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35
臺臺臺臺臺臺臺 王王王

Upload: sophiya

Post on 11-May-2015

1.410 views

Category:

Travel


1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wang

臺東與自然書寫

王家祥

Page 2: wang

王家祥

作家:王家祥 本名:王家祥 其他名:雲水、李群 性別:男 出生年:民國 55 年 04 月 21 日 籍貫:台灣省高雄縣

Page 3: wang

個人簡介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林學組畢業,為「原舞者舞團」草創期幹部,現任台灣時報副刊主編,業餘從事生態保育工作,曾任高雄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會長、高雄綠色協會理事長。曾獲賴和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小說獎極短篇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獎佳作。

Page 4: wang

作品

作品相當多,涵蓋自然寫作、兒童文學及台灣歷史小說等。

著有《文明荒野》、《自然禱告者》、《四季的聲音》等自然寫作。

〈遇見一棵樹〉曾被編入國中國文教材。

Page 5: wang

圖片摘錄自 www.beach141.com/b01.htm

Page 6: wang
Page 7: wang

王家祥民宿介紹

原本住在高雄西子灣漁人碼頭寫作與繪畫的作家王家祥,與巧手的妻子龔麗純,原本經營一處與縫紉有關的創作空間『游紉有魚』、 94 年七月,這尾魚游到臺東縣東河鄉太平洋岸依山傍海的都蘭灣定居,王家祥與龔麗純下半輩子試著想要過過嬉皮的理想生活,為了貼補家用,在自己的創作空間兼營『民宿』,很便宜的旅人價錢,乾淨樸素,【雅房的品質,通鋪的價錢、每人 $300 元】,沒有泠氣,沒有供餐,但是窗外有都蘭山這臺超大型泠氣機,窗內的夫妻除了藝術創作外還 善於『塔羅牌占卜』,適合孤獨沉思的旅行者或自助旅行的窮學生,還有在都市中疲憊奮鬥想要單純休息個幾天的上班族。

~http://www.beach141.com/

Page 8: wang

課前討論

一、請說出「自然書寫」的定義。二、請以課文為例,說明哪些地方涉及自

然書寫的範疇?

Page 9: wang

王家祥對自然文學的定義 自然文學又稱荒野文學。所謂自然主義的文學,

便是以大自然為母體,以優美動人的文句,發人省思的哲思,紀錄自然中的生命型態,人與自然之間微妙或整體的互動。基本上,它有一個基礎的文學架構、濃濃厚的人文精神,知識性或科學印證的觀點,但最重要的,它所具有的強烈自心靈深處的反省、思考,經由觀察、紀錄等活動,而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再加以邏輯辯證所思考出來的觀點,才是它最迷人之處。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 (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4 年 ) ,頁 5 。

Page 10: wang

看法轉變 一九九五年王家祥在《中外文學》發表的另一篇

文章<台灣本土自然寫作中鮮明的「土地」>則修正了自己在一九九二年提出的看法。他不再提「荒野文學」,而說自然書寫的範疇可不限於文學,且其條件「比文學創作的門檻低得多」。他舉了吳永華的作品,以及《柴山主義》、《關渡生命》等集體創作作品為例,認為自然寫作應將人文、歷史、原住民文化、環境意識等等範疇的書寫收納進來。這很顯然是將其之前的看法「廣義化」,而幾乎將涉及自然的書寫均包括在內。~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 (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4 年 ) ,頁 6 。

Page 11: wang

寫作動機

會投入自然寫作的行列,最早起因於王家祥在大學時期參加了賞鳥社,並在觀察野鳥的過程中發現了台灣因平凡的土地開發,而嚴重破壞生態的環境,於是王家祥變嘗試將他所察到的東西寫出來開始了他自然寫作的歷程。

Page 12: wang

人與自然

螞蟻與樹葉同樣是構成自然的成員,燕子也是。為什麼人類在認同上很遙遠。我們認識植物或鳥類在自然裏的美麗,生物各盡本份展現他們的生命,以構成自然界豐富變化的智慧與美。但從來不認為,人類參與其中的美麗工程。

~王家祥:《文明荒野》 ( 台中:晨星出版社,1990 ) ,頁39

Page 13: wang

謙遜的生活者

「尊重的了解」便是我們所存在的環境要求的權利,其實這也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的思索方式,只不過把人類的地位由主宰者及破壞的角色企圖轉變為「謙遜的生活者」,人與荒野,人與山林,人與溪河,人與自己所建築的社會,不是對立的,而是兄弟姊妹般的關係。

