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 dses.gov.mo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3
28 29 道德建設是文化之本、民族之魂。 一個沒有道德支撐的民族不可能建 成民主富強的現代化國家,不可能 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可能為世界文 化和人類文明做出貢獻。黨的十七 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 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 定》提出要“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 系建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 密協作的教育網路,動員社會各方 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 作”。全會深刻揭示的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體系在文化建設中的“靈 魂”、“精髓”作用告訴我們:人 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追 校長論壇 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 一、大學生品德修養的重要性再認識 第一,品德是人才標準的統領。 人才標準不是統一的,不同行業、 不同領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人才 標準。人才標準不同,但是人才的 基本標準是相同的。甚麼是衡量人 才的基本標準?胡錦濤總書記在 2010 年全國人才會議講話中把品 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 才的基本標準,也可以說是主要標 準。在衡量人才的基本標準中,胡 錦濤總書記把品德放在標準之首, 可見人的品德對人才的重要。品德 是人才標準的首要條件,是人才標 準的統領。古人雲:“才者,德之 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一個人 的才智、才能、才華不過是品德的 資本、資質,而品德才是才智、才 能、才華的統帥。人的品德對自己 的知識、能力和業績起著主導、主 控的決定性作用,處於統領的地 位。所謂“成也在人,敗也在人” ,主要指人的品德。 第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德 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教育和修養從人的娃娃時期開始, 伴隨人的一生。品德教育的最高層 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雖屬 思想政治範疇,卻是品德的核心要 素,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人才 培養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但是,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德的教 育。品德是人才標準的基礎和前 提。人品低下,缺少德性,人的理 想信念就缺乏支撐,飄在空中,難 以著地。缺少品德修養的理想信念 往往帶有虛假性和空洞性,使人處 於左右搖擺和浮躁多變之中,當 面對金錢、名利誘惑和艱難險阻壓 力時,理想信念就會發生動搖,退 縮甚至讓位於誘惑和壓力。長期以 來,高校的品德教育工作一直存在 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處於被忽視地 位。專業課教師普遍把學生品德教 育看成是德育教師的工作,專業知 識教育與品德教育相分離。而一些 德育教師則認為,品德教育就是理 想信念教育。只要教育學生堅信馬 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 發展觀,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就完成 了。還有的老師習慣於在思想品德 課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知識” 灌輸給學生,然後以“知識”考試 來檢驗學生的品德,以此代替品德 教育,結果導致一些學生“德育考 試高分,生活做人低分”的現象。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 講話時告誡青年學生,要把知識學 習與思想品德修煉緊密結合,再次 提醒我們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 德教育。 求,直接決定著文化的品質導向,決 定著輿論氛圍、社會環境,直接影響 著民風、社風、時代風尚、民族精神 和國家綜合實力;同時文化產品對青 少年學生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品 德、精神意志都起著傳承、激勵、引 領、再造的重要作用。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決定》精神, 重新思考和審視高校大學生思想品德 教育工作,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突 破影響束縛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的觀念和做法,從人才成長規律出 發,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及大 學生成長需求出發,堅定不移落實以 德為先的育人理念。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May-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 dses.gov.mo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教育和修養從人的娃娃時期開始, 伴隨人的一生。品德教育的最高層

28 29 第 三 期 四 月 第 三 期 四 月

道德建設是文化之本、民族之魂。

一個沒有道德支撐的民族不可能建

成民主富強的現代化國家,不可能

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可能為世界文

化和人類文明做出貢獻。黨的十七

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

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

定》提出要“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

系建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

密協作的教育網路,動員社會各方

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

作”。全會深刻揭示的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體系在文化建設中的“靈

魂”、“精髓”作用告訴我們:人

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追

校長論壇

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

王 玲

一、大學生品德修養的重要性再認識

第一,品德是人才標準的統領。

人才標準不是統一的,不同行業、

不同領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人才

標準。人才標準不同,但是人才的

基本標準是相同的。甚麼是衡量人

才的基本標準?胡錦濤總書記在

2010年全國人才會議講話中把品

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

才的基本標準,也可以說是主要標

準。在衡量人才的基本標準中,胡

錦濤總書記把品德放在標準之首,

可見人的品德對人才的重要。品德

是人才標準的首要條件,是人才標

準的統領。古人雲:“才者,德之

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一個人

的才智、才能、才華不過是品德的

資本、資質,而品德才是才智、才

能、才華的統帥。人的品德對自己

的知識、能力和業績起著主導、主

控的決定性作用,處於統領的地

位。所謂“成也在人,敗也在人”

