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 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伦 伦勃朗的...

1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18 2 4 日 星期日 7 7 本版责任编辑: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制图: 蔡华伟 1642 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伦 勃朗画室,已成名 10 余年的他带着多 位订单人的期许,用富于创造力的画 笔,调和饱含热情的颜料,在画布上展 开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停笔的那一 刻,世界名画《夜巡》诞生。然而,在他 将作品展示给主顾时,并没有像往常一 样获得不绝于耳的赞许与肯定,因其在 作品中过于“自我”与“超前”的艺术创 举,主顾们否定了这幅力作,甚至引发 了要求其赔偿的官司。 同年,与伦勃朗相伴八载的妻子沙 斯姬亚去世,曾经的家庭欢愉、经济富 足及年少意气,都随着世事的改变而被 打破。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 醉所言,伦勃朗的一生可谓“半生富足, 半生潦倒”, 1642 年正是伦勃朗的人生 分水岭。 2017 6 月至 9 月,由美国莱顿收 藏机构带来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在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其中 11 幅伦勃 朗早年的作品,引导我们走进伦勃朗的 “前半生”,粗线条式勾勒出伦勃朗的艺 术之路。 天资卓越,学艺 4 即独立创办画室 伦勃朗 · · 莱因 1606 7 15 出生在荷兰莱顿,父亲是一名磨坊主, 家境条件在当时不算太差。父母希望 伦勃朗能够通过学习不断进阶,没想到 15 岁时,他毅然放弃在莱顿大学的 法律专业,选择了自己钟爱的艺术道 路。 1621 年,伦勃朗在莱顿正式跟当 地画家雅各 · · 斯威宁堡学艺,深入学 习了素描与版画技艺,得到了在艺术方 面的启蒙教育。 在当地学艺 3 年后,伦勃朗前往阿 姆斯特丹师从已颇有名气的历史画家 彼得 · 拉斯特曼。这位去过意大利的老 师,将 17 世纪初欧洲绘画中卡拉瓦乔 对光线、明暗特有的戏剧化处理方式传 授给了年轻的伦勃朗,对他日后的绘画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师从拉斯 特曼仅半年有余,但伦勃朗的画艺快速 提升。 1625 年,伦勃朗返回莱顿创办 了自己的画室。那一年,他还不满 20 岁,一颗艺术新星冉冉升起。 在“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展览中,有 3 幅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通过寓言式 的艺术手法,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初露现实主义头角。尤其在《失去知觉 的病人》作品中,画家用精致的构思、细 腻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再现了 17 世纪 庸医治病的场面,画面的写实程度以及 对光影、明暗对比的把握,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年轻画家在学艺路上的求索。 甜蜜爱情,带给他创 作的黄金岁月 1634 年,是伦勃朗人生中一个重 要节点。这一年,他再度回到阿姆斯特 丹,与经营其作品的画商尤伦堡的侄女 沙斯姬亚结婚。这位富有的女人,改变 了伦勃朗的生活境遇。他开始频繁出 入上流社会,在与名流显贵往来的同 时,众多订单纷至沓来。甜美的爱情、 宽裕的生活,让画家了无后顾之忧,安 心创作。此后的 8 年,是他最幸福的一 段时光,并逐渐由少年天才蜕变成为技 艺精湛的青年才俊。 创作于新婚之年的《眼部蒙上阴影 的自画像》,流露出画家春风得意的情 态。柔绵的光影下,头戴贝雷帽的伦勃 朗目视前方,时髦而贵气的打扮,那似乎 掩盖心绪却又遮挡不住贝雷帽的阴影, 清瘦温润的面庞,上扬的胡须,笃定而自 信的眼神等,这些被画家作“设定”或“写 真”式处理的细节,是其内心愉悦的写 照。这幅作品借助光影、技法来传递人 物内心的特点,已诠释出伦勃朗在艺术 上的日臻成熟。对他帮助甚大的妻子, 此后也多次出现在其画作中,或是公主, 或是花神,或是与伦勃朗以幸福伉俪的 身姿出现。伦勃朗似乎在用最擅长的画 笔,感念妻子带给他的黄金岁月。 甜蜜的爱情,只是伦勃朗大师之路 的助推,他对艺术的高度热情以及过人 的艺术造诣,才是其不断走向成功的关 键。