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案 (microsoft word - 312-332_277_316_275_314_260_270.doc)

82
授课教案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 导论 导论 导论(4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一节 第一节 第一节 第一节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一)学习外国文学首先应该克服两种糊涂观念 一些人以为,不就是几个鬼佬吗,有什么了不,们老祖宗孔夫子编诗 三百那会儿,欧洲几乎全是野蛮人,斗大的字还认不了几个不就是莎士比 亚会点你我斗,尸横遍台(舞台)吗,们先贤关汉卿写窦冤,可比 他先生早了整整四百年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老子天下第一这可以称之为 狭隘民族主义,看似乎很爱国,很有骨气,其实他们人在 21 世纪,脑 子却长出了阿 Q 的小辫子闭目塞,甘当坎井只蛙,其结是阻碍中华民族的 发展繁荣另一些人认为:,你看,人家荷马史诗,多气派,但丁的地狱 炼狱天堂多深;中国,不就是依依,风花雪月吗,至多就是点大江 东去,何以解忧惟有康之类这可以称为民族虚无主义,以为月亮是外国 的圆,自菲薄,这种民族自卑心理同样会阻碍我们民族的发展所以学习外国 文学,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观念 (二)“地球村”时代,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外国文学 我们的时代是个地球时代地球这个概念可以追溯 19 世纪 50 年代当时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出这一概念,背景是于视出 现,带的信息扩散,国家地区民族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离缩小了,人们不再 互相隔离,而是像进入一个庄,将处于一个可以迅速交信息的时代麦 克·卢汉向我们述了一个自往交信息的美图景他直影了美国 的未学家第三浪的作者托夫说麦克·卢汉当时主要是看 视时代的未,那么我们今天已进入脑时代网络时代,信息交流更直更 密切更个人这时的地域问题多地成为一种国际问题,每个 民族国家只坚持自己的狭隘性,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们必须意识,每个人每 个国家每个民族之间的运已发生了更密切更生死攸关的关系在这种 关系中,我们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是互相依存的在这样的时代,一个知识的人 不但要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文现实,也必须知道世的文知识学习 外国文学就是了解世文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三)、全球促使我们要学习外国文学 全球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渗透我们的经济建设文建设人文社会科学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Upload: sugeladi

Post on 10-Jul-2015

2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授课教案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导论导论((((4课时课时课时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一)学习外国文学首先应该克服两种糊涂观念

一些人以为,不就是几个鬼佬吗,有什么了不起,咱们老祖宗孔夫子编“诗

三百”那会儿,欧洲几乎全是野蛮人,斗大的字还认不了几个呢。不就是莎士比

亚会来点你杀我斗,尸横遍台(舞台)吗,咱们先贤关汉卿写《窦娥冤》,可比

他先生早了整整四百年。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老子天下第一。这可以称之为

“狭隘民族主义”,看起来似乎很爱国,很有骨气,其实他们人在 21 世纪,脑

子却长出了阿 Q的小辫子。闭目塞听,甘当坎井只蛙,其结果是阻碍中华民族的

发展、繁荣。另一些人认为:哦,你看,人家荷马史诗,多气派,但丁的地狱、

炼狱、天堂多深刻;咱中国,不就是杨柳依依,风花雪月吗,至多就是来点大江

东去,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类。这可以称为“民族虚无主义”,以为月亮是外国

的圆,妄自菲薄,这种民族自卑心理同样会阻碍我们民族的发展。所以学习外国

文学,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观念。

(二)“地球村”时代,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外国文学

我们的时代是个“地球村”时代。“地球村”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50 年代。当时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这一概念,背景是由于电视出

现,带来的信息扩散,国家、地区、民族乃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人们不再

互相隔离,而是像进入到一个村庄,将处于一个可以迅速交换信息的时代。麦

克·卢汉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自由往来交换信息的美好图景。他直接影响到了美国

的未来学家、《第三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如果说麦克·卢汉当时主要是看到电

视时代的未来,那么我们今天已进入电脑时代、网络时代,信息交流更加直接、更

加密切、更加个人化。这时的地域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国际问题,如果每个

民族、国家只坚持自己的狭隘性,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个人、每

个国家、每个民族之间的命运已发生了更加密切、更加生死攸关的关系。在这种

关系中,我们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是互相依存的。在这样的时代,一个知识的人

不但要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现实,也必须知道世界的文化和知识。学习

外国文学就是了解世界文化和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三)、全球化促使我们要学习外国文学

全球化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我们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的教育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民

族文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高校中文系的学生的外国文学教学具有更为现实的

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结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历史,潜移默化

地对人们起着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能使青年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和研究外国文学发展史上那些里程碑式

的作品,阅读、学习、欣赏经过千百年的长时间筛选和亿万读者严格检验的艺术

珍品,总结前人的艺术经验,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水平,增强审美情趣,提高鉴赏

水平和能力。学习外国文学。可以了解外国人的生存方式,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这就为我们自己找到一个参照系,从而知道什么是世界的,什么是民族的。树立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要求我们学习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形象的生活教科书,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学的养分,正是民族文学不断发展、进步

的一个重要条件。从一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到当代文坛的俊

杰,他们都从世界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一个开放的民族是最善于向别

的民族学习的,放眼世界,沐浴八面来风,我们将更加健壮,更加富有。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本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

(一)有关的知识的掌握

如上所说,外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一般要讲授有关外国文学的知识,如有

关的文学思潮,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文学团体,如“大学才子派”等;

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这些都是客观地存在的史料,它们可以概括、归纳为 1234、

abcd 这样的知识点。学外国文学固然要学习掌握它们,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更重要地是通过老师讲解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自

己阅读、欣赏经典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

审美判断的量的方面对美下了定义:“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1[1][1]

他的意思是,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与理性判断等知性活动无关。他虽然说

得绝对了一点,但却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像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一类的活动,

不是一种从作品的一个具体的例证归纳出主题的理性活动,而是读者放纵自己的

心灵,深入到作品的血脉去做一番无羁无绊的畅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可以

暂时充当一下导游,但对作品的探幽揽胜只能靠同学们自己去游历感悟。捧读作

品,同学们可以如痴如醉,时颦时笑,废寝忘食,可以一洒同情之泪,数入虚幻

1[1][1]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 57页。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之境。

审美感知的极致也许就是庄子描绘的物化境界:庄子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

只蝴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甚至不知道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

了自己。但从梦中醒来,才知道了自己与蝴蝶分明不同。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感知

如果能达到这样物我两忘的境界,就会有大收获。

除了感性的领悟,我们还需要有理性的介入,这就是我们与康德的区别。如

果前面说的阅读活动是“入乎其内”的话,那么理性的观照就是“出乎其外”。

审美主体往往通过想象和思维和互相作用,把感觉和知觉到的直观和表象,加以

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制作功夫,既保存了现象中的具体性、

鲜明性、生动性,又达到深刻地反映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说在阅读玩味作

品,我们还要把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弄清楚作品的主题、艺术风格的特点,语言

的特点(当然主要是译本传达出来的特点),并且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收获表

达出来。

因此学外国文学这门课,我们学习方法应该是主动的阅读,活跃的感受,然

后把自己的所得所感记录下来。而不是被动地背一些点点条条。正因为如此,考

试时我们要出一些主动阅读能力检测的题目。比如,我们复印一段课堂上没有讲

过的作品的片段,请同学们自己来一次审美的游历,并用自己简洁的语言答在试

卷上。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欧洲文学流变欧洲文学流变欧洲文学流变欧洲文学流变

(一)、欧洲文学的亲缘性

从古希腊至 18 世纪是欧洲文学的发生发展期。其间,欧洲社会经历了从氏

族社会、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变迁。特定的社会结构形态,为欧洲文学的嬗

变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条件。由于地缘、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方面

的原因,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

学、启蒙文学等。

(二)、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二者构成了近代欧

洲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基本内核

1111、、、、古希腊文学

A 古希腊文学中的“人神”观念:

神格人与人格神。多神崇拜。神的斗争通过人的争斗和欲望得到反映和实

现。神是理性精神的化身,它为人立法并最终判决人的行为和道德品质(如

阿喀琉斯作为人的愤怒,作为神的勇武。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均与神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重视个体价值,崇尚身体的健美。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B 古希腊文学中的等级制与父权制的统治:

欲望作为行动的根据,神作为行动的助力。

C 理性与命运:

神是理性的最高原则和最佳典范。人的命运是由神最终决定的。命运与行

动(理智或理性)之间的矛盾构成希腊文学的悲剧意识。如西绪福斯的命

运、阿喀琉斯的无奈和俄狄浦斯的无处遁逃等。

D 古罗马文学基本沿袭古希腊传统但人的集体意识和家国意识觉醒,强调个

体的自我牺牲精神。

希腊人以个人欲望作为行动内因,罗马人则更多以集体愿望和责任感为出

发点。在审美品格上趋于庄严和崇高。《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思

想意识的比较。

2222、、、、 希伯来文学(由于希伯来民族文化历史的特殊性,这里的希伯来文学主要指

《旧约圣经》)

A 希伯来文学的神人观念:多神到一神的演化。上帝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

他以造物主的身份超越于人。上帝最终成为一种信仰。灵与肉、理性于感

性、禁欲与享乐、思想与身体的分裂。这些分裂逐渐形成一种新型文化形

态——基督教文化。

B 《旧约圣经作为》希伯来文学的可读性与可写性文本:神学解读、哲学解

读、文学解读、人类学解读与符号学解读。

任何对象都是多义的、变动的,不同的阐释主体总是以自身经验把握

其意义和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文学文本的解读从来不尊崇某种一家之言,

开放的心态、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就成为外国文学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和方

法。

C 教会作为一种势力介入世俗社会生活,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权形态。理性化

的人本意识被宗教人本意识所取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思想取代身体,

无限膨胀的绝对主体成为一种异化人的力量。人的主体地位逐步丧失。

3333、、、、 宗教对文学社会生活的控制使教会文学成为中世纪文学的主导样式。

原罪说与新伦理观、价值观的确立。人对神的顶礼膜拜。人的理智追求趋于

某种神圣的精神境界,人的原始生命力与个体生命价值受到排斥和压制。新型文

学形象的诞生,他们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群体、民族甚至宗教团体的责任感。

4444、、、、 希伯来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

当教会作为一种统治世俗社会生活的强大力量以后,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精

神价值被无限夸大。人类探索新的文化模式的努力。

5555、 对希伯来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评价。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古希腊文化对理智的热爱和对人的重视照耀着后来的人类文明。希伯来文化

与基督教文化则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宗教作为信仰、作为某种强迫性的提升力

量介入人的生活。于是,神性与人性、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与平衡被破坏,欲望成

为肮脏的鄙俗物。

但是,希伯来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历史价值却难以简单地估价。今天,当人

类战战兢兢沿着实用理性不断求索的时候,这种以人为宇宙尺度的理性精神使人

无所畏惧。无限的理性探索给人类带来的隐忧。在这个信仰缺失、精神萎缩的高

度物质化社会中,宗教作为某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文化空

间。

(三)、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文艺复兴

1111、、、、人对宇宙、社会和自我认识的新阶段。两种文化传统(古希腊与希伯来-基督

教)的冲突、对立与补充、融合加剧。

2222、、、、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个性自由

对抗群体理性,肯定现世幸福。世俗人本意识取代宗教人本意识。对欲望的书写

与彰显。人的觉醒与解放,重新确立人在宇宙秩序中的主体地位。

3333、、、、人文主义文学

A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源头。彼特拉克开创传统。薄伽丘《十日谈》

对欲望的书写。

B 拉伯雷与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巨人传》的巨人形象表明了人神位置的颠

倒,肯定人智。“做你所愿意做的事”成为人性解放的号角。

C 塞万提斯与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堂吉诃德的疯狂与冒险表达了找回被压

抑的自由天性和人格力量的强烈愿望。

D 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对人自身复杂

性的判断:自由是有限的,人性不仅体现在追求欲望的满足和身体的感官

快乐上,也体现在对理性和理智力量的信赖上。对理性的礼赞与对人的有

限性的反思。

4444、、、、欧洲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

5555、、、、对人文主义文学的评价。

(四)、古典主义文学

1111、、、、17 世纪的社会状况与哲学、自然科学成果。

2222、、、、17 世纪的文化精神:理性与秩序。

3333、、、、17 世纪的文学主流——古典主义:

高扬理性的旗帜(注意:理性内容的具体变化),注重人的主体意识与人的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能动性;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存在的意识哲学确立了宇宙秩序的逻辑出发点;

更加强调理智对情感的规约。

4444、、、、对古典主义评价。

(五)、启蒙文学

1111、、、、18 世纪的社会状况:过渡性与革命性。

2222、、、、启蒙运动。

3333、、、、启蒙文学: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的平等自由,确立天赋人权的思想。

4444、、、、卢梭与《忏悔录》和《新爱洛伊丝》

5555、、、、歌德与《浮士德》

6666、对启蒙文学的评价。

第二章古代文学第二章古代文学第二章古代文学第二章古代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20课时课时课时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的发生条件:

特定的生存环境对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学形态的影响;独特的外部文

化氛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和北非的古埃及文

明等都对其产生影响)

(二) 、古希腊的文化精神:

理性的开明,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自信,尊重个性和人格,对身体美的

热爱,思辨与求真的探索精神,赋无形以形式的理智追求。

1111、、、、 民主、法制和政治公开:

向善、求真成为基本的精神追求(苏格拉底的遗言:请记住,无论生死,邪

恶不会伤及善人)。

2222、、、、 全面的人的观念:

虽然哲学、文学、艺术甚至体育很发达,但没有职业的诗人、哲学家,也没

有职业运动员。

3333、、、、追求卓越:

面向更高的生存是希腊的理想;希腊城邦的尺度——卓越的个体作为实体被

看到。

4444、、、、对鲜明形式的追求:

崇尚比例和均衡(节制,勿过度,简朴成为一种需要,奢侈和心智的贫瘠成

正比)

宗教——神秘的意义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体现在求真爱智和对卓越的信仰中)

艺术哲学——理智是塑造更高形式的必由之路(体现在希腊雕塑与悲剧、喜

剧等方面)。

科学——探索世界和人生真理(苏格拉底:我热爱自由,但吾更爱真理),

对自然、人性和政治事务的公开讨论。

5555、、、、崇尚身体的健美,充满游戏精神,乐观向上,公平正义,自信自由。

强调生的快乐,重视个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成为一种基本权利。

6666、、、、激情、才华与理智的完美结合(理性与精神的区分:

把人从下坠状态中提升起来的力量,赋无形以有形的力量)。

7777、代表希腊精神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8888、、、、对希腊文化的评价。

A 马克思等人对希腊文化的高度评价。

B “希腊是一个奇迹”,“看看希腊,不能不怀疑人类走错了路”(陈嘉映)。

C 希腊的理性之光和典雅之美令后来人惭愧。现代人的主要精力花在增强人

类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控制上,而疏于考虑人自身的问题和局限。人类在贫

困中诞生,在奢侈中趋于灭亡。

D 关于人的观念的局限性:等级制和父权制。

(三)、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体裁

四个阶段:公元前 12-8 世纪,神话、史诗

公元前 8-6 世纪,抒情诗、散文、寓言

公元前 6—4世纪,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

公元前 4世纪末—2世纪中叶,新喜剧

1111、、、、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它本是民间口头

文学,而非一部完整的作品,散见于古代希腊各种文献中。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

神的故事(前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和英雄传说,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

特点。

俄林波斯神系是指居住在俄林波斯山,宙斯为众神之父的神的大家庭的故

事。

比较世界各国造人神话,希腊神话肯定人类从肉体到精神的完美,把身心

的健美集中在神的塑造上,不仅躯体优美,面貌俊秀,而且跟人一样具有七情六

欲,充满人情美,人性美。

希腊神话具有爱智的特点,崇拜知识,探求自然和人性的奥秘。担任各种职

司的诸神,就是多种多样的文化创造者。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古希腊文学以神话原型的力量影响着后世西方文学。希腊神话原型属于世俗

神话原型,包括女性神话原型、男性神话原型、英雄原型、漂流原型、寻找原型、

父子冲突原型、母子冲突原型、两性冲突原型等,形成了西方文学的母题。

2222、、、、荷马史诗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

它们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史诗是由

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

史诗。它属于人民口头创作的文学作品。

荷马时代缺乏文字记载,荷马史诗成为了解氏族社会末期社会经济形态最早

的文字资料,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伊利亚特》属于战争史诗,描写希腊人围攻特洛亚城的故事。当时的时代

风气具有尚武精神,战争没有今人的道德观念。《奥德修记》属于漂流史诗,描

写战后奥德修斯回家海上漂流历险的故事。他的漂流形成了西方最早描写个人经

历作品的旅程文学传统。两部史诗形成西方叙事文学的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两部史诗都是英雄史诗,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三千年

前的英雄故事

3333、、、、希腊戏剧

戏剧文学是继抒情诗和史诗之后形成的第三类文学体裁。在西方,它虽然脱

胎于史诗,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的特征,并逐渐与抒情诗和史诗划

清了界限。它们之间的界限就是剧本必须戏剧化。所谓戏剧化,就是化为人物直

观的动作。通过人物直观的动作把事件过程再现于观众的面前。

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希腊悲剧并非表现悲哀,而是显示它的悲剧精神:

崇高严肃,具有悲壮之美。悲剧主角是令人尊敬或同情的人物,具有英雄性。其

高贵品质和斗争精神给人鼓舞力量。希腊悲剧主要源于对酒神的祭祀,又称酒神

颂。

喜剧的最大批判武器是笑。喜剧冲突的解决比较轻松,节奏轻快。希腊喜剧

源于酒神仪式和生殖崇拜。

古希腊剧场是露天剧场,修在半山上。山脚是舞台,看台沿山坡呈扇形。没

有帷幕,由合唱队充当。比较中西戏剧,西方传统戏剧以话剧为主。中国戏曲是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

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是

阿里斯托芬。他们的戏剧创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生活。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个案分析个案分析个案分析个案分析

对古希腊的创世神话可以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历史分析:

这些神话属于早期神话,反映的是人类处于蒙昧时代的情况。在两性关系和

家庭形式上,有着明显的杂交和血缘家庭的痕迹。同时从这一则神话中还可以看

出蒙昧时代的吃人的风俗。

a 乱伦和“血缘家庭”, b 食人风俗 c。

(二) 、比较分析 :

创世神话是世界各民族都有的神话,我们可以将古希腊的创世神话同其他

民族的类似神话进行比较。比如在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

道教名著《云笈七签》卷五六有云:

洎乎元气蒙鸿,萌牙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

乃孕中和,是为人矣。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

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

所感化为黎甿(萌),以天之生,称曰苍生。以其首黒,谓其黔首,亦曰黔黎。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异同。先看相同的一面:古希腊与中国的创世神话

