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4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 指導老師:王美晴 老師 生:王珮文 廖可郁 許佳怡 吳逸雯 蔡秀佩 林靜瑩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

指導老師:王美晴 老師

研 究 生:王珮文 廖可郁

許佳怡 吳逸雯

蔡秀佩 林靜瑩

Page 2: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Page 3: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謝辭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的深奧及另一種不同的面向,有老師定期的專題會議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與小

組私下討論的小組會議,使我們在這次的專題製作中獲益匪淺。老師對學問的嚴

謹更是我輩學習的典範。本論文的完成另外亦得感謝辰辰老師協助,及新樓幼稚

園園長的支持、還有組員在多面向的相互協助與支援,因為有大家的互相體諒及

幫忙,,使得本論文能夠更完整而嚴謹。

在製作專題的日子,不論是學術上的討論、言不及義的閒扯、讓人又愛又怕

的宵夜、趕作業的革命情感、因為睡太晚而冒出的身體警訊,都更加拉近彼此距

離,在製作專題的日子裡,雖然大家因第一次製作專題而產生諸多的不適應,但

是大家卻都能相互體貼以同理心看待,這樣的心情讓在專題中熬著的大家感到溫

暖。再次感謝王美晴老師不厭其煩的指出我們專題中的缺失,且總能在我們迷惘

時為我解惑,或是另闢一個新的觀點,讓我們有信心再出發製作,因為老師的關

係,讓我們理解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的道理,只是你有千萬種起身的姿態

可以選擇,所以就算跌倒了,站起來就對了。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雙親,這是我們在大學中第一份公諸於世的成

就。

Page 4: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一位男性幼教老師的真實故事,以一位男性幼教師來敘述如何在

幼兒教育的世界裡,尋找兒時的記憶、童年的夢想,並且在與孩子在一起的生活

中找到自己的職場,在生活及職場中找到自我實現的方向。除此之外,也藉由這

一位男性幼教師所面臨的種種處境中,來了解這一位現場得男性幼教師在職場裡

所會發生的現況、感受及處境。而這一位男性幼教師秉持著人性的關懷、對教育

的熱情,其教學生涯之探討。

英文摘要

In this study, the true story of a 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 a male young

teacher to describe how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world, looking forthe

childhood memories, childhood dreams and living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to find their ownthe workplace, in the life and career to find the direction of

self-realization. In addition, through a situation faced by male kindergartner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feeling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is one

scene male kindergartner in the workplace will occur. And a male juvenile the

teacher uphold human care, passion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reer

explore.

Page 5: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目錄

謝 辭 ------------------------------------------------------------------------------------------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錄--------------------------------------------------------------------------------------------

背景與動機 --------------------------------------------------------------------P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P3

-------------------------------------------------------------------------------P3

------------------------------------------------------------------------------ P4

---------------------------------------------------------------------------- P5

------------------------------------------------------------------------------ P8

對於男性幼兒教師之研究探討------------------------------------------------- P11

------------------------------------------------------------------------P13

----------------------------------------------------------------- P14

------------------------------------------------------------------------------ P17

------------------------------------------------------------------------------ P20

--------------------------------------------------------------------------- P21

Page 6: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P21

第五章

第一節 結論----------------------------------------------------------------------------------P44

第二節 建議----------------------------------------------------------------------------------P45

第三節 專題製作後省思與內容--------------------------------------------------------P47

參考資料---------------------------------------------------------------------------------------P50

附錄一------------------------------------------------------------------------------------------P51

附錄二------------------------------------------------------------------------------------------P52

附錄三------------------------------------------------------------------------------------------P56

Page 7: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摘要

在現代的台灣裡,我們都以為男性幼教師會在幼教界職場裡會逐年增加,然

而研究者在這幾年來卻發現數據逐年減少,而為什麼會有少數的男性進入幼教界

這個職場工作?他們最主要的原因是:尋找兒童的回憶,他們想要在幼教界裡,找

回自己小時候的東西嗎?這很值得我們去探討的。本研究探討一位男性幼教老師

的真實故事,以這一位男性幼教師來敘述如何在幼兒教育的世界裡,尋找兒時的

記憶、童年的夢想,並且在與孩子在一起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職場,在生活及職

場中找到自我實現的方向。除此之外,也藉由這一位男性幼教師所面臨的種種處

境中,來了解這一位現場得男性幼教師在職場裡所會發生的現況、感受及處境。

而這一位男性幼教師秉持著人性的關懷、對教育的熱情,其教學生涯之探討。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和參與觀察的方式進行,本研究也以台南市帶班的一位男

性幼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基於此,本研究目的茲分如下:

1.分析男幼教師進入幼教界的轉化。

2.探討男性幼教師的生涯。

3.分析男性幼教師的教育理念。

4.綜合上述結果,來了解男性幼教師的幼教歷程。

本研究實施的步驟,概分如下:

訪談過程中隨時進行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生團體討論

初次訪談所得資料與研究問題相互檢視

主要研究對象:男性幼教老師輔助研究對象:

搭擋老師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訪談過程中隨時進行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生團體討論

初次訪談所得資料與研究問題相互檢視

主要研究對象:男性幼教老師輔助研究對象:

搭擋老師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Page 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歷年幼稚園教師男女性教師比例

在教育部的統計之下,在全國公立及立案私立托兒所中男幼教師的比例,

如下:

表 1-1 94 至 99 學年度公私立男女幼教師比例

男性教師 女性教師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民 99)。《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學年度主

要統計表》。100 年 12 月 1 日下載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8

藉由以上圖表【表 1-1】資料顯示,我們能夠得知 94 學年男性幼教師與女性

幼教師比例為 1:60→95 學年男性幼教師與女性幼教師比例為 1:87→96 學年男

性幼教師與女性幼教師比例為 1:86→97 學年男性幼教師與女性幼教師比例為

1:87;98 學年男性幼教師與女性幼教師比例為 1:85→99 學年男性幼教師與女

性幼教師比例為 1:102,人數比例逐漸攀高,甚至是拉出相當可觀的差距數據,

其中 2007 年(即 95 學年)金融風暴崛起,那時期的幼教師比例數至 2009 年(即 98

學年)維持於水平狀。

Page 9: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二、 一開始的男性進入幼教趨勢

一開始,男性之所以走入幼教界,之主因「幼兒律動課程」,在觀念中看來

男性的體能,是優於女性的,隨著幼兒教育領域的擴張,這個部分被相關研究與

課程擴大,使得十分多數男性的注意,漸漸的在過去 5~7 年間出現了「幼兒律動

教師」及「幼兒體能老師」,其工作內容皆為與體能相關或與行政相關。

貳、 研究問題

面對時代的改變,幼教老師的型態逐漸轉變為男幼教老師的加入,我們從男

幼教老師的觀點來進行研究探討,茲將其研究問題區分如下:

一,為何選擇幼教界的職業

1.什麼樣的機緣接觸幼教界?

2.進入幼教界一開始的志向與目標是什麼?

3.老師進入幼教界這麼多年,途中會有想要轉換跑道嗎?

二、與幼兒家長的相處問題

1.當幼兒家長知道自己小朋友的代班老師為男性會有什麼樣的看法?

2.面對幼兒的家長是如何讓家長信任、肯定、相信你的能力?

3.家長會對男性幼教師較有心態上的差異嗎?

三、關於求學階段所面臨的問題

1求學中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困擾?

2.求學過程中,有想過要放棄嗎?

3.求學過程中會不會有異樣的眼光或是待遇較佳?

四、在教學上的困擾

1.第一次的是教經驗為何?

2.當孩子的反應不如預期,當下如何處理?

3.想像中的教學與實際教學,哪個部分差異最大?

五、家庭的支持

1.在家人聽到老師想走入幼教時,家人的反應如?

2.那幾年後呢?家人的反應有漸漸的轉變嗎?

六、生活的經驗

1.在之前〈尚未踏入幼教之前〉,生活中有接觸過幼兒嗎?

2.當踏入幼教時會對一些是有所排斥嗎?

3老師對於小孩一些童顏童語的問題又如何回答?

Page 10: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參、 研究目的

當研究者綜合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結論上,了解為何要對男性幼教師做出

研究與探討,之所以要探討這個問題是因為要了解到充滿女性化的職場裡,如果

出現了一位男幼教師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在許多文章和論文裡,研究者可以了解

到在幼教界裡出現了一位男幼教師會指整體的教育理念改變!職場出現了一位男

性,會有很多的問題想要問男幼教師,也有許多在職場上的問題,例如:如何與

家長溝通?如何與園長、其他女老師互動......等,這些都是職場上的問題。每個人

的教學理念都會不一樣,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指出 :我們應該「使

每一個學生在畢業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

求知識的火花,並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像是研究者在一篇論文裡看到

陳兆慶(2001)研究一位男性教師金老師的教育理念清楚說明並指出:一、童年的經

驗是很珍貴的,教育對幼兒來說應該是幫助他們享受快樂童年的。二、大自然是

最佳的老師,在大自然涵養中長大的孩子可以成長得更茁壯。三、幼兒需要學習

自由的環境,而教師的角色是幫助幼兒學習自由和自由的學習,不應該為了管理

上的方便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權利。四、教育政策應該是幫助教育更有效率而非

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研究者將研究目的茲分如下:

1.分析男幼教師進入幼教界的轉化。

2.探討男性幼教師的生涯。

3.分析男性幼教師的教育理念。

4.綜合上述結果,來了解男性幼教師的幼教歷程。

肆、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主要名詞有二,兹將其概念內涵分述如下:

一、男性幼教老師

係只限任在職於立案幼稚園或者國小附設合格幼稚園的幼兒教師證照老師。

本文以「男幼教師」表示「男性幼兒教師」。

二、專業歷

學經歷所學的過程,專業的學習和技巧、技能,所經歷的過程。

根據第一張的了解,和歷年來的男女性教師比例的知是每年的男性教師比例

是逐年減少。雖然歷年來男性幼教師的比例逐漸少,以往男性在幼教都是帶一些

體能或一些才藝活動或是幼稚園裡的行政人員,很少會有去當代班老師,現在隨

著時代的變遷,職業不分男女的道理,也有不少男性投入幼教界,雖然逐年的男

性幼教師比例是減少的,不過男性代班老師是很少見的,往往所遇到的代班老師

都是女性。

Page 11: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經過第一章的查資料、探討、了解,雖然比例減少但男性投入幼教界的市場

會比女性投入幼教界來的好,男性教師的教學想法和理念會與女性教師有所不

同,或許比一般傳統的教育理念、觀念有所突破,這樣也可以互相學習教學上的

觀念、理念、態度、方式,往往男性與女性的想法,和對事物的態度會有所不同,

這樣不僅僅可以互相學習,也可以對幼教界帶來更好的教育品質。

Page 12: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幼稚園男性教師的定義

研究者在第一章的研究動機裡,發現了現在的人,雖然都在倡導男女平等、

工作平等。但是,從數據中發現了,男性幼教師從近七年來的總人數一年比一年

的少,但是還是有少數男性選擇了幼教界,在外國學者 Chusmir(1990)指出:男性

面臨選擇非傳統性職業選擇時,會考量其背景、態度與價值觀及本身的需求的因

素的說明。【表 2-1】 促進男性選擇非傳統職業因素圖 引用 Chusmir,L.H.(1990)】

從以上圖表(2.1),可以看出男性會選擇非傳統的職業,是有許多因素形成的,而

男性教師的比例會逐年下降,因社會對男性教師的價值觀有所不同,例如:男性

的觀念和女性的觀念比較【表 2-2-2】,男女兩性特質分布方面,傳統的性別腳色

概念認為男性化與女性化;反之,如果個體被視為是女性化,就代表著他並未具

備著男性化的特質(林機勝,1996)。Bem(1974)認為傳統的性別腳色概念過於極

端,現代男女兩性的性別角色特質中,應該擁有包含男性化與女性化兩者綜合的

兩性化特質,而不是僅某一極端的分布情形。男女均可以互相扮演對方之角色而

不失去其本來之性別角色(陳秀枝、李啟塤,1996)。因此,一個兩性化特質的男

性,除了具有獨斷的性格外,也會對於他人產生敏感的特性;而一個兩性化特質

的女性,也能同時擁有獨斷與柔和的性格(Ashfor,Lecroy,&Lortie,2001),面對這

樣的差異,我們應該要男女平等,並將非傳統職業走向正向的觀念。

此外,國內學者劉姵秦(2004)在其碩士論文中「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

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指出:教師的教育信念會影響教師在教學生過程中的思

考,判斷和決定,也是影響著教師的個人行為。這會讓我們思考到,不管是男性

幼教師或女性幼教師其實是平等的,不管是什麼樣的職業只要有內在還有對這份

行業的信念是正向的,並無分別之差。從另一方面思考現代台灣強調了兩性平等

的社會,就例如:目前社會裡,護士的工作已經有男性工作者(現稱:護士或助手),

另外,目前警察或保全的職業已有女性工作者了。所以,投入這些職場,並非什

麼是男性可以做的,女性不可以做的或是什麼是女性可以做,男性卻不可以做,

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作角色,不論是男女都可以去擔任、去工作的。根據國外學者

Cartwright(1999)的看法指出一位好的幼教師所具備的特質,只要符合以下之條

件,而無關男女性別之差異: (1)內在安全感 (inner security)(2)覺知的能力

(self-awareness)(3)高尚的人格(intedrity)(4)對於幼兒觀點的理論架構(a theoretical

ground)(5)對於生存環境、社區與兒童書籍的概要性知識(general knowledge with

an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mmunity, and young children‘s book)(6)尊

重與關懷幼兒(Warmath and respect for the child)(7)無條件的關愛(Unconditional caring)(8)

直覺力(intuition)(9)抽離能力(detachment)(10)歡笑(laughter)(11)信任幼兒(Trust in the

child)(12)幼兒的典範(a model for children)。

Page 13: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根據師資培育法第七、八條之規定(教育部,1997),修畢業相關學分並實習

完成,取得合格教師之男性教師。張乃文(2006)認為:男性教師若能符何以下之

角色條件,即為一專業之男性幼教師:I.現代化驅使者的角色 II.拆毀傳統桎梏的

角色 III.開拓視野的角色 IV.知己知彼的角色V.追求者的角色VI.創造者的角色VII.

