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8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陳珏汝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Aug-2021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陳珏汝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

Page 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i

致謝詞

終於走到畢業的最後一哩路,不覺已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論文,直到寫著

這份致謝詞才驚覺已經走到這一步。細細回首過去這段歷程,同時修習研究所的

課程、擔任服務志工與課堂助教、兼職/全職諮商實習、參與各式工作坊與課程、

球隊訓練等,在不同的身份和責任之間做轉換,才發覺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也

因此格外珍惜與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人。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的指導教授林旻沛老師,謝謝老師辛勤於自身研究

的同時還指導我的論文,在每次卡關的時候,老師似乎擁有魔法、總帶我一同克

服困境,耐心地引導我思考研究變項、理論的選用、結果的解釋與應用等;在我

擔心難以如期完成論文時,同時欲修習負擔不輕的系統取向家族治療課程的猶豫

時刻,更是謝謝老師支持與鼓勵我選擇繼續提升實務能力,讓我照自己的步調完

成論文,這條路上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挫折,而老師如同慈父般陪伴我、協助我、

相信我,幫助我一步一步走到最後,無限的感激溢於言表。

再來,謝謝大葉大學的洪福源老師在統計資料的操作上鼎力相助,悉心解釋

統計概念與數值的合理性,幫助我在理論模型的建構上趨於完整;謝謝博班的秉

勳學長在我困惑於研究架構的合理性與如何選用研究方法時,義不容辭地幫我看

研究計畫並迅速給予我具體的方向和建議;謝謝每一位填寫問卷的研究參與者,

沒有你們耐心和真實的填答無法促成這篇論文的產出;謝謝大學兼碩班同學里祥

與我交流關於成癮的不同想法,並提供多篇關於 The Attuned Representational

Model of Self 的文獻,豐富我的思考觀點。

謝謝口試當天幫助我處理各種瑣事的佳郁學姊和宛儒;謝謝桂綿學姊提供我

口試的準備方向,並為焦慮萬分的我加油打氣;謝謝家人始終相信我的能力,比

起論文的進度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吃飯和睡覺,是我最堅定厚實的力量;謝謝好

姊妹樊彥均清楚我苛刻對待自己的個性,亦深知直到完成的那一刻我才會放過自

己,所以總是不多說什麼、給予我輕柔的支持和陪伴;謝謝我的男友,在這段高

Page 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ii

壓的日子裡尊重我所有的選擇,在低潮時分給予最大的包容和體貼,偶爾帶我遠

離文獻的世界、看海紓壓再往前,撫平我無限擴大的焦慮感;最後,謝謝我自己

在這段寫論文的歷程中堅持住並完成目標,祝自己畢業快樂!

陳珏汝

2019 年 夏

Page 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iii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關聯因素,並以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觀點切入,採用該理論之「個體影響因素」之變項,探討

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驗拒網自我效能於自尊對網路成癮以及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本研究

針對 1,168 位高中與高職學生進行「Rosenberg 自尊量表」、「壓力因應量表」、「拒

網自我效能量表」及「陳氏網路成癮量表」等問卷之施測,而後以描述統計、皮

爾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高中職學生平均每

週上網時間為 25.15 小時(SD = 20.45),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每週總時數為

17.92 小時(SD =20.08);(2)自尊與網路成癮呈顯著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

癮;(3)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且可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拒

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癮;(5)拒網自我效能部份

中介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6)拒網自我效能部份中介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

路成癮的關係;(7)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可完全中介自尊與拒網自我效能的關係。

本研究建議自尊、壓力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可分別作為網路成癮的遠程、

近程及促發因素,並建議家長、教育及諮商輔導相關人員,可促進青少年的高自

尊、減少於壓力情境下採取逃避或情緒化之因應方式、提升於高風險情境下能夠

拒絕或停止上網之技巧,如此將可有效預防網路成癮之風險。

關鍵字:三元影響理論、自尊、拒網自我效能、網路成癮、壓力因應型態

Page 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iv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Internet

Refusal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u-Ju Chen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TTI)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a)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A), (b)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usal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A, and (c)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usal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IA. Us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1,168 participants (1019 females) were recrui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Stress Coping Checklist,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Questionnaire, an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self-esteem, coping style,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and IA. Initial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compiled,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lated variables. Furthermor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diating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weekly Internet use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25.15

hours (SD=20.45),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weekly Internet use via smartphones was

17.92 hours (SD=20.08); (b) self-estee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IA; (c)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IA; (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IA;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A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Page 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v

use; (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was fully mediated by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n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could be ultimate, distal, proximal causes of I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pecially, these finding demonstrated that enhancing

self-esteem, reducing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under the stressful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techniques of refusing to use the Internet may prevent adolescents

from IA.

Keywords: coping styles, Internet addiction,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self-esteem, 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Page 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vi

目次

致謝詞................................................................................................................................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網路成癮之內涵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4

第四節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7

第五節 三元影響理論背景、發展與應用………………….…………………19

第六節 研究假設………………………………………………………..……...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6

第一節 研究設計………………...……………………………………………..2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研究程序………………..………………………………….…………..29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32

Page 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vii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使用網路之概況………………..………………….……..32

第二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33

第三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34

第四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預測之中介模式分析.3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42

第一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聯……………….42

第二節 中介模式之討論………………..………………………………….…..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52

參考文獻………………..……………………………………………………………...55

中文部分.................................................................................................................55

西文部分………………………………………………………………………….57

附錄…………………………………………………………………………………….68

附錄一 個人資料表………………..…………………………………………...68

附錄二 陳氏網路成癮量表………………..……………………………….…..69

附錄三 Rosenberg 自尊量表…………………………………………………...70

附錄四 壓力因應量表………………..……………………………………..….71

附錄五 拒網自我效能量表………………..………………………………..….75

Page 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viii

表次

表 4-1-1 高中職生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33

表 4-2-1 網路成癮、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相關……………………34

Page 1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ix

圖次

圖 2-5-1 個體影響因素: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自我效能…………22

圖 2-5-2 三元影響理論之架構圖……………………………………………………24

圖 3-1-1 研究架構圖…………………………………………………………………26

圖 4-4-1 自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37

圖 4-4-2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38

圖 4-4-3 假設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39

圖 4-4-4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模式……………40

圖 4-4-5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40

圖 4-4-6 調整之結構方程模式………………………………………………………41

Page 1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尊、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係,因此

本章將論述研究者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 2017 年網路使用統計,全球網路使用人口已經超過 35 億,從 2008 年至

今攀升了兩倍的使用人口,其中青少年和年輕族群為大宗,再加上網路使用的面

向越來越多元,如溝通的方式的新穎與創意性,使得通訊形式從純文字到分享檔

案、語音或視訊,或加上創意效果的相片或影片,甚至從 2015 年開始 Facebook

推出網路直播,進行實地、此刻的連線,讓社交媒體增添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方

式(Meeker, 2016;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2018)。然而,過度的網路使用之定

義為使用網路的行為變得失控、難以控制且花費大量時間,到了幾乎毫無節制的

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全世界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因著不同的

研究工具和測量方法,盛行率介於1.6%到18%:南韓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為10.7%、

希臘為 11%,歐洲青少年處於網路使用的成癮風險則有 10.7 到 13.9%,而美國的

高中生盛行率為 4%(引自 Younes et al., 2016)。

觀臺灣的情況,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 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

調查」顯示(2017),國人使用行動上網比例高達 85.3%,相較 2016 年增加 7 個百

分比,且經推估全國 12 歲以上的上網人數達 1,760 萬人,以及全國上網人數已達

1,879 萬,顯示使用行動網路的人數持續上升趨勢。就網路新應用服務部分,在「使

用公車資訊系統」上,北部地區的使用比例為 44.6%,位居各居住地區之冠;而東

部地區則為 19.2%,比例最低。在「使用網路訂票」上,東部地區的使用比例最高、

為 77.1%。此外,在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別中,各年齡層皆以使用 Facebook 的比例

最高,而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類型皆以「Line」的比例最高,而近幾年新起網路社

團類別「Instagram」的使用比例為第三高,使用年齡層以「15-19 歲」比例最高。

Page 1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

從網路的普遍性可見得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等已成為這個世代不可或缺的媒介,

由於網路的雙重特性,既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為

青少年帶來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發展的可能性,同時因為網路世界的溝通方

式較多元及較難預知的特性,引發了新的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因此網路

世界除了重現真實世界的問題,亦新增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網路世界的問題(王

智弘,2007),網路使用所衍生網路成癮的問題越發受到重視,且被考量放入下一

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由此可知網路成癮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

針對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謝龍卿(2004)指出男性、低學業成績組學生、

社經地位高、網路使用時數高的青少年較容易出現網路成癮行為。此外,一篇研

究針對超過 3000 位的 12 到 18 歲青少年來探討過度上網的行為,指出 15 歲以前

的「青春期前期」是過度上網和學業倦怠問題的最關鍵階段,推翻以往「網路成

癮導致學業倦怠」的觀念,反而是大多青春期前期的青少年認為學校課業太無聊

並降低對學校的投入程度後,才漸漸產生過度使用與依賴網路的狀況(引自倪浩

倫,2016)。Yang 與 Tung(2007)則比較高中生之網路成癮者與非網路成癮者在

網路使用模式和社交愉悅感的差異,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者相對於非成癮者認為網

路對學習、日常生活、健康、親子關係及師生關係有更多負面影響。因此,網路

的確提供許多好處給使用者,包含獲取新知與訊息及娛樂,然而也帶來不少問題,

剛開始網路為溝通和人際互動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帶來病

態的行為(Naseri, Mohamadi, Sayehmiri, & Azizpoor, 2015),包含毫無節制的使用

網路、花過多時間在網路所導致的社交問題、較差的學校/工作表現、不良的健康

後果(如睡眠剝奪)(McNicol & Thorsteinsson, 2017)、忽略重要的網路活動(如檢

查郵件)、低學業成就等等(Adiele & Olatokun, 2014)。

形成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中,Kim 與 Davis(2009)指出低自尊跟多種的網路

活動之使用問題為顯著正相關;Sun(2018)認為網路成癮與低自尊為交互相關,

亦即成癮者花太多時間於網路及其所導致的課業落差使他們感覺丟臉,另一方面,

網路為成癮者提供一個管道以呈現更好的自己,並且展現出不同於真實世界的自

Page 1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

己。此外,Yao、He、Ko 與 Pang(2014)發現自尊為影響網路成癮的重要因素,

研究結果指出父母給予的情緒溫暖度會透過自尊中介影響網路成癮的程度,亦即

父母的情緒支持度會提升個體的自尊,進一步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由此可知生

活中的重要他人為自尊的主要來源;最後,Zhang 等人(2015)說明因為自尊是個

體對內在之評估,對個體的自我提升或修復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也可幫助個體抵

抗成癮性行為。

Folkman 與 Lazarus(1980)定義因應型態為個體遇到外在情境或內在衝突時,

採用認知或行為的努力以忍受、克服或減緩衝突,而因應型態又可分為情緒導向

與問題解決導向,採用前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可能會自我控制、尋求社會支持、

避免接觸有關問題的情境或接受責任,而採用後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會藉由定義

問題來將壓力轉換成行為、創造不同的解決方法並選擇最適合的回應(Odacı &

Ç elik, 2017)。Cheng、Sun 與 Mak(2015)發現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的不適應

性行為,Al‐Gamal、Alzayyat 與 Ahmad(2016)也指出以問題解決導向做為因應

策略的話,會經歷較低程度的網路成癮;McNicol 與 Thorsteinsson(2017)亦發現

有問題的網路使用者更容易使用逃避且情緒導向的因應型態,由此可知因應型態

有適應性與不適應之屬性,亦帶出不同的問題解決結果,將於第二章節分別討論。

另一方面,Lin、Ko 與 Wu(2011)檢視網路成癮的相關風險因子,發現網路

成癮跟拒絕自我效能有顯著負相關;而在預測網路成癮的復發中,整體的自我效

能可預測逐漸降低的網路使用,例如:對時間管理的自我效能可有效減輕網路成

癮,特定的治療技巧包括重複打開和關掉一個吸引人的網站,且並沒有實際跟那

個網站的互動,可增加個體控制網路使用的自我效能(Lau, Wu, Gross, Cheng, Lau,

2017);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同樣發現透過大量練習來解決各種生活情境問題,

或者尋求其他的休閒活動可增強學生的拒網自我效能,進一步降低過度的網路使

用問題。

綜上所述,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皆與網路成癮有顯著關聯性,並

且,關於「成癮」的健康相關行為,Flay 與 Petraitis 於 1994 年提出三元影響理論

Page 1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

(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Flay & Petraitis, 1994),整合眾多健康相關行

為的理論,建構出提升健康及預防疾病的統整性理論,其中可分成三個影響健康

相關行為決定的重要影響因素:態度(環境與文化)影響因素、社會影響因素、

個體內影響因素,而這三個因素又分別包含三種時間遠近的影響階層:遠程、近

程、促發因素,且彼此交互影響。由於研究者目前於諮商輔導實務現場中個別諮

商的工作型態為多數,比起態度或社會影響因素著重於大環境或人際系統的改變,

若能針對個體本身而言與網路成癮的關係做更多研究,可提供個別諮商的工作方

向,因此研究者欲探究三元影響理論的「個體內影響因素」,著重於「遺傳性的特

質和人格傾向」在健康相關的決定和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當個體能控管自

身的行為和情緒可能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統整較高的自我概念,而他們相對較重

視計畫、調節或限制他們的健康相關行為。此外,三元影響理論亦重視健康相關

行為的自我效能,此理論認為當個體相信自己能執行的健康相關行為就有較高的

健康相關自我效能,因此傾向於採取促進健康的行為,然而,過去的研究鮮少探

究因應型態與拒用自我效能之關係,因此本研究欲以三元影響理論為基礎來檢驗

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關聯。而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這三個變項是否符合

三元影響理論中的發展關聯,若能連結起這三個變項,本研究亦期待建構出可能

的關聯模式,以作為諮商工作中未來預防和處遇介入之參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中,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

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並試圖探索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於自尊和網路成癮

之間的中介關係,因此研究問題為:

一、青少年的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為何?

二、青少年的自尊、因應型態和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的預測為何?

三、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是否扮演中介的角

色?

Page 1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

四、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是否扮演中介

的角色?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提出的四個變項更為明確,此節針對所採用之變項進行名詞釋

義。

一、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疾患一詞(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最早由 Ivan Goldberg(1996)

所提出,定義網路成癮是指網路使用的不適應性模式,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損傷,

包含耐受性、戒斷症狀、每次都使用更多時間、持續無法停止使用網路等等;而

後,不同研究者對於網路成癮亦提出屬於自己的定義,如 Young(1998)認為網路

成癮的病理本質與 DSM-IV 中的病態性賭博最相似,以病態性賭博的準則為模型

設計出八題項的問卷來區辨網路成癮者,又如 Griffiths(1998/2011)提出六項網路

成癮的要素:顯著性、心境改變、耐受性、戒斷症狀、衝突、復發;綜上所述,

研究者整理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定義網路成癮為「個體因過度使用網路或依賴

網路,造成其生心理的負面影響,以及學業、人際、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功能損

傷,即使干擾個體的正常生活,也無法控制自己對於使用網路的渴望和行為」。而

本研究所指稱的網路成癮,指的是研究參與者在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

懋與楊品鳳(2003)編製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上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越高網路成癮的傾向。

二、自尊

William James(1890)定義自尊為個體持續透過達到或超越他們生命中的重要

目標來發展出正向的自我尊重感受(self-regard),其他學者接續對自尊有不同的定

義,Rosenberg(1965)擴充自尊的概念,增加自我尊重和自我接納,因此如果一

個人相信他是有價值的人,則他有高自尊,無關乎他的自我評價是否由他人或外

在標準所證實(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13)。而本研究所稱之自尊,

Page 1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

係指研究參與者在 Rosenberg 所編製的自尊量表上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自尊越

高。

三、因應型態

因應型態(coping style)指個體傾向用一組特別的策略去處理壓力,因應型態

可分為正向/趨近因應(positive/approach coping)和逃避因應(Avoidant coping),

面對壓力事件時,前者會採取解決問題、尋找支持、認知重建的方式直接去處理

問題,而後者會採取否認、自我責怪、社交退縮、不涉入的方式(Li et al., 2016);

另一種分類是把因應方式分為問題解決導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緒導向

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解決導向者會直接處理問題,包含問題解決、

使用社會支持、認知重建,而情緒導向者會調節壓力所帶來的負向情緒,包含幻

想問題消失、退縮、否認(Skinner, Edge, Altman, & Sherwood, 2003)。而本研究採

用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壓力因應方式,

分為三種因應型態: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Cognitive/problem-focused coping)、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導向

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分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個體越常使用該種因

