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 ...€¦ · 3 案 協同備課...

106
104 學年度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教與學變奏曲成果報告」 2016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04學年度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教與學變奏曲成果報告」

    2016

  • 1

    申辦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計畫說明 社群名

    教與學變奏曲 社群序

    召集人 胡寶雲 聯絡電

    092316200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社群運作目

    本團隊本著切磋教學,相互成長的精神,以研究發展為信念,促

    進老師教學活潑化及提升學生習學熱誠及氛圍為目的。透過主題

    探討(專書) 主題經驗分享、新課程發展 教學方法創新 偕同備課

    同儕省思對話 將學觀察與回饋。

    一、透過共同備課,增強社群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交換、激盪教

    學創意。

    二、教師分享自行設計的教學活動,讓社群教師得以收觀摩之效。

    三、透過校外領域教師的分享和帶領,強化社群老師的教學技巧。

    四、經由強化本職學能及教學技巧,展現教師教學熱誠並營造學

    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與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計

    畫的關聯性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教案)。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預期效益與檢核方式

    預期效益 具體檢核方式

    教師能自行設計兩份教學活動

    計畫書及教案並實際在課堂中

    操作

    教師能提出實際教學方案及並運用於實際教學

    現場並作課後反思

    教師能規劃校本課程兩份計畫

    將規劃之校本課程計畫書提交課發會審核

    學生能改變對國文學科學習策

    略的想法

    以教學前及教學後之問卷調查呈現社群教師上

    課班級的學生意見做為反思及改進之參考

    提升學生對學習國文之熱情 檢核學生課堂創作成果

    備註:

    1、具體檢核方式:有申請社群之學校應說明社群實施完成後,對校內教師辦理

    社群運作成果發表之方式及時間。

    2、鼓勵社群朝多年期發展,連續申請之社群應說明不同年度目標之異同(規劃多

  • 2

    年期目標)。

    申辦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實施期程 場

    日期/

    時間 實施內容 實施方式

    主持人/講師/諮詢

    人員 地點/書目/說明

    1

    104/8/3 社群成立目

    標宗旨及運

    作方式說明

    與專書討論

    《提問與討論的

    教育奇蹟》專書

    說明及討論

    主題探討

    胡寶雲 國文專科教室

    2

    104/8/17 寶雲老師高

    中國文教學

    活動設計分

    說明教學設計的

    動機方法及實際

    操作方法

    展示學生回饋及

    教師反思

    經驗分享

    胡寶雲 國文專科教室

    3

    104/9/7 小雨老師國

    中國文教學

    活動設計

    說明教學設計的

    動機方法及實際

    操作方法

    展示學生回饋及

    教師反思

    經驗分享

    邱小雨 國文專科教室

    4 104/10/5 國文學科教

    學設計

    講座分享 明德女中卓憶嵐

    老師

    國文專科教室

    5

    104/11/9 《提問與討

    論的教育奇

    蹟》專書說明

    及討論

    專書導讀 曾依達 國文專科教室

    6

    104/12/7 教學設計共

    同備課

    以高中課程範圍

    共同設計一份教

    案 協同備課

    胡寶雲、陳怡

    燕、經慧玲、林

    美伶、邱小雨、

    曾依達

    國文專科教室

    7 105/1/11 教學設計共

    同備課

    以國中課程範圍

    共同設計一份教

    陳文茜、梁芸

    甄、許雯喻、陳

    國文專科教室

  • 3

    協同備課

    昕昕、王雅萱、

    陳銘鴻

    8 105/3/7 翻轉教學經

    驗分享

    經驗分享 歷史科廖元稹老

    國文專科教室

    9

    105/4/11 高中部教學

    觀摩

    實際入班觀課,

    檢核教案設計運

    用於課堂的適切

    性及學生是否能

    引導學生積極參

    與學習活動

    社群教師中的國

    文老師

    教學觀摩教師

    授課班級

    10

    105/5/9 國中部教學

    觀摩

    實際入班觀課,

    檢核教案設計運

    用於課堂的適切

    性及學生是否能

    引導學生積極參

    與學習活動

    社群教師中的國

    文老師

    教學觀摩教師

    授課班級

    11

    105/6/6 社群教師教

    學設計分享

    教學觀摩後之反

    思與回饋 同儕

    省思對話

    林國楨老師

    專家講評

    國文專科教室

    12

    105/6/20 年度社群運

    作總檢討及

    成果檢核

    建立專業檔案 胡寶雲 國文專科教室

    說明:

    1. 有購買圖書時,應於書目欄撰寫購買書籍名稱,並說明與社群活動的關

    聯,如尚未決定購買的書籍,應說明將購買的書籍的方向與目的。

    2. 聘請非本校的人員擔任講師及諮詢人員時,應於說明欄撰寫所聘請人員

    服務單位及姓名,並說明與社群活動的關聯,如尚未決定聘請的對象,

    應說明將聘請的對象的方向與目的。

    3. 填寫主持人時,請配合社群運作需要邀請適合由社群成員擔任該場次主

    持人。

    4. 至少須包含 1 次的教學觀察活動,至多安排 2 次的教學觀察活動,3 次

    以上進度規劃需外加場次。

  • 4

    申辦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彰化縣(市)私立精誠高級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社群名冊

    社群成員

    一、社群人數:__12_

    1-12(班)社群人數為 4 人以上

    13-24(班)社群人數為 6 人以

    25-48(班)社群人數為 9 人以

    49(班)以上社群人數為 12 人

    以上

    一個社群最多 18 人

    二、社群中參加教專之教師

    人數須佔 75%以上

    序號 姓名 領域 104 年參與

    教專計畫

    1 胡寶雲 國文領域 ■是 □否

    2 陳怡燕 國文領域 ■是 □否

    3 經慧玲 國文領域 ■是 □否

    4 林美伶 國文領域 ■是 □否

    5 邱小雨 國文領域 ■是 □否

    6 曾依達 國文領域 ■是 □否

    7 陳文茜 國文領域 ■是 □否

    8 梁芸甄 國文領域 ■是 □否

    9 許雯喻 國文領域 ■是 □否

    10 陳昕昕 國文領域 ■是 □否

    11 王雅萱 國文領域 ■是 □否

    12 陳銘鴻 國文領域 ■是 □否

  • 5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社群第一次會議記錄 時間:104/8/28(星期一)下午 13:00:14:00

    地點:三餘堂

    主持人:胡寶雲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邱小雨

    一、主席致詞:

    一個人走,也許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可以走得愈久。成立社

    群的目的是希望幫助大家在教學的路上可以分享可以共好。

    二、業務報告

    說明社群運作目標及運作方式,並發下《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一

    書。

    (壹)、社群運作目標:

    本團隊本著切磋教學,相互成長的精神,以研究發展為信念,促進老

    師教學活潑化及提升學生習學熱誠及氛圍為目的。透過主題探討(專

    書)、 主題經驗分享、新課程發展、 教學方法創新、 偕同備課、 同

    儕省思對話、教學觀察與回饋等方法精進老師的教學能力並提升學生

    學習的熱誠及對國文學科學習策略的調整。

    一、透過共同備課,增強社群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交換、激盪教學創

    意。

    二、教師分享自行設計的教學活動,讓社群教師得以收觀摩之效。

  • 6

    三、透過校外領域教師的分享和帶領,強化社群老師的教學技巧。

    四、經由強化本職學能及教學技巧,展現教師教學熱誠並營造學生良

    好的學習氛圍。

    五、社群教師能成為學習型組織,創新、演繹再執行,從教學設計到

    特色課程規畫,展現教學效能。

    (貳)、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的關聯性

    一、 本社群夥伴均有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透過共同備課,希望

    能充實每位老師手上的教學資源。

    二、 透過分享自行設計的教學活動,取得同儕回饋並能與同儕討論

    及改進。

    三、 藉由校外教師的分享與帶領,讓學群中的教師能向專家諮詢,

    能向典範學習。

    四、 強化本職學能及教學技巧,展現在課程設計能力、研擬適切的

    教學計劃、運用有效的教學技巧、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各方面。

    五、 發掘教師專長,貢獻所長,終極目標是希望夥伴們能夠具備校

    本課程規劃能力,甚至能跨領域與其他學科合作,規劃出以問題為導

    向的學習課程。

    (參):說明選讀專書的意義

    選擇《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一書作為專書導讀,希望透過專書內

  • 7

    容之引導,讓老師能夠嫻熟提問與討論的技巧,在教學活動中適度引

    入此策略去翻轉教學,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的內容,最終目標是希

    望學生能透過老師的引導,能夠問出好問題並與同學深入討論,深化

    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分析。

    三、議題討論:略

    四、臨時動議:略

    五、散會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一次會議

    會議說明 胡寶雲老師主持第一次會議

  • 8

    會議說明 社群成員第一次會議中

  • 9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二次會議記錄

    時間:104年 9月 7日 下午 13:00~14:00

    地點:精誠樓四樓三餘堂

    主題:高中教案分享

    主持人:胡寶雲老師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梁芸甄

    一、主席致詞

    第二次社群會議,我們要進行高中教案分享,希望透過分享讓大家集

    思廣益,讓課堂更精彩。

    二、業務報告:略.