1632 年《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的问世,让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一夜扬 名,树立起他在画坛的极高声望,以致 在短短两年里,他就成功揽下 50 多个 肖像画定件。应接不暇的订单,更促使 其艺术名望快速提升。无人去估量这 位青年画家的前途,却都以能获得他的 一幅肖像创作为荣。 光影大师,塑造鲜活 的人物个性 光线让艺术家着迷。尽管在伦勃 朗之前的西方绘画史上,很多艺术家对 光在绘画中的作用已有一定认识,但直 17 世纪,以卡拉瓦乔等为代表的现 实主义艺术家,才真正将对光的理解付 之于绘画与创作实践。强烈的明暗对 比、戏剧化的处理手法以及以光塑形等 艺术表现与理念,既有别于以往绘画成 就的新突破,又是欧洲艺术家贯穿 17 世纪不断探索的动力。伦勃朗就痴迷 于对光与色的绘画研究,终其一生。他 曾经说过:“当我画光的时候是在画周 围的空气,当我画周围的环境时是在画 光。”光线、空气与环境是伦勃朗在技术 处理与艺术效果追求上的重要考量,并 利用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塑造画的 空间与气氛,使人在感受由光线带来的 视觉冲击的同时,走进用光烘托的画中 世界与人物心境。 在《穿金边斗篷的少女》这幅作品 中,为了凸显对明暗光影效果的处理能 力,画中人身着黑色斗篷,连同灰黑的 背景,大面积的暗部将作为重点的人物 面部烘托出来,宛若聚光式的映照,透 过少女面部精致的五官,观众仿佛感受 到了正款款流出的情思。在伦勃朗笔 下,美不再仅仅是对漂亮容颜的写真, 光影之间,鲜活的人物个性塑造才是其 孜孜以求的关键,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地 方,画布里充满被欣赏的气氛。而他少 有的历史画作,也无不彰显其过人的天 资。在《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中,老到 而精炼的技法、逼真的物象处理、和谐 的光影关系等,很难让人相信这幅巨作 出自年仅 29 岁的伦勃朗之手。 当然,伦勃朗在早期的艺术探索不 止于光,他的作品也充满写实性。无论 是上百幅自画像,还是肖像画、历史画 与风俗画,伦勃朗用画笔记录下的,是 荷兰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世风人情。他 早年习作《白帽妇女》《老人肖像》《女孩 头像》等,在把握人的外在与内在关系 及追求艺术本真方面十分明显。 而当《夜巡》问世的一刻,伦勃朗的 艺术思想随着境遇的改变发生转换。 他对待艺术的真诚与做人的倔强性格, 使得任何关于艺术的妥协在他那里都 行不通。所以,当主顾们仅仅因不满自 己在画中的位置,要求伦勃朗修改本已 在构图处理、人物刻画、光色运用上几 近完美的作品时,遭其拒绝是显而易见 的。如果说他此前的艺术创作还处在 现实主义的不断尝试中,《夜巡》则是一 个转折点,他完全将对生命、世故的认 知融于一件件呕心力作之中。 当巴洛克的奢靡、浮华充斥于 17 世纪的欧洲画坛之际,以伦勃朗为代表 的偏重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宛如一股 新风,无论对绘画技法的探索与变革, 还是艺术风格的创新与实践、启示未来 艺术发展走向等多方面,都产生深远 影响。 回顾艺术史,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大 多历经人生坎坷。犹如戏剧脚本的设 定,有起有落。伦勃朗的前半生一路平 坦,后半生历经苦难,也成就了他艺术 里程碑式的地位。很难以具体数字来 精确概括伦勃朗 36 岁前的作品数量, 但他前半生对油画、版画、速写、素描等 各种艺术形式的涉猎,以及肖像画、历 史画、风俗画、宗教画等各类题材作品 的传世,证明了艺术大师并非偶然造就 这一真谛。 伦勃朗的 伦勃朗的 前半生 前半生 梅松松 时间像一阵阵微风,总在不知不 觉间吹散往事的足音。时间又像岸 边的礁石,雨浪拍击后至真至醇的底 色恒在!这是一群有着传奇故事的 老人,他们的一生都和中越两党两国 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静水深流,无 论境遇如何变迁,不管人生怎样起 伏,他们心中那条河流一直在默默流 淌。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他们的脚 步,聆听光阴的故事。 现任越南胡志明市越中友协副 会长的陈抗战,虽已进入古稀之年, 但嗓音洪亮、风度潇洒,翩翩风采不 减当年。他的西装上衣上,总是别着 一枚越中两国国旗图案的胸针。 陈抗战的父亲陈子平在越南近 代史上赫赫有名,早年追随胡志明主 席参加革命,戎马一生,是越南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开国元勋。1948 年越南人民军首次授衔,陈子平便位 列其中。1950 年,越南在中国云南建 立了第一所陆军学校,陈子平担任首 任政委,该校为越南人民军培养了 1 万多名高级干部。 