學習促進者的角色 VIII.課程設計者的角色 IX.研究者的角色 X.諮商者的角色 XI.

園丁的角色XII.演員的角色XIII.說書者的角色XIV.團體領導者的角色XV.批判者

的角色 XVI.教導者的角色 XVII.示範者的角色 XVIII.權威者的角色 XIX.苦行者

的角色 XX.普通人的角色 XXI.鼓勵性的同僚角色 XXII.家長互補的角色 XXIII.

行政人員的角色 XXIV.胸懷大志的角色 XXV.專業領袖的角色 XXVI.決策者的角

色。另其,學者 Seefledt(1990)也認為任何幼兒教育機構品質最終仍須賴於幼教

老師的素質。進一步對其定義之:對於幼教師素質的專業素養之意,包括:教師

的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及專業理論等;同時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技巧、教學風格

和教學經驗也都影響教學的成效。而教師素質的良窳更事教學績效的重要指標。

再者,影響教學品質的因素很多,包括:課程的安排設計、上課的教材、教師本

身、孩子和家長及園所環境與設備等等;皆會影響幼教老師教學的成效,但是影

響教師最深遠的部份仍在於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如缺法此項,則將無法提升教

學的品質。(張清濱,2001)

Page 14: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個人影響 外在影響 工作決定 結果

家庭影響

社會影響

表2-1:Chusmir .L.H〈1990〉促成男性選擇非傳統職業因素圖

引自:張乃文(2006)

本身的需

程度&

價值觀

背景

正向 態度/

家庭角色

小孩

婚姻狀況

非傳統

職業

性別角色

規範

諮商

負向

Page 15: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表 2-1-1 個研究者對男女特質意函一覽表

研究者、年代

特質意涵

男性化 女性化

Bem等人,

1974(引 Cool,1985)

積極、獨立、支配、競爭、

善分析、領導者、自信。

情緒化、敏感、有教養、

體貼、同情、溫暖、直覺

敏銳。

Harris,1975(引自

Wheeless&Potorti,1989)

自信、獨立、客觀、邏輯思

考、侵略。

柔和、謹慎、被動、敏感、

關懷他人。

李美枝,1992 工具性特質:

堅強、獨立、膽大、冒險、

智慧、理性。

情感表達特質:

溫柔、膽小、體貼、細心、

愛小孩。

王麗玲,1992(引自唐永

暉,1995)

堅強、豪爽、強壯、倔強、

積極。

依賴、漂亮、溫柔、害羞。

戴宏達,1999 剛猛、有力量、粗曠、進取、

自我控制、善領導。

溫暖、敏感、溫柔、有愛

心、犧牲奉獻。

引自 溫韋勛(2005)

第二節 男性教師專業歷程研究分析

男性教師的專業上有很多的見解,就例如國外學者 Katz(1972)將幼教教師得

成長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求生階段」(the survival),教師非常擔心自己是否

能在教室裡生存,擔心是否能克服困難,繼續勝任教學工作。第二階段是「強化

階段」(the consolidate stage),在第一年教學生涯結束前,教師下定決心要繼續擔

任教學工作,且有能力來整理過去一年的教學理念與心得。此時教師已能注意到

有偏差行為的兒童,而且搜尋問題而同的相關資訊。但她們仍有新任教師的挫折

感和不足感。第三階段,是從教學生涯的第年或第四年開始,稱為「求新階段」

(the renewal stage),這個階段的教師對於老師同樣的東西或使用一成不變的教法

感到厭煩,而促使她們去探索幼教的新趨勢、觀念與教學法,以充實自己的教學

內容。他們也喜歡和其他園所的教師交換心得及經驗。第四個階段是「成熟階段」

(the maturity stage),此時教師能肯定自己專業的能力及角色,也開始關心自己專

業領域的一些問題。

此外,另一位國外學者 Vander Van(1988)針對幼兒教育提出一套周詳的專業

成長理論,她將教師專業分成五個階段,且定義每個階段專業的程度,及在幼兒

教育界中扮演的腳色及功能。這五個階段分別是:一、新手階段(the novice stage),

在這階段的幼教工作者通常以助手或助理的身分和幼兒做第一線的接觸。他們的

Page 16: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思考方式一般都是直線式的,而且他們對於各類教學活動情境的看法也是非常個

人化的﹝「我小時候人家就是這樣對待我的」或是「教小孩只需要一般常識」

等﹞。二、萌發階段(the initial stage),此一階段的幼教工作者應該具有兒童發展

和幼兒教育的基本常識。雖然他們比新手階段的幼教工作者較具學理常識,且較

不武斷,但是他們的理念仍不夠圓熟全備。三、獲知階段(the informed stage)的幼

教工作者通常至少已獲的學士學位,比較能投入幼教這個專業領域,具有幼兒教

育和幼兒發展理論與實務的專業知能。四、整合階段(the complex stage),這個階

段的幼教工作者從事幼教工作已有一段時間,基於原先的學識及後來持續在職進

修,他們往往將經驗所獲得的實際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整合到專業知能架

構。五、影響階段(the influential stage)是最後一個階段,此時的幼教工作者擁有

多年幼教經驗,且扮演多重功能角色。但是並非每一個從事幼教工作者都能達到

此境界。此階段的幼教工作者能在前面所提生態系統中運作。現在就連,NAEYC

(全美幼教協會)(1994)也將幼教專業分為六大類別,並針對每一類別定義之,

此六大類別亦具備專業發展階段的意義,從階段一到階段六,無論在專業的相關

訓練、知識、能力或責任上,都是逐漸增加、增強,NAEYC 並聲明這六階段乃

一專業成長的連續線,每一階段都確認了該階段的全國性標準。

在 NAEYC1994 年提出的幼教人員專業成長聲明中,除了前述專業成長階段

外,更進一步發表有效專業成長的九項原則,這些原則是可以做為協助教師專業

成長活動的指標:(一)、專業成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二)、專業成長

經驗,結果能奠基在完整的理論與哲學基礎上,而且構造成為一個有條理、有系

統的課程計畫,將最為有效。(三)、專業成長經驗,如果能與教師的背景、經

驗、以及他們目前所處的角色情境相互應和的話,將最為成功。(四)、有效的

專業成長機會應彼此調配,以增進理論與實務間的聯結。(五)、有效的專業成

長經驗的提供者,應該具有適當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六)、有效的專業成長經

驗,應採取主動、研討實例的取向,而且強調能激勵學生相互切磋學習的互動取

向。(七)、有效的專業成長經驗,應有助於教師形成正向的自我肯定,而非產

生一種自我懷疑或不適任的感覺。(八)、有效的專業成長經驗,應提供應用和

省思的機會,而且安排教師參與教學觀摩,並且聽取觀摩者分享他們觀摩中的所

得回饋意見。(九)、學生和專業人士應該參與他們自己專業成長課程的規畫和

籌備過程。

Page 17: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Spodek , Bernard (1996)和李其斐(1998)教師成長階段

學者 階段

Fuller (1969) 1.求生(survival) 2.精熟(master) 3.抗拒改變(resistant to change)

或關心與反應 concerned and responsive

Unruh & Tumer

(1970)

1. 任教初期(initial teaching) 2.安全(security)

3. 成熟(maturity)

Katz (1972) 1.求生(survival) 2.強化(consolidation)3.求新(renewal) 4.成

熟(matrrity)

Gregorc (1973) 1. 形成(becoming)2.成長(growing)3.成熟(maturing)

4. 充分專業(fully functioning professional)

Lacey (1977) 1. 蜜月期(honeymoon period)2.危機期(crisis period)

3. 動盪期(learning to get by or failure)

Burden (1979) 1.求生階段(survival)2.調適階段(adjustment)3.成熟階段(maturity)

Sack &

Harrington

(1982)

1. 緊張(anxiety)2.進入情境(entry)3.適應、確定方向

(orientation) 4.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5.統整強化

(integration/consolidation)6.精熟(mastery)

Vender Ven

(1988)

1.新手(novice)2.初始(initial)3.獲知(informed)4.整合(complex)

5.影響(influential)

王秋絨(民 76) 1.新生期 2.平淡期 3.厭倦期

林幸台(民 78) 1.投入期 2.挫折期 3.遲滯期 4.學習期 5.轉移期

林沁芬(民 78) 1.啟蒙探索期2.學習培育期3.學習嘗試期4.穩定適應期5.自信發揮

期 6.蟄伏轉型期

黃秀鳳&盧美

貴(民 81)

1.自我關注期(求生期)2.教學任務關注期(成熟期)3.學習影響

關注期

黃意舒(民 86) 1.新手階段 2.適應階段 3.資深階段 4.咨詢階段

引自:林慧娟(2002)

Page 1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三節 男性幼兒教師之研究探討

研究者整理歷年來國內的博碩士論文來進行研究與探討,經研究者整理分類

如下:

( 一 ) 有關男性教師方面

呂翠夏、顏嘉辰(2005),其研究對象為任教於公立幼稚園一年半的男性教師,

深度訪談與質性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

該研究發現:這位教師、他的學生、家長和同事,都藉著這個少有的機會,

重新建構對性別的認識。最初,週遭的人先看到他的性別,逐漸地性別的重要性

退到「專業」的認定後面。他是小孩心目中特別的老師,同事與家長眼中「提供

互補」和具備不同「專長」的共作夥伴。他自己則謹慎察覺性別風險與問題,但

發展積極的策略,(比女性)更加努力去贏取專業的肯定,並澄清價值觀,將自己

定位再類似父親的角色,以及經驗到一份勝任的教職並無關性別的信念與實踐。

研究結果希望能對正在探索此一生涯的男性教師所幫助。

劉姵蓁(2004),其研究對象為一位有四年教學經驗的男性幼教師。

該研究之發現:個案的教育信念來自於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看法,從而發展

出對於「教育目標」、「教學方法」、「課程設計」、「環境規劃」和「教師角色」等

層面的教育信念內容。進一步分析可發現其教育信念呈現出「自由」與「紀律」

兩大主軸概念,影響著個案在教師中的決定與行為。影響教育信念行程的因素主

要歸納有個人因素:性別、及個人特質;先被經驗:家庭環境、重要他人、及學

習經驗:以及教師養成經驗:教育課程經驗、及專業書籍。影響教育信念轉化的

因素主要可歸納有個人因素:性別、及個人特質;職場因素:教學經驗、元漲領

導方式、搭檔教師、學校規模、教師兼任職務、家長關係、及幼兒的人數與回饋;