    三、議題討論

    (一)對應文本:1.屈原〈漁父〉

    2.歸有光〈項脊軒志〉

    3.班級共讀──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二)教案與實作:

    1. 〈漁父〉

    全課程以四部分進行──(1)傳統講述 (2)分組活動 (3)統籌所學 (4)

    分享報告

    (1)講述方式以 ppt 呈現,分四方面深化內容:

    A.讓天賦自由 (深入體會個人的天賦,並鼓勵大家發揮天賦,選

  • 10

    擇加入不同組別學習漁父)

    B.加深儒道分歧的理解

    C.生命價值探討 (本文是生命教育的反面教材,但要引導學生了

    解更崇高的價值)

    D.大考方向引導

    (2)分成五組:演漁父、畫漁父、歌漁父、辯漁父、寫漁父

    (3)小組分組搜集資料

    課程引導:「歌漁父」組──老師先找一段新詩作範例

    「辯漁父」組──老師先引三段材料,提示學生方向

    (4)小組分享:演、畫、歌尚可,但辯與寫較需要學生深入分析,學

    生尚難發揮。

    檢討:因無前後測,所以不知進步與否。分組報告可能會造成部分同

    學無事可做,唯小考成績較以前更少人不及格,可知大多數人對課文

    的學習理解較以往深入。

    2. 項脊軒志

    主要是「為我的書齋命名」活動─實行上要命名及闡述理由

    檢討:由書齋名更能了解學生的特質和個性

    小雨師回饋:活動 2 可改進活動 1 不能確知的個別學習成效,並可網

    路互評。

  • 11

    寶雲師回應:雖然活動 2 可改進活動 1,但班級屬性不同,需因材施

    教。

    3.班級共讀─《親愛的安德烈》

    教案重點:重問題設計與討論──分享學生報告 PPT (薛伃珊)

    學生可發揮創意─心智圖呈現

    檢討:傳統課文以瑣碎解釋為主,此次縮短授課,聚焦文章理解。

    討論:

    小雨師提問:

    (1)時間如何配置:

    答:時間分配:預留上課時間及利用班級共讀時間進行,共 5-6 堂

    課完成。

    (2)A.可利用課文後的課後引導問題,提升注意力。尤其是白話文教學

    可省略過於 繁瑣的字詞解釋。

    B.分組討論問題的人數甚至可每學期減少,到三年級就個別回答

    (3)如何規定同學在他組報告前讀完共讀內容?

    答:確實不能確知同學們是否已讀完文本,可放協作平台先放他組

    報告中所設計的問題作思考,在課堂上回饋。

    依達師回饋:

    (1)課堂上先放問題,對照小組報告做思考也可以。

  • 12

    (2)依競賽加分可誘使同學回答問題,操作上可仿身份加不同分或要

    求每組 5-6 人,回答一人只能一次。

    分組活動也可用於考卷訂正:可先回去訂正,小組討論答案後再問,

    可有效簡省上課時間。

    怡燕師回饋:

    討論確實可提升注意力,也很有趣。不同屬性的學生回饋不同,的確

    需要適當的活動設計。

    寶雲師總結:翻轉教學的精髓即是把舞台給孩子,讓孩子可以自由發

    揮其創意,老師從中也可了解個別特質及個性,並發掘演說及朗讀的

    人才。

    四、臨時動議:略

    五、散會

  • 13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二次會議

    會議說明 高中教案分享中

  • 14

    會議說明 分享後的回饋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三次會議紀錄

    時間:104 年 9 月 21 日(星期一)下午 13:00~14:00

    地點:精誠樓四樓三餘堂

    主持人:邱小雨老師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曾依達

    一、主席致詞

    今天午門要進行國中教案分享,請邱小雨老師分享她在國中部班級進

    行的教案操作。

    二、業務報告:略

    三、議題討論--國中教案分享

    一、教案分享

    (一)對應文本:

    1.吳均〈與宋元思書〉

    2.晨間閱讀──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二)教案與實作:

    1. 〈與宋元思書〉

    全課程分為課前、課堂二部分進行──(1)課前預習(2)問題引導(3)分

    組討論

    (1) 請學生先行針對課文材料作預習。

  • 15

    (2) 以問題引導方式代替傳統講述,透過分組討論,讓同學以既

    有的國學知識為基礎找出本篇特殊之處。

    (3) 引領學生思考得出下列文章線索:

    a 篇章結構(先總合再分述)

    b 寫作技巧(駢文知識)

    c 修辭(轉化、誇飾、譬喻等)

    d 感懷(超脫世俗事務)

    授課感想:

    (1) 比起以往老師主動給予知識,這次以先備知識為基礎讓學生

    自行「思索」、「討論」,就算無法立即得出正確答案,過程中思考模

    式的建立,才是學生未來更需要具備的能力。

    (2) 對於上課認真回答但偏離題意的學生要給予鼓舞,告訴大家

    這個答案雖然不完全正確卻很有價值,再將學生思索歷程中可能出現

    的「分歧點」提出探討。

    (3) 對於上課不認真回答故意牛頭不對馬嘴的同學,老師也要給

    予認真的回應,一開始做問題討論難免有此情況,但老師可以藉由機

    會來給予同學正確的觀念,答案的正確與否不是學習的目的,只是過

    程,如何回過頭來仔細檢視錯誤的環節,再行辨正才是重點。對於上

    課會嘲弄別人錯誤的同學也可以趁機給予正確的態度建議。

  • 16

    (4) 老師最好在點名同學回答之前適時的提醒「這題有點難度」、

    「這題沒有預設立場的答案」更可以讓學生不那麼害怕答錯。

    2. 晨間閱讀以《親愛的安德烈》為文本,貼近孩子的心,使之自我

    省察與家人的互動模式,教師引導時建議讓孩子暢所欲言,聽到較為

    憤慨的言論切不可擅動聲色,先同理孩子的感受,再引導他角色互換

    找出「問題關鍵」,最後留一些開放的思考空間給孩子,這樣才能達

    到引導的效果。

    授課感想:

    國文課本來就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與作答技巧的練習,如果可以利用

    「閱讀貼近心靈的作品」,更能讓學生心有戚戚焉,進而自我省察。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既敏銳又自我中心,既自信又脆弱,對於人我

    份際、家庭關係有很多煩惱與壓力,更需要老師以耐心和傾聽來循循

    善誘。

    3、回饋

    (1)寶雲師:以閱讀帶入親子的話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是很好的引導方式。

    (2)文茜師:會不會花掉太多課堂時間呢?

  • 17

    (3)怡燕師:可以在問題引導之後再幫孩子做一次重點復習,加深

    印象。

    四、臨時動議:略

    五、散會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三次會議

    會議說明 活動說明

  • 18

    會議說明 活動說明

  • 19

    了解學生

    反思自己

    善用溝通

    師生互動

    輕巧

    班級經營學習為主

    溫度教學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四次會議紀錄

    時間:104年 10月 5日(星期一)下午 13:10-15:00

    地點:三餘堂

    主持人:梁芸甄

    講師:卓憶嵐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胡碩真

    一、主席致詞

    翻轉教育並不單只是提前考試的工作而已,今天邀請到卓憶嵐老

    師,來為各位國文科的老師做分享。

    二、研習內容:「提問與討論的教學設計」

    1.透過共同備課,共審、共創,科內有共同的教學進度,能提升

    教師的整體效率。

    2.合作學習是種型態,而非絕對,可透過以下三點來執行:

    協同同事一起模擬學生感受

    營造學生能夠安心發言的氛圍

    隨時協助學生澄清但不主導

    3.行動學習是整體未來的趨向,無論是一般教學或翻轉教學,

    最後要做的都是要確保學生的成功率。

    4.教學是ㄧ門實踐藝術,環繞於下列五點:

  • 20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四次社群會議

    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計畫 「提問與討論的教學設計」

    研習活動照片

    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計畫 「提問與討論的教學設計」

    研習活動照片

  • 21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五次會議紀錄

    時間:104 年 11 月 2 日(星期一) 下午 13:00~14:00

    地點:精誠樓四樓三餘堂

    主持人:曾依達老師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經慧玲

    一、主席致詞

    今天我們要進行專書導讀《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請曾依達老師

    為大家導讀分享。

    二、業務報告:略

    三、議題討論--《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

    一、 介紹 kahoot 軟體如何使用、安裝。

    二、 分享者在 kahoot 軟體中已建立 15 道題,並透過單槍投影將題

    問投射在大螢幕上,讓與會的老師們透過自己的手機搶答。

    三、 老師們在一陣激烈的搶答後,了解了 kahoot 這套軟的的使用

    方法、便利性,還有使用限制。

    四、 老師們也檢視了自己是否熟讀了這本書。

    五、 寶雲師:哈伯露塔應該從小做起,現在做應該也還來得及,

    只是遇到的阻力可以會大一些。

    六、 文茜師:應該讓哈伯露塔變成生活中的一部份,我們能在課

    堂上教他們用,但效果有限,一定要試著讓哈伯露塔成為他們生活的

  • 22

    一部份。

    七、 怡燕師:這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聯,如果一個家庭裡,父

    母所扮演的親職角色,對於學校的認知就只等於分數的話,那學生只

    會離分數越來越遠。

    八、 依達師: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護就是別擔心上課太沒效

    率,有時候,看起來短期沒效率的事,如果堅持的話,到了後來會有

    驚人的效率產生。

    九、 美伶師:這植書應該推薦給全校的師長們,甚至是學生們來

    看,看看學業競爭激烈的韓國,學者們也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四、臨時動議:略

    五、散會

  • 23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五次社群會議

    會議說明 依達老師進行 kahoot 軟體使用說明

    會議說明 《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專書共讀

  • 24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六次會議 時間:105 年 1 月 25 日(星期一) 下午 13:00:-14: 00

    地點:精誠樓三餘堂

    主持人:胡寶雲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陳怡燕

    一、主席致詞

    經過了五次的社群運作,我們今天要進行校內的分享,邀請到在校內實施翻轉教

    學有成的廖元禎老師分享他的實務經驗,希望能讓社群老師在從事提問與討論教

    學策略時有所裨益。

    二、業務報告:略.

