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 · 今日书屋 06...

1
今日书屋 责编:舒小梅电话:2356773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06 [email protected] 读书就读贾平凹。这是我从 老婆大人的举止言行中悟道的。 她狠心给我买了十本贾平凹的小 说集,红彤彤的封皮,倒是挺喜 庆。哪一本都那么厚,又那么宽 大,没读呢,就怯了,望着生畏。这 么厚的书,啥时能读完呢? 他的小说不好读,地方色彩 浓,拗口,我读书又慢,听说有人一 年读上几百本,这一目十行快速浏 览的读书法,我还尚未学会,只能 慢些性子读了。眼是懒蛋手是好 汉,别想着读得太快,就想着读得 再慢也比写得快。 读过了,我都要写书评,旨在深 入阅读。这回看《土门》,灵感始终没 找到,也许刚从“鸡零狗碎得颇烦的 日子”中出来又进了“鸡零狗碎得颇 烦的日子”中。想着突破“秦腔”带来 的感受。当我再次看到那些经典的 描写时,真正触发了我时刻准备接收 的神经,我无意识一笑,灵感突然降 临,写下了“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 花”,心松了口气。 《土门》是写农村发展进程所 遇改革事件。小说没有说对与错 是与非,只是原原本本地叙述让读 者评判。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地 方,而现实也要切切实实有摒弃 “贫穷落后”的美好。结尾倒是看 着很深重。即使发展,谁愿意逃离 故乡?谁愿意看到故乡的消失呢? 这不是我要谈论的,我要谈论 的是小说写法,他的小说写得太 “碎”,来了走了进了出了去了回 了,磨叽来磨叽去,那些琐碎好像 冲淡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说, 使读者再没有读下去的信心,没有 扣人心弦的故事。其实日子就是 日子,就是平淡,他写的就是这样 的日子,无可厚非。我倒是爱看, 为什么小说非得有“惊心动魄”的 故事呢?就不能是百姓的日子 呢。所以,贾平凹的小说更接近 “我们”,我更爱看。插“闲话”抓细 节,是小说区别其他作家的特质, 是贾平凹大师的制敌之招,制胜法 宝。他的闲话不闲,都是一个个生 动有趣的细节描写,都是印在你的 脑子里,而你却千辛万苦琢磨来琢 磨去也琢磨不出来的东西。 我举个例子:我出来,穿着大花 衫子的女人满头大汗靠在院门框上, 脱了一只鞋往腿上拍打鞋壳里的沙 土。我撵着那只黄母鸡兜了一圈,捉 住了,交给她,她一指头塞进鸡屁眼 里试了试,说: “范先生,这黄母鸡今 日有蛋,下出来了我中午摊煎饼!梅 梅,你几时来的?” 本来“我”是出来撵鸡,结果笔 锋突然一转,插入这么一句描写, 你看看贾平凹写了几个细节,大花 衫子,满头大汗,靠,脱,拍打,两个 形容词,三个动词,就这么一句,活 脱脱地一个女人的形象印在脑子 里。然后写到那个女人在鸡屁眼 里摸蛋,真有生活。更叫绝的是那 蛋还在“鸡屁眼里”竟然就预定摊 煎饼了,还让不让人吃了。最后话 语又转向另一个人梅梅。 这一连串的描写,活脱脱的一 个自然的图景,我们感觉到这就是 生活,就是自自然然的生活,而且 根本就不是写出来的,是我们亲眼 所见到的情形。 他说,女人把一壶热水提到厦 屋,说:“渴了你们喝!”抓下头上的 帕帕啪啪摔打身上、脚上的灰土, 走出去了。 他说,厕所里长着一棵椿树,椿 树上被揩屁股揩得黄蜡蜡一层干屎, 我恶心得走出来到水管上洗手。 这些都是经典的细节描写,多 得是。抓细节,贾平凹无疑是大师 中的大师,极品中的极品。看贾平 凹小说总有这样的体悟,“人无我 有人有我新”的感慨,怎么会那么 精准到位呢,叹服啊。 贾平凹的小说不是不会说顺 畅细致的“普通话”,在《土门》里就 有很多段描述,它比语言较为普通 的《极花》更普通,我们看到了一家 多 能 的 本 事(这 里 我 就 不 举 例 了)。这更坚定了我“读书就读贾 平凹”的决心,那种畏惧已经成了 欲望与期待。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读贾平凹《土门》 朱宜尧 村子里没有多余的人或事物, 除了时光,除了静。在这如此平常 的一个关中村落,星星竟密密麻麻 地那般亮,耳朵里的声音竟是那么 清晰多样,小鸟竟有那么多种类 别,草和树在干枯收敛之外竟还有 那么多从不曾发现过的动人样态 ……出生于陕西渭南的徐沙沙现 在北京做教师,年前带着女儿回到 从小长大的关中村子。她俯下身 子,倾听到了这片土地上亘古未变 的温暖和美好。 在梳理年少时光感叹世事变 迁的同时,徐沙沙询问那些走出乡 村的孩子,还认不认得最初的自 己,还有没有乡村人那份平和、纯 粹、专注、自足和草一般的韧劲。 答案不言而喻,有些人在城市的灯 红酒绿中早已发生蜕变,有些人则 不论身处何地,那种与生俱来的特 质仍然坚韧如初。其实,乡村不只 有初心,还有我们的老屋和父母的 印痕,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那些儿 时的场景总会不经意间进入我们 的脑海。这就是乡愁,这就是让我 们对乡村始终着迷的地方。 人是感情动物,一生中都在行 走、奔波、思考、总结。有的人热情 似火,有的人冷若冰霜;有的人愤 世嫉俗,有的人怨天悲地;有的人 心高万丈,有的人胆小慎为……一 生中都能体会和感受到温暖的人, 是幸福的人。有的人活在晴日下, 并不快乐,有的人处在冰窖里,照 样阳光。