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i s t o r i c 明遗民阎古古的传说 a l c 1603-1679 i t...

1
32 HISTORICAL CITY 2016 12 9 日 星期五 编辑 | 张瑾 美编 | 丁佩昂 校对 | 杨庆宇 徐州民俗 文 + | 阎强 连线时空 深读徐州 文化·地理每周五出版 电话:13952205023 邮箱:[email protected] 水坑涯的由来 在现在丰县东北欢口镇有个村庄叫水坑涯。 庄 子在欢口镇北面约两公里处。 这个庄子过去叫邓鄂 庄,最早是微山湖畔几户养鸭户栖息场所。随着时间 推移, 微山湖东移, 到明朝中期这里已是肥沃的平 原,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较大村庄。 清初,明朝遗民阎古古散尽家产,集结义士在微山湖 畔抗清,他以邓鄂庄为大本营,号召四方。 在阎古古的号召下, 聚集在邓鄂庄的反清队伍 达数千人。 村中有个水坑, 供阎古古率领的人马饮 用。说来也怪,这一坑水,无论多少人马使用,从不减 少。老百姓感到奇怪,议论纷纷,传得神乎其神。随着 邓鄂庄水坑不枯的传扬, 前来投奔阎古古抗清的义 士越来越多,水坑涯由此名声大震。人们逐渐忘记了 这个邓鄂庄的名字,水坑涯渐渐替代了邓鄂庄,成为 今日村名。 虎王集的传说 阎古古喜欢书画,对画虎更有研究。一日他画了 一只下山虎,看那虎习习如生,高兴地喝了点酒,随 后昏昏而睡。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画上只有山却没 有虎了。自己正感纳闷,邻居说离家不远的华山有只 老虎出现。阎古古手握着画笔连忙跑去看热闹,只见 这老虎沿华山北走,悠哉悠哉。 阎古古一看,那虎正 是自己画上不见的老虎吗?于是他挥笔一点,老虎倒 地而亡。 虎亡的地方有个刘氏村庄,正愁无庄名,于是就 把这个庄子名为 虎亡集。时间了,大家嫌“ 字不吉利,就成现在的 隶属现在的丰县 华山镇。 对于虎集的来历还有一传说。 阎古古当年 在华山东的马村有座院落,一日阎古古从马村到阎 集去办事,走到华山北的一个村庄有些劳累,就在一 个大下纳凉休息。 他一个干棒在地上画虎,画着大睡着了。 他醒来,只见村民正着一只 老虎,阎古古一看那虎正是自己所画,他忙用把地上的虎画平,他这一,那虎倒地而亡。人们就 把这个村子称作“ 虎亡集成现在的 画虎不点睛 阎古古画虎如神如生的说在丰大地、 沙河 岸流甚广甚至有传说,阎古古画虎从画上走 下来人。为了避免伤事故发生,所以后来阎古古 画虎就不点眼睛。画上的老虎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 就无从画上跑下来, 人们欣赏阎古古画的虎就多了。然而画上的老虎没有眼睛,虎法显示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阎古古后来画虎就画一铁链子,栓住,这画上的老虎更有神,但又 跑出画面来伤害百姓。 冯尔常改姓救阎古古 阎古古参加榆园军抗清失败后,济南监狱脱逃到自己的家乡沛县。一,阎古古正 在自己的好友冯尔常处喝酒, 然清搜捕阎古 古。清兵围剿了阎古古所在的村子,阎古古两人自 而亡。