    三、廖元禎老師分享

    我的學思達教學模式-提問與討論的進行式

    策略與實作:教室內的事前準備

    1.對學生說明上課方式與注意事項

    2.完成分組與身份分配

    不同的身份代表不同的加扣分待遇

    學科能力較低者對分組成績的影響較大

    1.編寫講義

    課程目標:「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歷史思維的 能力,......應學習靈活運用

    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史料證據四項能力。」

    透過題目配合註釋與課文內容引導思考

    2.資料匯入 APP

    進行課程

    1.發講義,要求自學指定的課文

    視內容決定自學時間(約 5 分鐘)

    2.分組作答

    視作答狀況調整時間(約 5~15分鐘)

    遊走各組,確認各組運作狀況及回答問題

    3.答題競賽

    除既有題目外,依需求增加題目

  • 25

  • 26

    報告完畢

  • 27

    教師回饋:

    寶雲:我覺得廖老師的分享非常務實,我們都可加以學習並用在課堂上。

    小雨:編寫講義是非常耗時又費精神的事,但是在翻轉教學中又非常重要。也許

    我們還無法做到完全的翻轉教學,但可以在每學期中先試著編選幾課教材試試水

    溫,也許可以增加課堂的精采度,讓孩子找回學習的熱情。

    四、臨時動議

    五、散會

  • 28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六次社群會議

    會議說明 廖元禎老師分享

    會議說明 社群老師感恩廖老師的分享

  • 29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社群第七次會議紀錄

    時間:105 年 3 月 7 日(星期一) 下午 13:00~14:00

    地點:精誠樓四樓三餘堂

    主持人:胡寶雲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王雅萱

    一、主席致詞

    經過上學期的幾次分享和專書導讀後,我們要共備出可以實際上運用

    的「提問與討論」的教案設計。

    二、業務報告: 略

    三、議題討論--高中課程共備

    一、 應該將觀課訂定在教學計劃的哪一堂課中?決定在回饋課程

    中觀課。那堂課,老師將對於學生設計出問題提出回饋,讓學生更懂

    如何設計有效的問題。

    二、 是否在進入後面三篇文章之前,教師先提出簡單的介紹?因

    會擔心學生是否只研讀自己所該設計目題的那篇。決定在學生提出問

    題後,將好的問題集結成學習單,讓學生藉由寫學習單的過程,將其

    它篇章完整的讀完。

    三、 是否應該教案設計中的四節改成五節?現在的配置似乎太過

    緊湊。決定將原本一堂的設計及發表的活動,改為兩節課。

  • 30

    四、 將發表的重點訂在設計問題的技巧,教學生應如何修改問題,

    讓學生習得提問技巧。

    五、 最後選出修改後,較好的問題集結成學習單,讓學生在課後

    答題時,能熟悉其它兩篇文章。

    六、 在作者欄的問題是否補充遊記的發展、風格的演變?是否補

    充小品文的文學流變?在老師發下的講義中就好,藉著提問讓他們討

    論和整合一下概念。

    七、 增加實筆及虛筆的分辨問題,加強學生的解析能力。

    八、 「西湖七月半」篇的篇幅明顯較長,是否更換篇章?最後決

    定大家回去再找找是否有更好的篇章。

    九、 增加三個班經的問題設計課程,分別使用不同的三個課次,

    讓此一教法能得到更多的驗證,以利最後來檢視及檢討結果,修正教

    學法。

    十、 敲定觀課時間。

    四、臨時動議

    五、散會

  • 31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七次社群會議

    會議說明 胡寶雲老師說明共備課程操作方式

    會議說明 社群教師共備中

  • 32

    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社群會議名稱:第八次社群會議國中共備紀錄

    時間:105年 3月 7日(星期一) 下午 13:10:-15: 00

    地點:精誠樓三餘堂

    主持人:邱小雨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陳昕昕

    一、主席致詞:

    1. 國中部教師共備一課,由梁芸甄老師以任教班級「教學演示」,

    觀課後立刻討論,檢討分析優劣與待改善之處。4/13(三)11:10

    ~12:00 邀請專家林教授提供諮詢,給予建議與修正的方法。

    2. 社群的入班觀課時間班級地點通知,請大家準時參與。

    國中部:4/11(一)第五節 114教室觀課;第六節課請大家到三

    餘堂進行課後討論及回饋!

    二、業務報告:

    3. 另外,為配合專家諮詢林教授到校輔導,請大家最晚在 4/8(一)

    之前將「提問與討論教學設計」各班產出的教案及題目,國中部

    交給邱小雨。

    三、討論議題:

    小雨師:國中部共備夥伴:

    以下是我先試作的國中共備課次的提問討論教學設計,感謝雯喻老師

    提供資料,請國中組的老師們先行閱讀,下週一教師社群的共備時間

  • 33

    再請大家不吝指教,謝謝!

    康軒版第二冊<你自己決定吧>提問與討論問題設計

    試作者:邱小雨

    (一)首先請學生自行閱讀文章,將生難字詞的注音、解釋先標註在

    課文上。

    (二) 上課前五分鐘先請同學以一分鐘分享各段落大意,後四分鐘

    抽組別分享各段落大意再進行提問。

    (三)「提問與討論」題目設計:

    1、題目為「你自己決定吧!」請問什麼叫「決定」?

    2、「自己」決定跟「別人」決定有何不同?

    3、你「做過決定」嗎?

    4、你喜歡或嚮往「做決定」嗎?為什麼?

    5、作者舉「搬家」事例時,作者跟兒子面對「收拾東西」的態度有

    何相同或相異之處?

    6、作者舉「搬家」事例時,作者的兒子在「收拾東西前」說「三兩

    下就可以弄好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背後代表什麼意義?

    7、當作者的兒子開始收拾東西時,他對父親說了什麼話?那些話代

    表什麼意義?

    8、作者回應兒子請求只說「你自己決定吧」,你認為作者的用意為何?

  • 34

    9、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兒子,你會不會希望父親伸出援手?

    10、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兒子,得到這樣的回應時,你的反應會是什麼

    呢?

    11、假設你是作者,搬家時間迫在眉睫,你會不會乾脆動手幫孩子一

    把?為什麼?

    12、如果你幫了孩子,可能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

    13、如果你不幫忙,可能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

    14、「搬家事例」說完,作者接著回憶什麼經驗?

    15、作者對於自己第一次做決定的反應是什麼?為什麼?

    16、試想,在搬家事例中,作者要兒子自己決定是在懲罰他嗎?為什

    麼?

    17、第三段中,作者提到「作主」的好處是什麼?

    18、第三段中,作者提到「作主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為什麼?

    19、作者說「作主甚至要對別人負責」,為什麼?

    20、找出第四段敘述中作者要兒子「自己看著辦」的事項。

    21、作者「過去」對兒子提出來的疑問一一解說,為什麼「今天」卻

    要他自己解決?

    22、想想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仰賴家人幫忙無法獨力完成的?如果明

    天一整天這些事全都要你一個人完成,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明年

  • 35

    一整年你必須獨立自主,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3、舉一個例子試想,如果家人無法協助時,你可以用什麼辦法完成?

    24、作者為什麼對兒子說「你不是我,更不是我的影子,我不能為你

    作主一輩子」

    25、如果給你一個月的緩衝時間,一個月後你必須自己一個人生活,

    在這個月中你必須先學會技能或解決哪些問題?

    26、從「搬家事例」談到「國家安危」,你是否覺得作者小題大作?

    為什麼?

    27、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28、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來「反駁」這個道理,

    並與同伴討論是否成立。

    29、最末一段作者要用「你自己決定吧」作結會造成什麼效果?

    30、承第 29題,請試著修改這句結尾,讓它具有相同的效果。

    31、身為國中生,你目前最迫切希望可以自己作主的是什麼事?為什

    麼?

    32、目前你的家人還未能同意你的原因可能是什麼?你同意嗎?為什

    麼?

