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8
0 0 0 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No.13 December 2015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 The stigma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 Chinese face approach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講師 ◎ 林沄萱 Yun-Hsuan, Lin* 壹、前言 社會對精神病患的負面觀感是長久以來一直 存在的問題,然此問題並未獲得解決。台灣領有 身心障礙手冊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約有11 9,666 人(衛生福利部,2014),相較於2011年的113,995 人(內政部統計處,2012 )及2009 年的10 7,663 人(內政部統計處,2010 ),分別增加 5,671人及12,003人,顯見精神病患有增加的 趨勢。然而,從媒體的報導中,可發現社會對精 神病患仍多持負面觀感,而對精神病患的標籤 化、污名化及刻板印象更不易抹滅(唐、吳, 2008),而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污名態度也會直接 反應在對待精神病患的行為上(張,2008)。 研究指出,家庭、職場及校園對於精神病患 回歸社區接受度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賴、李、 薛,2006 ),且污名會對精神病患造成相當程 度的負面影響(唐、陳、吳、鄭、高,2009 Livingston & Boyd, 2010),包括貶低自我、低自 尊、低自我效能、無望感等,形成自我污名化及 孤立等情形(周、連、高,2015;唐等,2009Livingston & Boyd, 2010),使他們回歸社區更加 困難(陳、徐、李、黃,2012)。 面子問題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份,它滲透到 人們生活的各方面(趙,2010)。多數人將罹患 精神疾病視為有損家族門面的事,因而造成精神 病患更加的自我污名化,而盡可能的避免讓他人 知道自己的疾病,甚至因此不願就醫而造成疾病 的惡化,繼而造成家庭、社會及國家沉重的負 擔。故華人愛面子的問題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 對精神病患的接受度,以下就精神病患的污名與 華人的面子問題進一步闡述。 貳、污名的定義及理論 「污名」( stigma )又稱烙印,此一詞源 自於古希臘,希臘人設計了一些身體的符號, 並以這些符號來彰顯符號者道德地位的不良, 摘要 精神病患的污名是由社會建構而來,且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儒家思想對華人社會的影響甚深,因此人們 特別重視禮、義、廉、恥的道德規範,此也形成了傳統的榮辱觀,傳統榮辱觀的通俗表現就是愛面子。在華人社會 中,人們通常會選擇避開那些表現不符合社會期許的人,以維護自己的面子,而精神病患常被視為是不符合社會期許 的人。本文以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最後針對教育、接觸以及臨床實務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字:精神病患、污名、面子 *通訊作者:林沄萱 203基隆市中山區復興路336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Aug-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000

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No.13 December 2015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

The stigma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 Chinese face approach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講師 ◎ 林沄萱 Yun-Hsuan, Lin*

壹、前言

社會對精神病患的負面觀感是長久以來一直

存在的問題,然此問題並未獲得解決。台灣領有

身心障礙手冊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約有11萬9,666

人(衛生福利部,2014),相較於2011年的11萬

3,995人(內政部統計處,2012)及2009年的10

萬7,663人(內政部統計處,2010),分別增加

了5,671人及1萬2,003人,顯見精神病患有增加的

趨勢。然而,從媒體的報導中,可發現社會對精

神病患仍多持負面觀感,而對精神病患的標籤

化、污名化及刻板印象更不易抹滅(唐、吳,

2008),而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污名態度也會直接

反應在對待精神病患的行為上(張,2008)。

研究指出,家庭、職場及校園對於精神病患

回歸社區接受度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賴、李、

薛,2006),且污名會對精神病患造成相當程

度的負面影響(唐、陳、吳、鄭、高,2009;

Livingston & Boyd, 2010),包括貶低自我、低自

尊、低自我效能、無望感等,形成自我污名化及

孤立等情形(周、連、高,2015;唐等,2009;