以及外在環境因素:社會環境的改變。

陳兆慶(2001),其研究對象為幼稚園一位九年教學經驗的幼教男老師訪談

法,該研究發現:教師在作課程決定時受到教師的課程信念、專業素養與能力、

教學態度與方法等的影響。此因素和教師的生活經驗、信念、價值觀及對幼教老

師角色的詮釋有密切的關係。在教師生涯發展週期上,現有的理論並無法用來完

全詮釋這位老師的專業發展歷程。透過這個男老師的故事,我們更加清楚一個幼

教男老師在幼教現場的景況,也期待有更加的男性能投身幼兒教育與盡一份心

力。

( 二 ) 有關女性教師或全體老師方面

吳佩瓏 (2004),其研究對象為研究對象六位公私立幼稚園教師,採用直

性研究法,深度訪談、相關文件的方式蒐集資料。主要研究結論有:六位幼教師

Page 19: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之教學信念以及影響信念轉變因素,影響幼教師教學信念轉變因素為外在環境、

教學經驗、重要他人、其他資訊管道等外在因素;以及個人因素與師資培育及在

職進修等內在因素。

林淑惠 (2004),其研究對象為:以台北縣公立幼稚園教師為對象,並以叢

集取樣方式,抽取 300 名教師進行施測,回收有效問券 274 份。

該研究提出建議如下:(1)幼稚園教師應主動面對問題力求解決、加強親師合作、

熟溪及運用與家長建立關係的方法、發展專業知能、建立專業權威。(2)幼稚園

應多舉辦親職教育講習會、教師相關研習及教師聯繫活動,以強化親師購通。

洪玉真 (2000),其研究對象為一位幼稚園教師的教師信念研究。該研究結

果,以下分述之。壹、參與者的教師信念:(1)教室佈置的信念(2)課程、教學方

面的信念(3)班級經營的信念(4)失聲、家長互動的信念(5)教學平亮及其他信念。

貳、參與者協同教學的信念:(1)教室佈置的協同教學信念(2)課程、教學的協同

教學信念(3)班級經營的協同教學信念。叁、轉變的信念:(1)師生互動方式(2)家

長的角色(3)教學方式(4)教室空間佈置(5)教師的角色本研究依據研究過程與結

果,對幼稚園教師、培養機構、幼稚園芳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陳姵蓉 (1998),其研究對象為兩位公立幼稚園初任教師。研究方法是運用

訪談,輔以直接觀察和蒐集相關資料的方法該研究建議:(1)透過多種管道提供

初任教師所需的協助。(2)加強初任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增進同事間的良好關係。

(3)提升初任教師自覺能力,並協助以反省教學,增進專業成長。(4)公立附設幼

稚園的行政獨立,老師不擔任小學的行政工作。(5)搭班老師合作前,應有事先

的互相認識。(6)初任教師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該研究提供幼稚園初任教師專

業成長之歷程,以提供師資培育機構和初任教師參考。

此外,本研究者認為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以從事幼教師這份行業,透過男性

教師定義之中,本研究發現要成為一位男性幼教老師,必須要具備多重角色,也

須要具備細膩的心思,才能在幼教界有更好發展,人常說,要成為一位幼教老師

就需要十項全能,樣樣都行,面對任何行業只要有熱忱與積極的態度,並且主動

追求自我的理想,都能加入幼教這份行業,並提升教育概念、改變傳統幼教概念,

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共同為我國的幼教盡一份心力。

Page 20: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三章 研究歷程

本研究是要如何進行,是如何訂立研究者的角色以及是如何研究該研究對

象,本章共分了五大節,第一節闡明本研究所會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節研究參

與者,是說明如何找尋研究對象與場域、如何建立關係,還有研究者的角色......

等;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實施的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研究者對這次的研究對象,是採擬質化研究取向的方法,是期待能透過質化

研究,深入探討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背景及職場專業歷程,黃瑞琴(1994)指出:所謂

質化研究取向,主要包含下列六項特徵:第一項多是文字形式的描述的(descriptive)

資料,豐富的描述場所和人群現象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第二項研究者是主要的

研究工具,親自去經驗人們的內在生活和人性特質。以統整(holistic)的觀點進行

研究,關注研究現場內的自然情境脈絡;第三項注重現場人們的「參與者觀點」

(Participant perspectives),且不作價值判斷以避免研究者的偏見;第四項從資料

蒐集的過程中發展和歸納概念、理論或洞察力;第五項研究過程是彈性的、臨場

性的,其研究問題是在現場進行研究時逐漸呈現而成的;第六項研究者是個學習

者,向現場的參與者學習他們的觀看世界的方式。在質化研究取向裡訪談形式分

為如下:結構性訪談(Structural Interviews)又稱標準化訪談(Standardized Interviews);

非結構性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開放式訪談(Openended Interviews)或非

標準化訪談(Unstandardized Interviews),只要與預設問題(pre-set questions)意思相同

即可,而本研究是以開放式訪談(Openended Interviews)的個別訪談法是採用錄

音、攝影、得到第一手資料,個別訪問法又稱為面談訪問法。即通過訪問者與被

訪問者之間的面對面的接觸交談,從而搜集調查資料的一種方法。訪問調查的實

施步驟為確定訪問的目的與內容;先進行文獻探討;選擇適當的樣本;設計訪問

問題;選擇訪問員;訓練訪問員;正式實施訪問;記錄訪問資料,本研究也以問

卷調查法來進行本研究的第二項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節省時間而應答者採匿名

方式作答,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無所顧忌。用字遣詞標準化,不受訪問者的

錯誤引導影響。而問卷調查法的形式可分為如下:封閉式問題 (closed-ended

questions)固定選項問題;或從所提供的一列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故又

稱限制式問題;處理的答案類別應是數目較少的;答案類別須搜羅殆盡,不容有

所遺漏,答案之間應是互斥的,答案只有一個。開放式問題 (open-ended questions)

各題要求應答者按自己的語辭,做自由的反應;適合答案的數目多,具有連續性

的問題;用來探討須要詳細討論的複雜問題;瞭解應答者的獨特觀點;未瞭解某

現象的有關特徵前,可利用此類問題,從中尋得所需的答案。本研究更也以觀察

法,觀察法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

Page 21: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

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覆性。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

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由於人的感

覺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觀察者往往要藉助各種現代化的儀器和手段,如照相

機、錄音機、顯微錄像機等來輔助觀察。觀察法的形式分為如下: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指調查員在一個自然環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點、服務中心等)

觀察被調查對象的行為和舉止。設計觀察法:設計觀察法是指調查機構事先設計

模擬一種場景,調查員在一個已經設計好的並接近自然的環境中觀察被調查對象

的行為和舉止。所設置的場景越接近自然,被觀察者的行為就越接近真實。 掩

飾觀察法:眾所周知,如果被觀察人知道自己被觀察,其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

觀察的結果也就不同,調查所獲得的數據也會出現偏差。掩飾觀察法就是在不為

被觀察人、物、或者事件所知的情況下監視他們的行為過程。機器觀察法:在某

些情況下,用機器觀察取代人員觀察是可能的甚至是所希望的。在一些特定的環

境中,機器可能比人員更便宜、更精確和更容易完成工作。

第二節研究參與者與場域

本節就以研究對象的選取研究(在研究者如何找尋到研究對象,所會遇到的

困難、如何建歷關係......等)、研究場景得介紹(研究對象的職場上的場景),以及

研究者角色界定(研究者需要以什麼樣的身份下去做本研究)......等分述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一位合格的男性幼教師為研究對象,化名為:「顏老師」,我們將以

實際的訪問與觀察男性幼教師在職場專業歷程的觀點,其中內容包括生活過程是

否有與幼兒相處的經驗、求學生涯中的幼兒相處經驗以及就業志向的選擇過程。

在研究者決定要做男性幼教老師時,所有人都分享了自己的實習經歷,有的人在

高中實習時有遇過幼稚園行政男教師,有的人只有與女性幼教師的合作經驗,結

合以上種種,第一次小組討論的結果卻完全無任何男性幼教帶班老師知相關消

息。第二次討論為與老師的團體會議,老師提供幼稚園男性幼教師相關資訊「文

元幼稚園」有一位帶班經歷十餘年之幼稚園男性帶班老師,我們請組員試圖聯繫

文元幼稚園,但是得到的結果卻不如預期,園所表示目前文元以無男性幼教帶班

老師,再一次的,我們的資源再一次石沉大海,我們所有組員一得知消息,一開

始十分不知所措,但是我們立即振作,採取網路資源地毯式搜索,我們在網路瀏

覽器上 KEY IN 幼稚園男教師,在可預覽的資料中一一篩選台南市地區的男教

師,最後在教師資源一欄找到「新南幼稚園---幼兒男帶班老師顏老師」,透過網

路聯繫資料,我們取得了園所電話,在取得園所電話第二天上午,我們利用組員

私人電話聯繫園所,得到內容如下:顏老師教室位置在二樓,他目前無法接聽電

話,他目前是屬於上課狀態,可以留下聯繫電話並說明來意。因此,我們說明自

Page 22: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己身分之後,並表明尋找男性幼教師的來意,留下私人手機號碼,到了下午,約

莫五點多顏老師回電,並詢問我們專題相關資料與所需資源,經過十分鐘後,電

訪討論如下:顏老師可做為專題研究對象之備份,請研究者先詢問其他研究對象

候選人,假使其他人無法配合研究員相關之研究,那麼顏老師即為這次專題研究

對象。在第三次小組討論後,我們決定將顏老師推為這次專題研究對象,並將這

項提議通知顏老師,而顏老師答應了,但是顏老師表示:因為學期關係,無法撥

出自己休假時間為我們參與專題,而上班時間較為繁忙,因此訪問時間將訂於任

何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 2 點半之後,一次參與時間將規劃於二十分鐘至半小時。

因此研究者突發奇想,製作一份研究問題之問卷,將於民國 101 年 2 月份交與顏

老師,而訪問時間將在學期課表出現之後擬定,其訪問地點為顏老師之教職辦公

室。

二、研究者

本研究的研究者相當重要,要想研究者該用什麼樣的角色下去做研究,而研

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互動關係是很密切的,黃意舒(2008)指出:第一項觀察者是否參

與被觀察者的活動,第二項被觀察者是否知道他自己被觀察,即觀察者的工作是

否公開。在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時,會先告知研究對象,研究者的來意,

在告訴研究對象,該內容研究者會匿名化,會監護研究對象得權利以及隱私。這

時,研究者就要想在這四種得觀察者的角色,研究者需要哪一部份,國外的社會

學家 Roymoud L. Gold(蔣斌,1980:129)指出:將觀察者的角色分為四個類型:

局外觀察者(complete observer):沒有參加研究對象的任何活動,與對象之間無互

動,此種角色完全與對象分離; 觀察者的參與(observer-as-participant):觀察者

只參加觀察需要的範圍。這種角色減低「土著化」的可能性,增加客觀性。但也

因資料的取得須賴被觀察者的提供意願,所能瞭解的可能有限;參與者的觀察

(participant-as-observer):觀察者參與在活動中,而其研究對象也知道其真正身

份。這種情況下,觀察者不必加入團體的每項活動,也不一定得做出與大家同樣

的行為。然而,因參與的需要,觀察者常會混淆角色,過度參與;完全參與者

(complete participant):觀察者隱藏身份,經歷研究對象所經歷的活動,分享對象

的情感與行為而不為所知。

這次研究觀察者須有兩名,一名需有優良口才能力,優良口才能力將使用於

專題提問時與顏老師進行互動,良好得言語互動可以使研究資料更為豐沛(觀察

與參與比例為 70:30),另一名需有心思細膩與觀察入圍之特點,此特點使用於

完全觀察者,即為不與顏老師進行互動而在一旁觀察老師,而觀察範圍甚廣可由

語調起伏、肢體動作或者訪問中所發現的小小習慣加以描述(觀察與參與比例為

100:0),研究者會以問卷的方式進行訪問和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在參於研究

對象的專業歷程過程中,能達到本研究所要得資料,而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也與有

Page 23: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在訪談上才會有所互動,而這個也需要以客觀的方式進行研究以及評論。

三、場景介紹

一樓

教室

教室

教室

廚房 二樓

教室

教室

教室

廣場 辦

第三節研究工具

研究者在觀察研究對象和訪問研究對象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其實研究者也是

被研究的工具之一,研究者個人的主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經驗、自己做決定,

而下去所做的評論與評估,公平性不大。)與客觀(布以自己做評論或評估,而是

分析兩方利弊,做的評估意見,公平性大。)是很重要的工具。在研究者接受到

研究對象的訊息過程中,研究者必須過慮暫時的判斷,或者不斷喚醒研究者注意

事實。

團體研發之問卷一份,每個人想好大綱題目,下去進行小問題發問;訪談時所需

訪問之問題一份;

