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lesc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1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研究 Adolesc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Feb-2022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研究

Adolesc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謝誌

沒想到回到母校進修的兩年時光過得如此飛快回想起兩年前剛

從教育職場回到學生身分的我對於研究所學問的探索充滿了渴望及惶

恐一切的學習歷程至今都還歷歷在目一路上最感謝的就是從大學

時期就給予我諸多關心及學習機會的如萍老師在課堂上無論是對專

業知識的鑽研對教學品質的堅持以及對學生的愛護都是讓同樣從事

教育工作的我予以敬佩及學習的在研究工作上老師總是包容資質

駑鈍的我在我遇到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時總能耐心地慢慢引導帶領

我思考並且不辭辛勞地協助論文修改老師是最好的榜樣最溫暖的

大家長對老師的感謝實在難以用紙筆言喻

此外感謝口試委員鄭淑子老師以及柯澍馨老師在論文撰寫期間不

斷地被我打擾卻總是耐心並且和氣地給予回應在口試時又能給我詳

細又明確的指導及建議使這份論文更臻於完整及嚴謹讓我十分感恩

於心

在系上學習期間要特別感謝周麗端老師黃迺毓老師魏秀珍老

師楊翠竹老師及歐貴英老師在課業上的教導以及生活上的關心讓

我對研究領域有更多的瞭解及興趣感謝特教系陳心怡老師以及心輔系

林正昌老師陳柏熹老師在統計上的解惑讓我對量化研究有更深一層

的認識

在學習過程中亦要感謝帶領我進入 216 研究室的則凡學姊以及

在 216研究室一同學習玩樂的亞寧學姊秋華學姊秉珊學姊芝麻

惠芝秭翊小目庭蓁怡文羽帆先豪柏亨艾薇子晴還

有在問卷發放上給予協助的嘉芳學姊及瑞婷學姊就讀研究所期間在

216和大家一起工作談心是最美好的回憶感謝你們感謝班上同學

郁阡韻茹禹菱孟鴻芳渏婉紋以及一路上互相扶持同甘共

苦的好夥伴怡臻和大家一起學習聚會出遊的愉快時光亦是課業

辛苦之餘最讓人期待及享受的片段

在論文撰寫期間感謝大學同學玥含榕真蛙蛙菀榆小蔡及

實習同事瑞瑀在問卷發放時義不容辭地大力協助大學學妹怡嵐在平日

找我一起用功拚論文一起聊天紓解壓力研究所學妹貝俞婷儀在口

試時的全力幫助感謝昕韻手語社好友林俐和建智在我挫折難過時不

斷地鼓勵支持我並且協助做論文英文摘要的修正慧瑜家鈞源

美金味伊伶在我研究所念書及問卷發放期間給我許多的建議及幫

助還要感謝每位協助施測的高中職老師因為你們我的論文才得以

完成

感謝我未來的老公嘉浩從我考教甄當老師考研究所到論文撰

寫期間包容我的執著與任性無怨無悔地陪伴我給我最安心的依靠

鼓勵及幫助研究所學業的完成亦代表著我更有信心好好經營我們未

來的家庭

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姊姊姊夫以及小昱樺每當

我感到壓力沉重時到你們家坐坐聊聊天和小昱樺玩樂最能讓我

放鬆心情感謝我親愛的爸媽全力支持我留職停薪在學業上衝刺讓

我的生活無虞並且無後顧之憂地用心撰寫論文完成學位

兩年的學習過程讓我收穫豐富也讓我對教育家庭生活及生命

有更多的思考及啟發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一路上給予協助及支持的家

人好同事好朋友們我期許自己帶著這兩年所裝備的知識能力以

及你們給我的生命力量繼續回到教育現場幫助更多人期望自己能

將理論化為實務將夢想化為真實

莉婷 謹誌於 20120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

期待三者之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臺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 1300份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就同居態度的各面向來看青少

年對「以同居作為試婚」之認同程度較高對於「以同居取代婚

姻」認同程度最低

二 男性高職學生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元以

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不和諧低家庭社經地位者對於同居的認同程度較高

三 約六成青少年將來想要結婚相較之下男性高中學生有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者對進入婚姻的期待較高

四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態度之不

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

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認同「以同居試婚」程度越高則婚姻期待

越高男性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越認同「同居可使兩人的關係

更親密」越期待進入婚姻另一方面高中生知覺父母婚姻

關係和諧者愈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愈期待進入結婚

關鍵字青少年高中生同居態度婚姻期待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adolescentsrsquo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300 valid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in the study hold an impartial

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While there is greater acceptance of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idea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acceptance

2 Cohabitation finds greater acceptance among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 famil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 not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1001 NT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disharmonious or one of whose parents is deceased

3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subject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There is

higher preference for marriage among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or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4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fluence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and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regard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enhances intimacy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the

less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dolesc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謝誌

沒想到回到母校進修的兩年時光過得如此飛快回想起兩年前剛

從教育職場回到學生身分的我對於研究所學問的探索充滿了渴望及惶

恐一切的學習歷程至今都還歷歷在目一路上最感謝的就是從大學

時期就給予我諸多關心及學習機會的如萍老師在課堂上無論是對專

業知識的鑽研對教學品質的堅持以及對學生的愛護都是讓同樣從事

教育工作的我予以敬佩及學習的在研究工作上老師總是包容資質

駑鈍的我在我遇到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時總能耐心地慢慢引導帶領

我思考並且不辭辛勞地協助論文修改老師是最好的榜樣最溫暖的

大家長對老師的感謝實在難以用紙筆言喻

此外感謝口試委員鄭淑子老師以及柯澍馨老師在論文撰寫期間不

斷地被我打擾卻總是耐心並且和氣地給予回應在口試時又能給我詳

細又明確的指導及建議使這份論文更臻於完整及嚴謹讓我十分感恩

於心

在系上學習期間要特別感謝周麗端老師黃迺毓老師魏秀珍老

師楊翠竹老師及歐貴英老師在課業上的教導以及生活上的關心讓

我對研究領域有更多的瞭解及興趣感謝特教系陳心怡老師以及心輔系

林正昌老師陳柏熹老師在統計上的解惑讓我對量化研究有更深一層

的認識

在學習過程中亦要感謝帶領我進入 216 研究室的則凡學姊以及

在 216研究室一同學習玩樂的亞寧學姊秋華學姊秉珊學姊芝麻

惠芝秭翊小目庭蓁怡文羽帆先豪柏亨艾薇子晴還

有在問卷發放上給予協助的嘉芳學姊及瑞婷學姊就讀研究所期間在

216和大家一起工作談心是最美好的回憶感謝你們感謝班上同學

郁阡韻茹禹菱孟鴻芳渏婉紋以及一路上互相扶持同甘共

苦的好夥伴怡臻和大家一起學習聚會出遊的愉快時光亦是課業

辛苦之餘最讓人期待及享受的片段

在論文撰寫期間感謝大學同學玥含榕真蛙蛙菀榆小蔡及

實習同事瑞瑀在問卷發放時義不容辭地大力協助大學學妹怡嵐在平日

找我一起用功拚論文一起聊天紓解壓力研究所學妹貝俞婷儀在口

試時的全力幫助感謝昕韻手語社好友林俐和建智在我挫折難過時不

斷地鼓勵支持我並且協助做論文英文摘要的修正慧瑜家鈞源

美金味伊伶在我研究所念書及問卷發放期間給我許多的建議及幫

助還要感謝每位協助施測的高中職老師因為你們我的論文才得以

完成

感謝我未來的老公嘉浩從我考教甄當老師考研究所到論文撰

寫期間包容我的執著與任性無怨無悔地陪伴我給我最安心的依靠

鼓勵及幫助研究所學業的完成亦代表著我更有信心好好經營我們未

來的家庭

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姊姊姊夫以及小昱樺每當

我感到壓力沉重時到你們家坐坐聊聊天和小昱樺玩樂最能讓我

放鬆心情感謝我親愛的爸媽全力支持我留職停薪在學業上衝刺讓

我的生活無虞並且無後顧之憂地用心撰寫論文完成學位

兩年的學習過程讓我收穫豐富也讓我對教育家庭生活及生命

有更多的思考及啟發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一路上給予協助及支持的家

人好同事好朋友們我期許自己帶著這兩年所裝備的知識能力以

及你們給我的生命力量繼續回到教育現場幫助更多人期望自己能

將理論化為實務將夢想化為真實

莉婷 謹誌於 20120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

期待三者之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臺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 1300份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就同居態度的各面向來看青少

年對「以同居作為試婚」之認同程度較高對於「以同居取代婚

姻」認同程度最低

二 男性高職學生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元以

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不和諧低家庭社經地位者對於同居的認同程度較高

三 約六成青少年將來想要結婚相較之下男性高中學生有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者對進入婚姻的期待較高

四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態度之不

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

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認同「以同居試婚」程度越高則婚姻期待

越高男性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越認同「同居可使兩人的關係

更親密」越期待進入婚姻另一方面高中生知覺父母婚姻

關係和諧者愈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愈期待進入結婚

關鍵字青少年高中生同居態度婚姻期待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adolescentsrsquo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300 valid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in the study hold an impartial

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While there is greater acceptance of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idea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acceptance

2 Cohabitation finds greater acceptance among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 famil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 not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1001 NT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disharmonious or one of whose parents is deceased

3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subject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There is

higher preference for marriage among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or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4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fluence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and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regard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enhances intimacy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the

less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dolesc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苦的好夥伴怡臻和大家一起學習聚會出遊的愉快時光亦是課業

辛苦之餘最讓人期待及享受的片段

在論文撰寫期間感謝大學同學玥含榕真蛙蛙菀榆小蔡及

實習同事瑞瑀在問卷發放時義不容辭地大力協助大學學妹怡嵐在平日

找我一起用功拚論文一起聊天紓解壓力研究所學妹貝俞婷儀在口

試時的全力幫助感謝昕韻手語社好友林俐和建智在我挫折難過時不

斷地鼓勵支持我並且協助做論文英文摘要的修正慧瑜家鈞源

美金味伊伶在我研究所念書及問卷發放期間給我許多的建議及幫

助還要感謝每位協助施測的高中職老師因為你們我的論文才得以

完成

感謝我未來的老公嘉浩從我考教甄當老師考研究所到論文撰

寫期間包容我的執著與任性無怨無悔地陪伴我給我最安心的依靠

鼓勵及幫助研究所學業的完成亦代表著我更有信心好好經營我們未

來的家庭

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姊姊姊夫以及小昱樺每當

我感到壓力沉重時到你們家坐坐聊聊天和小昱樺玩樂最能讓我

放鬆心情感謝我親愛的爸媽全力支持我留職停薪在學業上衝刺讓

我的生活無虞並且無後顧之憂地用心撰寫論文完成學位

兩年的學習過程讓我收穫豐富也讓我對教育家庭生活及生命

有更多的思考及啟發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一路上給予協助及支持的家

人好同事好朋友們我期許自己帶著這兩年所裝備的知識能力以

及你們給我的生命力量繼續回到教育現場幫助更多人期望自己能

將理論化為實務將夢想化為真實

莉婷 謹誌於 20120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

期待三者之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臺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 1300份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就同居態度的各面向來看青少

年對「以同居作為試婚」之認同程度較高對於「以同居取代婚

姻」認同程度最低

二 男性高職學生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元以

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不和諧低家庭社經地位者對於同居的認同程度較高

三 約六成青少年將來想要結婚相較之下男性高中學生有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者對進入婚姻的期待較高

四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態度之不

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

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認同「以同居試婚」程度越高則婚姻期待

越高男性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越認同「同居可使兩人的關係

更親密」越期待進入婚姻另一方面高中生知覺父母婚姻

關係和諧者愈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愈期待進入結婚

關鍵字青少年高中生同居態度婚姻期待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adolescentsrsquo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300 valid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in the study hold an impartial

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While there is greater acceptance of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idea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acceptance

2 Cohabitation finds greater acceptance among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 famil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 not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1001 NT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disharmonious or one of whose parents is deceased

3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subject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There is

higher preference for marriage among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or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4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fluence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and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regard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enhances intimacy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the

less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dolesc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

期待三者之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臺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 1300份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就同居態度的各面向來看青少

年對「以同居作為試婚」之認同程度較高對於「以同居取代婚

姻」認同程度最低

二 男性高職學生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元以

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不和諧低家庭社經地位者對於同居的認同程度較高

三 約六成青少年將來想要結婚相較之下男性高中學生有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者對進入婚姻的期待較高

四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態度之不

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

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認同「以同居試婚」程度越高則婚姻期待

越高男性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越認同「同居可使兩人的關係

更親密」越期待進入婚姻另一方面高中生知覺父母婚姻

關係和諧者愈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愈期待進入結婚

關鍵字青少年高中生同居態度婚姻期待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adolescentsrsquo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300 valid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in the study hold an impartial

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While there is greater acceptance of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idea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acceptance

2 Cohabitation finds greater acceptance among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 famil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 not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1001 NT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disharmonious or one of whose parents is deceased

3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subject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There is

higher preference for marriage among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or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4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fluence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and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regard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enhances intimacy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the

less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dolesc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adolescentsrsquo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300 valid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in the study hold an impartial

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While there is greater acceptance of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idea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acceptance

2 Cohabitation finds greater acceptance among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 famil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 not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1001 NT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disharmonious or one of whose parents is deceased

3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subject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There is

higher preference for marriage among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or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4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fluence their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a monthly allowance of more than 2001 dollars and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regard cohabitation as trial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or ma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a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enhances intimacy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ider their parentsrsquo relationship to be harmonious the

less they agree that cohabitation can substitute for marriage the more they

would want to mar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dolesc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expectations of marriage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6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25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6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預試問卷 11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14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ii

表目錄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1975-1990年) 7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8

表 2-1-3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16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18

表 3-3-1 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40

表 3-3-2 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41

表 3-4-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45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47

表 3-4-3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50

表 3-4-4 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51

表 4-1-1 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 62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 63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66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 73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 74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77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

用摘要表 84

圖目錄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轉變人們對於婚姻與家庭的

認知及想法與過去已逐漸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主計處公布的統計

資料顯示至 2010 年底正值婚育期之 25 至 34 歲男女性未婚率分

別為 691及 530較十年前分別增加 173 及 192 個百分點遲

婚或不婚的態勢明顯然而在 15歲以上結過婚的人口中男女性

離婚分別佔 68及 74則較十年前分別上升 28及 3個百分點(行

政院主計處2011)由此可知過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

姻是一輩子的事」等觀念似乎已出現了改變

伴隨著人們對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家庭型態日趨多元有關

同居的議題亦受到關注Dewevre-Fourcade(1989)提出「同居」一詞源

自於拉丁語 cum cubare即與人同床之意可從兩方面解釋該詞語

從廣義來講同居即為維持情人雙方固定的性關係但未必同時成立

共同的家庭狹義而言同居男女就如同已婚夫婦生活在一起但並

未完成結婚的手續(許連高譯1991)研究發現部分選擇同居的未

婚者是因為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再加上本身帶有自由或享樂主義的

性格不想被婚姻所約束因而選擇同居(Knox Zusman Snell amp Cooper

1999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2007)而另一部分選擇未婚同居

的人並非不想進入婚姻反而是因為期待走入婚姻生活但有感於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2

