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纵笔 的﹃ 随思 夏天现代生活 -...

1
《咏而归》 李敬泽 /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 7月版 《知识分子》 [英]保罗·约翰逊/著 台海出版社 2017年 8月版 ■新书上架 豆瓣最受关注图书榜 (2017.7.21-2017.7.27) 虚构类作品榜 1《囚鸟》 库尔特·冯内古特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雪落香杉树》 戴维·伽特森 作家出版社 3《戴上手套擦泪》 乔纳斯·嘉德尔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4《时光倒流的女孩》 加·泽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5《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萨曼·鲁西迪 北京燕山出版社 6《外婆的道歉信》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天津人民出版社 7《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永恒的边缘》 肯·福莱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最后的精灵》 希瓦娜·达玛利 湖南文艺出版社 10《沉睡的人鱼之家》 东野圭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非虚构类作品榜 1《冷暴力》 玛丽 -弗朗斯·伊里戈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日本新中产阶级》 傅高义 上海译文出版社 3《黎明破晓的世界》 威廉·曼彻斯特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大泽在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5《与火同行》 大卫·林奇克里斯·罗德雷 新星出版社 6《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 江西人民出版社 7《大国的崩溃》 沙希利·浦洛基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8《把力气花在你想要的生活上》 朱宏 湖南文艺出版社 9《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卡洛琳·塔格特 北京日报出版社 10《哈佛商学院谈判课》迪帕克·马哈拉 湖南文艺出版社 小橙 整理 “随笔”即纵笔随思,我喜 爱这样的写作。 记得 1986年前后,《人民 日报海外版》开辟了一个《望 海楼随笔》专栏,感觉适合于 我,便试投几篇。没想到竟被 连续采用,翌年还被聘为“特 约撰稿人”,应邀出席“金陵 笔会”和“太湖笔会”,笔会专 版的头条文章,都出自我写的 望海楼随笔。编辑先生说“你的 作品具有散文笔调、杂文风骨。 正适合本刊栏目的需求。”之 后,几家报纸杂志从《人民日 报》发现了我的文章,且赏识 这种风格,便相继来函约稿。 这种样式的作品,算是散 文还是杂文?我刊发在《望海楼 随笔》专栏上的文章中,有《挑 夫、电缆车及其他》《佛外之 佛》《还是吴中第一水》和《雁 之恋》四篇,被选入由中国散文 学会会长林非主编的 《中国当 代散文大系》 文集;而其中的 《挑夫、电缆车及其他》一文, 继而又被选入 《中国杂文鉴赏 辞典》 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文选 读》。按说,不同样式的作品具 备不同特质,魅力总出自特质。 随笔的优势在于它的“随意”。 就体裁特征,可说它是介于散 文或杂文等样式之间。《都市晨 报》曾经刊发我的作品专版,并 要求我表述自己的文学理念。 我概括为:“混血儿俊,嫁接果 甜,杂交稻高产。文学创作,也 需要融入非文学元素。”“散 文,情理兼备的心语。”“散文散 而不散,形散神不散。散文的特 征和优势,还在于它那独有的边 缘性。在种种领域的接壤带上耕 耘,题材无界线,体裁无定型。或 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传播 文化不拘一格,都是个人心语的 艺术表达。” 上述见解,均得到评论界 的认同。在 《中国杂文鉴赏辞 典》里,赵玉银先生赏析我的作 品:“有诗的意境,有散文的情 致,有杂文的言理,但三者并不 游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融成有机整体。作者注意让 形象说话,使杂文的深刻道理 附丽于生动的形象。让读者在 ‘物我感应’的神交和‘物我交 融’的境界中思而得之,感悟客 观事物固有的真谛。”其时他还 在《杂文报》和《杂文界》期刊 述评我的艺术追求,文题就是 “散文的笔调 杂文的风骨”, “赋理于形理随形现”。 作家李中国在报刊推介我 的写作风格说:“笔下多是千 字文,见诸报端,豆腐块大小, 却堪称‘大作’。其中有篇《一 览泰山小》,最具‘小中见大’ 的匠心。文章从平原或丘陵走 来的人乍登泰山,称颂‘高大 之最’起笔,写他溯源黄河巡 礼至青藏高原的发现,海拔高 出泰山好几倍的约古宗列湖, 仅作盆地;而和世界屋脊之顶 珠峰比肩而立的13座海拔 8000米以上的高峰,竟然低调 得连名字都鲜为人知;回头再 看‘唯我独尊’的泰山,才感到 大也是可以小而视之的,由此 引人打开走天下看世界的视 野,必然感到 ‘一览泰山小’ 了。