这一切都源自于个人内 心的修为境界和处世方法。读徐 沙沙的散文,能感觉出,她是一个 敏达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温暖的 人。徐沙沙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总 有些光,在不经意间偷偷照亮》包 括“故乡情思”“教育随想”等四部 分,收录了《村中岁月长》等七十多 篇文章,长长短短的文字,大大小 小的故事,带你用心触摸世界的温 暖和美好。 这部散文集里有故乡、身边美 好的人或事物,庸常的生活琐细却 折射出哲理的光芒,还有关于异国 他乡的月光,关于情感的幽微心 绪,关于教育的爱与智慧……细腻 的笔触深入生活的缝隙与肌理,截 面与暗影,以温暖、理性的文字,为 你呈现一道道照亮心灵的光与 暖。一个人在生活中,只有知福惜 福,才有来自心底的温暖。这是写 给人生路上每个独自远行者的真 挚文字,是一本能让你感受到光与 暖的书。作者希望我们不为生活 湮没,不被磨灭理想,但同时与生 活和解。 关于世界的温暖和美好 邓勤 小说《洛丽塔》让弗拉基米 尔·纳博科夫声名鹊起。这位有 着独特创作观的俄裔美国作家, 同样在蝴蝶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他的人生也如蝴蝶一般,经历了 破茧成蝶的蜕变,充满着光辉的 色彩。新西兰布赖恩·博伊德所 著的《纳博科夫传》是一部优秀 的人物传奇,自 1990 年面世后, 一版再版,甚至连博伊德也自信 地说道,它三十年没有被取代。 《纳博科夫传》分上下两册,博 伊德从纳博科夫贵族世家背景写 起,因为博伊德深知,家族因素对 一个人的思想、走向及志趣,必然 会产生巨大影响。他对纳博科夫 父亲不惜笔墨的描写很有必要,纳 博科夫的父亲是俄国立宪民主党 领导者、法学家,喜欢作家狄更斯 的作品,也喜欢收藏蝴蝶标本,可 以说没有父亲的这两样爱好,纳博 科夫也许是另外的人生。 “成年所有的标志都可以透 过童年的蛹看出来的”,博伊德 深信的这句话实则点明了纳博 科夫的人生轨迹。纳博科夫的 童年是相当完美的,可以享受锦 衣玉食,可以远去西欧沿海度 假,可以享受外籍家庭教师的教 导。然美好终是昙花一现,1917 年二月革命后,他们一家逃至克 里米亚,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 他不忘采集蝴蝶,成为蝴蝶研究 专家是他最初的志向。博伊德 冷静详尽地叙述了纳博科夫的 这种爱好,这些文字其实是有效 的铺垫,对蝴蝶的精微观察造就 了他日后在小说创作上的丰收, 扇动着斑斓翅膀的蝴蝶,是他感 触生命图景的力量源泉。 纳博科夫推测蓝灰蝶起源 亚洲,穿越白令海峡,一路向南 到达智利。他的假设被当时科 学界认为是异想天开,2011年, 哈佛大学研究者利用计算机模 型分析,证实了纳博科夫的假说 完全正确。这种合理大胆的想 象在纳博科夫的小说里能找,在 《洛丽塔》中,纳博科夫用新奇迷 幻情节所构建的世界,真实的几 近残忍而悲凉,然这却是让人可 以置身其中的生活。 纳博科夫对待生活的热情, 是他能够取得成就的重要推 力。在博伊德的叙述里,我们认 识了做翻译、做老师、做临时演 员的博纳科夫,经济窘迫情况 下,博纳科夫所从事的这些职业 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 材。当然1922年他的父亲在柏 林被右翼分子误杀更给他触动, 他在日记中写下“是的,我的幸 福流走了”,人性之善,亲情之 痛,让父亲的死亡场景反复在他 的作品里出现,这绝不是巧合, 这是一种无声的纪念。 博伊德说,纳博科夫始终是 个孤独的人,他拒绝时代的趣味 来影响他的写作风格,他对自己 是一位天才坚信不疑。对应这 种特立独行、自信不疑性格的是 他思想上的无拘无束,他在岁月 的墙壁上自由涂抹,在花甲之年 后才逐渐亮出了真彩,至今也没 有褪色。这样充满情趣的人生 谁不向往呢? 破茧成蝶 斑斓人生 李晋 集深邃思考与质朴书写于 一体的《旅馆里发生了什么》(河 南 文 艺 出 版 社 2019 年 8 月 出 版),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最新 自选散文集。该书以游记、书 评、序跋、访谈等表达方式,通过 作家一系列人文感受,从一个个 侧面,分享了她对中国与世界的 独特认识。全书自始至终洋溢 着浓烈的家国情怀,夹叙夹议的 析理,荡涤着心尘,予人以澄澈 的精神洗礼。 在首章游记单元中,王安忆 以3万余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 游历纽约的所见所闻。作家别 出心裁地从冬写到春,看似一反 常态,实则为后继的写人记事, 作出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她说 “纽约的冬天十分漫长,到三、四 月,依然寒冷,偶一两日转暖的 间隙里,樱花却适时绽出花朵。” 小小的樱花,在作家的笔下,成 了坚强的代名词,也寄寓着作家 对美好世界不尽的向往。接着, 王安忆笔锋一转,以“在萧瑟的 冬景里,就这么透露出春期的信 息。”为引,将作家在异国他乡的 生存境遇,苦尽甘来的人生遭 逢,以及在这场历练中所获得的 心灵滋养,一一坦露笔端。回眸 过往,在这片繁华与困惑并存的 异域,各种肤色、各种阶层的人 们,都怀揣着绮丽的梦想,以各 自不同的方式努力生长。