陈抗战 1950 年来到云南,入读云 南八一小学幼儿园。1954 年他转去桂 林。由于很小就到中国,学会了中 文。直到今天,中文仍很流利。陈抗 战对周恩来总理印象很深刻,父亲去 世时,周总理亲自给时任越南总理范 文同发来唁电。母亲也曾到北京养 病,邓颖超还请他们吃过饭。后来周 总理访问越南,他和欢迎的人群一起 站在巴亭广场上迎接。“我记得特别清 楚,那天胡伯伯(志明)和周总理站在 主席台上,胡伯伯指着自己身上的毛 衣说,这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送给 我的。我当时听到这一席话,感觉特 别亲切。”陈抗战告诉笔者,当时越中 两党两国关系就像胡伯伯和周总理的 个人关系一样亲密无间,就像一家人。 陈子平后来担任过驻华大使。 毛泽东主席最后一次接受外国使节 递交国书,就是陈子平赴任时递交的 国书。“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我父亲参 与了当时越中两党两国间的重要外 交活动。我希望越中两国人民能够 永远保持友好关系,在有生之年,我 会一直把友谊事业做下去。” 67 岁的裴光荣是一名退役越南 人民军少将。烽火年代,青春少年 即投身战场、抗敌救国。从硝烟中 走来,退休后抖落征尘,依然难忘 中国母校情怀。 1967 1 月, 16 岁的裴光荣被越 南党和政府送到中国广西桂林阮文追 少年军校上学。1968 年结束学习,回 国参加抗美救国战争。“当时,桂林一 中选派老师为我们安排生活,让我们 安心学习。我对那段生活印象特别深 刻。”裴光荣陷入了难忘的回忆,“那 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困难 时期,人民生活很艰苦。而我们的生 活条件比中国老百姓要好很多。他们 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用的都给了我们, 从各个方面给予我们这些越南孩子家 一样的关怀。记得刚到桂林时,很多 同学得了脑膜炎,桂林当地医院就把 医疗设备搬到学校里为我们治疗,经 过两个月的医治,同学们都痊愈了。 少数病情严重的同学还被送到北京继 续治疗。”裴光荣向笔者动情说道,桂 林人民就像他的亲人,后来他多次组 织同学们重返母校,看望以前的老师、 同学和当地乡亲。 还有一件让裴光荣特别感动的 故事: 2007 年,他组织越南同学重访 桂林。访问期间,一位同学突发心肌 梗塞,桂林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把他送 到医院。由于他们当时都没有带足 够的现金,中国朋友自发为生病的同 学捐款。桂林一中的校长还带领全 校学生不吃早餐,将省下的早餐费捐 给这位越南朋友。当地一些参加过 抗美援越战争的中国老兵得到消息 也赶来捐款。“这一次,让我又想起了 当年那段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 难忘岁月。” 裴光荣告诉笔者,“我们应该让 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一直保 持下去,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为之努力 奋斗。” 72 岁的胡士达退休前是一名建筑 工程师。每当回想起早年在桂林的学 习生活经历,胡士达总会忍不住落泪, 想念自己的中国妈妈—邓海棠。 那年,年少的胡士达不慎坠落池 塘,生死攸关时,是邓海棠医生将他 救活。“我的命是邓妈妈给的,邓妈妈 就是我的中国妈妈。”胡士达告诉笔 者,邓妈妈后来认他为干儿子,实现 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其实邓妈妈 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妈妈,她救治过很 多越南孩子,是我们越南学生心中共 同的妈妈”。2015 年,邓海棠去世,胡 士达未能前来送终,这成为他心中永 远的遗憾。 1969 年,刚刚 20 出头的陈文慈 被越南教育部派到广西桂林留学,一 直到 1975 年回国。他是当时在桂林 的越南学生里待得最久的,“我对桂 林和那里的人民非常有感情。” 2000 年开始,陈文慈陆续组织 越南学生到广西学习中文。对于他 来说,每次回桂林母校,不仅是看望 老师和同学们,更重要的是感谢桂林 人民。“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亲口对 桂林人民说一声‘谢谢’,我的心一生 都会不安。我永远铭记桂林人民对 我们的感情,永远也忘不了桂林和桂 林人民。” 时至今日,每当有关于越中友好 的消息,陈文慈都会第一时间告诉老 同学们,“我们当年在桂林一起上学 的同学建立了脸书群,常常交流。只 要有机会,我就要为越中友谊做贡 献。我将为越中友谊做贡献视为我 的责任!” 《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 《白帽妇女》。