收尾则是,毛泽东之所以将 地球视作‘小小寰球’,就在于 他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 遥看一千河’”。李中国评论我 的小品之所以成其大,在于力 行其“叙即议”,“一切景语皆 情语”的艺术手法。或赋理于 形,理随形现;或意在言外,计 白当黑,省略一层笔墨,容量和 意境反倒阔大宽舒;也自然离 不开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诗 情画意闲笔。 1993年前后,我曾经两次 应邀出席全国杂文界联谊会, 一次在西安,另一次在南昌。在 西安会议上,我的发言是《杂 文的创意思维》,认为文章所 写的就是作者之所想,想什么 固然重要,而怎么想也很重要。 是思维的创意给予作品好的意 境、适宜的深度和广度。创意何 来?来自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并 列举了种种思维方式。这种见 解赢得大家认同,随后这篇论 文不仅在《杂文界》发表并获 奖,还被选入《中国现代杂文 百家百论》文集。我的写作实 践经验表明:为人一生,不论谋 篇作文还是处世做人,都应该 勇于放飞思想,这种放飞,为的 是有所探求。 我爱放飞思想,至于如何 放飞,倒是可以从一个“悟”字 领会真谛:人为万物之灵,而 “灵”全在“悟性”。“悟”字, 由心和吾合成。从左看为“思 吾”,即思考的是自我;从右看 为“吾思”,即我是如何思考。 意在客观地看待自我,自我地 看待世界。把握了这柄“双刃 剑”,既可以从大千世界认准 了自己的位置;又能以独特的 视角,推出自己个性化的创见。 悟性,由此生成。 本书集结上百篇的随笔作 品,这是我大半生写作的成果, 也是我放飞思想,感悟生活的 智慧结晶。若能以此为读者奉 献出点滴的参考,都将是笔者 的莫大欣慰。 (本文为《一览泰山 小—— 张成珠随笔选》作者自 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张成珠,江苏 徐州人。1960年苏 州大学历史系毕业。 自 1953年起步写 作至今,在各类报刊 发表的作品,曾被收 入 《中国当代散文 大系》《中国杂文鉴 赏辞典》《中国随笔 小品鉴赏辞典》《中 国散文诗大系》《中 国现代杂文百家百 论》《最美文》等文 集和人民教育出版 社《高中语文课本· 现代文选读》。专著 有《黄河迎春》《品 读徐州》等。 《一览泰山小 —— 张成珠随笔选》 张成珠 /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7年 2月版 一到夏天,许多小白 领甚至小家庭为避热都不 在家做饭了,而是“叫外 卖”,并很享受这种所谓 的“现代生活”。周日晚上 叫了份“外卖”,钻进书 房,随手一翻《东京梦华 录》,却发现“叫外卖”早 在宋朝就流行了。 其实,过着“瓷一般 精致生活”的宋代人 1000年前就酷爱下馆子 或叫外卖。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 席” 条说 “市井经纪之 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 食,不置家蔬。”意思说, 做买卖的商贩人家,都在 食品店买吃的,不在家做 饭。而南宋周密《武林旧 事》、吴自牧《梦梁录》等 史料笔记所写“逐时施行 索唤”“■嗟可办”,说得 就更清楚不过了,也就是 说,宋朝一般城市皆可随 时叫外卖。 一般现代人选择“晨 跑”或晚上“暴走”作为 夏天主要的健身方式,这 更不值得炫耀。文献记 载 ,2600多 年 前 的 赵 国 人、秦国人等就把 “走 路”当成最经济、最安全 的健身方式。长沙马王堆 三号墓出土帛书 《养生 方》 可辨别的 27篇目中 就有“走方”“疾行(跑 步)方”的记载;《黄帝内 经》则提倡“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到了宋代, “走路”健身已成时尚并 普及化。北宋大文豪苏东 坡堪称“晨跑达人”,宋、 明代文人笔记小说皆称 东坡老师不仅平常“安步 以当车”,且每天“晨跑 5 公里,出汗方止”。 至于有钱有闲人携家 带眷飞往异国他乡的海 边消暑被视为最现代生 活方式之一,孔子早有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的教导。孔子看似说的是 “智者”与“仁者”,其实 也隐喻山水可助人心静 而身凉。当然,孔子认为, 一个人对山水培育仁爱 之情、内心涌动“泛爱众 而亲仁”的愿望时,就会 对鱼虫鸟兽等万物产生 同情之心,进而养成低碳 生活习惯。 现代人度夏一般用香 露、香水等驱汗味。其实, 以“香”驱汗味并非现代 人的新发明,汉代就出现 了“浓熏绣被”,乃至香熏 手巾等衣物。历史文献记 载,西汉出现的 “熏球” (唐朝称之为香囊) 比香 丸稍大一点,多以银、铜等 金属制成,球壁镂空,球内 依次套设三层小球,每层 小球皆悬挂于一个转轴 上,转轴则固定在外面的 圆球上,最内层悬挂焚香 的小钵盂。这样,熏球滚动 或转动时,在钵盂的重力 作用下,三层转轴相应旋 转调整,而钵盂始终保持 水平,即使在床上、被子里 和口袋中也放心使用。唐 代的“香囊”仅局限于官 宦之家和夫人小姐使用, 而宋代的平民百姓都随身 携带“香丸”用来改善气 味了……这种“香丸”在 天气高温和人的体温双重 “作用”下,散发出来的香 味顷刻间就覆盖了汗味。 更重要的是,这种“放香 除味”法跟现代人夏天普 遍采取“涂脂抹粉”防晒 除味法有本质区别,它不 怕水的特点和由内向外 源源不断地释放香气,基 本上跟毛孔出汗是两条 线平行在作业,身体愈热 它“燃烧”出来的香味就 愈浓;而现代人所采取的 “涂脂抹粉”驱汗味正好 相反,温度越高、汗水越 多,人就越难堪,散发的 异味就越刺鼻。