无论 是心高气傲的托尼,还是急功 好义的张北海,尽管有着文化 差异、人生信仰、价值理念等方 面的不同,但他们硬是凭着对 这个世界本真的理解,以自己 独有的方式,活出了一片艳阳 天。作家在与托尼、张北海们 这类“小人物”的交往中,也见 证了人情与世情的斑斓多姿, 并运用自己的人生智慧,走出 了沧桑,走出了困境。这种刻 骨铭心的记忆,是砥砺,是淬 炼。作家置身其间,就像一株 小小的樱花一样,坚强地挺立 在人生的寒冬,终于迎来了生 命中亮丽的春天。 如果说亲历是了解世界的 最好方式,那么,沉醉在文学的 海洋里,通过品读一篇篇异国风 味的小说文本,则是另一种探幽 世界的途经。本书择取了多篇 王安忆赏析国外最新小说的评 论文章,它们中有英国作家安妮 塔·布鲁克纳的《杜兰葛山庄》, 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 莱的《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等。 这些作家以个性鲜明的写作方 式,表达了对爱情与婚姻的思 考,也对不同时代的人情世相予 以了深刻剖示。评析中,王安忆 纵横捭阖,将这些作品放置于更 高的文学平台上,从思想主旨、 创作借鉴、艺术表达等维度,与 《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等这 些经典名著进行综合评定,指出 其优与长,点出其短与劣,为我 们了解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深 厚内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王 安忆也借助这种赏读,在寻幽访 古中,为我们了解世界,感受更 多的异域风情,搭建了一座别具 特色的人文之桥。 令人欣喜的是,在游历和 探幽中,王安忆还对早已融入 全球化的一些中国元素,在本 书中更是不惜笔墨进行了倾力 描摹,给人以强烈的民族自信 和文化自信。如在介绍纽约唐 人街时,作家不但写到了这里 有老字号的上海店铺,“连店员 都说着纯正的上海话,背着手 站在你眼前,就像从20世纪六 十年代老电影里走出来。”让人 倍感亲切。甚至“一些消亡的 手艺也在这里复活”,剃头的师 傅依然使的是老式推子,“上下 交替使用,将一颗脑袋修得溜 圆。”补鞋匠呢,“缝纫切割,手 势精准利落,使修鞋这门手艺 活儿上升到艺术者的境界。”而 最具文化品位的是,中国人开 的书店,不仅售书,而且,每个 月还会邀请有名望的人士到书 店进行读书讲座……王安忆将 中国特色与世界风情巧妙地交 融在一起,展现出一幅中国智 慧造福人类社会的温暖图境。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以亲 历和评论的方式,将中国与世界 联为一体。温馨的道白,悠远的 评说,不仅使王安忆从“小我”走 向了“大我”,而且,也使我们在 领略世界的曼妙和精彩,见证中 国的博大与精深之后,更加相信 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必将走向美 好和灿烂的光辉境地。 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 —评王安忆《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刘小兵 最近在捧读刘会刚短篇小 说集《穿越郁香巷》,方读一半, 便被作家犀利的笔锋所折服。 这部短篇小说集,熠熠折射的, 是作家刘会刚生命的倔强与执 着,更有探寻人间大爱与悲苦的 难舍之心和倾情。 早年在钢铁厂工作的刘会 刚,现在是湖北黄石一家媒体的 编辑。若干个春夏秋冬,他在全 国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很多小 说和随感,精品之作纷呈,《穿越 郁香巷》为其代表之作。深读 之,一个典型的村庄八字门村呈 现在心灵,此乃整部小说集托举 思想的独特地理标杆,一如鲁迅 笔下的鲁镇,莫言笔下的高密 东北乡,以及苏童的香椿树 街。作家李修文说:“小说从本 质上来说是一门科学。古往今 来,有的作家靠智慧、思想感动 人,有的作家靠的是情感和血 肉。”刘会刚短篇小说的精彩, 靠的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反复打 磨凝练,用情感和血肉感动读 者,读之获益颇深。 《城里有个青年叫大全》讲 述的是一个叫大全的文学青 年,他的人生理想是当作家。 然而,家里拮据的经济情况不 允许他停职搞创作。正在走投 无路时,他的千字游记《鲶鱼墩 传说》在北京的某杂志发表了, 还得了三等奖。这个消息经当 地晚报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并为他带来了一条教学生 写作文的生财之道。经济条件 改善后的大全为了圆自己的作 家梦,毅然放弃现有的一切,只 身一人去北漂。然而多年以 后,大全并没有成功,如乞丐般 流浪街头,让人想到《月亮与六 便士》中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 克兰德。 《进城的牛》讲述的是七十 多岁的柱子爹随着移民大军搬 迁进城时,把黄牛带进城郊的新 社区,引出了一系列矛盾,最终 黄牛还是难逃屠宰的命运。