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作家同台探讨“有意思的作文”cjrb.cjn.cn/images/2020-01/06/16/06r16c.pdf ·...

1
“我读我城”读本 16 / 第 176 期 武汉市教育局 合办 主编 宋兰兰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责编:宋兰兰 美编:陈昌 版式:杜云秀 责校:杨梅 登高望远,领略武当魅力 年终岁尾,冬日的武当山迎来了一群来自 武汉的文学爱好者,大家登高望远,赏武当奇 景,领略仙山魅力。碧瓦朱墙太子坡上,依山 势回转、远望似波浪起伏的“九曲黄河墙”,巧 夺天工的木构建筑“一柱十二梁”,令观者啧啧 称奇;皇家庙观紫霄宫内,空灵的古乐演奏带 来穿越之感,来者仿若置身在一幅浅淡却充满 深意的水墨画中,别有韵味;“绝壁悬宫”在南 岩,南岩宫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 美的一处,也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 处,排列灵活,建筑严谨又极富变化,大家见到 此景不住赞叹,纷纷拍照留念。此次游览的高 潮尽在玉虚宫,主办方特别请来武当功夫老师 表演了一段地道的武当功夫,观者纷纷叫好,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也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 把武当功夫,一招一式学得有板有眼、有模有 样,欢乐和满足的笑声荡漾在玉虚宫,久久回 响。 专家讲座,收获创作启迪 本次活动高潮迭起,著名小说家、华中师 大文学院教授晓苏老师坐镇笔会现场,畅聊人 生创作经历,为大家带来实用的写作技巧。在 会上,他表示自己曾多次来到武当山采风寻找 写作素材,也曾多次在此参加文学创作活动, 他认为写作需要行走,行走可以带来强烈的个 人体会、难得的精神感受,一个好的写作者应 当具备从个人情感世界中提炼出价值与意义 的能力。晓苏老师由自身创作经历展开,用通 俗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创作领域 中的趣事,分享写作理念。 谈到文学启蒙,晓苏老师多次提到自己的 母亲和女儿,“生活中常见的家庭式作文,写作 素材都和家长有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语 文老师,也是孩子文学启蒙的最佳指导者。作 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讲述故事,构建记忆渠 道,激发孩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兴趣。作 为学生,则应该多以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主,多 找寻其中有意思的写作素材。”晓苏老师强调 生活是写作素材宝库,只要善于聆听和发现, 总能找到有意思的事、有启迪的话。他还鼓励 家长和孩子要互相多讲见闻,尤其是家长,要 把自己认为比较有特色、古怪的见闻多和孩子 交流,为他们提供素材,最好还能包含一些思 考的新路径,能从见闻中获得一种启发,那就 再好不过了。 晓苏老师提倡孩子们早期多写有意思的 作文,文章要有情调、有情趣、有美感。他认 为有意思的作文至少要符合三点要求,“选材 生活化、立意人性化、表达细节化”,写自己的 生活,写世俗的生活,写别人看得懂能产生共 鸣的生活。不刻意扭曲、拔高,用文字传递出 个人的观察、分析和见解。晓苏老师还鼓励 大家多读诗、读好诗,好的诗歌会显现一种生 活姿态,其本身就具备哲理性,可以简单也可 以深刻。 圆桌论坛,解码写作秘籍 本次活动有一个特别环节“圆桌论坛”, 主办方特别邀请晓苏老师、获得第35届楚 才竞赛特等奖的高语遥同学、楚才竞赛委 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汉华等,就“阅读选择” “个人理想”“如何处理写作材料”“作文中 的意思和意义如何取舍”等话题与在场的 学生们交流。 高语遥同学注重对想象力的再创造,特 别喜欢《小王子》《哈利·波特》这类作品,“有 了想象力,情感也会变得丰盈。”晓苏老师对 “作家梦”的苦与痛、乐与悲发表了个人观点 和看法,“当大作家要有勇气,还要有一种情 怀,一种持续吃苦的准备”。