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16
1 在路上—— 试刊号 农民工子女教育 本期导读 教师专题 图片故事: 一位普通农民工子女学校老师的生命故事 编制之痛: 没有鲜花和掌声的第 27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 农民工兄弟雨夜救人和关闭学校引发的思考 新上学难”现象剖析 2012 9 10 总第一期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

在路上——

报 试刊号

农民工子女教育 本期导读

教师专题

图片故事:

一位普通农民工子女学校老师的生命故事

编制之痛:

没有鲜花和掌声的第 27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

农民工兄弟雨夜救人和关闭学校引发的思考

“新上学难”现象剖析

2012 年 9 月 10 日

总第一期

Page 2: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2

顾问团队:高翰远、楼春芳、刘海英、储朝晖、

卫宏、王海霞、吴晨、张亮亮、储学琴

法律顾问:王兆峰

主编:郭斌

编辑:骆斯璐、黄培、唐冰蕊、田振、

侯郁聪、刘辛未等

审稿:海倩

设计排版:莲子,丹丹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简报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仅用于

公益,如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项目官方微博:

救助儿童会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savethechildrenchina

真爱教育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2736767163/profile?topnav=1

目 录

序„„„„„„„„„„„„„„„3

时评„„„„„„„„„„„„„„4

“新上学难”现象„„„„„„„„5

项目动态。。。。。。。。。。。。。。。。。。。。。。。6

教师专题„„„„„„„„„„„„6

编制之痛

一个普通老师的故事

重要数据

网络声音„„„„„„„„„„„12

简报说明„„„„„„„„„„„15

感谢„„„„„„„„„„„„„16

农民工子女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它的

发展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建立包括政

府在内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全社会支持系统迫

在眉睫,只有整合资源,整合理念,形成合

力,才能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健康发展。

——真爱教育

Page 3: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

我从事教育至今已有 14 年,其间不停往返于

城市和乡村。见过很多吃不上饭,在危房中,烛光

下苦读,从没有见过电脑,没见过羽毛球,家里只

有《计划生育手册》之类书籍的孩子,也见过无数

生活在富丽堂皇,奢华成风的城市贵族学校的孩

子。我看到一边很多孩子骨瘦如柴,严重营养不良;

另一边很多孩子严重营养过剩。

这样的场景无数次刺痛我的神经,作为一个心

理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这些孩子无论营养不良还是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农民工子女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 20 个年头,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

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看到今天的农民

工子女教育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依然严峻。

今天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我们曾走过的路,发现

农民工子女教育最大的一个瓶颈是公众倡导。社会

上很多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一知半

解甚至一无所知;很多人觉得农民工子女接受什么

教育和我无关;觉得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占

有城市孩子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多人只是对孩子的

现状和未来表示同情、担忧、愤慨和抱怨;很多人

只是捐些钱,书,带自己孩子去体会一下他们生活

的不易,读书的艰难;甚至,很大企业,基金会在

感性公益主导下,好心办坏事,既伤害了农民工子

女健康成长,又浪费大量社会资源。

我们看到,政府和社会多方都在重视农民工子

女教育,为何大家的做法如此大相径庭,这样的行

为真正对孩子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

所有人反思。

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

段的一个重要问题,和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

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

会促进中国解决中西部农村教育和其他社会问

题,解决不好,会给未来中国的发展社会的稳

定和谐带来很多不可控因素。

只有全社会,包括政府在内,形成合力,

整合理念,整合资源,才能推动农民工子女教

育健康发展,更多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未来拥

有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和美好的未来。

这样大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几个人,几个组

织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千千万万个人,千千

万万个组织共同来完成。真爱教育愿意成为一

块“抛砖引玉”的砖头,希望可以成为农民工

子女教育健康发展康庄大道上的一块小小的铺

路砖。

这是我们创立这份小小电子期刊的目的所

在,我们努力做到客观,中立,通过梳理农民

工子女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呈现不同阶段各种

有代表性的声音,共同探索其中的深层问题和

关系。我们也希望各位以农民工子女教育为己

任的朋友指出我们的不足、不妥之处,给予我

们更多专业帮助和支持。

我们是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去做这件于国于

民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对任何组织和个人心怀

善意,如果我们的某个观点经事实证明是错误

的,我们很愿意更正。我们的最终目目标只有

一个:帮助更多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拥有

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宽阔的人生道路。(郭斌)

Page 4: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4

时 评:一切为了孩子?