,主要指人的品德。

第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德

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教育和修養從人的娃娃時期開始,

伴隨人的一生。品德教育的最高層

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雖屬

思想政治範疇,卻是品德的核心要

素,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人才

培養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但是,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德的教

育。品德是人才標準的基礎和前

提。人品低下,缺少德性,人的理

想信念就缺乏支撐,飄在空中,難

以著地。缺少品德修養的理想信念

往往帶有虛假性和空洞性,使人處

於左右搖擺和浮躁多變之中,當

面對金錢、名利誘惑和艱難險阻壓

力時,理想信念就會發生動搖,退

縮甚至讓位於誘惑和壓力。長期以

來,高校的品德教育工作一直存在

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處於被忽視地

位。專業課教師普遍把學生品德教

育看成是德育教師的工作,專業知

識教育與品德教育相分離。而一些

德育教師則認為,品德教育就是理

想信念教育。只要教育學生堅信馬

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

發展觀,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就完成

了。還有的老師習慣於在思想品德

課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知識”

灌輸給學生,然後以“知識”考試

來檢驗學生的品德,以此代替品德

教育,結果導致一些學生“德育考

試高分,生活做人低分”的現象。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

講話時告誡青年學生,要把知識學

習與思想品德修煉緊密結合,再次

提醒我們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替代品

德教育。

求,直接決定著文化的品質導向,決

定著輿論氛圍、社會環境,直接影響

著民風、社風、時代風尚、民族精神

和國家綜合實力;同時文化產品對青

少年學生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品

德、精神意志都起著傳承、激勵、引

領、再造的重要作用。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決定》精神,

重新思考和審視高校大學生思想品德

教育工作,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突

破影響束縛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的觀念和做法,從人才成長規律出

發,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及大

學生成長需求出發,堅定不移落實以

德為先的育人理念。

Page 2: 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 dses.gov.mo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教育和修養從人的娃娃時期開始, 伴隨人的一生。品德教育的最高層