清兵听说阎古古在冯尔常处喝酒,立即进搜捕兵搜冯尔常家的时候,清兵问冯尔常: “你什么”冯尔常随口回答: “我姓马,冯尔常家在 村子的西头于是清兵向西搜去,阎古古借机翻墙 逃脱,从此开始命天涯。 阎氏方坟的传说 阎古古一生反清,至死不投降淸廷代后 人,依汉制筑覆斗坟。时间了,阎氏覆斗坟称作为方为清朝官帽圆顶的,阎古古 了,也把清朝官吏头颅削平。这方也就大家看反清的一种坚韧意志三里两神仙 “五三诸侯”说的是初从县大地走出的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 他们的故乡相距 里,故称“五三诸“三里两神仙”讲 仙张憨和北神阎古古, 他们两个相距三名字叫张憨父亲早亡,张憨和瞎母亲 相依在阎集面的和王茅草庵 子里。 说有一子大丰张憨 忙,他都答应了,这时,奇出现了,只见刷刷的倒下,却不见张憨子,人们奇的喊道: “张憨!”就这张憨借众人的口成神。他在中对家乡父行泪,然后然而去。 张憨成神后,老天爷叫他掌管雹他的家观念很强,阎集从来就没有下过子,更没 有发过水。 仙母亲在阎集庄村西南那里叫 清明,四方哪怕是大子上也不会沾一点 泥污阎古古去后, 大地的人们为北神 。 传说阎古古家不多远处的甄庙村有个姓的名 包治深夜,这生家里来了几个人, 他出 嫌天远,不。来人央求答应回都要先生发愁,自办法,只轿子去为人看,不走了多,来 到一片深山老里面,医医治人,经快亮再央求病人家把自己,那人家什么。来接甄生的人见的生了,就笑脸道: “先怪, 一去见一邻居,他自有办法送您家。生纳闷,在这里自己什么邻居三问那邻居是,人 家只就是不后来生在那人的领下来到一个院落里,只 仙和阎古古两人正在下。 阎古古 见到,从地上捡起根秫秸了一 段秫秸皮告诉甄生说生把眼睛阎古 段秫秸皮了一口在了生的上,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已在家中。 画喻反清志 传说阎古古喜欢画菊表达自己的高 画中的衬花草都朝上,朝下。 看后大为不说古古画画的时候喝了,把画倒了。古古却反取笑者,现在有们生土壤 吗?一在清朝的统治下没有生土壤。这一 传说也印证了他名的诗句:“ 地清风难容,明 月何再照诚邀少林武僧教授榆园军 阎古古在叶润山的邀请参加了山东榆园军进 反清。 他发现榆园军力存于是就以身份去少 林寺邀请林武僧做榆园军 武术教, 大大榆园军明遗民阎古古的传说 梅( 1603-1679 ,字用,号古古白耷山人,县人。清崇祯庚午举人。 甲申乙酉间, 史可,不为所用。 ,奔走国事。多次拒绝清朝秘密参加山东榆园军起继续清,失败被捕。后再遭兵围捕,两。从此名,奔走国各地,联络明朝遗 民。 整理毕诗文有奇,声调沉雄,有 《白耷山人集 。清光绪二十(1894 ,在徐州 知府桂行和云龙长冯共同努力下, 《徐州二遗民集》诞生了,这本书首次万寿祺这两位徐州籍杰出的明遗民紧紧连在一,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在县,有阎古古的传说,代代传,过民间采风集到条关于阎古古的传说,现要故事情节揖录如下,以飨读者在沛县乡间采录阎古古民间传说,左二为作者。 《古古先生行乐图》,1642 年云间戈靖之 画。 现存于阎古古后人阎荣灿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32