應型態來面對壓力情境。

四、拒網自我效能

根據 Bandura(1997)定義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並執行一

組特定的行為,若一個人對某項任務有高自我效能,則會花充足的努力去達到成

功的結果,反之,低自我效能者則無法堅持下去。而物質相關的拒用自我效能

(Refusal self-efficacy)指的是個體可以成功拒絕物質使用的信念,被廣泛運用在

各項成癮物質及行為的研究上,因此,拒網自我效能的定義即為個體可以成功拒

絕使用網路的信心能力。而本研究所指稱之拒網自我效能,是研究參與者在 Lin、

Hu、Lin 與 Wu(2013)所編制之拒網自我效能量表上的得分,分數越高表示個體

拒絕或停止上網的信心程度越高。

Page 1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將以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為基礎來探討網

路成癮的可能成因。首先回顧網路成癮與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之內涵,

而後分別了解自尊、拒網自我效能及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最後以三

元影響理論架構來整合性地探討自尊、拒網自我效能及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可

能關聯模式。

第一節 網路成癮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歷史背景

20 世紀後期,成癮(addiction)這個詞漸漸用來指涉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

直到 20世紀末,各學者開始探索物質濫用帶來的成癮行為與非物質濫用的相似性,

而賭博疾患( gambling disorder )第一次在 DSM-III 的衝動控制障礙

(impulsive-control disorder)中被提到,它的診斷準則呼應成癮的概念,包含耐受

性、戒斷反應、非適應性功能及重複的嘗試失敗,而後在 DSM-5 中,賭博疾患被

歸入「主要診斷部份」的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篇,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化過程,

將成癮納入了行為性的成癮(引自 Carlisle, Carlisle, Polychronopoulos,

Goodman-Scott, & Kirk-Jenkins, 2016)。更重要的是 DSM-5 將網路遊戲障礙症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放入「狀況需要深入研究」的章節(施香如、許韶玲,

2016),而 2018 年出版的第 11 版的國際疾病診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更直接定義遊戲疾患的診斷標準,並將遊戲疾患/遊戲成癮

(Gaming disorder)納入成癮性疾患中行為成癮的診斷,這代表全球的健康專家認

為過度使用電玩遊戲將產生類似於物質成癮的不利影響(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2018),由此可見網路成癮越發受到重視,成為不容小覷的全球

普遍現象。

二、網路成癮的涵義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一詞最早由 Goldberg(1996)定義:

Page 1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8

網路成癮是指網路使用的非適應性模式,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損傷,包含耐受性、

戒斷症狀、每次都使用更多時間、持續無法停止使用網路等等,Goldberg 將網路

成癮視為一種因應機制的成癮行為,並借用物質依賴的診斷準則來說明網路成癮

的特性。Young(1998)認為網路成癮的病理本質與 DSM-IV 中的嗜賭症最相似,

以嗜賭症的準則為模型設計出八題項的問卷來區辨網路成癮者,包含:

(1)全神貫注於網路,即使離線仍想著上線的情形。

(2)每次都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才能達到滿足感。

(3)很難控制上網時間,使用網路就幾乎停不下來。

(4)嘗試停止上網時,容易有不安、易怒、沮喪或暴躁心情。

(5)花在網路的時間比原先預期的久。

(6)為了上網,寧願冒失去人際關係、工作與教育機會的風險。

(7)曾經欺騙家人或治療師以掩蓋涉入上網的程度。

(8)將網路視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焦慮、罪惡等情緒的方法。

若受測者有其中五項,則可視為網路成癮者。此外,Griffiths(1998/2011)提

出六項網路成癮的要素:(1)顯著性:網路成癮成為個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

並支配他的思考;(2)心境改變:個體從事成癮行為後,感受到心情的平復與轉

換;(3)耐受性: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以達到先前的滿足感;(4)戒斷症狀:當

停止使用網路時,心理或生理感到不舒服;(5)衝突:網路成癮跟個體其他生活

事件產生衝突;(6)復發:戒除網路使用後,仍不斷復發、回到過去網路成癮的

模式。

綜上所述,過去學者較常以病理性、有問題的角度看待網路成癮行為,試圖

採用物質使用障礙症的診斷準則來建立篩選網路成癮的標準,但是關於網路成癮

的本質,不同學者亦嘗試釐清究竟是網路本身讓使用者成癮,亦或透過網路所接

觸的活動(如:情色活動、購物、遊戲等)所導致的成癮(Carlisle et al., 2016; Kim

& Davis, 2009),甚至網路使用是否有「成癮」之問題,例如:Wood(2008)反駁

究竟能否將嗜賭症與從事電玩遊戲相提並論,將「『花很多時間在打電玩』定義它

Page 1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9

的成癮性或問題性」?許多人過度從事電玩遊戲是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

技巧,或者是能夠使他們從生活中的某些問題轉移注意力,而非遊戲本身的成癮

特性,因此 Wood(2008)認為成癮的理論應該漸漸從聚焦活動或物質為原因,轉

移到成癮是個體及其文化和環境的互動結果,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成癮是較弱的

因應技能之表現形式,無論是處理創傷經驗或是因應生活壓力。除此之外,

Kardefelt-Winther(2014)亦跳脫過去視網路成癮為衝動與病理性,從補償的概念

來看待網路成癮,將網路成癮視為一種面對生活困難所展現的因應策略,且當網

路成為社會中的普遍存在和現象時,這些被判斷為網路成癮的「症狀」,可被重新

詮釋為年輕世代的娛樂和溝通方式之轉變,且網路使用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

非病理化的現象。

再者,DSM-5 與以往版本的不同在於雖然仍以症狀為基礎來界定診斷,但是

它對幾乎所有的診斷都加入嚴重度的評估,減少對個體做類別或有無的分類,而

是程度之差異,可見得 DSM-5朝向向度分類的評估邁進,也代表著逐漸去病理化、

每個人都只是在各個類別中有程度差異而已,因此本研究以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得

分總分來評估研究參與者網路成癮傾向,與 DSM-5 的發展精神是相近的,亦即不

以有無的角度看網路成癮,而是用連續向度的觀點探討網路成癮程度及其與相關

因素之關聯。

三、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青少年階段是個體經歷許多轉變的時期,包含生理、認知、社會情緒等範疇

的變化(Erikson, 1980),尤其在這個世代裡,網路滲透人類的日常生活,青少年

在生活各面向中經歷了網路影響友誼、家庭關係、學校等層面(Ayaz & Karatas,

2016)。Kuss、Van Rooij、Shorter、Griffiths 與 van de Mheen(2013)列出數個調

查青少年網路成癮盛行率的研究,因著不同的測量工具、盛行率從 1.5%到 11.6%

不等,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聚焦於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以及網路成癮為青少年

帶來的損害(Ç evik & Yildiz, 2017),如:對自我認同之形成帶來負面影響、改變

大腦發展的結構、負向影響認知功能、造成低學業成就或從事風險活動等。由此

Page 2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0

見得網路成癮對青少年有重要的影響力,接著論述網路成癮行為之發展的相關因

素。

1. 發展因素

根據 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階段,若青少年能成功度過此階段危機,將

能更了解自己的智力、興趣、性向、價值觀、生活目標等,也更有勇氣進行選擇

並承諾將選擇實現。相反地,若未達成發展任務,青少年將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

樣的人,做抉擇時猶豫不決,生活缺乏方向和目標。此外,青少年階段正值重要

的「分離-個體化」階段,指的是逐漸脫離家庭影響,發展與統整自我的各部分

特質,以架構出真正的自我,達成自我認同的目的(陳金定,2007),因此青少年

找尋家庭以外的參考架構、同儕的影響力提升,其中,網路世界的多元互動性可

滿足青少年的人際需求,例如:線上聊天對青少年相對有吸引力,為網路成癮的

重要風險因子(Xu et al., 2012),陳瑛琪(2013)亦指出青少年上網的前五大目的

為:多認識朋友、抒解生活及課業壓力、討論感興趣的主題、找志同道合朋友,

以及談平時難以啟齒的事,並指出擁有較多網路同儕的青少年,其成癮的機會比

其他人高出 44%。

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也透過網路達到不同目的,如:外向者利用網路來擴大

社交圈和友誼,而內向者交網友以補足他們真實世界的缺失(Prabhakaran, Patel,

Ganjiwale, & Nimbalkar, 2016)。在此可看到網路社交的矛盾本質:一方面,重度使

用者被認為跟社會隔離且擁有不多的社交技巧;一方面,網路做為一個互動性媒

介,網路用來與朋友、家人等等的溝通方式,所以它可以滿足人們被社會認可、

社會支持和歸屬感的需求(Kim & Davis, 2009)。

除了網路社交以外,線上遊戲亦為網路成癮者使用網路的重要活動之一,Ko、

Yen、Yen、Lin 與 Yang(2007)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時間中,若花大

多時間從事網路遊戲有高網路成癮的風險,原因在於線上遊戲提供青少年控制感、

與他人同步互動,以及自由的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網路滿足了青少年尋

Page 2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1

求刺激、親密感、友誼和尊重的需求,並透過網路遊戲的環境來彌補低自尊和低

家庭功能,若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足夠好的因應型態,則這些青少年會更容易沉迷

於網路。

2. 環境因素

廣泛的網路可接近性會提升網路成癮的可能,例如可在廚房、手機或透過 wifi

使用網路的青少年會比沒有廣泛接近性的青少年更容易成癮,亦即取得網路的機

會越高,越容易成為網路成癮者(陳瑛琪,2013;Kuss et al., 2013)。Griffiths(2000)

研究五位過度使用網路之個案所經歷的生活狀況,歸納出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尤

其是父母管教及對孩子限制的質與量,若家長持續關注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品質,

能防止青少年的網路成癮風險(陳金定,2007)。

網路成癮的其他相關因素包含「情緒壓力」,常依賴網路來紓發情緒的使用者,

其網路成癮的機率較其他人多 35.7%,而使用網路來學習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學

習動機」可能為網路成癮的保護因子,因為當學習動機越高時,抗拒網路誘惑的

能力越大(陳瑛琪,2013)。此外,與其他成癮障礙類似,越高程度的憂鬱傾向,

越容易有網路成癮,可能原因在於憂鬱傾向與低自尊、低動機、害怕被拒絕,以

及需要他人的認可有關,透過網路的匿名性來與他人互動,藉此克服現實世界的

社交困難(Young & Rodgers, 1998)。Griffiths(2000)亦指出因信心不足而藉由網

路社交來增強價值感與信心、重大生活事件導致個案逃離現實生活、網路人際關

係再次增強網路的使用、在網路中有人可以理解網路使用者的深層需求而非責怪

和批評等,這些因素皆會進一步促進網路成癮者的使用。

將網路成癮與其他物質相關成癮作類比,本研究亦搜尋吸菸或飲酒的成癮研

究之相關因素,其中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絕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皆為

重要的關聯變項,Zhai 等人(2015)討論吸菸與非吸菸孕婦的自尊、心理困擾、

焦慮和憂鬱症狀及因應型態,發現自尊顯著預測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且低自尊

跟物質依賴有顯著相關,且吸菸者相對非吸菸者使用較少的問題解決導向因應,

而使用較多的情緒導向因應,而 Petraitis、Flay 與 Miller(1995)檢視青少年物質

Page 2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2

使用的相關理論,特別指出「拒絕自我效能」是指青少年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

抵擋社會壓力、拒絕使用物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且近期研究越來越重視拒絕

自我效能之重要性,例如眾多研究者發現青少年對自己能拒絕抽菸的能力之信念

是預測吸菸的重要因子。除此之外,因應型態跟物質濫用之行為亦有關聯,

Jorgensen 與 Dusek(1990)研究青少年的適應性行為,發現使用無效的因應技巧

的青少年多為逃避或不成熟的因應型態,在認知上展現自我責怪,在行為上則出

現對他人的敵意反應及物質濫用(如酒精使用)。Lin、Wu、You、Hu 與 Yen(2018)

研究 2000 多名台灣的高中職學生,欲找出與網路成癮相關的心理社會危險因子,

也發現網路成癮跟拒網自我效能呈負相關,建議教育人員可藉由提升拒網自我效

能以改善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

第二節 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自尊之內涵

自尊是心理學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自尊的定義是「個體主觀評價他作為一

個人的價值」,換言之,自尊的意思是一個人如何評估自己,以及在大多的情境下

如何感受自己(引自 Younes et al., 2016),如果一個人相信他是有價值的人,則他

有高自尊,無關乎他的自我評價是否由他人或外在標準所證實(Trzesniewski et al.,

2013)。而自尊最早是 1890 年由 William James(1890/2012)所提出,指個體持續

透過達到或超越他們生命中的重要目標來發展出正向的自我尊重感受(self-regard),

其他學者接續對自尊有不同的定義,例如:自尊是個體對自我認識(self-knowledge)

的評價,其中自我認識包含一個人喜歡自己和相信他們多有能力的程度,又如

Morris Rosenberg 擴充自尊的概念、包含自我尊重和自我接納,「當提到高自尊,

我們僅指稱個體尊重自己、認為自己有價值;他不一定認為自己比別人好,但他

必定不認為自己比較差;他不認為自己是完美的,相反的,他清楚自己的限制並

期待成長和進步(Rosenberg, 1965)」。

自尊的發展歷程是由複雜的先天因素及其家庭、社會和文化脈絡所形塑而成,

Page 2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3

例如:基因影響個體在氣質、智力、外觀、健康等差異,這又會形成不同的社會

互動,個體所尋找的社會情境、他們引發父母、同儕、伴侶等重要他人的反應,

以及他們的能力如何在工作和關係脈絡中達到成功,總體來說,這些人際互動歷

程及環境影響又會反過來影響個體的自尊程度(Zeigler-Hill, 2013)。

那麼自尊跟生命中重要的結果有什麼相關呢?大多學者都同意自尊與自陳的

幸福感和生命整體的滿足感有正相關,在精神病理學方面,自尊常在診斷的脈絡

中被提及(如:過度強調自我的重要性),因為低自尊可能為精神病理學中的風險

因子;在身體健康的部份,低自尊常跟較高的身高體重指數、心血管疾病、抽菸

和酗酒有關連;在人際關係方面,低自尊的人相對於高自尊的人處理「社會拒絕」

的方式是不同的,亦即低自尊的人會在社會互動中花較多的注意力資源在可能的

拒絕線索並預期被拒絕,且無法使用相應的策略來防止被拒絕、也對拒絕有較激

烈的反應。此外,高自尊也跟課業表現有正相關並跟犯罪行為有負相關(Zeigler-Hill,

2013)。

二、自尊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在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不同研究皆證實青少年的自尊與網路成癮

為負相關、是網路成癮的風險因子(陳瑛琪,2013;Kim & Davis, 2009; Prabhakaran

et al., 2016)。Armstrong、Phillips 與 Saling(2000)檢視網路成癮的存在性與較佳

的決定因子,發現在這自尊和衝動性這兩個變項中,自尊對網路成癮有較佳的預

測力,且在其他的成癮行為探討中,自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低自尊是因還

是果,未有定論;且因低自尊的人較在意負向評價,懷疑他人的稱讚,解讀評價

性資訊的方式又會增強他們的負向自我評價,這造成他們產生不足和沒有價值的

感受,而成癮物質被用來逃離這些負向評價和人際關係的壓力(Baumeister, 1993)。

Ko 等人(2007)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發生與復發率及相關預測因子,其中低自

尊與低家庭功能是青少年網路成因的風險因子,而青少年的用網時間中,花大多

時間玩網路遊戲者有更高的網路成癮風險。此外,線上遊戲提供青少年一種控制

感、與他人互動的和諧感,以及自我表現的自由性,所以青少年從網路尋求刺激、

Page 2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4

親密感、友誼和尊重,藉網路遊戲的環境來彌補低自尊和低家庭功能。Stieger 與

Burger(2010)比較內隱與外顯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發現低自尊的人傾向於期

待被拒絕,亦即他們在建立關係時或人際互動中較害怕被拒絕,因此,網路對低

自尊的人來說是一種合適的溝通方法,因為相對於面對面接觸,降低被拒絕的可

能性,可以面對較少的評價性口語或非口語訊息(Fioravanti, Dèttore, & Casale,

2012),所以擁有脆弱自尊的個體可能有較高的網路成癮風險。Naseri 等人(2015)

研究女大生、發現低自尊的人較容易受網路成癮的困擾。Younes 等人(2016)研

究醫學院學生的網路成癮跟個人特質之關係,並探索網路成癮、失眠、焦慮、憂

鬱、壓力和自尊之可能相關性,發現低自尊跟網路成癮為負相關。

Wiederhold(2016)回顧各國聚焦於網路成癮和自尊的關係的研究指出:一篇

研究 371 名英國學生的期刊提到「病態的網路使用者的自尊偏低,且較容易社交

封閉。」另一篇研究台灣的 500 多名國中生亦發現低自尊預測網路成癮的出現;

