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地 記者/攝影 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

4
大學線月刊‧第八十六期‧二零零八年十一月 42 記者/攝影■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何健豪 港地 公屋重建的步伐,終於把深水埗蘇屋邨帶到最 後一刻。 屋邨設施和人口老化,加上維修成本不划算, 促使房屋署在二零零六年決定清拆樓齡達四十九年 的蘇屋邨,並在原址重建新的公共屋邨。今年十一 月,十幢位於山丘位置的樓宇將被拆卸,居民已在 九月二十八日前全部遷出。剩下的六幢也將於二零 一一年清拆。 蘇屋邨經歷了香港黃金的半個世紀,不但憑著 獨特命名、建築風格和屋邨佈局,吸引了攝影界、 建築界及設計界的注目,更孕育了三代香港人。這 三代曾經生活在蘇屋邨的居民,都在蘇屋邨渡過最 重要、最美好的時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Aug-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港地 記者/攝影 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 何健豪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081186/42souk.pdf · 伴,集合上下層的朋友,在空地開生日派 對,一起開大食會,嘻嘻哈哈一番。」由

大學線月刊‧第八十六期‧二零零八年十一月42

記者/攝影■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何健豪

香港地

公屋重建的步伐,終於把深水埗蘇屋邨帶到最

後一刻。

屋邨設施和人口老化,加上維修成本不划算,

促使房屋署在二零零六年決定清拆樓齡達四十九年

的蘇屋邨,並在原址重建新的公共屋邨。今年十一

月,十幢位於山丘位置的樓宇將被拆卸,居民已在

九月二十八日前全部遷出。剩下的六幢也將於二零

一一年清拆。

蘇屋邨經歷了香港黃金的半個世紀,不但憑著

獨特命名、建築風格和屋邨佈局,吸引了攝影界、

建築界及設計界的注目,更孕育了三代香港人。這

三代曾經生活在蘇屋邨的居民,都在蘇屋邨渡過最

重要、最美好的時光。

Page 2: 港地 記者/攝影 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 何健豪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081186/42souk.pdf · 伴,集合上下層的朋友,在空地開生日派 對,一起開大食會,嘻嘻哈哈一番。」由

大學線月刊‧第八十六期‧二零零八年十一月 43

公屋的豪宅 夢想的居所 「當年這裡是『公屋樓皇』,我父

母申請到,簡直開心過中六合彩!這裡

通通都是中產階級、收入中上級的人士住

的。」當年的蘇屋邨需要月入四百元才有

資格申請,並非一般月薪二、三百元的基

層勞工可付得起;楊伯的父親月入六百,

兩父子當時也分別在英軍軍需部和陸軍醫

院任職,得到了優先申請的特權,才成功

在同區居民中脫穎而出。

第一天「上樓」的情景,楊伯依然歷

歷在目:「媽媽一開門就衝進去看廚房,

非常興奮,說廚房很大,可以擺四個爐,

不用和別人爭。」當時的蘇屋邨只不過是香

港第三個公共屋邨,相比十多戶人共用一個

廚房,獨立廚房正是楊家夢寐以求的。

明星出產地 團結邨民力量蘇屋邨曾經是不少影視紅星的居所,例

如許冠文和許冠傑兄弟、伍衛國、周吉和

周啟生父子。楊伯曾與街坊數算過:「這

裡一共出產六個女明星和四個男明星,但

名字已經記不起了。」他又指曾經有四、

五套電影在石竹樓取景拍攝,當中更包括

了外國電影。

「最特別的是甘草演員周吉。」周吉

在入住初期,曾經和其他「有車一族」在

邨內組織車主聯誼會,交流駕駛心得;但

不久聯誼會就改組為居民協會,因為六、

七十年代蘇屋邨的治安很差,不時發生搶

劫事件。當時每座樓派出五、六個男人,

拿著木棍、粗藤等巡邏,楊伯正是其中一

分子。「有一次,一個街坊大叫非禮,很

多人在樓上衝下來,和巡查員合力把犯事

者打得不成人形!」在沒有保安系統的年

代,鄰里的互助成為了對抗盜賊的良方。

留守蘇屋最後一刻明星一個又一個地搬走,四十六年來

長駐此地的楊伯,取而代之成為了「蘇屋

之星」。他被老街坊冠以這個榮譽,除了

因為他一直致力在聖公會做義工,更因為

他是在蘇屋邨正門聊天的主力成員。即使患

有枯骨症、近來更多次出入醫院,他至今

仍堅持每天下午到邨口的休憩處和老朋友聚

一聚。「只要蘇屋一天未完全拆掉,我都

會回來跟大家聊天!」

縱然難捨難離,楊伯仍然堅持到搬遷

限期的最後一日,才搬去附近的老人院。

家中雖然堆滿了陳舊的紙箱、前妻的衣服

和子女幼時的玩具,但他只能帶走一個行

李箱:「我扔不了。我沒有力氣了。」這

些記載一幕幕楊伯人生路的物件,都將陪

著蘇屋邨淹沒在重建的長河之中。

楊昆安:我愛蘇屋六十六歲的楊昆安(楊伯),可稱得上是蘇屋邨的「原住民」。一九六三年,他的父親成功申請公屋,一家六口從九龍塘的木屋區,搬進剛剛落成的牡丹樓,趕上了首批居民的尾班車。楊伯一住就住了四十六年。

