服飾。歷史上越南的服飾種類較多,

包括現在廣為人知的奧黛、四身襖等民間日常服裝,亦有近代前常作為正式服裝的越

服等。在越南古代,服飾被視為最重要的社會地位的標記之一,並制定有嚴格的服裝

規定。奧黛直譯為「長襖」、「長衫」,但經常被誤稱為「越南旗袍」「越式旗袍」

等名稱,使人誤以為奧黛來自於中國旗袍,事實上傳統奧黛與漢式服裝更為相近,只

是因為加入了西化的剪裁,與改良旗袍視覺上有相似之處,兩者易被混為一談。

德 國 Germany

飲食特色

德國由於身處歐洲大陸之中心,飲食文化與內陸地區之物產分布息息相關。整體

上德國較為愛好肉類其中德國人尤其愛吃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是豬肉製品,例

如德國香腸,德國豬腳,相較於歐洲中南部精緻飲食,德國的傳統飲食普遍較粗獷,

但仍具特色;傳統菜餚如烤豬肘、烤豬膝,常佐以馬鈴薯泥、酸甜甘藍食用。

另外德國也是世界啤酒生產大國之一。德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尤

以慕尼黑的啤酒節最為知名。

慕尼黑啤酒節 Oktoberfest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最初是由 1810 年所舉行的一場巴伐利亞皇室婚禮所演變而

來的,當初為慶祝婚禮的飲酒狂歡,如今則成為德國境內最盛大、最具特方特色的傳

統民俗慶典了!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於每年的 9 月底開始,一直延續至 10 月初,兩個星期內,湧

進慕尼黑的人潮多達 700 萬人,喝掉的啤酒高達 5、600 萬公升,在主要的舉辦場地

---特蕾莎廣場(廣場名稱的由來即為 19 世紀婚宴女主角的名字)上一座座大型啤酒

屋內,每個前來的遊客莫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現場還會有傳統民俗音樂的演奏,

讓使每個人都能體會巴伐利亞人的豪邁風情。

傳統服飾

德國人在穿著服飾上其民族特徵並不明顯,只有在少數幾個地區,那裡的居民還

保留了一些本地獨特的服飾風格。巴伐利亞的民族服裝除了在偏僻的山村常見外,其

他地區的人們平時很少穿用。只有在遇到節日、喜慶活動或表演傳統節目時,才被拿

出穿在身上。男人多戴一種有羽毛的小氈帽,身穿皮褲,掛著背帶,腳穿長襪和翻毛

皮鞋,上衣外套沒有翻領,而且顏色多半是黑綠色。 婦女著裝多以裙裝為主,上衣敞

領、束腰,袖子有長有短,領邊、袖口還鑲有花邊,並以白色為主。裙子的樣式類似

圍裙,以顯示勞動婦女的氣質。

西 班 牙 Spain

飲食特色

西班牙菜包含許多海鮮,例如西班牙大鍋飯,也是

地中海飲食的其中之一。在中世紀,由於伊比利亞半島

被伊斯蘭人征服,一些中東普及的食材亦帶進至西班牙,

比如大米、菠菜和杏仁。著名的西班牙大鍋飯正是在此期

間面世。

奔牛節

每年的 7 月 6 日至 14 日,以燦爛陽光及熱情奔放著稱的西班牙,有一個既刺激

又驚險的節慶活動,那就是奔牛節。

奔牛節在西班牙的旁羅那(Pamplona)所舉行,屬於聖佛明節(Fiesta de San

Fermin)的重頭戲。奔牛節的慶典歷史可以追溯至西元 1591 年前,當時旁羅那的居民

就已經用這種特殊的奔牛活動來慶祝聖佛明節了。節慶的第一天會由市政廳廣場發出

火箭炮揭開序幕,在接下來連續 7 天 7 夜裡,各項慶典活動包括音樂、藝文、露天舞

會等等,年輕人總通宵達旦的開心享樂,白天則是興趣盎然的參加奔牛節的活動,享

受被牛追逐的刺激感受。

傳統服飾

西班牙傳統服飾,就像西班牙人的熱情開朗,有著豐富且強烈對比色彩。較為人所

知的是南部安達魯西亞地區(身著豔麗色彩,大波浪裙擺及袖口的傳統服飾) Flamenco

佛朗明哥舞者。其實在其他區也有許多頗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服飾與舞蹈。這些各地區

獨特的地方性傳統服飾,加上好動開朗西班牙人有著濃厚民族色彩的音樂,形成了非常

吸引人的西班牙傳統舞蹈。尤其是在節慶活動時,更可看到因區域、人文、氣候、歷史

條件下所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與舞蹈。

印 度 India

飲食特色

印度菜特色在於烹調時,以不同的香料混合做調味,此調味方法即著名的咖哩。

眾所皆知黃牛在印度是神聖的,因此印度人絕不吃牛;受伊斯蘭教教義影響亦不

食豬肉。因此印度的肉食通常以羊肉、雞肉及海鮮魚蝦等為主,以咖哩調味為共同特

色,尤其是羊肉因其羶味重,而以多種香料去味。印度因宗教原因也有很多人是素食

者。人文地理的差異,印度南北的飲食習慣亦不同。北印度以烤餅麵食為主,南部以

米食為主。而口味北部比南部淡、較不油膩,南部則較辛辣、口味鹹重,料理常見以

牛奶、椰漿沖味等特色。

濕婆節 Maha Shivratri

每年於二、三月份,信徒會前往印度教的聖地-瓦拉納西來朝聖。

印度濕婆節 Maha Shivratri,由來有許多種說法。據說這天是濕婆神(Lord Shiva.)

和女神帕爾瓦蒂(Parvati) 結婚的日子。印度教信徒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守夜狂歡慶

祝。隔天再到廟裡祭拜,祈求婚姻幸福。

濕婆神原為印度荼盧毘人修禪定之象徵陶像,後來演變成宇宙之舞神。當他跳舞

時,天地為之震動,日月也黯淡無光,因之演變成破壞神。濕婆神及他的神婆都是如

此地兇煞。印度古代拜祭諸神開始是用人作犧牲,以後隨社會文化之變遷先後改為動

物作祭品,然後以米、麥、水果作供品。現代一律用鮮花以代替心香一瓣。

傳統服飾

印度的傳統服飾女子穿的是紗麗(Sari)、男子穿的是托蒂(Dhoti)和隆基(Lungi)。

Sari 是一款寬鬆的服裝,而 chrridar 則是一款貼身的服裝。對男子來說,縫紉製成的

服裝款式包括 kurta-pyjama、歐式長褲和襯衫。在公共場

合和宗教場所,印度人很忌諱穿著暴露和緊身的衣服。大

多數印度人的衣服都是棉製的,這種棉材質的衣服在當地

炎熱的天氣中,穿著十分舒適。正因為印度的氣候夏季通

常高溫,降水充沛,所以印度人大多都喜歡穿涼拖鞋。

吉祥痣通常是印度教婦女裝飾的必要元素。她們將

吉祥痣貼在額頭上,把吉祥痣當做是一種象徵著好運的

符號。依照傳統,只有已婚的印度教婦女才能貼上紅色

的吉祥痣,而未婚婦女則貼上彩色反光的吉祥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