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导学 · 以题引讲 · 题组反思 ” 的复习方法

94
“ 学学学学 · 学学学学 ·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 一,,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体。, 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Upload: orlando-navaez

Post on 01-Jan-2016

27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 学案导学 · 以题引讲 · 题组反思 ” 的复习方法. 选择的理由: 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改革 一轮复习的特殊性,高效课堂,有效备考的需要 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资源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性. 操作的要求: 学案是载体。层次分明,导向明确 选题是前提。博览群“题”,科学分类 反思是关键。知识和能力在反思中提升 滚动是保障。知识和能力在反复中强化. 把握命题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 《 政治生活 》 一轮复习建议. 江 传 佳.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学案导学 ·以题引讲 ·题组反思”的复习方法

选择的理由: 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改革 一轮复习的特殊性,高效课堂,有效备考的需要 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资源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性

操作的要求: 学案是载体。层次分明,导向明确 选题是前提。博览群“题”,科学分类 反思是关键。知识和能力在反思中提升 滚动是保障。知识和能力在反复中强化

江 传 佳

把握命题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 《政治生活》一轮复习建议

一、《政治生活》命题特点

(二)能力考查特点

(三)热点考查特点

(一)知识考查特点

(一)知识考查特点

第一,注重考查对微观知识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基本概念:同位概念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下位层次的拓展

第二,注重考查对中观知识结构的整合 公民个人 ·政治组织 ·政治制度(政策) ·国际社会

第三,注重考查对宏观知识体系的整合 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树立国际视野,分析国际政治现象

(一)知识考查特点

第一,注重考查对微观知识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基本概念:同位概念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下位层次的拓展

( 09 宁夏)在某省 2009 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

( 不指定候选人的选举 ) 。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① 增加了选举成本  ② 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 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④ 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差额选举与“海选”共同的局限性

是优点,不是局限性。

同位概念关系考查示例:差额与“海选”

示例: (09 天津 ) 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贴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完善体现了A .民主监督,有序参与 B .民主实践,亲历亲为C .民主管理,建言献策 D .民主决策,科学规划

同位概念关系考查示例:“四民主”的关系

示例:( 09江苏) 2009年 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甲型 H1N1流感。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问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

下位层次的拓展示例:对人民负责原则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强调了为谁服务的问题;②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的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问题;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强调的是怎样提供服务的问题;④ 三者共同统一于政府的工作过程之中。

点拨:比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一)知识考查特点

第二,注重考查对中观知识结构的整合 公民个人 政治组织 政治制度(政策) 国际社会

1993

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

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

年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 1 000 多件议案,其中33 . 1 %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

年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

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示例:( 11全国新课程)(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答案: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②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负责产生、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

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常设机构常设机构 职权职权

人大代表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的方式、任期民主选举

五年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 密切联系群众 , 听取民意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 接受人民监督

(一)知识考查特点

第三,注重考查对宏观知识体系的整合 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树立国际视野,分析国际政治现象

( 10 天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示例

材料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了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问题: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解析: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分析:一是立足党、政府、公民政治生活的主体,二是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材料一主要涉及党的领导与党民主执政方式。材料二主要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首先可以从党的执政方式来分析,其次从两大制度来分析。最后结合两段材料,可知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结合。

依据设问,组织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二)能力考查特点

第一,提解信息、检索知识能力考查是政治学科考 查的共性。第二,阐释事物、归因论证能力考查在主观试题占有较 大比重。第三,考查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究类问题值得关注。

(三)热点考查特点

第一,在选材上,坚持“三贴近”原则,以现实问题

为题材,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第二,在构答上,坚持将教材理论知识与时政知识

(党和国家意志)融合。

二、《政治生活》一轮复习建议

(一)坚持知识专题复习为主线 宏观在胸 ·中观成线 ·微观在握

(三)重点培养归因论证能力

坚持“以题引讲 -题组反思”的复习方法,以知识复习为主线,立体推进知识、能力和热点的复习。

(二)适度开展长效性的热点探究活动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公民的政治生活

政治背景、政治环境

法律保障行为准则

基本原则和要求

主要内容途径方式

1.专题整合

2.核心讲解 ( 1 )一个统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表现: 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决定了我国的政党制度 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制度和宗教政策 决定了我国的对外活动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2 )把握两对关系、三条原则、四种途径

两对关系:把握民主与专政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条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四种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虽然从立法听证、决策民主到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民主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国务院指出,未来两年,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的参与权。问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3.热点探究 有序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分析:①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②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听证于民,决策利民