相機(或其相關錄音/錄影之工具)兩份;一位專訪人員所需 A4 空白紙張兩份;一

位專訪人員所需原子筆兩份;一位專訪人員編輯逐字稿所需資源一份。

綜合上述,這些是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的工具。

操 場

Page 24: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四節實施的步驟

綜合上述,質化研究取像可歸那很多種的方法與形式,在本研究裡所會用到

的形是如:個別訪問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觀察法,在研究過程裡,為要求是見的

真實性,理解性的意義,研究者會親自與研究對象一對一面對訪問和自於現場,

藉由訪談、問卷和觀察的方式,來獲得研究對象的專業歷程及職場的意義。

訪談過程中隨時進行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生團體討論

初次訪談所得資料與研究問題相互檢視

主要研究對象:男性幼教老師輔助研究對象:

搭擋老師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訪談過程中隨時進行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生團體討論

初次訪談所得資料與研究問題相互檢視

主要研究對象:男性幼教老師輔助研究對象:

搭擋老師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文獻討論與蒐集

確認研究目的

尋找並確認研究對象

擬定訪談大綱初稿

進行第一次訪談

訪談大綱修正

進行後續訪談

逐字稿謄寫與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Page 25: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教師的三大方向,求學經驗的困難、實際教學經驗的困

難、生涯經歷的困難因素。茲就以開放式訪談以及相關文件等蒐集之資料,整理

分析探討辰辰老師的三大因素,並檢視其他相關的影響因素,分別探討如下。

第一節 求學經驗的困難

依據研究發現,辰辰老師的求學經驗,大部分是在大學的求學過程中所出現

的,也在辰辰老師在大學的求學過程中,在校外實習時,得到不同的想法,也在

這時慢慢的有想當幼教老師理念,辰辰老師在求學的經驗裡遇到什麼困難以及特

殊經驗……等。

辰辰老師在求學的中「遇到的困難」,可分四種:課業學習困難、轉系的思

考衝突、試教的經驗、選系的選擇

從辰辰老師自我敘述、以及在大學的求學過程中的經驗,可以分析出他對「幼

教的摸索以及迷網」,茲分述如下:

一、 課業學習困難

辰辰老師自從上了大學對體育的項目,以及手指上的運動都是比較不擅長,

除外,辰辰老師對不擅長的科目還是以努力不懈的安全過關。但是對大一剛進去

的辰辰老師而言,進入幼教界裡,會有哪些的異樣眼光及困難等待他:

那時我們還要上鍵盤課,老師指定的曲風彈完,那再來, 我們有上舞蹈課,就是我們班上

都是女生,然後只有三個男生這樣子,那上舞蹈課常常因為上舞蹈課都排大一。大一因為跟同學

不熟那上舞蹈課,就會很尷尬,因為有時候就是我自己一個人,跳就算跟著老師挑舞就好,有時

候到最後期中、期末他會指定科目、指定考試的方式,就說:「你可能要跟你同學自創舞蹈什麼

的」。那時候就會很尷尬那時候根本沒有人跟我們一組,就是女生就跟女生,就是沒有跟男生一

組這樣子,會遇到這種事情。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除了對體育的不擅長之外,剛進幼教界的不熟識,使辰辰老師自己與同學上

和課業上遇到瓶頸,但在外系的眼光下,卻很羨慕幼教系的男生們,都可以與女

生們朝暮相處。

Page 26: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別系男生會羨慕我們男生比如說,那時候成大,成大的學生會過來系上聯誼,不過聯

誼都是我班的女生在去成大的目的主要是找我班的女生去聯誼。所以我們男生就很少去,聯誼就

是我班的女生去。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辰辰老師對於別系來找他們幼教系廉宜,沒有很大的感覺,辰辰老師除了聯

誼幾乎沒去以外,對於唯一一次去聯誼就是為了辰辰老師喜歡的人而去,也因為

辰辰老師自己讀了幼教系,而去認識了現任的太太。

有一次就是有跟他們去了,因為那時候,我喜歡我班一個女生,我就陪她去這

樣子!後來,那個同學跟我結婚了,就是我現在的太太,就從大二開始交往,然後現在

結婚!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綜合上述,研究者們得知辰辰老師對體育,以及鋼琴和舞蹈都是不擅長的,

但是老師還是對幼教的科目很努力,雖然有些的科目對辰辰老師自己不擅長,但

是辰辰老師對科目的重視與努力,是可以看得到的,而在女多男少的幼教界裡,

以剛進去大學還在新鮮時,總是對異性們有不一樣的眼光以及相處方式,但是,

在大二之後,同學們漸漸的熟識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異樣眼光,對於異性的相

處方式也是有自己的方法,只是會有別系的男生們對幼教界的男生有羨慕的眼

神,不論是羨慕的眼神還是對課業的努力向上學習的動力,都是辰辰老師在求學

的過程中的一小部分。

二、轉系思考的衝突

辰辰老師在大學的階段裡,因為公費問題,使他被迫修國小輔系,但因辰辰

老師對國小輔系的教學方式很不喜歡,又因為國小輔系的教學方式是死板的,而

幼教系的教學方式是活潑性的,使在自己的學習上會有樂趣。

在大三的時候,因為我本身是公費生,在大三有一次,那時教育部就說,可能,那個公幼

的缺額不夠,所以就建議我們這些公費生就是去修國小輔系,假如那個幼稚園沒有名額的話,就

是要把我們分到國小,當國小老師。但是修了國小的國小輔系,因為習慣我們幼稚園的就比較開

放的方式,在回去修國小的國小輔系就很像回到高中上課的方式一樣,就是很傳統,就是說要考

試!老師上課~上課時照這教科書教。幼稚園幼教系的老師上課會比較活潑,後來,我們已有一

Page 27: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次上那個國音,就是教小朋友正音的注音符號的課程,我沒有辦法,所以現在就沒有國小老師的

身分。就是都沒有好好的準備啊~後來我就是想說,反正我是公費生,所以我就去把國小的國小

輔系放棄掉,就是現在轉,就是覺得幼稚園教幼教環境越來越差,就轉到國小當老師。不過,我

沒有機會轉,因為我沒有修啊~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除此之外,辰辰老師不會因為很多同學轉系到國小學習,而去羨慕,相反

的,辰辰老師自己也很慶幸沒有修完國小輔系,辰辰老師自己也知道,不喜歡傳

統式的教學,而是活潑式。也因為辰辰老師自己沒修完國小輔系的課程,而導致

辰辰老師沒有國小輔系的學位,不過辰辰老師說過:假如我幼稚園沒有做的話,

我就會做別的事。不會~再去教國小(第二次訪談 2012.2.15)以辰辰老師對轉系

的想法,沒有多於的想法,辰辰老師也了解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什麼,也不

會因環境上的變遷,使自己放棄喜愛的幼教系,相反的,對幼教系更喜愛、更有

興趣。

三、第一次試教的經驗

每個人讀幼教系的學生們,都一定會遇到寫教案,對寫教案的困難是第一

次試教的經驗一定會有的,假如是在高中就讀幼教這一科目的人來說,對升上大

學需要寫教案、試教都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是很簡單的,但是對高

中不是讀幼教這一科目的人來說,卻是很新鮮的,寫教案和第一次試教的經驗都

是很特別得、很困難,尤其是對升上大學之後,而去選擇讀幼教系的男性們,卻

是一個很大的困難,但是對辰辰老師而言會是怎樣的事。

我教案寫得很,好像我畢業後,我實習的輔導老師他在 O O圖書,就是一個編教材的公司,

就是 O O圖書。他們會編我們幼稚園的教材,然後我有很長的時間,每個學期都要幫他們寫主題

活動,就是包含教師手冊,就給老師看的教師手冊,就是給老師的話,給家長的話。主題網啊~

然後再寫十五個六百字以上的主題活動,跟這個主題有關的活動這樣寫成一本書。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辰辰老師其實證明了,寫教案對性別上沒什麼關係,而是對腦袋裡的想法是

否有幼教的熱誠、專業,以及基本的認知,才有辦法寫出像樣的教案,及時這些

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對幼教這一份的熱衷,以及專業上的基本認知都是很重

要的,辰辰老師對於會不會寫教案,認為是沒有關係得,相反得,在自己試教的

過程,需要的是專業又有能力的正職幼教師。

Page 2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我覺得試教需要有經驗的老師去幫助你。不管你是男的實習生還是女的實習生,如果你到了

那個班,然後是比較開放的,然後他那個老師是比較有教學經驗的,他會協助你,也會教得很成

功,那從你一開始給他教案他就會改,就會給你改,改說你這邊要注意什麼,這個時間你要做什

麼,這個活動你教不到 30分鐘你需要再加什麼活動進去,然後老師就會事先提醒你了~你就去修

改、準備、你就會很順利,不過我以前試教的經驗,不是很好,因為我去的學校,以前我去的學

校比較傳統,是因為普遍來說比較資深的老師比較沒有教學的能力,在這專業部分,他們可以靠

這以前的權威,就是阿嬤管孫子的感覺,然後我們試教的時候,他就是去外面把全班的小朋友交

給你,所以教得很爛。

(第二次訪談 2012.2.15)

以辰辰老師的試教經驗裡,他覺得在試教的過程中需要一位很有經驗的老師

去教導你,不管自己是不是第一次試教的,都需要一位很有經驗的老師,在旁協

助。在試教結束後,也會給你一些回饋,跟你說明了,以後要試教之前需要注意

哪些細節,在下次試教之前就不會在犯同樣的錯誤了。但是辰辰老師在的一次實

習之前要有試教,在試教的過程中遇到的幼稚園老師是比較傳統的,是以權威的

方式下去教導幼兒,也沒教導在第一次試教的同學,遇到困難時,要如何應變,

如何解決,使辰辰老師在第一次的試教過程以混亂的形式結束了。

綜合上述,在寫教案和第一次的試教裡,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自己要如

何去克服,是另一種的努力,辰辰老師的教授說過:「一個成熟的幼教老師需要

六到七年的時間。」從辰辰老師畢業到現在辰辰老師結婚生子,又是在公幼教書

的幼教老師,會把這一句話銘記在心裡!

四、選系的選擇

辰辰老師因高中愛玩社團,都沒專心於課業上,而沒考上自己想要的學校

的,導致沒考上學校,也因為父親的建議,對未來的自我期許,開始了不一樣的

大學生活。

幼教其實我大學聯考那時候讀嘉義高中,那我不曉得說以為師範學院都是教國小的就國小老

師,所以那時候高中我都在社團玩都沒有在讀書,高三的時候就沒考上了,愛玩社團,都沒在讀

書!重考後就上台南市,然後我本來的意思是要唸別的科系,就是我一直都是想著別的路,只是

那時候我爸就覺得一直就說工作很辛苦,當老師就會比較輕鬆,是比較有保障啦!比較有穩定有

保障,然後就叫我填師院。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Page 29: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辰辰老師在求學生涯過程中,辰辰老師爸爸一度的不支持變支持,也因為辰

辰老師爸爸的尊重辰辰老師的學系,讓辰辰老師有機會繼續讀幼教,但是辰辰老

師爸爸還是有時候會認為國小會比較好。

就是我進去讀大學的時候他才知道,蛤~是教幼稚園噢!然後他就一直問說可以轉國小嗎? 不

過他就是會希望我去教國小,因為他也是有聽說我同學有修國小學程,然後去轉國小,所以他也

就是想辦法讓我轉到國小去,可是我爸爸他比較開放,他不會去對小孩子講說:怎麼去做女生的

事情?他不會,會說:那你要不要轉國小?從來的態度就是很開放,他的出發點是說這樣子比較

好,他不會,他的口氣是說:說你要換國小會不會比較好?他不會說:你教幼稚園很丟臉,就是

他不會去羞辱我,就他基本上還是尊重看我想要做什麼

(第三次訪談 2012.02.17)

辰辰老師也因為父親的建議填了師院,也填了大學公費生,但是辰辰老師對

剛升大學,也不知道選填哪個科系,但因公費生的關係辰辰老師選填了男性幼教

師公費,也因為公費生的關係對幼教開始有了興趣,進去幼教系之後有同儕一起

學習的機會。

他講說我填師院我只要填公費的,所以我就填了公費的,就是所有的公費這樣子,然後

就填了一個男性幼教師公費,可是我那時候是最後一屆公費,之後就沒有了,所以就剛好上了,

可是男性幼教師的公費他的後面還有屏師東師花師就都是國小的初教那類的,出來就是當國小老

師,進去之後是自願分發所以,分發進去之後就學姐就很高興,因為男生很少所以學姊就開始給

我嬉鬧說幼稚園老師很好,說不用像國小老師一樣有課程的壓力,就有課本那種東西,說幼稚園

老師時間很彈性,想上什麼就什麼課程就是你決定阿,而且小朋友又小很好教又好管這樣子,我

就越聽越有興趣就繼續下去,其實那時候我們全班我們那一屆有三個男生。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綜合上述,辰辰老師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例如:課業學習