現今離婚率上升擔心婚姻關係太脆弱對婚姻生活充滿不確定感

故想先同居以便瞭解兩人是否適合共同生活(Bumpass 1990)由上述

可知形成未婚同居的原因複雜在遲婚與不婚的趨勢下究竟未婚

者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又是否會受同居態度所影響均是研究

者所欲探究的

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改變也逐漸影響至我們的下一代根據臺北

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公布的「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

析」報告中發現有 5 成 8 的 12 至 18 歲青少年同意婚前性行為有

高達 8成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居行為這些正處於剛脫離需大人保護

準備過渡至成人期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容易受家庭與社會環境之影

響然而現今社會對兩性交往以及性觀念的態度開放青少年將來

是否還想進入終生承諾的婚姻生活值得關注

目前我國高中及高職課綱在家政公民與社會以及健康與護理三

個科目中都可見兩性交往與擇偶婚姻及家庭的相關內涵(教育部

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本研究擬以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同居之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是否影

響其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期待期望藉研究之發現對於教育及相關政

策提出具體建議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同居所抱持的態度及對婚姻之期待

並進一步分析「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具體而言本研

究目的如下

一 發展「同居態度量表」並探討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婚姻

期待」

二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的影響

三 分析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

四 探討「同居態度」在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以及對婚姻之期待分別為何

二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同居的態度

三 青少年之「個人及家庭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

四 「同居態度」是否在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

姻期待」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定義本研究範圍茲將本研究提及之專有名詞說明如下

壹青少年(Adolescents)

張春興(2006)之《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所下的定義為

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而依據我國《少年事件

處理法》第二條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二條之規定

所稱少年者為 12歲以上未滿 18歲之人

由上述可知從心理學及法律層面而言「青少年」所指的範圍大

致為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於 2007年對全臺北市國

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做的抽樣調查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

生有過戀愛經驗(臺北市衛生局2008)再加上高中職學生之身心發

展已漸趨於成人對兩性交往或婚姻等議題會有較多的思考因此

本研究對象將以 100 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地區公私立高中職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為主其年齡多介於 15至 18歲之間

貳同居態度(Attitude toward Cohabitation)

所謂「同居」其定義很多元本研究之「同居」在此意指一對異

性伴侶在未進入婚姻的情況下共同居住且生活在一起(Newcomb

2008 Wu amp Schimmele 2003)換言之是一種「未婚同居」的狀態

而「同居態度」指對於與異性伴侶未婚同居之主觀看法及感受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5

本研究參考 Bumpass Sweet 及 Cherlin(1991)李雅文(2004)

簡維昌(2009)等研究再綜合文獻探討所得以四個面向「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測量「同居態度」個

人在某一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對此同居面向愈趨於贊同四個分

量表加總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對整體同居態度愈趨於贊同

參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

俞國良(1999)認為「期待」是一種變化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

對外界訊息反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進而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

量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係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

關婚姻的各種性質或特徵進而建立其對未來婚姻之行為傾向(陳素

琴2000賴佳玲2007)

本研究參考 Crissey(2005)採用「全美青少年健康縱貫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中有關婚姻期待的

題項加以改編以瞭解青少年對於未來是否會想進入婚姻的傾向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章將探討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的結

果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共分成以下三節呈現第一節為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第二節為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第三節為青少

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第一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節擬就同居之現況與成因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以及

影響同居態度之相關因素加以分析

壹同居之現況與成因

一同居現況

在 1960年代之前「未婚同居」並非普遍的現象約在 1960年代

後期到 1970年代西方國家由於離婚率上升隨後婚前性行為未婚

同居未婚生子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Nazio 2008 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而未婚同居更被視為一種新的居住方式對許

多人而言婚姻不再被認為是與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之必要條件

(Sussman Steinmetz amp Peterson 1999)在 1980至 1990年過去研究

也發現年輕人對未婚同居的接受度增加(Thornton amp Young-DeMarco

2001)未婚同居的人口比例也呈現逐漸增加的情形更因此影響到結

婚人口(Prinz 1995)以瑞典為例介於 25-39 歲之適婚年齡的女性於

1975 年只有 104處於同居689為已婚207為單身至 1990

7

年處於同居狀態之女性增加為 208只有 510為已婚約有 282

為單身(見表 2-1-1)

表 2-1-1瑞典女性同居結婚與單身人口之比例 (1975-1990年)

人口比例() 年齡層(歲) 1975 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同居人口

15-24 204 187 187 180

25-39 104 164 220 208

40-59 29 45 69 76

結婚人口

15-24 130 69 46 54

25-39 689 608 523 510

40-59 765 739 703 681

單身人口

15-24 666 743 767 766

25-39 207 228 257 282

40-59 205 216 228 243

資料來源修改自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p123)

by C Prinz 1995 Hants England Avebury

相同地根據 Saluter(1994)以及 Simmons 與 OrsquoConnell(2003)的研

究也發現美國地區的同居人口在 1950年代約有五萬人到 2000 年

已有六百萬人增加速度十分地快(引自 Benokraitis 2005)

有關歐洲地區的研究報告則顯示在 1960年代早期歐洲的同居人

口也不多時至 2000年除了南歐的同居人口依舊維持少數外歐洲

各地區發展出三種同居趨勢第一種以西德及荷蘭為例視同居為進

入婚姻的前導機制伴侶在婚前同居一旦有小孩後大多就會選擇

結婚第二種則將同居視為婚姻的另一種選擇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婚

外生子東德奧地利法國英國芬蘭以及挪威等國皆屬於該種

情形第三種則對同居與婚姻的看法幾乎無異甚至有了孩子後伴

8

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結婚由於沒有任何強制的規定大多的同居

伴侶並不會進入婚姻丹麥及瑞典即是如此(Nazio 2008)瑞典政府更

於 1980年代立法同意同居伴侶應與結婚的伴侶享有一樣的權利其他

的歐洲國家也逐漸跟進(Prinz 1995)

我國行政院主計處雖缺乏對全國男女性同居現況之統計資料但

曾於 2003 年 4 月 29 日的國情統計通報資料中針對「主要國家女性

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作專題分析(見表 2-1-2)發現西方各國在 1990

年代女性的同居人口比率頗高其中瑞典紐西蘭法國的 20-24

歲女性同居比率均逾六成分別為 7767及 63而加拿大亦高

達 46隨年齡增加同居比率下降(行政院主計處2003)

表 2-1-2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女性同居比率()① 非婚生子女比率() 每百活嬰墮胎數(次)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1990 19941998 1989 19961997

中華民國 27 58 56 21 36 456 247

日本 hellip hellip hellip 1 hellip 374 283

美國 hellip hellip hellip 28 32 346 306

加拿大 46 24 16 23 37 hellip 320

紐西蘭 67 30 19 34 41 149 208

法國 63 33 18 30 40 hellip hellip

荷蘭 57 33 14 11 21 hellip hellip

瑞典 77 43 33 47 55 284 347

愛沙尼亞 33 19 14 27 52 116 152

拉脫維亞 20 16 9 17 35 126 116

匈牙利 13 5 5 13 25 88 90

附註①指有偶人口中同居者比率我國係利用 2000 年人力資源及戶籍登記 15

歲以上女性有偶人口相關資料估算而得加拿大為 19881990 年資料其餘各國為

19921996 年期間某一年所獲得的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3)

9

相較於西方國家臺灣的女性同居比率較低20-24歲女性同居比

率約為 2725-29歲約為 5830-34歲約為 56(行政院主計處

2003)而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民國 70年後出生)與 Y世代

(民國 53 年至 69 年間出生)的同居經驗則發現未婚而有同居經驗

者佔 222此外根據 2011年 10月的新聞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

聯盟發表的問卷報告顯示臺灣地區有 83民眾表示身邊有親友同

居但其中近七成的人選擇向親友隱瞞同居事實(李晏如2011)

陳香仁(2001)則對同樣位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之同居生活作研究

也發現在 1997 年日本 25-34 歲男女的同居比例約為 5-7但

RaymoIwasawa 與 Bumpass(2009)對日本同居情形的研究則推測了日

本同居比率有逐漸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社會

環境雖存有差別但未婚同居之增加儼然已成為一種共同趨勢

二青少年之同居現況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同居現況Prinz(1995)統整歐洲各國於 1975 年

至 1990 年之同居現況調查整理出 1985 年女性在各年齡層之同居情

形發現在十個歐洲國家中以女性同居人口與女性同居及結婚人口

相比就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荷蘭英國

奧地利)之 15-19 歲女性青少年有高於 45處於未婚同居而此潮流

隨著時代更迭人數比例愈來愈高但隨著年紀愈長同居人數比例

10

漸減Bumpass et al(1991)分析過去的研究則發現1985年的美國20

歲之前的女性同居人口比例約為 33相較於歐洲各國美國大多數

的同居人口是為已離婚而不想再婚的人其年齡多介於 30 歲至 40 歲

之間(Benokraitis 2005)

在國內柯澍馨及何嘉雯(2004)以新北市與臺北市十一所私立

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有 18曾有過與異性同居經驗李雅惠

(2006)以全臺公私立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則發現有 8的大學生有

過異性同居經驗由上述可知未婚同居不再只是適婚年齡民眾之選

擇剛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大學生亦出現以同居取代過去單純的男女

交往而大學即為高中生的下一個升學階段故瞭解其對同居的看法

極為重要

三同居的成因

至於人們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

究大致可分為考量個人需求以及受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之影響兩大

類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個人立場之考量

1想長時間和對方相處

李雅惠(2006)針對有同居經驗的大學生做調查發現臺灣大學

生最主要決定同居之原因即希望能與對方相處的時間更長西方的研

11

究則發現有些人對於另一半會過度的依賴想時時刻刻和另一半在一

起因無法獨立生活而同居(Ridley Peterman amp Avery 1978)

2便利性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可省去在外約會的麻煩也更易於發生性關

係男方還可透過同居得到女方在家務上的照顧 (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3經濟考量

有住屋需求或為了節省房租及生活開銷而住在一起(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Sassler 2004)

4尋求解放或是想要獨立

有些從保守信仰環境中長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藉著同居得

到性解放(Ridley et al 1978)並證明自己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Sassler

2004)

5試婚

大多以結婚為前提而同居的伴侶將同居視為一種婚姻的測試

住在一起是為了感受彼此是否合適把同居當作是從單身到結婚的一

種轉換(張斌譯2005Benokraiti 2005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

6替代「單身」或「婚姻」的選擇

雖然同居看似婚姻生活但和結婚還是有所差異有些男女情侶

12

有長期的承諾兩人有心在一起但因種種因素不想進入婚姻而以

同居代替具有約束力的婚姻生活(Benokraiti 2005 Macklin 1983 Wu amp

Schimmele 2003)此外同居較不像結了婚的配偶會有生育的壓力

也較不需要參加對方的家族活動或是有財產歸屬的問題故有些不

想單身又逃避婚姻生活的人會因此選擇同居(Wu amp Schimmele

2003)

(二) 社會環境之影響

1女權主義之興起

Prinz (1995)在《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一書中提出由於

近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在職場及家庭的地位已不復以往的弱

勢對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開始產生變化像是晚婚生育率降低離

婚及未婚同居的增加陳香仁(2001)的研究也發現日本很多女性

選擇同居的主要動機在於想抗拒日本法律之「夫婦同姓」制度

2社會風氣逐漸開放

未婚而同居在過去是不被社會大眾所允許的但過去阻止未婚同

居的社會環境父母及宗教等影響如今已減弱(張斌譯200538)

過去研究也顯示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子女是否選擇同居而現在

愈來愈多父母認為同居是可行的(Benokraiti 2005)

13

3受教育年限延長初婚延遲

由於教育逐漸普及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增多時間增長

初婚的年齡也逐漸提高當屆齡適婚身邊又有情感依附的對象時

容易因經濟尚未獨立無法立即結婚而選擇以同居方式來滿足其生

心理需求(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整體而言促使民眾選擇未婚同居的原因很多選擇同居的人

也可能同時考量多項因素個人價值觀成長環境及社會風氣之轉變

皆可能影響民眾對「同居」的看法及接受度故有關同居成因之探討

亦為本研究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參考基礎

14

貳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一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

由前述同居之現況可知同居約自 1960至 1970年代起逐漸盛行

有鑑於此國外學者於 1970年代開始即出現對同居態度之相關調查

及研究Trost (1978)調查瑞典 18歲以上之民眾對同居及結婚是否可享

有相同權利之看法而後學者 Bumpass et al (1991)關注同居在結婚

率降低的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利用 NSFH(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的資料對 35歲以下的同居者做同居態度的

調查分別列出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六項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

伴侶同居的原因七項讓研究對象以 7 點量表填答之結果發現這些

有同居經驗的男女有一半以上皆認為「同居可讓情侶在婚前確認彼

此是否合適」是最重要的其次為「同居可一起分擔生活開銷」Bumpass

et al (1991)對同居態度的調查是為瞭解同居者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

然而在國外接續較多的同居態度調查皆是以單題詢問對於同居之

贊成度藉此來表示民眾之同居態度而依不同的研究對象及不同的

研究目的呈現 (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

此外ManningLongmore 與 Giordan(2007)則主要對青少年的同

居行為意向感到好奇其詢問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 7911年級的

學生未來是否會想與異性伴侶同居

15

綜合上述可知國外的同居態度測量意涵與題項內容會因受試對

象以及研究目的而不盡相同

相較於國外在我國同居態度的研究早期多是將其包含於「婚姻

與家庭生活態度」的研究中(如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同

居態度只是其眾多測量面向中的其中一項分析其量表發現題項旨

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婚前同居的感受及評價較類似 Bumpass et al (1991)

的同居態度研究而後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以及簡維昌

(2009)對同居態度的測量皆是參考前述學者之題項再加以改編

以符合其研究目的並加入了更多對同居之認知感受評價與行為

意向之題項而除了簡維昌(2009)曾以態度成分之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向三個面向施測外其餘皆未有明確的面向

二同居態度之意涵

由上述分析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歷程可知過去有關「同居態度」

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說法一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對同居的

贊成度(如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而另一部分學

者則認為同居態度應包括對同居的看法感受評價及行為意向(如

李雅文2004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簡維

昌2009Bumpass et al 1991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2007 Trost