Livingston & Boyd, 2010),使他們回歸社區更加

困難(陳、徐、李、黃,2012)。

面子問題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份,它滲透到

人們生活的各方面(趙,2010)。多數人將罹患

精神疾病視為有損家族門面的事,因而造成精神

病患更加的自我污名化,而盡可能的避免讓他人

知道自己的疾病,甚至因此不願就醫而造成疾病

的惡化,繼而造成家庭、社會及國家沉重的負

擔。故華人愛面子的問題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

對精神病患的接受度,以下就精神病患的污名與

華人的面子問題進一步闡述。

貳、污名的定義及理論

「污名」(s t igma)又稱烙印,此一詞源

自於古希臘,希臘人設計了一些身體的符號,

並以這些符號來彰顯符號者道德地位的不良,

摘要

精神病患的污名是由社會建構而來,且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儒家思想對華人社會的影響甚深,因此人們

特別重視禮、義、廉、恥的道德規範,此也形成了傳統的榮辱觀,傳統榮辱觀的通俗表現就是愛面子。在華人社會

中,人們通常會選擇避開那些表現不符合社會期許的人,以維護自己的面子,而精神病患常被視為是不符合社會期許

的人。本文以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最後針對教育、接觸以及臨床實務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字:精神病患、污名、面子

*通訊作者:林沄萱

203基隆市中山區復興路336號

Page 2: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將符號烙印在身體上以宣告符號者是有污點、

不潔之人。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

所著作的「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一書被視為探討污名的經典文

獻。其書中指出污名是一種具有強大貶抑效果

的屬性(attribute),但並非此屬性本身造成污

名,污名是屬性與刻板印象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

(Goffman, 1963/2010)。高夫曼將污名分三種類

型:(一)身體方面:指對各種身體畸形或缺陷

的憎恨;(二)個人性格的缺失:被認為具有蠻

橫、不可靠及不誠實等性格上的缺失,而這些缺

失可從精神異常、藥癮、同性戀及囚犯等中推論

出來;(三)對種族、國族及宗教的族類污名:

可以透過血統來傳遞,同時玷污家庭中所有的成

員(Goffman, 1963/2010)。

高夫曼稱那些符合人們所關切的特定預期者

為正常人(normals),正常人認為受污名者具有

一項以上不好的差異,讓他不符合人們的預期,

可稱之為不完整的人;因此人們會施加各式各樣

的歧視,藉以減少受污名者的生活機會,也因此

建構出污名理論,一種足以解釋受污名者的低劣

與他所代表的某種危險的意識型態,我們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特定的污名用語,例如殘廢、低能、

智障,把受污名者對情境的防禦性反應當作是缺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理化我們對待他的方式(Goffman, 1963/2010)。

污名化是污名者與不具污名者之間的互動過

程,不具污名的一方以受污名者負面的特徵掩

蓋其他特徵,以強化受污名者的負面特徵,此

過程即「貼標籤」(李、喬,2005)。標籤理

論將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稱為偏差行為,此行

為是一種潛在的、甚至連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的偏

差行為,此乃正常現象,稱之為「原始偏差行為

(Primary Deviance)」;一旦此行為遭受刑罰,

就會得到其他人對行為人施加的標籤(label);

