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启航 -...

1
闽北日报社经济部主办 电话:8820709 责任编辑: 林李冰 责任校对: 姚俊云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7 3 23 星期四 位于西芹镇新亭小区的西芹中心 小学新校区于 2016 3 月开工建设, 今年 1 月份全面完工,并于新学期实 现学校搬迁。 新学期搬进新校区的这份大惊喜, 让延平区西芹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十 分兴奋,纷纷表示“喜欢新学校”。近 日,记者走进这所学校,一探究竟。 漫步在校园中,草儿青青,花团锦 簇,两栋崭新的粉色教学楼在周边绿 树掩映下格外显眼。 “我们的新校园的一大亮点就是 按照花园式的校园来打造。”该小学校 长郭财富介绍,为了保证校园四季常 绿,学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 的植物。 “我们的新校园太美啦!”这是搬 进新校园后,大部分师生的心声。该 校老师林代娣告诉记者,由于旧校区 前靠铁路,后有马路,很是嘈杂。而新 校区清幽的环境, 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 学习氛围。搬到新校区之后,林代娣 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因为新校园环 境优美,更多学生开始自觉爱护环境 卫生,还有许多学生自愿从家里带来绿植,积极为学校添“绿”。 新校区不仅环境美,各类设施的改善也让师生纷纷点 赞。 “旧校区比较小,学生比较多,以至于每天学生做早操要分 批进行。”学校“元老级”教师卢友盛介绍,新校区校园总面积 27.5 亩,比旧校区扩大了近 5 倍。新建的 200 米塑胶跑道、篮 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以及室内的运动场所,为学生课间 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场所。 而师生宿舍,除了配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为每个学生 配备书桌、柜子之外,学校还为每个宿舍配备了空调。 “这是我 住过最好的宿舍了。”今年上六年级的陈芯怡,已经有了多年 的住宿经历,她觉得新校区的宿舍就像自己家一样温馨。 随着新校区各方面的硬件不断改善,着力提升校园文化 特色也成了校方的一个重点工作。 据介绍,学校借着延平区“首批诗词文化进校园试点校” 的契机,将诗香校园作为本校特色,引导学生传承经典诗文, 积蓄正能量。目前,校园内处处可见著名诗人的生平简介和 诗歌名句,一些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也被装裱上墙。课堂上, 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诗词课程。 “希望孩子们在这样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中,不断激发阅 读经典的兴趣,让诵读古诗文,渐渐成为一种习惯。”郭校长说。 西 / 水有源,树有根。南平市高级 中学是 1999年由南平师范学校(简 称“南师”)改制而来,而南师的前身 是沙县师范(简称“沙师”),沙师又是 由上世纪30年代的“顺昌简易师范” 易名的。 在母校八十华诞之际,我这位 耄耋老人的记忆里,那段峥嵘历史 又鲜活起来,带我重温那难忘的岁 1937年,抗战炮声唤醒了血性 青年。当时刚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的沙县夏茂籍严格先生,在“教育救 国”声浪中邀请应届毕业于上海暨 南大学的老乡好友陈昌颖(延平南 山人)先生及其夫人宗曼珩等回闽 办学救国。最初选址于顺昌孔庙, 因陋就简地创办起“福建省顺昌简 易师范学校”,并自任首任校长,陈 昌颖先生则担任训导主任。 几年后“顺师”迁至沙县城郊琅 口。这是一处极其破败、萧条、落后 的村庄,仅有十余户农舍和一家小 饭店,既无街道也无商店。我们只 能等到五天为一周期的离琅口约2 公里的镇头村赶集日,才有机会购 物补给。 迁到琅口不久,1944年“顺师”改 名为“沙县师范学校”,增设普通师范 班(简称“普师”),学校也升格为“中 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与普通高 中同为三年。时值抗日,沦陷区诸多 人才纷纷逃难到大后方,他们来自江 苏、浙江、福州及厦门等地,有的还是 新闻记者、美术家、作家等,其中不少 人才进入沙师队伍,促使师资素质骤 然提高。 当时在班级设置和学制方面比 较复杂,既有新增设的三年制普师 班,又有从“简师”遗留下来四年制 (最后一年为高一学历)的本科班, 此外还有二年制的甲种简师班、一 年制的乙简班、半年制的丙简班 等。凡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均需接 受童子军训练,穿戴童子军制服;本 四学生和普师生均接受军训。由上 级下派驻校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为军 训教官,实行军事管理。 