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 莱顿收藏机构官网提供 2017 11 月,我独自前往洒满初夏 阳光的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珀斯,进行 一次避寒之旅。 初到珀斯,满眼的紫楹花开满城市 大街小巷,南印度洋吹来的海风裹挟着 桉树的清香和紫楹花的芬芳,沁人心 脾。一条蜿蜒曲折的天鹅河流经市区, 不同的河段展示出不一样的风采气质: 时而如小桥流水涓涓平缓,时而如浩瀚 大海奔涌激流,时而又如宽广湖面波澜 不惊。据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在 天鹅河里觅到海豚的踪影,足见城市生 态状况非常良好。 珀斯所在的西澳大利亚州,面积占 澳大利亚领土的 1/3。相对于聚集着澳 洲几座“文明之都”(悉尼、墨尔本和布里 斯班)的东海岸地区,有着沙漠和盐湖的 西澳大利亚州最晚被开发,是东海岸人 眼中的“蛮夷之邦”。当然,也正是得益 于这一“后发优势”以及当地政府的重 视,西澳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以 很好地保护,成为与大堡礁、塔斯马尼亚 岛齐名的“野性”澳大利亚旅游胜地。 因为喜欢小动物,我安排了老鼠岛 生态一日游。这是一座位于西印度洋的 小岛,距离珀斯市区很近。老鼠岛得名 于一种岛上特有的短尾矮袋鼠,它们前 肢短小、表情呆萌,喜欢三五成群地觅 食。因其看起来像老鼠,故被第一批登 岛的荷兰探险者命名为老鼠岛。 老鼠岛有着相当独特的自然风貌: 岛中央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四周则 被绵软的沙滩和大海所包围。裸露出来 的土地布满了粗糙的沙砾,在丘陵的迎 风坡上长满了低矮灌木,虬枝峥嵘、带刺 且有毒,在苍穹之下摆出各种诡异的姿 态,颇显苍凉。我不由感慨,这些可爱的 袋鼠小精灵,为何能在这“蛮荒”之地上 生存?事实上,袋鼠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于丘陵背风坡的植被,那里微风轻拂、雨 水丰沛,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 宜各类植物的生长。 每天,在老鼠岛都能看到一批身着 黄色工作服的向导,他们是热爱生态保 护的志愿者,义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 客讲解。我在环岛巴士上遇到一位瘦瘦 高高的向导,是一位退休的白人老先 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站在一处观景 台向远处眺望,深蓝色的海面上伫立着 几块巨大礁石,一头海狮正在水中嬉 戏!向导告诉游客,受洋流的作用,这一 片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经常会有海 狮、海豹、企鹅和海豚光顾。 这样一座有着一两百年人类开发史 的小岛,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生态系统, 保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事实 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很多物种加 入环岛微生态圈;在食物链的作用下,又 有更多的生物加入其中。这种人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促成了良性循环。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这大 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早雏形。作为 一名背包客,在珀斯,我看到了人们热爱 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也看到了政府保 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努力。这种天时、 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才是推动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 西澳州的精灵乐园 毕冬娜 老鼠岛海湾一隅。 毕冬娜老鼠岛上的短尾矮袋鼠。 资料图片 上世纪 50 年代,越南政府将一些越南儿童送到中国读书。图为接收越南 学生的广西桂林育才学校旧址。 资料图片 广西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Dec-2019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18年 2月 4日 星期日 77