在 这篇小说中,刘会刚以牛为道 具,写活了一个孤独倔强的老 人,对城市化进程的抗拒与无 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做了 无声的鞭挞,读来扣人心弦,发 人深思。 做为媒体人,对新闻特别关 注的刘会刚,在他的小说里隐隐 约约都有新闻“新奇特”的影子 出现。《找个属猪的姑娘结婚》就 是一部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语 言幽默诙谐、情节引人入胜的优 秀短篇小说。小说用白描手法 塑造了“我”这一表面木讷、老 实、迷信,实则善良、纯朴、正直 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上半部分 写了“我”因为数字 4 而引发种种 厄运,下半部分陡转,为了破除 数字4的魔咒,“我”信起了迷信, 找个属猪的姑娘结婚。刘会刚 通过“我”找属猪的姑娘结婚这 条线索,将美貌保险员张思思的 急功近利、乡下姑娘李珍及其亲 属的封建愚昧以及社会上的人 对婚姻的世俗看法进行了无声 的批判、讽刺。这篇小说的结尾 也很具有“欧·亨利”式味道, “我”跟属猪的姑娘相亲未果,在 梦中跟一头猪结婚了。小说到 此戛然而止,无尽的辛酸,让人 回味。 纵观刘会刚的这部短篇小 说集,19 篇小说题材丰富,反映 社会生活宽阔,挖掘人物内心 深刻。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大 多是平凡的普通人,例如文学 青年、木匠、退休女教师、进城 的农民等等,但身处转型时代, 这些普通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 种种悲喜境遇。背负着生活的 重担在人生路上艰难前行的他 们,有挑战、有迷惘、有泪水、有 欢笑。令人感慨的是,在面对 财色利等诱惑时,他们大都能 坚守道德底线,恪守做人的良 知,其悲苦中的精神坚守让人 动容。 悲苦中的精神坚守 胡萍 本书作者张光是北京大学 东方语言系教授,季羡林的高徒, 与季羡林共事 20 余年,曾编纂《季 羡林文集》。本书中,张光以朴 实的文字,深情地讲述了季羡林求 学、做学、讲学的一生。季羡林一 辈子与“学”字结缘,直到九十高 龄,他依旧坚持每天黎明前起床钻 研学问,“‘心事浩茫连广宇’,思考 着国家民族与人类的未来,然后写 下一行行文字”。 从学习生活过的地理位置来 看,季羡林一生经历过的地方很 多:从鲁西的清平县到济南,再到 北京,后在济南与北京间辗转,再 就是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求学11 年,然后回国在北大任教。除了鲁 西乡村生活的6年,季羡林一辈子 几乎都在与书本打交道。 除了从热衷宋明理学的叔父 那里得到一些蜻蜓点水的家庭文 化滋养,季羡林的学识几乎全部来 自于外部的灌输。从他的求学经 历来看,一路上“贵人”多多。在济 南上高中时遇到了清末状元、清末 翰林,以及一位桐城派古文作家, 后来又喜逢胡也频、董秋芳等知名 作家;在清华大学遇到了陈寅恪、 朱光潜、朱自清、俞平伯、冰心等; 在哥廷根大学遇到了后来引他走 上梵文研究道路的瓦尔德施米特 教授,以及引他走上吐火罗文研究 道路的西克教授;任教北大后,他 又与胡适、老舍、臧克家等人建立 了密切联系…… 学习需要静心与沉淀,这对于 一个生活在乱世中的人来说太过 奢侈。或许是把所有的精力投向 了书本,在哥廷根大学求学期间, 季羡林每天比别人要多上好几门 功课,起早贪黑,如饥似渴,不是不 疲倦而是不敢。在许多时候,他的 生活非常单一,他的绝大部分时间 放在读书上面,根本无暇欧洲美丽 的山山水水。在哥廷根时,课堂上 开始有两个人,后来只剩他一个, 他还是坚持学,最终学有所成。在 被打入“牛棚”后,他没有气馁亦不 觉孤独,反倒趁这着这份难得的 “清静”推出了《牛棚杂记》。 季羡林曾自嘲,一辈子只从事 了一种职业,那就是教书。季羡林 对于名利毫不在乎。他曾在《病榻 杂记》中坦露心迹,决意摘去“国学 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顶许多 人羡慕万分的桂冠,并坦然“昭告 天下: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 自由自在身”。除了学识,季羡林 其他的都不在乎。只要是学识,他 便不顾一切。别人视为“功德圆 满”的种种“顶戴花翎”,却被季老 先生视为精神上的累赘。 没有传奇便是传奇。从季羡 林的人生来看,虽然他自嘲“不择 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无论是早 年济南的邮差,还是清华毕业后与 家人呆在一起教书度日,还是后来 在哥廷根大学谋得一份教学差事, 还是剑桥大学伸过来的橄榄枝,都 没能影响到他书写个人学问研究 传奇的脚步。也许这样的传奇缺 乏故事性观赏性,但对于一个以学 识为毕生努力的学者来说,有什么 外在的传奇比得上学问的充实和 思想上的富有呢? 勤奋是他的人生底色 几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 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 · 今日书屋 06 责编:舒小梅 电话:2356773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czrbcf@163.com 读书就读贾平凹。这是我从