由此可见, 古人前卫思路非常清 晰—— 改善气味必须先 “治本”。 古人夏天追求“现代 生活”的创意和实践还有 很多,这也许给现代人带 来一点思考:追求现代时 尚生活,古人一点不比现 代人迟钝。 09 2017年 7月 28日 星期五 □责编:张琦美编:田园□校对:戚妍娜 □本版信箱:[email protected]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最新作品集。从孔子、庄子等“巨 人”着手,引领读者重新走进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文学时代。 《咏而归》 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 短文,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在书中,李敬泽仿佛做 了一次春日里的漫游,以春秋先秦为主,穿过《论语》《诗经》 《春秋》等经典,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从浩大 的孔子精神,到鱼与茶与酒咏叹古人之志,最后落到几篇谈闲 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 李敬泽介绍,之所以将新书定名为《咏而归》,源自《论 语》中一段著名的记载,人们可从中领略到古人在精神上真 正的风采和风姿,以及活泼、自由的风貌。这亦是李敬泽所欣 赏和向往的。在《咏而归》里,他想要与读者分享的是,从春 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佛经、饮酒等等,阅 读经典也是一个“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过程,可以 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 《不可思议的朋友》是以自闭症为题材的绘本,讲述了一 个平实、动人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日本淡路岛发生的真实故事, 主人公小安是一名自闭症儿童,在上幼儿园时期,他结识了好 朋友太田佑介,两个人从一开始见面时的紧张、不知所措到最 后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甚至在小安被人欺负时佑介为他打抱 不平,二人的友情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29岁时的今天。 自闭症患者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语言表达有困 难,情绪控制上也常常出现问题,这可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一 些麻烦。但作者呼吁我们要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他们身上 有着单纯和可爱的一面。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关注自 闭症患者,了解他们,进而关爱他们。 《不可思议的朋友》 [日]田岛征彦/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 8月版 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这些 响当当的大人物,在现实生活里有没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呢?保 罗·约翰逊的这本《知识分子》就是将他们头顶的光环抛开,审视 和观察这些人。透过五个基本的判断标准—— 道德、对亲友的态 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 (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约翰逊串起四处散落的史料,以此为 据,揭露了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声名背后不为人知的私生活…… 作者一点点揭开一些潜藏进历史褶皱的人性阴暗面,目的或许 不是彻底颠覆他们的公众形象,而是使人看见更丰满、更复杂的 人性。全书的最后一句写道:“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 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 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而认清这些人也有灵魂之 恶,是一次祛魅的过程,也在警醒我们:不必轻易盲从。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Feb-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09 纵笔 的﹃ 随思 夏天现代生活 - cnxz.com.cn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17-07/28/09/2017072809_pdf.pdf · 《一览泰山小 ——张成珠随笔选》 张成珠/著