都涉及到从混沌中产生世界的现象。《圣经·创世纪》也说,在神创造天地的时

候,“地是虚空混沌,渊面黑暗”。就是说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原始人都认为,在

宇宙出现前有一个混沌时期。

我们再看相异的一面,在古希腊的创世神话中强调权利的更替,而且是以

残酷的方式,即弑父来达到此目的的,这就是所谓人际关系的展开。在这里似乎

可以看出后来西方文化的某些萌芽:即以个人为本体。在中国的这则创世神话中,

从元气中孕育了盘古,他死后化为了日月大地和人类,具有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

寓意。这里包含了这个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大主题,即天人合一。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

(一)、古罗马文学的发生背景及生存条件:内陆国家、以耕牧方式生存;以武力

建立横跨强大帝国;政治环境。

(二)、古罗马的文化“反哺”现象。

(三)、古罗马文学分期及主要成就。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

(一)、《伊利亚特》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111、、、、人物形象及其价值观:

阿喀琉斯成为史诗的核心,是最伟大的英雄。他只代表自己说话;对自我

的清醒认识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荣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无所作为的人与

大有作为的人最终都一样悄然化为尘土,荣誉是一个男人与宙斯或一个男人与自

己的事,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另一个人的死而得到补偿。阿喀琉斯是唯一掂量过死

的人,他既体现又质疑了正在形成中的西方文明的性质。阿喀琉斯体现了史诗“思

想上的残忍”。)

2222、、、、神与人的关系:

神的人性与人的神性。

3333、、、、荷马的战争观:

战争是人、财、物等的零和消耗。一个男人拐走了另一个男人的妻子,女人

成为私有财产,是战利品,是恐怖的礼物,是三脚祭坛。个人欲望成为战争根源,

神挑动、操纵和干预的战争。荷马始终对战争双方保持中立,并始终采取赞颂的

基调(不分敌友,摈弃伦理性的是非判断;野蛮的真诚、明确的简单和幼稚的高

贵)。

4444、、、、作者的思想倾向:

荷马庆祝无情的残忍,但憎恶残忍所招致的后果,作者以其对待荣誉与死亡

的矛盾性挑战了现代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5555、、、、史诗结构:

对称的环形组构——一块块结构部件以相反的顺序出现。以最大的努力,最

精湛的技艺,最大限度地暴露“极端的残忍与极端的温柔”。

6666、、、、对比手法:

神界与人界的二元建构(神的嬉戏与人的战争);希腊联军与特洛伊的对立;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游戏竞赛。

·小结:

史诗以非伦理性的宏伟与毫无遮拦的壮观回荡着对感官欢乐的野性的庆典,

它的过度的美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令人陶醉。一部伟大作品往往对人的安宁构

成一种挑战甚至颠覆。

·延伸阅读:

比较《伊利亚特》与电影《特洛伊》,文学文本与影像文本的区别,改编者

对人、对战争的理解。

·思考:

中西古代文学传统的比较,为何中国在与希腊相应的时代没有出现史诗?

(二)、《奥德赛》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111、、、、史诗的结构

奥德修与卡里普索的象征意义及其他。

2222、、、、奥德修,英雄时代的主人公

A 他不是近代以来狭隘分工的奴隶,他君王,又是工匠(卷 23,429,裴奈

诺佩试探奥德修,床)体育比赛。在腓依基人的王宫(卷八 156—),射杀

求婚者。智和力的完美结合。

B 他不是近代以来的法律条文的奴隶。当时道德未成规范,法律未成文,人

更多的是靠内心自律。卷五,93,对卡里普索的表白,归家之志已坚,灾

难和女子的柔情同样不能阻止他。腓伊基国王的女儿瑙西卡的柔情。

C 身份确认与身份认同的文化努力。“我是谁”问题的提出,性别身份的建

构。

3333、、、、黑色喜剧的情感氛围:

对感官幸福和家庭舒适的观照,对残忍力量的崇拜。在战争中被虐待、被撕

碎的身体在此得到正常的照料和关爱。

·艺术上的独特之处:

无意识的梦境进入文学视野,悬念的设置及悬念带来的焦虑感。

·《伊利亚特》的比较:

时代背景的变迁在作品中的反映;人神距离的变化;男权地位进一步巩固;

个性刻画更为细致。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萨福诗歌萨福诗歌萨福诗歌萨福诗歌

(一) 、萨福诗歌的文本分析

《给安娜多丽雅》、《没有听她说一个字》、《阿狄司,你也许会相信》、

《致爱神阿佛洛狄特》等

(二)、萨福诗歌被忽视的原因:

从内容、体裁和人的偏见等切入。

(三)、萨福声望的残忍历史成为人类文明偏见和狭隘的镜子。

(四)、研究萨福的意义:

第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作者;作为男性中心和父权制中的异类尖刀,搅

和了白种男性的文化保护区;对另类生命经验的表达;对女性和女权的慰藉。

(五)、萨福诗歌的价值:

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女性传统;对女性欲望的彰显;对人内在心灵世界的细

腻刻画;对人类情感价值的肯定;对感性生命经验的另类书写。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希腊悲剧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一)、 悲剧的起源

历来关于悲剧的界定: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和尼采。

(二)、 悲剧精神:

悲剧是用艺术的力量去描述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探索精神遇到诗歌精神,

悲剧就诞生了,悲剧是痛苦借着诗歌的力量升华成的快乐;悲剧是高于、超越于

痛苦的不和谐之处的东西,它关注的中心是忍受苦难。悲剧是能忍受苦难的灵魂

正在忍受苦难,感受力强的灵魂是悲剧的要素之一。悲剧重构并强化神圣和传奇

素材的道德意义。悲剧与痛苦,悲剧与悲哀,悲剧与悲惨等的区分。

(三)、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

(一)、《俄狄蒲斯王》的主题

命运决定说:认为俄狄蒲斯本人是无罪的,是命运罗网逼他犯下了杀父娶母的罪

行。福玻斯三次宣告神谕,对拉伊俄斯、对俄狄蒲斯本人、对克瑞翁,俄狄蒲斯

极力逃避,未果。

本能说:弗洛依德的理论基础,俄狄蒲斯情结。《精神分析引论》:“男孩早就

对他的母亲发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同理,小女孩也以为

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自己应该占有的地位。根据观察,可知

道这些感情起源极早。我们称之为‘俄狄蒲斯情结’。因为在俄狄蒲斯的神话里,

由儿子方面而兴起了两种极端的愿望——即弑父和娶母的愿望——只是稍微改

变了呈现方式而已。”

进化变更说:在氏族社会“杀父”和“娶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社会进化了这

就不正常了,因此这就成了一种罪行忒拜的国的后继者就以“命运”来为俄的行

为开脱。

仪式说::::弗雷泽的《金枝》:古时认为自然与社会的荣枯与国王的年齿和身体状

况大有关系,发生了自然灾害,就要杀老国王,立新王。

人类理性面对无意识的无奈

斯芬克斯之谜:::: B 身份困境——“我是谁”的人生困惑,自我人知与自我怀疑。

(二)、《俄狄蒲斯王》的风格

1111、、、、俄狄浦斯的被弃与逃离、杀父与追凶、 恋母与弑父。

2222、、、、以无意识或者命运观阐释《俄狄浦斯王》的有效性问题。

盲目成为《俄狄浦斯王》的中心比喻:权力在握的人担心他所不知道的事,

担心什么东西伤害自身利益,却未意识到他的成功已伤害到他;知与不知同样可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笑和可怕,知与不知同样是毁灭性的,这是思考者和行动者的终极困境。

3333、悬疑的设置与解除构成一种戏剧性的反讽:

人总是成为我们想避免成为的,我们是我们所厌恨的。

4444、、、、《俄狄浦斯王》的当代意义。

时代精神的逆转:由俄狄浦斯的“认识你自己”变成“开脱你自己”或“给

自己充气”,俄狄浦斯坦荡追寻、承担责任与当代人的抱怨和逃避责任等。

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纪》》》》

(一)、作者简介

(二)、人物形象:狄多与埃涅阿斯

(三)、作品内容倾向

1111、、、、一部关于失去的称霸诗。

2222、、、、一部关于建设与摧毁的诗。

3333、、、、一部关于职责、虔诚和奉献的史诗。

4444、、、、一部沉默的诗:权力总是产生冷漠和残忍。

5555、、、、一部开创殖民地的民族史诗。

6666、一部巩固并强化男性权力的史诗。

(四)、史诗的风格

1111、、、、结构:作为人工制品的精细——两个时空秩序的建构、回旋照应的对称结构。

2222、艺术上的创新:象征和暗示、梦与幻影。

3333、、、、与《荷马史诗》的比较:作者对战争和人物等的基本态度、基本的思想倾向

与主导性的伦理价值观念、写法上的变化。

第三章古希伯来文学第三章古希伯来文学第三章古希伯来文学第三章古希伯来文学————————《《《《旧约圣经旧约圣经旧约圣经旧约圣经》(》(》(》(8课时课时课时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希伯来民族及其文化古代希伯来民族及其文化古代希伯来民族及其文化古代希伯来民族及其文化

(一)、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和沿革。

(二)、《旧约》文学产生的历史和文化原因。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希伯来文学总集古代希伯来文学总集古代希伯来文学总集古代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旧约旧约旧约》》》》

(一)、《圣经·旧约》文学的得名原因

(二)、《旧约》共分 39 卷 929 个篇章

按照内容和体裁来划分,可分为四个部分,其内容大致如下:

其一,律法书:即所谓“摩西五经”,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记》、《民数记》、《申命记》五部,相传是由摩西撰写而成的。

其二,历史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

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等

10 卷。

其三,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先知

书》等 15 卷。

其四,诗文集:其中包括《路得记》、《以斯帖记》、《约伯记》、《诗篇》、

《箴言》、《传道书》、《雅歌》、《耶利米哀歌》、《但以理书》和《约拿书》

10 卷。“诗文集”在《旧约》中文学价值最高。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圣经圣经圣经圣经····旧约旧约旧约旧约》》》》的文学和的文学和的文学和的文学和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文化价值

(一)、《圣经·旧约》的文学形式

1111、、、、《旧约》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美感的文学作品。圣经是西方文学的书

面源头,对西方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文学的很多内容成为宗教神

话原型,如原罪原型、献祭原型、洗礼原型、英雄原型、伊甸园原型、撒旦原型、

U型结构原型、自然意象原型等。《圣经》的人道主义精神,良心感文化,对人

类精神信仰的贡献不容忽视。

2222、、、、神话、传说是《旧约》中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创世纪》里,其

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帝耶和华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神话和挪亚方舟躲避洪水的

传说。

3333、、、、《旧约》中的叙事作品还包括史诗性的英雄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

英雄故事和历史故事:《士师记》。

生活故事:《路得记》被认为是希伯来文学中最早的一篇小说。

4444、、、、《旧约》中的诗歌有劳动歌谣、英雄战歌、祝祷饲、赞美诗、格言诗、寓言

诗、诗剧、哀歌、情诗等,大致可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

抒情诗:主要诗集有《诗篇》、《耶利米哀歌》和《雅歌》。

哲理诗:主要诗集有《箴言》、《传道书》和《约伯记》。

(二)、《旧约》的文学性

1111、、、、简约、克制的叙事艺术,类型场景的设置,三个叙事准则(叙事的真理价值

大于美学价值、强烈的意识形态目的和叙事空白),完备的意象体系。

2222、、、、《旧约》的中心矛盾:宇宙秩序和等级制的确立、人与上帝之间的对立冲突

与妥协、人类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上帝是人类理性所创造的一个绝对位置,从

此,人可以回到一个确定的起点并向一个确定的终点前行。《旧约》为人类生存

提供一个封闭的时空架构。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三)、 文本研究:

《上帝的创造》、《伊甸园》、《巴别塔》、《以撒献祭》

1111、、、、上帝与宇宙秩序的建构。

2222、、、、 智慧与善恶的区分。

3333、、、、 上帝创造的实质——符号操作与命名。语言在创世纪中的功能和价值。

4444、 上帝权威的实质。上帝与人的关系及其实质。

5555、、、、 信仰的实质。人类交流的无奈。

(四)、个案分析 民族迁徙的史诗:《出埃及记》

1111、、、、摩西的出身,利未人的儿子,不能再藏,就把他放在蒲草箱里。法老的女儿

在河边发现他。起名“摩西”,意思是“因为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2222、、、、与埃及法老斗法

手杖变蛇,手杖击河水等细节值得关注。

·比较:《梁武帝西来演义》,宝志以手杖胜白鹤道人的仙鹤。

3333、、、、迁徙

可与《诗经·公刘》比较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

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旣庻旣繁,旣顺乃宣,而无

永叹。……笃公刘,旣溥旣长,旣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4444、、、、摩西的意义,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对摩西身世的解释,反抗性,“遗

弃在箱子里的婴儿明显是生育的象征,箱子代表子宫,河水则代表羊水。”5页。

5555、、、、摩西的宗教学意义:从摩西十戒的第三条,第一条除耶和华,不要信其他的

神,第二条崇拜偶像,不要结束多神教,开始一神教,(涅斯托尔《往年纪事》)。

第四章中世纪文学第四章中世纪文学第四章中世纪文学第四章中世纪文学((((6课时课时课时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中世纪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中世纪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中世纪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

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

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

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东西方文化与部落文化)。

(二)、 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主要思想特点:

111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2222、、、、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3333、、、、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现象,如骑士阶层、市民

阶层的出现。

第第第第二二二二节节节节 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类型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类型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类型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类型::::

(一)、教会文学

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

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写成,并将这些艺术形式和手法发展到

了成熟阶段。

(二)、史诗与谣曲

英雄史诗(如《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谣曲”是一种故

事性的诗歌,最有影响的是“罗宾汉谣曲”。

(三)、骑士文学及其他

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体现了世俗封建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抒情诗和骑士

传奇。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随着城市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

学。

韵文故事(或称故事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名篇故事有《驴的遗嘱》和英国

的《赛丽斯太太》。

第三节俄罗斯史诗第三节俄罗斯史诗第三节俄罗斯史诗第三节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纪伊戈尔远征纪伊戈尔远征纪伊戈尔远征纪》》》》

(一)、史诗发现

古物爱好者、收藏家穆辛—普希金 18 世纪 90 年代在斯巴斯—雅罗斯拉夫

尔修道院发现。这是 16 世纪的手抄稿。这个抄本在 1812 年莫斯科大火中被焚毁。

所幸的是,普希金发现的手稿当时又有几个抄稿,其中还有一份是献给页卡捷琳

娜二世的。手稿在 1800 年正式出版。

(二)、故事及分析

先说历史背景,王公割据,波罗夫人乘机入侵,在 10 世纪中叶占领了伏尔

加河与德涅伯河之间的草原。伊格尔联合自己的亲属攻击波罗夫人,有兄弟符塞

伏洛德、儿子符拉基米尔、侄子斯维雅托斯拉夫,和一支不大的军队,试图波罗

夫人占据的草原,到达黑海。

出发前豪言壮志,Литература древней Руси.стр.153,

·比较:《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

击之。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曾国藩:“马革裹尸男子志” 。

史诗有一个不长的开场白,接着写军队出发,日食 Литература древней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Руси.стр.154(《三国演义》,吹折帅旗),众人以为不祥,劝阻伊戈尔,不果,伊

戈尔执意要去。激烈交战,失败,伊戈尔被俘。伊戈尔逃回。

(三)、人物和风格

伊戈尔的崇高感,与之相适应,Д.Лихачев 史诗采用了两种民间文学的体

裁“Слава”赞歌,斯维雅托斯拉夫大公对伊戈尔的颂扬。“Плач”,哭歌。

尽管其时古露西已经皈依东正教,但史诗在依然有多神崇拜的痕迹:青草同

情地低下头来,树木悲惨地垂向地面。

·比较:《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节节节节 但丁但丁但丁但丁 和和和和 《《《《神曲神曲神曲神曲》》》》

(一)、作者简介:

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

义的先驱者。《新生》与“温柔的新体”诗派。三部理论著作:《论俗语》、《飨宴》

和《帝制论》。

(二)、梦幻奇诡的内容:

(三)、别具匠心的结构安排(3X33)+1=100。

(四)、《神曲》主要思想倾向:

1111、、、、 以文学的形式完成一个永恒的宗教事业——让死人复活:力图战胜死亡,以

死亡超越死亡,寻求复活。

2222、、、、有条不紊、崇高与怪诞结合。

3333、、、、对宗教伦理价值观的确立和强调。

4444、、、、灵魂救赎的现世努力:灵魂处于危险和困境中,为了救自己,人类不得不去

经历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寻求最终的出路。

5、但丁的两个世界:人间的尘世生活与天堂的永恒幸福。

6666、、、、但丁与反但丁:既维护宗教教义和权威,又以预言人间天堂必将出现的方式

消解了宗教的神圣。

(五)、《神曲》的艺术创造

《神曲》的艺术特征

1111、、、、隐喻性言说

但丁将《神曲》献给年轻的保护人,《致斯加拉大亲王书》,说诗有字面的、

寓言的、哲理的和奥秘的意义。

但丁自己解释说,《神曲》的字面意义是“忘灵的境遇”,如果从寓言意义

看其主题是,“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的善行或恶行,将得

到善报或恶报。”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2222、、、、森林的象征意义,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象征人生的过

失和罪过,或之意大利的黑暗。

绿色环保的森林在当时乃可怕之物。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对当时人而言,总是

与迷路相联系的。《宴飨篇》谈到踏进人生迷误的青年,须长者指路。

地狱第九篇,第五圈,面对梅利阴(恶意),美杜莎(固执),维吉尔让但

丁转过脸去,闭上眼睛,而且他(理性)还用自己的手遮住但丁的眼睛。

3333、、、、神曲的含义:喜剧,《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以悲痛始,以欢乐终。弗莱曾

解释《神曲》的含义向上是喜剧的运动,从可怕的混乱上升到大团圆。

4444、、、、用俗语写作:反对有之,赞赏有之。在大学城波罗格那公证人等引用。但维

其略教授:假使你用拉丁语写作,而不是用平民粗鄙的语言,吾辈即能在大学里,

在学子的喝彩声中,给您戴上诗人桂冠。

5555、、、、宗教梦幻文学的形式

6666、、、、四种魔法的使用:雕塑、绘画、音乐与建筑。

7777、、、、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8888、、、、象征和隐喻体系的建构:人物、场景、结构和数字等方面。

(六)、《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和新时代第一个诗人”(恩格斯语)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20课时课时课时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文艺复兴文化文艺复兴文化文艺复兴文化文艺复兴文化