校舍则非常简陋。全校最“漂 亮”的也只是一座二层的土木教学 楼,仅有十余间教室,名曰:菁莪 堂。男生的本科生住破庙改建的大 宿舍,普师生住临时建造的茅屋;女 生住改建的民房。沙师时期还非常 重视劳动教育,提倡“自己动手、丰 衣足食”。 在抗战民族危亡时刻,沙师依 旧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这是南平市 高级中学校史上与国家命运牢牢联 系在一起的闪亮色彩,将激励当下 学子,为中华之崛起奋发学习。 (作者曾就读于沙县师范学校,长期 从事教育工作,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追忆母校峥嵘岁月 □游金汤 本报讯 近日,武夷学院组织开展 “三月雷锋月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由 来自尼泊尔等国留学生组成的海峡成功 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玫瑰花开志愿者团 队前往武夷山市百花小学参与本次学雷 锋志愿活动,体验中华文化。 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们亲 切互动,留学生教小朋友唱英文童谣: JohnnyJohnny (小约翰)》,小朋友们教 外国友人特色武夷山方言。最后,志愿 者们将书包等慰问品分发给孩子们,希 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近几年, 武夷学院在来华留学生培 养方面, 将“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 作为重要着力点,共有来自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越南、尼泊尔 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2 名留学生在 学院学习生活。 本次活动不仅给留守儿童们送上温 暖,同时也向留学生们传递了雷锋精神,进 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 (徐园园兰丽华) 外国留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 梦想 从这里启航 建瓯一中中澳班创新教育模式侧记 □朱 玲 建瓯一中是一所历 史辉煌、人才辈出的百 年名校,澳洲则素以治 学严谨著称,是中外合 作办学的优选国家。2013 年,建瓯 一中率先吃“螃蟹”,与澳大利亚塔 斯马尼亚州政府合作,办起了南平 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中澳高中 课程合作班(中澳班)。 中澳班面向南平十个县(市、 区)招生,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 学生人数控制在 30 人左右。除了 班级独立编班、独立管理,学校还设 置高额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学 生。 全优的师资配备,让中澳班如 虎添翼。他们中大部分是中青年教 师,平均年龄在 35 40 岁之间,富 有开拓精神,并且都是经 过三轮高三教学选拔出 来的优秀骨干教师。 和普通班级不同的 是,中澳班推行的是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新增的全英 文的外教课程,以及国外历史、地理 文化课程,有助于培养英语语言能 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生 可自主选择参加国内高考,也可以 赴澳大利亚塔州公立高中留学。 国际化办学探索素质教育之路 “中澳班的课堂教学不是填 鸭式教学,轻松自主又不乏紧张 严肃。”学生这样说。 “中国课堂注重语法教学,我的 课堂则是通过情景教学,让孩子学 起英语更有信心。”外教艾米如是说。 外教们的口语课最受欢迎。高一年级有五 节英语口语课,高二年级有四节,口语在这里的 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起初不少家长还担心, 口语课安排这么多会影响中方英语课程的教学 进度。然而,无论是即兴创作英语情景剧表演, 还是每周两场的“英语角”活动,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都得到了和国内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锻 炼。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到现在的与外教对 答如流,孩子们的“蝶变”让家长放心了。 高二中澳班班主任、英语备课组组长秦芳 也坦言,与普通班级相比,中澳班的学生英语 基础更扎实,阅读理解能力水平较高,尤其是 作文,比较符合英美的思维方式,切合高考要 求。 不仅是英语教学,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 亦最大可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生物实践基地,抽象的生命教育课程变 得直观生动;美术、书法、羽毛球、足球,让学生 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中秋大联欢、圣诞开派 对、暑期的澳洲游学之旅,为的是让大 家更深刻地体验和感悟中西文化的差 异。 