16

1978)而在統整上述研究之同居態度的測量工具後研究者將分別歸

納出各量表中對同居態度的概念與意涵並以其為參考基礎將重新

發展測量面向以及為面向命名以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有關國內

外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研究者將之整理於表 2-1-3

表 2-1-3 同居態度測量之發展與意涵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外

1978 Trost 18 至 70歲瑞典民眾

同居與婚姻之權利問題 1974年個人面訪資料

1991

Bumpas

Sweet

amp Cherlin

美國 35 歲以下的同居者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同居的社會壓力

5 確認彼此合適

1987-1988年 NSFH

2005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

間縱貫研究

於子代 18

23 及 31歲時

對子代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Intergenerational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07 Williams

Kabamalan

amp Ogena

菲律賓 15-27

歲的民眾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2002年 Young Adult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Study

2007

Manning

Longmore

amp Giordano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7911年級學生

同居之行為意向 美國俄亥俄州托利多市青少年關係調查

2007 Cunningham

amp Thornton

美國親子代間 縱 貫 研究於子代1823 及 31

歲時施測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1962-1993年 IPSPC

(親子代間縱貫調查)

2010 Willoughby

amp Carroll

美國 18-21歲未婚也未同居之成人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未來有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Researching Emerging

Adults Developmental

Years

(續下頁)

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代 作者 對象 意涵 測量工具

國內

1994 林淑貞

臺灣北中南三區大學生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同居之評價

4 同居之好處

5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6 未婚生子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包括同居態度題項

1995 單懷聖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

1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2 試婚同居

3 無法律約束之性生活

4 為便利而同居

5 同居之法律保障

6 同居之評價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自行設計出「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

調查問卷」其中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量表」中有同居態度題項

2004 李雅文 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

1 試婚同居

2 替代婚姻而同居

3 為便利而同居

4 同居之好處

5 同居之行為意向

6 同居之法律保障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6 李雅惠 全臺大學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比較同居與婚姻

3 同居的社會壓力

4 同居之評價

5 同居之好處

6 未計畫結婚而同居之贊成度

7 經濟因素而同居

8 親密相愛而同居

9 試婚而同居

10 替代婚姻而同居

11 學習相處而同居

參考多位學者之研究改編而成

2009 簡維昌

不同世代未婚 者 (X 世代民 53-69

年出生Y世代民 70 年之後出生)

1 比較同居與約會

2 親密相愛而同居

3 經濟因素而同居

4 預備結婚而同居

5 試婚同居

6 同居的好處

參考李雅惠(2006)之「同居態度」量表並加以編

18

除參考上表中眾多學者對同居態度之研究外研究者亦發現黃德

祥(2000)於《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中曾針對當代青少年之同居

情形有所論述其認為當代青少年同居的原因大致是為了便利性(包

括方便約會與節省開銷)彼此關係親密為預備結婚做準備認為同

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以及替代婚姻雖其並未進行實證研究但因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且經研究者分析過去學者們在同居態度的測量

工具上有眾多題項與黃德祥(2000)所描述之概念相近因此本

研究在考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以及參考過去學者之施測工具以及黃德

祥(2000)的論述後將「同居態度」歸納為六個面向「試婚」「社

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各

面向之意涵如表 2-1-4

表 2-1-4 本研究同居態度測量面向與意涵(預試問卷編制基礎)

面向 意涵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是婚姻生活

的體驗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眾對同居之

觀感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參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

過去學者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

的因素有關(張春興2006)而分析過去研究也發現背景因素影響

甚大以下將其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惟因探討青少年

同居態度的相關因素有限故亦加入成人之同居態度研究將其統整

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Williams et al (2007)對菲律賓 15至 27歲之民眾作婚姻及同居態度

的調查發現男性較贊同同居而 Manning et al(2007)研究美國俄亥俄

州托利多市 7 年級9 年級以及 11 年級青少年之關係調查其研究資

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進入同居生活Kasearu(2010)以 336 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男性較女性傾向同居在國內單懷聖(1995)

調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林淑貞(1994)李雅惠

(2006)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同居態度及柯澍馨與何嘉雯(2004)

調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學生同居行為鍾宜吟與蔡明璋(2008)分析民

國 90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二次之研究問卷 I的資

料以及簡維昌(2009)調查 X世代與 Y世代民眾的同居態度及同居

經驗亦有相同結論而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從美國一

份 1976 至 1998 年之縱貫研究的調查中卻發現年輕女性對未婚同居

20

的接受度增加進一步分析並得出 1980 至 1990 年在同居態度的

測量上高中女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男生但 1997至 1998 年

則是高中男生對同居的支持度高於高中女生可見雖多數年輕女性同

居者容易因同居而懷孕但可能因其他因素使其開始傾向同居生活

但整體而言大多的研究仍顯示男性對同居的態度是較為贊同的

(二)學校類別

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較

高中部青少年贊成婚前同居作者分析該結果可能是由於綜合高中及

進修高中之青少年的課業壓力不若高中部青少年大與異性交往的機

會較多也可能較有經濟自主權因此會去思考同居的議題對同居

也表現出較為贊成的態度而綜合高中介於高中及高職之間惟該研

究結果在就讀高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之同居態度的比較上並未呈現顯

著的差別故研究者欲從本研究中加以探究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許怡文(2011)發展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之「人際交往」教學

方案探討該方案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響研究發現國中八年

級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前後之同居態度有顯著差異在接受教學方案

後學生對同居的態度較趨於不認同而本研究對象為高中職學生

更有可能於學校課程中接受到有關兩性交往或擇偶與婚姻家庭的相

關課程(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故研究者欲瞭解

21

接受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之高中職學生其同居態度是否會較趨於

不認同

(四)宗教信仰

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的研究不少國外大多的研究

均發現有宗教信仰或是常上教堂的人較不贊同婚前同居(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其中Mazzuca(2003)和 Lyons(2004)皆是

以美國 13至 17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單懷聖(1995)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之研究亦發現有宗教信仰者較不贊成同

居行為此與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無論國外或

國內在宗教信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上結果頗為一致均認為有宗

教信仰者較不贊同同居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的調查資料顯示15-24歲青少年有零

用錢可支配者約為 9427其中有 73來自父母或家人供給約 27

來自工作所得可見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大多已有可支配之零用錢

而根據 ClarkbergStolzenberg與 Waite(1995)的研究發現雖然擁有金

錢多寡不會影響 18 至 22 歲男性是否選擇同居但對 18 至 22 歲經濟

能力佳的女性而言較偏好同居為其與伴侶在一起的方式除上述外

國內外幾乎沒有探討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與同居態度的相關研究故

22

研究者欲於本研究中加以瞭解

(六)異性交往情形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顯示從未與異性約會的青少年比起有

異性約會經驗者比較不期待進入同居生活此研究結果與我國學者

單懷聖(1995)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單懷聖(1995)

李雅文(2004)分別研究臺北市及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的同居態度

均發現從未與異性交往之青少年會較不傾向同居林淑貞(1994)李

雅惠(2006)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出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

較傾向同居由上述可知有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可能較認同婚

前同居

二家庭背景因素

除個人背景因素外家庭背景對於個體價值觀建立影響甚鉅以

下就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個體同居

態度的影響討論之

(一)父母婚姻狀況

過去有許多學者研究過父母親之婚姻狀態對個體同居態度之影

響結果如下Johnson(2005) 與 Manning et al(2007)皆以 18歲以下青

少年為研究對象均發現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較不傾向同居但李

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來自雙親家庭之青少年

23

與來自其他家庭結構者相比較傾向同居Bumpass 和 Sweet(1989)

Wolfinger(2005)Benokraitis(2005)以及李雅惠(2006)的研究則發現

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較容易同居對同居之態度會較為贊同而

Cunningham 與 Thornton(2007)以及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則發

現父母離婚的子女較傾向同居而離婚後又再婚之子女又更傾向於

同居此外Johnson(2005)的研究亦指出在同居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因經歷過父母在一段沒有承諾關係的伴侶生活因此對同居的看法較

為贊同並且Johnson(2005)也認為在同居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學習父

母這樣的行為將來也較可能採取同居整體而言雖學者們在該背

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有其不同的看法但較多認為來自離婚

再婚以及同居家庭之子女較傾向同居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林淑貞(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以及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

生所做的研究結果均表示知覺父母經常吵架婚姻不和諧的子女

較為傾向同居或許是因為知覺父母的婚姻不和諧認為同居可試驗

彼此的相處而傾向婚前同居

(三)家庭社經地位

Manning et al(2007)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經濟狀況較

佳教育程度較好的子女較不傾向同居而 Bumpass 和 Sweet(1989)

對同居者的研究也發覺來自低經濟收入家庭的子女較容易選擇同居

24

Wiik(2009)則發現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子女較容易進入同居關係但不

同於前述的研究結果Bumpass 和 Sweet(1989)的研究認為父母親的教

育程度愈高其子女婚前同居的比例愈高其中又以有高教育程度的

父親子女同居的比例最高作者分析是因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能用

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的同居行為綜觀上述國外學者們在父母社經

地位對子女同居態度之影響的看法有所差異而在國內則較缺乏這樣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之再加以與國外研究結果相比較

上述研究皆將同居態度視為一整體概念進行探究但研究者發現

前述諸多學者設計之同居態度題項應可歸納為不同意涵故本研究欲

將同居態度分面向並加以釐清背景變項是否對不同面向之同居態度

有所影響

25

第二節 青少年對婚姻的期待

本節擬就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以及影響婚姻期待之相關因素加

以分析

壹婚姻期待之意涵與測量

過去「婚姻期待(expectation of marriage)」一詞依不同的研究目

的有不同的解釋依心理學辭典對「期待」一詞的說明認為「期

待」是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期認知(溫世頌2006)而本研究所定義的

「婚姻期待」即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知覺到有關婚姻的一切

事項進而預期自己將來是否會結婚然而除了本研究對「婚姻期

待」的定義外過去亦有學者認為「婚姻期待」即意旨對婚姻實際生

活的憧憬(張家伶2009Dillion 2005 Silliman amp Schumm 2004)其

測量工具之內容亦與本研究不同將於下個段落加以分析之

由上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可知由於研究目的的不同其對該

名詞的定義及測量也有所差異以下分別就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

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以及對婚姻生活之憧憬兩種意涵的測量研究做

分析

一將「婚姻期待」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

國內有關探討青少年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的相關研究之題項大多

包含在「婚姻態度」的研究中李閏華(1993)陳素琴(1999)戴

26

靜文(2002)蘇倩雪(2002)李雅文(2004)龔鈴智(2005)以及

林喬瑩(2006)的研究皆是探究有關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的婚姻態

度且對其中「婚姻意向」該面向的定義與本研究的「婚姻期待」

意思相似但題項範圍更廣更強調研究對象對於將來進入婚姻生活

的企圖心而 McGinnis(2003)也認為「期待」不等同「意向」「意向」

則包含了「期待」可見「意向」一詞確實較「期待」為強烈有鑑於

此為符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不使用「婚姻意向」而採用「婚姻期待」

來表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未來是否想結婚

Crissey(2005)研究浪漫關係經驗是否對不同種族之 7-12 年級青少

年的婚姻期待有影響其研究中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

想進入婚姻」該研究在「婚姻期待」之測量上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的面訪問題「你認為

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

二將「婚姻期待」定義為對婚姻生活之憧憬

另一部份之研究將「婚姻期待」聚焦於討論對婚後生活的期待

如 Dillion(2005)研究來自離婚及暴力家庭之大學生對未來婚姻之期

待其使用 Jones 與 Nelson於 1996年編製的「婚姻期待量表」(Marriage

Expectation Scale MES)以測未婚大學生對婚姻生活之協調感公平

感以及親密感並依施測對象的得分高低分成「非真實性理想婚姻

27

期待」「真實性婚姻期待」以及「非真實性悲觀婚姻期待」而 Silliman

及 Schumm(2004)針對青少年的婚姻知覺及對婚前伴侶教育之參與意

願與偏好之研究改編Olson 與 Fournier在1994年所發展的Awareness

of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AWARE)量表內容包括調

適愛與婚姻性角色期待婚姻滿意溝通關係問題衝突

親職及財務等題項主要測量對實際婚姻生活的想法在國內張家

伶(2009)研究高雄縣跨國夫妻之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其以「責任與承諾」「愛與歸屬」及「婚姻的

維持」三面向來測量「婚姻期待」

綜觀前述「婚姻期待」之意涵及測量因不同的目的及對象而有

不同由於本研究考量對象為高中職階段之青少年考量其實際進入

婚姻生活尚有一段差距故不著重於對婚姻生活之評價而採 Crissey

(2005)對「婚姻期待」之定義為「未來是否想進入婚姻」並且不使用

語氣較為強烈的「意向」而採用「期待」一詞

貳影響婚姻期待之因素

相似於同居態度之過去研究在婚姻期待的部分亦有學者們曾

針對影響婚姻期待的相關因素作探討惟針對青少年的分析文獻亦為

有限故將有關其他研究對象的研究一併討論之以下分別就個人背

景變項以及家庭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作探討

28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

Thornton 與 Young-DeMarco(2001)分析 1960 至 1990 年代間美

國民眾對家庭議題態度之趨勢變化其中一份於 1976 至 1998 年對

青少年之調查結果發現於 1990年代晚期大多數的美國高中生未來會

想結婚且該比例從 1976年之後逐漸增加尤其是高中女生認為好

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會想選擇結婚高中男生認同的比例少一些但

也是傾向未來會選擇結婚在國內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

的研究則發現阿美族中學男生對於追求婚姻生活的意願強烈女生

的肯定程度則較男生為低戴靜文(2002)對屏東縣高中職學生龔

鈴智(2005)對高雄縣高職學生以及林喬瑩(2006)對臺南縣高中職

學生之研究結果亦發現男性青少年與女性相比較傾向未來要進入婚

姻陳素琴(2000)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過去學者 Coombs(1991)提出男

性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受益者而女性結婚後可能喪失許多資源故

產生其結果(引自陳素琴2000)是故過去對不同性別之青少年的

婚姻期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再加上時代的改變倡導兩性平等及女

權主義的聲音高漲或許現今較想進入婚姻生活的人不再是過去認

為總以家庭生活為重的女性而是男性

(二)學校類別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的研究均發現高職學生較高中

29

學生認同結婚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單懷聖(1995)分析由於高

中和高職的學校屬性不同對未來規劃也有所差異大多高中學生以

升學為主高職學生畢業後隨即就業或計畫結婚的可能性較大但隨

著時代變遷升學制度及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是否高職學生仍舊較

高中學生期待進入婚姻也是值得探究的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賴佳玲(2007)針對 20 至 40 歲的未婚女性作研究發現有參加