本版责任编辑:李 琰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制图:蔡华伟

1642 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伦

勃朗画室,已成名 10 余年的他带着多

位订单人的期许,用富于创造力的画

笔,调和饱含热情的颜料,在画布上展

开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停笔的那一

刻,世界名画《夜巡》诞生。然而,在他

将作品展示给主顾时,并没有像往常一

样获得不绝于耳的赞许与肯定,因其在

作品中过于“自我”与“超前”的艺术创

举,主顾们否定了这幅力作,甚至引发

了要求其赔偿的官司。

同年,与伦勃朗相伴八载的妻子沙

斯姬亚去世,曾经的家庭欢愉、经济富

足及年少意气,都随着世事的改变而被

打破。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

醉所言,伦勃朗的一生可谓“半生富足,

半生潦倒”,1642 年正是伦勃朗的人生

分水岭。

2017 年 6 月至 9 月,由美国莱顿收

藏机构带来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在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其中 11 幅伦勃

朗早年的作品,引导我们走进伦勃朗的

“前半生”,粗线条式勾勒出伦勃朗的艺

术之路。

天资卓越,学艺 4 年即独立创办画室

伦勃朗·范·莱因 1606 年 7 月 15 日

出生在荷兰莱顿,父亲是一名磨坊主,

家境条件在当时不算太差。父母希望

伦勃朗能够通过学习不断进阶,没想到

在 15 岁时,他毅然放弃在莱顿大学的

法律专业,选择了自己钟爱的艺术道

路。 1621 年,伦勃朗在莱顿正式跟当

地画家雅各·凡·斯威宁堡学艺,深入学

习了素描与版画技艺,得到了在艺术方

面的启蒙教育。

在当地学艺 3 年后,伦勃朗前往阿

姆斯特丹师从已颇有名气的历史画家

彼得·拉斯特曼。这位去过意大利的老

师,将 17 世纪初欧洲绘画中卡拉瓦乔

对光线、明暗特有的戏剧化处理方式传

授给了年轻的伦勃朗,对他日后的绘画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师从拉斯

特曼仅半年有余,但伦勃朗的画艺快速

提升。 1625 年,伦勃朗返回莱顿创办

了自己的画室。那一年,他还不满 20岁,一颗艺术新星冉冉升起。

在“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展览中,有

3 幅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通过寓言式

的艺术手法,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初露现实主义头角。尤其在《失去知觉

的病人》作品中,画家用精致的构思、细

腻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再现了 17 世纪

庸医治病的场面,画面的写实程度以及

对光影、明暗对比的把握,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年轻画家在学艺路上的求索。

甜蜜爱情,带给他创作的黄金岁月

1634 年,是伦勃朗人生中一个重

要节点。这一年,他再度回到阿姆斯特

丹,与经营其作品的画商尤伦堡的侄女

沙斯姬亚结婚。这位富有的女人,改变

了伦勃朗的生活境遇。他开始频繁出

入上流社会,在与名流显贵往来的同

时,众多订单纷至沓来。甜美的爱情、

宽裕的生活,让画家了无后顾之忧,安

心创作。此后的 8 年,是他最幸福的一

段时光,并逐渐由少年天才蜕变成为技

艺精湛的青年才俊。

创作于新婚之年的《眼部蒙上阴影

的自画像》,流露出画家春风得意的情

态。柔绵的光影下,头戴贝雷帽的伦勃

朗目视前方,时髦而贵气的打扮,那似乎

掩盖心绪却又遮挡不住贝雷帽的阴影,

清瘦温润的面庞,上扬的胡须,笃定而自

信的眼神等,这些被画家作“设定”或“写

真”式处理的细节,是其内心愉悦的写

照。这幅作品借助光影、技法来传递人

物内心的特点,已诠释出伦勃朗在艺术

上的日臻成熟。对他帮助甚大的妻子,

此后也多次出现在其画作中,或是公主,

或是花神,或是与伦勃朗以幸福伉俪的

身姿出现。伦勃朗似乎在用最擅长的画

笔,感念妻子带给他的黄金岁月。

甜蜜的爱情,只是伦勃朗大师之路

的助推,他对艺术的高度热情以及过人

的艺术造诣,才是其不断走向成功的关

键。1632 年《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的问世,让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一夜扬