西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穿越做个俏女巫》 《巧克力之魂》《长着猫耳朵的女生》《女生尤 嘉奇遇记》《第十三个王冠》5篇小说。有的描 写神奇的女巫世界;有的用猫咪魔法表达美 好愿望;有的编织了精彩的冒险故事。 穿越做个俏女巫 十亿分之一的文明 广 西 广 西 左侧图书在南平市新华书 店延平区解放路购书中心有售, 本报小记者凭小记者证购买,可 获得8.5折购书优惠。 “南平市新华书店”微信公众号 学生书库 爱因斯坦赤道 奇想国的小豆豆 内容简介: 天文学家研究出星星的运行 规律,却发现星空与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惊 人一致!本书蕴藏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 许多奇思妙想,并向人类中那些孜孜不倦追 求真理的人们表达了深深敬意。 内容简介: 地球资源即将耗尽,“方舟号”飞 向宇宙寻找适居星球,然而,重返地球时,却发 现人类已被“细菌人”取代!本书将视角跳出地 球,望向浩淼宇宙,探讨了地球文明面对更强外 星文明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内容简介: 小豆豆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并 不断去探索世界,但走得越远,她的疑问就越 多:拥有那么多钻石的国家为何却是贫困不 堪的国度?阿富汗的天空中为何没有风筝飞 舞?索马里的街上为何听不见孩子的笑声? 本报讯 3 19 日,闽北日报 小记者又上了一堂新课。本报邀 请到专业英语教师、愉华外语在线 创始人—余华,教授小记者们如 何轻松开口学英语。60 余名小记 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英语没有什么捷径,多听, 多读,多说,建立语言环境,自然会培 养出兴趣。”余华老师针对孩子学英 语开口难、缺乏信心、发音不准、阅读 障碍等问题深入解析,给出“解药”。 课堂上,余华老师还邀请了十余位 小记者与其用英语互动交流,激发 孩子大胆地将英文口语表达出来。 “通过余华老师的课,我知道 了学习英语,掌握方法和技巧很重 要。”来自南平市实验小学的小记 者林丞浩说,这是一堂使他受益匪 浅的课—他站上了讲台,勇于用 英语表达自我,锻炼了胆量,找到 了有效学习英语的途径。 (林铖熙 文/摄 小记者英语沙龙 教你自信开口 与外教朋友般的相处,让一些 过去不敢张口说英语的孩子变得更 加自信了;生动有趣高效的教学,令 学生们不再视读书为“洪水猛兽”; 温馨的校园生活,更是让孩子们置 身于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大家庭。 今年读高一的宋文宣来自政 和,考上中澳班后,父母颇为她离家 住校一事操心。开学后,看到建瓯 一中为中澳班寄宿生特别打造的 32 间优质学生宿舍,四人一间,家 电齐备,父母彻底打消了顾虑。 在这里,即使身体抱恙,也别担 心没人照料。刚刚毕业的一个中澳 班学生,高三那年生了病,需要长期 吃中药。煎药的任务由学生宿舍管 理员江秀珠负责。每天下晚自习 后,江秀珠都会把煎好的药送到宿 舍。考上重点大学后,这位同学还 特地写来了感谢信。 三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第 一届中澳班的办学成绩紧牵着各 方的心。2016 年高考,建瓯一中在 2013 年招生生源不太理想的情况 下成绩斐然。首届中澳班共有 91 人参加 2016 年高考,本二上线就 90 人。65 人文理科本一上线, 报考理科的刘文杰同学以 666 的成绩位列全省第 79 名,南平市 1 名。 学校就是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家 中澳班英语角 资料图片 新校校景 3月 21日,殷勤造访的春雨难 得“休假”。建瓯一中中澳班的师生 们连忙将每周二、周四“雷打不动” 的“英语角”活动场地,搬回如茵的 草坪。大家席地而坐,操着流利的 英语热烈讨论,外教诙谐的回复不 时引得学生们拍掌大笑。 办学三年多来,建瓯一中引进 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中 澳办学经验交流和教育资源互补, 大胆创新教育模式。经过学习和锻 炼,首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不俗 表现,让中澳班声名鹊起。 2 1 3 小记者上课现场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Nov-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梦想,从这里启航 - mbrb.greatwuyi.commbrb.greatwuyi.com/page/1/2017-03/23/5/201703235_pdf.pdf · 高二中澳班班主任、英语备课组组长秦芳 也坦言,与普通班级相比,中澳班的学生英语