一旦被貼上標籤,便會遭到社會對行為人所施加

的壓力,使其改變對自我的認同,進而改變其

行為以符合標籤的描述,稱為「衍生偏差行為

(Secondary Deviance)」(徐、向,2010)。而

「貼標籤」就是污名化所形成的過程之一。一個

標籤,可能被許多人用來指稱某特殊群體,此特

殊群體的本性也反映此標籤的特質,因此,污名

化的過程就完成了(李、喬,2005)。

總之,污名是一種個人的偏見、歧視或刻板

印象,因此,當無法符合社會期許,並呈現身體

或行為上的缺點者,就容易被污名化,例如精神

病患。而在污名形成的歷程中,受污名者亦將大

眾對其的排斥、貶抑、誤解及孤立等負面觀感內

化,而形成自我污名化,由此可見污名對人類的

影響甚鉅。因此,精神病患的污名化可想而知。

參、精神病患的污名

精神病患的污名由社會互動中產生,意即社

會建構而來。握有權力的一方將不符合社會規範

及期許的另一方歸類為不正常,從而區分為我們

(us)與他們(them),即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

(Goffman, 1963/2010)。未曾就醫或未規則服藥

的精神病患出現怪異、暴力等行為時有所聞,再

加上媒體的渲染,因此大眾對精神病患的危險性

與不可預測性更加擔心。這也使得精神病患與大

眾之間的隔閡更深,加上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相關

知識普遍不足,使得大眾更加的排斥他們,精神

病患因為擔心被歧視,為避免被他人知道自己罹

患精神疾病,而導致較差的醫療順從性,這也直

接或間接的影響到精神病患的復健,使其回歸社

區更為不易。

Lv等學者調查中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發

現,有近七成的患者有輕至中度的自我污名(Lv,

Wolfc, & Wang, 2013)。唐等(2009)研究發現,

精神病患感受到社會環境的不友善,進而將社會

對精神疾病的負面特質內化,且以逃避社會的行

為來反映自身所面臨的壓力。由此可知,社會污

Page 3: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No.13 December 2015

000

名可能導致自我污名,而精神病患的復健之路也

更趨遙遠。

精神病患經歷了社會的污名,被社會歧視、

排斥,最後造成自我的污名。然而在污名形成的

過程中,醫療專業人員是否也是造成污名的其中

一員?當看見表現出不符合社會期許之行為的人

時,醫療專業人員總是根據專業知識與經驗,很

快地在心中為那些人下診斷,如看見一位自言自

語的人,便會說他可能有幻聽,這樣下意識地進

行「診斷」的同時,污名也就形成了。

筆者整理97年9月至101年8月在精神科病房指

導護生實習時護生所書寫的實習心得,發現大部

分護生於實習前對精神病患都有刻板印象,然經

過實習之後,對於精神病患的負面看法普遍都能

有所改觀。由此可知,教育與接觸實為改善精神

病患污名的可行方法。護生觀點如下:

護生A:「病人其實都很單純,他們的想法

都很直接,他們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是屬於社

會弱勢族群的一部份。」

護生 B:「精神科也許和其他科目不太相

同,但也是一樣重要,顧及病人的感受及尊重他

們,相對的他們也會對我們友善。」

護生C:「剛開始我實習時我都不敢跟病人溝

通互動,可是在慢慢的跟病人接觸幾天之後覺得

其實在這裡的病人並不恐怖,跟我們一般人對精

神科病人的印象完全不一樣,我覺得是我們之前

對精神科病人的深根柢固的思想啦!」

護生D:「以前對精神病患大家都會有歧視

或害怕的負面觀念,但經過這次實習,我倒有個

想法,就是讓我們了解他們,或許這樣社會大眾

就會對他們改觀,其實他們也是人,不能因為他

們心理生病了,而做出了對他們不公平的事情,

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有

空間能在社會上立足。」

護生E:「現在看到病人覺得他們很可愛,

把我原先對他們的觀點給推翻掉了。原先對他們

的觀點是從新聞、報紙上得知,但是新聞的媒體

資訊總是把他們給過度渲染,讓大眾都很害怕恐

慌,但是一直到這裡實習後,我才發現原來他們

和媒體資訊上所刊登的不一樣,可能症狀初期很

相似,但症狀晚期就有差異性。」

護生F:「因為一直對精神病病人有一種刻板

印象,認為精神科病房都是一堆神經病的人,覺

得可能會被攻擊。但是,來到這裡漸漸發現,其

實有很多病人和我們正常人沒兩樣。」

護生G:「其實一開始來到精神科有點害

怕,因為很怕病人會出現很恐怖的行為,但是來

到這邊實習的這四週以來,覺得這邊的病人其實

都還滿和藹可親的,說真的有些病人讓我反而覺

得比我們這些人還要來的親切,因此對於精神科

病人有很大的改觀,不會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他

們。」

護生H:「實習這幾個星期以來,對身心科

的病人有很大的改觀,以前一直以為他們和我們

會有很大的落差,不管是在外觀或是想法上都會

有很大的出入,可是實際到了病房中卻發現他們

只是想法和我們不太一樣之外,其他其實都是一

樣的,因為想法的不同所呈現出的行為也和我們

不一樣。」

肆、華人的面子問題

精神病患的污名是經由社會建構而來,且與

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以下將針對

華人社會中的面子問題進一步闡述。

面子是根植於文化的社會心理建構,無論是

哪一種文化均有自己的面子(燕、姚、謝、凌,

2007)。面子是一個隨時間、地點及文化不斷演

變的概念,是人們依據自身所處的文化及社會階

層等背景因素所形成的關於自身與他人獲取社會

正向價值的公共形象(趙,2010)。面子在華人

的社會生活中有極重要的意義,且影響著人們心

理及行為等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茍,2009;

溫,2008)。

Page 4: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面子含有自尊與尊重的意思,給別人面子實

際上是一種對別人的尊重,而為了面子不作不應

該做的事情實際上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面子也

有虛榮的意思,如婚宴講求隆重、身穿名牌服飾

等,也都是虛榮的表現;而面子表現為好大喜

功,例如古代帝王的政績也多與面子有關;面子

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潛規則,人是群居的動物,

因此要在團體中生存,那麼維護自身與他人面子

問題就成為一種潛在的規則(趙,2010)。就

某種意義而言,面子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燕

等,2007)。

儒家思想對華人社會的影響甚深,因此人們

特別重視禮、義、廉、恥的道德規範,此也形成

了傳統的榮辱觀,傳統榮辱觀的通俗表現就是愛

面子。榮辱觀根源於群體意識,而華人社會是一

個群體思想極重的社會(張,2008)。儒家的

仁、義、理、智、信五常之道就是基於群體意識

下的生存之道,而個人也必須依附群體而生存,

一旦失去群體的認同便會成為孤家寡人(張,

2008)。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儒家

思想中的五倫,生活中許多的道德規範都是用來

維持這些關係,例如父慈、子孝,若一個人違反

了這些道德倫理規範,就會受到群體的譴責、唾

棄,甚至難以在社會上生存(張,2008)。儒家

重視和諧,促使華人在家族中爭取他們所應得

的,放棄他們所得不到的,加上群體意識高過於

個人意識,因而重視自尊、名譽,且視他人的侮

辱為羞恥,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認為知恥就有德、無恥就無德,因此產生愛面子

的性格(張,2008)。而失去面子或得不到面子

常因不能循規蹈矩,而導致在別人眼中處於較為

不利的地位。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它

是一種制度,為了達到安定社會的功能,人們必

須遵守規範,若不守規範則必會失去面子、得不

到面子(林,2007)。

華人文化有著群體高於個人的社會群體意識

傾向,因而促使人們在社會中透過他人的眼光來

進行自我評價,而此群體以家族群體為基礎,而

此種注重群體合作的集體主義與西方重視以自

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大不相同(賀、程,2009;