HISTO

RIC

AL

CITY

徐州地理

2016

年12

月9日

星期五

编辑

|张瑾

美编

|丁佩昂

校对

|杨庆宇

□徐州民俗 文 + 图 |阎强

连线时空 深读徐州文化·地理每周五出版电话:13952205023�

邮箱:[email protected]

水坑涯的由来在现在丰县东北欢口镇有个村庄叫水坑涯。 庄

子在欢口镇北面约两公里处。 这个庄子过去叫邓鄂庄,最早是微山湖畔几户养鸭户栖息场所。随着时间推移, 微山湖东移, 到明朝中期这里已是肥沃的平原,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较大村庄。清初,明朝遗民阎古古散尽家产,集结义士在微山湖畔抗清,他以邓鄂庄为大本营,号召四方。

在阎古古的号召下, 聚集在邓鄂庄的反清队伍达数千人。 村中有个水坑, 供阎古古率领的人马饮用。说来也怪,这一坑水,无论多少人马使用,从不减少。老百姓感到奇怪,议论纷纷,传得神乎其神。随着邓鄂庄水坑不枯的传扬, 前来投奔阎古古抗清的义士越来越多,水坑涯由此名声大震。人们逐渐忘记了这个邓鄂庄的名字,水坑涯渐渐替代了邓鄂庄,成为今日村名。

虎王集的传说阎古古喜欢书画,对画虎更有研究。一日他画了

一只下山虎,看那虎习习如生,高兴地喝了点酒,随后昏昏而睡。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画上只有山却没有虎了。自己正感纳闷,邻居说离家不远的华山有只老虎出现。阎古古手握着画笔连忙跑去看热闹,只见这老虎沿华山北走,悠哉悠哉。 阎古古一看,那虎正是自己画上不见的老虎吗?于是他挥笔一点,老虎倒地而亡。

虎亡的地方有个刘氏村庄,正愁无庄名,于是就把这个庄子起名为“虎亡集”。时间长了,大家嫌“亡”字不吉利,就改成现在的“虎王集”,隶属现在的丰县华山镇。

对于虎王集的来历还有一种传说。 阎古古当年在华山东边的马村有座院落,一日阎古古从马村到阎集去办事,走到华山北的一个村庄有些劳累,就在一个大树下纳凉休息。 他捡一个干棒在地上画虎,画完就倚着大树睡着了。 等他醒来,只见村民正围着一只老虎打,阎古古一看那虎正是自己所画,他赶忙用脚把地上的虎画踼平,他这一踼,那虎倒地而亡。人们就把这个村子称作“虎亡集”后改成现在的“虎王集”。

画虎不点睛阎古古画虎如神如生的说法在丰沛大地、 沙河

两岸流传甚广,甚至有传说,阎古古画虎能从画上走下来伤人。为了避免伤人事故发生,所以后来阎古古画虎就不点眼睛。画上的老虎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无法从画上跑下来, 人们欣赏阎古古画的虎就放心多了。然而画上的老虎没有眼睛,虎威无法显示出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阎古古后来画虎就先画一副铁链子,将虎栓住,这样画上的老虎更加有神,但又不能跑出画面来伤害百姓。

冯尔常改姓救阎古古阎古古参加榆园军抗清失败后,被下济南大狱。

从监狱脱逃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沛县。一天,阎古古正在自己的好友冯尔常处喝酒, 忽然清兵来搜捕阎古古。清兵围剿了阎古古所在的村子,阎古古两夫人自缢而亡。清兵听说阎古古在冯尔常处喝酒,立即进村搜捕,当清兵搜到冯尔常家的时候,清兵问冯尔常:“你姓什么?”冯尔常随口回答:“我姓马,冯尔常家在村子的西头。 ”于是清兵向西搜去,阎古古借机翻墙逃脱,从此开始亡命天涯。

阎氏方坟的传说阎古古一生反清,至死不投降淸廷。死后交代后

人,依汉制,筑覆斗坟。时间长了,阎氏覆斗坟就被人们称作为方坟。据说因为清朝官帽是圆顶的,阎古古虽然死了,也要把清朝官吏的头颅削平。这方坟的寓意也就被大家看作反清的一种坚韧的意志。

三里两神仙“五里三诸侯”说的是汉初从沛县大地走出的安

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 他们的故乡相距均不超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诸候”。“三里两神仙”讲的南神仙张憨和北神仙阎古古, 他们两个住地南北相距三里路。