朱汉华就本次 笔会现场出题,并逐一解读,引导大家放开 思维,大胆想象,“写作是一个永远不停止的 思维延伸过程,它在不断发掘思维的深度和 广度,训练我们由眼到心、由心到脑、由脑到 笔的思维过程,极大地调动了情感的创造 ……”自 由 问 答 时 间 ,会 场 气 氛热烈,嘉宾的 精彩回答引得观众一致叫好。 (易岚) 平凡,不平凡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F1702 周子轩 从收到志愿者审核通过的短信开始, 我的心就和世界军人运动会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有激动,有兴奋,也不免有些惶恐 与忐忑。因为这神圣的使命,让我这名平 凡的志愿者的工作似乎也变得不平凡起 来。 我的岗位在安检,在最后一场柔道比 赛入场时,有一对老夫妻,因为身上的风 油精是液体不能带入体育馆,此时储物柜 也满了,站在门口犯了难。我立即上前对 他们说:“您要是放心的话,就把东西交给 我吧,我替您收着,等比赛结束了再来找 我拿。”老人家好像找到了依托一般,将东 西交给了我,开心地进入了场馆。晚上, 这场比赛进入加时,到了6点还没有结 束。我便让换班的志愿者先去吃饭,一直 在门口守着他们出来。这时,早上得到我 帮助的一位大叔正巧来到安检口,见我没 吃饭,便把手中的盒饭硬塞给了我。这一 刻,来自这位“陌生的朋友”的关心,让我 顿时觉得天气也变得无比温暖起来。因 为军运会,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 工作价值。 军运会,这场盛大的赛事就像武汉这 座城市孕育的孩子一般,从呱呱坠地到成 长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一名志愿者, 从前期武汉市的大力筹备,到精彩绝伦的 开幕演出;从比赛时运动员们的激烈角 逐,再到闭幕式的完美收官,我更深切地 体会到了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与努力。 如今,即便这场盛会已结束,每每回 忆起来,内心仍激昂澎湃,久久不能平 复。志愿者的工作平凡也辛苦,但是从一 次小小的领路、一瓶小小的风油精、一份 普通的盒饭里,我懂得了什么是奉献、什 么是助人为乐、什么是志愿者精神。正是 这种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伟绩。 指导老师永宁点评: 一份神圣的责 任,让作者有缘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 一起,在弘扬志愿精神、撒播爱心火种的 过程中,让自己平凡的生活多了一份不平 凡的收获,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人的风采。 亲爱的小读者们,愉快的寒假就要来临了,陪伴 了大家一个学期的《超级课堂》周刊也要休刊了。 希望大家在假期里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度 过一段充实又难忘的时光。新学期再见! 《超级课堂》编辑部 大小作家同台探讨“有意思的作文” “2019武当山·康辉登山笔会暨大小作家见面会”收获满满 2019 年 12 月 29 日,“2019 武当山·康辉登山笔会暨大小作家见面会”结束。在本次活动中,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亘古无双 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登山观景,在灵山秀水间,触摸古典文化。文学大咖、楚才专家评委莅临现场,畅谈创作经验,教 大家写“有意思的作文”,第35届楚才特等奖获得者登台分享自己的写作体会。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参与者收获颇丰。 佳作 赏析 长江日报讯 (记者杨枫 )1月3日,华师 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楚才写作教育基 地”成立,首节“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上, 儿童文学作家、楚才专家评委李伟用充满 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怎样写出生动的 人物”,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楚才竞赛委员会 办公室主任朱汉华也分享了阅读写作教育 的新思路。 “楚才作文竞赛”累积了35年的办赛经 验,对青少年的写作状况和写作教育有着深 入的了解和研究。