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系列报道·“ 三园 篇 中德生态园 可复制的田园绿...

1
20166 16 102 线(0531)85193616 Email qyb68607926@163 .com 9 绿 ·“·“本报本报 拥有156 线用于展战9 绿 。“绿各个 。”宜业绿实施 湿线绿 湿地等绿色生单的。”穿2.2 尘冲使穿。” 67 亿200 1 12 使500 线10 支重3000 工工TR 线已引亿100 10 500 点的点的。”3D 应用。“用玉3D 3D 3D 西。” ……”36 医药全人网通60 —— 星星原则西西托万色沙湿 以业5000 5 350 650 5 28 470 用玉上升改革2014 7 永勇20 3 5 29 8000 术手并不 2012 拥有1112 等电2015 10 亿。”2015 850 42%300 亿2015 4 口开更高使改革展战”。 直致便使西等地10 实施改革30% 0.5 120 88%75%2015 7 空客A320 付给40 2015 40 亿1 亿化环立了20 展战点点滴滴县下长城省市线线线100 20 绿绿,PM2.5 27.1% 12 6 6 员在 ”。 1.5cm 用于垫等实施观光3 瓜果本报 本报75%绿30 5 绿100% ……拥有的德使的地家级绿”。 。“国规。”40 种植株5 84 227 311 757 可控广。”—— DGNB DGNB 广应用金奖绿gmp SBA Obermeyer energydesign 数十”。 GDP 0.23 的德4.6% 20.6% 0.7% 64.6%+ 绿。” 原则”。 60 DENA GECC 等德SBA等德SGS 部并Applitest 的德沿Passive House 舒适的低沿岛地征展2-3 20 5-8 50 亿+ 2025 国工4.0 公共地等医药 医药西 线应用西子自医药线家级同突在园6 亿60 国国 症中医药医药 态特进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系列报道·“ 三园 篇 中德生态园 可复制的田园绿 …paper.dz · 飞机,以离岸租赁业务模式交付给尼泊尔喜马拉雅 航空公司,成为国内首单“两头在外”的飞机离岸

□ 责任编辑 蔡明亮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第102期

热线电话:(0531)85193616 Email:qyb68607926@163 .com 9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

天津印象中德生态园:可复制的田园绿色■“四区三园”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系列报道·“三园”篇

滨州企业织出“世界上最厚的布”

威海南海新区:中心支撑,两翼齐飞■“四区三园”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系列报道·“四区”篇

□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张欣斐本 报 记 者 杜文景

威海南海新区拥有156公里海岸线以及大面积可用于建设的盐碱荒地和浅海滩涂,既是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也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平行园区。开发建设9年来,新区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加快。

建设全域花园式城市

初夏时节,走在香水河公园内樱花道上,道路由彩色透水沥青构成,两侧的绿树、翠竹高低错落,与周边的景观交相辉映。“这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锻炼的生态绿道。我们把生态环境作为南海新区最宝贵、最突出的优势,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贯彻于区域开发的各个过程。”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乔新跃介绍说。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环境,南海新区对所有道路进行了“一路一景”高标准绿化,实施了香水河全流域生态打造、昌阳河水域打造、金花河湿地修复、香水河拦河蓄水工程、沙滩岸线全域整理等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加大绿化、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全域花园式城市建设全面铺开。

脱胎换骨式转变

“我们不是简单的发展膨胀,而要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穿行于2 . 2万平米的密炼车间,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阳橡胶科技分公司副总孙庆江告诉记者:“以前密炼车

间都是黑尘冲天,工人工作一天,全身只有牙是白的。现在,车间建有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即使穿着白大褂在车间工作,也能一尘不染。”

三角轮胎动力产业园总投资67亿元,主要进行200万条高性能商用车胎、1千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胎转型升级项目。目前,一期12万平方米的半钢子午胎车间、密炼车间和配套附属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一条年产5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胎生产线已投产。

在天润动力装备产业园,记者看到公司为奔驰、卡特彼勒公司配套的年产10万支重卡曲轴、曲轴毛坯3000支已经投入生产。二期引进韩国现代重工工艺技术,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TR锻造方式,将新建一条船用曲轴锻造生产线,主要为轮船、高铁发动机生产全

纤维大曲轴。“目前,南海新区已引进过亿元大项目

100多个,10多家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进驻,初步培植起以海洋工程、智能电器、机械制造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为重点的生态化工产业等产业集群。”乔新跃说。

孵化蓝色要素

在先临三维科技公司一楼的3D打印创新应用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个红色的维纳斯神像。“这是用玉米淀粉浆打印出来的,需要3D数据、3D材料、3D打印设备三样东西,有了这三样,想打啥就打啥。”公司总经理毕崇良说。

在蓝色创业谷,项目负责人赵明波对于孵化设备如数家珍:“我们可把海带做成牙膏,把贝壳做成清新剂……”总面积36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培育孵化了海洋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目前已进驻全人抗体药物、普瑞高通生物芯片、停易制动器、电动汽车工程研究院、国网通微型投影、超级电容等60多个实验室及科技型企业。