在社会听证制度讨论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甲:决策是政府的事,举行听证会会干扰决策的形成。乙:消费者代表人微言轻,政府决策是根本不会考虑 他们的意见的。丙:举行听证会可以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

的是政府在决策中如何对待公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假如你参加这堂讨论课,就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通过同学们对于社会听证制度的不同观点来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分析错误观点,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进而深入领悟国家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

分析:决策既是政府的事,又是公民的事。举行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决策利民,不会干扰政府的决策。同学甲的观点是片面的。

甲:决策是政府的事,举行听证会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分析: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但政府的决策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多种因素。同学乙的观点是错误的。

乙:消费者代表人微言轻,政府决策是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的。

总结:我国的社会听证制度还不够完善,人们还有误解。因此,必须努力完善社会听证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丙:举行听证会可以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决策中如何对待公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分析:举行听证会可以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但只有在决策时认真对待公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实现决策利民,同学丙的观点是正确的。

公民 政府

1.专题整合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1)是什么关系? 第一,从公民角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民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第二,从政府角度:我国政府是一个便民利民的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管理与服务两项职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 2 )如何处理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从公民角度:认识政府(性质、宗旨、职

能、原则),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第二,从政府角度: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两个重点:政府的主要职能和基本原则三个过程:权力行使前如何决策? 如何做到权力依法行使? 如何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2.核心讲解

拓展: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含义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必要性

具体要求

①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怎样提高

①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拓展: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点拨:依法行政的六点要求例析

( 1 )合法行政,是指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做到“法无授权,就当禁止”。体现了法律的严格性、绝对性、权威性。

( 2 )合理行政,是指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平等对待,不偏私、不歧视。体现了灵活性和人文精神。

相对于合法行政而言,合理行政是对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二者不是一回事。

案例一:某县政府在政府财政支出无力的情况下,为了修“村村通”公路,强行给农民集资每人 300元,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该政府撤消了这一决定。

案例二:许多城市以损害城市市容为由,设置“禁讨区”,禁止乞讨者进行乞讨,公安对不服从的乞丐者进行罚款并采取暴力手段驱逐乞丐。

案例三:某市政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的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

程序正当,政府应当公开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高效便民,政府要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诚实守信,是指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

案例四: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核泄漏后,我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 24小时接受、分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及有关信息。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全方位环境核辐射监测、核设施安全检查,实时公布监测结果。

案例五:中国官员问责制于 2003 年非典期间启动。包括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查处。非典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制的制度化。

权责统一是指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点拨:关于政府权力和责任的关系

第一,有权必有责。即行使权力时要承担责任。

第二,用权受监督。即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

第三,侵权要赔偿。如果经过法定程序证明政府权力的行使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那就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给予赔偿。

3.热点探究

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视角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意义

视角二:政府权力如何在在阳光下运行

( 1)意义对公民 对政府

对社会①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① 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工作失误。②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③有利于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做到权为民所用。

① 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②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视角一:意义

视角二:权力如何在阳光下运行?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坚持依法行政(要求、措施)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政治主体

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专题整合

公 民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的主要途径参与的原则要求参与的主要内容含义与地位产生方式与任期政治权利与义务

民主推荐产生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为科学民主决策建言献策

拓展: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

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

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权、监督权。

中国共产党

人大及常委会

人民政协

各民主党派

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拓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2. 核心讲解

( 1)认识党、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 3 )关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4)关注基层民主建设

(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2)关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示例: 2010 年 10 月 2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2011 年 3 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对《纲要(草案)》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正式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再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

上述材料表明A. 国务院是中共中央的执行机构B. 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C. 国务院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D.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认识党、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示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于我国的政党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能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②民主党派能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决定和执行 ③共产党 和民主党派是领导和被领导、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共产党 和民主党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示例:( 10福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 1952 年的 57.9亿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30626.2

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 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A. 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B. 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C. 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D. 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各项民族政策,故本题选 B 。 A 、 C 由 B引申而来。 D 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与题意无关。

关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示例:( 11 天津) 2011 年 1 月,《人民日报》以“社区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这些经验的政治意义。

关注基层民主建设

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 2010 年河西区178 个社区居委员会接受了 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

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 138

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

三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 200 多辆车,而车位仅 130

多个,为解决挣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各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依据设问指向,组织答案:

② 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① 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 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物的积极性;

④ 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①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 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1 )特点优势