《咏而归》

李敬泽 /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7月版

《知识分子》

[英]保罗·约翰逊/著

台海出版社

2017年8月版

■新书上架

豆瓣最受关注图书榜

(2017.7.21-2017.7.27)

虚构类作品榜

1《囚鸟》 库尔特·冯内古特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雪落香杉树》 戴维·伽特森 作家出版社

3《戴上手套擦泪》 乔纳斯·嘉德尔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4《时光倒流的女孩》 加·泽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5《摩尔人的最后叹息》 萨曼·鲁西迪 北京燕山出版社

6《外婆的道歉信》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天津人民出版社

7《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永恒的边缘》 肯·福莱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最后的精灵》 希瓦娜·达玛利 湖南文艺出版社

10《沉睡的人鱼之家》 东野圭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非虚构类作品榜

1《冷暴力》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日本新中产阶级》 傅高义 上海译文出版社

3《黎明破晓的世界》 威廉·曼彻斯特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大泽在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5《与火同行》 大卫·林奇 克里斯·罗德雷 新星出版社

6《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 江西人民出版社

7《大国的崩溃》 沙希利·浦洛基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8《把力气花在你想要的生活上》 朱宏 湖南文艺出版社

9《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卡洛琳·塔格特 北京日报出版社

10《哈佛商学院谈判课》 迪帕克·马哈拉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小橙 整理

徐州书界

◎张成珠

纵笔随思间的耕耘

“随笔”即纵笔随思,我喜

爱这样的写作。

记得1986年前后,《人民

日报海外版》开辟了一个《望

海楼随笔》专栏,感觉适合于

我,便试投几篇。没想到竟被

连续采用,翌年还被聘为“特

约撰稿人”,应邀出席“金陵

笔会”和“太湖笔会”,笔会专

版的头条文章,都出自我写的

望海楼随笔。编辑先生说“你的

作品具有散文笔调、杂文风骨。

正适合本刊栏目的需求。”之

后,几家报纸杂志从《人民日

报》发现了我的文章,且赏识

这种风格,便相继来函约稿。

这种样式的作品,算是散

文还是杂文?我刊发在《望海楼

随笔》专栏上的文章中,有《挑

夫、电缆车及其他》《佛外之

佛》《还是吴中第一水》和《雁

之恋》四篇,被选入由中国散文

学会会长林非主编的《中国当

代散文大系》文集;而其中的

《挑夫、电缆车及其他》一文,

继而又被选入《中国杂文鉴赏

辞典》 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文选

读》。按说,不同样式的作品具

备不同特质,魅力总出自特质。

随笔的优势在于它的“随意”。

就体裁特征,可说它是介于散

文或杂文等样式之间。《都市晨

报》曾经刊发我的作品专版,并

要求我表述自己的文学理念。

我概括为:“混血儿俊,嫁接果

甜,杂交稻高产。文学创作,也

需要融入非文学元素。”“散

文,情理兼备的心语。”“散文散

而不散,形散神不散。散文的特

征和优势,还在于它那独有的边

缘性。在种种领域的接壤带上耕

耘,题材无界线,体裁无定型。或

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传播

文化不拘一格,都是个人心语的

艺术表达。”

上述见解,均得到评论界

的认同。在《中国杂文鉴赏辞

典》里,赵玉银先生赏析我的作

品:“有诗的意境,有散文的情

致,有杂文的言理,但三者并不

游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融成有机整体。作者注意让

形象说话,使杂文的深刻道理

附丽于生动的形象。让读者在

‘物我感应’的神交和‘物我交

融’的境界中思而得之,感悟客

观事物固有的真谛。”其时他还

在《杂文报》和《杂文界》期刊

述评我的艺术追求,文题就是

“散文的笔调 杂文的风骨”,

“赋理于形理随形现”。

作家李中国在报刊推介我

的写作风格说:“笔下多是千

字文,见诸报端,豆腐块大小,

却堪称‘大作’。其中有篇《一

览泰山小》,最具‘小中见大’