2017 年开始, “楚才”研发 写作教学课程,将涵盖新闻、教育、出版、文 学等方面的专家资源整合,形成分层级、有 体系的“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课程由楚 才作文专家评委担任讲师,为中小学生及语 文教师集中授课,分享写作方法、教学经验, 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 作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一所“楚才 写作教育基地学校”,未来一年里,“楚才” 写作老师将为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 带来丰富鲜活、形式多样的写作课,并提供 写作教材和个性辅导。 首节“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上,李伟 老师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童趣的表 述,迅速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成为了他 们的“大朋友”。怎样写出生动的人物?作 为资深专家评委,李伟老师信手拈来关于 人物描写的“经典段子” —胆小鬼爸爸、 筷子龙外公,这样新鲜逗趣的人物把孩子 们逗得哈哈大笑。“片面追求华丽辞藻的 ‘脸谱人’、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毫无表情 的‘木头人’,这三种人在人物写作中要特 别注意避免!”李伟老师总结道。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校长汪新华 说,学校成为“楚才写作教育基地”,给每一个 爱好写作、希望提高写作水平的同学提供了很 好的发展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妙 方。他期望学生们能借此机会,认真听讲,用 心领会;勤于动笔,善于积累;仔细观察,深入 体验,讲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自己的文章。 “童书童梦”嘉年华 江汉宝宝们唱念老武汉童谣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曾瑛 刘晓晖 )2019 年 12 月 30 日,江汉区幼儿园第七届“童书童梦嘉年华”上,孩子们 吟诵、表演起武汉童谣,感受老武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嘉年华舞台上,一本《老武汉童谣》的绘本缓缓打 开,作者萧继石从“书”中走出来,给孩子们讲起了老武 汉的童谣和故事。“三轮车,跑得快,车上坐了个老太 太”“新姑娘,睡竹床,竹床高,硌了腰,竹床低,岔了 气”……一首首饱含老武汉韵味的童谣把大家带回了 在老街巷中做游戏、竹床阵中听故事的汉派童年时光。 听完萧爷爷的介绍,孩子们登上了舞台,表演童 谣中的故事。湖北省商务厅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一 起玩起《背坨坨》,秀出温馨亲子时刻;盼盼幼儿园的 孩子们手提着小篓,念着《月亮走》给观众发糖果;武 汉市总工会幼儿园退休的老园长,带着老伴和孙子一 起表演了童谣《骑马嘟嘟骑》,感动了全场;在“磨剪子 咧,戗菜刀”的吆喝中,童梦幼儿园师生的童谣《张打 铁》唤起了大家儿时的记忆。 “童书童梦”是由江汉区教育局创办的关注幼儿 阅读的“微公益”平台,近7年里,“童书童梦”不断扩 大公共阅读资源、发起在线阅读活动、不断开辟公益 阅读渠道,让6万余名幼儿爱上阅读。 让长期伏案的老师“跳起来” 3000 青山教育人同场竞技广播操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陈学兵 )“世界真美好”幼儿操, “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第九套广播体操……1 月 4 日上 午,青山区教育系统迎新春广播体操比赛在武钢体育中 心举行, 53所中小学、幼儿园近3000名教职员工同场竞 技广播操。 “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现在开 始。”“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随着音乐 声的响起,各个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们一起跳动起 来,动作跟随口令整齐划一。