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 2 )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民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教育还比较低,民主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民主制度尚不够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①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③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④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根本途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热点探究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七一讲话”: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热点探究

示例: 2010 年 10 月 2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2011 年 3 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对《纲要(草案)》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正式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再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

视角一:把握“法定程序”,理解“三者有机统一”

在上述材料中,中国共产党①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 ② 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行使国家主权 ③坚持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④坚持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热点探究二: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七一讲话”: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视角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何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视角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①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宗旨。党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②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视角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何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③ 中国共产党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①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视角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③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⑤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热点探究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七一讲话”: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视角一: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水”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

视角二:就如何实现“科学治水”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

示例: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争通过 5 到 10 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文件还强调要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

答案: ①坚持党对治水工作的领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兼顾,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② 立法部门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体系。

视角一:从政治学角度,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水”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

③ 各级政府在治水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 ④司法部门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为治水提供司法保障。 ⑤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依法治水。

答案: ①坚持党对治水工作的领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兼顾,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民主党派和政协的职能,推进治水的科学决策。 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视角二:从政治学角度,就如何实现“科学治水”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

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坚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⑤各级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专题整合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当代国际社会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核心讲解

 ( 1 )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 2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 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 ·国际竞争的实质 ( 4 )我国外交政策 基本点 ·成就·原因 ( 5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①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 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

②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基本义务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③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内容与形式: 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④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权国家应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整合: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

⑤主权国家提高综合国力: 各主权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综合国力,以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⑥主权国家的外交政策。

示例: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它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的 30% ,出口量占全球的 90% 。 2010 年,出于对环境、成本及稀土产业 整体发展的考虑,我国依据世贸有关规则,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约 30% 。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享有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比较: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权利

示例:( 11 天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比较: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权利

( 1 )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2 )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的是政治关系。

( 3 )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的形式。

整合: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 4 )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

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

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① 原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国家生

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拓展: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② 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③措施: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等;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 1 )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整合: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外 交 部

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

( 1 )原因(条件):

④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

⑤我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⑥我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坚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

⑦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往来、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及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整合: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 1 )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即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一,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之苦,中国人民最希望和平;

第二,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第四,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五,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 第六,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第七,锻造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 2 )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条件)

①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 3 )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示例: 1960 年 5 月 27日,毛泽东主席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 50 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有过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 50 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50 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怎么样?那时中国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毛: 50 年以后,中国的土地还是 960万平方公里。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问题:阅读上述对话,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 50

年以后”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蒙哥马利担心的那种情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性质从根本上消除了我国侵犯别国的社会根源。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亟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始终致力于构建国际新秩序。

说明:如果从我国的历史传统爱好和平等角度回答亦可。

3. 热点探究

视角一:中国为什么在国际事务中能够发挥建设性作用?

视角三:全面分析两种对外援助理念。

视角二:中国为什么能够协调国际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视角四:论证“中国威胁论”的错误性。

示例:在多边舞台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继续在全球重大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朝核、伊核、达尔富尔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国际金融等问题上,提出了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承担国际义务等主张,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问题: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中国为什么在国际事务中能够发挥建设性作用?

( 1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使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为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2 )改革开放 30 年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国家和贸易伙伴的经济繁荣,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3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4 )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 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问题: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答案: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促进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措施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摩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贸易摩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 1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是我国取得外交成就、构建和谐大国关系的重要原因。

整合:我国能够建立和谐大国关系的原因分析

( 2 )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寻求与他国利益的共同点。 ( 3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作用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与各大国间的关系。 ( 4 )我国外交行为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有利于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示例:在国际援助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捐赠者-受捐者”这一对名词。由于该名词反映的是两国关系,这一称呼从词义和实质上已界定了两者地位上的不平等。中国政府从未使用过“捐赠者 -受捐者”这一称呼。中国对非援助一向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维护共同利益”的原则。由于援助理念不同,中国对非援助数额有限效果较好,西方对非援助数额较大效果不佳。

问题:从政治学角度,比较上述两种对外援助理念。

①出发点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对国际发展进行援助的;我国是为了维护双方共同利益。 ②双方地位和关系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与受援助国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影响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中国与受援助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可以开展互利合作。

③ 结果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理念往往会干涉受援助国内政,削弱对外援助的效果;中国的这种理念尊重了受援助国的主权,可以增强受援助国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④ 对世界的影响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理念往往会导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的这种理念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也可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示例:( 11福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问题: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

① 中国是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③ 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归因论证类问题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