過性別教育課程之未婚女性較傾向進入婚姻故研究者推測有接觸過

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擇偶與婚姻兩性交往等)之青少年的婚

姻期待也會較高但仍需本研究加以證實

(四)宗教信仰

單懷聖(1995)與李雅文(2004)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皆發現

有宗教信仰之青少年較認同婚姻生活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也

發現有較虔誠之宗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保持較高的期待然而

陳素琴(2000)對阿美族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其婚姻態度並不因

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是有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基本上雖陳素琴(2000)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其他學者認為宗教信仰對婚姻之期待有直接的影

響但李雅文(2004)提出無論東方或是西方教義對於婚姻都還是

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也可能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較為認同

對進入婚姻抱有期待

3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Clarkberg et al(1995)從縱貫研究資料中分析金錢是否會對個體於

18至 22歲以及 23至 32歲時決定進入婚姻或同居造成影響結果發

現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之男性其擁有金錢皆較不想結婚對女性

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對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支配的金錢

是否會影響其對婚姻的期待目前尚無相關之研究資料期望能於本

研究中瞭解

(六)異性交往經驗

Manning et al(2007)對 79及 11年級之青少年的婚姻期待研究發

現從未與異性約會者對婚姻的期待較低而林喬瑩(2006)的研

究也認為有過與異性交往經驗的高中生會傾向進入婚姻與李雅文

(2004)的研究結果雷同李雅文(2004)分析因從未與異性交往過

之青少年不若與異性交往過之青少年會去思考未來的婚姻綜合

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可知有與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婚姻期待較高

二家庭背景因素

(一)父母婚姻狀況

Manning et al(2007)的研究認為來自雙親家庭的青少年其婚姻期

待最高來自單親或是父母同居之青少年有較低的婚姻期待而 Crissey

(2005)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男性青少年與來自繼親家庭的女

31

性青少年之婚姻期待較低但陳素琴(2000)將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完

整離異鰥寡及再婚四類以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與婚姻態度的

關係結果卻發現來自父母再婚之阿美族中學生是最傾向進入婚姻

生活的而父母離異者最不傾向進入婚姻由上述可知來自父母

離婚的青少年較不期待結婚但最期待婚姻之青少年的父母婚姻狀

況則無一定論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李閏華(1993)研究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之影響結果

顯示父母婚姻的和諧程度是會影響青少年子女對結婚的意向林喬瑩

(2006)的研究也認為高中職學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親密度愈

高衝突及分離現象愈少其對婚姻的態度愈正向與李雅文(2004)

的研究結果相同而陳素琴(2000)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陳素琴

(2000)之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經常吵架」者其對進入婚姻的意向最

低但「稍有衝突」者較「和諧」者對結婚意向的肯定度高作者分

析就衝突理論而言衝突有時對群體是有正面性的功能端看父母婚

姻有衝突時兩人是如何解決的若能體會衝突的意義不見得會使

其關係不和諧整體而言若父母關係處於時常衝突吵架者其對

進入婚姻的期待也會受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

陳素琴(2000)及李雅文(2006)對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均發

32

現父母之社經地位對其婚姻態度無顯著的影響但 Manning et al

(2007)的研究發現來自父母收入及教育程度較好之青少年子女會有

較高的婚姻期待該研究中亦針對母親的教育程度作分析發覺母親

教育程度低於高中學歷者其子女較不傾向進入婚姻綜合上述研究

結果可知父母之收入及教育程度較佳者其婚姻期待較高原因可

能如同過去學者 Kinnunen 與 Pulkkinen(1998)所說夫妻的社經地位

會影響其婚姻生活及婚姻品質(引自陳素琴2000)因而再進一步影

響子女的婚姻期待

33

第三節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與婚姻期待之關聯

本節擬就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以及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

性兩部分討論之

壹同居與婚姻之相關研究

過去有關同居與婚姻的相關研究有部分討論婚前同居對夫妻的

婚姻滿意度或婚姻品質之影響 (如 Bumpass amp Sweet 1989

Hohmann-Marriott 2006 Raymo et al 2009 Stanley Rhoades amp

Markman 2006 Thomson amp Colella 1992)有部分將研究對象鎖定為正

處於同居關係的同居者探討其是否想進入婚姻(如Brown 2000

Bumpass et al 1991 McGinnis 2003 Oppenheimer 2003 Sassler

2004)此外另有學者討論個體要選擇進入同居關係或是進入婚姻關

係時是否會受其他背景因素的影響(如Clarkberg et al 1995 Wiik

2009)由於同居可說是民眾對婚姻觀念改變後所產生的 (Bumpass

1990)故如同上述眾多學者的研究即為同時討論兩者間的關係

貳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性研究

Kasearu(2010)以336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對未來組成家庭

的想法發現其中有504未來傾向結婚176傾向同居有32並

未表態Manning et al(2007)研究約1300位青少年對同居的期待以及婚

姻的期待發現有大約379的青少年期待循著傳統的模式將來直接

34

結婚有高達502的青少年較希望將來採取先同居後結婚的模式然

而問及是否能接受只同居不結婚時認同之青少年卻不多(64)其研

究結果與國內李雅文(2004)對臺中地區高中職學生之施測結果相似

該研究分別瞭解高中職學生對傳統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同居的態度研

究發現高達78至80之青少年未來想要進入婚姻然而對於同居也

有高於半數抱持贊同之態度其中尤其贊成同居能試驗雙方能否相

處但問及是否同意以同居取代婚姻時卻只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傾

向同意故可推測其對不同目的之同居抱有不一致的態度上述

Manning et al(2007)以及李雅文(2004)的研究結果與Martin Martin

及 Martin(2001)分析過去學者們的觀點提出之看法類似他們指出青

少年並非想用同居取代傳統的婚姻制度反而是希望婚姻更有保障

更穩定因而想先同居但過去研究卻發現先同居再結婚之伴侶

並非能有較好的婚姻(Benokraitis 2005)因為會採取婚前同居的人容

易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對於婚姻生活中的挫折容忍度較低當

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即容易選擇逃避或離婚

至於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關聯為何研究者統整過去的相關研

究文獻發現有關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極少僅簡維

昌(2009)的研究中有提及簡維昌(2009)在對不同世代未婚者之

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之未婚者比起年長世

代之未婚者在對同居及婚姻上都分別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而在測量

35

其同居態度與婚姻態度的相關性時卻發現兩者間並未有顯著的相

關同居態度僅與婚姻態度中的婚姻信念呈正相關與婚姻評價感

受及意向皆無顯著的相關性意指未婚者愈認同同居對婚姻之信念

也保持愈為認同的態度但在與婚姻評價感受及意向上並無太大

的關聯然而因為「同居」的產生導致民眾不再以「婚姻」為情

投意合的雙方唯一共同生活的模式(Sussman et al 1999)學者 Kasearu

(2010)更認為家庭價值的改變促使民眾能接受暫時性的同居關係對

於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漸降低甚至不覺得同居與婚姻有所差別

有鑒於此若能瞭解下個世代mdash青少年在該議題上之想法將能在教

育上使力以建立大眾有關婚姻之正確價值觀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針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對其婚姻期待之影

響作進一步之探討又青少年是否會因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影響其對

婚姻之期待亦為研究者所欲探究故研究者在瞭解同居態度對婚姻

期待之影響上除了觀察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影響外亦將同

居態度分面向進行探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資料來源為林如萍 2012年「高中生婚前教

育計劃」以下依序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

施程序資料處理方法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所示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婚姻期待

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背景變項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學校類別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異性交往經驗

家庭背景變項

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本研究針對研究目的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1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有顯著預測力

1-2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有顯著預

測力

1-3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有顯

著預測力

1-4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有顯

著預測力

1-5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有顯

著預測力

二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有顯著預測力

三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測力

中具有中介作用

3-1 青少年對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預

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2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3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38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4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5 青少年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之預測力中具有中介作用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母群體範圍

本研究以全臺灣(除金馬地區及澎湖縣)就讀高中及高職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2a)的資料顯示

臺灣地區 100 學年度的高中職學生共 763016 人其中高中人數為

399443人高職人數為 363573人人數比例約為 111

貳抽樣與樣本數

根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說法當隨機抽樣時在 3的抽

樣誤差及 97的信賴水準下其母群體為 1000000人時有效樣本應

至少為 1067人再考量廢卷率本研究共發放 1573份問卷

參預試研究對象

Gorsuch(1983)提出進行因素分析時受試樣本總數不得少於 100

人且題項與受試者的比例最好為 15(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故本研究之問卷預試以北部兩所高中學生為施測對象共發出 250 份

問卷回收問卷 207份回收率為 828刪除無效卷 2份得有效卷

205 份回收問卷之有效率為 990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檢驗

其建構效度

40

肆正式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照地區分為北(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新竹市新竹縣)中(包括苗栗縣彰化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

縣)南(包括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東(包

括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四個區域並依地區就學人數進行「分

層比例抽樣」問卷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發放而依照教育部統計處

(2012b)之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高中職平均班級人數約為 40 人

故共發放 39 班依高中職人數比例計算高中發放 21 班高職發放

18 班(如表 3-3-1)共發出 1573 份問卷回收 1507 份問卷回收率

為 9580刪除無效問卷以及具遺漏值之問卷 206份得有效樣本 1300

份有效率為 8626(如表 3-3-2)

表 3-3-1全臺灣高中職學生人數與抽樣班級分配表

高中 高職

總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學生人數

區域

人數比

抽取

班級數

北 184829 9 11 148582 12 8 19

中 86045 4 4 105050 8 5 9

南 107415 5 5 97474 8 4 9

東 21154 1 1 12467 1 1 2

總計 399443 21 363573 18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2a2012b)

41

表 3-3-2預試與正式施測各區發出與收回樣本數

施測

班級數

發出

份數

回收

份數

回收率

()

有效卷

(人)

回收

有效率()

預試 高中 1 2 100 70 70 70 100

高中 2 3 150 137 913 135 985

預試總計 5 250 207 828 205 9903

正式施測 北區高中 1 2 85 84 9882 72 8571

北區高中 2 1 42 37 8810 35 9459

北區高中 3 2 82 80 9756 70 8750

北區高中 4 1 45 42 9333 35 8333

北區高中 5 1 38 38 100 34 8947

北區高中 6 2 72 69 9583 66 9565

北區高中 7 2 93 93 100 75 8065

中區高中 1 2 80 80 100 63 7875

中區高中 2 1 42 40 9524 38 9500

中區高中 3 1 43 43 100 39 9070

南區高中 1 2 82 82 100 76 9268

南區高中 2 2 72 70 9722 55 7857

南區高中 3 1 42 32 7619 25 7813

東區高中 1 1 38 36 9474 33 9167

北區高職 1 2 100 96 96 79 8229

北區高職 2 3 107 100 9346 82 8200

北區高職 3 3 119 100 8403 92 9200

中區高職 1 1 41 40 9756 30 7500

中區高職 2 2 79 75 9494 63 8400

中區高職 3 2 76 76 100 68 8947

南區高職 1 1 40 39 975 33 8462

南區高職 2 1 34 34 100 29 8529

南區高職 3 2 78 78 100 73 9359

東區高職 1 1 43 43 100 35 8140

正式總計 1573 1507 9580 1300 8626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學者對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之相關研究後編

擬問卷為研究工具以進行資料蒐集之工作問卷包括「個人及家庭背

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婚姻期待問卷」三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壹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

「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學校

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以及「異性交往經驗」六部分「家庭背景變項」包括「父母婚姻狀況」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社經地位」三部分說明分別敘述

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包括「男生」和「女生」進行多元迴歸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

項分別編碼 1和 0

(二)學校類別

包括「高中」和「高職」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學校類別轉換

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和 0

(三)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在此所指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包括高中及高職家政課之「擇偶

43

與婚姻」及「性別的人我關係」護理課之「兩性交往」及「婚姻準備」

及公民與社會之「情愛關係與自主」等主題(教育部2010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2011)並於題項中加以說明其選項包括「是」和「否」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分別編碼 1

和 0

(四)宗教信仰

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

教」「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以及「其他」進行多元迴歸時將「佛

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及「其他」合併為「有宗教信仰」並將宗教信仰處理成虛擬變項以

「無宗教信仰」為參照組分別編碼 1和 0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本研究定義之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

交通費)後可使用之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之調查發

現 15-24 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約為 4543 元而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高中職學生年齡範圍在 15 至 18 歲間其可使用之零用錢應比

18 歲以上之青少年來得少且在巫貞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位於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百分之 60以上考量上述本研究將青少年可支配之零用錢之

分類為「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

44

-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分別編碼 1 至 6進行多元迴歸時

將「2001-3000元」「3001-4000元」及「4001元以上」合併為「2001

元以上」並將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處理成虛擬變項分為「無」「1000

元以下」「1001-2000元」「2001元以上」以「無」為參照組

(六)異性交往經驗

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和「從

未交往過」進行多元迴歸時將「目前有男∕女朋友」及「有交往過

目前無男∕女朋友」合併為「有異性交往經驗」「從未交往過」為「無

異性交往經驗」並將異性交往經驗處理成虛擬變項以「無異性交往

經驗」為參照組

二「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包括「已婚」「喪偶」「離婚」「再婚」以及「其他」在統計有

效卷時因勾選「其他」者狀況特殊數量極少故視為廢卷而

進行多元迴歸時將「已婚」及「再婚」合併為「有偶」並將父母婚

姻狀況處理成虛擬變項以「有偶」為參照組

(二)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包括「非常不和諧」「不和諧」「普通」「和諧」以及「非常和

諧」分別編碼 1至 5分數愈高表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愈和諧

45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評定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參考林生傳(2000)依 Hollingshed

於 1975年設計之「兩因素的社經地位指數」(Two Factors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方法再考量我國社會實況後酌予修改而成的計算

方式其計算時同時考量職業等級及教育程度兩者皆採父母較高

之一方為準而後之計算過程如表 3-4-1所示為職業等級指數乘以

「7」教育程度指數乘以「4」此加權合併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

再依此計算結果分為五等級分別為社經地位指數 11至 18為「第

一等級」19至 29為「第二等級」30至 40為「第三等級」41至 51

為「第四等級」52至 55為「第五等級」

本研究進一步將「第一等級」與「第二等級」並列為「低社經地

位」「第三等級」為「中社經地位」「第四等級」與「第五等級」並

列為「高社經地位」分別編碼 1 至 3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將家庭

社經地位轉換成虛擬變項以「高社經地位」作為參照組

表 3-4-1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程度

教育程度

加權值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本研究家庭

社經地位區分

Ⅰ 1x7 Ⅰ 1x4 1x7+1x4=11 Ⅰ(11~18) 低

Ⅱ 2x7 Ⅱ 2x4 2x7+2x4=22 Ⅱ(19~29)