老师们笑称:“好久没 有与这么多人同场做广播体操了,仿佛回到了无忧 无虑的童年。” “几千人齐聚,同场竞技广播体操,这在武汉市并 不多见。”青山区教育局工会副主席张艳琴介绍,青山 区教育系统广播操比赛,今年是第二届。老师们平时 工作辛苦,伏案时间很长,青山区教育局希望通过广播 操比赛的活动方式带动老师们动起来、跳起来,提高身 体素质,提升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小学生 教留学生写书法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周娟 )2019 年 12 月31日,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的“最in 国潮Style”活动中,江汉大学国际 教育学院的 10 名外国大学生被中国书法 吸引住目光。二年级小学生索性当起小 老师,一笔一画地教留学生们写“福”字。 “中峰要把手立起来,让笔杆垂直。” 二(3)班龙妍冰一边示范一边给留学生讲 书写要点。来自津巴布韦的大三学生贝 纳认真聆听,手拿毛笔先凭空比划,再到 纸上尝试。 “福字在中国是美好的含义,这 是我第一次写书法作品,我要贴在寝室 里。” 校长谢艳霞说,作为全国书法特色 教育示范校,邀请留学生参加以中国风 为主题的迎新活动,是想加强国际交流, 将中国的书法文化向世界推广。 武汉开发区 国际教育多元化发展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田守凤 范海洋 )2019 年 12 月 30 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举办“抖动美洲”国际 节,孩子们以游园的方式玩转美洲。 木头搭建的玛雅神庙、狩猎游戏、印第安面具、墨西 哥亡灵节餐桌……国际节活动中,每间教室都布置成美 洲各国体验馆,孩子们在游园中体验神秘的玛雅、阿兹特 克、印加美洲文化。校长张岩介绍,国际节已举办了8 届,以“课程+活动”的方式走过了亚洲、欧洲、美洲、非 洲、澳洲。 将国际节融入课程,是武汉开发区国际教育多元化 发展的体现。武汉开发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开发区一 初、实验小学等学校聘请外教,并在课程中融入国际交 流。开发区一中法语班已成功转型为国际部,三牛中美 中学成功办学。该区还建设有全市唯一的国际教育园 区,长江国际学校、法国国际学校走出特色化国际教育模 式。全区的国际教育品牌正在形成,学生们在多元化的 国际教育中,培养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 跨越时空庙会品年味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曹斌 )栩栩如 生的窗花、对仗工整的门联、红红火火 的灯笼, 1 月 3 日上午,硚口区常码头幼 儿园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里, 一场主题为“跨越时空‘庙’不可言”的 汉服庙会欢乐上演。 以“60 后”奶奶为代表组成的腰鼓 队,用腰鼓舞《祥龙闹春》为庙会拉开 了序幕;“8090后”的妈妈们,以轻盈的 汉服舞蹈带领大家梦回汉朝;“10后” 的孩子们,吟诗诵读传经典,用汉代礼 仪向辛勤养育自己的家长传递浓浓的 恩情。 年俗馆里,画纸鸢、捏面人、猜灯 谜、写对联等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孩 子带着大人来赶集。孩子们用自己劳 动喜得的元宝,兑换自己喜爱的糖葫 芦、棉花糖、搅搅糖……品味着年的味 道。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 “楚才写作教育基地”成立 校园 之声 看,大家多么认真地学武术 小作家们认真听大作家讲课 晓苏老师教孩子们 要写有意思的作文 放假啦! 李伟老师在给学生们讲写作课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Jul-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大小作家同台探讨“有意思的作文”cjrb.cjn.cn/images/2020-01/06/16/06R16C.pdf · 生创作经历,为大家带来实用的写作技巧。在 会上,他表示自己曾多次来到武当山采风寻找