再一篇中國的文獻、研究 2095 位大專生,發現父母的情緒溫暖度會透過自尊中介

而影響網路成癮,亦即父母的情緒支持會提升孩子的自尊,進一步減輕網路成癮

的風險;在土耳其的一篇研究中,亦發現整體自尊、社交自尊、家庭自尊跟網路

成癮呈負相關,結論為網路使用變成一種個體彌補自身認知的缺陷的方式,並且

暫時擁有一個正向評價的自我。Lau 等人(2017)探討網路成癮是否為暫時性或持

續性的現象,發現自尊是改變網路成癮的其中重要因素,它可促進網路成癮的緩

解。綜合各研究結果可知自尊與網路成癮為負向關聯,當個體的自尊程度越高,

網路成癮的可能性越低,是一個保護因子。

第三節 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因應型態之內涵

壓力對身心健康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因子,而壓力有不同的定義模式,其

中在心理學中聚焦於「知覺壓力(perceived stress)」,意思是外在事件對個體造成

生理和認知上的困擾,且超過個體在情緒和行為上所能對抗的外在壓力源所造成

Page 2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5

的有害影響。知覺壓力的概念可對應個體擁有的特定資源,如因應型態,讓他們

經驗外在壓力的同時不損耗功能運作(McNamara, 2000),進一步定義因應型態

(coping style)為個體「評估」目前的情境及個體有什麼資源和選項,持續透過認

知和行為的努力以超越、忍受或減低內在和外在的要求和衝突(Folkman & Lazarus,

1980;Lazarus & Folkman, 1984),因應方式可分為正向/趨近因應(positive/approach

coping)和逃避因應(avoidant coping),面對壓力事件時,採取前者的個體會採取

解決問題、尋找支持、認知重建的方式直接去處理問題,而採取後者的個體會否

認、自我責怪、社交退縮、不涉入(Li et al., 2016)。而 Jorgensen 與 Dusek(1990)

將因應型態分為「健康的努力(salutary effort)」與「壓力宣洩(stress palliation)」,

使用前者因應型態的個體會發展行動計畫、利用社交資源以得到情緒支持和討論

問題、從事生理、認知、學術活動以自我提升和維持自尊;使用後者因應型態的

個體會做白日夢、聽音樂、睡覺、大吼大叫、宣洩怒氣、責怪他人、透過使用物

質來逃避個人的問題、遠離家中、試圖把問題看得不重要。

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是分為問題解決導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緒導

向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解決導向者會直接處理問題,包含問題解

決、使用社會支持、認知重建,而情緒導向者藉由從事活動以減緩壓力造成的情

緒困擾,如:幻想問題消失、退縮、否認(Lazarus & Folkman, 1984;Skinner et al.,

2003)。

Jorgensen 與 Dusek(1990)指出擁有良好的因應型態的個體能:(1)直接處

理壓力源(如:考量多種選擇以達到問題解決的目的);(2)從事行為或認知活動

(運動或試著看到情況的正向)以維持幸福感和樂觀態度。而常使用無效的因應

技巧的個體的因應型態多為逃避或不成熟的,例如在認知上自我責怪,在行為表

現上呈現對他人的敵意反應、物質濫用或迴避人群,對壓力情境產生負向效果。

由此可見,因應型態可能反映一個人的整體心理社會適應程度,因適應良好的人

們會使用較健康的因應技巧,可減低壓力也可解決問題,然而,適應較不良好的

人所使用的因應技巧僅能暫時降低緊張和避免壓力(宣洩負向情緒和使用酒精;

Page 2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6

否認壓力源的存在),卻無法轉變壓力源本身。

Suldo、Shaunessy 與 Hardesty(2008)檢視因應型態在高成就高中生所知覺的

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間扮演的角色,發現因應型態跟青少年的整體生活滿意度有高

相關,其中正向評估(如:保持與他人的連結、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交新朋

友)和家庭溝通(如:向父母傾訴困擾、跟家人一起從事活動)跟幸福感呈正相

關,而憤怒因應(如:發怒並對別人吼叫、跟家人或朋友抱怨以發洩怒氣)和負

向逃避(如:使用藥物、飲酒吸菸)跟幸福感呈負相關。此研究亦發現因應型態

跟心理病理的結果亦高相關,例如採用負向迴避因應的學生展現許多內化行為(如

憂鬱和焦慮),而使用憤怒因應策略的學生較常經歷外化行為(如攻擊、品行不良),

總而言之,不論學業成就的高低,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跟社會情緒的運作功能呈

負相關,而使用適應性的策略(如:正向評估)能夠部分緩衝壓力對心理健康的

影響。

二、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Ç evik 與 Yildiz(2017)指出網路和電腦被當成一種因應壓力的策略,當個體

經歷無聊或焦慮,或者無法解決所面臨家庭關係或友誼的問題時,他們透過花更

多時間在電腦和網路上以轉移注意力,藉此減輕內在經驗問題的嚴重程度。此外,

高程度網路成癮的個體較無法使用有效或有功能的因應策略,因此遭受更多壓力,

且當個體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並期待網路可改善心情,那麼他們更可能發展

出網路成癮。

因應型態可中介壓力事件和眾多發展相關結果之關係,包含物質使用、外化

問題和內在問題,各研究皆發現逃避因應與網路成癮為正向關聯,Li、Wang 與

Wang(2009)探討大專生的網路使用問題與生活壓力事件及因應型態之關聯,研

究指出當個體多次經歷壓力事件,貧乏的因應機制會增加個體的非適應性行為,

且因應型態為生活壓力事件及網路使用問題之潛在中介因子,其中研究發現逃避

因應型態為顯著的中介變項,亦即有網路使用問題的大專生較常使用逃避因應型

態而較少使用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型態來面對生活壓力事件。Cheng 等人(2015)

Page 2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7

採取前瞻性研究以發掘網路成癮與心理社會上的不適應之心理機制,此研究將因

應型態分為逃避因應及僵化因應(coping inflexibility),其中僵化因應指的是網路

成癮者即使遭受網路行為的嚴重後果,他們仍然繼續從事網路活動,這樣的僵化

缺乏適應性,因為他們沒辦法察覺到自身行為和事件結果的關聯性;此研究結果

歸納出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和接下來的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又可解釋僵

化因應和接下來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為較重要的預測因素。

Li 等人(2016)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與生活壓力事件之關聯,特別探討心理

需求滿足的中介角色及因應型態的調節角色,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正向因應的青少

年視壓力源為可控制的且為成長的機會,他們會採取直接的行動以解決壓力源,

因此有較好的心理需求滿足感,正向因應可作為青少年復原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此研究亦發現負向因應跟網路成癮為正相關,然而並未發現負向因應作為生活壓

力事件和網路成癮的調節角色,但是不宜妄斷負向因應型態是不重要的。Ç evik 與

Yildiz(2017)欲檢視社會支持、因應型態和孤獨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預測力,研

究發現因應策略中的認知逃避及問題解決可顯著預測網路成癮,也就是青少年使

用網路以逃避問題或減少負向情緒,將網路和電腦當成因應壓力的策略,當他們

無聊或焦慮,他們就透過電腦和網路轉移注意力,又或者當個體面對家庭或友誼

關係的問題,且無法解決問題,他們就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

第四節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自我效能之定義

Bandura(1997)定義自我效能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並執行一組特定

的行為,包含人們經歷費力的情境時,會如何表現、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所以

對自我效能的信念會影響一個人如何感覺、思考、表現及激勵自己,是行為表現

的重要決定因子。當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難以完成特定任務,那他有可能出現

逃避的行為或轉向其他的任務(引自 Odacı & Ç elik, 2017)。此外,自我效能涉及

「判斷」,判斷自己是否能執行一組行為來因應可預期的情境及執行的程度。而自

Page 2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8

我效能的判斷也會決定人們在面對阻礙或負向經驗時,會花多少力氣和堅持多久。

日復一日,人們需要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且要堅持多久,因此準確的自我評估,

亦即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的概念將帶來功能性的價值(Bandura, 1982)。

二、拒網自我效能之內涵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

物質相關的拒用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成功拒絕

物質使用的信念,被廣泛運用在各項成癮物質及行為的研究上,如 Oei 與 Morawska

(2004)探究過量飲酒的認知模式,發現到低拒酒自我效能跟高飲酒量有高相關,

在過量飲酒、復發和治療後回復扮演重要角色,而 Oei 與 Jardim(2007)研究拒酒

自我效能跟飲酒行為的相關,發現無論是亞洲或歐美學生,拒酒自我效能對飲酒

相關行為都是重要的預測因子,自陳有較高拒酒自我效能的學生飲用較少的酒,

自我效能是區分戒酒和復發的重要因素,若能在問題飲酒的治療計畫裡面加入「拒

酒自我效能」將會提升成效。又如 Conrad、Flay 與 Hill(1992)探討學生抽菸的

開端,發現較低程度的拒菸自我效能可預測接下來的抽菸行為,Kim(2001)也發

現韓國學生中,整體自我效能跟抽菸行為是負相關,因此說明自我效能可能在預

測抽菸相關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為國中生設計預防網路沉迷之主題課程,研究

發現此主題課程的介入對拒網自我效能有立即性效果,採用 Bandura(1997)所述,

自我效能的形成來源包含由社會說服、改變個人在面對壓力的情緒與負面的想法,

以及對環境的錯誤解讀,因此學生在課程中透過大量練習與解決生活情境題,尋

求其他替代的休閒活動,可以有效提升拒網自我效能,並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

Lin、Ko與Wu(2008)探究 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中的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y)

和自我效能來解釋成癮行為,結果發現拒網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跟網路成癮為負相關,且與 Bandura 的結論相符的是拒網自我效能對

網路使用的正向結果預期和網路成癮程度達到完全中介的效果,而對網路使用的

負向結果預期和網路成癮程度達到部份中介的效果,此研究發現是因為預期結果

仍倚賴自我效能的判斷。王怡文(2010)探討職場中的拒網自我效能如何透過網

Page 2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19

路成癮影響職場適應,研究發現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傾向呈負相關,當個體

的拒網自我效能越高,其網路成癮傾向越低,其中拒網自我效能較高者,其強迫

性上網行為較少、戒斷反應與耐受性較佳,時間管理問題亦較少。林旻沛(2011)

的追蹤研究發現大學生於第一年拒網自我效能越低,第二年網路成癮程度也越嚴

重,是網路成癮的有效預測因子。Lin 等人(2011)檢視 3000 多位全台各地的大

專生(含技職及非技職大專)之網路成癮率及相關心理風險因子,此研究中發現

一些重要的特質跟網路成癮有高相關,其中網路成癮跟拒絕自我效能為顯著負相

關。Lau 等人(2017)認為認知改變有利於網路成癮的減緩,其中建議時間管理

的訓練可有效減輕網路成癮,特定的治療技巧包括重複打開和關掉一個吸引人的

網站,但沒有實際跟此網站互動,可增加控制網路使用的自我效能,可見整體的

自我效能亦與網路成癮有關。

第五節 三元影響理論背景、發展與應用

健康相關行為指的是任何會影響個體身體健康或個體相信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行為(Sutton, 2004),包含維持、提升或恢復健康、預防疾病等行為(Health belief

model, 2002),而在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被提出之前,

研究者們已經建立為數不少的健康相關行為(Health-related behaviors, HRBs)的理

論,例如:Lettieri、Sayers與Pearson(1980)指出有43種解釋物質使用之發展過程

的理論,這些理論包含跨學科和跨領域變項的探討健康相關行為,然而眾多變項

及不同方式組織變項而形成的理論,導致了一個現象:缺乏統整性的理論!三元

影響理論則在此背景脈絡下生成(Flay, Snyder, & Petraitis, 2009)。

三元影響理論由Flay與Petraitis於1994年提出(Flay & Petraitis, 1994),是一個

針對健康相關行為提供較高層次的描述和解釋之後設理論觀點,用一個全新及統

整性的角度看健康行為的改變,目的在提升健康和預防疾病。Flay(1999)利用三

元影響理論來論述菸品使用的發展,之後越來越多研究利用三元影響理論來探討

青少年物質使用的開端和改變、青少年的抽菸發展(Defoe, Semon Dubas, Somerville,

Page 3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0

Lugtig, & van Aken, 2016)、非法使用興奮劑(Bavarian, Flay, Ketcham, & Smit, 2015)

等現象,近期更被使用來檢視其他成癮行為,如賭博、交通的冒險行為(Snyder &

Flay, 2012)。

三元影響理論整合了許多理論所提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預測因子,包含:健

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保護動機理論(the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或人格理論等等,故三元影響理論是一個宏觀的理論,融合遠近程的不同

時間變項,包含較遠的背景變項或立即的影響因素。接著將介紹三元影響理論中

的三大影響串流:(1)態度影響因素;(2)社會影響因素;(3)個體影響因素。

一、態度影響因素

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廣大的社會文化或環境因素會藉由健康相關的知識、價值

觀、預期和評估而間接影響健康相關信念和態度。這廣大的文化社會或大環境為

健康相關的資訊提供一個架構,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學校、大眾媒體及個體較少直

接接觸的人會提供許多健康相關的資訊,例如:大眾健康活動可提醒人們抽菸導

致癌症的知識、暴露於陽光下增加皮膚癌的風險等,這些有關健康威脅的知識進

一步影響一個人對於健康相關行為結果的預期。

此外,三元影響理論認為許多文化價值觀會透過政府、新聞媒體、廣告者來

傳達,久而久之,社會文化價值會形塑出個體的健康相關價值觀,進一步影響人

們如何評估健康相關行為的結果。綜上所述,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健康行為相關的

「態度」來自於(1)對一項健康相關行為的健康、財物和社會結果的預期;(2)

對這些結果的評估,最後這些環境影響因素間接地導致一個人如何做出提升健康

或犧牲健康的決定。

二、社會影響因素

相對於態度影響因素,社會情境影響因素透過個體觀察和模仿重要他人的態

度和行為,對個體有更直接的影響。許多實證研究皆認為社會影響因素在健康相

關行為裡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物質使用。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個體所處的社會環

Page 3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1

境會透過兩種方式影響健康相關行為,第一、三元影響理論假定個體所處的社會

脈絡中,其中連結最緊密的人會直接對個體造成影響,接著再影響個體順從與否

的動機;第二、三元影響理論假設個體會受到處在同樣社會情境中的他人之健康

相關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所影響,而這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對於特定行為所知覺

到的規範,例如:一個沒有人抽菸的家庭,身處其中的孩童會傾向認為抽菸是社

會不認可的行為,又或者有經常運動的朋友傾向認為運動是正常的。

綜上所述,執行的動機和所知覺的規範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社會準則信念,

再形塑個體採取健康相關行為的決定。將此運用於健康促進行為中,三元影響理

論建議介入手段應該包含(1)轉變個體的社交網絡或社會支持,例如:強化個體

跟抱持正向健康態度的人們之連結;(2)轉變個體欲順從之對象的行為;(3)改

變個體認為健康相關行為是否符合常規的知覺。

三、個體影響因素

三元影響理論相信即使兩個人在相似的社會情境中,以及對健康相關行為抱

持相似的態度,他們也不會做出一樣的決定,因此,三元影響理論認為「遺傳性

的特質和人格傾向」在健康相關的決定和行為中亦扮演重要角色(見圖 2-5-1)。三

元影響理論以人格五要素(The Big Five)做為個體內影響因素的理論基礎,三元

影響理論認為一個人控管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會影響自我感或自我概念,亦即

可以控管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的人有可能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統整較高的自我概

念,而他們相對較重視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對於計畫、調節和限制他們

的健康相關行為有較高的興趣。另外,「外向性/內向性」和「親和性」形塑健康相

關行為的技能,例如: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內向性和低社交性會負向影響社交能力,

低社交能力進一步影響一個人知覺自己執行健康相關行為的能力。

綜上所述,三元影響理論認為自我決定或控制行為的能力,以及個體知覺控

管健康相關行為的自我能力,兩者會形塑健康相關的自我效能,最後影響個體採

取促進或者犧牲健康的行為。

Page 3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2

圖 2-5-1 個體影響因素: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自我效能

資料來源:Flay, B. R., & Petraitis, J. (1994).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A new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Medical

Sociology, 4, 32.