为进一步突出创造智造,汇集海洋科技高端资源,南海新区建成了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 蓝色创业谷、五洲卫星星际导航等一批国际国内尖端科技企业进驻。

将整个生态区打造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是《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

新区坚持产业互补、联动发展的原则,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功能区,东部依托南海新港,建设临港产业区,中部依托区域战略中心地位,建设综合商务区,西部依托万米金色沙滩、万亩滨海松林和生态湿地、天然水系等,建设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中心支撑、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以港兴业、以业兴城,港城联动、产城一体,新区以南海新港的建设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港口一期两个5000吨级泊位完成建设,二期防波堤正在建设,5万吨级泊位获省立项批复。同时,围绕完善港口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了从桃威铁路至南海新港的疏港铁路,进一步提升港口的集疏运功能。

截至目前,路、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十通一平”基本到位,建设“五纵四横”骨干路网350多公里,雨水、污水等管网65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达5万方、日供气能力达到28万方,集中供热能力达到470万平方米。

威海先临三维科技孵化器车间展示的用玉米淀粉浆打印的维纳斯像。□记者 杜文景 报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天津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开放、民生领域,开始留下越来越鲜明的天津印象。

聚集高端优势产业

在天津东丽湖畔,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生根发芽,聚集了大量科研技术人才,吸引了大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正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4年7月,天津方面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建设了这座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何永勇介绍,截至目前,高端院已建成20个研究所、3个联合研发中心,成功孵化5个产业化公司,签订科研项目合同29项,科研合同总经费达8000余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技术转化创新平台。

位于武清的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前身是天津地毯产业园,因企业数量少、产业局限性大、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手段落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2012年园区成功引进第一家电商企业唯品会后,逐步向电商产业园过渡,目前已拥有相关企业1112家。

“北京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地处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的区位交通优势、环境优势,还有综合配套优势,容易形成电商产业链,园区目前已聚集了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凤凰新媒体等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些配套企业,2015年税收突破10亿元。”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胡朝阳说。

据了解,两年多来,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进展顺利,服务配套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着眼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承接北京优质创新资源,服务河北发展。2015年,天津引进北京、河北企业850多个,京冀两地在津投资占全市利用内资42%,天津企业到河北投资300多亿元。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作为港口城市,近代以来的天津一直都是京津冀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2015年4月,随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运行,这扇窗口开始带动整个区域对接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规则。

作为北方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在开篇就论述了其设立的独特使命,即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是一个内向型的战略,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大城市的科学发展问题,而自贸试验区是一个开放型的战略,这两个战略怎么对接是他们一直致力破解的难题。

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最大的农业国企,自贸试验区的诸多便利条件促使其在东疆布局。天津首农东疆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志清说,依托自贸区的政策,他们从东疆港进口饲料作物,目前已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北京、河北以及山东、山西、河南等地。

截至目前,天津自贸区已在京冀地区设立10个无水港,实施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整体通关物流成本减少近30%,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通关时间平均每批货物节省0 . 5天,每标准箱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20元,口岸快速放行率达88%,口岸通关效率提升75%。

秉承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定位,天津不断努力。以东疆为例,2015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的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通过其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的项目公司,从空客公司购买一架A320飞机,以离岸租赁业务模式交付给尼泊尔喜马拉雅航空公司,成为国内首单“两头在外”的飞机离岸租赁交易。

据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介绍,他们40多人的租赁服务团队,2015年为东疆带来了40多亿元的税收,人均1亿元。

优化环境惠及民生

发展成果要惠及民生。在北京、天津、河北交界处的山区里,矗立了20年的“三界碑”见证了三地差异化发展带来的百姓生活水平天壤之别,也见证着这一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逐渐改善的点点滴滴。

三界碑下,天津蓟县下营镇的郭家沟,依托盘山、长城等知名景区,今年“五一”小长假,整齐干净的农家小院全部爆满。

着眼于交通先行,加快区域性铁路、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天津的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打通了一批省市间“断头路”和“瓶颈路”;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京津城际延伸线建成通车,北京南站到滨海新区实现1小时通达,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津保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投入运营,港口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空港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增加密客货运航线100多条,异地候机厅达到20座,航空物流区开工建设。

此外,在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方面,天津也积极行动,深入开展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四清一绿”行动,PM2 . 5平均浓度下降27 . 1%,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推行重点行业整治、清洁煤代替、面源污染治理等12条措施,让百姓呼吸上更加清洁的空气。

(据新华社电)

□记者 卢鹏 通讯员 初宝瑞 报道6月6日,愉悦家纺工作人员在展示

“世界上最厚的布”。位于滨州高新区的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成功研发织出“世界上最厚的布”,布匹厚度达1 . 5cm,无衍缝,系多层面料一次性机织而成,主要用于盖毯、坐垫等。该项技术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薄纯民 报道▲利津县汀罗镇通过实施土地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实现了生态、观光、旅游和农民增收双赢。截至目前,项目已建设3个标准化无公害瓜果蔬菜基地。