雅克·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将文艺复兴描述为有信仰断

裂而出现热情、混乱和淫荡的世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其是中世

纪到近代的分界线,高度赞扬其繁荣的艺术。《苏联百科全书》则强调人文主义

者反对封建统治、教会特权的斗争精神。我国的教材受后者影响。

(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

形成。在 14 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后英国、尼德

兰、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相继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场和从事中介服务的银行

和商店。 分工日益多而复杂。 14 世纪末,巴黎已有了 300 多种行业。 法兰

克福,到 15 世纪中叶,行业就从前 50 年的 92 种发展为 200 多种。 佛罗伦萨,

当时是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中心,14 世纪 30 年代已经有 200 多家呢绒工场,年

产额为 800 多万匹,远销欧洲各地。佛的银行业极为发达,13 世纪开始铸造金

币佛罗林,14 世纪,已有银行百加以上,其中以巴尔第、米迪奇、佩鲁齐家族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最有名。他们在欧洲大的商业中心城市都有自己的代理机构。许多国家的统治者

和贵族都是他们的借贷者。佛罗伦萨成了文艺复兴的中心。

(二)、宗教改革

14 世纪后期,英国爆发了威克里夫运动。威(1328—1384)任牛津大学

巴赖尔学院院长。1373 年被英王任命为教区长。王家神学顾问。代表王室与教

皇商讨财产事务。1374 年威提出,1、教皇无权干涉英国事务,无权向英国收取

贡赋。2、英国教会不受制于教皇,而应受制于英王,英没收教会封建财产。上

帝是最大的君主,财产是上帝所有,如教会滥用职权,王家就可以剥夺其职权。

他的主张在下层人民中得到反响。1381 年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其首领约翰·保

尔说:“在亚当耕地,夏娃织布的时候,哪有什么贵族呢?,主张废除农奴制,

取消教会的什一税,没收教会财产,建立平等社会罗马的手工业者,乘教皇离开

罗马住阿维尼翁期间,于 1347 年和 1354 年两度起义,夺取了罗马政权。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推行者,1、信仰得救,无须教士的

干预和监督,2、圣经高于一切。3、建立廉俭教会。

(三)、其他因素

14 世纪的“黑死病”(鼠疫),1348 欧洲死了 2500 万人。由死亡体验升

华出对生命的珍重。薄加丘的《十日谈》就是明证。另一历史事件也有关系:1453

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庭,许多希腊罗马典籍由此散失在外,重见天日。

小结: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

动。文艺复兴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点,与中世纪宗教文化相对。

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心议题是人自己。文艺复兴的科学、哲学、宗教改革、伦理道

德、美学、艺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文艺复兴文学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特别是艺术,它以人为中心,模仿自然,表现个性,重视形式技巧的特点,都在

文学中有所反映。它们共同构成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文艺复兴文学的独特品质文艺复兴文学的独特品质文艺复兴文学的独特品质文艺复兴文学的独特品质

“人”成为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个性解放与欲望彰显,现世幸福与生命价值。

(一)、初期(意大利和英国):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薄迦丘的《十日谈》对女性欲望的大胆

书写和对世俗生活的肯定,满足个体欲望和追求感官快乐成为一项基本的人的权

利。

(二)、中期(法国):

突出人类理性创造的奇迹。拉伯雷与《巨人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民

间文化的狂欢化精神。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三)、晚期(西班牙与英国)

对理性的乐观信仰出现危机,对人自身矛盾和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与反思。塞

万提斯与《堂吉诃德》。大学才子派与莎士比亚。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十日谈十日谈十日谈十日谈》》》》

(一)、作者简介。

(二)、主要内容介绍。

(三)、《十日谈》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及作品主要的思想倾向。

1111、、、、对欲望(特别是女性欲望)的大胆书写和对享乐主义的赞美。

一部专门探讨如何让自己高兴和快乐的书。性爱作为宇宙创造能量的比喻,

性欲能量成为夷平一切社会沟壑的强大力量。

2222、、、、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礼赞和讴歌。

性作为生命能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存在最深刻的理由。宗教成为玩

弄、嘲笑和亵渎的对象。

3333、、、、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欲望与女性智慧的根本矛盾。

4444、、、、男性作者对女性书写的局限性。瓦解女性的道德防线,把性欲与爱情、欲望

满足与个体幸福、肉体与精神混同。

(四)、《十日谈》的叙事方式。

1111、巧妙的叙事结构。

2222、、、、多层次的叙事策略。

3333、初具僭越功能的叙述人的出现。

4444、、、、故事叙事与诗歌抒情的结合。

(五)《十日谈》在文学史的价值和地位。

(六)《十日谈》与帕索里尼的电影改编。文本存在与当代阐释。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巨人传巨人传巨人传巨人传》》》》

(一)、作者简介。

(二)、主要内容介绍。

(三)、《巨人传》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1111、、、、巨人形象的塑造。

2222、、、、 对个人自由、现世幸福和感官快乐的强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为生活信

条)

3333、、、、对知识和教育(主要是人文主义)的高度重视。

4444、、、、建构理想乌托邦的积极努力。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5555、、、、对民间文学文化传统的高度尊重。

(四)、《巨人传》的艺术创造。

1111、、、、对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创造性改造。

2222、、、、狂欢化

狂欢节文化的反映,天主教国家一般每年有狂欢周,始于主显节(1月 6日),

此时打破等级,把城市钥匙交给愚人会议,化装游行、假面舞会。巴赫金《弗朗

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在封建中世纪严

格等级制度的背景上,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等级和隔离的背景上,人们之间这种

不分彼此、不拘行迹的自由接触,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受,成为整个狂欢节世界

感受的本质部分。人回归到了自身,人在人们之间感觉到自己是人。”(《巴赫

金文论选》第 106 页)节日诙谐、诙谐性语言作品、广场语言现象和体裁。用德

廉美修道院的话说“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3333、、、、对身体资源和身体文学性的开发。

4444、、、、独特的幽默机制与当代广告文化原型。

5555、、、、叙事方法的拓展:叙述人的僭越、叙述本身的自我指涉。

(五)、《巨人传》在人文主义文学中的地位(与《十日谈》的比较)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堂堂堂堂····吉诃德吉诃德吉诃德吉诃德》》》》

(一)、作者简介与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

(二)、主要内容介绍。

(三)、主要思想倾向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作家的意图:反讽(parody)骑士小说。十六世纪初,西班牙骑士小说

的盛行与西班牙的盛世是一致的,当时西具有海上霸权,拓土淘金,商业发达。

16 世纪末,海上霸权被英国夺走,西班牙由盛转衰,但人们沉溺于骑士小说,

以逃避没落现实的无奈。

1111、、、、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形象塑造及其相互关系。

2222、、、、底层人的文化想象与社会幻想。

3333、关于符号与身份认同的问题。

4444、、、、小说矛盾冲突的实质:骑士小说的奇情依异想与现实生活的冷漠无情。

5555、、、、反思人类文明的勇气,对文明本质性的深刻认识:文明本身作为异化人的力

量。

6666、、、、人的潜能的开发。

7777、、、、信仰和理想的强大力量:靠想象生活。

(四)、艺术上的创造。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对骑士小说的戏仿。

——《堂吉诃德》戏拟骑士小说。堂以破烂的衣衫,行将就木的老古董的身

份去当骑士,实际上也就暗示骑士制度已经日暮西山。骑士的命名、受封仪式、

英雄美人等等骑士小说中有的成分《堂吉诃德》皆写之,但以滑稽手法处理。受

封前面已讲过了。“英雄美人”相见:下册,第十章,桑乔乱指了三个骑驴的农

妇,说其中一个是杜尔西内娅。堂吉诃德见了,念 402 页倒数第三段堂的话。堂

吉诃德并有机会扶她上驴。果然《堂吉诃德》一问世,骑士小说就绝迹了。

2222、、、、别出心裁的故事叙述(主线与支脉的关系,叙述的自我指涉和自我干预,叙

述人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应该明白“元小说”是怎么回事,metafiction,是美国作家威廉·伽斯在

1970 年的论著《小说与生活中的形象》(William H. Gass,fiction and the figure

of Life,New York,1970 中提出来的。同年另一位美国学者斯科尔斯撰写了《元

小说》一文。Metafiction 又可译为“超小说”,它是后现代小说创作的一种现

象:叙述者超出小说叙事文本的束缚,常常打断叙事结构的连续性,直接对叙述

本身进行评论。

3333、、、、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完美融合——黑色幽默、带泪的微笑。

4444、、、、对比手法的运用和镜子的设置。

(五)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与《十日谈》、《巨人传》的比较,人文主义思想从乐观到忧虑的转型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一)、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诗人、剧作家,人类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

的创作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三个时期。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

《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表现了激烈的戏剧冲突,反映了人类共有

的某些心理特质,引起不同时代人的共鸣,显示出悲剧的力量。莎士比亚艺术对

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主要内容介绍。

(三)、人物形象

1111、、、、哈姆雷特:新一代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A 集中体现了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哈姆雷特的延宕。哈姆雷特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

哈姆雷特与恋母情结。

他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某些特点。留学德国威登堡大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学,那里是人文主义的摇篮。

讨论:哈姆雷特对人为何既赞美,又鄙视?

原因:理想的人,和现实的人的矛盾

哈姆雷特与西方文学人的形象的变化:古希腊,高大,中世纪,匍匐在神

的脚下,文艺复兴,高大——现实主义,日趋渺小——现代主义,变虫。

B 哈姆雷特形象的动态分析:

别林斯基三段论,受黑格尔正、反、合的影响:父亲死之前,1“幼稚的

和谐”;2 不和谐与斗争,戏中戏,3 勇敢的自觉的和谐,转折点是看到

小福丁布拉斯为了弹丸之地而战,因而发奋战斗。

C 对著名独白的讨论:

第三幕第一场:76 页: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question question question.两

种解释:马龙、布拉德利等莎士比亚研究家认为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

一个问题。多顿、理查兹等认为:向罪恶斗争的计划是继续实施下去,还

是就此停顿。其实应该做第一种理解:哈处于生死两难选择中:活着,不

管是留在丹麦,还是出国读书都意味着“忍受那无情命运的横飞逆来的打

击”。挺身反抗,无畏斗争,或者因势单力薄而丧生,或者承担杀死一个

国王的责任和政治后果。他是第一个人反抗社会的典型,后来之于连、拉

斯狄涅的兄长。

这里有写实的内容——即摆脱了王子的身份,写莎士比亚自己早年

遭受的屈辱。

更有超越的内容,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

D 历来关于哈姆雷特的阐释:

哲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的和女性主义的阐释。文学形象本

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阐释方法、态度与意义生成的关系。

2222、、、、克劳狄斯,雷欧提斯,波洛涅斯。

3333、、、、两个女性形象:王后与奥菲利亚。王后的尴尬处境与无奈。奥菲利亚的“爱

情”。

4444、、、、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A 复杂多面的人文主义形象的创造;

B 对人和理性的深刻反思;

C 对腐朽黑暗社会现实的抨击;

D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

E 对人性矛盾性的认识,对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

5555、、、、情节设置: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A 矛盾冲突的本质:哈姆雷特的单纯与现实本身的复杂、人文主义知识分子

的完美标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混乱无序。

B 巧妙的情节安排:

C 一个鬼魂、一场戏中戏;

D 两个国家(丹麦与挪威)、两个家庭(哈姆雷特家与波洛涅斯家);

E 三种复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与福丁布拉斯)、三种疯狂(哈姆雷特的

装疯、奥菲利亚的真疯与小丑的亦疯亦狂);

F 四种对立(想象与现实、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

G 五种死亡(老王被害而死、波洛涅斯与王后因误而死、奥菲利亚因疯溺死、

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等因复仇而死、克劳狄斯弄权而死)。

H 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人物(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王后与奥菲利亚、新

老国王、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等)与情节(毒药在不同地方发挥的作用、

两种疯狂、戏里戏外等)。

6666、、、、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风格:

高度书面化、凝练而富于哲理、华丽夸饰。

7777、、、、悲剧观念的变化:

古希腊悲剧是人与公理、命运和外在自然的矛盾构成中心冲突;莎士比亚的

悲剧是想象与现实、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斗争成为中心冲突。

8888、、、、《哈姆雷特》与各种不同版本的同名电影的关系。

9999、、、、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文学((((6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一)、历史背景

17 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

段。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却遇到了挫折。英法

两国异军突起。英国在 1649 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

和国。法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

“朕即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

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二)、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是 17 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

到欧洲其他国家。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同路易

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如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

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以及拉辛、布瓦洛等人在文坛获得声誉也

与他的政策有关。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哲学基础。

1111、、、、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

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

传统。

2222、、、、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

3333、、、、古典主义文学在各国成就:

法国: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

是《熙德》。第二个代表是让·拉辛(1639—1699)其代表作是《费得尔》。

让·德·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

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代表作是《诗的艺术》。

英国:德莱顿是古典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蒲伯的创作使英国古典主义达

到高潮。

德国:高特舍特的《批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对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和剧

坛的整顿起过作用。

(三)、 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 16 世纪下半叶,在 17 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它发展了一

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

愿望和需要,并对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 19 世纪以来的拉

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四)、清教徒文学

17 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产物,以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为代表。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弥尔顿代表作为《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他继承了荷马史诗

的优秀传统,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生动的场面,赋予人物以鲜明的性格;同时

他又吸取了中世纪文学的象征和寓意手法。这种史诗形式给 19 世纪的新型史诗

和诗体小说开辟了道路。

班扬的《天路历程》以梦境寓意的形式,揭示复辟时期腐败、淫乱的社会风

气和人民的不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莫里哀与莫里哀与莫里哀与莫里哀与《《《《伪君子伪君子伪君子伪君子》》》》

(一)、莫里哀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莫里哀,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环境中。(简述其生平)

在外省的 12 年多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首先,外省给他提供了观察领域,

他同城市和农村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物广泛接触,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风俗习惯

和可笑之处;其次,莫里哀研究其它演出剧团,积累经验。

莫里哀创作的第二阶段(1659—1663)也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代表作

为《太太学堂》。

莫里哀创作的第三阶段(1664—1668)是成熟期,代表作为《伪君子》、《恨

世者》、《吝啬鬼》。

莫里哀创作的第四阶段(1668—1673)是风俗喜剧期,如《贵人迷》。

(二)、莫里哀的喜剧的艺术特色:

1111、、、、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他指出:“喜剧的责任既是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病,

我认为执行这个任务最好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击本世纪的恶习。”这

使他的不少喜剧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它们适应了当时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

2222、、、、除了闹剧手法,莫里哀对喜剧手法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对喜剧艺术做出重大

贡献。

3333、、、、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4444、、、、莫里哀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笑的效果。

5555、、、、语言的笑料同样丰富多彩,双关语、俏皮话、滑稽的新字、同一词语的重复

等手法的应用。

(三)、《伪君子》分析

1111、、、、剧本的思想内容:

《伪君子》(又译《达尔杜弗》或者《骗子》,1664—1669)是莫里哀最优秀

的喜剧,是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目(剧情简述)。

通过分析中心人物达尔杜弗,来看《伪君子》对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的揭露。以及剧本对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行为也作了有力的批判,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批判的对象就是另一个主要人物奥尔贡,还有他的母亲白尔奈耳太太。

2222、、、、剧本的艺术特色:

第一,情节构思的巧妙。

第二,笔墨极为简练。

第三,喜剧手法与闹剧手法密切结合。如在奥尔贡最终露出了其真正意图后,

出现了悲剧的因素,但莫里哀能化悲为喜,或以喜剧手法处理这些场面。

第四,塑造扁平人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莫里哀

在《伪君子〈序言〉》中说:用一切方法和全部小心,把伪君子这种人

物和真正的信士这种人物仔细区别开来……我不让观众有一分一秒的

犹豫;观众根据我送给他的标记,立刻认清了他的面貌,:从头到尾,

他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不是在为观众刻画一个恶人的性格。表面

化,简单化,与莎士比亚的人物相比,与《奥赛罗》中伊阿古相比。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十八世纪文学十八世纪文学十八世纪文学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十八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十八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十八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十八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社会的转型过渡性质

(二)、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新进展

(三)、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是 18 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

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

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

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一词,原意为“照明”和“照耀”(enlighten)。

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

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也即“光明

观念”的含义。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

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四)、启蒙运动的起源与使命:

启蒙运动发轫于荷兰,在 17 世纪,由于航海业的发展,荷兰是最进步的国

家之一。荷兰哲学家阿科斯塔写作了《灵魂必朽论》以对抗神学的灵魂不朽说,

用唯物主义精神批判《圣经》。法学家格洛修斯提倡科学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

来,他写作了《战争与和平法》,以自然法的思想来反对教会的思想。哲学家斯

宾诺莎写作了《伦理学》,主张泛神论,称“神即自然”,从根本上推翻了中世

纪的经院哲学,影响极大。这是启蒙运动的先声。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五)、 五启蒙运动在各国的发展:

百科全书派与法国启蒙运动、狂飙突进与的国启蒙运动。

第第第第二二二二节节节节 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里查生与《帕米拉》

和《克拉丽莎》、斯泰恩与感伤小说。

(二)、法国启蒙文学:

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文学创作。

(三)、德国启蒙文学:

席勒与歌德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十八世纪小说十八世纪小说十八世纪小说十八世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

(一)、作家其人

(1660?—1731)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受过中等教育,但未进大学。

他早年经营内衣、羊毛制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参加过军队。后经商破产,

负债高达 17000 英镑,——巴尔扎克经商当出版商,不得不以各种手段谋生。他曾充当

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 1698 年发表《论开发》,

提倡修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假如上帝让活在

今天,他一定是某大型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因写《关于消灭不同教派的方法》,反对

国教压迫其他教派,入狱 6月,枷示 3次。

笛福 59 岁开始写小说,1719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大获成功。

(二)、《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的来历

故事的来源:1704 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海上发动叛变,被抛到智利

海外荒岛,度过五年,最后得救。1709 年塞尔柯克返回英国曾引起极大的轰动。亲自救

出塞尔柯克的航海家罗吉斯写了《环球巡航记》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写成此书。

鲁滨逊不听父亲劝告,出海经商,贩卖黑奴,在海上遇难,流落荒岛 28 年,在岛上

与自然作斗争,收留了野人星期五,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又去巴西经

营种植、园致富。

有影响的只有第一部。

第二部写他故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又视察巴西种植园,接着

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

(三)、《鲁滨逊漂流记》的思想内容

1111、、、、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鲁滨逊是经济个人主义的化身,笛福说:金钱是“世界通用徽章”。马克斯·韦