四、影響因素之階層

三元影響理論中的影響階層從 1994 年 Flay 與 Petraitis 最原始提出的五階層,

到隔年調整成三階層,演變成三乘三的矩陣(見圖 2-5-2),本研究亦以後續的三階

層為基礎探討變項;以下介紹影響階層之內涵。

(一)原始五階層

論述完三大影響因素串流後,再來看三元影響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假設,它將

各影響因素分成五個階層,代表影響因素對個體的最終決定有時間順序之遠近、

不同強度的影響力。最高層為「遠程因素(Ultimate causes)」,代表影響因素的根

本來源,包含個體的遺傳特質、文化社會傳承和一個人生長背景和成長環境。第

二層為「社會-個人連結」,這層影響因素是遠程階層與個體相關且廣泛的因素之

互動過程,包含社會關係、知識與價值觀,以及自我感和社交技能。第三層「預

Page 3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3

期-價值觀」比第二層更特定且對個體行為具有較高的預測力,例如:知識如何

影響一個人對特定行為的預期結果。第四層為「認知」、所有的影響因素都會走向

認知階層,包含社會規範信念、態度和自我效能。社會認知將會決定最終第五層

的單一預測因子「決定」,個體試圖在特定情境中採取某行為。

從這五階層可看到越後面的階層對最後的行為決定具有高預測力,但因為是

最立即的預測因子,難以解釋行為背後更深的原因;相對的,遠程因素雖然對最

終的行為沒有高預測力,但是能清楚的解釋行為的影響來源。

(二)交互影響

雖然分別介紹三大影響串流,但是並不代表這三個影響串流各自運作,三元

影響理論假設在不同串流以及不同階層之間會交互影響,例如:三元影響理論假

設個人特質雖然初始會影響個體的自我感和社交能力,但也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

如何取得知識和價值觀(在態度影響因素中),以及如何與他人連結的能力和行為

預期(在社會影響因素中)。

(三)修正之三階層

Petraitis 等人(1995)檢視十四個青少年使用實驗性物質的多變量理論,這些

理論強調物質特定的認知、社會學習歷程、對常規的承諾和對家庭的依附及個體

內的歷程。對比相同與相異之處,統整出三種影響型態與三階層的影響,調整 1994

年的三元影響理論模型。

1. 促發影響因素

促發因素對特定行為有最高的預測力,但僅聚焦在最立即的行為前兆,同樣

的,促發變項較難解釋行為的長期根源,促發變項包含兩部份,第一個是跟特定

物質相關的未來動機和現今決定,以及使用物質後所得到的回饋;第二個部份是

物質特定的常規知覺、態度和自我效能,例如重要他人鼓勵使用物質、對物質使

用抱有正向態度或者感覺能夠使用物質。

2. 近程影響因素

近程因素是相對間接的影響因素,它的影響力可能透過更促發或認知情感因

Page 3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4

素的中介而發揮,因此近程影響因素比促發影響因素的預測力還低,但可幫助我

們瞭解物質使用的中間因素,例如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若楷模鼓勵使用物質會直接

影響青少年的物質相關認知,並間接影響青少年使用物質的行為。

3. 遠程影響因素

遠程影響因素超越青少年的個人控制,但是會將他們放置於長期物質使用的

風險,例如,學校品質、學業和職業機會、鄰里犯罪問題、父母離婚、父母和學

校的增強、父母教養,又或者個體的人格特質,包含攻擊性、衝動控制、氣質、

社交性、個體天生對物質的藥物效果之敏感性等。

圖 2-5-2 三元影響理論之架構圖

資料來源:Petraitis, J., Flay, B. R., & Miller, T. Q. (1995). Reviewing theorie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Organizing pieces in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1), 82.

五、三元影響理論運用於本研究

本研究所探討的三個預測變項著重在三元影響理論的「個體影響因素」架構,

特別聚焦於近程和促發階層,其中本研究的「自尊」與「因應型態」變項為第二

層的近程影響因素,且假設兩者有相關,將共同影響第三層的「拒網自我效能」,

亦即自尊程度越低的青少年,越有可能採用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兩者共同影響

Page 3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5

青少年發展出較低的拒網自我效能,進而促使青少年發展出網路成癮現象。

第六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文獻回顧與相關推導,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一: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

解決導向因應」也與網路成癮為負相關,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則與

網路成癮呈正相關。

1-1 自尊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1-2 因應型態中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1-3 因應型態中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

1-4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假設二: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且因應型態的「認知-

問題解決導向因應」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

則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1 自尊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2-2 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能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2-3 因應型態的「逃避-情緒解決導向因應」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4 因應型態的「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5 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假設三: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

假設四: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也扮演中介

角色。

Page 3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蒐集資料,釐清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

效能與網路成癮的關係,並回應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本章分為五節,依序為研

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資料,來探究自尊、因應型

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間之關係,並考驗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項研究假設。

根據前述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及假設,本研究研究架構如下圖 3-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用林旻沛教授所主持之科技部研究計畫:「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

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研究(第三年)」中的研究參與者做為本研

究的研究對象,並對研究資料進行資料分析;研究者在此計畫中參與部分為:資

料建檔、除錯、督導學弟妹之資料建檔、文獻整理、資料分析及討論。

該科技部計畫以臺灣地區的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與

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意性

取樣,第三年計畫針對預測網路成癮的因素進行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之前測與

後測,以及課程結束後三個月之追蹤施測。本研究使用該科技部計畫之第三年之

課程進行前的前測資料,其中施測之一所高中與一所高職二年級預計施測人數為

Page 3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7

1,184 人,其中 16 位同學未填答同意書、視為無效問卷,最後有效問卷數為 1,168

份,因此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98.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個人資料表

本研究之個人資料表包含性別、出生日期、高中職與班級別、最近一年內平

均每週上網時間、最近一年內平均每週非課業相關上網時間,以及最近一年內各

項網路活動的平均每週上網時間,包含線上遊戲、網路購物或買賣活動、網路資

訊活動(指逛網頁或搜尋資料)、網路色情活動(指在網路上接觸色情圖片、影音

訊息及色情小說,或者在成人的聊天室和幻想的對象進行色情或性方面的互動等)

及網路人際互動(指使用 Facebook、Yahoo 即時通、ICQ、BBS、Line、WeChat、

WhatsApp、Twitter…)等。

二、陳氏網路成癮量表

本研究採用陳淑惠等人(2003)所編製與修訂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IAS)

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網路成癮程度。該量表分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與「網路

成癮相關問題」兩大項目,其中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包含「網路成癮耐受性」(4 題)、

「強迫性上網行為」(5 題)及「網路成癮戒斷反應」(5 題)等三因素,而網路成

癮相關問題則分為「人際與健康問題」(7 題)與「時間管理問題」(5 題)等兩因

素。該量表共 26 題,採用 Likert 式四點計分量表,研究參與者針對題目自行評估

符合程度,1 表示「極不符合」、4 表示「非常符合」,分數代表個人的網路成癮傾

向,分數越高代表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該量表之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3,五個因素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則介

於.78至.81之間;此外將該量表總分排序最高的前 5%界定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

分析後發現高危險群學生在網路成癮傾向、網路使用時間、網路成癮症狀及網路

成癮相關問題等分數皆顯著高於一般學生,且對網路寄託較多的功能性需求,對

網路成癮亦有較正向之態度,顯示高危險群學生與一般學生有不同型態之差異(陳

Page 3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8

淑惠等人,2003)。

三、Rosenberg 自尊量表

本研究採用 Rosenberg 自尊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自尊程度;該量表共 10

題,含 5 題正向題(例如:整體而言,我對自己感到滿意)與 5 題負向題(例如:

有時候我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且負向題在計分時須反向計分。此量表採 Likert 式

六點計分評量,研究參與者需針對每一陳述句,圈選同意符合自身程度之數字,1

表示「非常不同意」、6 表示「非常同意」。而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時,自尊分成兩

個因素,正向題屬於因素一、反向題屬於因素二;量表得分越高代表自尊程度越

高。另外,此量表具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與建構效度(Rosenberg, 1979),在本

研究中此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1。

四、壓力因應量表

本研究採用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壓力

因應方式。柯慧貞(1999)先將 Folkman 與 Lazarus(1985)所發展的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WCC)量表,以華人人生哲學意涵進行修訂,使該量表適用於本土研

究參與者使用。張宇岱(2003)再進一步根據 Folkman與 Lazarus(1985)和Holahan、

Moos 與 Schaefer(1996)的概念,將柯慧貞(1999)之修訂量表進行第二次修訂,

且分成三種因應型態: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Cognitive/problem-focused coping)、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導向

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且三個因素皆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介

於.87 至.92 之間)。

由於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是針對成人的六種壓力情境,請

研究參與者評估其可能會有的反應方式,因此林旻沛(2014)特別針對高中職學

生常見的四種壓力情境來做調整,包含「當學業的表現遇到挫折時(如表現不如

人,或師長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自己受到批評或受誤解時」、「面對即將來臨

的挑戰或威脅壓力時(如面臨大考或即將接受開刀等)」,以及「當情感受挫折時

(如不被喜歡或朋友對你冷淡了或不被愛或男/女友另有新歡)」等;其中「認知-

Page 3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29

問題導向因應」四個情境共 24 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四個情境共 24 題及「尋

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四個情境共 12 題;另外該量表採 Likert 式四點評量法作答,

即填答時研究參與者須針對每一個陳述句,在四點量尺上圈選符合自己情形或狀

況之數字,反應方式為「從來沒有」1 分、「幾乎如此」4 分;三個分量表分數越

高,表示個體面對不同的壓力情境時,越常採用此種壓力因應型態。

五、拒網自我效能量表

拒網自我效能量表為 Lin 等人(2013)所編製,共 19 題、包含三個分量表,

分別是「玩遊戲(Game use)」(9 題)、「獲取訊息(Acquire information)」(6 題),

以及「無事可做(Nothing to do)」(4 題)。此量表採用 Likert 式六點評量法作答,

亦即研究參與者須針對每一個陳述句,在六點量尺上圈選符合自己的把握程度之

數字,1 分代表一點也沒有把握、6 分代表完全有把握,而 2 分、3 分、4 分及 5

分,分別是有把握的程度為 20%、40%、60%及 80%。全量表之 19 題的總分代表

個體相信自己在高危險情境之下,可以停止或拒絕使用網路的信心程度,總分越

高則表示個體對能克制自己停止使用網路或不上網的信心度越高。

在本研究中,拒網自我效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1,其中三個分量表的

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別為:「玩遊戲」分量表為.94;「獲取訊息」分量表為.90;「無

事可做」分量表為.93;由以上係數顯示拒網自我效能量表及其三個分量表的信度

良好。

第四節 研究程序

研究團隊在進行問卷施測進行前,先取得高中職校長、輔導主任及輔導教師

之同意,並獲得施測班級導師的同意後才進行問卷施測。在施測流程方面,施測

人員先向研究參與者說明施測目的、流程及研究倫理和保密性,請研究參與者放

心並誠實填答;接著請研究參與者填寫載有編號的「瞭解高中生壓力因應與情緒

調控方式及網路使用行為之『變化情形』」問卷,其中第一頁即為研究參與同意書,

確保研究參與者的知情同意,此外該問卷已清楚說明個人基本資料的保密性和解

Page 4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0

釋相關疑義,使研究參與者對於問卷的作答更加了解與放心。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 SPSS for Windows 22.0版與 AMOS 18.0版之統計套裝軟體來對研

究假設進行考驗,且本研究 α 之統計顯著水準訂定為 p<.05;本研究所採用之統計

方法如下:

一、描述統計

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來瞭解研究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學特徵、平均每週上網時間、

平均每週非課業上網時間、平均每週智慧型手機上網時間,以及各類型網路活動

使用時間。

二、皮爾森相關分析

以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來探究自尊、因應型態、拒

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情形,以檢驗研究假設一:「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

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也與網路成癮為

負相關,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則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

三、結構方程模式

本研究使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以 AMOS 18.0 電腦

統計套裝軟體來檢驗研究假設二(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

癮,且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而「逃

避-情緒導向因應」則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研究假設三(青少年的拒網自我

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扮演中角色)與假設四(青少年的拒網自我

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也扮演中介角色);本研究採用最大概似

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s)來估計各模式中的效果係數和適配度,

且為考量樣本代表性,處理遺漏值時選用估計平均數與截距(Estimate means and

intercepts)之功能來處理資料的遺漏值。

此外,在研究假設三與四之中介模式分析部分,本研究採 Baron 與 Kenny(1986)

Page 4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1

所提出的方法,來檢驗拒網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是否存在,其準則包括(1)自變

項與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2)中介變項與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3)自變項與

中介變項有顯著的關係;(4)自變項對依變項的顯著關係會因為中介變項的加入,

而有所減弱(部分中介)、甚至呈現不顯著(完全中介)的關係之情形。另外本研

究也利用拔靴法(Bootstrapping)(Shrout & Bolger, 2002)當中的 Bias-corrected(BC)

來檢驗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是否成立。

Page 4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共分為四節以說明本研究的假設檢驗結果。第一節為高中職學生使用網

路之概況,包含研究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學資料、平均每週上網時間、平均每週非

課業上網時間、平均每週智慧型手機上網時間,以及各類型網路活動使用時間;

第二節為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第三節為檢驗

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第四節為自尊、因應型態、拒

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分析。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使用網路之概況

本研究有效問卷共 1,168 份,其中女性 525 位、佔有效樣本比例為 44.95%,

男性為 643 位、佔有效樣本比例為 55.05%;另外本研究高中學生樣本數為 706 人、

佔有效樣本之 60.45%,高職學生樣本數為 462 人、佔有效樣本之 39.55%。

一、高中職學生每週上網小時數

本研究之高中職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 25.15 小時(SD = 20.45);其中平均

每週花在非課業相關的上網時間為 22.36 小時(SD = 19.95)。另外,研究參與者平

均每週使用智慧型手機總時數為 21.97 小時(SD = 22.58),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

網的每週總時數為 17.92 小時(SD =20.08),以及使用智慧型手機玩遊戲的每週總

時數為 5.73 小時(SD =11.62)。

在研究參與者中,利用智慧型手機上網者的人數為 1,144 人,佔有效樣本

(N=1168)的百分比為 97.95%;而使用智慧型手機玩遊戲的人數為 1,148 人,佔

有效樣本(N=1168)的百分比為 98.29%。

二、高中職學生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

高中職學生主要的網路活動使用類型呈現於表 4-1-1。最近一年內高中職學生

從事線上遊戲活動的平均每週時數為 7.46 小時(SD =12.35)、花費在網路購物或

買賣活動的平均每週時數為 1.25 小時(SD =3.95)、經由網路逛網頁或搜尋資料

等資訊活動的平均每週時數為 4.20 小時(SD =7.57)、從事網路色情活動(指在

Page 4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3

網路上接觸色情圖片、影音訊息及色情小說,或在成人聊天室和幻想對象進行色

情或性方面互動等)的平均每週時數為 0.55 小時(SD =3.42),以及透過網路進

行人際互動(指使用 Facebook、Yahoo 即時通、ICQ、BBS、網路聊天室、Line、

WeChat、BeeTalk、WhatsApp、Twitter…等總時間)的平均每週時數為 11.88 小時

(SD =16.91);由上述資料可知,高中職學生所從事的網路活動類型中,以投入

「網路人際互動」的平均每週時數最長,其次為線上遊戲、網路資訊活動、網路

購物或買賣活動,而最少的平均每週時數則為網路色情活動。

表 4-1-1 高中職生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

M SD Range

線上遊戲

網路購物

網路資訊

網路色情

網路人際

智慧型手機使用

智慧型手機上網

智慧型手機玩遊戲

7.46

1.25

4.20

0.55

11.88

21.97

17.92

5.73

12.35

3.95

7.57

3.42

16.91

22.58

20.08

11.62

100

70

96

100

150

168

150

148

第二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皮爾森相關分析各變項之間的相關情形,如表 4-2-1 所示,自尊總分

與網路成癮總分呈顯著負相關(r=-.34, p<.001),顯示高中職學生的自尊程度越高,

網路成癮傾向越低,因此研究假設 1-1「自尊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獲得支持。

本研究的三種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分別為: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

成癮為顯著正相關(r=.40, p<.001),因此本研究假設 1-3「因應型態中的『逃避-

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為正相關」獲得支持;然而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

網路成癮無顯著相關(r=.04, p>.05),因此研究假設 1-2「因應型態中的『認知-問

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為負相關」;因此本研究結果為當高中職學生使用逃

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越頻繁,網路成癮傾向越高,然而,當高中職學生使用認知-

Page 4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4

問題導向因應型態越頻繁,網路成癮傾向並未因此提升或降低。除此之外,本研

究所採用之張宇岱的壓力因應量表,以本土樣本因素分析出第三個因應型態「尋

求社會支持導向」,而本研究結果發現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並無顯著

相關(r=.04, p>.05),即為高中職學生越頻繁使用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網路成

癮傾向並未因此提升或降低。

最後,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總分為負相關(r=-.35, p<.001),亦即高中職

學生的拒網自我效能越高,網路成癮傾向越低,因此研究假設 1-4「拒網自我效能

與網路成癮為負相關」獲得支持。

表 4-2-1 網路成癮、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相關(N=1,142)

1 2 3 4 5 6

1.網路成癮傾向

2.自尊程度

3.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

4.逃避-情緒導向因應

5.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

6.拒網自我效能

M

SD

1.00

-0.34***

0.04

0.40***

0.04

-0.35***

50.92

13.32

1.00

0.07*

-0.45***

0.10**

0.15***

40.60

9.20

1.00

0.40***

0.42***

-0.02

53.66

10.94

1.00

0.26***

-0.19***

40.29

9.75

1.00

0.00

20.33

5.22

1.00

63.05

19.65

*p<.05. **p<.01. *** p<.001.