01精華遊

蘇屋

蘇屋邨內的街道和

大廈,均以雀鳥和

植物的中英文名稱

命名。為屋邨增添

一份清幽。

Page 3: 港地 記者/攝影 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 何健豪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081186/42souk.pdf · 伴,集合上下層的朋友,在空地開生日派 對,一起開大食會,嘻嘻哈哈一番。」由

大學線月刊‧第八十六期‧二零零八年十一月44

■背景圖片由攝影記者高仲明提供,部分插

圖照片由高仲明及余志遠提供,特此致謝。

倫啟銘:我想蘇屋「搬走之前我收拾了整整一個月,發現二十年來留下來的東西非常多,找回了很多值得懷念的相簿和玩具。」二十二歲的倫啟銘,早在八月三十一日已經舉家由蘭花樓搬至附近的元州邨,正式道別二十年來,一段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生活都離不開蘇屋邨的美好時光。

新不如舊 還是舊不如新?「數年前開始已經再看不到煙花了。

長沙灣的舊樓都拆了,新建的不少高樓大

廈,遮蓋了整個維港。」昔日背山面海的

公屋豪宅,現在反被元州邨、寶麗苑和麗

寶花園等一眾向上發展的中小型屋苑包圍

著,證明時代已經再容不下蘇屋邨那種多元

的格局。

搬到新的地方,他終於擁有一個屬於

自己的房間,但不同的是那裡所有門都是

緊閉的,倫啟銘再找不到以前鄰里之間那

種毫無隔膜的感覺。「蘇屋邨車流不多,

清幽而自成一角,一出邨口就甚麼都有,

附近就是街市了;相反元州邨又近馬路、

又多車輛出入,非常嘈吵。」他顯然不太

習慣新居的環境。

「每一樣東西都會改變,這裡已四十

多年,也應該拆了,但不知道會變成怎

樣呢?」回望身後的蘭花樓,一個只不過

二十出頭的大學生,想起童年往事,也都

感慨良多。

沒有電玩的童年回憶蘇屋邨的設計,以開放式和多元化最為

著名,當中牡丹樓、壽菊樓和蘭花樓各層

均以走廊連接,外形上成了一道淡黃色的

石牆。這些走廊都成為了倫啟銘小時候與

哥哥踩單車、踢足球,甚至結識朋友的最

佳地方。

「當有鄰居生日,我們更會呼朋引

伴,集合上下層的朋友,在空地開生日派

對,一起開大食會,嘻嘻哈哈一番。」由

二樓數起,每三層樓的走廊中段,都有一

塊接近兩個單位大的空地,居民均稱之為

「大廳」。陽光通過小窗口照射入來,成

為了小孩們玩耍和溫習的好地方。

從蘭花樓後樓梯的大天窗望出去,整

個維多利亞港一覽無遺。九七回歸以前,

只有每年的農曆年初二晚才有煙花匯演。

他和鄰家小孩都選擇不看電視直播,一起

擠在後樓梯搶佔有利位置迎接煙花,男的

拿著超人玩具、女的抱著洋娃娃,而父母

就站後細賞美麗的夜景。看著閃光璀璨的

煙花,整條後樓梯充滿了維港兩岸的熱鬧

氣氛。

0302在屋邨正中心的白色

玻璃小屋,入伙初期

是售賣煮食用火水的

地方,現已丟空。

1955蘇屋邨開始動工,為亞洲最大型的房屋發展項目

1960蘇屋邨第一期落成入伙 (杜鵑樓、海棠樓、茶花樓)

1961全港首批「Y型」設計的公屋大廈落成 (楓林樓、丁香樓、金松樓、綠柳樓、櫻桃樓)

1963最後一批蘇屋邨落成入伙 (石竹樓、壽菊樓、蘭花樓、牡丹樓)

1966英國瑪嘉烈公主訪港參觀蘇屋邨,在櫻桃樓旁種下櫻桃樹

1970蘇屋邨各樓宇的居民互助委員會陸續成立

1999蘇屋邨邨口電梯落成,連接杜鵑樓及山丘其他樓宇

2001全邨進行提昇甲級保安系統

安裝大門鐵閘、閉路電視、信箱等配套設計

2004房委會製作巨型壁畫慶祝公共房屋發展五十週年,

放在茶花樓對開的涼亭

2005邨內唯一交通小具小巴因長期虧本退出營運,

由另一組小巴公司易手

2006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探訪蘇屋邨;

同年房屋署決定將蘇屋邨分兩期清拆

2007理工大學師生在杜鵑樓地下舉行裝置藝術展

名為「情現蘇屋」

2008 & 2009蘇屋邨第一期清拆開始

當年充滿熱鬧氣氛的

「大廳」,如今已人

去樓空,只剩下數張

爛椅和沙發。

Page 4: 港地 記者/攝影 陳凱程 鄧玉燕 編輯 何健豪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081186/42souk.pdf · 伴,集合上下層的朋友,在空地開生日派 對,一起開大食會,嘻嘻哈哈一番。」由