Ⅲ 3x7 Ⅲ 3x4 3x7+3x4=33 Ⅲ(30~40) 中

Ⅳ 4x7 Ⅳ 4x4 4x7+4x4=44 Ⅳ(41~51) 高

Ⅴ 5x7 Ⅴ 5x4 5x7+5x4=55 Ⅴ(52~55)

資料來源參考自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頁 50)高雄市

復文

46

貳同居態度量表

一預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內容在考量研究目的後主要參考 Bumpass et al(1991)李

雅文(2004)以及簡維昌(2009)所編製之測量工具Bumpass et al(1991)

分別設計與異性伴侶同居的原因以及不應在婚前與異性伴侶同居的

原因詢問 35歲以下同居者認為該原因的重要性讓研究對象分別以

7點量表填答之雖研究對象與本研究不相同但考量其部分題項內容

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涵相近且應為青少年可填答故參考之李

雅文(2004)編擬之「同居態度量表」施測對象為高中職學生與本

研究對象一致並且因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提出量表堪用的程度

其 Cronbach α值應至少大於7而該量表的 Cronbach α值達7905高

於7故研究者也將參考之簡維昌(2009)編制的「未婚者之同居態

度量表」其 Cronbach α值達947雖其研究對象亦與本研究對象不一

致但其部分題項內容亦與研究者所欲測量之內涵相似因此研究者

也將列為參考之量表

除上述三研究者之研究工具外本研究為考量測量工具之適切性

與完整性將參酌國內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之測量工具內涵(參考表

2-1-3)以及黃德祥(2000)針對青少年同居狀況之論述自行編擬並

命名出六面向其中11 個題項修改或採用自上述三量表再加上研

47

究者自編之題項 7題故本研究預試之「同居態度量表」共有 18個題

項六個分量表「試婚」「社會壓力」「法律保障」「便利性」「婚

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如表 3-4-2)此外為了避免填答者看到

量表名稱為「同居態度」而影響其作答的真實性故在實際施測量表

中將標題定做「對同居的看法」(如附錄一)

表 3-4-2 同居態度預試量表之架構

量表面向 內涵說明 題號

試婚 認為同居可以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認為同居

是婚姻生活的體驗 11518

社會壓力 自己對周遭親友同居以及周遭親友及社會大

眾對同居之觀感 246

法律保障 對同居之法律規定的看法 71014

便利性 為了便利或省錢等因素而同居 31316

婚姻替代 以同居替代正式的婚姻 81117

親密關係 認為同居可增加彼此的感情及性關係 5912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二)計分方式

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

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計 1分至 5分各分量表的

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此同居態度面向的贊同程度愈高(社會壓力面

向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認為同居不會有社會壓力)整體分數愈高即

表示個人對整體之同居態度愈為贊同

48

(三)量表效度及信度

1專家效度

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方面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

確保量表的適用性邀請國內在婚姻與家庭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者及高

中教師擔任專家委員協助建立本量表之內容效度請專家委員針對

量表初稿之語句措辭的流暢性適切性以及易於理解的程度提出相關

建議加以審查其表面效度並進一步檢視各題項是否符合所屬之分

量表的內涵以建立本量表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

研究者將專家效度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試再以「同居態度量

表」預試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檢

驗量表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預試量表 KMO

值為865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1426148自由度 153達顯著

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

並依因素特徵值大於 1且題項因素負荷量大於35二標準篩選題項

(吳明隆涂金堂2010)經過一次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且無法歸類

至合適面向的題項後得到四個因素共 15 題可解釋「同居態度」

50875的變異量過程說明如下

第一次以預試 18 個題項進行因素分析解說總變異量為

49

47454萃取出四個因子題項因素負荷量落在原屬層面有四個因

素試婚(3 題)社會壓力(3 題)婚姻替代(3 題)親密關係(2

題)有 7題不在原屬因素層面中觀察其因素負荷量於原因素層面大

於35的題項有 1題第 12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故將第 12 題歸回原面向剩餘 6 題原分別為法律保障(3 題)以及

便利性(3題)但此兩因素並無出現故觀察該 6題因素負荷量大於35

所落在的因素並考量題意與因素內涵相近者有第 3 題「同居的好處

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以及第 16題「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

缺點」(皆可落於因素「親密關係」中)第 10題「臺灣應修法讓同居

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可落於因素「婚姻替代」中)

其餘三題與因素負荷量大於35所落在的因素內涵並不相近故刪除第

13題「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第 7題「同居沒有法律保

障與結婚不同」及第 14題「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

居」三題以 15個題項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如表 3-4-3)

在刪題後即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

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其總變異量為 50875萃取出

四個因子得到四個層面為試婚(3題)社會壓力(3題)婚姻替

代(4題)親密關係(5題)(如表 3-4-4)

50

表 3-4-3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1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解釋

變異量

()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

象 840

31059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650 584

法律保障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607

便利性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463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8167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517 482

法律保障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356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5360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

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

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2868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47454

「」記號為預試後決定刪除之題項

51

表 3-4-4同居態度預試卷因素分析結果 2

原面向 量表題項

直接斜交法斜交轉軸之

因素負荷量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試婚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

對象 840

試婚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745

試婚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722

社會壓力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756

社會壓力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685

社會壓力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604

婚姻替代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736

婚姻替代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716

婚姻替代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

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461

法律保障 10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

的權利與義務 374

親密關係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821

親密關係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648

便利性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531

親密關係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584

便利性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482

總解釋變異量50875

52

3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選定預試有效卷之適切題項後研究者以預試有效樣本 205 人

進行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分析以瞭解量表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本研究以 Cronbach α係數考驗「同居態度量表」之內在信度

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39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如下「試

婚」832「社會壓力」734「婚姻替代」645「親密關係」745根

據吳明隆及涂金堂(2010)的說法總量表的 Cronbach α值最好在80

以上故本研究之同居態度量表信度尚稱良好

二正式量表

(一)量表效度

本研究於正式問卷回收後再次進行「同居態度量表」之因素分

析以檢驗量表之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及題項適切性正式

量表 KMO值為884Bartlett球形檢定的 χ2值為 6117176自由度 105

達顯著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同樣以主軸法之「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

轉軸其結果可將 15個題項分為四個因素與研究者修改預試題項後

的結果相同共可解釋「同居態度」45944的變異量

53

(二)量表內容

正式量表含四個分量表共 15 個題項(如附錄二)各分量表內

涵與正式卷題號如下

1試婚

該分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試驗兩人是否合適或

認為同居可預先練習婚姻生活視同居為婚姻生活的體驗方式包括

1610共三題

2社會壓力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不覺得同居會遭受家人或社會大眾的異

樣眼光及壓力並認為同居是恰當的選擇包括 3813共三題(3

813題為反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3婚姻替代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為同居可取代正式的婚姻同居者

與結婚夫妻的權利義務應相同並認同同居較結婚來的自由無約束

包括 591214共四題

4親密關係

該面向得分較高的青少年認同同居能讓雙方的感情更好並能接

受因親密或相愛而同居包括 2471115共五題(15 題為反

向題即在計算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54

(三)量表信度

本研究最後再以正式樣本 1300人為對象再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求得 Cronbach α 值為818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值分別為「試

婚」818「社會壓力」535「婚姻替代」631「親密關係」718

參婚姻期待問卷

本研究之「婚姻期待」之測量題項意涵參考 Crissey (2005)採用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中第二波有關婚姻期待

的面訪題項「你認為你在 25歲時是否會結婚」並依本研究目的

加以改編題目為「我將來想要結婚」採 Likert五點量表計分反應

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以及「非常同意」

計 1分至 5分分數愈高表示個人對婚姻的期待愈高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程序如下

壹 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擬定

研究者自民國 100 年 7 月開始參閱相關文獻聚焦研究方向確

定研究主題

二資料蒐集與撰寫研究計劃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即著手蒐集及整理相關文獻並在確立研究

架構後撰寫研究計劃於民國 101年 1月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貳 編製研究工具階段

一問卷編製

根據研究架構與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參酌在論文計劃口試過程中

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給予問卷編製之建議後於民國 101 年 3 月上旬

完成研究工具之編製及修訂問卷初稿完成後於 3 月下旬進行專家

效度並再彙整專家學者之建議後完成預試問卷

二預試

預試問卷完成後於 4 月進行預試施測預試問卷回收後對有效

卷進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並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以修改題項

內容並完成正式問卷

56

參 正式施測階段

正式問卷內容確定後以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於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進行問卷發放

肆 資料處理分析與論文撰寫階段

正式問卷回收後先刪除無效卷及具遺漏值之問卷於 5 月下旬

進行各項統計處理與分析並撰寫論文於民國 101 年 6 月下旬進行

論文口試

5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壹 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Analysis)

針對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婚姻期待三部分以次數

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呈現研究對象之特性

貳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分析「同居態度量表」的建構效度瞭解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以決定量表的適切性

參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迴歸分析分別考驗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影響

肆 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當預測變項具有理論上的層次關係需以不同階段來處理不同的

預測變項對校標變項的解釋時可利用階層迴歸分析(邱皓政2010)

根據 Baron與 Kenny的說法中介效果檢驗可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包含三個步驟一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二自變項對中介

變項之迴歸分析三自變項與中介變項同時對依變項之迴歸分析

在上述三步驟皆達統計顯著性下控制中介變項後發現先前自變項

對依變項之關係變得不顯著或 Beta 值下降即可顯示出中介作用(轉

引自邱皓政2010)故本研究將以上述步驟驗證假設三(3-1至 3-5)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序從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

影響因素以及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三部分

分節呈現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青少年之基本資料描述

本節針對受訪青少年之基本特質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與標準差)加以分析本研究青少年樣本基本資料包括個人背

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本研究共取得有效樣本 1300人以

描述統計與表 4-1-1呈現樣本的分布情形

壹 個人背景變項

一性別

男女性比例約各半男性佔 485女性佔 515

二學校類別

受訪者中有 551為高中生449為高職生

三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受訪者中有 77曾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23沒學過

四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包括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回教

59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佔 578無宗教信仰者佔 422

五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有 2001元以上者包括勾選「2001-3000元」

「3001-4000元」以及「4001元以上」者共佔 192每月有 1001

至 2000 元之可支配零用錢者佔 199每月有 1000 元以下之可支

配零用錢者佔 415無零用錢者佔 195

六異性交往經驗

受訪對象中有過異性交往經驗者包括目前有男∕女朋友以及有

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者佔 427無異性交往經驗者佔 573

貳家庭背景變項

一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包括已婚及再婚佔 895喪偶者

佔 27離婚者佔 78

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受訪者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以感覺「和諧」者佔最多有 372

以感到「非常和諧者」次之有 286感覺「普通」者佔 252

而感覺「不和諧」及「非常不和諧」者則各佔 6及 3平均分

數為 382高於量尺中點 3表示受訪之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傾向

和諧

60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以低社經地位佔 375最多其次為中社經地位

佔 351而高社經地位最少佔 275

參小結

本研究受訪青少年在性別比例上相近高中人數較高職為多有

近八成的青少年曾接受過與婚姻及家庭相關的課程此外約有四成

青少年無宗教信仰有六成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低於 1000元或沒

有而約四成有過異性交往經驗在家庭背景上大部分的受訪青少

年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較傾向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家庭社經地

位則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

為進一步瞭解受訪青少年之特質以下將受訪者部分基本資料與

全國性調查及過去研究作比較發現在性別部分本研究的男女性比

例約為 0941女性略多而全國高中職男女性人數比則大約為 12

1則為男性略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c教育部統計處2012d)

但皆接近於 11差異不大而高中職的比例也與原先由母群推估的

比例 111相近在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的部分前述行政院主計處

(2009)之調查發現 15-24歲青少年可支配零用錢平均為 4543元

而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介於 15-18歲之高中職學生開銷及可自行賺得之

零用錢應比大於 19歲之青少年為少故可推測能自行支配之零用錢會

61

較 4543元少此外本研究調查的結果與巫貞慧(2002)的研究發現

北部及南部之 15至 18歲青少年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錢在 2000元以

下者佔六成以上相比本研究在 2000元以下者將近八成可能是因本

研究抽樣地區加上了中部及東部再加上時代的變遷使其調查結果

有所不同

在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發現在受訪青少年中有四成多表示曾經有

或是現在有交往對象該研究結果與臺北市衛生局(2008)對全臺北

市高中職學生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41的高中職學生有過戀愛經驗

相比比例相差不多然而本研究樣本遍及全臺可見民眾在未成年

階段談戀愛的情形已不啻在都市地區出現且比例也持續維持四成至

五成左右故青少年異性交友的情況的確值得重視

在家庭結構的部分根據陳玟君(2006)針對 2006年由中時電子報

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對全國多位國高中學生(有效樣本為 1775人)

的調查結果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有效樣本為 27297 人)

結果作比較發現青少年父母為有偶的狀況皆約六成至八成(包括來自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者)與本研究結果相差不大而再根據中時電子

報日月文化與卡內基訓練中心 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七成的

青少年認為家庭內的氣氛融洽(胡智銘2006)與本研究發現受訪青少

年傾向知覺父母關係和諧的結果頗為一致

62

表 4-1-1受訪青少年個人及家庭基本變項(n=1300)

變項 範圍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M) 標準差(SD)

性別

男 631 485

女 669 515

學校類別

高中 716 551

高職 584 449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否 299 230

是 1001 770

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549 422

有宗教信仰 751 57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無 253 195

1000元以下 539 415

1001-2000元 259 199

2001元以上 249 192

異性交往經驗

無異性交往經驗 745 573

有異性交往經驗 555 427

父母婚姻狀況

有偶 1164 895

喪偶 35 27

離婚 101 78

父母婚姻關係 1-5 382 101

非常不和諧 39 30

不和諧 78 60

普通 327 252

和諧 484 372

非常和諧 372 286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 487 375

中社經地位 456 351

高社經地位 357 275

63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居態度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擬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呈現青

少年對同居的態度此外另以多元迴歸分析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

一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分析

整體同居態度(見表 4-2-1)之各題平均分數在最低分為 1分

最高分為 5 分理論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整體同居

態度平均分數為 332顯示為中立的態度(見表 4-2-1)

而若分別就「試婚」「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

四面向之各題平均分數看來在理論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理論

中點為 3 分的情況下本研究青少年的分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分數分

別為 379分324分277分及 354分除「婚姻替代」低於理論中

點偏向「普通」至「不同意」「社會壓力」接近理論中點值偏向

「普通」外「試婚」及「親密關係」皆高於理論中點其中「試婚」

偏向「同意」「親密關係」偏向「普通」和「同意」之間

表 4-2-1 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分析(N=1300)