张神仙名字叫张憨,父亲早亡,张憨和瞎子母亲相依为命, 住在阎集南面的黄庄和王庄之间茅草庵子里。 话说有一年,麦子大丰收,各家各户都叫张憨去帮忙,他都答应了,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麦子齐刷刷的倒下,却不见张憨的影子,人们惊奇的喊道:

“张憨成活神仙了! ”就这样,张憨借众人的口气,真的变成神仙。他在空中对家乡父老磕了三个头,留下几行泪,然后飘然而去。

张憨成神后,老天爷叫他掌管雹子兵,洪水将。他的家乡观念很强,阎集从来就没有下过雹子,更没有发过洪水。

张神仙母亲的坟,仍在阎集黄庄村西南,我们管那里叫“神仙林”,每年清明节,四方乡邻都用褂子包土到林上添坟,哪怕是大雨天,褂子上也不会沾一点泥污。

阎古古去世后, 被丰沛大地的人们尊称为北神仙。 传说阎古古家不多远处的甄庙村有个姓甄的名医,能包治百病。

一天深夜, 这甄先生家里来了几个人, 接他出诊。甄名医嫌天黑路远,不愿出诊。来人再三央求,并答应来回都不要先生发愁,自会好接好送。甄名医没办法,只好坐着轿子去为人看病,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片深山老林里面,等甄名医医治好病人,天色已经快亮。再央求病人家属把自己送回,那病人家属说什么不肯。来接甄先生的人见先生真的生气了,就陪着笑脸说道:“先生莫怪, 一会我带你去见一位你的邻居,他自有办法送您回家。”甄先生纳闷,在这深山老林里自己会有什么邻居啊,再三问那邻居是谁,人家只笑就是不答。

后来甄先生在那人的带领下来到一个院落里,只见张神仙和阎古古两人正在下棋,甚是吃惊。 阎古古见到甄先生哈哈一笑,从地上捡起一根秫秸,破了一段秫秸皮,告诉甄先生说:“请先生把眼睛闭上”阎古古往那段秫秸皮上吹了一口气,贴在了甄先生的眼皮上,当甄先生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已在家中。

画喻反清志传说阎古古喜欢画梅、兰、竹、菊表达自己的高

节,但画中的衬花和小草都是根朝上,叶朝下。 别人看后大为不解,戏说古古画画的时候喝醉了,把花草画倒了。古古却反问取笑者,现在有它们生存的土壤吗?一语道破在清朝的统治下没有生存的土壤。这一传说也印证了他著名的诗句:“满地清风难容我,明月何时再照人”。

诚邀少林武僧教授榆园军阎古古在叶润山的邀请下参加了山东榆园军进

行反清复明活动。 他发现榆园军战斗力存在问题,于是就以蹈东和尚的身份去少林寺, 邀请少林武僧做榆园军的武术教官, 大大提高了榆园军的战斗力。

明遗民阎古古的传说阎尔梅(1603-1679),字用卿,号古古、蹈东和尚、白耷山人,沛县人。清崇祯庚午举人。甲申、乙酉间,

为史可法画策,不为所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多次拒绝和清朝合作,秘密参加山东榆园军起义继续反清,失败后被捕入狱。后脱走归沛,再遭清兵围捕,两夫人烈死。从此隐姓埋名,奔走全国各地,联络明朝遗民。 晚年归乡,整理毕生诗文。 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传世。 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徐州知府桂中行和云龙书院山长冯煦的共同努力下,《徐州二遗民集》诞生了,这本书首次把万寿祺和阎尔梅这两位徐州籍杰出的明遗民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沛县,有关阎古古的传说,代代流传,通过民间采风搜集到十数条关于阎古古的传说,现将主要故事情节揖录如下,以飨读者。

在沛县乡间采录阎古古民间传说,左二为作者。

《古古先生行乐图》,1642 年云间戈靖之画。 现存于阎古古后人阎荣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