近年来,关于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新闻

从未间断。一方面是国家领导人和农民工孩子一起

过“六一”儿童节,题字“同在蓝下下,共同成长

进步”,社会组织,企业甚至国家部委献爱心,帮

助农民工子女学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城管部门甚至各利益方等取缔,强关强拆学校。一

边是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农民工兄弟暴雨中救人,

一边学校被关闭孩子伤心无助的照片。

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通过媒体的采访,发现

当他们问及所有冲突各方,各方都会理直气壮得讲

“一切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看来农民工子女是否应该受到好的教育,这个

命题多数人都不会反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好教

育?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而言,最好的教育是什

么?

首先,好教育要适合,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规律,要安全,要容易获得,如果一个孩子上学要

跑很长的路,要面临很多风险,要越来越高的费用,

特别对低收入的家庭而言,要更多各式各样,五花

八门的证件证明,让忙于生计的家长四处求人,

一次次长途奔波很难算是好教育。

曾几何时,很多学校举办者,老师,家长

和公众甚至长期关注此领域的专家学者看到政

府有关部门出台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农民

工的孩子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就天真地

以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在即,“农民工

子女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历史使命,会成

为一个历史记忆符号。

但事实证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中国

未来 20 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存在,我们还有

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公办学校是好的教育,

公办学校的今天就是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未来。

但我们看到城市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差生现

象越演越烈,学校间比拼硬件,应试教育渗透

到方方面面,素质教育沦为应试教育的奴仆。

很多有教育理念和抱负的公办校校长和老

师面对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来自家长的

压力,想教育改革却举步维艰。

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农民工子女进公办校,

特别是那些家长眼中的“香饽饽”校,几无可

能,最好的情况上城乡结合部的公办校和委托

办学校。但是,他们高考要比城市的学生高几

十分,甚至上百分的分数线。随着城市生育高

峰的到来,更多农民工孩子又被拒之门外。

适合孩子的学校,不应按公办校,自办校

笼统区分,而是综合城市可利用资源,尊重现

实前提下为孩子提供符合其身心健康发展,安

全,低廉收费的教育。

Page 5: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5

(学校被关闭,记者镜头中痛苦和失望的孩子)

“新上学难”现象:

三证,五证背后的艰难

长期被诟病的公办学校入学条件政策

自办校,幼儿园关闭,学费上涨

2004 年农民工子女学校小学阶段学费 300 元

每学期,初中阶段 600 元每学期;2012 年小

学阶段 800——1000 元每学期,初中阶段

1500——1800 元每学期,涨幅分别是 166%

(小学),150%(初中)。通过 2000 年和 2010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较,上涨幅度约 20%。

两者差距巨大。

校车交通问题的困扰

2011 年全国发生数十起校车安全事故,很多

城市农民工子女学生禁开校车,有关部门调

整布局,不合理关并校,造成很多孩子上学

路程和时间增加,家长早起晚归,接送孩子

上下学困难,客观上增加了上学的成本和难

度。

公办学校潜规则盛行,特别是最近几年计划

生育高峰,城市适龄儿童增加,导致上公办

学校的优先级如下:1、本城市户籍儿童;2、

非本市户籍有房的儿童;3、非本市户籍有钱

有关系的儿童;4、非本市户籍成绩合格的儿

童;5、非本市户籍其他儿童。

少数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利益和位子主导

下的,委托办学现象,利用公权力获得收

部分公办学校表面上执行中央“两为主”

政策,实际上利用信息不对等,通过种种

借口阻碍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校

新闻链接:

1、接收学校紧急换牌拒纳农民工子弟学生 -

高清在线观看 - 腾讯视频

http://url.cn/2afLHV

2、外来工子女读公校仍需“赞助费

http://gz.aoshu.com/201005/4bf09fe7b82ee.shtml

3、遥远的上学梦: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被关停.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287