30 31 第 三 期 四 月 第 三 期 四 月

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

第三、品德缺失的人才對社會危害

更大。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喬治·赫爾

斯教授研究表明:一個人事業的成

功和對國家的貢獻並不完全在於智

慧和天賦,而更關鍵取決於人品的

優劣。愛因斯坦曾說,對於科學家

鋼鐵般的意志要比智商和能力更重

要。一個有專門知識和專門技能的

人,想甚麼?做甚麼?為誰做?怎

麼做?不取決於人的知識、才能,

而取決於是否忠於祖國,熱愛人

民,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優秀品

德。我們經常感歎:為甚麼在現實

社會中人的智商高了,智慧卻少

了。因為人才除了聰明天賦、知識

技能還需要責任心、正義感,意志

力、創新和奉獻精神等品德統領。

一個品德缺失的人,沒有責任感,

意志力,他的智力、知識就沒有著

力之處,遇到艱難險阻就會知難而

退,功虧一簣。

更有甚者,一些品德缺失的“精明之

士”往往會投領導所好,把理想信

念、知識才能和學歷學位作為商品包

裝成“德才兼備”來經營自己,甚至

不惜作假、欺騙換取組織人事部門的

信任,獲取更高的職位和權力以獲得

更大的利益。這樣就在少數黨員領導

幹部中產生“雙重人格”、“兩種面

孔”,人前君子,人後小人的貪污腐

敗份子。這樣的“人才”打著“馬列

主義理想信念”的旗號,憑著惟利是

圖的精明,利用專業知識、專門技能

或手中的權力,把大筆的國有和他人

資金資源據為己有。這樣缺德的人才

對國家社會的欺騙性、破壞性更大。

二、增強大學生品德教育的六種意

品德教育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行

為準則。胡錦濤總書記宣導的社會

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

根本要求。包括“尊敬父母、尊老

愛幼、文明禮貌、勤儉節約”、“

愛國、敬業、誠信、友愛”、“五

講四美三熱愛”等道德規範,以及

《全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

全民基本道德規範。二是精神境

界。包括敬業負責、誠實守信、意

志堅定、感恩敬畏、寬容善良,形

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

困,扶弱助殘,禮讓寬容的人際關

係”。三是理想信念。包括社會主

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黨

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

信念,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公

平公正社會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

振興崛起、人民幸福安康偉大事業

的決心和信心等。上述三個層次互

為一體,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其

中行為準則是基礎,精神境界是主

體,理想信念是核心。從目前高校

情況看,大學生的精神境界教育是

薄弱環節。

精神境界是品德教育和修養的關鍵

環節。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

會議上說:“德育的核心是幫助學

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確

立崇高的人生目標,使學生有高尚

的道德情感,成為有責任感、有正

義感、有奉獻精神的人”。其中“

道德情感、責任心、正義感、奉獻

精神”都屬於精神境界層面的要

素。當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精

神境界,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幾個意

識教育。

第一,責任意識。甚麼是責任?

責任就是分內應該做的事。責任是

指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該承擔的

任務和完成的使命。責任分為對自

我、家庭、他人、國家和社會的責

任。責任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分內

事”。人生在世自然就有孝敬父母

的責任。生長在中國,當然要有熱

愛中國、忠誠中國、建設和保衛中

國的責任。學生進入學校,就必須

勤奮刻苦,認真讀書,學習是大學

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在校就有

尊師好學,團結友愛的責任。正常

成長是青少年必須負起的責任,對

自己有珍惜生命的責任,對自己行

為負責的責任、回饋家庭和社會的

責任等。如果一個社會沒有責任意

識就將成為父不教養、子不盡孝、

官不盡職、民不守法的混亂社會。

如果人民不熱愛忠誠於自己的國

家,這個國家就將滅亡。責任是天

下興亡匹夫有責,危難時刻以身許

國的氣概,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志

向,是忠於職守,盡心盡責的敬業

精神,是清正廉明,關愛家庭,回

饋社會的操守。責任是人才所具有

的第一品德,是人才各種品德的

綱。

第二,誠信意識。甚麼是誠信?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誠信作為品

德底線和基礎是品德之本。誠信就

是不說假話、辦事公開透明不作假

欺騙、遵守為民為官行為準則和道

德規範、遵守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

和法律法規。誠信就是守約,就是

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先做人,做

人必誠信。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

的基本要求。人無信不立。為人處

世如果總是失信於他人就無法在群

體中立足。如果社會中不講誠信的

人多了社會風氣就將被毒化,社會

的道德體系就將被動搖。誠信是發

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市場經濟的靈魂是政策和法規。各

企業是在政策法規和合同承諾規範

下運行。如果企業多不講誠信,違

反合同承諾,不遵守政策法規必將

引起市場混亂,最終影響經濟的發

展。誠信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

範。政府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失

信于民,失信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

務的承諾,違反為民為官的道德規

範,違反政策法規,就將失去人民

的信任,久而久之就將造成社會信

任危機。政府的機構和部門、學

校、醫院以及國家企事業單位等,

如果不但不能取信於民,反而違反

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規,更有甚者制

定霸王條款,侵犯和盤剝百姓的切

身利益,這必將引起受害者和同情

者的憤怒,造成社會的失序。誠信

於國、於民都十分重要,不可或

缺。所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

出:“把誠信擺在突出位置,大力

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司法公

信建設,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

度,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

可恥的氛圍。”

第三,意志意識。甚麼是意志?