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收支平衡的记帐簿是资本主义的特征。

实际上这是一个资产者的“创始纪”。

印证了马克思的话:“资本家的人格,就是人格化的资本”。鲁滨逊成了狄更司笔

下的董贝,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的兄长。

2222、、、、将人类的历史缩影为个人的历史。鲁滨逊又是征服自然的英雄。打鱼——驯养山羊—

—得到麦粒种庄稼,由游牧文明而农耕文明。

3333、、、、鲁滨逊是奋斗者的近代史诗,《奥德修纪》、《浮士德》、《唐璜》,

尽管鲁滨逊生活在大自然中,但他对大自然毫无审美感受。一些法文本将《鲁》的

第一句写成“啊,大自然!”实际上大自然对鲁无所谓美不美,大自然只是开发的对象。

(四)、《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

第第第第四四四四节节节节 《《《《新新新新爱洛伊丝爱洛伊丝爱洛伊丝爱洛伊丝》》》》————————信札体哲理成长小说信札体哲理成长小说信札体哲理成长小说信札体哲理成长小说

(一)、作者简介。

(二)、主要内容。

(三)、人物形象:朱莉、圣普乐、德丹治

(四)、思想倾向:

1111、、、、人性的自然爱情与封建等级制偏见之间的尖锐冲突。

2222、、、、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新型基本准则。

3333、、、、对人内在心灵世界的关注。

4444、、、、新人与旧人、新伦理与旧道德的较量。

5555、、、、寻求自我的积极努力与自我反思的勇气。

6666、、、、对社会协调与社会和平的追求。

(五)、艺术成就

1111、、、、 书信体形式的创造性运用。

2222、、、、“题材的简单与中心思想的连贯”。

3333、、、、出色的自然风景与纯真情感的融合协调。

第第第第五五五五节节节节 《《《《浮士德浮士德浮士德浮士德》》》》

(一)、作者简介

(二)、文学创作成就。

早期:狂飙突进时期。歌德与赫尔德。《葛兹·冯·伯利欣根》与《少年维

特的烦恼》。

魏玛时期:“熟练人生”阶段。《埃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革尼亚》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和《塔索》。

与席勒合作时期:《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赫尔曼与窦绿苔》和《浮

士德》(第一部)。

晚期:《亲和力》、《诗与真》、《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

(第二部)。

(三)、歌德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

歌颂爱情;歌颂自然;对现实封建统治的反抗和对世界、人生、历史与现实

的哲理性思索。

(四)、诗剧《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1111、历时性观照:

第一部知识悲剧、爱情悲剧

——知识悲剧:

社会历史分析: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批判,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的觉醒。

哲学层面:终极关怀,可以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和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为例,加深同学的理解。

——爱情悲剧

第二部 浮士德由德国市民的“小宇宙”,进入“大宇宙”

——政治生活悲剧:

浮士德的这段经历象征着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的遭遇,启蒙主义思想家寄托

希望于开明君主,伏尔泰和狄德罗都到宫廷做官,歌德自己的从政。结果彻底失

望。

——美的悲剧

这里还包含科学研究——人造人,艺术创造——欧福里翁都没有实际结果,

为劳动做铺垫。人造人的故事。可与玛丽·雪莱(1797—1851)《弗兰肯斯坦》

的比较。

——事业悲剧

2222、、、、共时性分析

(五)、诗剧《浮士德》的主要人物形象:

浮士德、靡菲斯特、玛甘泪等。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关系、靡菲斯特与天

帝的关系、浮士德与马甘泪的关系、浮士德与海伦的关系。浮士德形象的矛盾性

——善与恶的矛盾作用于具体的人,人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至善至美。

(六)、诗剧《浮士德》的主要内容思想倾向:

1111、、、、浮士德形象的意义: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还原人本身;永不满足的理智追求;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度;概括了欧洲

近 300 年来人类精神发展的思想历程。“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

展史”(郭沫若)。

2222、、、、善与恶的辩证法,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对立,人类主体性的获得、实现与扩张。

内与外两个世界的建构、灵与肉两种力量的对抗。

3333、、、、个体的有限性与整体的无限性。个体沉迷于狭小个人世界的圆满自足实际上

是一种消极抵抗的策略。

4444、、、、人的神性与魔性、肉体下坠与精神提升的辨证逻辑。

(七) 、诗剧《浮士德》的哲理启示

1111、、、、悲剧性求索的内在实质:人类理性的悲剧。

2222、、、、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人在生与死的封闭时空结构中,关注生命过程。

3333、、、、浮士德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自身的欲望,他生活在经验的层面上,他是纯粹

经验主义的存在。“我行动故我在”,知识源于具体的社会实践。

4444、、、、可选择性的人生经验和生命过程。

5555、、、、浮士德人生经验的普遍性及其价值和意义。浮士德作为启蒙精神的化身。

(八)、诗剧《浮士德》中的女性形象

马甘泪与海伦。女人成为男人征服世界的助力、工具和牺牲品。女人存在于

世界之外。男人必须进入女性的世界,才会进入原创性的文化空间。

(九)、《浮士德》的艺术魅力:

1111、、、、象征手法的运用。两场赌赛的象征意义及其结构上的重要功能;人物形象的

象征性(天帝与靡菲斯特的对立与统一,天帝、靡菲斯特与浮士德的分裂的两面;

马甘泪、海伦、欧福良与荷蒙古鲁士等的象征意义);场景的象征性(赌赛、书

斋、爱情、结局等)。

2222、、、、对比的运用。人物对比、场景对比和结构对比。

3333、、、、各种诗歌体裁的综合。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和散文诗等的完美融合。歌

德总是根据诗剧情景的具体需要,选择恰当的诗体与韵律作为表现手段。

4444、、、、《浮士德》与《神曲》的比较。歌德与但丁摆脱人生困境的不同方式。人的

悲剧与神的喜剧。

(十)、《浮士德》中的现代性因素

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2222 教案教案教案教案((((80808080 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2 学时)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34 学时)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10 学时)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2 学时)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12 学时)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2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特点

1111、、、、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

首先,它们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

础;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运动,最早发端于英

国和德国。随后轮到法国。

之后,在俄国和东欧,浪漫主义思潮也蓬勃兴起。这股思潮也传到美国。至

1848 年,运动结束。

222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在思想上,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

描绘现实的范围;

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

主义制度的罪恶现象;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

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

性;

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

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忧郁感

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好。

(二)、 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111、、、、英国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罗伯特·彭斯(1759-1796)和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浪漫主义的先驱。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派”三诗人:华滋华斯、萨缪尔·柯尔律治

(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1774-1842)。“湖畔派”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

命到产生抵触情绪,卜居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

活。拜伦和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此两位诗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雪莱除其政治色彩浓郁的长诗

以外,还以抒情诗著称于世,其诗歌发展了华滋华斯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传统。

约翰·济慈(1795-1821)的诗具有绘画美和雕塑感,显示出唯美主义的倾向,

其短短的五年创作生涯在艺术性上使英诗达辉煌。

2222、、、、德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其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

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

色彩。“耶拿派”作家:奥·威·施莱格尔(1767-1845)和弗·施莱格尔(1772-1829),

诺瓦利斯(1772-1829)、路德维希·蒂克(1773-1853)。“海德尔堡派”作家

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1842)、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1838)、约

瑟夫·封·艾兴多夫(1788-1857);其他:霍夫曼(1776-1822)、沙米索(1781-1838)

等。

3333、、、、法国

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法国浪漫主义具有

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夏多布里昂(1768-1848)和斯塔尔夫人(1766-1817)是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夏多布里昂的《勒内》《阿达拉》。斯塔尔夫人

的《论文学》、《论德国》、《黛菲妮》。其他诗人如拉马丁(1790-1869)、

维尼(1797=1863)等。新一代浪漫主义领袖雨果。小说家乔治桑(1802-1876)

的创作,从妇女问题小说到社会问题小说,再发展到田园小说。其他诗人和作家:

缪塞(1810-1857)、奈瓦尔(1808-1855)、大仲马(1802-1870)。

4444、、、、俄国和东欧国家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第

一位俄国抒情诗人茹科夫斯基(1783-1852)。早期普希金和果戈理。俄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莱蒙托夫(1814-1841),其抒情诗和小说《当代英雄》。

5555、、、、美国

美国浪漫主义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学影响,其特点是争取和歌颂个性的自由

和精神解放。超验主义理论家爱默生(1803-1882)和梭罗(1817-1862);前期

浪漫主义文学的几个代表:欧文(1783-1859)、库柏(1789-1851)、坡(1809-1849);

后期浪漫主义文学:霍桑(1804-1864)、惠特曼和麦尔维尔。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华滋华斯华滋华斯华滋华斯华滋华斯

(一)、生平和创作

少年时期:父母早亡;对湖光山色的迷恋。青年时期:剑桥大学(1787—

—1791);(1791)法国之行(对法国革命的热情,与安内特·瓦隆的相恋);

(1792)在伦敦出版诗集,对革命的继续关注,经济上的困难与解困;移居乡间,

与柯尔律治的相识(1795),《抒情歌谣集》的诞生(1798);德国小住。30

岁时期:了结与安奈特之事;结婚(与玛丽·赫金生);1803 年游苏格兰,与

司各特见面;1804 年《不朽的征兆》;1805 年完成序曲;1806 年《快乐的战士》;

1807 年出版两部诗集,结束从 1797 年以来的创作状态。保守时期:自拿破仑上

台,反拿战争开始,思想渐趋保守;1813 年接受贵族资助,谋得在本郡的印花

税员职务,年收入 400 英镑,雪莱写信对此表示遗憾,拜伦也对此加以讽刺;1843

年被封为“桂冠诗人”。

(二)、《抒情歌谣集》

《序言》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关于诗歌的题材;关于诗歌的语言;关于诗

的本质;关于诗人的特殊才能。诗集中的代表作:《坎伯兰的老乞丐》、《我们

共七个》、《艾丽丝·菲尔》、《写于早春的诗句》和《丁登寺》。其中《丁登

寺》最为杰出,可谓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次大展示,全诗一气呵成,流畅而又幽婉,

无半点古典主义的斧凿之痕,华氏之朴实自然、诗句口语化的风格在此得到集中

体现。《丁登寺》前一段: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长长的五个冬天!我

终于又听见/之水声,这从高山滚流而下的泉水,/带着柔和的内河的潺潺。/—

—我又一次/看到这些陡峭挺拔的山峰,/这里已经是幽静的野地,/它们却使人

感到更加清幽,/把眼前的景物一直挂上宁静的高天……)

第三第三第三第三节节节节 拜伦拜伦拜伦拜伦

(一)、生平和创作

童年和少年:生于破落贵族世家。与母亲的关系。继承爵位。哈罗中学。

剑桥大学: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光》(1807)及讽刺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

论家》(1807)。游历南欧和西亚:《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

系列:“拜伦式英雄”。流亡生涯:瑞士、意大利、希腊:《曼弗雷德》(1817)、

《该隐》(1821)、《维纳》(1823)等;讽刺诗《别波》(1818)、《审判的

幻景》(1822)、《唐璜》(1818-1823)。拜伦现象是十九世纪西方精神文化

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

和力量,但他也是一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者。拜伦艺术的显著特征是其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二)、《唐璜》

1111、、、、唐璜传说来源及拜伦的处理。

2222、、、、唐璜形象及其意义:此典型为诗人对人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

因为其性格的二重性再好不过地体出现了现实世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

性。

3333、、、、长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于其讽刺性,即针对主人公活动的十八世纪末以

及作者生活的十九世纪初之“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和由此反映出的诗人与一

切反动势力为敌的民主与自由思想;除大量揭露、批判和讽刺外,还充满对正义

事物的热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

4444、、、、长诗的艺术特色:浓郁的浪漫色彩;表现手法上的兼叙兼议;语言明白晓畅,

广采口语,亦不拒散文句法,形成白而不俗、谑而不陋、风趣中见隽永、轻松里

显力度的风格;对“8行三韵体”的得心应手的运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惠特曼惠特曼惠特曼惠特曼

(一)、生平和创作

出生及童年。早年经历:从小职员到记者、印刷工人、小学教师到撰稿人、

编辑。《草叶集》的诞生、修改和扩充,期间诗人艰难谋生。

(二)、《草叶集》

1111、、、、诗集名“草叶”的象征含义。

2222、、、、《草叶集》的基本主题:

自我、创造:以《自我之歌》、《大路之歌》为例分析,在诗人看来,健康

而完美的自我应当是心灵与肉体、头脑与感官和谐发展的自我,从自我出发,必

然会涉及到与另一个自我即他我的关系,这样小我就扩展为大我,自我意识就扩

展为民族意识、宇宙意识,自我形象与美利坚形象,与宇宙中生长繁殖的一切有

生之物合二为一了。正是在这种观照中,诗人看到了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之

伟大,也看到了人在宇宙中所占的位置,那就是不断以自己的劳作加入宇宙的生

命大循环;民主:以《斧头之歌》、《职业之歌》为例分析,诗人非常清楚普通

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没有一般贵族浪漫主义者的孤傲之气,热情讴歌各种职业的

劳动者开拓新大陆,建立城市,创造新世界的伟大业绩。《草叶集》的艺术特色:

风格的多样性,其整体效果犹如一首交响诗,适应了不同场合表达情感的需要;

艺术形式上革命性地打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创造了后来被称为自由体诗的新形

式,以适应其表达贯穿全诗的自由主题的需要;《草叶集》对“垮掉的一代”的

影响。20 世纪的美国诗人,没有一个能绕过他的存在。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麦尔维尔麦尔维尔麦尔维尔麦尔维尔

(一)、生平和创作

出生及童年。早年经历:辍学谋生,各种职业,航海生涯。

前期创作:《泰比》(1846)、《奥穆》(1847)、《马尔迪》(1847)、

《莱德伯恩》(1849)、《白外套》(1850)等。这些早期作品以描写航海奇遇

和异国风土人情而闻名,但也表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婚后定居,世界各

地的游历,迁居,晚年默默无闻的生活。

后期创作:以“暧昧行径”为副题的《皮埃尔》(1852)、关于美国独立战

争的《伊萨雷尔·波特》(1855)、短篇故事集《广场故事》(1856)、描写黑

奴起义的《贝尼托·切莱诺》、告别文坛之作《骗子》(1857)、死后出版的遗

著《比利·巴德》(1924),其中后两部作品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晦涩难解。麦

尔维尔的地位:麦尔维尔晚年声誉下降,至死时已不为人知。但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其大师地位已完全得到确认。

(二)、《白鲸》

1111、、、、《白鲸》的内容:首先是一部反映捕鲸生活的作品,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写成。

2222、、、、《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第一

个层次,从一般社会意义来分析和理解,这部小说通过捕鲸船出航捕鲸的故事,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艰苦的生活,也歌

颂了他们的高贵品德;第二个层次,是其特殊的宗教意义,这与麦尔维尔接受的

加尔文教观念有关,在其小说中,白鲸象征着“恶”与“原罪”,而捕鲸船的远

航则象征着人生的漫漫旅途;第三个层次,是其复杂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白

鲸“莫比·狄克”和船长亚哈这两个形象身上,小说的永久的魅力以及它那超越

时空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这里。

3333、、、、《白鲸》的艺术特征:广泛地使用了各种象征手法;对大自然的卓越描写;

大量引证和议论的巧妙运用。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雨果雨果雨果雨果

(一)、生平和创作

出生及童年、少年时期:受母亲保王党思想的影响。对夏多布里昂的崇拜。

20 至 30 年代:第二文社成员;1827 年,转向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发表浪

漫主义宣言书《〈克伦威尔〉序言》;1830 年《欧那尼》上演,浪漫派的胜利

的确立;1831 年完成浪漫派文学的典范之作《巴黎圣母院》。

30 至 40 年代:主要从事诗歌和戏剧创作。诗歌中的东方色彩、家庭和个人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生活以及自然题材。其戏剧确立其浪漫派戏剧开创者的地位。

40 至 50 年代初: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入选法兰西学士院、贵族院议员、

为被压迫者大声疾呼的自由派人道主义者。路易-拿破仑政变后逃亡。

19 年流亡生涯: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表达政治上的愤恨。《静

观集》(1856)对生其生涯进行总结和回顾,是其抒情诗高峰。史诗《历代传奇》

(1859、1877、1883),表达其对历史发展的乐观信念。小说《悲惨世界》(1862)、

《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

晚年创作:诗集《凶年集》(1872)不仅反映了雨果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深

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还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小说《九三年》(1874),一部哲

理性的历史小说,反映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风云变换的风貌。

对雨果作为浪漫派大诗人和最杰出的小说家的总体评价。

(二)、《悲惨世界》

1111、、、、构思及写作经过:

从 20 年代末开始,雨果便对社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他被死刑所困扰,参

观了一些监狱和苦役场,写出了互有关联的小说:《死囚末日记》、《克洛德·洛》。

这两篇小说反映雨果对犯罪问题与社会状况之间关系的思索。1828 年获悉关于

皮埃尔·莫兰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便是《悲惨世界》的原型。30 年代不断积

累工人艰辛劳动的材料。1841 写下预示《悲惨世界》四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梗概。

此后的写作断断续续,是雨果小说耗时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说。

2222、、、、写作主旨:

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并揭示造成

这个悲惨世界的原因,即“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以冉阿让、芳汀、

柯赛特这三个人物的遭遇说明),并探索在悲惨世界中的出路,即以仁爱精神去

抗恶(以米里哀主教的作为说明),除此而外,还需要实现共和(以对 1832 年

6 月 5 日起义中英雄群像的塑造说明)。

3333、、、、艺术特色: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艺术上有很大变化。前者纯

粹是浪漫主义的,而在《悲惨世界》中,现实主义占很大比例,是一部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作者以史诗的雄浑笔力、鲜明色彩和抒情气氛描绘了

19 世纪初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绚丽画面。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34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111、、、、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而社会政治经济

结构形态的剧变,则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

现实主义思潮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此外,自然科学和哲学从

另一角度也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2222、、、、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首先,现实主义文学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特定时

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

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

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

途的深切关怀。

3333、、、、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首先,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性格;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第四,现实主义文学以

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和繁荣。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 19 世纪 30 年代,但直到 50 年代初,“现实主义”这

个名词才在欧洲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

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 世纪 30 年代到 60 年代为前期,其中

心在法英等国;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111、、、、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策源地。

30、40 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

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

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梅里美(1907-1870)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以中

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作为《高龙巴》(1840)和《嘉尔曼》(1845)。

从五十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冷峻客观的风格,

其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福楼拜。

小仲马(1824-1895)和都德(1840-1897)也是值得关注的作家。

2222、、、、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因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

厚。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于 30 年代产生,到 40、50 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阶段产

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即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