    33、試著站在家人立場思考,提出說服對方的理由或保証。(至少 3 個)

    四、 分組討論:

  • 36

    1、 以 7分鐘為限。分配段落給各組別,一個段落有二組同學分別激

    盪思考,試著在老師試作的問題以外再提出別的問題。也可以修改老

    師的提問,使之更切合需求。

    2、 一組各 5分鐘,負責同一段落組別交換題目,試著回答對方提出

    來的問題。

    3、 出題者請在聆聽的同時做紀錄,並以三分鐘時間回饋對方,分享

    自己原本設計題目時所預設的立場及心得。

    4、 將所設計的題目做刪修。

    5、 以組別為單位,選取一篇文章,以同樣方式設計問題以提取文意,

    並上台讓同學試作再行刪修。

    每位老師負責整理自己那一份,題目可增減,大概以 50題為原則,

    4/8(一)前務必產出作品。

    四、臨時動議

    五 散會

  • 37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八次社群會議

    會議說明 國中課程共備中

    會議說明 國中課程共備中

  • 38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社群第九次會議紀錄

    時間:105年 4月 11日(星期一) 下午 14:10:-15: 00

    地點:精誠樓三餘堂

    主持人:胡寶雲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經慧玲

    一、主席致詞:

    請大家儘量提出對上一節觀課的建議。

    二、業務報告:

    週三有專家諮詢,上午十一點,在小會議室進行,請大家準時參

    加。本人將會以 PPT 說明我們社群的活動內容,請負責撰寫教

    案的夥伴們,儘速交齊。謝謝!

    三、討論議題:

    寶雲老師:今天 410 同學提出的「問題設計」是上週五完成,未經老

    師過濾、修改,直接進行。文本有三篇,各由五組負責提問與討

    論,每組有三人,至少設計三個題目,題目屬性分別為擷取訊息、

    文意推論或作法探討、延伸思考。第三篇文章較長,組員也較認

    真,PPT 的背景會有西湖的景致,題目設計也較有深度。

    美伶老師:我有同感,像第二組提出「為什麼作者要拿李白的<夢遊

    天姥吟留別>來跟自己的夢做對比?」,這個題目就比較有深度、

    比較有程度。

  • 39

    依達老師:前二篇文章很短,我想同學要設計題目比較困難。還有對

    「情趣」理解不深,又有點害羞,有人就搞笑了點,但多幾次就 OK

    了。

    寶雲老師:可能文章太簡單,設計的題目就像填充題,不像問答題。

    還有的組別題目設計未能由淺到深,比如第二篇第二組,一開始就問

    「本文意韻為何」。其實前二篇在我的講義中有補充,第三篇沒有提

    供資料,同學反而更用心。

    依達老師:張岱集大成,同學比較好掌握;袁宏道這二篇比較重感覺,

    同學不容易體會。還有,題目似乎太多,可以改成每一組一題。

    寶雲老師:題目容易相近,一組一題恐怕不當,可改成一題粗淺的,

    爬梳文意即可,另一題則深層、延伸。

    文茜老師:改成一組六人,設計三題比較恰當,會比較深入。

    寶雲老師:還是給一篇長文,有難度的,依分段來分組設計題目?

    怡燕老師:萬一各段難易不一,長短差太大,會不好分組。還有需要

    聯結生活經驗的,同學的經驗不足,體會不深,就比較淺顯了。

    寶雲老師:是呀!像第三篇的第四組問「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因為年代

    的變遷而和記憶裡不一樣的地方嗎?」其實還可以延伸作文「走

    過」,由街景的改變寫人事滄桑。

    怡燕老師:減少題數可行,有標準答案的就一組回答即可,而開放事

  • 40

    的題目可由各組回答,引發思考,激盪多元的解讀。

    寶雲老師:有其他老師的教案在班級實際操作過嗎?

    慧玲老師:我的班級是進行新詩或歌詞的提問與討論,也是依擷取訊

    息、文意推論或作法探討、延伸思考的屬性,請每一組設計三個題目,

    每一組有七個人。同學設計的題目良莠不齊,有的很像填充題,根本

    不能延伸思考,還是要多練習才行。

    寶雲老師:410 班有自己的寫作平台,我的提問會放在寫作平台上,

    由同學上網回答。今天在課堂上提問多,給同學討論的時間太少,有

    些小組沒有回答到,我覺得這樣就失去提問與討論教學設計的用意了。

    建議要在課堂上討論題目,以 15 題為限,讓同學有更多討論的時間。

    四、臨時動議

    寶雲老師:不知大家還有其它的提議嗎?(眾人皆搖頭)

    在專家諮詢後,要對全體國文老師簡報我們社群的活動,還要製

    作成果集,請各位夥伴平日即可多多提供相關資料或建議。

    五、散會

  • 41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九次社群會議

    會議說明 入班觀課後,進行回饋檢討會議

  • 42

    會議說明 入班觀課後,進行回饋檢討會議

  • 43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社群會議名稱:第十次會議─國中部教學演示檢討

    時間:105年 4月 11日(星期一) 下午 14:00-15: 00

    地點:精誠樓三餘堂

    主持人:梁芸甄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邱小雨 一、 主席致詞

    國中部教學觀摩已結束,請針對觀課內容討論之。

    二、 業務報告:

    針對 4 月 11 日(星期一)下午 13:00-14:00 勤學樓 6 樓 114 教室之國中部

    教學演示進行觀摩後檢討

    三、 討論議題

    教師專業社群國中部教學演示會後檢討:

    芸甄師:我覺得時間沒有掌控得很好,所以無法深入討論學生的提問與答案,可

    能要多花點時間。

    雯喻師:

    (1) 能適時作引導,讓學生能順利設計問題,補足學生未注意的部分。

    (2) 確實時間上要控制,抽籤無法讓每一組都發表到,學生總覺得別組在報

    告,自己就沒事了,或一直忙抄寫,沒有專心聽。

    (3) 我通常會先發講義、請學生回去寫學習單、提問後,到課堂上再分享。

    或者不要每段分給不同組別討論,可以一組報告後,任抽一組回覆或再

    提問,應能讓每組專注,也可以讓不夠專心的組別先報告。

    小雨師:依據《提問與討論》一書的範例,問題較細,在課室實際操作時,時間

    有限,似乎不適合用在全課文。

    雯喻師:所以修整的方式可以問大方向的思考,細部用來讓學生練習討論。

    雅萱師:分組會不會太多?

    芸甄師:根據《提問與討論》,只有兩人作學習夥伴,但是這樣就分太多組,如

    果是三人,大家比較能參與討論,人太多反而怕有人沒事做,無法有

    效參與討論。即便是討論也有很多人是忙著在寫提問單。

    雯喻師:公校只有 28 人一班,比較適合少數人的分組。

    芸甄師:是啊!《提問與討論》書中說的兩人學習夥伴在大班比較難進行。以現

    在 49 人一班來看,若分為 24 組,每組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如果抽組

    別,只能回應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像書中「拉比」的老師角色,要

    如何能回應全體學生的提問並顧及學習狀況,確實是很難。

  • 44

    小雨師:

    (1) 我發現《提問與討論》一書,似乎其實是在完全沒有先備知識的狀況下,

    能針對未知的事物提出問題,在反覆的詰問中得到對未知事物的理解。

    (2) 但在課文的操作中,教師似乎因為已了解課本的重點,所以設計的問題

    似乎都已導向了某種標準答案。

    (3) 因此我建議在課堂結束時可以這麼告訴學生:

    「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會因為老師已經知道課程的重點才提出問題,

    往往有些既定的見解,但人生路上會遇到很多沒有答案的事,往往只是

    看法不同而已,所以以另一篇補充的資料讓大家試著提問討論,希望大

    家可以在面對一個未知的事物時,可以藉由和夥伴的討論,層層揭開未

    知事物的面貌,能培養獨立思考、分析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芸甄師:沒錯!學生在對課本段落提問時,以為他們應該會提出其他延伸想法,

    卻總不脫課堂內容(昕昕師:不過有個紥馬尾的女生提到社會課本的

    例子倒是很有想法。),雖然希望在教學現場可以跳脫課本框架,又怕

    學生天馬行空沒抓到課本重點。

    眾師:對啊!

    昕昕師:以國一來說,能提問就已很不錯,但提問與討論若在教師與學生都無先

    備知識的狀況下進行也是一種學習模式。中山女高教師張輝誠所帶領

    的翻轉教室有提出二十多本書目,包含天文、地理各方面,有些書需

    老師導讀,但事實上有許多書也是老師第一次讀,可能就比較能站在

    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學習的事物。

    芸甄師:是的!所以在課本延伸的提問練習外,課前先發了課外閱讀資料,希望

    他們在沒有老師引導的狀況下,可以先就自己理解的部分進行提問與

    討論。等他們提問完後,才對於他們資料中比較難的部分作說明,希

    望能培養到他們自己提問的能力。

    昕昕師:有組別同學看資料後,可以提出資料以外的想法,比如作者說做

    事的順序應當如何,但該同學覺得應該依據每個人的習慣,各有各的順序,

    挺有想法的!