面向名稱 題數 各題理論中點 各題平均數

試婚 3 3 379

社會壓力 3 3 324

婚姻替代 4 3 277

親密關係 5 3 354

整體同居態度 15 3 332

64

二青少年各面向同居態度分析

(一)「試婚」面向

由表 4-2-2的資料可知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79標準差 071

已過中點分數 3可見青少年對「試婚」之同居的態度抱持較為「同

意」的傾向進一步瞭解發現該面向中「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的同意程度所佔比例最高其「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725

可知大多青少年認同以同居作為測試兩人相處的方法

(二)「社會壓力」面向

由表 4-2-2 的資料可知該面向在反向計分後整體平均分數為

324標準差為 069偏向中點分數 3而究竟青少年是否認為同居會

有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呢觀察其「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

百分比發現「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達 491為三題中比例

最高的反觀其「同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則發現「同居的

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及「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

擇」的同意比例分別為 523及 538故可知過半之青少年認為同

居需承受他人異樣之觀感並認為同居並非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

青少年認為同居不太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三)「婚姻替代」面向

相同地由表 4-2-2可發現該面向整體平均分數為 277標準差為

067偏於「不同意」可知青少年對於以同居取代婚姻抱持較為不認

65

同之態度其中「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

來的麻煩」一題的「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之百分比達 58為

該面向四題中不同意比例最高的題項可見青少年尤其不認同以同居

取代婚姻即可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也意旨青少年並非考慮是

否能避免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而選擇同居

(四)「親密關係」面向

從表 4-2-2可見該面向整體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 064偏向「同

意」之態度細看題項發現「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

事」一題有高達 746的「同意」「非常同意」的百分比是為該量

表所有題項中同意百分比最高之題項而「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

習如何溝通」亦有 715的同意百分比皆得到七成青少年的認同

66

表 4-2-2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註「」表示該題為反向題但百分比呈現為原始情形僅在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及整體分數時予以反向計分

問項 平均數

(M)

標準差

(SE)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整體同居態度(α=818) 332 049

試婚(α=818) 379 071

1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382 081 19 15 55 42 284 218 726 559 216 166

6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375 083 21 16 65 50 331 255 680 523 203 156

10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380 083 17 13 54 42 342 263 648 498 239 184

社會壓力(α=535) 324 069

3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263 090 96 74 542 417 449 346 178 137 35 27

8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352 099 29 22 163 125 428 329 461 355 219 168

13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356 097 47 36 91 70 463 356 479 369 220 169

婚姻替代(α=631) 277 067

5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289 099 100 77 339 261 538 414 247 190 76 58

9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241 093 189 145 565 435 400 308 114 88 32 25

12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267 099 146 112 421 324 507 390 165 127 61 47

14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309 100 83 64 238 183 576 443 287 221 116 89

親密關係(α=718) 354 064

2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的見到對方 328 092 35 27 207 159 522 401 427 328 109 84

4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400 088 19 15 37 28 274 211 564 434 406 312

7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344 089 28 22 122 94 544 419 457 352 149 115

11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384 084 24 18 40 31 307 236 673 518 256 197

15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311 112 106 82 254 195 511 393 250 192 179 138

67

貳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影響同居態度之因素為何首先先將預測變

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分

析之前本研究先進行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

果發現容忍度(tolerance)在538-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

在 1011-1859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程炳林陳

新豐劉子鍵2011)

接著將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

與家庭課程經驗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婚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為預測變項整體及各

面向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同居態度由表 4-2-3

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分別對整體及各面向的同

居態度之影響作說明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整體同居態度」之影響

由表 4-2-3 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之預測力達顯

著(F(131286)=1282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06表示背景變項

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 106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同居態度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β=235plt001)學校類別

68

(β=-066plt05)宗教信仰(β=-071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7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31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00plt001)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5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同居態度意即男

性高職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

驗及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同同居

二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的影響

亦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預測力達

顯著(F(131286)= 4864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7表示背景變

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37的變異量接著檢視各自變

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的預測力時則發現性別(β=090

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116plt01)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146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083plt01)

家庭社經地位之低社經(β=079plt05) 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

態度之「試婚」意即男性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1001 元以上有異

性交往經驗及家庭社經地位為低社經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

69

表 4-2-3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235

026 090

039 115

037 148

037 286

034

學校類別 b-高中 -066

028 012 041 -104

040 -060

039 -043 035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11 032 009 047 -005 045 010 045 -037 04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071

027 -024 039 -063

038 -034 038 -080

034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元以下 035 036 043 053 006 051 013 051 038 046

-1001至 2000元 117

042 116

062 080 059 047 059 104

053

-2001元以上 131

043 146

063 090 061 030 060 123

05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00

027 083

040 132

038 -047 038 132

034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55 080 032 119 026 115 044 114 053

102

-離婚 -003 055 016 081 032 078 -056 078 009 07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024 014 026 021 -006 021 -104

021 020 018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59 034 079 050 018 048 037 048 041 043

-中社經 024 033 014 050 -004 048 041 047 014 043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0

三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的影響

同樣由表 4-2-3可得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

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7580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62表

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62的變異量再

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115plt001)學校類別(β=-104plt001)宗教信仰(β=-063

plt05)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1001-2000 元(β=080plt05)每月可支

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β=090plt05)以及異性交往經驗(β=132

plt001)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即男性高職

生無宗教信仰每月零用錢達 1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較

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力

四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的影響

從表 4-2-3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預測力

達顯著(F(131286)=4533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34表示背景

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34的變異量而檢視各

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的預測力時發現性別

(β=148plt001)學校類別(β=-060plt05)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71

(β=-104plt01)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即男

性高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

五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的影響

最後亦由表 4-2-3 可發現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預測力達顯著(F(131286)=16927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137

表示背景變項能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137的變異量

再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時發現

性別(β=286plt001)宗教信仰(β=-080plt01)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 1001-2000 元(β=104plt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

(β=123plt001)異性交往經驗(β=132plt001)及父母婚姻狀況

之喪偶(β=053plt05)均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意指男性無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超過 1001元有異性交往

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較認

同同居有助於增進兩人的親密關係

參小結

綜上可知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之態度再探究其四面向發

現青少年的認同程度以同居作為「試婚」最高其次為認同同居可

72

增進彼此之「親密關係」而同居是否會有「社會壓力」則呈現中立

的態度至於同居可否作為「婚姻替代」大多青少年則表現出較為

不認同的態度在題項上本研究發現高達七成五的人認同「和相愛

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是為認同度最高的題項而在「同

居易讓兩人發生性關係」上則各約有三成的人選擇同意及不同意

意見較為分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有過半的青少年同意同居需承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並認為同居不是個好選擇但也有將近半數的青少

年認為同居不需要面對家人的壓力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上發現男性青少年較女性

在同居各面向都呈現較為認同的態度高職生在整體同居態度及婚姻

替代面向呈現較高中生為認同的態度也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會壓

力而相較於有宗教信仰者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認同同居亦贊

同同居可增進兩人之親密關係並較不覺得同居具有社會壓力而可支

配零用錢高於 1001元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對整體之同居態度試

婚親密關係面向上都呈現較為贊同的態度亦較不認為同居會有社

會的壓力相較於個人背景變項之影響家庭背景變項僅父母婚姻狀

況為喪偶者在整體之同居態度及親密關係面向上表現認同的態度

而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為不和諧之青少年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至

於在家庭社經地位上與高社經相比家庭為低社經地位之青少年較

傾向以同居來試婚(見表 4-2-4)故可知假設 1-1至 1-5獲得部分支持

73

表 4-2-4 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同居態度之影響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職 高職

高職

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無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1001-2000元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喪偶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不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F值

R

R2

AdjR

2

12824

339

115

106

4864

216

047

037

7580

267

071

062

4533

209

044

034

16927

382

146

137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

74

第三節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及其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呈現青少

年對婚姻的期待以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影響青

少年婚姻期待之背景因素和中介因素

壹 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

由表 4-3-1 顯示在婚姻期待問項中「同意」「非常同意」的百

分比為 579意即有將近六成之青少年未來想要結婚若以平均數

來看則發現其平均分數為 375高於理論中點 3亦為傾向於「同意」

未來要結婚

表 4-3-1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N=1300)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次數

我將來想要結婚 375 108 59 45 61 47 428 329 348 268 404 311

75

貳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影響因素與中介因素

以下分析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對於婚姻期待之

影響且將「同居態度」分為「整體同居態度」「試婚」「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以及「親密關係」分別觀察其中介之影響情形

首先亦先將預測變項中非連續變項轉換為虛擬變項再進行

多元共線性診斷各預測變項間共線性診斷結果發現容忍度

(tolerance)在537-989間均大於1膨脹係數(VIF)在 1011-1861

間均小於 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陳正昌等人2011)

為了瞭解各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之婚姻期待將更進一步

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宗

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婚

姻關係及家庭社經地位)及整體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之平均數為預測

變項分次投入多元迴歸方程式中並以婚姻期待之平均數為效標變

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以檢驗之

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婚姻期待而青少年整

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影響中又是否會有

中介作用由表 4-3-2可得知多元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的

結果以下就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以及整體各面向同居態

度之中介情形作說明

76

一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由表 4-3-2 可知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預測力達顯著

(F(131286)=12002plt001)校正後決定係數為099即背景變項能預

測青少年的「婚姻期待」99的變異量進一步檢視各自變項對青少

年婚姻期待之預測力則發現性別(β=169plt001)學校類別

(β=072plt05)宗教信仰(β=108plt001)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 元以上(β=094plt01)異性交往經驗(β=126plt001)父

母婚姻狀況為離婚(β=077plt05)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β=212

plt001)皆可有效預測青少年對婚姻之期待意即男性高中生有

宗教信仰者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2001元以上有異性交往經驗父母

婚姻狀況為離婚相較於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較和諧者未來較想要結婚

而由上述結果可知部分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性別學

校類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

狀況(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達顯著故

更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整體及分面向)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的中介作用

77

表 4-3-2 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β SE

性別 a-男性 169

058 159

060 159

058 167

058 192

058 159

058

學校類別 b-高中 072

061 074

061 070

061 073

062 062

060 070

061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是 -029 070 -029 070 -030 070 -029 070 -028 069 -030 070

宗教信仰 d-有宗教信仰 108

058 111

059 110

058 109

059 102

058 110

058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1000 元以下 044 079 042 079 039 079 044 079 046 078 039 079

-1001至 2000元 003 092 -002 092 -009 091 002 092 010 090 -009 091

-2001元以上 094

094 088 094 078

094 092

094 098

092 078

094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126

059 122

059 118

059 124

060 119

058 118

059

父母婚姻狀況 g

-喪偶 039 177 037 177 036 176 038 177 046 175 036 176

-離婚 077 121 077

120 075

120 076

121 068

119 075

120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212

032 213

032 210

032 213

032 196

032 210

032

家庭社經地位 h

-低社經 043 075 041 075 035 075 043 075 049 074 035 075

-中社經 013 074 012 074 012 073 013 074 020 073 012 073

整體同居態度 043 061

試婚之同居態度 106

041

社會壓力之同居態度 016 043

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 -160

043

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 164

048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

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註 2β為標準化之迴歸係數值 plt05

plt01

plt001

78

二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的中介作用

因要看青少年「整體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是否有

中介作用故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中性別

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 元

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整體同居態

度」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進一步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整體同居態度為預測變項婚

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模式二可發現背

景變項及整體同居態度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對「婚姻期待」的解釋

量由 99增加為 100(F(141285)=11324plt001)只增加了 01的

解釋量且整體同居態度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故可說

整體同居態度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中

並無中介作用

三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其次再看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中

是否有中介作用故同上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

變項中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元以上)異

79

性交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低社經)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試婚」

的預測力達顯著

接著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試婚」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三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試婚」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姻期

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09(F(141285)=12382plt001)增加

了 1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

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離婚)

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試婚」對於「婚

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06(plt001)表示愈認同以

同居試婚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試婚」在背景變項對

「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進一步探究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別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

態度之試婚又由表 4-3-2模式三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試婚進入迴歸

方程式時性別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 元以上)及異性交往經驗

的 Beta 值分別由169094126 降低至159078118即表示

此三項個人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試

婚」所中介

80

四 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而在觀察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

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時亦先看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

項中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 至 2000

元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的

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四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依舊維持 99(F(141285)=11165plt001)解釋量

不變且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並未達顯著

故可說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在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

姻期待」的預測中並無中介作用

五 青少年「婚姻替代」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

對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接著為瞭解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

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由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景變項

中性別學校類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年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81

代」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3(F(141285)=14051plt001)

增加了 24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婚姻替

代」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但其 Beta 值為-160(plt001)

表示愈不認同以同居替代婚姻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度之

「婚姻替代」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用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可得知

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

又由表 4-3-2 模式五可發現當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學校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 Beta值分別由072 及212 降

低至062及196即表示此該二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

部分被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所中介

82

六 青少年「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在個人及家庭背景變對

婚姻期待的中介作用

最後要探究青少年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

期待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亦先觀察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發現背

景變項中性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1001至 2000元2001

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以及父母婚姻狀況(喪偶)對青少年同居態度

之「親密關係」的預測力達顯著

再以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和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為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為校標變項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由表 4-3-2 模式六可發現

背景變項及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同時進入迴歸分析後其對「婚

姻期待」的解釋量由 99增加為 122(F(141285)=13862plt001)

增加了 23的解釋量並且相較於模式一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

仰每月可支配零用錢(2001元以上)異性交往經驗父母婚姻狀況

(離婚)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仍有顯著影響外同居態度之「親密關

係」對於「婚姻期待」亦有顯著影響其 Beta值為164(plt001)表

示愈認同同居能增加彼此親密關係者愈想要結婚亦可見同居態

度之「親密關係」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的預測上具有中介作

更進一步瞭解其中介因素從第四章第二節(表 4-2-3)得知性

別與異性交往經驗可以顯著預測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又由表 4-3-2模

83

式六發現當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進入迴歸方程式時性別以及異性

交往經驗的 Beta 值分別由169 及126 降低至122 及105意旨該二

項背景變項對於「婚姻期待」之影響部分被同居態度之「親密關係」

所中介

參小結

本研究發現大約有六成的青少年將來想要進入婚姻生活而在青

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的部分研究則發現青少

年的部分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每月可支配零

用錢為 2001元以上父母婚姻狀況為離婚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其

婚姻期待有所影響(見表 4-3-4 之摘要表)使假設二獲得部分支持

而在整體及各面向之同居態度於青少年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影響

上亦發現同居態度之試婚同居態度之婚姻替代以及同居態度之親

密關係有部分中介作用(見表 4-3-3之摘要表)使假設 3-23-4及 3-5

獲得部分支持但整體之同居態度以及同居態度之社會壓力則無中介

作用即假設 3-1與假設 3-3並未獲得支持而無論是否受中介因素的

影響婚姻與家庭課程經驗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此二項背景變項皆對青

少年婚姻期待無預測力

84

表 4-3-3 青少年婚姻期待及同居態度在背景變項對婚姻期待之中介作用摘要表(N=1300)