溫,2008)。相較於西方,華人更在乎自己的形

象,在乎他人如何評價自己勝過自我對自己的評

價,甚至習慣透過知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來反

映個人對自我的感受,因此特別重視名聲(林,

2007;韓,2012)。「士可殺不可辱」、「打腫

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因此失去面

子是相當大的恥辱,可知面子比性命來的更為重

要(林,2007)。面子透過人際交往而形成與表

現,一個人有沒有面子並非自己說了算,而是由

交往對象的態度及行為所決定,因此面子必須透

過人際互動而存在(燕等,2007)。而在生活中

不僅要維護自己的面子,還要給別人留面子,這

是一種社會中人際互動的潛在規則。

而為了顧及面子,人們通常會選擇避開那些

表現不符合社會期許的人,以維護自己的面子,

而精神病患常被視為是不符何社會期許的人,因

此,大部分的人們對於精神病患也就避而遠之。

是故,華人的面子問題也因此深深地影響著精神

病患的污名。故以下將闡述華人的面子問題與精

神病患污名之關係。

伍、華人的面子問題與精神病患污名

之關係

有學者認為談及污名時應該將文化脈絡納

入,因此提出將道德經驗的觀點放入污名理論

中,例如華人的面子問題對於污名的影響甚鉅,

精神疾病不只是患者個人的問題,連帶的影響到

整個家族,使整個家族蒙羞而失了面子,而污名

不僅是社會互動的產物,更跨越了身體、情緒、

社會及文化面向(Yang, Kleinman, Link, Phelan,

Lee, & Good, 2007)。

自古以來,強調科舉仕進的華人社會,無論

是考上國立大學、公職等,均藉由個人的成就使

Page 5: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No.13 December 2015

000

家族共享榮耀,此光耀門楣的觀念普遍深植於華

人社會。也因此,華人特別強調個人能力的表

現,而能力表現的成敗幾乎是華人每天須面對

的生活事件,也是華人最感到沒面子的壓力源之

一(韓,2012)。早期的社會時有所聞家屬將精

神病患以鐵鍊牽制於家中,此種不願被外界得知

家中有人罹患精神疾病的心理可以理解為他們將

罹患精神疾病視為是羞恥的,有損家族門面的,

因此盡可能的隔絕病人與外界的接觸(Lv et al.,

2013; Yang et al., 2007)。而精神病患也因知覺

到疾病的不被接受與歧視,且有感於疾病所造成

的個人及家族的面子蒙羞,因此往往不願面對疾

病,造成服藥順從性差、未規則返診等問題,影

響個人能力及造成家庭沈重的負擔。

就筆者本身的經驗,發覺多數人將精神病患

視為是可怕的、危險的以及不可預測的,且盡可

能避開與他們接觸的機會,除了害怕精神病患的

不可預測性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因為覺得

與精神病患接觸有失面子,從而產生排斥心理。

記得小時候住家附近有一位精神病患,家屬從未

讓他就學,每次經過他家門前,便見一群小朋友

朝著他辱罵瘋子、神經病並丟擲石塊,他偶爾也

會反抗,但大多時候是默默的承受這一切。大人

也常灌輸我們精神病患是危險的、恐怖的,叮嚀

我們不要接近精神病患,甚至將罹患精神疾病歸

因於祖先沒積功德、上輩子沒燒好香,更因此將

罹患精神疾病視為是一種讓家族蒙羞的事情。

有位在精神科工作的社會工作師曾說:「當

我在捷運站遇見病人時,我假裝沒看見他。」,

另一位同樣在精神科服務的勞務員說:「每次帶

病人下去作檢查或會診時,別人都用異樣的眼光

看我們,連會診的醫師都不太喜歡我們的病人下

去會診,讓我覺得很丟臉。」,另一位精神科護

理師說:「跟精神病患交談很丟臉,會被誤會我

們是同一國的。」,由此發現,與精神病患接觸

被視為是沒面子的事,因此一般人盡可能的避免

與精神病患接觸便可理解。而在這個重視面子的

社會中,儘管身為醫療專業人員也與一般大眾一

樣,有顧及面子的考量,這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人們與精神病患互動的意願,而這樣的接觸意願