    四、臨時動議

    五、散會

  • 45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第十次社群會議─國中部教學演示檢討

    國中部教學演示觀課後討論(一)

    國中部教學演示觀課後討論(二)

  • 46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社群第十一次會議

    時間:105年 4月 13日(星期三) 下午 13:00:-14: 00

    地點:/精誠樓三餘堂

    主持人:胡寶雲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陳怡燕

    一、主席致詞

    林教授、校長及與會的同事們,大家好。本次會議為第十一次社群會議。我

    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彰師大林國禎教授至校,給予我們這段時間的討論及小小成果,

    一些建議和指導。以下就開始我們簡報。

    二、業務報告:

    ◎ 胡寶雲老師簡報:

    1、緣起:讓一群人的力量,一起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遠,致力於提昇教學活潑

    化,以及學生學習熱忱及氛圍,是這個社群成立的初衷。

    2、運作方式:這個社群透過經驗分享、專書討論、偕同備課、教學觀察與回饋

    等方式運作,祈望能發展新課程以及創新教學法的目標。

    3、在這次「專家咨詢」會議之前,社群一共運作十次會議。除第一次討論宗旨

    與運作方式外,其餘九次的會議內容,以及未來規畫分述如下:

    (1)第二次,高中教案分享:由胡寶雲老師分享〈漁父〉及〈項脊軒志〉兩課

    的教學實例,並開始高中教案實作的討論。

    (2)第三次,國中教案分享:由邱小雨老師分享〈與宋元思書〉以及在班級舉

    行共讀《親愛的安德烈》的實例操作,並開始國中教案實作的討論。

    (3)第四次,邀請卓憶嵐老師至校,為社群教師分享「提問與討論的教學設計」

    的方式及合作型態。

    (4)第五次,專書討論:由曾依達老師主持《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一書的

    共讀,除了探究本書對提問式教學法的討論之外,亦將 kahoot 軟體帶入群

    組,讓社群老師了解這套軟體在提問式教學法上的運用。

    (5)第六次,廖元禎老師分享在歷史科授課時,以「學思達」的教學方式,帶

    入提問式教學的課程設計中,並且分享自編講義,以及分組資料匯入 app

    方式。

    (6)第七次,高中課程共備:以〈晚遊六橋待月記〉為課目,討論在課堂中可

    以透過哪些問題的提問以及解答,引領同學自我發掘問題的能力,並進一

    步藉由討論的過程,尋找答案,達到自我學習的成效。

  • 47

    (7)第八次,國中課程共備,以〈你自己決定吧〉為課目,討論在課堂中可以

    透過哪些問題的提問以及解答,引領同學自我發掘問題的能力,並進一步

    藉由討論的過程,尋找答案,達到自我學習的成效。

    (8)第九次,高中入班觀課:由胡寶雲老師就著共備的課程教案,在 410 班實

    際操作,並由社群老師共同討論,課程實施之優缺,以及可提升之處。

    (9)第十次,國中入班觀課:由梁芸甄老師就著共備的課程教案,在 114 班實

    際操作,並由社群老師共同討論,課程實施之優缺,以及可提升之處。

    (10)預計於 5 月 24 日期未教學研究會,發表本社群運作的方式及成果。完成

    第十二次的社群會議。

    4、本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關連如下:(1)A-1 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2)A-2 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教案)(3)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4)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5、本社群的預期效益為:

    (1)教師能自行設計兩份教學活動計畫書及教案並實際在課堂中操作。

    (2)教師能規劃校本課程兩份計畫書。

    (3)學生能改變對國文學科學習策略的想法。

    (4)提升學生對學習國文之熱情。

    以上四個預期效益的具體檢核方式,分別對應如下:

    (1)教師能提出實際教學方案及並運用於實際教學現場並作課後反思。

    (2)將規劃之校本課程計畫書提交課發會審核。

    (3)以教學前及教學後之問卷調查呈現社群教師上課班級的學生意見做為反

    思及改進之參考。

    (4)檢核學生課堂創作成果。

    在具體檢核方式的檢視之下,第 1、3、4 點在社群運作的過程中,皆能落實,

    唯有第 2 點未能達到。

    6、關於社群整體運作,以及未能達到第二點預期目標的反思如下:

    (1)社群運作至今,多能依表訂計畫實施。

    (2)社群運作無法規劃出校本課程的原因為,社群著墨的是提問式教學方法

    的操作而非教材內容,因此未能在運作的過程中,以課程內容設計為本

    的主題,發展出適合作為校本課程的教案。

    (3)我們最大的受益來自於課堂中自然而然帶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課程內容,

    增加更多師生互動,教學氣氛活潑融洽。

    ◎ 林國禎教授指導:

    1、教師社群運作的最終目的,是要讓身於社群裡的每一老師都能經由這個社群

    的參與,學得工夫。如果只是「聽過、看過」,但卻不會實際操作,那麼就非

    常可惜。在這個專業社群的十次會議中,我看到老師們學習了「問題計設法」、

    「學思達的教育方式」、「kahoot 軟體的運用」等等教學方式,但如果能集中

  • 48

    一個方式,在社群的運作中,讓每一個教師都能實際操作,變成自身擁有的

    「工夫」,那就會使社群運作更有方向性。例如社群會議規畫可以是在前三次

    介紹各式教學法,接下來幾次則是由參與成員選定一個教學法,集中火力共

    同備課與討論,使每一個成員都能在這個過程中,熟悉該項教學法的操作。

    2、在教師社群的運作中,「策略」和「產出」非常重要,此亦為觸發學生學習的

    兩種工具。「策略」所指的就是要能讓社群成員在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本來

    不會的教學方式學會。而「產出」,則是匯集眾人的長處與討論,形成一個大

    家可以運用於教學上的「寶典」。例如,以「提問式」教學法為例,就集中大

    家的心力於教題目的設計,大家一起就著國中、高中共十二冊課本中的每一

    個課次,應論核心問題,讓每一個國文老師在教學時,皆能在課堂中提出這

    個關鍵問題,讓學生討論。以每冊十五課的教材,共六冊,匯編起來即是 180

    道題目。這一本題目本,即是這個社群最好的產出。

    3、檢核方式,在提問式教學法的檢核,可以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一組在教學

    時特別以提問法,讓學生思考;一組則否,由老師直接講述,或不特別提及。

    可以就此觀察這一個操作的改變,對於學生學習成效是否有所影響,就可以

    作為「提問式」教學法的成果檢視。

    4、以「提問式」教學法而言,一個好的題目,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因此經由

    社群討論後,列為「星號」等級的提問即是教師在上課時,絕不可漏掉的關

    鍵問題。而關鍵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釐清觀念,並且能在客觀分數上有所

    進益。這也需要作為一個默契,即是此一關鍵性問題,之於學生而言,是必

    可拿分的部分,這也是教學時必須留意的實際層面,這此是學習到位與否的

    檢視方式。

    5、教授以〈晚遊六橋待月記〉的題目設計為例,帶入「提問」設計時,需要以

    「精緻化、具焦化」作為設計問題的方向。讓每一個設計出來的提問,皆能

    達至最高的效果。

    6、每一個教學法的運用,「策略」一直是橋段,而不是終極目的,因此需要修正

    策略的運用,而不要在課堂上長期使用單一教學法操作,這亦會造成課堂學

    習的疲乏感。

    三、討論議題

    ◎ 邱小雨老師提問:

    請問教授,我們最初在設定預期效益時設定了「規畫校本課程」的目標。但

    在我們實際執行之後,發現這一目標是我們無法達到的部分,那麼我們在做成果

    報告的時候,是要在一開始的目標設定就加以修改,還是我們把實際的執行狀況,

    以及反思呈現在成果報告中,即使是「未能達成目標」亦無妨?

    ◎ 林國禎教授回答:

  • 49

    這樣的修正與反思,以優質化計畫而言,就是執行後的重點。以優質化計畫

    來說,並不會要求要完全達至完先的預設,而不允許修改,因此我想真實的呈現,

    應是無妨。因為這就是這個社群運作的最終成果。

    ◎ 郭伯嘉校長勉勵:

    感謝各位老師的努力與投入,讓國文科的教學得以更加多元與活化。對於原

    本預設的目標與最後的執行成果有所差異,我想,我們做出最真實的呈現即好。

    因為原本每一個教學計畫與策略,都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做出修正,方

    能更加圓熟。再次感謝林教授蒞校指導,也謝謝各位老師。

    四、臨時動議

    五 散會

  • 50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社群會議名稱

    會議說明 專家諮詢:林專家諮詢:林國禎教授

    會議說明 社群夥伴與校長及林教授合影

  • 51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教與學變奏曲」社群第十二次會議

    ─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表

    時間:105年 5月 9日(星期一) 下午 13:10-14: 00

    地點:精誠樓二樓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胡寶雲老師

    出(列)席人員:如簽到表 記錄:梁芸甄

    四、 主席致詞

    以下進行本學年推動之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表

    五、 業務報告

    胡寶雲師:

    為促進老師教學活潑化及提升學生學習熱誠及氛圍為目的,因此成為教師專業社

    群的宗旨。輔以 PPT,進行方式如下:1.專書討論、2.經驗分享、3.偕同備課、

    4.教學觀察與回饋、5.教學方法創新、6.新課程發展。

    至今已有十一次會議:

    第一次會議─前言

    第二次會議─高中教案分享:屈原〈漁父〉、歸有光〈項脊軒志〉

    第三次會議─國中教案分享:吳均〈與宋元思書〉、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第四次會議─卓憶嵐老師「提問與討論的教學設計」研習

    第五次會議─專書導讀-《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並分享 kahoot 軟體使用、

    安裝,以利教學進行

    第六次會議─廖元禎老師分享「我的學思達教學模式-提問與討論的進行式」,廖

    老師的歷史教學亦廣受高中部學生正面迴響。

    第七次會議─高中課程共備: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第八次會議─國中課程共備:

    第九次會議─高中入班觀課:410 班〈晚遊六橋待月記〉延伸閱讀 提問與討論

    第十次會議─國中入班觀課__114 班〈你自己決定吧〉延伸閱讀 提問與討論

    第十一次會議─專家諮詢-以專家建議做為修改的方針,有以下反思:

    1. 社群運作至今,多能依表訂計畫實施。

    2. 社群運作無法規劃出校本課程的原因為社群著墨的是提問式教學方法的

    操作而非教材內容。

    3. 我們最大的受益來自於課堂中自然而然帶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課程內容,

    增加更多師生互動,教學氣氛活潑融洽。

  • 52

    目前已產出的提問單課次,將會放到國文科網頁以供老師們參考:

    高中部

    • 高中國文第二冊第六課〈晚遊六橋待月記〉高中國文第二冊第七課〈郁離

    子選〉

    • 高中國文第四冊第九課〈勞山道士〉

    • 高中國文第四冊第七課〈現代詩選:坤伶(瘂弦)、藕神祠—濟南人在大明

    湖畔為李清照立藕神祠(余光中)〉

    • 高中國文第六冊第三課〈曲選—劇曲選 牡丹亭‧遊園〉

    國中部

    • 國中國文康軒版第二冊第七課<你自己決定吧>

    • 康軒版 第二冊第三課 < 下雨天,真好>

    • 康軒版 第二冊第四課<分享 >

    • 康軒版 第二冊第五課 <背影>

    • 康軒版 第二冊第十二課< 吃冰的滋味>

    社群以外老師回饋:

    丹鳳老師:經過大家的努力和嘗試,使用提問與討論的教學策略好像真得

    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熱誠,我想我會在下學期試著使用這種策略,

    但首我必須先進行增能。我想先看《提問與討論的教育奇蹟》,了解提問

    的技巧與方法。

    六、 討論議題:略

    七、 散會

  • 53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

    社群會議名稱: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表

    會議說明 活動說明

    ←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

    表(一)

    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表

    (二)↓

  • 54

    附錄一:國中共備教案

    國中國文康軒版第二冊第七課<你自己決定吧>提問與討論問題設計

    設計人:梁芸甄

    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 提問與討論教學

    學科領域 國文

    主題名稱 〈你自己決定吧〉

    教學方式 講述、分組、提問與討論

    資源/設備/書籍 黑板、課本、補充講義、筆電、學習單、提問單

    教學評量 提問與討論

    教學總時間(分) 200 分鐘

    教學目標

    一、認知 1. 認識劉墉及其散文風格。

    2. 能明確說出「自己作主」與「負責任」之間的關係。

    3. 認識並懂得應用設問、層遞的修辭技巧,以增強論說氣勢。

    4. 學習夾敘夾議文章的寫作手法。

    二、情意 1. 能觀察生活中他人的言行,自其中領悟道理。

    2. 能思考群我關係中自己的責任。

    3. 學習與人溝通、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4. 培養負責的處世態度,以建立良好的群己關係。

    三、技能 1. 精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並提出佐證或辯駁。

    2. 能藉由分組討論鍛鍊表達能力並參與不同問題的討論。

    3. 善用閱讀策略,以提問法深入文章核心觀念。

    4. 能將閱讀內容,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目標 教學活動 教材 教具 時間(分)

    準備活動 課前預習。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5

    認識作者 介紹劉墉經歷、趣事、創作理念

    及文章背景。 作家介紹影片

    筆電、

    單槍 15

    文意理解 老師帶領同學進行問題與討論

    爬梳文章旨趣。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80

    延伸思考

    老師帶領同學進行問題與討

    論,延伸思考面對自己作主應抱

    持的態度。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學習單 10

    提問設計練習 針對課文段落分組練習提問設

    計。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提問單 15

    延伸閱讀並進行提

    問設計

    以劉墉其他文章帶領同學設計

    問題與討論,加廣加深閱讀層

    次。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補充講義

    提問單 25

    分享各組的提問設

    計題目

    老師回饋統整並說明何謂好問

    題。

    補充講義

    提問單 10

    課文統整 辨析形音義、文體,深究內容及

    形式,統整課文要點。 康軒課本第二冊第七課 40

  • 55

    第一堂課

    一、準備活動

    請學生自行閱讀文章,將生難字詞的注音、解釋先標註在課文上。

    課堂分組,每組 3 人,共 16 組。

    二、發展活動

    (一) 認識作者

    以影片介紹作者經歷,並口述其軼文趣事、創作理念及文章背景。

    (二) 文意理解

    1. 課堂分組,每個段落抽組別朗讀課文,講解段落修辭、生難字詞。

    2. 以提問及討論帶領學生了解課文涵義,再抽組別分享段落大意。

    課文「提問與討論」題目設計:

    第一段

    1. 「自己」決定跟「別人」決定有何不同?

    2. 作者舉「搬家」事例時,作者跟兒子面對「收拾東西」的態度有何相同或相

    異之處?

    3. 作者舉「搬家」事例時,作者的兒子在「收拾東西前」說「三兩下就可以弄

    好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背後代表什麼意義?

    4. 當作者的兒子開始收拾東西時,他問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都關於「誰」的?

    這代表什麼意義?

    5. 作者回應兒子請求只說「你自己決定吧」,你認為作者的用意為何?

    6.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兒子,得到這樣的回應時,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呢?

    7.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兒子,你會不會希望父親伸出援手?

    8. 假設你是作者,如果你幫了孩子,可能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

    9. 假設你是作者,如果你不幫忙,可能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

    10. 假設你是作者,搬家時間迫在眉睫,你會不會乾脆動手幫孩子一把?為什麼?

    第二段

    1. 「搬家事例」說完,作者接著回憶什麼經驗?

    2. 作者對於自己第一次做決定的反應是什麼?為什麼?

    第二堂課

    (一) 文意理解

    1. 課堂分組,每個段落抽組別朗讀課文,講解段落修辭、生難字詞。

    2. 以提問及討論帶領學生了解課文涵義,再抽組別分享段落大意。

    課文「提問與討論」題目設計:

    第三段

    1. 作者提到「作主」的好處是什麼?

  • 56

    2. 「作主」可以是完全自由的嗎?要注意什麼?

    3. 作者說「作主甚至要對別人負責」,為什麼?

    第四段

    1. 作者希望兒子作什麼主?意味著擁有作主的什麼好處?但也有什麼責任?

    2. 作者「過去」對兒子提出來的疑問一一解說,為什麼「今天」卻要他自己解

    決?

    第五段

    1. 作者為什麼會認為兒子覺得他冷酷?

    2. 試想,在搬家事例中,作者要兒子自己決定是在懲罰他嗎?為什麼?

    3. 作者為什麼對兒子說「你不是我,更不是我的影子,我不能為你作主一輩子」?

    第六段

    1. 試想,如果上戰場可能會有什麼個人需要?

    2. 如果在戰場上先滿足個人需要,會發生什麼事?

    3. 第七段

    1. 依據本段,再回顧第三段「作主也是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指的是?

    2. 從「搬家事例」談到「國家安危」,你是否覺得作者小題大作?為什麼?

    第八、九段

    1. 從「打仗」又談回「搬家」,兩者有什麼共同點?

    2. 最末一段作者要用「你自己決定吧」作結會造成什麼效果?

    第三堂課

    (一) 延伸思考

    課文延伸「提問與討論」學習單設計:

    1. 你喜歡或嚮往「做決定」嗎?為什麼?

    2. 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仰賴家人幫忙無法獨力完成的?

    3. 舉一個例子試想,如果家人無法協助時,你可以用什麼辦法完成?

    4. 如果給你一個月的緩衝時間,一個月後你必須自己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月中

    你必須先學會技能或解決哪些問題?

    5.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6.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來「反駁」這個道理,並與同伴討

    論是否成立。

    7. 身為國中生,你目前最迫切希望可以自己作主的是什麼事?為什麼?

    8. 目前你的家人還未能同意你的原因可能是什麼?提出說服對方的理由或保

    証。(至少 3 個)

    (二) 提問設計練習

    1. 以 3 分鐘為限。分配段落給各組別,一個段落有兩組同學試著在老師

    的提問之外再提出別的問題。也可以修改老師的提問,使之更切合需

  • 57

    求。

    2. 一組各 3 分鐘,與負責同一段落組別交換題目,試著回答對方提出來

    的問題。

    3. 出題者請在聆聽的同時做紀錄,並以 3 分鐘時間回饋對方,分享自己

    原本設計題目時所預設的立場及心得。

    4. 由回饋中反思,找出最好的想法與論點。

    (三) 延伸閱讀並進行提問設計

    1. 選取一篇劉墉的文章,以 7 分鐘為限,分配段落給各組別,一個段落

    有二組同學分別激盪思考,試著提出問題。

    2. 一組各 5 分鐘,負責同一段落組別交換題目,試著回答對方提出來的

    問題。

    3. 出題者請在聆聽的同時做紀錄,並以 4 分鐘時間回饋對方,分享自己

    原本設計題目時所預設的立場及心得。

    4. 由回饋中反思,找出最好的想法與論點。

    第四堂課

    (一) 分享各組的提問設計題目

    老師回饋統整各組提問單,並說明何謂好問題。

    (二) 課文統整

    辨析形音義、文體,深究內容及形式,統整課文要點。

    超越時間的藩籬 /劉墉

    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完全一樣,但是會不會用,能造成很大的差異。今天來

    談談,怎樣使用時間。

    如果你看過我的處女作《螢窗小語》(這本書的前三集在大陸的書名是《心

    靈的四季》),大概會記得有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四個三十不等於一百二〉。那是

    一位企業界的大老闆對我說的,他每天早上九點上班,才進辦公室就一堆事,可

    能前腳才有主管報告、後腳又有工會人員抗議、接著客戶造訪,加上不斷的會議

    和電話,難得有定下來的時間。但是有一天他剛從美國回來,有時差,早早就醒

    了,乾脆去辦公室上班,結果那天由七點到九點,他做的事比平常兩小時多得多。

    所以他得到個結論,四個被打斷的三十分鐘,不等於連續的一百二十分鐘。 (1)

    據說美國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早就如此,他每天上班,車子開到公司,不

    直接坐電梯上樓辦公,而坐在停車場撥手機,把最重要的電話先打了。

    大企業家要把握每一分鐘,分出安靜時間與喧譁時間,一般人也一樣啊!譬

    如我以前有一陣子在上班的時候寫稿子,下班的時候給讀者回信。後來發現錯了!