困難、轉系的思考衝突、試教的經驗、選系的選擇,這些困難並沒有把辰辰老師

打倒,相反的,辰辰老師卻把這些困難當作了磨練也樂在其中,只是研究者們沒

有想過,辰辰老師是因為上了高中愛玩社團,而荒廢了學業,也因為辰辰老師自

己重考的關係,而上了台南市大學,因父親的建議使辰辰老師自己上了師院,相

反的,也上了最後一屆的公費生,讓自己進入幼教界,也因為進入幼教界,使辰

辰老師對幼教界很有興趣,開始了幼教的生活。

Page 30: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本研究者認為不論是課業學習困難、轉系的思考衝突、試教的經驗還是

選系的選擇,這些的困難讓辰辰老師越挫越勇,在辰辰老師求學階段裡,遇

到的困難,辰辰老師能一一的去克服,並且遇到的困難經驗累積起來,讓自

己以後出了社會,可以把在求學階段裡,遇到的困難加以利用。

第二節 實際教學經驗的困難

依據研究發現,辰辰老師的實際教學經驗中,從一開始對於行業的抉擇所遇

到的難關,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當問題來臨時是如何與家長溝通與

協調,在這十年的教學過程裡,藉著專經驗與專業知識,使自己在幼教理念不斷

進步與成長,並且學習到許多教學上的技巧,本研究者從老師自我敘述,以及在

教學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可分為四種:對行業的抉擇、確定目標後的看法、

實際教學的案例、與家長的相處,以茲分述如下:

一、對行業的抉擇

每個人剛進去的大學生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們,而畢業之後,男性幼教師的

工作權利和保障,都會有一個問題,我到底要不要繼續去幼稚園教學、到底這個

科系是我自己以後出來外面工作時想要做的工作呢?很多的疑問,以及疑惑使自

己要一一的去解答,而言老師也是在大三、大四時為什麼,辰辰老師要教幼稚園

的想法會更加堅定。

我是實習完,才做決定因為我大三、大四的時候還在,還在考慮要不要去教幼稚園,後來,

我們教授有叫我做一個研究,然後就是做行政研究,就是去一個幼稚園教小朋友。然後,就一位

同學幫我錄音、拍照,後來隔天,在學校裡有發表。在那時,我還去了台北,在台北以前,新店

的花園新城有兩位男的男幼教老師。在那個園所裡,只是那兩位男幼教老師自己在帶而已,那時

我就是大三暑假,就有去看他們這樣,就了解一下,我到底要不要走這一條路。

(第二次訪談 101.2.15)

上述說明了,辰辰老師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在思考要不要走這一條路,

也去看台灣的園所,有沒有男性的幼稚園老師是怎麼教學,去了解幼稚園好不好

教學以及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興趣,辰辰老師說過:如果這個幼稚園就是開放的,

如果對老師的性別有所包容,願意接受各式各樣的幼稚園的老師,假如這個園所

裡,老闆的觀念比較傳統,對幼稚園裡的老師們要求便會像以前一樣,只有女性

才可以當幼教老師,而男性就不行。但在辰辰老師的想法裡,有些幼稚園裡,還

是有開放式的教學,但是有些幼稚園裡,教學並不開放,還有一些不成規定的規

Page 31: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矩而存在著。

假如這個園所~這個老闆的比較沒有理念,對教育的想法,那會很保守,要不然對男、女老

師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會給你規定很多,就是不可以跟家長太熟,不可以跟家長交換電話,然後

不可以跟家長討論學校的事情。或是家長說你們沒有教注音符號,那學校說趕快教這樣,所以,

其實,我覺得幼稚園沒有沒接受這個男生,跟這整個裡面有關係,如果他很開放會接受不一樣的

人,就是包括性別。

(第二次訪談 101.2.15)

而園所裡總是會遇到不平等的待遇,在待遇裡,總是男性幼教師比較吃虧。

而有些的家長對男性幼教師的不放心,而去向園所反映,但是園所裡,是開放式

的就會保障男性幼教師的工作權利,而男性幼教師要很努力的讓家長知道,我會

做得比女性幼教師還要好,但是,有些家長向園所反應之後,就會使這個男性幼

教師,還沒努力就會辭退,就以辰辰老師的學弟經驗裡說明了一切。

其實我有聽過算是學弟在私立幼稚園工作,那家長就說,怎會有男生而後就跟學校反應,

就反應說我們不要男生來當老師,其實他們跟老師不熟!他們就跟學校反應,學校就說對不起沒

辦法讓你工作...學弟就終止了工作,就換別間實習。

(第二次訪談 101.2.15)

這個說明了,是要園所的配合,對那時候都走開放式的教學的學校的話,對

男性幼教師的工作的權利以及熱誠,會有所保障,所以這部分就是一直以來環境

都可以慢慢來接受的,辰辰之所以會選擇幼教為自己的志向,必然有它的想法與

理念,在幼教界幼稚園有分很多種,之所以會選擇公幼是因為有保障,辰辰將原

因分為兩種。

公幼他對老師的工作她很有保障,今天不會說因為家長不喜歡男老師所以你不要做了,因

為他聘你一年你沒有觸犯什麼法律,他是不能趕你走的,這個是公家的好處,第二個的話就是你

要用專業去證明你自己,如果你有一個專業你做的很好別人不會小看你,也不會去懷疑你的性

別,比如說你們看電視在幫人家化妝的是男生,或是理髮師很厲害也是男,可是我們傳統都會覺

得這些工作是女生在做的, 所以說如果我在這個行業上面我如果不專業的話,就是沒辦法去說

服那些家長接受我。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Page 32: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綜合上述,雖然辰辰老師有一度要放棄幼教界,但是也因為國小輔系裡的死

板,而使辰辰老師再度回到活潑的幼教裡來,在男性要在幼稚園裡工作,並一定

會遇到很多困難,要看園所以是不是開放式的教學,對性別會不會有歧視,對老

師們要求會不會太多,這都是園所以和老師們的一大困難,本研究者認為隨著時

代一天一天的進步,而使這個環境裡,開放式教學的園所也越來越多,讓少數的

男性幼教師有了工作的保障,在工作上有了自己的權利了,最主要是你要讓他們

認同妳是有能力的,這樣不管在職場或者在任何方面就不會因性別去判定你的能

力,如果不去努力不去認真別人就看不到你的實力,也漸漸不被人同,辰辰老師

認為在這份行業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專業,就有辦法去說服家長接受。

二、確立目標後的看法

當決定了自己的行業,就會開始對這分行業多盡一份心力,藉著大學所學到

的專業知識,將所學實踐在幼稚園裡,面對自己所選的行業有著不同的看法,人

常說一句話,幻想總是與現實世界不同,然而辰辰老師面對自己的行業是以專業

來讓家長去認同他,當遇到兩性問題時辰辰老師是經過努力與用心來換取家長的

信任,並且接納他。

進入幼教的開始教書當然想要就是實現一些就是在學校學到的一些專業的部分,其實這跟後

面都有關係,就像你們問我說那家長知道你是男生老師會不會有什麼看法?其實我大概每次接一

個新班就是要花一個月的時間要跟家長熟悉,可是一個月之後就是大家像朋友一樣,他們會蠻尊

敬我的。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上述辰辰面對性別家長採與不接納的方式,至家長接受男性幼教師,是因為

辰辰老師面對這些問題,是用認真努力的態度,與所學的專業知識得到家長的認

同,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的,在這樣謹慎努力的狀況下,自然而家長就會慢慢接

受性別,也因此不會因為是男幼教老師遭受到排斥。

三、實際教學的案例

進入幼稚園,必須面臨到許多問題,如孩子的突發狀況、家長的溝通、教學

上的經驗…等。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是很重要的,成為一位幼教老師是很重到

的責任,當一個環節處理不當,就會使整件事變得極為複雜,所以辰辰老師覺得

要試教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管是在教材或者是應對方式,都必須要事先

準備的。

Page 33: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一次教,小朋友跟你玩,你就跟他們玩,然後你要上課了,小朋友還要你跟他們玩,所

以就沒辦法分辨你的角色,就是我有這樣的經驗,來我們這邊實習的學生,我都會跟他們說要注

意的事情,第一次試教不能說沒有得心應手,做教具、做海報。因為我美工還不錯所以是做教具,

不會弄很久,也不會很困擾,因為我們那個時代印表機很貴,印那個紙的時候還沒有公墨,一個

墨水匣要四至五百元,所以不可能用來印海報,所以那個時代海報要自己寫、自己畫、自己剪紙、

自己做紙雕、裝飾。所以他們以前會做這個部分,不過現在的學生很好運,現在來試教的學生的

海報都是印的,就像非常好色,印一印就來教了,當然你有經歷過這樣的東西,改天就會知道怎

麼做了。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在這樣的試教狀況,想必大家都有相同經驗,由此可見辰辰老師有了一次經

驗就會警惕自己下次該如何改進,然而製作教案時,大家一定會一個頭兩個大,

在教案與教具這方面是辰辰老師得強項,辰辰老師說過:我教案寫得很好,現在

我畢業後,我實習的輔導老師他在 OO 圖書,就是一個編教材的公司,他們會編

我們幼稚園的教材,我有很長的時間,每個學期都要幫他們寫主題活動,包含教

師手冊、主題網,所以這個跟性別沒什麼關係。所以本研究者認為,並不是女性

才擅長美工與寫作這方面的才能,一般人認為男生比較粗心,但是從這方面我們

看見原來男生也是有細膩的一面,這些都是人的刻板印象,所以不管在寫做或者

美工或者試教這方面,辰辰老師說過:你有經歷過這樣的東西,改天就會知道怎

麼做了,那麼在試教方面較困難的方面,是團體的應對,辰辰老師認為試教遇到

最困難的事是團體,小朋友是很容易分心的,當面對團體必須要準備好,讓他們

集中注意力,這是最重要的。

在試教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團體,小朋友的團體你沒辦法帶,要很安靜注意聽或者他們已

經坐不住了,你不知道要怎麼讓他們集中注意看著你,或者說我們比較不會安排課程,可能講故

事講完要教什麼,一教就教了四十至五十分鐘,自己很累小朋友也坐不住,我們當老師的就會自

己調整,可能他們會去玩,那我們講完故事就不會安排靜態的活動,會安排動態的活動,會去配

合小朋友這階段的年齡發展,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大概只有十五至二十分鐘,所以我們教他們做

什麼東西或者是靜態的或者老師團討的部分就不會去講,也不會超過十五分鐘,所以我們會很快

的在十分鐘之內完成,接下來會讓他們自己操作的時間會比較多。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由上述告訴我們安排一個課程,不單只是教導,而是小朋友學習到多少,透

過動靜交錯的教學,讓學生學到不一樣的東西,自然而然學習的成效也就會大大

得加分,在試教之後,辰辰老師不論成功或失敗、有缺憾,都是以順其自然的面

對。

Page 34: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假如教的好,當然會很高興,會覺得自己有教導的能力,假如教不好,就是下次再好好

的教,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就是順著時間一次、二次慢慢的越來越好,可是有時候影響的因素太

多了,假如說你去一個班級,他比較傳統,然後那個老師,都以權威來帶這個班的話,那假如這

個老師請假,老師不在,他們班的小朋友就會天翻地覆,任何一位老師進去都沒用,任何一位老

師教的就算再好,都沒辦法把那個班帶好,所以!我給自己帶班目標說,我要給他們建議的資訊

就是希望及時我今天請假我不在,帶課老師來,他們這個常規還是在,不會讓代課老師覺得很難

帶,所以我假如請假,我就是會問代課老師,說我那班好不好帶,他們大部分就會說很乖很好帶,

那我就會覺得很不錯,就是目標定在這裡。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其實試教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臨場反應也要應對得當,辰辰老師覺得隨