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英国逐步进入垄断阶段。英国后期

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其中后两位属 20

世纪作家。

3333、、、、德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国家。

德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以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和诸侯割据为主,同时也批判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弊病。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实现了统一,资本主义发

展迅速,现实主义才得以走向繁荣。海涅是主要代表。格奥尔格·毕希纳

(1813-1837)也是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戏剧为主,被认为

是 20 世纪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

4444、、、、北欧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在西欧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 40、50 年代。

丹麦的安徒生(1805-1875)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19 世纪后期丹麦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1842-1877)的名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研究 19 世纪前期法、德、英诸国文

学的流向和内因,其理论推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挪威的易卜生是北欧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比昂松(1832-1910)也

值得关注。

5555、、、、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 19 世纪 30 年代,50、60 年代不断发展,70、80

年代达到顶盛,20 世纪逐渐衰落。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

倾向。此外,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得到了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

有力支持,文学理论与创作相得益彰。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开“多余人”形象和“小人物”形象

描写的先河。

莱蒙托夫(1814-1841)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篇

小说《当代英雄》(1840)为其代表作,主人公毕巧林是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40 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形成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

50、60 年代俄现文学大踏步向前,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作家:冈察洛夫

(812-1819)和他的《奥勃洛摩夫》、屠格涅夫和他的《父与子》、车尔尼雪夫

斯基(1828-1889)和他的《怎么办》等。70、80 年代,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达到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鼎盛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最为重要的作家。

6666、、、、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在 19 世纪 80 年代才真正形成,往往从民主理想出发批

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理想,具有较

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50 年代的废奴文学已蕴含现实主义文学因素,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

屋》是重要代表作。

60 年代末,美国西部边疆出现了通俗易懂的“乡土小说”。马克·吐温是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吸收乡土文学中的某些表现手法,为美国民族

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亨利·詹姆斯开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开辟了小说艺术表现的新途

径。

欧·亨利是美国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

杰克·伦敦是 19 世纪后期美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情节紧凑而富

于变化,思想上的矛盾则耐人寻味。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司汤达司汤达司汤达司汤达

(一)、 生平和创作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昂利·贝尔。生于法国东部一有产者家

庭。早年丧母,由思想自由、拥护共和的外祖父监护长大,幼年时即阅读了大量

藏书。中学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对唯物主义思想颇感兴趣,数学成绩优异。

中学毕业后不期然卷入革命洪流,1800 年随拿破仑大军进入米兰,意大利

人民的热情和辉煌的文化遗产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1801 年辞去军职,闲居

巴黎,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1806-1814,再次跟随拿破仑大军转战欧陆,戎马倥偬中任不忘文学创作,

曾宣称其职业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力求掌握“认识人类心灵的伟大艺术”。

1814 年,拿破仑帝国颠覆,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从此长期乔居米兰。1817 年,

发表《意大利绘画史》,稍后,用“司汤达”笔名发表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

佛罗伦萨》。1821 年,意各地革命失败,司汤达被驱逐出境,回到巴黎,直至

1830 年“七月革命”,无固定职业。陆续发表《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

小说《阿芒斯》(1827)和《瓦尼娜·瓦尼尼》(1829),以及散文《罗马散步》

(1829)。

代表作《红与黑》于 1829 年动笔,1830 年脱稿。1830 年被任命为驻意外

交官,奥当局不予认可。1831 年改任他处法国领事,担任此职直至去世。

1831-1842 年是其重要的创作时期。1834 年开始创作《吕西安·娄凡》(即《红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与白》,未完成,后于 1901 年出版)。他写了一组中短篇小说,后收入《意大

利遗事》(1855)。1838 年,用口述方式写作了另一部杰作《巴马修道院》。

司氏最后十年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生活环境恶劣。1842、3、23 突然中风去世。

(二)、《红与黑》

1111、、、、《红与黑》的素材及加工。其故事来源于两起真实的情杀案,司汤达把这两

件事合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融合进去,写成小说。

2222、、、、《红与黑》的梗概(略)。

3333、、、、《红与黑》小说名的象征含义:

从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于连的生活道路、作品的“预言性”场景三个方面

予以说明。

4444、、、、《红与黑》的思想意义:

全面展现了 19 世纪初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

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出色地描绘了王政

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

5555、、、、《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对性格复杂的主人公于连及其他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在形

式上从传统封闭结构型小说向现代开放结构型小说的过渡;出色的心理描写。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巴尔扎克

(一)、生平和创作

巴尔扎克(1799-1850)出生于一个工商业相当发达的城市图尔。1814 年,

全家迁往巴黎,巴尔扎克在几所私立寄宿学校完成中学学业。毕业后根据家庭安

排进入大学法科,并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但他无意于从事法

律,而醉心于文学创作。他设法旁听了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1819 年,父亲退职后他宣布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愿望,家里给了他两年

时间以证明有无文学才能。但他用了整整十年才走完了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他

在巴黎贫民区的阁楼上艰苦写作。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诗体悲剧,完全失败。接着

写了十多部神怪小说。因经济拮据,一度放弃文学写作,从事出版和印刷业,均

告失败,并债台高筑。

1828 年重新回到文学事业上来。《最后一个舒昂党人》的问世为他奠定了

文坛上的地位,接着发表的《婚姻生理学》也引起广泛注意,而到 1831 年,其

新著《驴皮记》出版后,他已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从 1829-1848 年,是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时期,也是其文学事业

的全盛时期。他用超人的才智和精力,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共创作小说 9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部,平均每年产出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工作 10 小时以上,常常连续

工作 18 小时。长期过度劳累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1850 年他从国外归来后一

病不起,于 8月 18 日去世,临终时雨果在场。

(二)、《高老头》

1、《高老头》之梗概(略)

2、《高老头》的思想意义:

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从不同角度写出

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

实;反映了巴尔扎克对现实的深刻了解。

3、《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A 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伏脱冷、拉斯蒂涅、高老头等)、

B 高超的情节结构(用四条线索的穿插来组织情节,全书跌宕起伏,一气呵

成,十分紧凑)。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福楼拜福楼拜福楼拜福楼拜

(一)、生平和创作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是 19 世纪法国中期重要作家,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对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821、12、21,福楼拜出生于鲁昂一医生家庭。中学时喜读浪漫派作品。

后到巴黎攻读法律,因犯病不得不中途辍学,自此定居在鲁昂效区的克罗瓦塞府

中,直至去世。福楼拜早年的写作有痕迹明显的浪漫派色彩。

1849 年,他遵医嘱去近东旅行,再从意大利返回法国。回国后开始创作《包

法利夫人》。1856 年 4 月,该书问世,引起轩然大波,被法院判以有伤风气、

侮辱宗教和公共道德罪。福楼拜十分泄气,转向古代题材的写作,于 1862 年完

成被人称为珠光宝气的《萨朗波》。第三部小说《情感教育》重以当代生活为题

材,于 1869 年出版。随后修改旧稿《圣安东的诱惑》,于 1874 年出版。晚年与

乔治·桑在创作观念上有激烈论争。1877 年发表短篇小说集《三故事》。1880

年 5 月 8 日卒死于脑溢血。留下遗著《布瓦尔与佩居谢》。

(二)、《包法利夫人》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爱玛的悲剧是对平庸得令人窒息的现实的深刻揭露。这种平庸恶浊的社会风

气产生了包法利这样的人物以及其他一系列卑劣的角色,而爱玛则是这种风气中

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2222、、、、 艺术特征:

日常性对戏剧性的突破;典型塑造上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非性格特点的刻

画;对唯美的追求,遣词造句的大师;叙述角度的变化和小说结构的创新。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狄更斯狄更斯狄更斯狄更斯

(一)、生平和创作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 19 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1812 年 2

月 7 日,狄更斯生于朴茨茅斯的波特西地区。其父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好客,

以至入不敷出。狄更斯从小能说会唱,常被其父带到酒店表演节目。10 岁时,

全家迁入负债人监狱,狄更斯 11 岁起便承担了繁重的家务。

他只上过几年学校,主要靠自学和深入生活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16

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熟悉议会政治中的种种

弊端。24 岁时与报社出版人的女儿结婚,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别,给他的创

作,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带来了不幸。他在采访之余开始文学创作。

他一生刻苦写作,在他从事创作的 34 年中,写了 14 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

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和戏剧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

变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 年 6 月 9 日在写作小说《艾德温·德鲁

德之谜》时去世。

(二)、《双城记》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狄更斯深切地感受到当

时英国社会矛盾的尖锐、贫富的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的愤懑与不满,觉

得情况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有些类似。他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革

命,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出《双城记》,向英国统治者提出警告,要求缓

和社会矛盾。小说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

但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宣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

这样,道德不仅是小说思想内容的基本方面,也是小说描写、评价人物、事件的

出发点。

3333、、、、 艺术特色:

A 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它们各自独立,同

时又相互联系、交叉、渗透,跌宕起伏,而又严谨有序;

B 小说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读者不仅感到

作者的描写真实,而且可以感到一股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C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

D 此外,对许多群众场面的描写,对顺序、插叙、倒叙等叙述方法的灵活运

用,都非常出色。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艾米莉艾米莉艾米莉艾米莉····勃朗特勃朗特勃朗特勃朗特

(一)、生平和创作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勃朗特三姐妹最重要的小说家。她出生于

英国北部约克郡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幼年丧母。6岁时和其他姐妹一起被送往

寄宿学校读书,因学校流行斑疹伤寒,故中止学习回到家中,从此与在家过着与

父兄、姐妹相依为命的生活。为排遣孤寂,艾米莉常与兄长、姐妹们一起读书、

写作诗歌和杜撰传奇故事自娱。这些活动极大地发掘了艾米莉的文学天才。她性

格孤僻,常常独自一人在约克郡的荒野沼泽地中漫游,粗犷严酷的大自然刺激了

她的想象,促使她虚构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世界。

1848 年,《呼啸山庄》问世,因完全有悖于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正统规范,

受到评论界严厉贬抑。这使得性格内向的艾米莉陷入更深的沉默,终于在 1848

年 12 月郁郁去世。

(二)、《呼啸山庄》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作品揭露了 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金钱关系和门第观念对善良人性的

摧残和扭曲,以及造成的各种悲剧,表现了渴求爱情、友谊和知识的人在资本主

义世界中的孤独和道德毁灭。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

林都是维多利亚时代冷酷无情的等级制度的牺牲品。

3333、、、、 艺术特色:

首先,作品体现出女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还恰当地表现了超自然的神秘

力量,但都紧紧围绕主题,并不使读者感到不自然;

其次,作品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在其同时代人看来,这种结构看似

乱七八糟,但实际上预示了享利·詹姆斯和约瑟夫·康拉德等后来的

小说家的创作方法;

再次,作品中,自然与人物个性形成了惊人的和谐,悲剧就从这种和谐的被

破坏开始,并在这一和谐重新恢复后开始,这一过程中,小说中的环

境描写具有高度的诗意和象征意义,成为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的

重要手段;

最后,小说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人物语言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特征。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 哈代哈代哈代哈代

(一)、生平和创作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最后一位作家”,也是“现

代派的先驱”。1840 年,哈代生于英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尔切斯特县一石匠家庭。

他在家乡小学读书,16 岁时跟随一位建筑师作学徒。

22 岁时,在伦敦担任一名建筑师的助手,同时写作诗歌和散文,并花大量

时间研究绘画。也就是这个时期,在思想上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因为在伦敦始

终感到不得其所,于 1867 年又回到家乡,并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后经修改,以

《非常手段》为名于 1871 年发表,轰动一时。由于被认有伤风化,小说遭到恶

意攻击,1872 年他写了浪漫主义的喜剧《绿萌下》予以还击。

这时哈代正在追求一位叫埃玛的女子,她就是哈代第二部小说《一双蓝眼睛》

中女主人公埃尔弗兰德的原型。大约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受斯蒂芬爵士之邀为杂

志撰写长篇连载,于是他最成功的小说之一《远离尘嚣》于 1874 年问世。该小

说单行本的问世使他成为名作家。

此后他放弃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埃玛结了婚,在伦敦定居下来专事写作。新

环境下写作的失败,促使他回到多塞特郡去创作《还乡》。这是其四部悲剧小说

的第一部,另外三部是:《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

和《无名的裘德》(1896)。1883 年,他携同妻子最终离开伦敦,回到多尔切

斯特,长寿的他后半生很少离开此地。1910 年,他获得荣誉勋章。死后,他的

骨灰被安葬在西敏寺。

(二)、《德伯家的苔丝》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作品在资本主义发展给英国偏远家村个体小农经济带来深重灾难的背景下,

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农村姑娘短暂而悲惨的一生。通过小说中的描写,可以看到,

此时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侵袭到农村,资本主义经营

方式已在农村开始出现,而这必然带来人们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变化。

3333、、、、人物分析: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哈代饱含深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纯洁、善良、美丽、坚

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

然而,苔丝毕竟生活在资本主义已经侵入到英国农村的时期,其身上便不可

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哈代揭示了这一形象及悲剧原因的全部复杂性。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悲剧首

先是时代造成的,其次和她性格的弱点分不开,此外还有神秘莫测的命运作祟的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因素,因而,苔丝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同时也是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4444、、、、 艺术特色:

这不仅体现在哈代对时代氛围的高超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悲剧观念的拓展

以及“圆形人物”的杰出塑造上,同时,这部小说也在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

结构安排上,体现了哈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

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 普希金普希金普希金普希金

(一)、生平和创作

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文学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诗人。他于 1799

年 5 月 26 日出生于莫斯科一贵族家庭。儿时家中时常高朋满座,当时不少著名

作家均是其家座上客。

1811 年,普希金入皇村学校学习,1817 年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他一方面

继续创作诗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文学社团,并与未来十二月党人中的

一些人密切交往。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以自由为主题的诗作。因写讽刺诗

和政治抒情诗触怒沙皇,被流放至南方。

在流放的四年间,普希金写作了大量的抒情诗,还创作了多部长诗,《茨冈》

即其中之一。1824 年普希金又被遣送到其父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流放,在此

度过两年时光。这期间他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四、五、

六章,还创作了一部历史剧。

1825 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普希金一度心灰意冷,有半年之久没有提

笔。之后,新沙皇想利用他为其服务,召他回到莫斯科,恢复了诗人的自由。1828

年,结识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冈察洛娃,第二年求婚遭拒,1830 年再次求婚终得

应允,并获得父亲所赠波尔金诺的领地和农奴。这年秋天,他去波尔金诺办过户

手续,正遇该地区霍乱流行,不得在在此居住达三个月之久。但在这三个月的时

间里,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包括五个短篇的《别尔金小说集》、四

个小悲剧、一首长诗、一部历史小说、30 多首抒情诗和一些评论性文章。史称

“波尔金诺的秋天”。

普希金婚后定居彼德堡,但常处于一种沉重和悒郁的生活之中。1833 年他

再到波尔金诺小住一月,创作了长诗《青铜骑士》和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6

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其创办的杂志《现代人》也得以出版。

普希金最后的几年在极度痛苦中度过。1837 年 1 月 27 日在和法国流亡军官丹特

士的决斗中受重伤,1月 29 日逝世,时年仅 38 岁。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

1111、、、、小说梗概(略)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2222、、、、思想意义: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再现了 19 世纪 20 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通

过对奥涅金这样的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遇

失败的贵族青年典型及其周围人物的命运的描写,深刻地触及了此一时期俄罗斯

深层的社会心理及严峻的社会问题。

3333、、、、 艺术特色:

最显著的特色是其抒情性,即作品中始终贯穿着诗人自己的形象,贯穿着“作

者的声音”,大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抒情插笔”,扩大了作品的容量,深化了

作品的内涵,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再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典型性格的塑造上、环境和场景的描写上

都达到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水平;

在语言上,把诗的精炼、含蓄和散文的流畅、朴素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从

而创造出典范的俄罗斯语言;

此外,在格律和韵律方面也有独具特色,创造了既铿锵有力又缠绵悠长的“奥

涅金诗节”。

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 果戈理果戈理果戈理果戈理

(一)、生平和创作

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出生于乌克兰一地主家

庭。中学毕业后赴彼得堡,先后在几个政府机关里供职,过着清贫的小职员生活。

1831 年,结识普希金。

1831-1832 年,发表具有浪漫色彩的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一举成名。

1834 年秋开始,在圣彼得堡大学任世界史副教授,次年离职,从此专事写作。

同年发表的《米尔哥罗德》和《小品集》表明其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已经形成。

1835-1842 年,发表了五篇根据自己在彼得堡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写成的《彼

得堡故事集》,著名的《狂人日记》和《外套》即包含其中。1836 年,创作讽

刺喜剧《钦差大臣》。此剧遭到贵族社会和官僚阶层的攻击,果氏深感痛心,遂

于同年 6月出国,此后长期侨居国外。

在国外写作的《死魂灵》第一部于 1842 年 5 月出版。但在创作第二部时,

思想上接近复古的斯拉夫派,转向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迷信宗教,维护宗法

制度。《与友人书简选》的出版令别林斯其极其痛心,写出了著名的《致果戈理

的一封信》。1848 年果氏回国定居莫斯科,1852 年 3 月 4 日因病去世。死前烧

毁了《死魂灵》第二部的手稿。

(二)、《死魂灵》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死魂灵》与一般小说不同,作品从经济关系、政治交易的角度去透视社会

面貌。小说围绕简单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将 19 世纪 30 至 40 年代俄国城乡社会

联接下来,把一个个地主串连起来,构成了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俄国上流社会的

全景图。全景图上的中心人物是乞乞科夫,其形象生动地提示了俄国封建社会土

壤里萌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同时也高度概括了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世

界中“乞乞科夫们”到处钻营的规律。

3333、、、、 艺术特色::::

小说不借故事情节的发展取胜,而以人物刻画见长,用写实手法,调动多种

艺术手段,刻画地主群丑,使之各具个性特点,成为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

说明它由情节小说发展为性格小说,标志着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成熟;

此外,在逼真描绘的同时,小说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抒情插笔比比皆是,它

不仅限于人物和事件,对作家使命的思考,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对祖国前途的展

望等,均融化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十节第十节第十节第十节 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屠格涅夫

(一)、生平和创作

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奥勒尔省一贵族家庭。他曾先后

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参加过进步组织,并开始创作诗歌。1838

年去柏林大学留学,后在欧洲大陆各国游历。

1843 年结识别林斯基,终生尊其为师。从 1847 年起,经常在《现代人》和

《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创作于 1847

至 1852 年,曾被赫尔岑称为“用诗写成的对农奴制的控诉书”。1852 年因发表

悼念果戈理的文章遭逮捕和流放。在农奴制改革前夕,因其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

见解而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发生分歧。

他长期侨居国外,但经常回国作短暂停留。1882 年,因病逝于巴黎,遗体

运回祖国,安葬在彼得堡的一家公墓里。屠格涅夫的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从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先后写成六部长篇小说,从《罗亭》(1856)到《处女地》