第三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分別檢驗自尊、因應型態以及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

癮之預測關係。在檢驗前,由於相關分析顯示因應型態中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

因應」與「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因素皆與網路成癮未達顯著相關,因此研究

假設 2-2 與 2-4 未獲支持,而後續分析以「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因素來代表因應

型態。本研究將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分成三個因素,來自於壓力因應量表由林旻沛

(2014)特別針對高中職學生常見的四種壓力情境來做壓力情境的調整,包含「當

學業的表現遇到挫折時(如表現不如人,或師長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自己受

到批評或受誤解時」、「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或威脅壓力時(如面臨大考或即將接

Page 4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5

受開刀等)」,以及「當情感受挫折時(如不被喜歡或朋友對你冷淡了或不被愛或

男/女友另有新歡)」,其中「逃避-情緒導向因應」的題目共 24 題,因此本研究以

隨機的方式令因素一包含四個情境中的第 6 題和第 9 題、因素二包含四個情境中

的第 7 題和第 11 題、因素三包含四個情境中的第 2 題和第 3 題。

另外,由於研究參與者總人數較多時 χ2值易顯著,故本研究根據Martens(2005)

建議來進一步檢查適配度指標數值,包含比較適配指數(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規準適配指數(Normed Fit Index;NFI)、非規準適配指數(Non-Normed Fit

Index;NNFI),以及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而當 CFI、NFI 與 NNFI 的數值大於.90,以及 RMSEA

數值小於.05,表示理論模式可以被接受,此標準訂為「良好適配」;若 RMSEA 數

值介於.05 到.08 之間訂為「不錯適配」;.08 到.10 之間訂為「普通適配」;RMSEA

大於.10 時,則表示「不良適配」(引自黃芳銘,2004)。

一、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檢驗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結果發現整體而

言該模式具尚可之模式適配度(χ2

(df=13)=181.625、CFI=.961、NFI=.958、NNFI=.916、

RMSEA=.105),同時,自尊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β=-.38,p<.001),因此

研究假設 2-1「自尊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獲得支持。

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結果發現整

體而言該模式具不錯之模式適配度(χ2

(df=19)=229.246、CFI=.954、NFI=.950、

NNFI=.913、RMSEA=.097),同時,因應型態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48,

p<.001),因此研究假設 2-3「因應型態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能顯著且正向預

測網路成癮」獲得支持。

三、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檢驗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結果發

現整體而言該模式具尚可之模式適配度(χ2

(df=19)=257.022、CFI=.942、NFI=.938、

Page 4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6

NNFI=.890、RMSEA=.104),同時,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β=-.42,p<.001),因此研究假設 2-5「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獲得支持。

第四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預測之中介模式

分析

本節目的為檢驗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中,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是

否具有中介效果,本研究在中介模式分析中,採 Baron 與 Kenny(1986)所提出之

方法來檢驗中介效果是否存在,其準則包括:(1)自變項與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

(2)中介變項與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3)自變項與中介變項有顯著的關係;(4)

自變項對依變項的顯著關係會因為中介變項的加入,而有所減弱(部分中介)、甚

至呈現不顯著(完全中介)的關係之情形。另外本研究也利用拔靴法(Bootstrapping)

中的 Bias-corrected(BC)求出信賴區間(Shrout & Bolger, 2002)來檢驗上述模式

中的中介關係是否成立。此外,由於本研究使用拔靴法(Bootstrapping)來檢驗中

介效果,因而樣本觀察值中不能包含遺漏值(Missing value),故以下進行統計分

析之有效問卷數由原有的 1,168 份,經刪除遺漏值後最後剩餘 1,142 份有效問卷

數。

一、拒網自我效能可部份中介自尊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如圖 4-4-1),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

(χ2

(df=32)=274.659、CFI=.951、NFI=.945、NNFI=.930、RMSEA=.082)。此外研究

結果亦指出拒網自我效能可部份中介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1)自尊可顯

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β=-.31,p<.001);(2)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

網路成癮(β=-.37,p<.001);(3)自尊能顯著且正向預測拒網自我效能(β=.18,

p<.001);(4)同時將自尊與拒網自我效能置入模式中,使得自尊對網路成癮的預

測力降低(從 β=-.40,p<.001 降為 β=-.31,p<.001);另外本研究亦利用拔靴法(Shrout

& Bolger, 2002)來檢驗「自尊-拒網自我效能-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發現在

Page 4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7

自尊對網路成癮的直接效果(direct effect)和間接效果(indirect effect)中,直接

效果的 95%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s)為-.382~-.246(p<.001),間接效果

的 95%信賴區間為-.106~-.036(p<.001),兩者預測的信賴區間皆不包含 0,由以

上結果可見其部份中介關係是成立的。因此綜合上述發現,研究假設三:「青少年

的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獲得支持;該中

介模式總解釋量為 27.4%。

圖 4-4-1 自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

二、拒網自我效能可部份中介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如圖 4-4-2),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

(χ2

(df=41)=335.959、CFI=.943、NFI=.936、NNFI=.923、RMSEA=.079)。此外研究

結果亦指出拒網自我效能可部份中介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

係:(1)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40,p<.001);(2)

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β=-.34,p<.001);(3)逃避-情緒導向

因應型態能顯著且負向預測拒網自我效能(β=-.22,p<.001);(4)同時將逃避-情

緒導向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置入模式中,使得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

成癮的預測力降低(從 β=.50,p<.001 降為 β=.40,p<.001);另外本研究亦利用拔

靴法(Shrout & Bolger, 2002)來檢驗「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

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發現在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的直接效果和

Page 4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8

間接效果中,直接效果的 95%信賴區間為.325~.467(p<.001),間接效果的 95%

信賴區間為.042~.122(p<.001),兩者預測的信賴區間皆不包含 0,由以上結果可

見其部份中介關係是成立的。因此綜合上述發現,研究假設四:「青少年的拒網自

我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也扮演中介角色」獲得支持;該中介

模式總解釋量為 33.3%。

圖 4-4-2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

三、整合性中介模式分析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所跑出的結構方程模式如圖 4-4-3 所示,整體的中介

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χ2

(df=59)=466.560、CFI=.935、NFI=.926、NNFI=.914、

RMSEA=.078);該中介模式總解釋量為 33.8%。研究結果亦發現:(一)逃避-情緒

導向因應型態可「完全中介(full mediation effect)」自尊對拒網自我效能的預測關

係(如圖 4-4-4),且此中介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χ2

(df=17)=142.455、CFI=.946、

NFI=.939、NNFI=.910、RMSEA=.080),其中(1)自尊可顯著且正向預測拒網自

我效能(β=.17,p<.001);(2)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可顯著且負向預測拒網自

我效能(β=-.17,p<.001);(3)自尊能顯著且負向預測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

(β=-.58,p<.001);(4)同時將自尊與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置入模式中,使得

自尊對拒網自我效能的預測力從顯著到不顯著(從 β=.17,p<.001 降為 β=.07,p>.05);

另外本研究亦利用拔靴法(Shrout & Bolger, 2002)來檢驗「自尊-逃避-情緒導向

Page 4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39

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關係,發現在自尊對拒網自我效能的直接效果

中,其 95%信賴區間為-.017~.162(p<.001),此項預測的信賴區間包含 0;在自

尊對拒網自我效能的間接效果中,其 95%信賴區間為.038~.178(p<.001),並未

包含 0,由以上兩個結果可見其完全中介關係是成立的;該中介模式總解釋量為

4.8%;(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可部份中介自尊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如圖

4-4-5),且此中介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χ2

(df=32)=343.026、CFI=.945、NFI=.940、

NNFI=.922、RMSEA=.092),其中(1)自尊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β=-.41,

p<.001);(2)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38,p<.001);

(3)自尊能顯著且負向預測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β=-.57,p<.001);(4)同時

將自尊與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置入模式中,使得自尊對網路成癮的預測力降低

(從β=-.41,p<.001降為β=-.15,p<.001);另外本研究亦利用拔靴法(Shrout & Bolger,

2002)來檢驗「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發現在

自尊對網路成癮的直接效果和間接效果中,直接效果的 95%信賴區間為-.238~

-.071(p<.001),間接效果的 95%信賴區間為-.276~-.167(p<.001),兩者預測的

信賴區間皆不包含 0,由以上結果可見其部份中介關係是成立的;該中介模式總解

釋量為 23.5%。

圖 4-4-3 假設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

Page 5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0

圖 4-4-4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模式

圖 4-4-5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

本研究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調整模式,其中研究結果發現逃避-情緒導向因

應型態完全中介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的關係,與研究架構中自尊及逃避-情緒導向

因應型態兩者互為獨立之假設出現差異,因此提出調整模式如圖 4-4-6,整體的中

介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χ2

(df=60)=469.404、CFI=.935、NFI=.926、NNFI=.915、

RMSEA=.077);該中介模式總解釋量為 33.6%。

Page 5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1

圖 4-4-6 調整之結構方程模式

Page 5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探討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關聯因素,以三元影響理論為基

礎,並以其中的個體內因素串連起關聯因素,分別為自尊、壓力因應型態及拒網

自我效能,來探究這三個變項與網路成癮的關聯、預測關係及可能的中介模式。

本研究發現:(一)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傾向皆呈負相關、因應型態中

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則與網路成癮傾向呈正相關,但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型態

與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型態,卻皆與網路成癮傾向無顯著相關;(二)自尊與拒

網自我效能皆可負向預測網路成癮、因應型態中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則可正向預

測網路成癮,然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型態與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型態,皆未

能顯著預測網路成癮傾向;(三)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扮

演中介角色;(四)拒網自我效能在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

中也扮演中介角色。茲就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一致和不一致之處做討論,並說明

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第一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一、自尊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本研究發現自尊與網路成癮呈顯著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癮,此與過

去研究結果發現一致(Armstrong et al., 2000;Aydm & San, 2011;Fioravanti et al.,

2012;Ha, Chin, Park, Ryu, & Yu, 2008;Kim & Davis, 2009;Prabhakaran et al., 2016;

Stieger & Burger, 2010)。Kim 與 Davis(2009)指出使用網路之所以成為問題在於

它已經干擾了個體的日常活動,以及個體不再能控制自身的網路使用,其中低自

尊正是低自我控制(self-control)的來源,因此低自尊跟各種網路使用問題有強烈

的關聯。Stieger 與 Burger(2010)則認為低自尊的人相對於高自尊的人,在建立

關係時或人際互動中較害怕被拒絕,而相對於面對面的接觸,網路對低自尊的人

是更合適的溝通媒介,因為個體藉由遁入網路世界可減少被拒絕的可能性,也可

避免受自己或他人評價,以暫時撫平自身不安全之感受,但也因此升高了網路成

Page 5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3

癮之風險。Fioravanti 等人(2012)同樣發現透過電腦媒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低自尊的人不用面對評價性的口語或非口語的訊息,讓個

體對自我表徵有更高的控制感、也創造出安全感,因此自尊低的個體藏身在虛擬

世界中,以減少面對現實世界中可能的負向評價訊息,來維持自身的脆弱自尊,

卻因而成癮於網路。

Armstrong 等人(2000)進一步解釋低自尊的人較在意負向評價並懷疑他人的

稱讚,而這種解讀評價性資訊的方式又增強他們的負向自我評價,這來自於幼時

缺乏無條件的關懷,造成他們產生不足和沒有價值的感受,因此成癮物質或行為

被用來逃離這些負向評價和人際關係的壓力。Aydm 與 San(2011)發現整體自尊

不僅與網路成癮為負相關,社交自尊和家庭自尊亦跟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對青

少年而言,線上遊戲成癮是最常見的網路成癮形式,因為它提供青少年完全不同

於現實生活的表達方式,但也促使青少年藉此獲得的愉悅感轉變為成癮性的使用;

除此之外,線上遊戲提供無止盡的目標和任務,當青少年在遊戲中成功了,他們

會得到更多權力的感受和更高的地位,也得到暫時的正向評估自我;因此透過網

路活動及線上遊戲所得到的人際連結與自我價值感滿足,可減低青少年對於負向

自我評估之焦慮及滿足與他人連結的需求,而這些心理需求受到滿足卻反過來增

強青少年對網路世界的投入,因此自尊低的青少年透過各種網路活動補償自己的

低自尊和社交焦慮,導致他們持續受到網路世界的吸引、難以逃脫。

二、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一)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本研究發現因應型態中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且可

正向預測網路成癮,此與過往研究發現一致(Al‐Gamal et al., 2016;Ç evik & Yildiz,

2017;Cheng et al., 2015;Li et al., 2016;McNicol & Thorsteinsson, 2017;Tang et al.,

2014;Zhou, Li, Li, Wang, & Zhao, 2017)。Lightsey 與 Hulsey(2002)指出當個體

感到困擾時,若採用較無效的因應型態,如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會導致不愉

快的情境出現、進一步引發負向情緒,因此個體就更會沉浸於成癮行為中以逃離

Page 5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4

負向情緒。Schneider、King 與 Delfabbro(2017)特別討論線上遊戲的性質,因網

路遊戲所設置的挑戰或問題通常可以迅速被解決或允許多種解決方法,且困難情

境很少是永久的,因此個體在遊戲中失敗所造成的負向情緒結果並不多,除此之

外,若青少年被遊戲中的權力幻想或成就感嚴重影響,可能會發展出一個信念:「遊

戲中的問題比較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由此見得網路遊戲與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

態可能發展出一個有害的循環關係:青少年從事線上遊戲以逃避面對生活中的困

難問題,尤其是從遊戲中所得到的破關或解決問題之成就感,逐漸帶給青少年一

個認知:「真實世界的問題比網路遊戲中的問題還不值得解決」,使青少年繼續流

連於線上遊戲,也因此青少年可能會否認過度從事線上遊戲導致功能運作受損及

其他不好的結果;此外青少年成癮於線上遊戲,也可能來自於真實世界的問題所

造成之無法忍受的挫折感,因而逃入線上遊戲以獲得成就感並忘卻真實世界的痛

苦,進而漸漸提高網路成癮的程度。

(二)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在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之關聯部分,過往的研究發現並不一致:

有些研究發現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型態跟網路成癮呈負相關(Al‐Gamal et al.,

2016;Li et al., 2016),但也有研究指出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不具顯

著關聯性(Tang et al., 2014;Zhou et al., 2017),同樣地,本研究也發現認知-問題

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不具顯著關聯性。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的關聯度不夠強,且

受到其他關聯因素所影響,如:線上誘惑、低自我控制等(引自 Schneider et al., 2017)

之調節效果所影響;換言之,某些青少年雖然採用認知-問題解決導向以因應現實

世界的問題,但是他們的自我控制力低、難以抵擋線上的誘惑,仍持續沉迷於網

路,因此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其他未被考量的因素之間的效果相互抵消,導

致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沒有顯著相關。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為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在網路成癮中同時扮演助益性和

有害性的角色,一方面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幫助個體化解真實世界的壓力源,

Page 5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5

減少網路成癮的風險,但是另一方面,個體可能為了問題解決而尋求網路社會支

持;本研究發現高中職學生投入「網路人際活動」的平均每週時數最長,張桂綿

(2016)亦指出當高中職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志同道合朋友時,會促使他們投

入網路的人際關係之經營,以尋求關懷、肯定及支持,因此會越來越仰賴網友所

提供的網路社會支持,進而增加網路成癮之風險(Zhou et al., 2017),因此認知-

問題解決導向因應之正負向效果相互平衡下,導致該因應模式與網路成癮未有顯

著相關。

此外本研究所採用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量表之題項,除了包含轉變

想法、訂出相關解決策略以有效解決壓力事件外,卻也包含「藉由投入其他工作、

暫時不去想難過的事情」、「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把難過表現出來」,前者的量表

設計較符合認知-問題解決導向的認知重建和制定解決策略,但後者的題項偏向於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的解決策略,因此問卷設計的題意不夠貼近於認知-問題解決導

向因應之定義;主因是張宇岱(2003)發展此壓力因應量表的背景是以酒癮患者

為受測對象,不同族群對量表題目的解讀不同,兩相牴觸之下、導致研究結果不

顯著,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可重新發展專屬於青少年族群的壓力因應量表,

並再次檢驗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間的關聯。

(三)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本研究發現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沒有顯著相關,回顧過往文獻