意志就是為達到某種目的和志向而

產生頑強和堅韌的心理狀態。意

志是自製、理性、堅定、果敢的

品格,是人的道德修養的決定性要

素。具有堅定意志的人為了志向能

做到在面對權利、金錢和美女等誘

惑時而不為所動,能在面臨上級、

輿論和家庭等壓力時而不改初衷,

能在處於順利、成功和讚譽等環境

時而不變追求。意志也是人生成敗

的標誌性要素。意志是在有利或不

利條件下都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

並克服各種阻力取得成功的內在和

精神保證。意志在人才品德各種要

素中發揮保證和協調作用。如果沒

有意志的保證和協調,人的其他品

德要素和聰明才智都不能得到充分

發揮,甚至退讓和逃避致使所從事

的事業半途而廢。很多時侯,在意

志的保證和協調做用下,人會產生

一種超越自身的力量而取得成功。

第四,敬畏意識。甚麼是敬畏?

敬畏就是尊敬、恐懼。敬畏就是能

一分為二地,全面和長遠地看待人

和事。敬畏就是為人處事不張揚,

謙虛謹慎,留有餘地。敬畏是一種

智慧。敬畏宇宙和大自然,就是要

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對大自

然依賴的關係,大自然對人類的限

制和懲罰的關係,按規律尊重和保

護大自然。敬畏時代,就是牢記先

輩的教誨,繼承前人的業績,實現

中華民族一百多年孜孜以求的民富

國強的夙願。當下,中華民族正處

在恢復漢唐鼎盛時期的過程之中。

這是需要幾代中華兒女共同完成的

偉業。期間將面臨國內國外巨大的

困難和阻力。經歷這樣的時代並投

身其中是一種榮幸和挑戰。具有敬

畏品格的人都有危機和憂患意識,

都會尊重規律和法律。具有這些品

格就是能成事的人。敬畏是人才的

重要道德要素。

Page 3: 人才培養以德為先 - dses.gov.mo教育。 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 教育和修養從人的娃娃時期開始, 伴隨人的一生。品德教育的最高層

32 33 第 三 期 四 月 第 三 期 四 月

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

第五,幸福意識。甚麼是幸福?

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

稱心如意的感覺。善良和愛心是幸

福的源泉。通過寬容和忍讓、同情

和助人才能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和

融洽的團隊精神,生活在這樣的環

境中才能感到精神愉快。奉獻是實

現幸福的管道。通過追求和奮鬥才

能取得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成功和

勝利,這時才會感到歡暢。知足是

獲得幸福的途徑。只有充滿自信,

清心寡欲才能對自己的際遇和所處

狀況感到稱心如意。具有幸福意識

得人一定是具有大愛情懷,遠大志

向,自我克制和知足長樂的人。這

些品德和情操對於人才都是必須具

備的要素。

第六,感恩意識。甚麼是感恩?

感恩是對別人提供的幫助和恩惠表

示感激。懂得感恩的人才具有回饋

和報答的意願。感恩是一種修養,

一種人格。感恩父母的生育、養

育之恩,才會孝敬父母。感恩同事

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加強集體的團

結協作。感恩社會的服務才能更好

回饋和支援社會。感恩國家的培養

和庇護,才能更加熱愛和忠誠於國

家。感恩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創造了

人類歷史奇跡,才會感到生在中國

這個時代的榮幸,才會投身到中華

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如果沒有

感恩意識人際關係將變得冷漠,社

會將失序,最終國家也將變得混

亂。感恩是人才重要的品德。

三、完善和創新大學生品德教育的

載體與途徑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科

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社

會、文化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

革,整個社會面臨多樣化的思想文

化和價值觀念,現實生活中出現許

多新情況新問題。“一些領域道德

失範、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

生觀、價值觀扭曲”,道德體系出

現滑坡現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鞏固有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改

進和完善當今的道德體系不僅是全

社會的事,也是每個單位、每個學

校、每個家庭,每個成員的事,而

教育界更是首當其衝,責無旁貸。

大學四年是青年學生在積累知識、

精神培養、理想信念發展、定型的

重要時期。強化大學生在校期間品

德教育是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的任務和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