“我读我城”读本

16

我 们 的 城 市 / 我 们 的 课 堂

第176期 武汉市教育局 合办 主编 宋兰兰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责编:宋兰兰 美编:陈昌 版式:杜云秀 责校:杨梅

登高望远,领略武当魅力年终岁尾,冬日的武当山迎来了一群来自

武汉的文学爱好者,大家登高望远,赏武当奇景,领略仙山魅力。碧瓦朱墙太子坡上,依山势回转、远望似波浪起伏的“九曲黄河墙”,巧夺天工的木构建筑“一柱十二梁”,令观者啧啧称奇;皇家庙观紫霄宫内,空灵的古乐演奏带

来穿越之感,来者仿若置身在一幅浅淡却充满深意的水墨画中,别有韵味;“绝壁悬宫”在南岩,南岩宫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也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处,排列灵活,建筑严谨又极富变化,大家见到此景不住赞叹,纷纷拍照留念。此次游览的高

潮尽在玉虚宫,主办方特别请来武当功夫老师表演了一段地道的武当功夫,观者纷纷叫好,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也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把武当功夫,一招一式学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欢乐和满足的笑声荡漾在玉虚宫,久久回响。

专家讲座,收获创作启迪本次活动高潮迭起,著名小说家、华中师

大文学院教授晓苏老师坐镇笔会现场,畅聊人生创作经历,为大家带来实用的写作技巧。在会上,他表示自己曾多次来到武当山采风寻找写作素材,也曾多次在此参加文学创作活动,他认为写作需要行走,行走可以带来强烈的个人体会、难得的精神感受,一个好的写作者应当具备从个人情感世界中提炼出价值与意义的能力。晓苏老师由自身创作经历展开,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创作领域中的趣事,分享写作理念。

谈到文学启蒙,晓苏老师多次提到自己的

母亲和女儿,“生活中常见的家庭式作文,写作素材都和家长有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语文老师,也是孩子文学启蒙的最佳指导者。作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讲述故事,构建记忆渠道,激发孩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兴趣。作为学生,则应该多以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主,多找寻其中有意思的写作素材。”晓苏老师强调生活是写作素材宝库,只要善于聆听和发现,总能找到有意思的事、有启迪的话。他还鼓励家长和孩子要互相多讲见闻,尤其是家长,要把自己认为比较有特色、古怪的见闻多和孩子交流,为他们提供素材,最好还能包含一些思

考的新路径,能从见闻中获得一种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晓苏老师提倡孩子们早期多写有意思的作文,文章要有情调、有情趣、有美感。他认为有意思的作文至少要符合三点要求,“选材生活化、立意人性化、表达细节化”,写自己的生活,写世俗的生活,写别人看得懂能产生共鸣的生活。不刻意扭曲、拔高,用文字传递出个人的观察、分析和见解。晓苏老师还鼓励大家多读诗、读好诗,好的诗歌会显现一种生活姿态,其本身就具备哲理性,可以简单也可以深刻。

圆桌论坛,解码写作秘籍本次活动有一个特别环节“圆桌论坛”,

主办方特别邀请晓苏老师、获得第 35 届楚才竞赛特等奖的高语遥同学、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汉华等,就“阅读选择”

“个人理想”“如何处理写作材料”“作文中的意思和意义如何取舍”等话题与在场的学生们交流。

高语遥同学注重对想象力的再创造,特别喜欢《小王子》《哈利·波特》这类作品,“有了想象力,情感也会变得丰盈。”晓苏老师对

“作家梦”的苦与痛、乐与悲发表了个人观点和看法,“当大作家要有勇气,还要有一种情怀,一种持续吃苦的准备”。朱汉华就本次笔会现场出题,并逐一解读,引导大家放开

思维,大胆想象,“写作是一个永远不停止的思维延伸过程,它在不断发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我们由眼到心、由心到脑、由脑到笔的思维过程,极大地调动了情感的创造……”自由问答时间,会场气氛热烈,嘉宾的精彩回答引得观众一致叫好。

(易岚)

平凡,不平凡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F1702 周子轩

从收到志愿者审核通过的短信开始,我的心就和世界军人运动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激动,有兴奋,也不免有些惶恐与忐忑。因为这神圣的使命,让我这名平凡的志愿者的工作似乎也变得不平凡起来。

我的岗位在安检,在最后一场柔道比赛入场时,有一对老夫妻,因为身上的风油精是液体不能带入体育馆,此时储物柜也满了,站在门口犯了难。我立即上前对他们说:“您要是放心的话,就把东西交给我吧,我替您收着,等比赛结束了再来找我拿。”老人家好像找到了依托一般,将东西交给了我,开心地进入了场馆。晚上,这场比赛进入加时,到了 6 点还没有结束。我便让换班的志愿者先去吃饭,一直在门口守着他们出来。这时,早上得到我帮助的一位大叔正巧来到安检口,见我没吃饭,便把手中的盒饭硬塞给了我。这一刻,来自这位“陌生的朋友”的关心,让我顿时觉得天气也变得无比温暖起来。因为军运会,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