校標變項

預測變項 婚姻期待 整體同居態度 試婚(+) 社會壓力 婚姻替代(-) 親密關係(+)

性別 a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無中介作用

男性

學校類別 b 高中

高中

婚姻家庭課程經驗 c

宗教信仰 d 有宗教信仰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 e 2001元以上 2001元以上

異性交往經驗 f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有異性交往經驗

父母婚姻狀況 g 離婚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和諧

知覺父母關係

和諧

家庭社經地位 h

F值

R

R2

AdjR

2

12002

329

108

099

11324

331

110

100

12382

345

119

109

11165

329

108

099

14051

364

133

123

13862

362

131

122

註 1各類別之參照組為a女性b高職c否d無宗教信仰e每月無可支配零用錢f無異性交往經驗g有偶h高社經地位

plt05

plt01

plt001

註 2「婚姻期待」標示者為相較之下較為認同者「各同居態度」欄位中有標示者表示被中介之變項

註 3(+)正向中介影響(-)負向中介影響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結論與討論第二節則針對研究

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同居態度與婚姻期

待三者之關係以全臺灣正在就讀高中職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採分層比例抽樣的方式取得有效樣本 1300份本研究以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

卷」包含了「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同居態度量表」包括「試婚」

「社會壓力」「婚姻替代」及「親密關係」四面向之問項以及「婚姻

期待問卷」所得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為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

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其次則探討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之因素以下

就本研究結果之二大要點分述且加以討論如下

壹 青少年的同居態度以及影響其態度形成之因素

一 青少年對同居呈現中立的態度較贊同以同居作為試

婚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對同居顯示出中立的態度而再更深

86

入探究青少年對同居各面向的認同情形時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傾向於

婚前先試婚同居而對以同居取代婚姻表現出最不認同的態度此與

過去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2007)之研究結果及 MartinMartin

及 Martin(2001)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見無論國內外或隨時間的變遷

青少年對婚姻之觀念仍偏向傳統較無法接受以同居代替婚姻生活

但也如同過去多數學者針對各年齡層民眾的研究發現一樣(張斌譯

2005Benokraiti 2005 Bumpass et al 1991 Larson 2006 Macklin 1983

Ridley et al 1978 Sassler 2004 Wu amp Schimmele 2003)本研究亦發現

青少年對「同居是一種婚姻生活的測試與演練婚前先同居即可確

認彼此是否合適」存在高度的認同感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證實婚前

先試婚並不會有較好的婚姻生活(Amato Johnson Rogers amp Booth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是否

應先同居試婚再結婚的確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此外大多青少年認同同居會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認為同

居是個恰當的選擇可見即使現在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多數青少

年還是會受傳統觀念之束縛感受到同居會承受之壓力但卻有將近

半數的青少年並不認為同居須面對家人的壓力此發現可能與

Benokraiti(2005)提出現在愈來愈多父母的價值觀較為開放認為同居

是可行的觀念有關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同居可讓相愛的兩人有更多時

87

間在一起能增加生心理上的親密感認同度也頗高尤其存有「只

要相愛就可以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結果呼應了過去 RidleyPeterman

及 Avery(1978)與李雅惠(2006)的研究發現有些會選擇同居的人

即是深愛對方希望能長時間和另一半相處無論是否有婚約關係

這確實也證實了民眾對兩性交往的觀念已不復以往的保守但其可能

衍生的問題亦是大家所需注意的

二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相較之下男性就讀高職的學生無宗教

信仰可支配零用錢較多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整體而言

較認同同居而在不同面向的同居態度上又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

首先在性別對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整體抑

或各面向之同居態度上皆呈現男性較女性認同同居的傾向此結果

與過去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李雅惠2006林淑貞1994柯

澍馨何嘉雯2004單懷聖1995鍾宜吟蔡明璋2008簡維

昌2009Kasearu 2010 Manning et al 2007 Williams et al 2007)故

可知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未婚同居似乎還是顧慮較多這樣的差異

也可能來自於社會大眾或父母從小給女兒及兒子在兩性交往上不同的

態度導致而成的以華人社會而言還是希望女性在兩性相處過程中

能「潔身自愛」對男性則較不會有這樣的期許或要求存在

88

至於學校類別的差異本研究發現高職生較高中生在整體及社會

壓力婚姻替代兩面向之同居態度上顯示出較為認同的傾向過去

僅有李雅文(2004)的研究發現就讀綜合高中及進修學校的青少年比

高中部青少年認同同居但在高職生及高中生的比較上並無特別的

發現研究者認為比起高中生高職學生所接觸的課程較生活化甚

至有可能較早出社會進入工作場域而所被賦予的升學要求社會

期待也有所不同可能因此產生這樣觀念上的差別

此外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同居態度影響為何呢本研究發現無

宗教信仰者較有宗教信仰者在整體及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二面向之同

居態度上均呈現較認同的態度此結果亦與過去大部分的研究結果

一致(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單懷聖1995Cunningham amp

Thornton 2007 Lyons 2004 Mazzuca 2003 Williams et al 2007

Willoughby amp Carroll 2010)由於宗教在男女關係上通常持有較為

傳統的觀念故推知有宗教信仰者會對同居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並

不認為同居會增加兩人生心理上的親密感

而另一項過去較少有相關研究加以討論的則是本研究發現比起

每月無零用錢者每月有 1001元至 2000元以及每月有 2001元以上

者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係之同居態度上均呈現較為

認同的傾向過去國內外皆較缺乏相關的研究資料僅 Clarkberg et al

(1995)的研究發現 18至 22歲經濟能力較佳的女性較偏好以同居的方

89

式和伴侶在一起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則付之闕如但就本研究

的發現如同 Clarkberg et al(1995)對 18至 22歲女性的研究結果可

說明較有經濟能力之青少年因已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進而對兩

性相處的觀念也有較多自我的想法亦可見「經濟能力」的確影響個

人價值觀甚鉅

另外在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同居態度的影響上本研究則發

現有異性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同樣在整體及試婚社會壓力與親密關

係之同居態度上均比無異性交往經驗之青少年呈現較認同的傾向

該結果與國內外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相似(李雅文2004李雅惠

2006林淑貞1994 Manning et al 2007)或許是因為有異性交往經

驗者對兩性之相處有實際的體驗感受過兩人相處過程中的甜蜜與

爭執進而認為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較佳以及同居可讓兩人感情更好

並且較不認為同居會有壓力但是否真的如此則是亟需向青少年釐

清的部分

三 青少年家庭背景對其同居態度有所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況為喪偶者較認同同居可增進兩人

的親密關係知覺父母關係較不和諧者較贊同以同居取代婚姻與家

庭為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婚由上述

可知家庭背景確實會影響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而在父母婚姻狀況

90

上過去研究多發現來自父母離婚再婚及同居的青少年較傾向於

同居(李雅惠2006 Bumpass 與 Sweet 1989 Benokraitis 2005

Cunningham 與 Thornton 2007 Johnson 2005 Manning et al 2007

Wolfinger 2005)但本研究因在預試時發覺臺灣配偶處於「未婚而同

居」的人不多故並無將其放入選項中再婚者則與已婚者併入「有

偶」的選項而本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為「有偶」並不影響青少年對同

居的態度反倒是父母現況為喪偶者認同於同居可增進兩人的關係

有關父母喪偶對孩子同居態度之影響過去的研究較少但可推測或

許因孩子經驗到父母於婚姻中失去另一半自己也缺少一部分的父愛

或母愛而認為能藉由同居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並與相愛的人感情

更融洽

至於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不和諧者較為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此

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李雅文2004林淑貞1994)只是研究者

原本推測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之青少年應傾向認同先試婚同居再結

婚但結果卻發覺該變項對同居態度之「試婚」並無明顯的影響反

倒是希望直接以同居取代婚姻更可說明父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孩子

兩性相處價值觀的影響力之大不容小覷

而在家庭社經地位上本研究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職業做為判

斷結果發現與高社經地位者相比低社經地位者較認同以同居來試

婚此與過去國外學者 Bumpass 與 Sweet(1989)及 Wiik(2009)的研究

91

發現相似可能因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體會到經營家庭生活較辛

苦的一面因而傾向先同居試婚以為可藉此預先體驗婚姻生活的情

貳 影響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因素

一 六成青少年將來想結婚並受個人背景因素之影響

在有關婚姻期待的研究結果上發現性別學校類別宗教信仰

異性交往經驗以及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會影響青少年是否想結婚在

性別上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較想要進入婚姻此與過去國內

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戴靜文2002

龔鈴智2005)一致也與研究者的推測相似陳素琴(2000)就學

者 Coombs 的觀點說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男性長期以來都是婚姻

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反觀女性常因婚姻而喪失某些資源再加上現代

社會女性主義高漲主張男女性就學及就業機會平等過去認為「女

性到適婚年齡就應該要結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定得遵守的觀念然

現今臺灣社會晚婚晚生成為趨勢也造成人口逐漸減少的情形明顯

民眾對婚育的價值觀是否被矯枉過正也是值得重視的

而在學校類別上過去研究多發現高職學生較傾向進入婚姻生活

(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單懷聖(1995)分析是因過去高職

學生與高中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造成的然本研究發現高

92

中生較高職生期待未來能進入婚姻研究者認為應是由於現代的升學

制度與社會風氣已有改變許多就讀高職的學生畢業後與高中生一樣

會選擇繼續升學再相較於前述對同居態度的研究結果可說高職生

對兩性的相處較能接受多元化的方式而高中生較認同傳統以結婚為

終點的方式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上本研究結果則與過去研究相同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對於進入婚姻較有所期待(李雅文2004單懷聖1995

Manning et al 2007)李雅文(2004)指出由於無論東西方宗教之教義

都對婚姻抱有高道德標準故如同前述對同居態度之研究有宗教信

者較傾向以傳統方式面對兩性的關係較不會認同同居而傾向將

來直接進入婚姻生活

至於在異性交往經驗上本研究結果亦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林

喬瑩2006李雅文2004Manning et al 2007)即認為有過異性交

往經驗之青少年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較多的思考與嚮往而在每月可

支配零用錢的研究發現上則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發覺每

月可用零用錢超過 2001元者將來較想結婚而 Clarkberg et al(1995)

的研究發現 18歲以上的男性若擁有較多的金錢會比較不想結婚

由於本研究對象年代與 Clarkberg et al(1995)的研究都不盡相同可

能因而造成此研究結果上的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則可推測有較佳經濟

能力的青少年較不缺乏生活的必需條件mdash金錢故對於離開原生家

93

庭獨立生活甚至自己組成一個新家庭應是比經濟能力差的青少年

會有較多的想像

二 父母婚姻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

在家庭背景對青少年婚姻期待的影響上本研究發現父母離婚的

青少年與父母婚姻狀況為有偶者相比未來較想要結婚此與過去學

者之研究發現不同Manning et al(2007)與陳素琴(2000)的研究均認

為來自父母離婚之青少年最不想結婚而本研究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可能因缺乏完整的親子之情或因

看見父母在婚姻中的失敗及痛苦而更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

姻因此較父母為有偶者更想要進入婚姻

相較於上述本研究另一發現則是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較和諧者

將來較想要結婚此發現與過去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李閏華1993

李雅文2004林喬瑩2006陳素琴2000)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家庭氣氛若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係和諧亦較

能感受到家庭的和樂進而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及家庭生活

三 青少年對同居的態度影響其進入婚姻的期待並且同居

態度之不同面向影響程度有別

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少年每月可支配零用錢達 2001元以上以

94

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會因為認同「以同居試婚」而使他們將來想要

結婚換言之性別經濟狀況及異性交往經驗對青少年進入婚姻期

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男性經濟愈佳以及有異性交往經

驗且對同居試婚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但婚姻真

的可以「試」出好壞嗎值得再深入瞭解

此外本研究更發現男性青少年以及有異性交往經驗者亦會因

為認同「同居可使兩人關係更親密」而想要進入婚姻意指男性及有

異性交往經驗且對同居可增進兩人親密關係認同程度愈高者愈傾

向將來進入婚姻這樣的研究發現與研究者的想像相差不遠男性由

於在生理條件上與女性有先天上的不同對男性而言若能藉由同居

得到兩人的親密關係確定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因此讓他們更想進入

婚姻而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因有過與另一半相處的經驗會希望經

由同居感受感情的增溫再進入婚姻似乎是十分美好的畫面但認

為同居可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卻沒想過同居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

害即是青少年需再多理解的部分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學制類別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青少

年進入婚姻期待的影響亦受同居態度之影響相較於高職生高中

生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和諧且對「以同居替代婚姻」認同程度愈低

者愈傾向將來進入婚姻就該結果而言可說學校及家庭環境對

青少年的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在高中學制及父母關係較佳的

95

環境下對婚姻還是有較傳統的期待並由不贊成以同居取代婚姻

表現出對進入婚姻生活的渴望可見好好經營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給青少年一個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成長背景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在臺灣認同以試婚同居以及贊同同居可增進

兩人親密關係的青少年對於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甚至會因為不贊

成以同居替代婚姻將來更想結婚由此可知臺灣青少年對於同居

的想像大多是維持短暫甜蜜的兩人生活和過去西方學者

Kasearu(2010)認為國外民眾能接受同居而對婚姻的承諾及期待已逐

漸降低之論點不符除了可看出東西文化確實存有部分差異外並提

醒國內家庭教育工作者應可在教育上更加強我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

的正確認識以解開青少年對同居及婚姻的錯誤迷思

9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青少

年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下列建議

壹 對高中職婚姻及家庭教育之建議

一 高中職教師在教導婚姻學相關議題時宜帶領學生深入

地探討同居與婚姻議題以期澄清概念

本研究發現新世代的青少年大多對「先同居試婚再結婚」表達同

意之態度但國外研究發現先同居試婚再結婚對婚姻滿意度及婚姻

品質皆無較佳的情形(Amato et al 2003 Booth amp Johnson 1988)反而

容易因缺乏問題解決與溝通的能力使得夫妻兩人容易在關係出現問

題時傾向以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對於問題或衝突處理的能力也較弱

甚至容易走向離婚(Cohan amp Kleinbaum 2002 Dush Cohan amp Amato

2003)因為兩人的相處化解衝突的能力並非能用「試」出來的

真正能有效建立良好的婚姻應是透過婚前及婚後的持續接受教育

積極地增加本身與配偶面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黃迺毓等人

2004)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青少年普遍同意兩人可以因為相愛而同居

並認為同居可增加情侶之間的親密度但卻不認同以同居取代婚姻

反而是更期待將來能進入婚姻生活然而根據過去西方學者近年來

的研究發現兩人同居愈久會結婚的比例愈低已有愈來愈高比例

97

的同居伴侶會以分手做結束(Wolfinger 2005)Stanley et al (2006)的研

究則發現同居的確比起約會較能增加對彼此的約束力(如金錢花

費或共享租賃)但卻不必相對地增加對彼此關係的奉獻程度(如承

諾或責任)也因此使得兩人的同居生活難以被終止(如合租的房子

或共有的財務不知如何分配)該研究並發現大多同居一陣子後才決

定要結婚的人婚姻會有較大的風險或是較容易離婚對於上述的情

況主因即是同居是處於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若非是在同居前即有

結婚的打算通常會從同居走入婚姻大多是因彼此之間有難以解決

的財務問題或性關係甚至是因為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婚並非經過

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這樣的婚姻勢必是具有風險的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因什麼理由而進入同居關係的人對於之後