後,發現較難說明跟過去研究發現一致或不一致,原因是有些學者將尋求社會支

持導向因應歸類於問題解決導向因應,有些學者則將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歸為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Mullis 與 Chapman(2000)將青少年尋求社會性支持和工具

性支持歸類為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型態;Li 等人(2016)定義正向因應方式(positive/

approach coping),指的是直接處理造成情緒困擾的問題,以及積極處理壓力情境,

包含解決問題、尋求支持、認知重建;Zhai 等人(2015)也同樣認為尋求社會支

持屬於正向因應型態(positive coping)。然而,Folkman 與 Lazarus(1980)將「得

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歸類於逃避-情緒導向因應;Varescon、Leigne、Gérard、

Page 5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6

Aubourg 與 Detilleux(2013)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中,將使用工具性支持歸類成問題

解決導向因應,卻將情緒性支持歸類於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再者,根據壓力的資

源保存理論(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在社交支持的範疇裡包括工具性、

資訊性、評估性及情緒性支持(Krohne, 2002)。

綜合上述研究之歸類,「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在不同研究中被分類為解決

問題導向因應或逃避-情緒導向因應,也因此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的

相關是混合的,若尋求社會支持的目的為找人共同分析情境、討論問題的解決方

法或尋求資訊的提供,則有助於個體因應壓力情境、朝向更適應性的發展,降低

網路成癮的風險性;然而,若尋求社會支持的目的僅止於宣洩情緒或逃避問題,

那便對於個體的適應性發展沒有助益、甚至會提升網路成癮的風險,因此本研究

認為未來仍需對「尋求社會支持」做更細緻的定義和區分,並且與網路成癮的關

係值得做進一步的探究。

此外本研究所採用的「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量表之題項,除了包含「找

其他人談,請他們提供建議或協助」外,也包含「祈求神明保佑或上帝祝福,使

自己渡過不順,期待下次能有更好的表現」;前者的量表設計較符合認知-問題解決

導向的尋求工具性的支持、尋求意見的提供,但後者的題項則偏向於逃避-情緒導

向因應的解決策略,故研究結果呈現出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間,並

未有顯著關聯性;另外如前所述,張宇岱(2003)發展此壓力因應量表的背景是

以酒癮患者為受測對象,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可發展符合青少年的壓力因應量

表。

三、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本研究發現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癮,此

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王怡文,2010;林旻沛,2011;侯其鋒、楊鋯、陳嵐嵐,

2013;陳麗秋、董貞吟,2010;柯慧貞,2010;Hou, Yang, & Chen, 2013;Lin et al.,

2008,2011)。侯其鋒等人(2013)、柯慧貞(2010)、Lin 等人(2008),以及 Lin

等人(2011)皆發現拒網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跟網路成

Page 5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7

癮呈負相關,林旻沛(2011)亦發現拒網自我效能是網路成癮的有效預測因子,

且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和 Hou 等人(2013)皆提及在拒網自我效能得分較低

的學生,顯現較高的網路成癮程度,並指出提升拒網自我效能可在網路成癮的預

防上扮演正向角色。此外王怡文(2010)說明當個體的拒網自我效能越高,其強

迫性上網行為較少、戒斷反應與耐受性較佳,時間管理問題亦較少。

根據 Bandura(1997)定義,若一個人對某項任務有高自我效能感,就會花充

足的努力去達到成功的結果,反之低自我效能者則無法堅持下去;也就是說拒網

自我效能指的是當個體越相信自己有拒絕使用網路的能力,他就會花充足的力氣

和堅持足夠久的時間以抵抗網路使用,進一步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因此,隨著

網路的普及、青少年的網路可得性(availability)越來越高(陳瑛琪,2013;Kuss

et al., 2013;Prabhakaran et al., 2016),其成癮於網路的風險也就越高;若青少年在

高可得性的風險狀態下缺乏拒絕使用網路的效能或其他好的因應技巧,則網路成

癮的風險將提升。

另一方面,在拒網自我效能量表之三個因素中,「玩遊戲」和「無事可做」與

網路成癮的相關係數分別為-.32 與-.34、呈中度負相關;而「獲取訊息」與網路成

癮的關聯係數卻僅為-.10、呈低度負相關,因此由相關程度可知,當青少年處於想

玩遊戲和無事可做的情境時,比起目的為獲取訊息的情境時,較難以抗拒上網或

停止上網;本研究推估當青少年的上網情境為「娛樂性」的玩遊戲、或面對無事

可做的無聊狀態,相較於「非娛樂性」的獲取訊息時,較難抗拒使用網路、進而

成癮於網路,因此教育或諮商輔導人員可針對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情境為「娛樂性」

玩遊戲時,該如何控制自己玩遊戲的時間長度、該如何離線來進行深入討論;另

外針對無事可做的情況下,教育或諮商輔導人員也可跟學生討論在這個情況下,

該如何用不同於上網的行為或活動來替代,以減低網路成癮的風險。

Page 5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8

第二節 中介模式之討論

本研究發現(1)拒網自我效能部份中介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以及(2)

拒網自我效能部份中介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符合三元影響理論

假設之個體影響因素的時間遠近程影響階層(Petraitis et al., 1995)。三元影響理論

特別強調遠近程的時間影響因素,遠程因素(Ultimate cause)類似背景變項,如:

行為控制力、智商、氣質等,雖然對個體的行為有較低的預測力,卻可說明行為

的長期根源;近程因素(distal cause)是個體相對可控制的影響因素,它的影響力

是透過促發因素的中介而展現出來,促發因素包含低自尊、焦慮或憂鬱情緒、較

差的因應技巧,而本研究之「自尊」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變項正位於三元影

響理論的「個體內」之「近程」影響因素階層內;最後,促發因素(proximal cause)

對個體的最終行為有最高的預測力和影響力,包含兩部份,第一個是跟行為相關

的未來動機和現今決定,以及從事某行為後所得到的回饋;第二個部份是對某行

為的常規知覺、態度和自我效能,促發因素包含拒絕的技巧、拒用自我效能等,

而本研究之「拒網自我效能」正是三元影響理論所提及的拒用自我效能。

綜上述所言,「自尊」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透過促發因素「拒網自我效能」

的中介而發揮對個體的最終決定之影響,也就是說,自尊高的青少年對自己的看

法和感受偏向正面、對自己較有信心,因而對自己做與不做某件事較有掌握感,

使其較相信自己在高危險情境下能拒絕或停止使用網路,進而降低網路成癮的風

險性;此外較常採用逃避-情緒導向壓力因應策略的青少年,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

困難和挑戰時,傾向逃避解決問題或單純抒發負向情緒,致使其較可能逃入網路

世界來因應自身的負向情緒或逃開所面臨的問題,故較難抗拒上網的誘惑、拒網

自我效能較低,因此提升了網路成癮的風險性。

除此之外,本研究更發現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可完全中介自尊與拒網自我效能

的關係,此發現更細緻地釐清了三元影響理論之遠近程的時間影響因素;從三元

影響理論的觀點來說,自尊與因應技巧本皆為近程影響因素、也就是屬於同一階

Page 5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49

層,然而本研究發現自尊對拒網自我效能的預測關係,是透過逃避-情緒導向因應

的完全中介,也就是說自尊和因應型態可再進一步細分為同一階層中的兩個次階

層。

在自尊與因應型態的相關研究中,Mullis 與 Chapman(2000)發現低自尊的

青少年較常使用情緒導向策略來抒發心情,高自尊的青少年則使用問題解決導向

的因應策略;Smith、Wethington 與 Zhan(1996)同樣指出高自尊的個案傾向投入

更多有益的解決問題之因應策略,且擁有較彈性的行為技能,並發現低自尊的人

更容易從困難的情境中退縮。然而,自尊、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關聯研究較少,

較多研究探討自尊、因應型態與其他物質成癮之關聯,如 Zhai 等人(2015)發現

自尊和因應型態彼此有關聯且分別與問題飲酒有關,有飲酒問題的人通常低自尊,

且傾向使用負向因應型態、較不願意用正向因應型態,特別是在男性中發現負向

因應型態為自尊和飲酒問題的中介因子,可能的解釋為低自尊的個體較常經歷挫

敗、提升憤怒和敵意,造成個體使用不健康的方式解決問題,展現衝動或逃避的

防衛機制,進而增加了飲酒問題;另一方面,Varescon 等人(2013)也針對有無抽

菸的懷孕婦女進行研究發現,在有抽菸的孕婦中,自尊可顯著預測問題解決導向

因應型態;Brand、Laier 與 Young(2014)同樣發現心理病理面向(如:憂鬱、社

交焦慮)及特質面向(如:自尊、壓力脆弱度)可顯著預測失功能的因應型態,

故可推知自尊的程度能預測個體所採用的壓力因應型態。

在 Lazarus 的壓力因應理論當中,兩個核心概念是評估和因應,前者的意思為

個體評估某事件對個人健康福祉的重要性,後者指的是個體在思考和行動上努力

去管理特定要求,其中評估可分成初級評估和次級評估;初級評估包含三個元素:

(1)目標相關性:一件事涉及個體所在意的議題之程度,(2)目標一致性:一件

事符合個體的目標之程度;(3)自我涉入的型態:個體承諾的面向,例如:自尊、

道德價值觀、自我認定(引自 Krohne, 2002)。舉例而言,個體出現焦慮反應可能

經歷以下的初級評估:有一件與個人目標相關的事情發生,且因個人目標被阻撓

了、所以目標不一致性是高的,個體就會專注於保護自己的自尊、個人意義或自

Page 6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0

我認同以抵抗此威脅事件,由此可推知自尊與因應型態的相關性為自尊程度會影

響個體面對壓力事件時採取不同的因應型態,也就是說,當個體面對壓力事件時,

會評估此事牽涉或影響自我價值的程度,自尊高的個體為了保護自尊而採取積極

的因應策略以繼續維持高自我價值感,而自尊低的個體可能對於自己是否能維持

自尊而感到沒自信,因此採取逃避、幻想事情會好轉等非適應性的因應以面對壓

力事件。

另一方面,在Hobfoll的壓力資源保存理論(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中認為,產生壓力的來源是個體喪失資源、資源受到威脅或個體投注資源卻沒有

接下來的獲得,其中自尊是個體的重要資源、用來保護其他資產,例如:當遇到

壓力事件,自尊高的個體會好好使用社會支持以對抗壓力,自尊低的個體則將自

身的社會支持視為個人的不足而濫用資源(引自 Krohne, 2002),由此可推知自尊

與因應型態的相關性為自尊程度會影響個體面對壓力事件時採取怎麼樣的因應型

態,且自尊為個體本身就擁有的資產,因此面臨壓力事件時,自尊高的人較能採

取有效的因應策略以克服壓力,自尊低的人則對自己能否應付壓力感到不足,可

能採取逃避的方式面對壓力;另一個可能的解釋為低自尊意味著個體因為缺乏自

信以面對壓力情境,因此採用較不直接的方式,如透過迴避或宣洩情緒的方式來

回應壓力,也就是說高自尊的個體比起低自尊的個體對於自己能否處理問題感到

更有信心,因此較能直接面對問題、嘗試改變局面以幫助自己以積極的方式處理

問題(Chapman & Mullis, 1999)。

此外,Orth(2018)說明自尊是個體橫跨一生中相對穩定的特質,且自尊的個

體差異從幼年開始已經相對穩定,當兒童逐漸成長和成熟,個體在人格特質的差

異會越趨穩定和越難改變。其中,依附理論認為教養方式對兒童的自尊發展有重

要的影響,因為孩童對照顧者的安全依附讓孩子發展正向的自我內在運作模式,

象徵自我是有價值的、且值得受到親密他人的愛與關懷。而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則認為個體透過他人如何看自己的經驗來詮釋自己,因此親子互動

的品質對自尊的早年發展有至關的影響(Cooley, 1902),由此可知早年的家庭環境

Page 6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1

(包含教養行為的品質、學習刺激、物理空間的安全性和組織性)對自尊有高預

測力且影響力不會因孩童長大而消失(Orth, 2018)。Bélanger 等人(2014)亦認為

自尊是一個發展自幼年且相對較穩定的人格特質,因此強烈的自我價值感可提升

個體使用主動(proactive)因應的能力,他們發現高自尊的女性有較高的自我價值

感,因此面對婚姻困境時不太會自我責怪,而用其他因應方式處理困難,而擁有

高自尊感受的男性傾向採用正向眼光重新評估婚姻困境,因此,高自尊的個體不

需要訴諸情緒導向因應,因為他們不會這麼容易受困難情境所威脅。而 El Ghaziri

與 Darwiche(2018)更指出個體是透過經驗以及與重要他人互動中學習到什麼是

有價值的,從而建立核心的自我價值,高自尊的個體經歷較多的社會接納並感受

到別人重視自己,低自尊的個體對自身的看法和生活經驗較為負向,且敏感於負

向回饋,較容易感覺到受他人威脅,因此他們更頻繁和更強烈的經歷到負向情感。

綜合上述研究的論述,本研究建議自尊應從三元影響理論中的近程因素轉變

成「遠程因素」,因為自尊是從小的家庭環境所培養出來,與重要他人的互動不斷

形塑個體的自我概念,進一步長時間影響自尊且橫跨生命階段,類似於其他背景

變項,如:遺傳特質、人格傾向、智商、氣質等,可說明行為的長期根源;而壓

力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仍分別屬於「近程因素」與「促發因素」。本研究認為

個體的自尊程度是從小由家庭環境所塑造出來的,在生命的各階段持續影響個體

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影響個體如何解讀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自尊程度的高低影響

個體對自身行為和決定有多少的信心,進一步影響個體面對壓力時將採取適應性

或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以克服難關,當個體有越來越多成功經驗,個體將有更豐

富的資源和彈性以因應壓力,而不必採用逃避、從事成癮行為等非適應性的方法,

對於自身拒絕或停止使用網路有越多自我效能感,也因此網路成癮的風險會降低

許多。

Page 6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有以下研究限制:(1)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橫斷性研究,較難釐清自

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間之可能的因果關聯,故建議未來可進

行追蹤性研究,以探究這些變項間的關聯方向性;(2)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自陳

式量表,可能會受研究參與者是否誠實填答或其他個人因素所影響,造成反應上

有所偏誤,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加入多元衡鑑方式,如邀請研究參與者的重要他

人,對父母、手足、師長、同儕等進行訪談或量表施測,以增加分析的精確性;(3)

本研究所採用張宇岱(2003)的壓力因應量表,其因應型態之題項有所混淆,例

如:「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包含轉變想法、訂出相關解決策略的題項,符合認

知-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策略,卻也包含「藉由投入其他工作、暫時不去想難過的

事情」、「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把難過表現出來」的題項,偏向於情緒-逃避導向

因應的解決策略;而「尋求社會導向因應」量表亦有類似的狀況,問卷設計的題

意不夠貼近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及尋求社會導向因應之定義;此外張宇岱(2003)

發展此壓力因應量表的背景是以酒癮患者為受測對象,不同族群對量表題目的解

讀不同、壓力因應型態之建構內容也可能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重新發展專屬於

青少年的壓力因應量表;(4)本研究目的是瞭解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探討,

然而本研究的施測對象鎖定在高中職學生,建議未來研究可納入不同年齡族群、

如國中生或大學生,以更貼近整體青少年的真實概況;(5)本研究的研究變項僅

限於三元影響理論中的個體影響因素串流部分,且整體模式之總解釋量為 33.6%,

因此建議未來可納入另外兩個串流之變項,例如媒體對網路使用的渲染、網路的

取用性、對成就缺乏渴望;渴求獨立於父母、對他人和自己使用網路的態度、缺

乏父母的溫暖、支持或監督、父母的負評、楷模的行為、順從其他使用者的動機

等,以提升模式的整體解釋力。

在研究建議部分,本研究發現自尊可能是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遠程因素,雖然

自尊程度來自於從小的家庭環境所形塑、較不容易改變,但是老師和同儕亦做為

Page 6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3

影響網路成癮學生的自尊的重要來源(Lau et al., 2017);Naseri 等人(2015)說明

低自尊的個體試圖在網路的象徵性空間中尋找他們的自我認同,可暫時擁有一個

正向評價的自我,因此建議從國小階段開始,家長與學校教師以鼓勵替代讚美,

重視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結果,並鼓勵他們把握展現自己的機會,例如:擔任班

級幹部、各科小老師或志工等,當孩童練習承擔重要的事情並學習負責任,他們

可感受到自己可對其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建立自尊;此外家長和老師也可

持續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當個體不斷嘗試自己有

興趣且有能力達成的事務,對自我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正向。到了國高中階段,正

值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之階段,本研究更建議家長、學校教師、輔導人員平時與

青少年互動時可多對他們做正向肯定與鼓勵,也可幫助青少年發展社交支持,與

父母、師長和朋友建立重要的支持系統,並鼓勵參加社交活動,如:社團活動和

運動等,逐漸提升他們的自尊程度、做為網路成癮的保護因子。

除此之外,本研究發現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可正向預測網路成癮傾向程度,因

此可減少青少年在壓力情境下使用逃避-情緒導向因應策略,建議教育與諮商輔導

相關人員,可透過心理教育活動做技巧訓練,讓青少年在壓力情境下更有效的因

應問題並預防他們不以網路作為逃避的手段;在心理諮商的方面,建議可透過正

念(Mindfulnesss)或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來幫助青少年學習接納自我的情緒,包含覺察內在狀態、觀察腦海中不斷浮現的