的匠心。文章从平原或丘陵走

来的人乍登泰山,称颂‘高大

之最’起笔,写他溯源黄河巡

礼至青藏高原的发现,海拔高

出泰山好几倍的约古宗列湖,

仅作盆地;而和世界屋脊之顶

珠峰比肩而立的 13座海拔

8000米以上的高峰,竟然低调

得连名字都鲜为人知;回头再

看‘唯我独尊’的泰山,才感到

大也是可以小而视之的,由此

引人打开走天下看世界的视

野,必然感到‘一览泰山小’

了。收尾则是,毛泽东之所以将

地球视作‘小小寰球’,就在于

他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

遥看一千河’”。李中国评论我

的小品之所以成其大,在于力

行其“叙即议”,“一切景语皆

情语”的艺术手法。或赋理于

形,理随形现;或意在言外,计

白当黑,省略一层笔墨,容量和

意境反倒阔大宽舒;也自然离

不开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诗

情画意闲笔。

1993年前后,我曾经两次

应邀出席全国杂文界联谊会,

一次在西安,另一次在南昌。在

西安会议上,我的发言是《杂

文的创意思维》,认为文章所

写的就是作者之所想,想什么

固然重要,而怎么想也很重要。

是思维的创意给予作品好的意

境、适宜的深度和广度。创意何

来?来自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并

列举了种种思维方式。这种见

解赢得大家认同,随后这篇论

文不仅在《杂文界》发表并获

奖,还被选入《中国现代杂文

百家百论》文集。我的写作实

践经验表明:为人一生,不论谋

篇作文还是处世做人,都应该

勇于放飞思想,这种放飞,为的

是有所探求。

我爱放飞思想,至于如何

放飞,倒是可以从一个“悟”字

领会真谛:人为万物之灵,而

“灵”全在“悟性”。“悟”字,

由心和吾合成。从左看为“思

吾”,即思考的是自我;从右看

为“吾思”,即我是如何思考。

意在客观地看待自我,自我地

看待世界。把握了这柄“双刃

剑”,既可以从大千世界认准

了自己的位置;又能以独特的

视角,推出自己个性化的创见。

悟性,由此生成。

本书集结上百篇的随笔作

品,这是我大半生写作的成果,

也是我放飞思想,感悟生活的

智慧结晶。若能以此为读者奉

献出点滴的参考,都将是笔者

的莫大欣慰。

(本文为 《一览泰山

小———张成珠随笔选》作者自

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张成珠,江苏

徐州人。1960年苏

州大学历史系毕业。

自 1953年起步写

作至今,在各类报刊

发表的作品,曾被收

入《中国当代散文

大系》《中国杂文鉴

赏辞典》《中国随笔

小品鉴赏辞典》《中

国散文诗大系》《中

国现代杂文百家百

论》《最美文》等文

集和人民教育出版

社《高中语文课本·

现代文选读》。专著

有《黄河迎春》《品

读徐州》等。

《一览泰山小

———张成珠随笔选》

张成珠 /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7年2月版

一到夏天,许多小白

领甚至小家庭为避热都不

在家做饭了,而是“叫外

卖”,并很享受这种所谓

的“现代生活”。周日晚上

叫了份“外卖”,钻进书

房,随手一翻《东京梦华

录》,却发现“叫外卖”早

在宋朝就流行了。

其实,过着“瓷一般

精致生活” 的宋代人

1000年前就酷爱下馆子

或叫外卖。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

席” 条说 “市井经纪之

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

食,不置家蔬。”意思说,

做买卖的商贩人家,都在

食品店买吃的,不在家做

饭。而南宋周密《武林旧

事》、吴自牧《梦梁录》等

史料笔记所写“逐时施行

索唤”“■嗟可办”,说得

就更清楚不过了,也就是

说,宋朝一般城市皆可随

时叫外卖。

一般现代人选择“晨

跑”或晚上“暴走”作为

夏天主要的健身方式,这

更不值得炫耀。文献记

载,2600多年前的赵国

人、秦国人等就把 “走

路”当成最经济、最安全

的健身方式。长沙马王堆

三号墓出土帛书 《养生

方》可辨别的27篇目中

就有“走方”“疾行(跑

步)方”的记载;《黄帝内

经》则提倡“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到了宋代,

“走路”健身已成时尚并

普及化。北宋大文豪苏东

坡堪称“晨跑达人”,宋、

明代文人笔记小说皆称

东坡老师不仅平常“安步

以当车”,且每天“晨跑5

公里,出汗方止”。

至于有钱有闲人携家

带眷飞往异国他乡的海

边消暑被视为最现代生

活方式之一,孔子早有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的教导。孔子看似说的是

“智者”与“仁者”,其实

也隐喻山水可助人心静

而身凉。当然,孔子认为,

一个人对山水培育仁爱

之情、内心涌动“泛爱众

而亲仁”的愿望时,就会

对鱼虫鸟兽等万物产生

同情之心,进而养成低碳

生活习惯。

现代人度夏一般用香

露、香水等驱汗味。其实,

以“香”驱汗味并非现代

人的新发明,汉代就出现

了“浓熏绣被”,乃至香熏

手巾等衣物。历史文献记

载,西汉出现的“熏球”