今日书屋责编:舒小梅 电话:2356773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06 [email protected]

读书就读贾平凹。这是我从老婆大人的举止言行中悟道的。她狠心给我买了十本贾平凹的小说集,红彤彤的封皮,倒是挺喜庆。哪一本都那么厚,又那么宽大,没读呢,就怯了,望着生畏。这么厚的书,啥时能读完呢?

他的小说不好读,地方色彩浓,拗口,我读书又慢,听说有人一年读上几百本,这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的读书法,我还尚未学会,只能慢些性子读了。眼是懒蛋手是好汉,别想着读得太快,就想着读得再慢也比写得快。

读过了,我都要写书评,旨在深入阅读。这回看《土门》,灵感始终没找到,也许刚从“鸡零狗碎得颇烦的日子”中出来又进了“鸡零狗碎得颇烦的日子”中。想着突破“秦腔”带来的感受。当我再次看到那些经典的描写时,真正触发了我时刻准备接收的神经,我无意识一笑,灵感突然降临,写下了“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心松了口气。

《土门》是写农村发展进程所遇改革事件。小说没有说对与错是与非,只是原原本本地叙述让读者评判。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地方,而现实也要切切实实有摒弃

“贫穷落后”的美好。结尾倒是看着很深重。即使发展,谁愿意逃离故乡?谁愿意看到故乡的消失呢?

这不是我要谈论的,我要谈论的是小说写法,他的小说写得太

“碎”,来了走了进了出了去了回了,磨叽来磨叽去,那些琐碎好像冲淡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说,使读者再没有读下去的信心,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其实日子就是日子,就是平淡,他写的就是这样的日子,无可厚非。我倒是爱看,为什么小说非得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呢?就不能是百姓的日子呢。所以,贾平凹的小说更接近

“我们”,我更爱看。插“闲话”抓细节,是小说区别其他作家的特质,是贾平凹大师的制敌之招,制胜法宝。他的闲话不闲,都是一个个生

动有趣的细节描写,都是印在你的脑子里,而你却千辛万苦琢磨来琢磨去也琢磨不出来的东西。

我举个例子:我出来,穿着大花衫子的女人满头大汗靠在院门框上,脱了一只鞋往腿上拍打鞋壳里的沙土。我撵着那只黄母鸡兜了一圈,捉住了,交给她,她一指头塞进鸡屁眼里试了试,说:“范先生,这黄母鸡今日有蛋,下出来了我中午摊煎饼!梅梅,你几时来的?”

本来“我”是出来撵鸡,结果笔锋突然一转,插入这么一句描写,你看看贾平凹写了几个细节,大花衫子,满头大汗,靠,脱,拍打,两个形容词,三个动词,就这么一句,活脱脱地一个女人的形象印在脑子里。然后写到那个女人在鸡屁眼里摸蛋,真有生活。更叫绝的是那蛋还在“鸡屁眼里”竟然就预定摊煎饼了,还让不让人吃了。最后话语又转向另一个人梅梅。

这一连串的描写,活脱脱的一个自然的图景,我们感觉到这就是

生活,就是自自然然的生活,而且根本就不是写出来的,是我们亲眼所见到的情形。

他说,女人把一壶热水提到厦屋,说:“渴了你们喝!”抓下头上的帕帕啪啪摔打身上、脚上的灰土,走出去了。

他说,厕所里长着一棵椿树,椿树上被揩屁股揩得黄蜡蜡一层干屎,我恶心得走出来到水管上洗手。

这些都是经典的细节描写,多得是。抓细节,贾平凹无疑是大师中的大师,极品中的极品。看贾平凹小说总有这样的体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感慨,怎么会那么精准到位呢,叹服啊。

贾平凹的小说不是不会说顺畅细致的“普通话”,在《土门》里就有很多段描述,它比语言较为普通的《极花》更普通,我们看到了一家多 能 的 本 事(这 里 我 就 不 举 例了)。这更坚定了我“读书就读贾平凹”的决心,那种畏惧已经成了欲望与期待。