(1877),反映了他对俄国命运及出路的殚精竭虑的思考。

(二)、长篇小说

1111、、、、思想意义:

《罗亭》和《贵族之家》反映了四十年代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探

索,是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继续;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俄国社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会发生急剧变化,作者感受到时代要求,立即从描写“多余人”转向反映“新人”,

这就是《前夜》和《父与子》的主题。《烟》反映了作者与《现代人》杂志决裂

后思想上的迷惘。《处女地》则表达了他对七十年代的民粹派运动的思考。

2222、、、、艺术特色:

其一是小说的抒情性,每一部长篇小说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而精确的写实,又

弥漫着浓郁的诗的氛围,其现实主义是“诗意的现实主义”;

其二是独特的心理刻画,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瞬间变化,其手法既不同于托

尔斯泰的“心理分析”,又异于陀氏的“心理挖掘”;

其三是简洁,情节虽经精心设计但并不复杂,而且发展迅速,通常都在几周

或几个月内完成,为俄罗斯和欧洲小说的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以“中

篇”的篇幅承载着一般长篇的分量。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一一一)、)、)、)、 生平和创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 19 世纪下半叶最富天才、最有个性,

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他于 1821 年 11 月 11 日生于莫斯科。父母均是虔诚

的基督教徒。他在莫斯科一家私立寄宿学校完成中学学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

学校学习,期间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

1843 年获准尉军衔,即被派往彼得堡工程兵团工程局绘图处任职,由于志

在文学,供职一年即退职,专事文学创作。1846 年,陀氏发表《穷人》,小说

以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主人公心理的细腻刻画而引人注目。继穷人之后,

陀氏在四十年代还写了《女房东》、《白夜》等小说,这些作品继续表现出心理

刻画上的卓越才能。

因在一次集会上宣读别林斯基的《给果戈理的一封信》,得罪当局,与其他

三十多位成员一起被捕并判死刑,后意外改判至西伯利亚服苦役。近十年的流放

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其思想体现于 1861 发表的《死屋手记》里。陀

氏于六十年代重返文坛,其时正值农奴制度改革前夕,他和哥哥一起先后创办《时

间》和《时代》杂志,宣扬他们的观点。曾两次到西欧治病和访问,密切关注俄

国和西欧的各种思潮,形成其独特的世界观,创作了大量重要作品,如《被欺凌

的与被侮辱的》、《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

玛佐夫兄弟》。

陀氏一生经历不凡,长期受政府迫害以及贫穷、疾病的折磨,家庭生活也不

顺利,直至前妻病逝,1865 年与一位速记员结婚后才得到家庭幸福,并逐渐还

清债务。1881 年 1 月 28 日,陀氏病逝于彼得堡。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二)、《罪与罚》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小说以惊险、凶杀等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把赤贫、奴役、酗酒、犯罪等现

实生活图景和对于犯罪心理、社会思潮、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映出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社会在资本主义冲击下所发生的动荡和变化。同时

也体现了作者世界观转折后存在的尖锐矛盾。

小说第一部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斗争,剖视了他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然

后以可怕的杀人场景结束。其余五部则用以详细描写惩罚罪犯的过程,如此,小

说的重点在于“罚”。

作者对“罚”也赋予双重的含义,即肉体上的罚和精神上的罚,其中又侧重

于后者。此一处理为引入索尼亚的基督教精神带来契机,而主人公走向新生的精

神历程,则表达了作者的反抗暴力革命而带之以宗教救世的思想。

3333、、、、艺术特色:

以凶杀案的情节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其进展跌宕起伏,往往出人意料,至

于陀氏何以喜用这一手法,巴赫金有过精辟的论述;“精神苦刑”似的心理刻划,

把人物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层层剖析他们的灵魂,醉心于描写病

态心理,强调直觉主义,而被现代派作家奉为鼻祖。

第十二节第十二节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列夫列夫列夫列夫····托尔托尔托尔托尔斯泰斯泰斯泰斯泰

(一)、生平和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 19 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829 年 9 月 9 日,托尔斯泰生于莫斯科以南的图

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贵族家庭。父母早亡,由两个姑母

先后监护长大。自幼接受贵族教育。

1844 年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次年转法律系,1847 年退学,回到故乡亚斯纳

亚·波利亚纳,此后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回到庄园后,企图改善农民生活,

但不得农民信任而终止。1851 至 1856 年在军队服役。期间开始创作,在《现代

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成为知名作

家。

1856 年,托氏还发表了一个中篇《一个地主的早晨》,根据自己在庄园里

试行“农事改革”的亲身体验写成。1857 年,到法、意、瑞、德等国游历,扩

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但其经历和见闻却使他对资本主义文明深恶痛绝,越

来越趋向于内心精神的道路。此时俄国正面临历史的大转折,农奴制问题成为社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会各派纠缠的中心。托氏本人思想十分矛盾。

由于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躲避于哲学、艺术,但很快失望。长兄恰值此时

去逝,思想上更加悲观,从 1859-1862 年间几乎停止创作,而醉心于农民子弟的

教育问题,并为此再到欧洲各国考察。反映这一时期思想的作品有《三死》、《家

庭幸福》等。1862 年,与索尼娅结婚。此时,俄国革命转入低潮,托氏本人也

过上了俭朴、宁静的生活。

18632 年起,由于生活安定,停止办学和发行杂志,埋头创作,在六、七十

年代,接连写出两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七、八十

年代之交,托氏世界观发生急变,完全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从此,托氏厌

弃自己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摒弃奢侈,持斋吃素。《复活》乃是这

种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

晚年的托氏因身体力行“平民化”的生活,和夫人发生冲突,家庭关系紧张,

最后于 1910 年 11 月 10 日离家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 日在一火车站病逝。遵

其遗嘱,遗体安葬于波利亚纳的森林中。

(二)、《安娜·卡列尼娜》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这部小说关心的是家庭题材,但家庭的冲突是与时代的矛盾、社会生活的激

流密切联系的,主人公的生活历史被纳入到时代的框架之内,单个人物及其愿望、

渴求、欢乐和痛苦,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激流的一部分。

小说以史诗性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

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重新安排”的时代特点。

小说的悲剧氛围、死亡意识、焦灼不安的人物心态,正是人物同有损人的尊严的

环境发生激烈冲突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安娜的悲剧正是其性格与社会环境产

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3333、、、、艺术特色:

首先,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

的主要特点;

第二,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

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四,结构独特,两条线索看似平行发展,没有内在联系,实则巧妙地联

结在一起,表现出作者谋篇布局上的缜密与严谨。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十三节第十三节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契诃夫契诃夫契诃夫契诃夫

(一)、生平和小说创作

安东·契诃夫(1860-1904)是 19 世纪末叶最为重要的俄国小说家和戏剧家。

1860 年 1 月 29 日出生于俄国南方小城塔甘罗格。在困苦屈辱中度过了他的少年

时代。中学毕业后考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从此开始其文学创作生涯。

其早期创作简洁而幽默,如《一个文官之死》、《变色龙》等。契诃夫从

1880 年到 1886 年间发表的作品都不署真名,而用笔名“安东沙·契洪特”,故

后来的文学史家称其早期创作为“安东沙·契洪特时期”。

进入 80 年代中期,契诃夫对俄国病态社会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小说基调出

现了向抒情的忧伤倾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可从《猎人》、《哀伤》等小说看

出。此一时期重要的小说有《苦难》、《万卡》、《草原》等。1890 年是契诃

夫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库页岛之行带来的收获是著名的《第六病室》。

契诃夫善于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也善于把社会问题通过道德的审视而人性

化。在《跳来跳去的女人》、《黑衣僧》中又一次提出了人的平等与人的尊严的

问题。这种平等待人的立场也帮助他在 90 年代的创作中提示出人和资本主义环

境的永恒冲突。

契诃夫关注在庸俗的生活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三姐妹》、《姚内奇》、

《醋栗》、《套中人》等即属其中的重要作品。就在契诃夫的创作进入颠峰状态

的时候,他的健康却大大恶化。进入 20 世纪的契诃夫还写出了《主教》、《新

娘》。其最后一部力作则是剧本《樱桃园》。

(二)、戏剧创作和《樱桃园》

1111、、、、戏剧创作概况:

契诃夫的小说得到一致公认,但对其戏剧创作,却大有异议。当年的托尔斯

泰就不认可他的剧作。他作为戏剧家的世界性地位,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才开始

得到承认的。

此后,越来越多的戏剧专家认识到,契诃夫的戏剧是 20 世纪现代戏剧的开

端。契诃夫戏剧不同于欧洲传统戏剧的特点在于,其戏剧动作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在的心灵里,在生活常态的潜流里。尤其在他的后期剧作中,他扬弃了对于戏剧

人物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判断,因而,他的戏剧人物很难用传统戏剧

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来区分。

由此,导引出契诃夫戏剧的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创新特征——在戏剧冲突的

构建上,以“人与环境的冲突”取代传统的“人与人的冲突”的戏剧冲突模式。

2222、、、、《樱桃园》是契诃夫的最后一部剧作,也可以说是他呕心沥血的绝笔。无论

从思想探索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探索的角度,都带有总结性的意义。其戏剧散文化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的努力,以及其浓郁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均在此剧中展露无遗。在今天,当新的

物质文明正以更文明的方式吞食乃至吞食着旧的精神家园时,这个剧本的文化精

神含义越发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它成了当今世界各大导演竞

相排演的一个著名剧目。

第十四节第十四节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马克马克马克马克····吐温吐温吐温吐温

(一)生平和创作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

的作家之一。原名萨缪尔·克莱门斯。11 岁丧父,13 岁辍学,后来当过排字工、

报童、领航员、舵手。1861 年去西部寻矿,作过股票生意,淘过金,渴望致富,

但均不成功。其间开始为当地报纸写趣闻轶事。

1864 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的跳跬》,使他闻名全国。随后写出

一系列有影响的幽默讽刺作品。70 年代以后,马克·吐温连续写出《镀金时代》

(与人合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在亚瑟王朝廷里的

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

。1894 年,马克·吐温的出版公司破产,负债累累,遂去欧洲讲演同时出

版《傻瓜威尔逊》、《赤道旅行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5年后回国,

继续发表政论性演讲和文章。马克·吐温的创作表现出杰出的幽默、讽刺的特点,

对 19 世纪后半期和本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对美国社会

腐败、民主虚伪和种族压迫的揭发讽刺,对资产阶级各色人等的否定,在当时极

为繁荣的幽默文学中独领风骚。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小说的中心人物哈克曾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出现过,但在这部小说中

他已经不是一个追求冒险的汤姆式的顽童了,而是一个有头脑、质朴、有正义感

而又勇敢的少年。

他不仅渴望自由,而且还积极帮助吉姆获得自由,是一个具有民主精神的美

国下层人民的典型。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也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吉姆这个

精神高尚的黑人形象,反映出他的反种族歧视的进步倾向。

此外,对密西西比河“河上”与“岸上”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那种不

分肤色、不分种族、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3333、、、、 艺术特色:

首先,作者把现实主义的精细镂刻与浪漫主义的热烈抒情结合在一起,把人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幽默风趣的夸张融为一体。

其次,小说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被认为是小

说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

此外,小说中所使用的美国南方方言、黑人俚语,被称为是“英语的新发现”,

流畅、准确、口语化的语体,对美国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十五节第十五节第十五节第十五节 易卜生易卜生易卜生易卜生

(一)、生平和创作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伟大戏剧家。生于

商人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破产去药店当学徒。1850 年到首都协助当时的工人运

动领导人作宣传工作,并在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创作。

早期创作的历史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多取材于古代挪威的英雄传说和历

史,对当时民族独立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剧本有《厄斯特罗的英格夫

人》、《凯觎王位的人》等。1866 年至 1867 年,居住意大利期间完成哲理诗剧

《布朗德》和《培尔·金特》,反映现实问题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特征。

从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他创作了一系“社会问题”剧:作品内容涉及资

本主义社会政治、宗教、道德、法律、家庭、妇女、教育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

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人们熟悉的社会和家庭事件,笔锋犀利,充满强烈的社会批

判精神,代表作包括《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等。

80 年代中期以后,剧作转向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剖析,象征意味增强,

悲观主义与神秘色彩浓厚。此时剧作有《野鸭》、《海上夫人》等。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的贡献在于:正当欧洲戏剧

处于衰落时期,他发扬了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使戏剧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提出了

生活中许多迫切问题,并给戏剧艺术带来了很多革新与创造。

(二)、《玩偶之家》

1111、、、、剧情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易卜生探讨和揭示了以下了几处问题:

第一,在资产阶级家庭中,妇女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第二,对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揭露。

第三,妇女的出路问题。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易卜生并未给予回答,但在那样的时代提出这样的问题

就已经很了不起。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3333、、、、 艺术特色:

娜拉与海尔茂争论的最后一个场面,是全剧的高潮。在这一场面里,不仅使

娜拉与海尔茂的冲突鲜明集中,达到了最紧张的地步,而且易卜生戏剧中“讨论”

的艺术特色也极为出色。

在这一幕里,“讨论”的问题紧紧围绕着娜拉的命运展开。作家通过娜拉与

海尔茂之间的语言交锋,从家庭到社会、从政治到宗教到个人责任,层层深入地

探讨了当时的妇女问题。

这一方法,既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也是剧作家借娜拉之

口宣传其“妇女解放宣言”的讲台。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10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1111、、、、理论基础: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

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批评家泰纳接受了这种观点,提出了“种

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其《艺术哲学》是这种观点的研究成果。此外,

自然主义还受到遗传学和实验医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仍以实证主义为其根

基。

2222、、、、思想特点:

第一,它继承 19 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观点,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

的首要条件。

第二,接受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第三,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从生理角度去表现人,特

别是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人促使人行动的原因。

3333、、、、艺术特点:

第一,力图事无巨细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

和照相式的印象。

第二,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

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

第三,开始淡化情节,不支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

目”去反映现实。

4444、、、、发展状况: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产生于法国,影响到德国、英国,在意大利、俄国、美国和日本也有较大影

响。

(二)、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1111、、、、理论基础:

康德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康德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他

对美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2222、、、、思想艺术特点:

第一,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

钱的纯粹的自由活动。

第二,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在心的领域瞬间存在可以达到永恒,狭小的

空间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因此,艺术高于生命,高于帝王,高于神祗,

高于一切,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第三,主张艺术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现实社会充满市侩气,没有

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

模仿艺术。

3333、、、、发展状况:

唯美主义从最初的准备到发展为完善形态,历经了席勒、布莱克、戈蒂埃、

罗斯金、佩特、爱伦坡、王尔德等人。

(三)、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1111、、、、理论基础:

前期象征派的理论基础是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唯

心主义哲学认为,可以通过表面达到先验的现实。感觉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

人要力图通过不同的感觉材料,抓住连接精神与物质的秘密关系,这种关系给人

以了解世界的钥匙。

2222、、、、思想艺术特点:

第一,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在艺术上则是化丑为美,丑中见美。

第二,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在艺术上则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并

升华为哲理;它注意到语言的某种结合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运

用通感和象征手法。

第三,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画结合,在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在诗歌

形式上追求简炼精粹、工整优雅。第四,认为诗歌是神秘的,本应晦

涩难懂,读者要从表面形式中寻找本质的东西。

3333、、、、 发展状况::::

19 世纪中叶,波德莱尔提出“通感”论,随后为兰波所继承,他们把诗歌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看作思辩认识的工具,力图以语言象征去表达他们的发现,或者像魏尔仑那样,

以音乐性去加强表现力。

1886 年,诗人让·莫罗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

树起了象征主义的大旗。一批诗人团结在《象征主义者》等报刊周围。

1891 年,新闻记者于勒·于雷发表了关于象征主义的访问记,扩大了象征

派的影响。以马拉美为首的象征派终于形成了一股潮流。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左拉左拉左拉左拉

(一)、生平和创作

爱弥尔·左拉(1840-1902),自然主义文学的领袖。生于工程师家庭,父

亲早亡,因而他青少年时期过着穷困的生活。1862 年,进阿谢特出版社当打包

工人,后因诗作出色而被提升为广告部主任,同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在当时科学成就和文学思想的影响下,左拉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并成为自

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从 1868 年开始,他仿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系

列作品的方式,写“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取名《卢贡—

—马卡尔家族》。

到 1893 年,完成了这套包括 20 部长篇小说的巨著,历时 25 年之久。其中

重要的作品有《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等。1894

年,法国军方诬告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出卖国防机密。左拉仗义执言,并于 1898

年 1 月发表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揭露军方的阴谋,为此遭到迫害,流亡英

国。1899 年才回国。

(二)、《萌芽》

1111、、、、小说梗概:(略)

2222、、、、思想意义:

《萌芽》在文学上第一次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劳资双

方你死我活的斗争,正面地描写了产业工人的罢工,成功地再现了罢工的过程,

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社会现象,提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

左拉没有停留于对罢工斗争的单纯描写,而是深入地挖掘了罢工的根本原

因。他所写的这场罢工,是有了觉悟的工人的集体行动。

小说也没有用低沉的调子去表现罢工斗争的失败,而是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

乐观的情调,是一部悲壮的史诗。

3333、、、、艺术特色:

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浩大场面的描绘上。小说用整整一章来

写罢工的场面,罢工的人流在其中得到绘声绘色的再现。小说中的罢工人流具有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初期罢工的特点,缺乏精密的组织和策划,显得混乱、粗犷、雄浑、悲壮,在描

写这股巨大的人流奔走呼号时,作者有条不紊地穿插了经理们如何应对这场罢

工,整个过程写得有张有弛,显示出大手笔的高超技巧。

此外,对象征的运用,也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莫泊桑莫泊桑莫泊桑莫泊桑

(一)、生平和创作

吉·德·莫泊桑(1850-1893),法国以及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在诺曼底

的乡村度过了童年,从卢昂中学毕业后,1870 年到巴黎读法律。曾在福楼拜的

指导下从事文学习作。普法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对士兵的爱国主义热情深有

体验。战后复员,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供职。

1880 年,在和左拉的友谊交往中,写成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羊

脂球》,一举成名,从此步入创作生涯。10 年之中,写成中短篇小说 300 篇,

其中有名篇《米龙老爹》、《项链》等。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为主。作品的

题材广泛,逼真自然,以小见大,高度精炼,重在描绘人情世态,表现社会习俗,

不仅语言朴实简洁,而且在谋篇构思、细节刻画、尤其是精彩的结尾艺术等方面,

都显示出独到的才能,因而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他共完成长篇小说 7部,

主要有《一生》、《俊友》等。

(二)、中短篇小说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

职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 1870-1890 年间法国社会生活的状

况。

小说题材极为广泛,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A 描写普法战争的

B 反映资产阶级世俗生活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

C 描写下层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和反映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