4、今年这些农民工子女在哪里上学

http://zqb.cyol.com/html/2012-02/10/nw.D110000zgq

nb_20120210_1-03.htm

5、北京农民工子女入学波折 专家担忧外来

子女无法上学

http://xiaoxue.xdf.cn/201108/830120.html

6、北京皮村同心实验学校将被关停 658 名

农民工子弟或辍学

http://www.822.la/rexinwen/20120803/105223.html

7、北京关停无证幼儿园 部分儿童随父母打

工度日 http://url.cn/2JUtrH

8、真爱教育发布《校车安全问题研究报告》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

ngo_talkview.php?id=3502

Page 6: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6

项目动态

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于 2012 年 6 月 1 日

启动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与救助儿童会的合作

计划:在未来三年里,阿森纳将筹集 300,000

英镑(约折合 3 百万人民币)的善款,支持救

助儿童会帮助至少 15,000 名 6 岁至 15 岁的流

动儿童获得更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在阿森纳的

支持下,救助儿童将会培训 200 名教师和 20

名校长,以确保他们能够为流动儿童提供优秀

的小学课堂。另外项目还将为与流动儿童教育

有关的本土 NGO 提供交流平台。项目选择了

在行动、农民之子和真爱教育三家本土 NGO

作为项目合作伙伴。他们将共同探索打工子弟

学校校本培训与教研工作,并通过举办 NGO

沙龙和简报的形式,分享流动儿童教育相关工

作动态。

2012 年 9 月 5 日,由农民之子执行召开

教师生存状况沙龙。

专 题:

美国非裔社会学家杜波依斯(Du Bois,

1868-1963)研究认为,在美国黑人与白人

之间存在着一层将两者区隔开来的“面纱”

(the veil),无形的,但确是真实的、可怕

的。

我们自豪,中国没有种族隔离。但是,

中国有几千万农民工子女,和他们的父母,

以及他们的老师,一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处在主流社会的“面纱”之后的。也许,

我们城里人从来没有故意去歧视他们、忽

视他们,然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他们,

他们在我们眼里往往只是一个个数字、一

个个符号。

我希望,尽快揭开这层“面纱”,让公

众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住在

哪?他们喜欢什么?他们为什么发愁?他

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和我们的关系,然

后,有所见,有所思,有所行。

所以,揭开“面纱”,也许是农民工子

女教育领域公益组织当前最重要的一个任

务。 (新公民计划理事长 刘文华)

编制之痛

—中国当代背景下“准”代课教师

导语:一个国家和社会最大的悲哀是

个体生命的价值不能依其对社会和国家的

真实贡献和真实价值来衡量。

教师的体制和观念非常落后,导致中国

有大量像张丽莉一样有名无份的教师,他们

做最累最辛苦的工作,但没有应得的待遇,

生命在不断透支,因为他们深爱着孩子,也

Page 7: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7

为了生存,在万般无奈下接受这种不公正。

农民工子女教育到今天已经超过二十年

了,目前,全国有十多万名农民工子女学校老

师。这个群体里有中国最好的教师,不都是误

人子弟的庸师。他们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脊

梁,中国教育的脊柱。

他们和更多农村、城市的“代课教师”那

样,一直被家长和孩子称作老师,每天含辛茹

苦地做着老师份内的事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

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生命,生命在不断透支,但

又不被体制承认,不享受一个老师应得的待

遇。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师资格证只是一

个最基本入门条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教师编

制,而有限的编制造成僧多粥少局面,教师编

制就成为一些人权力寻租,衍生腐败的温床。

中国农村,甚至城市的代课教师的问题,

是一个多年存在的历史老问题。几十年前,政

府财力不足,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但又有实

际的教育需求,需要更多的老师,于是通过编

制这种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二元教师体

制暂时解决了这个的矛盾。

其结果很多老师在干着很重的,跟有编

制的老师一样,甚至比他们更重的工作,

但是拿到待遇只有他们的1/3到1/5。

我是98年做过半年的代课教师,当时

所在学校一个公办教师挣500块钱,一个长

期民办教师挣200块钱,而临时教师一个月

只挣80元钱。就出现一个很奇怪又有代表

性的现象:有一些有编制的老师觉得他有

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花80块钱请一个刚

刚初中毕业的一个女孩子,代替他上课,

他拿420块钱。类似这样的黑色幽默还很

多,如有能力上课的老师只能当一线教师,

不合格但又有编制的人就能当不用上课的

学校领导。

现在还有很多等待编制的毕业生,他

们本是师范院校毕业,但是他没有办法获

得教师编制。为了获得教师编制,他可能

要等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

能享受一个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

今天中国教育三个特征:(1)二元,

学生户籍的二元,学校的二元,老师的二

元;(2)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沦为应试教

育的工具和手段;(3)教育过度商业化,

造成很多怪现象,刚出生就上课,老师放

学后给孩子补习收费,孩子上学累,放学

放假更累,

编制问题成了教育之痛,大量一线编

制外教师长期处在不平等,不尊重的桎梏

中痛苦不堪,他们为人师时可以要求学生

学习尊重,平等,诚实,信任。但多数学

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口是心非,言不由衷。

这样的教育缺乏根基,苍白无力。想

教育好学生犹如想在泥潭中修一个牢固的

2012年中国最美教师

张丽莉

Page 8: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8

房子不可能实现。

新闻链接:

1、江苏多名受贿官员刑满后重新入编制 不上班拿工资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2587861/1.html

2、湖北武穴教育局超编 200% 下属单位成编制后花园

http://learning.sohu.com/20120702/n347018947.shtml

3、河北柏乡被指变相“卖”编制 入选者要交 5 至 8 万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2/09/12384

264_0.shtml

4、陕西学校改革解聘 59 名老师 局长妻子留校吃空饷

http://news.sohu.com/20120809/n350200849.shtml

5、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无编制系临时工 月薪

1000 元 http://news.qq.com/a/20120520/000157.htm

导语:夏秀霞老师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

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2007 年 5月 9日,

被酒后无照驾车的司机撞伤,深度昏迷了近

20 个小时,因为凑不齐住院押金,在门诊“观

察”了 4天。后来,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帮

助,重新登上了三尺讲台。以下内容摘自她的

一封信。

“说心里话,对于死而复生的我来讲,我的

生命不属于我自己,是您和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

朋友们用爱心换来的,它属于大家。所以我倍感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也更加珍惜活着的分分秒

秒,我无权自私,要把身体养好,去做很多很多

我想做的事情。

六年级的一个亮亮,13 岁,我上课的时候

发现他总是无精打采的,找班主任了解情况,班

主任说别管他,整天就这样,跟着他姑老爷

生活,白

天睡觉,

晚上上

网。班主

任简单的

几句话把

我打发了,还说我管得多,可我却不这么想。

课上我提问他,课下找他搭话。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我上课他始终就没

抬一次头,我到他跟前提醒他,他却说老师

你讲吧,我没睡。课下我找他到办公室,他

两眼泪汪汪的,我就没有多说,只是告诉他:

“孩子,要是想哭的话,就大声哭出来,要

是有心里事就给老师说,别蒙在心里,扔掉

负担,下一节课好好听课“。他并没有哭出

来,只是带着哭腔说,”老师,我想我妈了,

今天是我生日“。

于是,下午我去买了一个蛋糕和一些水

果,等晚自习结束,我征得班主任的同意,

就把他带到我住的小屋,给他补上这个生日。

没想到本来很高兴的事情,孩子却搂住我哭

得没完没了,弄得我坚持不住,也掉了几滴

眼泪。后来,他就睡在我旁边,这一夜他真

的把我当妈妈了,说了好多好多,谈了好久

好久。原来他爸爸在西安做生意,生意场上

跟不少女人接触,妈妈受不了,就跳楼自杀

了。他就被送回老家跟姑老爷过,上了一所

技术学校,半个月去姑老爷家一趟。

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像妈妈。我

要重新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回报我的精神

一个普通老师的故事

Page 9: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9

妈妈。 (夏秀霞老师学生亮亮)