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细节使小说开出生动的花——读贾平凹《土门》

□ 朱宜尧

村子里没有多余的人或事物,除了时光,除了静。在这如此平常的一个关中村落,星星竟密密麻麻地那般亮,耳朵里的声音竟是那么清晰多样,小鸟竟有那么多种类别,草和树在干枯收敛之外竟还有那么多从不曾发现过的动人样态……出生于陕西渭南的徐沙沙现在北京做教师,年前带着女儿回到从小长大的关中村子。她俯下身子,倾听到了这片土地上亘古未变的温暖和美好。

在梳理年少时光感叹世事变迁的同时,徐沙沙询问那些走出乡村的孩子,还认不认得最初的自己,还有没有乡村人那份平和、纯粹、专注、自足和草一般的韧劲。答案不言而喻,有些人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早已发生蜕变,有些人则不论身处何地,那种与生俱来的特

质仍然坚韧如初。其实,乡村不只有初心,还有我们的老屋和父母的印痕,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那些儿时的场景总会不经意间进入我们的脑海。这就是乡愁,这就是让我们对乡村始终着迷的地方。

人是感情动物,一生中都在行走、奔波、思考、总结。有的人热情似火,有的人冷若冰霜;有的人愤世嫉俗,有的人怨天悲地;有的人心高万丈,有的人胆小慎为……一生中都能体会和感受到温暖的人,是幸福的人。有的人活在晴日下,并不快乐,有的人处在冰窖里,照样阳光。这一切都源自于个人内心的修为境界和处世方法。读徐沙沙的散文,能感觉出,她是一个敏达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温暖的人。徐沙沙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总有些光,在不经意间偷偷照亮》包

括“故乡情思”“教育随想”等四部分,收录了《村中岁月长》等七十多篇文章,长长短短的文字,大大小小的故事,带你用心触摸世界的温暖和美好。

这部散文集里有故乡、身边美好的人或事物,庸常的生活琐细却折射出哲理的光芒,还有关于异国他乡的月光,关于情感的幽微心绪,关于教育的爱与智慧……细腻的笔触深入生活的缝隙与肌理,截面与暗影,以温暖、理性的文字,为你呈现一道道照亮心灵的光与暖。一个人在生活中,只有知福惜福,才有来自心底的温暖。这是写给人生路上每个独自远行者的真挚文字,是一本能让你感受到光与暖的书。作者希望我们不为生活湮没,不被磨灭理想,但同时与生活和解。

关于世界的温暖和美好□ 邓勤

小说《洛丽塔》让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声名鹊起。这位有着独特创作观的俄裔美国作家,同样在蝴蝶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他的人生也如蝴蝶一般,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充满着光辉的色彩。新西兰布赖恩·博伊德所著的《纳博科夫传》是一部优秀的人物传奇,自 1990 年面世后,一版再版,甚至连博伊德也自信地说道,它三十年没有被取代。

《纳博科夫传》分上下两册,博伊德从纳博科夫贵族世家背景写起,因为博伊德深知,家族因素对一个人的思想、走向及志趣,必然会产生巨大影响。他对纳博科夫父亲不惜笔墨的描写很有必要,纳博科夫的父亲是俄国立宪民主党领导者、法学家,喜欢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也喜欢收藏蝴蝶标本,可以说没有父亲的这两样爱好,纳博科夫也许是另外的人生。

“成年所有的标志都可以透过童年的蛹看出来的”,博伊德深信的这句话实则点明了纳博科夫的人生轨迹。纳博科夫的童年是相当完美的,可以享受锦衣玉食,可以远去西欧沿海度假,可以享受外籍家庭教师的教导。然美好终是昙花一现,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们一家逃至克里米亚,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不忘采集蝴蝶,成为蝴蝶研究专家是他最初的志向。博伊德冷静详尽地叙述了纳博科夫的这种爱好,这些文字其实是有效的铺垫,对蝴蝶的精微观察造就了他日后在小说创作上的丰收,扇动着斑斓翅膀的蝴蝶,是他感触生命图景的力量源泉。

纳博科夫推测蓝灰蝶起源亚洲,穿越白令海峡,一路向南到达智利。他的假设被当时科学界认为是异想天开,2011 年,哈佛大学研究者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证实了纳博科夫的假说完全正确。这种合理大胆的想象在纳博科夫的小说里能找,在

《洛丽塔》中,纳博科夫用新奇迷幻情节所构建的世界,真实的几近残忍而悲凉,然这却是让人可以置身其中的生活。

纳博科夫对待生活的热情,是 他 能 够 取 得 成 就 的 重 要 推力。在博伊德的叙述里,我们认识了做翻译、做老师、做临时演员的博纳科夫,经济窘迫情况下,博纳科夫所从事的这些职业为 他 的 写 作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素材。当然 1922 年他的父亲在柏林被右翼分子误杀更给他触动,他在日记中写下“是的,我的幸福流走了”,人性之善,亲情之痛,让父亲的死亡场景反复在他的作品里出现,这绝不是巧合,这是一种无声的纪念。

博伊德说,纳博科夫始终是个孤独的人,他拒绝时代的趣味来影响他的写作风格,他对自己是一位天才坚信不疑。对应这种特立独行、自信不疑性格的是他思想上的无拘无束,他在岁月的墙壁上自由涂抹,在花甲之年后才逐渐亮出了真彩,至今也没有褪色。这样充满情趣的人生谁不向往呢?