D 小说内容多是描摹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中小资产阶级人物的琐事心

理,但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挖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

的本质。

E 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从小见大的艺术感受。

莫泊桑在描写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以及人物的心理、动作时,从不浓墨

重彩,而是采用极为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线条简练、色彩恬淡、

和谐宜人的生活风俗画面。

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构思非常精妙,别具一格。他常常三言两语就确定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了他的小说的背景,然后安置他的人物,只要强调一下外貌的某些特点,习惯的

手势,几句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方言,就足使主角栩栩如生。

然后展开故事情节,内容相当简单,可是过不了多久,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使情节很快走向结局,这结局往往是悲惨的,但作者仍然不动声色,保持叙事者

的冷静。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使他成为世界上至今屈指可数的短篇小说巨匠之

一。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波德莱尔

(一)、生平和创作

查理·波德莱尔(1821-1867),诗人,文艺评论家,现代派诗歌的鼻祖。

其父是一个工艺画家,曾参加 1789 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六岁时父亲去世,

继父与他感情不睦,一度使他神经失常;这不幸的遭遇影响了他的一生。

中学毕业后,他就从事文学活动,1845 至 1846 年先后出版了评论艺术的小

册子《1845 年的沙龙》和《1846 年的沙龙》。1848 年,在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

命时他同情工人阶级,参加街垒战,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日报《公共安全》。1848

年六月革命的失败和 1851 年路易·波拿巴的政变,使他的幻想破灭,丧失了对

社会进步的信心。

1852 年他翻译出版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选集,这部译作被西方文学界认

为是文学翻译的典范,而原著对译者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波氏一生穷愁潦倒,浪

迹江湖,晚年侨居比利时,由于酗酒和吸食鸦片,最后死在巴黎。主要创作有《散

文诗集》和诗集《恶之花》。

(二)、《恶之花》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恶之花》在法国诗歌史乃至世界诗歌史上都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11、、、、 在内容上,它第一次大规模地将城市生活引入诗歌,扩大了诗国的版图;另

外,谁也没有像波氏那样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到最阴暗的角落里去挖掘,因

而加深了诗的表现力。

2222、、、、 在艺术上,《恶之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明晰稳健,

音韵优美,格律谨严,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被后人发展为象征主义。

3333、、、、 波德莱尔是个典型的苦吟诗人,讲究字酌句斟。他的诗意幽深,形象生动,

寓意深远,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4444、、、、 他既能为表现精神的痛苦而写得低回宛转,一唱三叹;也能为抒发对理想和

光明的向往而写得轻捷明快,像蝉翼在阳光下振颤;他像画家,把诗写得富

有质感和立体感,还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细节的真实。他的诗风雄浑有力,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绝少缠绵悱恻、纤细柔媚之作。

5555、、、、 他开创了一代诗风,是法国象征派的先驱,现代派诗歌的鼻祖。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最有成就的国家之一。20 世纪的英国小说加

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代

表作家为:萧伯纳,劳伦斯,高尔斯华绥和毛姆,默多克和多丽丝·莱辛,以及

“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作家艾米斯和奥斯本。

(二)、在法国的发展

法国在 20 世纪涌现了不少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个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继承了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而又有所变化。小说创作十分繁荣,构成了

第二个黄金时代。它对社会的剖析从家庭着手,以家庭变迁去反映社会变化,同

时又将目光投向国际上的民族解放斗争和反法西斯斗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代

表作家为:法朗士、莫里亚克、纪德和杜拉斯。

(三)、在德语国家的发展

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现实主义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德语小说在 19

世纪还处于发展阶段,到了 20 世纪得到重大发展。它继承了德国文学重视哲理

的特点,并加强了批判精神,反法西斯的主题成为最强音。托马斯·曼的创作取

得了突破,而布莱希特则是最重要的戏剧家。其他代表作家为:茨威格,黑塞,

雷马克,格拉斯和穆齐尔。

(四)、在美国的发展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有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

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

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代表作家为:德莱塞,海明威,

辛克莱,刘易斯,斯坦贝克,菲兹杰拉德,休士,塞林格,贝娄和厄普代克。

(五)、在其它欧洲国家的发展

在东欧、南欧和北欧,也出现了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家。20 世纪上半叶的东

欧各国为民族独立而斗争,东欧文学也以此为内容,揭露黑暗现实,描写民族苦

难;二次大战以后则受到苏联文学的影响。南欧和北欧的文学以描写古老家族的

史诗性作品和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最为成功。代表作家为:哈谢克和米兰·昆德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拉。

(六)、在拉丁美洲的发展

在拉丁美洲,20 世纪上半叶迎来了文学发展的曙光,现实主义文学蓬勃发

展,这个潮流与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步进行,这一表现革命进程的文学深

深扎根于拉丁美洲的文化和生活传统之中。代表作家为:略萨和米斯特拉尔。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萧伯纳萧伯纳萧伯纳萧伯纳的生平的生平的生平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巴巴拉少校巴巴拉少校巴巴拉少校巴巴拉少校》》》》

(一)、萧伯纳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

萧伯纳 (乔治·伯纳德·萧,1856—1950)是英国 20 世纪杰出的剧作家。19

世纪 90 年代,萧伯纳正式开始剧本创作。1892 年他完成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

产》,以及后来的《华伦夫人的职业》(1893),《多情种子》(1892),它们共同

构成了萧伯纳的“不愉快的戏剧”。

进入 20 世纪,迎来了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全盛期。《人与超人》(1901—1902)

是哲理喜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是一出政治喜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萧伯纳和许多欧洲知识分子一样,对西方文明深感失望。

战后的 10 多个剧本都弥漫着这种失望情绪,如《伤心之家》。

这以后到 1950 年逝世,25 年里萧伯纳还陆续写出了 10 多个剧本,抨击西

方政治现实,他把这类剧本称为“政治狂想剧”,较突出的有《苹果车》(1928)。

2222、、、、创作综述

萧伯纳共写了 51 个剧本。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

容:

A 批判讽刺了英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

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

B 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C 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指向更根本的人类本性,揭

示人性的丑陋方面,讥嘲以浪漫情调看待人与人生的处世观点。

3333、、、、艺术特征

萧伯纳的戏剧创作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萧伯纳的剧中对白,善于运用机

敏的诙谐、尖酸而得体的俏皮话、翻旧出新的典故、信手拈来的借题

发挥。

第二,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作与情节。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这是指为求得喜剧效

果,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贯串行动等所作的有意倒错。

第三,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并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

回顾萧伯纳一生在戏剧艺术上的贡献,主要是把英国固有的风俗喜

剧,成功地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英国戏剧摆脱

了维多利亚时期浪漫情调的旧程式,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巴巴拉少校》分析

1111、、、、主题和人物

在萧伯纳的创作中,《巴巴拉少校》占有重要地位。三幕喜剧《巴巴拉少校》

完成于 1905 年。剧本为英国文学中常见的财产继承权题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

义社会中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及人们陷于金钱摆布的怪圈现象。

昂德舍富就是这一无所不在的金钱势力的化身,他身上兼有靡菲斯特与马基

雅维利的气质。而巴巴拉作为年轻一代的形象,富于信仰、热情和幻想。

2222、、、、思想内容

除了揭示垄断资产阶级的面目,金钱的本质,表现上流社会青年一代的局限

之外,还涉及善恶、道德、宗教、良知、教育、政治制度、历史进步等更有普遍

性的问题。

3333、、、、艺术特色

首先,全剧的写实风格比较突出。由于是揭露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战争的社会

基础的现实主题,剧本重视实际生活图景的描绘。

其次,在写实的同时,注意透过现实进一步关照历史与传统。

再次,喜剧效果强烈,并有讽谕意味,机智幽默的对话艺术。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托马斯托马斯托马斯托马斯····曼的生平曼的生平曼的生平曼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布登勃洛布登勃洛布登勃洛布登勃洛克一家克一家克一家克一家》》》》

(一)、托马斯·曼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

托马斯·曼(1875—1955)出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卢卑克。他秉承了父母两方面

的性格,即父亲作为北部德国人严肃冷静的素质和母亲作为南欧人敏感、热烈而

喜爱幻想的天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倾向,构成了托马斯·曼矛盾的个性,

这种矛盾的个性后来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托马斯·曼的一生,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从出生到 20 世纪 30 年代是他的

前期,30 年代以后则是后期。

2222、、、、创作历程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901 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小说出版后引起

极大反响,托马斯·曼因此而享誉德国。又于 1924 年出版《魔山》,从此确立

了他反战的和平主义立场。

30 年代是托马斯·曼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他的创作从前期转向后

期的过渡时期。1933 年,托马斯·曼被迫流亡,迁居瑞士,并完成《约瑟和他

的兄弟们》4部曲中的前三部,即《雅各的故事》、《约瑟的青年时代》和《约

瑟在埃及》。

大战结束后,托马斯·曼于 1947 年出版他后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

博士》。

托马斯·曼在思想上继承了 19 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

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

精神,又将这种批判精神和 20 世纪的现代思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世

界观。

在艺术上,托马斯·曼的创作主要是中篇和长篇小说,其小说的基调是现实

主义的,但在方法上又融合了众多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

梦幻和反讽等,他的作品讲究遣词造句,所以他也被公认为德国 20 世纪的语言

大师。

(二)、《布登勃洛克一家》分析

1111、、、、主题和人物

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的代表作。从小说的副标题“一

个家族的没落”便可看出,这是一部编年史式的长篇记述体作品。

托马斯·曼曾称自己的小说是“尽头的书”,《布登勃洛克一家》当然也不

例外。从客观上说,这部小说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四代人的经历反映了德国传

统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走向没落的过程,从而预示着德国社会乃至欧洲社会

将发生激烈而巨大的变化;但从作者主观上说,他对这个家族的没落是抱着非常

复杂的心情的,既认为它是必然的,又为它感到惋惜和悲哀。

托马斯·曼早年就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认为西方传统基督教文化

到了 19 世纪后期已趋衰落,因此必须“重估一切价值”。小说主人公托马斯·布

登勃洛克可以说是 19 世纪后期欧洲老派实业家的典型。他“诚实”,遵循父辈

的“商业道德”,而且以家族的“荣誉”和“兴旺”为自己的生活宗旨。托马斯·布

登勃洛克的儿子汉诺是作品中的又一典型形象。他本应担起重振家业的责任,但

是他却生来气质敏感,秉性懦弱,不仅不喜欢、甚至厌恶商业活动,因为商业活

动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充沛的活力。

2222、、、、艺术特色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一,在布局谋篇方面,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按时间顺序写,后半部分则有

几条线索同时平行发展。

第二,作品中还交替使用多种手法表现情节内容,如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

通篇议论和夹叙夹议、内心独白和借物抒情等,都根据情节发展的需

要予以合理运用,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多种情调和气氛。

第三,小说的语言以平稳含蓄、略带忧郁而间夹讥诮的描写为主,但根据作

者对待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语言风格也随之变化。

第四节四节四节四节 海明威的生平海明威的生平海明威的生平海明威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永别了永别了永别了永别了,,,,武器武器武器武器》》》》

(一)、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 20 世纪美国小说家,他所创作的独具

风格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

1899 年 7 月 21 日,海明威出生于伊利诺伊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海

明威自幼受到音乐和美术的熏陶。1917 年 10 月,他担任了堪萨斯市《星报》见

习记者。严格的新闻写作训练,为形成他简洁、明快、活泼的写作语言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1926 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获得声誉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

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而后相继写出《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

谁而鸣》。1952 年,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出版,震动文坛。1954 年,海明威

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

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222、、、、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一,“迷惘”的文学主题以及宿命论、逃避、悲剧、放纵、毁灭等观念。

第二,“硬汉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

面对痛苦和死亡,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

的优雅风度。

第三,“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清澈流畅、朴实无华的散文体。

(二)、《永别了,武器》分析

1111、、、、思想内容

海明威在本书中直接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小说中明显地带有自传色彩,

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与恐惧有其切身的体验。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描写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神,扼杀人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无谓地相互残杀,小说无疑贯穿了反战的主题。

特别是小说通过爱情与战争这对矛盾对照来展开,描写战争是怎样摧毁亨利与凯

瑟琳的爱情和个人幸福。

小说涂上一层深重的迷惘和悲剧色彩。因为海明威把自己笔下的“英雄”所

看到的那小部分现实当作现实的全部,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看成是人类的末

日。

2222、、、、艺术特色

第一,突出地体现了简约含蓄的散文风格,讲究文体的简练、含蓄,力避华

丽词藻和洋洋洒洒的宏论。

第二,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描写艺术的绘画感与电影艺术特点,让读者去体味

凝聚在形象中的思想情绪,尽量缩短作者、形象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真实感。

第三,《永别了,武器》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也极为精彩,对话写得简短含蓄,

使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说话者的心情甚至表情。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加西亚加西亚加西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马尔克斯的生平马尔克斯的生平马尔克斯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百年孤独百年孤独百年孤独百年孤独》》》》

(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及创作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是哥伦比亚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的代表作家。

马尔克斯于 1928 年 3 月 6 日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省一个名叫阿拉卡的小

镇。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1967 年,马尔克斯耗

时 18 年写成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单行本在阿根廷出版,引起了整个西班牙语

文学界的注意,奠定了他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1975 年,马尔克斯又发表了用 8 年时间写成的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 1976 年世界 10 大优秀作品之一。小说的情节荒诞离

奇,夸张的成分颇多,使虚幻与真实融为一体。作者用“多人称独白”的手法叙

述故事,时空倒错,在结构上呈立体形态。

1982 年,马尔克斯的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出版,同年 10 月 22 日,

因他的小说创作“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

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222、、、、马尔克斯的艺术特征

第一,马尔克斯既受乔伊斯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又继承了拉丁美洲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本土文学传统,同时也从阿拉伯东方神话故事中汲取养料。他以“魔

幻”的方式观察生活,把神奇的事物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描写,

常常借助象征、影射、夸张、意象、神话典故等方式描绘人鬼混淆、

时空纵横穿插的神秘世界,但又和现实生活有质的联系。

第二,其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往往在扑朔迷离的神秘魔幻的色彩中,

反映了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在独裁统治下的愚昧、落后和贫困的现

实,表现了拉美人民不屈不挠地与各种天灾人祸作斗争的意志与愿

望,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现实处境与未来命运的理性思考。

(二)、《百年孤独》分析

1111、、、、影响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它的问世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小说出版后很快被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它被西方世界誉作“当代的《堂

吉诃德》”。

2222、、、、基本内容

小说描述了一个令人迷惘困惑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古老的拉美文化心理与精

神意识的凝结,有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展现,有人类千百年生存斗争

中积淀而成的深层情感、经验和原始意象的显现,也有现代人对人类前途与命运

探索的焦虑与困惑,这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史诗性作品。

3333、、、、思想内涵

《百年孤独》所展示的,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

架中的现代神话。《百年孤独》中的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象征了哥伦比亚甚至

整个拉美的社会现实。漫长的战争,无休止的党派之争,残酷的资本主义入侵,

封建统治下的专制愚昧,构成了 20 多个国家的百年沧桑。荒谬的时间循环观念,

正是拉美落后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马尔克斯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去审视拉美的现实与历史。《百年孤独》中的循

环框架是现代意识与传统的民族意识碰撞后的产物。《百年孤独》的时间循环结

构,从象征隐喻的层次上看,表现了哥伦比亚和拉美大陆的现实矛盾,传达出作

者对拉美深层民族精神与心理的开掘与把握,以及对人类原始意识和情感经验的

体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和人类命运深深的关切与痛苦的思索。

4444、、、、《百年孤独》的“魔幻性”特征

第一、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

第二、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

性特征。

第三、在神话、传说的引用中又显示了魔幻性特征。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

(一)、肖洛霍夫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时代最杰出的

作家之一,他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1965 年诺贝尔文学

奖获得者。

2222、、、、创作历程

描写顿河地区的短篇小说《胎记》和《看瓜田的人》体现出社会冲突的尖锐

和严酷性,从而鲜明地表现年轻作家创作的现实主义特点,回荡着人道主义激情。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后,又创作了《被开垦的处女地》,集中反映了

哥萨克加入集体农庄的复杂过程。1941 年卫国战争爆发,肖洛霍夫作为战地记

者走上前线。战争期间,作家写了大量的战地报导、特写和随笔,例如《在顿河》

(1941)。

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后肖洛霍夫一次次地反顾痛苦

的战争年代。1956 年和 1957 年之交发表了短篇小说《人的命运》,表达了对战

争的感受,同时也是作家对于战争、对于既往历史的思考。

肖洛霍夫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留给世界文学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最可

贵的是,在他看来,文学生命的源泉首先表现在作家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上,

他不仅为人民的利益而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在人民中间。

(二)、《静静的顿河》分析

1111、、、、思想内容

《静静的顿河》是哥萨克社会历史上的一面镜子,通过 20 世纪头 20 年的社

会巨变,最广泛、最深刻、最感人地表现了哥萨克的历史命运,是一部复调艺术

的巨著。

《静静的顿河》反映了1912年至1922年间哥萨克经历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哥萨克的战前和平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 年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顿河地区的国内战争和战后生活。

2222、、、、农民形象分析

葛利高里的形象,其最能征服读者的“人的魅力”在于,他在动荡的年代真

诚地寻求正确的哥萨克道路而同时陷入不正确的选择的悲剧。在这一点上,葛利

高里·麦列霍夫这个形象的意义扩大了,与 20 世纪世界文学中探索真理、选择

人生道路的人物形象是相通的。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肖洛霍夫塑造的哥萨克农民形象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在文学中第一次

真正把农民推上历史舞台的中心,让读者把握他们充满矛盾和不断变化的心理。

肖洛霍夫笔下的哥萨克农民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受爱情、友谊、欢乐

和痛苦的丰富情感。这在俄国文学的农民形象塑造方面的确是一个新水平的标

志。肖洛霍夫的人物都生活在丰富的感情当中,他们的感情同时也融汇在社会生

活中,并具有显著的主动性和进取性。

肖洛霍夫描写人物,始终把他们置于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人、社会、自然和谐地构成一个统一体。人物心灵的变化,反映

着历史事件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而自然景物又随着人物心灵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12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

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 20 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

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1111、、、、社会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 20 世纪欧美社会

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动摇了西方

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而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希望,也

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总之,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

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

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2222、、、、思想背景

在以上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

后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

彩。

3333、、、、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

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19 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

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 19 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