(唐朝称之为香囊)比香

丸稍大一点,多以银、铜等

金属制成,球壁镂空,球内

依次套设三层小球,每层

小球皆悬挂于一个转轴

上,转轴则固定在外面的

圆球上,最内层悬挂焚香

的小钵盂。这样,熏球滚动

或转动时,在钵盂的重力

作用下,三层转轴相应旋

转调整,而钵盂始终保持

水平,即使在床上、被子里

和口袋中也放心使用。唐

代的“香囊”仅局限于官

宦之家和夫人小姐使用,

而宋代的平民百姓都随身

携带“香丸”用来改善气

味了……这种“香丸”在

天气高温和人的体温双重

“作用”下,散发出来的香

味顷刻间就覆盖了汗味。

更重要的是,这种“放香

除味”法跟现代人夏天普

遍采取“涂脂抹粉”防晒

除味法有本质区别,它不

怕水的特点和由内向外

源源不断地释放香气,基

本上跟毛孔出汗是两条

线平行在作业,身体愈热

它“燃烧”出来的香味就

愈浓;而现代人所采取的

“涂脂抹粉”驱汗味正好

相反,温度越高、汗水越

多,人就越难堪,散发的

异味就越刺鼻。由此可见,

古人前卫思路非常清

晰———改善气味必须先

“治本”。

古人夏天追求“现代

生活”的创意和实践还有

很多,这也许给现代人带

来一点思考:追求现代时

尚生活,古人一点不比现

代人迟钝。

钩古谈今

◎赵柒斤

古人夏天

的﹃现代生活﹄

09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责编:张琦 美编:田园 □校对:戚妍娜

□本版信箱:[email protected]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最新作品集。从孔子、庄子等“巨

人”着手,引领读者重新走进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文学时代。

《咏而归》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

短文,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在书中,李敬泽仿佛做

了一次春日里的漫游,以春秋先秦为主,穿过《论语》《诗经》

《春秋》等经典,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从浩大

的孔子精神,到鱼与茶与酒咏叹古人之志,最后落到几篇谈闲

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

李敬泽介绍,之所以将新书定名为《咏而归》,源自《论

语》中一段著名的记载,人们可从中领略到古人在精神上真

正的风采和风姿,以及活泼、自由的风貌。这亦是李敬泽所欣

赏和向往的。在《咏而归》里,他想要与读者分享的是,从春

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佛经、饮酒等等,阅

读经典也是一个“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过程,可以

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

《不可思议的朋友》是以自闭症为题材的绘本,讲述了一

个平实、动人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日本淡路岛发生的真实故事,

主人公小安是一名自闭症儿童,在上幼儿园时期,他结识了好

朋友太田佑介,两个人从一开始见面时的紧张、不知所措到最

后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甚至在小安被人欺负时佑介为他打抱

不平,二人的友情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29岁时的今天。

自闭症患者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语言表达有困

难,情绪控制上也常常出现问题,这可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一

些麻烦。但作者呼吁我们要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他们身上

有着单纯和可爱的一面。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关注自

闭症患者,了解他们,进而关爱他们。

《不可思议的朋友》

[日]田岛征彦 /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版

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这些

响当当的大人物,在现实生活里有没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呢?保

罗·约翰逊的这本《知识分子》就是将他们头顶的光环抛开,审视

和观察这些人。透过五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道德、对亲友的态

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

(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约翰逊串起四处散落的史料,以此为

据,揭露了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声名背后不为人知的私生活……

作者一点点揭开一些潜藏进历史褶皱的人性阴暗面,目的或许

不是彻底颠覆他们的公众形象,而是使人看见更丰满、更复杂的

人性。全书的最后一句写道:“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

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

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而认清这些人也有灵魂之

恶,是一次祛魅的过程,也在警醒我们:不必轻易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