並沒有所謂的專業與非專業之差別。是故,去除

污名更應該從專業人員開始著手。

陸、結論與建議

污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建構而來,權

力的一方將弱勢的另一方推向無底的深淵,然後

用巨大的石頭壓住洞口,使他們看不見白晝,而

躲在黑暗的角落。因為害怕被拒絕、恥笑、唾

棄,大部分精神病患選擇不將自己的疾病告訴其

他人,也因此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以致影響病

情,這是惡性的循環,也是在這個對精神病患不

友善的社會裡長期存在的問題。污名的結果形成

被孤立的一方更加的自我污名化,更不願意站出

來為自己發聲。面子問題一直是華人社會裡影響

人們言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精神病患的污名也

直接或間接的與華人的面子問題有關,這承接幾

千年歷史的儒家思想傳統文化,深深地影響著華

人社會中的日常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1年提出「心理健康:停

止排斥,勇於照顧」的目標,指出社會需透過適

當的政策、立法及服務,減少精神疾病治療的隔

閡,且以具體行動處理精神病患在社會上所受到

的歧視與排斥。然要減少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污名

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需要從教育、政策等多方

面著手,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教育:在歷史、國文等課程中,談及儒家思

想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儒家思想對

華人的影響,例如面子問題對生活造成的

影響及其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態度等。並

將精神衛生相關議題納入課程中,引導學生

思考精神病患的人權問題,以及處在社會

弱勢的一方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讓學生以

Page 6: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關懷的角度學習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事物。而

公共服務信息(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

PSA)在教育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Corrigan, 2012b)。精神衛生法雖明定媒

體不得使用歧視字眼報導精神病患,但媒體

對精神病患的過度報導仍可能加深民眾對精

神病患負面的刻板印象。而無論是電視、網

路、報章雜誌等公共服務信息,應避免對精

神病患的負面描述或報導,以減輕民眾對精

神病患的偏見與歧視。

二、接觸:接觸必須是有目標且持續性的,而透

過醫療專業人員傳遞精神病患復元的可能性

給一般民眾,也有助於減輕其對精神病患的

刻板印象(Corrigan, 2012a)。而無論是學

校或社區正規或者非正規的課程,均可搭配

課程單元安排學生或民眾與精神病患接觸的

機會,然而短暫地參觀醫療院所看到重重的

鐵門可能讓人們對精神病患更加恐懼,因此

在規劃上需謹慎,例如參觀以治療性社區模

式經營的玉里醫院、嘉南療養院中以懷舊為

環境佈置主軸的老人日間病房或由精神病患

擔任洗衣工的洗衣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中

由精神病患擔任員工的咖啡屋等,這些地方

可以讓人們看到精神病患是如何努力的在社

會中生存,而持續的接觸也有助於減輕對精

神病患的恐懼。而在參觀的過程中,也需有

專業人員的解說,導正民眾錯誤的觀念,

使其瞭解精神病患並非如媒體所報導的一般

全是可怕的、有攻擊性的,且特別說明與患

者接觸並不會有損面子,反而增加我們的視

野,讓我們心胸更開闊,更包容所見與所

聞。

三、臨床實務:醫療專業人員應反思自己對於精

神病患的想法,剖析埋藏在心底深處的污名

態度或面子問題等,經由書寫反思日誌、組

成討論團體或與專業人員的討論,學習正式

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想法,真實地面對自己。

如此一來將有助於醫療專業人員在照護精神

病患時所面臨的內心衝突之處理。醫療專業

人員應該以具體的行動表達對精神病患的尊

重,並將賦能(empowerment)的觀念應用

其中,使病患可以真正體會到自己有能力做

事。此外,醫療專業人員應以專業的角度引

導病人正視自己的問題,使其學會與精神疾

病共存,並藉由瞭解服藥的重要性及規則返

診與服藥,達到疾病症狀的改善與控制,進

而減少污名所造成的傷害。針對家屬部份,

透過家族治療,適時導入面子與污名對家族

造成的影響,並引導家屬說出內心的想法,

修正負面認知,使家成為病人真正的避風

港。

參考文獻

1.內政部統計處(2009).九十八年第九週(97年底列冊身心障礙人數統計).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2.內政部統計處(2010).九十九年第七週(98年底列冊身心障礙人數統計).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3 .內政部統計處(2 0 1 2).一○一年第九週

(一百年身心障礙者福利統計).取自http://

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4.李紅濤、喬同舟(2005).污名化與貼標籤:

農民工群體的媒介形象.取自

h t t p : / / w w w. c u h k . e d u . h k / i c s / 2 1 c / s u p p l e m /

essay/0504091.htm

5.林立揚(2007).從框架下的主管回饋看部屬

的面子知覺對自我、主管、組織之評價的影

響:以兩岸員工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6.林美伶、熊秉荃、林淑蓉、胡海國(2002).