~王家祥,《自然禱告者》 ( 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頁37 )

Page 14: wang

尋找荒野

荒野讓我回到一種原始狀態的單純,生命的定義在此變得非常簡易,似乎只是有無、存在與不存在的體認。生命稍縱即逝,生命也可能永恆,但絕對是美麗不俗的,人類肯定已無法回歸荒野之中,但荒野卻伴隨人類,隱藏在我們的心靈之中,而我們也時時刻刻惶恐地在生活中尋找荒野,只是各人的途徑不一。

~王家祥:《自然禱告者》 ( 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 ) ,頁68

Page 15: wang

字詞解釋

馳騁:ㄔˊ ㄔㄥˇ ,騎馬奔馳、遊走散 渙。

仁波切:西藏對轉世修行者的尊稱。為藏語 rinpo che 的音譯。意譯為珍寶。指經一定手續測試,證實為某一位大修行人的轉世,再來度化、利益眾生者。

Page 16: wang

索甲仁波切:出生於西藏,由本世紀最受尊敬的上師蔣揚欽哲仁波切養育成人,後來被上師認出是拖頓索甲的轉世。 一九七一年至英國劍橋大學專研宗教學,一九七四年開始弘揚佛法。在歐美各國生活、教學已二十多年,使他通達西方的心靈。由於他思路清晰、從容自在、幽默風趣,傳法時深受聽講者的歡迎,成為許多國家的佛學中心與佛教團體的負責人或指導者。

Page 17: wang

《西藏生死書》:本書教生教死,因著認真看待生命,才能認真面對死亡。因著嚴肅直接地教導死亡,才會尊嚴地活好生命。它從西藏佛教的生死觀出發,具體有系統地闡述生的修習及死的修習。臨終者如何在大安詳中放下,而在臨終者床邊的關懷者也學得重要的叮嚀。 (1996)

中陰身:佛教用語。指死後、未轉世之前的生存型態,一般認為最久可維持四十九天。

Page 18: wang

蒼鷺 Ardea cinerea 鸛形目 (CICONIFORMES)/鷺科 (Ardeidae) 體長: 93 公分 展翼長: 161 公分 蒼鷺主要分布在歐、亞、非三大陸,有著十分細長的頸部與雙足。可在內陸的水邊或是離水邊略遠的草地上發現牠的蹤影。通常築巢於林木的頂端,但有些地方的蒼鷺卻是在地上築巢。在飛翔時常發出「刮…刮…」的叫聲,在地面時的叫聲則是「苦啊,苦啊」。

~圖文摘錄自 ntt世界鳥類計數活動: http://tbc.yam.org.tw/cnt_37.html

Page 19: wang

~圖摘錄自 ntt世界鳥類計數活動: http://tbc.yam.org.tw/cnt_37.html與維基百科

Page 20: wang

蜿蜒:ㄨㄢˇ |ㄢˊ ,曲折延伸的樣子。

伏流:石灰岩分布區,地面上的河流,中途忽然流入岩洞,在地下流動,稱為「伏流」。

匍匐:ㄆㄨˊ ㄈㄨˊ ,手足伏地爬行。

Page 21: wang

紅隼(學名 Falco tinnunculus)俗稱紅鷂子、鷂子,屬於鳥綱隼形目鳥類,為小型晝行性猛禽。廣泛分佈於亞非歐大陸,有多個亞種。紅隼通常棲息在山區植物稀疏的混合林、開墾耕地及曠野灌叢草地,主要以昆蟲、兩棲類、小型爬行類、小型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為食。

紅隼平常喜歡單獨活動,尤以傍晚時最為活躍。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視力敏捷,取食迅速,見地面有食物時便迅速俯衝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鳥類和蜻蜓等。

~摘錄自維基百科

Page 22: wang

紅隼

Page 23: wang

大冠鷲(鷲鷹科)

英名: Serpent Eagle , Crested Serpent Eagle 學名: Spilornis cheela 俗名:蛇鷹 特徵:全長約 70 公分。 飛行時翼展略前傾,並稍為向上呈淺 V字形,飛羽有一圈白色的寬帶,尾羽亦有明顯的白色橫帶。形成鳥腹面與翼下顏色較淡,亦無白色的寬帶。