闽北日报社经济部主办

电话:8820709 责任编辑:林李冰 责任校对:姚俊云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年3月23日 星期四

位于西芹镇新亭小区的西芹中心小学新校区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1月份全面完工,并于新学期实现学校搬迁。

新学期搬进新校区的这份大惊喜,让延平区西芹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十分兴奋,纷纷表示“喜欢新学校”。近日,记者走进这所学校,一探究竟。

漫步在校园中,草儿青青,花团锦簇,两栋崭新的粉色教学楼在周边绿树掩映下格外显眼。“我们的新校园的一大亮点就是

按照花园式的校园来打造。”该小学校长郭财富介绍,为了保证校园四季常绿,学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我们的新校园太美啦!”这是搬

进新校园后,大部分师生的心声。该校老师林代娣告诉记者,由于旧校区前靠铁路,后有马路,很是嘈杂。而新校区清幽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搬到新校区之后,林代娣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因为新校园环境优美,更多学生开始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还有许多学生自愿从家里带来绿植,积极为学校添“绿”。

新校区不仅环境美,各类设施的改善也让师生纷纷点赞。“旧校区比较小,学生比较多,以至于每天学生做早操要分批进行。”学校“元老级”教师卢友盛介绍,新校区校园总面积27.5亩,比旧校区扩大了近5倍。新建的2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以及室内的运动场所,为学生课间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场所。

而师生宿舍,除了配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为每个学生配备书桌、柜子之外,学校还为每个宿舍配备了空调。“这是我住过最好的宿舍了。”今年上六年级的陈芯怡,已经有了多年的住宿经历,她觉得新校区的宿舍就像自己家一样温馨。

随着新校区各方面的硬件不断改善,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特色也成了校方的一个重点工作。

据介绍,学校借着延平区“首批诗词文化进校园试点校”的契机,将诗香校园作为本校特色,引导学生传承经典诗文,积蓄正能量。目前,校园内处处可见著名诗人的生平简介和诗歌名句,一些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也被装裱上墙。课堂上,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诗词课程。“希望孩子们在这样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中,不断激发阅

读经典的兴趣,让诵读古诗文,渐渐成为一种习惯。”郭校长说。

﹃我们太喜欢新学校了﹄

——延平区西芹中心小学新校区见闻

陈冰倩

文/

水有源,树有根。南平市高级中学是1999年由南平师范学校(简称“南师”)改制而来,而南师的前身是沙县师范(简称“沙师”),沙师又是由上世纪30年代的“顺昌简易师范”易名的。

在母校八十华诞之际,我这位耄耋老人的记忆里,那段峥嵘历史又鲜活起来,带我重温那难忘的岁月——

1937年,抗战炮声唤醒了血性青年。当时刚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的沙县夏茂籍严格先生,在“教育救国”声浪中邀请应届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的老乡好友陈昌颖(延平南山人)先生及其夫人宗曼珩等回闽办学救国。最初选址于顺昌孔庙,因陋就简地创办起“福建省顺昌简易师范学校”,并自任首任校长,陈昌颖先生则担任训导主任。