名,树立起他在画坛的极高声望,以致

在短短两年里,他就成功揽下 50 多个

肖像画定件。应接不暇的订单,更促使

其艺术名望快速提升。无人去估量这

位青年画家的前途,却都以能获得他的

一幅肖像创作为荣。

光影大师,塑造鲜活的人物个性

光线让艺术家着迷。尽管在伦勃

朗之前的西方绘画史上,很多艺术家对

光在绘画中的作用已有一定认识,但直

到 17 世纪,以卡拉瓦乔等为代表的现

实主义艺术家,才真正将对光的理解付

之于绘画与创作实践。强烈的明暗对

比、戏剧化的处理手法以及以光塑形等

艺术表现与理念,既有别于以往绘画成

就的新突破,又是欧洲艺术家贯穿 17世纪不断探索的动力。伦勃朗就痴迷

于对光与色的绘画研究,终其一生。他

曾经说过:“当我画光的时候是在画周

围的空气,当我画周围的环境时是在画

光。”光线、空气与环境是伦勃朗在技术

处理与艺术效果追求上的重要考量,并

利用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塑造画的

空间与气氛,使人在感受由光线带来的

视觉冲击的同时,走进用光烘托的画中

世界与人物心境。

在《穿金边斗篷的少女》这幅作品

中,为了凸显对明暗光影效果的处理能

力,画中人身着黑色斗篷,连同灰黑的

背景,大面积的暗部将作为重点的人物

面部烘托出来,宛若聚光式的映照,透

过少女面部精致的五官,观众仿佛感受

到了正款款流出的情思。在伦勃朗笔

下,美不再仅仅是对漂亮容颜的写真,

光影之间,鲜活的人物个性塑造才是其

孜孜以求的关键,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地

方,画布里充满被欣赏的气氛。而他少

有的历史画作,也无不彰显其过人的天

资。在《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中,老到

而精炼的技法、逼真的物象处理、和谐

的光影关系等,很难让人相信这幅巨作

出自年仅 29 岁的伦勃朗之手。

当然,伦勃朗在早期的艺术探索不

止于光,他的作品也充满写实性。无论

是上百幅自画像,还是肖像画、历史画

与风俗画,伦勃朗用画笔记录下的,是

荷兰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世风人情。他

早年习作《白帽妇女》《老人肖像》《女孩

头像》等,在把握人的外在与内在关系

及追求艺术本真方面十分明显。

而当《夜巡》问世的一刻,伦勃朗的

艺术思想随着境遇的改变发生转换。

他对待艺术的真诚与做人的倔强性格,

使得任何关于艺术的妥协在他那里都

行不通。所以,当主顾们仅仅因不满自

己在画中的位置,要求伦勃朗修改本已

在构图处理、人物刻画、光色运用上几

近完美的作品时,遭其拒绝是显而易见

的。如果说他此前的艺术创作还处在

现实主义的不断尝试中,《夜巡》则是一

个转折点,他完全将对生命、世故的认

知融于一件件呕心力作之中。

当巴洛克的奢靡、浮华充斥于 17世纪的欧洲画坛之际,以伦勃朗为代表

的偏重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宛如一股

新风,无论对绘画技法的探索与变革,

还是艺术风格的创新与实践、启示未来

艺术发展走向等多方面,都产生深远

影响。

回顾艺术史,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大

多历经人生坎坷。犹如戏剧脚本的设

定,有起有落。伦勃朗的前半生一路平

坦,后半生历经苦难,也成就了他艺术

里程碑式的地位。很难以具体数字来

精确概括伦勃朗 36 岁前的作品数量,

但他前半生对油画、版画、速写、素描等

各种艺术形式的涉猎,以及肖像画、历

史画、风俗画、宗教画等各类题材作品

的传世,证明了艺术大师并非偶然造就

这一真谛。

伦勃朗的伦勃朗的

““前半生前半生””梅松松

时间像一阵阵微风,总在不知不

觉间吹散往事的足音。时间又像岸

边的礁石,雨浪拍击后至真至醇的底

色恒在!这是一群有着传奇故事的

老人,他们的一生都和中越两党两国

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静水深流,无

论 境 遇 如 何 变 迁 ,不 管 人 生 怎 样 起

伏,他们心中那条河流一直在默默流

淌。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他们的脚

步,聆听光阴的故事。

现 任 越 南 胡 志 明 市 越 中 友 协 副

会长的陈抗战,虽已进入古稀之年,

但嗓音洪亮、风度潇洒,翩翩风采不

减当年。他的西装上衣上,总是别着

一枚越中两国国旗图案的胸针。

陈 抗 战 的 父 亲 陈 子 平 在 越 南 近

代史上赫赫有名,早年追随胡志明主

席参加革命,戎马一生,是越南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开国元勋。1948年越南人民军首次授衔,陈子平便位