    因為上班常有干擾,那稿子斷斷續續,寫得既慢又不好。倒是寫信沒這麼講究,

  • 58

    所以改為上班寫信,下班寫稿子。表面看起來,我上班沒做正事,做雜事,反而

    下班之後做正事。問題是,這樣的效果好得多。 (2)

    同樣的,很多學生因為第二天要考試,把準備考試、背書當作最優先的工作。

    放學回家,才吃完晚飯就開始 K 那幾樣,到了深夜才做一般功課。表面看來很

    對,但是如果家裡吵,他又容易被干擾,恐怕反而不如先用比較吵雜的時候做功

    課,等深夜安靜了,再專心 K 書。如果他的毅力夠,甚至可以先睡個小覺,半

    夜起來念書。因為用時間的第一原則,就是要有彈性,分清完整時間和破碎時間、

    吵雜時間和安靜時間。 (3)

    其次,用時間必須分清楚長時間和短時間。說個故事吧!

    當我兒子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天回家,說接下來一整個禮拜放長假,放完兩

    天要考期中考。我問他有什麼計劃,他說當然應該先準備考試的東西,因為要花

    很多時間背。我說,不錯啊!「未雨綢繆、早作打算」。他又說要去圖書館找些

    文學名著來看,我說很好,「取法乎上,能得乎中」,看課外書很對。他又說要找

    朋友聊天,我說也不錯。「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交朋友是重要的。

    一個禮拜很快過去了,到了上課前一天,我聽見他要媽媽開車,送他去圖書

    館。我問他「才借的書就要還了嗎?」他說「不是!是要找參考書,寫參加西屋

    科學獎的報告。」接著去借了一堆,連著兩天昏天黑地讀書、寫報告。禮拜一,

    總算把報告繳了上去,放學進門,都累得不成樣子了,我叫他吃完晚飯快點去休

    息,他卻愁眉苦臉地說「不行啊!明天要考期中考。」我說「你不是放長假的前

    兩天,就先念了嗎?」他說「可是隔太久,這兩天又幾乎沒睡,把背好的東西忘

    光了。」 (4)

    請問,他犯了什麼錯?他就是沒有把大時間跟小時間分清楚。那個長假加上

    星期六星期天,足足有九天,他為什麼不一放假就去借參考書,用大時間寫西屋

    科學獎報告,行有餘力才看小說、找朋友聊天。再利用考試前兩天背書?背的東

    西當然愈靠近、記憶愈清晰,他怎能在放假一開始就背呢?西屋科學獎的報告,

    又豈是一兩天趕得好的?就算趕出來,又可能得獎嗎? (5)

    會用時間的人,一定要有通盤的規劃。記得英國的前首相佘徹爾夫人,在記

    者問她如何日理萬機的時候,佘徹爾夫人說,很簡單!她只是把要做的每件事寫

    在筆記本上,作一項就劃掉一項。

    乍聽,這沒什麼稀奇,別說英國首相了,很多家庭主婦也如此。這樣做好處

    很多,全看做的人有沒有好好發揮其中的效果。你知道先把事情一條條列下來,

    做一項刪一項有什麼好處嗎?第一,寫下來、看得清楚,可以避免遺漏。第二,

    你可以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和性質,決定做的順序。第三,你可以把相關的事情

    放在一起做,節省時間,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考考各位吧──

  • 59

    我常常拍攝很大的「四乘五英吋」的幻燈片,這種專業的東西,必須送到紐

    約曼哈頓的專門店沖洗,而且最少得等四個鐘頭才沖得好。因為曼哈頓距我家很

    遠,我每次都順便去逛博物館和書店。請問「沖幻燈片」、「逛博物館」和「買書」

    這三件事,我應該怎麼分配?我是先逛博物館,再去買書、再去沖照片?還是先

    去買書,再提著書逛博物館、再去沖幻燈片?又或是我先把幻燈片拿去沖,再去

    逛博物館,而後買書,再去取幻燈片?

    我必定取最後一個。因為沖幻燈片要時間,我何必在那兒乾等?書很重,如

    果買一堆,提去博物館,多累!我當然先把幻燈片交給店裡沖,兩手空空、輕輕

    鬆鬆逛博物館,再去買書,最後才去拿沖洗好的幻燈片。如果幻燈片不多,沒有

    盒子裝,我還可以往書裡一夾,不怕被折到,接著坐火車回家。 (7)

    請千萬別覺得這是瑣碎的小事,要知道積少成多,當你把事情分配好,能夠

    省下驚人的時間和精力。我因為要畫畫、寫文章、甚至做節目、演講、出版。有

    些事必需安靜的心情、有些情況卻又很喧譁繁亂,必須在時間上精打細算。說出

    來各位可能不信,我連由書房到廚房,都會先想好,一路經過客廳、餐廳,要順

    便做什麼事、拿起什麼,放下什麼,免得等下發現忘了,再多跑幾趟。更重要的

    是,我必須一時兩用、一時三用,這很重要。(8)

    國中共備教案

    你自己決定吧 學習單

    在讀完課文之後,請你/妳想一想……

    9. 你喜歡或嚮往「做決定」嗎?為什麼?

    10. 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仰賴家人幫忙無法獨力完成的?

    11. 舉一個例子試想,如果家人無法協助時,你可以用什麼辦法完成?

    12. 如果給你一個月的緩衝時間,一個月後你必須自己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月中你必須先學會

  • 60

    技能或解決哪些問題?

    13.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14.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來「反駁」這個道理,並與同伴討論是否成立。

    15. 身為國中生,你目前最迫切希望可以自己作主的是什麼事?為什麼?

    16. 目前你的家人還未能同意你的原因可能是什麼?提出說服對方的理由或保証。(至少 3 個)

  • 61

    國中共備教案

    你今天問了個「好問題」了沒?

    有的問題「沒有正確答案」,只有在對話中「真理愈辯愈明」

    組員: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我們負責的課文段落是第( )段,與第( )組作提問練習

    提問問題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問回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由回饋,我們覺得最好的想法及論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動動腦,問問題

    共同選文〈超越時間的藩籬〉

    我們負責的文章段落是第( )段,與第( )組作提問討論

    提問問題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問回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組

  • 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由回饋,我們覺得最好的想法及論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決定吧 學習單

    在讀完課文之後,請你/妳想一想……

    17. 你喜歡或嚮往「做決定」嗎?為什麼?

    第1組 喜歡,因為這樣感覺很成熟。

    第2組 喜歡,因為有比較自由的感覺。

    第3組 喜歡,因為比較自由。

    第4組 喜歡,因為這樣可以決定和自己有關的事物。

    第5組 喜歡,可以擁有支配的權力。

    第6組 喜歡,因為可以自己做決定。

    第7組 喜歡,因為很自由,可以不被管理。

    第8組 喜歡,因為不想被約束,喜歡自由的感覺。

    第9組 喜歡,因為不會受人束縛。

    第10組 喜歡,因為自己做決定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受拘束。

    第11組 喜歡,因為可以決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受到別人的束縛。

    第12組 喜歡,因為看起來自己已經長大了。

    第13組 喜歡,因為可以自己做決定,不受拘束。

    第14組 喜歡,可以不用受拘束,用自己的想法、權利、去支配一件事情。

    第15組 嚮往「做決定」,自己做決定的感覺比較自由。

    第16組 喜歡,不會被別人纏束。

    18. 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仰賴家人幫忙無法獨力完成的?

    第1組 煮飯。

    第2組 煮飯、繳保險、開車出遊。

    第3組 煮飯、洗衣服。

    第4組 處理家中金錢方面等事物。

    第5組 學費。

    第6組 自給自足。

    第7組 賺錢。

    第8組 家裡的大掃除。

  • 63

    第9組 考試。

    第10組 煮飯、洗衣服。

    第11組 煮飯,因為不知道水要加多少。

    第12組 學費。

    第13組 開車賺錢。

    第14組 家裡重新裝潢。

    第15組 賺錢繳學費。

    第16組 賺錢繳學費。

    19. 舉一個例子試想,如果家人無法協助時,你可以用什麼辦法完成?