的關係發展均有較不利的傾向再加上本研究發現雖有將近八成的青

少年都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課程但對其同居態度及婚姻期待都無

影響力故建議高中職教師在教學相關議題時應採取較周延的方式

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善用各種有利於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如小組

討論辯論或角色扮演等)外亦可讓班級學生填寫本研究之同居態

度量表並將班級施測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比較瞭解差異後再深

入討論使課程內容更深入明確以有效澄清學生之價值觀

98

二各級教育單位應更著力於年輕世代之兩性及婚姻教育

現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資訊的傳輸發達影響青少年的因素亦

較過去多元舉凡家庭環境家人之觀念同儕團體學校教育及大

眾傳播媒體等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建立之影響來源雖我

國政府於民國 92 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有明文規定「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

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範圍極為廣

泛而內容又極為重要建議各級學校應不啻在每學年只實施四小時

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亦要在平日多推廣有關兩性交往婚姻及家庭的

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亦可多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導該方面

的知識尤其本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多的高中職學生有過異性交往經

驗且這些學生對同居大多呈現贊同之態度若不能及早灌輸他們清

楚且明確的資訊以預防的角度出發將來新世代組成的婚姻及家庭

圖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貳 對青少年家長之建議

一 為人父母之婚姻的經營是為子女的良好模範

根據 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除了環境因素外個

人對環境的認知更是行為學習的重要因素Albert Bandura 更提出個體

會在社會情境中向身邊親近的人或團體做觀察並學習家中的父母

99

即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本研究也發現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愈好的青少年將來也愈想進入婚姻知覺父母關係不和諧者

則傾向直接由同居取代結婚可見父母自身的「身教」的確對我們下

一代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故為人父母者應留心於對自身婚姻

的經營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模範可學習並建立對婚姻正確且美好

的期待

二 父母應以健康的態度向青少年子女談論兩性交往的議

題避免子女接受到偏差資訊

前述本研究發現有四成多的青少年有過異性交往經驗且這些青

少年對於同居表現出較為認同的態度而由於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逐

漸地發展在該階段對異性產生好奇是為正常的表現父母應以健康

的態度向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有關兩性交往的議題並能引導孩子選擇

正確的資訊來源避免孩子在大眾傳播媒體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接

受偏差的訊息建立了錯誤的想法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可支配零用錢較多的青少年對於同居表現

出較為贊同的態度可見擁有金錢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兩

性關係的想法故建議青少年之父母亦應對子女金錢的使用及價值觀

給予適當的教導及提醒

100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考量高中職青少年介於青少年期的後端其價值觀正在建

立且易受環境影響並考量高中職之課綱有相關議題故以高中職學生

為本研究對象而研究結果也呈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

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加以應用然而高中職生對於實際進入婚姻生活尚有

一段距離建議之後的研究可針對介於成人前期之大學生做瞭解在

國內雖然過去有分別瞭解大學生之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待之研究但

並未看見有如本研究同時觀察兩變項上的關聯故建議之後相關的研究

能以大學生為對象並能對思考行為較成熟之大學生提出有關同居及

婚姻期待之婚前教育方案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可大致看出現今青少

年大多認同以同居來試婚同居可增加兩人之親密感卻還是有半數感

受同居需承受社會之壓力以及不能接受以同居取代婚姻之態度然而

本研究無法更深入透析其態度之成因因此建議可增加質化研究之深

入訪談以對青少年之同居及婚姻的價值觀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

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10年來 25-34歲未婚率提高臺北

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巫貞慧(2002)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晏如(2011年 10月 22日)同性婚同居權爭立法保障聯合新聞網

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 10月 27日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7904shtml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

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李雅文(2004)臺中縣市青少年婚姻態度之研究-以高中職在學學生對象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惠(2006)大學生同居態度同居經驗與心理福祉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市國

立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102

林淑貞(1994)我國大學生對婚姻態度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

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俞國良(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2)57-74

胡智銘(2006年 6月 16日)三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指數不及格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61601htm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一版)臺北

市東華

張家伶(2009)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

意度之影響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斌(譯)(2005)同居物語(原作者Gudgel David)臺北市雅歌

(原著出版年2003)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 12月 30日網址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674

教育部統計處(2012a)100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

103

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100學年度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c)100學年度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d)100學年度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

校所在地縣市別分臺北市教育部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許連高(譯)(1991)同居(原作者Dewevre-Fourcade Mireill)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

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陳玟君(2006年 7月 28日)幸福指數大蒐秘(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電子報第二十六期取自

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陳香仁(2001)現代日本社會中婚姻與同居生活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

104

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3)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分析臺北

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臺北市衛生局(2008)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96年度校園心情溫度計(BSRS)

普測評估總報告臺北市衛生局

賴佳玲(2007)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

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

分析研究臺灣544-72

簡維昌(2009)不同世代未婚者之同居態度同居經驗及其婚姻態度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

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縣

105

西文部分

Amato P R Johnson D R Rogers S J amp Booth A (200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between 1980 and 2000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1-22

Benokraitis N V (2005) Marriage and families Changes choices and

constraint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Booth A amp Johnson D R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ndash272

Brown S L (2000) Union transitions among cohabitors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833-846

Bumpass L L (1990) Whatrsquos happening to the family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Demography 27 483-498

Bumpass L L amp Sweet J 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Bumpass L L Sweet J A amp Cherlin A (1991) 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declining rat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3(4) 913-927

Clarkberg M E Stolzenberg R M amp Waite L J (1995) Attitudes valus and

entrance into cohabitational versus marital unions Social Forces 74

609-634

Cohan C L amp Kleinbaum S (2002)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180-192

Crissey S R (2005)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marital expectations of

106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697-709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 of union transitions on

white adultsrsquo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 710-720

Cunningham M amp Thornton A (2007)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parents

marital instability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amp Remarriage 46 125-143

Dillion H N (2005) Family violence and divorce Effects on marriage

Expectations(Masterrsquos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UMI NO 1425677)

Dush C M Cohan C L amp Amato P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Change across cohor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39-549

Hohmann-Marriott B E (2006) Shared beliefs and the union stability of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1015-1068

Johnson R (2005)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

cohabitation before marriage The Journal of Youth Ministry 4(1) 75-84

Kasearu K (2010) Intending to marryhellip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wards

family forming Trames 14 3-20

Knox D Zusman M E Snell S amp Cooper C (1999)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cohabi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3 510-513

Krejcie R V amp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107

Larson J (2006) The verdict on cohabitation vs marriage Marriage amp Family

Retrieved from

httpmarriageandfamiliesbyueduissues2001Januarycohabitationaspx

Lyons L (2004) How many teens are cool with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acklin E D (1983) Nonmarital heterosexual cohabitation An overview In E

Macklin and R Rubin(Eds)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nning W D Longmore M A amp Giordano P C (2007)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to cohabit and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559-575

Martin P D Martin M amp Martin D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coha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Mazzuca J (2003) Moving in Teen views on cohabitation Gallup Youth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llupcompoll

McGinnis S L (2003) Cohabiting dating and perceived costs of marriage A

model of marriage ent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105-116

Nazio T (2008) Cohabitation famil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comb P R (2008) Cohabitation In W A Darit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2nd edVol2pp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Oppenheimer V K (2003) Cohabiting and marriage during young menrsquo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Demography40(1)127-149

108

Prinz C (1995) Cohabiting married or single Portraying analyzing and

modeling new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hanging societies of Europe

Hants England Avebury

Raymo J M Iwasawa M amp Bumpass L (2009) Cohabitation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Japan Demography 46 785-803

Ridley C A Peterman D J amp Avery A W (1978) Cohabitation Does it

makes for a better marriag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7(2) 129-136

Sassler S (2004)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into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91-505

Silliman B amp Schumm W R (2004) Adolescentsrsquo perceptions of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couples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53(5) 513-520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amp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 55 499-509

Sussman M B Steinmetz S K amp Peterson G W (1999)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nd ed)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Thomson E amp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Thornton A amp Young-DeMarco L (2001) Four decades of trends in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60s through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09-1037

Trost J (1978) Attitudes toward and occurrence of 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0 393-400

Wiik K A (2009) lsquoYoud Better Waitrsquomdash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iming of first marriage versus first cohabit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109

Review 25(2) 139-153

Williams L Kabamalan M amp Ogena N (2007) Cohab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you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1244-1256

Willoughby B J amp Carroll J S (2010) Sexual experience and couple

formation attitude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7 1-11

Wolfinger N H (2005) Understanding the divorce cyclethe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ir own marriag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Z amp Schimmele C M (2003) Cohabitation In J J Ponzett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nd ed Vol 1

pp315-323)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10

附錄一預試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學校類別(1)高中 (2)高職

3 是否在學校課程中學習過婚姻相關的主題(如兩性交往擇偶與婚姻等)

(1)是 (2)否

4 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謝謝)

5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分居 (5)再婚 (6)同居

6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7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婚姻期

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根據您真實的

感受與看法放心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的教師

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資料與回答

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三月

流水編號 (由研究者填寫)

111

8 目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9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0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1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12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謝謝)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

總機人員診所助理家庭主婦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

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

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師美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

員郵差裁縫師黑手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

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調解會人員木工手工藝品師傅看

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

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

護理師課輔老師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

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

理襄理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

官董事長總經理

112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所稱「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請圈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3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4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5 和相愛的人同居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6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7 同居沒有法律保障與結婚不同 1 2 3 4 5

8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9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10 台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1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12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3 同居可共同分擔生活開銷如房租 1 2 3 4 5

14 若同居有法律的保障我會願意嘗試同居 1 2 3 4 5

15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6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17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8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請翻頁繼續作答謝謝

113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

114

附錄二正式問卷

「青少年同居態度與婚姻期待」問卷

親愛的同學您好

此研究主要是要瞭解青少年對於婚姻的看法(包括對『同居』態度以及對

婚姻之期待)謝謝您參與填答在此致上萬分謝意問卷並無標準答案請

根據您的感受與看法作答若您在填答時有疑問請隨時詢問在場協助施測

的教師本問卷採不記名方式所填答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的個人

資料與回答將絕對保密並於研究結束後予以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祝 學業順利健康快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如萍 博士

研究生王莉婷 敬上

民國一一年四月

115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別(1)男 (2)女

2 是否在高中課程中學習過婚姻與家庭相關內容(如兩性交往擇偶等)

(1)無 (2)有

3 我的宗教信仰(1)佛教 (2)道教 (3)民間信仰 (4)一貫道 (5)回教

(6)天主教 (7)基督教 (8)無宗教信仰 (9)其他_________(請說明)

4 父母婚姻狀況(1)已婚 (2)喪偶 (3)離婚 (4)再婚 (5)其他_________

5 每月可支配零用錢此為扣除生活必需費用如房租及交通費後你個人可自由使用之金錢

(1)無 (2)1000 元以下 (3)1001-2000 元 (4)2001-3000 元

(5)3001-4000 元 (6)4001 元以上

6 交往經驗(1)目前有男女朋友(2)有交往過目前無男女朋友(3)從未交往過

7 父母婚姻關係(1)非常不和諧 (2)不和諧 (3)普通 (4)和諧 (5)非常和諧

8 父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9 母親的教育程度(1)國小(含以下) (2)國中(初中) (3)高中(高職)

(4)大學(專科技術學院)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0 父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父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11 母親的職業請參考下表對照您母親目前或退休前最後的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6)已過世

(7)其他________(請說明)

【職業對照表】

第一類

失業家庭主婦自營小吃店雜貨店農夫佃農漁夫臨時工工友清潔工總機人員

診所助理服務生送貨員學徒檳榔店老闆檳榔西施家庭代工路邊攤販油漆工電

子花車道士乩童水泥工喪葬業者助理汽車美容業者倉庫管理人員收銀員店員

第二類

技工水電工司機保全人員美髮(容)師廚師打字員業務員郵差裁縫師黑手

會計園藝工商行號職員養殖業老闆維修人員裝潢人員挖土機業者木工手工藝品

師傅看護按摩師麵包師傅仲介業者行政文書人員超市老闆攝影師品管人員

第三類 公務人員銀行行員證券營業員理財專員消防隊員設計師護士護理師課輔老師

驗光師代書村(里)長鄉鎮民代表警察尉級軍官演藝人員工廠主管資訊業者

第四類 縣議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營養師藥劑師警官會計師經理襄理畫家作家

記者音樂家校級軍官建築師

第五類 立法委員大專校長大專教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將級軍官董事長總經理

116

第二部分對同居的看法

【填答說明】

以下說法請您就個人的同意程度加以圈選

「同居」意指未婚男女一起居住共同生活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1 同居可試驗雙方能否相處 1 2 3 4 5

2 同居的好處是能更方便地見到對方 1 2 3 4 5

3 同居會面對家人的壓力 1 2 3 4 5

4 和相愛的人同居是件幸福的事 1 2 3 4 5

5 同居而不要結婚雙方比較不受約束 1 2 3 4 5

6 同居是讓人先練習婚姻生活的一種方法 1 2 3 4 5

7 同居可增加情侶相處的時間是個好選擇 1 2 3 4 5

8 同居的人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看待 1 2 3 4 5

9 同居而不結婚可避免結婚後要與對方家人互動往來的麻煩 1 2 3 4 5

10 同居可讓人更清楚對方是否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1 2 3 4 5

11 同居可讓情侶更有機會學習如何溝通 1 2 3 4 5

12 同居是可以取代婚姻的一種方式 1 2 3 4 5

13 與人同居我覺得是不恰當的選擇 1 2 3 4 5

14 臺灣應修法讓同居者享有與結婚夫妻一樣的權利與義務 1 2 3 4 5

15 兩人容易發生性關係是同居的缺點 1 2 3 4 5

第三部分對婚姻的期待

【填答說明】

以下一題主要是想瞭解您將來是否想進入婚姻生活請將您同意的程度用圈選的方

式表示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 我將來想要結婚 1 2 3 4 5

本問卷到此結束請再次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非常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