破茧成蝶斑斓人生

□ 李晋

集深邃思考与质朴书写于一体的《旅馆里发生了什么》(河南 文 艺 出 版 社 2019 年 8 月 出版),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最新自选散文集。该书以游记、书评、序跋、访谈等表达方式,通过作家一系列人文感受,从一个个侧面,分享了她对中国与世界的独特认识。全书自始至终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夹叙夹议的析理,荡涤着心尘,予人以澄澈的精神洗礼。

在首章游记单元中,王安忆以3万余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游历纽约的所见所闻。作家别出心裁地从冬写到春,看似一反常态,实则为后继的写人记事,作出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她说

“纽约的冬天十分漫长,到三、四月,依然寒冷,偶一两日转暖的间隙里,樱花却适时绽出花朵。”小小的樱花,在作家的笔下,成了坚强的代名词,也寄寓着作家对美好世界不尽的向往。接着,王安忆笔锋一转,以“在萧瑟的冬景里,就这么透露出春期的信息。”为引,将作家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境遇,苦尽甘来的人生遭逢,以及在这场历练中所获得的心灵滋养,一一坦露笔端。回眸过往,在这片繁华与困惑并存的异域,各种肤色、各种阶层的人们,都怀揣着绮丽的梦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努力生长。无论是心高气傲的托尼,还是急功好义的张北海,尽管有着文化差异、人生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不同,但他们硬是凭着对这个世界本真的理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活出了一片艳阳天。作家在与托尼、张北海们这类“小人物”的交往中,也见证了人情与世情的斑斓多姿,并运用自己的人生智慧,走出了沧桑,走出了困境。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是砥砺,是淬炼。作家置身其间,就像一株小小的樱花一样,坚强地挺立在人生的寒冬,终于迎来了生命中亮丽的春天。

如果说亲历是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那么,沉醉在文学的海洋里,通过品读一篇篇异国风味的小说文本,则是另一种探幽世界的途经。本书择取了多篇

王安忆赏析国外最新小说的评论文章,它们中有英国作家安妮塔·布鲁克纳的《杜兰葛山庄》,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等。这些作家以个性鲜明的写作方式,表达了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也对不同时代的人情世相予以了深刻剖示。评析中,王安忆纵横捭阖,将这些作品放置于更高的文学平台上,从思想主旨、创作借鉴、艺术表达等维度,与

《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等这些经典名著进行综合评定,指出其优与长,点出其短与劣,为我们了解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王安忆也借助这种赏读,在寻幽访古中,为我们了解世界,感受更多的异域风情,搭建了一座别具特色的人文之桥。

令人欣喜的是,在游历和探幽中,王安忆还对早已融入全球化的一些中国元素,在本书中更是不惜笔墨进行了倾力描摹,给人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如在介绍纽约唐人街时,作家不但写到了这里有老字号的上海店铺,“连店员都说着纯正的上海话,背着手站在你眼前,就像从 20 世纪六十年代老电影里走出来。”让人倍感亲切。甚至“一些消亡的手艺也在这里复活”,剃头的师傅依然使的是老式推子,“上下交替使用,将一颗脑袋修得溜圆。”补鞋匠呢,“缝纫切割,手势精准利落,使修鞋这门手艺活儿上升到艺术者的境界。”而最具文化品位的是,中国人开的书店,不仅售书,而且,每个月还会邀请有名望的人士到书店进行读书讲座……王安忆将中国特色与世界风情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幅中国智慧造福人类社会的温暖图境。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以亲历和评论的方式,将中国与世界联为一体。温馨的道白,悠远的评说,不仅使王安忆从“小我”走向了“大我”,而且,也使我们在领略世界的曼妙和精彩,见证中国的博大与精深之后,更加相信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必将走向美好和灿烂的光辉境地。

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评王安忆《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 刘小兵

最近在捧读刘会刚短篇小说集《穿越郁香巷》,方读一半,便被作家犀利的笔锋所折服。这部短篇小说集,熠熠折射的,是作家刘会刚生命的倔强与执着,更有探寻人间大爱与悲苦的难舍之心和倾情。

早年在钢铁厂工作的刘会刚,现在是湖北黄石一家媒体的编辑。若干个春夏秋冬,他在全国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很多小说和随感,精品之作纷呈,《穿越郁香巷》为其代表之作。深读之,一个典型的村庄八字门村呈现在心灵,此乃整部小说集托举思想的独特地理标杆,一如鲁迅笔下的鲁镇,莫言笔下的高密东 北 乡 ,以 及 苏 童 的 香 椿 树街。作家李修文说:“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科学。古往今来,有的作家靠智慧、思想感动人,有的作家靠的是情感和血肉。”刘会刚短篇小说的精彩,靠的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反复打磨凝练,用情感和血肉感动读者,读之获益颇深。

《城里有个青年叫大全》讲述的是一个叫大全的文学青年,他的人生理想是当作家。然而,家里拮据的经济情况不允许他停职搞创作。正在走投无路时,他的千字游记《鲶鱼墩传说》在北京的某杂志发表了,还得了三等奖。这个消息经当地晚报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为他带来了一条教学生写作文的生财之道。经济条件改善后的大全为了圆自己的作家梦,毅然放弃现有的一切,只身一人去北漂。然而多年以后,大全并没有成功,如乞丐般流浪街头,让人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