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

19 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

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

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

挤了。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

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

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

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4444、、、、强烈的反传统特征

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

文学演变的结果。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了象征主义,如波德莱尔、马拉美

等。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些作家,像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等,已经开始关注人的内宇宙,现代主义作家则大大发展了这种倾向。

(二)、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1111、、、、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社会处在急剧的文化转型时期。世界的混乱、战

争的恐怖、社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传统

文化观念开始崩溃,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2222、、、、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本质上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

题的探索。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自我的关系四方面表现出来:

A 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

对立;

B 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

个体的人的对立;

C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

系;

D 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

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

第一,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

征。对主观真实和内倾性的刻意追求,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第二,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借助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

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形成一种文学

艺术的深度模式。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

式主义倾向。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一)、象征主义

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 20 世纪 20—40

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

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

它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

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

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

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后期象征主义跳出个人情

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与时代的总体精神。

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

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

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以艾略特、叶芝、瓦莱里、里尔

克、梅特林克和庞德为代表。

(二)、表现主义

于 20 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

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

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

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

叛,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以奥地利的弗

朗茨·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三)、未来主义

20 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

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

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

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意大利的马里奈蒂和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

基为代表。

(四)、超现实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是从

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

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文学一般具有下列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

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

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

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法国

的安德烈·布勒东和保尔·艾吕雅为代表。

(五)、意识流小说

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

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

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

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以英国的乔伊斯、伍尔夫、美国的福

克纳和法国的普鲁斯特为代表。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艾略特的生平艾略特的生平艾略特的生平艾略特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荒原荒原荒原荒原》》》》

(一)、艾略特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及创作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 20 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

一。他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艾略特于1888年 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大砖瓦商家庭

里。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一直保持了新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

1906 年艾略特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1910 年赴巴黎大学研究柏格

森的哲学,同时广泛接触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拉福格等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

1927 年加入英国国籍,并参加了英国国教。1965 年 1 月 4 日在伦敦去世,葬于

西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

2222、、、、创作分期

艾略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实验的性质,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

第一时期:包括 1915 年至 1922 年的作品。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1915)、《诗集》(1919)和《阿拉·鲍斯·普雷克》(1920)。艾

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

第二时期:包括 1922 年至 1925 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空心人》。

《荒原》是其代表作。

第三时期:从《灰星期三》(1930)开始,一直到他晚年的戏剧创作。一般

认为,《灰星期三》标志着艾略特最终转向了天主教。长篇组诗《四

个四重奏》是其后期的重要作品。

3333、、、、艾略特的文艺批评观点

艾略特是英美形式主义批评的鼻祖。他早在 1917 年撰写的《传统与个人才

能》中就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文学批评原则。

他认为,诗人不能超越传统,但诗人的才能又可以像催化剂那样促使传统发

生变化。诗歌创作不是个人感情的自发流露,而是一种智性活动。他明确提出: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1919 年他

在《哈姆莱特和他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客观对应物”理论。他认为诗

人“表现感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艾略特曾反复强调批

评家应将注意力从诗人那里移到诗本身,“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着眼于

诗人,而应该着眼于诗”。

艾略特的批评实践遵循了他的这种理论,将批评重心转向了对作品文本进行

具体分析。他对玄学派诗人的论述堪称“新批评”文论的典范。

(二)、《荒原》分析

1111、、、、 费解的原由

《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

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但也是晦涩费解的。

首先,这是时代决定的。1920 年前后是人类自己也无法理喻的时代。第一

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从精神上彻底埋葬了人们

心中的上帝。对理性科学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望、对大规模

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化生产中人被异化的担忧等

等。使上帝存在便剥夺了世界的意义,上帝不存在则剥夺了万物的意

义。在这一片神秘莫测的荒漠面前,人们什么也不能理解。

其次,由于艾略特的哲学思想,即直觉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再次,他的文艺观也决定了他的创作的难以理解。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

理论将诗看成是一种象征。人们要理解作品不能只限于理解字词的意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义,而应该掌握事物的场景的象征意义。

2222、、、、解读《荒原》

西方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魏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为《荒

原》提供了象征结构的总体框架和意象语言。

《荒原》共分为5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共 76 行。这一章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殡,

而葬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

第二章——“对弈”,共 96 行。这一章通过引征莎士比亚、维吉尔、弥尔顿

和奥维德的作品,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照,突出了

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

第三章——“火诫”,共 139 行。这一章首先写泰晤士河畔的今昔,伦敦各

种人物猥琐无聊的生活。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仅 10 行。这一章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昔日

腓尼 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今天无数的现代人仍然在人欲的

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他们的死亡已无法避免。

第五章——“雷霆的话”,共 113 行。这一章表达了《吠陀经》里的说教,

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这样才能得到平安。这是解救荒原的

最后希望。

3333、、、、《荒原》的艺术特征

第一,神奇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法。长诗把远古的神话和传

说、宗教人物和说教、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西方的生活片

断等等,奇妙地剪接在一起,把看似互不相关的戏剧性场面拼贴在一

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使这些看似无关的场面

和意象获得了内在的联系。

第二,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艾略特的象征有他的独特性,这便是他的引

经据典,旁征博引。

第三,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

第四,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艾略特常用异常怪诞的意象来表现惊

世骇俗的主题。

总之,艾略特描绘的荒原景象震撼了西方世界,艾略特试图以恢复宗教信仰

来拯救西方的荒原世界,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但他的努力并不是没

有意义的,尤其是他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 20 世纪最

重要的诗人。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卡夫卡的生平卡夫卡的生平卡夫卡的生平卡夫卡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变形记变形记变形记变形记》》》》

(一)、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及创作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

之一。1883 年 7 月 3 日生于布拉格,从小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自中学起,卡

夫卡即对欧洲一些近现代哲学家、文学家感兴趣,爱读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

豪普特曼、易卜生等人的作品。上大学后,又对德国戏剧家赫贝尔、克莱斯特,

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等发生兴趣。

早期写作散文小说集《观察》(18 篇),未完长篇《乡村婚事》;1912 年为其

创作爆发期,有成名作和代表作《变形记》和《判决》。另有许多短篇小说如:

《乡村医生》(1919)《饥饿艺术家》(1922)等。还有三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美国》、《审判》和《城堡》。

2222、、、、 卡夫卡的思想

卡夫卡要描绘内心的“庞大世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时期(1867—1918),

当时的捷克属于这个帝国的版图。奥匈帝国的生产方式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但政

治上却实行君主立宪制。它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奉行家长式的“大棒统治”,在

当时的欧洲是个相当落后的政权。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现实在卡夫卡看来

也是要不得的。卡夫卡所属的犹太民族长期没有自己的国家,流散在世界各地,

备受歧视。犹太民族的处境给卡夫卡的心理以很深的刺激,使他感到自己是个失

落了身份的异乡人,一个精神漂泊者。

卡夫卡对尼采的思想很感兴趣,尼采的“永恒循环”论、“权力意志”论、

“价值重估”论等对他产生过影响。

卡夫卡的哲学思考导致他对人类社会异化现象的发现,使他形成一种悖谬的

思维习惯,甚至人生态度:凡事总爱往完全相反的方向去说,去想,甚至去做。

这种悖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了卡夫卡的二重人格和复杂的思想,主要体现

在四个方面:孤独意识,恐惧意识,障碍意识和负罪意识。

2222、、、、独到的艺术手段

第一,悖谬。卡夫卡常常把它变成美学概念,构成悲喜剧或黑色幽默的审美

情趣。

第二,图像,或者象征。他的思想或意念常常通过图像来暗示,他认为自己

的作品“仅仅是图像而已”。

第三,譬喻,或者寓言。

第四,荒诞。事件设定的大框架是荒诞的,而具体细节描写却是真切的。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第五,梦幻。表现主义作家热衷于此。卡夫卡的日记里经常见到梦的记录。

《司炉》、《乡村医生》都用的是梦的笔法。

第六,怪诞。即改变事物原来的形态,是指怪异,以引起人们的惊异感和距

离感,达到使人深思的目的。

第七,神秘性。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因为他把现实推向了极端,

使人“陷入某种沉闷的奥秘之中”。

第八,多义性。对其作品解释具有多种不确定性。

第九,自传性。他的作品有一根未剪断的“脐带”,它的母体就是作者。但

卡夫卡的自传性又有其独特性,他写的是主观情感激起的幻想。他笔

下的主人公与作者既像又不像。

第十,朴素性。他的笔法属于所谓“圣经方式”:只专注于与主旨有关的事

件,可有可无的繁文褥节一律砍去。

(二)、《变形记》分析

1111、、、、思想内容

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它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

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格里高尔的变形,诉说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丧失的悲剧。现代人的个性

已淹没在群体中,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人

自然不会有甲虫的外壳,甲虫自然也不会有人的心态。格里高尔的变形折射了西

方现代人在另一层面上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这

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变形记》中表现的人生观念基本上体

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

2222、、、、艺术特色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神话象征的模式表现了真实而荒诞的世界,以象征

式的表现追求真实中的荒诞、荒诞中的真实,这正是《变形记》在艺术上的最突

出特点,也是“卡夫卡式”小说的基本特征之一。

卡夫卡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

事,所采用的语调是客观而冷冰冰的。正是这种方式激发了读者去思考人的生存

现状中的问题。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往往用意识流手法,通过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

等,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

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意识流特征。

第第第第五节五节五节五节 乔伊斯的生平乔伊斯的生平乔伊斯的生平乔伊斯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尤利西斯尤利西斯尤利西斯尤利西斯》》》》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一)、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综述

1111、、、、生平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出生于都柏林一个日趋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

他从小在耶稣会的学校中接受天主教教育,但是在欧洲文学所表现的自由思想的

影响下,很早就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他一生最崇拜的作家是易卜生,写过有关易

卜生作品的评论,并受其赏识。1920 年在庞德的劝说下移居巴黎,在此接触并

研究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作品,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后,他专

注于小说创作,直到 1914 年 1 月 13 日病逝于苏黎世。

19 世纪末,爱尔兰处在英国严厉的统治之下,爱尔兰人民,特别是知识分

子对此十分不满。乔伊斯一生不满英国的统治,对它的文化传统也很少有好感;

同时,他又深感封闭落后的爱尔兰绝非有利于他创作的文化环境,因而长期侨居

欧洲大陆,他宣称这是“自愿流亡”,但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2222、、、、创作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包括 15 个有共同主题的短篇,描写本世

纪初都柏林形形色色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同时,也展现了普通人的善良、纯朴

和他们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感悟。

《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1916)写艺术家和社会的关系,表明在现

代西方的环境中,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然和社会格格不入。

最后一部作品是费时十四年写成的《芬内根们的苏醒》(1939),小说的主

要部分是酒店老板杂乱不堪的梦中经历,作家以这种形式,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死

亡与复活的循环往复这个中心主题,表现当代西方世界死亡前夕的最后混乱,灾

难使人意识到神的力量,只有依靠神,世界才能进入新的历史循环,表现了作者

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二)、《尤利西斯》分析

《尤利西斯》(1922)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小说的酝酿过程长达近十年,

作家动笔写作又用了八年,它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1111、、、、主要内容

小说的主人公是斯蒂芬·代达勒斯、利奥波尔德·布卢姆和玛丽恩。小说中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作者描绘的是斯蒂芬和布卢姆两人 18 个小时内在都柏

林的经历,其中布鲁姆又是最重要的人物。两人的活动开始时候并不相干,他们

到晚上才碰到一起,这时斯蒂芬已经喝醉,布卢姆把他领到自己的家里,等斯蒂

芬告辞后,布卢姆上床睡觉已是凌晨两点。他一直怀疑妻子玛丽恩和他人有暧昧

关系,小说以玛丽恩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的状态中的长篇内心独白而结束。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2222、、、、 思想内涵

尽管小说写的是极平凡的人和他们在不到一昼夜中的极平凡的生活和内心

活动,但他们的过去的全部经历和精神生活,都隐隐约约的浮现在他们的意识流

之中。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出,爱尔兰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中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

乔伊斯在这部作品上进行了广泛、新颖的艺术探索,是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试验

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

3333、、、、艺术特色

乔伊斯为这么一部反映现代人的现代小说精心设计了一个神话模式,它套用

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小说中的神话模式体现了作者的深刻寓意。乔

伊斯把这部小说定名为《尤利西斯》,意在把它写成一部规模巨大的现代史诗,

只不过作者让我们看到,远古神话已变成了平凡、乏味、庸俗、肮脏的都市生活;

史诗中的英雄也早已被或者平庸、猥琐,或者精神畸形的人物所取代。

乔伊斯极其真实地描绘了,生活在都柏林这座现代城市中的普普通通的现代

西方人的本真形象。他们虽然都有诚恳、善良的一面,但却又像是对古代史诗中

的英雄的反讽似的,不但决不崇高,也不自视为崇高。

《尤利西斯》虽然也是“小说”,但它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规范,尤其是传

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规范。在传统小说中,是主人公具有明确目的的行动推动了情

节发展,但在《尤利西斯》中,这种情况显然已被一连串在时间上先后承继却很

少逻辑联系的日常生活碎片所淹没、消解,可说没有任何戏剧性。

《尤利西斯》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

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

下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

教养、气质。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

“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尤利西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文本的潜在功能。其语言是个

难题。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了多种文字,并参杂不少方言、俚语。作者并非卖弄自

己的语言知识,而是想创造一种真实的生活和文化气氛。这些写法是否可取自可

研究,但作为一种探索还是有意义的。

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贝克特的生平贝克特的生平贝克特的生平贝克特的生平、、、、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创作和他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等待戈多等待戈多》》》》

(一)、贝克特的生平和综述创作

1111、、、、生平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1927 年毕业于

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得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1928-1930 年,她在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任英文教师,并结识了詹姆斯·乔伊斯,并同友人一起翻译他的作品,

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青年时期的贝克特就很喜欢哲学喜欢新文艺

思潮。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意识流文学在欧洲波形的时代,该文学新潮流深深

吸引了他。

2222、、、、创作

其创作,以名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

要写小说,后期主要写剧本;但就作品的题材、主题和创作倾向看,前后两期并

无明显的变化。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创作道路。

《莫菲》是贝克特第一部引起人们注意的长篇哲理小说,表达的实际是同一

主题。在这里,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的可笑和可悲。

贝克特最重要的小说,是他的长篇三部曲《莫洛瓦》、《马龙之死》和《无

名无姓的人》,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悲哀和荒诞。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贝克特一生共写了几十个剧本,其中有三种最重

要,这就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二)、《等待戈多》分析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 20 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1111、、、、影响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

之一,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2222、、、、人物与作品内容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 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

戈多)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

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

第一幕:黄昏时分,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不知从何而来,唯一

知道的就是来此“等待戈多”。戈多是何许人也,他们为什么等待,也是未知。

等待中二人无事可做便做出一系列的荒唐行为。波卓主仆出现做了一番令人目瞪

口呆的表演后退场。不久,一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两个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又是一系列

荒诞的行为。波卓主仆上场,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气息奄奄。信使男孩再次

出现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会来。两位流浪汉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戏之后,决定离

去,明天再来。

3333、、、、关于戈多的种种解释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戈多就是上帝,根据是戈多(Godot)是由上帝(God)一词演变而来;波卓

就是戈多,因为在剧本的法文手稿中,波卓曾自称是戈多;戈多这一人物的由来

同巴尔扎克的一个喜剧剧本《自命不凡的人》有关,该剧中就有一个众人都在谈

论又始终不曾露面的神秘人物戈杜(Godeau)等等;戈多无非是一种象征,是“虚

无”、“死亡”,是被追求的超验——现世以外的东西。戈多作为一种象征,代

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西方社会的人们对未来的若有若无的期盼。

4444、、、、等待的寓意

“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

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

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

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

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

面对时间流逝本身。”

5555、、、、艺术特征

《等待戈多》所展示的世界和人生画面,给人的感受是那样的强烈、集中,

但又让你一时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这种主题思想的多义性所产生的魅力,在世界

文学史上也是不多的。该剧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和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是它以

创新的艺术方法,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就整体艺术构思来讲,贝克特将舞台上出现的一切事物都荒诞化,非理性化。

剧情的重复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是,时间的无限延续,等待的永无尽头,因而

喜剧也变成了悲剧。

该剧还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贝克特善于把自己某些深刻的思想通过人物的

胡言乱语表达出来。

荒诞的思想内容和荒诞的艺术形式,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以贝

克特为代表的荒诞剧在 20 世纪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确实写下了重要的一章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书目

一一一一、、、、 文学史类文学史类文学史类文学史类

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

龚翰雄主编《欧洲小说史》,四川大学出版社。

龚翰雄著《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河北人民出版社。

刘亚丁著《19世纪俄国文学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刘亚丁著《苏联文学沉思录》,四川大学出版社。

石璞著《欧美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陶德臻、马家骏主编《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五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周翰主编《欧洲文学史》(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易丹著《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四川大学出版社。

周煦良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四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二二二、、、、 文学研究类文学研究类文学研究类文学研究类

艾布拉姆斯编《英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卫·丹比著《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Horton Rod W. & HoppersVincent F.: Backgrounds of European Literature, Prentice-Hall Inc.,

1995 (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重庆出版社,1991)。

克里格著《批评旅途: 六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海伦·加德纳著《宗教与文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纳博科夫著《文学讲稿》,三联书店。

热奈特著《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三联书店。

韦勒克等著《文学理论》,三联书店。

伊格尔顿著《后现代主义幻象》,商务印书馆。

三三三三、、、、文化类文化类文化类文化类

Matthew Arnold: Culture and Anarchy (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三联书店,2002)。

雅克·巴尔赞著《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世界知识出版社。

罗兰·巴特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丹纳著《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里斯·迪克斯坦著《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

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H.G.Wells: The Outline of History, a Plain History of Life and Mankind (《世界史纲》,吴文藻

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

Jessica Munns & Gita Rajan, eds.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9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爱德华·W·萨义德著《东方学》,三联书店。

沈之兴等主编《西方文化史》,中山大学出版社。

《圣经》(《新旧约全书》)。

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其它相关网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http://www.libraryspot.com/features/litcritfeature.htm

http://woy.cn/book/wg/

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

http://www.bookhome.net/waiguo.html

http://www.literature.org

http://lib.ru/

http://magazines.russ.ru/

http://www.ipl.org

http://www.shulu.net/wg.htm

http://www.southtexascollege.edu

http://www.library.utoronto.ca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http://www.usd.edu/~tgannon/crit.html

http://www.literaryhistory.com

http://www.gpc.edu

http://www.literatureclassics.com

http://www.ala.org/ala/acrl/acrlpubs/crlnews/backissues2002/march/lit

erarytheory.htm

http://www.zeroland.co.nz/literary_theory.html

http://www.lib.virginia.edu/wess/etexts.html

zycnzj.com/ www.zycnzj.com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