時隨地要做好班級常規,當班級常規建立的好,小朋友就會去遵守,也會知道說

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且會去尊重老師,也會去警惕自己。在教學方面,

家長都會要求增加語文、美語、數學等這方面的概念與知識,辰辰老師面對這方

面的要求,會運用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事情去教導小孩。

我們現在也有教材,不過我們以前學校的是沒有教材的,我現在調適的方式,是我把寫教材

的時間盡量用在最短,就是我帶他們把該做的做完,然後派回家功課,我把一些數學的概念和一

些語文,就是學一些注音符號,把它放在主題活動裡面,把它放在日常生活裡面去。我科學區裡

就放了很多的登記表,你要量身高就去登記,那他就需要寫,他需要知道,那個數學代表什麼意

思,那個水族箱,他們要看那個魚缸,每天都要排值日升上去洗那個水族箱可以觀察又記錄,還

有放冊子讓他們登記,連他們澆花也要登記,我向他們規定上午澆一次,下午澆一次,要澆花的

要去登記才能去澆花。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我們大班上學期有教注音符號,我就會一邊教一邊在他們圖畫紙上貼上他們今天所畫的

圖案,比如說寒假的生活我就會把他印出來貼在簿子上貼了就是下學期之後,就是把參觀社區寫

在白板上,然後日期寫上 OOO年 OO月 OO日,再把參觀社區標上注音,請小朋友把主題寫上,寫

上自己的名字,交給老師。我們會把這些能力都放在主題網上,就是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這個教材

上。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透過上述的教學,辰辰老師認為這些概念其實都是每天在實踐的,不一定要

用課本教材才可以教學,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學習的,辰辰老師說過:其實寫

字每天都在做,不過他們都是用錯誤在教,他們都是利用超齡的方式下去教,三

到四歲或四到五歲他們的腦袋結構都不一樣了,就是皮亞傑說的運思前期這樣

子,更不要說他已經是七到八歲的小朋友了,然後能夠把字寫在格子裡,然後又

Page 35: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用這個方式來教中班的小朋友,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折磨,如果要這種方式教

他,就是修理他處罰他,做錯就打,如果這樣做就跟馬戲團沒兩樣了。面對種種

的關卡,如果小孩子沒辦法吸收,辰辰老師就會換別種方式去帶,讓小孩較好理

解。

小孩分很多種,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經驗,如果他是比較會坐不住的話,我會幫他安排離老師

最近的地方,那有一種就是沒辦法的,我們就是給他大一點的地方,只要不干擾其他人就好,當

小孩子的反應不如預期,比如說帶他們做主題活動,就是我們現在做社區,那其實以我們的教學

經驗,可能我們會想的很理想說我們給小孩一張圖畫紙會畫得很好,如果小孩子普遍不了解我們

在教什麼,我們會換個方式再帶。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綜合上述,本研究者認為教導這兩個字看起來似乎簡單,但實際卻有許多的

狀況,即時跌倒了,還是要想盡辦法來解決問題,每個過程、每個足跡,也是要

一步一步的走,看見辰辰老師這樣的用心,不僅提醒我們,只要認真努力就不怕

失敗,一個方式錯了,沒關係!在努力一下,看過了辰辰老師的教學案例,那麼

在實際教學生活中也會有許多狀況。

小女生跟我講說她尿尿會痛,那我直覺就是我知道說他尿道發炎之類的,因為我自己有女

兒,從小我就幫她包尿布,如果她那邊紅紅的發,我就知道尿道發炎,我們班的小朋友就是曾經

會這樣跟我講,我就會跟我們班另外一個老師講,請她去看,看一下她尿尿那邊有沒有紅紅的,

如果有就是跟她家長講,說她可尿道發炎,不過這個也有差別像我們班有小男生他也是包皮發

炎,他媽媽就拿藥來,我們班另外一個老師是女生,她就覺得說她不好意思去摸男生那個地方,

就是我去,可是我也沒摸過男生那個地方,他媽媽講說把他推開擦藥,然後我就把他推開他就很

痛,我就幫他塗外面而已,後來我就跟他媽媽講說可是我推不開,我問他媽媽都甚麼時候用?他

媽媽就說趁他睡覺睡很熟的時候把他弄開擦藥,所以這種事情就是有差別,因為畢竟你要碰到小

朋友的生殖器官,那女生的話我就是可以的話我會請女老師幫忙,如果是小男生我就自己來。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面對這樣實際生活案例,我們看見了性別這方面的問題,在沒有辦法的狀況

下,還是必須請女老師協助,然而以下狀況也是老師要特別注意的。

有一個小朋友,他每天都睡午覺一躺就睡著,可是昨天是他以來第一次沒有睡著,他就一直

翻一直翻,後來他睡起來我就幫他量體溫,他整整已經 38度,我們可能會覺得說不會特別去注

意他這樣子,但是你有這些教學經驗之後你就會去判斷知道說,這孩子跟平常不太一樣,那可能

是不是生病了,我們第一個就會先體溫,或者是有一個小孩,他每天都好好的可是他今天突然就

哭了,他也不是心情不好,我問媽媽,媽媽就會跟你說:因為他昨天兩點才睡這類的,所以有時

候小朋友哭都是有他的原因,學過幼教專業之後對孩子會會更了解,然後像他平常都沒有哭,忽

Page 36: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然今天就在哭了我就會說:好,那你休息一下,然後她就會坐在旁邊休息,就是沒有跟著我們活

動,那你如果還要他跟著全班一起做活動做什麼的,他可能心情不好就會打旁邊的人,所以這個

就是有經驗跟沒經驗的差別。

(第三次訪談 2012.02.17)

綜合以上敘述本研究者認為成為一位老師是必須經歷許多問題,當學過幼教

的一些專業知識,再搭配實際教學經驗,你就會了解到如何帶好小孩及班級,辰

辰老師說:有學過幼教的一些專業科目之後你會知道說那個小孩子哭鬧他會有他

的需要,學了幼教之後我們就比較知道一些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比較知道說

怎麼樣對孩子是好的,或者是小孩子的一些情緒該怎麼去處理,甚至我們可以就

有一些教學經驗輔助知道說這個孩子大概為什麼一直哭,包括他的上學的狀況,

或者是他身體的狀況,我們都大概都有些經驗。辰辰老師面對實際教學與想像中

的教學會有所不同,但其實老師只要做到一半,其他讓小孩去探索及摸索,學習

效果反而會更好。

這個也是牽涉到很多原因,因為可能我們想的教學,就是每天讓他們玩學習區,然後可能

把他們集合起來講個故事,告訴他們今天可以做什麼,學習區結束後我們來分享,就是把教學活

動把它變成 5成,5成就是孩子自己操作,然後 5成老師幫他們加強一些能力,每天都很快樂的

來,快樂的回去的樣子,老師也有空每天去處理每個孩子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做自

己的事,所以你就有時間處理每個小孩子都事情,但是實際上的教學大部分的學校因為家長的要

求,所以會訂很多的教材,就是課本,那訂了課本之後你就有進度,就會去想說,這禮拜要上什

麼? 但你上了這個課,你就有進度,也要知道學習上的了解有的小孩一定不會做,你就要花時

間去教他所以有了教材就是把自己綁死。

(第二次訪談 2012.02.15)

綜合上述本研究者認為教學並不是照本宣書,而是要讓小孩主動學習,讓孩

子去激發去探索,如果一昧的運用教材教學,卻沒考慮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這樣

的成效是不好的,應適時調適,並多給予鼓勵,提升孩子的創造力,才會是最好

的教學,當然教學好是其次,面對各種小孩就等與要面對各種家長,面對家長辰

辰老師是花一個月的時間與家長相處。

大概要花一個月跟家長相處,其實這幾年下來我有我自己的方法,就是說比如說我跟新生的

家長,我就是跟他們自我介紹會講很清楚,因為我現在有小孩,所以我會跟他們說我小孩多大,

然後我怎樣我太太怎樣,就是讓他們知道我是一個有家室的人,然後會跟他們講說我是怎麼教妳

的小孩,我就是怎麼教我的小孩,這個是沒有差別的。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Page 37: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與小孩相處會來得比家長相處容易,一開始家長覺得男老師沒有比女老師來

得細膩,就會因為性別影響一個人的看法,所以第一次的談話是很重要的,有時

家長也會詢問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家長的疑問,會運用專業與一些資

訊提供家長,曾經辰辰老師遇到了這類的狀況他述說。

家長問了一些專業的問題,問一些怎麼帶小孩的問題我都都能夠回答他們,或是我們教室

外面都有一些資訊讓他們知道,或是跟我聊天說小孩子哭、不讀書,就是這個要不要學那要不要

學,通常他們跟我談都會得到一些答案,所以他們就會慢慢對我有一些信任。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綜合上述因為辰辰老師將大學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獲得的資訊,使家長得到

理想的答案,因此對於辰辰老師的性別也漸漸消失,有些時候辰辰老師遇到小朋

友的問題會主動告知家長。

在性別那個部分,如果我今天是幫小女生或小男生換褲子,我放學都會跟家長講或是我今

天有修理哪個小朋友,我放學也是會跟家長講,講說因為今天什麼事情所以我修理他,或是說他

今天大在褲子,所以我有幫他換這樣,很多事情就是我先講所以我會主動跟家長溝通是很好的方

式。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曾經我很忙沒有幫小朋友綁頭髮,那媽媽就會說因為老師是男生,就會覺得說我不會綁,可

是如果是女老師的班她的小朋友沒有綁可能家長就會說可能老師很忙忘記綁了,其實我會綁只是

有時候真的太忙了,所以我都會跟自己講,放學的時候盡量會看過哪個小朋友頭髮亂亂的趕快叫

她過來綁,把他弄得漂漂亮亮再回去,可是另外一面家長看到我在幫小孩剪指甲或是我在幫小朋

友綁頭髮或是幫小孩擦屁股阿!他們會覺得說老師好好,如果是家裡我先生這樣就好了。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綜合上述辰辰老師與家長相處是會先得到家長的信任,並且在學校小孩發生

事情就會先告知家長,或許有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但辰辰老師經過家長的指

正,就會去注意,透過一來一往的方式去修正自己,但因為家長太多,每個家長

的想法不盡相同,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本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看見他對幼教的熱

誠,不僅讓我們感動到,也發現性別並不是重點,而是能夠擅用自己的特質,並

且展現出來,曾經辰辰老師遇到家長不好的反應,他會去檢討自己,可能在下次

的時候就會改變方式。

曾經有家長反應,他跟我們園長反應說:他覺得我太愛講話了,因為他說他們有時候說小孩

子的問題要跟我反應,跟我講說我們這個小孩 OOO叫他不要跟誰玩他又要跟誰玩,人家叫他說謊

他又不懂得拒絕,跟他要東西他也不敢說他不要,然後那個家長就跟園長講說他只是想跟我分享

Page 3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他小孩的狀況,只是希望我當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就好了,沒想到我就跟他講說,根據我的經驗我

以前有教過小朋友…我就覺得說你可怎樣,他就會覺得說我都很自以為是,就會講說自己什麼經

驗多厲害多好。

(第一次訪談 2012.02.10)

所以辰辰老師經過這樣的事情,他說過家長就是各式各樣的人,所以他這樣

講我自己要調整,下次我就先聽他們把話講完,不要想要太急著去教人家。本研

究者發現藉由這樣的事情也會學習到許多經驗,聽到這些案例似乎當幼教老師是

很困難的,但辰辰老師面對自己的性別卻有著與別人不同的觀念,也不會因為自

己是男生而失去自信,在最後辰辰老師說:其實男生跟女生,性別的差距沒有比

那個人格特質來的大,這是我的經驗,就是差距並不大,但是有些是先天的是我,

他要去發揮那個性別優點,盡量去發揮性別的優點,但是性別的限制比人格特質

來的小。

本研究者認為性別在任何行業都是可以發揮的,只要有一顆熱誠的心,並且

了解自己和擅用自己的長才,都是可以出頭天的,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訪談時

也看見辰辰老師對於自己總是很有規劃,並且也很有自信,這樣的一個男性幼教

師提醒著我們,任何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做,願不願意接受挑戰,並且

不畏懼失敗,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第三節:生涯經歷的困難

依據研究者發現辰辰老師的生涯經歷裡不單只有幼教,還有很多的專長和學

經歷,生涯經歷裡有包括很多的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親戚對幼教的

看法或者透過生活中來發揮專業,研究者將辰辰老師的生涯歷程分為五大點:家

庭的支持、目前生涯的規劃、性別上的差異、專業上的困難、生活上運用,茲分

如下:

一、家庭的支持

家庭對辰辰老師走入幼教界這個行業,面對家人的溝通,辰辰老師相信自己

有這個能力走入幼教這個領域,家人們是抱持著不同的看法來支持,然而辰辰老

師的親戚們幾乎都是老師級,當然在對於辰辰老師的職業是屬於支持的。

大致上就他們也沒有反對以及支持!因為他們就覺得說,其實我們家親戚朋友從我教幼稚園

到教大學的老師都有,就是有幼稚園老師、國小老師、國中老師、高中老師、也有大學老師全部

都有,一些叔叔伯伯姑姑阿姨的小孩就很多都是在教育界,然後我在教幼稚園他們態度其實還蠻

開放,因為他們覺得說你教幼稚園我們 o家就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包辦了,大家還蠻支持的。沒有

Page 39: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耶!就還蠻快樂。

(第三次訪談 101.2.17)

辰辰老師家人們,既沒反對也沒支持,而家人們的開放思考,使辰辰老師

自己在教育上有不一樣的情緒與快樂,而辰辰老師在與家人溝通時,是以心平氣

和的方式溝通,雖然辰辰老師的爸爸並不是很支持,但是辰辰老師利用了時間來

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教幼稚園的,也不會將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與家人抱怨,所以自

然而然父母不會去擔心這方面的問題,在經濟方面也不擔心,對於辰辰老師的職

業是放心的。

與家人溝通我跟我父母溝通方式是,我教幼稚園比較輕鬆然後跟國小老師領一樣的錢,我

爸就說;噢!不錯喔!所以,聽起不錯這樣子,就是主要是不會讓他們擔心!有時候我媽會覺得說:

那要顧很小孩你照顧的來嗎?後來他看到我有小孩就是都我都會幫忙包尿布、幫忙抱、帶小孩玩,

我媽才覺得說那我也應該是 OK的,應該是有那能力去帶幼稚園。

(第三次訪談 101.2.17)

依上述得知,辰辰老師知道自己進入幼教界裡,家人、親戚是滿支持的態度

去面對辰辰老師,因辰辰老師家族裡有需多親戚都是在教育界裡工作,而親戚們

和家人並不會反對辰辰老師教幼稚園,相反的很樂觀的方式支持辰辰老師。

二、目前生活的規劃

辰辰老師有想過,假如自己不教幼稚園的話,不會進入國小界,相反的,會

進入創業,原因是:辰辰老師對國小界並沒有興趣,而會進入創業,辰辰老師對

創業的想法很多,並且在選擇職業之前,一定要先深思熟慮才能對自己未來有更

好的目標與方向。

沒有想過,假如我幼稚園沒有做的話,我就會做別的事。不會再去教國小,會朝很多方面,

例如:賣鹹酥雞就自己創業啊,蓋火鍋店或者是拍照,我對攝影方面,攝影有得獎,我去年有得

過台南台南市攝影的特優,不然就是攝影,我朋友,他們結婚都會找我去拍照,去幫人家拍婚禮。

興趣很多種,如果真的要當一個職業的話,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次訪談 101.2.15)

依上述得知,對於自己目前的行業並沒有感到不適應或者不想繼續這份行

業,然而在日常生活的興趣裡,辰辰老師私底下是喜歡攝影的,對拍照片總是很

熱衷,假如沒有在幼教界裡繼續行走,辰辰老師會決定將攝影為自己另一個創業

高峰,本研究者認為: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是很重要的,假使對於這份行業沒有

Page 40: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興趣,那做出來的成果就不見得有效益,那倒不如擇你所愛,努力向前,創造屬

於自己的一片天。

三、性別上的差異

對於在以前的職業上性別以及外貌和先天的條件下去決定,對於以前的職業

上可是一大難關,但是,以現代的法律來說,不可以以外在條件選取職業,然而

如果因為外在的因素去否決別人,這樣不但會觸犯法律,反而會疏忽掉一位好的

人才,辰辰老師認為甄試人才的時候,絕不因外表以及性別去斷定。

很多那個航空小姐那個不是很多小姐不是經驗去考空姐麻,以前他們會選漂亮的、身高,

但是這個現在實施是兩性平等法之後就不可以從外表跟先天的條件去篩選,去決定人可以做什麼

工作,所以他們現在換標準就是說他們要考空中小姐的女生來就說要能夠做所有空姐的工作,如

果你的身高在矮,可是你有辦法把那個機艙座位的上面的行李箱推上去蓋住就可以了,就以他們

考試的方式改成說你們全部上去飛機機艙上面然後去推上面的行李箱然後如果可以推讓他蓋住

就 OK了不管你是 163還是 165 或 159如果你有辦法把它就是不是用跳的方式把它蓋起來那你就

是通過身高的基本條件這樣子,所以在幼稚園他們現在甄試老師也不會去分性別,因為不能分。

(第三次訪談 101.2.17)

雖然,現在的政府有能力保護職業上的性別,但是還是要靠自己的專業去讓

別人認定你,因為現在刻板印象的人還很多,所以要盡量去發會自己得長才,才

能穩固好自己的地位。

如果是私幼就不是這樣,因為私幼很多他們比較保守,公幼與私幼之差異的,他們可能對男

老師接受度都不是這麼高,那我要講說就是今天在幼稚園就是有那空間發揮自己的專長!可以做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其實是因為這個環境這個學校她有政府她有保障你的工作的權利,他如果因

為性別去對你怎麼樣,他們也不能怎樣,所以你也就可以放心的待下去。

(第三次訪談 101.2.17)

對於自己的專業,是以認真及努力的態度來面對,在這個社會裡,需要的是

認真的態度以及堅持力,不論職場上的努力還是課本上的努力,這些都是會在你

未來上一大的助力,辰辰老師的學的為經驗來說,辰辰老師看到政府為他們男幼

教老師而做努力,在職場上,不會因為性別的關係,而失去了這份自己熱愛的工

作。

新北市在考公幼老師,第一名是一個男生,我們幼教系的一個學弟,所以看現在政府有這些

規定就是在保障性別的工作權利,其實我要說的我們在幼稚園裡面,家人也沒有什麼反對,同事

大家也都很好,不過主要是因為自己專業,所以家人沒有負面的反應,幾年之後家人的反應還是

Page 41: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一樣都很支持,所以現在還是很支持。

(第三次訪談 101.2.17)

依上述得知,辰辰老師不希望以性別或外貌去評斷一個人的做事能力以及職

場上的態度和帶班的能力,應該是要以工作能力去評斷是否可以勝任這份職位,

以及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辰辰老師對政府機關的職場,可是很熱衷的,在政府機

關工作的男性幼教師不會因性別而讓自己失去了這份熱愛的工作,相反的,在家

人的支持下,辰辰老師在這份職業上做得更得心意手唷!

四、專業上的困難

在辰辰老師第一次教書的時候,不知如何教導幼兒以及帶班,原因是當時的

辰辰老師前天還在當兵帶部隊,卻在明天就要教書,沒辦法適應環境的變化太

快,辰辰老師也了解到,帶班跟帶部隊的教導方式以及情緒的管理是很不一樣

的,辰辰老師也了解到,自己的教導方式需要改變,不是像在部隊裡一樣用罵的,

而是要用愛心及耐心的方式去教導幼兒,才能把班級經營的很好,辰辰老師自己

也能做好幼教老師的典範。

第一次教書得時候辰辰老師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帶課那時候在彰化,很難調整,因

為當兵是當班長,我不是很忙的班長,是帶部隊的班長,所以我三月六號就退伍,我是三月七號

要上班,前一天還是阿兵哥,隔天就變成老師,所以第一天上班很不習慣,前一天還在罵兵,帶

部隊是用罵的,拿來幼稚園的落差就很大,就比較不習慣。這個需要調整,自己也慢慢的摸索,

看要怎麼帶比較好,現在想想,我剛出來教的前幾年,第一年其實教的不太理想,包括自己的情

緒,就有可能因為很氣這個小朋友會讓我一整天心情很不好。

(第二次訪談 101.2.15)

在對於幼教專業的科目上辰辰老師可是很注重的,對於辰辰老師的注重也很

強調幼教專業之實用性,以及辰辰老師自己所擁有教學經驗是比其他專業上更為

重要,在幼兒哭鬧時,辰辰老師對這類的問題可是有解決之道,在辰辰老師專業

上與經驗法則上,都是有自己一套的教學方式。

如果你沒有學幼稚園專業科目的時候,我們看孩子就是小孩愛哭、不聽話,這類的,但是

你有學過幼教的專業科目之後,你會知道說小孩子哭鬧他會有他的需要,或者是他愛看電視,因

為看電視就是不用腦力,或者是電視螢幕一直動會吸引他,所以是學了幼教之後我們就比較知道

一些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比較知道說怎麼樣對孩子是好的,或者是小孩子的一些情緒該怎麼

去處理,甚至我們可以就有一些教學經驗輔助知道說這個孩子大概為什麼一直哭,他是什麼問

題,就是包括他的上學的狀況,或者是他身體的狀況,我們都大概都有些經驗。

(第三次訪談 2012.02.17)

Page 42: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依上述得知,辰辰老師熱愛於自己的行業,在對於辰辰老師面對著那麼多困

難,卻能一一的去克服,用辰辰老師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認真的態度以及情緒上的

掌控之下,把很多難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面對著不一樣的難題,陳辰用

自己多年來的經驗一一的去克服,並在第一次帶班及時,把不好的當然磨練,並

在日後一一的尋找方式去克服以及解決,這就是辰辰老師的教學方式。

五、生活上的運用

對於辰辰老師學幼教這個科目,是對陳辰老師很有幫助的,辰辰老師會把

自己所學的專業運用到自己的小孩身上,並對於自己的小孩事會更加的了解,會

與自己的小孩分享辰辰老師自己在職場所面對到的困難,不論事辰辰老師對職場

上的要求,還是對自己的孩子要求,而在辰辰老師自己在這個行業上,自己的小

孩對於自己爸爸的行業,並沒有反對,相反的,卻很開心自己的爸爸是個幼稚園

老師。

因為我女兒就中班!大女兒中班,那他們還不到去對性別有那種職業去分辨男女生的那個年

紀,如果他到國中高中她開始有性別認同出來,那他可能會覺得說爸爸你怎會教幼稚園這個是有

可能發生的,不過他們現在還是幼稚園,所以他沒有就我女兒現在都很快樂這樣子,他們都他去

學校也都會講說我爸爸是老師這樣子,說我爸爸也是幼稚園老師,他也會跟他們老師講。

(第三次訪談 101.2.17)

辰辰老師對於自己教幼稚園是對自己教導自己小孩是有關係的,辰辰老師會

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力運用在自己的小孩子身上,在對於自己小孩子所會面臨

的問題,辰辰老師會一一的去解決,並會因自己的小孩所需要的東西會買給他,

辰辰老師認為這是讓小孩建立自信的最重要方式。

這跟我父母都在教幼稚園有關,就是我們會用一些技巧比如說常帶他去學校玩,就是他們

那些老師跟我們也都認識他的感覺就像是去一個阿姨得教室而且他很期待講故事像在我們家我

們也都會講故事給他聽!我們家客廳就那他們也收納和他們就自己會用!或者是我女兒那幼稚園

是自我認知我就很鼓勵我女兒讓他要穿裙子就讓他穿!不過他很喜歡媽媽那種褲子就內搭褲,那

就去買小朋友的內搭褲!喜歡靴子就带他去買靴子,反正就是他對自己的外表就是有一個認同他

想要跟媽媽一樣想要跟漂亮姐姐一樣他就有打扮自己的權利就是我不會去說,我知道這是建立自

信很重要的方式他們知要他們喜歡他們想要穿在身上我都會買。

(第三次訪談 101.2.17)

對於辰辰老師教導的幼稚園是一所公立幼稚園,教學上自己也可以掌握,但

是陳辰老師卻沒有想過要讓自己小孩來自己所教導的幼稚園所來就讀,並不會以

方便照顧的想法來讓自己的小孩就讀,原因是辰辰老師的孩子會混淆,小孩會分

Page 43: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不清楚自己是要叫爸爸還是老師,所以辰辰老師並不會想要讓自己的小孩混淆以

及種種的因素,才會讓自己的小孩去讀別間幼稚園,一能讓自己的小孩能透過團

活以及老師是長怎麼樣子,而去學習,是以認真的態度去學習。

其實有很多能力要在幼稚園培養出來,這些能力是靠那些教材是沒辦法達到的,所以我想讓

我的女兒去一個比較正常的幼稚園學習這樣子,因為我也不想自己教!因為自己教小孩就會混淆!