列其中。1950 年,越南在中国云南建

立了第一所陆军学校,陈子平担任首

任政委,该校为越南人民军培养了 1万多名高级干部。

陈抗战 1950 年来到云南,入读云

南八一小学幼儿园。1954 年他转去桂

林 。 由 于 很 小 就 到 中 国 ,学 会 了 中

文。直到今天,中文仍很流利。陈抗

战对周恩来总理印象很深刻,父亲去

世时,周总理亲自给时任越南总理范

文同发来唁电。母亲也曾到北京养

病,邓颖超还请他们吃过饭。后来周

总理访问越南,他和欢迎的人群一起

站在巴亭广场上迎接。“我记得特别清

楚,那天胡伯伯(志明)和周总理站在

主席台上,胡伯伯指着自己身上的毛

衣说,这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送给

我的。我当时听到这一席话,感觉特

别亲切。”陈抗战告诉笔者,当时越中

两党两国关系就像胡伯伯和周总理的

个人关系一样亲密无间,就像一家人。

陈 子 平 后 来 担 任 过 驻 华 大 使 。

毛泽东主席最后一次接受外国使节

递交国书,就是陈子平赴任时递交的

国书。“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我父亲参

与了当时越中两党两国间的重要外

交活动。我希望越中两国人民能够

永远保持友好关系,在有生之年,我

会一直把友谊事业做下去。”

67 岁的裴光荣是一名退役越南

人 民 军 少 将 。 烽 火 年 代 ,青 春 少 年

即 投 身 战 场 、抗 敌 救 国 。 从 硝 烟 中

走 来 ,退 休 后 抖 落 征 尘 ,依 然 难 忘

中国母校情怀。

1967 年 1 月,16 岁的裴光荣被越

南党和政府送到中国广西桂林阮文追

少年军校上学。1968 年结束学习,回

国参加抗美救国战争。“当时,桂林一

中选派老师为我们安排生活,让我们

安心学习。我对那段生活印象特别深

刻。”裴光荣陷入了难忘的回忆,“那

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困难

时期,人民生活很艰苦。而我们的生

活条件比中国老百姓要好很多。他们

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用的都给了我们,

从各个方面给予我们这些越南孩子家

一样的关怀。记得刚到桂林时,很多

同学得了脑膜炎,桂林当地医院就把

医疗设备搬到学校里为我们治疗,经

过两个月的医治,同学们都痊愈了。

少数病情严重的同学还被送到北京继

续治疗。”裴光荣向笔者动情说道,桂

林人民就像他的亲人,后来他多次组

织同学们重返母校,看望以前的老师、

同学和当地乡亲。

还 有 一 件 让 裴 光 荣 特 别 感 动 的

故事:2007 年,他组织越南同学重访

桂林。访问期间,一位同学突发心肌

梗塞,桂林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把他送

到医院。由于他们当时都没有带足

够的现金,中国朋友自发为生病的同

学捐款。桂林一中的校长还带领全

校学生不吃早餐,将省下的早餐费捐

给这位越南朋友。当地一些参加过

抗美援越战争的中国老兵得到消息

也赶来捐款。“这一次,让我又想起了

当年那段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

难忘岁月。”

裴光荣告诉笔者,“我们应该让

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一直保

持下去,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为之努力

奋斗。”

72 岁的胡士达退休前是一名建筑

工程师。每当回想起早年在桂林的学

习生活经历,胡士达总会忍不住落泪,

想念自己的中国妈妈——邓海棠。

那年,年少的胡士达不慎坠落池

塘,生死攸关时,是邓海棠医生将他

救活。“我的命是邓妈妈给的,邓妈妈

就是我的中国妈妈。”胡士达告诉笔

者,邓妈妈后来认他为干儿子,实现

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其实邓妈妈

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妈妈,她救治过很

多越南孩子,是我们越南学生心中共

同的妈妈”。2015 年,邓海棠去世,胡

士达未能前来送终,这成为他心中永

远的遗憾。

1969 年 ,刚 刚 20 出 头 的 陈 文 慈

被越南教育部派到广西桂林留学,一

直到 1975 年回国。他是当时在桂林

的越南学生里待得最久的,“我对桂

林和那里的人民非常有感情。”

从 2000 年开始,陈文慈陆续组织

越南学生到广西学习中文。对于他

来说,每次回桂林母校,不仅是看望

老师和同学们,更重要的是感谢桂林

人民。“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亲口对

桂林人民说一声‘谢谢’,我的心一生

都会不安。我永远铭记桂林人民对

我们的感情,永远也忘不了桂林和桂

林人民。”

时至今日,每当有关于越中友好

的消息,陈文慈都会第一时间告诉老

同学们,“我们当年在桂林一起上学

的同学建立了脸书群,常常交流。只

要 有 机 会 ,我 就 要 为 越 中 友 谊 做 贡

献。我将为越中友谊做贡献视为我

的责任!”