老师的现状和问题

现 状 :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民工子

女教育逐步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中。整个社会

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学校和孩子,其背后有一

定的原因。一个孩子的生存状态,有没有书

读,直接触动每个人的内心,很容易激发有

能力和资源的人做一些爱心的事情;同样,

人们看到他们所在的学校破烂不堪,桌子吱

吱呀呀,就会想着做一些事情帮助改善他们

的学习环境。

研究者对老师的关注少。能看到的最早

的出自北京社科院韩佳玲2003年左右的一个

研究提到,当时老师的工资是每个月五百块

钱左右。中青院在2005年有一个研究提到,

老师的工资不足千元的占91%,这是能看到

一点零星的数据。但是系统的、整体的研究

是空白的。

社会对老师的支持少。因为都关注孩子,

关注学校,那么老师就成为一个被忽略边缘

化的一个群体。

负面信息、片面的信息非常多,看到很

多报告,包括一些媒体的报道里面讲到大部

分老师他们学历低、没有教师资格证、误人

子弟、简单粗暴。我们不否认这样的老师的

确存在。通过一些研究发现,其实60%到70%

的老师都是有教师资格证的。它们的来源很

多,有的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也有是长期

的民办教师。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信息是片面

5

,照

,读

Page 10: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0

的和负面的。对公众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带来很

多消极影响。

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可以分成三个群体,

其中一个主要群体是中青年老师,他们大约是30

岁大50岁之间的。另一个就是老年老师,这些老

年老师他们一般是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他们有

一些比较好的福利保证,甚至是北京人,在北京

有住房,因此他们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年轻的

老师,是30岁以下的,这些老师往往是刚从学校

毕业,多数家里面负担不是特别重。但是到25

岁以上,负担开始加重。

一部分等待编制的师范生在一边在目前的

农民工子弟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一方面等着老家

公办学校的编制。一旦编制有了,他就放弃农民

工子弟学校老师这份工作,回到老家进入公办学

校系统教书。

负担最重的就是中青年老师,他们以女性

老师为主,大概能占到80%以上。他们往往是上

面有老人,下面有孩子,收入微薄,没有社会保

险。在生活中要省吃俭用。一些教师,为了能够

节约一点点生活成本,下了班以后会去菜市场,

捡一点卖剩下的,人家不要的菜,拿回家里面。

他们往往几个月吃不到一次肉,几年买不起一件

新衣服。

夏秀霞老师当时出车祸的时候,她家里面

现金不到900块钱。刘桃老师,她得了重病以后,

医院让她们住院的时候,她家里面只有2000多块

钱。她们有病不敢看,甚至是免费的体检她们也

不愿意参加。因为如果参加,有问题的话就要花

钱,她们所以宁可自己骗自己,也不愿意去参加

体检。

问 题 :

1、工资低,压力大,劳动时间长,没有

社会保障,原因:农民工子女学校属于底层

学校,教师在劳资谈判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2、中年教师的困境,收入低,家庭经济

压力大,造成心理和身体双重困境,很容易

诱发各种病;

3、由于没有教师编制,无法享受教师应

有的待遇;有名无份的教师:他们实际上承

担者教育的工作,但却无法享受教师的待遇。

这是有传统的,从有代课教师开始。因为,

中国的教育体制,一个人有教师资格证只是

一个入门条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教师编制,

而编制的多少,给谁编制,有很多人为的不

确定因素。

4、社会保障产品宣传不到位,又明显不

适合低收入群体,老师也没有意识或不愿意

去上社保,导致抗风险性差,脆弱。马太效

应严重,越是经济条件好的,社会保障,商

业保险越完善,越有抗风险意识和能力,反

而越是经济条件差的,越没有能力和意识去

增强抗风险能力。

目 标 :

第一,促进社会公益理性化。从救助个

体到系统地帮助一个群体,从事后补救型的

帮助到事前预防型的帮助,让更多的农民工

子弟学校的老师,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

支持,多一份信任和安全感,从而减少后顾

Page 11: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1

之忧,安心地去工作,更安心地去教育我们的孩

子。目前我们国家整个社会公益趋于感性,往往

能看到的是救助一个个体,包括是事后,出了事

情以后紧急地这样的救助。还有很多单位和个

人,他们愿意去从物质上直接去帮助,那么这个

里面很容易忽视老师这个群体。

第二我们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

能够引导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老师的状况

有更多的关注,能够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农民

工子弟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更好地推动农

民工子弟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说从社保的角

度,从紧急救助的角度,那么它是一个系统的工

程,我们可以根据在目前有的条件和资源,看看

有哪些工作可以开展,可以去推动农民工子弟学

校的老师,他们可以在一个更安定的、更安全的

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做更大的

贡献。

重 要 数 据 :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农民工子女

分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部分,流动儿童和

留守儿童之间相互转换,某个时段是流动儿

童,下一个时段可能是留守儿童。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 年)显示: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 1.2 亿

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 2000 万

失学率高达 9.3%

留守儿童 5800 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 年)显示:

中国流动人口达 2.21 亿

流动儿童 4200 万

北京有农民工子女 50 万

上海有 50 万

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主要有三类:

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

农民工子女自办校(包括有审批和没有审批的)

地方教育部门委托办学的学校;

全国有农民工子女 6000 多万,其中流动

儿童 4000 多万,留守儿童 2000 多万,义

务教育阶段 6-14 岁的有 816 万,在农民工

子弟学校就读的有约 300 万,教师 12-15

万,其中,北京地区有学生 15 万左右,老

师 7000 人,上海 7100 多教师,广州 6500

多教师,合计 20000 人。

报告内容:教师资质背景入校途径

公开招聘,49.50%

朋友介绍,24.70%

学校主动联系聘请,21.50%

其它,4.30%

在本校是否第一份工作

是,23.40%

否,76.60%

如不是本校第一份工作,则前一份工作是否为中小学教师

是,87.30%

否,12.70%进修培训机会

有,25.50%

无,74.50%

Statis tics

93 94 92

2 1 3

25.61 2.71 16.40

25 2 15

3 1 0

48 9 72

Valid

Missing

N

Mean

Mode

Minimum

Maximum

每周课时 教授科目 课外工时

报告内容:学校工作环境 学校:在财力充许的范围下努力提高老师的待

遇和福利,主要表现为提供食宿,在较大程度缓解老师的生活经济压力

教师:

工作时间较长,一人身兼多职,课外加班时数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

满意度:对学校硬件和待遇满意度较差,但对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满意度较高,总体满意度较高

学校是否提供住宿

是,44.70%

否,55.30%

学校是否提供伙食

是,40.90%

否,50.10%

周末是否加班

有,41.30%

无,58.70%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比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工作总体感觉 6.4 55.3 36.2 2.1 0

学校硬件设施 2.2 22.8 42.4 21.7 10.9

与学生的关系 30.1 64.5 5.4 0 0

与家长的关系 17.2 57.5 21.8 3.4 0

工资及福利待遇 0 16.1 45.2 26.9 11.8

Mean 均值Mode 众数

Minimum 最小值Maximum 最大值

Page 12: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2

报告内容:教师收入及抗风险性Statis tics

93 91 88

2 4 7

775.12 887.76 2208.36

800.00 800.00 2200.00

120.02 521.82 1432.83

600 600.00 600.00

1200 5000.0 11000.00

Valid

Missing

N

Mean

Median

Std. 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在本校获得的收入

个人总月收入

家庭总月收入

Valid:有效数据Missing:缺失数据

Mean:均值Median:中位数

Std.Deviation:标准差Minimun: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

Statis tics

93 93 92 93 92

2 2 3 2 3

238.53 385.05 108.10 67.10 803.57

200.00 300.00 50.00 .00 710.00

288.8 315.37 240.2 162.2 653.99

0 0 0 0 .00

2000 1500 2000 1100 3550.00

Valid

Missing

N

Mean

Median

Std. 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房水电气开支

食品开支

医疗开支

文娱开支

家庭开支

(月)

Statis tics

月结余

85

10

1459.8588

1403.966

-720.00

10000.00

Valid

Missing

N

Mean

Std. 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月结余=月家庭总收入-月家庭支出(四项)

Statis tics

月结余

37

5

1113.9189

796.10525

-720.00

2630.00

Valid

Missing

N

Mean

Std. 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学校不提供住宿及伙食情况下之月结余

报告内容:教师收入及抗风险性有无借债

有过,59.10%

没有,40.90%

年度教育开支

0, 47.40%

1000以内,11.50%

1001至2000,16.90%

2001至10000,16.80%

10001以上,7.40%

寄回家的收入

0,36.20%

1000以内,35.10%

1001至2000,15.10%

2001至5000,8.50%

5001以上,2.10%

储蓄存款

0,73.40%

2000以内,10.60%

2001至5000,7.50%

5001以上,8.50%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购买商业保险

无 94.6 92.4 97.8 100 100 100

有 5.4 7.6 2.2 0 0 0

报告内容:教师的心理状况工作 压力

16 16.8 17.0 17.0

41 43.2 43.6 60.6

31 32.6 33.0 93.6

5 5.3 5.3 98.9

1 1.1 1.1 100.0

94 98.9 100.0

1 1.1

95 100.0

很大

比较大

一般

比较小

基本没有

Total

Valid

SystemMissing

Total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生活 压力

33 34.7 35.1 35.1

33 34.7 35.1 70.2

24 25.3 25.5 95.7

3 3.2 3.2 98.9

1 1.1 1.1 100.0

94 98.9 100.0

1 1.1

95 100.0

很大

比较大

一般

比较小

基本没有

Total

Valid

SystemMissing

Total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工作压力较大:有六成的教师感到比较大或很大的工作压力,超过七成的人感到较大的生活压力,这主要是由于收入较低引起的,当然,也有与收入不相符的工作压力有关。

以上摘自真爱教育《北京农民工子女学校教

师生存状况研究》(2007 年 6 月)

教师的基本状况:工资收入低,平均 775

元(北京 2007 年),平均 1300 元(来自农民之

子发展中心《北京地区教师现状调查》2010 年)。

教师工资低于保姆、保洁等工资水平,很多

老师靠第二职业,第三职业贴补生活;工作时间

长,平均 9.7 个小时每天,每年只能拿到 9 个半

月工资,工作压力大,大班跨年级跨课教学,包

班现象较普遍;没有社会保障,劳动合同;

心理压力明显大,生活水平低,中年教师家

庭负担明显偏重。

教师工资是公办学校教师平均的三分之

一,工作量是公办学校教师的 1.5~1.8 倍。每

个月的收入买 100 碗面,看 20 场电影。

网络声音: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网络舆情分析

通过关键字搜索及内容筛选,我们主要

选取了新浪微博中 100 位观点比较明确的网

民发言,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整理,结果如

下:

15%的网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感到

担忧,他们意识到农民工的后代将不再是农

民第二代,而是城市公民,他们不会像父辈

一样回到农村,也无法回去。但是这些基础

薄弱的农民工子女大量涌入城市,与城市儿

童共享教育资源,是否会降低整体教育质

量?农村人口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城市丁

克族的兴起,是否为未来的人口比例造成了

隐患?农民工打工负担极大,无暇顾及子女,

导致其犯罪率上升,也会对社会治安造成不

良的影响。此外也有网友提出,城市建设的

劳动力需求扩张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农

业问题因此更为凸显,长此以往不利于基本

生活物资(粮食蔬菜等)的供应保证。

Page 13: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3

37%的网友对农民工子女在教育上的遭遇

感到同情,他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进行的。

他们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城市学校的高昂费用让

他们无力承担,苛刻的户口限制让他们望而却

步。而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没有合格师资

力量,尤其在艺术教育等方面资源极度缺失,造

成农民工子女教育环境的极大缺陷。在精英不断

攀升的中国,农民工子女这个人口数庞大的问题

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国家一边推进城市化进

程,让农民工进城务工,一边又对农民工子女设

门槛,这种落差使得农工的生活更加不易,幸福

感也过低。他们希望农民工子女能与生长在城市

的同龄人享有同等教育权利,获得同等的城市公

民待遇。

16%的网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存在

的种种现象感到愤怒。他们表示,很多农民工子

弟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被强制关闭或分流,看似保

障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的水平,然而实际过

程中由于政策和财力等等的因素,实则剥夺了他

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而对于想要获得高质量

教育的农民工子女来说,高额的择校费、红包、

关系等等更是让他们不堪重负。在一些沿海发达

地区,农民工对 GDP 的贡献非常高,相应得到

的教育回馈却非常低,投入的教育经费也严重不

足,更不谈其中被公款吃喝或挪作他用的部分。

此外,近年来民间 NGO 虽然兴起,但许多政策

的约束也限制了 NGO 的发展。

7%的网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一些

细节提出了质疑。有网友提到,一些富裕县城的

农民工子女可以享受免费午餐,然而在人均收入

较低的城市则无此待遇,这种“一刀切”是

否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此外,教育对吸

纳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作用甚微,而随着职

业分工更加细

致明确,农民工子女通过受教育而改变命运

的机会也越来越小。也有网友质疑政府报告

中的“农民工子女一定是未来劳动力”一句,

他认为这大大贬低了农民工子女在管理层、

政界、商界等等可能的潜力,实则抹灭了农

民工子女的活力和信心。另有接触过相关课

题研究的网友抱怨,许多专家学者在关于农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数据分析和讨论上非常

不严谨,不仅导致后人无法入手,也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政府对现状的判断。

25%的网友则在该问题上持理性态度,

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们认为,

近年来随着批准异地高考等政策的出台,农

民工的教育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对于农民工

教育问题本身,网友认为,关键在于要在政

策上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平等

的成才环境,甚至拿出一部分财政补贴给学

校,让他们乐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同时,

民间公益的力量不可低估,有关方面应予大

力支持,让各种所有制学校享受同样待遇,

使各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民间力量得到充分

发挥。而对于农民工家庭,网友认为也应培

养农民工注重自身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

保持情感沟通,用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社会教

育的进步助力。此外还有网友提出,许多密

集型劳动产业对地域限制并不多,只有国家

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有较为均衡的规划,才不

Page 14: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4

至于造成农民工大量涌向某一个地区的情况,也

能一定程度地改善农民工子女扎堆与教育资源

匮乏之间的矛盾。

(唐冰蕊,骆斯璐)

微博摘要:

生活亦乐:《时代》周刊认为农民工子女教

育影响中国未来。中国如今有超过 2. 25

亿农村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超过 10%是

农民工子女,到 2050 年会有 3. 5 亿农村

移民。这些孩子并没有在制度上有受教育

的保障,中国的教育是属地教育,这一群

被遗忘的人将削弱未来国家的竞争力。

忙里偷闲 1975:在 回答有关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时,崔永元说:“我在节目里请他

们(农民工子女)去过三次,这些孩子看

到满场灯光会流眼泪,听到观众为他们鼓

掌会流眼泪,看到 我们送的礼物也会流眼

泪,但我觉得不是每一次流泪都是因为感

动。他们一定是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摧

残。”