《进城的牛》讲述的是七十多岁的柱子爹随着移民大军搬迁进城时,把黄牛带进城郊的新社区,引出了一系列矛盾,最终

黄牛还是难逃屠宰的命运。在这篇小说中,刘会刚以牛为道具,写活了一个孤独倔强的老人,对城市化进程的抗拒与无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做了无声的鞭挞,读来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做为媒体人,对新闻特别关注的刘会刚,在他的小说里隐隐约约都有新闻“新奇特”的影子出现。《找个属猪的姑娘结婚》就是一部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语言幽默诙谐、情节引人入胜的优秀短篇小说。小说用白描手法塑造了“我”这一表面木讷、老实、迷信,实则善良、纯朴、正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上半部分写了“我”因为数字4而引发种种厄运,下半部分陡转,为了破除数字4的魔咒,“我”信起了迷信,找个属猪的姑娘结婚。刘会刚通过“我”找属猪的姑娘结婚这条线索,将美貌保险员张思思的急功近利、乡下姑娘李珍及其亲属的封建愚昧以及社会上的人对婚姻的世俗看法进行了无声的批判、讽刺。这篇小说的结尾也很具有“欧·亨利”式味道,

“我”跟属猪的姑娘相亲未果,在梦中跟一头猪结婚了。小说到此戛然而止,无尽的辛酸,让人回味。

纵观刘会刚的这部短篇小说集,19 篇小说题材丰富,反映社会生活宽阔,挖掘人物内心深刻。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平凡的普通人,例如文学青年、木匠、退休女教师、进城的农民等等,但身处转型时代,这些普通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悲喜境遇。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在人生路上艰难前行的他们,有挑战、有迷惘、有泪水、有欢笑。令人感慨的是,在面对财色利等诱惑时,他们大都能坚守道德底线,恪守做人的良知,其悲苦中的精神坚守让人动容。

悲苦中的精神坚守□ 胡萍

本书作者张光璘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季羡林的高徒,与季羡林共事20余年,曾编纂《季羡林文集》。本书中,张光璘以朴实的文字,深情地讲述了季羡林求学、做学、讲学的一生。季羡林一辈子与“学”字结缘,直到九十高龄,他依旧坚持每天黎明前起床钻研学问,“‘心事浩茫连广宇’,思考着国家民族与人类的未来,然后写下一行行文字”。

从学习生活过的地理位置来看,季羡林一生经历过的地方很多:从鲁西的清平县到济南,再到北京,后在济南与北京间辗转,再就是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求学 11年,然后回国在北大任教。除了鲁西乡村生活的6年,季羡林一辈子几乎都在与书本打交道。

除了从热衷宋明理学的叔父那里得到一些蜻蜓点水的家庭文化滋养,季羡林的学识几乎全部来自于外部的灌输。从他的求学经历来看,一路上“贵人”多多。在济南上高中时遇到了清末状元、清末

翰林,以及一位桐城派古文作家,后来又喜逢胡也频、董秋芳等知名作家;在清华大学遇到了陈寅恪、朱光潜、朱自清、俞平伯、冰心等;在哥廷根大学遇到了后来引他走上梵文研究道路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以及引他走上吐火罗文研究道路的西克教授;任教北大后,他又与胡适、老舍、臧克家等人建立了密切联系……

学习需要静心与沉淀,这对于一个生活在乱世中的人来说太过奢侈。或许是把所有的精力投向了书本,在哥廷根大学求学期间,季羡林每天比别人要多上好几门功课,起早贪黑,如饥似渴,不是不疲倦而是不敢。在许多时候,他的生活非常单一,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放在读书上面,根本无暇欧洲美丽的山山水水。在哥廷根时,课堂上开始有两个人,后来只剩他一个,他还是坚持学,最终学有所成。在被打入“牛棚”后,他没有气馁亦不觉孤独,反倒趁这着这份难得的

“清静”推出了《牛棚杂记》。

季羡林曾自嘲,一辈子只从事了一种职业,那就是教书。季羡林对于名利毫不在乎。他曾在《病榻杂记》中坦露心迹,决意摘去“国学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顶许多人羡慕万分的桂冠,并坦然“昭告天下: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除了学识,季羡林其他的都不在乎。只要是学识,他便不顾一切。别人视为“功德圆满”的种种“顶戴花翎”,却被季老先生视为精神上的累赘。

没有传奇便是传奇。从季羡林的人生来看,虽然他自嘲“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无论是早年济南的邮差,还是清华毕业后与家人呆在一起教书度日,还是后来在哥廷根大学谋得一份教学差事,还是剑桥大学伸过来的橄榄枝,都没能影响到他书写个人学问研究传奇的脚步。也许这样的传奇缺乏故事性观赏性,但对于一个以学识为毕生努力的学者来说,有什么外在的传奇比得上学问的充实和思想上的富有呢?

勤奋是他的人生底色□ 几又

●亚历山大图书馆

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