军运会,这场盛大的赛事就像武汉这座城市孕育的孩子一般,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一名志愿者,从前期武汉市的大力筹备,到精彩绝伦的开幕演出;从比赛时运动员们的激烈角逐,再到闭幕式的完美收官,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与努力。

如今,即便这场盛会已结束,每每回忆起来,内心仍激昂澎湃,久久不能平复。志愿者的工作平凡也辛苦,但是从一次小小的领路、一瓶小小的风油精、一份普通的盒饭里,我懂得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助人为乐、什么是志愿者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伟绩。

指导老师永宁点评:一份神圣的责任,让作者有缘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在弘扬志愿精神、撒播爱心火种的过程中,让自己平凡的生活多了一份不平凡的收获,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人的风采。

亲爱的小读者们,愉快的寒假就要来临了,陪伴

了大家一个学期的《超级课堂》周刊也要休刊了。

希望大家在假期里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度

过一段充实又难忘的时光。新学期再见!《超级课堂》编辑部

大小作家同台探讨“有意思的作文”“2019武当山·康辉登山笔会暨大小作家见面会”收获满满

2019年12月29日,“2019武当山·康辉登山笔会暨大小作家见面会”结束。在本次活动中,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亘古无双

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登山观景,在灵山秀水间,触摸古典文化。文学大咖、楚才专家评委莅临现场,畅谈创作经验,教

大家写“有意思的作文”,第35届楚才特等奖获得者登台分享自己的写作体会。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参与者收获颇丰。

佳作赏析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枫)1月3日,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楚才写作教育基地”成立,首节“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上,儿童文学作家、楚才专家评委李伟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怎样写出生动的人物”,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汉华也分享了阅读写作教育的新思路。

“楚才作文竞赛”累积了35年的办赛经验,对青少年的写作状况和写作教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2017年开始,“楚才”研发写作教学课程,将涵盖新闻、教育、出版、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资源整合,形成分层级、有体系的“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课程由楚才作文专家评委担任讲师,为中小学生及语文教师集中授课,分享写作方法、教学经验,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

作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一所“楚才写作教育基地学校”,未来一年里,“楚才”写作老师将为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

带来丰富鲜活、形式多样的写作课,并提供写作教材和个性辅导。

首节“楚才新思维写作”课程上,李伟老师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童趣的表述,迅速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成为了他们的“大朋友”。怎样写出生动的人物?作为资深专家评委,李伟老师信手拈来关于人物描写的“经典段子”——胆小鬼爸爸、筷子龙外公,这样新鲜逗趣的人物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片面追求华丽辞藻的

‘脸谱人’、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毫无表情的‘木头人’,这三种人在人物写作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李伟老师总结道。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校长汪新华说,学校成为“楚才写作教育基地”,给每一个爱好写作、希望提高写作水平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妙方。他期望学生们能借此机会,认真听讲,用心领会;勤于动笔,善于积累;仔细观察,深入体验,讲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自己的文章。

“童书童梦”嘉年华

江汉宝宝们唱念老武汉童谣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曾瑛 刘晓晖)2019年12月30日,江汉区幼儿园第七届“童书童梦嘉年华”上,孩子们吟诵、表演起武汉童谣,感受老武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嘉年华舞台上,一本《老武汉童谣》的绘本缓缓打开,作者萧继石从“书”中走出来,给孩子们讲起了老武汉的童谣和故事。“三轮车,跑得快,车上坐了个老太太”“新姑娘,睡竹床,竹床高,硌了腰,竹床低,岔了气”……一首首饱含老武汉韵味的童谣把大家带回了在老街巷中做游戏、竹床阵中听故事的汉派童年时光。

听完萧爷爷的介绍,孩子们登上了舞台,表演童谣中的故事。湖北省商务厅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起《背坨坨》,秀出温馨亲子时刻;盼盼幼儿园的孩子们手提着小篓,念着《月亮走》给观众发糖果;武汉市总工会幼儿园退休的老园长,带着老伴和孙子一起表演了童谣《骑马嘟嘟骑》,感动了全场;在“磨剪子咧,戗菜刀”的吆喝中,童梦幼儿园师生的童谣《张打铁》唤起了大家儿时的记忆。