Minnie 边玥:最近在做的 project 跟中国农

民工子女教育有 关,读了太多的中外学者

的相关论文,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我不

得不说,中国某些学者做学问太不严谨了,

找不到 theoretical framework 做支持, 也

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做的数据分析,引用

不写出处,格式乱七八糟,居然还都是peer

reviewed!唉……

January 舟:看东方卫视关于农民工子

女教育问题!现在不仅仅农民工子女的

吧?中国教育制度真是难题啊

下 期 预 告 :

农民工子女触法专题,有观点、案例的

朋友可以通过真爱新困境儿童微博或邮箱和

我们联系

导 读 :

国内外,城市二代,三代违法犯罪现

象非常典型,如2005年法国二代移民骚乱,

2011 年应该二代移民骚乱,给国家和城市

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安定因素。在中国,

农民工子女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值得我们

每个人都关注,但农民工子女是天生易犯

罪群体吗?我们是否应该给他们贴上标

签?我们应该怎么做?他们给城市的影响

有哪些?哪些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

题?

拟选题:

第一期:教师问题

2012 年 9 月 10 日

第二期: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2012 年 12 月 10 日

第三期:社会融合之路

2013 年 3 月 10 日

第四期:公益和农民工子女教育

2012 年 6 月 10 日

第五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国际比较

2013 年 9 月 10 日

0

0.2

0.4

担忧 同情 愤怒 质疑 理性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舆情分析

网友观点

Page 15: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5

第六期:家庭心理教育 2013

年 12 月 10 日

第七期: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

2014 年 3 月 10 日

第八期:志愿者问题

2014 年 6 月 10 日

第九期:农民工子女早期教育

2014 年 9 月 10 日

第十期:农民工子女之留守儿童教育

2014 年 12 月 10 日

第十一期:农民工子女教育历史和未来

2015 年 2 月 10 日

第十二期:未来——全社会支持系统建立

2015 年 5 月 10 日

简报说明

项目介绍

北京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项目由阿森纳足

球俱乐部资助,救助儿童会及合作伙伴实施的公

益项目。项目旨在提高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小学的

教学质量。项目周期为 2012 年 6 月 1 日到 2015

年 5 月 31 日。

作为救助儿童会的合作伙伴之一,真爱教育

实施农民工子女教育电子简报项目,计划在项目

周期内每季度出一期电子简报,简报遵循客观,

全面,多元原则,汇集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每期

会围绕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重要问题做一个专

题,2012 年—2013 年专题有教师问题,基础教

育问题,流动青少年触法问题,社会融合问题。

每期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公众发表自己

的观点,使公众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有深

入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关注和支持农民工

子女教育健康发展。

每期会围绕农民工子女教育若干重要问

题进行专家和公众交流讨论,旨在从一个客

观公正的,历史发展,系统全面的角度探讨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

和解决的思路,促进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情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健康发展,帮

助更多处境不利的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拥有

一个美好的未来。

农民工子女教育沙龙每季度举办一期,

由农民之子,在行动和真爱教育三家民间组

织负责实施。

简报传播方式(1)电子邮件直投;(2)

行业媒体和公众媒体传播;(3)微博新媒体

传播。

欢迎企业、基金会、媒体、专家和公众

长期关注和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事业,加入

我们的志愿服务行列,利用社会资源和专业

经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健

康发展,更多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拥

有一个美好未来!

如果您收到此简报,欢迎用转发给身边

朋友的方式支持简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事

业,如果您不希望看到此简报。

可回复邮件给 [email protected]

Page 16: 农民工子女教育 简 发 报展 · 营养过度,都是受害者。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错, 也知道这一切很难归咎到某个具体人身上,但我相 信这是错的,这样的情况总有一天会改变。

16

简 报 征 稿 :

为了更好得实现项目目标,我们需要长期从

事或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者

围绕农民工子女教育,根据您自身的专业,经验,

写 150 字左右的小文,阐述您对于农民工子女教

育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在路上》农民工子女教育简报项目招募志

愿者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sortinf

oview.php?id=7310

资 助 单 位 :

阿森纳俱乐部

救助儿童会

真爱教育

免责申明:

本文提出的任何观点或意见仅代表作者/出

版人的观点或意见,而不一定代表阿森纳俱

乐部、救助儿童会和真爱教育的观点或意见,

除非另有具体说明。

友情支持:

中国发展简报

社会资源研究所

北京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思

想研究会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

京体育大学、南开大学等志愿

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