近年來,我們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

德教育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主要

有:一是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體系武裝師生員工,增強師生

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自覺

性和堅定性;二是加強理想信念教

育,使師生員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的共同理想;三是在師生中弘

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宣

導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

國際形勢政策教育;四是在師生員

工中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教育,請全

國道德模範來學校和師生面對面作

報告,弘揚文明道德風尚。我們重

點抓了以下幾點:

(一)改革創新,輔導員、班主任

對學生品德教育擔負重要責任。

1.改革品德課的教學內容。

在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上,增

強行為準則和精神境界等方面教

育,突出責任、誠信、意志、敬

畏、幸福、感恩、克服困難和經受

挫折等內容的教育,提高學生精神

境界的道德水準。

2.改進品德課教學方法。

使學生從受教育客體變成主體,實

現師生客主體互動;從課堂灌輸式

改成班級討論式;把品德教育從死

記硬背改為結合個人、群體、社會

實踐的分析論文或觀點陳述,有針

對性加強學生品德的自我修養。

3 .改進品德教育和修養的考核方

式。

制定考核標準,將大學生品德修

養、精神培養、理想信念列入考核

指標。變考試為考核,變知識點的

考試為學生日常行為、作風及參加

學校、班級和社團、社區的集體活

動、志願者活動的貢獻力等綜合行

為考核評價。

4 .改進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方

法。

把關注學生品德修養作為學生工作

的重要任務,與學生互為主體。改

變過去簡單的把品德教育作為課堂

知識傳授,強化對學生品德修養的

引導。

5.加強對學生的示範意識。

要關愛和尊重學生,維護學生切身

利益。要以身作則,模範帶頭,提

高能力,增強魅力擴大對學生的感

召力與影響力。

(二)言傳身教,專業課教師對學

生品德修養負擔直接責任。

1.身教。教師是學生行為規範、精

神境界、理想信念品德修養的示

範者和表率。教育改革發展規劃

綱要明確提出:“教師要關愛學

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

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

染學生。”教師的行為舉止要為人

師表,符合公民的行為準則,在備

課、講課、課堂教學、指導學生,

批改作業,論文指導等方面要守時

守信,嚴謹規範,盡職盡責,樂於

奉獻,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影響

學生的品德修養。

2.言傳。

專業課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時要明

確該專業在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

步中的影響和作用及人類從事該專

業的使命及責任,在介紹專業知

識、背景的同時要明確介紹有關專

業、職業道德、責任和要求,並以

此作為教學品質考核標準。

3.明確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品德修

養中的責任。

研究生教學是學校精英人才培養。

研究生導師要把指導學生學會做人

作為教學科研、學業指導的首要內

容,列入研究生培養計畫。學校研

究生思想教育部門要定期召開導師

會,通報研究生思想動態及熱點問

題,研究生培養階段要向導師提交

品德修養的總結報告,並列入考核

指標體系。

(三)改進作風,校院領導對學生

品德修養擔負領導責任。

1.制定政策規定加強品德教育。

首先是制定改革高校品德教育的教

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品德考核

標準和程式方法。明確相關方面人

員的責任、履行責任的評估標準和

方法。其次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

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

人。學校的教學、科研、事業發

展,一切目標都是為學生的全面發

展服務,學校所有政策、規定、制

度,一切都要有利於學生全面發

展,有利於學生的品德修養。

2 .提高為學生品德教育的服務意

識。

學校的黨員領導幹部以及行政、教

輔部門的中層幹部要克服官僚作

風,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樹立

學生品德教育人人有責的風氣,建

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的全員育人工作機制,在學生成長

的每個環節加大品德修養的工作力

度。

3.開展思想品德專題講座。

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學生就業趨

向,校院領導,也可請政府部門

官員、企業高管、人力資源專家等

有針對性地定期開設大學生思想品

德、職業道德系列講座。學生專業

實習、見習結束後要提交對職業道

德學習、實踐的總結報告,並列為

考核評價指標。

品德教育和修養貫穿於人生的方方

面面。品德在人的工作、生活、社

會交往、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不

管你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

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要表現出來。

品德在人的一生中與其自然發展,

不如有意識地修正自己的行為,修

煉自己的涵養,使你成為一個具備

品德、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

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