他就會分不清楚說到底是爸爸還是老師這樣,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別人教!這樣他會比較好就

是說他還是需要分辨一下,那個爸爸的角色跟老師的角色,所以我就讓他去讀別的學校。

(第三次訪談 101.2.17)

依上述得知,辰辰老師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給別人教,原因是可以避免掉小孩

子對角色的模糊不清,並且陳辰老師會以自己的專業能力運用到自己的小孩身

上,不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所需,也能讓自己的小孩做出良好的態度來學

習。

本研究者認為家庭的支持、目前生涯的規劃、性別上的差異和專業上的困難

以及生活上運用,這些種種的困難是男性幼教師會在生活中遇到的事,辰辰老師

對於家人上的支持很感激,原因是家人都幾乎是教育界裡的人,對於教育界得服

務,辰辰老師的家人是很支持的,並沒有反對。辰辰老師除了對幼教界很有熱衷

之外,也對攝影很有興趣,在辰辰老師沒有上班之餘會到戶外拍風景,並且表示

如果沒有在幼教界裡繼續服務的話,會朝創業的方面發展。在性別上,辰辰老師

有政府的保障之下,不會因自己的性別上的關係,而沒有工作。在辰辰老師的日

常生活上,因為辰辰老師自己個幼教老師,但是不希望辰辰老師自己的孩子就讀

自己所教的幼稚園,主要原因是,不想要自己的孩子角色錯亂,並且辰辰老師把

自己所學的幼教專業能力會充分的利用在自己小孩的身上。

Page 44: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男性幼教師的求學經驗的困難、實際教學經驗的困難、生涯經

歷的困難等相關因素。茲歸結研究結果,江宜就知結論與建議以及專題製作後省

思之內容茲分如下:

第一節 結論

茲將本研究結論分從個案的家庭環境因素、求學過程因素以及個人選擇意願因

素以及綜合論述等四方面,茲分如下:

此次專題製作主要目的為了解男性選擇做為幼教師一職之原因及其目

的,其中包括家庭環境因素、求學過程因素以及最為重要的個人選擇意願。文獻

探討中提及:國內學者劉姵秦(2004)在其碩士論文中「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

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指出:教師的教育信念會影響教師在教學生過程中的思

考,判斷和決定,也是影響著教師的個人行為。這會讓我們思考到,不管是男性

幼教師或女性幼教師其實是平等的,不管是什麼樣的職業只要有內在還有對這份

行業的信念是正向的,並無分別之差。這在此次專題訪談內容中便可感受到,顏

老師在訪談中談及與同事相處與學生家長相處甚至是與園長相處皆無出現對於

性別歧視與偏見情形,相反的,顏老師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同事與學生家長的敬

重與信賴。另外,顏老師是一位十分有毅力的老師,他從一進班級第一年開始到

現在,每一次的活動後都會幫幼兒在小本子上(或聯絡簿)用文字描寫出幼兒作作

品當下想對他訴說的創作感受,及其想表達之心情,藉此我們可看出他除了重視

幼兒與幼兒家長情意的傳達之外,更加重視幼兒活動時的過程。國內學者劉姵秦

(2004)在其碩士論文中「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指出:

從另一方面思考現代台灣強調了兩性平等的社會,就例如:目前社會裡,護士的

工作已經有男性工作者(現稱:護士或助手),另外,目前警察或保全的職業已有女

性工作者了。所以,投入這些職場,並非什麼是男性可以做的,女性不可以做的

或是什麼是女性可以做,男性卻不可以做,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作角色,不論是男

女都可以去擔任、去工作的。根據國外學者 Cartwright(1999)的看法指出一位好

的幼教師所具備的特質,只要符合以下之條件,而無關男女性別之差異:(1)內

在安全感(inner security)(2)覺知的能力(self-awareness)(3)高尚的人格(intedrity)(4)

對於幼兒觀點的理論架構(a theoretical ground)(5)對於生存環境、社區與兒童書籍

的概要性知識(general knowledge with an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age 45: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community, and young children‘s book)(6)尊重與關懷幼兒(Warmath and respect for the

child)(7) 無 條 件 的 關 愛 (Unconditional caring)(8) 直 覺 力 (intuition)(9) 抽 離 能 力

(detachment)(10)歡笑(laughter)(11)信任幼兒(Trust in the child)(12)幼兒的典範(a model

for children)。在此物專題內容中,不論是與顏老師的交談內容,或是他言語所表達出的

意涵都分析得出來顏老師的(2)覺知的能力(self-awareness) (5)對於生存環境、社區

與兒童書籍的概要性知識(general knowledge with an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mmunity, and young children‘s book)(6)尊重與關懷幼兒(Warmath and

respect for the child)(7)無條件的關愛(Unconditional caring)(8)直覺力(intuition)(10)歡笑

(laughter)(11)信任幼兒(Trust in the child)此七項指標是可由專題訪談內容中得知,而顏老

師在此次專題訪談中,較高指標性的分別為(2)覺知的能力(self-awareness) (6)尊重與

關懷幼兒(Warmath and respect for the child) (10)歡笑(laughter)(11)信任幼兒(Trust in the

child)此四種。

第二節 建議

在這一年來,研究者利用了質性研究,來做這一份專題,在這一份專題哩,

研究這有很新的想法,是在這一年裡並沒有出現的,在研究者整理專題時,發現

了很多可以改進的方法以及建議,研究者分茲如下:

1. 要做有關男老師的專題,可以多找幾位下去比較,會比較精準。

2.可以用問卷的方式去研究。

3.可以去有男教師班上的家長做一些訪談,對老師一開始的看法跟現在對老師的

看法,有什麼不同。

4.不要僅限於台南、可以找別的地區或是自己家鄉的男幼教老師。

5.找兩位男性老師的訪談內容做比較。

6. 不一定只用質性研究,也可以用量化研究法。

Page 46: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第三節 專題製作後省思之內容

研究者們,將這一年來製作專題的過程中,遇到的感想與困難,一一的分享

出來,讓以後未來的人,要製作相關的專題可以參考,茲分如下:

1、組長:蔡秀佩

在研究者經歷了這一年專題的製作,從決定題目到找到老師到最後專題的完

成,還有決定要用質性研究還是量化研究,就讓研究者頭疼了,但是在專題上可

是讓研究者超級感同身受,研究者記得在決定主題時,很懊惱,不知道要做什麼

樣的專題,又很少人做,但是研究者的指導老師給了研究者很多意見,指導老說:

可以找男性的幼教老師來做,當時,研究者心想:「有男生教幼稚園嗎?」。指導

老師跟研究者說:「有」,這時研究者認為,很多幼稚園裡大部份的老師都是女性,

很少有男性教幼稚園,讓研究者更想要更一步的認識男性幼教師,也在這時研究

者把專題的主題想好,叫:幼教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

下去製作專題,從找男幼教老師開始,研究者就找了很久,想要在台南找到男性

幼教師,太難了,我從幼稚園的網路上一間一間的打開師資老師的網頁,一找就

找了好幾天,也道出問問身邊的幼教老師是否有任是男性老師在幼稚園試教的,

終於,研究者在網路上找到了,並向這位男性幼教師就是專題裡面的辰辰老師,

詢問可不可以讓研究者訪問,研究者很感謝辰辰老師的幫助,讓研究者在這一年

裡,可以做出研究者想要做的專題以及訪問,研究者也了解,雖然這一份專題是

團體的,但是團隊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再從文獻說起,研究者為了找這些文獻,

也找了好幾天,也問問身邊的教育人員,可不可以從該校找文獻或者問問研究者

的朋友們,可不可以從該校找文獻,這些都是研究者很寶貴的經驗,不論是從第

一張還是到最後的第五章研究者可是很用心在做,現在終於要結束了,讓研究者

回想起來,覺得研究者自己很不可思議,很完成這一份專題,想必以後未來如果

有機會要做專題,研究者會了解要如何做起!在這哩,研究者要謝謝指導老師的

教導,如果沒有指導老師的耐心,就沒有這一份的專題了,真的很謝謝指導老師!

2、副組長:許佳怡

在這一年來,製作專題的過程中,有喜怒哀樂,回想起來,在這一年裡來,

我們不論我們面對很多困難,我們總是能去克服,就像研究對象它在教學的過程

中遇到的困難比我們還多,但不論有多少的困難,卻可以去克服去解決,然而在

經過研究和分析,在專題遇到困難大家也時同心同德的一起完成,回想這一學

期,收穫不少,我們必須面對不斷的修正,就好比受訪者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努力,

Page 47: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才會有今日的成就,它的過程會是如此艱辛,更何況還是在幼教界的男性幼教

師,光是這點就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用心與努力,在此感謝受訪者以及專題老師的

指導,讓我在這一年來學習到更多專業上的知識,讓我接收到實際的經驗是如此

重要。

3、組員:林靜瑩

專題製作的這一年來,我感觸很深,從藥製作的過程中以及到結束,讓我回

憶起來都感覺得不可能的事,原因是,在這一年來,我一下班就要馬上製作專題,

但是我不覺得累,相反的我很樂在其中,原因是這是我選擇要製作的專題題目,

也因為這次的專題讓我了解到,原來男幼辰教老師跟女幼教老師的教學方式是不

一樣的,在生活中,男幼教老師會遇到的困難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們也很感

謝辰辰老師讓我們訪問,不至於讓我們的專題做不出來,真的很謝謝辰辰老師,

也很感謝美晴老師的指導。讓我們在這一年來學到很多。

4、組員:吳逸雯

這次專題製作時間長達一年(兩個學期),製作過程及製作內容費時費心費

力,假使今日成員不團結一至是無法製作完成的,但其中最為感謝的除了指導老

師王美晴,就屬這次專題主角顏老師了,在訪談過程中積極配合之外,對於我們

的專題內容更是給予支持及鼓勵,這讓初次製作專題的我們增加了大大的信心,

在製作期間,從全國各地而來的組員,不論是專題製作的大小事都傾心配合,這

使得這次專題製作重點更容易凝聚,同時也更好實行。

5、組員:王珮文

關於這次的專題以幼兒園男老師為研究對象,我覺得現在專攻幼兒園的男老

師好像本來就不是那麼多,而我們要找到這些在幼兒園任教的男老師好像不是那

麼容易、難上加難的問題,又僅限於台南地區,因為要考慮到老師願不願意讓我

們做研究對象、也要考慮到便不便利的問題,如果今天找到別的地區的男性幼教

老師,如果每次要訪談可能大家時間都不一樣,也很難一整組的同學約在一起碰

面,或是其他因素......等,我也在這次製作專題中所獲得到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或

問題,例如:男老師遇到小女生尿道紅腫或是小女生說尿尿完下面會痛痛的老師

該麼辦之類的問題?除了小女生有時候小男生上完廁所也會有這個問題,那老師

要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之類的事情,也因為是這次的專題我才了解男老師是如何處

這些問題以及面對比較尷尬的問題,也了解在老師生涯過程的甘苦談、了解怎麼

去克服遇到的問題、以及本來想轉行後來又回到了幼教......等等過程及經驗,收

穫真的很多,也能了解一些還沒學到的知識。

6、組員:廖可郁

這一次的專題,也是第一次做的專題,男老師真的不好做,男老師不是很多,

國小以上的比較多,幼稚園男老師不是有些家長會接受的,比較傳統的家長會希

望是女老師,我這樣覺得是我自己的話也不會給男老師吧!!訪談我雖然只去一

Page 48: 幼兒老師專業歷程之探討: 以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觀點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97/2/專題製作.pdf ·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王美晴,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們得以一窺幼教領域

次,可以感覺到老師的努力,做了很多讓自己走到今天,讓家長認同他,真的很

不容易,一次次的加油再加油,讓家長把小朋友開開心心的交給老師,老師的樂

觀,開朗,讓我感覺如果我是小朋友一定會喜歡這一位老師的。 男老師在幼教

是特別的一環,不見得男老師是不好,有些家長反而喜歡,相反的小孩可以盡情

的玩,男女老師差別就是女老師比較細心、男老師比較互動,所以各有各的好。

專題我幫的地方不多,像找男老師、訪談沒幫上忙,真不好意思,修的課比較多

其他團員是體諒道我修課回家又太晚,所以有些事情沒幫到忙,有些找男老師的

資料比較難找到,找到了又不知道對不對,一次次的修改,每次做的都是讓老師

滿意,心情就會比較放心一點,終於到了最後要做完,是可以放鬆,不用再準備

專題搞得很煩,用到很晚,這次真的謝謝這些團員的配合,辛苦了,也謝謝妳們。

謝謝老師耐心的指導與一次次的不厭其煩的跟我們說,該怎麼做、哪裡錯,還請

我們吃飯,希望最後會留下美好的過程與回憶。