“童书童梦”是由江汉区教育局创办的关注幼儿阅读的“微公益”平台,近7年里,“童书童梦”不断扩大公共阅读资源、发起在线阅读活动、不断开辟公益阅读渠道,让6万余名幼儿爱上阅读。

让长期伏案的老师“跳起来”3000青山教育人同场竞技广播操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陈学兵)“世界真美好”幼儿操,“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第九套广播体操……1月4日上午,青山区教育系统迎新春广播体操比赛在武钢体育中心举行,53所中小学、幼儿园近3000名教职员工同场竞技广播操。

“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现在开始。”“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各个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们一起跳动起来,动作跟随口令整齐划一。老师们笑称:“好久没有与这么多人同场做广播体操了,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几千人齐聚,同场竞技广播体操,这在武汉市并不多见。”青山区教育局工会副主席张艳琴介绍,青山区教育系统广播操比赛,今年是第二届。老师们平时工作辛苦,伏案时间很长,青山区教育局希望通过广播操比赛的活动方式带动老师们动起来、跳起来,提高身体素质,提升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小学生教留学生写书法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周娟)2019年12月31日,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的“最in国潮Style”活动中,江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10名外国大学生被中国书法吸引住目光。二年级小学生索性当起小老师,一笔一画地教留学生们写“福”字。

“中峰要把手立起来,让笔杆垂直。”二(3)班龙妍冰一边示范一边给留学生讲书写要点。来自津巴布韦的大三学生贝纳认真聆听,手拿毛笔先凭空比划,再到纸上尝试。“福字在中国是美好的含义,这是我第一次写书法作品,我要贴在寝室里。”

校长谢艳霞说,作为全国书法特色教育示范校,邀请留学生参加以中国风为主题的迎新活动,是想加强国际交流,将中国的书法文化向世界推广。

武汉开发区国际教育多元化发展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田守凤 范海洋)2019年12月30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举办“抖动美洲”国际节,孩子们以游园的方式玩转美洲。

木头搭建的玛雅神庙、狩猎游戏、印第安面具、墨西哥亡灵节餐桌……国际节活动中,每间教室都布置成美洲各国体验馆,孩子们在游园中体验神秘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美洲文化。校长张岩介绍,国际节已举办了 8届,以“课程+活动”的方式走过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

将国际节融入课程,是武汉开发区国际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体现。武汉开发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开发区一初、实验小学等学校聘请外教,并在课程中融入国际交流。开发区一中法语班已成功转型为国际部,三牛中美中学成功办学。该区还建设有全市唯一的国际教育园区,长江国际学校、法国国际学校走出特色化国际教育模式。全区的国际教育品牌正在形成,学生们在多元化的国际教育中,培养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

跨越时空庙会品年味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曹斌)栩栩如生的窗花、对仗工整的门联、红红火火的灯笼,1月3日上午,硚口区常码头幼儿园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里,一场主题为“跨越时空‘庙’不可言”的汉服庙会欢乐上演。

以“60后”奶奶为代表组成的腰鼓队,用腰鼓舞《祥龙闹春》为庙会拉开了序幕;“8090后”的妈妈们,以轻盈的汉服舞蹈带领大家梦回汉朝;“10 后”的孩子们,吟诗诵读传经典,用汉代礼仪向辛勤养育自己的家长传递浓浓的恩情。

年俗馆里,画纸鸢、捏面人、猜灯谜、写对联等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带着大人来赶集。孩子们用自己劳动喜得的元宝,兑换自己喜爱的糖葫芦、棉花糖、搅搅糖……品味着年的味道。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楚才写作教育基地”成立

校园之声

看,大家多么认真地学武术

小作家们认真听大作家讲课

晓苏老师教孩子们要写有意思的作文

放假啦!

李伟老师在给学生们讲写作课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