几年后“顺师”迁至沙县城郊琅

口。这是一处极其破败、萧条、落后的村庄,仅有十余户农舍和一家小饭店,既无街道也无商店。我们只能等到五天为一周期的离琅口约2公里的镇头村赶集日,才有机会购物补给。

迁到琅口不久,1944年“顺师”改名为“沙县师范学校”,增设普通师范班(简称“普师”),学校也升格为“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与普通高中同为三年。时值抗日,沦陷区诸多人才纷纷逃难到大后方,他们来自江苏、浙江、福州及厦门等地,有的还是新闻记者、美术家、作家等,其中不少人才进入沙师队伍,促使师资素质骤然提高。

当时在班级设置和学制方面比较复杂,既有新增设的三年制普师班,又有从“简师”遗留下来四年制(最后一年为高一学历)的本科班,此外还有二年制的甲种简师班、一

年制的乙简班、半年制的丙简班等。凡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均需接受童子军训练,穿戴童子军制服;本四学生和普师生均接受军训。由上级下派驻校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为军训教官,实行军事管理。

校舍则非常简陋。全校最“漂亮”的也只是一座二层的土木教学楼,仅有十余间教室,名曰:菁莪堂。男生的本科生住破庙改建的大宿舍,普师生住临时建造的茅屋;女生住改建的民房。沙师时期还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抗战民族危亡时刻,沙师依旧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这是南平市高级中学校史上与国家命运牢牢联系在一起的闪亮色彩,将激励当下学子,为中华之崛起奋发学习。(作者曾就读于沙县师范学校,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追忆母校峥嵘岁月□游金汤

本报讯 近日,武夷学院组织开展“三月雷锋月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由来自尼泊尔等国留学生组成的海峡成功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玫瑰花开志愿者团队前往武夷山市百花小学参与本次学雷锋志愿活动,体验中华文化。

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们亲切互动,留学生教小朋友唱英文童谣:《JohnnyJohnny(小约翰)》,小朋友们教外国友人特色武夷山方言。最后,志愿者们将书包等慰问品分发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近几年,武夷学院在来华留学生培养方面,将“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作为重要着力点,共有来自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越南、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2名留学生在学院学习生活。

本次活动不仅给留守儿童们送上温暖,同时也向留学生们传递了雷锋精神,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 (徐园园兰丽华)

外国留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

梦想,从这里启航——建瓯一中中澳班创新教育模式侧记

□朱玲

建瓯一中是一所历史辉煌、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澳洲则素以治学严谨著称,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优选国家。2013年,建瓯一中率先吃“螃蟹”,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政府合作,办起了南平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中澳高中课程合作班(中澳班)。

中澳班面向南平十个县(市、区)招生,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

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除了班级独立编班、独立管理,学校还设置高额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全优的师资配备,让中澳班如虎添翼。他们中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在35—40岁之间,富

有开拓精神,并且都是经过三轮高三教学选拔出来的优秀骨干教师。和普通班级不同的

是,中澳班推行的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新增的全英文的外教课程,以及国外历史、地理文化课程,有助于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国内高考,也可以赴澳大利亚塔州公立高中留学。

国际化办学探索素质教育之路

“中澳班的课堂教学不是填鸭式教学,轻松自主又不乏紧张严肃。”学生这样说。“中国课堂注重语法教学,我的

课堂则是通过情景教学,让孩子学起英语更有信心。”外教艾米如是说。

外教们的口语课最受欢迎。高一年级有五节英语口语课,高二年级有四节,口语在这里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起初不少家长还担心,口语课安排这么多会影响中方英语课程的教学进度。然而,无论是即兴创作英语情景剧表演,还是每周两场的“英语角”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和国内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锻炼。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到现在的与外教对答如流,孩子们的“蝶变”让家长放心了。

高二中澳班班主任、英语备课组组长秦芳也坦言,与普通班级相比,中澳班的学生英语基础更扎实,阅读理解能力水平较高,尤其是作文,比较符合英美的思维方式,切合高考要求。

不仅是英语教学,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亦最大可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生物实践基地,抽象的生命教育课程变得直观生动;美术、书法、羽毛球、足球,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中秋大联欢、圣诞开派