□ 本 报 记 者 杜文景本报通讯员 张欣斐

无空调四季恒温的被动房,工业用水重复率不小于75%,人均绿地面积30㎡,步行5分钟可达公园绿地居住区比例100%……走进青岛中德生态园,浓厚、严谨的“德国味道”随处可见。园区拥有全球最大的德国企业中心,其建造、能耗、运营的生态标准和质量标准均使用德国最新标准,设计也具有独特的地标性。截至目前,园区已先后荣获六项国家级荣誉。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德生态园区别于其他工业园区的特色。随着多个项目的建成,园区逐渐成为可复制的田园绿色“样本”。

“四大体系”保障生态基底

“生态”是园区的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德国质量与中国速度并重,摒弃园区开发规划、建设、招商并行的思路,先期设立生态指标体系,以生态指标统领全局,以德国规划理念、设计定位指导园区发展,建设德国标准、国际特色、产城融合的生态园区。”中德生态园经发局副局长赵永辉介绍说。

园区借鉴德国“莱茵模式”,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先行建立了可量化的40项生态指标,设立生态指标体

系,其中原有地貌和肌理保护比例、鸟类食源树种植株比例、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率等5项指标为国内首次提出。同时,将指标二级分解为84项核心要素、227项关键环节、311项控制目标、757项具体控制措施,形成生态设计导则、操作指南、监测评价等八套成果,做到发展路径可控制、可落实、可复制、可推广。

“建设可持续的国际认证体系。”赵永辉介绍说,他们与世界上最严格的可持续建筑认证体系——— 德国DGNB标准建立合作,对园区建筑进行可持续认证,共同致力于推动DGNB评估体系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德国中心就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该体系金奖预认证的实施项目,同时达到中国绿建三星等级标准。

注重“德国理念、德国标准、德国技术、德资比重”的合理化引入,gmp、SBA、Obermeyer、energydesign等数十家德国知名公司参与园区规划设计、咨询,先后完成园区概念性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等,并对德国企业中心等重点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和技术咨询。

在能源利用层面,园区借鉴德国能源管理体系,以系统能效理论为基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高效、智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实现城市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供应相结合、非煤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促进的

“新模式”。据推算,园区建成后万元GDP能耗将达0 . 23吨标煤,与目前的德国标准持平;清洁能源利用率将达到4 . 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 0 . 6%,综合节能率为0 . 7%,碳减排率为64 . 6%,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德国+”引进高端产业

“达不到生态指标体系的不要,不是绿色

产业的不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不要。”这是园区在项目筛选时坚持的“三不要”原则。

园区坚持国际定位,汇聚德国元素,重点培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定价权的引领性产业,打造“隐形冠军”的聚集区、未来产业的崛起区、高端产业的示范区。

“隐形冠军”企业是德国的工业基石。园区着力引进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打造隐形冠军企业群,实现“德国质量、中国生产、世界市场”。截至目前,已签约德国辛北尔康普压机、德国钢琴、赛乐生物等项目60多个。

设计方面,与德国最大独立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欧博迈亚合资成立合资设计研究院,开展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全部设计业务。同时,先后与DENA、GECC、弗朗霍夫等德国能源研究机构,与SBA、马德堡景观设计公司等德国设计公司商洽合作。检测认证方面,与全球该行业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认证机构SGS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区域性总部并建设全球高标准检测试验室。签约德国Applitest检测实验室,引入家电检测的德国服务认证体系质量标准。

引进德国被动房产业体系,探索沿海开发模式。被动房(Passive House)是指采用密封式建筑结构,利用高标准的隔热性及气密性,运用热回收及新风系统等技术,无需外部能源四季均能保持人体舒适温度的低能耗建筑。

园区先期的探索,主要围绕北方沿海尤其是青岛地区海洋气候带的特征展开,对其设计标准、施工方案和运营模式进行实验。未来五年,园区计划建设2-3个建筑体量在20万平方米的被动式建筑,引进5-8家国内外被动房行业重点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

“+德国”引领创新驱动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园区加强对德技术、管理、市场合作,实现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换。

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 . 0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地方对德智能制造合作交流机制、搭建中德合作智能制造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方式,在中德合作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中德合作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以德国技术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园区积极引进生物制药项目。正大海尔医药项目,与德国柯尔柏集团下属的麦迪西公司合作,尤其提供全球最先进的药品生产线整体方案,应用德国西门子自控系统,建设骨化三醇等生物医药产品生产线,建设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和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基地。

引进国内一流的生物技术团队和项目,借助其影响力,与德方合作,引进其先进技术和运营经验,共同突破癌症诊疗等尖端领域。华大基因公司在园区投资6亿元,项目一期占地60亩,建设国家海洋基因库,发挥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同时,华大基因公司注册成立青岛华大精准医学管理中心有限公司,与德国国家癌症中心合作,搭建海外专家顾问团队。

此外,园区还依托国大生物医药、旭能生物、国肽小分子肽等项目,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吸引韩国庆北大学、延世大学进驻园区,发展高水准、国际化的健康服务业,建设高端医院,突出生态特色,发展养生健身,促进健康养老,推动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