    第1組 去外面買。

    第2組 如果要去比較遠的地方買東西,可以請認識的阿姨載我去。

    第3組 向朋友尋求協助或幫忙。

    第4組 搬重物,若無法獨自完成,則可請其他朋友幫忙。

    第5組 請同學或老師幫忙。

    第6組 請求朋友協助。

    第7組 向鄰居尋求幫助。

    第8組 尋求朋友協助。

    第9組 如果無法協助,我會自己認真複習。

    第10組 自己另外再找辦法解決。

    第11組 尋求師長和朋友的建議。

    第12組 可以找朋友或老師幫忙。

    第13組 上網查詢,解決問題。

    第14組 尋求朋友的意見,自己再想簡單一點。

    第15組 詢問朋友,並尋求協助。

    第16組 寫作業,查電腦尋找答案。

    20. 如果給你一個月的緩衝時間,一個月後你必須自己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月中你必須先學會

    技能或解決哪些問題?

    第1組 學習如何開車、煮飯、騎機車。

    第2組 洗衣服、煮飯,把東西整理乾淨。

    第3組 學會怎麼賺錢,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

    第4組 必須學習自律。

    第5組 煮飯、洗衣服、打掃。

    第6組 洗衣、煮飯、賺錢。

    第7組 解決金錢問題,如何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第8組 煮飯、洗衣服、打掃、打工……

    第9組 先賺錢,解決經濟上的問題。

    第10組 食、衣、住、行,生理需求。

    第11組 打工,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

  • 64

    第12組 必須先獨立,可以自己去賺錢。

    第13組 煮菜、打掃、工作能力。

    第14組 煮飯、洗衣,日常生活起居必須事先請教、練習過,才能自己獨立完成。

    第15組 學會獨立,去打工來解決生計。

    第16組 烹飪三餐,獨立自主生活。

    21.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第1組 校車司機,如果他沒有在段考時準時抵達,就會缺考,然後被當找不到好學校。

    第2組 掃地的人如果沒掃,會惹老師生氣,老師如果罵同學,同學就會很不爽。

    第3組 掃地假如沒有掃乾淨會被老師罵。

    第4組 我們舉例放學後鎖門。假如學生很晚離開,會延遲到鎖門人的回家時間。

    第5組 打掃,因為如果自己一人的工作沒有完成,可能會連累他人。

    第6組 讀書沒讀好,考試就會考不好,考不好媽媽就會生氣,生氣就不能買鞋……。

    第7組 若是沒有掃地,就會被老師責罵,全班心情就不好。

    第8組 掃地。如果不掃地,就會影響到倒垃圾的人,如果不倒垃圾,就會影響那人的工作……。

    第9組 讀書沒讀好,考試就會考差,考差就會被家長罵。

    第10組 功課。

    第11組 員工若是無法完成報告,上司就會無法交差,影響工作順序。

    第12組 家人一起洗完澡,再大家一起洗衣服。

    第13組 如果沒有賺錢就無法生活。

    第14組 第一級產業如果沒有生產,那第二級產業就無法加工,也就沒有第三級產業的販售。

    第15組 甲霸凌乙,結果乙心裡受創,去霸凌丙,丙也霸凌丁。

    第16組 全家人都洗完澡後衣服再一起洗。

    22. 作者說責任是一環扣一環,請舉一個事例來「反駁」這個道理,並與同伴討論是否成立。

    第1組 搭車。

    第2組 如果不認真上課,和同學聊天,成績變差,是自己的責任,並不影響他人成績。

    反駁:不成立。自己不認真上課,會影響老師上課,同學也會無法專心。

    第3組 完成學校老師所指派的作業。

    第4組 搭火車自己沒搭上,火車不會等你所以不影響他人。

    第5組 讀書。成績是自己的,要自己負責。

    第6組 老師沒有教好我們,家長不會怪老師只會怪我們。

    第7組 老師沒有教好我們,家長卻只會怪孩子,不責怪老師。

    第8組 倒垃圾的人可以不必等他掃好,可以請他先放在旁邊,等他倒完垃圾再倒。

    第9組 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或才藝去找到。

    第10組 自己的人生。

    第11組 趕不上火車。火車不會為了你一個人而誤點,這就是自己的責任。

    第12組 自己的人生。

    第13組 無。

    第14組 休閑農業可以自己生產販售,所以不是環環相扣的。

  • 65

    第15組 工作沒做好是自己的事,無關他人。

    第16組 讀書的責任是自己的本分。

    23. 身為國中生,你目前最迫切希望可以自己作主的是什麼事?為什麼?

    第1組 自己想上的課,因為有的課枯燥乏味,以後很多都用不到,有的課有用上卻排得很少。

    第2組 金錢管理,因為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3組 可以自己掌握時間,因為才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4組 決定自己零用錢金額,因為有時候拿到的太多或太少。

    第5組 自己使用壓歲錢,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6組 可以自己隨意運用壓歲錢,因為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滿足自己的慾望。

    第7組 管理自己的金錢,不用總是問父母親,這個可不可以買。

    第8組 讀書規劃,因為多數的規劃是自己的事應該照自身情況去安排。

    第9組 可以花自己的零用錢,因為覺得自己可以利用自己的錢去花想要的東西。

    第10組 理財、花錢的部分,因為會怕我們亂花錢。

    第11組 可以自行管理財富,為自己作打算。

    第12組 自己出門,同學如果要約出去玩,可以依判斷決定能不能去玩。例如:月考前不應該

    出去玩,等到考完再去。

    第13組 決定自己未來升學的學校。因為可以選擇自己想讀的學習。

    第14組 同學出去玩,管理自己的金錢。

    第15組 可以作主壓歲錢怎麼去花費,因為那是自己的東西,希望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作主

    跟同學出去玩的權利,因為可以跟朋友培養感情。

    第16組 理財,因為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24. 目前你的家人還未能同意你的原因可能是什麼?提出說服對方的理由或保証。(至少 3 個)

    第1組 我會好好學,我會努力學,我會認真學。

    第2組 認為年紀還小,沒有自制力。

    可以試著記帳。買東西前先問家人的意見。買東西會把發票交給父母。

    第3組 (1)自己使用自己的金錢。因為是自己的錢,所以希望可以自己使用。

    (2)跟朋友出門。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決定。

    (3)掌握自己的時間。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第4組 現在的我們還逐未體驗賺錢的辛苦,長輩怕我們亂用。

    會做收支紀錄。每個月至少存 300 元。給父母查看我的紀錄。

    第5組 買昂貴的東西。迫切需要。不去黑市。上課要用。

    第6組 (1)擔心我們買不該買的東西。(例如:A 片、菸品……),擔心我們亂花錢,擔心我們

    被詐騙。

    (2)我們會講購物明細交給你。

    第7組 父母可能會擔心我們的安全。所以我們可以答應他們,不到人們少的地方,和同學走

    在一起,不自己單獨走在路上。

  • 66

    第8組 (1)自由使用 3C 產品,可能是覺得我還不能穩定課業。成績進步。

    (2)自己出去買東西,擔心我安全。不去除了目的地以外的地方。

    (3)自己掌管金錢使用,擔心我會浪費。事先告知購買清單。

    第9組 可能覺得我會亂花錢在不需要的東西上。

    我已經有可以作主的能力了。我盡量不會花超過 300 元以上的物品。有了差錯

    的話,我會負責到底。

    第10組 因為怕拿著錢亂花。我認為我年齡已經夠了,而且有能力。會把花錢的項目記錄

    下來。買東西前會報備。

    第11組 父母認為我們還沒長大。願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可以從中獲得成長。給父母

    明細。

    第12組 可能怕我們自己出門太危險。有同學陪同一起去。和家人說:「我可以自己照顧自

    己。」要去哪裡會先跟父母說。

    第13組 (1) 騎機車,因為怕發生意外。我會考完駕照的!

    (2) 賺錢,怕我們不會打理金錢,而亂花錢。可以轉完錢後,交給父母

    (3) 交廟會朋友,怕教壞我們(如:吸毒、抽煙、嚼檳榔)。可以保證不會被那些

    人拉攏。

    第14組 家人擔心社會治安日變差,怕我們遇到危險。結伴同行,不單行,自己到人多的

    地方,不走人稀少的巷子。

    第15組 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控管自己的錢,就會隨便亂花錢。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買的東西記錄

    下來,並詢問父母。我們可以定時打電話給父母,確保安全。

    第16組 家人深怕我們會亂花錢。保證絕不亂花。把花過的錢與買什麼寫在本子上。把

    錢放在他們看得到的地方。

    你今天問了個「好問題」了沒?

    有的問題「沒有正確答案」,只有在對話中「真理愈辯愈明」

    提問問題設計:

    第1組 作者為什麼要孩子自己作決定?

    第2組 兒子在迫在眉睫的時候,才要開始行動,作者給兒子什麼回覆?

    第3組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自己決定吧!」你會有什麼感覺?

    第4組 當你決定一件事情時,你能為自己負責嗎?

    第5組 作主的好處是什麼?

    第6組 在作主的同時,你還要負什麼責任?

    第7組 如果你是作者的兒子,沒有封箱寬膠帶,你會如何解決?

    第8組 兒子面對的考驗是什麼?

    第9組 為什麼作者說:「不要覺得我冷酷!」

    第10組 為什麼要用影子來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