对、暑期的澳洲游学之旅,为的是让大家更深刻地体验和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中西课堂融合中寻找切入点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了《穿越做个俏女巫》《巧克力之魂》《长着猫耳朵的女生》《女生尤嘉奇遇记》《第十三个王冠》5篇小说。有的描写神奇的女巫世界;有的用猫咪魔法表达美好愿望;有的编织了精彩的冒险故事。

穿越做个俏女巫十亿分之一的文明

编著:黑柳彻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编著:刘慈欣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编著:伍美珍

出版社:陈光出版社

编著:刘慈欣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左侧图书在南平市新华书店延平区解放路购书中心有售,本报小记者凭小记者证购买,可获得8.5折购书优惠。

“南平市新华书店”微信公众号

学 生 书 库

爱因斯坦赤道 奇想国的小豆豆

内容简介:天文学家研究出星星的运行规律,却发现星空与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惊人一致!本书蕴藏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许多奇思妙想,并向人类中那些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人们表达了深深敬意。

内容简介:地球资源即将耗尽,“方舟号”飞向宇宙寻找适居星球,然而,重返地球时,却发现人类已被“细菌人”取代!本书将视角跳出地球,望向浩淼宇宙,探讨了地球文明面对更强外星文明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内容简介:小豆豆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不断去探索世界,但走得越远,她的疑问就越多:拥有那么多钻石的国家为何却是贫困不堪的国度?阿富汗的天空中为何没有风筝飞舞?索马里的街上为何听不见孩子的笑声?

本报讯 3月19日,闽北日报小记者又上了一堂新课。本报邀请到专业英语教师、愉华外语在线创始人——余华,教授小记者们如何轻松开口学英语。60余名小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学英语没有什么捷径,多听,

多读,多说,建立语言环境,自然会培养出兴趣。”余华老师针对孩子学英语开口难、缺乏信心、发音不准、阅读障碍等问题深入解析,给出“解药”。

课堂上,余华老师还邀请了十余位小记者与其用英语互动交流,激发孩子大胆地将英文口语表达出来。“通过余华老师的课,我知道

了学习英语,掌握方法和技巧很重要。”来自南平市实验小学的小记者林丞浩说,这是一堂使他受益匪浅的课——他站上了讲台,勇于用英语表达自我,锻炼了胆量,找到了有效学习英语的途径。

(林铖熙 文/摄)

小记者英语沙龙 教你自信开口

与外教朋友般的相处,让一些过去不敢张口说英语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了;生动有趣高效的教学,令学生们不再视读书为“洪水猛兽”;温馨的校园生活,更是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大家庭。

今年读高一的宋文宣来自政和,考上中澳班后,父母颇为她离家住校一事操心。开学后,看到建瓯一中为中澳班寄宿生特别打造的32间优质学生宿舍,四人一间,家电齐备,父母彻底打消了顾虑。

在这里,即使身体抱恙,也别担心没人照料。刚刚毕业的一个中澳班学生,高三那年生了病,需要长期

吃中药。煎药的任务由学生宿舍管理员江秀珠负责。每天下晚自习后,江秀珠都会把煎好的药送到宿舍。考上重点大学后,这位同学还特地写来了感谢信。

三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第一届中澳班的办学成绩紧牵着各方的心。2016年高考,建瓯一中在2013年招生生源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成绩斐然。首届中澳班共有91人参加2016年高考,本二上线就有90人。65人文理科本一上线,报考理科的刘文杰同学以666分的成绩位列全省第79名,南平市第1名。

学校就是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家

中澳班英语角(资料图片)

新校校景

3月21日,殷勤造访的春雨难得“休假”。建瓯一中中澳班的师生们连忙将每周二、周四“雷打不动”的“英语角”活动场地,搬回如茵的草坪。大家席地而坐,操着流利的英语热烈讨论,外教诙谐的回复不时引得学生们拍掌大笑。

办学三年多来,建瓯一中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中澳办学经验交流和教育资源互补,大胆创新教育模式。经过学习和锻炼,首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不俗表现,让中澳班声名鹊起。

2

1

3

小记者上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