中越友谊,在光阴中流淌

▲《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

▶《白帽妇女》。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

莱顿收藏机构官网提供

2017 年 11 月,我独自前往洒满初夏

阳光的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珀斯,进行

一次避寒之旅。

初到珀斯,满眼的紫楹花开满城市

大街小巷,南印度洋吹来的海风裹挟着

桉 树 的 清 香 和 紫 楹 花 的 芬 芳 ,沁 人 心

脾。一条蜿蜒曲折的天鹅河流经市区,

不同的河段展示出不一样的风采气质:

时而如小桥流水涓涓平缓,时而如浩瀚

大海奔涌激流,时而又如宽广湖面波澜

不惊。据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在

天鹅河里觅到海豚的踪影,足见城市生

态状况非常良好。

珀斯所在的西澳大利亚州,面积占

澳大利亚领土的 1/3。相对于聚集着澳

洲几座“文明之都”(悉尼、墨尔本和布里

斯班)的东海岸地区,有着沙漠和盐湖的

西澳大利亚州最晚被开发,是东海岸人

眼中的“蛮夷之邦”。当然,也正是得益

于 这 一“后 发 优 势 ”以 及 当 地 政 府 的 重

视,西澳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以

很好地保护,成为与大堡礁、塔斯马尼亚

岛齐名的“野性”澳大利亚旅游胜地。

因为喜欢小动物,我安排了老鼠岛

生态一日游。这是一座位于西印度洋的

小岛,距离珀斯市区很近。老鼠岛得名

于一种岛上特有的短尾矮袋鼠,它们前

肢 短 小 、表 情 呆 萌 ,喜 欢 三 五 成 群 地 觅

食。因其看起来像老鼠,故被第一批登

岛的荷兰探险者命名为老鼠岛。

老鼠岛有着相当独特的自然风貌:

岛中央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四周则

被绵软的沙滩和大海所包围。裸露出来

的土地布满了粗糙的沙砾,在丘陵的迎

风坡上长满了低矮灌木,虬枝峥嵘、带刺

且有毒,在苍穹之下摆出各种诡异的姿

态,颇显苍凉。我不由感慨,这些可爱的

袋鼠小精灵,为何能在这“蛮荒”之地上

生存?事实上,袋鼠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于丘陵背风坡的植被,那里微风轻拂、雨

水丰沛,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

宜各类植物的生长。

每天,在老鼠岛都能看到一批身着

黄色工作服的向导,他们是热爱生态保

护的志愿者,义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

客讲解。我在环岛巴士上遇到一位瘦瘦

高 高 的 向 导 ,是 一 位 退 休 的 白 人 老 先

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站在一处观景

台向远处眺望,深蓝色的海面上伫立着

几 块 巨 大 礁 石 ,一 头 海 狮 正 在 水 中 嬉

戏!向导告诉游客,受洋流的作用,这一

片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经常会有海

狮、海豹、企鹅和海豚光顾。

这样一座有着一两百年人类开发史

的小岛,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生态系统,

保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事实

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很多物种加

入环岛微生态圈;在食物链的作用下,又

有更多的生物加入其中。这种人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促成了良性循环。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这大

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早雏形。作为

一名背包客,在珀斯,我看到了人们热爱

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也看到了政府保

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努力。这种天时、

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才是推动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

西澳州的精灵乐园毕冬娜

▲老鼠岛海湾一隅。

毕冬娜摄

◀老鼠岛上的短尾矮袋鼠。

资料图片

上世纪 50 年代,越南政府将一些越南儿童送到中国读书。图为接收越南

学生的广西桂林育才学校旧址。 资料图片

胡士达(左)向广西电视台赠送一本校友

回忆录合集《庐山—桂林

一生难忘》。

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