各式念頭並透過身體感受以覺知情緒,而接納的重點在於允許想法和感覺來來去

去,而不與其奮戰或試圖改變,再者,用開放(openness)、好奇(interest)與接

受(receptiveness)的姿態去經驗當下亦可幫助青少年練習活在當下、增加心理彈

性(蘇益賢,2016);除了接納情緒,諮商輔導人員亦可幫助青少年學習適當表達

情緒而不致壓抑或以非適應性的方式抒發情緒,並幫助青少年在不同情緒情境下

發展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學習與情緒相處、並接受有時候問題可能無法解決的

狀況。

關於拒網自我效能作為網路成癮的促發因素,本研究發現當青少年處於想玩

Page 6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4

遊戲和無事可做的情境時,比起目的為獲取訊息的情境時,較難以抗拒上網或停

止上網,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為青少年設計網路成癮預防或介入課程時,可先對

青少年進行衛教、引導其知曉這兩種情境下容易使人使用網路或難以離線,因此

以「辨識情境」為首要任務,可教導青少年上網前暫停一下、思考使用網路的目

的為何,例如:玩遊戲的「當朋友相約打線上遊戲、當有新的遊戲上市時、當有

遊戲破關的壓力下時、當快升等時」等情境,或者無事可做的「當想放鬆時、當

無聊的時候」等情境,與青少年討論其他可能的活動選項、控管自身無聊就只選

擇上網的傾向,提升個體的拒網自我效能。再者,當青少年從事網路活動之後,

可教導他們如何停下來並離線,可採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的精神帶青少年設定具體的使用網路目標,如:當我無所事事而

選擇使用網路時,我希望自己能使用多少分鐘以內就下線,並使用評量問句

(Scaling question)將每次的進展化為具體的評分,評估自己做到下線的滿意程度,

如果要再多滿意一分會是什麼狀況?將大的願景轉化為可以具體掌握的小步驟

(許維素、鄭惠君,2006),如此可逐步提升拒網自我效能,以有效預防網路成癮。

綜合言之,針對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本研究期望提供後續研究者、教育

界或相關助人工作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做為參考,可從孩童階段開始就穩固和提升

個體的自尊,並促進其遇到壓力時如何抒發與表達自身的情緒、培養適當且有效

能的壓力因應方式,甚至可直接針對拒網自我效能進行衛教和訓練,進而降低青

少年網路成癮之風險。

Page 6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怡文(2010):拒網自我效能與職場適應間之關係探討:以網路成癮傾向為中介

變項。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國立中正大學主辦青

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

王智弘(2007):網路成癮青少年之家人陪伴與關懷─孩子網路沉迷的可能成因與

因 應 策 略 ( 上 )。 取 自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資 訊 網

http://www.heart.net.tw/epaper/211-1.htm,2017 年 4 月 17 日。

林旻沛(2011):性格與認知因素對大學生網路成癮之影響:一年追蹤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醫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旻沛(2014):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

研 究 。 行 政 院 科 技 部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 編 號 : MOST

102-2511-S-003-016-MY3)。

侯其鋒、楊鋯、陳嵐嵐(2013):大學生網路成癮與拒網自我效能及網路自我效能

的關係探討。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40(4),483-488。

施香如、許韶玲(2016):網路成癮的診斷準則與評估工具:發展歷史與未來方向。

教育心理學報,48(1),53-75。

柯慧貞(1999):產後憂鬱症之前因與後果 (III)。國科會研究報告(編號:

NSC88-2413-H-006-001)。

柯慧貞(2010):全國國中生的網路成癮盛行率及其相關心理社會模式之追蹤研究。

國科會研究報告(編號:NSC98-2511-S006-002-MY3)

倪浩倫(2016/08/10):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學校課業太無聊!中時電子報。取

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10004685-260405,2017 年

10 月 8 日。

Page 6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6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

TWNIC 財 團 法 人 台 灣 網 路 資 訊 中 心 網 站

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70721e.pdf,2018年 2月 7日。

張宇岱(2003):焦慮合併酒癮與焦慮患者在酒精效果預期、拒酒自我效能及壓力

因應方式上的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桂綿(2106):高中職學生現實和虛擬社會支持、自尊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鄭惠君(2006):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基本技巧的奧妙。諮商與輔導,247,

15-23。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網路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

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瑛琪(2013):青少年網路成癮-現實與虛擬環境間的拉鋸戰。商管科技季刊,

14(2),165-193。

陳麗秋、董貞吟(2010):預防網路沉迷主題課程介入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

育學報,33,47-65。

黃芳銘(2004):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五南。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

(2),19-44。

蘇益賢(2016):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介。

取 自 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網 站

https://contextualscience.org/blog/acceptance_and_commitment_therapy,2018

年 7 月 12 日。

Page 6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7

西文部份

Adiele, I., & Olatokun, W. (2014).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 100-110.

Al‐Gamal, E., Alzayyat, A., & Ahmad, M. M. (2016).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Jordan.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52(1), 49-61. doi:

10.1111/ppc.12102

Armstrong, L., Phillips, J. G., & Saling, L. L. (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53, 537–550.

doi: 10.1006/ijhc.2000.0400

Ayaz, F., M. & Karatas, K. (2016). Examining the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of

adolescents in terms of various variables. World Journa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ent Issues, 8(3), 238-244.

Aydm, B., & San, S. V. (2011).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self-esteem.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 3500-3505. doi:

10.1016/j.sbspro.2011.04.32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173-1182.

doi: 10.1037/0022-3514.51.6.1173

Baumeister, R. F. (1993). Understanding the inner nature of self-esteem: Uncertain,

fragile, protective and conflicted. In R. F. Baumeister (Eds.),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pp. 201-218). New York: Plenum Press.

Page 6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8

Bavarian, N., Flay, B. R., Ketcham, P. L., & Smit, E. (2015). The illicit use of

prescription stimulants on college campuses: A theory-guided systematic review.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42(6), 719-729. doi: 10.1177/1090198115580576

Bélanger, C., Di Schiavi, M. F., Sabourin, S., Dugal, C., El Baalbaki, G., & Lussier, Y.

(2014). Self-esteem, coping efforts and marital adjustment.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4), 660-671. doi:10.5964/ejop.v10i4.807

Brand, M., Laier, C., & Young, K. S. (2014). Internet addiction: Coping styles,

expectancie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1-14. doi:

10.3389/fpsyg.2014.01256

Carlisle, K. L., Carlisle, R. M., Polychronopoulos, G. B., Goodman-Scott, E., &

Kirk-Jenkins, A. (2016). Exploring internet addiction as a process addiction.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38(2), 170-182. doi:

0.l7744/mehc.38.2.07

Ç evik, G. B., & Yildiz, M. A. (2017). The rol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oping, and

loneliness in predicting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8(12), 64-73.

Chapman, P. L., & Mullis, R. L. (1999). Adolescent coping strategies and self-esteem.

Child Study Journal, 29(1), 69-77.

Cheng, C., Sun, P., & Mak, K. K. (2015).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sychosocial

maladjustment: Avoidant coping and coping inflexibility a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9),

539-546. doi: 10.1089/cyber.2015.0121

Conrad, K. M., Flay, B. R., & Hill, D. (1992). Why children start smoking cigarettes:

Predictors of onset.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87(12), 1711-1724.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Page 6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59

Defoe, I. N., Semon Dubas, J., Somerville, L. H., Lugtig, P., & van Aken, M. A. (2016).

The unique roles of intraperson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adolescent smoking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12), 2044-2056.

El Ghaziri, N., & Darwiche, J. (2018). Adult self-esteem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77(3), 99-115.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Fioravanti, G., Dèttore, D., & Casale, S. (2012).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Tes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the perception of internet attributes, and

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6), 318-323. doi: 10.1089/cyber.2011.0358

Flay, B. R. (1999).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situational and intraperson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youth tobacco use: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 1, 111-114. doi: 10.1080/14622299050011911

Flay, B. R., & Petraitis, J. (1994).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A new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Medical

Sociology, 4, 19-44.

Flay, B. R., Snyder, F., & Petraitis, J. (2009).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In R. J.

DiClemente, M. C. Kegler & R. A. Crosby (Eds.), Emerging theories in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2nd

ed., pp. 451-510). New York: Jossey-Bass.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0). 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3), 219-239.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5). If it changes it must be a process: Study of

emotion and coping during their stages of a college 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1), 150-170.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 (IAD) 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Page 7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0

March 29, 2017, from http://users.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 (1998/2011).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2nd

ed., pp. 142-16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3(2), 211-218.

Ha, J. H., Chin, B., Park, D. H., Ryu, S. H., & Yu, J. (2008).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6),

783-784. doi: 10.1089/cpb.2008.0096

Health belief model. (2002). Encyclopedia of Public Health. Retrieved April 21, 2019

from

Encyclopedia.com: https://www.encyclopedia.com/education/encyclopedias-alm

anacs-transcripts-and-maps/health-belief-model

Holahan, C. J., Moos, R. H., & Schaefer, J. A. (1996). Coping, stress resistance, and

growth: Conceptualizing adaptive functioning. In M. Zeidner & N. S. Endler

(Eds.), Handbook of coping: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 (pp. 24-4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Hou, Q. F., Yang, G., & Chen, L. L. (2013).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net addiction,

refusal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40, 483-488. doi:

10.3785/j.issn.1008-9497.2013.04.023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2018). Gaming disorder. Retrieved July

10, 2018, from

https://icd.who.int/browse11/l-m/en#/http%3a%2f%2fid.who.int%2ficd%2fentit

y%2f1448597234

James, W. (1890/2012).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Retrieved March 27, 2017, from

Page 7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1

http://infomotions.com/sandbox/great-books-redux/corpus/html/principles.html#

chapter10

Jorgensen, R. S., & Dusek, J. B. (1990). Adolescent adjustment and cop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3), 503-513.

Kardefelt-Winther, D. (2014). 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internet

addiction research: Towards a model of 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 351-354.

Kim, H. K., & Davis, K. E. (2009).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Evaluating 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xiety, flow, and the self-rated

importance of Internet activ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 490-500.

doi: 10.1016/j.chb.2008.11.001

Kim, Y. (2001). Korean adolescents’ health risk behaviou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elected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9,

298-306.

Ko, C. H., Yen, J. Y., Yen, C. F., Lin, H. C., & Yang, M. J. (2007). Factors predictive for

incidence and remis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A

prospective study.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4), 545-551. doi:

10.1089/cpb.2007.9992

Krohne, H. W. (2002). Stress and coping theori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Behavioral Sceinces, 22, 15163-15170.

Kuss, D. J., Van Rooij, A. J., Shorter, G. W., Griffiths, M. D., & van de Mheen, D.

(2013).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5), 1987-1996.

Lau, J. T. F., Wu, A. M. S., Gross, D. L., Cheng, K. M., & Lau M. M. C. (2017). Is

Internet addiction transitory or persistent? Incidence and prospective predictors

of remis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age 7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2

Addictive Behaviors, 74, 55-62. doi: 10.1016/j.addbeh.2017.05.034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York: Springer.

Lettieri, D. J., Sayers, M., & Pearson, H. W. (1980). Theories on drug abuse: Selecte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NIDA research monograph 30.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Li, D., Zhang, W., Li, X., Zhou, Y., Zhao, L., & Wang, Y. (2016).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ping sty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3, 408-415.

Li, H., Wang, J., & Wang, L. (2009). A survey on the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coping sty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7(2),

333-346. doi: 10.1007/s11469-008-9162-4

Lightsey, Jr. O. R., & Hulsey, C. D. (2002). Impulsivity, coping, stress, and problem

gambl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9,

202–211.

Lin, M. P., Hu, W. H., Lin, Y. P., & Wu, Y. W. (2013). Internet use related cognitions

scale: development, confirmatory factor valid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4th SPR (Society for Psych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Annual Meeting, Brisbane/Australia.

Lin, M. P., Ko, H. C., & Wu, J. Y. (2008). The role of positive/negative outcome

expectancy an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on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4), 451-457. doi:

10.1089/cpb.2007.0121

Lin, M. P., Ko, H. C., & Wu, J. Y. W. (2011).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age 7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3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2), 741-746. doi: 10.1089/cyber.2010.0574

Lin, M. P., Wu, J. Y., You, J., Hu, W. H, & Yen, C. F. (2018).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62,

38-46. doi: 10.1016/j.adolescence.2017.11.004

Martens, M. P. (2005). The us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3, 269-298.

McNamara, S. (2000). Stress in young people: What’s new and what can we do? New

York: Continuum.

McNicol, M. L., & Thorsteinsson, E. B. (2017).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responses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5), 296-304. doi: 10.1089/cyber.2016.0669

Meeker, M. (2016). Internet trends report. Internet Trends 2016-Code Conference.

Retrieved April 12, 2017, from http://www.kpcb.com/internet-trends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2018). Internet world stats: Usage and population

statistics. Retrieved June 13, 2018, from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Mullis, R. L., & Chapman, P. (2000). Age, gender, and self-esteem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coping style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0(4), 539-541.

Naseri, L., Mohamadi, J., Sayehmiri, K., & Azizpoor, Y. (2015).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lf-este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tudents of Al-Zahra

University, Tehran, Iran. Iran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3), 1-4. doi: 10.17795/ijpbs-421

Odacı, H., & Ç elik, Ç . B. (2017). Internet dependence in an undergraduate population:

The roles of coping with stress,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sex role orientation.

Page 7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4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55(3), 395-409. doi:

10.1177/0735633116668644

Oei, T. P., & Jardim, C. L. (2007). Alcohol expectancies, drin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and drinking behaviour in Asian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87(2), 281-287.

Oei, T. P., & Morawska, A. (2004). A cognitive model of binge drinking: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expectancies and drin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Addictive Behaviors,

29(1), 159-179. doi: 10.1016/S0306-4603(03)00076-5

Orth, U. (2018).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n early childhood has a long-term effect on

self-esteem: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age 27 yea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4(4), 637-655. doi: 10.1037/pspp0000143

Petraitis, J., Flay, B. R., & Miller, T. Q. (1995). Reviewing theorie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Organizing pieces in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1),

67-86.

Prabhakaran, M. C., Patel, V. R., Ganjiwale, D. J., & Nimbalkar, M.S. (2016).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chool-going adolescents in Vadodara.

Journal of Family Medication and Primary Care, 5(4), 765-769. doi:

10.4103/2249-4863.201149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neider, L. A., King, D. L., & Delfabbro, P. H. (2017). Maladaptive coping styles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sympto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1-12. doi: 10.1007/s11469-017-9756-9

Shrout, P. E., & Bolger, N. (2002). 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4),

Page 7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5

422-445.

Skinner, E. A., Edge, K., Altman, J., & Sherwood, H. (2003). Searching for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category systems for classifying ways of

cop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2), 216–269. doi:

10.1037/0033-2909.129.2.216

Smith, M., Wethington, E., & Zhan, G. (1996).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preferred coping

sty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2), 407-434.

Snyder, F. J., & Flay, B. R. (20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Purdue University.

Stieger, S., & Burger, C. (2010).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3(6),

681-688. doi: 10.1089=cyber.2009.0426

Suldo, S. M., Shaunessy, E., & Hardesty, R. (2008).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high-achiev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4), 273-290. doi: 10.1002/pits.20300

Sun, Y. (2018). Internet addiction motivation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China Media Research, 14(1), 76-86.

Sutton, S. (2004). Determinants of health-related behaviour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Sage handbook of health psychology, 94-126.

Tang, J., Yu, Y., Du, Y., Ma, Y., Zhang, D., & Wang, J. (2014).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internet users. Addictive Behaviors, 39(3), 744-747.

doi: 10.1016/j.addbeh.2013.12.010

Trzesniewski, K. H., Donnellan, M. B., & Robins, R. W. (2013).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In V. Zeigler-Hill (Eds.), Self-esteem (pp. 60-79). NY: Psychology

Press.