大學線月刊‧第八十六期‧二零零八年十一月 45

04 05 06

例是全港的前三甲;但山丘地形和多斜路

的環境,反而使他們出入不便。經過接近

半世紀的風吹雨打,金松、綠柳、劍蘭等

樓宇需要依靠過千枝鐵柱來支撐著整棟樓

宇的結構。房屋署數年前曾經動用過億元

作局部翻新,但成效不彰,經過詳細勘察

後,發現維修費不菲,最終決定把山丘上

較危險的十棟先行清拆。

全邨清拆在即,協助處理居民搬遷的

申請手續和細項,成為了陳偉明的主要工

作。在陰暗處乘涼的老街坊都異口同聲地

說:「有關清拆的事就找陳偉明吧,他

幫了我們很多忙!」街坊們對他的辦事能

力,都配以百分百的信任。

最後一刻 最後一別二 零 零 八 年 的 夏 天 , 「 你 搬 了

沒?」、「幾時搬呀?」、「你搬完了

沒?」成為了陳偉明和街坊的問候語。

由於大部分居民的新居位於元州邨、

富昌邨和海麗邨,路程不遠,不少居民

都選擇在搬遷限期前的數星期,把家中物

件分開數次搬遷,以省下搬運費用。陳偉

明笑說:「他們一件一件地把貨物搬往新

居,挺像螞蟻搬家的模樣。」

「螞蟻搬家」,正正表達了這一班居

民對蘇屋邨不捨之情。

生活在家 服務在家蘇屋邨鄰里之間充滿信任,令陳偉

明更喜愛這個居住了二十年的地方。他

最近才發現,他的母親會把家中的鑰匙交

給鄰居,而她也一直持有鄰家婆婆的大門

門匙,當有事發生時都有個照應。「舊屋

邨左鄰右里猶如一家人,很多時候連門都

不用關,整個屋邨都充滿著一種家的感

覺!」

陳偉明的區議員生涯幾近年終無休,

全因為家庭生活和服務街坊的工作幾乎完

全分不開。不少老街坊都覺得自己看著這

個區議員長大,當他如子侄般看待,對他

的期望很高,總愛拍他的肩膊說:「街坊

嘛,當然是互相關照嘛!」他們平日更會

在辦公室外排隊,不論心事、家中的「威

水史」和人生閱歷都向陳偉明盡訴一番!

陳偉明也非常珍惜這種和睦的關係,

即使辦事處放假,只要街坊來一個電話,

他也會隨傳隨到,開啟辦事處的大門替街

坊「加班」。

老化的屋邨 不老的信任屋邨不斷年長,居民也隨著開始老

化,以往作為明星和中產精英搖籃的蘇屋

邨已經風光不再。隨著年青一代搬走,年

逾六十五歲的長者居民佔了全邨三成,比

一九九九年,適逢當時蘇屋邨區議員退休,居住於蘭花樓的陳偉明因利乘便,在區內參選並成功接棒,並於翌年在杜鵑樓地下成立議員辦事處。四十歲的他,在蘇屋邨居住和工作了二十年,見證著舊邨的最後歲月,和最後的人情味。

陳偉明:我在蘇屋

1955蘇屋邨開始動工,為亞洲最大型的房屋發展項目

1960蘇屋邨第一期落成入伙 (杜鵑樓、海棠樓、茶花樓)

1961全港首批「Y型」設計的公屋大廈落成 (楓林樓、丁香樓、金松樓、綠柳樓、櫻桃樓)

1963最後一批蘇屋邨落成入伙 (石竹樓、壽菊樓、蘭花樓、牡丹樓)

1966英國瑪嘉烈公主訪港參觀蘇屋邨,在櫻桃樓旁種下櫻桃樹

1970蘇屋邨各樓宇的居民互助委員會陸續成立

1999蘇屋邨邨口電梯落成,連接杜鵑樓及山丘其他樓宇

2001全邨進行提昇甲級保安系統

安裝大門鐵閘、閉路電視、信箱等配套設計

2004房委會製作巨型壁畫慶祝公共房屋發展五十週年,

放在茶花樓對開的涼亭

2005邨內唯一交通小具小巴因長期虧本退出營運,

由另一組小巴公司易手

2006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探訪蘇屋邨;

同年房屋署決定將蘇屋邨分兩期清拆

2007理工大學師生在杜鵑樓地下舉行裝置藝術展

名為「情現蘇屋」

2008 & 2009蘇屋邨第一期清拆開始

位於櫻桃樓旁的一棵

瑪嘉烈公主樹,雖已

長得三米高,但近年

因氣候轉變,早已長

不出花。

蘇屋全邨總共有七百四十

棵樹,每棵起碼有四十年

樹齡,為全港之冠。一棟

棟建築物活像處於森林之

中,蔚為奇觀。

蘇屋邨所有「Y」型屋

宇,每層都裝上了數

千枝鐵柱,以延長樓

宇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