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烙印處境.慈濟醫學,14

Page 7: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No.13 December 2015

000

(6),381-388。

7.周筱真、連盈如、高譽誠(2015).精神疾病

患者之自我污名、家庭功能與心理福祉 之

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1),135-

165。

8.茍萍(2009).論面子的社會心理學內涵.樂

山師範學院學報,24(9),112-116。

9.唐宜楨、吳慧菁(2008).精神疾患污名化與

去污名化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6(3),

175-196。

10.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如

(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主觀經

驗-以精神疾病患者及脊隨損傷者為例.身

心障礙研究,7(4),230-244。

11.陳志軒、徐畢卿、李靜姝、黃建豪(2012).

健康研究中的烙印議題.台灣醫學, 1 6(1),84-92。

12.張自慧(2008).論恥感與恥感教育.遼寧大

學學報,36(6),10-15。

13.張作貞(2008).精神疾病烙印及抗烙印行動

之對話.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35-156。

14.賀俊霞、程威巍(2009).中國人的文化心理

研究.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2(1),127-

128。

15.溫金榮(2008).近年來對面子現象研究的熱

點探析.中外教育研究,12,108-109。

16.趙昌平(2010).中國人愛面子的進化心理學

分析.心理學探新,30(5),20-23。

17.衛生福利部(2014).101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mohw.gov.tw/

cht/DOS/Statistic_P.aspx?f_list_no=312&fod_

list_no=2657&doc_no=13275

18.賴美嬌、李佩育、薛淑滿(2006).精神病

患重返社會接受度之探討.福爾摩莎醫管雜

誌,2,58-68。261.

19.燕良軾、姚樹橋、謝家樹、凌宇(2007).論

中國人的面子心理.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

學報,6(6),119-126。

20.韓貴香(2012).沒面子與情緒:事件歸咎對

象與相對權力的影響效果之探討.應用心理

研究,53,131-152。

21.Corrigan, P. W. (2012a). Research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Br

J Psychiatry, 201(1), 7-8. doi: 10.1192/bjp.

bp.111.103382

22.Corrigan, P. W. (2012b).Where is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to

eliminate mental illness stigma? Psychiatr

Serv¸63 (1)¸79-82 . do i :10 .1176/appi .

ps.201100460

23.Goffman, E. (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

記(曾凡慈譯).台北市:群學。(原著

出版於1963)

24.Livingston, J. D., & Boyd, J. E. (2010).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ized stigma for

people living with mental ill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1(12), 2150-2161.

25.Lv, Y., Wolfc, A., & Wang, X. (2013). Experienced

stigma and self-stigm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35,

83-88.

26.Yang, L. H., Kleinman, A., Link, B. G., Phelan,

J. C., Lee, S., & Good, B. (2007). Culture and

stigma: Adding moral experience to stigma

theor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4, 1524-

1535.

Page 8: 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163.21.98.238/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054/2... · 陷的直接表現,然後把缺陷與反應都視為對他自 己或父母,甚至族人過去所做所為的報應,以合

The stigma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 Chinese face approach

Lecturer, Chung Ku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Health ◎Yun-Hsuan Lin*

ABSTRACT

The stigma of psychiatric patient is developed by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ulture

closely. Confucianism influence Chinese society, so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propriety, justice, honesty, and moral shame. This

also form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onor, the performance of honor is keen on face-saving. In Chinese society, people

often choose to avoid the performance does not meet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of people, in order to protect his face, and the

psychiatric patients are often regarded as inconsistent with what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of people.Therefore,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igma of psychiatric pati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 Chinese fac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in education, 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psychiatric patient, stigma, face

*Corresponding author:Yun-Hsuan Lin

No.336, Fuxing Rd., Zhongshan Dist Keelung City 203,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