習性:出現在中低海拔山區,頗能適應人類開墾過之山坡,飛行時常鳴叫「忽、忽、忽溜、忽溜──」,透空入耳。以蛇為主食。常藉熱氣流盤旋天空。園區內普遍。

Page 24: wang

圖文摘錄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http://www.ymsnp.gov.tw/web/data_file/animal93/animal93_d3-2121.htm

Page 25: wang

戟:ㄐ|ˇ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

所向披靡:ㄙㄨㄛˇ ㄒ|ㄤˋ ㄆ| ㄇ|ˇ ,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

Page 26: wang

圖片摘錄自 http://www.shaolinwudi.com/UploadFiles/2006711131

1327.jpg

Page 27: wang

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植物中的一科,多屬草本植物。莖通常是中空且有節,少數是實心的,如甘蔗。葉狹長,且葉脈是平行脈。花多為兩性,少數為中性,花序為穗狀或複總狀。果實為穎果,種子有胚乳。全球的禾本科植物共有一萬種以上,分布廣泛,常見的有稻、麥、甘蔗、玉米、竹子、高粱、蟋蟀草等。

Page 28: wang

吳哥窟 吳哥窟是柬埔寨王國在第 9 到 15世紀時的首府,很早就引起各方諸多的描繪,驚訝、爭論、讚歎兼而有之。 1296 年,一位中國派駐當地的使者對這座「野蠻」之城印象深刻。 16 到 17世紀,歐洲傳教士來到此地以為看到羅馬城或巴別塔,而日本旅者來此觀光彷彿置身印度。之後到了 1860 年,吳哥窟最知名的「發現者」──法國自然學家 Henri Mouhot ,將這座埋沒在森林中將近 400 多年的吳哥王朝都城發掘出來,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自那時起,在此遺址上展開一連串有系統的挖掘與科學探勘。 1992 年,吳哥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摘錄自 Bruno Dagens 著、馬向陽譯:《吳哥窟:石頭之林》 ( 台北:時報出版, 2003)

Page 29: wang

~圖片摘錄自 mook 旅遊網

Page 30: wang

神龕:ㄕㄣˊ ㄎㄢ ,安置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小室、小閣子。

Page 31: wang

阿才跳海 4年 親友祭拜

民國九十二年八月廿九日,定居於都蘭村的劇場界傳奇人物陳明才,在岸邊留下一篇反對東管處都蘭鼻開發案的文章〈天佑都蘭〉之後,獨自躍入太平洋,展開朋友們口中後來笑稱的「長泳」旅程。

由於警消始終沒有尋獲遺體, 4 年以來,外界對陳明才的下落揣測不斷,甚至有人指稱他,根本不是為都蘭鼻「殉海」,尋死的動機是憂鬱症所造成。

~ 2007.08.30 「中國時報」,邵惠琴 / 東河報導

Page 32: wang

陳明才用生命書寫 / 林靖傑

二○○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晨都蘭灣海邊,紅色背包靜靜躺在岩石上,裡頭放著簡單的東西,一張大頭照,一串母親留下來的項鍊,一支小手電筒,以及一篇〈天佑都蘭鼻〉。幾個小時前阿才留下遺書,從這裡跳海自殺了。阿才驟然離去,在文化界引起不小震驚。

 他的離去,有人認為是為保護阿美族的傳統領域都蘭鼻生態,而殉海死諫;有人認為是長年的躁鬱症逼他走上絕路;有人覺得是事業、感情的雙重不順,讓他感到山窮水盡、英雄氣短……。

Page 33: wang

問題與討論

一、 p32 ,為何王家祥說他的遊手好閒是警醒的、覺知的?每日生活中的遊蕩對他而言,有何意義?他的遊蕩與冥想經驗,與你的有何不同?

二、王家祥為什麼要到都蘭定居?試著「從文章當中」找出線索、原因,討論他對都蘭傾心的理由。

Page 34: wang

學習單

一、兩篇文章當中有相當多視覺上的細節描寫,特別是海岸一帶的各種景象。請節錄出文中一段讓你印象較為深刻的文字,說說為什麼,還有這些描寫和你自己心中的海岸有沒有什麼異同?

二、請構思兩個問題──當 4/9 王家祥蒞校演講時,你想當面聽到他的解說與回答的兩個問題。 (包含封閉式與開放式 )

Page 35: wang

三、作者在 < 都蘭海岸的冥想健行 > 一文中,將都蘭與吳哥窟一同探討比較,你對於他的討論,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