Page 76: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6

Varescon, I., Leignel, S., Gérard, C., Aubourg, F., & Detilleux, M. (2013).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yles in pregnant smokers and non-smok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113(3), 935-947. doi:

10.2466/13.20.PR0.113x31z1

Wiederhold, B. K. (2016). Low self-esteem and teens' internet addiction: 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he last 20 yea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9(6), 359. doi: 10.1089/cyber.2016.29037.bkw

Wood, R. T. (2008). Problems with the concept of video game “addiction”: Some case

study examp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6(2),

169-178.

Xu, J., Shen, L. X., Yan, C. H., Hu, H., Yang, F., Wang, L., ... & Ouyang, F. X. (2012).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 risk of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A

survey in Shanghai,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12(1), 1106. doi:

10.1186/1471-2458-12-1106

Yang S. C., & Tung, C. J. (2007).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 79–96.

Yao, M. Z., He, J., Ko, D. M., & Pang, K. (2014).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parental

behaviors, and self-esteem on Internet addiction: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7(2), 104-110.

doi: 10.1089/cyber.2012.0710

Younes, F., Halawi, G., Jabbour, H., El Osta, N., Karam, L., Hajj, A., & Rabbaa

Khabbaz, L. (2016). Internet addiction and relationships with insomnia, anxiety,

depression, stress and self-esteem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designed study. PLoS One, 11(9), 1-1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1126.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

Page 77: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7

Young, K. S., & Rod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Zeigler-Hill, V. (2013). The importance of self-esteem. In V. Zeigler-Hill (Eds.),

Self-esteem (pp. 1-20).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Zhai, H., Yang, Y., Sui, H., Wang, W., Chen, L., Qiu, X., ... & Yang, J. (2015).

Self-esteem and problematic drinking in China: A mediated model. PLoS One,

10(10), 1-11.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0183

Zhang, Y., Mei, S., Li, L., Chai, J., Li, J., & Du, H.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 of meaning in life and self-esteem. PloS One, 10(7), 1-1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1597

Zhou, Y., Li, D., Li, X., Wang, Y., & Zhao, L. (2017).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ing style. Addictive

Behaviors, 64, 42-48.

Page 78: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8

附錄

一、個人資料表

1. 您的性別:(1)□女,(2)□男。

2. 平均而言,請問您最近一年內,『每週上網總小時數』約為 小時(請取

整數;未使用的請填 0)(指實際操作相關裝置(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用以上網的每週總時間)

3. 承上一題,扣掉因課業或報告等所需的上網時間,您最近一年內,在非課業

或非報告等的『每週上網總小時數』約為 小時(指實際操作相關裝置

來用以上網的總時間;請取整數;未使用的請填 0)

4. 平均而言,請問您最近一年內,在下列各項網路活動的『每週上網總小時數』

約為:(指實際操作相關裝置(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

手機……………等)用以上網的每週總時間;請四捨五入取整數,未使用的

請填 0)

a.『線上遊戲』 : 小時

b.『網路購物或買賣活動』 : 小時

c.『網路資訊活動』(指逛網頁或搜尋資料): 小時

d.『網路色情活動』(指在網路上接觸色情圖片、影音訊息及色情小說,或者在

成人的聊天室和幻想的對象進行色情或性方面的互動等): 小時

e.『網路人際互動』(指使用臉書(Facebook)、Yahoo 即時通、ICQ、BBS、網路

聊天室、Line、We chat、BeeTalk、WhatsApp、Twitter…等總時間: 小時

其中,臉書(Facebook)佔: 小時

5. 請問您最近一年內,最主要使用的網路活動類型是?請勾選一種

(1)□線上遊戲 (2)□網路購物或買賣活動 (3)□網路資訊活動

(4)□網路色情活動 (5)□網路人際互動 (6)□從未使用網路或從不上網

Page 79: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69

二、陳氏網路成癮量表

下面是一些有關個人使用網路情況的描述,請評估您最近一年內的實際情形

是否與句中的描述一致。請您依照自己的看法來圈選或勾選。由 1 至 4,數字越大,

表示句中所描述的情形與目前您實際的情形愈符合。

最近一年內……

1. 曾不只一次有人告訴我,我花了太多時間在網路上 1 2 3 4

2.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就會覺得心裏不舒服 1 2 3 4

3. 我發現自己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 1 2 3 4

4. 網路斷線或接不上時,我覺得自己坐立不安 1 2 3 4

5. 不管再累,上網時總覺得很有精神 1 2 3 4

6. 其實我每次都只想上網待一下子,但常常一待就待很久不下來 1 2 3 4

7. 雖然上網對我的日常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我仍未減少上網 1 2 3 4

8. 我曾不只一次因為上網的關係而睡不到四小時 1 2 3 4

9. 從上學期以來,平均而言我每週上網的時間比以前增加許多 1 2 3 4

10.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就會情緒低落 1 2 3 4

11. 我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衝動 1 2 3 4

12. 發現自己投注在網路上而減少和身邊朋友的互動 1 2 3 4

13. 我曾因上網而腰酸背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1 2 3 4

14. 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上網 1 2 3 4

15. 上網對我的學業或工作已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1 2 3 4

16.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就會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什麼 1 2 3 4

17.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和家人的互動減少了 1 2 3 4

18.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平常休閒活動的時間減少了 1 2 3 4

19. 我每次下網後其實是要去做別的事,卻又忍不住再次上網看看 1 2 3 4

20. 沒有網路,我的生活就毫無樂趣可言 1 2 3 4

21. 上網對我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 1 2 3 4

22. 我曾試過想花較少的時間在網路上,但卻無法做到 1 2 3 4

23. 我習慣減少睡眠時間,以便能有更多時間上網 1 2 3 4

24. 比起以前,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上網才能感到滿足 1 2 3 4

25. 我曾因為上網而沒有按時進食 1 2 3 4

26. 我會因為熬夜上網而導致白天精神不濟 1 2 3 4

實 際 情 況

Page 80: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0

三、Rosenberg 自尊量表

下面是有關個人特質的敘述句,閱讀後請在右邊六個數字中,圈選或勾選最符

合您情形的數字。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有些不同意

有些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

1.整體而言,我對自己感到滿意。 1 2 3 4 5 6

2.有時候我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1 2 3 4 5 6

3.我覺得我有許多優點。 1 2 3 4 5 6

4.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數人一樣好。 1 2 3 4 5 6

5.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值得自豪的。 1 2 3 4 5 6

6.有時候我的確感到自己沒有用。 1 2 3 4 5 6

7.我覺得我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至少與別人不相上下。 1 2 3 4 5 6

8.我要是能更看得起自己就好了。 1 2 3 4 5 6

9.總體來說,我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1 2 3 4 5 6

10.我對自己抱持肯定的態度。 1 2 3 4 5 6

Page 81: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1

四、壓力因應量表

(二) 因一些原因而使你受到批評或受誤解時,你會怎麼想

或會怎麼做?

(一) 當學業的表現遇到挫折 (如:表現不如人,或師長

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時,你會怎麼想或會怎麼做

呢?

1. 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把難過表現出來-------------------------------- 1 2 3 4

2. 直接對造成你挫折的人或事發脾氣-------------------------------------- 1 2 3 4

3. 不敢去想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裝作沒發生過-------------------- 1 2 3 4

4. 找其他人(如同學/朋友/家人)談,請他們提供建議或協助----------- 1 2 3 4

5. 去算命/星座占卜/問神明以指點未來方向------------------------------- 1 2 3 4

6. 覺得很生氣,但不敢對對方生氣,而在私下抱怨或對別的事情

發脾氣-------------------------------------------------------------------------- 1 2 3 4

7. 只是幻想事情會有轉機,什麼事也不做--------------------------------- 1 2 3 4

8. 我相信「功名如浮雲」,如果我不必想盡辦法追求美名,或不必藉

由別人眼光來肯定自己,我就不會有這種痛苦了--------------------- 1 2 3 4

9. 責備自己怎麼這麼差勁,連這樣的事也不如人或做不好------------ 1 2 3 4

10. 藉由運動或投入其它的工作裡,暫時不去想難過的事-------------- 1 2 3 4

11. 以睡覺、看電視或不停地吃東西、喝酒、抽煙、吃藥等,來暫時

逃開這些不舒服的情緒----------------------------------------------------- 1 2 3 4

12. 祈求神明保佑或上帝祝福,使自己渡過不順,期待下次能有更好

的表現-------------------------------------------------------------------------- 1 2 3 4

13. 嘗試想出可以改變對方對自己評價的方法,並試著去做看看------ 1 2 3 4

14. 我相信「失敗為成功之母」,下次會更好;或相信「今日的挫折是

為了預備明日成功的我」所需的磨鍊------------------------------------- 1 2 3 4

15. 我相信「盡人事、聽天命」;事情成敗,自有上天安排,不必勉

強-------------------------------------------------------------------------------- 1 2 3 4

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所用的因應方式並不一定相同。

以下所列為一般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所使用的因應方式,請依照您個人的真實經驗

來作答。本量表共有四部分,每題開頭都會先描述一個大多數人可能會經驗的事件,及各

種大家常用的不同因應方式。請就該事件回憶您過去的相類似經驗,想想看當您面對該類

似經驗時,可能使用什麼因應方式?

請在 "1-4" 中圈選一個號碼代表您過去使用各種不同因應方式的頻率。若您從未

經驗過該事件,請想一想,您可能會用哪些因應方式,請圈選會使用該因應方式的頻率。

Page 82: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2

(二) 因一些原因而使你受到批評或受誤解時,你會怎麼想

或會怎麼做?

1. 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把難過表現出來----------------------------------- 1 2 3 4

2. 生氣對方怎麼可以這樣批評或誤解自己,而當面據理力爭----------- 1 2 3 4

3. 不敢去想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告訴自己它沒發生----------------- 1 2 3 4

4. 向其他人(如同學/朋友/家人)傾訴,請他們提供建議或協助----------- 1 2 3 4

5. 去算命/星座占卜/問神明來指點自己要如何化解這個誤解------------ 1 2 3 4

6. 覺得對方很不應該,自己很倒楣,但不去表達而私下很生氣,或對

別的事情出氣-------------------------------------------------------------------- 1 2 3 4

7. 什麼事也不做,只是幻想著會有轉機出現--------------------------------- 1 2 3 4

8. 我覺得「生命的價值不必藉由他人的毀譽來肯定,存在本身就有其

價值」;或「生命不需藉由外在讚美來滿足,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即

可」--------------------------------------------------------------------------------

1 2 3 4

9. 認為這件事是自己不好造成的,責備自己--------------------------------- 1 2 3 4

10. 以運動或投入其它的工作,讓自己暫時不去想它---------------------- 1 2 3 4

11. 以睡覺、看電視、吃東西、喝酒、抽煙或吃藥等,來暫時逃開這

些不舒服的情緒---------------------------------------------------------------- 1 2 3 4

12. 祈求老天/神明/上帝,希望一切的誤解或不利的批評能趕快地化解

或澄清---------------------------------------------------------------------------- 1 2 3 4

13. 想看看可以做什麼、怎麼做,好讓別人不再誤解自己----------------- 1 2 3 4

14. 告訴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

些事可磨鍊我,使我更堅強-------------------------------------------------- 1 2 3 4

15. 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運安排,不必

強求------------------------------------------------------------------------------- 1 2 3 4

Page 83: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3

(三) 在你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或威脅壓力時(如面臨大

考,或即將接受開刀等),你會怎麼想或會怎麼做?

1. 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表現出任何緊張或難過的心情---------------- 1 2 3 4

2. 我會表現出生氣或埋怨自己倒楣,要承受這麼多的壓力-------------- 1 2 3 4

3. 告訴自己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或這些事根本不會發生----------------- 1 2 3 4

4. 請教他人(同學/朋友/家人),請他們幫忙如何處理這些壓力----------- 1 2 3 4

5. 去算命/星座占卜/問神明來指點自己應該怎麼做

-------------------------

1 2 3 4

6. 抱怨倒楣,但卻只是自己生悶氣或出氣到別的事情上------------------ 1 2 3 4

7. 幻想這件事情會有轉機,什麼事也不做

-------------------------------------

1 2 3 4

8. 我會想到,雖然我不能改變外來的壓力,但我可以選擇面對壓力的

態度,因為壓力大小是決定於自己的感受,如果我願意,則再大的

壓力我都可以承受--------------------------------------------------------------

1 2 3 4

9. 責備自己,為什麼沒有勇氣面對這件事情--------------------------------- 1 2 3 4

10. 以運動或投入在其它的工作裡,讓自己暫時不去想或去面對這些

威脅------------------------------------------------------------------------------- 1 2 3 4

11. 以睡覺、看電視、吃東西、喝酒、抽煙或吃藥等,來暫時逃開這

些問題----------------------------------------------------------------------------

1 2 3 4

12. 祈求神明保佑或上帝的祝福,希望自己能順利地通過這些挑戰---- 1 2 3 4

13. 想辦法做些什麼來減低壓力;或想出有效策略來面對壓力----------- 1 2 3 4

14. 我相信經歷過這個事件之後,能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健康,更成

熟---------------------------------------------------------------------------------- 1 2 3 4

15. 我告訴自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運的安排,坦然面對才是上策- 1 2 3 4

Page 84: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4

(四) 當情感受挫折時(如不被喜歡或朋友對你冷淡了或不

被愛或男/女友另有新歡),此時,你會怎麼想或會

怎麼做呢?

1. 很難過,但壓抑、忍耐,不讓人知道-------------------------------------- 1 2 3 4

2. 很生氣或發脾氣,並當面很生氣的告訴對方他們不應該如此-------- 1 2 3 4

3. 不能相信這是個事實,當作沒發生這件事一樣-------------------------- 1 2 3 4

4. 找其他人(如同學/朋友/家人)談,請他們提供建議或協助-------------- 1 2 3 4

5. 去算命/星座占卜/問神明來指點迷津,或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才好- 1 2 3 4

6. 覺得很生氣,但不敢當面說,只能生悶氣或把氣出到別的事情上去 1 2 3 4

7. 只是幻想事情會有轉機,什麼事也不做------------------------------------ 1 2 3 4

8. 我相信情慾原是空,若我心能不被兒女情長所牽絆,就不會有情感

的挫折了-------------------------------------------------------------------------- 1 2 3 4

9. 認為這件事是自己不好所造成的,責備自己------------------------------ 1 2 3 4

10. 以運動或投入在其它的工作裡,讓自己暫時不要去想情感的事---- 1 2 3 4

11. 以睡覺、看電視、吃東西、喝酒、抽煙或吃藥等,來暫時逃開這

些不舒服的情緒-------------------------------------------------------------- 1 2 3 4

12. 祈求老天/神明保佑/向上帝禱告,希望能挽回這段情感--------------- 1 2 3 4

13. 想辦法看看,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挽救這份情感---------------- 1 2 3 4

14. 覺得 "經歷這個事件,可以使我成長,變得更成熟"------------------- 1 2 3 4

15. 我相信「人生聚散本無常」,或「姻緣天註定」,有聚,也會有散,

不必強求,一切隨緣--------------------------------------------------------- 1 2 3 4

Page 85: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 ...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0615/1/...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75

五、拒網自我效能量表

下面所列的情境或狀況,都是一些網路使用者所曾遭遇到的;請您閱讀,

然後「想像」您正處於那樣的情況下,您是否能拒絕或停止上網的信心程度?

請在右邊六個數字中,圈選或勾選最適當的數字。無論您實際上是否曾經上網

過、或遇過那樣的情況,都請評估您對『在該情況下您是否可以拒絕或停止上

網的信心程度』來回答!請注意,每一題都要回答,不要漏掉。

拒絕 或 停止上網的信心程度

我能夠拒絕或停止上網的信心

程度…

信 心

0% 20% 40% 60% 80% 100%

1.當需要查資料的時候 1 2 3 4 5 6

2.當想要趕快找到解答時 1 2 3 4 5 6

3.當想放鬆時 1 2 3 4 5 6

4.當沒有事情做時 1 2 3 4 5 6

5.當無聊的時候 1 2 3 4 5 6

6.當無所事事時 1 2 3 4 5 6

7.當朋友相約打線上遊戲時 1 2 3 4 5 6

8.當遊戲有活動時 1 2 3 4 5 6

9.當有新的遊戲上市時 1 2 3 4 5 6

10.當有遊戲破關的壓力下時 1 2 3 4 5 6

11.當有想玩遊戲的時候 1 2 3 4 5 6

12.當掉寶或經驗加倍時 1 2 3 4 5 6

13.當討論問題時 1 2 3 4 5 6

14.當必須通知消息的時候 1 2 3 4 5 6

15.當有事情時 1 2 3 4 5 6

16.想了解更多消息的時候 1 2 3 4 5 6

17.當已經花錢或投入點數時 1 2 3 4 5 6

18.當破關時 1 2 3 4 5 6

19.當快升等時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